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学科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针对当前中学地理教育的现状,有必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学地理学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地理学走出低谷、在未来的学校教育和国家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努力探索。
1 教师队伍需要稳定
学科的建设发展必须有一批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好、讲求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为依靠。在会考形势下,某些教师产生了困惑,教学工作举步维艰,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专业思想发生了动摇,进而部分青年教师改行、“下海”,这是可以理解的,却是要不得的,这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为今后地理教育的发展留下了隐患。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全体地理教师要坚定信念,充分认识地理在培养跨世纪人才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其次,要大声呼吁,争取外部环境的改善和领导的理解支持。第三,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编写一部具有超前意识的现代化教材,是振兴中学地理教育所必需,现行高中教材已使用了十多年,随着地理科学的发展和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原教材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从1993年秋季起,九年制义务教育新教材的使用,使高、初中教材出现了衔接问题。
新教材的编写要贯穿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差异性观点、发展生产要因地制宜的观点、国家综合国力与发展潜力的观点,使学生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理解和认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对策,形成全球意识,培养学生关心天下大事,各国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提高迎接21世纪挑战的素质,升华地理学科的地位,彻底扭转来自社会对中学地理教育的错误认识,使中学地理学科真正成为面向21世纪的、具有极其重要性的基础教育学科。
3 抓住改革的大好时机
困难与机遇并存,在一定意义上讲,摆脱了高考的束缚和压力,为地理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如何抓住机遇,进行新教法的探索,走出一条更加高效、切实可行的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回首十多年来地理教学方法的使用,主要是围绕如何应考而进行不彻底的教改,由传统讲授法改为综合程序教学法、布卢姆目标分类法、讲读议练四字教学法等。均侧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侧重地理理论而忽视地理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而非主动的求知。针对这种现状,必须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结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彻底的教改,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乐学。
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知识领域广阔,能活跃学生思维,可在导入新课题时设计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的“开场白”。在讲授过程中,设疑追索,通过故事情境、教具演示等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如三球仪的使用、战争故事、洋流故事、地理诗歌等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
3.2 加强图表、声像教学手段的使用。
地图是地理教学最经常、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等特点,是语言文字描述所不能代替的。声像教学是现代教学必备的教学手段,较之地图又进了一步,把二者结合起来,能使学习收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可采用图像程序教学法,即每一步都有相应的图像和声像相辅,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提高使用图表的能力,突出教学重点,简化教学难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乐学到会学。
3.3 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学艺术。
“教师既要有理论家的分析、综合、雄辩之才,又要有艺术家的想象、概括、表现之才;既要有科学家的观察、实验、推理之才,又要有语言学家的凝炼、形象、表达之才。” 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目前,正是我们大练基本功、充实自身业务能力的大好时机,这需要事业上的奉献精神,工作上的吃苦精神,生活上的顽强精神。在地理教学中,丰富优美的语言,简洁工整的板书,形神兼备的图表,都需要我们勤练内功,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
3.4 走出课堂,认识自然和社会。
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是现代地理教学所必需的。可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地形、地质和地貌,观察星空、太阳黑子、日月食、彗星、测量地理经纬度、组织进行气象观测预报、人口调查、土地资源调查、环境污染调查等活动,把课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提高技能,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呼吁考试改革方案尽快出台
在当前高考指挥棒起决定作用的情况下,学科的兴衰与高考制度密切相关。实践证明,会考有它的合理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指出:“地理科学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问题,国家必须重视地理学科,建立地理科学体系,发展地理科学。”地理学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乃至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为愈来愈多的人所重视,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21世纪将是地理科学的时代。”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模式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研究地球表层,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对数据进行编辑、综合分析、可视化表达,为政府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决策的技术系统。随着“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城市”“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提出,面向社会需求发展需要,对GIS专业人才需求也不断扩大,各个高校都开设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及人才培养规划。目前,我国地理信息科学教育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已呈现多元化、层次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格局,大批相关的硕士和博士点正在建设与发展之中,GIS教育发展空前壮大,而GIS专业人才培养是地理信息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在招生规模扩大和人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探讨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吉林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研究,研究内容有望对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应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的基本理论与综合技能,使毕业生能在高等学校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在城市、环境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有关的应用研究。目前GIS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停留在表面知识的讲解上,并没有真正进行课程间的相互衔接和理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就业需求上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标准,高校的教学内容只是停留在知识表面上,用“泛”字可以概括,对GIS软件的操作不够熟练,更谈不上二次开发;程序的编写,也只是停留在基本程序的设计上,根本谈不上对于GIS的研发。
(2)从培养模式上和培养目标上看,20世纪90年代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迅速在中国高校中兴起,依托着以地理学为基础,教师队伍的专业性素质不强,使得大学本科生在软件应用方面,动手能力没有大专、高职的学生强,而软件开发的能力却没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强,这就导致了目前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跳槽多”等现象。所以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设置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迫在眉睫。
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GIS专业是跨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这里不仅要求对其课程设置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改革,同时也应该从教师队伍的学科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可以对部分专业课进行有针对性的座谈,邀请专家进行互动式的教学活动。聘请GIS软件开发人员与学生进行定期交流,了解国内外最新GIS软件发展趋势及公司的需求,比如超图公司举办的超图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大赛,交流开发经验与心得,鼓励学生参加大赛,即提高了学生的开发能力,又为学生的就业增加了机会。鼓励专任教师积极申报省部级课题,整合GIS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教学改革,都是一些不错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三、GIS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社会在发展,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为此,我系制定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由于GIS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更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1998年国家学位委员会才将其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到目前为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仍处于调研与讨论过程中。因此如何制订出适合社会需要的GIS专业培养方案是课程体系改革工作的重点。
几年来,在制定每一届GIS专业培养方案时,根据系情、校情、国情对上一届GIS专业培养方案提出初步修改意见,充分讨论,形成一致意见,以使每一届GIS专业培养方案既合情合理,又与时俱进,既保证了GIS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特征,又力求有自己的培养特色。GIS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选修课均有不同课程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上进行调整和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增加GIS理论与方法课程的课时量;对其他相关辅助课程来说,如城市规划、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资源管理、环境、生态等课程,可以安排一些在第一学年或第二学年进行学习,大三学生应适当增加与用人单位需求的一些编程课程,如网络技术等;结合GIS专业特色,也需适当增加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选修其他相关课程等等;随着师资力量的增强,地信专业的课程将适时增加学生测绘专业能力的培养,增强毕业竞争力。
四、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研究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经历了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的过渡时期。近几年来,我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纵向课题项目“从无到有”,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GIS产业化,增强了专业教师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尽管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缺少与社会紧密联系,还没能形成“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模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项横向课题项目。因此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要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部门的联系,促进我院GIS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同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申报校级教研项目,通过校级项目的申报,可以整合GIS专业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完善GIS专业教学改革,这对专业人才培养极为有利。
五、结语
在“数字化时代”契机下,GIS专业得到极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GIS专业,这对于GIS专业人员就业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在面临着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很有必要调整专业能力培养思路及理念;培养GIS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相能力,是当前GIS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宁津生.从测绘学科发展看GIS专业的学科建设[J].测绘科学,2003,28(4):1-3.
[2]李满春,戴葳巍,赵勇.GIS专业人才的素质特征、知识结构与培养方案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2):26-29.
[3]马千程,闾国年.国内外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及比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230-235.
[4]秦其明.中国高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2003,1(4):1-7.
