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狡猾的爱范文

狡猾的爱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狡猾的爱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狡猾的爱范文

关键词:爱心教育;对话式教学

一、什么是爱心教育,爱心教育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一)全面性

爱心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这是包含了对他人,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对人民以及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全面协调的爱的教育。反对唯我的极端教育。这种全面性需要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拥有一定的学识以及包容学生能够犯错误并以基于帮助学生不断成长,增长学识的出发点来纠正孩子的错误,在纠正的过程中也能够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爱心,进而能够更加积极的完善自己的不理解的知识点。

(二)实际性

爱心教育是一种立足于最基本,最具体,最实际的活动的教育,对我们身边的父母老师以及自己的同学们的一种可以触及的到的教育。这种教育是要从我们身边的点滴做起,例如帮助自己的父母做家务,为灾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通过和同学们的合作来把爱心献给师长,献给学校,让学生体会对他人献爱心的体验,从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的提升。不能只说不做作形式教育,这样的教育会导致很多残缺的不良后果,学生会吸收教师传达的正面以及负面的信息,一旦坏的习惯养成,会影响到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变化。我们要在点点滴滴中帮助他们感受到这样的爱的教育,这也需要不断的沟通也就是对话教育完成的。

(三)过程性

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碰撞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关注这样一个“过程”,就是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和不同形式的活动。而对话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为中介而展开的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这包括了师生之间和文本的互动,最终能够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进而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二、如何在教学中实施这种“对话式教学”

(一)师生之间的对话要把握平等性

师生之间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互相影响和沟通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教师自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学识才智,修养阅历都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学生,彼此在相互的沟通中能够敞开自我的精神世界,在理解与对话中得到精神的交流以及意义的分享。

(二)如何将师生交流对话落在实处

1.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在课下请教老师问题时,要怀有敬畏之心,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的第二章中认为“三种教育类型都需要学生具有绝对的真理和寻求真理的引路人――教师的敬畏之心。他认为这种敬畏心情在传统的经院式教育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师徒之间学生的敬畏之心表现在师傅个人的身上,在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中学生的敬畏之心也体现在了精神的无限性上,在这无限的精神内,每个人都要负起超越自身存在的责任”。而在我们的现代教学生活中,我将这种敬畏之心理解为尊重和礼貌。在课下寻求教授的帮助为自己不懂的问题解答疑惑的时候,要以恭敬的心去寻求帮助,而在课堂中。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的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把激励的语言和赞赏的眼神以及有型的奖励给于学生。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敞开自己的心扉,同时学生也要积极额融入进来,平等的对话和存在于课堂之中。

2.设计开放的交流话题

课前要做好足够的预设,开放的纳入灵活的成分,师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创造的内容,教师要有机的抓住并开展延伸讨论。布鲁姆说过“人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能成为一种艺术了。”在对话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怀有爱的教育,秉持一种开放的心态,继而也能够换来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显,这才是给予教学者最好的回复。

3.善于使用激励的评价

教师在于学生不嗟慕涣骱凸低ㄖ卸杂谘生的赞美,鼓励性的话语都是驱使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的源泉,甚至是教师的一个笑脸都会触及学生的心灵,这同样与爱的教育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三、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把握开放性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包括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小组之间的交流以及全班的交流,在教师的课堂过程中,教师不能够一味的自己唱主角,几名优秀的学生当配角,要尽量做到调动所有的学生,而如何激发学生之间的对话一共有三点;

(一)把握对话的时机

孔子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在学生心求通,口预言的状态下教学效果会更加好,从小学到高中的英语课堂,学生之间敢于发表言论进行讨论的随着年龄的上升不断减少,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课堂沉默”现象。在反思是否是教学体制,教学内容方面出现问题或者是学生个体方面出现的问题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是否是教师没有为学生营造一种爱的教育的环境,应试教育的大帽子一扣,题海战术,大量的教学内容,教师本身就很难消化的前提下,无法有精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乐趣,爱心教育的环境,学生也处在青春期害羞的年龄,没有好的氛围的倡导,也就成为了产生这样一种“沉默课堂”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走进课本,尽量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与课本内容相结合,认真思考,互相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使教学的效果能够得到升华。

(二)培养一种合作精神

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学生的集体合作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长处,同学们互相帮助,相互启发,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和与老师交谈不同,学生在团体中,在于自己同龄人的交谈过程中,由于各自的家庭背景不同,原本的学识背景也不同,能够交换不同的思想见解,这样使他们在思考,讨论,论述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三)激发学习热情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由组合,例如学习到能够动手实践的课程,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以表演的方式学习,这样既可以使他们在活动中进行对话,也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四、爱的理解和爱的教育中的对话式教育

