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门诊护理质控小组范文

门诊护理质控小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门诊护理质控小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门诊护理质控小组

第1篇:门诊护理质控小组范文

【摘要】门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人员流动性最大,故更易引起医疗纠纷,本文对门诊工作中减少护患纠纷的体会展开探讨,对门诊中引起护患纠纷的因素进行分析,从管理制定、护理人员技能、素质、门诊环境、服务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等多方面加强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护理安全,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门诊部;护患纠纷;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170-02近年来,受社会因素和公众维权意识增强的影响,医疗纠纷发生率呈增多的趋势,成为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门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人员流动性最大,故更易引起医疗纠纷,如何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降低医疗事件的发生率,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是医院门诊工作需重视的问题[1]。1.门诊护患纠纷引发因素分析

1.1管理因素。安全管理是对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的必备条件,是提高护理水平、减少质量缺陷的关键环节,是患者身心健康的保障,是避免发生医疗事件和纠纷、消除和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客观需要[2]。管理监督不力、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对护理安全造成影响的极大因素,严重威胁着患者安全。

1.2护理人员因素。首先为技术因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队伍目前存在流动性大、数量不足、护理水平不一的现象,医院门诊岗位分散、面广、工作量大,对护士理论知识和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均有较高的要求,需对专家基本情况和医院各科特色进行了解,掌握人际沟通和心理观察的技巧,以便为患者提供满意的解释和指导,不然,若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医疗纠纷。其次为工作责任心因素,在医疗工作中,护士作为患者的倾听者、保护者、知心者的角色,但在家庭中又作为母亲、女儿、妻子的角色,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会造成身心健康的损害,进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责任心不强,护理态度不好,情绪易波动的情况发生,增加医患纠纷的发生率[3]。

1.3患者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患者保健意识、权力意识、消费意识不断增强,对门诊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若服务不满意,易产生纠纷。护理工作需要患者的支持和配合,若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知,心理承受能力差,易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4]。

1.4病情繁多。门诊患者量较多,涉及各个科室,病情较难预料且病种复杂,也有重危、罕见的疾病就诊,患者及家属描述不准确,候诊时病情出现加重现象,造成护患事件发生。

1.5就诊程序。患者都希望能尽快就诊,但在挂号、检查、取药等多个环节的设置上相对繁杂,特别是病情危重时使最佳、最快的治疗延误,故因等候时间过长而引起纠纷。

1.6环境因素。因医院门诊为开放性场所,存在非医疗安全因素,如患者或科室物资被盗、地面湿滑使患者滑倒、氧气管理不规范等,引起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2.护理管理对策

2.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管理,培养护理人员自觉维护护理安全,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防范安全隐患。

2.2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相关制度。设立安全管理小组,依据门诊实际情况,结合门诊护理安全质量问题,行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对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定期召开会议对问题进行解决。

2.3提高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中将安全管理作为重要环节,提高质量管理以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率,门诊人员流动大,患者较多,更需重视护理服务质量,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严格操作流程,使护理工作高质量的完成。

2.4重视技能操作培训。鼓励护士参加自学考试,规范化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除对技术和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外,还要重视文明礼貌用语、护士礼仪的学习,加强人际沟通培训,掌握急症、急诊急救技能培训,计算机文字录入、疾病分类分科培训、医院网络工作站技能培训等,提高门诊护士的综合能力。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水平,在工作中做到端庄稳重、举止大方、语言文明、热情和蔼、面带微笑,使患者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提高配合依从性,适当的对患者进行称呼,以使距离感拉近。虽然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一定平凡性,但护士需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对患者提供各项工作中切实应用,善于从患者表情、眼神、体态中了解其需求,除对身体疾病进行关注外,还需重视情感的沟通,超越患者预期的将人文护理、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工作中[5]。

2.5设立安全通道。依据门诊患者病情复杂、流动性大的特点,为确保重症患者的就医安全,需对门诊护士行定期培训,建立各种应急预案,并要求熟练运用,以对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安全进行保障。

2.6规范就医环境、严格门诊制度。加强发热门诊、小儿科门诊、传染病门诊的管理,对院内感染进行控制,并落实医院管理措施。提前30min请导医、护士开始分诊工作,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史进行询问,行挂科指导,讲解专家出诊情况、专科内容、就诊程序,协助患者有序挂号[6]。接号护士做好患者填写病历的督促,带患者到候诊区,对就诊序号进行排列,传号护士安排就诊。置候诊服务台,传号护士除负责各诊室传号外,还需对患者的血压、体温进行测量,在医生开具各项检查单时,传号导医需就注意事项和各项检查内容向患者讲解,并带往科室行相关检查。巡视护士加强管理出入诊区人员,协调医患纠纷,在遇到问题对患者加强安抚工作,做好科普宣教,为需要帮助的患者提供服务。同时对健康教育橱窗及时整理,各种宣传资料及时更换。

2.7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好的服务态度是医疗服务的前提,门诊护理中优质服务更为重要,就诊区需舒适、干净、方便,导医护士需耐心细致、态度和蔼,指导患者有序就医,最大限度地缩短等候时间,减少中间环节,优化服务流程。

