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磁铁教学设计范文

电磁铁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磁铁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磁铁教学设计

第1篇:电磁铁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1、引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新课改提出,进行物理电学实验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电学方面的知识,验证电学规律,更重要的在于通过电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与创新思维,在科学实验方法上获得感性体会。在传统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中,由于过于重视实验验证与知识的获取,学生在主动思考与动手机会方面非常缺乏,导致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成为物理基础教育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本研究正是基于此,探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从而提高物理电学实验教学综合效能,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价值。

2.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基本原则与方法

2.1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般来说,要保证实验设计的成功,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是非常必要的,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中,虽然需要遵循许多原则,然而有些原则是最为基本的,譬如,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简便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及可重复性原则。其中科学性原则是确保物理电学实验设计成功的前提,重复性原则是指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实验所得出的结果应当是一致的。

2.2物理电学教学设计的方法

学生掌握物理电学教学设计中一些基本方法与思路对提高他们的电学实验设计能力有重要的帮助,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设计中一些基本方法有类比法、转化法、模拟法及控制变量法等。其中类比法是一种同中求异或者异中求同的方法,譬如,学习电流时,可以用水流来进行类比;转化法是讲一些不能直接获得量转化为可以直接测量的量,比如,用电流角的大小来表示电流表的电流强度;模拟法是指不直接对实际对象进行实验,而采用人为设计的测试,譬如,在做保险丝熔断实验时,可以采用模拟法;控制变量法是指当多个变量同时存在时,先控制其他几个变量,研究一个变量所产生的变化。譬如,在做电磁铁磁性强度和线圈匝数、有无铁芯、电流大小的关系的实验时,可以先控制其中任何两个变量,观察另一个变量有没有变化。

3.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策略

3.1将实验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探索性的电学实验教学模式一般包括提问、猜想实验假设、设计实验、做实验、讨论、分析实验、得出实验结论。目前有些初中物理教师虽然借助探索性实验的演示与讲解,将实验技能的训练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融合起来。

3.2完善物理电学实验的教学体系

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中,要遵循先易后难,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循序渐进,比如,在学习电与电路时,可以先让学生亲自拆装手电筒开始,让其了解简单用电,让后让学生观察日光灯,让其猜想线路的连接,并让其画出连接图。最后,让学生比较相同点与异同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克服难点与重点,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提高学生实验素养,改革学生实验能力评价方法

初中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时,要全面培养他们使用仪器、实验设计、良好实验习惯等能力,此外,变革实验评价方法也很必要,比如,提倡学生采用记录卡片的方式来记录学生的情况、笔试做到开卷与闭卷有机结合、用不同的评价模式来对待不同的学生。换句话来说,评价更要重视过程性、个性及真实性,让学生将日常生活与物理实验密切联系起来。

4.策略指导下的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设计

4.1策略指导下的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

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的前提物理教师要对教材与学生有着全面的了解,因此,要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出发,问自己诸如“学生掌握了那些技能,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如何”。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要紧密围绕四个基本环节,即创设怎样的情境,如何呈现、提出怎样的问题,如何提出、采取怎样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如何组织、怎样拓展,如何选材。

4.2策略指导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通常情况下,初中物理探索性的电学实验教学模式一般包括提问、猜想实验假设、设计实验、做实验、讨论、分析实验、得出实验结论等几个部分。现以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实验为例来说明物理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电磁铁的磁性和什么变量有关,假如变化线圈匝数或电流,磁铁磁性会变化吗;其次,教师提出假设电磁铁的电流由一安培增加到二安培,电磁铁磁性会出现怎样变化?进而让学生猜想如果增加线圈匝数也会变化吗;第三,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电磁铁的强弱,如何改变电磁铁线圈的匝数及怎样测量通过线圈的电流;进行实验和收集相关证据;让学生进行反复分析与交流;最后,要求学生得出实验结论,进行实验反思。