“爱心是教育的内涵”。我觉得爱心是人性中最基础的东西,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是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师爱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崇高的持久而又深厚的教育情感。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比母爱更伟大、比友爱更纯洁,更持久的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素质,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因素,它就像学生心灵的明灯,照亮学生学习、生活、前进的方向,使学生知情、明理、导行。教师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前提,是教师个人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爱,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纯洁、高尚、无私、博大的,对学生恰当、适时地进行思想教育,用具体事例去感化他们,完全彻底的为学生负责,为学生服务。师爱犹如春雨,不论滋润什么样的性格的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教师要与文本对话,把握预见性。

在教学中时,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会及时解决问题,我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可以随时提问某一层次的学生,比如:“我需要第四组的某一同学回答我的问题”此时这位学生会很积极地回答我的问题,其他三位组员也会积极补充,以展示自己小组的团结。这样,课堂上就不会出现发呆走神的现象。我们教师应该允许并且在爱的教育的氛围中鼓励不同个性的学生有不同的答案和不同的思维,给他们提供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新的发展。与生活的对话。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必须确立这样一种理念:让学生的思维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学生的思维,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使课堂教学流淌生命的活力。课堂就是一个展示的舞台,老师应该给学生们足够的展示时间。

在爱的教育和理解的前提下进行对话教育指的是师生之间要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的方式进行双向沟通合作的方式,也是学生在阅读文本也就是教材中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对于过去所学沉淀的经验,历史,思想有一个反思性的理解。教师为引导,学生积极配合们创造一种在爱的教育的环境下,人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自我的对话,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参考文献:

[1]余国良.“爱的教育”目的与方式[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08).

[2]毛艳梅.爱的教育[J].成才之路.2012(33).

[3]一起阅读《爱的教育》[J].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2013(06).

[4]亚米契斯.爱的教育[J].教育.2013(22).

[5]张裕峰.爱的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7).

[6]陈玉录.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J].青海教育.2005(05).

[7]对话式教学――实现教学改革的曙光[J].庄莉莉.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1)

[8]反思对话式教学[J].魏建培,杜森.泰山学院学报.2007(05)

第2篇:狡猾的爱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42-02

教育是一门艺术,爱的教育更是如此。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所谓“尊其师,而信其道”,班主任如果在班级管理中能真诚地爱护和关心学生,尤其是潜力生,对学生施予爱的教育,就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善美,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潜力生”通常是指在学习或品行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缺点多,通常得不到教师的关注,也不受同学欢迎,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卑甚至逆反的心理;他们厌学,不守纪律,甚至扰乱课堂,顶撞老师,对班风、学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班主任要想转化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急躁、简单、生硬和机械的办法,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适得其反。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关爱,潜力生更是如此,如果他们感觉到了教师的爱,就会自觉地向教师靠拢,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和转化他们,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爱的教育需要宽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班主任,要学会以宽容的心去理解和包容每一个学生。其实学生犯错误,对班主任来说是一个契机,如果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得当,就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的工作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像往常一样进行课堂提问,学生们大都踊跃发言,最后只剩下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了,这时,我看到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黄某正转过头和后面的同学说话,而且还旁若无人地大声说笑,一股无名火立即窜上了我的脑门:“请――黄××同学回答这个问题。”我特别加重了“请”的语气。黄某站起来,翻着白眼,做着怪相望着我,一字不吐。我不想在学生面前出丑,又请另一个同学回答,并叫黄某好好听,听完后再复述一遍。谁知黄某马上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情,把头扭向一边,同学还没回答完问题,他就坐下了。我被激怒了,用命令的口气对黄某大声喊道:“你给我站起来!”教室里的气氛立即紧张起来,可是黄某不但死死地坐在凳子上,而且还用手指在桌子上敲打着节拍。我气到了极点,但只能一边努力克制着,一边想着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件事情。在这矛盾一触即发的时刻,我的脑海里闪过各种念头。如果硬把他轰出去,虽然自己的面子好看了,但却有可能使师生矛盾更加激化,而用宽容、豁达的态度去感化他,也许能促使他感到内疚,比批评、训斥的作用大得多。理智终于占了上风。几分钟的沉默后,我坦然地说:“同学们,对不起,老师刚才耽误了大家的学习时间,我们继续上课。”课后,我单独找黄某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我先为自己在课堂上的不理智举动向他道歉,他被我的真诚感动了,对我说了很多心里话。原来他认为我在课堂上提问他是故意让他出丑,让他没面子,所以他才会那样对待我。我除了向他道歉外,还鼓励他大胆发言。在以后的课堂中,我经常提问他,并抓住机会表扬他和肯定他,他的自信心在我的一次次表扬中增强了,由原来的怕提问变成抢着回答问题。

