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街道;公共空间;人性化
构成城市形象的要素一般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是具有主导性的,其他环境构成要素都沿着它布置并且与它相联系。因而,街道在城市中绝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观光游客沿着街道观察了城市,认识了城市,当地的居民习惯性地在街道上活动并感受着街道及其周围环境,商业设置也大都布置于街道两侧。一个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城市街道上的景观,街道上的尺度,街道两侧建筑物的体量和风格,色彩各异的广告牌匾和指示标牌,独具特色的绿化,小品,设施,以及街道上穿梭的车流,或漫步或急行的人们,或驻足聊天或看热闹的市民……这些城市街道上的情景往往成为这座城市景观的代表。
1 目前街道环境存在的问题
1.1 街道场所“人性化”的消失
路易斯•康说过“城市始于交流场所的公共开放空间和街道,人际交流时城市的本源”,这体现了大师对于场所感的认同。而在现代工业社会,城市中的传统街道为了适应汽车及它新型交通工具的行驶而逐渐被改造,街道放宽,断面变得复杂,沿街高楼林立,地上地下管线交叉,出现了现代的快速路,立体交叉,地铁等新的形式。人在街道中的地位逐步让位于汽车,摩托车等快速交通工具。而“街道”这个词,也逐渐被“道路”所代替,由于城市人口大量聚集,城市道路上车辆拥挤,交通事故,交通污染日渐严重。
1.2 街道建设缺乏个性
千楼一面,千街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过去人们批评‘方盒子’,今天又不管城市的历史背景,不看城市而整体风貌,又出现了到处模仿欧式建筑的现象,使得街道失去了个性。
1.3 街道景观附属设施的“非人性化”
结合我国许多城市中的道路交通环境现状,仅仅考虑道路交通队路面的基本要求,忽视了街道各种附属设施的建设,如交通标志缺乏系统的精心设计,以及其他提供人使用的各种设施,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正常使用需要。街道照明满足不了交通需要,步行道地面铺装材料耐久性差,施工质量低下,不能满足步行者的行走要求。缺乏为残疾人,老人,推车儿童的妈妈提供方便的无障碍设计。辅助设施严重缺乏,为街道上行人服务的设施,如公共车锁,街路标牌,交通图展示板,公共电话亭即必要的休息空间等严重缺乏,街道设施缺乏系统化,标注化设计,整体性较差,与城市面貌的改善不能同步。
2 城市街道环境的复兴
城市中心区的一个重要措施积极营造以人为中心的环境和空间,以人性化的街道景观增加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魅力,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吸引力和活力。复兴被认为是新城市主义的重要举措,并把人行系统视为完整的网络,强调其连续性。为了鼓励步行,利用安全步道,商业中心及步行街等组成的人行系统把各个广场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的公共空间网络,从而改进城区的现状交通。
3 城市街道空间景观人性化设计
城市街道可分为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商业步行和其他步行用道。它们要求都有自己的景观特性。但他们又有许多共性,即方便性,可识别性,可观赏性,安全性,适合性。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3.1 街道绿化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3.1.1 街道绿化的作用
绿化是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软质景观,是城市美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街道绿化的基本作用防护作用、交通组织和街道景观三个方面的作用。行道树是街道上最容易让人产生深刻印象的街道特征。行道树能对街道空间进行有效的限定和分割,能有效的改善街道品质,而且设计和实施相对简单。在具体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城市自然和人文环境等方面。如罗马的许多街道采用松树,佛罗里达的海滨城市多栽植棕榈树,深圳街道上椰榈树则体现南国的风光。隔离绿带在有条件的道路上,应当尽量以绿化的方式解决道路空间,交通组织,人车隔断等功能要求,隔离带易采用草坪、灌木、绿篱相结合的方式。
3.1.2街道绿化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久居都市的人们大都有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要求,街道空间的绿化建设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更多地把自然引入城市,让城市的阳光更亮些、空气更清新些、树木更茂盛些。然而,当前各地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令人焦虑的非人性化的现
象:城市街道越来越宽,绿化越来越少,有的街道上一棵大树都没有。到了夏天,这些街道由于缺少遮阳的树木,街道环境极为恶劣。绿色环境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公共艺术品得以生长的主要载体。它不仅通过这些公共艺术品来体现,更是凭借城市的一草一木来述说。许多城市都是以其特有的乡土树种、花卉而留给旅游者深刻的印象的。最后绿化对改善局部小气候也有显著的效果。
3.1.3街道铺装的人性化设计
人行道以行人步行舒服、方便为目的,由于场所的要求不同,所使用的表层
材料也有所差别,但防滑性是首要的。
车道铺装则要求所用材料应比人行道使用的材料有更大的抗压强度和耐磨
性,市区的车行道路可以不必保持路面铺装的连续性,可利用凹凸、夹缝、材质
等变化丰富路面铺装效果。
3.1.4 街道座椅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除了那些在一定程度上是为消遣性小坐而设计的基本和辅助座位之外,还要
充分考虑到对歇息性座椅的需要,这些座椅应按照一定的间距布置到城市各处。
因为从体力上来说,大多数人能够或乐意行走的距离是很有限的,对于大多数人
而言,在日常情况下步行四百至五百米的距离是可以接受的,对于儿童、老人和
残疾人来说,合适的步行距离通常要短得多,所以对于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坐下歇
息的处所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中是迫切需要的。创造良好的城市或居住环境的一条
重要经验,就是应按一定间距,比如每隔100m,设置一处合适的歇息场所。
3.1.5 街道信息识别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信息识别设施是为在城市中活动人们确定位置与方向服务的。它包括城市的地图系统、道路标识系统等。道路标识,要使人一看就知这条路上有哪些单位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汽车拥有量很多,因为要保护旧城区,所以道路都很狭窄,不过,其交通却能做到井然流畅,做法很多,其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道路上指路牌很多、并且还很大,而不象我们道路上多的是广告牌、大的也是广告牌。
3.1.6 街道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服务设施是为了使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更方便而设置的,主要包括垃圾箱、电话亭、用水器、售货机等。它们的设计首先要满足设计总则,另外还有其他的特别要求。例如电话亭的透风性、挡雨性和私密性要求,电话机放置高度需考虑不同年龄层的使用者的需要;用水器应该选在城市人流密集地带及休息场所;在交通要道节点、人群集中和自动售货机地点附近,要适当设置垃圾箱以保持环境整洁、卫生,设置的垃圾箱位置与距离适当,便于市民使用,垃圾箱的机能应是简便的,特别在开启盖子设计方面应注意便利性、易操作性。
