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免疫学基础范文

免疫学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免疫学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免疫学基础

第1篇:免疫学基础范文

一、食品免疫学学习的重要性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食品免疫学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食品免疫学就是利用免疫学的知识,将天然存在或人工加入的有益成分更好的利用起来,探索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途径的学科。基因工程方式调整食物组成成分和服用含有免疫物质的食物是食品免疫的两种方式。特殊食品的生产、食源性过敏原及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都要依赖于免疫学知识,这些都是食品免疫学的研究核心。食源性过敏原标签制度的实施标志着国家法律的健全,侧面也反映出国民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很大。[3-4]食品免疫学属交叉学科,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多门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将来就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课程讲义的安排

参照宋宏新主编的《食品免疫学》,以及安云庆主编的《免疫学基础》,按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特点,考虑34学时的教学时间,编写《食品免疫学基础》讲义主要包括7章的内容:1)绪论(免疫的概念,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免疫学的应用);2)抗原(概念和特性,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抗原特异性与抗原决定簇,医学上重要的抗原);3)免疫球蛋白―抗体(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主要特性与免疫学功能);4)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细胞因子);5)免疫应答与机体免疫力(免疫应答简介,机体免疫力);6)超敏反应与食物过敏(超敏反应概述,I型超敏反应,食物过敏概述,食物过敏途径与影响因素,食物过敏的预防);7)免疫学检测法(抗原抗体反应与非标记免疫分析,免疫标记技术及分析应用)。该讲义形成了以免疫系统为基础,免疫应答为理论,抗原抗体为主线,超敏反应与食物过敏为重点,免疫学检测为应用的授课体系。

三、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1、采用多媒体随时增添辅助教学资料

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生动形象、直观、便捷等优点,正在被授课教师广泛使用。[5]它可以将多种素材融合一体,直观化、条理化的将知识展现出来,在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对先进仪器设备及操作方法有一定了解。

在使用这一手段时,可以随时将学生记录较为完整的课堂笔记、画得好的图片,选择性的插入到课件中,展示给下一届同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将收集的生活实例及时补充到课件中。例如:在“食品过敏的预防”这一节中有这样一句话:“食品致敏性标签是避食食物致敏原引起的食物过敏反应的唯一办法”,[6-7]笔者就将某饴糖不同时期糖纸上的一句话拍照,对比分析让同学感受食物致敏原的标识标注的区别。该饴糖在不同期糖纸的提示分别为:“(可能含有少量果仁成分)”和“过敏原信息:含有牛奶、大豆,此生产线也用于加工含有榛子的产品”。

2、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教师逐一认真点评

大学教学常见的方式还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记。这种方式虽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但学生往往缺少主观能动性,过多依赖。在本课程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课。[8]在教学内容接近尾声,学生对本专业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让他们自己确定一个主题(笔者也曾适当为他们列举了若干供选择),查资料,写课程“论文”,到讲台上为大家上课,教师则逐一进行点评,指出其“论文”中的合理部分,也分析指正其不足之处。这样做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对教师也是一个考验。[9]学生的“论文”涉及内容很多面很广,这也要求教师必须在平时大量阅读专业文献。从学生的课程“论文”中可以了解到学生查找资料、归纳总结及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事实上学生这方面的差异是较为明显的。让学生到讲台上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论文”的主要内容,使得从未上过讲台的学生体验了讲课的滋味,体验到备课之不易。这也使他们对教师多了几分理解,添了几分敬意。很多学生认为这种尝试使他们受益匪浅,在毕业论文的撰写,毕业论文答辩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信心。[10]

3、考试形式灵活,重在能力培养

考试是促进形式学习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没有一定的压力,学习动力就会不足。但由于对考试的认识不同,有的学生仅为考试而学习,为高分而考试,这样势必造成高分低能。我们期望的学生不只是能学好一点专业理论的学生,而是希望通过各门课程系统的学习,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提高。要会学习,会提出问题并设法去解决问题。因为将来他们面临的科研、生产,时刻会有新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课堂传授的有限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他们具备较高的素质,这需要在平时进行训练。为了使考试能起到这个作用,我们对学生的考分分解为三个部分:课堂笔记占15%,实习内容占15%,课程论文(如前所述)占10%,期末考试占60%。课堂笔记反映学生的记录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也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因此,在期中期末都要认真查阅每个学生的课堂笔记,为部分学生纠正错误,包括意思理解偏差,关键性数据错误甚至错别字。这样做能知己知彼,便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虽需花不少时间,但却是教师敬业精神和责任心的一种体现。学生看到教师认真批阅过的笔记,心中自然会多几分敬意,记录也会愈加认真。课程实习让学生实际操作,给予他们动手的机会是很重要的。通过对课堂教授和实?环节的改革,可以从最终的实验报告中看出: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运用课堂知识对实验结果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实验教学在食品免疫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期末考试并不神秘,尤其是综合题,需要较强的综合能力才能将所学主要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需要认真复习全部内容。

