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杜牧的诗句范文

杜牧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杜牧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杜牧的诗句

第1篇:杜牧的诗句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低聚木糖片 由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1.2 实验动物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和清洁级Wistar大鼠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军)2002-001。

1.1.3 Ames实验菌株 由山东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提供。

1.2 方法[1]

1.2.1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选择小鼠20只,雌雄各10只,体重为18~22g。剂量为10g/kg.bw,灌胃给予受试物,灌胃量为0.2ml/10g.bw。观察14天,记录动物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

1.2.2 Ames试验 试验菌株为经鉴定符合要求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TA97、TA98、TA100、TA102,体外活化系统为多氯联苯诱导的大鼠肝匀浆制备的S-9混合液。根据毒性测定结果,试验设立200、500、1000、2500、5000μg/皿5个剂量,同时设立自发组、溶剂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试验按照平板掺入法在加S-9与不加S-9混合液的条件下进行,每个组别设3个平皿。若受试物的菌落数为自发菌落数的2倍以上,并具有剂量—反应关系则判定为阳性。整套试验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两次。

1.2.3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选择体重25~30g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3个实验组中受试物剂量分别为2.5、5.0、10.0g/kg.bw,另设蒸馏水阴性对照组和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40mg/kg.bw)。灌胃给予受试物,共两次,间隔24h,末次给予受试物后6h处死动物,常规制片。每只动物镜检1000个嗜多染红细胞,记录微核细胞数,计算微核率(以千分率表示)。

1.2.4 小鼠畸形试验 选择体重25~30g雄性小鼠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3个实验组中受试物剂量分别为2.5、5.0、10.0g/kg.bw,另设蒸馏水阴性对照组和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40mg/kg.bw)灌胃给予受试物,连续5天,首次灌胃后第35天处死动物,常规制片。每只动物计数1000个结构完整的,记录畸变类型和数量,计算畸形率(以百分率表示)。

1.2.5 大鼠30天喂养试验

1.2.5.1 试验方法 选用体重60~80g断乳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根据人体推荐量设立3个实验组,受试物剂量分别为0.65、1.30、2.60g/kg.bw(分别相当人推荐量的25、50、100倍),将受试物按照动物体重的10%计算食物摄入量掺入饲料中给予实验动物,即0.65%,1.30%,2.60% (质量分数)。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单笼喂养,自由饮食,每周称重,记录饲料加入量、剩余量,连续观察30天。第30天禁食16h,第31天处死动物,取血进行血常规及血生化测定。

1.2.5.2 观察指标 (1)动物的一般表现、体重、食物利用率。(2)血常规及生化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总蛋白、白蛋白等。(3)病理解剖:脏器系数、大体观察及病理组织检查(肝、肾、脾、胃及十二指肠,或卵巢)。

2 结果

2.1 急性毒性试验 灌胃给予受试物后,两种性别的小鼠均未见明显中毒症状,14天内动物无死亡(见表1)。因此认为该受试物对两种性别小鼠的急性毒性LD50均大于2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该样品属无毒物质。

2.2 遗传毒性试验

2.2.1 Ames试验 由表1-1、表1-2可见,两次试验中受试物各剂量组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反应关系,说明在加与不加S-9时该样品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四株试验菌株均未呈现遗传毒性。

2.2.2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由表2可见,受试物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2.2.3 小鼠畸形试验 由表3可见,受试物各剂量组小鼠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2.3 大鼠30天喂养试验

2.3.1 动物的一般表现、体重、食物利用率 实验中各实验组动物均未出现拒食现象,生长活动正常,体重和食物利用率结果分别见表4和表5。从表中看出各实验组动物体重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实验组动物进食量、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