3.1.7 街道装饰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街道装饰设施主要包括雕塑、小品等以供人观赏为主要目的的公共设施,它是赋予街道空间环境以生气的工具,是构成空间环境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文化的表现形式。成涛主编的《城市环境艺术》中,把雕塑称作是“空间的变形虫”,它既可通过自身形体的扩充填补空间的空洞,又可通过自身的压缩、镂空来包容空间,增加空间的深度。按照环境张力的理论,要使一个地方的环境张力平衡,可通过调和与对比的方法,街道观赏性设施可以在街道的空间塑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4 结语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新媒体艺术;公众参与;互动性
一、公共艺术概念
公共艺术,是从西方引进的一个词,由“公共”和“艺术”两个独立的定义组成。公共艺术,顾名思义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公共的具有社会目的的艺术,公共空间与公众参与是公众艺术的两个必要条件,公共空包括公园、广场、车站、街道等对公众开放的空间。
二、中国的公共艺术发展现状
中国的公共艺术步伐有些缓慢,虽然近几年各地都在做一些公共艺术品,少数地区在尝试性的引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计、新媒体来呈现一些公共艺术作品,但往往因为诸多原因,如制作成本太高、技术不成熟、后期维护困难等原因而搁浅,其中技术不成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本文将分析讨论如何通过新技术来呈现体现时代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谈到当今的公共艺术的时代特色,那就要体现在“新”字上,如新技术、新材料、新媒体等;中国的大部分公共艺术似乎还停留在“老”的层面上,老材料(玻璃钢合成材料,金属等),老技术(焊接等),一般也都是静态的冷冰冰的雕塑或装置,很多城市的公共艺术雕塑可以总结为“三根线顶个球”“两个小孩托本书”等类似的形式,这似乎还都建立在老的技术、老的观念的基础上,这些公共艺术作品,都是那么的死气沉沉,完全不能带动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活力,那我们能不能通过新媒体公共艺术作品当中的运用来提升公众活力呢,让公众真正享受到到新时代公共艺术作品的魅力。
三、新媒体及新媒体艺术概念
新媒体是一种以“光学”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其核心是建立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亦可成为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很多,包括录像、互动装置、虚拟现实、电脑动画、数字特效、数字音乐等,具有很强的公众互动性。新媒体艺术的存在方式与传统的艺术形式存在很大差异,它不同于以往传统艺术的物质性,而是运用声、光、电等多种媒体进行艺术造型的再创造。
四、互动性,新媒体艺术让公共艺术作品动起来
互动性是城市公共艺术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个原则,体现了公众参与,公共艺术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参与使人们了解公共艺术,也只有在参与过程中才能才能真正实现了公共艺术的价值,新媒体艺术能通过声、光、电让公共艺术作品动起来,充分吸引公众的目光,让公众参与到公共艺术作品当中去。想要让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动起来、炫起来,听起来似乎是一件压力蛮大的事情,但当我们把声、光、电、机械学综合运用到公共艺术作品当中去时,似乎这一切都将成为可能;当然这首先需要公共艺术设计师在出方案时要大胆构思,跨界思考,不能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你可以不懂技术,但你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的不懂,不能解决,就把方案框定在一个小范围内;这时据需要设计师去寻找各个方面的合作者,如灯光设计师、机械工程师、电力工程师等,将你的大胆构思与各方面的专家分享讨论,修改,使其有落地的可能。说到这也要讨论下部分“狂野”的公共艺术设计师,说到“狂野”是因为他们的方案与构思太概念化,以目前的最前端的技术仍难以呈现;当然敢于大胆设想是好的,但毕竟公共艺术不是工业设计,并不需要太多的概念化设计,我想只要能将本时代前沿技术运用到公共艺术作品中并能完美的呈现在公众面前,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目前我想综合运用声、光、电新媒体技术,以及机械工程技术能让公共艺术作品动起来、且炫目公众,让公众能驻足观看,流连忘返就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了。当然作品也要体现其文化主题,地域特色等,在基于文化大背景下的新媒体公共艺术作品必能提升公众活力。
五、新媒体公共艺术作品日常维护问题
新技术公共艺术作品,并不像传静态塑或景观作品那样牢固永久,也不像短期的动态装置作品那样昙花一现,它需要长时间牢固有效的运转,这就为其日常的维护增加了困难,室外的安置环境更为日常的有效运转增加了难度;再者新技术的动态公共艺术作品,应该是一个长期需要开支的项目,毕竟有效的运转,需要耗费一些资源,且动态公共艺术作品的运行安全性,也需要日常的关注;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发展新技术动态公共艺术作品需要考虑的问题。
六、中国新媒体公共艺术作品的未来
谈到新技术公共艺术作品的未来,似乎是充满了无限的美好愿景,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未来,新技术公共艺术作品必然能占据到一定的市场份额,这需要广大公共艺术设计师的努力以及艺术媒介的不断创新。
1.作为设计师;需要时时了解信息前沿,掌握新媒体相关动态,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创造新的新媒体公共艺术作品;同时做好与广大新媒体技术人员你的交流沟通工作,在他们的技术指导下更好的完成新的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设计师应该考虑到在未来的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应进一步强化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作品的联系,应充分考虑到参与互动人群的喜好与承受能力、理解能力等。
2.作为公众;要具有积极参与新媒体城市公共艺术的热情,具有体验新技术、新感觉的精神;需要具有城市主人翁的意识;另外新媒体公共艺术作品,不同于以往静态的硬质材料的公共艺术作品,它更脆弱,更容易遭到破坏;因此它需要公众共同的爱护。
3.艺术媒介的不断创新;声、光、电作为新的艺术媒介已经在许多当代公共艺术作品当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数字时代下的公共艺术应紧跟最新科技的发展,寻找更新的公共艺术媒介及实现形式。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媒体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科学技术大背景下的新媒体公共艺术更是改变了公众对艺术的认知与实践,更为广大公共艺术设计师提出了挑战,这需要广大公共艺术设计师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媒体艺术的公共艺术作品,将为提升城市活力,增加公众参与度发挥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晓寒,何雨津.《互动媒体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鲍宗华.《数字化与人文精神》.山海三联,2003.