第2篇:免疫学基础范文

1.1教学对象的选择与分组

将119名对外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按自愿原则分成RISE组和对照组,其中RISE组57人,包括男21人,女36人,年龄19.81±0.85岁;对照组62人,包括男24人,女38人,年龄19.82±0.80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学习内容与方法

RISE组与对照组均随机分为3组,每组19~21名学生,各组选出一名组长。首先由教师对RISE组与对照组进行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活化与应答、免疫耐受等章节理论课教学;对RISE再结合理论内容指定相关经典外文文献如《PD-1anditsligandsintoleranceandimmunity》[2]、《T-cell-antigenrecognitionandtheimmunologicalsynapse》[3],选取上述文献的标准是:①具有经典性,两篇文章均由SCI影响因子超过10的杂志出版,被学术界广泛认同;②具有可读性,两篇文章文词通顺流畅,长句较少,相对别的文献而言难度较小;③具有可衔接性,两篇文章的内容均与理论课授课内容相关,因此纳入学习范畴。文献交付RISE组学生进行阅读,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如:①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途径的形成与传递;②免疫突触的构成机制;③T细胞活化与抑制在免疫耐受过程中的作用;④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与处理过程。要求RISE组学生学会追踪文献,以文献为导向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再将问题细化并请教师给予建议。在所有问题中,部分基础性问题如概念、英汉翻译问题等当堂讨论解决,其余则由各组做成Word或PPT文档,在组内一起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要求对照组课后对授课内容进行复习、归纳学习要点,熟悉章节内容。两组学时相同。

2教学考核

教学实施结束后,对RISE组和对照组组织课程理论考试,两组试卷相同,阅卷老师相同。并对RISE组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57份,有效回收57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参与RISE教学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RISE组理论考试成绩为77.02±8.28分,对照组为73.26±8.81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教学总结

通过此次RISE教学模式的应用,我们发现其优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RISE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其搜索、查找、阅读、理解和分析资料,提取信息,提炼观点。其次,RISE教学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灌输,教师的身份更像是一个学习引路人或学习同伴,加强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习氛围融洽。第三,RISE教学是传统教材学习的外延。传统教材学习往往是学习、理解、记忆经典的知识,RISE教学模式侧重于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对于一些还不完全成熟的理论,通过文献阅读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因此,在RISE模式下,学生进行研讨的范围更开放并更能融入现代医学的研究前沿。第四,RISE教学有助于学生充分利用高校文献资源。本科生在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时,也需要查阅文献,因此,有必要在本科生课堂教学中采用RISE教学,使学生尽可能地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4]。在本次RISE教学实施中,我们也发现有些环节因素可影响其教学效果:首先,文献选择对RISE教学是否成功关系密切,选择的文献难度不宜太深,较长的文献可圈出阅读重点,否则容易出现问卷问题5中42.1%学生对文献内容仅能一般性了解或不确定的结果,学生的学习时间较短,英文水平也有待提高,又因为外文综述性文献一般比较长,因此如指定阅读重点可能会更有成效。其次,学生内化知识的能力将影响教学效果,学生制作的Word文档和PPT重点不突出,是对教材内容的单纯复制,这是学生首次进行文献阅读所碰到的共性问题。第三,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RISE教学,兴趣不同、基础知识体系不同、英文阅读水平不同都会导致在教学时产生交流障碍,可以适当地加入讲解与课后辅导解决此类问题。第四,我们发现,在RISE的讨论过程中,总会有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讨论,直接或间接导致36.8%的学生对该研究是否能够提高表达能力存在疑问,究其原因,一是准备不够充分,二是讨论时间分配不够合理,三是教师引导方式也存在需提升的地方。RISE教学模式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既要加强自身阅读文献的能力,同时又要有效引导小组讨论,营造学习氛围,鼓励小组成员参与,当教学出现问题时能有效地处理。第五,在分组过程只能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分组,有可能会影响结果分析。最后,本研究认为教师的主动引导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教师引导得当、教学层次清晰、图例引用规范,会对学生的主动学习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3篇:免疫学基础范文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往偏重于老师的主体角色,忽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了适应新时期岗位对人才需求的特点,笔者认为,对于中职学生的培养在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该有所突破,本文就《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浅析

【关键词】《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一门医学基础课,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该学科的特点是:病原生物部分知识点多,难记;免疫学部分理论性强,抽象难懂。而中职卫校的学生年龄较小,文化基础薄弱,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实践证明,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法,或多种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学生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

