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级教师论文范文

高级教师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级教师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级教师论文

第1篇:高级教师论文范文

1.1对象

2013年我校共有202名在职高级职称教师参加体检,年龄31~60岁,其中男104名,女98名。按年龄分为3组,Ⅰ组62名(31~40岁);Ⅱ组108名(41~50岁);Ⅲ组32名(51~60岁)。

1.2体检项目

202名在职高级职称教师体检项目包括内科,外科,耳鼻喉科,妇科,心电图,胸正位片,肝、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肿瘤标志物测定;B超检查包括肝、胆、脾、肾,男性加做前列腺、膀胱,女性加做子宫、附件及乳腺检查。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处理。

2结果

2.1疾病检出情况

本次体检检出疾病或指标异常60余种,发现异常者197人,总检出率97.5%。其中检出疾病或指标异常的男性101人,占男性人数97.1%;女性为96人,占女性人数98.0%。检出率居前12位的疾病。男性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差异有显著性。从疾病或指标异常的顺位看,男性疾病检出前6位的依次为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心电图异常、肾功能异常和前列腺增生。女性疾病检出前6位的依次为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高脂血症、心电图异常、脂肪肝和糖尿病。

2.2不同年龄段6种常见疾病检出率比较

对不同年龄段常见疾病检出率进行总体方差分析,除心电图异常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5种疾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对有差异的5种疾病进行两两方差分析发现,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在不同组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表明这3种疾病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增加的趋势。肝囊肿检出率中,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糖尿病检出率中,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明糖尿病也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我校202名在职高级职称教师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疾病或指标异常的人数占总体检人数的97.5%。高脂血症、脂肪肝和高血压在体检者中检出率均较高,男性高脂血症占51.9%,脂肪肝占48.1%,高血压占28.8%;女性高脂血症占21.4%,脂肪肝占16.3%,高血压占10.2%。高于王莉英的报道。这主要是由于这一人群肩负着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重任,精神压力大,缺乏充分的体育锻炼、膳食结构不合理所致,而男教师往往更多地参加社会活动,应酬多,而且饮酒、吸烟,因此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高血压、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脑卒中、冠心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占总死亡构成原因的40%以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女性乳腺小叶增生检出率56.1%,居女性检出疾病的首位,与张彩芬等报道相近。乳腺小叶增生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异常、饮食结构不合理、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内分泌失调以及生活方式等有关。有报道认为,乳腺增生症者患癌几率为一般妇女的2~4倍,癌变率5%,应引起注意。要通过自我检查和定期妇科病普查,做到乳腺癌的早诊断早治疗。除了肝囊肿在31~40岁年龄组未检出外,6种常见疾病在各个年龄组均有检出,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也随之增加,可能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系统及脏器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同时高校教师又处于特殊的脑力工作环境,保健意识薄弱。从此次体检结果可见,我校高级职称教师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现就体检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通过健康讲座、义诊、健康知识问卷、健康处方、咨询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健康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普及,以提高健康素养。

(2)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积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充分睡眠,保持身心愉悦。

(3)建立合理膳食结构,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

(4)加强女性教师的保健,特别是乳腺小叶增生的防治工作,开展定期的妇科病普查,维护和促进女教师身心健康。

第2篇:高级教师论文范文

1.1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突出矛盾

(1)关注教师专业化技能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淡化教师专业化本身就包含着对教师的德行要求。(2)校园育人功能更多地被社会、家庭和学校认同,即学校教育的功能从过去以传递知识为主转向了为学生的人生奠定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基础,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和认同。由此,教师在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方面承担的责任和应发挥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师德要求的弱化和环境对师德要求的增强已然成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要求的一个重要冲突和矛盾。

