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教学的问题范文

语文教学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教学的问题

第1篇:语文教学的问题范文

首先,在师生相互交流的方式上,多限于课堂上机械的的单向交流,学生的积极讨论和探究较少,因此课堂气氛显得沉闷,这就要求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语文课堂重在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感性分析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感官思维,通过学生的各感觉器官来感受文章的内容。教师上课时能让人“伸颈、侧目、默叹”,这样的课就是调动学生感官去感受课文内容的好的方式。例如老舍的《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有个写母亲伤心的情节:“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如果教师启发学生感受这个场景,学生会很受触动,能充分地理解母亲那颗爱女之心,课堂便不会沉闷。再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小诗,会使每个人都能调动感官寻找到独特的自我感受,这种感受是那么朦胧,又是那么清晰,是那么平淡,又是那么强烈,是那么单纯,又是那么回味悠长。这些感受需要调动眼、鼻、手等身体器官来体会,正因如此,千百年来,令每一个读到它的人都会心驰神往,使人思绪无法平静。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得过多,学生思考活动较少。硬性要求学生有一种普遍的共性,而缺乏个性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生的死记硬背学习的现象,缺失了创新求变。表现在学习方式上就是学习单一,被动地接受知识,产生一种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限制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在这种目前较流行的“问一答”式课上,首先由教师提前设计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一一作答。整个教学过程好像是流水线,环环相扣。但是,教师“问――问”,学生“答――答”,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始终牵着学生的鼻子向前走,学生始终被动地跟着教师学习,丧失了个体的独立思考表达与发挥,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仍教师牢牢地控制在手中。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去让学生自由想象,自由思考,肯定学生积极正确的观点,修正不成熟的想法,使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

第三,目前的作文教学捆绑了学生的表达,作文要求给学生设置了若干限制。命题作文和指导构思没有给学生的自由写作、自由表达、自由探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写作题目单一,构思内容雷同,使学生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没有合适的机会自由地感悟、思索和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由地写作,很好地支持学生进行富有创意的表达,发表独到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写作兴趣,迅速提高学生写作上的水平。

第四,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已经固定了阅读分析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教师强行固定的,这使学生缺乏自己的感悟和探究,分析出来的观点都是程式化的,脱离不开八股的印记,学生无法有自己真正的感受和看法,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被剥夺了话语权,只是不停地按着应试的要求进行“结构”性的学习。目前有一种“不同见解”的阅读方法比较流行,其原因就是学生已经厌倦了被固定在框框里,想超越束缚自由表达。因此很多学生追求表达自己的见解。为了支持这种阅读方法,首先要求学生要有自信的意识,相信自己能读懂作品,而不能完全依赖他人或参考书,要勤于用脑、独立思考根。

第五,目前的教学中,教师未能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学生不能够熟读文章,这样容易造成一知半解,学生还不能产生产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使学习思考流于形式,以致学生不能够深入探究;另外,虽然经过了充分的讨论探究,但未能充分给予学生时间展示探究思考的成果和产生的情感体验,使教学服从于大纲的时间要求,脱离了教学效果的获得。另外,教师总是抓着课本不放手,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使大多数学生认为课外书不如教材重要,忽视了语文学环境的必要性。这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过程中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相关文章来阅读,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并不仅仅只是学好课本,课外阅读是学好语文必要条件。

第六,合理使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所谓内部资源指教育者本身具有的素质及把这种素质释放出来进而转化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能力。语文教学重心在于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教学中要追求这种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首先要求教师应该具有更好的的听说读写能力,但事实是很多教师在这方面距正常要求有着比较大的差距。以普通话为例:目前,很多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令人堪忧,尽管教师们都能拿出合格的普通话证书,但是实际使用普通话却很难让人满意。加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较多,方言很多,各地普通话的发音都带有本地的语音特征,由此标准的语音资源十分缺乏,造成了一种普遍性的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应该使用普通话教学,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准确地释解文学作品的意蕴。所以,教师要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将语文教学搞好。

