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范文

上海高考作文题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上海高考作文题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第1篇: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范文

高考作文是对高考生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的测试,但同时,作为一种主观表达意愿和空间非常大的考题,更是对考生高考后无论是走向社会还是到大学深造,所要具备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态度和能力的一次引导。

相比于此前“仰望星空”“手握一滴水”“两条鱼在河里游”等虚幻、抽象、宏大的题目,2013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明显“亲民化”了不少,“接地气”了不少,大多题目言之有物,让考生有话可说,联系实际,饱含哲理,具有人生启迪与引导意义。

比如直击学生时代、青春等问题,紧扣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让其在作文中反思和受到启发。像江西高考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围绕“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但有些学生喜欢对前面的‘两怕’”发表看法;如浙江卷的作文题目分别引述了中国、英国、美国三位作家的一句有关青春的话,让学生就“青春”发表看法,让正值青春岁月的高考生,有很多话要话。比如全国卷高考作文(大纲版)的“同学关系”,更是直接:“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

比如引导学生思考、关注实际。像安徽卷作文题目以萧伯纳的名言为题,让考生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和从未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不能这样”发表看法。很明显,此题目的亮点在于,引导学生思考事物存在及其原因,引导学生用辩证与发展的观念看待问题。如四川省作文题目“过一个平衡的生活”。什么是平衡的生活,如何来过一个平衡的生活,想象空间很大,但却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如全国卷新课标版作文题“经验与勇气”,切开一颗珍珠,除了经验还需要过人的勇气,这样的命题可谓引人深思。

比如关注时事热点、文化现象等。像全国卷“爱心传递”,广东卷围绕“富翁捐款给三人,得到接受、犹豫着接受表示会还以及拒绝三种不同态度”的作文,均将目标和焦点对准了慈善和爱心,这在红会等慈善机构事件不断的当下,更具有现实意义。像山东高考作文,更是直接将焦点对准了该省高密市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让考生根据“《咬文嚼字》杂志让读者给莫言等一系列知名作家挑错误,莫言等获知后非常感谢杂志和给他挑错误的读者”这一材料写作。

第2篇: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范文

[主持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北京的符号》是北京市自2001年实施自主命题以来,作文题首次突破两个字。您认为这个题目是否符合考生的思维习惯?就您的学生而言,他们是否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陈天敏]北京单独命题已经有很多年了。我认为今年是北京命题作文题最好的一年,首先它的时代性特别强,范围比较宽泛,谁都可以写,不会因为拿到题目不知道该写什么。《北京的符号》题目特别好,有实的方面:北京的建筑物,比如故宫,还有商业、饮食。虚的方面:文化、艺术,比如老舍、北京人艺、相声,能够体现北京特色的东西太多了。

高中语文课本里有《胡同文化》一文,胡同也是北京的符号,如果写好了也是很好的文章,只要你平时关心生活就能写好。但今年有很多同学反映不会写,什么原因呢?主要是训练的模式不对,是按照过去的高考模式写,什么题、怎么写,开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中间怎么写。这种模式对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就不合适了,所以有的考生写的不顺畅,结果也不是很理想。

上海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学生觉得有的写

[主持人]随着上海高考作文题的曝光,“握住你的手”以黑马姿态一夜之间成为上海流行词汇。对考题外延的无限遐想如火如荼,专家们对考题的争论也似乎刚刚开始。全国高考作文题您认为哪个最有新意?

[陈天敏]《我想握住你的手》题目很好。凡是作文题拿出来,学生觉得有的可写,这就很好。去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说安》,有一些形象思维特别好的同学可能会受到影响,和实际水平会有一些差距。

今年考生有多大本事都可以使出来,平时能力高的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就能够显出来。《我想握住你的手》可以写很亲近的人,也可以是外国朋友,内容很宽泛,但要写好不容易,所以区分度很好。限制型和开放型都非常清楚的题目,我认为都是好题目。所谓限制性,因为高考作文必然有某些限制,不可能像平时练笔,但必须有很大的开放程度。如果开放程度小,学生会受到束缚。

作文绝不是突击出来的是功到自然成的东西

[主持人]高考刚刚结束,阅卷尚未完成,自制“满分作文”已出炉,您能谈谈对这问题的看法吗?

[陈天敏]这种现象不奇怪,可以说是炒作。我们看作文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但“满分作文”里也有很好的文章。北京市2001年有110多篇“满分作文”,大家反映都比较好。高考作文和平时写的作文不一样。高考作文很难十全十美,会有错别字,满分作文你可以整理材料,从网上或者各种渠道完善作文,显得很完美,反而不可信了,但这种炒作确实没有必要。

[主持人]被网友称为“中国作文打假第一人”的刘加民喊出了“关心作文,呵护成长”的口号。倡议提醒大家关注作文教学和练习在未成年人心灵和身体的成长过程中的独特意义,请您谈谈对这问题的看法吗?

[陈天敏]我不太清楚“中国作文打假第一人”,但“关心作文、呵护成长”的口号很好。作文绝对不是靠突击出来的,在作文上突击、投机取巧是写不出好作文的。抄袭毕竟很不好,去年北京市有一个考生抄《读者》17期的文章,当时就被发现了,只给了十来分。随着考生认识能力的增加,读书的增加,对事物分析、辨别能力也越来越强,写作文是功到自然成。老师在课堂里只是引导学生,告诉他怎么做,不是灌输给学生。

[主持人]现在考生及家长最关心的是分数。那么高考计算机网上评卷是怎样进行的?其公平性和公正性又如何呢?

[陈天敏]网上评卷在全国有的省市实行了,北京目前还是靠人工阅卷。网上评卷也是人工的,先由两个老师背靠背看,有的老师喜欢抒情散文,抒情散文分就给的商一点,这是目前避免不了的。网上作文阅卷可以减少这样的弊病,两个老师阅卷,如果分数相差比较近,一个给40、一个给42,这就差不多,最后平均除以2。如果差距比较大,必须有第三个老师看,取中间分数。

[主持人]您已经亲历几年高考了?这几年经历的心路历程又是怎么样的?考试期间教师是否和学生以及家长一样紧张?

[陈天敏]1985年第一次带高考,后来基本带高二、高三。高考趋势的变化是从过去知识型、能力试题转换。高考趋势的变化要求我们把功夫下在平时,而不是商三这一年。我看到太多的商三老师和同学的辛苦,做功做的都是无用功,外地、北京考生都是这样,用时间、试题占满了高三这一年,可以说心里很不好受。

高考是一门科学,我提倡科学备考,就是弄清楚大纲要求,弄清楚高考是怎么命题的,从理论上分析,首先老师去分析,老师弄清楚后就不会让学生无目的、盲目地大量做题。如果老师心里不清楚,没底的老师才是拿题让学生做。

高考是值得研究的,不是照老一套做,要做到科学备考,高考的要求是什么、考点是什么、答题的思路是什么,都值得我们研究。研究透了以后,高考是很轻松的。我前几年带班的时候,始终没有觉得带高三是很累的一件事。他们印很多的试题,我都不让学生做,比如词语、字的读音、字的书写,我给学生600个字的词语,里面涉及到是常用、常读错的词,还有多音字,电影、电视里经常容易读错的,总结一些出来就足够了。

[主持人]今年高考作弊严重么?您认为高考作弊现象能杜绝吗?

[陈天敏]现在已经有了屏蔽的技术,高考考场都有摄像头,情况好得多。高考最怕的作弊是把试题弄出来,后果非常严重,国家是要判刑的,个人作弊是要给零分的。

[主持人]从语文学科角度来看高考命题的趋势是什么?

