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分岗会计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实践性教学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有效手段。在会计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特别是在高等职业职院校里,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项目;项目教学法;会计教学;任务设计
一直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会计职业教育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如过分强调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理解,忽视对职业能力的培养;会计课程设置还不尽合理,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会计课程标准还不够完善,不能培养出当今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等;另外,教学方法陈旧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而在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应大力提倡教学方法的出新。在会计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项目教学法及其特点
项目教学法,它的本质是一种以工作过程为线索设置课程、 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项目教学法将工作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按照工作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根据知识的相关性组织课程内容。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设计者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之中,即教学进程由任务来驱动,而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线性讲解,并且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较为完美的整合,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技能的训练完全融合。其显著特点如下:
(一)综合性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的能力及其学习内容具有综合性。通常以从典型的会计工作任务中开发出来的教学项目为核心,按照会计工作过程的逻辑建构教学内容。它突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对教学内容重新加以整合、围绕项目或单元教学任务,设计出一个个学习环境及其活动、一个个具体项目、技术及其方法。这不仅涉及会计专业知识,还必然涉及跨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二)自主性
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从收集信息、制定计划、选择方案、实现目标、反馈信息到评价成果,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做活动的主人。学生既了解总体、又清楚每个具体环节的细节;创造了使学生充分发挥潜能的宽松环境。学生的学习较多采用工作小组方式进行,同时创造条件、创设真实的职业情景,通过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的项目教学,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这便于学生发挥特长,有助于形成每个学生的责任感与协作精神、及时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
(三)开放性
体现在学生围绕主题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评价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学生学习的成果主要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会计工作能力、行为的提高。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形成这种多样性的能力,主要不是靠教师教,而更重要的是在职业实践中培养。
(四)多元性
职业教育与学习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评价方式:不仅用笔试、口试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强调运用完成项目的方式,考核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价标准:灵活地运用绝对评价,是否达到教学的目标及要求、进步程度,以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对于评价解决问题的学习成果,其标准并不是简单的对与错,而是“好”与“更好”。
评价主体: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独立探究的自学和探索能力、小组合作的社交和管理能力、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的行为表现,进行主动、客观地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体验;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对他们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与此同时,教师给予恰当及时地指导;着重帮助学生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对学生的评价更注重对学习的指导和帮助。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必要地、及时地指导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已经达到的程度与水平,更要关注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生成与变化。
二、高职会计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会计核算工作是一项经济管理性工作,必须遵守《会计法》、《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法规制度,要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体现在凭证、账薄、报表中,理论和实务操作性都很强。这一工作特点,决定了会计人员既要遵循职业道德,又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必须要具备多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要求我们培养的是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多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材(如:社会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等)。而现行的会计职业教育存在着多方面的缺陷,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表现在:思想上不重视、时间上难以保证、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设施设备缺乏等而导致实践性教学效果差等,难以顺应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客观变化。