第2篇:语文教学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问题教学 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语文是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中国的汉字字形不仅复杂,而且难学难记,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差,如何有效地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任务,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新课标指出,教师要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识字教学,多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继而喜欢上汉字。阅读训练能够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如何形成良好的读书品质。写作水平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体验的重要表现形式。

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基于传统的提问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精心设计、充满思想的问题推进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表达自己的成功感,同时反思思维过程。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在问题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有效性,需要考虑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是否拔高或者简单,能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反思等。因此,教师要实现问题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

二、让问题引领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问题要难易适中、因材施教。

教学对象是班级的全体学生,而不是针对中上等学生。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需要考虑各个层次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尽量设置一些易于回答的问题,问题内容要有内涵和价值,是需要学生经过探讨后能回答的问题,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例如在学习《田忌赛马》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实战演习,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表演。针对学困生设置如下问题:在第一场比赛中为田忌会输给齐威王?为何同样的马被孙膑重新安排顺序后就会赢呢?通过演练,学生能很快给出正确答案。此外,教师也要设置问题关注优等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问题:孙膑是通过观看比赛才给田忌出的答案,则孙膑到底是看到了什么才有重新赛一场的想法?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充分调动思考能力,找出关键词和句子,才能找出答案。设置问题要多层次、多角度,难易适中,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需求,强化教学效果。

(二)问题内容要精心设计。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内容是每个优秀教师的必备技能,新课标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优化课堂提问内容已成为一门教学艺术,教师要高度重视问题内容,提高问题教学有效性。

1.问题内容围绕教学目的

激起学生兴趣、发展智力、受到教育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问题教学内容应该紧紧围绕这一教学目的而设置。如教学《你们想错了》一课时,教师可设置一系列问题:你们想错了中的“你们”指的是谁?他们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说他们这样想是错的?具有连贯性的问题内容要求学生全面阅读课文,连贯课文内容进行思考,从而准确理解课文,知道的良好品质,掌握文章要点,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2.问题内容要明确具体

明确具体的问题内容才能为学生思考指明方向,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在学习《穷人》这一课时,教师提问:“对课文用穷人做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回答道:“因为桑拿收养的是穷人家的孩子,所以用《穷人》做题目。”“因为桑拿是穷人,所以用‘穷人’做题目。”从学生回答的内容可以看出,学生没有正确理解教师提问的意图。于是教师接着问道:“这篇课文的重点内容是桑拿,为何不用‘桑拿’做题目,而是用‘穷人’呢?请联系课文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仔细想一想。”问题内容具体明确,学生思考后便能得出正确答案:“课文描写的三个人物,但都是穷人。”教师可继续追问:“课文描写这些穷人,并详细叙述他们之间发生事,意欲为何?”学生思考后有所感悟“为了歌颂穷人的良好、高尚品质”。

(三)问题要有指向性,突破重难点。

问题教学有效性务必要有指向性,能够突破课文的重难点。对于全篇课文来说,重点内容犹如全文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是整篇文章的“文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抓文章“文眼”,设置指向明确的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游园不值》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也是本首诗的理解重点和难点,若教师仅仅让学生联系前两句诗句进行理解,学生就可能无法准确理解和体会这两句诗字面意思后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师可提问:“读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呢?这两句诗除了字面意思外,还有没有更深刻的意思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兴趣浓厚,仿佛看到院内林木葱茏,繁花似锦,红杏灿若云霞,进一步感受到新生事物无法阻挡,总是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这样的问题教学不仅让学生感悟到诗句的意境,还深刻体会到人生哲理,提高阅读理解力和语文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是一门艺术,具有独特性和多样化,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优化问题教学,努力使问题教学更精彩,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打牢语文基础,强化阅读、写作综合能力,促使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温荣华.把握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4(Z5).