[陈天敏]从语文学科角度来看,发展一直比较平稳,国家考试中心已经研究了很多年的高考命题,对高考的考点、难度、每一道题的区分度摸得比较透。1998年以后高考命题一直很平稳。高考作文的变化相对来说稍微大一些,1999年起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形式会有一些变化,不会象过去明确的以…为命题,但自立定义、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今年考了错别字,读音没有考,明年可能会考读音,这是一些常规的变化。阅读题的考点没有太多的变化,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语句,筛选重要的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只要把这些能力点弄清楚,就能顺利参加明年的高考,不用特别紧张。写作还是要很好地去把握,从全国性的命题来说,一种命题方式不可能永远下去,一段时间以后会有变化。

第3篇: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范文

历来,高考的作文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广受关注,今年,上海高考的命题作文《他们》更是受到了一致好评。本文拟从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的命题和评价两方面,来探究作文教学的价值导向,也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启示。

在世界许多国家的作文教学中,命题作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我们指责命题作文的不够开放性,另一方面,在日常的作文课堂教学中,命题作文依然是作文训练的普遍而重要的方式。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掌握作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那么高考作文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应该掌握的作文能力标准。考察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题目《他们》,可以总结出这次命题作文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第一,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参与社会、面向未来。以前,我们的作文题目过于提倡创造性、多样性的开放命题,一些题目离学生的生活非常遥远,比如以诗句为题目,导致一些基础不扎实的同学甚至无法读懂题目的意思。以前,我们的写作教学重心往往是放在审题这一步上,认为审题的正确性与否决定了作文的得分,一些偏离了题目的学生即使平时写作能力再强,也无法取得好成绩。由此可见,命题作文的题目的深浅不一,也成为了限制学生思维的枷锁,学生只能围绕命题亦步亦趋,唯恐走偏,在限制与创造的两极间无所适从。

这次的作文题目《他们》则简单易懂,从“他们”一词的内涵上来看,命题主要贴近现实,题材的要求也趋于社会化,更多地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他人,以摆除自我中心、漠视社会现实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今年高考的作文命题,已经开始推行功能性教学,即主张教育要重在转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以顺应社会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应能力,从而成为一名公民参与社会。

引导学生认识到并且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关注他人,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这种命题方式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毋庸讳言,从学生智力结构和文化素质来看,要评价一些社会问题,并且达到一定的深度可以说很难,“他们”这一题目可以写大写小,可以比较客观,也可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这都与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有关。通过对这一命题的考察,还同时带来了另一效应,在舆论上,造成作文立意的正确导向,作文应该关注现实,应该关注身边的人物、事件,而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单纯地将作文的写作步骤和写作“技术”的训练作为写作教学的主导。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要想在命题作文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对作文的命题就要求要恰到好处。所谓的创造性写作,既不是把一些空洞的内容加上优美华丽的词藻,也不是哗众取宠地一味求得标新立异。从今年高考满分作文描写农民工一文中,我们发现,作文的亮点,在于真诚、有情感和富有创造性。威廉・W・韦斯特认为创造性写作有三个方面的标准,真诚即要求内容真实,不说假话;有感情指要写出自己的个性,内容确是触及心灵的东西;独创性是指自己在处理材料时,要选用生动、形象、能吸引人的形式来表达。

《他们》这一命题,以“他们”这一类人为观察对象,有助于学生定向地选择触及自己的真实生活,这类重叙述类的命题,一般侧重于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人独特的经历,从而把学生内心的情感诉诸文字。因此这一命题也具有不唯一性,可以在不同学生的笔下写出不同的情感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的空间,可以启发不同层次的学生认真思考,激活思维,从而毫无约束地、客观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人格。美国写作学家认为,命题如果没有引起学生的写作的兴趣以激发学生调动其写作的各种智力和能力,是达不到写作训练的目的的。因此,作文命题应该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为学生表达自我提供可行性的途径。时值汶川地震发生不久,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从这一角度出发去写“他们”,也有学生以身边的人为对象,由此可见,学生的表达的欲望已经被激发了,他们可以主动积极、自觉地表达自我,这一命题也为学生的内心情感的自由表达提供了途径,说明写作不应只是对写作能力的机械的考察,也是出于培养和健全自我人格的需要,以“他们”来命题,就是希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要学会平等、关爱,要懂得学习他人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评价他人等等。

高考的“指挥棒”效应,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课堂教学,那么,从2008年上海的高考作文来看,应该能对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启发和影响。

第4篇: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范文

古人有文无定“法”之说,但并不等于说文无“法”。也就是说,高考作文应该有一套独特的写作之“法”,是有“法”可循的。其实,高考作文不管用哪种命题题型,都只不过是题型变化而已,最终的写作能力考查和选拔目标都是不变的。所以,探讨命题规律,总结写作窍门,这些都是作为备考的我们必须要做的。我比较赞同徐飙老师的《我的非教育写作观》一文提出的观点,即我们可以把写作分为教育写作和非教育写作,那么学生的高考作文写作就属于教育写作。起码来说,学生的写作大多都是为应考而作,这也是千百年来继承传统文化的一个最原始、最有效的手段。

按照多年的备考经验,我将高考作文写作的内容划分为三个大类别。

[作者简介] 张宇,教育部“十二五”课题组高考作文研究专家,河南省高考语文评卷组专家组成员,中学名师,中国语文教育协会会员,市模范班主任,从事高考语文教学与研究16年。其高考作文课题――“高考写作热点问题教学策略研究”获教育部课题组表彰,参与教育部课题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参与编写高考语文书籍8部。

1 和乃万事万物之本

和,有相安、谐调以及平静之意。我们这里所说的“和”,主要包括人与客观世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国家与国家等诸方面的和谐关系。“和”这一话题涉及许多方面,例如,和谐、和平、祥和、和蔼、和美、和睦、温和、和气、和悦、和煦、和约、和议、和顺、和畅 、和好、和缓、和会、和解、和局 、和乐 、和暖、和洽、和善、和婉、和衷共济、温和清朗、温和美好、惠风和畅、和蔼可亲、和风细雨、和颜悦色等等。

高考作文试题中体现“和”这一话题并非偶然,因为不管哪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和”就谈不上自由,更谈不上发展。所以,“和”这一话题是高考关注的,是社会发展应关注的,更是人类社会发展要关注的。可见,2011年高考江西卷作文中引用孟子的“君子三乐”之论让考生探讨“和”这一主题就并非偶然了。古人注重“和”,今人更应注重“和”,“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是家庭之“和”,“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自然人际之“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国之“和”。无论作文题目的客体怎样变,主体情感是不变的。你可以把客体换成“旧书”“镜子”“国家巨大政治经济成就”“假苹果”这些具体的物象,还可以换成“寓言故事”“名言名句”“漫画”“哲理学说”等抽象客体,主体的爱国爱家的“和”之情永远不变。

【高考真题归类解析】

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与你为邻”,是一道典型的写人际关系方面的题目,当然这道题目中“你”涉及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另外,题目背后也隐含着“与你为邻”的另外一个对象是“写作者本人”。

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的材料告诉考生,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实际上,这就涉及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2011年江西高考作文材料取自孟子关于“君子三乐”之论述,是典型的把和谐具体化的作文。一乐为和谐中的和睦,二乐为和谐中的和洽,三乐为和谐中的和弦。

……

2 人乃茫茫宇宙之尊

不管是以人为本的提出,还是人文、人本思想在历史中的巨大作用的体现,都足以证明人类这一地球的主人在整个地球环境中的作用和地位。一切的事物与人发生关系之后才是活生生的精彩生活的体现。人有情感、心理、意志、思维等内在因素,有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因素,也有教育、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现实、未来、科技等外在因素。人的发展,人与自然的斗争,人的道德、幸福指数、喜怒哀乐等因素都可作为命题的范畴。“人”涉及的话题很多,例如人才、人品、人性、人权、人文、人山人海、人各有志、人迹罕至、人情世故、人满为患等等。

联系到高考作文层面,“人”这个话题并不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并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空洞的。人本身有具体、有抽象的理解。作文应以主体――人为中心去命题、去创作。从重视客观载体到重视人的情感体验,正是作文变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归根结底,一切客体只不过是作文命题人拿来考量主体的载体罢了,最终还要归结到主体――人对客体的理解与看法上,即怎样达到人与客体的和谐上。在这里,作文命题与写作中的人则具体指写作者这一主体,如果这道作文试题主要涉及考生的自身成长问题等,那么我们就说这道作文题是倾向于“主体”的作文试题,如果这道作文试题是倾向于“客体”在主体感知中的地位,我们就说这道作文题是倾向于“客体”的作文试题。当然,一切文章都是写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的文章。只不过这个关系有些人能理得顺畅些或者有条理些,有些人理得就不那么顺畅、不那么有条理了。