如何更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实施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无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途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是项目教学法体现了从传授向实践转变,从演绎性思维向归纳性思维转变的教学理念,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经验为中心,有利于培养学生按专业文献学习获得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的知识和技能,也有利于工作环境中行为的养成。在会计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来进行教学研究,可以别开生面,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会计人才。
该方法的应用关键就在于教学任务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组织控制。
三、高职会计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教学任务设计
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中,任务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项目任务是否适当,将直接影响整个课程的效果。针对现今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和分岗位学习薄弱和缺失的状况,我们按照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设计了项目任务,具体分为:会计主管岗、出纳岗、固定资产核算岗、工资核算岗、成本核算岗、财务成果核算岗、材料核算岗、往来结算岗、总账报表岗等的业务流程,同时还把会计工作各岗位职责及有关规章制度也作为一项项目任务。以下是出纳业务流程项目任务描述。
(一)教学目标
终极目标:熟练掌握出纳业务的相关工作流程。分解目标:(1)现金收付业务;(2)银行结算手续的办理;(3)支票、汇票、发票、收据管理;(4)差旅费的报销审核;(5)员工工资发放;(6)银行存款、现金账的处理;(7)出纳岗位职责。
(二)工作任务
以现金收付为例,现金收付业务主要是现金的收取、支出及保管。学生可自行设计相关经济业务,完成现金的收入、送存银行、从银行提取现金、库存现金的清查等任务。
(三)相关知识
仍以现金收付为例:(1)货币真伪辨识;(2)现金的交存银行和从银行提取现金的办理过程;(3)日常收支业务现金的使用范围;(4)其他相关内部管理规定。
四、高职会计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一)明确教学目的,选择恰当项目
项目教学旨在配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进度,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得以应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选择一个或几个项目提前一周左右发给每一位学生,并且简明地向学生介绍所选择会计项目的种类、性质、内容和分析评价的要求,让学生仔细阅读会计项目和一些参考资料,这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和评价教学项目,并写出教学项目的工作计划。
(二)分头实施项目,落实工作计划
教师在提出项目设想前应当进行深入研究,准备好项目讨论可能涉及到的有关知识,在介绍项目内容、进行项目分析时应讲究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讨论由学生按照制定好的项目计划进行分组。可根据学生自身兴趣及将来的职业流向自由组合分组,一般以3~4人为一组,分担总账、现金出纳、银行出纳、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成本管理、材料管理、往来结算等岗位角色,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可以互相轮换,以增强互相协调和综合处理能力。
(三)教师实施项目辅导,学生编写项目报告
教师授课的同时,对项目实施进行辅导,解答学生实施中的困惑;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项目的广泛讨论,学生根据自己实践,分析编写项目报告,各抒己见,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判,阐明会计项目的重点和难点,指出学生分析评价报告中的优、缺点,还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自己分析和评价是否正确。通过分析和评价复杂多变的会计和理财实际问题,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学习方法,取得相应的分数。
(四)教师综合评价,给出考评成绩
项目结果评价方法灵活多样,以鼓励学生为主;在项目内容讨论评价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成果,切记不要在学生面前评论谁对谁错,项目实施成功与否应看整个过程的进行情况。当然,在学生交流项目实施的结果时,教师也应该耐心地听取,不能因为那个学生讲得不好而有任何不尊重学生的行为;不然的话,学生就会失去信心,项目实施就会失败。
我们的评价不应该仅仅是判断学生做得好和坏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弥补不足,能够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和别人。
主要是弥补审计理论课堂教学“纸上谈兵”的不足。通过实训,使得学生可以将审计基础知识、,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实务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实战”演练中增强对审计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审计过程的了解,熟悉审计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运用,为将来从事审计、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训内容:
以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为实训资料,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进行系统操作实验,包括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签订业务约定书,编制审计总体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运用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主要审计程序,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最后对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分析、鉴别、汇总,形成恰当的审计意见,并出具审计报告。
3、实训总结:
两个星期紧张的审计实训,时间就这样在忙碌中匆匆过去了,留给我的都是丰富的经验和深深的体会。
我们实训的目的是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对审计知识进一步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审计知识的灵活运用以便于在以后的就业不至于“手慌脚乱”!