[3]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4]杨继红.《谁是新媒体》.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一)通过公共艺术实现文化价值,彰显地域文脉与认同
公共艺术是当代的文化现象,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与精神追求,是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共艺术具有显而易见的文化隐喻功能。楚国800年的辉煌既是历史,也是巴国楚地上人们的共同记忆,这种记忆往往以图腾、绘画、曲艺等方式体现在一代代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的身上。人们骨子里的文化情节却往往在文化自觉的应力下,让人生在其中而不自知。文化的沉淀在现实中的反映便是艺术之美,它是对生活的真实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结果。在城市个性日渐消隐的今天,“千城一面”的脸盲症既是社会现象,又是文化病态发展的结果。在城市建设中没有了彰显城市气质的文化和浸润在生活点滴中的艺术,又何谈城市价值和文化认同?巴楚文化亦如此。傍晚城市广场上的汉剧表演、武汉江汉路步行街的“热干面”雕塑、古琴台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既是时间长河里平淡生活影像中的一帧帧画面,也是文化投射在真实世界中的印记。正因为公共艺术作品美学效应的发挥有特定的空间构造,只有彰显场所精神,联系地区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承载地区文脉,才会获得较强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动力。由此可见,利用公共艺术的文化隐喻唤醒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关注并继续形成固定的社会态度,证明了公共艺术是地域文化传承中最温和亲民的手段。古人强调形、气、神的互转共生,“形”为“物觉”,“气”为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神”为大道升华。①艺术人类学指出,所谓同化不会产生和谐,建立在差异之上的美与美的共生,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不可否认的是,巴楚文化亦是中华文化的一支,以其鲜明的特色影响着巴国楚地人们的现代生活,与中华大地的人民共享祖先的馈赠。这些馈赠该如何以活态的形式传承,恩施州的三岔傩戏以国家认可的艺术表演和以国际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定位,成功实现了现代转换。②
(二)公共艺术可尝试用现代的、艺术化的、开放性的手法传承巴楚文化
对于文化遗产这种言必称古的财富,其传承发展却需要以老树发新芽的态度进行,毕竟只有“活”的文化才有传承下去的可能。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的面向公众的艺术形式,它以表达公共意志为核心,以艺术内容公共性和市民的广泛参与为主要特征。巴楚文化并非单一的“巴文化”,也并非单一的“楚文化”,而是先在巴地后在楚地界域上受巴文化和楚文化浸染从而显示出巴、楚文化共同特征的地域文化。这种文化本身就是在交流和融会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动态文化,其发展必须是一种开放的态度,所以这里选择城市公共艺术这种现代的艺术形式,发扬以城市市民为受众、在公众的参与中发挥作用的特点,将巴楚文化以现代的手法继承下去。结语中国文化史是各民族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当代的文化趋同性特征亦得益于以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为代表的相互沟通。文化的趋同性对艺术的影响绝不是当代出现的,如丝绸之路的开通为唐朝文化添上异域风情的一笔,日本浮世绘让西方绘画艺术挣破了写实的牢笼走向抽象和自由,以及曾红遍全球的流线型设计都是文化交流对艺术影响的有力佐证。艺术是穿越时空维度的自由的因子,承载着公共精神的公共艺术更是文化的沉淀,可以说生活不息,文化不止。虽然人们对美的看法不尽相同,但社会属性使人对物质形态外在的审美情趣趋于相同,这些共同的审美特征就是形式美的法则。由于公共艺术设置于公共空间中,人们在与公共艺术交流、互动中产生情感的交流。在体验城市空间的过程中,糅合人文环境而产生文化认同,公共艺术实际发挥了空间场性的功能。由于公共艺术一般存在于特定的公共空间环境中,并在实际功能和文化心理等方面与周遭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存在着整体的利害关系,因此,整体关照与协调就成为公共艺术在营造具有共享性、人性化和审美效应的场所的重要问题。③运用公共艺术的方式在环境和社会变换的状态下,将传统艺术以活的姿态有机地延续下去便是可行的。
作者:郭媛媛
关键词:大学;文化;精神
1 文化是大学之魂
大学的本质是文化积淀的传承与创新。大学是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一个拥有团队意识和精神氛围,一个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群体。而教师对这群体“大学人”进行知识的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通过历届师生传承和创造,对这个群体某个阶段积累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决定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品格和价值取向,决定了这所大学的文化活力和核心竞争力。高品位的大学文化景观是建设高水平大学之需,而当前一些大学文化景观出现了偏离,内容形式苍白空洞,缺少文化哲学的内核,偏离学校历史,难见大学之魂,而形成一种“空心化”症状。
“文化是大学之魂”,它是一个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文化哲学观包括:大学文化本质观、大学文化使命观、大学文化精神观和大学文化价值观。它是围绕大学教育教学活动建立起来的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
2 美育是文化之心
上个世纪,我国先生就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人全面发展的内涵包括:人体力和智力的自由发展,人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的高度发展。孔子在《论语.术而》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孔子的观念中,德育和美育是育人的根本,贯穿教育始终,否则人的人格精神就无法进入更高境界。
而美育也可称艺术教育。我国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是以美育为主,可以陶冶这个特殊群体的情操。激发人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人高尚人文情怀和精神艺境。
以美国哈弗为例,2008年该校艺术特别工作委员会写就《特别工作委员会艺术专题报告》。期中提出美育在大学里的重要性,虽然注重艺术教育是传统,但艺术教育仍停留在本科教学课程阶段。除了教学课程,多数大学还没有有效利用校园空间的公共艺术作品,来帮助学生提高个人艺术修养和欣赏水平(如永久性公共雕塑、艺术作品展、科技成果作品展)。
校园公共艺术是个大环境,它是除了课程之外提升和教育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是让学生跟进一步重视大学文化的景观,重新提高审美形态、审美心理、审美价值的潜移默化方法,充分通过“艺境”发挥大学这个特殊群体育人的作用。
以我国清华大学为例,清华是美国用庚子赔款建立的,这更激励着清华学子发奋学习,洗雪国耻。“自强不息,厚得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所以学校的公共艺术雕塑也围绕校训的主题。
位于大礼堂前大草坪南端有个古时计时器“日晷”。它是由1920届校友毕业捐赠的,迄今已有90年历史,堪称文物级的大学公共艺术景观。日晷是我国古代计时器,利用日光和斜指针投影位置,来判断表示时间的刻度,是我国较早反映天文和度量时间的科学仪器。上部分是日晷,基座部分镌刻着“行胜于言”的中文和拉丁文及建造时间。更进一步紧扣“自强不息,厚得载物”的清华大学的校训,提醒大学人要珍惜时间,无论历史的变迁还是时光的飞逝,都要自强不息,行胜于言,踏踏实实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做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有志青年。这件作品是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巧妙融合。
水木清华荷花园里,有着朱自清全身汉白玉雕塑,坐在荷花池塘北岸边,与南边水木清华人文景观相互呼应。“自清亭”,记述了朱自清为师、为学、为人、为文的严谨、清正风范。清华园中的朱自清系列人文景观,反映了清华大学注重传承大学精神和风骨,营造丰富多样的专题性文化景观的理念。
所以美育是文化之心。清华大学的公共艺术的大学精神是:“养眼养心,文化底蕴深厚。”使学生们在优美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人文气息的情怀,更能使人从直观的角度感受到学校的理想、使命与历史抱负。
3 公共艺术是美育之艺境
公共艺术的设置,具有开放、公开等特质。在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里,如广场、公园、商场、地铁、办公公共区、街道、学校等。它强调公共艺术的作品与所处环境的人文特质相符,要求公众之间的互动。