2.8建立质控体系。建立质控小组,包括健康教育、急救物品、护理文书等内容,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成立科室质控小组,对护理质量进行自查并行改进和修订。质控体系需重视管理的群从性,转变质量管理理念,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服务,并保证信息及时反馈,采取有效措施改进,达到质控的目的。3.小结

近年来,医疗科技的进步使医院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对健康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护理安全事件呈增多的趋势。为使护理质量在各项护理指标反馈、评价、检查定期完成的基础上稳步提高和持续改进,对影响门诊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管理制定、护理人员技能素质、门诊环境、服务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等多方面加强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护理安全,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参考文献

[1]葛伦美.加强护患沟通 预防护患纠纷[J].中国病案,2010(4):59-60.

[2]黎婷,刘秀梅.护患纠纷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1(7):477-479.

[3]龙海碧,杨雪梅,王媛.防范护患纠纷措施探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9):106-108.

[4]王永香,罗彩霞,樊莉.浅谈血液病房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0(5):18-21.

第2篇:门诊护理质控小组范文

一、质控原则

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护士长的二级质量监控,加强专项质控和安全管理,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二、工作目标

1、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70分)≥100%

2、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3、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合格率≥95%

4、优质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8、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9、健康教育有效率≥90%

10、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100%

11、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一消毒执行率100%

12、注射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13、手卫生依从性≧90%

14、核心制度执行率100%

1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0%

16、护理差错发生率<0.5%

17、导医导诊出勤率100%

三、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平安医院建设》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质量标准,提高门诊服务水平。

1、加强导医导诊、分诊护士服务能力的培训,体现我院良好精神风貌。上岗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合理配置门诊大厅人员,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2、保持环境整洁,营造温馨就诊环境。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候诊区、诊室、卫生间等环境管理,保持安静、整洁、安全、舒适。达到公共场所无吸烟要求。

3、设置醒目标识。路标、楼层、科室、安全标识指引醒目易于辩认。

4、提供便民设施。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

5、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门诊全覆盖:导医、分诊、注射室等部门,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门诊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6、分诊护士做好分诊工作。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检查室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保护患者隐私。

7、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配合医院完善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8、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规范门诊投诉管理。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由门诊主任、护士长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9、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加强皮肤科治疗室、门诊外科检查室、门诊注射室几个重点部门院感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预防院感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10、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教常见病多发病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病和各类传染病防控知识。

1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加大应急处置能力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以提高门诊病人的人身安全防范意识。告知报警及投诉电话。门诊的应急处置主要是突发火灾、地震、停水、停电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首先做好应急的培训,做到一旦发生应急事件能正确处理,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好全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不断完善门诊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及各项应急预案。

12、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及急救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及危急重症的抢救配合能力。

13、认真落实两级质控职能职责。科室质控小组每周质量自查,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护理部每月进行全面护理质量检查。每次检查有记录、反馈和改进措施,并对重点问题跟踪检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4、严格按医疗文书书写要求,完善各种文书及表格登记。

15、加强质控人员和护士长能力培养,会应用:五常法、QCC、PDCA等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第3篇:门诊护理质控小组范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4(b)-0190-04

Application of specialist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team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nursing management

SUN Chi1 GUO Ting2 ZHANG Chao3

1.Department of Emergenc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in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6,China;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in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6,China;3.Department of Nursing,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in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ist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group o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Methods 1310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us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group of specialist nursing management mode;1310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implement the quality control group of nursing management mode.Nursing management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ECG recognition rate,correct operation rate,reading rate,difficult ECG recognition rate and correct oper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average time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diagnosis time of coronary disease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understanding of disease rate and awareness rat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qualified rate of nursing document writ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adverse event probability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first aid course tacit satisfaction and accuracy of verbal orders performanc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operation error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ll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Specialistnursing quality control group;Department of Cardiology;Nursing management;Nursing quality

心内科的疾病病种多样,交错复杂,特别是急危重患者,病情瞬息万变。因此,心内科的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都面临着诸多难题[1-2]。针对我院心内科的蓬勃发展,以及系统、规范的专科护士培训工作的开展,具有统筹规划的专科护理质控小组是必不可少的[3]。我院心内科成立专科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开展护理管理,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心内科患者1310例作为观察组,由科室成立专科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开展护理管理,进行了心电图评估者1310例,以胸痛为主诉者783例,诊断为冠心病者574例,其中330例患者进行了心脏介入治疗,112例患者被告知临床病重(含病危),采取急救措施的患者为71例。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心内科患者1310例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未进行严格的护理质量控制和评估,此组患者中,进行了心电图评估者1310例,以胸痛为主诉者833例,诊断为冠心病者529例,其中297例患者进行了心脏介入治疗,133例患者被告知临床病重(含病危),采取急救措施的患者为82例。本次研究已经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专科护理质控小组 由我院护理部组织并成立了医院心内科质量专科控制小组。小组由来自7个临床科室的副主任护师及以上的成员共7名组成,其中男1名,女6名,中位年龄40岁。该护理质控小组设置组长1名,?责整体工作的安排和统筹规划,接受过心内科专科护理培训和教育培训并获得相应证书的技术评估成员3名以及质控巡查成员3名。