基于以上的两个矛盾,高职院校在教师育人的职业标准和要求上也有了新的要求和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教师要体现对受教育者平等、尊重、公正的关怀。即要求教师要平等地关爱每个求学者,关心其身心全面发展,关怀者应当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关怀。对于教师来说,教师的关怀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对学生的关怀不能出自自己的一厢情愿,不能是强制性的。否则,学生不仅感受不到教师的关怀,而且会体验到教师的压迫,教育的效果也就适得其反。教师要通过平等的、双向的交流对话和沟通,使自己的关怀能够抵达学生,使学生体验并接受自己的关怀。(2)教师要具备多元化的激励方式和教育手段。现代教师的职业角色已经大大扩展,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提问者、辅导者,同时也是聆听者、欣赏者、关怀者,是学生的伙伴、照顾者、引导者和榜样。同时,个体存在唯一和独特性的生命本质。(3)高校教师要始终坚持理想、价值和信念的教育。在终身学习时代,支持个体可持续发展的不仅是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积极的生活态度、热爱学习的情感、成长动机和健康的价值观。(4)高校教师要学会本身的反思、分享和成长。教育工作具有实践性品格。教师要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不断地、经常地、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

2教师职业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行为的驱动力量,不同的动机会带来行为态度和行为效果的差异。教师职业动机是推动教师以其独特的职业角色从事教师职业所规定的行为和活动的内在根本力量。该文即从动机视角关注高职高专教师师德理解和实践,了解教师的类型、职业形象和教学水平和教师职业水准。

2.1从教师职业情感和动机透视师德水平

该文设计了《高校教师工作动机调查问卷表》,随机发放教师问卷150份,通过调研,发现就教师的职业情感和职业动机水平分为两类:完成型教师、成就型教师。其中“完成型教师”是指将教师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以满足个体生存和集体认同为需求,并获得为他人工作的报酬。“成就型教师”是指通过努力获得自己的梦想,追求教师职业带给自己的满足和成就感。通过问卷,我们发现“完成型”老师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工作认知是教师工作是为了获得报酬、工作态度和情感是机械无动力完成、工作效能是满足工作现状,工作行为是付出别人要求的努力程度和靠激励来工作。成就型老师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工作认知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工作态度和情感是充满热情,追求卓越,工作效能是追求教育活动的卓越,工作行为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同时对工作要求永不满足。

2.2从职业道德行为或者职业道德操作透视师德水平

高校把教师按照学科进行分类,有利于教师知识的储备和学科发展与建设,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具体体现在:(1)教学部门会偏重于从知识、教学角度来管理老师,使得老师打上学科标签,弱化教师“育人”的服务本质。(2)学科知识学习只是手段,通过传授学科知识,目的是使得学生了解学科的意义及学科对于科学发展、认识世界和改变生活的意义。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学科教育关注的最核心的是知识的牢固程度和数量,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关注度不高。另外,对于学科教育的认识,仅关注于对知识的传授,对学科教育本质认同度不高。对我们师德建设有以下启发:(1)目前高校关于教师学科划分的方式,即教师“教什么”和教师职业性质和本质即“我从事什么教育”是两种不同的职业价值认识、思想和行为方式。(2)学校要将对于教师所教科目的学科教学优质化的关注更多地向学生学习学科对自身发展、人生意义和社会进步上转移,关注教育对象获益上转移?

3关于加强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途径

3.1教师要回归到“教书育人”的本真

当前社会价值的多元、利益格局的调整,使得教育与市场之间、主导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张状态,教师道德的建设也面临一定的困难。为此,教师的道德建设需要调整思路、转换视角:教师道德建设需要回归到人,回归到教师培养的规律,即:使教师在职场中、在追求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成为师德建设的积极主体,实现师德提升。

3.2通过职场磨练强化教师师德培养

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伦理道德的形成最根本的在于职场的锤炼,教师的每一种职业道德品质生长的土壤都在教育教学的生动、丰富而复杂的情境中。教师是通过每日每时的教学,通过每日每时与学生的交往来成就自己的师德的。因此,教师道德的建设不能脱离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不能脱离教师工作职场。教师要在工作中、在教育活动的职场中有意识地加深对教育专业伦理性的认识、反思自己的道德实践,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道德敏感性,并在道德实践中不断思考教育伦理问题,掌握处理教育伦理问题的策略。在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开发教师的职业认知、情感和态度,重视教师创造热情的激发、审美意识体验、审美能力的生成以及教师自身生命成长的价值追求与生活体验的过程,要“把教师放在道德驾驶员的座位上,以便我们在当前迷恋于专业化的时候不至于迷失方向”。

