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术后康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泌尿科 周巧莲 张晓谱
现将我院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指导情况汇报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87例,男性51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37.2岁。肾移植术后3个月至2年10个月,平均1 年5个月。
二、康复指导 发放肾移植术后自我护理手册,要求患者按手册内容进行科学规范的自我护理:
1.生理状况的自我护理
(1)每天量体温
(2)每天量体重
(3)每天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4)每天测血压
(5)穿着宽松服装,防止移植肾压迫
2.坚持门诊随访
长期规律在门诊复查。以了解移植肾的功能。3个月以内每2周1次复查,3个月至6个月每复查一 次,1年以后至少3个月复查1次。遇有特殊情况及时就医。
3.严密注意以下情况
(1)急性排斥反应:发烧、血压升高、尿量减少、移植肾区胀痛、血肌酐升高等
(2)药物性肝损害:纳差、腹胀、黄染、肝区隐痛,常见原因为环抱素和硫唑嘌呤引起。
(3)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急,发热、畏寒、咽痛、全身酸痛、咳嗽咳痰。易诱发排斥,处理以预防为主。 (4)腹泻:多为不沾饮食引起,易诱发排斥。
(5)粒细胞减少:多为硫唑嘌呤引起,立即停药,严格隔离,预离感染,应用升白药物。
[关键词] 产后康复治疗仪;剖宫产;术后康复
[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6(a)-0093-03
Application effect of 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instrument on th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cesarean section
LU Bi-jun HUANG Qiong-yao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Jinping District in Shantou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Shantou 515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instrument on th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200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4 January to 2014 December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103)and control group(n=97).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puerperal car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routine puerperal care combined with 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instrument.The pure breastfeeding rate,the milk increase time,the falling height of uterus andexhaust recovery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ure breastfeeding rate after operation 1,2,3 day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milk increase time andexhaust recovery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falling height of uteru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
[Key words] 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instrument;Cesarean section;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剖宫产术是临床产科常用的一种术式,在临床中开展极为广泛,相关研究[1]指出,目前我国多数医院有40%~60%的产妇采用剖宫产术进行分娩。但产妇多情绪紧张,加上手术创伤性较大,易导致其生理功能障碍、影响子宫复旧、降低泌乳量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其术后康复进程。产科医务人员对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的关注度越来越高[2]。产后康复治疗仪是一种新的术后康复治疗仪器,在临床中逐渐开展开来。为观察产后康复治疗仪对剖宫产术后康复的效果,本研究对本院诊治的200例剖宫产产妇中的103例实施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12月诊治的剖宫产产妇,共200例,均为单胎足月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103)和对照组(n=97)。观察组产妇年龄(27.5±2.2)岁,72例初产妇,31例经产妇;对照组产妇年龄(27.9±2.5)岁,65例初产妇,32例经产妇。所有产妇均行单腰麻醉,均无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病变及严重产科并发症,均知情同意且无退出。两组产妇的年龄、产次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保健:专职护士指导母乳喂养技巧、进行产褥期保健、讲解产后康复知识、倡导母婴同室等常规的产后保健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产后保健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北京海龙马科技有效公司,SOKO 900 Ⅰ)治疗:常规产后保健措施同对照组,康复治疗仪治疗过程如下。①催乳治疗:术后8 h由专业护理人员观察产妇个人状况,嘱其平躺后仔细清理双侧局部皮肤,于两侧上各紧贴1个乳腺专用治疗极片(均将耦合剂涂抹于治疗极片黑色面上),按“开始”键开始治疗,并依据产妇个人耐受情况调节合适的治疗能量,由弱至强,一般150~250 Hz,30 min/次,2次/d;②子宫复旧和排气治疗:术后8 h嘱产妇平躺后,清洁其骶尾部两侧皮肤,并各紧贴1个腹部专用治疗极片(均将耦合剂涂抹于治疗极片黑色面上),间距4 cm左右,固定极片稳妥后调节治疗能量,一般190~250 Hz,20 min/次,2次/d;③待产妇拔除导尿管后,同上放置治疗极片,调整好治疗能量频率,将电刺激时间改为30 min/次,2次/d。