1.2.2质控内容 ①教育监管单元。该单元拟定通过对专科护理人员心电图教育培训进行监管和督促,最终评估在质控小组的指导下,心内科护理人员能否获得更合理的成长。②宣教督促单元。该单元主要评估质控小组在心内科护理人员中延伸护理的指引效果。以胸痛患者的引导和宣讲为例,合理调节心内科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和延伸护理中的平衡。③工作监督单元。该单元主要以心脏重症监护室的常规护理单元为基础,以质控小组的方式来考察并监督心脏介入后患者的病情观察,交流反馈,穿刺口护理,以及相关文书的书写、记录和医嘱的签署情况等。④医护配合督导单元。该单元主要以心内科急救为契机,通过质控小组的督导来增加并完善医务人员之间的配合,促进医疗工作的改善。

1.2.3明确工作职责 ①负责心内专科护理整改措施的计划制订和实施;②护理质量的把控,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积极指导解决;③防范心内专科的护理差错,鉴定相关事故并提出具体责任问责;具体检查方式包括:①以上述的护理内容为基础,每周不定时进行至少1次的护理质量抽样调查,并将检查所发现的缺陷问题向本组的主管护士进行汇报;②质控小组每周不定时地至少1次针对责任护士工作进行重点检查,发现护理缺陷,督促护理计划的制定和落实;③每周至少1次针对专科护士指导工作的现场聆听,并提出指导意见;④质控小组将每月开展1次专科护理质控会议,对每月心内专科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一些护理问题和缺陷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方案,提高并改进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心电图识别率、心电图的操作规范、心电图解读情况及疑难心电图的识别和反馈率;②比较胸痛患者的平均就诊时间、冠心病确诊时间、患者对胸痛的认知率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知晓率;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护理实施的完成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文书书写的合格率及相关记录完善率;④比较两组急救过程中的配合默契满意度、操作失误率及口头医嘱执行的准确率[4-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电图识别及操作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心电图识别率、心电图的操作规范率、心电图解读率及疑难心电图的识别和反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胸痛患者就诊及认知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就诊时间、冠心病确诊时间短于对照组,对胸痛的认识率及该疾病严重程度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术后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术后护理实施完成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2.4两组急救过程中的配合情况、操作情况及医嘱执行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急救过程中的配合默契满意度及口头医嘱执行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操作失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医疗服务在整体诊疗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6]。其中,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疗进程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但是,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护士学历参差不齐等现状皆对医院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带来挑战[7]。虽然目前专科护士培训和人员配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日常繁琐的工作和松懈的考核环境往往会影响到专科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门诊会诊、科研教学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8-9]。现阶段,我们以“护理部-专科小组-专科护士”为梯队的模式建立质量控制小组,通过直接参与的方式,予以“实时考核,实时评估,实时反馈,实施处理”来督促并提高整个心内科的专科护理质量[10-11]。

第4篇:门诊护理质控小组范文

1 方法

1.1 成立CQI小组。2010年7月成立老年患者低血糖反应评估CQI小组。在质控部门领导下,护士长为组长,糖尿病质控员、病区护士10人组成CQI小组。

1.2 查找原因。针对2010年1月至6月发生的30例老年患者低血糖反应未及时检出12例作分析。

1.2.1 护士与患者的问题。

1.2.1.1 护士。部分护士对低血糖知识相对缺乏,尤其对老年糖尿病知识关注不够。并且由于症状观察较难,因此对非典型和无症状者低血糖患者不能及时发现和准确干预。

1.2.1.2 患者。老年患者低血糖症状表现不典型。除头昏,饥饿感,心悸,出汗外,还包括腹部皮肤发痒,心情不好,说不清,无不适感等。

1.3 制定目标及改进措施。

1.3.1 目标。以问题为切入点,小组全体成员围绕老年患者低血糖反应检出率低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评价目前现状、影响因素,制定质量管理对策,设定目标为提高低血糖反应评估的正确性和措施落实率达95%。

1.3.2 措施。

1.3.2.1 物品。①查找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关文献。整理知识点,尤其是症状,治疗,护理等知识。②科室备文件夹,存放低血糖反应相关资料及干预方法。③血糖值正常范围电脑打印文字塑封后,张贴于血糖仪存放柜,位置固定,供护士阅读参照。④完善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包括:《胰岛素的使用》、《照顾自己》、《糖尿病的饮食与运动治疗》等。

1.3.2.2 组织。①书写CQI计划表,包括组长、小组成员名单、存在问题名称、原因分析、预期达到目标、实施方案与评价,进行阶段性、持续性、预防性的全面管理。并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确定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及组织实施。②护士长、糖尿病质控员积极参加有关糖尿病知识学习,传达至科内每位护士;并组织全体护士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及时识别低血糖反应及给予对症处理的重要性。③要求护士积极参与糖尿病相关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了解糖尿病不典型症状及处理。④能对潜在低血糖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1.3.2.3 人员。①糖尿病质控员负责定期检查和评估在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高危因素,指导预防与护理,及时反馈。②对既往症状不典型患者,建议主管医生医嘱常规QID测床边快速血糖(空腹及餐后2小时),结果及时报告。③责任护士做好低血糖的评估和记录,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尤其重视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有计划地开展相关健康教育讲座。并增加了中班的低血糖症的防范宣教。④每月质量分析会时责任护士将低血糖患者的评估、干预情况报告、反馈,CQI小组对执行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及修定标准,完善运作程序,进入新的改进循环。

