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命生命阅读答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再塑生命的人》其实就是《再塑生命》,文章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系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再塑生命的人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再塑生命的人①有一天,莎莉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布娃娃,同时也把原来那个布娃娃拿来放在我的膝上,然后在我手上拼写“ doll”这个词,用意在于告诉我这个大的布娃娃和小布娃娃一样都叫做“ doll ”。
②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 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利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片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③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利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 ” ——“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④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⑤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华文出版社 2002 年版)
1.结合选段说说标题中“再塑生命”的含义。
( 2 分)
2.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有耐心、有慧心的老师。
请在选段中分别找出依据。( 4 分)
耐心:
慧心:
3.为什么“我”此时会“悔恨莫及”?(
3 分)
答案:
1.“
再塑生命” 从字面意思看,是“ 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 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本来, “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 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 “ 我” 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 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 光明” 一词是用其喻义)。是莎莉文老师让“ 我” 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莎莉文老师还教“ 我” 懂得“ 什么是爱” 。正如作者自己所言: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 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 再塑生命的人”,从中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2.耐心:当我不明白“杯”和“水”的区别时,我大发脾气,摔碎娃娃,
莎莉文老师极富耐心, 把布娃娃碎片扫到炉子边后,便领着“ 我”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慧心:“散步”让我心情愉悦, 把“ 我” 带到了井房,创造了良好的教育契机。让“我”通过触觉感知事物,巧妙的教会我“水”这个词。
3.“我”对于刚才的所作所为后悔莫及,所以就可以概括刚才的所作所为都包含什么即可。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不明白“杯”和“水”的区别,自己大发脾气而且还摔坏了莎利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布娃娃,当我在老师的帮助之下有了进步,心情平复以后,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莫及。
再塑生命的人读后感范文这篇课文记叙了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生。海伦1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她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说话,用手指讲话,并掌握了五种语言,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着名的哈弗大学拉德克利女子学院,此后,她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的事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高等学院的赞扬。
一个不幸的聋哑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和荣誉,是多么令人敬佩啊。如果没有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那他就可能成为社会的’寄生虫’。是莎莉文老师给了她生命;莎莉文老师给了她内心的光明;是莎莉文老师给了她自由的世界。如果她向命运屈了头,那她会是什么样的。然而,她没有,她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走完了人生的道路,并为人类作出贡献,成为一个知识广博,令人尊敬的人。
海伦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给予我们极大地鼓舞。一个又盲又聋的残疾人都能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最后成为那么令人尊敬的人。而我们有些健全人了。却总以条件差呀,困难多呀作为借口,但是和海伦相比,这些困难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人只要拥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悦读记・第九回:现代文“小阅读”应对方略(上)
在高考中,现代文“大阅读”一般是18分(2009年有可能提高到20分),现代文“小阅读”一般是12分(有些省份是9分)。从分值看,“小阅读”相当于“大阅读”的三分之二,不可小觑。由于“大阅读”是文字表述题,不管是答题的难度还是批卷的误差都较大,失掉一些分数似乎是正常的。而“小阅读”主要是选择题,得高分相对比较容易。
从这些年一些高三同学的成功经验看,要做好现代文“小阅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用求知的心理阅读。
“小阅读”一般都是知识性短文,看了能够增知识、广见闻。在阅读之前请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从这篇文章能够学到什么呢?”在考试的时候,如果能够用这样一种心态阅读,就能够迅速进入良好的阅读状态,不会浮躁,更不会紧张。一些同学高考考不好,不是由于知识积累不够,也不是由于解题能力不强,而是由于心理素质不过硬――受“考试外”的东西干扰太多,自己把自己吓坏了。用求知的心理阅读,能较好地排除这类干扰,从而发挥真实水平。