(云南农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为新设置的本科专业,定位不清将影响到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本文通过对国家本科培养不同层次、专业内涵以及云南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宏观分析,总结过去云南农业大学该专业三阶段人才培养经验,提出未来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定位,确定培养方向和课程结构体系,明确专业基本课程和方向拓展课程,以供其他地方高校探讨和参考。
关键词 :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专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G 640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5)01.0051.05
收稿日期:2014.08.02修回日期:2014.10.22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作者简介: 吴晓敏(1970—),女,湖北蕲春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11.html
Discussion on the Specialty Orient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for the Local University
WU Xiaomin, DONG Ping, LU Xiang, HU Hu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China)
Abstract: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s a new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In a long term, the specialty has an unclear orientation 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on graduate′s job seeking. This article makes macro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different levels of national bachelor′s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nnotation and local economic as well as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is basis, it summarizes the former personal training experience of three stages of this specialty in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then it proposes an idea with a career?orientated under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and main courses structure, as well as basic course and course expanding directions, at last,it offers a discussion and useful reference for other local universities.
Key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specialty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背景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源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新增地理学科类本科专业, 1999年首届招生,至2009年统计,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包括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已达173所,成为了教育部新增速度最快的专业之一 [1]。由于专业名称涉及理、工及管理多种学科门类,全国开办该本科专业的院系的学科背景多样,包括理学、工学、管理学等,专业培养定位存在多种倾向:在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定位为资源环境规划方向;在具有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背景定位为城乡规划方向;在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定位为应用数字城乡规划管理方向;在管理学科为背景的院校定位为土地管理方向、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旅游管理方向等[2]。办学十多年来,全国该专业缺乏统一而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各校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设置专业培养方向,导致对新专业培养人才难以得到社会认可,影响到新专业持久发展。不少院校将各学科的主要课程拼接在一起,没有形成一个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框架,从对毕业生就业来看,主要是专业方向不明,没有对口的行业和岗位[3.4] 。
基于实际情况,2012年教育部新公布的专业目录中,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分为二,即“07050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07050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5],可授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开始,各高校以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为基础,调整新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大学扩招背景下,对于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的专业,厘清专业定位显得非常重要 [6]。
二、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分析
(一)国际国内本科教育定位政策导向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2011》中规定,大学本科(LEVEL6) “3年以上的理论学习期,以具体职业需要为导向,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 [7]”。《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本科教育学业标准规定是:“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在我国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科背景各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层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8]:(1)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强调的是理论的应用性,属于理论应用型人才,或称工程研究型人才。其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将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人才。(2)教学型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目标介于工程研究型和技能应用型之间的工程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事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和工艺过程的指导、监测、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属于使研究开发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在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而必需的人才。(3)高职类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有较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毕业生直接面向就业市场,出国、考研和再深造为少数,因此本科人才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困境下,明确的职业定位对于专业定位来说是其关键所在。
(二)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解读
2013年起,新调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专业从名称上看,仍保留了多学科交叉专业特点,理学学位侧重于人文地理,管理学学位侧重于城乡规划。新调整的专业名称可以解读为“基于人文地理学科背景的城乡规划管理 ”,重点是城乡规划管理 [9]。 根据政策确定的本科教育以职业为导向,确定以城乡规划管理作为新专业的职业方向,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
(三)云南地方城乡规划管理人才社会需求分析
在当前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城乡管理人才需求旺盛。1992年以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800个左右。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为1.72亿人,城镇化率为17.9%,至2011年,城镇化率到51.27%[10],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个阶段,城镇建筑数量多,规模大可谓史无前例。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重大问题,城市建设与环境协调,城乡协调,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新农村建设管理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2008年我国建设部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国家管理层面上,开始了对城乡规划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并从根本上结束“城乡分治”的局面,反映了国家对于城市、镇和乡村建设管理的重视。过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和招生旺盛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该方面人才的迫切需求。
云南属于边疆少数民族省份,资源丰富,但社会经济不发达。城乡建设水平比内地落后较多,2011年云南省城镇化率为36.80%[11],低于同期全国城镇化率15%左右。以县城镇为主体的城镇基本处于农业社会形态。云南教育相对落后,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育人数和教育程度低,有些地方甚至不懂普通话,城乡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加缺乏。
云南共有129个县(市、区),建制镇和乡镇1500余个。城乡建设管理基层部门是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职责是城乡建设管理、规划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每个部门都需要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县住建局主要领导为中专毕业生,技术岗位有本科相关专业学历的仅有1~3人,有些偏远县住建局基本没有土木建筑类本科专业毕业生,乡镇住建所普遍没有具有基本建筑知识的人员,由此可见云南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然而,除云南大学以外,其他4所高校该专业学生培养方向定位为矿产资源、林业资源、房地产等,相关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基本不愿意回地方,因此对口人才供给明显不足。
三、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历程
(一)初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云南农业大学为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办学思想是植根边疆、服务三农,围绕国家和云南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边疆民族人才的具有农科优势特色的地方高校。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于2001年正式面向全国招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除2007年停招以外,至2013年共招生13届。已毕业和在校学生共计 600余人。从2008—2013年招生控制线来看,该专业比学校大部分专业录取分数高,最低控制线高于录取线18分以上,2011年最低控制线超出录取线54分。总体上讲,专业招生容易,生源质量相对较好,学生综合素质高,思维活跃,云南籍生源约占80%以上。
据已毕业的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总体就业形势不如其他工科专业,就业难成为学生和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对往届就业情况分析发现,就业去向不够明确,零散分布于县市建设局、规划局、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等、测绘公司等、建筑施工单位等。
(二)专业人才培养发展三阶段
专业招生以来,人才培养方案历经多次的修正与完善,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2006年。按照教育部地理学科指导标准下设置的培养计划。以地理学科为基础,课程设置涉及地理、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生反映课程内容宽泛,能力与就业目标指向不明确,毕业生从事专业工作的实际能力有所欠缺。
第二阶段,2007—2012年。对已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方向、业务能力两方面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改变按照地理学科的培养思路,确定以城乡规划为培养方向,主导就业方向是县市建设局、规划设计院所、房地产公司等。重新梳理该专业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特别强调学生毕业能够有“建筑和规划设计方面的”技能。在此原则下,调整课程结构,由原先较多的理论型课程改变为以规划设计为主线,以造型能力、制图表现以及综合设计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实施效果:由于学科背景和师资队伍缺乏,规划及设计课程没有相关教师队伍,导致主干课程不能完全按计划安排。