再具体些说,比如,某一道作文试题考查的是考生本身的人品、人格、情感趋向、人生感悟、人生成长这些问题,也就是说考生本人倾向自我一类的作文,我们则把它定位为“主体”式作文。比如,我的童年,我的幸福,我的诚信价值观,我的人生画卷,我的职责,我的奋斗等等,这类文章我们说是倾向于考生内心深处的灵魂触动性的东西。

【高考真题归类解析】

2010年江西高考作文题 “找回童年”,直接涉及社会中一类特殊的人群――考生自己。要找回童年,作者就要对自己的童年有所忆,有所感。童年不单单是童年的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之类的,但是,找回的方法、理由等问题也是作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2010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 “幸福是 ”,给考生留下了自由创造标题的空间。幸福的可感性离不开考生,离不开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生,所以,这道试题也是把命题的目光投向了考生本人,这也是高考作文近几年“向内转”的具体体现。

2011年高考江苏卷 “拒绝平庸”这一命题作文紧紧扣住了“人的性格和意志”这一内涵,深刻挖掘自身的价值,培养人的高尚品性是命题的主旨所在。

2011年高考重庆卷的“情有独钟”话题是典型的“人之情”话题。

2011年高考四川卷的作文题 “总有一种期待”,题涉及人的期待心情,是一个心理学话题,更是一种人文情感话题。

……

不难看出,这些都是涉及考生本人的话题,直接让考生去体验,让考生用自己的眼观察世界,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考生为本的理念,是大势所趋。

3 客乃人类生命依存

客在这里指“客体”,也指除人之外的一切客观事物。笼统地说,它可以是天、地,以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也即整个客观世界。物象、自然规律、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世界气候、就业环境、就业条件、生活条件、生存条件、公共设施等一系列话题都可作为客观世界的客体进入考生的视野,走进考生的高考作文写作之中。

这里所说的客体,一方面,从命题人的角度讲,命题人选择某类素材中的具体物象就是命题人考查考生能力的切入点,也可能是迷惑考生的障眼物。另一方面,从考生写作的角度讲,考生应抓取命题人设置的具体物象这一客体,去理解、感知命题人要求考生怎么想、怎么写才是符合命题人的要求的。由此看来,这里有一点像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一样,这一切似乎都应该豁然开朗了。

比如,2011年新课标高考作文试题,命题人提供“祖国的发展变化”这一抽象又具体可感的客体,让考生去写对客体的感受,而不是考生自己本身的变化、本身的性格特征、本身的情感历程等,可见这一道作文试题是倾向于“客体”感悟的作文。像这样的作文试题,在作文中主体情感就不能体现太多,甚至不能直接体现出。

可见,对客体的关注与感知,是未来高考命题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命题方式。

【高考真题归类解析】

2010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星空”和“大地”都是考生所要面对的客体。这两种客体既可以是具体的物象,也可以是“理想”与“现实”的两种概念的交织。考生不管从具体下笔还是从抽象入手,必须对客体――“星空”和“大地”有深刻理解,才可能写出符合要求的精彩文章。

2010年高考天津卷的作文试题“我生活的世界”,是一道把“主体――我”和“客体――生活的世界”融合得最好的一道作文试题。它给考生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这个客观的世界不是离开人的世界,是“我”真切感受的活生生的世界。

2011年高考山东卷的“这世界需要你”这一命题作文,把“客体――世界”与“主体――你”之间的关系作为写作命题的重心,可谓纲举目张,条清理晰。

2011年江西卷小作文是将鲁迅先生的画像作为“客体”让考生去感知,将“人物”作为客体是这一作文的典型特色。

2011年浙江高考卷的作文题 “我的时间”,与安徽卷的“流逝的时间”十分相似,而“我的时间”更具体突出了“主体――我”和“客体――时间”之间的关系。

2011年高考广东卷“回到原点”,“原点”是一个典型的“客体”,前面加上“回到”一词,将“主体”与原点之间联系起来。当然“主体”可以是“人”(主要指人),也可以指人之外的“生命体”。由此看来,弄清楚主客体之间关系命题是命题者的最终意图。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则是一道典型的“主体”(即考生)对 “中国的六条巨大变化”这一大大的“客体”的具体感知的试题。

第5篇: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范文

一、近五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总结

综观近五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可谓是守正出新、稳中有变,还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大体表现为如下六点:

1.题型稳定,“新材料作文”唱主角。

2.关注生活感知与情感。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积极地深入生活,正确地认识生活,及时地总结生活体验,更深刻地认识社会,以期将来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高中生在社会生活中或亲历,或目睹,或耳闻,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与认知。所以,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考作文题在生活感知、关注情感方面有明显的体现。

3.富有时代气息。

4.弘扬社会正能量。

高考作文命题总体上体现出高考改革方向,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考查,形成“一点四面”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材料立意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主流文化导向,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

5.思辨色彩浓厚。

新课程标准提出,应培养学生“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理性认识、思辨能力的考查是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目标。如,2011年上海卷的文题,直接给出两句看似完全对立的铭文:“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在这种对立中,需要考生思考“都会过去”的是什么,“都不会过去”的又是什么,为什么“都会过去”又“都不会过去”。在这种对立思考中,考生的认识深度与思辨能力得以更充分地展现。

6.文题具有启发性。

近年高考作文题,多选取了富有暗示性与启发性、较为弹性的材料,既为考生预留了较为宽广的空间,便于考生多角度打开思路和多样化立意,又能让高者得其高、低者得其低,使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各自应有水平,从而很好地体现高考的区分和选拔功能。

二、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展望

在前文对高考作文命题总结的基础上,我们简略地对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做一梳理:

1.材料作文依然会占上风。

材料作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完善,人们对这种命题形式特点和功能的认识逐步深入,其考查效果获得一致认同,因此,越来越多的考区采用这种命题形式。同时,材料作文更具开放性和启发性,增加材料与生活的联系点,引发更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便于做更广泛的关于社会生活的逻辑引申,同时也为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写作空间,使考生的立意能力得到更好的考查。因而,在材料作文命题探索不断取得积极进展的情况下,这一命题趋势短时期内不会被逆转。

2.思辨色彩依然不会减弱。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作文“发展等级”中对“深刻”这一项的陈述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事物的内在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这一说明其实也就是强调了写作文要有思辨色彩。注重思辨能力和理性思维,是近五年高考作文的“常态”。如2015年,四川卷的“老实与聪明”,湖北卷的“蓄积与喷涌”,浙江卷的“‘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与“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格有可能是背离的”,像这种或体现思辨性,或为二元对立型的作文题目,将依然会是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向。如此文题,需要系统的全面的多角度的思辨方式与辩证思维能力。

3.主流文化导向依然是风向标。

考生所写的作文,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主流文化导向,这不仅是考纲作出的要求,更是社会对每一个健康成长的青少年提出的要求。哪些内容能体现出主流文化的导向呢?比如,传递正能量的时代热点、道德模范人物、国家倡导的价值取向等,都有可能会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风向标。

4.注重体验依然是基调。

高考作文命题要贴近生活、“接地气”,要能够“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要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而,注重体验、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与社会,将依然会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调。

三、高考作文备考方略

1.两个关注。

一要关注生活,二要关注社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可以使他们感受生活,从生活中感悟出情感的珍贵,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可以使他们发现社会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使其明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另外,关注生活与社会,也是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最好途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要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感悟社会,激发写作欲望,这样才能写出自我风采。

2.三个提升。

一要提升观照力。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叫视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才叫眼光。在高考作文中,观照力主要指审视文题的眼光和眼界。有眼光,才有审视的长度;有眼界,才有审视的宽度。

二要提升开掘力。角度决定观念,“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在高考中,开掘力主要指开掘的角度和深度。展开多角度开掘,才能整体把握,从片面走向全面;展开深度开掘,才能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三要提升思辨力。理性思辨代表思维的最佳视角,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高考作文等次的高低。在高考作文中,思辨力主要指统筹考虑、辩证分析的能力。只有统筹考虑,才能把握事物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只有辩证分析,才能把握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3.三个强化。

一要强化审题意识。高考作文的第一个要求是“符合题意”,即指文章的主旨必须符合规定。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关键的。

第6篇: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范文

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关键,究竟是什么?从高考作文命题的盲区又可以反观到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当中怎样的缺失呢?本报特约请高考研究专家、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先生撰文评述全国高考作文命题,以飨读者。