3.3教师要自觉提升自我修养,坚定育人信念

加强师德建设要教师加强自我修养。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师德建设要充分尊重并发挥教师的自主性,使提高师德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自我成长需要。教师要通过长期的、尽可能丰富的阅读、反思、与学生的交往、参与公益活动以及服务性学习等来增进自己对教育、对孩子的认识,学会和学生打交道。

3.4学校组织文化和政策赋权,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

加强教师道德建设还要求学校赋权。一般而言,促进教师成长的要素有三个:一定的专业化标准;教师的成就动机及对职业的信心;健康的、能保障教师奋发向上、同侪相互激励与欣赏的组织文化。国内外一些教师发展较好的学校也有一条基本的经验,即建立师生之间、教师同侪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积极的相互学习关系,使学校成为有良好精神氛围的学习共同体。为此,学校管理者要充分信任每一位教师,给教师一定的自,发挥教师教育创造的能力,使教师在自主、自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成就自己的师德。

3.5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

加强师德建设还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教师是生活在社会现实中的,师德建设需要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首先,要有切实的政策措施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特别要对坚守教育精神的教师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心诚意的支持。要进一步改革人事制度,健全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其次,要以恰当的尺度评价教师。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对教育活动、对教师要求和期待过高,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对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教育的职业特性尊重不够,对教师的评价也不够合理,这一状况亟待改变。任何一个教师都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成长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中,社会和教育管理者要从发展的角度给予教师适度宽容。

4结语

第3篇:高级教师论文范文

针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计算机教学规律,改变传统的讲授法,引入项目教学法论文,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基,增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指导下,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针对中职生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通过示范项目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并架构起学习新知识的支点,然后运用知识迁移、协作讨论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1.创设可行的问题情境 

教师设计问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对问题解决活动学习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实际生活,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学。 

2.项目设计的层次性 

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完成项目。因此,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类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设计的项目有层次感。 

3.项目的设计要让学生积极参与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共同参与,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更好地发现问题,使项目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通过使学生的共同参与顺利地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4.项目的设计要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 

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和软件的学习、帮助功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启发学生亲自去尝试和探究去发现,鼓励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内容和项目实例的选择应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素材和依据。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项目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相关工作项目,提出相应任务目标,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在教师指导、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在做的实践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领悟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增强职业意识和兴趣,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计算机基础Word教学中,教师以“小报制作——校园运动会”为项目课题,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主题制作小报,发动学生结合学校近期举行的相关活动写稿件、拍照片,同时运用网络、报纸、杂志查找相关素材,设计小报图样,总结制作小报应具备的要素。 

上课时,学生带着小组成果来到机房,同组成员安排在一起,推选组长一名,协助教师帮助其他同学并起到带头激励作用。组长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分配组员不同工作任务,组员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在小组中选一位同学担任版面设计师,将草图上的版面在Word中画出来,再将其他同学输入电脑中的文章和图片插入其中。完成了自己工作任务的同学也到版面设计师周围指手画脚、出谋划策,“你用红色看看,红色好看”“这一行字要变大、加粗,这样醒目”……各抒己见的声音不绝于耳。当组内成员遇到技术或资源使用等问题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向老师、同学求助。教师在巡视辅导过程中,密切注意各组对知识点在理解和运用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在学生自学探究的过程中穿插讲解。如“文字竖排、插入背景”“如何在正文随意定位插入图片”“怎样改变文本框的形状”等。对于格式设置(文字、图片)、表格制作、版式设置(页面、分栏、文本框)等重点和难点,教师根据全班同学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进度,及时讲解、演示、点拨,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注意力集中、积极性高、求知欲强,有时若有所思,有时表现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教学中,要注意控制教学节奏,围绕任务目标,努力做到寓学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在学生实际操作中给予恰当指导,通过一些实例诱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有实际困难时,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他们一步步自行解决问题。例如,我提到在重大事件来临前常有倒计时的说法,于是有位同学制作小报时就别出心裁,在报头旁边设计了一个倒计时,再配上动画使小报显出其独特的艺术性。再比如,学生查到参赛选手资料,就设计了专题特写:运动员风采,她设计的版面被大家公认最大方、最有新意。看到别人的作品,能极大刺激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欲望,许多学生都积极动手在画图等软件里制作和处理有自己个性的作品。有些原来畏难厌学、迷恋网络的男生,由于他们聪明好动,反应较快、接受能力较强,在项目工作中脱颖而出,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潜能,享受了成功的快乐,找回了自信也增强了学习兴趣,有的还成为上机实践课的骨干。