1 通过问题教学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提问式教学法分成授课前、授课中和授课后提问3 个阶段。有些问题先提出来,再让学生回答;有些问题提出来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有些问题教师可自问自答;通过对授课过程中的每个问题进行论述,使教学内容相联系,促使学生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例如:在讲解微生物的概念时,采用以下开场白:微生物从字面上看即微小的生物,那么苍蝇、蚊子也很小,它们是不是我们要研究的微生物呢?不是。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微生物吗?有的学生回答是细菌、病毒,从而引出微生物是肉眼不能直接看见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讲解结核分枝杆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林黛玉、茶花女,还有林徽因死于何种疾病么?由此介绍结核病及其病原体,指出结核病为传染病的第一杀手。在讲授抗原时,提出问题:卡介苗、麻疹疫苗、流感疫苗等为什么能分别预防结核、麻疹、流感?由答案引出抗原的概念及其相关内容。讲解超敏反应时,提出问题:青霉素过敏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人吃鱼、虾、蛋、奶等食物会过敏?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引发其学习兴趣。

2 通过引导教学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寄生虫各论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作必要指导为辅的学导式教学法。其基本步骤为:教师列出自学提纲;学生按照提纲自学,教师不断巡视,启发并答疑;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该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如猪带绦虫的学习提纲为:(1)猪带绦虫的的形态;(2)生活史要点(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方式、中间宿主、终宿主、寿命;(3)所致疾病;(4)防治方法

3 通过讨论教学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针对学生在细菌各论学习中出现记不住、理不清、易混淆、枯燥乏味、缺乏兴趣的情况,在教学中可采取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讨论的教学法。首先选择针对性强且简单的临床病例进行讲解,如破伤风病例。然后确定讨论范围,提出问题并围绕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最后教师针对重点问题进行小结。小结主要是归纳总结讨论要点,回答学生提出的倾向性问题。对2007 级护理专业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94.52%的学生反映该教学法很好,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微生物看不见、摸不着的独特之处,使得微生物学教学变得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对课堂教学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通过生动、形象、直观的图像展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重现性强的优点可以缓解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

5 通过实验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1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创造性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往往低估学生的能力,总习惯不停的指导,长此以往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给他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摆脱以往的模式化教学。通过理论与医学实践的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加强了职业技能培养。例如,在微生物分布实验时,空气中微生物分布检测,以往总是每组均测试实验室内、外的空气中微生物_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小组(共10组)为单位自主设计本次试验,各组间尽量不重复,并且要求分析实验结果。最后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将本班各组的测试结果汇总,提交一份简单的分析报告。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充分发挥能动性,培养了科学精神,科研意识和能力,培养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达到了本次实验的教学目的。空气中有微生物的存在,并且不同地点微生物分布不同,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实现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发展的目的。

5.2 做好实验课预习,提高实验课质量传统的实验教学认为实验课的目的是验证课堂讲授的理论内容,因此,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诸多不足,如学生实验兴趣低下、实验内容陈旧、验证实验过多等12,二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避免示教内容较多,改变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我们鼓励学生实验前做好预习,教师提前布置实验内容、实验要求,学生上实验课时已经明白实验原理、试验方法,教师主要是指导作用〔这样就节省了实验课上教师讲授实验原理的时间,又避免了学生被动听的局面。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朵手操作,大大提高了实验技能。

第4篇:免疫学基础范文

1面临的问题

1.1招生人数增加,新生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大学教育普及,地方院校的招生人数增加,新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且我国医学院校招收的学生几乎都来自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学习基础医学课程时尚未完全进入大学学习状态,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尚不完全成熟。因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保证优质的教学质量的前提。

1.2专业设置增多,教学层次增多医学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医学院校普遍增设新专业。除临床医学专业外,大多增设了医学检验、医学护理、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医学法学、医学信息等专业;加之目前就业形势严峻,考研队伍不断壮大,这部分学生要求掌握更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从知识的实用性出发,探索多层次的教学模式是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1.3教学内容繁杂,学时不断缩减基础医学课程主要包括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病原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药理学等。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是内容繁杂、抽象,知识点多,要求学生花费大量时间理解记忆。然而当前的情况是随着素质教育深化、人文方面的课程增加、学生社会活动增多,基础医学课程的课时相对减少,且由于高校合并,师生分属不同校区,课后交流不便。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合理延长学习时间,增加师生交流机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

2.1探索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模式

    2.1.1根据专业特点,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可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根据专业特点分成3种教学层次:层次一,临床医学专业,详细讲解基础医学知识;层次二,医学检验和医学护理等医技专业,侧重医学技能方面的训练,适当减少基础医学课程课时,增设与专业特点相关的课程,比如医学检验专业增设临床生化检验、血液生化检验等课程,医学护理专业增设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等课程;层次三,医学信息、医学法学等专业,大幅缩减基础医学课程课时,帮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的基础医学知识,为本专业服务。分层次教学能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达到知识性和实用性并重的效果。