第3篇:语文教学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障碍 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上死气沉沉的局面少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景多了……但是,冷静地审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繁荣”、“热闹”的场面,我们也不能不感到一丝隐忧,有必要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就目前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观点和具体的应对措施。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课堂评价重鼓励,但滥用失真。

现在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嗨、嗨、嗨,你真棒”的赞扬,经常能听到“啪、啪、啪”的表扬的掌声。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老师说:“讲得很好,表扬他!”其余学生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学生又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2.教学手段重先进,却为之所困。

(1)形式主义严重。很多教师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一种“包装”,凡是能使用多媒体的环节都努力使用,不能使用的也想方设法添加,认为用就比不用好、用多就比用少好,结果乱七八糟用了一大堆,讲课的老师手忙脚乱,听课的学生眼花缭乱,教学效果却华而不实。

(2)目标定位不准。有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花费了很多精力制作课件,而往往把学科的特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规律等忽略了,结果偏离了教学目标,上成了“四不象”的课。

(3)运用不科学。有些老师为了给课堂加些点缀,结果学生们都把精力集中到课件上。不科学地运用教学手段往往会限制或误导学生,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还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对语文教师角色转变的要求

1.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行多方位的学习。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语文知识,而是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其次,就是学会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协调一致;对学生的评价,不仅看学生成绩,还要多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行为,那如何去备好课?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根本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然而,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教师转为合作者,那么一堂课,教师如何去备课,如何去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去主动寻找问题?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后,教师由权威变成合作者,那么教师跟学生是平等关系,在学习中、备课中,可以去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根据学生的学习个性去发现问题,通过课堂组织,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与个性,这样能大大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找问题,可以同学提、老师提,再一起解决;还可以利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字、词、句、画等入手,让学生产生兴趣,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优化课堂主体结构的具体做法

1.多一些自我展示。人人都有表现欲望,尤其是小学生,表现欲望更为强烈。教师应多创设机会、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现自我。但是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呢?我认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让他们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感受学习的乐趣。如在低年级教学生生字时,教师一开始不必急于教学哪一个,而是先让学生认读。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识的字,个个跃跃欲试,纷纷举手读出所认识的字。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自豪之情洋溢在脸上。

第4篇:语文教学的问题范文

问题较多,篇幅有限,只能选择性地概括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简析如下:

一、程式化、模式化教育风气盛行

其表现有以下两种:许多教师一走上讲台,就是按介绍时代背景、然后分段总结段落大意,接着概括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样的一种程序套路一直到教完本课,这是一种表现。第二种表现是照本宣科,教材上怎么说,我就怎么教。教材上说议论文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结构,教师就按这样的“三段论”去教学生,去要求指导学生先写作。就连学生答问,也只能与教参上一致,调动一下语序都不行。前者是拿一种模式、程式硬套在丰富多彩的教材上,后者是对教材作一种简单的处理。二者的共性在于不求变化,不作深入研究,不因人因地制宜,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僵化、死板,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些教师对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体会是:中小学语文课其实也好教。言下之意就是有一套现成的教学模式,有一本现成的“教参”,“好教”就是如此。

二、重课内,轻课外,不重视课外学习

与其他学科教材相比较,语文教材的特点就在于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着浓厚的生活色彩。这就决定语文教学是离不开课外生活的,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角度考察,课外学习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大量的语文学习活动是在课堂外进行的。可以这样说,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课堂,课外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一句话,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这里所说的重课内,轻课外,主要是指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课外学习,缺乏有意识的给以引导和指导。表现一:只有百十篇传统名家名篇的教与学,而不寻找机会,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表现二:不给以正确的具体的指导,放任自流。认为学生一旦离开课堂或以走出校门,就于己无关。学生课外学些什么,有什么障碍,有哪些负面影响等,均不闻不问。有些教师出于完成学生作文训练任务的需要,虽然也喊喊“观察生活”,但是也只停留在口头上喊喊而已,从不具体引导和指导,这样就严重脱离了语文的教育教学。

三、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知识不等于能力,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自己能获取知识的能力。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结果,势必造成学生的“高分低能”,书本知识很丰富,在生活中却连基本常识都不清楚。

当然,重知识传授是应该的,因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是能力构成的基本条件。然而,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急需教师的培养和帮助,这样,可以减少转化过程中的许多弯路,缩短转化的时间。何况,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旦形成,能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更快地接受知识,更好地完成学业任务,又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应取的态度是: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培养,双管齐下,二者并重,岂不美哉。