由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营造了创新思维的形成条件,培养了协作精神。在规定时间内各小组都出色完成了任务,由于打字速度不同,有先后而已。作品风格各异远超过我的预想,小报布局、审美、制作无不体现了各组成员的智慧和汗水。 

项目完成后,由每组推荐自己优秀作品供全班同学评析,对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请教师和其他同学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最后选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性机制,将传统教学中师生间的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自我评价,促进了学生间良好人际合作关系,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四、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1.项目教学法的初衷是让学生独立完成项目 

这一过程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技能;实践经验也应该是学生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也不是教师灌输的,因此,项目教学法的讲解应该包括对重点教学内容的讲解,其过程应该精练,最好是通过简单的例子用实际操作的方法来进行,这样学生才更容易理解、接受,为学生独立完成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2.项目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3.项目总结必不可少 

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自己探索钻研的过程,因此,项目完成后的总结显得尤为重要,它包括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思路总结可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技巧总结中,应把不同的解决方法展示给学生,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这样,学生可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 

第4篇:高级教师论文范文

高校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自身尤其需要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对已获得一定学历教育和专业职称的在职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学历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是使受教育者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需要,是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也就直接地影响着我国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对于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就显得尤其重要。高等教育要面对挑战,冲出重围,其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就是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的力度。国家各级政府已经意识到加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就业要求,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强化职业技能鉴定。整合各项财政补贴政策,加强对职业培训的资金投入,实施青年技能就业和技能成才培训计划,将城乡就业求职青年全部组织到劳动预备制培训之中。实施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根据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发展要求,组织企业员工开展新一轮岗位提升培训。针对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农村居民进城落户者、退役士兵等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切实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增强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效。实施就业培训基地建设示范工程。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教师发展的共识。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的《关于教员的地位和建议》中提出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它指出“教师应被视为专门的职业,教师应通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掌握已经被证实的认识以及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的技能,从而为社会公共服务。”

2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项目评估及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个项目培训的评估都分为四个层面,即反应(reaction),学习(learning),行为(behavior)和结果(results),这四个层面都很重要,都应该被教育、培训、发展方面的专业人才在进行计划,协作或者教学时所了解,不管培训内容是技术的还是管理的;不管参与培训者是否是管理人员;也不管培训项目是在教育、商业,或者企业。在有些情形下,尤其是在学术机构,培训的目的并不需要改变行为。最终的结果仅仅是增加知识,改进技巧,改变态度,在这种情形下,只需要前面的两种层面来进行评估。评估的原因就是为了确定一个培训项目的效果。在计划和实施一项有效的项目培训时,下面的每一个因素都值得考虑:1.确定需求;2.确立目标;3.确定培训内容;4.挑选参与培训人员;5.确定最好的培训时间安排;6.挑选合适的培训设施;7.挑选合适的培训师;8.挑选及准备好听音录像设备;9.协助好项目培训;10.评估项目。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项目评估不同于其他项目培训的评估,它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一种知识和观念的更新,最终的结果仅仅是增加知识,改进技巧,改变态度,只需要对前面两个层面即反应和学习进行评估。通过学院暑期对我校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看出,此次培训从计划到实施,没有进行系统的评估,没有对高校教师的培训需求做调查,第一个要素确定需求就没有做,不了解高校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这就导致有的培训内容不符合教师需求,也就无法确立目标和培训内容。在培训时间安排上,挑选了假期刚放假的几天,有的教师有抵触情绪,加之天气炎热,教室学员多却没有空调设备,学员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导致不到一半时间学员退课人数达到三分之二。学员的挑选几乎是强制性的,主要通过政策的硬性规定而不是出自教师自愿,因此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应该是一种自觉的自我发展,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和社会迅速变化的时代,高校教师本身的知识需要更新,高校教师需要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

