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救援培训总结范文

救援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救援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救援培训总结

第1篇:救援培训总结范文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转化医学的快速发展,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组学对科研设施和设备进行了深层次的升级,大力投入建设集科研、教学、临床培训为一体的中心实验室,以满足目前医院对于日常科研、研究生教学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现实需要。然而,人员流动性大,管理困难是众多实验室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一方面,除少数具有良好科研传统的医学院校,医学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往往重临床轻科研,或由于实验设施、设备不足问题,本科毕业生缺乏科研经验和实验的设计、结果分析、总结等基础技能。另一方面,生物实验的商品化发展迅速,过去很多依赖手工操作的实验已经能通过新仪器和试剂盒快速完成。本科毕业生对这些新的技术手段缺乏认识和使用能力。医院花费大量资源建设实验平台,然而这些资源常常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建立良好的开放平台管理体系,并对研究生科研提供支持,才能充分发挥医院的开放实验平台的优势,提高研究生和医院的整体科研实力。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开放实验平台主要面向医院的研究生,同时也少量向学校其他单位提供服务。实验平台根据实际需要划分为细胞培养平台、病理分析平台两个独立平台和分子克隆室、基因工程室、基础实验室。根据平台的功能,配置大型的公用设备如流式细胞仪、组织芯片仪、病理切片机、全能蛋白分析仪、焦磷酸测序仪、分子分析仪等大型设备,并搭配相应的小型离心机、冰箱等辅助仪器。从2011年设立以来,已为超过千名研究生及研究人员提供服务。本文主要介绍五年来我们在公共实验平台的管理模式和研究生培训的经验。

 

2 人员管理规范化

 

公共管理平台上遇到的两个常见问题是实验人员的高流动性和实验台等公用空间的分配。因此,建立规范的平台管理流程能够保证对实验人员足够的监管,并保证公用资源的合理使用。

 

本平台采取了严格的准人制度,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身份审核、培训、门禁管控。进入公共实验平台的研究生首先必须填写申请表格,提供包括个人信息、导师姓名、科室、手机号、所需实验平台等基本信息。申请表格经导师签字后返回给实验平台备案。研究生还需要参加实验室准入培训,了解实验室的基本制度,熟悉平台的管理人员,并完成一份相关的考卷。经资料审核及培训考核通过的学生获得实验室的准人权限。由于各实验平台均有独立门禁,根据个人申请时提供的信息,针对性开放其中某些实验平台的门禁权限。平台的管理人员可以看到目前在平台内做实验的学生名单,并负责日常实验的具体监管工作。

 

实验室内的操作台、储物柜、冰箱等空间属于常用的公用资源,经常会出现被他人占用等问题。因此,在进入公共实验室后,每个学生都可分配到指定的实验台、带钥匙的储物柜和指定的冰箱位置等空间,保证每个学生的实验需要。为避免已毕业的研究生不退回储物柜或不做物品交接,占用大量公共空间资源,我们通过与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协议,毕业前,研究生需要在公共实验平台做好物品交接后,才能办理离校手续。这一手段虽然增加了部分工作量,但是在实验室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还是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3 多层次全面培训体制

 

针对开放实验平台面对的研究生基础和实验室管理的实际需要,公共实验平台的培训主要由实验室基础培训、学术能力培养、安全培训三个主要方面构成,并且由平台统一培训、平台专项培训和个别指导不同层次,全方位保障学生的实验顺利进行。

 

3.1实验室基础培训

 

(1)新生培训:新生入学后,都会参加新生培训,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实验室的运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对实验平台基本构成和规章制度的讲解,实验室各平台的介绍和实验安全。培训形式上采取讲课结合参观。

 

(2)平台专项技术培训:培训对象是刚刚进入实验室工作的研究生,目的是使他们能够快速熟悉各平台管理方式、仪器设备的使用、具体的安全事项等实际操作内容。采取讲解、示范和操作练习的方式进行培训,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培训规模每次限制在10~15人左右,要求每位学生务必能正确完成操作。小规模的培训有利于平台管理人员与学生的了解,增强双方的沟通和联系。在基本实验技术方面,按“照学一做一教”的流程进行培养,实验室最早培养的学生成为榜样。新生进入平台后,首先通过观摩高年级学生做实验,配合理论学习增加感性认识。随后,针对具体的问题,由经验丰富的青年教师做解答和指导。这样也可以节省公共实验平台内青年教师的时间,缓解实验室人手不足和工作量大的问题。

 

(3)开放仪器培训:实验平台中的一些常用仪器如荧光显微镜、荧光定量PCR、超纯水机等,则是根据需要单独开展培训,培训合格的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自己操作,提高了仪器的使用率,增加了实验的时间自由度。在早期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部分学生操作出现违规或者不良的习惯,通过及时对这些现象进行个体提醒、平台通报,逐渐提高全体研究生的责任感。目前常用设备的使用率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和良好的使用秩序。

 

3.2学术能力培养

 

近年来,医院或学校都增加了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培养,开放实验平台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的培养方面则侧重于让学生及时跟进新技术的发展。为此,我们经常邀请一些国内知名专家或企业,不定期开展小型的学术交流讲座和新技术专题,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新技术和观念,开阔视野,为将来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开放实验平台也配合科研部门开展部分实际工作,开放实验平台也会为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手段的选择、数据分析方面提供更具体的帮助和支持。

 

3.3实验室安全培训

 

实验研究中需大量涉及化学药品和生物危险因子。医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多项对医学生的生物安全调查均发现医学生的生物安全知识匮乏,个人防护措施不到位。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师生健康、社会安全乃至环境安全都产生极大的威胁。因此,针对学生的安全培训是培训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各项培训中,安全培训是我们日常的培训的工作重点之一。研究生准入培训时,就需要接受专门的生物实验室安全培训,内容需要涵盖个人安全防护、常见生物废物的规范处理、有毒化学品的类别和监管流程等知识。同时,要求在培训时每个学生都能正确使用实验室配套喷淋、洗眼器等个人防护设施。在进入各平台工作时,平台管理人员还会对平台内各项生物危险因子进行讲解和监管,确保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做好正确的个人防护和化学品、废物处理。除了加强个人培训,对危险品监管到位也是保证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措施。