第2篇:电磁铁教学设计范文

一、小学生科学课的现状及突出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教学的新课改,小学生科学课的教材也在发生着变化,大部分的学生及教师反应如今小学生使用的教材较传统的教材更为生动、符合学生的认知,最大变化为教科书中出现大量的插图,能够更加形象的突出教学主题,更好的讲解小学生的学科学习内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但有时课堂纪律难以控制。还有部分教师新教材要求把握不到位,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学方式、方法还需更适应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等问题。如何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在实践学习中更好体验、思考、总结和归纳知识是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学效果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小学学科实践中的解决方法

2.1教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途径

小学生科学实践课应向学生提供充足的科学实践机会,体会实践过程中的每一阶段,体验学习实践的乐趣,进而实现小学生自主学习。小学生科学课虽不像初高中科学课那般复杂,但基本的科学实践设计还是较为重要的,一般科学实践过程,要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决问题等步骤开展,教师在引导学生实践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实践的引导者应对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给予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辅助学生不断实践,帮助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学习,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例如在小学科学课《电磁铁》一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发现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和磁极变化的因素。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先通过某种教学情境的设定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情境的设定最好要贴近生活,例如魔术表演、趣味的视频等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驱动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学生观察到现象的时,让学生大胆猜测,并通过亲手制作电磁铁来进一步观察,验证自己猜想。同时在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将表象具体化,条理化,概况化。

2.2教师实验示范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学习能力的基础

小学生科学课实践实验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老师教学演示实验、另一种为学生分组研究实验,虽分为两种,但都以教师示范为前提展开实验。如《电磁铁》一课中,在制作电磁铁时,教师规范的演示和对应的讲解才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磁铁的做法,只有在正确理解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的前提下,学生才能更好模仿,进而自己动手实践。在科学课实践中,有效准确的给出实验示范对于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较大帮助,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基础。实践过程中的观察、动手、记录实践的程序、过程及结果对于实践学习能力的提高均有重要作用,其次,分组实践也是提高小学生实践性学习能力提高的主要部分之一,小学生在完成实践过程中,会经历分工实验、共同合作等步骤,与团体小组共同完成时间内容,既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又能够锻炼团结学习意识。

三、实践效果

通过以上方法可提高小学生科学课实践性学习的能力,小学生能够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有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在脑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体系,小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均有所提高,其对数据的整理、归纳能力在不断的科学实践中提高,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学习”,更多的是学习意识的提高,在实践的观察、记录、思维、创新等方面的提高,小学生科学课实践学习能力提高的关键是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通过实物操作完成实践,让每一位小学生真正的接触实践,真正完成实践的每一个步骤。

第3篇:电磁铁教学设计范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努力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从小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意识,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师的新任务。因此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在科学课教学中是这样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

一、针对学生特点,成立实验小组

利用课余时间,我通过家访和学生座谈交流,掌握了学生的相关情况。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一个实验小组里有侃侃而谈的“外交官”,有不善言语、但认真细致的“观察员”;也有敢想敢做的“冒险家”。小组内有着形形不同特点、不同优点的不同人,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小组的最优组合。为他们互相启发、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合作学习的基础。

二、发挥小组优势,强化合作意识

实验小组确立后,重要的是强化学生的小组优势、合作意识,体现合作学习的效果。实验操作是科学课的一个显著特征。教学中要抓住每一次实验,锻炼学生与人合作,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以鄂教版三年级科学《电磁铁》一课为例。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要求学生按照课本提示独立制作电磁铁,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比一比哪组同学的动作最快。为了争做最快的那一组,每个同学都积极投入到学习、制作中。动作快的同学主动给同组的人当起了“小老师”“小助手”,学生合作氛围浓厚。

三、创造合作机会,鼓励主动合作

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以系统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知识虽然是人类已知的,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限,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却是新的,未知的,他们在学习这些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往往会遇到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加强讨论,合作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帮助,还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讨论,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加强思想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增强整体意识和团队观念。