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产妇如下各项指标。①纯母乳喂养率:术后第1、2、3天乳汁分泌量能够满足新生儿需求的比例;②乳汁增加时间;③治疗24 h后子宫下降高度;④术后首次排气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临床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第1、2、3天纯母乳喂养率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第1、2、3天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4.8%、81.6%和92.2%,而对照组分别为55.7%、67.0%、7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术后第1、2、3天纯母乳喂养率的比较[n(%)]
2.2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的乳汁增加时间和排气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子宫下降高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的比较(x±s)
3 讨论
剖宫产对产妇具有较大的创伤,手术操作易干扰和刺激腹腔脏器,且产妇肠管受物影响,可导致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加上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休息,活动较少,肠道功能恢复缓慢,导致术后排气时间延迟,从而严重阻碍其术后恢复[3-4]。有研究[5]指出,多数剖宫产产妇存在术后子宫下降困难,严重者甚至发生宫底持续不降,从而引起出血明显增多、术后感染风险明显加大。加快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进程在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药物治疗是我国常规的妇产科康复治疗方式,剖宫产产妇多需服用抗生素、促子宫复旧药、催乳药等药物,药物进入其体内后,可经过多种生理生化反应进入乳汁中,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6]。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传统治疗多不能满足目前的临床需要。
产后康复治疗仪是一项新兴的产后康复技术,运用现代化科技为产妇提供全方位产后服务,促进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该仪器通过骶尾部两侧电极片低频脉冲电刺激,兴奋产妇内脏神经系统,促进其盆腔肌肉收缩,加强子宫韧带运动能力[7],并可改善肠管和盆腔的血液循环,减少其产后出血量,促进其肠管蠕动及恶露排除,从而改善排气障碍和子宫复旧困难等症状,降低感染、肠粘连等风险,加快产妇产后康复进程[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排气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子宫下降高度也高于对照组(P
相关研究[10]指出,新生儿吸吮会对产妇神经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机体加强胎盘泌乳素地分泌,从而产生大量乳汁,满足新生儿需求。但剖宫产产妇受到切口疼痛等多种因素刺激,引起乳汁分泌过少,不利于新生儿母乳喂养[11]。同时,排气困难等消化功能障碍会进一步引起产妇食欲下降,加上术后饮食限制,早期只能进食流质食物,阻碍机体对营养物质地摄入,影响产妇早期泌乳[12]。此外,产妇产后饮食受限、婴儿因母乳喂养不充足而哭啼等因素会严重影响其情绪和精神状态,从而导致睡眠不足、睡眠质量较差,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恶化泌乳不足的情况[13-14]。产后康复治疗仪可依据产妇实际情况由低至强逐步释放适宜的低频脉冲电刺激,兴奋产妇内部神经肌肉组织,同新生儿吸吮有相似的效果。罗琳雪等[15]的研究发现,低频脉冲电刺激产生的吮吸强度为新生儿自然吮吸强度的8倍左右,可明显改善产妇内的血液循环,促进泌乳素等激素分泌,加强对乳腺的刺激作用,从而改善泌乳条件,促进乳汁分泌,增加泌乳量,为新生儿提供充足的母乳喂养。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第1、2、3天的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产后康复治疗仪能有效缩短剖宫产产妇的泌乳时间,改善其子宫复旧情况,促进排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芬琴,吴雪文,郑敏亚,等.产后康复治疗仪对产妇康复的效果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2014,(6):620-621.
[2] 胡永立,郑晓光,王慧君,等.产后康复治疗仪在剖宫产术后康复中的疗效观察[J].中医学报,2013,28(12):379-380.
[3] 杨芳.产后综合康复治疗仪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催乳及康复作用的临床观察[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8):147-148.
[4] 潘颖群,韦奕羽.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剖宫产术后产妇尿潴留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2,2(11):241-242.
[5] 陈庚容,黄承益.妇产康复治疗仪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作用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0(22):95-96.
[6] 江红,张嘉英.缩宫催乳汤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对产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134-135.
[7] 陈利民.产后康复治疗仪在剖宫产术后康复中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3,3(6):184.
[8] 冯英,马婧婧,王永进,等.剖宫产术后产后康复治疗仪的临床应用疗效[J].中外健康文摘,2012,9(31):78-79.