 

防火安全培训是实验室安全的另一重点。除经常需要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之外,公共实验平台每年组织两次专业的消防训练,邀请消防大队经验丰富的教官做讲座和实训,并要求每个学生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能准确找到实验室内灭火器的摆放位置及逃生路径。在实际工作中,也曾发生过由酒精灯打翻引起的小火情,经过培训的学生能迅速找到灭火器,扑灭火焰,避免了严重的后果。

 

4 人性化交流

 

年轻一代的研究生成长在信息化时代,思维活跃,社会意识强,活动参与度高。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变得非常迅速。正确及时地处理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保持沟通的快捷,对维持实验室的积极氛围非常重要。实验平台建立的微信和QQ群可以保证平台管理人员与研究生保持及时沟通,在交流过程中,平台管理员需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及时跟进解决实验中的技术问题,对维持实验室的良好运转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5 总结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公共实验平台全面开放以来,本着为科研服务的精神,本实验室尽全力为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同时,在研究生管理和培训方面,通过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意识,也使得实验室的新设备使用率提高,提高科学实验的效率和成果,为本单位承担的各项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本公共实验平台的管理经验,可以为国内高校和医院等单位建设公共实验研究平台提供有益的经验参考。

第2篇:救援培训总结范文

目的就是要提高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预防和处置地震突发事件的能力。今天的会议很重要,今天我召集大家召开全县地震应急管理培训大会。开会前我强调几条纪律,一是要关闭手机或者将手机调到震动状态;二是开会不准交头接耳,下面说话;三是为自己和他人健康着想,不准吸烟;四是今天实际上是给大家吃偏饭,大家一定要记好笔记。今天我很荣幸地请来了省地震局应急救援处、法规处处长闫正萃同志为我授课,闫处长非常忙,其实我两个月以前就想请闫处长为我讲课,一直很忙,来不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今天的机会。闫处长是省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权威专家,1976年毕业于中南大学,从事防震减灾工作三十余年,高级工程师,省防震减灾条例》省地震应急救援规定》等法规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中国地震局和省政府的应急专家组成人员,参加过国家防震减灾的十余部法律法规和标准起草工作;参加组织领导十余次地震灾害现场和应急救援工作,汶川地震国家三大专家组的组长之一,省取得国际救援资格证的三人之一,具有丰富的地震应急救援实践经验和理论造诣。下面让我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闫处长为我授课。培训具有相当科学性、针对性,广泛性,日常所不能学到从地震发生的成因入手,详细阐述了地震谣言的识别、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与识别、家庭的应急策略及震前防震准备、地震发生后应怎样做、灾后生活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使我全面学习了防震减灾必要的应急储备知识,使全县各部门进一步提高了特定情境下迅速准确掌握震情、灾情的能力和果断确定救援行动方案的能力,所以下来以后大家一定要认真梳理,认真总结,不仅要自己学到这些知识,而且还要回去传达给主要领导,还要教育其他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些知识。

其实还安排地震局史明伟局长安排下一步具体工作,会前。因为时间有限,今天又是星期天,所以不再占用大家更多时间,这里简单点一下,希望大家回去认真安排,

做好总结,一是一些重要部门要认真对待。搞好下属单位的应急培训。教育局要传达到各个学校,卫生局要传达到各个医疗单位,乡镇要搞好各村的培训,安监局要搞好煤矿企业的培训,经贸局要搞好大型企业的培训,旅游局要搞好各个旅行社、宾馆人员的培训,文化局要搞好各文化娱乐场所人员的培训等等。

各单位的下属部门也要制定各自的应急预案,二是按照市政府2011年18次市长办公会议精神。新组建的三个办事处也要制定应急预案,要求在9月底制修定完毕,10月份进行抽查。

完成今年地震应急基础数据收集上报工作。认真做好重点社区、大型商场、超市、医院、文化中心、学校,三是按照今年目标责任书的要求。特别是学生集中住宿的学校的逃生避险疏散演练,希望大家认真落实,10月中旬前把演练方案、音像资料、演练总结报回县地震局。

乡镇、办事处“三网一员”人员有了变动,四是今年由于人动。为了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的作用,希望大家在15号前把登记表报回县地震局。

第3篇:救援培训总结范文

一、进一步抓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的贯彻落实。

1、做好街道本级的贯彻落实。以会议形式将《条例》纳入培训、研讨范围;发放《条例》到各居委会;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微信、网站等宣传渠道进行宣传。2、督促各居委会贯彻落实。各居委会要组织干部学习《条例》;要结合实际,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微信、网站等宣传渠道进行宣传。3、配合好县应急办对《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二、进一步充实完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根据领导变动及工作实际的需要,对照街道各项应急预案,调整充实街道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居委会对照自己的实际工作需要,建立自己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上报街道。街道和各居委会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上报县应急办,加强街道与县应急办的沟通联络。

三、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

1、要绷紧应急值守“严防死守”这根发条,严格24小时值守纪律,做好应急值守排班工作。街道应急值班将以街道现有的值班安排为基础,确保每天都有人值班。2、以“两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为依据,强化第一时间报送,杜绝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现象。建立信息报送的总结评估机制,在完成突发事件首报、续报后,要及时向县应急办报送总结,总结评估信息报送情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建立典型案例汇总分析制度,及时汇总、及时总结。今年至少向县应急办报送案例分析、工作调研等2—3篇。

四、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及演练。

1、开展《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学习,切实提高街道应急预案管理水平和运用水平。2、根据街道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街道的各项应急预案;要求各居委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各项应急预案。3、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综合演练,强化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战性,进一步规范应急演练程序,强化应急演练总结评估工作,提升应急演练质量。