1.4 效果评价。按预定目标实施5月后,2011年1月至5月再进行资料收集,对CQI前后有关低血糖反应发生的识别与检出率进行分析。

2 结果

CQI实施前6月老年患者低血糖反应30例,未检出12例,检出率为60%。CQI实施后5月发生低血糖反应25例,未及时检出仅1例,检出率达96%。

3 体会

3.1 持续质量改进(CQI)有效减少了病区老年患者低血糖反应检出率和措施落实率低的缺陷。CQI是使质量得到持续发展和提高,増强满足要求能力的循环活动[2]。持续质量改进(CQI)是一种更注重过程管理的环节质量控制的新的质量管理理论,基本包括:测量分析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解决办法,实施解决办法和测量实施结果[3]。将CQI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提供更完善的改进方法,不断定位更高的标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本文资料显示,实施CQI后低血糖检出率低的情况明显改善。

3.2 提高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责任心。由于CQI强调人人参与,通过加强教育培训,使所有人员明确质量改进的意义、进行质量改进的主体、如何进行质量改进[4]。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群策群力,精诚合作,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质控智慧,强化了工作责任心,提高了护士整体素质和科室凝聚力[5]。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确保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笑兰.胰岛素强化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5,16(3):22

[2] 陈爱萍,孙红,姚莉,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23-124

[3] 张培君.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02

第5篇:门诊护理质控小组范文

关键词 五常法活动 病房护理 安全管理

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原理简单实用、效果明显、科学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法[1]。近年来,我市在部分医院进行试行,并逐步扩大施行范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过对于将五常法运用于医院护理安全管理中,尚未起步[2]。因此本文与时俱进地开展了五常法在护理安全标准化管理中运用的研究。

医院概况

我院是一所少数民族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1 760m2,建筑面积25 600m2,床位设置300张。设内、外、妇产、骨伤、中医等9个病区,有装备一流、环境幽雅的“综合病房”为内外宾提供全程优质服务。日门诊可容纳2000人次,设临床医技科室23个。医院拥有CT机、高压氧舱、心脑彩超、多功能B超、血液透析机、碎石机、骨关节镜、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心导管、ICU、CCU监护系统等现代化医疗诊断治疗设备。能开展针对心、脑血管病的溶栓治疗,外科的门静脉分流术、食管癌、前列腺手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妇科腹式、阴式子宫切除术,眼科人工晶体植入术等。

五常法在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五常法的意义:五常法管理方法具有原理简单、通俗易懂、科学规范、经济实用的优点,是一种标本兼治、长效显著的全新病房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推进五常法管理是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是促进病房护理安全管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需要[3]。

组织阶段:主要分5个层次。①建立五常法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主要制定活动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资金统筹、考核办法、考核评价审定等[4]。②建立五常法安全管理协调小组,主要是协调病房室与其他科室的关系,协调协调组织综合治理考核。③建立专项五常法安全管理考核小组,按照标准化考核办法组织检查、考核评价[5];④建立五常法安全管理执行小组,主要组织落实项目建设工作。⑤建立五常法安全管理病房施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基层单位落实标准化建设的工作,使各类物品有专人管理,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

计划阶段:计划阶段主要是指制度制定,包括病房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并设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专业管理人员。为此,医务科、护理部及相关职能科室,按照职责职能进一步完善各项核心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及《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规章制度的学习与掌握。

实施阶段:加大安全管理实施工作,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完善流程环节管理,继续加强质量关键过程流程(危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等)、重点部门、重要岗位(急诊科、手术室、ICU等)及高危环节的管理,确保医疗安全。积极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力争每个科室推行两种病种的临床路径。落实护士责任制度,逐步建立本科室常见病的护理常规;设置的临床护理路径;将患者分管到每位护理人员,让患者都有自己熟悉的主管护士,使各项护理工作落实到位。为了使患者按时服药,避免少服或漏服,用失效模式分析发药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改进发药流程,送药到口[6]。

检查阶段:①自查:护士根据分工做到日自查,内容包括日岗位职责及管理职责。②科查:护士长按计划做到日抽查、周重点查、月全面查,并作规范记录[7]。③质控组定项目查:各质控组组长会同组员按计划做到每季检查1次,力求将上次检查存在的问题作为下次检查的重点。同时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完善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医院采取院里、科室考核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在门诊大厅设立投诉台、咨询处。医德考评每年进行1次,考评结果与责任制考核挂钩,作为应聘、提薪、职称晋升和评先树优的首要条件,医德评价为“一般”、“较差”或在行风检查中被通报批评的个人,年终考核不得评为优秀。

处理阶段:对于全院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新出现的关键问题由质量改进小组提出,并重新修订标准及计划进度。注重将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作为推动下一循环的动力和依据。建议引进第三方评价体系,第三方评价机构根据极具公信力的评分标准,对医院内部管理进行“挑刺”,大到医疗质量、科室评价,小到患者感受、环境卫生,甚至路边有没有烟头等方方面面,都纳入第三方评价体系,以此直接促进医院内部管理品质的提升。

结 果

五常法在实施过程中采取护士长对护士实行定责循环管理;质控组长对护士长实施定科管理;质量改进领导小组对质控组长实行定项管理,在护理安全改进上,也就解决了一些问题,护理安全水平也就有了新的提高,使护理安全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00.