2.1.2采用开放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基础医学课程的共同点是内容繁杂、枯燥,不易理解,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开放教学模式,将教学活动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把日常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的实例穿插在授课过程中,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讲解抽象枯燥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例如,在医学遗传学“群体遗传学——近亲婚配”章节教学中,首先举出具体事例:江苏省某市一对表兄妹结婚后,接连生下3个严重残疾、智力低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云南某少数民族村庄由于风俗习惯和地域封闭等原因,30对夫妇中近亲婚配率高达15.5%,共生育子女128人,残疾率达10.8%,夭折率达21.3%,然后讲解亲缘系数计算方法及近亲婚配容易造成子女缺陷的原因。通过触目惊心的事例和教师生动的讲解达到加深学生印象、提髙教学效果的目的。

2.1.3采用双轨制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基础医学课程是临床各学科的理论基础。本着走出课堂、面向临床的目标,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相结合的双轨制教学模式,是改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课程总论部分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的LBL教学法,使学生系统、准确、快速、连贯地了解免疫学基本理论体系;课程各论部分选择PBL教学法,在讲解“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这两章时分别设计病例“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新生儿溶血症”,提出一系列问题:疾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如何用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解释病人临床表现?进一步明确诊断还要做哪些检査?为什么RH血型不合常在第二胎出现死胎而第一胎未出现?如何以用免疫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让学生收集资料、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既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又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2改革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

2.2.1CAI课件配合板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随着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CAI),课件已成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应合理利用CAI课件辅助教学,充分发挥课件直观、形象、简明、快捷的优势,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生物化学“蛋白、脂类和糖类三大物质的代谢”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CAI课件主界面阐述基本的代谢框架,然后逐个讲解代谢途径,再通过链接进行相关内容比较和细节交待,最后再回到主界面点明每部分内容的重点,使学生更易于掌握和记忆。

在大力倡导采用CAI课件的同时,还应同样重视黑板板书的作用。黑板板书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配合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与教师同步进入思考状态。CAI课件与黑板板书配合使用,能充分准确地表达教学信息,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2开展远程教学,合理延长学习时间远程教学是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教学形式。医学院校依托校园网建立的远程教学体系应涵盖所有基础医学课程的网络课堂。

网络课堂将课程知识基本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综合组成开放式统一体。学生可选择自己合适的时间,利用网络自主复习与自学,也可以在网络课堂相互讨论或向老师提问,或通过链接査阅参考文献、直接访问国内外其他院校的教学网站。

远程教学补充和完善了课堂教学,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合理有效地延长了学习时间,解决了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以及师生分属不同校区的问题,也为准备复习考研的高年级学生提供了方便。

2.2.3优化实验教学,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基础医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根据课程特点,对医学机能学科和形态学科分别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医学机能学科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主要包括:①编写新的实验教程;②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的比例;③开展探索性实验;④开放实验室,改革实验室管理制度;⑤加强人才培养,稳定实验教学队伍。改革后的实验教学既强化学生的课程知识,又达到训练学生能力,活跃学生思想,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同时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实验教师队伍,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医学形态学科包括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寄生虫学、病原微生物学等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和使用数字化网络显微互动教室。在互动教室里,教师和每位学生同时拥有一台电脑和一架带数码摄像装置的显微镜,通过教室网络互相联系。教师通过广播教学,将教师机的图像、屏幕及声音传送给全体学生,达到示教作用,也可以将任意一个学生机的屏幕转播给全班或任意其他学生,以作示范或纠正错误。学生通过图像采集将显微镜下的图像拍照保存,再利用电脑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处理和标注,最后以文档形式提交给教师。教师课上随时批改,并通过文件分发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将每次作业保存在自己的文档里随时复习,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2.3改革考核方式,客观评价教学效果

2.3.1开展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调整教学工作  形成性评价重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阶段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的内容通常包括:课堂学习情况、课堂作业、阶段性测试、学生自评与互评等方面。课堂学习情况成为评价的指标之一,整个教学过程中杜绝了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的现象。绝大部分学生能自始至终认真听讲,提高了上课效率。教师及时纠正学生课堂作业和阶段测试中出现的错误,对普遍性的问题反复讲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达到学会学习、热爱学习的目的。

形成性评价的指标还包括学生自评和互评,促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反省自己的学习效果,不断改进;也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营造了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通过形成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阶段学习效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则通过对前期教学的反思、总结,发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调整教学进程,不断改进、完善教学工作。

2.3.2重视终结性评价,实施教考分离  终结性评价是课程结束后通过考核结果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认知程度,重在检测学生是否全面掌握了课程知识。为客观判断教学效果,可建立和使用试卷库,实施教考分离。