四、改进教学方法,启发合作学习

传统的小学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多是灌输式和填鸭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记忆多,深刻理解少;单向交流多,集体讨论少,严重地束缚着学生思维的翅膀。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合作学习就是要变教师讲解为中心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再发现。合作学习从教学设计、目标呈现、教法选择、小组活动操作到组际竞争表演,教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表演和操作,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和丰采。而且不同的人或小组表演往往会很有创意,这常常会给其它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让人觉得值得借鉴和学习。这种发自内心的、自主的、开放的学习和探究,使合作学习的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合作学习能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帮助的缺陷,做到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五、实行有效分工,提高合作效率

第4篇:电磁铁教学设计范文

1 准备应用“变易学习法”

变易理论指出,教师在上课之前,就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前测和学前访谈,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不同理解(V1),侦测和确认学生学习的难点.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前测试卷,试题的来源主要是各省市质检卷和高考试卷,侦测范围为高一年级的12个教学平行班.

试卷的得分统计及对部分学生的访谈结果表明,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有了定性的了解,进入高一之后则进一步深入学习了直线运动公式及牛顿第一、第二两条定律.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掌握单个物体受力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并能对相关物理量进行计算.但是他们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还处于定性了解的阶段,在实际运用中无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多个物体相互作用情景下的实际问题.

以前测第10题为例:

如图1所示,在等臂托盘天平两盘中,一盘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盘放着电磁铁和铁块,天平平衡.当电磁铁接通的瞬间,铁块被吸引而离开盘底,则铁块未到达电磁铁而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天平右盘会上升还是下降吗?试分析?

学生在该题的得分基本为0,但与分数相比,我们更关注的是学生对此题的认知程度.在前测试卷上,学生被要求将对该题的思路写出来,同时结合前测后对不同类型学生的访谈,归纳出了三种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

(1)铁块从盘底上升之后即脱离了左侧系统,因此左侧失去一部分质量变轻,右盘下降.

(2)铁块从盘底上升后仍然和磁体之间有相互吸引,天平仍平衡.

(3)铁块从盘底上升后对电磁铁有向下的拉力且更大,左侧下降右盘上升.

第一种认知表明学生并未认识到物体间相互作用,第二种则是认识到物体间存在相互作用但未能用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分析其变化,第三种则表明学生能够很好的将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结合进行分析解题.测试结果显示停留在第一种和第二种认知水平上的学生占大多数.

更为有趣的是,我们也找了高二、高三两个年段的部分中等学生进行了测试和访谈.结果表明这部分学生仍然在这个题目中表现不佳.要找出这种现象的原因,需要反观传统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模式,通过收集牛顿第三定律相关的教学论文和教案,我们所见的教学模式大致有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分组实验体验,如一对弹簧秤相互作用,固定于小车上的两个磁铁,以及教师进行的DIS演示实验,在此基础上提出牛顿第三定律.

第二阶段:进行阶段分析小结,阐述相互作用力的相互性、同时性,同质性.

第三阶段:再进一步应用其他例子说明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

第四阶段:最后利用课堂练习进行检测和巩固.

资料显示:虽然课堂结构略有不同,但教师不约而同的将教学重心更多放在作用力的相互性、同时性,同质性以及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等方面.这种教学模式的缺陷在于未能从整体的角度进行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在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中,前两个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而在自然界中,物体之间总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就需要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也是牛顿第三定律所要揭示的内容.反映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将受力分析对象从一个物体扩展到多个物体,就要使其能将牛顿三大定律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教师在前测后的集备交流中,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学生在这类题目中出现困难的原因(V2).学生在先前学习经验中,并没有明确将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对象区别开:判断物体相互作用力之间关系时使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物体运动状态变化问题时则应该使用牛顿第二定律,这也是我们所确定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的关键特征.

2 针对关键特征的教学设计

在设计改进教案之时,参与集备的教师在如何处理学习内容上便有了不同的意见(V2).一个典型的忧虑即是当改变已有成熟的教学模式,采用“变易理论”进行指导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之后,相对于接受传统教学的学生,改进班学生是否会在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上出现落后情况.而最大的忧虑则是如何跨越理论和实践的“鸿沟”进行突破和创新,为此在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专家的参与和指导.一个课堂学习研究小组的成员来自两方面:其一来自一线教师;其二是来自专业机构的研究员,如学科教学专家和课堂学习研究的专家.