二、爱的教育需要细心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闪光点,潜力生当然也不例外。所以,作为班主任,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细心观察并善于挖掘潜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要及时肯定他们的优点,发挥他们的所长为班级服务,在他们取得进步时及时地表扬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意识到原来自己竟然能为班级做那么多贡献,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是一个有用的人。所以,班主任不应把学生的发展仅定位为学习进步,而应顺应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鼓励他们发挥特长。我班的学生李某身体素质好,篮球打得很棒,但是脾气急躁,容易和他人结怨生事。于是我建议他当班级篮球队的队长,我对他说:“同学们都认为你的篮球打得很棒,所以一致推选你担任队长,老师也相信你能够发挥你在球队中的核心作用,发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班级赢得荣誉。”在我的一再鼓励下,他答应了。为了取得篮球比赛的胜利,他平时在体育课和活动课都非常认真地组织队员训练。在年级的篮球比赛中,他果然不负众望,带领球队为班级赢得了第一名。在赢得比赛的同时,他也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慢慢地,他变得意志坚强了,脾气温和了,性格沉稳了,并且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了。其实很多潜力生除了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特长外,大多都人缘好、管理能力强,教师可以把他们培养为班级的管理人才。像这样有特长的潜力生,班主任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潜力生做他擅长的事,去关注他们学习以外的领域,教师就会获得很多惊喜,这对于潜力生转化工作来说太重要了。

三、爱的教育需要激励的机制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表扬和肯定,但我们经常看到只有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少数学生才能获得奖励,而掌声和奖励对于潜力生来说总是那么遥不可及。其实,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考取优异的成绩,如果学生尤其是潜力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原有基础上取得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的进步,不也应该得到认可和肯定吗?所以,班主任应该针对潜力生渴望取得成功的心理,采取一些鼓励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推动他们不断进步。在每个学期期末,我们班都会举行一次隆重的颁奖大会,这是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最盼望的事情。颁奖大会颁发的奖项,除了有学习成绩优秀奖外,还有学习成绩进步奖、最佳出勤奖、最佳纪律奖、最佳劳动奖、最佳作业奖、最关心班级奖、最乐于助人奖、最佳体育奖、最佳文艺奖等。除了学习成绩理想的学生能获得奖励外,许多在学习成绩上暂时落后,但在出勤、劳动、乐于助人、文体等方面有显著进步的同学也得到了表彰和奖励。如不爱学习的劳动委员梁某获得了这个学期的最佳劳动奖。因为一个学期来,虽然他家离学校远,但是他每天最早来到学校,带领值日生把清洁区和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学习成绩不好的李某,一个学期来英语科几乎每次测验、考试都只考几分,在他的努力下,期末考试时,他第一次考了45分,所以获得了学习成绩进步奖。对获奖学生除公开表扬外,我还及时向他们的父母报喜。对于原来听惯了训斥、指责,习惯了冷嘲热讽的潜力生来说,如今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承认和鼓励,他们就会产生一股奋发向上的热情和向新的目标奋进的勇气。