[9] 杜庆云,胡永立,强桂彦,等.剖宫产术后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对产妇排气和子宫复旧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3):116.
[10] 陈金贵.产后康复仪对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3,3(18):165-166.
[11] 罗红英.产后康复治疗仪对剖宫产妇术后康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4):421-422.
[12] 唐琴娟,蒋菊萍.产后康复仪治疗产妇泌乳不足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79-80.
[13] 何波儿,邵海珍.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4):4-6.
[14] 林和萍,邵海珍.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3):4-7.
[15] 罗琳雪,韦桂源,黄凤形,等.母婴分离产妇早期应用产后康复仪催乳的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3(1):90-92.
【关键词】手术时间 全麻 腹部手术 康复 影响 护理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Abdominal Surgery underGeneral Anesthesia WANG Chun-mei.(Heze Mud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Heze 274015 China)
【Abstract】Seventy consecutive cases undergoing abdominal opera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 Through analysis of som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dex,it is discovered that long-duration has negative effect on respiration,digestion,physiological response and recovery of function after operation. The quality of recovery of those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operation can be improved by accelerating discharge of anesthetic drugs,improving respiration,exciting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emphasizing comfort nursing.
【Key word】Duration of operation Gerneral anesthesia Abdominal operatio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Effect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2-0010-03
手术时间作为一个影响全麻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早已引起大家的重视。随着现代外科医学的发展,施行外科手术的时间较以前有所缩短,但在现有的条件下,手术时间仍是困扰目前全麻术后康复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课题从7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入手,通过对不同手术时间患者的术后各项康复指标的观察和对照,明确了长时间手术对术后 康复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由此,我们主动地采取了一系例对应措施,在提高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下面就将我们的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共70例,男性31例,女性39例,术前均无严重的心、肺等疾病,按照手术时间长短分为二组,每组35例。第一组手术时间≤2h,年龄为32~75岁,平均年龄为57岁,手术方式为胆道手术15例,结直肠手术8例,胃切除5例,肠粘连分解术3例,肠套叠松解术2例,脾切除术2例。第二组手术时间>2h,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为61岁,手术方式为胆道手术13例,结直肠手术10例,胃切除8例,胰脏手术2例,门高压手术2例。
1.2 方法 对二组手术患者在术后第一天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内容包括咳嗽、咳痰、气促、胸闷、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咽喉疼痛、腰背酸疼,根据症状自评量表[1]进行打分。
2 讨论和护理
2.1 加快物的排泄速度 由于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物可导致通气功能不足,引起吸入物排泄时间延长,麻醉性镇痛药物的应用与吸入物有协同作用,也可以减慢吸入的排泄速度[2],致使术后物长时间积蓄,影响术后呼吸、循环、消化等功能。因此,术后加快物的排泄速度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为此,我们在术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2.1.1 加强保暖工作 由于腹腔内脏长时间的手术暴露再加机械通气的影响,体热的丢失常较显著,同时术中大量快速输血输液,都可以导致低温。低温抑制了全身的循环和代谢功能,使物的排泄时间延长。因此,手术患者回到病房前,我们就应做好保暖准备工作,使室温保持在20~25℃。增加棉被和棉垫,如有条件,可添置电热毯保持恒温。