第三阶段,2013至今。基于学校专业整合,该专业由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调整到建筑工程学院,随着全国专业名称调整,招生专业定为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初步确定专业方向城乡规划管理,授予管理学学位。以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为学科背景,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就业领域等能够有效形成对专业的支撑,明确了城乡规划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为扩大就业面,增加国土与环境管理、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等三个拓展方向,从而确定专业基本课程和拓展方向课程,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体系。
四、基于职业导向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
(一)专业定位
结合云南农业大学定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区定位以云南为主,培养服务于云南边疆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目标面向规划设计院所、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房地产行业,掌握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城镇和乡村进行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咨询、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和部门从事相关技术工作。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素质要求。学生接受通识教育,打下较坚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系统学习城乡规划学科基础课程,掌握扎实的学科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毕业生能从事城乡规划及其相关规划设计机构的业务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土地综合利用和市场服务机构,以及项目策划、决策与工程等部门咨询工作;城乡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等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工作;城乡规划的相关教育及研究工作。
2.能力要求。以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城乡规划及管理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其他能力(外语运用能力、自学能力)等构成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结构。毕业生必须具备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可以拓展到从事建筑类相关行业的技术工作,如国土资源及环境管理、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管理等领域工作。
3.知识结构要求。在校期间,提供学生三种训练:基本素质训练、工程素质训练和基础研究素质训练,使学生具备三种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三)课程结构体系
根据专业定位,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如图1。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本课程和方向拓展课程。其中,专业基本课程共计28门,分别为:(1)基本方法工具课程: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与规划制图、构成、美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Photoshop、Sketch up)、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建筑表现技法9门;(2)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课程: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城市建设史、城市环境与生态、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原理等12门;(3)城乡规划与管理技能课程:城镇总体规划、城镇详细规划、城镇工程系统规划、城镇道路交通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设计等7门。专业方向拓展课程8门,分别为:(1)国土与环境管理课程:公共行政学基础、土地评价管理、区域规划;(2)建筑设计方向课程:建筑模型、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3)房地产开发方向课程:房地产策划与管理、工程经济等。
(四)毕业生就业主要领域
就业方向和部门主要有: (1)政府部门:建设局、规划局、土地局、环保局;(2)企业:规划设计院、房地产公司等。(3)考研究生:方向为人文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4)教学科研部门:中学、职业教育、民办大学等。
五、结论与探讨
在我国大学扩招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历经十多年发展过程,反映了新专业发展的缩影。云南农业大学在总结专业定位不清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规律,结合地方城乡建设,明确专业定位和职业方向为城乡规划管理。确定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明确城乡规划管理应用与技能为课程结构主线,结合多样化人才需求,提出国土与环境管理、建筑技术设计和房地产开发三个拓展方向。确定了专业基本方法工具课程、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课程和城乡规划与管理技能课程等3个课群。
一个新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有些问题往往不是一所大学、一个培养方案就能解决的,而需要全国高等教育管理顶层设计。基于多年的办学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成立全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机构的确立便于研讨本科专业办学普遍性问题的,提出明确的思路和方向。尽快凝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个“二次新”专业的统一规格,明确专业人才的基础标准和基本要求,指导不同层次的大学所办的该专业人才的基本规格,明确“门槛”和办学方向。
(2)引导专业特色。目前各高校根据自己背景学科,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人才,社会对专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就业时往往“找不着北”。全国统一人才规格便于社会对新专业的认识和接纳,有利于新专业的持续发展。规范的学科和人才培养标准,可以让不同院校该专业的毕业生都找到“归属”和认同,对于新专业而言,共性比“特色”更为重要。
(3)理清与类似专业间的关系。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相近专业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三个本科名称相近,各高校分清楚其中的差异很困难,更重要的是专业雷同,与“宽口径”培养要求不符。从土木专业办学经验来看,由于它包含房屋建筑、地下建筑以及道路桥梁三个专业方向,毕业生就业面宽,对相关领域专业技术岗位适应性有明显优势,是近来成为热门专业重要原因之一。
[
参考文献]
[1]毕华兴,朱清科.关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4):16.18.
[2]吴晓敏,付云松,倪金卫,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高校教育研究,2009(10):124.125.
[3]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78.82.
[4]谢双玉,刘大均,胡静,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7):173.180.
[5]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2.
[6]林江湧,吴素梅,宋彩萍.专业定位与专业建设——以上海高校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4):102.107.
[7]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ISCED2011)[EB/OL]2011.http://uis.unesco.org/Education/pages/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spx.
[8]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9]杨贵庆.城乡规划学基本概念辨析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城市规划,2013,37(10):53.59.
一经济地理学概述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它所研究的基本问题就是为什么经济活动在地球表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虽然经济地理学家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看作是如同地质活动、气候变化等一样的地表现象,但该学科的宗旨却是研究如何使经济活动更符合自然、地理的规律,符合亘古不变的发展原则,如何在固定的地理因素上发挥其效用的最大化。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教育也不外乎是一种经济活动和行为,并已经纳入“准公共产品”的范畴。从这个角度考虑,用经济地理学来分析不同地区间高等教育的区位差异、资源差异乃至水平差异等等就理所应当了。这也可以说明笔者为何将长三角高教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一区域性教育发展战略视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并加以解释了。将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理论应用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国内外已经有先驱在进行尝试,并衍生出“高等教育经济地理”的思想,力求将高等教育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正如荷兰蒂尔堡大学经济地理学教授罗伊·拉坦(RoelRutten)曾经所作出的断言那样:“高等教育经济地理研究正徐徐拉开帷幕。”
二经济地理学六大原理对长三角高教区域特征及战略规划的解释
长三角地区的这一高教一体化战略是从针对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一系列创新性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开始的:三省市率先进行区域性教育合作法律法规建设;率先探索高等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办学模式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数据库、网络平台;建立高水平教育资源对等开放联盟、共建长三角地区高校课程联盟;在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市场,鼓励民间投资等等。
基于以上具体措施,长三角高教综合改革试验区计划通过教育联动区域覆盖面的“三次扩张”战略,以逐步扩大长三角教育合作及联动发展区域。即从主要城市的率先合作和联动发展,逐步扩展到长三角全区域;从部分领域的单项合作扩展到众多领域;从提升区域内部的联动发展水平,通过扩大合作及辐射范围,形成教育联动发展上的“泛长三角区域”,从而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经济地理学的几个重要核心理论,包括区位理论、区域空间结构(集群)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其中之一是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理论、人地关系理论以及经济的全球化理论,一般用于解释普通地理实体经济活动。同时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对高等教育尤其是空间集聚的高等教育组织行为进行相应的阐述和论证。因此,本篇文章关于长三角高教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的经济地理学阐释便从以下几个理论进行。
1区位理论———长三角占据优势区位,有助于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区位是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名词,不同于“位置”,是在其上兼有“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强调空间概念。[1]区位理论是该学科的核心理论之一,其思想在于两个方面,即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和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在很多方面受到限制,因此,对于这些活动场所的选择往往取决于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引申至教育领域,排除能源、资本等区位条件,高等教育活动同时具有其区位因子,如人口、生源、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信息等。综合二者,一个具有良好区位因素的区域会对其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是高等教育机构设置、分布等需要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长三角地区土地、人口、GDP分别占全国的1%、6%和20%,可谓富庶之地,其区位条件可见一斑。
高校生产与分配的是知识,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从空间区位选择的角度来说,高校应该是一个综合指向型的部门,这与工业布局中单纯根据其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特点而分为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和劳动力指向型等部门很不相同。[2]省域间的高校布局也就往往综合考虑将文化环境因素、区域经济因素、政治导向因素以及人才供需因素、信息流通因素、科技创新因素等区位因素作为前提,集生源指向、师资指向、政策指向、市场指向等为一体,并因此造就了诸如江苏、浙江的文化大省和上海这样的高科技人才聚集地。江浙沪三地的高等教育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各省市前列,三地拥有“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7所,约占全国总数的18%;国家重点实验室34个,涉及学校37所,占全国高校的30.1%;拥有1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全国1/4;另外还分布着130个国家重点学科,占全国总数的20.7%。[3]长三角地区所拥有的区位优势将促进其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提速,同时将推动高等教育的协作联动发展,为高校间的合作提供契机,为三省市的高教一体化进程奠定良好的区位基础。