3解决方案

第5篇:高级教师论文范文

如前文所述,在国内大部分高等院校中,计算机专业均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然而由于各学校普遍存在教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较弱等现象,因此,在目前的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尚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1重视程度尚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较多,长期以来大部分计算机操作技能均是在平时的使用中自学获取的。因此,很多学生认为“上计算机课用处不大”或“自己学也能学会”,从而产生了对计算机课不重视的心理。而作为校方,特别是部分非计算机专业的院系,往往把对学生的考核重点放在专业课程的考评中,忽略了所谓“与专业课联系不大”的计算机教学。这成为阻碍很多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1.2计算机教育与计算机科学发展脱节

计算机技术属于当前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高、更新换代快,而由于许多高校长期沿用一套教学方案,多年不作大规模改动,因而使得计算机课堂上所传授的部分内容不能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例如讲解常用的office的使用时,许多学校机房仍在使用OFFICE2003版本而不更新,导致许多先进的操作技巧无法向学生传授,不利于学生操作水平的提升。此外,由于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操作较为熟悉,因此对教师传授的“过时的”知识点十分敏感,不免因此对计算机课产生厌倦,而这种不满情绪无疑对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是十分不利的。

2计算机教育改革措施建议

2.1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利于教师思路的更新,同时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现象,为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尝试采取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将重实践、重创新的理念融入教学之中。例如,部分高校在计算机课堂中尝试采取案例教学的方法,即在完成了必备理论知识教学环节之后,由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个计算机相关案例,并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并利用所学知识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山西省某高校计算机课堂上教师提出的“让我的大学生活动起来”主题案例为例,教师在完成Flash软件教学后,要求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动画短片,展示自己的大学生活。学生通过自主配色、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使得自身对Flash的操作技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进步,同时亦提升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2.2提升教师薪资待遇,定期开展教学培训

为将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引入到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团队之中,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各高校教师薪资经费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待遇,使高校教师成为越来越多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理想就业选择。同时,对于已有的教学队伍,各高校应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及时更新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不断提升其教学水平。

3结语

第6篇:高级教师论文范文

1.1合理的分组方式

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所以教师进行分组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特点,通过对学生各个方面的了解进行合理分组,这样才能保证分组平衡。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并且结合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要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稍微差点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学习好的学生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还可以学习到好学生的方法,因为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很有针对性的,毕竟教师面对的是全教室的学生,不能因为个别同学学习进度而停下脚步,所以分组的好处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对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可以进行交流,学生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将不理解的知识点和问题提交给教师,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对小组问题进行讲解,提升教学质量。

1.2强调教师在分组协作式学习中的地位

分组协作式学习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对计算机知识进行创新,改变以往的计算机教学大纲,在对分组协作式学习教学方法的了解基础上,做出合理的适合分组协作式学习教学方法的方案。例如,在对《信息技术》中计算机组成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该部分的教学目标,对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学习任务进行科学的订立,全面把握任务的难易程度,并且将计算机外装硬件给学生看,每个小组之间进行传阅,让每个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计算机的组成,理解计算机中的CPU(中央处理器)、RAM(随机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的区别和含义以及作用。教师要把握好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操作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能动性;同时,教师要明确自己在分组协作式学习中的作用,不能认为学生既然能够在分组中学习,就可以放松自己的教学安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2]。

1.3加强教学内容的展开,设置相应的任务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也很高,但是以往的教学,都是在理论上进行探讨,忽略了计算机的实践性,所以,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加能把握知识点,并运用到实际当中去。例如,在讲解“word”内容时,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word的操作技巧和排版规则,这些内容相对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分组协作式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实践活动,针对word的操作技巧和排版规则进行实践,要求每组学生根据相关内容进行海报设计,而且,小组进行设计的话,如果遇到操作问题,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也可以请教老师,通过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这样更能够把握“word”的操作技巧,最后教师再进行相应的点评和讲解,对每组学生做出的设计作出评价,并指出一些实践当中学生常见的问题,达到预期的效果。