它是联接艺术与社会的纽带,是开放性的社会公共文化领域,艺术互动平台,是外在的、直观的表达方式。是一种蕴含丰富社会精神内涵的文化形态与艺术现象。因此,公共艺术还蕴含社会思想、人文精神和有组织性的外力推动。
以20世纪20年代美国为例,当时的政府为促进福利建设援助支持艺术家生活,美国发起了一项委托艺术家创建的巨大公共艺术赞助方案,目的提升广大市民的艺术品位和修养。于是艺术家们在几年的时间里完成2500余幅壁画,提升了美国城市及公共场所艺术氛围。
例如最近,林璎在汕头大学的演讲,此行她还带来了她的最新创作――什么正在消逝?-“聆听大地的声音”。设计师林璎是林徽因的侄女,因设计越战纪念碑而闻名,此次她所设计的“大喇叭”是为了呼吁人类注重环保。“大喇叭”会为观赏者讲述一个又一个灭绝或正面临灭绝的物种,而造成它们这种局面的,正是人类。这个“聆听大地的声音”属于装置艺术,目前该装置放于汕大图书馆旁。林璎也是在运用这种公共艺术手段,呼吁环保主题,营造美育这种艺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公共大众共同意志审美情调人文关怀
著名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可见,公共艺术设计的关键词在于“公共”二字:“公共”大众、“公共”环境和“公共”社会,这是制约公共艺术设计的三大要素。本文旨在从公共艺术设计主体——公共大众的角度来探讨公共艺术设计的内在特性和要求,以引发设计界同仁对公共艺术设计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一、公共艺术设计要反映公共大众的共同意志
1.公共艺术设计投入的主体是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既有政府或社会公益性团体的行为,又有个体或企业的行为,但主要还是政府的公共行为,因为即使是后者也主要是在政府规范下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投资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公众行为。其中公共大众是常以纳税人的身份而出现的,他们是公共艺术设计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人。据了解,有比较成熟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对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都有明确的制度或法律规定。在国外房地产开发费中就有一定百分比用于公共艺术的建设,即俗称的“公共艺术百分比”。如在日本,就规定把建筑预算经费的1%用于公共艺术设计。不管方式如何,公共艺术设计投资的主体实质就是公共大众,这是毋庸置疑的。国外的成功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制度或法律的规定是公共艺术设计的可靠经济保障,中国的公共艺术设计呼唤“中国公共艺术百分比”的早日出台。
2.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决定权在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大众的艺术。早在1931年鲁迅先生向国人介绍墨西哥的公共艺术成就时,曾明确指出:“理惠拉以为壁画能尽社会的责任。因为这和宝藏在公侯邸宅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因而公共艺术设计不是艺术家或设计师自发的个人行为,其创作或设计权在艺术家个人,但能否被采用,则取决于大众的意愿和是否认可。所以世界上公共艺术设计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和办法来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客观、公平、公正的出笼。如在日本,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要经过一个正规的评审委员会(公共环境艺术委员会)来确定,这个委员会由政府规划部门官员、建筑家、艺术家、公共艺术设计家、社会文化人士及社区市民代表组成,严格规范,科学操作,层层筛选,最后才评选一个为各方认可的最佳方案。有鉴于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要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公共艺术管理制度和机制。邹文认为:“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主张制定公共艺术审批的办法并预以公布,使公共艺术的方案确定、审批、制作施工、养护管理等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袁运甫先生则建议:“建立权威性的政府文化艺术咨询机构和奖励机制,加强国家对文化艺术建设的宏观调控”,促进文化环境的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的宏观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反映民意,从制度上、从源头上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公正性和公众性,多出精品,少出失误。
3.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权和评判权在公共大众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是为公共大众而进行的设计,其起点在于公共大众,其终点也在于公共大众,因而其使用及评判权均在公众手里。首先,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公共大众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满不满意,只有他们最有发言权;其次,公共艺术设计一旦完成,就要接受公共大众的评判,这种评判可能是一般性的品头论足,也可能是激烈的评论、批评乃至近乎苛刻式的挑剔。这种成熟化的大众评判机制的建立是公共艺术设计运作体系成熟化的标志,是促使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公共艺术设计精品的不断涌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劳民伤财”的“视觉污染”的层出不穷、恶性循环。我国目前正需要建立这种公共艺术设计乃至所有艺术设计领域的舆论监督机制。
二、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调
1.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一定时期公共大众主流的审美情调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审美的,是多数人引以为美的。虽然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思想是精彩纷呈、主次分明的,但每个时期总有相对主流的、占统治地位的审美情调和风格,这是公共大众的审美主基调,也是公共艺术设计反映审美情调的底线,“它宣扬着多数人的价值观和审美主张,强化着民族意志和国家精神”。①公共艺术设计担负起了塑造和净化人们美好心灵的功能。那些颓废的、与人类精神背道而驰的,所谓前卫艺术是难登也不应登入公共艺术设计的大雅之堂的。因此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它和纯粹个人艺术喜爱不同。”②“如果仅仅是为了投人所好,只是满足一些人的低级趣味,那实质是借公共艺术败坏社会风气,降低公众文化品位,也有违公共艺术的根本宗旨。”③
2.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接受机制是雅俗共赏,收放有度
作为受公共大众制约的公共艺术设计既不能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艺术,或是标新立异、勇立前沿的新潮探索,让公众敬而远之或不知所云,又不能如“俗文化”一样完全土生土长,发乎自然,不加提炼,使公众浑然不觉。它应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融合,既有审美的境界,又能为公共大众所接受,即所谓的“公共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要群众化”。④当然,公共艺术设计追求艺术的原创性,甚至有时并不完全排斥代表一种前进方向的美学前沿探索,虽然当时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看好,而最终的结果是它为更多的人所接纳。如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为法国卢浮宫入口处设计“水晶金字塔”时,有许多法国人是强烈反对的,然而很快它就被几乎所有的法国人乃至全世界所认同,成为新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代表作。但是,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审美创作法则,雅俗共赏、收放有度应是公共艺术设计家所追求的境界。新晨
三、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对公共大众的人文关怀