2.3.2 血常规及生化指标 结果见表6、表7、表8-1、表8-2。从表中看出各实验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总数、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总蛋白、白蛋白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3.3 大体及组织学检查 大体观察各实验组未发现异常,解剖时亦未发现膀胱、肝总管结石,脏器系数未见异常(见表9)。镜下观察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动物少数出现肝细胞和肾间质细胞点状坏死,灶内有炎细胞浸润,肾小管变性等,但病变程度较轻,且无组间特异性分布。脾、胃、十二指肠、或卵巢等均未见有意义的病理改变。

第2篇:杜牧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自相似 自相似角 行为识别

一、引言

在视频目标行为分析中,行为的识别是一个关键问题。人们提出了多种研究方法来识别行为。其中,自相似矩阵法[1]是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文[1]中提出的自相似矩阵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其无法定量判断行为相似度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自相似角的概念,并使用自相似角来描述行为的相似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定量描述行为的相似程度。

二、递归图

递归图(Recurrence Plot, RP)[2]是一种分析时间序列的周期性、混沌性以及非平稳性的方法。递归图可以揭示时间序列的内部结构,给出有关相似性、信息量和预测性的先验知识。

递归图描述了目标运行轨迹中,那些具有相同位置的时刻的组合,如所有的满足条件的序列时刻对,其中是指i时刻目标的位置。在一般情况下,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只要i和j时刻的轨迹点的距离足够近,就可以认为其轨迹点重合。

对于图像序列,递归图定义在二维空间上。单位阶跃函数

其中是预定义的一个足够小的实数。只要,那么在递归图上的处是黑点;否则,处是白点。

三、自相似矩阵

自相似矩阵的概念由递归图发展而来。

对于离散-空间上的图像序列,定义T行T列的自相似矩阵

其中定义为图像帧和之间的自相似“距离”。主对角线表示图像帧与其自己之间的自相似距离,故全为0(因为图像和自己本身之间完全相同,自相似距离为0)。

四、光流自相似矩阵

光流是空间运动物体的像素运动的瞬时速度。光流法是利用图像序列中像素在时间域上的变化以及相邻帧之间的相关性来找到上一帧跟当前帧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从而计算出相邻帧之间物体的运动信息的一种方法[3]。

光流作为图像的一种特性,除了包含图像中目标的运动信息,还包含着三位物理结构的丰富信息,可以用来确定目标的运动情况。

五、自相似角

在文[1]中,对两个行为的自相似矩阵没有定量的分析,而是采用类似光谱的方式来表示。用红色表示相似度最高的点,紫色表示相似度最低的点,相似度介于中间的点,按照其相似度的大小,依次分配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多种颜色。这样处理过之后,两个行为的自相似矩阵都用彩色图像来显示。通过比较这两个彩色图像的相似程度,就可以大致定性的分析出行为的相似度。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根据本文提出的自相似角的概念,对IXMAS标准视频数据库中的一些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1:

表 1 自相似角的计算

实验 行为序列1 行为序列2 自相似角

1 Florien1 Florien1 23?

2 Daniel1 Daniel1 28?

3 Julien2 Julien3 46?

4 Alba1 Julien3 72?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相同的行为序列(实验1,2),他们的自相似角较小;而对于不同的行为序列,自相似角很大(实验3,4)。这说明了可以使用自相似角来判断行为的相似程度。

七、结束语

本文引入了自相似角的概念,来分析行为的自相似矩阵,并试图给出行为相似程度的定量分析结果。而且,在实验中,每次自相似角的计算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因为本身光流法计算就消耗时间,并且从二维矩阵变成一维矢量,计算自相似角也要大量的矩阵运算。如果图像很大,几乎是算不出来的。以上提出的精确度和速度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I. N. Junejo, E. Dexter, I. Laptev, P. Perez. View-Independent Action Recognition from Temporal Self-Similaritie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33(1), 2011: 172-185

[2] N. Marwan. A Historical Review of Recurrence Plots [J].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Special Topics 164, 2008: 3-12

[3] B. Locas and T. Kanade. An Iterative Image Registration Technique with an Application to Stereo Vision [J]. Imaging Understanding Workshop, 1981: 121-130