孙绍振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上世纪90年代末发表《炮轰高考》以后,在高考改革方面创建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可操作的系列方法,在教育界产生重大影响。

全国高考作文命题述评

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关键,就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

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关键,就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应该说,对于千差万别的考生,作统一的命题,本身就带着对于个性的限制性,命题针对的只能是考生智能的最大公约数,一定程度的限制性,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改革前的命题,把限制性推向极端,变成了主题的严酷封闭,把命题和主题混为一谈,强行规定惟一合法主题,既扼杀考生个性,也窒息了多元话语空间,与高考检验考生素质的任务背道而驰。改革以来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代表),最大的成就就是把限定主题转化为无主题或者开放性主题,主题的独特建构、深化,成为写作的前提,这无疑有利于显示考生在知、情、意、文四个方面的区分度。故在一个时期,此等命题,横空出世,风行天下。然而,不久之后,某些此类命题,却暴露了某种内在的悖论。一些话题材料作文,表面上是无主题或者开放性主题,但隐含的潜在取向成为不言而喻的选择,潜在主题篡夺了有待建构的主题,开放主题又变成了封闭主题。这样的情况,早在改革之初,就屡见不鲜,如以“诚信”、“救人”的寓言故事为题,尽管题面上还标明了“选择”的词语,可一旦涉及某种共识,开放性变成了聋子的耳朵——摆饰。显性的题面(多元化)就为隐性价值的一元化所窒息,选择性变成别无选择。

本以为此等矛盾在改革初期,为经验匮乏所致,但是,连续十年,此等弊端如挥之不去的幽灵,直到今年,不止一个省仍然未能免俗,不过程度和水平有异而已。宁夏和海南同题:从关鸟于笼中到放飞小鸟的故事,再加上“放生活动”的邀请,环保主题的硬性封闭,昭然若揭,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伪开放性命题。当然这样粗糙的封闭性,是很罕见的,另一种封闭性则是以优雅的语言掩盖着的:湖南以“草色遥看近却无”为题,本来思维的空间是比较空阔的,可是命题者似乎不准备让考生有太大的自由,紧接着就来了严酷的规定:“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用这样优美严密的语言把主题加以限定,无异于将天鹅绒套着锁链,不但有极大的片面性和遮蔽性(下文将详述),而且降低了对考生抽象理性挑战,从开放性的角度来说,还不如山东的《春来草自青》和安徽的《带着感动出发》那样朴素的题目富于多角度、多层次的暗示。同样,广东的《不要轻易说不》,就相对的开放性而言,也比它广阔,甚至深邃得多。

命题的开放性,本来是改革的核心,但是,十年的改革,远远还没有达到普遍自觉的程度。同样今年以四川抗震救灾为题,全国1题和四川题在开放程度上,就有着不可忽略的差别。四川题就是两个字“坚强”,显然不如全国题提供四则新闻,在第五则别点出“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前者是一元化的“坚强”,后者则提示多元化的“不一样”(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大事件不适宜用来作为考试作文题,容易套题,不利于独特个性的发挥。今年情况例外,虽然是共同话语的大题目,但是对许多学生来讲,的确有话可说,四川有很多考生一面写一面流泪)。

当然,这种不自觉的封闭现象并不是全部,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少见的,大多数的材料和话题作文,都显示出一方面在话题和材料上求新,一方面尽可能在限定性与开放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如福建的三人不同选择,一人选择果汁,因其甜,一人选择咖啡,其苦中有甜,一人选择矿泉水,因其平淡。就并未加上湖南省那种画蛇添足的哲理性阐释,北京卷的装满一个杯子的种种思路,虽然材料比较陈旧,但也保持了足够的开放性。当然,这只是一种从思想上求新的风格,江西卷的题目,以去年洞庭湖鼠灾为背景,妙在在形式上求新,规定以田鼠或者以田鼠天敌的口吻叙述。这本来有点惊险的限定性,但是,田鼠和田鼠天敌口吻而拓开了想象的空间。可多多少少有些遗憾的是,对于几十万考生而言,敌我两方的选择以外,就没有任想象的余地了?可能命题者对二元对立的思想方法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材料比较有新意,而且开放度的自觉性比较强的还有好几个省的命题。如,辽宁以对让座、喧哗、随地吐痰等的社会调查为题,重庆卷关于“自然”的三种定义,浙江卷的触摸城市感受乡村,湖北卷的举手投足之间的生活细节,不但以自由度较大而且以难度较大见长。自由度与难度是相辅相成的。自由度越大,似乎是越易为文,实际上,现象和思绪也就越纷纭无序,这就是《文心雕龙》所说的“云蒸霞蔚,万途竞萌”;而为文却要求条贯统序,一脉相承又起承转合。

高考作文命题之盲区

命题者似乎都不约而同地回避直接以抽象观念来命题。

命题之要义就是在自由度的纷纭与统一性的矛盾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张驰有度为上:过张,过紧,则僵化,过宽,则茫无头绪。值得注意的是,过窄,并不一定窄在表面的题义上,而是窄在内在的价值观念上。就现状来看,共同的倾向就是,单纯的、过多的诗意、抒情,情感价值潜在价值,有时简直是惟一的选择。为了把问题说得比较清楚,请允许我以江苏近年命题为例。今年江苏以好奇心为题,可以说是一大突破。首先突破了江苏省历年偏于诗情画意的模式。自主命题的第一年的“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表面上是开放的,实际是把一种风格的诗意当成封闭的限制。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以静止的、固定的眼光看事物,是形而上学的。就是从审美价值观念来说,根本不存在固定的沉稳的山。越是超越沉稳越有审美价值:王安石笔下的山就是动态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阳先生壁》)山都冲进门来了,还沉稳吗?辛弃疾眼中的山肯定是与沉稳无关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贺新郎》)。至于说水的灵秀,则更是坐井观天,完全不顾大江的奔腾,大海的浩淼、瀑布的飞流。所失在于,以一种诗意风格作为惟一的立意准则。和前年的以“凤头、猪肚、豹层”与人生相比,二者虽命意有殊,但是思想方法却如出一辙,那就是以诗意的片面性的美化遮蔽复杂的矛盾的现实和人生。把为文立意的理想境界,和人生命运的复杂曲折混为一谈。古典诗意的思维定势显然控制着命题者的潜意识。今年,则突破古典审美思维,比较尊重心灵和生活现实的多元化的矛盾和错综。诗意价值仅仅是命意的一个方面。好奇不但与积极的、诗意的心绪(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有关,而且与消极的情思(烦恼、平庸)相联系,更有深度的是,还和智性的“质疑”发生联系。突破还在于,对于这样纷繁错综的现象和好奇心的关联,并没有作明确统一的定性,只是用了一个浮动性很强的比喻“影子”,如影随形:这样,就为多元价值留下了空间。从为文来说,提高了从无序中提炼出有序的思绪的难度。

当然,从创意来说,当然是上海卷更有水平,“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为文。”这样的题目至少没有被局限在诗意、审美价值方面。“他们”所提示的,不仅仅是感性的抒情,而且是智性的思考:还多多少少隐含着“他者”的含义,似乎具有哲学的、智性的内涵。这里还显示高考命题的另一种追求的萌芽,那就是把感性的审美抒情和智性的分析结合起来。这种倾向不仅在上海卷中有,在全国卷2“老鹰和海龟”,山东的“春来草自青”,湖南的“草色遥看近却无”,重庆的关于“自然”的三种解释以及北京卷的填满杯子中表现出来。所有这一切,似乎有一种共同的处理方式,那就是把智性的思考隐含在感性的话语材料之中。好像有一个无声的命令,使命题者不约而同地回避直接以抽象观念来命题。在高考作文中,这是惟一的法门吗?抽象的命题难道就不适合高三学生的思维特点吗?