人道主义、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精神和思想解放的主要成果之一,它使人类精神由专注贵族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到对普通百姓的关注和关怀,人文主义使艺术由“神坛”走向凡间,公共艺术也不例外。“公共艺术需要较长时间与城市建筑环境共生,是广大人民群众活动、休闲、观赏的场所,因此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体贴是最基本的出发点,”⑤尤其在实用类的公共艺术中。如在日本的公共艺术相应的制度中就明确规定:“在公共园区的建设中,诸如供人们方便的座椅、照明灯具、公用厕所、社区布置和指示牌(地图)、告示牌和公用电话亭等是必不可少的;在儿童公园中,供儿童嬉戏的沙坑、秋千、滑梯(三种‘神器’)等也是必备的。并在其性能上作出了责任的规定”。⑥这反映了典型的人文关怀。在公共艺术中往往通过这些细节和构件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为身处其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舒适、轻松、娱悦、互动的环境和氛围,人在其中可陶冶性情、放飞心情、尽情体味生活的美好和惬意,在平凡随意中尽显生命的意义,这是最具生活特色的人文关怀。另外,一些带有象征性和主题意义的公共艺术则通过作品本身的寓意来表达人文精神。如美国艺术家克莱兹·奥登堡的公共雕塑作品《10英尺衣裳夹》,即通过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木衣夹子的形象,打破了公共雕塑所谓的神圣感、崇高感而让人不可企及的固有模式,使人们倍感亲切而喜爱有加,一种融融的暖意在人们心中流淌。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设计与公共大众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公共大众是公共艺术设计投入、创作、评判和使用的主体,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最终归宿,公共艺术设计应充分反映、体现公共大众的共同意志和审美情调,并传达对公共大众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那种“唯我独尊”式的、“闭门造车”式的、过于自我化的艺术创作思想是不适合公共艺术设计要求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的公共艺术设计离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还有距离,如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确定上对公共大众意志的尊重、中国式“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的形成、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创作上对公共大众审美情趣的反映、对粗制滥造的“公共视觉污染”现象的根除,以及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中对人性化的特别关注等方面尚有许多工作要做,对中国的各个社会层面和中国公共艺术设计师而言,未来中国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④邹文.公共艺术在北京,装饰杂志,2002年第10期.
②③⑤袁运甫.有容乃大,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51、101、65、65、65页.
⑥翁剑青.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be—,2001年6月.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8月.第182页.
[2]袁运甫.有容乃大.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51、101、65、65、65页.
[3]邹文.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人民日报.2002年3月30日第7版.
[4]翁剑青.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be—,2001年6月.
[关键词]哈尔滨;公共艺术;本土文化;发展
“公共艺术”一词对于人们已不再陌生,它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而是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公共艺术这个概念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它是什么形态,也不在于采用什么方式,最主要的是公共艺术要体现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表达公众精神。公共艺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诸如建筑、雕塑、绘画、摄影、书法,园林景观、公共设施等,也可以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展示艺术等。现代都市公共艺术及本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业已成为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一、以城市本土文化为底蕴,构建公共艺术的灵魂
一个地区文化艺术的长足发展,必须有自己的主流和灵魂。哈尔滨一向素有“冰城”之称,哈尔滨市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城市丰富的冰雪资源,冰雪文化成为哈尔滨城市人文地理特征的标识,形成哈尔滨市本土文化的底蕴。自1963年举办第一届冰灯游园会至今,经过40余年的磨砺与锤炼,冰雪艺术已日臻成熟,现已成为一支举世瞩目的艺术奇葩。尤其近年来,冰雪艺术的发展,形成了哈尔滨市公共艺术发展的特色之路。冰雪艺术向人们传达着各种思想和理念,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它不仅体现了浓厚的北方特色,同时也展示了哈尔滨公共艺术的风采,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物质载体展现了哈尔滨的本土文化,构成哈尔滨市公共艺术的灵魂,并带动哈尔滨的经济繁荣,提升了哈尔滨在世界的知名度。
二、以风情万种的异国情调为点缀,构建丰富多彩的艺术氛围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窗口。因中东铁路而繁荣起来的哈尔滨,其版图上除了有一批原汁原味的俄式建筑外,还有新艺术运动、巴洛克、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哥特式等风格的建筑。因此哈尔滨被称为“建筑艺术博物馆”。始建于1907年的圣・索非亚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具有典型的拜占廷式建筑风格,它富丽堂皇、典雅超俗、宏伟壮观。哈尔滨中央大街号称哈尔滨第一街,建于1898年,整条大街就是一条建筑艺术长廊。这条百年老街上,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0余栋,其中保护性建筑10余栋,代表着文艺复兴、折中主义、新艺术运动和后现代等多种建筑风格,因此哈尔滨亦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之称。由此可见,哈尔滨的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除体现本土文化底蕴外,还综合了古今中外的艺术特色,它正以立足本土,汇融中西,广取博收,海纳百川的品格,对文化传统和中外艺术思潮关注、吸收、溶解、消化,逐渐形成一种具有地域特色和异国情调的哈尔滨城市文化艺术。
三、以朴实浓厚的生活气息为灵魂,构建人文特色的群众艺术
公共艺术创意之初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起与公众亲和、密切相融而生动的观赏模式,使观者和介入者能够在情感上产生愉悦和共鸣,从而使公共艺术成为缓解城市居民由于工作、生活的快节奏所引起的疲劳一种公众性的生活的艺术”。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代表性形式,更要注重其亲和力的表现。雕塑的亲和力主要表现在强调雕塑作品与社会生活的融洽,强调作品与普通人生活情感的表达,从而让观者与创作者实现心灵和情感上的互通。哈尔滨的雕塑艺术家深深地领会了这一艺术精髓,沿中央大街设计并制作了许多生活小品雕塑,如“夜色多美好”、“小提琴演奏”、“街头画师”等,它们面部表情丰富,动作自然,使人们在休闲购物的同时感受轻松、愉悦,充分的体现了人文关怀。
四、以拼搏向上的乐观精神为导向,构建积极向上的艺术珍品
哈尔滨龙塔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高钢塔,是哈尔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设计与落成,体现了哈尔滨人的智慧和实力。龙塔的结构与内部设计,在展现设计的技术含量、艺术修养独具匠心的同时,更将中国人飞天的理想,通过极富现代感的钢构建筑的形式表达出来。龙塔的落成,促进了哈尔滨向国际化大城市发展的进程。
位于松花江边的“防洪纪念塔”。展现了哈尔滨人不畏艰险、拼搏向上的精神,其整体结构由圆柱体的塔身和附属的半圆形回廊组成,塔高13米,古罗马式回廊高7米,协调壮观。塔身浮雕描绘战胜洪水的生动历史情节。
当然,哈尔滨市乃至于全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如形式和材质比较单一,对本土文化的体现和展示不够,没有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等。但是,只要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能够充分挖掘城市本土文化底蕴,按照艺术发展的规律去发展城市公共艺术,城市本土文化将得到发展和升华,城市公共艺术将得到进步和提升,而城市形象将更加具备本土文化气息及公共艺术特质。
[参考文献]
[1]陈连富.城市雕塑环境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1997.