五、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与建设。

以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为核心,安照“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多灾种救援”的要求和思路,街道成立了一支应急救援队伍,并储备有各种应急救援物资。各居委会要依托基层警务室建设、组织一支不少于20人的兼职应急救援小分队,发挥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救援处置作用。并将救援队伍、信息员名单报送街道。

第4篇:救援培训总结范文

一、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1.督促各乡镇安办、各生产经营单位加快组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配齐人员,配备装备,保障好工作经费。形成县、乡(镇)、企业三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积极推动大中型高危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专兼职应急管理机构,配齐配强应急管理人员,推动中小型企业落实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

2.抓好国务院安委﹝2013﹞8号、川安委﹝2013﹞6号、川安监﹝2013﹞36号等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督促落实应急管理工作的企业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完善事故应急处置相关工作制度,推动各乡镇、各行业建立健全事故应急处置分级指导配合制度、总结与评估制度、应急处置奖励与责任追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落实制度,提高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规范化水平。

3.建立部门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完善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络员会议制度和信息报送以及应急救援资源调动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应急联动,确保事故救援响应快速、应对科学、保障有力。

4.建立并规范事故信息和预警信息接报处置程序,加强应急值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做好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预警预报和防范应对工作。加快推进建设安全生产预警信息平台。督促大中型企业和高危行业企业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做好各类事故及预警信息处置和统计报告等工作。

5、抓好省、市、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十二五”规划实施工作。按照规划任务分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对规划明

确目标任务、建设项目等完成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动规划落实。

二、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6.加快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建设。加大对市矿山救护队的装备投入,提高应急救援队伍装备水平和救援能力,从队伍建设、装备建设、队伍管理、训练培训等方面,加强和改进救援队伍的应急响应和事故抢险处置能力。

7.推动高危行业企业组建专(兼)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或者配备专职应急救援人员。依托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企业组建辅助应急救援队伍。督促不具备单独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的小型企业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与市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援协议或与邻近企业联合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积极支持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8.按照“险时搞救援,平时搞防范”的原则,组织引导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针对本企业和服务范围内的企业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各类隐患,并配合企业尽快治理消除隐患。

三、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础工作

9.制定应急平台建设规划,不断完善本局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推动各乡镇安办和高危行业大中型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力争实现县、乡(镇)、企业安全生产应急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应急平台作用。进一步开展社会应急资源普查,不断充实县、乡(镇)和高危行业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应急资源、专家、队伍、装备、典型案例和应急预案数据库,掌握和利用社会各类应急资源,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事故救援提供支持和保障。

10.加强应急预案管理,落实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报备制度。指导有关部门和企业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和备案工作,做好企业预案与政府、行业部门预案之间的衔接,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指导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企业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报备工作,进一步补充完善应急救援、应急预案评审专家库。

11.指导企业结合实际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和演练实施方案,指导督促高危企业、人员密集场所、中小学校等,按规定开展应急预案综合演练、专项演练或现场处置方案演练,突出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和自救互救能力等环节,强化现场处置方案和重点岗位部位的演练,不断提升岗位人员的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12.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报送、统计分析、事故救援总结评估、典型案例分析研究等应急管理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科学化水平。

13.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管理情况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和备案、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演练、应急机构建设、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等情况。加强应急管理执法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培训和演练,加大应急投入,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装备和设施。

四、做好安全生产应急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14.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宣传教育。结合“六五”普法、“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重大活动,大力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面向社会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普及应急知识,开展应急体验性教育,提高应急意识和技能。

第5篇:救援培训总结范文

第一条为加强核事故医学应急管理工作,减少和控制核事故的辐射危害,保障核电厂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根据《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可能或者已经引起放射性物质释放,造成重大辐射后果和人员健康影响的核电厂核事故的医学应急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对核事故医学应急工作实行国家、地方二级管理。

第四条核事故医学应急工作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贯彻执行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方针。

第五条核事故医学应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核事故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充分利用现有的放射卫生防护机构和卫生医疗单位的技术力量和设备,平时做好医学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核事故时组织实施医学应急救援。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核事故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

(二)指导地方核事故应急医疗救援工作;

(三)负责向国家核事故应急机构提出核事故时的卫生防护与医学应急救援建议;

(四)组织审查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方案,检查医学应急响应准备情况;

(五)负责国际间的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组织工作;

(六)负责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信息。

第七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设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卫生部核应急办)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宣传贯彻国家核事故应急工作方针政策;

(二)在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下做好医学应急准备工作,指导、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医学应急救援措施;

(三)组织医学应急人员的专业培训,督促检查有关单位的应急卫生防护与医疗救援训练和演习;

(四)负责医学应急救援时的组织工作及其后果的卫生学评价等。

第八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专家咨询组和顾问组,聘请有关专家(兼职)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一)提供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技术建议与咨询;

(二)协助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做好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方案的评审工作;

(三)指导并参与核事故应急放射卫生防护与医疗救援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四)参与核事故后的卫生学评价工作。

第九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设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中心,其主要职责是:

(一)开展核事故应急卫生防护与医疗救援方法、技术的研究,在卫生部核应急办的领导下做好国家级医学应急救援的准备和响应工作;

(二)负责实施各级医学应急机构技术骨干培训和演习;

(三)负责起草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方案;

(四)负责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储存和交流,建立相关数据库;

(五)参与放射事故受照人员的医学处理和长期医学观察,指导抗放射性药物的贮存与使用;

(六)参加制定核事故时保护公众的剂量干预水平和导出干预水平导则,协助核设施所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实施核事故卫生防护措施;

(七)指导和必要时参与核事故现场的放射性污染监测;

(八)负责日常的值班工作,通讯联络,资料接收、传递;事故时的医学应急救援情况通报,总结报告的起草,并能随时转为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指挥中心。

第十条核电厂所在地的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的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执行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工作的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制定地方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并报卫生部核应急办备案;