(2) 第一遍一定要读细。
细读了第一遍,就能够较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碰到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就会有主心骨,不至于受一些表象迷惑。有些同学喜欢草草看完第一遍,然后根据题目的选项再来细读、推敲,结果常常犯“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的毛病。做题目缺乏整体意识,顾此失彼。
(3) 每一选项都要从原文中找到依据,并及时在相应处做好标记。
有些同学喜欢看完文章后根据“阅读印象”做题,结果常常在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上犯错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每一道题目都“逐项落实”,每一个选项都在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表述,再仔细比较其异同,并及时在原文处做好相应的标记。做这些标记的好处是,当一道题目的四个选项全部看完后还无法确定答案时,我们肯定要把每一个选项的表述与原文再作比较,这个时候,有了这些标记就能节省很多时间。
(4) 做题的依据应是作者的观点,而不是同学们的常识。
常听一些同学说,“这道题目的答案当然是这个,不看文章也知道”。这就犯了现代文阅读的大忌。其实,不管面对“小阅读”还是“大阅读”,都要谨记一点:现代文“阅读”,考的是同学的“阅读”能力。能不能从文章中筛选出有效信息,能不能从文章中读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才是现代文阅读所关心的,而同学们自己的“常识”则与此无关。
从题型设计看,常见的现代文“小阅读”有以下几种题型:重要概念理解题、关键语句把握题、核心内容理解题、相关信息判断推断题、表现手法鉴赏题。本期我们着重介绍前三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一、重要概念理解题
解答此类题目,第一步是从原文中找到与该概念相关的核心句子,第二步是从这个核心句子中剖析出该概念的本质特点,第三步是根据这个本质特点来判断题目所列出的四个选项的正误。比如2007年高考浙江卷第7题:
下面各项陈述中,最能说明“通感”特征的一项是
A. 弹拨乐器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
B. 玉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
C. 珠与玉的光彩,有着东方人的含蓄之美。
D. 在中国民族乐器中,琵琶最具珠玉之美。
“通感”一词出现在选文的第二段:
我国历来把“珠”和“玉”视为“珍宝”,或者说它们是中国人“美的理想”。在大自然中,很少有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而“珠”能接近正圆体,这恐怕是珠能引起美感的原因之一,所谓“物以稀为贵”。而“玉”则致密、细腻,是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握在手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这里“温”“润”“泽”都带有三点水,这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珠与玉都有一种光彩,这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即所谓东方人的含蓄之美。说“在声音上要具备珠与玉的美学品质”,具体地也是笨拙地说,就是声音要具有圆润、饱满、结实、细腻、有分量、有光泽、水灵灵等性质。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这在修辞学上叫“通感”或“移觉”。例如,用“高”“低”和“明亮”“甘甜”来称呼和形容声音。事实上作为听觉对象的声音,并不具有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才有的明亮、甘甜的性质,之所以这样来称呼和形容,就是“通感”的原理在起作用。
关于“通感”,文段中有一个定义式的句子:“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这在修辞学上叫‘通感’或‘移觉’。”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得出“通感”的本质特征――不同的感觉之间相通。根据通感的这一本质特征来考察题目里面的四个选项,可以非常容易地选出B这个答案。因为A项中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的发音,都只与听觉有关;C项中“珠与玉的光彩”都只与视觉有关。应该说,B项和D项似乎都涉及通感的特性,但相比较而言,D项重点讲的是琵琶的发音特点,而B项出现在原文第二段中,恰恰就是用来说明“通感”的特点的,所以最能说明“通感”特征的一项是B。
二、关键语句把握题
解答此类题目,第一步是从原文中找到该句子;第二步是阅读与该句子密切相关的上下文(因为句不离段,要正确全面地理解一句话,上下文不能不看),以便把握该句子的核心内涵;第三步是根据这个核心内涵来考察题中四个选项从而找出正确答案。比如下面这道题:
关于“人的生命比生物学的生命应该有更多的内容”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的生命在时间上要比人的生物学生命更长。
B. 人的生命比普通生物的生命更有生活质量。
C. 仅仅具有生物的功能还不能称为“人的生命”,作为人还必须具有意识。
D. 生物学的生命只有量变没有质变,人的生命不但有量变还有质变。
这个关键语句出现在原文的第三段,与该语句密切相关的文字是文章的第二段和第三段:
根据现代医学的事实和理论,人的生命与生物学的生命是有区别的。人类有机体是一个连续系统,从最初的受精卵、胚胎、胎儿到出生成为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最后死亡。在这个连续系统中可以划分为许多阶段,在这些阶段之中有质的不同。如果认为人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直到死亡,那就意味着在这个连续系统中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了。
人的生命比生物学的生命应该有更多的内容。例如一个去了大脑皮层的男子,他可以继续产生,他还是他这个物种中的一员,他还是有生物学的生命。但他在世界上作为人存在的实际基础已经失去。对于一个昏迷不可逆的脑死的病人,虽然可以有心跳呼吸,我们就可以这样说……
文章第二段告诉读者“人的生命与生物学的生命是有区别的”,而且还有本质的区别。文章第三段实际上是告诉读者这个本质区别是什么。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两个例子来说明“人的生命与生物学的生命”的区别。“去了大脑皮层的男人”和“昏迷不可逆的脑死的病人”都是“没有意识”的人,作者认为这样的人只有“生物学的生命”而没有“人的生命”。也就是说,“人的生命”的内涵不只包括“生物学的生命”,还应包括“意识”,它“应该有更多的内容”。这就是这个画线句子的核心内涵。接下来我们再用这个核心内涵来考察题中四个选项,可以马上得出答案是C。
三、核心内容理解题
这是一道必考题,几乎每篇现代文“小阅读”都要出这类题目,其题干表述一般为“下面不是……的原因(或依据、条件之类)的一项是”。这种题型的命题原则一般落实在“信息筛选”这一层次。只要仔细核对原文中的相关表述,一般都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比如2006年高考浙江副卷“小阅读”第9题:
下面不属于塞利格曼疗法依据的一项是
A. 减弱消极情感可以有效地改善人的心理状况。
B. 快乐感觉虽然短暂,但渴望快乐是人的天性。
C. 儿时发生的事件对成年阶段性格的影响证据不足。
D. 通过训练,每个人都可以增强积极的情感。
核心内容理解题往往涉及全文。同学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A、B、C、D四个选项在原文中的相关表述都找出来(文中的下划线和每段段首的序号均为笔者所加):
①……
②……
③生物学告诉我们:消极情感是人心理状况的基础,因此人的消极记忆很难抹去。同时人的内心又天生渴望快乐,只是快乐的感觉不长久。
④塞利格曼等心理学家深信:通过训练,人人都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快乐。心理学家们在研究一种新的积极介入方法,使大脑不再倾向于回想那些令人不安的坏消息,其途径是:提升针对过去的积极情感,引导人体味当前现实生活的乐趣,增强人的生活动力和加大人的生活意义。
⑤弗洛伊德的心理疗法集中讨论过去记忆的消极效果以及它们是如何有害于人们当前生活的。塞利格曼认为:研究结果显示了弗洛伊德的“回忆过去受害”疗法是无价值的,因为很少有证据证明儿时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会对成年阶段的性格产生影响。
⑥……
⑦……
⑧大多数心理治疗都集中于减弱消极情感;而塞利格曼疗法的目的是增强积极情感,塞利格曼等心理学家已经试验过40种让人快乐的“介入法”。例如,每天写一件好事以及好事的成因;写一封长信给自己很感激的而自己又不曾正式对其道谢过的人……
题中A项的相关表述在段落⑧,B项的相关表述在段落③,C项的相关表述在段落⑤,D项的相关表述在段落④(见各段画线部分)。逐项比较后会发现,A项的表述与文中意思刚好相反了。根据段落⑧画线句子的意思,“减弱消极情感可以有效地改善人的心理状况”应该是“大多数心理治疗”的依据,“增强积极情感可以有效地改善人的心理状况”才有可能是塞利格曼疗法的依据。所以答案应该选A。
一、题眼激趣,点亮眼睛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知识内容、思想内容来设计问题。所以,教师应钻研教材,根据实际需要,从课文题目入手,抓住课题的重点词——即题眼来提问。如,教《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教师可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眼“毁灭”,启发学生从课题中产生疑问并推想: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它是怎样毁灭的?并告诉学生答案就在课文里。学生就立刻围绕这一问题迅速到文中去阅读。这样,就能十分自然地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同时,有利于直接抓住文章学习的重点。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也能根据课文题目找题眼,提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质疑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些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尊严》《青山处处埋忠骨》就是此类文章。如《唯一的听众》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题目之后,教师请学生谈谈:“读了课文题目,想知道些什么问题?”学生们纷纷提问:“谁是这唯一的听众?”“为什么只有这一个听众?”“这唯一的听众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一系列问题直指课文中心,激发了孩子们阅读文本的浓厚兴趣。他们带着解决问题的强烈渴望走进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把质疑的问题归类,梳理思维。
二、突破重点,点亮眼睛
题目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内容和情感的核心。俗话说:“提领一顿,百毛皆顺。”抓住课文题目,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突破重点,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师须仔细揣摩课题特点,充分挖掘课题作用,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引导学生通过剖析课题,达到掌握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积累表达方法的目的。如,教学《生命,生命》一课时,教师问学生:“文章的题目为什么用了两个‘生命’呢?”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教师接着追问:“根据你的理解,为这两个‘生命’加上标点,并透过这两个标点,来表达你对课文、对生命的理解,说出你的理由。”最后,教师介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生命,生命》的作者杏林子也与他们有着相似的命运,她从小病魔缠身,肉体和精神受到极大的折磨,但她没有因此放弃,反而更强烈地呼唤生命。她写的文章《生命,生命》将再次带给我们对生命对人生的震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共同品味她的这篇文章《生命,生命》,感悟作者的心灵。”教师巧妙地利用两个“生命”这一文题资源,引导学生围绕其中的标点谈见解。这一教学细节不仅引发了学生对于文题与内容关系的深入思考,而且还有效地引起学生对词语重复现象的品味和推敲,最重要的是引起了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反刍和品味,一石三鸟。这样设计,不但让文题这一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熠熠生辉,而且整个教学过程隽永而耐人回味。
三、超越题眼,点亮眼睛
在语文教学中,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搜集、处理信息,同时进行表达与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题目入手,利用题目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产生迫切求知的阅读期待心理,从而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如,在《鸟的天堂》教学中,只要抓住了文眼“天堂”,并由此建构起教学骨架:
1.谈话导入,捕捉教学文眼。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读了“鸟的天堂”这个课题,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2.品词析句,体验“天堂”幽美。
3.语言训练,拓宽精神领域。