这是值得怀疑的。我们还是来看看法国高考作文的命题:

文科: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3.试分析休谟《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经济科: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2.“给与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的问题:“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理科: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的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跟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再来看美国的“高考作文”(SAT)命题:

1.“如果我们不满意环境,就设法改变它,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最重要最有效的改变很少发生,这就是说,我们不必为改善身边的环境焦虑,而是应该考虑改变自我,使之更适合环境。”改变自己的态度比改变环境更有利吗?(2007年1月)

2.“媒体不仅仅传播消息和文化,而且决定什么消息是重要的,这样,他们就帮助形成文化价值”。(柏恩斯坦)报纸、杂志、电视、收音机、电影、互联网等等,能够决定多数人意识中什么是重要的吗?(2005年1月)

3.在某些情境中,奉承是不可或缺的,新娘永远是美丽的。注视某人的艺术作品,我们总是说些敬意有加的话语,访问有孩子的人家,我们有义务说孩子是聪明伶俐的。在这种情况下,什么也不说,是粗鲁的。我们互相抬举,因为我们知道奉承可以使生活顺畅发展。称赞他人,明知过度:这也是生活的一个必要部分吗?(2005年11月)

4.“每一项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于耐心、坚持和专注,有时候,甚至要长年累月地专注于一个问题,为了发现新的真理就要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吸引,就要对任何与此无关的问题漠不关心。”(圣地亚哥·.罗曼·卡赫罗)所有的重要发现都是对一个问题的长期专注的结果吗?(2006年1月)

5.出名带来幸福,似乎这是人们最向往的东西,我们相信不管以什么方法出名是一种自我证明。但是,那些出了名的人士常常抱怨名气是一种可怕的负担。实际上把出名当做成就,注定要付出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代价。(科拉考夫斯基)是出名的人幸福还是不太出名的人更幸福?

对比法国、美国和中国的高考作文题的区别是很有趣的。中国的高考作文题,具有明显的抒情的、诗意的、审美的倾向,基本不涉及理性的抽象,即使蕴含着某种智性的内涵,也总是竭力以感性语言和生活现象为题干。而美国和法国的高考作文题却并不追求任何诗意,往往是直截了当地提出理性的问题,即使涉及某种现象也常常是概括的,而不是具体特殊的感性场景,抒情的诗句出现在作文题目中,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考核的重点,并不在感情感觉的审美价值,而是提示一种观念(往往是权威的)或没有结论的普遍现象,要求学生拿出自己的观点来。他们的评分标准是:是不是具有批判性思维,能不能发展自己的论点,用逻辑和恰当、清晰的例证支持自己的观念,能不能在首尾一贯的推演中,使之深化。文章是否组织得有序,论题是不是统一在焦点,是不是自如地演进,语词是不是丰富而句法结构是不是有变化。他们的题目不叫命题,而是提示,他们的要求,不是按题为文,而是讨论和评论;很明显,这些要求,和抒情审美散文毫无关系,从文类来说,这些都是议论文的要求。

教育观念中培养目标的缺失

这样的缺失长期存在,是因为有一种视而不见的势力在顽强拒斥。

为什么出现这样巨大的差异呢?当然,可以用欧美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来解释,例如,我们是一个诗歌传统源远流长的国家(“不学诗无以言”,以诗取士),但是这种解释并不有力,因为即使像新加坡这样受到大中华文化圈巨大影响的国家,他们的高考作文题,也是理性的议论为纲的:如“科学提倡怀疑精神,镇压(quell)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哲学只是提问而并不回答,为什么学习它?”“海外留学是一项被高估的经历,你认为呢?”“阅读幻想小说只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除此没任何其他意义,你同意吗?”“全球暖化会如何影响今后的政治?”“外国人对你的国家带来的问题比他们带来的利益多?”“讨论一下生活中自我约束的价值”“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只会一种语言绝对是一项劣势”“我们崇拜年轻人而嘲笑老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新加坡规定,高考作文只能写议论文,但考生可以在这些考题中选择其一。网上有人称赞这样的考题:“对比我国2008年高考试题,感到主题更深沉,含量更丰富,论域更宏大。过细看,这些题其实分别包括政治、科学、艺术、人文和社会几大类,每类两道题左右。”作为一种导向,显然是要让学生在重大的社会问题面前拿出理性的见解来。

也许我们也不应该妄自菲薄,我们的考题自有不可忽略的优势,例如,比较贴近学生的感性经验诗化的追求也有利于审美价值的熏陶,但是,这种审美思维占优势的倾向,有一利必有一弊,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诱导和规训却不能不严重忽略。新加坡方面认为,高中生与初中生不一样,必须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当年强调,初中生着重演讲,高中生则应该在辩论中提高智慧,二者可谓殊途同归。

第7篇: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范文

【关键词】深刻;审题;立意;阅读

“深刻”隶属作文评分标准里第二层等级要求――“发展等级”。可见它高于“基础等级”要求,是作文“发展”必须突破的瓶颈,更是作文备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为作文不深刻则显肤浅,肤浅则流于平淡,缺乏竞争力,更与高分失之交臂。 “深刻”涉及内容多,涵括面广,在写作中往往不知如何给力。其实,作文的“深刻”需要一个较系统的思维训练,笔者认为不妨从如下三个方面给力“深刻”。

一、从审题角度提升作文的“深刻”度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不会审题,审题不深就被作文拒之门外,无法谙熟作文之道。因此必须对审题予以重视。在实践中,我们惊喜发现了“通往罗马”的多条“道路”。

(一)大小互化

1、化大为小,添枝加叶。

这类作文写作范围较大,面对大界限的话题,不能随意为之,否则显得空洞散漫。应选择一个突破口,使它聚焦到一点,方能深入探讨,这就需要对文题“添枝加叶”――在话题前或后添加其他语法成分或相关的内容。

(1)【2007】以“传递”为话题。

(2)【2009】谈谈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看法。

“传递”是个动词,传递什么,谁传递;“常识”为平常、普通的知识,考生虽不易偏离却会因宽泛而显得无从着笔。因而很有必要为它们“添枝加叶”如:

(1)A 技艺在传递中日益精湛,科技在传递中发展。(聚焦“技艺、科技”)

B民族精神之火需要传递,奉献精神之火亦需要传递。(聚焦“民族精神、奉献精神”)

(2)A感恩是常识,我们要牢记在心。(聚焦“感恩”)

B打破常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聚焦“打破”)

2、化小为大,以小见大。

对这类看似角度单一的题目,我们不该停留在表层理解,要从看似“小”的话题中插入大内容、大道理,达到“窥一管而见全豹”之效。

【2010】以《与你为邻》为标题。

对题中的“你”、“邻”,若停留在某个真真切切的邻居,那么立意就显得肤浅欠缺意蕴,不妨对照范文中的实例:

A 与你(农民工)为邻,我为你的伟大而骄傲,为我的渺小而羞愧。

B日本,与你为邻,我们应当相互尊重、学习,共创更灿烂的文明。

(二)虚实相生

1、化虚为实,寻根究底。

这类题目往往显得很“虚”,不能眼观手触。可是它们也并非不能把握。只要展开联想,我们能在生活某个熟悉的范围里找到对应的实物。也正因为对社会生活的联结,使得思考回归本源更加深入。

【2006】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

“天使”是神话传说中的信者,现实世界里无以得见,可是我们依据天使“真、善、美”的特点,就可以在现实中找到相关的对象――亲人、朋友、心中想象的某个形象、某种美好道德等。

A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爱的天使,心存责任之天使。(天使有爱、有责任)

B我想起了妈妈。原来她一直希望我善良、真诚,像天使一样美好!(善良、真诚的人是天使)

2、变实作虚,由表及里。

这类题目的信息实在,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可是审题时却不能只停留在实在对象上,否则行文如同嚼蜡毫无意蕴。作者要展开联想想象,透过表面实物,挖掘内部联系。

【2008】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

出题者绝不仅是让考生讨论实在的“不”字,对此题的思考则要联系社会生活中的“不”有什么内在含义,深刻意蕴。

A说“不”在智者那里,是一种洞明世事的睿智拒绝。(“不”是睿智拒绝)

B说“不”就是选择放弃、逃避。不轻易说“不”,这是一种坚强。(“不”是放弃逃避)

(三)联结社会、人生,表达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考作文绝不只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作文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思考,又或是引导关注社会现象,或帮助建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我们不乏看到“谈谈你生活中有关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这样的要求,可见社会生活、个人成长历程等是写作的源头也是创作的回归。文章审题只有联系生活才显出生命,才显出意义,也才会深刻。脱离社会人生的思考,一切立意都是空中楼阁。