第3篇:杜牧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 翻译 释意理论 美剧《为人父母》 字幕 交际语境

翻译释意学派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法国,是由Danica Seleskovitch和Marienne Lederer在会议口译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的一整套口译理论,随后将其扩展用于非文学文本的笔译和翻译教学研究。该学派认为翻译即释意,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符号本身而是其承载的意思(sens),所以翻译过程不能看作是一个从源语到目标语言的单向解码过程,而是理解意义与重新表达意义的动态过程。翻译的目的不是语言单位的对等,而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

释意理论强调语言交际环境对翻译策略选择的重要性。Danica认为翻译应该是一种交际行为而不是一种结果(Danica,1978,p3-15)[1],释意派同意索素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说法。语言符号本身没有意思,一个语言符号和一个意思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索素尔,1996:102)[2]。由这些语言符号组成的独立的句子的意思也不确定,因为它认为只要词汇和句子放在一定的语境中才会产生意思。译的对象不是单个的字词句,也不是语法,而是置于语篇上下文当中的意义,语篇可以赋予词汇产生意思的环境。翻译是交际行为;其目的是传递交际意义。为达到此效果,显然不能以词句,而应以交际意义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许钧、袁筱一,1998:193)[3]

美剧《为人父母》讲的是Braverman一家的故事。Sarah有两个孩子,跟父亲Zeek和母亲Camille住在一起。Adam,Julia和Crosby是她的兄弟姐妹。Adam有个儿子Max患有自闭症。

影视字幕的翻译具有特殊性,原因之一就是每个文本都有场景和交流语境。根据释意理论,衡量一个翻译优秀与否的标准在于它能否达到原语作者本来的交际目的。文章从释意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为人父母》字幕翻译当中的一些例子,从而看出在翻译中,译者在理解、组织、传达文本意义时交流场景和语境的重要性。

有一天Max参加棒球比赛,全家人都来观看。Adam因为不满裁判的判决跟裁判争吵了起来,这时候他的爷爷Zeek冲上来帮Adam,结果把局势搞得更严重。晚餐的时候,大家讨论到这个话题。Zeek和Adam有这样一段对话。

Zeek:It was a terrible call and I am proud of you,son,for standing up for justess.

Adam:Dad,actually you are not helping.

“Help”一词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解释是“帮助(某人)”;“协助(某人)做某事;援助;救助”[4]。如果没有上下文,只是一个独立的句子,Adam说的话就被译为“爸爸,事实上你没有帮到我。”也可以说得过去。但是与译者的翻译“爸爸,被你越描越黑了”相比,后者能更好地反映Adam当时的无奈又调侃的语气,也符合家庭聚会轻松的语境。这句话还可以译为:“老爸,你帮的是倒忙啊!”

这次家庭晚宴也是为sarah一家接风。一家之主的Zeek讲完欢迎辞之后说:“Welcome home!”然后其他人都重复说“Welcome home!”重复句子的翻译到底应该选择什么翻译技巧,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决定。译者要是一字一句直译的话,就会很生硬地译出几遍“欢迎回家!”这跟家庭聚会和谐、愉悦的语言环境不是很符合。本剧的译者确实将自己置身于电影的语境当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然后作出“没错,没错,欢迎回家”这样自然、贴切、形象的翻译。

晚餐结束后,家里的女人举行了小聚会。Sarah的妹妹Julia告诉sarah,说她碰到了sarah以前的男朋友Jim,暗示让她可以考虑跟他复合。已经经历了一次失败婚姻打击的sarah拒绝了。她说:“Well,twenty years ago,move it on!”

如果没有语境,只是单单这句话,就给出“哎,二十年前的事了,该往前走了”的直译也没有什么不恰当,但是它跟这个场景并不贴切,反而译者的翻译“是啊,20年前的老黄历,早就时过境迁了”更自然,更能体现这句话的交际意义。这句话还可以译为:“哎,二十年前的老黄历了,该翻篇啦!”