以这样问题纵贯全课的教学,带领学生对全篇课文进行阅读分析,整堂课由“天堂”展开话题,解词语、悟句子,层层阅读,书愈读愈美,情愈读愈深。整节课显得简洁又不乏深度,灵活又不失梯度,语言文字训练扎实而朴实,做到了教学思路明晰,阅读效果好。俗话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梨一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紧扣文眼突破开去,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便能明晰教学思路。教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扎扎实实学语文,达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境界,不但收到阅读教学的理想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都说“七年级小豆包,按下葫芦浮起瓢。”而我认为,鲜活是他们的个性,好动是他们的特征。个性与特征若没有了,循规蹈矩,想象力缺失。那将是教育的悲哀与不幸。
一棵小草以它卑微的绿色,丰富着季节的内涵;一只小鸟以它柔弱的翅膀,展现着蓝天的广阔;一块岩石以它单薄的身躯支撑着倾斜的山体;每一个学生都以微博的力量为集体散热发光。优生与差生在我的眼里一视同仁,顽皮与老实在我的字典里一般无二。我只知道,他们都是有生命的个体,我只知道,应该重视生命、关爱生命。
七年级的学生学习风气较浓郁,有比较强烈的求知欲望。纪律良好,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绝大多数学生听老师话,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能够不走样的完成。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小学生的青涩稚气已经退却不少,在他们身上表现更多的是中学生的稳健与成熟。
七年级是打好基础的一年,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过渡作用。关系到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关系到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关系到他们完善的人格的初步形成,关系到他们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初步树立。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阅读方法。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因为,没有阅读能力谈不上会写作,没有写作能力在当今社会也是吃不开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人的终身能力。基础知识学得再好,如果不会阅读,他的头脑终将是支离破碎,不成一个体系。中考取消课内阅读已多年,七年级就让学生接触、了解并初步懂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阅读技巧,不失是一种好的做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在习题讲授中,我从不忽视这一点。
有些文章,习题不附答案,对于这类开放性试题我亦做重点训练,因为这关乎学生的写作能力,关乎他们的文字素养、文学素养。基础知识中的主观性试题我更不会忽略。譬如仿句类、谈认识与体会类等语言运用题目,不但要求学生写,我也亲自写。力争在言行与才学上做学生的楷模,力争让我的语文课堂成为才情绽放的土壤。有人说,语文知识是琐碎的、零散的。我说,语文知识是零金碎玉。我将带领学生用三年的时间将零金碎玉串起一串闪亮的珍珠。
我总认为,只教给学生正确答案的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只教给学生标准答案的老师也不是一个好老师。好老师应该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应该能鼓舞学生的激情,应该能培育学生的能力,应该能提升学生的素质。我努力这样做,一直这样做。
我愿是一缕微风,染绿荒芜的山冈;
我愿是一抹阳光,催开含苞的花蕾;
我愿是一滴雨露,滋润干涸的心田;
我愿是一弯小溪,浇灌新生的希望。
但七年级的孩子懒于阅读疏于阅读,这与他们的年龄有关。每每遇到课外文章,不是急于去品析而是急于寻求答案;有些学生看似在读,也很难做到用心去体悟去欣赏。我常常与他们讲述阅读的重要性,力求培养他们的语言感觉能力,强化他们的学习意识。我常常找来一些风格各异的作品,与学生共赏同析。教会了阅读方法还净化了道德品质。文质兼美的作品,能陶冶学生的性情;思维缜密的文章,能培育学生的严谨。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我想确乎是这样的。
以往我喜欢威严,我习惯高高在上,我擅长将课堂控制得安安静静,以致压抑了学生本应放飞的心灵,束缚了学生想象的翅膀,拘泥了学生多样的思维......如今,我改换了形象: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多了,眉梢间常常洋溢着喜悦。因为我深知,激励与欣赏才是成功的教育,愉悦与和谐才是融洽的课堂。所以,我努力做到,让微笑成为最美的风景。
在三年的时光里,我将与学生共赴初中语文寻幽之旅,牢固汉字音、形、义,夯实古诗词、文言文。培养阅读方法,提升文学品位,用文字洗濯他们的灵魂,用语言荡涤他们的情感。以写促记,以赏代练。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以活为源,以导为脉,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
小草阅读题答案
我喜爱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喜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片草坪,上面长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春天一到,一下子就(展、摊、铺)开了一片绿色的大地。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一阵风吹过,柔嫩的小草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在跳舞嬉戏。这时,你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心旷神怡、乐而忘返呢!
你别看小草这样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一阵狂风吹过,突如其来地下了场暴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呀!小草被(摧残、狂打、折磨)得奄奄一息,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倒下、服从)的。果然,小草慢慢地又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在骄傲地说:“你看,我们是多么的(坚强、顽强、勇敢)啊!”是啊,小草没有鲜花那么艳美,没有白杨那么挺拔,可是它的生命力是多么的顽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寒冷的冬天一过,小草又会生机勃勃地生长起来。
《小草》阅读题: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文章的开头写法是 ( )
A. 先提出问题 B. 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C. 开头就接触中心 D. 先点明题意
3.文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引用了_________朝_________的诗句。
4.请为“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找出文中相照应的句子。
5.作者写小草的目的是什么?