综合几次课前集备讨论的结果,改进版的教案与传统教案的最大区别在于创设了单一情境,教学围绕着该情境不断展开,课堂之初即提出了一个问题:

有个农夫把马套上车,准备赶路(图2),有同学就告诉那个农夫:“马不可能拉动车的,因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马向前拉车的力与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个力相互抵消了,车就不可能前进了.如果车前进了,则说明牛顿第三定律是错误的.”

随后的DIS演示(图3)则是以两个仪器分别代表车和马,据此实验结果说明相互作用力的相互性、同时性及同质性等特征.并以牛顿第三定律肯定了故事中同学表述中正确的部分:“马向前拉车的力与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但可以看出,这并没有解决为什么车会前进的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并没有关注到隐藏在该情境中新事物的特征.变易理论指出,当某一事物的一些特征出现变动,而其他特征维持不变,则变动的特征便会被辨识到.为使辨识的过程能够出现,学生必须感到事物正在变动.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审辨,但却可以创造机会,即通过“变易图式”,引起学生对某些特征的关注,从而审辨到该特征,使它们从背景移到前景.基于此,在应用马拉车的情境完成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教学之后,与传统教学只是进行问题的讲解和分析不同,改进班对最终解决“所以两个力相互抵消了,车就不可能前进了.如果车前进了,则说明牛顿第三定律是错误的”这个情境采用了如下的变易范式(V3):

在马拉车这一不变的情境中,教师重点分析改变马的拉力使车分别做加速、匀速和减速运动这一变易范式.在每一种运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运动过程中车的受力情况,并同时对比作用力反作用力之间关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逐层建构出以下三个结论:

①不同运动过程中,作用力反作用力关系未发生变化,而车的受力情况却大不相同.

②作用力反作用力由于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无法抵消,也不能作为车运动状态是否变化的判断依据.

③在判断车的运动状态时应该将注意力聚焦在车受到的力上.

类似的,也可以让马的拉力保持不变,改变车重从而改变车受到的摩擦力.通过这一系列经过系统安排的“变”与“不变”,学生很快就审辨出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在应用对象上的不同之处.

综合对比改进教学和传统教学这两种模式,最大的区别有两个:

首先,传统教学创设了大量不同的实例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在不同的情境中跳转.这种教学模式注重不同情境间相通的地方,通过对不同实例的分析有利帮助学生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在属性,但较少涉及这些情境中所包含的其他物理规律.改进班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马拉车的问题情境,而把其他实例的应用留作了课后练习.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同一情境内不同的地方,使学生经历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而审辨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关键特征并使之与其他规律区别开来.

其次,传统教学在牛顿第二、三定律应用对象上的区别时采取了经验性的做法,教师在实际课堂中虽然也应用了马拉车的实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未能有意识的采取改进班的“变易图式”,只是简单指出了问题的答案.改进班则注重使用变易范式系统地安排力的变化,如让马的拉力保持不变,通过车上货物重量变化改变车所受的摩擦力,使车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通过这一系列变与不变的关系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习内容的关键特征.

3 教学效果评测及反思

在分别进行了6个班传统教学和6个班的改进教学之后,我们把前测的试卷再次进行了后测,需要说明的是研究开始之初(前测结束后),教师并未进行讲评,课堂教学也不能涉及前测出现的试题,传统组和改进组使用完全相同的上课素材.另外,无论是前测或是后测都以闭卷形式作答,同时安排教师监考以期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的可靠性.表1为传统班和改进班后测数据对比:

第5篇:电磁铁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材简介

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比较丰富,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上,给出了什么叫平抛运动,提出了探究的问题: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探究的过程既有实验现象的观察。又有分析、推理的过程,还将实验现象与分析、推理结合起来,探究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二)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知道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

3.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

4.会用平抛运动解答有关问题。

⑵过程与方法

1.利用已知的直线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方法及“等效代换”“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

2.平抛物体探究实验中突出了“实验的精髓在于控制”的思想。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际情景培养学生关注物理、关注生活的意识,并且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使学生爱物理、爱生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抛物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难点:平抛运动规律的得出过程。