Jasmie带着她和Crosby 5岁的儿子回到了小镇。这是Crosby第一次听说他有个儿子,他质疑孩子是不是亲生的。她解释道:“Maybe you don’t remember that I called you many times.”译者将这句话巧妙地译为:“你也许不记得我给你打了N通电话吧。”这个翻译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没有死板地把“many times”译为“很多次”而是译为“N通”。Jesmie和Crosby都是年轻人,他们的语言应该具有年轻人的特点。中国年轻人流行把“很多”说成“N”。为了让翻译更贴近中国年轻观众的口味,更好地体现这句话的交际意义,译者给出了“N通”的绝妙译法。

释意理论首先把语言同语义分开,指出翻译是释意;译者要译的是语言的动态意义也就是交际意义。它强调交际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关键性,因为语境是决定一个词意义的因素之一。从释意理论的视角对几个节选自电视剧《为人父母》的翻译例子进行分析,得出只有将文本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译者才能更准确地释意,因为只有在交际语境中,词汇才有交际意义,这也恰恰就是译者要传达给译语读者的内容。

参考文献:

[1]Danica,Seleskovitch.Interpreting f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M].Washington,D.C.:Pen&Booth,1978.

[2]索素尔.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1996.

第4篇:杜牧的诗句范文

弁山,风景秀美,素有“吴兴富山水,弁为众峰尊”之称。它还是一座蕴涵着深厚历史文化的青山。南宋诗人萧德藻(他的诗名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相当)因喜爱弁山千岩风景秀丽,隐居弁山,自号千岩老人。跟随他一起寓居弁山的,还有一位文人。永嘉潘柽(chēng)为他取字,号白石道人――姜夔。

二、解读词牌

“慢”是什么意思呢?舒缓的意思。可见本词是曲调舒缓,宜于抒情的“慢词”。

三、解读小序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齐读)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1.交待了词作的时间

2.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

3.写作的缘由,其他词人的评价

四、赏析上片

1.扬州的路上,词人心中的扬州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2.进入扬州城,词人眼前的扬州城是怎样的一座城?

(1)我们看一幅荠麦青青的图画,营造了扬州怎样的景象?

(2)作者进一步描写具体之景:废池乔木,有何作用?

(3)清角吹寒,给人怎样的感觉?

3.名都是作者联想的,在写作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者眼前所见空城之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一虚一实,虚实结合,这是作者写作的特点。上片内容概括为:述所见所闻,扬州残破景象。

五、赏析下片

1.豆蔻,青楼体现昔日扬州何种景象?

2.今日扬州作者又见到何景?

二十四桥、冷月、桥边红药

3.写景运用什么方法?

下片内容概括为:怀古伤今的情怀。

六、关于诗句引用

1.如何理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

A.有很多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最为著名。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

B.在《扬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C.但他的追昔,主要怀念的是扬州的风月繁华与风流俊赏,这多少削弱了严肃的爱国主义的主题。

2.赏析《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卷上珠帘”怎么理解?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总结:整首词通过扬州古今对比,表达作者感慨今昔的《黍离》之悲。而引用前人诗句(杜牧)是本词的另一特色。

【教学反思】

1.关于教什么。我认为语文课堂有且只能有一个支点!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语文课堂必须有一个支点;二是语文课堂也只能有一个支点。一堂课的时间太短了,只有45分钟,但我们的课堂教学又必须是有效性的,因此课堂的目标只能精简,而无法面面俱到。王荣生教授指出课文根据它们在语文课程中的不同地位、性质、功能及功能发挥方式等,可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因此我们在教学目标设定前既必须关照课文所负载、所包含的知识、概念、原理、技能等,又必须仔细研究不同类型的课文所承担的不同任务。《扬州慢》在选文中的位置和性质决定了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既不能脱离课文所负载的单元知识,又可以加以更灵活的处理。

第5篇:杜牧的诗句范文

1.根据拼音和工具书,读熟10首古诗词。

2.根据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10首古诗词的意思。

3.背诵古诗词。

二、交流展示

1.同桌或小组展示背诵成果,可用比赛的方式,也可用考试的方式(比如:看图吟相应的诗词)。

2.全班交流10首古诗词的大意。

教师相机检查学生对下面句子或词的理解:

①“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思?“豆”喻谁?“萁”喻谁?