四、只重“一式”――讲授法教学,而不注重其他形式和手段的配合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系统讲授的方法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从其本身看,讲授并无不好,它能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阐明规律,抒感,还能有效地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由于教授法有以上特点,加之它在我国历史久远,使用广泛,操作起来又十分简便,所以教师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为了自己方便,为了“抢时间”,十分乐意接受,乐意采用这种传授方式。然而,讲授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由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只有教师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积极性;它虽不注定“满堂灌”,却很容易导致“满堂灌”。有人说得好:“课堂是学生的用武之地”,教师何必自我陶醉呢?

为了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弥补“讲授式”的不足,我觉得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课堂方法上,要多种传授形式和教育手段相结合,注重多组织,引导学生活动。以求达到师生互动,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第二,提高自身调控课堂的能力。我们所采用的一切教法都应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可抓住“新、趣、情、思”四个字进行。无论是“引而不动”,还是“引而乱动”,都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课堂调控、驾驭能力。

第5篇:语文教学的问题范文

    一、采取多元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是高效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语文教学中改变旧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采取多元性的发展评价,承认学生差异,使学生有期待的学习,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无疑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则无疑应成为核心的切入点。教师指导学生“三个突破”来突破体裁,高中语文课程有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文文字应用、文化论着研读等,对于不同的体裁文体,从教到学往往有一定的操作方式,常常易使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和“问题模式”。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体裁文体的樊篱,开放性地思考和探究问题。当然,在突破体裁,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须注意对体裁的区别,不同类型的课文之间存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有的重在实际操作,有的重在发挥联想和想象,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要注意寻求适应的引导方法。对体裁的相通性,要竭力去挖掘,甚至也可以突破体裁的固定思维而寻求逆向的思考,对比性思考,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激起学生的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欲望。

    二、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切忌“学科本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更不能把问题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否则,划定了“势力范围”的问题,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求知欲、进取心,更无法使学生成为自主选择、自我规划、主动学习的独立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应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跨学科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挖掘问题,把语文学科变成“普遍联系”的一环和一个引领问题的起始,与其他学科互补互动,为学生学习创设开放的问题空间,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潜能。高中语文课程比较注重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学生对语文教育有不同层次的期待。在语文教学中,将固定组合与自由组合结合起来,这种组合可相对稳定,也可随时变化,完全取决于学生的“爱好”或“特长”的不同。这种合作思考、探究问题使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处理、利用信息,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要多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协作与分享。

    三、锻炼思考能力,延伸语文知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无疑是主渠道,但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必须与学生的认知相联系;理解性、探究性、应用性决定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课内外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课外课程资源的利用,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宣传橱窗、文化长廊等,延伸学生对课内问题的思考,使这种思考能向纵深探究和发展。二是校外课程资源的利用。学校之间的课程资源的互享为学生思考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平台,使这种思考极具可比性。这既有间接经验转为直接经验的思考,更有“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的接轨而产生出的“问题火花,这对“问题”的启发意义是深远的。

    四、让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第6篇:语文教学的问题范文

一、悟性

所谓“悟性”,就是一种能从包罗万象的事物中产生一种本真体悟的能力。从作文娩出的过程看,它是人感官的、情感的、精神的整体回归。官能感觉到的“表象”是悟的前提,人的独特的情感是悟的“酵母”,而心灵世界的自我观照是悟的契机。因此悟性的培育在于解放人的个性,解放人的心智,让学生面对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而能焕发出一种感悟的生命活力。因此我们要注重培育学生的悟性。应怎么样培育呢?