2集群理论———试验区构建高校集群,有助于促进高校校际协作
集群理论也是经济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美国商学院的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最早提出集群的概念:“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同样,高等教育的集群不仅要表现出如上述概念所描述的极强的空间效应,还要根植于地方经济社会,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持紧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集群中的各组成要素建立了充分合作机制并形成复杂的地方网络,既提高了整体的协作效率,又建立了相互依赖的关系,实现了“群”的优势,从而增强了集群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长三角高教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则正是符合了这样一种集群的思想。试验区的构建,实质上是力求达到让学术资本形成集聚效应,基于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的实际,在努力寻求教育教学的生产要素交集最优化前提下,使合作与竞争共存,实现学术资本的充分共享和流动,从而有效缓解集群内资源的结构性不足,提高资源的整体配置水平和使用效率,使得在人才培养、人才开发、科研创新等等方面实现长三角地区的“高教一体化”与协同、均衡,实行跨省(市)之间的师资共用、资源共享、特色互补、合作共赢,建立跨省(市)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三省市高校间的联合博弈。
3比较优势理论———试验区积累要素禀赋,有助于提高高校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是一个从古典经济学中发展起来并借鉴至经济地理学的概念,它是指一个组织或机构在与其相类似的组织或机构进行对比时所体现出来的优势,因而常常被用于组织或机构在竞争中的特色比较,其内核在于要素禀赋。所谓要素禀赋就是一个组织或机构由于其内部要素的特征所形成的组织或机构的综合品质。[4]在经济地理学中,比较优势理论往往用来解释由于不同区位的内在差异(不同于区位差异)而导致的部门间生产分工和资源流动甚至贸易差异等等。
与其他参与经济活动的地理实体(如企业)不同,高校是进行教育和培养人才的组织,它所“生产”出来的是知识和人才。那么它的要素禀赋包括课程、学科、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政资源、管理体系等。因此,基于不同的要素禀赋,高校的比较优势在宏观角度上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微观上科研又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教学则包括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其中高校最重要的比较优势还是在于学科建设上。在我国迈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需要的是更多层次不同,各具特色的高校进行人才培养,包括公办、民办以及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学校,需要所有大学发挥多学科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开辟新的学科生长点。
从2010年上半年国家教育部鉴定与上海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特立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试验区、浙江省民办教育改革试验区等一系列的政策视角上看,两省一市的高等教育一体化将摒除体制障碍、整合优质资源,给拥有相似优势学科的高校间提供更多交流协作的平台,三省市教育部门将制订统一政策,建立统一的“长三角高校优质课程库”和实时查询平台,使学生随时随地查询不同高校之间的课程和学分交换和共享计划,从而从整体上增强长三角地区高校的教育科研水平。这种高校间内化的比较优势将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其成功经验更可推广至全国,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办学市场的良性竞争。
4人地关系理论———三地高校融合共通文化,有助于引领多元价值取向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由于人类的参与,地理环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这其中,文化的传统对于经济现代化模式和产业结构的构建及调整已经或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注重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和人文环境建设,这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经济发展奇迹的奥妙之所在。因此经济生活不仅是经济的,更是社会和文化的,经济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
我国也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倡导发展知识经济和增强人力资本累积,并认为知识经济可以推动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无一不是强调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实际上也是经济地理学的文化与制度转向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其认为社会文化根植于经济活动,并推动经济制度调整。作为先进文化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大学的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直接和间接引领了区域社会人文环境的构建,并最终影响地区经济建设。概括起来,高等教育在促进地区文化建设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氛围、价值取向等对地区的强大辐射作用传播先进文化;二是通过大学的文化批判和反思精神推动区域主流文化的形成并创造新的文化。
江浙沪三地文化相通,同属于吴越文化圈,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紧密的地缘关系和经济社会联系,改革开放后又处于先期经济贸易全面开放的地区,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并受到外来思想的浸润,其高等教育也因吸收了多元文化的元素而蓬勃发展。文化上的高度融合以及学术思想上的相互碰撞,不仅可以为实现高教一体化综合改革提供人文基础,相应地,实行综合改革后的高校一体化更可以通过发挥文化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倡导尊重差异、包含多样的社会文化建设,摒除之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因过度注重效率而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推进和谐文化环境的形成,使教育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关键力量,实现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5区域产业结构理论———试验区明确高教结构,有助于促进区域产业完善
区域是经济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区域的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经济地理学中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产业结构看成是一个资源的“转换器”,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种资源和要素经过产业结构的转换,就生产出了所需的产品,实现了价值的增值。所以,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它的区域结构包括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和布局结构等。要实现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合理化,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则必然需要通过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水平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区域产业结构的布局、影响到区域创新的能力、布局结构等,即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要与地区产业结构互补,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加强区域内高校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点带面,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利用人力资本实现双赢,而高等教育在这过程中既是输出者又是受益者。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高教一体化战略也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被确立和执行的。
高等教育通过与区域产业的结构互补,进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长三角地区的现有经济优势也会为整个地区高等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强大支持。这无疑是该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的一项重要价值支撑。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高等教育投资与产出之间存在空间的溢出效应,应用于此,尽快做强长三角高等教育,就能有效扩大这种溢出效应,进而形成高等教育发展极,实现规模经济,辐射并带动其他周边省市的整体高等教育水平提升。[5]
6全球战略———三省市规划战略步骤,有助于实现教育国际思想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在高等教育领域,其全球化是需要经历从地方化至区域化再到国际化,这是高等教育从封闭的地方教育走向交流频繁的全球教育过程。[6]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是其的最佳体现。该进程以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为目标、以“促进师生流动、调整学位结构、建立资格框架、加强质量保障、增强社会融合”等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宗旨,赢得欧洲46个国家的积极响应。[7]仅就参与国的广泛程度与改革所涉及的深度而言,“博洛尼亚进程”堪称是欧洲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并为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8]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要求其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在区域范围内通过市场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和其他资源的优化组合,从而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与区域环境、人口、政治、经济等的协调发展,这一理念与当前江浙沪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一体化的目标是相一致的,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地方化已经较为成熟,实现区域化迫在眉睫。以往对于高等教育区域化的界定,就是在“省”为教育区域的前提下,由过去的中央一级办学变成中央、省两级办学,其宗旨在于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内部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而长三角的试验改革在此基础上又提升为三省市的联动协作,将区域化向国家化推进。由此可见,作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化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也提供了启示,国际环境的不断改善,促使了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等方面因素的推动下将国内的高等教育融入到国际化中去,而长三角的改革试验区正是这个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至为关键的一步。
总之,早在2008年国务院就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牵头,江苏、浙江两省教育行政部门及研究机构组成的“长三角地区教育联动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通过跨区域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等实证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高等教育的一体化发展一方面是一项立足民生的项目,另一方面又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工程。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带动作用,必然起到模范作用,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综合发展,平衡地区间高教资源的不均衡,优化教育产业结构,促进地区间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增强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水平,其必然的良好结果足可预见。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阐释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战略,只是众多学科视角中的一项。对于如此之意义深远的改革项目,单纯从某一个理论观点出发去解释也是远远不够的。教育作为强国大计,关系到经济、社会、政治等等方方面面。就此综合改革试验区方案,就应从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乃至心理学、生态学等多方进行研究论证,从而更好更合理的规划、实施。
参考文献
[1][4]许长青.高等教育经济地理:理念与实践[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1).