《小草》参考答案:
1. 铺,折磨,屈服,顽强
2. C
3. 唐,白居易
面对以往重教师,轻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理性,轻感性的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该在何处呢?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功,课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因而,把语文课堂教学法改革的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师生通过多维对话、互动,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之中,从而感受到课堂中生活的气息,生命的涌动和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素质与能力才能获得发展。
一、激活思维,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认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最直接意识到的学习动机”。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而产生疑问则是触发思维的动因。因此,一堂课开始就应该带着问题将知识点引入。讲授《荷堂月色》一文时,我的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一提到荷,我们就能够想到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绚丽风姿,周敦颐“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冰清玉洁;一提到月亮,我们就会浮现坡“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的自由洒脱,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孤寂惆怅。可是,又有谁曾领略过纤纤素荷与朦胧月色交相辉映的缠绵意境呢?同学们请随我来,到朱自清的《茶塘月色》中去寻求答案吧!学生思维的抓手怦然而起,不约而同地带着疑问,满怀激情地走进教材,走进角色。
教授柳宗元的《江雪》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是呀,不是钓鱼那是为什么?”我没有搬出现成的答案,而是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的问话引发了一场大讨论,一时间学生群情振奋,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有的则说:“老人的内心十分孤寂,全诗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万千孤寂。”多奇妙的发现啊!还有的说:“我觉得老人是在磨练意志,因为天寒可以锻炼人”——最后一个学生语惊四座:“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一语双关,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受重重的打击之后仍能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些回答闪现着智慧的火花,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拓展了学生思维。
二、激活形式,优化学生学习方式
课堂上要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探求能力和目的。传统教学只求一个答案,而往往第二个第三个甚至第一百个答案才是解决需要的创新方法。为此,我提倡学生在课堂上敢疑,敢问,敢探索,敢创新,对未知的东西要乐于施展才智去寻求答案。在《项链》一文的结尾,当玛蒂尔德得知佛来思节夫人借给她的项链是假的时,她最终的表现将会怎样?我讲到此处戛然而止,只是引导学生展开大胆讨论:是悔恨不已,一蹶不振?是喜怒无常,精神崩溃?是勃然大怒,付诸法律?还是一言不发,坦然待之?从而鼓励学生续写合理结尾。学生在探索人物命运的过程中,学习方式得以创新,从而乐学不已。作文教学中,我采用“五环教学法”即:酝酿腹稿——试写初稿——互评改稿——自修改稿——鉴赏成稿,促成学生之间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他们协作的积极性,学生在互助合作中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提高了,作文素养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三、激活对话,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
对话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教学实践中,我努力使课堂成为师生对话互动的阵地,以宽厚和亲切来创设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当学生答错时,我从来不责备与训斥,而是用信任和期待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畏惧,鼓起学生的信心。课堂中学生可以大胆提问他所想了解的,说他内心感受到的,谈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评价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学完《雷雨》一文后,学生为周朴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而争得面红耳赤时,我却是“坐山观虎斗”,耐心的聆听,不吝啬赞美,还有宽容的微笑,善意的提醒,温馨的点拨——这种宽容和谐、互相尊重的教学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必然推动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从而使学生产生极佳的学习心态,轻松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四、激活审美,优化学生情感发展
《故都的秋》一文要求在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去关注生命,教会他们去珍爱生活,成为一个有心的,细心的、多情的人,于是我就在讲授第五自然段的时候,给学生引入了生物学家法布尔的《蝉》。蝉这小生灵实在令人怜爱——五六年的地下黑暗生活,它们却还要尽情的欢唱,直至生命的终结,这小东西生活的不易啊!我谈着谈着自己就感动了,学生也感动了。他们以前并不知道原来蝉还有这样的经历。紧接着,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地发言:我们也要向“蝉”学习,珍爱生命的每一天,生命中有许许多多美的东西,关键是同学们会不会做一个有心的人,会不会做用心的人,那么你就会发现美其实就在你的生活中——这样的教学教会了学生怎样去关注生命,理解了郁达夫为什么把“蝉”“耗子”“蟋蟀”都称为“家虫”的情感,擦亮了学生的双眼,触动了他们心中那尚且模糊的审美情感,让它渐渐明晰起来,教会学生如何去寻觅生活中的美,从而今后去做有情操的人。
五、激活兴趣,优化语言文字感受