1.要指导学生感悟生活,关心他人,加强生活修养,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常言道:“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现在很多学生感悟能力差,对周围“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关心他人不够。情感体验少了,写起文章来当然干巴巴的。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只有让学生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多关心身边的人,使他们从更多的身边小事中引出诸多的感动。让学生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交友谈心等,去观察山川河流、草木虫鱼,去体验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这样学生便能感受到生活原来如此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生活原来是那么有情趣、催人奋发。

2.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有了生活纷繁的“表象”,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去认识、揭示其内涵与实质,形成正确的观点。这就要求老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让学生在诸如《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今日说法》等电视栏目中,在教材实例中学到观察思考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课前“三分钟演讲”,评论班上的见闻或交流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这样用心思考,才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朴素的真理,才能深切体验人生的滋味,感悟人生的真谛,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3.录下对生活的“悟”。“心记不如默记”,生活中的人和事都在不断变化,人对生活的感受与认识也是稍纵即逝的。要寻到对生活的“悟”,只有勤于写日记,定期写观察与思考笔记。这样,有了感悟力,有了“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的情感世界,有了心灵的思索,学生的作文就成了鲜活的、明敏的、富赡的、个性的、独特的、深刻的濡染主体“感素”的东西,所以只有在作文教学中塑造一个丰富、美好、体悟的心灵,学生的作文园地才能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二、灵性

如果说悟性是一种智力,那么灵性则是一种才能。悟性如“血肉”“筋骨”,灵性便是人的气质的外化,它在作文中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能动、创新表现和精神生态。“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文教学关键在于灵性的培育和激发。“灵性”在怎样的环境里才能成活和生长?

1.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俄国文学家别林斯基说过:在文学中,尤其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要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师可把课堂作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阵地,教材中想象丰富的作品可充分借鉴,如想象瑰奇、光怪陆离的《西游记》,状鬼写妖、扑朔迷离的《聊斋》等可为以后“厚积薄发”打下基础;也可通过各种形式主动训练,引导学生自编童话、寓言或科幻作文,让学生放飞想象,飞向宇宙星际,飞向大地深处,飞向海底世界等,还可引导学生写愿望性作文或假想性作文,以《我想…》、《我终于有了…》、《我盼望》、《假如天上有两个太阳》等形式展开,打破学生思维常规,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当然想象之鸟一旦高翔,学生心中就会跳跃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意象:实体的和虚构的,现实的和浪漫的,传统的和现代的。学生笔下也就会出现想象奇特、不落窠臼之作。

2.开创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文贵创新”,为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我们可设计新颖的“创意作文”,如《未来的智能衣服》、《未来的学校》、《二十一世纪的理想住房》等,让学生围绕这些超越时空的主题去自由畅想、自由发挥。同时,提倡“变换题目”、“一题多作”,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例如笔者在一堂作文课教学中以“砖的联想”为题,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首先学生分别从砖的形状、质地、制作过程及用途进行联想,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踊跃地回答:“砖质地坚硬、宁碎不软,宁折不弯,可拟题‘做人要有气节’”,“砖出身于软泥巴,经过烈火烧变得十分坚硬,经得起重压,不怕风吹雨打,显出一副铮铮铁骨,可拟‘梅花香自苦寒来’为题”“随意放一堆砖,一推就倒,可砌好的砖墙,却推不动,因为他们团结一致,可拟‘团结就是力量’为题”“长夸上的一块砖不起眼,但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可拟‘伟大出自平凡’为题”。这样学生便突破了思维的封闭性,走出了作文模式化的俗套。其次,让学生生活在诗歌和艺术的氤氲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几何图形、诗歌、音乐、具体的事物、漫画设境等,营造一个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生动活拨的作文氛围,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去创造。课余积极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或集邮,或摄影,或书法,或绘画,或乐器,这样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在深刻把玩之后,常能激发学生作文中的灵感,提高审美能力。学生可由钢琴曲《秋日私语》体会到“飒飒秋风”与“簌簌落叶”的情景,感知秋景、秋情、秋思、秋事;由书法的“布局之道”,联想到文章的结构安排;由绘画的“汁白当墨”联想到文章的跳脱之美……。再次,细心呵护学生作文的嫩蕊。杜甫有诗云“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慢慢开。”陶行知也曾谆谆告诫我们:“在你的教鞭下有牛顿,在你的讥笑声中有爱因斯坦,在你的轻视中有爱迪生。”这都要求教师们细心呵护学生灵性的表达,小心翼翼扶持幼鸟展开想象和创新的双翅在成长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对学生作文中呈现的各种想法和特点,要晓之以理,导之以情,而诸如“河里的水很活泼”、“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站在大堤上远望,雪中的房屋就像一颗颗被糖腌制的蜜枣一样”、“他的字歪歪斜斜的,像地震后的一片危房”。这类语丝无疑是富有灵性的表达,呵护他们,就是在呵护学生生命中富有创造力的灵性。