试卷库包括各门基础医学课程分卷库,每门课程的分卷库通常包含试卷90套,分别按上述3个教学层次设置为3组,每组包含试卷30套。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同组的试卷在题型、题量、难度和考查范围上均有所区别,同组试卷题型、题量相同,难度相当,内容各有侧重。考试采用的试卷从分卷库的相应组别中随机抽取,将考试成绩输入电脑进行数据分析,考试结果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是指导下一步教学工作的依据之一。

第5篇:免疫学基础范文

一、注重第一印象

教与学是双向交流的,如果学生对老师或初中数学课的第一印象不好,势必影响到今后的教学质量。所以,在学生首次接触初一数学这门课时,老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首因效应,为以后的数学教学开一个好头,打好基础。

1.要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事物好恶的片面性、随意性及迁移性。当他们的第一印象比较好时,就会把这种“好感”迁移到你所教的学科上。此外,老师的思维方式、教学态度等,也将对你所教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对数学的态度和看法。

2.要认真上好第一节课

初一学生对数学是比较喜欢的,但具有不稳性。刚开始学习时,好奇心强、兴趣较浓,如果第一节课处理得不理想,就会使学生大失所望。因此,第一节课不能掉以轻心,而应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3.要努力处理好每章的第一节课

一般来说,每章的第一节课内容都是本章的重要概念,是一章的核心所在。这节课上得好与不好,必将影响到课堂效果,影响到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甚至影响到后面章节的学习。尤其是对于第一次出现的概念,要一次讲清、讲透。若一开始就讲不清楚,甚至出错,后面要想让学生纠正就很难,甚至花较大的精力和时间都不一定能得到好的效果。因为第一次的印象形成的概念和结论是非常深刻而长久的。

4.要认真对待每位学生的第一次提问

课堂提问能够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第一次回答数学课上的提问,对学生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如果处理不当,将起不到提问本来的作用,并会对今后的学习产生副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设计的问题要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水平,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5.要注意第一次考试的难度

由于初一学生对问题的评价是表面的,兴趣是不稳定的,往往会因一时一事的失利而感到一切都差,挫伤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第一次考试应合理设计内容,应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比较理想的成绩,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难学,对今后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就会增强,积极性会更高,为使数学教学取得大面积丰收创造条件。

二、重视数学思想的挖掘和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学生将学得更活,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数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1.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

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说明这种思想,更要说明利用这种思想进行研究与学习的好处。它是代数最基本的思想,如加法交换律可简单表示为a+b=b+a,并且使代数式可以计算。讲述这样的思想灌输,学生就会逐步用字母解决问题,表示规律。

2.分类的思想

初一教材分类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分类、绝对值问题的分类、整式的分类、三角形的分类等。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思想应有适当的说明和渗透灌输,学生进一步学习时才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掌握。更重要的是随着分类思想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3.对立统一的思想

数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充满着对立与统一。如正数与负数、乘方与开方、已知与未知、常量与变量、有限与无限、特殊与一般、整体与局部等等。抓住对立与统一思想的教学必然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如初一数学中,求代数式的值是由一般的式子到特殊的数的问题,而用字母表示数学规律a+b=b+a则展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过程,在教学中应告诉学生:特殊与一般是一对矛盾体,特殊中含有一般,在一定条件下一般又可转化为特殊。引导学生学习,让他们初步形成这种思想方法。

4.数形结合的思想

对这种思想,初一教材在数学的应用中大量出现,而且在其他地方也有体现。如在讲述数轴时,一定要让学生分清“数轴上的点和点所表示的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形,后者是数,有了数轴这个数形结合的工具就可以相互表示。“相反数”与“绝对值”两个重要的概念可通过它们在数轴上的几何意义来让学生弄清楚。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形转换能力。

5.方程的思想

初一教材蕴涵着方程的思想。数学中应向学生说明方程思想的根本实质就是未知数和已知数以同等的地位参与列式。因此,未知数的位置没有任何限制,与小学数学要求的“未知数在一边,已知数在另一边”相比,极大地简化和加速了思维的进程。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及代数的优越性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用代数方程解决问题和建立数字模型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6.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是数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之一。初一数学教材中主要体现在:用绝对值将两个负数大小比较化归为两个算术数大小比较;用绝对值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化归为算术数的加、减、乘、除;用相反数将有理数减法化归为有理数加法等等,通过化归思想的教学,可以同时提高学生数学转化能力、识别数学模式能力及数字变式能力。

在初一数学教材中,除了重视以上几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外,还有应用思想、类比思想、实验归纳思想等教学方法。

三、注重与小学数学的衔接

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处在转变之中,小学生的特点是记忆能力强而理解能力弱,并且小学的概念及思维习惯在头脑中根深蒂固,在小学中学习的是一些直观、简单、通俗的基础知识,比起在初一要学习的代数、几何知识来,在知识的抽象性、难易性、严密性上都面临巨大的飞跃。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好,对提高数学质量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让学生知其不足,正确对待知识阶梯