[2]李萍.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6.
[3]余秀兰.分工与合作:促进长三角高等教育新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4(1):8-9.
[5]龚放.整合与联动:打造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极[J].教育发展研究,2004(1):5-7.
[6]蔡克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国家化、地方化、个性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1(10):9-10.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专项规划,教学重点
1.引言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物质财富记录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在某段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它对于今人研究历史、缅怀过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大量地遭到了破坏甚至毁灭,它的保护已成为现今社会一项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保护不仅指不破坏,还要去修缮、维护、整治,并加以合理的利用,这就需要人们在发展的同时创建一个良好的规划保障体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是以保护城市或乡村等地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的专项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我国城市规划专业虽然为我国城乡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规划设计专业人才,但与我国目前城乡建设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发展经济的大潮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也是相当普遍的,甚至是空前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全社会相当普遍的共识。由于城市规划学科建设历史较短,投入不足等诸多原因,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还存在较多缺陷和不足。高校和相关学者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方面的教学环节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当前现代化建设中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该如何在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中进行相关考虑,其研究则更少。特殊的国情、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及城市规划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决定了我国城市规划教育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的研究内容和对象
(1)城市规划专业保护规划教学问题的研究
针对保护规划教学在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中重视度不够,没有科学合理的定位等问题,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提出合理建议对策,力求在保护规划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相关课程设置的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依其学科背景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建筑类,约占65%;二是工程类,如测量、环境等,约占15%;三是理学类,以地理学科为基础,约占15%;四是林学类,约占5%。脱胎于建筑学专业的城市规划学科,一般办学历史比较长,课程设置较为齐全;而后三类多数办学历史较短,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各有长短,且良莠不齐。基于这种状况,需根据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培养方案,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方面的相关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在保护规划方面的专业水平。
(3)城市规划专业实践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
所谓实践导向性,即以城市规划专业的社会实践为出发点,以社会需要保护规划类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目的,保护规划类教育就应该培养出具有这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规划人才。即以服务社会建设,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我国遍布各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战场,保护规划只有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4)城市规划专业合理的教学体系研究
通过调查研究,研究国内外各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结构特点,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方向设置,微观结构优化则主要反映在对学科专业方向设置结构、师资结构和课程体系结构等方面的及时充实和调整上。在保证专业和方向核心课统一的基础上,保留并进一步优化目前存在的依托不同学科、各具特色的专业教育板块以及在宏观、中微观、微观等层次上各有侧重的多口径办学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院校的积极性和自身优势。
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是以保护城市或乡村等地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的专项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针对城市规划专业保护规划教学问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细化专业方向设置,使其更具职业针对性。
可以根据城市规划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趋势,相应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处理好知识、技能与价值取向、设计与管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理科与工科及人文社会方面课程等各方面的关系,真正做到人才培养的“厚基础、宽口径、多元化”,实现毕业生与职业需求之间的良性接轨,为用人单位培养合格的产品。
(2)在普通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保护规划教学内容十分薄弱。
当前,保护规划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定位,保护规划教学依附于专项规划的教学,并没有专门设置。
(3)保护规划教学是城市规划专业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大学生将来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4)在当今注重技术创新的阶段,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学以致用”,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与锻炼,使学生尽快完成由“学”向“用”的过渡。
5.结语
关键词:地理野外实习;实习经费;实习管理;实习评价
地理科学的空间性和区域性决定了地理工作者必须深入到自然和社会当中去理解和认识地理要素和地理问题。地理野外实习是实现地理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方法和环节。
1 地理野外实习的必要性和意义
1.1 地理野外实习是构成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
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研究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 [1]。地理实习是阿坝师专地理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内容,是学生达到学业要求的重要环节。综合考虑学生知识储备、实习经费、实习组织等因素,目前阿坝师专将地理野外实习安排在地理教育专业大二下学期。
1.2 野外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地理野外实习过程中的地图阅读、分析、填绘等有助于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野外测量、标本采集、地理摄影等有助于学生动作技能的培养。思考、分析、总结有利于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对秀美山川的观看体会,民俗人文的接触了解有助于美学能力的培养。
1.3 野外实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地理野外实习是一项参与人员多、接触范围广、涉及环节多的重要野外考察活动。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培养同学们组织协调能力、集体和团队意识。由于实习时间紧、任务多、路途中的众多不确定性,使整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困苦,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磨砺同学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意志品质。
1.4 野外实习是促进学科建设、转变教学方法的重要载体