(三)组织、协调和指挥辖区内各核事故医学应急单位做好核事故现场受照人员的救护和医学处置的准备与救援工作;

(四)根据核电厂周围人口的密度,建立核电厂周围30至50公里范围内的放射性背景资料、人口分布、居民健康情况、饮食和生活习惯、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技术力量的分布以及气象、交通、通讯能力的资料数据库;

(五)开展核电厂运行后周围公众的放射卫生评价,定期对生活饮用水、食物以及主要居民点近地面空气等进行监测和评价;

(六)定期向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中心提供有关调查、监测和评价资料;发现问题随时报告;

(七)开展对核事故可能波及地区的基层卫生医疗单位有关人员的放射卫生防护技术培训,对核电厂周围居民进行有关放射卫生防护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

(八)完成卫生部核应急办交办的其它任务。

第十一条核电厂运营单位按国家规定编制的核事故应急计划应包括详细的场内医学应急方案,并在提请国务院有关部门审评的同时报卫生部备案。

第十二条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卫生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所属的有关专业机构,为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技术后援单位。

第十三条全国各级、各类卫生医疗单位必要时都有承担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工作的义务。

第十四条抗放射性药物由国家医药管理局根据地方核事故医学应急准备工作的需要负责组织生产和供应工作。

第三章应急准备和响应

第十五条核电厂运营单位在进行核电厂选址和设计工作时,应当进行放射性本底、周围公众健康情况的调查和卫生学评价,并将调查、评价结果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指定的其它部门。

第十六条各级核事故医学应急计划应当相互衔接、协调一致,其主要内容是:

(一)目的、基本任务;

(二)应急响应组织、职责、程序;

(三)烟羽应急计划区和食人应急计划区的范围;

(四)干预水平和导出干预水平;

(五)医学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详细方案;

(六)医学应急准备所必须的设施、设备、器材和其它物资;

(七)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之间相互配合、支援的事项及措施。

第十七条各级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根据各自的职责,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力量组建应急专业组,做好应急响应准备。

第十八条参加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定期参加核事故医学应急演习。

第十九条各级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在接到发生核事故的通知时,应立即按规定的响应程序进行工作。

第二十条各级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应与卫生部核应急办和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中心建立约定的通讯联络方式。

通讯联络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可靠的通讯手段,确保专用线路在事故期间绝对畅通无阻;

(二)各通讯联络点、联络人、替补人应定期进行通讯演习和检查,以保证事故时的通讯联络畅通;

(三)用于核事故医学应急工作的设施、设备和通讯联络系统、辐射监测系统以及防护器械等应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第二十一条核事故医学应急状态分下列四级:

(一)应急待命出现可能导致危及核电厂安全的某些特定情况或者外部事件。核电厂内医学应急组织和人员进入戒备状态;人员到位,设备、仪器等应急物资准备就绪。

(二)厂房应急事故后果仅限于核电厂的局部区域,核电厂场内医学应急人员按照场内核事故医学应急计划的要求采取医学应急响应行动,并通知场外有关核事故医学应急响应组织。

(三)场区应急事故后果蔓延至整个场区,场区内的人员采取核事故医学应急响应行动,通知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厂外核事故医学应急响应组织可能采取核事故医学应急响应行动。

(四)场外应急事故后果超越场区边界,实施场内和场外核事故医学应急计划。

第二十二条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根据核事故发生、.发展的情况适时选用隐蔽、服用稳定性碘制剂、控制食物和饮用水源等防护措施。

控制通道、撤离、避迁等防护措施的实施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

第二十三条核事故医学应急响应的报告办法按照《条例》规定的程序执行。

第二十四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核事故医学应急响应的有关情况告知当地公众,告知的方式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

第二十五条进入核事故现场的核事故应急响应人员必须服用稳定性碘制剂、佩戴个人剂量监测仪、穿着防护服装,尽可能地避免过量的照射。

第二十六条在核事故处于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时,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应根据核电厂或地方政府的要求决定是否赶赴现场协助工作。

在核事故处于场外应急状态时,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应在国务院的统一指挥下派出人员赴现场指导核事故医学应急响应行动,必要时直接派出救援力量参加医学应急救援工作。

第二十七条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有关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

第二十八条场外核事故医学应急状态的终止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场外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情况决定。

第二十九条各级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应做好核事故医学应急状态终止后受污染地区居民的健康监护工作。并对受过量照射的人员进行医学随访观察,根据病情确定观察时间。

第三十条核事故医学应急状态终止后,核电厂运营单位应向地方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提交详细的事故报告。

地方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应及时向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提交场外核事故应急工作的总结报告。

第四章培训和演习

第三十一条卫生部核应急办负责制定各级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培训计划,编制统一的培训教材,并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十二条地方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应根据卫生部核应急办制定的医学应急救援培训计划制定当地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三十三条核电厂运营单位应当对职工进行核安全、辐射防护和核事故医学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

第三十四条各级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应在国家和地方应急组织宣传教育大纲的指导下,结合医疗、卫生的专业特点,开展对核电厂附近的居民进行核安全、辐射防护和核事故医学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工作。

第6篇:救援培训总结范文

根据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关于印发《贵阳轨道交通工程“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安全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筑轨建通【2019】24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市“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安全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筑府办发电【2019】19号)文件精神,项目部从2019年5月20日至10月20日开展了“迎大庆、防风险、遏事故、保安全”消防安全专项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安排部署

项目部在接到文件后,认真贯彻落实文件要求,立即召开会议,及时对文件精神进行了传达学习。领导对此次消防安全活动作出了安排部署,要求由项目部安全总监每周组织安质部、工程部项目部办公区、生活区、各工点驻地、施工现场等进行消防安全排查。安质部联系专业消防人士对项目部所有人员进行一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二、加强组织,成立领导小组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迎大庆、防风险、遏事故、保安全”消防安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XXX