三、人格

素质教育的内核就是建构高迈的人格大厦,它不仅催生人的“理性觉醒”,也催生人的“良知自觉”。如何在激扬文字中铸造学生的人格呢?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让学生敞亮心扉,抒写灵性。抒写灵性,不是写“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沧桑感,也不是写“小喜小怒”“小哀小怨”的温柔感,更不是构建“斜风、细雨、小屋”之类的“理想图”,而是有关社会、自然、人生的介入和思考,有仰天长啸、 浅吟低唱的迥异,有爱得深切,恨得入髓的情感,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内涵,有十几岁的躁动不安,更应该有新世纪青年的阳刚之气,使学生的人格由懦弱变为刚健。

第二,让学生奔向学生的“百草园”,努力使作文过程成为学生到生活中求真、养善、立美的过程。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中感知生活、触摸生活,在观察、积累中思索生活、理解生活,在讨论、交流中探究生活,表现生活。中学生正处于树立人生观、树立文风的关键时期,教师可把教材的真实性作为衡量学生作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把挖掘生活中美的事物作为讲解的突破点和落脚点,然后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发现善,才会产生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文章。于是学生便有了写作之泉,同时也就有了人格的自我濯亮之泉。

第三,确立“真诚”为作文的第一标准。“文贵真情”。纵观历代文论,从《易》的“修辞立其诚”,直到巴金的“掏出自己的心”,叶圣陶的“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实,切乎生活的状况”,贯穿始终的就是一个“诚”字,所以“以我手写我心”,心口如一,人文协和,这是一条返朴归真的作文成功之路。透过作文,我们才可以看到同学们一颗颗鲜活率真的心,而纵容学生毫无热情的编造假话,就会造成学生的假面人格。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不说诚信之言,何立真人人格,作文教学对培养真诚磊落的人格是责无旁贷的。

第7篇:语文教学的问题范文

一、语文课堂――“不识庐山真面目”

语文教学应“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但很多时候,我们在公开课中看到的却是:教师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百分之百交给学生,没有把解决问题的“专利”大智若愚地让给学生,没有把展露才华的机遇诚心诚意地留给学生,没有把通向成功的阶梯十分艺术地铺设给学生,而是带着功利色彩,迎合形式主义的潮流,为投评(听)课者所好,追求课堂上的“看点”和形式上的“出新”。翻开老师的备课本,不仅教学的环节详细,甚至什么问题由谁来回答都作了周密部署。所谓的课前接触学生,除了给学生“打预防针”以鼓舞“士气”外,“下毛毛雨”更是必不可少。真的到了课堂上,与其说是上课,不如说是按照预定的轨道运行,教师充其量是由教材的忠实者变成了教案的执行者,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更谈不上与学生的心灵进行沟通、情感进行交流、思想进行碰撞。我把这样的课称为“作秀”,不仅虚伪做作,还严重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权利。

教学固然需要预设,但更应追求和谐、自然与生成。我们的一些语文课堂程式化、概念化现象严重,语文老师站在课堂上想得最多的还是自己,要着力表现的也是自己,因为担心自己功力不够,底气不足,在课堂上不敢轻易放手,唯恐节外生枝,无法驾驭,于是干脆亦步亦趋,将学生“操纵”于股掌之中。教师学会了煽情,学会了卖弄;学生们学会了揣摩,习惯了配合。在顺应中,他们永远是课堂的配角。什么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摘下“假面具”,呈现“真自我”呢?