野外实习过程既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深化,也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同学们通过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观察、调查,与理论知识相对照,验证相关内容,增加感性经验。教师通过野外实习指导了解掌握学生所学知识状况,从而在理论和课堂教学中有所调整。
2 地理野外实习的形式
路线综合实习模式是根据各门课程实习的目的、任务、内容与要求,选择确定实习区域和实习路线 [2]。
目前阿坝师专地理教育专业具体操作的地理野外综合实主要习路线为:汶川县水磨镇—都江堰—眉山—乐山—峨眉山,其中乐山、峨眉山作为实习重点区域。乐山主要实习内容和要素包括丹霞地貌、岩石风化、水文、宗教文化、碑林文化、岩墓文化;峨眉山主要实习内容和要素包括熔岩地貌、坡地重力地貌、流水地貌、构造地貌、植被、气候、土壤、宗教文化、建筑文化。
3 地理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
3.1 实习经费有限,实习时间紧张
实习经费是保障地理野外实习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自从地理教育专业成立以来,学校一直按生均300元标准拨付野外实习经费,虽然教研室已经尽量在同各方协调以尽量节约相关支出(如租用按里程计费的校车而不是按时计费的社会车辆),但随着近年来社会整体物价的快速上涨、景区门票价格上调,野外实习相关支出有较大幅度增加,已经很难保障实习工作的顺利推进。
3.2 实习内容广泛性不足,实习深度不够
目前地理实习线路设计虽然是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两大板块来考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受实习时间、学生知识储备等因素制约,实习内容主要是以自然地理为主,即便实习区域乐山、峨眉山实际蕴含的人文地理信息(如宗教、民俗)十分丰富。究其原因,是自然地理信息更加显性和直观,而人文地理的了解感悟则必须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此外,很多同学不去思考现象背后的成因以及地理现象的发展演变规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3.3 实习基地不稳定,实习指导教师能力不足
没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就会在实习方式、内容与时间等方面无法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和优化的模式 [1]。
虽然本专业在进行乐山-峨眉山线路实习中已积累有几年经验,但因多种因素,同当地学校、景区、餐馆各方协调建立实习基地一事未能达成协议,因此,导致指导教师对实习地点缺乏深入和系统的考察和研究, 再加之本专业教师大多较为年轻,实习指导经验不足,导致野外实习指导能力有限。
3.4 实习仪器配置不足,携带管理困难
野外实习需配置相关实习仪器,但因参加实习学生多,因此只能按实习小组进行配备。野外实习常需长时间大跨度徒步行进,另外还需采集土壤、岩石等相关标本,所以携带的仪器对体力消耗较大,部分学生会将本应由自己负责的仪器交由他人代为背负,一旦发生丢失等情况,相互推诿,从而产生仪器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现象。
3.5 实习制度需进一步完善加强
虽然地理教研室围绕野外实习也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相关组织经验,但尚不够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野外实习是涉及众多师生利益包括人身安全、财务安全的大事,所以必须在实习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充分预计到行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突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而这些都必须以完善的实习制度作为保证。
3.6 实习效果不太理想,实习评价急需加强
从学生们在实习期间的相关表现和实习报告质量来看,实习效果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实习时间有限、实习指导教师能力不足,客观上对实习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是与部分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以及实习组织纪律性差等主观原因有关。为提升实习效果,要对学生实习建立科学详细的实习评价体系,给出量化的评价成绩,从而督促学生重视实习环节。
4 地理野外实习改进建议
4.1 增加实习经费投入,保证实习时间
野外实习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由于野外实习路线长,需要较多支出,随着社会物价的整体上扬,实习预算的刚性支出与学校下拨经费之间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压缩实习时间虽然可以降低实习支出,但将会影响实习效果。所以在确保实习效果的前提下,需要开源与节流并举。一方面需要学校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增加下拨经费额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实习基地建设,以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争取餐宿等经营者优惠价格;三是争取系上经费能补贴一部分;四是在学生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自行负担一部分。
4.2 加快建立野外实习基地
为了节约实习经费支出,规范实习组织工作,应以学校名义抓紧同实习相关方进行谈判,加快实习基地的建设步伐。稳定的野外实习基地,一是有助于提高实习组织效率;二是有助于指导教师深入实习点进行详细考察研究,继而提高实习指导能力。
4.3 加快实习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目前地理教育专业教师都较为年轻,职称偏低,再加之学校地处偏僻,外出学习交流机会比较少,以致野外实习指导水平较为有限。因此,要提升实习效果,必须加快实习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可以科研或课题经费形式支持部分老师加强对实习点的调查研究;另一方面应聘请有经验的实习专家对老师进行培训和示范指导;再者地理教师应参与相关兄弟院校实习过程,学习实习带队经验,提升业务指导能力。
4.4 规范实习运行和管理制度
制定实习章程。实习章程是规范实习组织和运行的重要文件,具体包括实习组织领导机构、实习时间、实习经费、实习师生职责、实习纪律、实结等内容。
编制详细的实习指导书。详细的实习指导书是是系统指导学生实习的教材[4]。实习指导书需包括实习目的、实习要求、实习区域与路线、实习仪器、实习方法等内容。
制定野外实习管理文件。具体包括:野外实习教学工作实施细则;野外实习与指导教师职责;野外实结考评暂行办法;野外实习纪律及补充规定[3]; 实验器具的借用、保管、归还、赔偿规定;野外实习应急预案。
4.5 改革实习评价模式
为了促进学生对实习环节的重视,应将野外实习成绩单列,作为申请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之一。野外实习成绩考核应包含前期的实习准备、中期实习实施、后期实结与反思全环节。成绩考核应该全面,包括实习态度、实习组织纪律性、实习报告成果、实习反思深度等。
参考文献:
[1]常立新.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J].阴山学刊,2010,24(3):108-112.
[2]于法展,张志华.庐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模式与内容的改革初探[J].高师理科学刊,2007,27(2):102-106.
关键词:旅游 人才培养模式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的组合。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就是要根据不同情况对以上诸因素进行优化设计组合,寻求一个较理想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起步于1979年,以上海高等旅游专科学校的诞生为标志;大学本科旅游专业教育则起步于1980年,以杭州大学招收全国首届旅游专业本科学生为标志。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教育的发展走过了一条由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道路。截至2007年底,中国大陆共有1641所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旅游管理、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专业。其中,高等院校770所,100多所高等院校可以自主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等职业学校871所,现有在校学生约79万人。不同层次的旅游院校为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和储备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然而,旅游界有关我国旅游人才培养供需错位、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批评之声一直不绝于耳。旅游人才培养仍存在着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动手能力差、结构不理想、急需人才缺乏、人才外流严重等突出问题。据有关统计,旅游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到旅游行业的还不到总人数的50%,而两年后能继续在旅游行业的本科生也只有40%左右,也就是约有80%的旅游专业大学毕业后没有在旅游行业就业。旅游专业毕业生“非本行业就业”、“学非所用”的就业倾向,对学生来说,是对大学学习几年积累的旅游专业优势的一种浪费;对高校来说,是旅游教育资源的一种损耗;对旅游企业来说,会提高其专业培训成本;对社会来说,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现行旅游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在国外,随着旅游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相关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角度出发,探求并总结了国际著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比如在瑞士,1893年创立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培养旅馆业管理人才的学校。它独特的教学模式驰誉世界,成为国际公认的“洛桑模式”,强调:人才培养关注行业特点和要求构建专业理论与应用理论、教育理论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和产教结合的办学理念与教学宗旨。因此,借鉴国外模式,分析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寻其影响因素,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有效地扭转这一局面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策研究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从突出办学特色、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育、培养职业精神四个方面提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和建议。