众所周知,凡是对某个事物动过情,产生过美感,学生的兴趣会更高,印象会更深,所学的知识,技能也就更牢固。因而在语言文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兴趣,运用了以读为主的“四读教学法”——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大意;再读课文,弄清句段,理清思路;三读课文,品味词句,深入理解;精读片段,落实训练,重点反馈。在每步阅读中,都设置了具体的任务,语言文字的美感充分显现,学生的阅读兴趣大为增加,注意力非常集中,阅读量也扩大了很多。利用这种阅读方法,既夯实了学生字词句篇的基础,又训练了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翻译关键成分
关键词是指理解一个句子最关键的成分,往往是使用了修辞手法的成分,或者含义丰富的修饰成分。这些关键词往往形象、含蓄、深奥,只要结合上下文,把关键词翻译为抽象、直白、通俗的成分,再将其余部分自然串连为完整句子即可。
(1)化形象为抽象
有些关键词使用了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格,语言形象含蓄,需要把形象的成分还原为抽象的成分。
(2)化含蓄为直白
对于关键词比较含蓄的,要翻译成直白的成分。
(3)化深奥为通俗
对于关键词比较深奥的,应化为通俗的成分。
(4)分解多重含义
有些关键词有多重含义,所以要依次分解,并进而把整句的多重含义揭示出来。这种多重义,一般有词典义、表层义、深层义、比喻义、象征义,要根据语境,确定该关键词有几层含义,分别是什么。2011年全国大纲卷五题《针挑土》: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对“眼睛亮了”的理解,结合前文,可以有三重:对我对“湘援游”的支持感到高兴;对“湘援游”进展不顺利的沉静乐观;从我的支持中看到了“湘援游”向前推进的曙光。
二、筛选概括语境
理解句子含意,必不可少的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往往能从上下文中筛选或者概括出来的。要遵循“答案在文中”的原则,不要自作主张,想当然地去理解。2010年全国卷II五题《大河家》:不露痕迹地沟通中国。关键词为“不露痕迹”“沟通”,联系本段甚至全文,可以筛选概括出两点答案:大河家虽然偏疏、原始,不为人知,却是连接中国的一个地理枢纽;在大河家,可以看清甘肃、青海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
有些句子在结构上是总起句、总括句、过渡句,理解这样的句子要在其下文、上文、前后文寻找解释,或摘取,或概括。如:
突然,一条大道纵向冲出去,黄昏中它闪闪发光,如同一支号角嘹亮吹响,声音唤来一大片拔地而起的森林,像一支金灿灿的铜管乐队,奏着庄严的乐曲走进视野。来不及分清这是音乐还是画面变换的原故,心境陡然一变,刚刚的忧愁一扫而光。当浓林深处一棵棵依然葱绿的幼树晃过,我忽然醒悟,秋天的凋谢全是假相!(冯骥才《秋天的音乐》)
该段最后一句,是全段总结句,要理解该句含意,需从上文概括:秋天仍然孕育着生命;死亡不是结局,而是生命的再生与更迭。
三、揭示原因本质
有些句子是结论性的,又比较含蓄,要理解它,就要揭示其原因。2007年全国卷五题《总想为你唱支歌》: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这句话是个总结句,文章从第二段到第五段写到了大西北环境的恶劣、艰苦,以及个体生命所表现出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精神,据此,可以将这句话的含意理解为: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
有的句子表面意思和实际意思不相符合,对这种句子要透过现象揭示其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麻痹。如2009年上海卷《春声和春深》:你说你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这句话运用了反语的手法,其本质是:弟弟表面上说没有思乡,而潜意识里是思乡的。
四、剖析全文主旨
有的句子属于主旨句、总领句、总括句,理解这样的句子,需要联系全文主旨。上面所举《大河家》“不露痕迹地沟通中国”一句,就属于这种总领句,主旨句,联系第三段所写对祖国的思念、韩三十八的坎坷经历和稳如泰山的特点、鼓励读者去大河家住,可以得出该句的第三层含义:大河家更是精神和心灵上沟通了中国。
五、整合完整答案
把关键词翻译之后,需要联系整个原句,综合理解,把翻译好的部分整合为完整的答案。比如上面提到的2009年山东卷六(一)题《记住回家的路》“一个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就可以将答案整合为:一个人拥有了自己的心灵世界,就会明确行动的方向,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和压力都能保持清醒。
理解一个句子,一般都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最后合为一个完整的答案。如2008年全国卷I《阳关古道苍凉美》:好像这些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先利用翻译关键词的方法,把“暖意”理解为“作者心里温暖”,然后在前文寻找概括“让作者心里温暖”的原因――旅伴介绍了城砖磨制的阳关砚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最后整合为完整的答案:城砖磨制的阳关砚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
要准确把握中考论述类文本的写作规律,还须加强中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训练。
【命题例析】
(2012年江苏省扬州市卷)
宁静是一种生产力
于?丹
①?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这句话颇有意味,意思是指大家都在忙碌的事情,你能够悠闲地对待它,才会有时间、有心思去满足自己的闲情逸趣。
②?别人忙碌追逐的你不追赶,别人置之不理的你用心去体会。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什么呢?发现一种生活方式,发现生命的质量。《菜根谭》里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平气和者百福自集。”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③?宁静有时也是一种生产力。一个人能够平心静气,就能够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
④?我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一位木匠把手表掉在半人高的刨花里,让众多徒弟去找,大家乱哄哄地找,怎么也找不着。后来他的儿子独自在夜里静静地听手表走动的响声,终于找到那块手表。事情很简单,道理却很深刻。想想看,宁静难道不是一种生产力吗?
⑤《庄子》中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天地万物是可以映照在我们心中的,前提是心要安静。喧嚣的小溪把碎沫拍打在山崖上的时候,澎湃的大海把浪花摔打在沙滩上的时候,它能照见世界吗?它什么也看不见。
⑥?一个人的心里有太多欲望,过分在意他人的赞誉和诽谤之语,这颗心就会像喧嚣的小溪碎沫和澎湃的大海浪花,鼓动着,躁动着,这样的人能静下来吗?如果不能拥有一份宁静,不能拥有一种闲适,我们能看见生命的本真吗?
⑦?安静下来,在中国人本来的生命规律中去发现悠然的欢喜,对今天这个时代而言,也许不仅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说它是雪中送炭也不为过。
(选自《趣品人生》,有删改)
1.?阅读②④两段,注意画波浪线的两个论据,完成表格内容。
2.?第③段中,“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与“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能否对调?为什么?