[2] 孙振华.什么是公共艺术[J].雕塑,2002,(4).
[3] 赵海云,李道刚.漫画黑龙江[J].两岸关系,2004,(7).
[4] 王满.雕塑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空间特征[J].雕塑,2005,(2).
【关键词】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素质
公共艺术是反映地区思想的一种形式,是体现时代文化的一种形态,公共艺术作为一门课程而存在于教育体系之中,是对学生内在思想、素质、思维等因素的强化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是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之所在。公共艺术课,不仅是对校园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还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实际落实,更是对我国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响应。公安院校中的公共艺术课,是对特殊岗位人员综合素质的一种强化培养,是对在校学生素质行为、艺术行为等内在行为的一种深化塑造。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课程,作为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支撑,我们必须正视公共艺术课在公安院校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必须重视公共艺术课在学生整体发展中的辅助作用,必须以系统全面的观点去审视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中显现的诸多弊端,并借助可行的、科学的、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优化完善,以此实现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效益的综合提升。下面笔者就针对公安院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的意义、主要弊端及如何在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中进行优化创新策略展开阐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公安院校开办公共艺术课的实际意义
1.传递技能,提升综合能力
身为公安院校的学生,只有具备多种技能才能适应未来的岗位,才能满足特殊岗位的额外需求。在公安院校中开办公共艺术课,以学校教育为平台对学生进行艺术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以艺术课程为媒介对学生的才能进行挖掘和培育,借助音、美、舞等多种艺术提升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涵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扩展学生的文化事业,让学生在音乐艺术的训练中获得灵魂的洗涤,让学生在美术艺术的训练中获得精神的愉悦,让学生在舞蹈的训练中获得肢体的放松等等。通过公共艺术课程的训练与培养,可以让公安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让学生的发展能够更加协调、更加全面。
2.修身养性,塑造健康人格
艺术,包括才艺与技术,是对生活中各种优质思想进行精炼提纯,是各种思想境界的美化,是社会形态中各种美的演变。通过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不但可以让学生将我国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还可以让学生的品德、个性等等得到塑造,让学生的人格秉性在艺术的熏陶下得以逐渐完善。
3.活跃思维,提升创造能力
艺术,不能仅仅局限于天分,也要归结于自主创造。通过公共艺术课程的外在培养,可以让学生的内在思维和意识得到激发,让学生主体的协调力、鉴赏力、表现力等等获得整体提升,让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在多种艺术的奠基下实现突破性的发展。
二、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1.认知不足,投入较少
公安院校的教学体系虽然设置了公共艺术课程,但是其本身的地位却被忽视,校方往往以专业课程作为主导科目进行教育培养,而忽略公共艺术课程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鉴于公安院校认知的不足和重视的不够,其在公共艺术课的资金上是投入甚微的,艺术课程的教学设备提供甚少,根本无法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在师资力量上更是十分欠缺,专业的课程占据着大部分专业的教师,导致艺术课程专业教师的欠缺,教师发展停滞不前。
2.内容保守,安排不当
由于公安院校自身专业化的局限,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相对保守,大多是以正义性、革命性、红色的音乐作品、影视作品、戏曲作品等作为教学内容,这些内容虽然说与公安院校的专业相挂钩,但是却与社会发展的主潮流相背离,与学生主体的内在兴趣相背驰,导致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越来越低。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安排很不合理。课程的安排常常是间隔时间过长、课节过少,课程的结构常常是过于疏松、过于宽泛,课程的形式过于复杂混乱,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在艺术发展上的需要,无法体现艺术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真正魅力。
3.观念落后,手段单一
在传统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学的观念过于保守、落后,应试教育理念与以师为主的观念主导着教学的整体,令学生主体的艺术发展受到限制,令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所发展。落后的教学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思想,令教师的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循环往复的教学形式无法将艺术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也无法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三、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优化创新的整体策略
伴随着新课程的深化变革,教育教学的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以应试观念为首的传统教学形式逐渐落败并被取缔,以素质教育为首的新型教学形式逐渐成为了教学发展的根本。在素质理念的引导下,在新型教学手段的支撑下,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种种弊端必须及时改正、优化、与时俱进,以保证学生素质、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发展。
1.提高课程认识,加大资金投入
公安院校是为社会输出保障性人才的摇篮,更需要意识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对于社会、国家及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公安院校应当认真审视公共艺术课程在基础课程教育中的深化作用,应当提高对艺术课程地位的认识,应当重视公共艺术课程的整体发展,并系统分析、合理安排、科学规划,以此保证课程体系发展的稳妥性、全面性与有效性。在资金投入方面,公安院校应当放开限制,着眼于艺术课程上的发展,在设备上增加投入,置办先进的、基本的教学设备,保证艺术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在师资人员的引入方面,吸纳优秀的、专业化的教师,创建高专化教育团队,保证教学质量的实际提升。