(一)适应市场需求,突出办学特色
特色是旅游院校的生命。本来,每一个旅游院校或旅游专业,都可以而且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突出办学特色,而许多学校正是分别依托于如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地理学、外国语、农学、林学等不同的专业背景来办学,由于惯性思维的作用,人们多不愿意积极创新,大家几乎都生搬硬套旅游管理专业统一的人才模式,丧失了自己特有的学科背景特色。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时应该根据学校特点、生源特点、地域特点,安排自身的特色课程,突出对学生特殊技能的培养。特别是针对社会紧缺岗位设置的特色课程,可以锻炼学生某一方面的特殊技能,在就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课程设置上应重视专业理论、应用理论与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落实,应根据学生能力培养规律和实际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来设置理论主干课和实践主干课。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建议
Abstract: Environmental art is a comprehensive subject of city space landscape design, it use plants, water, stone, stainless steel, light absorption of various materials, culture, history and other humanities content,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 to create different forms of rich colors, activity spac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modernization, environmental ar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ity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精神生活的水平追求也越来越高,而园林景观作为现代社会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设计师的水平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意味着设计师在创新过程中对各园林景观要素的细节进行艺术设计,从而提高园林景观的价值。
1.园林规划设计需要论证的内容
(1)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无论是公园游园,风景名胜区,居住区,城市广场和道路,厂矿企业和机关单位及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还是像世博园等大型专类园的规划设计.应根据其服务对象不同,明确功能和主题。
(2)提高园林作品的艺术品味。高品味的园林工程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不仅要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它是各种园林要素的艺术组合,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3)应有历史文化内涵。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园林造景应注意的,能否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被人们所接受,景点宜恰到好处,忌贪多、太杂。
(4)对园林绿化的各项指标进行认真计算。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5)树种选择的论证。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
(6)科学估算园林工程的建设成本及管理维护费用。不同设计方案的园林工程,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规划设计,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经济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有的草坪被杂草挤占.应正确把握建筑,铺装,水体,绿地等要素的比例,严格控制建设成本,我们近几年的经验是既发展一部分高档次、管理要求高的绿化景点,也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不断推广,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在设计时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论证其管理费用高低,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
2.园林设计
具体实施规划中某一工程的实施方案,使园林的空间造型满足游人对其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相关活动。一般指具体而细致的施工计划。包括:地形设计、建筑设计、园路设计、种植设计等。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园林绿地规划从大的方面讲,是指明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提出园林绿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速度和投资等。这种规划是由各级园林行政部门制定的。由于这种规划是若干年以后园林绿地发展的设想,因此常制定出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用以指导园林绿地的建设。这种规划也叫发展规划。另一种是指对某一个园林绿地(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园林绿地)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园林要素如山水、植物、建筑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如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地规划,结合城市的总体规划,确定出园林绿地的比例等。要建一座公园,也要进行规划,如需要划分哪些景区,各布置在什么地方,要多大面积以及投资和完成的时间等。这种规划是从时间、空间方面对园林绿地进行安排,使之符合生态、社会和经济的要求,同时又能保证园林规划设计各要素之间取得有机联系,以满足园林艺术要求。这种规划是由园林规划设计部门完成的。
通过规划虽然在时空关系上对园林绿地建设进行了安排,但是这种安排还不能给人们提供一个优美的园林环境。为此要求进一步对园林绿地进行设计。所以园林绿地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一定目的和用途,在规划的原则下,围绕园林地形,利用植物、山水、建筑等园林要素创造出具有独立风格,有生机,有力度,有内涵的园林环境,或者说设计就是对园林空间进行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园林环境。这个环境是一幅立体画面,是无声的诗,它可以使游人愉快、欢乐并能产生联想。园林绿地设计的内容包括地形设计、建筑设计、园路设计、种植设计及园林小品等方面的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的最终成果是园林规划设计图和说明书。但是它不同于林业规划设计,因为园林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经济、技术和生态问题,还要在艺术上考虑美的问题,要把自然美融于生态美之中。同时还要借助建筑美、绘画美、文学美和人文美来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也不同于工程上单纯制平面图和立面图,更不同于绘画,因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是以室外空间为主,是以园林地形、建筑、山水、植物为材料的一种空间艺术创作。
3.我国园林的发展方向
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鲜明的视觉形象、良好的绿化环境、足够的活动场地,这是基本的出发点,随着景观环境建设的发展,仅仅满足这3方面,肯定还远远不够。但这毕竟是远期景观建设发展的基础,对于未来景观建设的腾飞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三元,在众说纷纭的各类景观规划设计流派中,3种新生流派正在脱颖而出:
(1)与环境艺术的结合:重在视觉景观形象的大众景观环境艺术流派;
(2)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结合的城市景观生态流派:以大地景观为标志的区域景观、环境规划;以视觉景观为导向的城市设计,以环境生态为导向的城市设计;
(3)与旅游策划规划的结合:重在大众行为心理景观策划的景观游憩流派。
这3种流派代表着现代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
4.建议
(1)园林设计上植物多样性与适应性同时并重。这几年,城市绿化提出了增加绿化树种、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目标。于是许多城市一味求新,盲目引进外来树种。为求好心切引进新品种不是不可以,但如果忽视了苗木的适应性,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2)完善园林设计法规。首先是对于《建设工程勘查设计管理条例》(2000)有关条文的修改,如第二章资质资格的管理等等。
其次是一系列园林设计法规的建立,如注册园林师签字制度、注册园林师条例、设计收费标准、工作量范围标准、后期跟踪服务标准、园林设计标准合同、园林师事务所设立标准等等。
(3)实施专业教育的大调整,培养适合新时代的园林规划与设计工作者。