②“鸟鸣涧”是什么意思?诗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③“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什么意思?“冰心”“玉壶”象征着什么?“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时时舞”“恰恰啼”是怎样的景象?

⑤“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是说石灰,实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⑥《竹石》中赞美的是竹子,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⑦“白日”“青春”“妻子”各是什么意思?哪些词与现代意思不同?带有“白日”的诗还有哪首?

⑧《已亥杂诗》中表达作者愿望的诗句是哪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什么意思?你能举出与这句诗意思相反的诗句吗?

⑩《卜算子》一词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能背诵一首《卜算子》吗?

三、讲述关于10首古诗词的逸闻或故事。

如:曹植的故事,于谦的故事,郑燮的故事等。

四、有机联系,拓展读《江畔独步寻花(黄狮塔前江水东)》《春望》

第二板块

一、根据10首古诗词进行超联想,分类复习古诗词

送别诗──

《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联想到: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

咏物言志诗──

《石灰吟》《竹石》

联想到:

咏鹅(鹅鹅鹅)骆宾王

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

写景诗──

《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

联想到:

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

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

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

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杜甫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

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

第6篇:杜牧的诗句范文

正月梅花凌寒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北宋·王安石《梅花》)“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通“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的《雪梅》一语道破雪与梅的不同,充满人生智慧,读来饶有情趣。北宋林逋的“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把梅花的形态、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唐代黄蘖禅师亦有“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名句。

二月杏花满枝来。

唐代罗隐的《杏花》写道:“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宋代叶绍翁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优美的诗句,被人们千古传诵。

三月桃花映绿水。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唐·周朴《桃花》)清代孔尚任也有“小院桃开人不见,闭门独赏一枝红”的佳句,形象生动,悦目怡人。

四月蔷薇满篱台。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石家锦幛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唐·杜牧《蔷薇花》)“浪摇千脸笑,风舞一丛芳。”(唐·李群玉《临水蔷薇》)画意诗情,令人陶醉。

五月榴花红似火。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山石榴》诗云:“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元人张弘范的《榴花》诗云:“猩血谁教染绛囊,绿云堆里润生香。游蜂错认枝头火,忙驾熏风过短墙。”杜牧的诗用美人去映衬榴花,而张弘范的诗则用游蜂来映衬榴花,同一手法,效果不同,因为蜂性畏火而错认榴花,就更加形象地显出榴花的火红。

六月荷花满池塘。

民间相传,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节。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笔下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荷池小景,以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佳景,千古流传。

七月凤仙展奇葩。

明代瞿佑的《凤仙花》写道:“高台不见凤凰飞,招得仙魂慰所思。”唐代吴仁璧的《凤仙花》诗写得更加形象逼真:“香红嫩绿正开时,冷蝶饥蜂两不知。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

八月桂花遍地开。

明代朱元璋的《红木犀(桂花的别称)》诗云:“月宫移向日宫栽,引得轻红入面来。好向烟霞承雨露,丹心一点为君开。”唐代宋之问也有诗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天香”浸透了赏桂人的身心,也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

九月竞怒放。

唐代白居易有《咏菊》一首:“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元稹也有咏菊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黄巢更有脍炙人口的《不帝后赋菊》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秋菊》中也赞美道:“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十月芙蓉千般态。

唐代白居易诗曰:“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木莲就是芙蓉花。宋代苏轼则写道:“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看来,诗人们皆识芙蓉之美。

冬月水仙凌波开。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宋·黄庭坚)道出了水仙花的轻盈曼妙姿态。杨万里的“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亦风流不减。