2.及时转变观念,整改教学设置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影响中,传统应试理念已经无法适存,以教师的言语定教的落后观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作为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当及时打破传统应试观念的桎梏,在教学中树立符合教学形式与学生发展的生本观念、发展观念,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归还于学生,在学生主体的需求上进行艺术课程教学结构、内容、形式等的优化设置,合理安排课程时间、丰富课堂内容、调整课堂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以课程机构的优化为学生搭建探求艺术知识的平台,让学生的艺术发展得到坚实的后备支撑;以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学生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主体的内在文化素养与艺术涵养能够在课程的优化中得到全面提升。
3.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
新课程的改革,向我们推荐了众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现代公共艺术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当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将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科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适宜性地引入艺术课程的教学之中,以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实现艺术课程教学的整体发展。
(1)创设生活情境。
艺术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艺术的教学也必定离不开生活。作为艺术课程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生活素材,以生活中的真情实景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荡学生的思维,让艺术的教学能够因此而富有生活韵味。例如,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具体情景描述或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实际的观看和想象中实现美术能力的发展。
(2)开展小组合作。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艺术课程的教学,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实际落实。在公安院校艺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类别进行小组的划分,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相互探讨、相互促进,使学生的艺术品位、艺术能力等等在互帮互助中得到综合提升。例如,在音乐艺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音乐欣赏后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之中进行自我独特观点的阐述,让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因此而得到提升。
(3)引入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丰富课堂教学的最佳工具,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最优形式。将信息技术引入艺术课程之中,以技术的形式展现艺术的独特魅力,以技术的形式突显艺术知识的重点,让艺术知识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具体。例如,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中的视频形式进行美术作品的具体展示,让学生在亲临其境中感受美术作品的内在活力。
四、结语
总之,对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进行实践分析和探索创新,需要教师立足于当前的教学形式,立足于学生的主体,立足于新课程的改革,在全面的系统分析中探索出适宜公共艺术课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此为基础实现教学与学生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元玉.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实施策略[J].职教通讯,2012(9):31-32.
[2]高红.农林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的教学可行性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0).
现代陶艺具有的可塑性不仅使其更易融入目标环境,通过色彩的模仿、肌理的类化等,与其所依存的空间环境更能达到最完美的契合度。现代陶艺介入空间环境的协调设计,主要体现在环境艺术装饰品设计、建筑内部空间装饰设计、景观雕塑设计及建筑外墙设计等方面,表现形式多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又具有出人意表的不确定性,其肌理和色彩在烧造过程中产生的偶然变化,与造型的约束形成不同的心理预期,这也是现代陶艺区别于其他同类艺术的主要特点。这一特点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各个阶段都予以强化运用,不同的塑形、釉面及施釉技法,以及烧窑方式等,和表现形式共同构建起现代陶艺表现语言,在其介入公共空间时再次得以强化,在大型的场景中进行拼贴、堆叠等,使其效果更富于变化。在严格要求达成预期目标的设计中,现代陶艺材料和工艺上的特点展现了艺术与技术充分结合的魅力,以其丰富多变的艺术语言诠释独特的艺术审美。现代陶艺介入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既要强调设计者的个性化色彩,更要强调环境要素及环境文化的传递,突出其作为公共语言的功能效用。作为公共语言的介质,现代陶艺在陶瓷壁画、景观小品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壁画的表现主题相对宏大,叙事结构趋向复杂,通过陶瓷材料往往结合写实与写意的综合手法,既展现陶艺材料的独特魅力和陶艺技法的特殊表现力,又能贴近主题,完成对主题的诠释。如米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设计制作的大型陶艺壁画,采用类似纪念碑式的表现形式,主题突出、气势磅礴,强化了空间的生机与活力。朱乐耕教授为韩国麦粒音乐厅设计的大型陶艺壁画,突出陶艺材料的可塑性,强调陶艺的形式表现,密集重复的肌理处理仿佛是漂浮的音符,结合波浪形的形态变化,充分自由的表达形式,为坚硬、密闭的空间带来了动感和张力。陶艺景观小品如黄焕义教授的《升腾》,造型节节攀升,充满形体的延展性,色彩对比强烈,突出青花这一具有传统文化符号的装饰形象,赋予作品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印象。在作品《门》中,黄焕义教授同样延续了对青花纹样的偏爱,色彩更加单纯,对于青花的打散重组,已经成为其作品中的特定符号。在陶瓷装饰材料的运用上更加广泛,城市建筑大多通过陶瓷材料作为外墙的装饰,其中科斯体育公园纪念广场的陶瓷材料的运用具有典型的设计意义,通过色彩的渐变和强烈的对比,强化了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力的延伸。现代陶艺介入空间环境的意义更在于其作为文化符号的存在,无论是艺术的表现,还是艺术内在的诉求,现代陶艺在设计启用过程中都不断融合其他艺术的手法和对当代文明的文化解释。陶的烧造和陶器的制造是生发于人类日常生活的一门技艺,贴近市民生活,来源于生活的原始感受,承载着市民文化,其艺术的张力与市民活动空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这种文化与空间的内在联系,使陶艺在介入公共空间中具有穿透时空的解析力和自然的沟通力,作为公共语言传递视觉享受和文化思考,形成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二、空间与环境是现代陶艺的存在形式