二、学情分析

深入的了解学生是上好课的关键,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⑴高一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物理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⑵学生刚学习过直线运动规律,对直线运动的分析方法记忆犹新;并在上一节中刚学过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对这一分析曲线运动的方法并不陌生,这为本节课在方法上铺平了道路;

三、教法与学法

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和学法。

教法:探究式教学法和情景创设教学法

学法:以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教是为了不教,根据本课题的特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我作如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组织活动设计意图

情景创设

引入课题创设情景: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空投物资;(视频)

引问:请同学描述上述物体运动的轨迹和运动性质

(演示I)用力弹一下放在桌面上的小球,使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让同学观察小球离开桌面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重复两次让同学们能够清楚地观察。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小球为什么会做曲线运动呢?情景创设教学法:

从生活情景中构建物理情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联系物理的习惯,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

交流与讨论及猜想接着说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在观察小球做平抛运动时,发现小球在水平向前动的同时,在竖直方向上有下落的运动,那么,这两个方向上运动只具有什么特点呢?

猜想: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是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是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

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与探究

Ⅰ探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演示2)在如同2所示的装置中,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O相等,将小铁球P、Q分别放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O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结果是两球发生碰撞,增加或者减小轨道M的高度实验结果都是一样。

教师引入问题:这个实验结果得出什么结论?通过老师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归纳物理现象的能力,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的规律来探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方法。

实验与探究

Ⅱ教师创设问题:既然平抛物体水平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在竖直方向上作什么样的运动,我们如何探究呢?

[演示3]用平抛运动演示器做实验

如图所示,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C,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与此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改变实验装置离地面的高度,多次实验,两球总是同时落地。(用耳朵听声音)

问题创设:A、B两球同时落地的现象,得出什么结果。

进一步提问:为什么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呢?

我们可以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得到平抛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坐标x、y以及水平速度VO和竖直速度Vy。我们设物体以初速度水平VO抛出,它在飞行过程中在时间t内的水平位移x和竖直位移y应如何表示呢?

学生:x=VOty=

gt2

教师:我们要求出物体在t秒末的速度,怎么求呢?(如图所示,物体在t秒末位于B点)

课外探究

用摄像机拍摄小球的下落过程,输入电脑,由视频工具按帧播放小球下落过程,抓图、通过PhotoShop软件处理将各帧图像叠合,从而得到小球运动轨迹。通过叠合照片与实际实验装置的大小比例,可分析小球的运动。

师生共同总结平抛运动规律:

速度:

水平方向:Vx=V0

竖直方向:Vy=gt

合速度大小:

合速度方向:

位移:

水平方向:X=V0t

竖直方向:

合位移大小:

合位移方向: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精神。通过分析、归纳出平抛物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培养学生处理信息、推理、归纳的能力。

突出一条研究物理科学的一般思想方法的主线:

观察现象——初步分析——猜想──实验探究──得出规律──重复实验──鉴别结论──追求统一。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使问题更加深化,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外探究扩大学生的视野,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电脑带给人类的好处。

巩固

练习例:一架装载抗洪救灾物资的飞机,在距地面500m高处,以80m/s的水平速度飞行。为了使救灾物资准确地投中地面目标,飞行员应在距目标水平距离多远的地方投出物资?(不计空点阻力)

作业:63页2、3题通过接近生活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平抛物体运动

一、平抛运动概念

只受重力的作用初速度为水平方向的抛体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二、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Vx=V0X=V0t