2 郝模.论三项改革联动和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18(1):5.

3 王小林.PDCA法在病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8(1):78-79.

4 侯秀欣,刘皎.运用五常法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1):105.

5 王虹,丁永艳,甘孝红.五常法在护理记录书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6,13(3):88-89.

第6篇:门诊护理质控小组范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儿科护理的291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1392例,男性784例,女性608例,门诊1119例,住院273例;观察组患儿1520例,男性861例,女性659例,门诊1204例,住院316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原有的护理行为风险管理办法

主要模式为重点环节管理:①输液室管理,应用“四部巡视法”,重点关注穿刺效果、输液不良反应预防与应急处理;②围手术期间护理,注重落实患儿家属知情权,详细告知手术目的、方法、疗效、风险、费用等情况,以便争取患儿家属理解;③急诊室接待,关注绿色通道,急诊室接待护士应具有较高的应急能力,做好家属安置工作,尽快落实绿色通道;④住院部日常护理,关注用药安全、疼痛护理。

1.2.2观察组从细节出发,对护士行为进行全面干预

具体方法如下:①注重信息交流质量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建立标准化问答体系。主要包括接待问答、用药问答、治疗问答、手术问答、日常问答、出院问答等,如患者家属问:“怎么这么久,还要等多长时间”,护士答:“让您久等,我们都是排号就诊,有些孩子可能病情特殊,花的时间长一些,希望您能体谅”,不回避、不敷衍,对于涉及治疗问题,回答应客观,即使不知情也不应回避不答,回答时注意态度,将护患交流纳入至患者满意度指标之中;印制、发放《儿科诊疗路径指导手册》,使患儿家属对儿科情况有基本的了解,按照规章流程成诊疗活动,减轻护士工作量,避免护患间因相互之间不了解产生误会;在使用特殊药物如具有一定风险或价格较昂贵的药物时,应在保障治疗安全的基础上,尽量使家属周知,避免因不良结局、费用过大产生护患纠纷。②改进与患儿的交流方式。进行培训,提高护士引导、抚慰能力,尽量避免采取制动措施,针对特殊类型患儿,应掌握护理要点,如婴幼儿,应注重舒适护理,注重维持安静、舒适环境,针对年龄较大、活泼好动患儿,应加强管理、引导,采用奖惩结合方式,严禁患儿危险行为,如私自活动、触及危险品。③关注文书记录质控。文书记录是记录所有护理活动的书面文件,应落实好护理文书管理制度,注重质控,培养护士完成护理文书意识与能力,文书记录关系护士切身利益,是循证追责的重要依据。④注重护理操作水平质控。护理操作主要分为输液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等,据具体护理内容,制定落实规范化的护理操作路径,如穿刺要点包括血管条件评估、血管选择、穿刺手法等,在输液区粘贴“穿刺要点”标识,既警醒护士,又有助于患儿家属监督。⑤设立流动护理质量监督小组,提高风险管理持续性:以科室为单位记录护理过程中不规范行为,匿名记录,避免给护士带来额外的职业压力;成立护理行为风险管理小组,下辖有护患纠纷协调员、护理现场指导员、护理行为观察员、护士心理调节员等成员,使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工作更具针对性,风险小组直接对护理部负责。⑥关注护士意识与心理动态:意识指导行为,现阶段多数护士均接受专科职业教育或高等专业教育,理论知识丰富,经过一段时间实习、岗前培训、实践后均具有一定的护理能力,可应对儿科日常护理,多数护士自身护理技能水平是合乎要求的,但受职业压力、性格等因素影响,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工作态度、言语、注意力等工作状态因素都可能产生波动,部分护士甚至产生极端想法,严重影响护理质量与安全;护理部在干预护理行为的同时,应关注护士心理与意识动态,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走访、小组合作等方法,促进护士间交流,同时需转变管理理念,在发生护患纠纷时,不应推卸责任,应具有整体荣誉感,医院方应积极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在责任尚未划分前尽量保护当事人。

1.3观察指标

护理不良事件(如走失、重复扎针致皮肤出现红肿等不良反应、患儿烫伤与跌伤等、严重并发症、护患纠纷),护理投诉,患者家属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结局比较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投诉内容比较