1、纪念,为了不能忘记的过去;也为了更好创造未来。(对未来的思考【2005】以“纪念”为题。)

2、面对失败与挫折,不要轻易说“不”; 面对未挑战过的事,也不要轻易说“不”。(对生活的感悟)

3、勿忘“廉洁奉公”常识,生命之树方能长青。(对社会现象和生命的认知)

二、从立意的角度提升作文的“深刻”度

立意,即拟写题意。它是深刻的第二步。在写总观点与分论点时学生往往有词不达意之困,即便思考联结深刻,可是表达如果不得当也会让深刻的力量减少一半。因此,立意也需给力。

1、精确选词,善用修辞

(1)说“不”,在轻浮者那里,是一种无知浅薄的炫耀,而在智者那里,则是一种洞明世事的睿智拒绝;说“不”在意气用事者那里,是一种狂妄的表现和无谓的牺牲,而在真正的勇者那里,则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坚守和毫不怯懦的抗争。(运用对比手法递进深入剖析题意,而且“轻浮”对“无知浅薄”,“智者”对“洞明世事”,“意气用事”对“狂妄无谓”,“勇者”对“大义凛然”等精确的选词都是体现严谨而深入的思维。)

(2)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高贵的心灵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理智地纪念苦难。(运用引用,内容之间产生对比。“忘记”对应“背叛”,“咀嚼苦难”、“理智纪念苦难”又体现“高贵心灵”。)

2、善用关联,辨明逻辑

(1)语言不光是口头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沟通。(递进关系)(【2004年】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

(2)对一般常识,我们严格遵守;但某些常识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而显出其不合理性,我们就要打破常识。(转折、对比)

(3)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假设、比喻修辞)

(4)纪念,为了不能忘记的过去;也为了更好地创造未来。(目的、递进)

(5)传递中需要发展,发展才是传递的根本目的。(对比、递进)

可见,摆脱对句意的一般陈述,运用常见关联词能多角度解读话题,助拟意深刻一臂之力。

3、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句式阐述社会生活、生命成长之理。如:

(1)为人子女,应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情,因为这是常识。(是什么、为什么)

(2)爱,是天使的化身。天使,是用爱雕琢出来的。(是什么、怎么样)

(3)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怎么样)

三、从积累的角度提升作文的“深刻”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积累就是写作的源泉,它两者好比根与花的关系,根深才能叶茂、花红,同样,阅读积累多了,写作才能得心应手。上海特级教师程红兵曾说:“书读得多了,才形成了思想。尤其哲学对人的提高是极为重要的,它能帮助人培养自己思维的深刻性、认识上的整体性、人格上的进取性,使人站在新的高度。” 阅读有助于帮助积累,帮助学生突破表象,深入认识,提升思想高度。这和写作形成“深刻”是密不可分的。而且程老师还说:“如果一个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不单无法和教师产生共鸣,而且妨碍学生个人的成长。文化素养的缺乏会造成人身与社会经验的缺乏……学生不该只是习题人,更该成为读书人。”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最后,在阅读积累中应及时思考人生、生命,主动联系相关作文题目,对已考的题目进行深加工,对可能考的内容作好预备,真正明白“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这样。我们的阅读积累必定能对写作起到积极有益的帮助,帮助我们去了解生活、思考人生,提升作文的“深刻” 度。

当然,以上三方面训练能让学生把作文的审题立意积累变成一种爱好,把思考当成习惯,提升作文的“深刻” 度,但提升作文“深刻” 度的方法绝不止这些,这就有待我们不断探究、不断发掘,帮助我们的学生,令其作文立意由浅入深,由平淡变精辟,使作文绽放“深刻”之光华。

第8篇: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范文

生:想到慈祥的脸、凶恶的脸。(出现短暂的哑场)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看重自己的“脸”,所以不敢贸然发言了。

我现在出示三个人名,如果要你将三个人名与这个题目挂起钩,看看有没有困难?能说得出来吗?我出示的人名是:孔子、鲁迅、乔丹。

(学生思考)

生:孔子四处奔走讲学,辛劳的脸上总是挂着谦虚。

从鲁迅先生严肃的脸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情怀。

乔丹的脸上始终充满了自信,当他扣篮成功之后,总会将他的得意和舌头一起,伸得很长很长。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已经注意到了材料与题目之间的关系,已经注意从题目所要求的角度来叙述事例了。

其实要写好这个题目的作文,要把这个题目和我们平时积累的材料挂起钩来,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析题,将题目做透彻的解剖,分解为若干个小题目(板书:题)二是调动自己的素材积累,并对这些材料做多角度分析。(板书:材料)这样题目与材料和谐对接的可能性就大了。

先讲析题。

有一个事例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有一年上海作文竞赛的题目是:1+1=?。很多参赛者都茫然不知所措,但一个参赛者将这个题目转化为若干个子题目:

一场考试+一个分数=一根绷紧的心弦

一次落后+一场无泪的痛苦=一股奋进的力量

一味地自以为是+一味地目空一切=一个深深的泥潭

一座小屋+一对恩爱的夫妻=一个和睦的家庭

一点隐瞒+一点猜忌=一阵狂风暴雨

一次机遇+一次冒险=一生的转折

一个远大的理想+一生的努力=一生的充实

一个壮丽的事业+一个和睦的家庭=一生的无憾

一个英雄人物+一个历史时期=一场社会变革

一点牺牲精神+一点主人翁态度=一个国家的希望

一群忘我的人+一个前仆后继的优良传统=一个民族的腾飞

然后从中选取一个来写,结果这个参赛者获得一等奖。又如辽宁省2005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今年花胜去年红》,这是一道富有诗意和寓意的作文题。如果把自然界的“花”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去,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许多“花”都开得胜于“去年”。说得具体点,可以写姚明NBA的三年历程,一年比一年成熟;可以写和率领的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上“绝地反击”比在世界杯上的勇冠三军更令人荡气回肠。此外,还可以这样写:“去年花”是少年时的懵懂天真,“今年花”是青春岁月里的成长;“去年花”是我国的氢弹、原子弹升空,“今年花”是“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的太空遨游。

那么如果我们将“脸”这个题目加以分解,可以分解出哪些小题目呢?

(学生回答,教师将它整理)

爱脸,丢脸,变脸,争脸,露脸,洗脸;

大人脸,小孩脸,老人脸;

爸爸的脸,妈妈的脸,奶奶的脸,老师的脸,同学的脸;

厚脸,薄脸,美丽的脸,丑陋的脸;

鲁迅严肃的脸,毕加索恐怖的脸,屈原刚毅的脸,祥林嫂木刻般的脸,中国女排姑娘布满汗水的脸,袁隆平满是泥土的脸,包拯的黑脸,关公的红脸,曹操的白脸;

个人的脸,班级的脸,学校的脸,城市的脸,国家的脸,地球的脸;

师:由“脸”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还可分解出这样的题目:“脸与心”“笑脸与社会的和谐”,再进一步引申,还可以分解出这样的题目:“要脸就要讲尊严,知廉耻”“要脸但不要图虚荣、讲排场”……其实讲到“尊严”,就把“爱国、自强、廉洁、团结”等内容都涵盖了,讲到“不图虚荣”就把“节约、批评、反思、谦虚”等内容也都涵盖了。这样面对“脸”这个题目,我们就不会感到茫然,相反还有一种文思泉涌、胸有成竹的感觉。

下面再讲调动自己的素材积累,并对材料做多角度的分析。

许多同学苦于手中没有适合的材料,因而发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慨。是不是真的没材料?不是。有一个事例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2002年,北京市的高考作文题是“规则”,其中一个考生写的是《一个人的战争》,全文只用了一则材料:郭品正的材料。郭品正,当时是浙江省唯一的脑外科博士,因为拒拿黑钱,有些同事、领导看不惯,被“优化组合”下岗。下岗后,他曾到国内多家医院求职,都被婉拒。他不得已在互联网上发了一则求职信息,美国加州一所大学附属医院竟不远万里派人来到中国,当面考查后高薪聘任了他。就这么一则材料,许多人都知道,但这个考生用得不同凡响,让人击节。

(教师念考场优秀作文《一个人的战争》)