“从空间意义上进行探讨,便是给公共艺术做出定义的一种尝试。所有的公共艺术之所以被称为公共艺术,是因为它首先存在于公共空间当中,即它在空间上必须以一种公共方式存在,空间与环境也就成为其本身的存在形式。”现代陶艺介入公共空间,成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其本体空间与外在空间融为一体。现代陶艺与空间环境形成了统一的共同体,是由它的解析力和可塑性决定的,加之现代陶艺的创作中,空间是其中重要的变量要素,是其作为三维立体形态的存在形式,离开了空间环境,现代陶艺也将变成无根的浮土。现代陶艺讲究形式美,其形式表现与空间形态密不可分,是建立在大的环境语言之下的,其内在的象征与形式表现如果离开了环境语言便会产生不一样的解读,正如方圆之间的互嵌所产生的不同含义一样,现代陶艺的内涵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与环境互为表征、异质同构的。相对于传统陶艺的独立存在或装饰居室,现代陶艺更多地走入公众的视野,以不同的空间形态出现在公共环境中。传统陶艺讲究对称与和谐,满足传统文化的内在需求,是中国文化基因决定的,现代陶艺则热衷于创作者的自我表达和对环境的依附。传统陶艺着墨于人文诉求,其表现形式以装饰性见长,往往通过纯粹的材质美、完美的形态和丰富的装饰效果实现艺术形象的塑造。现代陶艺继承了传统陶瓷富于表现性的特征及其材料与部分功能特性,与之不同的是,这种表现性更富有象征性,表现手法上更加开放和自由,更加注重其空间形态的外在联系而不仅仅是造型本身。现代陶艺延展了与水、火、土、空气及环境的密切关系,与传统陶瓷偏向文化制约不同,现代陶艺是基于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理念下诞生的,其形式处理与审美考究并非是简单的独立存在,而是充分考虑环境的制约要素,尤其是当现代陶艺介入城市景观之后,环境不仅制约着陶艺的表现与审美定位,更成为陶艺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诸多当代著名的陶艺家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环境要素对陶艺创作的影响,如黄焕义老师的陶艺作品《萌》,作品既取材于环境,利用自然环境的绿意和生机体现陶艺的自然和质朴,又通过陶艺的泥性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引导人们对自然美的关注。同时在形式上考虑了作品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方形的底座增加了作品的稳定性,淡绿色的调子点染作品的意境融入环境当中。可以说陶艺是另一种形式的架上绘画,可以通过泥性和水火艺术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知,但以其立体的形态相对于绘画艺术而言,空间与环境是重要的存在形式,加之其材料的特性,与环境空间密不可分。现代陶艺通过材料、造型、装饰等实现情感诉求、主题表达及空间塑造。在造型和装饰上,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发扬,也有独辟蹊径的空间创造。材料的运用突破了传统陶瓷泥料的单一表现,综合各种金属、木材、塑料等易于加工结合的材质,充分展现材料的性格对比和视觉冲击,根据主题传达的迥异而结合不同的材料表现,透过材料的肌理、硬度、色泽等语言架构起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对话桥梁。重视作品所存在空间环境,利用材料等语言强化空间环境的约束,可以说现代陶艺视空间、环境为其存在的重要形式。
三、现代陶艺的创作过程释放开放性与群体的空间精神
一、文化的载体――公共艺术
或许在一些人的眼中,公共艺术就是路边的雕塑或者壁画,更偏向于是纯粹的艺术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代艺术家孙振华对公共艺术做出的定义是这样的:“公共艺术是在市民生活的基础上,在公共空间中体现了民主、开放、互动、共享的价值观,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程序保障;它可以利用建筑、雕塑、绘画、景观、水体、表演、影像、多媒体等各种方式,针对和适应各地的地域社区环境的可以实施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可以看出公共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是多样化的,并且随着各种新技术的研发以及表现方式的创新,公共艺术的呈现还不仅仅拘泥于上述的方式。
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酝酿与探索时期,也曾出现过认识上的偏差,比如简单地把环境雕塑理解为对城市的装饰和绿化,造成雕塑规划的泛滥,也出现了许多水平低劣的雕塑作品。在探索过程中借鉴欧美先进的发展模式,并结合自身文化特点,摸索出多种能够适应当代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模式,并在实践中完善,使公共艺术逐渐走到今天百花齐放的繁荣阶段。
公共艺术是思想文化的一种载体,可以折射出城市的文化品质,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学者沙利文说:“当我看到这座城市的建筑,我就知道这座城市的人在想些什么。”城市给人们最强烈最直观的感受来自它的街区、广场、建筑和景观。公共艺术给城市带来鲜明视觉印象的同时,也提升了市民的文化修养,并对公民意识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精神的场所――公共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打造一个可以供人自由交往的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的整体风貌的建设而言景观设计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一定是要体现所在城市的精神面貌,文化特色。公共艺术的介入,是空间精神化的直接手段,这些广场、街区、公园等城市公共空间就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和呈现场所。公共艺术是城市的精神体现,灵气之所在。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对城市的解释:“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是传统文化的储存器,也是新文化的孵化器”。公共艺术成为景观地标,或彰显了城市的传统文化,或赋予了城市新的精神。当地的景观面貌和城市气质会因为公共艺术的存在让人印象深刻,如美国芝加哥公园的“云门”,日本东京六本木的“大蜘蛛”,中国成都IFS的“大熊猫”等,都是极具鲜明的区域特色,都是当地的城市名片。
三、公共艺术的功能性,景观设计的艺术化――公共艺术与景观设计交流与碰撞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景观艺术也是公共艺术的一部分。公共艺术要与环境进行良好的融合,很多时候它是作为一种景观设计的手法出现。公共景观设计与公共艺术是具有较多相似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社会性
公共艺术也是景观人性化的一种体现。古代的园林主要是为上层社会少数人服务的,以皇家园林或私家园林的形式出现,现代的公共景观则强调面向群体的观念,是为大众服务的,作为人们聚集、社交、休闲的公共空间。兼具社会性、开放性,以及一定程度的通俗性。同时强调作品与公众的互动性,也就是亲和力和归属感。
(二)自然生命性
自然性体现在时间的长久性和生命的周期性,动植物以及山石水土等物质会随着时间变化,一个景观或一个艺术作品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生长。现代景观设计中经常强调生态性,打造“雨水花园”,“生态城市”等,呼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公共艺术作品中也有相似的思想体现,不乏对环境破坏的反思和呼吁保护自然的作品。
(三)学科综合性
不管是优秀公共艺术家还是优秀的景观设计师,都应该是一个博学的通才,不仅要了解自然科学,还要学习心理行为学、文化学、美学等。他们既需要想象和激情,也需要理性与缜密。
(四)空间性
对空间的绝对尺寸和相对尺寸的把握;理解空间的主体与客体;对于空间环境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记忆;对于空间环境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理解。
(五)实践性
实践的应用是实现艺术作品和设计作品的关键,通过实践把美好的设想转化为现实中的存在。
两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公共艺术的客体是人,只有人才能够读懂艺术的语言,然而景观设计的客体不仅有人还有各种动物、植物甚至于无机物。再者,景观设计相对于公共艺术更为理性,实施过程会有更多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具有较强的功能实用性。公共艺术更侧重于精神性,因为人的精神活动和文化创造而使公共艺术向特定的方向转变,形成特定的风格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