2.1.2 高流量吸氧 术后给予高流量氧气可加快残余物从气道和血液中散发和解离。另外,也可及时纠正术后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因此,患者回到病房后,即给予>5 L/min的氧流量,待呼吸情况、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稳定后,逐步减低氧流量,最后以低流量氧气维持。
2.1.3 维持循环功能 腹腔内的手术操作使下腔静脉受压,术中正压机械通气使胸内压升高,都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牵拉内脏、刺激腹肌均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使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影响正常的循环功能,这种不良影响常常延续到术后。因此,术后应加强对生命体症的监测,保持有效的循环功能,适当地加快补液的速度,一方面可加快循环代谢功能,使残余尽快排除。另一方面,可弥补术中补液不足、失血、第三间隙形成引起的大量功能性细胞外液减少等导致的血容量不足。
2.2 积极改善呼吸功能 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对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是很大的,咳嗽、咳痰、胸闷第二组明显高于第一组,术后由于全身物的残余作用不同程度地会抑制呼吸中枢而使通气功能减弱、潮气量降低和呼吸频率改变,加之,肌松药残余作用亦可引起不全呼吸道梗阻而导致通气不足,患者会感到胸闷不适,同时,长时间的气道插管,易刺激引起肺部感染致咳嗽、咳痰频繁,因此,术后积极改善呼吸功能很有必要。
2.2.1 有效的伤口镇痛 肺容量降低是术后肺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特别是腹部大手术后,因腹壁创伤、手术刺激、术后疼痛、腹带过紧等因素,使胸、腹的顺应性降低,膈肌运动受限,限制了肺的膨胀[3]。有效的腹部伤口镇痛能恢复正常的腹式呼吸,增加肺活量,改善通气功能,目前我院运用的椎管内或静脉内连续镇痛泵,镇痛效果持续、有效,缓解了疼痛反应对呼吸的抑制。
2.2.2 早期采取半卧位 患者手术回到病室后,血压平稳,神志清醒,应及早采取半卧位。由于腹部手术刺激、术后腹胀,膈肌运动受限,限制了肺的膨胀。早期采取半卧位,有利于膈肌下降,呼吸功能的恢复;也有利于腹腔渗液的引流,以预防膈下感染、膈肌痉挛对呼吸造成的不良反应,也能减少术后呃逆的发生。
2.2.3 促进有效的咳嗽排痰 有效的咳嗽排痰,可减少肺不张的发生,并能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有效镇痛的同时,教会病员和家属正确咳嗽排痰的方法,可应用胸壁扣击法、腹壁保护法、喉部按压法、引流法来有效地完成咳嗽排痰。
2.2.4 加强膈肌功能训练 研究结果表明[4],腹部手术后通气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腹腔脏器操作所致反射性膈神经传出抑制,特别是长时间手术患者,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术后指导患者进行膈肌功能训练,可加快恢复正常的通气功能。可嘱咐患者采取半卧位,指导患者缓慢用力深吸气,收缩腹部并缩唇用力呼气,每日训练3-4次,每次10min,以增加膈肌的运动,减少气道死腔,改善通气功能。
2.3 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肠蠕动、进食的恢复时间,第二组明显滞后于第一组。由于长时间的麻醉抑制、手术创伤,水、电解质紊乱,术后紧张焦虑、切口疼痛等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使胃肠蠕动在术后长时间受到抑制。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2.3.1 保持电解质的平衡 由于术中失血失液、术后大量引流液的流出,造成大手术后电解质的紊乱,如低钾、低钠可抑制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影响胃肠动力的恢复。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电解质的变化,根据情况,及时补充。一般呕吐、腹泻、肠和胆道引流所致的低血钠,为低容量性低钠,必须既补充容量,也补充钠。
2.3.2 肠蠕动恢复的锻炼 一般术后1~3天,肠蠕动逐渐恢复,排气,腹胀自行消退。如术后数日仍未排气,听诊无肠鸣音,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在持续胃肠减压的情况下,可帮助腹部按摩,从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作单向反复按摩,能促进的排气。鼓励患者作肢体伸屈活动,协作变换卧位。也可用针灸疗法来刺激肠蠕动的恢复。
2.3.3 饮食刺激法 对于腹部手术的患者,早期恢复自行进食,对术后的康复很有帮助,胃肠道营养物质的摄入,可加强肠黏膜的屏障作用,防止细菌移位引起的感染,同时,也可预防胃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在临床上,一般待肠蠕动恢复,腹胀消退,才给予进食,往往使进食的时间被延后。为此,我们通过尝试,认为可主动通过饮食刺激法,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在胃管拔除后,可先给予少量温盐水,通过温度和渗透压的改变和刺激,以及通过吞咽、咀嚼等一系列消化过程,逐步激起肠蠕动反应,待肠蠕动恢复后,再过度到正常饮食。
2.4 加强舒适护理 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在术后有比较多的不适反应,有腰酸背痛、咽喉疼痛、胸闷不适等,因此,我们在术后采取了一系列舒适护理。早期采取半卧位、适时协助改变多卧位方式、配合多软枕衬垫身体支撑点、气垫床的应用,都能避免肌群、韧带、肌腱的过分牵拉伸长,缓解术后腰酸背痛。患者体力有所恢复后,早期督促四肢活动、端坐、行走可疏通经络、促进循环。留置胃管期间,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同时给予雾化吸入每日二次,既可稀释痰液帮助咳出,又可湿润温暖咽喉部,减轻疼痛,预防咽喉炎的发生。
3 小结
通过临床观察和对照,我们发现手术时间对全麻腹部术后康复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我们应高度重视,只有积极、及时、有效地采取一系例相应措施,才能综合提高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文源.等症状自评量表[J].中华精神科杂志,1986,19(5):121-293.