首先是专业教育结构层次的调整。要使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其专业教育需要有3个层次:①面向学科:为长远学科建设培养的高层次博士、硕士人才;②面向社会:为国家园林管理和规划设计建设部门培养的大学本科、硕士人才;③面向中国数量与质量日益高涨的风景园林建设市场:为各类规划设计院所、园林工程公司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其次是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要考虑引入环境艺术、旅游策划的专业课程;同时,还要引入建筑学科、地理学科、计算机与信息学科、社会人文学科等专业知识。这是以课程设置为实质的专业知识结构调整。
(4)规划设计人才的知识结构有待完善。
现有的规划设计人才有来自城市规划专业院系的;也有艺术院系的;有建筑院系的,还有农林院系,来自不同院系的人才都各有各的特长,同时也存在各自的不足,由此,根据目前的专业状况,应该有一个合作互补的专业团队。
参考文献
[1]刘丽红.浅析影响我国城市园林发展的因素和园林规划发展趋势[J];现代园艺;2011年09期
在人文地理学中,邮政通信地理研究领域被一再开拓。地理研究在邮电经济活动中的意义在于:探寻该部门的地文现象,淙化地域布局的研究,包栝对各类空间地域合理地布置邮政通信网点或者调整现有网点的不合理部分。其预前工作,一要对邮政通信网点格局状况有明确的认识;二要对影响网点配置的诸因素作出分析。本文拟借助模糊聚类的理论和方法,对全国邮政通信业的分省差异进行聚类,并划分区域;分析制约区域差异的各项相关因素,并总结区差形成的基本规律。
邮政通信地理多年来被地理学学科建设“两分法”思想所轻视,至今未能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独立体系的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研究成果亦罕见。有关的一些区域论述,大多以传统的六大经济协作区为单元,难以突出邮电经济自身的特色和内容,邮电经济区划的研究遂成为一项迫切的课题。
邮电经济区划涉及到邮电局所与区域人口、面积、邮电业务量等多方面的相对指标。对此,较大规模的要素集分类时就打必要从集合论的观点出发,把被分类的全体对象视为一个集合,使集合上任何一种分类都能将集合中的每一要素确切地归入某类中。运用多指标分门别类、综评综述是地理分区的有效方法,这里不单是考虑各样本单个因子的相似,而且考虑多个因子之间的组合关系,也即各样本集合之间的贴近关系。在此无疑须将量纲不同的多项指标作模型化数据处理,使之变成与距离(与最大最小数相差)相关联的“程度”指标,进一步便可进行统一的运算、比较、分析和分类。
具体到邮电经济水平要素系统,要素间的关系皆非硬性状况;而是相对的、关联的。为此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按集合上分类对象的相似关系将集合中的要素予以划归类别。最后依据地理分区的择近成片准则,进行地带性划分。
笔者设计的模糊聚类分析模型中,选择了有较强分辨性和代表性的5项相对统计指标。绝对指标常被用来反映规模,但与面积、人口等关联要素平均时又常构成相对量的“走形”,因而难以全面反映水平。为此区划参照“种量的结构转换”原理,引入要素密度和需求等比相对量的指标是必要的。“面积/局所”“面积/邮路”指标是说明每处邮电局所、每公里邮路所负担的面积,当然随着经济发达、局所密度加大,服务范围缩小,比值则小。然而这里也不可忽视面积在其中的作用,同等邮电经济规模时,面积大则比值加大。“邮电业务量/人”和“邮电业务量/局所”指标是说明邮电业务量的人口平均和邮电局所平均,理论上是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但这里往往有每局所服务量的干扰。局所落后地区每个局所负担数量大,可能导致业务量数额增大;同时某些落后地区的用邮人口比重较高,也使人均业务量扩大。“人口/局所”指标是说局所平均服务的人口数量。我国邮电局所设置解放后主要是以计划平衡为主导思想,各类地区相差不算明显,但也表现出随人口密度而增大,向人口集聚地集聚的状况。由此,聚类时只有多因素综合运算,才能剔除个别特殊状态的干扰。
本模型经过:诸元素各项统计指标标准化,即处理原始数据,消除各项指标间量纲不同的影响>定标,即确定各元素之间的相似关系和距离程度>聚类,即从集合上的模糊等价关系出发,对集合上的元素进行分类;最终得出区划结果,即依据编网法,经多方案比较,对模糊关系矩阵分别取入,结合区划的归并法则,将全国邮电经济分省差异聚类为四组。
第一组,于长江中部地区,称中部区。对应的省份:鄂、湘、川、赣、皖。中部区邮电局所平均服务人口和负担地域面积及单位面积上的邮路比重三项指标虽都较东部地区为逊,但两区相差无几,贴近度较高,并与其它区域构成较明显梯度,然而本区人平均、局所平均之下的邮电业务量却不仅与东部地区有三倍余的差距,且是四类地区中最低者,两项指标无一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这一事实说明,邮电局所和邮路对人口、面积的较高比值是由于本区相对人口密度大,区域面积小导致的,也可见,邮电业务量密度指标对于区分受经济水平制约的用邮状况具有突出功效。
第二组,于沿海和黄河下游地区,称东部区,对应的省市:浙、闽、晋、冀、鲁、豫、辽、粤、苏:京、津、沪。区内12个省市是我国邮政通信业务水平最髙的地区,局所平均服务面积在全国排列于15位以前,邮路密度在全国排列于16位以前。尽管本区邮电局所、邮路密度最大,局所服务人口量仍最多,是唯一高于全国平均数的区,这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必然反映。区内各项指标都为极值,说明它自身特征明显、属性典型。在诸项指标与它区的衡量中,其局所平均邮电业务量,起码高出其它地区一倍,甚者三倍。当然这里有局所平均人口量较大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人均邮电业务量大的影响。
第三组,包括北部和西南部两片,称北部和西南部区,对应的省区:吉、黑、挂、黔、滇、陕、甘、宁、内蒙。与前两区相比,邮电局所、邮路负担面积明显增大。每邮电局所负担的面积多出东、中部区三、四倍,9省区中少者负担面积也有100平方公里j每公里邮路所负担的面积也多出东、中部区二、三倍,9省区中少者负担面积也有1平方公里。这无疑是地阔、人稀所致;与中部区比较,在局所服务人口少的情况下,人均邮电业务量却大,特别是局所平均邮电业务量较髙,成为仅次于东部区的第二位。这说明用邮人口的特殊性,如其中一些省区城镇化水平较髙,迁入人口较多,在此起到主导作用。
第四组,于我国西部,称西部区,对应的省区:新、青、藏。西部区局所服务人口较前三区,乃至全国平均数明显为少,是由其每平方公里仅5.8人的极低人口密度造成的;广阔的地域又使该区每公里邮路的负担面积是全国1.92平方公里平均数的近10倍,每局所平均负担面积是全国179平方公里的26倍。但人均邮电业务量却较高..仅次于东部区,髙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是特殊的用邮人口状况决定的。
在研究我国邮电经济区域划分过程中,应探索地域分异规律及其特点。
1、邮电经济地域差异与国民经济地域差异呈平衡对应态。经济发达地区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市场发达,需要大量众多的信息联系,邮政通信业务量一般都较大,由此客观上就要求拥有较完善的邮政系统、邮政设备和网络。就中美两国比较而言,我国唯邮电局所数量略胜,而人年交发票数、邮政机动车辆数、人年交寄函件数都有数倍的差距J就国内各省市区而言,邮路密度、人均邮电业务量、人年交寄函件数均有巨大差异,这些都与经济水平成正态分布。
深入分析又可看出,在以上总体相关规律之下,开放经济的发达程度又成为最活跃的因子。近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横向联系和市场机制作用曰趋增强,信息产业和技术革命的步伐不断加快,导致邮电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全国笫一次邮电通信企业普査资料表明,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人均支付邮电费达18.94元,四个经济特区为30.21元,其中深圳为58.89元,珠海为43.42元,远远高于全国平均3.61元的水平。即使农村,邮电通信也已成为获取信息、组织流通的重要渠道。如温州苍南县一乡邮电支局函件寄发量从70年代平均每天300封猛增到10万余封。
2、邮政通信业务量受人口的多重感应。邮政通信是地域性相当广泛的一个经济部门,联系千家万户。因此,人口地理特征必然要影响到邮政通信活动本身:在一定的经济水平上,人多意味着邮量大;人口数量一定时,人口的文化素质高则用邮量大;城市地区人口较农村地区人口用邮量明显扩大。
在我国三大直辖市,邮电业务量/局所七八倍地髙于其它省区,形成“断裂”。在这里,人口的文化普及程度高,人口职业结构层次也高。并且人口的聚居形式也深刻制约着邮件传递,城市化地区居住地密集,有利于邮件迅速方便的传输,也有利于邮政通信服务水平的提髙,所以城市地区邮递速度快投递频次高,邮电经济水平髙。
在人均邮电消费水平基本同步于人均社会总产值的宏观规律下,人口与邮电经济间也存在一些特殊关系。人口的流动往往引起传递载体走向的变化,导致用邮量扩大。福建省人均社会总产值低于华北几省,但人均邮电消费水平却高。究其原因是外迁人口多,尤其是华侨中福建籍者数量大,因而其对外联系频繁,用邮总量相对较髙。广东省邮电业务量居全国第一位,近乎全国1/10,论社会总产值不如江苏、山东,其原因在于广东居民与国内广大地区、与港澳及国外都拥有较多的邮政通信联系。青海、新疆的人均邮电亚务量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也高于东部区一些省份,这与这里接收了相当数量的东部迁移来的人口有直接关系。并且这部分人口主要定居于城布,多数具有一定文化水准;当然这里市镇人口的比重较髙也加大了邮电消费量,由此构成了青、新及类似地区人均邮量与区域经济水平不相吻合的特例。
3、自然地理环境对邮电经济的制约具有一贯性。对于邮政通信业影响最明显的自然因素是地形和距离(面积)。不利的地形、沙漠、无渡桥和舟楫困难的水域,都会限制快速交通工具的使用,成为邮件迅速流通的障碍。空间距离主要制约投递速度。恶劣的气候甚至直接破坏电讯设施,中断邮件运送我国西部区自然环境条件极端严酷,分布着大片雪山、沙漠、戈壁等不易人类居住和利用的土地,地形阻隔、人口稀少,不仅限制了邮路和邮政网点的设置,而且本质上限制了通讯客源的规模,较大面积的负担量使邮递速度减慢,投递频次减少,一些边远的居民点经常两天才能投递一次。这又使邮电业务蛩难以h升,邮电通信水平最为落后的西藏邮电业务量仅占全国的0.14%。
4、行政中心和邮政通信枢纽融为一体,造成邮电经济水平的极核增长。邮政通信中心往往布局于行政中心,并多于交通枢纽共存,对区域邮政经济水平影响颇深。如以北京与上海比较,上海的社会总产值是北京的2.24倍,但人均邮电业务量北京却髙于上海1.7倍,这是与北京的政治地位和邮电行政地位、乃至交通地位有关的。北京不仅是全国行政中心和科教文卫中心,而且邮电经济的影响要较经济因素更为重要。北京邮政局是干线邮运调度责任局,有直达全国各省会和中直市的邮车。北京邮政局还是我国最大的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互换站。北京是全国最大铁路枢狃和全国最大的国际航空港,交通运输的发达,直接促进了邮电经济的增长。
邮政通信规模的地域分布是受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其中具有主导意义的、最为积极的、带有基础性质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所以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即东部区便成为邮电网点布局的重点研究对象,特别是东部区随着外向型经济循环的开展和区内协作领域的伸展,优质快速高效大容量的邮电业务已成为社会经济的必需了。因此要求邮政服务本身应有一个长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