第6篇:电磁铁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科学课堂;教学反思

一:科学课上提出探究的是“真实问题”吗?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要使学生产生“真实问题”,不管问题由教师提出还是学生提出,重要的在于提出问题的环节能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能不能产生探究的欲望。如果能,对于学生们来说,就是“真实问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一、“语言导入法”,就是教师针对自己所了解的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形式,设置悬念,击中学生的兴奋点而导入新课。二“、实验导入法”,教师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感受到一定的刺激,同时提出若干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导入新课。三“、多媒体导入法”,在教学《水滴里的生物》一课之前,我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几幅被显微镜放大的细胞的照片,再问学生认识它们吗?学生有的说是甘薯,有说是珍珠的。我说“:这是取自人体内的一个细胞的照片,它的大小比一粒灰尘还小!”“哇,是这样的。”大家都感到很惊奇,我说“这么小的东西,是怎样拍得这么清楚的呢?用的是显微镜”。接着顺理成章拿出显微镜,以惊奇导入新课,以创造生动的愉快的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思考,进入主动探索的阶段。

    反思二:在科学课上教师真的关注学生了吗?新课程实施中,我们经常发现,尽管教师们的教学设计很新颖,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因为教师在潜意识里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在课堂探究过程中,学生的一个疑问、一种见解、一点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或错误的表现,都可能是极其有价值的、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如果及时捕捉并放大它,随时调整教学过程,就能使教学充满灵性并不断地闪现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光辉,使科学探究更加精彩,使科学课堂更加鲜活。

   一次科学课上,研究“磁铁的性质”,学生实验后,我问他们发现了磁铁有哪些性质?同学汇报“:磁铁有磁性、能指南北、能吸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我正在听取一名同学汇报时,有一个学生兴奋地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磁铁吸过的铁钉也能吸铁。”我白了他一眼,不料,这学生坚持说“:是真的!”我没好气地说“: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吗?”学生不服气地坐了下来。     课后,我越想越惭愧:学生有了“新”发现,我没有去关注他,反而粗暴地对待他,这算得上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吗?在后来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独到的见解,并适时与学生共同探究。在参与研讨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围着学生转,关注学生,不但不影响上课的进程,有时越探究,学生对事物的现象及本质了解得越透彻,甚至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思三:科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吗?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是,不少老师僵化地理解合作学习,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小组学习的形式,而没有重视小组活动的效果。如有的小组没有明确分工,学生并未全员参与,只是个别学生唱主角,其他学生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有的小组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无须合作就能解决;有的讨论过于频繁,失去应该有的独立思考的机会;有的老师仅仅满足于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汇报交流的一般程序,而没有注意研究如何提高每一个环节的实效性;还有的老师对于形式的回答只是一个被动的听众,不论正确与否照单全收,既不善于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又不能敏锐地发现和纠正其中的错误。

第7篇:电磁铁教学设计范文

一、做好充分准备,创设探究氛围

作为科学课教师,如果没有充足的课前准备,无异于无米之炊;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科学探究就无从谈起。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心理因素、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开展的探究活动往往是没有目的、没有计划,甚至是盲目去实施,这并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为了使学生掌握如何进行探究活动,并让其顺利开展,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活动铺桥搭路――构建合作小组。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创设恰当的合作时机,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形式,确定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如主持人、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等。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发言,学会帮助等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合作学习时,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二、既要重视动手,更要重视动脑

科学探究既是动手又是动脑的探究,没有思维活动的深度参与就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课。而综观当前的科学课,活动有余思维不足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因此在科学探究中必须正确处理探究活动与思维的关系。

首先,探究活动必须保证时间和空间。教材活动很多,设计时可以通过一条主线把各个活动串联起来,这条主线是隐藏于活动之中的知识链或问题链,使学生参与这些有结构的活动后学有所思,不断推进思维的发展。在设计一些大活动时,可以根据一定的主题适当地把一些小活动整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减少调控,又可以在主题的引领下实施有目的的探究,融科学思维于活动之中。

其次,必须加强活动后的研讨。研讨就是主要由学生谈他们在探究阶段的“发现”,在倾听别人的意见的过程中,又促进他们产生新的观点和看法,不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新的科学教材中,把知识安排在多个活动中,每一知识点都不设总结性的语言,意图在于让学生动手做,通过活动理解知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等各种能力。

最后,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小学科学不仅是科学启蒙教育的开始,也是良好科学学习习惯养成的开始。科学课上教师难以调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有达到科学课学习的要求。如无规则的乱动、不善于倾听,材料的乱堆乱放,不喜欢做记录等等,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把学习习惯方面的要求也考虑在内,把要求细化在整个活动之中,逐渐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正确处理“扶”“放”,学会自主探究