为了减小术中创伤、方便术中操作,临床已经将腹腔镜应用于结直肠肿瘤的治疗中。微创技术的运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患的痛苦,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为了使病患更好、更快的康复,现在提出并制定了快速康复护理方案,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优化护理,使创伤降至最低,避免出现应激反应,提高病患的免疫能力,减少康复时间 。本文将对70例近期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肿瘤病患进行护理观察,以快速评价实施康复护理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对70例近期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肿病患进行护理观察,均龄51.6岁(37—77岁),31例女,39例男。合并病症:2.9%(2/70)乙状结肠腺瘤,5.7%(4/70)右半结肠癌。前期手术的30例为一般组,平均年龄50.8岁,l6例女,14例男;后期手术的40例为康复组,均龄52.1岁,15例女,25例男。两组可为效果对照组。
1.2 方法一般组采取一般护理,给予心里护理、禁食水、留置引流管及体征监测等措施;康复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1)术前准备护理,此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情况评估,分析相关资料,评估治疗风险,根据病患的体质、年龄等的不同估计手术时间和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与麻醉师等术中工作人员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分析病患情绪,给予心里疏导,介绍术中流程及病患采取的配合操作;②肠道准备,病患可在术前3小时左右的时间段内适量饮食,但必须选择清流质的食物。此操作虽与常规不符,但有研究显示,这种做法可减小肠胃不适反应,并无治疗影响,也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手术前晚,病患应选择高营养全流食,但温度不宜过低。
(2)术后恢复护理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体征监测,这与常规护理组相同,监测的指标主要是血压、呼吸等,同时给予补液、吸氧,注意体重的变化。
②镇痛护理,为了减轻应激反应的影响,在术后通常会为病患进行镇痛护理,以使病患尽早的开始康复锻炼,增加食欲,有助于其休息。同时可降低出现脏器并发症。
③康复锻炼,这是病患尽早康复的关键,一般可在术后第二日开始锻炼,但应注意强度。可采取慢走的方式,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胃肠恢复功能性,同时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等长期卧床导致的症状翻。
1.3 数据统计以(%)统计并发症,并经卡方检验,以( ±s)统计康复出院用时,并经t检验,P
2 结果
康复组较一般组术后效果理想(P
【摘要】目的 总结对梅尼埃氏病患者行“内淋巴囊减压术”术后的康复护理经验。 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反复发作且症状严重的梅尼埃氏病患者行“内淋巴囊减压术”,术后采取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措施。 结果 患者术后眩晕消失,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内淋巴囊减压术”是治疗重度梅尼埃氏病的方法之一,而及时的健康指导及有效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梅尼埃氏病;术后康复护理
梅尼埃氏病是一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病[1]。有些人不作任何治疗也能自行缓解,有些人经药物治疗后缓解[1]。而少数重症患者,在短时间内频繁发作,影响日常生活。我科近年来采用“内淋巴囊减压术”治疗重症梅尼埃氏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共收治梅尼埃氏病患者30例,男6例,女24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41岁。25例患者行药物治疗(扩血管、脱水、镇静治疗)后缓解出院,平均住院天数7天。5例患者反复发作且症状严重,全麻下行“内淋巴囊减压术”,术后第二天眩晕消失,未发生颅内外并发症,术后十天康复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4天。
2 康复护理
2.1 康复护理的目标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手术对疾病治疗的作用:术后不仅能缓解眩晕现象,且能保护剩余听力。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 康复护理的内容
2.2.1 心理疏导通过细心观察患者的行为举止,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与不同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主动地参与自我护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2 行为指导手术日绝对卧床休息,健侧卧位(患耳向上),全麻清醒六小时后,无眩晕呕吐者,协助患者活动身体,轻微活动头部。术后第一天,协助患者床上坐起,给予生活上的协助,如刷牙、洗脸、进食,并注意有无眩晕、不适。术后第二天,可搀扶下床活动,下床时,护士在床旁指导协助,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损伤的发生。
2.2.3 饮食指导全麻清醒六小时后,给予半流质饮食,如稀饭、烂面条等,随病人体力逐渐恢复,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增加病人的抗病能力。