组 员:XXX、XXX、XXX、XXX、XXX、XXX 

办公室设在安质部,负责工作开展情况的收集、分析和计划安排。 

三、精心组织,开展消防工作宣传培训活动

为提高全体员工消防安全知识及面对火灾的应急处理能力,9月20日贵阳市观山湖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中队长黄天昊应邀到项目部给大家上了一堂贴合生产和生活实际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项目部全体员工及劳务队伍负责人参加培训。

课上黄中队长生动讲解了火灾类型、发生火灾应该如何逃生、发生火灾后逃生的一些误区及发生火灾的自救办法,并针对项目部劳务队伍人员多,火灾隐患较大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要求,提出只有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才能防止火灾和悲剧的发生,在发生火灾时要保持镇定,利用现有消防器材对初期火灾实施扑救,防止火势蔓延。最后黄队长给大家讲解了发生火灾如何正确的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和消防器材平时的维护和保养等知识。

四、组织实施消防应急救援演练

2019年9月26日下午,项目部组织实施了一次消防应急救援演练,进行人员撤离、火灾扑救、安全警戒、医疗救护和清理现场等方面的演练。

通过此次事故演练,大家充分认识到安全是广大员工生命财产的保障线,越过红线带来的就是对职工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伤害,我们要吸取事故的教训。下一步要加强对全体员工的消防应急救援工作的培训与宣传工作,增强消防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确保各救援组在今后紧急情况下能够做到反应迅速、组织有序、救援科学,保障项目部人员和财产安全。

五、开展消防隐患排查,及时消除隐患

第7篇:救援培训总结范文

广东省

1.深圳市:深圳市登山协会山地户外救援队。2008年成立以来,开展了很多工作,如组织救援活动、举办当地救援演习、执行全国救援研讨培训、群众性山难预防培训等,并取得良好效果,并就救援等问题与香港、台湾相关单位进行了救援系统建设和救援技术培训等交流活动。其组织建设完善、工作规范、培训课程基本成熟,现已被市应急办认定为市应急救援系统中的专业救援队之一。

2.珠海市:珠海市登山协会救援队已成立10余年。主要在当地承担山难救援工作。目前急需的是组织完善和技术培训。

云南省

云南省体育局已形成推动救援队成立,开展救援工作的工作思路。省登协已在各俱乐部中选拔召集了10余名技术骨干,筹备建立“洞穴探险救援队”,把开发洞穴探险活动和承担救援工作结合起来,互动互促,有利于活动经常化、技术提高、激发队员的积极性、获取实际效益等。目前的经费来自发起队员自筹,每人交2000—3000元,先购置一些装备。

2009年5月,一些研究生产安全和减灾防灾的专业人士在昆明成立了“云南省应急救援科学技术学会”。针对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开展学科研究、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参加相关的救援活动。目前的具体工作主要是深入基层举办安全与自救的讲座和培训,开展编制安全预案的咨询、培训和指导等,在各地州设有联络处。该学会组建了“云南省火烽应急救援总队”,现已初步成形,包括医疗急救、车队、救援队等部门,参加了抗旱救灾等活动。并计划在全省地州以当地登山协会为主体建立火烽应急救援队分队。现已在德宏州和怒江州成立分队。其他地州尚在商谈。曾传云南已有16支救援队,应是误传,只是计划而已。准确说目前云南有3支救援队。

浙江省

浙江省是我国发生山难较多的省份之一,户外安全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应对。

1.杭州市:浙江户外救援队,2010年3月成立,挂靠在西湖景区公安局。

杭州市户外应急救援队,隶属于杭州市户外运动协会(民政注册)。2009年5月成立。现已纳入杭州市人民政府应急救援体系。成功举办了全国救援研讨会,也执行了一些救援行动。

2.宁波市:宁海国家登山步道山地救援队,2008年12月成立,担任登山步道的安保和救援任务。

3.苍南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

4.温州大罗山国家登山步道救援队,成立于2011年,担任登山步道的安保和救援任务。

河南省

河南省的山地户外运动和山地户外救援发展势头良好。全省共有救援队21支。

河南省登山协会2011年3月成立救援部,指导协调省内山地救援工作。

河南户外救援队属于河南户外运动联盟旗下,是以河南户盟的名称在民政厅注册的民间社团,现挂靠在河南省体育局。在全省18个地区有32个加盟的协会、俱乐部。2010年共接警11次,圆满完成救援任务。8月举办了一次以河南救援组织为主,邀请部分省外救援队参加的救援技术比赛。今年计划继续办赛。

河南山地救援队,挂在团省委。现无活动。

河南省地震应急救援大队是省政府管理的综合救援队,正在筹建。

河南追赶救援队,俱乐部2005年底成立,以消防为主。

河南救援队,中国合作论坛发起。

河南走天涯户外志愿者救援队,无活动。

重庆市

重庆市山地救援队,属重庆众行体育赛事策划公司,挂靠在重庆市登山协会。2005年成立。主要开展的活动包括:和军方合作,提供技术服务,执行山地救援;和110、119联动,参加城市特殊需求的救援;公安系统高空技术需求提供方;曾参与汶川地震救援以及洞穴救援。

天津市

蓝天救援队天津分队活动比较活跃。

天津市登山协会正在探讨建立风险管理和救援的机制。

上海市

2010年3月,上海第一支民间救援队“上海悍马户外运动救援队”成立,有10名队员,配有车辆、通讯设备等,进行了几次培训和演练。

这两年是上海户外运动发展最火爆的时期。上海大一些的俱乐部有10多个,有证的领队近50人。因此管理压力和安全压力明显增加。上海市登山协会为此进行了专门研究,目前提出以下措施:

要求俱乐部提前报年度、季度活动计划,以便进行监控和引导。

尽快建立和完善开展高危体育运动项目审批制度和认证制度。

加紧推动培训工作,包括参加中登协的培训,增强技术力量;加快培养领队;重视和开展普及户外知识的非取证的培训,引导户外爱好者科学参与户外运动;集中与分段自学相结合。

湖北省

1.武汉市登山协会于2008年成立救援部,针对湖北多水的特点,主要抓水上救援。并和省红十字会合作培养急救员。

2.宜昌市户外救援队。

北京市

不含京外分部,此次调查显示北京现有8支救援队。目前,“京登”+“红绿蓝”是北京地区山地救援的主要队伍。

1.北京市登山运动协会山岳救援队,2003年11月20日成立,承担高楼、山地、潜水等救援任务。已形成系统的紧急响应机制,由110(应急办)统一协调,下达任务。和戈尔品牌合作3年举办救援公益讲座。

2.红星救援队,由陶冶网分化而来。

3.绿野公益山地救援队,2003年创立,2007年重建。是一个志愿者性质的民间团体,无挂靠,现正在申请于民政部注册。现有登记队员300余人,长年参加活动的队员有130余人。主要开展培训、救援、在山区设立路标、网络建设等工作。2009年出动救援21次,实施有效救援9次。2010年接警减少。2011年开办“初级野外救生员培训”课程,筹备“基础灾害救援”公益课程进社区(如中小学)。2011年和企业联合投资成立第一支专业山地救援队,共同探讨救援工作职业化的道路。现在河北(唐山、保定)和山东(烟台、济宁、聊城)等地设有分部。

4.蓝天救援队,2007年成立,2008年命名为蓝天救援队,2010注册为民营非企业单位。挂靠在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亦称北京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正在筹建北京红十字蓝天应急学会。兰天救援队主要开展包括户外运动山地救援、自然灾害救援和城市救援、救援知识技术培训普及、救援技术交流等。目前北京蓝天经常参加活动的400余队员都是志愿者。救援及其他活动所需费用主要由大家承担,财务压力较大,社会捐赠微乎其微,政府社工委有少量资助。2011年被评为北京十大优秀公益组织之一。蓝天在全国有22个分队,各队之间没有隶属、加盟关系,只是共用一个联络交流平台。天津、厦门、广州分队表现比较突出。

5.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应急救援服务总队,属于北京市团市委。规模很大,现有14支分队,具有预备役身份,主要在大学活动。因为成立不久,组织和活动均不够明朗,有待发展。

6.陶冶户外救援队。

7.北京v2救援队,2008年成立,有10多人。在北京有一个小型基地,可以供值班、集结、训练等使用。他们的目标是重在预防,故主要工作是在大学举办关于户外风险管理的培训、讲座、训练等,如在北师大、地大、林大,一年大小活动近20次。

8.饕12救援队,属怀柔户外运动协会。

贵州省

贵州省体育局派人参加过3次全国救援技术研讨会,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在两个大学开了救援专业课,目前已经集聚了一些人员,随时可以组织起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 新疆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户外运动救援队于2010年 10月正式成立,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应急办公室和自治区体育局领导下开展救援工作。起草自治区登山管理条例,已进入区人大调研阶段。

2.新疆山友救援队,2003年成立,骨干队员25人。多次成功执行山地户外救援任务。2011年1月换届,扩大到50人,不断提高规范化、系统化建设,如:明确任务和目的;强调教育,重在预防;加强救援机制和队伍建设:加强网站建设和管理;提供培训服务等。

陕西省

陕西省近年来群众登山活动发展非常迅速,秦岭72峪吸引来成千上万的登山健身人群,据2010年统计,当年已超过了500万人次。由于登山者大多数是自发的,登山中的安全隐患和环境破坏等问题也比较明显。发生的山难和因此遇难的人数比其他省区相对高一些。

1.陕西省山地救援队成立于2000年10月,2008年12月对社会公布,2011年由省民政局正式批准为由陕西省体育局主管的民营非企业单位。其任务主要包含有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对登山户外运动遇险者进行辅助救援性技术救援,山地救援技术的研究和培训。该救援队和省公安厅110指挥中心对接,并与山区公安派出所建立了合作联动关系,救援队一接警方指令后立即出动,使救援行动目的性强、规范有序、效率高,仅2010年就出动救援20余次。同时,该救援队面向全社会做了大量公益性安全教育工作,多次与媒体联合举办安全自救讲座,走进大专院校普及登山户外运动安全知识。目前正在制定因地制宜的救援技术培训课程,以尽快开展相关培训。

2.原来西安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还有一支户外应急救援队,现因工作调整,已剥离出去,现改为西安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

海南省

海南省红十字救援大队,成立于2005年,有3个分队,主要开展海上救援。其中的三亚分队于2010年转向山地救援为主。

四川省

四川省山地救援总队成立于2006年,隶属于四川省登山协会。曾积极参加了汶川、玉树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发挥了山地救援的技术和经验上的优势,已获得各界好评,同时在多次搜救外国登山队遇难人员的行动中,表现突出,并因此由美国政府邀请于2010年9月前往美国科罗拉多进行了半个月的登山救援技术交流。在四川省登山协会的统一领导下,在乐山、西昌、四姑娘山、宜宾、自贡、泸州、眉山、南充分别成立了山地救援支队。

福建省

1.厦门北极星救援队,2009年5月成立,在厦门红十字会和厦门110指挥中心指导下开展工作。2010年参加了云顶山、玉树、文山、北辰山等救援行动。进行了多次训练。

2.蓝天救援队厦门分队

3.莆田市红十字户外运动救援队

甘肃省

甘肃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救援队于2010年新成立。

青海省

2010年成立山地救援队,每年举办全国登山救援技术培训大会。

辽宁省

东北户外山难救援队是由辽宁省户外俱乐部联盟发起的一个民间救援组织,有50余名志愿者,分布在辽宁各个城市。

自治区

自治区登山协会救援队是我国登山救援的一支劲旅。实力雄厚,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不仅承担着繁重的登山的安全保障工作,还多次应邀到兄弟省市协助当地的登山救援工作。

总结

这次调研包含了19个省、市、自治区。在19个省、市、自治区中有51支山地救援组织,如再加上一些分支组织,共约有80多支山地救援队。这些救援组织可大致分为3大系列:

1.登山协会系统,由各地登山协会管理。

2.壹基金救援联盟,该联盟对加盟会员的救援活动给予财务支持,但与加盟会员之间没有隶属领导及指导关系。其加盟会员可以是独立的民间团体,更多的是隶属其他机构、团体、组织,如登山协会、网站、学会、户盟等分支组织。

第8篇:救援培训总结范文

重大事故发生首先波及企业(现场)内部,当事故能量比较大时,就可能影响企业(现场)以外。此时,事故的控制单单靠一个企业来完成就不可能了,需要政府组织整个社会力量来处理。所以应急预案也相应分为企业(现场)应急预案和政府应急预案。现场应急预案由企业负责,场外应急预案由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负责。

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我国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将事故应急预案分成六个级别:

(1)I级(企业级);

(2)I(级(县、市/社区级);(3)III级(地区/市级);

(4)IV级(省级);

(5)V级(区域级);(6)VI级(国家级)。

二、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

应急预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应急行动的有效工具。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是包括总预案、程序、说明书、记录的一个四级文件体系。

1.一级文件—总预案

在总预案中作总体上的描述及必要说明。总预案包括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指导思想及适用性、危险分析、应急能力评估、预案的评估与维护等。

2.二级文件—程序

它说明某个行动的目的和范围。程序内容十分具体,比如该做什么、由谁去做、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等等。它的目的是为应急行动提供指南。一般包括基本要素、预防程序、准备程序、基本应急程序、专项应急响应程序。程序的编制力求格式简洁明了,多以文字叙述、流程图表相组合的方式表现。

3.三级文件—说明书

对程序中的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供应急组织内部人员或其他个人使用。

4.四级文件—对应急行动的记录

包括在应急行动期间所做的通信记录、每一步应急行动的记录等。详细的应急记录便于应急事件结束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三、应急预案的要素

应急救援预案是一个开放、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应急预案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应遵循体系要素构成和持续改进的指导思想。应急预案体系可以由6个一级和15个二级要素构成。

1.方针原则2.应急策划

(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2)能力与资源;

(3)法律法规要求。

2.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应急设备、设施与物资;

(3)应急人员培训和预案演练;

(4)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建立;

(5)日常公共教育。

3.应急响应

(1)现场指挥与控制;

(2)通告、报警:

(3)事态监测;

(4)保护措施:人员疏散、警戒与治安、抢险抢修、医疗救护与卫生服务、应急人员安全防护;

(5)对外进行信息;

(6)资源管理。

4.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5..预案评审与评审改进(或应急预案的维护)其中核心要素也是基本要素为:

(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2)能力与资源;

(3)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4)应急设备与设施;

(5)培训与演练;

(6)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7)保护措施程序:

(8)信息与公众教育;

(9)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10)预案评审与评审改进(或应急预案的维护)。

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程序

1.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原则

(1)应根据本单位危险源的特点编制,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2)救援措施、避险要领应简洁明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企事业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企业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2.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内容

(1)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结果;

(2)事故类型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分析;

(3)事故应急救援及紧急避险措施;

(4)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救援队伍及职责分工;

(5)事故应急救援器材、装备;

(6)需请求社会救援的事项;

(7)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的考核评价标准;

(8)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3.应急预案制定的基本程序及要求

应急预案的制定是针对各项事故应急措施(含信息)、程序和行动计划的文件化过程。预案的制定应按如下程序及要求进行。

(1)危险及其发展过程分析。主要分析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特征、触发条件、触发后事故演变过程等。通过辨识危险因素和危险部位,确定危险(危害)类型。

(2)事故类型与危害分析。事故类型与危害分析是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发生的危害类型进行分析认定,从而科学地预测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及事故产生危害的大小。根据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危害空间范围不同,需要做应急预案的区域范围分为场内应急和场区周围,引起周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就必须编制场外应急预案。由于场外应急涉及到周围的单位和人群,通常需要政府负责协调。

(3)制定应急措施。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别、事故危害等,研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对可能发生无法直接施救,或可产生较大灾害的事故要给予特别关注,制定紧急疏散等应急措施,防止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可能受到影响的员工和承包方、其他可能受到影响的相关方根据危险源危险及其发展情况、企业生产工艺情况、地理环境情况等,分别按场内应急和场外应急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是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编制的预案需组织专家评审,并经修改完善后报上级部门审批。在制定计划过程中,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包括相应的安全小组共同参与。

(4)根据事故应急措施需要,制定应急救援装备、器材配置方案。主要包括需配置的抢险器材设备、人员防护装备、通信设备、救护器材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等。

(5)制定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方案,并明确职责分工。保证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在发生事故时能根据事故状况实施有效的协调指挥;应急救援队伍能够实施有效的应急抢险、排险、救援、救护等工作。

(6)分析确定需社会救援的事项。为了在发生重、特大事故时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社会救援支持,应依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危害,分析确定需要社会救援的事项,纳人预案管理。

(7)制定有关人员培训内容和预案演练考核标准。为使应急指挥人员和救援队伍掌握应急指挥与救援要领,危险岗位工作人员掌握事故状态下应急抢险或避险逃生的要领,应研究制定相关培训内容和预案演练考核标准。企业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参加应急计划的演习和操练,与设施无关的人,如高级应急官员、政府相关人员,也应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每一次演练后,应核对该计划是否被全面执行,并发现不足和缺陷。企业应在必要的时候修改应急计划,以适应现场设施和危险物的变化。这些修改应通知所有与应急计划有关的人员。

(g)形成预案。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和领导审批后,作为执行性文件在企业内执行。

4.预案措施的落实与管理

应急救援预案确定后,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组织预案措施的落实工作。5.预案演练

预案演练是保证一旦发生事故,预案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演练的主要内容:

(1)事故报告与接报。包括第一时间的事故现场人员或事故发现人员的报告;事故单位接报响应;事故单位向当地政府及其应急保障系统报告,请求外围应急救援支援及其接报响应。

(2)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的现场应急抢险或避险。

(3)事故应急调度指挥部指挥与抢险。包括指挥部人员迅速赶赴现场预定位置指挥抢险工作;通知各有关应急机构进人应急状态;指挥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排险、疏散、警戒、救护等相关工作。

第9篇:救援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灭火救援技术与战术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into Case Teaching of "Technology and Tactics

of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HOU Yi, XIA Dengyou, WANG Tie, REN Shaoyun

(Fire Command Department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Academy, Langfang, Hebei 065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advantages, concrete on using and notices of case teaching in technology and tactics of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Key wordstechnology and tactics of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case teaching.