在这次实训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团队合作精神”,因为对一个企业进行审计是一件非常繁重的工作,一个小组必须要有一个有序的分工,然后再综合大家的工作成果,最后才能做出最后的结果。
我们的实训总共分为7大模块,分为:
1、计划阶段审计实务操作;
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3、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4、生产与服务循环的审计;
5、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审计;
6、货币资金的审计;
7、审计报考。
由于我们小组的人数较多,为了工作更有效率,所以我们采用了抽签的方法进行了分组和分配工作,针对前面6个模块,平均2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阶段,第7个阶段就根据各组的工作底稿等资料进行整理并出具审计报告。
我和另外一位小组成员主要负责第一阶段即“计划阶段审计实务操作”。我们“简单”而似乎又 “繁琐”的实训步骤如下:
1、开展初步业务活动,与委托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
2、通过资料,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其重大错报风险;
3、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计划实施的程序;
4、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与可接受的审计风险;
5、编制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
根据实训的步骤,我们填制的表格有:基本情况表、承接业务的风险初步评价表、审计业务约定书、横向趋势分析表、纵向趋势分析表、比率趋势分析表、分析性测试情况汇总表、识别并评价与审计相关的重要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并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审计风险初步评价表、审计总体工作计划表。以上表格统称为“计划阶段审计工作底稿”。
我的专业是审计实务,但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了解到审计是做什么的。怀着一份新鲜和好奇感开始了实训的第一天。虽然之前有参加过会计模拟手工记账的实训,但这次的感觉却完全不同,尤其是那个工作氛围,几乎全靠自己的能力和理解,刚开始时,面对着一堆的委托单位的资料,我竟然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久久不知如何开始,后来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开始有了一点头绪,一个上午4节课,就在分组,分配工作,和一堆疑问中飞速过去了,但手中的工作还远远未达到自己所期望的要求进度。由于上午已经进行了分工,其他组员是没有理由帮你的,所以下午3节课,几乎都在看资料,眼睛看到生疼,非常枯燥,也很累,但是看到开始有点进步了,虽然只是填了一张基本情况表,但看到成果,感觉很充实!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第二天就比较容易上手了,一整天都是看资料,填表,讨论,研究,有一种工作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的精神就更加突出了,如果是自己一个人的话是很困难的,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几乎都按照第二天的模式进行。
在第二个星期,6组成员几乎都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完成了,由项目经理把各组的工作底稿收上去,并根据第7个模块的工作流程提示,又一次给大家安排了工作,后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份聚集众人努力成果的审计报告诞生了!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专业 一体化教学模式 实施条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37-02
现代产业的发展给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应根据社会用工需要设置专业,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开设课程,根据用人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活动课程体系是当今职业教育界课程改革的大趋势。高职院校为适应这种需要,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学校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此背景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般认为,高职领域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改变过往单向的“灌输”教学文化,融理论于实践,融教、学、做于一体,融实训室与课室为一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参与意识,最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专业能力及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以解决工作任务的“行动”作为教学进程的导向,理论知识围绕行动展开。其主要措施是借助工作任务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一体化,融理论知识的学习于工作过程之中,围绕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取理论知识,而设计工作任务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科学合理地设计不同的工作任务。一次的一体化教学过程结束后,其成果在于学生能提供一份解决工作任务后的“作品”,这份作品,不是一次练习一道计算题,而是一份解决工作任务的方案。
基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能否较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应关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场所和条件建设、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培养等一系列问题。
二、明确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模式的选择本质上是由人才培养目标来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而言,是另一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它不强调通识教育,也不同于急功近利的短期职业培训,著名职教专家姜大源教授早在2006年就在他的专著《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中指出:“职业教育既要为人的生存又要为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能力培养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姜教授提到的这个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侧重专业技能与知识的把握;方法能力侧重工作与学习方法的把握;社会能力则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与良好的为人处世之道。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心在于培养人的能力,主要包括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基于此,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实施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主动研究并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建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能否真正推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各高职院校通常采取引进和培养的办法。目前高职院校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虽然也重视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但更注重的仍然是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建议高职院校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做法,大力从企业引进优秀人才,而不要过于重视对方的学历和职称。就会计电算化专业而言,从企业引进人才时,应有意识地从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挑选,如制造型企业、商贸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学校在引进企业人才的同时,也应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本校现有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另外,除了建立自己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外,学校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吸引企业专业人士来学校兼职上课,比如提高兼职教师课酬、根据兼职教师时间灵活安排上课时间等。
四、建设仿真实用的专业实训室
一体化教学多是以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情境式教学,普通课室往往难以满足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因此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最好场所是实训室。为满足会计电算化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可建立以下类型的专业实训室:
1.专业文化教育实训室。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愿意自主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认同自己的专业。建立会计文化教育实训室,展示会计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人、物、故事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会计文化的产生、发展过程,明白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认同会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专业自豪感与认同感。
2.专业成果展示实训室。专业成果展示实训室用来展示往届学生的作品,比如凭证、账簿、报表、审计报告、财务分析报告等资料。其功能有三:一是让学生在入学时对本专业产生一个心理预期,即:将来我也能做出这些作品,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认同感;二是在日常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往届学生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快速更直观地学到专业知识,比如原始凭证是怎样粘贴的?记账凭证是怎样装订的?等等;三是往届的作品可以成为下届学生“审计”的对象,为审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提供素材。
3.综合业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时通常要分小组、分岗位、分工作流程来组织教学,因此综合业务实训室应尽可能营造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模拟企业会计部门、财务部门设置工作岗位,根据小组学习和会计工作流程的需要摆放实训设施。
4.中介业务实训室。中介业务实训室的建设应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深度合作,营造最真实的工作氛围,同时引入企业真实业务,为一体化教学提供最真实的教学素材,最终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缩短专业上和心理上的距离。比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职业教育理念与当地中介机构合作成立会计项目中心,对外提供记账、审计等服务,成功引入企业真实业务为教学服务,为会计电算化专业顺利实施一体化教学及项目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五、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得到足够的课时保障,这就要求依据当地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对会计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提炼,根据提炼出的职业核心能力来开设必需的专业课程,然后在专业课程中再依据需要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从而建立起一套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般而言,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能力及相应课程可作如下分类:
对于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应实施一体化教学,因而专业核心课程应给予课时上的倾斜。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该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只有6门左右,均为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这些课程课时量都比较高,比如《税法》课程开设有148个学时,《审计》课程开设有144个学时,充足的课时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六、设计以解决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教学过程
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教+学+做”,它是一种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一般要经历“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阶段。姜大源教授指出,在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1.资讯阶段。本阶段由教师指出工作任务,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专业资料,帮助学生搜集并掌握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与信息,并学会与小组成员、相关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2.决策阶段。本阶段要求学生运用第一阶段搜集到的资讯考虑多个解决工作任务的方案,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各个方案进行论证,从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实施方案。
3.计划阶段。本阶段重在指导学生详细分析工作任务,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流程及相关工作计划、设计相关制度、表格,设计阶段成果检查项目,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到小组成员,明确各自职责。
4.实施阶段。本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完成实施准备工作,并对学生的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确保学生按计划操作,同时避免小组学习过程中的搭便车现象。
5.检查阶段。本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照计划确定的成果检查项目进行自查及小组内成员互查,找到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6.评价阶段。本阶段评价可分两个步骤进行:首先由小组负责人对本组各成员进行考核评价;然后由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考核内容一般包括工作成果质量、团队合作情况、工作态度及工作规范等。考核成绩可以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用等级制,或者百分制加等级制,比如工作成果用百分制,团队合作、工作态度等采用等级制。
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完成由“演员”到“导演”的角色转变,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成本会计》课程中材料核算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强调“精讲多练”,教师的教学过程一般是先介绍材料的概念,然后讲材料费用分配的几种常用方法,然后布置练习给学生做。整个过程,学生都没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被动地接受,听完了模仿例题做练习。但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材料费用核算的教学组织过程就完全不一样,比如教师可以这样组织教学:首先给学生一家模拟企业的相关资料,比如岗位设置情况,岗位职责、材料核算制度、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领料单等;然后组织学生填制领料单,审核领料单,讨论如何汇总领料单,如何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如何分配公共材料费用等。整个过程,教师只要在旁边指导和点评,引导学生注意材料费用的处理流程,同时指出相关的重要理论知识。因此,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度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从而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
当然,约束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条件还有很多,比如经费有限、校企合作不深入等,都会影响到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只有充分认识到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各种约束条件,才能为顺利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扫清障碍,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也体现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应有的教育特色。
[本文是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高职院校财经专业一体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09-05]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M],2007
2.胡贤民.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研究初探[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3.刘飞.新形势下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