语文教学需要朴实的、原生态的课堂。

二、尊重学情――“想说爱你不容易”

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在为学生的发展奠定生命基石。因此,关注学生,了解学生,一切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又有多少教学是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的呢?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教师主观臆测学情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

语文教学应具人文性,但事实上,老师关注最多的还是自己:如何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如何彰显自己的风格。而真正需要关注和走近的群体――学生,却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

语文教学需要面对教学对象的真实现状。

三、语文课本――“为伊消得人憔悴”

语文学习的规律是“举一反三”,语言的学习,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在数不胜数的成年累月的“例子”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喷薄而出”的。然而,薄薄的一本语文课本,虽然由“一纲一本”发展到“一纲多本”,由“教教材”发展到“用教材教”,但不论如何改革,通行的司空见惯的做法是:一学期就学一本语文课本!因为考试就考课本上的,你别的书读得再多,考试不行,等于白搭。所以,语文老师对语文课本可谓爱不释手、“从一而终”――从开学一直教到期末,对课本是精耕细作,挖地三尺,以为这样就能“挖”出学生的语文素养。

据说魏书生老师的学生在假期里就能将语文课本自学完毕,而我们却始终和教本“不离不弃”,甚而还常听一些老师惊呼:“时间来不及了!进度跟不上了!”真不知这种“马拉松”式的教学现状何时得以改观。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高耗低效” 想必是缘此而来。想想看,课堂被喋喋不休的分析填满、课余被机械重复的训练挤占,学生还有多少自主发展的余地?课堂端出的大餐永远是“课本”,学生的课外阅读就永远入不了“正席”,永远只能在“课外”徘徊。

语文学习需要肥沃的土壤。

四、语文研讨――“各人自扫门前雪”

回顾十几年来的语文听课、评课、交流、研讨活动,发现我们小学语文老师一直都是在自己的圈子里兜来兜去。语文教学应该思考一下小学如何与初中、高中衔接的问题,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平台上通盘考虑教学工作,因为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现行的语文学习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了初中、高中乃至更远的将来会存在哪些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跳出狭小的圈子,勿做“井底之蛙”,要拿出中学的课本读一读,走进中学的课堂去听一听,中学语文老师同样也深入到小学课堂去看一看。我们的语文研讨活动更应该让初中、高中的老师走到一起,相互研讨、交流、观摩和借鉴,切莫再“各自为政”,同为语文学科老师,但却“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到头来只落得相互埋怨,苦的却是学生!

第8篇:语文教学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教学问题;教学对策

我国新课程改革计划的实施令教学理念愈发现代化,这点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全新的教学理念全面渗透进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更促进了课堂的热烈气氛。不过有成果就必然有问题,相当多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在改革上实施得并不彻底,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段,这些学生年纪尚小,心智不够成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兼之教师的教学手段不够完善,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教学问题。

一、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问题

(一)教学方式问题

改革后的小学语文课本安排了众多种类的识字形式,利用看图、字典、诗词、名言警句等多种途径教导学生识字,以期能够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更加丰富,在提高学生识字量的同时,令学生识字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对这种多重教学方式的运用并不重视,白白浪费教材上安排的大好教学资源,只对学生进行传统的练习、示范和讲解,这种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非常落后,而且容易令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二)实践活动问题

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教学课程,其实践性非常之强,因此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除了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然而目前的教学现状是,只有部分教师注意到了实践活动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这种重视往往体现在对学生识字、写字两大训练的实践加强上,而还有相当多的教师对这点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注重知识教授的结果,忽视练习和实践的过程,令小学的语文实践教学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以对低年级学生相当重要的写字训练举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写字练习上属于刚刚起步,仍处于模仿的阶段,这时教师如果只关注学生写出的字是否正确,而忽视运笔方法、写字姿势、汉字结构、笔画笔顺等中间过程的教学,那学生在写字方面的成长一定会出现畸形,对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和自身素养都非常不利。