3.?第⑥段,把加点的词“太多”删去,行不行?把画线的反问句“这样的人能静下来吗”改成陈述句,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思路解析】
我们主要从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法”(即“怎么写的”)的角度对以上试题进行分析。
第1题考查的是论据、所证明的观点、论证方法、论证作用的关系。这里着重谈一下论证方法。我们需要掌握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说理论证、比较论证和比喻论证四类。举例论证是归纳论证的一种,论证效果在于“事实胜于雄辩”;说理论证就是演绎论证,论证效果是条分缕析,掷地有声,引用论证是说理论证中的一种;比较论证分为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论证效果是对比后高下自明。文章中引用《菜根谭》名言是引用论证,起到的论证效果是具有权威性,有力地论证了“宁静是一种生产力”。
第2题考查的是句序与论证的严密性关系。第③段中,“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与“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能否对调,关键是要理清楚它们的先后关系,是否有先后顺序,是否有因果或递进关系。事实上,“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是人平心静气后得到的,“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才能“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它们之间是有先后顺序的,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对调。
第3题的第1小题考查的是语句的修饰内容与论证准确性的关系。“一个人的心里有太多欲望”中若删去“太多”,上下文联系起来就变成了“一个人的心里有欲望……这颗心就会像喧嚣的小溪碎沫和澎湃的大海浪花,鼓动着,躁动着,这样的人能静下来吗?”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更不符合作者的观点,而且会破坏论述类文本的论证的严密性。修饰内容与论证的准确度关系密切。
第3题的第2小题考查的是句式与论证效果的关系。“一个人的心里有太多欲望,过分在意他人的赞誉和诽谤之语……这样的人能静下来吗?”这句话其实是反问句,这样在清楚表明作者观点的同时,还可以加强语势,起到强调作用。一旦改为陈述句,原有的“强调”效果和特有的语气就不存在了。句式在论证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
论述类文本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这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论述类文本的论证结构和思路。
核对论述类文本题的答案步骤为:一是分析答案的结构组成;二是判断各组成部分有什么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与自己的答案有没有矛盾。矛盾缺漏处往往是自己最容易提升的地方。下一步,我们核对答案,用红笔在自己的答案上圈画出错漏处并补充。
答案示例:1. a引用论证;b一个人平心静气能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c论证宁静是一种生产力。
2. 不能。因为先获得,然后才能提高,两者有先后递进的关系。
3.(1)不行。“太多”是说欲望过多,起限制的作用,如果删去,就变成了一个人心里有欲望,这个人就不能静下来,不符合实际。删去既不符合作者的观点,也无法体现语言的严密性。(2)反问句不能改成陈述句,如果改为陈述句就没有了强调和提醒注意的语气。
【趋势预测】
1.?根据中考的要求,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总体难度不会很大。考生要努力提高归纳能力、概括能力,并善于利用论述类文章基本观点鲜明,论述层次清晰,且重要句子比较醒目等特点,准确答题。
2.?答题时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审题,分析清楚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题干的具体含义;(2)注意紧扣原文,一定要有强烈的原文意识,尽量基于原文提炼作者论述的观点,组织答案;(3)注意全面答题,分析问题时要注意从意、象、法三个角度全面思考答题。
【实战演练】
(2012年江苏省盐城市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14分)
当自己的伯乐
吴淡如
①?我们曾读过韩愈的《马说》一文,大意是这样的:有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的话,本来资质很好的千里马,就会沦为常马,死了也没人知道它是能日行千里的马。
②?也许大家都因之而相信,一定要有伯乐出现,看出自己的潜能,并且尽力栽培,自己的天赋才能够发扬光大。很多未获成功的人,也常常认为自己本是怀才不遇的千里马,只是时运不济,没遇上伯乐,害得自己的天才被埋没了。
③?伯乐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无疑是有一些作用的。但每位伯乐所扮演的都不是“一路扶持、始终相依”的角色,他或许陪过成功者一段,但终须放手,最重要的障碍还是由成功者自己跨越的。
④?人生遇到伯乐,固然有助于成功;而伯乐可遇不可求,不遇伯乐,我们就注定是失败者吗?