要让学生认识到,小学数学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将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还需要加深、扩展。如讲授“正数与负数”时,教材是小学知识中涉及的温度和海拔高度的例子来引出负数的,教学时应结合实际应用问题强调负数引出的客观需要。

2.以旧知引新知,注重数学语言,完成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促成知识衔接

在教学中应讲清楚中小学教材中的相似处,让学生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新旧知识上的交叉点和突破点,这样就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又防止了知识的断层。如对有理数运算律的教学,学生早已熟知,但那仅限于数与数,今天学习这一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字母具有简明、普遍的优越性,更能锻炼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教学中应注意“语言数学”到“数学语言”的过渡,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一定要讲清一些关键性词语的含义,如和、差、积、商、倍、分、大、小、多、少、增、减等,过了“数学语言”这一关,才能为代数的学习扫除“拦路虎”,打开算术通往代数的大门。

3.不断归纳,加强认识

小学、初中数学认识,虽然存在差异,但其本质内涵是相同的,不应人为造成割裂,而应及时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如学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后指出:小学所学的运算只是零、正有理数的运算,是特殊有理数的运算。这一归纳,使小学、初中的有关运算浑然一体,加强了知识系统性。

四、重视学法指导

众所周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终生受益。

1.指导预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初一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比较差的,他们往往认为看书就是预习,因此,找不出要点,也不知道自己有无问题,上课时“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效果肯定是不佳的。因此,在上新课时,应给学生介绍课型特点及预习方法,为学生编排相应的预习题,达到预习的目的。

2.指导听课方法,向45分钟要效益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身到、手到。心到是关键,只有会想,才能会学,也才能学会。要善于观察,学会做笔记,听完一节课,概念实质要明确,主次内容要分明。

3.指导复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要求学生先复习后做作业,每一单元让学生学会归纳小结,整理知识。复习时可通过对照法、联想法、概括法等方法来进行。

4.指导解题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抓住典型例题、习题的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帮助学生形成解题的技能,学会总结、积累方法,防止学生生搬硬套。

五、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刚离开小学的初一学生,他们对老师还像小学那样偏于感情上的依赖,情绪容易冲动,意志比较弱,自己学习的习惯还没养成,为了在数学课上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在教学中应重视情感因素。

1.热爱学生,增加感情投入

平时一旦发现学生的长处,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他们的缺点、弱点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2.言传身教,树立威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小学生的眼中,老师的话几乎句句都对,到了初一,他们开始对老师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虽有“主见”,但仍偏于模仿,教师的思想品德、态度、行为等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平时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亲切细致,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才会接近、喜欢,以至于喜欢学数学。

第6篇:免疫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苯 ; 免疫球蛋白;IgG;IgA ;IgM

Contact benzene, toluene workers serum immunoglobulin changesZHAG Hong-bin1,ZHANG Chun-yan4,YUE wei-mei1,et al.(1.Department of clinical,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ure graduate school of Xinxiang,Henan province,Xinxiang 453002, Henan 2.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center hospital of Xinxiang,Henan province,Xinxiang 453000, Henan 3.Rongkang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 Xinxiang 4530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Workers exposed to benzene on serum immunoglobulin changes, seeking benzene, toluene against the early indicators. MethodsTaken exposed to benzene, toluene workers (benzene-exposed group) and pay a five company workers (benzene-exposed group) blood 2 ml, EDTANa2 anticoagulant, and static 4 ~ 5h separation serum, One-agar diffusion method detection of benzene-exposed workers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serum IgG, IgA, IgM. ResultsWorkers exposed to benzene serum immunoglobulin IgA increased.Bu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IgG, IgM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Keywords】Benzene;Toluene;Immunoglobulin G;Immunoglobulin A;Immunoglobulin M

苯、甲苯都是常见的有机溶剂之一,在工业中经常用到,其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危害也受到广泛关注。虽然有苯、甲苯联合作用的报道[1],但多数集中在动物实验,职业人群中的研究较少。现选择新乡市某工厂接触苯、甲苯作业工人,测定其血清IgG、IgA、IgM含量变化,探讨苯作业工人损害的早期指标,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选择某厂接触苯、甲苯作业工人(苯作业组)135名,男75名,女60名,年龄22~53岁,同时选取某五交化公司工人140名为对照组,男、女各70名,年龄22~55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生活习惯相似,近期未进行免疫注射,均排除肾脏疾病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1.2方法两组工人血清IgG、IgA、IgM含量测定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抽取静脉血2 ml,EDTANa2抗凝,静置4~5 h,使血清与血细胞分离,抽取血清,IgA、IgM按1:5,IgG按1:20用生理盐水稀释,准确称取琼脂粉按羊抗人IgG(IgA)的稀释倍数稀释,使浓度为2.2%,煮沸溶解,待冷至56°C加入事先已用生理盐水稀释好的羊抗人IgG(IgA或IgM),水溶加热使琼脂保持在56oC,吸6 ml铺板、标记、然后打孔,制成琼脂板,取参考血清用0.5 ml生理然水稀释为原液,用生理盐水按1:2 、1:4、1:64稀释,制成标准曲线,按免疫球蛋白参考血清所标记含量计算标准曲线,计算每孔IgG或IgA或IgM的含量。