科学探究活动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如果离开了学生的自主性,也就谈不上科学探究。而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老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要当好促进者的角色。

要多让学生进行实验活动。在实验中,只有让学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独立研究,自己找路走,经过多次失败、成功的经验总结才能形成一种能力。如在《神奇的电磁铁》的实验中学生会发现:同样的铁钉,同样绕着线圈,为什么钉帽有的是南极、有的是北极呢?这种现象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是怎么一回事,在实验探究中去明白原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会发现:电磁铁的磁极不同,是因为线圈两端连接电池的正负极不同,或线圈绕的方向不同。只要我们充分放手进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能力就会一步步发展起来。再如:淀粉鉴别实验,可选择馒头、米饭、玉米、南瓜等材料来检验。在观察蜗牛和蚯蚓这两种动物活动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应该发给学生放大镜、火柴、水杯等,让学生的观察不只是局限于眼睛。通过分组实验,孩子们的主体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要扶放结合。教给学生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在学生实验的各个阶段,教师要发挥一定的主导作用,采取“扶”与“放”结合的方式,给予一定的指导,教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要领和操作规范。如教给学生在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盖子盖灭;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持平;往试管中注入液体,要沿着试管壁缓缓进行操作等要领。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实验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细致观察、忠实记录、整理器材的习惯。再如在学习《认识空气》时,可以教给学生学习类比和推理的科学探究方法,通过类比和推理,找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无形状,透明。还要请学生自己设计,选择多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鼓励学生上讲台演示实验,对于效果不明显的实验,帮助他们分析没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各种可能情况,让自己找出失败的原因,引导他们改进实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贯穿于过程,体验成功和快乐

第8篇:电磁铁教学设计范文

一、什么是整合

要对信息技术和科学课堂进行有效地整合,首先我们必须先理清什么是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体和方法融入到科学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中,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将教师、学生、内容、媒体系统地加以考虑,使科学学习内容的组合更加合理、清晰,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更加优化”。

二、如何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

从以上整合概念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要实现科学教学的最优化,必须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媒体系统等方面综合加以考虑,使整个设计更加合理,从而实现我们的“怎样教才最有效?”的核心问题。下面从这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实现整合的有效性。

1.以教师为主导――改变教师的课程整合观念

要搞好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的有机整合,教师应以新课标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知识观、人才观、师生观。把整合置于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之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其教育观念的改变是关键。只有改变了教育观念,才能实现科学课程改革目标,才能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敢于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扩展,这与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为教师“用教材教”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2.以学生特点为依据――寓教于乐

现在信息技术的信息是通过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呈现给我们的,这种方式更加易于被学生所吸收。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而信息技术的呈现方式恰好就是通过图、文、音、像、动画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具备感官获取信息的各种特点。

从儿童本身的特点来说:儿童活泼好动,对色彩、动画较为敏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例如在教学冀教版六年级《电磁铁》时,我截取了学生喜欢的蓝猫淘气三千问中《什么是电磁铁》片断作为导入和探究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很感兴趣。

3.以教学内容为依托――选择有效、合适的整合切入点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必须以教材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因为教学内容是开展教学的物质载体,在把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进行整合时,时刻不能离开教材这个依托。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不是将内容简单的混合,而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只有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应有的功能。为此选准整合的切入点,是搞好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关键。

(1)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进行整合。在我们的每一教学设计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内容有主次、难易之分。因此,我们可以把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切入点,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教学《鹅卵石是怎样形成的》这一教学内容中,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鹅卵石的形成原因,但是这个过程是要经历较长的时间的,很难在课堂上观察发现。而通过动画视频的展示,学生就能对整个变化过程有了较为清晰和完整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学生就能把这个需要经历很大时间的过程,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理解,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对一些难理解的、抽象的、没法通过亲身经历的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如在教学有关《太阳系的奥秘》、《地球绕着太阳转》、《地震》、《火山》、《岩石》等内容时,我们要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演示的方式,很难把太阳系和地球内部的构造向学生完全的展示出来,但是如果把太阳系的行星和太阳与地球、月亮的运行,还有地球内部的构造等知识的教学用课件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既生动又形象,例如,在教学《地球的近邻――月球》时,由于书本上关于月球概况的介绍较为抽象,为帮助学生理解,我制作了一些课件,来模拟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失重等情况,并由学生控制演示过程,以便其尽情体验每一个细节,自主研究,教师在此过程中仅起到引导的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就把这个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很好的解决,同时也发挥了的信息技术应有的作用。