⑤?不久前,有位记者问曾获得世界冠军的羽毛球选手熊国宝:“你能赢得世界冠军,最感谢哪个教练的栽培?”木讷的他想了想,坦诚地说:“如果真要感谢的话,我最该感谢的是自己。”
⑥?原来他入选国家队时,只是“绿叶”的角色。教练选了他,并不是要栽培他,而是要他当陪练。他没有埋怨,也没有懈怠,他赏识自己的球技,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能成功。那些年,为了增强体能,零下十几度的冬天,他依然早上5点去晨跑。
⑦?那一年他垫档参加世界大赛,大家都认为他是去当“牺牲打”的,没有人在意他会不会打赢。没想到他竟然势如破竹地一路赢了下去,甚至赢了教练心中最有希望夺冠的队友,得了世界冠军,一战成名。
⑧?没有教练赏识自己,他自己赏识自己;没有教练栽培自己,他自己栽培自己。当机遇垂青时,他抓住了机遇,获得了成功。如果他当初纠结于“绿叶”的角色,埋怨教练“有眼无珠”,自我放逐,那么,当机遇降临时,他定会措手不及,最终当个“牺牲打”罢了。
⑨?没有任何一个成功者是需要诸葛亮费尽心力来扶持的阿斗。成功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伯乐。如果成功者是千里马的话,那根要自己跑快一点的鞭子,99%是握在自己手中的,方向也是自己操纵的。在人生道路上,若不遇伯乐,我们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
(选自《青春励志》2011年第10期,有删改)
1. 文章开篇从韩愈的《马说》写起,有什么好处?(3分)
2. 阅读③④两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4分)
(1)分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第④段的作用。
3.?从论证过程看,文章是如何阐明“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这一观点的?(3分)
4.?你赞同本文的观点吗?为什么?(4分)
答案示例:
1.?引出议论的话题“伯乐的作用”;作为文章的一个论据;增强趣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2.(1)“一些”一词既肯定了伯乐对于人生成功的客观作用(1分),又表明这些作用是有限的,并非不可或缺。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分)。(意思对即可) (2)内容上:表明伯乐可遇不可求,引发读者对不遇伯乐的思考(意思对即可,1分)。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
一、以学定教,适当取舍
试卷讲评课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法宝,也是学生查漏补缺的手段。既然是查漏补缺的手段,就应该根据学生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确定试卷讲评的重点。基于以上认知,我的试卷讲评课基本上只重点分析两至三种题型。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我在七年级上册的一次月考试卷中选择讲评了这一题型:着重分析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文学作品《新叶》中的句子(1)“密处浓得深邃,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句子(2)“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阴,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淡妆自恃,深根自养,忘我自献。”试题:分别指出划线句(1)(2)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要想解答此题,考生应重点掌握比喻和拟人两种手法。答案:句子(1)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新叶密处比作流油,稀处比作光晕,形象生动地写出新叶深邃、清亮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句子(2)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新叶默默奉献的品质写活了,表达出作者的崇敬之情。
我把以上这些答题格式称之为母题,要求学生记忆。事实证明这种复习方法很有效。
二、头尾兼顾,形神兼备
头尾兼顾是指回答问题要开好头,结好尾。开好头,指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点。答题点如,是从修辞入手,还是从写作手法入手;是从题干入手,还是从语句入手;是从日常生活入手,还是先亮观点,然后再举例说明。结好尾是针对答案不完整或审题不仔细来说的。考生要认真审题,注意问题本身结尾是否有“的情感”“的人”“的意蕴”等词语,这一类题目答案的结尾是否也有这些词语。这些是答题的形,而神是指结合文本及句子本身所涉及的内容找准关键词作答。
例如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时,老师提问:“听了老师的话,‘我’为什么要哭?”学生的分析五花八门,且都很有道理。唯独没有说出这流的是什么泪,关键词没有点明,即因为“我”没有做到老师所提的几个方面的事,感到内疚、自责、伤心、愧疚、委屈等点明原因的词语。再如现代文阅读《父亲的爱》,关于“泪”学生同样没有点明关键性的词语。题目:“爸爸的这种教育方式”你是否认同?学生的答案大多只有两行,开头亮观点就用了半行多。如:我认为(我的看法是)爸爸的行为属于家庭暴力,一犯错误就打的教育方式不好(一般),而支持观点的理由只有三言两语,而且语句不通。要开好头,就必须观点鲜明,要有比如“赞成”或“反对”,“好”或“不好”等立场鲜明的语言,而讲理由时,一定要关注文本,做到有理有据。
总之,学生答题时如能关注开头、结尾这两个细节,就可以矫正错误答案,拿高分,真正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资源整合,方法提升
根据SOLO的评价理念:任何学习结果的数量和质量都是由学习过程中的教学程序和学生的特点决定的。它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学习投入及学习策略等多方面的特征,从具体到抽象,从单一到多向,从组织的无序到有序。而这种“从具体到抽象,从单一到多向,从组织的无序到有序”则更难,首先需要教师在观念上发生改变,进而引导学生进行不断反复的训练。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整合答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是教师在试卷讲评时应该思考的问题。
浙江省特级教师王碧峰老师的示范课《重要语句内涵的理解》,给了我很深的启发。首先,王老师让学生思考迟子建的《炒米胡同里看夕阳》这篇文章的阅读训练题:文章结尾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句子:而我那根雪样的白丝,跟老人们满面的黄昏比起来,不知要淡多少呢。然后,让学生讨论重点句子类型:(1)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或艺术手法的句子(2)描写、抒情、议论的句子(蕴涵哲理的句子);(3)具有言外之意的句子;(4)点明中心的句子。接着,根据句子类型说含义:(1)修辞。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我”的一根白发与老人的满头斑白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2)抒情议论。“我”释怀了,看淡了。(3)言外之意。“我”看淡了外在,看重了内在。(4)揭示中心。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外貌等外在的东西,而在于精神等内在的东西。最后,对零散的答案进行整合。整合概括(3)(4):“我”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外貌等外在的东西,而在于精神等内在的东西。整合概括(1)(2):“我”的一根白发,与老人的满头斑白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我”释然了,看淡了。整合概括(1)(2)(3)(4),即得出完整答案:夕阳中的老人们历尽风霜却仍然安详从容,他们教会了“我”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时光,让“我”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外貌等外在的东西,而在于精神等内在的东西。因此那根白发不再白得刺目,“我”的心也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