第7篇:杜牧的诗句范文

一、从古诗词关键词语的角度赏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非常强调炼字,尤其是古诗名家,总是力求字字珠玑,给人耳目一新而又意蕴丰厚的感觉。在赏析这些诗歌时,要注意赏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从而带动全诗的全面理解。

例如,杜甫的《登岳阳楼》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是裂开的意思,“浮”为飘浮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湖泊东南大地分裂成东南两块,日月星辰宛如在湖水上日夜飘浮。此二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浩渺无垠的洞庭湖的水势。这首诗写出了湖山之胜、登楼的喜悦,也写出了诗人的孤身漂泊之感和家国多难的悲哀境界沉雄悲壮。

二、从古诗词表现的画面角度赏析

古诗有相当一部分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这些诗歌的某些诗句的文字描绘出特定的画面,凸显出鲜明的图画美。近几年,各地中考也非常关注这些诗歌的赏析考查,一般题型是描述这些诗句所表现的图画。在赏析这些特点的诗歌时,要注意研究诗句这种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赏析。

例如,2009年镇江市中考试卷,第7题就属于这方面的考查。试题的内容如下:阅读杜牧的《江南春》,完成7―8题。第7题的要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诗的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杜牧的《江南春》原文是这样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们要教会学生抓住诗歌中的描写景物的字词,理解字词的内涵,并于此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具体拓展相关的景物,还原诗歌所描述的具体画面。

具体到这个题目,诗的前两句中涉及景物的字词有很多,我们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千里”极言江南土地平旷,辽阔千里。“莺啼”,黄莺的鸣叫,莺是江南的一种鸟,通常指黄莺。学生可以进一步打开思路,什么样的黄莺,怎样鸣叫,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填补诗句留下的空白。怎样的黄莺呢?可以说美丽的黄莺。怎样鸣叫呢?综合诗歌的整个内容,写的是江南美丽动人的春景,可说欢快地鸣叫。说得更生动形象一点,可说成快乐地歌唱,这样采用了拟人手法,语言表现力更强。“绿映红”是什么呢?绿的是树或叶,红的是花,可想象成丛丛绿树,朵朵红花,掩映成趣。“水村”指临水的村庄,“山郭”是倚山的城郭。“酒旗”指酒店迎客的彩旗,“风”是刮风。只要将上述内容综合起来,就可以这样来描述诗的前两句表现的画面:“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客的酒旗在风中招展。”这样采取先分后合,展开联想想象,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对应的画面就容易多了。

三、从蕴含哲理角度赏析

我国是诗的国度,唐宋诗歌是我国诗歌发展史的辉煌阶段,这两个历史阶段的诗歌非常重视趣与理在诗歌中的体现,这方面名家辈出。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不少诗句不仅意蕴深厚,而且饱含哲理。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自己,天涯若比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杜牧的《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万木春”;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8篇:杜牧的诗句范文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这一考点的具体要求包括三个方面: 1.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名句。2.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背诵准确无误,默写要求无错漏字、词、句,培养识记能力。3.能够理解和运用古诗文名句。考查的内容有: 1.默写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3.背诵默写教材中的经典课文、精彩段落及名句4.记诵比较熟悉的课外古诗文名句。

【原题再现】

4.古诗文默写(8分)(2011年山东省临沂市)

⑴《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 。

⑵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意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⑶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写鸟儿快乐忙碌的生活来展现早春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 。

⑷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对联:“诗歌百姓,常泪湿单衣,杜老永难老;已住草堂,愿民栖广厦,甫心乃赤心。”其下联中所蕴含的杜甫诗句是:_______,_______。

⑸读诗既可陶冶情操,启人智慧,又可感悟哲理,引人深思。请你默写出四句蕴含哲理的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解析】