2结果

苯作业工人及对照组血清IgG、IgA 、IgM含量,见表1。

苯作业组IgG 、IgM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作业组IgA增高,但与对照组比较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苯、甲苯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以蒸气状态存在,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然后分布于含类脂质较丰富的组织,高剂量苯、甲苯接触可损害人体血液及神经系统[2,3],其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危害也受到广泛关注。虽然有苯、甲苯联合作用的报道,但多数集中在动物实验[4],职业人群中的研究较少。

研究资料表明职业病的发病过程中,免疫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生产性有害因素与机体的相互作用[5]。当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除了机体器官自身的代偿外,对外界异物产生的保护性反应之一就是保护的免疫监视系统,而体液免疫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与有害物质进入人体有很大关系。体液免疫反应在机体最早出现的免疫球蛋白是IgM,它和IgG是全身体液免疫反应的主要效应分子[6],这提示体液免疫功能检测可作为毒物接触作业工人的健康损害的早期敏感指标。

有报道,接触苯及其同系物的工人血清IgG、IgA含量降低[7];也有报道与此相反,接触煤尘的工人血清型IgA水平增高[8];本文调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苯作业工人血清IgG、IgM含量均增高,IgA含量也增高,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起免疫反应指标IgG、IgM含量均增高,说明本组苯作业工人体液免疫反应较高,机体处于保护性免疫反应亢进状态,苯作业工人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以免进一步发展产生血液及神经系统毒性。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刘本先,张保强,刘德辉,等.装饰材料挥发物对装修工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职业与健康,2007,23(3):481-482.

2徐雷,刘新霞,陈雯,等.甲苯作业对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6,19(4):219-220.

3刘武忠,周敏,秦景香,等.上海市宝山区混苯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分析.职业与健康,2006,22(23):2033-2034.

4徐幽琼,贾海梅,杨劲松,等.甲苯对雌性大鼠卵巢及性激素的影响.职业与健康,2007,23(3):161-162.

5张金龙. 吸烟对低浓度混苯作业男性工人淋巴细胞DNA的损伤.职业与健康,2006,22(12):881-882.

6刘晶星.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08.

第7篇:免疫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学习的兴趣 成功的机会 愉悦的环境 正确的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53-01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要“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一、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兴趣所产生的追求和探索知识的精神力量是学习知识、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进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就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打开思维的“闸门”,参与学习、探索的全过程。

1.坚持听说领先,鼓励学生开口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语言的应用性,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落实创新教育,强化语言的实践性,坚持听说领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告诉他们运用语言时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切不可因怕错而羞于开口,只有多开口,错误才能越来越少。为了鼓励他们开口说话,教师应注意纠错的时机与技巧,千万不可在学生说话过程中打断他,更不可因一点错误而严厉批评他。相反,如果学生努力用英语回答一个问题,哪怕学生用半中文半英语混夹着与老师对话,老师也应非常有耐心的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他们感觉到老师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

2.让学生建立自信,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与教师本人的期望值密切相关,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要求越高,学习的欲望也就越强烈,取得成功的机会就会越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越多,学生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老师要对学生表示充分信任,要经常对他们讲:“If you think you can, you can!”(如果你认为能做到,你就一定能!),使学生能始终有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总是期待成功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多赏识,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把学习英语当成一件乐事,在成功的基础上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3.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放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应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真正的课堂教学,应该从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求开始,教师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品质、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设定,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二、让学生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美国心理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初中阶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会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肯下力气花功夫去学习这门课。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就不愿学或者干脆不学这位老师的课。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有的放矢的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眼中不仅是一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敬的亲密朋友。

三、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是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和手段,作为教师要精通教育学理论,正确应用教育学原理来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要善于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引导学生“爱”学英语,还要引导学生“会”学英语,学生一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就好比掌握了一把打开英语之门的钥匙,可以不断的获取更多的知识。作为老师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最终落脚点,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这一点更为重要。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摆正自己的位置,密切关注学情,为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提高到自主学习的高度。