(三)人文素养问题

小学语文除了是一门教学课程外,更是一种用于交际和交流的工具,这种工具统和了人文性与工具性两种特征性质,能够培养学生最初期的人文素养。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只注重其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具体体现在许多教师的教学模式上,只一味强调识字写字的方法和基础知识的传授,将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学习反应与学习能力完全置诸于脑后,更罔顾学生的审美情趣、口语能力和道德修养,令语文教学对人文价值和精神的挖掘作用荡然无存。更有甚者采用机械灌输的填鸭式教学法,只以死记硬背对学生做硬性要求,不但令活泼的低年级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而且对他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都有损害,更无法培养人文精神。这种不全面的教学模式大大降低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与功用,令其有效性得不到真正的发挥。

二、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对策

以上三类问题对小学语文的低年级教学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只不利于日后的语文教学,更因为语文教学关系着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甚至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根据这些问题迅速订立相应的教学对策刻不容缓。

(一)扭转教学观念

语文学习与学生个人的个性有很大关系,有鉴于此,教师以往用教师分析取代学生个人学习实践的教学观念一定要迅速扭转过来。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学生施加适当的鼓励,给他们在更多方面获得新体验的机会,比如能力、知识、过程、方法、价值观、情感态度等等,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让学生更多地亲身参与到实践中来,让他们阅读、提问、表演、思考、讨论、绘画、操作,不只对学到的语言文字加以运用,更发扬出自己的求知欲,领悟实践中的语言美和文章的丰富情感,得到人文主义的熏陶、教育和洗礼。

(二)注重教学细节

素质教育的众多新要求令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学习能力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此教学细节的重要性也日益提升,广大教师不只要教书,更要育人,从日常琐事入手,增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全面教育。在语文教学上可以具体体现为对坐姿的要求、对阅读习惯的要求、对与教师问答时礼貌用语的要求等。这一教学工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才能将原本的要求转化为习惯,将习惯更升华为学生的素质,为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鼓励自主学习

相比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整个课堂的模式,新课标提倡的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更能令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小学的语文教学也理应顺应这一发展方向,从教师自己开始,逐渐完成课堂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从原本的课堂主导者转变为辅助者,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领和辅导,令他们能够发挥最大限度的自主性。同时注重转变学生自身的观点,让学生脱离原本被动式学习的定式,进入主动式学习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在学习意识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在无形中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样才能收获最大的学习效果。

结语: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学生未来一切学习的基础,因此其影响是直接而多方面的。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这项教学必然会面临众多的新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担,对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各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地订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对策,令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能日渐合理化、人文化、素质化、高效化、完善化,最终实现高质量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周双.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有效提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张娟青.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小学语文,2010(7).

第9篇:语文教学的问题范文

一、“问题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是说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让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去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我国当前的语文教育现状让人很不乐观,处于长期耕耘而收效甚微的状态,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一般是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语文教学要优质高效,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智力、能力、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且享受到自己思考的价值被认可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学生学得“自由”,学得“主动”,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让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和再生疑、再解疑的过程。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和能力,养成好思好问的良好习惯及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授予学生更多的知识,而知识的掌握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教学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的过程和技能,因而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上,而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过程正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不断追问、不断明朗的过程。

二、“问题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从自己的学习操作活动中完成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能引起每个学生思索的问题,所设计的问题须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十课《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教学中,笔者就文题设计了两个问题:(1)新闻的标题不仅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报纸的眼睛,你觉得《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吸引力体现在哪里?提出这个问题是想让学生认识到题目对文章的重要意义,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文章题目对阅读接受的影响。这个题目的特殊之处是形式上的倒装与借代的巧妙运用,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是描述现实场景;更深层的含义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开,象征着英国的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这个问题是为了引入全文、贯穿全文设计的,有了前一个问题的铺垫,学生很快就能准确答出“日落仪式”的象征意义和讽刺意义。所提的两个问题,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的提出作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但是,两个问题又各有自己的侧重点:第一个问题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经验;第二个问题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有问题就意味对现状的不满,就意味着有自己的思考。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人很难想象会打破现状,超越常规。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一个关键。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教学中,实施教学民主,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在教学中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劳动,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表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