2011年临沂中考古诗文默写真可谓异彩纷呈,注重积累能力的考查,纵观这五道小题,⑴和⑶题是理解型的默写,根据题干的要求,在理解诗文含义的基础上填写诗文原句;⑵和⑷属于运用型默写,结合具体语境和课文篇目甚至相关提示,准确填写诗文原句;⑸题属于主题型默写,要求根据同一主题,在具体语境中连续默写几句诗文名句。这一形式具有运用性、整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屡屡出现,应该引起注意。做好⑴至⑷题首先要认真思考每到题目中的题干要求,仔细思考题干要求的默写的诗文中的哪一句话,看看与题干的要求相符合,在草纸上默写出该诗句,注意默写时不要出现错、漏、倒字的现象,书写时要规范工整美观即可。要想做好第⑸道题目,需要打开自己的古诗文积累库,从中提炼出自己积累的古诗文名句中,含有“哲理”的诗句,按照有课内到课外,有短的到长的(每句字数)这样的原则去默写,同时注意题干中的要求,写完正确的诗句后,一定要正确的写出作者即可。

【参考答案】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⑸示例:①问渠哪得清如?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③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④神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⑤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方法指津】

从复习来讲,应做到以下几点: 1.端正认识,保持良好心态。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要保持兴趣,做到持久而准确地记忆,一旦面临试题,便能一字不漏、一字不错地写下来。2.巧学妙记,提高识记效果。重复记忆是复习名句名篇的生命线。一要逐步缩小范围,集中精力搞定难以记忆的;二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分散重复记忆;三要采用分组分类、互相提问和反复复习等方法;四要加强理解记忆,特别是对那些表现积极进取意义的治国治家、志向追求、友谊亲情等中国人民传统美德的名句名篇,要认真理解,促进深刻记忆;五要及时检查,借助运用进行巩固。经常运用是抵制遗忘的好办法。这样做的目的是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3.书写规范,避免书写错误。记忆名句名篇,除古诗文外,还应该注意教材中出现过的名句,如现当代作品、知识短文、注释中的引语等,凡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都应作一番系统梳理。

从考试来讲:古诗文默写试题考查的是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和默写诗文的能力。解答古诗文默写题时要做到:1.正确理解具体题型的要求,按要求默写,特别是要看清题干提示的篇目和作者。2.准确记忆古诗文名句的关键字词,默写古诗文名句尤须注意不能写错字。特别要注意分清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区分形近异义字,突破生僻难写字。3.明确语句出处、理清语句顺序。

【试题演练】

1.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也许你经历过离别吧!请你默写出四句“送别”的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2.诗人写诗作词时,往往只用简短的字句描述所用典故,却能将典故的原意较完整地托出,从而大大增加了诗歌内容的含量. 总的来说典故使诗词更有可读性,你在初中阶段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含“典故”的诗句吧!请你默写出四句“用典”的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岳阳楼记》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杜牧《赤壁》中蕴涵机遇造人,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6.《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第9篇:杜牧的诗句范文

从《诗经》到如今的现代诗,中国诗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历久弥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朴素的诗句道出了朴素的感情。“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简短的诗句表达了屈原对楚国的忠贞情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铿锵有力地说出了他老当益壮的暮年志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仿佛又可以看到陶渊明特有的那份闲适与自然。

诗在唐朝达到了顶峰,内容也更加多元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站在分道的路口,告诉朋友切勿“儿女共沾巾”。“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身陷牢狱,只能望“蝉”兴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太白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将他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志气娓娓道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身处乱世的杜甫,只能空叹国破家亡之恨。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举不完的优美诗句都在诉说着中华文化的发展。

来到宋朝,诗以词的形式继续发展。

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开启了豪放派的大门。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又为婉约派作出了诠释。这两派交映生辉,造就了宋词的不灭地位。辛弃疾的“像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又让我们沉浸在宋朝这段半荣半辱的历史。

接下来的元朝诗以“曲”的形式着称。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将游子的思念描绘得淋漓尽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又道出了百姓的苦难。

元朝以后,诗似乎逐渐没落,但却并未被人们遗忘。清朝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诗的希望。“我劝天公从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琅琅上口的诗句正表达着作者的心声。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