(3)在自行获取信息处进行整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让他们自行获取知识。”为此在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处进行整合,以实现科学教学的最优化。例如在学习恐龙这一内容时,我们通过收集大量的信息,才能让学生对这一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自已通过有关的科普网了解恐龙的有关内容。教师还可以把这一主题活动制作成一个网站,让学生在网站内进行阅读学习。根据它们分组在网上查找到的资源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学生就能对恐龙知识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取、收集信息的能力。

4.以可实施性为宗旨――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功效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的整合必须以可实施性为宗旨。信息技术的作用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更不是最终的目的。并不是说处处都要整合,也并不是说用了就是整合。特别在小学科学课堂上,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它无法代替传统实验操作,嗅不出气味,摸不到手感。比如在教学三年级《清清的水》时,要让学生从三杯液体中,通过“扇闻法”的方式,闻出三杯液体中的不同气味,从而判断出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这些信息无法替代。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中,必须综合考虑实施的可行性问题,能有真实的就不用虚拟的。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是一个有机的结合,而不是简单的混合。其整合的有效性除了以上谈到的几方面外,还应遵循其它一些原则:如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对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课堂的纪律等方面都会综合影响其有效性的实现。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

参案资料:

第9篇:电磁铁教学设计范文

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努力达到物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式方法,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式学习方法是学习科学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够在课堂上保持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良好的、正确的价值观。笔者以为,初中物理学习必须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领下,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达到物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重视控制变量法运用,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掌握知识

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指研究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要保持影响前一个物理量的其它物理量不变,从而研究变化的这个物理量与要研究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之为控制变量法。教师在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解题时,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控制什么?改变什么”,“如何控制?如何改变?”等,这些都是帮助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如在进行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如果引导学生探究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就需要在保持电阻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以观察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在此实验中,如何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呢?办法就是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如果让学生去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要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教师在实验中要换用不同大小的电阻(即改变电阻),以使学生观察电流随电阻的变化情况。那么,又如何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呢?办法就是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又如在研究影响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如果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需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改变,而要改变压力大小,就要观察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如何控制不变?办法就是要始终保持木块的底面与木板接触。如何改变压力大小?办法就是在木块上添加砝码改变压力。当然,在此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观察掌握测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上木板上作匀速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摩擦的大小。再如研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压力作用的效果(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电功、焦耳定律、电磁铁磁性强变等等的影响因素,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总之,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实验过程中经常用到,教师要重视此法的运用。

二、重视类比法运用,引导学生在逻辑推理中掌握知识

所谓物理类比法,是指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研究的物理对象与熟悉的物理对象相比较,找出它们的某些共同点、相似点或有联系的特征,从而据此推测出待研究的对象还可能具有熟知对象的另一些特征。物理类比法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或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会运用类比法,可以有效地把实验的对象和熟知的对象进行对比,把未知的东西与已知的东西对比,能以旧带新,启发思想的火花,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如在“电压”一节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把电路模型类比水路模型,从而引入电压的概念。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提供的水路模型和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然后将两幅图进行类比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比如阀门对开关、水轮对灯泡、水泵对电源、水路对电路、水流对电流等等,进而理解水流的形成是因为有水压,那么,电流的形成是因为有电压。如此,学生就很容易通过这种类比的学习方法,理解了电压是电流形成的原因,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类比法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很多,如把声波跟水波类比,把学习电磁感应中“作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和农民用镰刀垂直地去割水稻这样一个动作相类比……等等。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得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