参考书目

[1] 《心理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第8篇:免疫学基础范文

一、注重教师与学生的统一

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过程。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情感,诱发兴趣,来与学生心理活动得到最佳结合与统一;强化质疑环节,把教师设疑――鼓励质疑――引导解疑的过程与学生求题――大胆质疑――创造性解疑过程最佳结合统一起来;教师的精神和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得到最佳的统一。其次,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前提和基础,师生关系好,学生爱老师,就会“爱屋及乌”,爱其所教的学科;师生关系好,学生对老师的高度信任,就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教师的模范言行治学精神都给学生以感染,同时教师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学中要和蔼亲切,来自觉地实现教学中的师生统一。再次,教师要积极采用“引、扶、放、评”的方法,来与学生完美的结合统一;“引”就是引导学生自学,给学生搭桥辅路,引导学生“走路”,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放”就是让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求新知,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评”就是教师通过耳闻目睹等途径,了解学生的信息来进行整理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二、注重教学条件与教学形式的统一

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差,学生数学的基础差,厌烦数学,缺乏动手实践能力,这是农村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普遍感到的难题,但农村有着广阔的生活空间,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数学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我们可以结合农村生活环境中用到的数学例子,用数学知识去说明原因。如在学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可以以旧式的泥砖屋顶作成人字架为例,而为什么不用平行四边形?然后进行比较,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平行四边形不稳定。在学先“统计学”后,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如:让学生负责收集自家附近20户人家,统计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大专毕业、中专毕业、高中毕业、初中毕业人数,并对此进行分析,可以让他们了解到目前农村的教育还处在哪个发展阶段,这样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用处和乐趣,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无穷力量,从而更喜欢数学。让学生勤动手,真正体验数学。农村学生的动手反应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弱势,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如在学习正方体图形一章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棱、顶点、面数的关系,我们可以举行一次关于正方体动手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同时要可以切开的。在农村什么材料都有,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身处农村的学生,大部分都可以想到利用自然资源,将泥巴捏成正方体,教师再一一地进行实物指导,这样通过观察、交流后,使学生从感观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数学思想与思想品德的统一

第9篇:免疫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例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全国蓬勃展开。我以为,所谓“有效教学”,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不可以凭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少来衡量教学是否“有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下面结合《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谈谈我对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启示。为了让学生更多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活动中的实际作用,我设计了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智慧游乐场》。在活动的各个环节,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的游乐活动情景,并将相关的数学问题穿插其中,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步步闯过关卡,取得胜利。在课堂中,学生活跃起来,主动参与问题讨论,协作解决问题。他们怀着喜悦的心情 和 老师、同学经历、体验整个活动过程,不时还能提出较有创意的见解。

二、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要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学。教师不是评判者,也不只是对学生提出要求,教师更多的是学生的服务者,他的职责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通过教师的努力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教师应努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使他们能自觉热爱学习,在学习中去体验快乐。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达到目标,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获得成功,这样的教学才会是有效的、高效的,才会是受人欢迎的。以往教师都能教的内容准备得竭尽所能,讲课时也能做到如行云流水一样畅通,尽力处处讲到,常常是自我感觉惬意,却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忽略了学困生的困惑。这种单纯传授知识却忽略了对学生主体作用的指导和发挥,这就会让我们的教学常常处于尴尬境地的症结所在。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愉悦自己的过程,而是为学生服务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上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努力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对事物认识、分析、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且能自觉去钻研,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和谐、生动、自然的学习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产、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将现实生活中数学素材渗透于教学中,学生学习起来可避免枯燥无味而且有亲切感和浓厚的兴趣,直观趣味和知识实用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兴奋的状态下进入学习的佳境,放下包袱,学有所得,而且能激励他们养成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这一课时,“角是一个端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孩子们在树下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瞧,老师来了。”(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话锋,进入主题:“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

四、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促进有效教学

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饱满,通过动手、动眼、动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如图,直线OC、BC的函数关系式分别为y=x和 y=-2x+6,动点P(a, 0)在OB上移动0< a

(1)求点C的坐标;

(2)设OBC中位于直线l左侧部分的面积为S,写出S与 a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a为何值时,直线平分BOC的面积?

点C的坐标易求出来,学生开始考直线l左恻部分面积怎么求,有些学生拿把尺移动并观察左边的图形的形状,提高学生课堂参与与兴趣,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新课程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积极背景,如:立足生活、联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情境的创设等,作为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这些因素,随时关注学生参与的状态、广度、时间、方式、品质及效果等,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确保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面对有效学习这个话题,广大教师也会有各自的妙法,但有一点肯定是一致的,即是每个教师面对自己的学生,一定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关键是看我们教师怎样教,是不是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有没有管用的教学的良策和方法。教师应该有追求卓越的美好愿望,但在追求卓越的同时,却不能丢下一个人,因为,这才是我们教师有效教学的终极追求。

参考文献:

[1] 王炳坤.发挥多媒体教学特性 实现有效数学教学——浅议新课程改革下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4):23-24.

[2] 黄应刚.浅谈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运用[J].新农村(黑龙江),2011,(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