2结语

第7篇:高级教师论文范文

广告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模式,主张教、学角色换位,教师为“配角”,学生为“主角”,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强调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广告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模式在课程建设上,以基本技能课程为主线,依托各个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实现教学与生产为一体的“项目”教学课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引学互动”的方式。教师通过引用企业真实项目作为案例讲解,再将一个独立的企业真实或仿真项目布置给学生个人或团队进行设计制作。学生通过信息收集,方案设计、制作,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来完成任务。教师在教学中侧重于对学生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和思维的培养,重视学生在完成过程中的参与和在交流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则在进行整个项目的设计制作中,通过合作、协调,了解工作过程及掌握每一个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环节。项目式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分工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目前,笔者所在的学校根据广告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结合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将广告设计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类,并在项目式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重点。专业基础课着重于“讲、练、评”的教学方法;专业课着重在各课程衔接上采用“递进式”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要求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按照企业真实的业务顺序及所需知识来设计,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实现课程与专业的教学目标。以标志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及印刷工艺课程为例,按行业、企业对项目设计的要求应该是先做标志,再做广告,最后进行印刷等。所以,在课程的安排上,就可以先集中安排标志设计课程,再集中安排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待后一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也到了要用到印刷工艺的知识了,这时,再集中安排印刷工艺课程的教学。采用这种递进式的教学,根据教师设计的真实且有衔接关系的业务,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的方式,一环扣一环,变枯燥为生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融理论于实践,实现“教学做、理实用”的无缝对接与完美结合。同时,笔者针对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特点,对广告设计专业学生进行一次综合性的调查,设计有关“项目式”教学方法的调查问卷。此次调查报告共发放调查问卷495份,回收问卷495份,回收率100%。在调查有关广告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中,题目为“项目教学法是运用实例解析和项目训练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你对这种教学法的态度是”的问题中,选择喜欢并支持的占73.7%,排在选项的首位;在题目为“你认为项目教学对你的设计能力有何帮助”的问题中,有68%的学生选择了“使我在遇到同类型的设计时,能够快、准地进行设计”,有25.7%的学生选择了“只对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的案例能够顺利解决,对于新问题就无从下手”,有6.3%的学生选择了“基本没有帮助”;在题目为“你认为普通教学与项目教学的区别是”的问题中,有79%的学生选择项目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设计水平,有16%的学生选择“普通教学更容易接受”,有5%的学生选择“二者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由此可见,在广告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中,学生用实际行动去设计,能亲身体会到设计的内涵,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学习积极性;在设计的活动中,学生与学习伙伴合作去完成某项设计任务时,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作品设计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由此证明了学生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持支持和接受态度的。

二、广告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模式的考核方法

广告设计专业应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具体的考核方式,其内容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并将过程反馈的情况作为评价的重点;二是将教师的单方面评价方式改为让学生及团队参与到评价中来。

1.广告设计专业总体考核标准

为了配合广告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模式实践的有效性,笔者根据该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该专业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探索相应的考核标准。专业基础课结合各课程考核的结果,占总评分值的30%;专业课结合各课程考核的结果,占总评分值的60%;学生学习期间的综合表现(遵守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则占总评分值的10%,

2.广告设计专业基础课考核标准

(1)专业基础课的考核标准。专业基础课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是以教师为主的。目前,结合“项目式”教学模式,以过程性评价为重点评价手段,以目标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为最后考核手段,对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考核方法进行系统的制定,规范了广告设计专业基础课的考核标准。在考核标准中,专业基础课程主要通过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专业知识包括掌握各项目内容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专业技能包括项目制作的过程、制作的效果和目标性的考查结果。各课程总的考核方式将采用综合评价,即自我评价(30%)+教师评价(70%)的权重得分;最终按照各项考核内容的权重得出各项的总分,