2.2.4 出院指导患者一般术后十天左右即可出院。回家后应注意休息,静养一个月。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冒,保持术耳清洁、干燥,不宜做擤鼻动作。饮食上,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营养丰富的的软食,三周后进普食。定期门诊复查:出院一周后门诊复查一次,一个月后复查一次,如有不适,随时复诊。术后十天左右可洗澡,一个月左右可洗头,洗头洗澡时动作轻柔、注意安全,如有不适,立即停止。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许多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强直等疾病患者解除了痛苦。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假体材料的改进,这一手术已相当成功,但很多做了髋关节置换术的人却并没有恢复“正常”,而仅是能站立或需要依赖拐杖行走,甚至有些人术后依然卧床,出现了“手术很成功,病人没康复”的情况。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要想恢复关节功能,术后须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否则就会出现关节僵直、双下肢废用性肌萎缩等后遗症,导致康复效果不理想。患者在手术之后康复,必须遵循三个原则即个体化、渐进性和全面性,在锻炼患肢娥同时也要注重健肢、肢主动运动与呼吸训练,心理咨询能消除患者的忧虑,提升生活的自信心。进行康复训练能加快促进患者的体力恢复,增强肌力,增加关节的活动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得到最大提升。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应在术后立即开展。在患者手术后取用仰卧位,患侧肢体常规置于髋关节外展30°、屈伸0°、内外旋0°、膝关节0°位(外展中立位),为此可将特制的“梯形软枕”放于患者两腿之间。患者清醒后即可开始踝关节主动屈伸,促进血液回流;鼓励患者做跖趾关节伸屈与双侧踝关节伸屈运动,每小时运动10次,进一步做股四头肌等长和等张收缩运动,让患者把膝关节尽量伸直,绷紧下肢肌肉,在坚持15秒后放松,而后继续进行重复练习。
术后第1—2天,床头摇起(不应超过30°),取平卧位,加强训练强度,(以第二天不疲劳为宜),对患者进行有规律地和主动地踝关节的主动背伸和跖屈活动,并对患者做踝关节环转运动进行指导,每天顺逆时针环转各做三十至五十次,交替进行以上两种动作。同时开始髋、膝关节屈曲训练,可采用坐位,使髋关节被动渐进屈曲10°—90°,循序渐进。在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时要保证髋关节的稳定或者将硬枕放在患侧膝关节下放置硬枕,积极鼓励患者旋转中立位状态下把膝关节伸直,然后把小腿抬起,每小时做十至十五次,依照患者身体的耐受及适应情况,合理制定活动量;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健侧肢体运动量,屈髋、屈膝收缩健侧下肢肌肉,运动锻炼的过程中,不断的鼓励患者主动配合深呼吸锻炼。
手术之后第三至七天,开始增加关节活动能力,可以练习髋关节伸直,手术侧髋关节的主动伸直活动或者枕垫在髋下,屈髋肌和关节囊前部进行充分伸展,并进行股四头肌等张练习和上肢肌力练习。把股四头肌锻炼恢复好,就可以进行直腿抬高试验练习,下一步患者就可以下床负重进行锻炼,教会患者运动方法为:在床上坐起移动到床边然后在床边慢慢站立之后拐杖行走进行肌力训练;指导患者的家属或者是陪护人员一起帮助患者对上、下床方法的掌握,正确方法移坐到床边,等患者适应后手扶床沿站起,健肢做支撑负重,患肢不做支撑负重,等到下肢肌力恢复之后再进行站立后伸与外展锻炼;将患肢慢慢向后伸展,抬头挺胸,让上身保持直立,拉伸屈髋肌群,之后下肢伸直位再向外慢慢抬起,接着慢慢收回,拉伸髋关节内收肌,每组三十次,每天三组,应该避免髋关节屈曲小于90°(大于90°会增加髋关节脱位危险)。
手术后第8—14天:训练到患者有足够的力量可自行站立时,可在护理人员帮助下进行助行器辅助行走练习或扶双拐4点交替步态训练,然后由双拐过渡到单拐,最后弃拐行走,坚持进行生活习惯训练,如坐在椅子上穿脱鞋袜训练,上下楼梯训练(好腿先上,坏腿先下)等,两周之后就可以拆线出院。
温州市人民医院分娩室浙江省温州市325000
【摘 要】选择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探讨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及术后康复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产妇住院时间,促进产妇康复出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优质护理;剖宫产;术后疼痛;术后康复
剖宫产是产妇常见的临床分娩术式,临床上主要应用于高危妊娠、分娩异常及存在严重妊娠合并症的产妇中[1]。剖宫产产妇在术后因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刺激,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如胃肠功能紊乱、乳汁分泌不足、疼痛及感染等,对产妇术后康复及新生儿后期健康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临床研究表明:给予剖宫产产妇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改善产妇不良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25.5±4.2)岁;孕周37~41周,平均(38.5±1.2)周;初产妇73例,经产妇17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在年龄、孕周、孕次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
(1)加强术前健康宣教:术前向产妇讲解剖宫产手术的操作过程和术后疼痛的具体评估方法,使产妇提前做好术后疼痛的心理准备,并学会正确的疼痛表达方式。
(2)强化心理疏导:术后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产妇心理疏导,告知产妇乐观的心态可有效缓解疼痛程度,并叮嘱家属多给予产妇陪伴与鼓励。
(3)加强母乳喂养指导:术后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以防止引起切口疼痛。
(4)加强切口与排尿护理:护理人员应在严格无菌条件下为产妇切口换药,鼓励产妇在导尿管拔除2h后自己小便,并指导产妇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术后康复。