一个人的战争

北京一考生

现在已经午夜了,我坐在桌前,没开灯,黑暗像水一样无声无息地在我周围散开,缓慢而坚定。明天应是一个好天气,飞机会准时起飞,然后降落在加州的大地上。

我已经很长时间没像现在这样平静了,报纸上的话过于矫情,我也爱我的国家,爱我的病人。但当我为人的原则、我行医的规则被人耻笑时,我不得不选择离开。

我这几个月的遭遇,大多数人已经知道。我因为拒拿黑钱而在医院年终评比中被评为最差,被“优化”下岗了,我无法容忍在白大褂的掩护下握着金钱来来回回伸缩的手,无法忍受在病人的中卑鄙地窃窃私语。他们玷污了医生这个崇高而圣洁的名字,他们违反了这个社会的规则,违背了自己的良心。当我拒绝与他们同流合污时,他们笑着对我说:“嘿!人生不就是一场游戏吗?”可是他们忘了,游戏也是有规则的,谁也无法逃避。于是我决定用我还未嘶哑的喉咙,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我将事情告诉了领导。但我太天真了,我的一腔热血撞在现实的铁壁上,徒然淋漓了。我,从一个国内著名的脑外科医生,变成了社会最底层的一分子。

就这样,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这场战争是被动的,力量是悬殊的,是看不见硝烟的。我因为捍卫人生游戏的规则,捍卫我为人的原则而被迫打响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的第一枪。没有医院愿意要我,我过着失业的生活,我实在很失望。因为这一切,使这场战争看起来如此可笑,像我一个人的自我慰藉。直到有一天,美国加州一所大学附属医院聘我任职,我才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我一直信奉,规则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的尊严,是一张在社会中行走的通行证。失去规则,丑恶将到处滋生,善与爱将迅速枯萎,人们将会活得盲目而惊慌。

我,叫郭品正,人品的品,正直的正,一个脑外科专家,我打了一场一个人的战争,结果输掉了。

但,我不后悔!

以上,是我在临行前的自白。

我猜测这名考生在考前对这则材料做过反复咀嚼,从理想、道德、个性、团结、爱、人才观、生存、学会说“不”、合作与独行、挑战自我、牵挂、人类与科技等角度去思考,如果出现某个题目我该从什么角度去适应它,方方面面他都考虑了。因此,当看到“规则”这一作文题时,他也能把这则材料用得丝丝入扣,切合题意。这个例子给我们这样深刻的启示:写考场作文一定要在材料的积累和运用上多花一点心血,这样题目与材料和谐对接的对应点就多了。就以郭品正拒收红包,结果被“优化下岗”这件事来说,它也包含着与“脸”这个话题有关的对应点。能看出来吗?谁来说说。

生:从正直与丑恶对比的角度分析,可以把那些医生收受黑钱,职业道德败坏和郭品正救死扶伤、善良正直进行对比。

师:你看出这则材料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并对运用何种写作技巧做了设想,但一定要注意材料与题目之间的关系,要注意根据题目来叙述事例。

生:用郭品正的材料来写“脸”,我打算从这几个方面来写:工作时郭品正关爱病人的脸;周围人对郭品正疑惑不解、妒愤的脸;受排挤下岗后,郭品正对小人愤怒的脸;郭品正上网求职却不被聘用,充满失落的脸;郭品正坚持做人的原则,充满正气的脸。

师:这个同学很聪明,善于根据题目来分析材料、使用材料。

下面请同学们看发下的2004年十位“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然后围绕“脸”这个话题选用其中的一则材料或几则材料来说一段话。

(学生阅读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并思考,准备发言。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是:梁万俊、任长霞、田世国、袁隆平、明正彬、徐本禹、刘翔、桂希恩、牛玉儒、孙必平、中国女排)

师:请几位同学来说说。

生:科学家说,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唯一的一张脸,但我却要说不,因为任长霞就有两张脸。她做过整容吗?不。那她会易容术吗?不。可是她真的有两张脸。

面对恶势力,她拍案而起,铁面无私;面对平民百姓,她柔情似水,嘘寒问暖。

师:你说的虽短,但你已经掌握依题叙事这个本领了。你说的每一句都很切题。

生:他不是农民,但他被晒黑的脸上却烙下了犁田般的皱纹;他不是农民,但他却每日脸朝黄土背朝天,游走在乡间的稻田之中。在他的脸上,你找不到高傲,更感觉不到一丝身为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傲慢,你能看到的只是朴实。

在科学面前,他的脸上有的只是严谨;在成功面前,他的脸上有的只是欣慰;在荣誉与财富面前,他更是那样的洒脱;只有在农民朋友和丰收的水稻面前,他的脸上才会流露出喜悦。因为他就是一个农民,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师:这位同学把袁隆平的品质归结为几点,再把这几点聚集于他的脸上。这就很切题。

生:当刘翔身披国旗,跃上颁奖台时,历史定格了,人们也将永远记住这一刻。在这一刻,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在这一刻,十重栏杆的颁奖台上出现了中国人的脸;在这一刻,人们将不再记住刘翔脸上的那些痘痘,而是将记住他那脸上写着:谁说中国人不能在110米栏夺得金牌,谁说……今天,我就要证明给大家看,证明中国人也是好样的,中国人不再是东亚病夫。

师:这位同学很聪明,他引用了刘翔的话,但不说“刘翔说”,而是说这话是写在刘翔长满痘痘的脸上,这样材料与题目就很切合了。

生:他,一位感动中国的缉毒英雄,在毒犯面前,他勇猛抗争,用自己英勇的身躯保护着人民,保护着他热爱的祖国。

他的脸,刻满了对毒贩子的憎恨,对胜利的渴望,因此也留下了岁月无情的痕迹,可是他依然勇往直前。面对各种诱惑,在千万张丑陋、奸恶的脸面前,他面不改色,坚定地从事着自己的事业。无论是卧底侦查还是冲进枪林弹雨,他都有着一张最真实的脸,正因为有了它,毒贩子们才束手无策。

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能停歇,于是他时刻坚守着这个特殊而又重要的岗位。每天,他都经受着生与死的考验,他的脸上看不出一丝犹豫,那么的义无反顾,他是为了人民,为了祖国在奋斗啊!

这样的一张脸如何使我们不感动?这样的一张脸怎能不令无数人肃然起敬!他是人民真正的守护神,有了他,毒贩们便无处藏身,所有的罪犯,都将受到惩罚。

明正彬,他燃烧自己的人生,为的是照亮所有人!

师:你能通过写明正彬脸上表情的变化:“憎恨”“渴望”“毫不犹豫”,来写明正彬的事迹,又写这张脸让无数人肃然起敬。“脸”成了这则短文叙例的线索。

生:上机前他(梁万俊)的表情,使我安下了心,我相信他会创造奇迹。因为他的脸上充满了勇敢、果断、冷静、自信,还有对事业的执著热爱。这是一张充满希望的脸。中国需要这样的脸。

是的,他回来了,而且是胜利地回来了。他创造了奇迹,让亿万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奇迹。他慢慢地走下飞机,脸上洋溢着微笑,振奋人心的微笑。他的脸深深映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蓝天的广阔没有使雄鹰茫然,万丈的高山没有阻挡住攀登者毅然的决心,而面对一次次死神的微笑,梁万俊从容地握着方向盘,驶向胜利的彼岸。他的脸上依旧平静。――因为他相信奇迹。

师:这个同学是从梁万俊战友的角度来写的。写梁万俊上机前的表情使“我”放心;梁万俊战胜困难、创造奇迹胜利归来,令人难忘的也是他的脸。作者的目光始终聚焦于梁万俊的脸。

第9篇: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范文

为了解北京基础教育“深综改”的价值取向、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本刊记者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奕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李奕主任指出,学生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最终体验者和消费者,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要取得成效,必须将“以学生为本”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感。同时强调,把学生放在改革的中心,就是教育工作的群众路线,就是讲政治。

:2015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北京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词是什么?