(2)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成绩登记标准。结合广告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情况,按照其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特点,编制了专业基础课程综合考核成绩登记表,代替传统的平时成绩考核登记表和作业批改登记表。综合考核成绩表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包含:学习态度(出勤情况、上课学习积极主动性方面、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等)、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等职业素养方面的考核,占总评分值的20%;课程知识(应知部分)、作业、各项目学习成果等过程方面的考核,占总评分值的50%;由任课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综合方面的考核占总评分值的30%,如图3所示。课程综合考核成绩表作为任课教师对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可作为点名册、课程提问、检查学习情况、检查作业等多项纪录表。教师将在课程结束后根据各项考核成绩计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

3.广告设计专业课考核标准

专业课程主要通过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职业能力包括项目制作过程、完成效果和项目拓展情况。各课程总的考核方式将采用综合评价,即小组互评(40%)+教师评价(60%)的权重得分,最终按照各项考核内容的权重得出各项的总分。

三、小结

第8篇:高级教师论文范文

1.1良好的个人信息素养教育

数字时代的来临要求图书馆员由传统的文献管理者和文献提供者向信息时代的知识导航员转变。图书馆员要提高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水平,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能够利用信息工具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面对网络上浩如烟海的信息,要进行筛选整合并进行深层次开发、利用和创新,从而为用户提供更高层次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员在为高校师生服务时要能够做好参考咨询、定题检索、课题查新与研究、信息编译和分析研究、最新文献报道等信息服务工作。

1.2提高外语水平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利用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网络信息服务。现代自然科学体系是由西方建立的,而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又大都以外语形式表达传播的,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员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以便能更好地参考国外先进的科技文献资料,收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信息,做好这些外文信息的编译、整理、储存、服务工作,为学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参考借鉴,促进国内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

1.3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完善学历教育

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比较复杂,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学术性很强,是以图书馆基础知识与专业技术知识为基础。因此高校图书馆员要加强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的学习,要掌握文献编目和分类的知识,掌握图书馆信息检索知识,不断培养情报信息意识,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是多学科知识的信息库,是各科知识的信息集散地。在大数据时代,网络上的信息知识就是一个庞大信息知识系统,高校图书馆员要对这些庞杂的知识系统进行筛选,分析整合,就需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知识,能准确地对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为高校师生做好信息的深层次服务。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员也转向更高层次的信息加工服务。高校图书馆员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学历等级、知识结构、专业水平采取不同的学历教育,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员的学历,以便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提供科研教学服务。

2加强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途径

2.1参加学术交流与科研活动

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为广大师生教学科研服务的重任,是以帮助高校师生解决科研学习问题,满足其信息需求为出发点的,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员随时跟踪用户的信息活动。需时刻注意各个学科的发展,了解学科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满足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高校各种学术交流、讲座的机会很多,高校图书馆要鼓励馆员积极参加这些学术交流活动,注意各学科专业的学术发展动态,帮助高校图书馆员及时补充更新学科知识,开拓视野,启发改变思维,将图书馆的信息知识服务更上一层楼。

2.2鼓励图书馆员在职进修

现代科学信息迅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员要不断充电学习,才能更好地胜任数字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需要,因此高校图书馆要鼓励馆员在职进修。例如,让非图书馆专业的馆员重新走进课堂,学习图书情报专业的学历课程,系统地学习图书馆相关知识,让图书馆专业的馆员学习相关学科知识,拓宽馆员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适应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2.3参加专题培训或讲座

参加各种培训班和专业讲座的学习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3],也可以到更高层次的高校图书馆或国家图书馆参观实地考察,与其他馆的馆员交流探讨业务,学习先进管理服务经验,在本校图书馆内部可以邀请图书馆专业的人员给非图书馆专业的人员讲座,大家共同进行业务交流,将大家在工作中累积的隐性经验和知识通过交流相互转化,大家都能获得知识和业务能力上的提升。

第9篇:高级教师论文范文

高校教师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采用.NETFramework3.5框架,利用+C#技术,运用C/S和B/S相结合的系统架构来设计完成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开发平台采用微软的VisualStudio2010。