1.3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值为0~10分)对两组产妇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3],分为四个等级:重度疼痛:7~10分;中度疼痛:4~6分;轻度疼痛:1~3分;无痛:0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康复情况
经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术后自主排尿时间、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首次泌乳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术后疼痛情况
经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轻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手术的临床适用范围在不断扩大,选择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剖宫产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易影响到母乳分泌和母乳喂养,对产妇术后康复及婴儿的健康成长均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临床研究表明:术后疼痛易使产妇产生诸多不良情绪,影响产妇睡眠质量,减缓产妇的康复进程。而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以给予产妇全方位的护理关怀。
本次研究中,治疗组产妇通过加强术前健康宣教和用药指导、强化心理疏导、加强排尿及切口护理,合理指导母乳喂养,制定科学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自主排尿时间、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首次泌乳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轻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产妇住院时间,促进产妇康复出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惠玲,涂利娟,陈鹏,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促进剖宫产术后康复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4):2116-2118.
膝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疗效佳等优点,已成为治疗各种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做好膝关节镜手术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2007年1月~12月,我院进行膝关节镜手术45例,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指导患者康复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19~75岁,平均45.3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3年5个月。骨性关节炎25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17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3例。
2 康复护理
2.1 心理护理 术前与患者交流沟通,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有针对性地解答患者心中的疑虑,创造一个温馨的手术环境,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从心理上得到安慰,从情感上得到支持,安全平静地接受手术。
2.2 康复指导 患者入院后向其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一般程序、锻炼方法及相关知识,使患者认识到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能积极主动配合,自觉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
2.3 功能锻炼 术后早期开始康复训练是保护新移植韧带,维持、改善关节稳定功能,加强膝关节与膝周组织的运动协调性,增强关节本体感觉功能以至最终恢复正常运动水平的关键措施[1]。可防止关节软骨及软组织粘连;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利于水肿和积液的消退。功能锻炼要因人而异,以不劳累为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护士要向患者解释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调整锻炼时间、方式和强度。
2.4 股四头肌舒缩锻炼 手术后第2天开始做股四头肌的舒缩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期间指导患者行患肢踝关节背伸、跖屈锻炼,以减轻足部水肿,在伤口不增加疼痛情况下,循序渐进,恢复股四头肌肌力的作用。
2.5 膝关节功能锻炼 术后第3天一般即可进行膝关节屈曲锻炼,止关节粘连。此阶段患者较痛,易产生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多关心、鼓励患者,多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讲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
3 结果
45例膝关节镜手术后,经治疗及护理后恢复好,平均住院时间13 d,无并发症发生。1~6个月随访,术后关节根据关节镜下手术后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分[2],关节功能优4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在90%以上。
4 讨论