观察组因护理态度投诉率、护理技能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沟通率,其它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7篇:门诊护理质控小组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创一流文明优质服务;以改革为动力,倡导竞争、敬业、进取精神;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努力提高全员素质;以质量治理为核心,不但提高医疗质量;以安全治理为重点,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以分级治理为基础,创“一甲”最高分;以目标治理为主线,强化治理力度。努力完成各项医疗工作和任务。

二、目标与任务

(一)内感染治理

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和具体体现,是防范医疗事故的重要途径,是以病人为中心、文明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

1、成立院感控制机构,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2、加强院内感染知识宣教和培训,强化院内感染意识。

3、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4、以“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产房”为突破口,抓好重点科室的治理。

5、规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二)、医疗安全治理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思维意识的转变,各地医疗纠纷频繁发生,医疗安全工作一直是每一个医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防范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成为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

1、成立以院长为首的医疗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急诊急救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医疗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能,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严格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2、认真开展医疗安全知识宣教,深入学习岗位差错评定标准和卫生部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严格落实差错事故登记上报制度。

3、及时完善各种医疗文书确实履行各项签字手续,抓好门诊观察病人、新入院病人、危重的病人治理。

4、坚持会诊制度,认真组织急危重病症及疑难杂症讨论,积极请上级医院专家到我院会诊。

5、手术病人要严格遵守手术规则,认真开展术前讨论,严禁超范围手术,非凡手术要要报请院方批准,以便给手术提供条件。

6、切实加强急危重病人的治理急危重病人病情急,症状重,随时可能出现危生命的症状和征象,应严密观察和监测,随时出现随时处理,以便为拯救生命赢得时间,并及时做好抢救纪录。

7、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医务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努力同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思想,避免因服务不周而引起的医患纠纷。

(三)、医疗质量治理

医疗质量治理是针对医疗系统活动全过程进行的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其目的是通过加强医疗治理从而提高全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广大患者服务。

1、建立健全质控职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组建质控办,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求质控办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检查指导工作,定期召开例会,汇总检查结果,找出问题,及时整改。

2、不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细化质量控制方案与质量考核标准,实行质量与效益挂钩的治理模式。

3、进一步加强医疗文书的规范化书写,努力提高医疗业务水平。

(1)、组织各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处方、辅助检查申请单及报告单的规范化书写,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切实提高医疗文书质量。

(2)、及时督导住院医师按时完成各种医疗文书、门诊登记、传染病登记、肠道门诊登记、发热病人登记。

(3)、切实注重病历内涵质量的提高,认真要求住院医师注重病历记录的逻辑性、病情诊断的科学性、疾病治疗的合理性、医患行为的真实性。

(4)、抓好住院病历的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控制,成立医院病案治理小组,搞好病案归档工作,积极开展优质病历评选活动。

第8篇:门诊护理质控小组范文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分院,开放床位680张,年门诊量为4.8万人次。2013年4月~2014年3月门诊科室护理人员11人,均为女性。年龄28~54岁,其中50岁以上护士2人,45~50岁2人,40~45岁5人,35~40岁1人,30岁以下1人。学历:中专2人,大专3人,本科6人。设护士长1人。职称: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6人,护士2人。

1.2绩效考核方法

1.2.1绩效分配基础系数

绩效分配基础系数根据学历、职称、岗位、工龄核算。学历分为中专、大专、本科3个层次,其系数分别为1.0,1.05,1.1;职称系数分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4个层次,其系数分别为1.0,1.05,1.1,1.15;岗位系数分别为白班护士1.0,中夜班护士1.1。工龄系数为3~10年1.0,11~15年1.05,16~20年1.1,20年以上1.15。

1.2.2服务质量系数

1.2.2.1科室评分

科室评分有科主任及护士长外,增设护士互评。明确科室各班次的岗位职责,各班职责既有分工,也需相互协作,护士互评考核护理人员的协助精神。评分系数如下:非常满意1.1,满意1.05,基本满意1.0,不满意0.5。

1.2.2.2临床科室及辅助检查科室评分

门诊的职责工作除了导诊、分诊外,还承担支助的工作职责,为临床排忧解难,陪送门诊及住院患者做CT、B超等各项检查,为临床科室运送各种标本及血液制品。与临床科室及辅助检查科室关系紧密,设立了临床科室及辅助检查科室评分。评分系数如下:非常满意1.1,满意1.05,基本满意1.0,不满意0.5。

1.2.3护理质量评分

护理质量考核内容:(1)护理礼仪。包括劳动纪律、仪表规范,如迟到、早退、无故不按时交接班,上班干私活、长时间打私人电话,未及时填写交班报告,仪表不符合要求等。(2)消毒隔离。包括更换消毒标签、轮椅平车清洁消毒、紫外线消毒等。(3)分诊质量。分诊准确率,有无错分、误分,影响患者的就诊。(4)服务质量。如接到电话未及时进行陪检或运送标本等。(5)护理安全。如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接错患者或漏送标本等。护理质量的评分系数是发现一次扣除0.01。

1.2.4绩效分配公式

护士绩效=(绩效总数÷全部护理人员总系数)×个人评分系数×(硬件系数分+质控系数分)