1.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在各专业学科领域涌现出了很多学术成果,并据此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及著作,如何对这些宝贵的学术成果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是当下各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本人日常工作经历,并走访了各级各类高校相关管理工作人员、专职教师和科研人员,收集了大量需求信息,随后进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程序编码,最终形成了本系统原形产品,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有:1、教职工所撰写的论文及著作基本信息查询,包括:第一作者姓名、第二作者姓名、第三作者姓名、论文(著作)名称、ISBN(ISSN)、出版社名(期刊名称)、成果类别、获奖情况、总页码、封面彩图、封底彩图、总字数,本人所完成的字数等信息;2、根据论文及著作成果影响程度和类别,以及本人完成的字数来计算科研积分及工作量折算;3、存储论文及著作的的目录,封面、封底图片,以备日后查询;4、与现有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系统无缝集成,以便汇总教师总的工作量及绩效津贴。图1反映了高校教师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的主要工作的流程示意图,其中教师操作部分使用B/S模式,采用Windows2003server+IIS+.net+MSSQLServer2005平台,使用C#.net进行编程;管理工作人员操作部分采用C/S模式,使用C#.net进行编程。

1.2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系统设计

由于高校教师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中涉及到的用户权限和业务一般相对复杂,因此在进行数据库系统设计时,充分利用数据库理论和设计规则,同时兼顾硬件系统性能指标等客观条件,适当容忍较低程度的数据冗余。由于要储存论文及著作的封面、封底的图片,故涉及到大量图像采集和存储,对系统的存储功能要求较高,要求采用大容量存储技术,对所有用户所提交的各种文档采用二进制流文件格式统一存放到数据库中,避免了占用服务器中的大量存储资源,根据需要,在数据库中设计若干个数据表,其中论文及著作表(CEC_AUTHORS)主要存储教职工的论文及著作数据,该表是整个系统的主数据表,其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著作编号为主键,封面、封底字段的数据类型设置为image数据类型。同时,为降低系统运行中出现“脏”数据的几率,在数据库系统别设计了以论文及著作表为中心的数据库关系图,以保证数据库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如图3所示。

2基于绩效管理制度的高校教师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的实现及性能分析

本系统的后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搭建,在B/S部分采用了MVC(Model-View-Controller)三层结构设计模式,即模型-视图-控制器三层,用以实现程序代码、业务逻辑以及数据显示的分离,下面谈谈对系统的实现和性能分析。

2.1系统实现

在此,笔者以本系统中位于Model层中的数据访问类的实现和View层功能的实现为例,简要叙述基于.NETFramework3.5的高校教师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的B/S部分的实现过程。由于篇幅有限,在此简单罗列部分关键代码,希望能抛砖引玉,在MicrosoftVisualStudio2010开发环境下,实现数据访问公共类的简要代码如下。在B/S部分,系统中的用户登录模块负责接受来自UI层的用户号、用户密码、用户身份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送到控制层,控制层根据不同用户身份数据,返回相应的不同数据给用户,从而在View层中显示不同的内容,图4和图5展示了根据不同用户身份返回不同的View内容。在C/S部分,管理员对论文及著作成果信息进行逐一分类、汇总核实,然后根据教职工通过B/S客户端提交的信息对各成果取得人进行统一入库归档,如图6所示,其中作者单位和姓名是根据教职工提供的作者教师号自动生成,无需管理人员手动输入。

2.2系统性能分析

本系统采用基于.NETFramework3.5开发平台,该软件项目充分利用AJAX技术创建更有效、更具交互性、高度个性化界面,在B/S部分的Web系统中大量运用母板技术,使整个系统界面统一规范,外观友好,设计合理,用户操作起来非常方便。服务器采用WindowsServer2010操作系统,运行稳定,响应速度快,数据库系统状态良好,数据准确,同时为方便管理、整合各种数据,便于用户检索数据信息,在设计本系统后台数据库时,采用了大容量存储技术,合理、恰当地利用了数据库系统的事务、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等技术,优化服务器配置,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使其满足海量数据的并发访问和存储的需要。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