:从北京这一轮改革来讲,我们深层次的思考是教育质量观。教育质量观在指向上,最终要聚焦于学生的实际获得。校长、教师以及政府部门的工作如果没有落在学生的实际获得上,那么,这个教育质量观是有问题的。因此,北京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词是实际获得。

群众路线的本质是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获得,2015年在新年贺词中指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基础教育领域的群众路线,就是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在考试招生、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学校治理等方面都要有变化。考试评价坚持群众路线的最明显标志,就是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考试招生让学生自主选科,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优势参与竞争。比如浙江、上海的高考改革,取消文理科,学校选两科,高校选一科①,虽然难度大,但是,这把学生放在了教育的正中央,让孩子用优势参与竞争,而不是绑在政府规定好、专家论证好的文综、理综上。

北京在落实考试评价方案改革上,没从高考方案入手,而是从中考入手。2014年以来,北京市整体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形成了一个以中高考考试改革和招生录取改革为龙头的环环相扣的改革链条。从2015年到2016年,新的考试方案带来新的变化:科目可以选择、赋分可选择、考题可以选择、答案具有开放性。最显著的是语文作文,比如今年高考作文有“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神奇的书签”两个题目可以选择,一个是议论文,一个是记叙文。两个文体离散度很大,这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学生。在这样的高考题当中,不同类型的孩子找到了自己展示的空间,真的让高考(决定学生12年基础教育知识、能力、方法积累运用的两个半小时)变成可选择、可发展的考试方式。我们看到不同类型的孩子,在两个题目中都有不同的表现,两种文体都可以出现满分作文。这样的大思路同样体现了群众路线,把学生放在正中央,让学生根据能力倾向爱好来选择。从考试评价到课程设置,基础的服务是支持学生成长的,而不是评判学生的弱项。

2015年,北京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实际发生向实际获得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20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同等发展的机会,是后均衡发展时期的重要目标。我们认为,前均衡发展时期,包括教育部进行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验收,还都是以差异系数为基本标准来检测实际发生的。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是让不同类型的孩子,包括拔尖优秀人才、普通孩子和特殊群体的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公平的增长和同等的发展机会,这才是真正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群众路线。我们所说的实际获得,是每一个孩子的实际获得,是每一个类型孩子的实际获得;所谓优质,是对每一个孩子的优质,而不是对政府、对专家的优质。

:教育公平无疑是均衡发展的一个关键词,“择校”“共建生”等热词被“信息采集”“学区制”“九年一贯制”等新词所取代。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北京市如何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让老百姓切实感受改革的成果?

:北京这一轮落实十提出的学区制管理,其实根本用意不在于缓解择校矛盾,而是要形成一种新的供给方式,这种供给方式也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实际获得。一方面,以“学区制下的区域教育供给”替代和优化过去的“单一学校教育供给”。比方说,以前我是某所学校的孩子,这所学校是我的供给方,现在这所学校是在一个学区内,区域教育供给替代了单体学校供给;另一方面,“9年、12年一贯制”“普及高中教育”替代和优化了“对学生分段加工、层层选拔”。“一贯制”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持续的、稳定的、链条式的供给。对学生而言,真正的教育应是连续、稳定、可靠的,而不是一段一段割裂开的。与此相配套的措施是,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之间实行“锁区”,互不招生。锁区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一贯制”,引导学生在本地完成9年、12年的消费。

学生的兴趣和素养积累是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的,甚至是从一年级开始的。因此,义务教育阶段要致力于保护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特长,这个阶段学生的培养质量高,高中的改革和质量就水到渠成。基础教育阶段,要着重保护和培养孩子的探究欲望、质疑精神和批判能力,我们的真正着力点是在9年,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学区制和一贯制的改革调整教育供给,落脚在学生的实际获得。

那么,有人会问,在人大附中、中关村中学和在蓝靛厂中学,学生的实际获得没有差别吗?我们现在比较的不是单体学校之间的差异了,因为我们实行的是学区供给。海淀区和东城区现在学区供给的课程越来越多,学区供给优于单体学校供给,也顺带化解学校之间的不均衡。“9年、12年一贯制和普及高中教育”替代和优化了“对学生分段加工、层层选拔”,这是对学生兴趣爱好的最大保护。这种“一贯制”可以是学区间的“一贯制”,也可以是校际之间的“一

贯制”。

:当前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供给侧改革是关键。北京市在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方面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北京市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2015年底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大行其道是在2016年初。教育的供给侧,是源于消费,是源于消费需求。教育里有很多低端的产能,需要腾笼换鸟。2014年、2015年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根据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学生成长的需求,调整基础教育领域服务的供给。这里的调整包括供给结构和供给端的质量。

一方面是结构调整,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具体表现在用“学区制下的区域教育供给”替代和优化“单一学校教育供给”,用“9年、12年一贯制和普及高中教育”替代和优化“对学生分段加工层层选拔”,用“考试科目自主选择”替代和优化“文理分科统一科目的考试”等一系列改革着力点上。

另一方面是供给端的转型升级,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能力,使其更贴近学生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做到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对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具体落实在对教育领域原有供给、服务的改造和转型上,体现在培养方式、学段衔接、课程设置、考试评价等诸多领域。

在供给端的质量上,我们提倡“玩”“慢”“宽”“活”,即学前“玩”、小学“慢”、初中“宽”、高中“活”。这既是消费状态,也是供给节奏。我们以前的节奏不是这样,以前是往前赶,超学现象严重,而我们的供给也在支持这种超前。现在,我们努力去掉一些过剩的产能,为新的产能提供空间。比如英语,从2014年至今,英语考试的阅读、作文都与传统文化相关,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用英语介绍一个你喜欢的历史人物。英语与历史、语文等学科的边界被打破了,试题体现了教育的导向,也体现出消费和供给之间的关系。英语学科的供给应该回归英语学习的价值,应该基于学生的母语背景和中国孩子学英语的方向。再比如数学,有人说试题难度下降了,其实不然。我们让学生解释北京市的阶梯水价、介绍北京地铁票价的分段计价、考察阅兵中的大数据,目的在于让学有用的数学,题目本身不难,难的是把学过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中考、高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要成为服务于学生12年成长的平台,甚至是“助推器”。

: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对干部和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更高

要求?

:供给侧改革,从政府到区县到学校到教师,都存在结构调整的问题,挑战最大的、需要自我超越和调整的是干部和教师。从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到“两学一做”,重心越来越下降,对于每一位在岗在编的校长和教师来说,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其实才刚刚开始,真正的转变作风从现在才开始。

教师如果一味制造低效的课堂、无用的作业、多余的考试,浪费的是学生的生命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精力,这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给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很大。因此,教师必须转型升级,腾笼换鸟。围绕孩子的成长需求,主动贴近国家、中央和地方改革的措施,领会国家教育改革的精神,理解透北京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与设计。

回到群众路线和十之后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人。这里涉及人才体制机制管理问题,释放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是一脉相承的。中小学释放的活力就是批判性思维、独立意识和探究欲望。本科生的创新意识不是单靠大学的几门创新课程就能培养起来的,而是要靠义务教育阶段和基础教育阶段9到12年的积累。国家的政策是连贯的,需要各个阶段的教师共同努力,

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有一些牺牲。

比如说,以往我们的教师都是擅长加工的,但不擅长发现和保护。教师习惯面向课标、面向考纲进行教学,更多的是在意分数,而不在意人。但是,按照现在的考试方式,如果想让学生得高分的话,教师就必须特别在意每一个孩子,发现每个孩子的优势所在。教师应该是教人的,而不是教分的。真正的名师名校长,要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有优势、有特色、身心健康的人才。分类加工正是这一轮考试评价改革要求的核心能力,让学生自主选科,考察的不是学校的优势学科,而是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学科。这对干部教师的挑战是特别大的,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

另外,对教师和校长的重要变化就是自我的成长方式,包括教师继续教育方式和自我成长方式的变革。2015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次的职称改革有两个显著的变化,一个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中小学教师也可以评正高级了,这实际上是配套9年、12年的“一贯制”。再一个是取消英语、计算机,这是典型的去产能,以前许多教师都是因为英语、计算机不过关评不了职称,但其实这两项技能并没有那么重要。去掉低效产能之后,加进来新的产能是什么呢?说课讲课、面试答辩。可见,教师职称改革呼唤的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师成长的供给侧结构也要开放。北京从今年开始,教师培训实行线上自主选择、线下自主执行,不再是办班请专家做培训,而是让教师自己选择骨干教师的实时公开课。政府的采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先服务,后付费。下一步,我们会把培训向社会开放,体制外的优质资源,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政府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