《灭火救援技术与战术》是讲授灭火战斗与应急救援知识、方法及手段的课程,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对于解决灭火救援实践中的问题,增强学员第一任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探讨《灭火救援技术与战术》课程案例教学的相关问题,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服务。

1 案例教学法在灭火救援技术与战术教学中的优势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典型案例加以分析、讲解、讨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去指导实践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①消防指挥专业学员未来的工作对象是灾害事故,对他们有用的培训是面对灾害事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从以往发生的真实案例中选取素材,并根据教学需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加工,使教学内容源于实战、贴近实战,可以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案例的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习内容学而有用。此外,由于挑选的案例具有典型性,通过学习的迁移作用,可以使学员在未来遇到相同、相似灾害事故的时候,拥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而且案例教学注重让学员参与进来进行探究、交流、讨论,可以使学员在对案例的分析和研讨中学会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总结;学会交流、合作、思辨、质疑、反驳;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员的独立思考能力。②

2 案例教学法在灭火救援技术与战术教学中的运用

2.1 建立完善的案例库

案例库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保障。由于灭火救援的案例很多,全国每天都会发生数百个,而且案例库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由单独个人开发案例、建设案例库是不现实的,而应当依靠公安部或院校的支持,并取得部队的配合,建立由一线教师、消防指挥专业研究生、灭火救援专家、教育专家、案例库维护人员组成的工作团队。一线教师最能体会教学的需求点在哪里,因此案例开发团队负责人及主力应是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权威教授和老师。此外,由于一线教师教学、科研工作量大,消防指挥专业研究生可以在一线教师的指导下从事一些具体操作性工作。灭火救援领域的专家除了可以根据自身经历编写一些案例外,更重要的职责是评阅没有灭火救援实践经验的教师所编写的案例,提出修订意见。教育专家主要是为案例库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以及质量评估。维护人员则主要是对案例进行分类、编号、存储,建设案例库管理信息系统。在收集案例时,要注意其典型性、系统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目前,武警学院关于灾害事故的案例库建设已经在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下进入了建设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完善的案例库将有效促进《灭火救援技术与战术》课程的教学展开。

2.2 案例教学的实施形式

2.2.1 “案例介绍-学员讨论-教师点评”式案例教学

实施该形式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备课,选取典型案例并对有关案例事实和信息进行较为透彻的了解和把握,并对学员的提问和回答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此外,教师还应在课前布置案例材料让学员进行预习,学员应阅读案例,了解案例中的各项内容,并针对案例的问题进行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或问题解决办法。对于难度较小的案例,可以采用个人发言的形式来回答相关问题。对于较难的案例,可以将学员分为若干小组,让学员先进行小组讨论,再选择代表陈述其小组的共同观点,同时不同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互相质疑发问,在问答中不断吸收各种有益观点,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应给予解答。在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讨论状况进行评价,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并引导学员对案例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学生则可以根据教师的总结,对比得出个人预先分析的优缺,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及知识储备。

2.2.2 “嘉宾访谈―互动讨论―教师点评”式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嘉宾访谈―互动讨论―教师点评”的案例教学形式,③把参与过灭火救援实践的嘉宾请到教学现场,由教师首先简单介绍嘉宾所参与的灭火救援案例的基本情况,然后教师充当主持人就嘉宾所参与的灭火救援案例对嘉宾进行访谈,嘉宾针对教师的问题进行回答,然后给学员安排提问时间,由嘉宾解答学员的随机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点评。整个过程的节奏由担任主持人的教师掌控。要想有效的组织该种形式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进行充分的课前策划,与每位嘉宾进行细致的课前沟通,并且要灵活掌握现场气氛,保证访谈气氛轻松、活跃,且不脱离教学主题。武警学院每年都承担着各类基层干部的任职培训工作。这些基层干部中,不乏灭火救援实践中摸爬滚打出来的精兵,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身边该资源,将这些人吸收到案例教学中来,为学员提供最真切的灭火救援实践案例再现与经验介绍。

3 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

3.1 提高教师素质

案例教学的效果好坏,与教师对该课程的设计及组织情况有密切关系。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充分认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对案例教学法多加学习和练习,条件允许时,可选派部分教师到优秀院校学习,吸收案例教学的经验。此外,教研室要保证长期有1-2名来自基层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业务突出的教官任职,同时要严格执行学院关于教师到部队挂职锻炼的有关规定,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参与灭火与救援实践,尽可能多地了解第一手资料,从而在案例教学中游刃有余。

3.2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案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与主动性,让学员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教师要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为其成绩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促进其积极思考、发言的激励机制。同时,教师要多采用赏识教育的策略,不以答案为唯一标准,鼓励学员发表不同的意见,创设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培养学员的创造性。

3.3 实施小班化教学

要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必须实施小班化教学。目前武警学院专业课教学班普遍在80至100人规模,对于实施案例教学来说,人数太多,组织相当困难。如果大部分学员没有机会发言,时间长了会挫伤学习积极性,还会给许多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员制造偷懒的机会。因此,要想顺利实施案例教学,必须下决心化小教学单位,每班人数至多50人以宜。

注释

①江汕,冯振卿,江千里.医学教育中的双语教学刍议[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1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