1.3评价方法

由医院护理部每月对门诊护理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其中包括科主任、护士长、科室互评、临床科室评价,评价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全院临床及辅助科室15个,每个科室每个月对门诊护士进行5份满意度调查,门诊主任1份、门诊护士长1份,门诊护士互评10份,每月进行87份满意度调查。比较2012年4月~2013年3月(实施前)1044份满意度问卷和2013年4月~2014年3月(实施后)1044份满意度问卷。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3.2统计软件,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讨论

2.1实施绩效考核,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平均分配绩效,不管工龄、职称、工作量,都是拿平均奖。这样就造成干多干少一样,态度好态度差一样,工作25年的老护士和工作3年的小护士一样。这样的奖金分配方案严重制约了护士的劳动积极性,降低了护理服务质量。分层使用,体现价值,基础系数根据学历、职称、岗位、工龄核算。绩效改革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使护理人员对医院目标、科室目标、个人目标有了清楚明确的认识,充分挖掘护理人员的个人潜能。年轻护士,学历低、职称低的护士,制定了个人的学习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以降低基础系数的差距。绩效考评发挥了激励作用,调动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意识。全体护理人员都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充分发挥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了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

2.2绩效改革提高了护理质量

绩效考核细则中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占了很大的比重,使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工作责任心,保证护理质量,把差错隐患都消灭在萌芽状态。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医院改革总目标。科室制定门诊护理人员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考核系数为1.1,1.05,1.0,0.5,根据标准质控小组负责护理质量的检查,发现一次扣除0.01。护士长对待质量考核的结果上不但要保持公正公平的态度,同时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帮助考评分数低的护理人员查找原因、分析原因,从而激发起其自信心,帮助她们和医院和科室一起成长。通过绩效改革提高门诊的护理质量。

2.3绩效改革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第9篇:门诊护理质控小组范文

关键词:门诊;应急预案;医院感染;行为礼仪;患者满意度;护理管理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理工作的优劣、服务态度的好坏、护理技术的高低不仅反映门诊护理管理水平,还会影响整个医院的声誉[1]。门诊护士是患者就诊时首先接触的专业人员之一,与病房比较,门诊患者流动性大、流量大、病种杂、高峰集中、候诊时间长,同时受诊断不确定的影响,患者情绪更易急躁焦虑,这些特点不仅要求门诊护士有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时需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做好门诊护理管理至关重要。有研究提出,按JCI标准实施护理服务和评估,对门诊护理质量提升有重要价值[2],但需更加重视员工资格及培训、公共设施及其安全性、信息管理等[3]。门诊护理管理的重点包括转化服务理念、沟通技巧、健康教育、创建良好的就诊环境等[4-5],但如何提升及培训未涉及具体内容,未见可借鉴的门诊护理管理规范。鉴此,笔者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6],于2015年3月对门诊护理进行规范及精细化改进,经9个月实践,效果良好,并顺利通过三级综合医院复审。具体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编制床位3300张,注册护士1500余人。日门诊量约6000例次;门诊有护理人员63人(包括护士长1人,副护士长1人),男1人、女62人;年龄22~54岁,平均38.0岁;学历:大专26人,本科36人,硕士1人。护理业务范围包括导医、伤口/造口诊疗、门诊消化内镜中心及各专科(内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整形科等)治疗等。