关节镜手术属于关节内手术,术后会出现关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内粘连、功能恢复不佳等继发症状。若保证手术的成功,护理康复至关重要。护士应做到让患者了解关节镜手术的目的及优越性;康复计划根据不同患者分别制定,循序渐进,并监督和协助执行,发现问题随时调整,保证康复的疗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计划单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96―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完善,目前人工关节置换已成为一项比较可靠而成熟的技术。但由于术后的康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治疗效果,往往不能达到术前期待的手术疗效[1]。有学者认为,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方法[2]。以往我们采用健康教育、术后指导的方法进行患者的康复训练,存在患者容易忘记、主动性不强、护士因为工作忙减少程序等缺陷,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近年来,我们将自行设计的康复护理计划单应用于4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训练,收效显著,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患者80例,男 44 例,女36 例,年龄44 79岁,平均65.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4例,股骨头无菌坏死36例,其他病损10例;骨水泥固定44例,非骨水泥固定36例;住院时间最短 16天,最长30 天。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10 42分,平均32.8分。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髋关节置换,无严重脑血管意外、肿瘤、精神异常等不能配合锻炼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说明锻炼目的及意义,同意者列入本范围。资料收集、计划、评估及实施人员均接受正规培训。将80例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术前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术前练习床上排便,交待注意事项,心理健康指导;术后当日保持患肢外展20° 25°中立位,指导患者行踝关节的背伸跖屈锻炼;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三点支撑引体抬臀锻炼、卧床期间有效的咳嗽及扩胸运动。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康复护理计划单给予有计划地康复锻炼。①计划实施之前给予心理康复以增强信心,对每个患者说明锻炼的目的、意义、对术后功能恢复有何影响等,使其积极配合。②在患者乐意接受的情况下将每个锻炼的动作、方法示范给患者,并将每个动作绘制成图谱以多媒体的形式帮助患者掌握要领。③将计划单的锻炼内容教给患者或家属,以提醒患者复习,防止患者因年龄大记忆差忘记锻炼方法,并说明锻炼的开始时间、次数、每个动作的注意事项等。
下床前先将床头摇高45° 60°练习坐位,每日3 5次,每次20 30 min,以减少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扶拐行走时,患腿由不负重部分负重完全负重,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逐渐增加行走时间。
1.2.3 效果评定 观察对比2组并发症及术后功能康复情况。并发症的观察从术后至复查。采用Harris评价标准[3]对术后功能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日常活动能力和步态占47分,疼痛占44分,关节活动占5分,关节无畸形占4分,共100分;90 100分为优,80 89分为良,70 79分为中,低于70分为差。出院6个月后来院复查,由专业人员进行效果评定。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疗效 2组患者按照Harris标准进行髋关节的功能评分,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骨科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康复护理是骨科术后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术后不进行积极的康复,将产生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如:关节僵硬、韧带挛缩、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压疮、感染等,造成新的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手术的预期效果,给患者和家庭都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积极正确的康复锻炼能有效地改善和增进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及关节的稳定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提高机体抵抗力、恢复日常生活的协调性,尽早恢复满意的肢体和全身功能,同时也能有效地克服患者的依赖心理,促进心理康复。在护理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的、系统的、针对性的进行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提高手术效果及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本研究利用自行设计的康复护理计划单,将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示范给患者,使其掌握方法、技巧,自觉主动地参与锻炼,调动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行为能力,真正达到了康复目的。计划单的内容是护士与患者共同制定并教给患者或家属,因为患者每天有计划任务和目标,锻炼的积极性较高,所以观察组所有患者基本上都能按计划执行;护士因为要按照计划单完成康复锻炼内容,其责任心增强,真正达到了参与的效果和目的,体现了整体护理的参与模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