1.2方法

1.2.1门诊护理管理措施改进前的门诊护理管理:按门诊护理常规,以科室为单位由门诊护理人员自行管理,管理标准各科自订。门诊护士长负责门诊相关行政管理,保证各科诊疗用品齐全,安全开诊。规范改进措施如下。1.2.1.1医院层面的准备工作成立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办公室,组建由院领导负责的院级内部审核小组,抽调部分骨干人员担任院级内审员,每一病区设1名内审联络员,完善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对照相关文件,解读《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对标准进行梳理与归类,并分解至各相关职能部门及科室,制定等级医院评审条款责任分工及目标。明确检查方式,包括查阅资料、跟踪核实、现场核查、访谈调查、模拟演练、考试考核几种形式。1.2.1.2门诊护理管理改进准备笔者依据医院及护理部的分工,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中筛选与门诊相关的条款进一步解读,整理待完善的资料及培训学习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护理规章制度、护理工作手册、优质护理、护士绩效考核、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常规、护士在职培训教学记录、健康教育、应急预案流程、仪器管理、患者评估随访资料、院感职业防护、护理文化及科研。后续对15个资料的内容结合门诊工作性质进行补充及完善,完善的过程也是痕迹管理的过程。1.2.1.3完善门诊护理职责及管理制度①相关制度的修订及完善。修订及完善门诊工作管理制度、治疗室工作管理制度、发热门诊工作管理制度及门诊各诊区特殊工作制度等7项。②门诊护士职责的修订及完善。修订及完善门诊部护理人员工作职责,更新门诊各科护士岗位说明书,使每名护士明确岗位职责及工作质量标准。③门诊护士职业形象礼仪培训。邀请院外培训导师(中国形象设计协会职业资格认证高级形象礼仪培训师)进行职业形象礼仪培训,内容涵盖医院服务理念及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医务整体形象塑造、主动服务、医护服务用语、打造标准化医务服务之各窗口人员行为规范、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接待礼仪等。④操作常规的修订及完善。在上述培训的基础上,组织门诊各科护士对本专业操作项目进行梳理,修订操作常规,各常规中除操作程序和要求外,增加了护患沟通的比重,规定在每项操作前、中、后的告知、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以期达到门诊护患沟通标准化、专业化,使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治疗内容、程序及作用,充分配合治疗,减少医疗纠纷。1.2.1.4安全管理①门诊查对制度管理。要求各科室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所有操作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为执行原则,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年龄、病历号、床号等。同时制定并实施身份识别流程:执行各项操作前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或出生年月、门诊卡号如收到患者明确肯定的答复则执行操作;如患者提出疑问,立即复查,再次核对无误执行操作。特殊操作核对时让患者或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对有疑问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②门诊急救车配置及管理。为保障就诊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时的急救,将门诊急救车、除颤仪进行重新配置:a.为保证急救效果,每层楼配置急救车,按就近原则使用。b.除颤仪使用规定。就近使用。以保证当医院内发现患者心脏骤停时3min内除颤仪到位。c.门诊大楼发生应急情况需紧急施救时第一目击者务必首先评估患者并给予必要的处置,立刻就近呼叫医生,同时其他人协助电话通知急诊科及门诊办公室,以快速启动急救反应系统,保证患者及时救治。急救车及除颤仪责任人落实到科室个人,以保障以上生命支持仪器随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护士长定期督查,同时将以上配置挂院内网予以全院公示,要求人人知晓。③门诊备用药品管理。门诊负责人反复与护理部质控人员、药学部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及护士沟通门诊各科备用药品种类及基数,整理出门诊各科备用药品清单,根据门诊药品管理特点制定门诊备用药品接班及管理登记本,便于规范门诊备用药品效期检查、基数管理、高危标识、药品存放等。1.2.1.5医院感染管理门诊患者具有流动性大、病情复杂、诊断待明确等[7]特点,感染管理难度大。鉴此,开展以“提高门诊护理院感管理的规范性”为题的PDCA循环。①原因分析。从人、法、料、环四方面因素进行问题分析。人:医护人员院感管理相关意识欠缺,不熟悉感染控制程序与规范,工作繁忙等;法:院感相关制度较零散,未进行系统培训;料:院感管理部门要求的配置或设施不到位、耗材使用不当;环:布局不合理。②制定改善计划并实施。a.整理各科院感控制规范并汇总,便于护士学习并遵照执行。b.与院感办沟通,联系厂家完善门诊各科洗手设施。c.培训门诊全部护士手卫生知识并进行考核。d.针对门诊各科布局问题,指定各科院感负责人开会,邀请院感办主任,讲解布局方面院感要求,并要求各科1周后上交本科室布局整改方案,方案经审核后各科启动布局整改工作并不断督促按计划落实。e.成立6S管理小组,确定各科负责人。组织全体门诊护士学习6S管理规范及要求,进一步改善门诊环境、物品、药品等管理。f.协同护理部每月对门诊各科进行院感质控专项检查,检查涉及门诊各科布局、物品管理、洗手设施及洗手依从性、正确性、废物分类及消毒剂的使用等方面,并对院感管理督查情况进行分析及总结。1.2.2培训及演练本次制定了门诊护理培训及应急预案演练计划。①培训计划。包括护理管理制度、门诊相关管理制度、护理安全相关管理制度、院感管理各类规范、各类文件、门诊医护人员须掌握的技能,如徒手心肺复苏及简易呼吸器的使用。②门诊应急预案及演练。预案包括应急预案、公共预案及专科预案[8-9]。应急预案:主要包括突发呼吸心脏骤停、癫痫发作、急性心肌梗死、低血糖昏迷等抢救预案及流程,其原则为诊区护士发现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就地救治、就近负责。公共预案:为门诊护士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停电、停水、火灾、泛水、失窃、地震、遇暴徒或冲突、患者跌倒坠床、职业暴露、信息系统故障等。专科预案:包括过敏性休克、误吸、人流综合征、术后出血倾向、输液反应、空气栓塞、肺水肿、低血糖、中心吸氧故障、中心负压吸引故障、用药错误、治疗错误、标本错误等。针对上述项目,每项编写详细的应急处置流程,集中全体门诊护士对所有预案进行专项演练,演练包括从第一目击者发现到在急诊医护的配合下,护送入急诊科进一步救治整个完整的过程。

2结果

改进前检查无菌物品管理、手卫生、空气质量、消毒液、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分别为84.88%(73/86)、81.05%(77/95)、86.67%(39/45)、84.06%(58/69)、77.33%(64/75),改进后合格率分别为96.59%(85/88)、98.10%(103/105)、96.15%(50/52)、98.61%(71/72)、95.18%(79/83)。参与2次考核的50名护士,理论与综合平均成绩分别从89.1、83.8分提升到改进后的95.9、91.1分。门诊患者满意率从改进前的90.24%(抽查205份问卷)提升到改进后的93.41%(抽查167问卷)。规范化改进稳定扎实地实行9个月,顺利地通过了三级综合医院复审。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