四、爱的教育需要多方协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最早期的。潜力生的形成,大多与家庭环境有关系,所以潜力生的转化需要家长的配合。我班有位女生经常不能按时交作业,任课老师已对她进行过多次教育,但收效不大。于是,我把这位学生的家长请到学校来。我从她家长的口中了解到,她从小就娇生惯养,非常任性,什么事情都由父母包办,包括每天帮她收拾书包,所以她很依赖父母。到了初中,父母因为工作太忙了,所以无暇顾及她的学习,她便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也一落千丈。我要求家长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每天晚上先坚持督促她学习一段时间,让她知道应该怎样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再慢慢放手让她自己独立完成。同时我要求该生准备一本作业登记本,在上面记录每天要做的作业,作业完成后让家长签字,并在晚上睡前按照登记本上的记录把第二天要交的作业收拾好。家长虽然表示因工作原因有些为难,但是我建议他们为了孩子的将来作出一些牺牲,最后,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在家长的配合下,这位学生不按时交作业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成绩也逐渐提高了。因此,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密切配合,就能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一致,共同促进潜力生的进步。学习困难的学生常常会有一种无助感,他们自己很想学好,可是无奈基础薄弱,接受知识缓慢,跟不上大家的脚步,没有勇气问老师,还常受同学的白眼。所以,在转化潜力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还要经常与任课教师交流,共同制订更适合潜力生的教学计划。在课堂中,一要通过多种有趣的教学手段调动潜力生的学习积极性,二要根据潜力生的情况,由浅入深地让他们回答一些问题,使他们也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通过对他们回答的肯定来树立他们学好这个科目的信心,让他们喜欢上这门课,这样不仅能避免潜力生和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对立,而且有利于促进潜力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此外,班主任在转化潜力生时,还要懂得利用得力的班干部,让班干部充分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班上的同学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在班级中组成一对一帮扶小组,让学习优秀、思想上进的学生在课堂、课余时间和潜力生一起完成作业、一起读书、一起活动,并在生活上真诚地帮助潜力生,鼓励他们,做他们的好朋友,让潜力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快乐成长,使品行落后的学生在良好的集体氛围中约束自己,改正缺点。

五、爱的教育需要耐心

潜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由于潜力生大都比较自卑、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差,所以原有的不良行为习惯常常会反复出现,这就特别考验班主任的耐心。我校有一位男生张某,平时上课总喜欢和任课老师顶嘴,在班主任开展了一系列耐心的教育后,他渐渐懂事了,懂得尊重任课老师的劳动,见到老师时还热情主动地问候老师,班主任本以为大功告成,可以松一口气了,谁知才过两个星期,他又被任课老师气冲冲地揪到了班主任面前。然而,过了一个星期,该生竟主动找到任课老师,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向老师诚恳道歉。原来,事情发生后,班主任及时和该生的家长沟通,在家长的耐心教育下,该生再一次树立起认真学习、尊敬老师的观念。这一事例说明,反复是潜力生转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潜力生的反复并不是以往缺点和错误的简单重复,所以班主任千万不要对他们灰心,更不能责骂和泼冷水,要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用更加细致的工作帮助他们,教育他们,才能使他们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才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促使他们从根本上发生转变。

第3篇:狡猾的爱范文

一、真诚是培养感情的基石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爱学生不是抽象的、虚幻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平时,我们应细心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在各方面帮助他们,使他们逐步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和与老师、同学之间的隔阂,激发他们进行自我竞争的动机。为了更好地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也尝试过一些方法。例如,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呆在一起,谈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电脑、体育、游戏等。听一听他们的想法、要求、希望及内心的“小秘密”。“亲其师”就会“信其道”,他们会感到老师是爱他的,是真心帮助他的,是为了他好,自己不能让老师失望。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自然会认真完成老师提出的各项要求。

二、微笑是沟通的桥梁

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沟通人们之间理解的桥梁,它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不集中,成绩不好,易受老师忽视,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而且有严重的自卑心理,上课时不经常举手发言,一次又一次地放弃发言的机会,最后导致不会说,甚至不敢开口。这时需要教师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和耐心的帮助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此,我在课堂上尽量设置一些他们容易回答上来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后,我不忘记表扬他们,总是微笑地说:Very Good!Great!Wonderful!老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表情,老师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使他们精神振奋,渐渐地,他们便有了成就感,消除了畏惧心理,上课时的注意力也比以前集中了,听课习惯也好了,学习成绩自然会上来。

三、鼓励是沟通的开端

后进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给他们母亲般的爱,多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也可找他们的父母交谈,指出孩子的未来也是他们的希望,而小学阶段对人的一生又是多么重要,尽量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绝不把他们当作包袱,不鄙视他们,不放任他们,了解他们的特长、爱好,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他们经常不完成作业,所以对于他们的作业本我格外“关照”,他们的作业我做到天天批,而且每天都为他们写几句激励的话语,这样不仅使他们充分练习巩固当天的学习内容,而且还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又如,曾经有位后进生,他的英语读得较好听,我就事先帮他预习新课的单词,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让他先跟着我读,然后让他听录音,他慢慢地学会了。课堂上我让他常领全班同学读,大大满足了他的表现欲,增强了他学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四、欣赏是成功的朋友

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由于家长的训斥,他们心里早有一种压抑感和厌学的情绪。所以,教师要主动采取适当的形式栽培他们。当我一发现学生的作业有抄袭行为时,不大发雷霆,而是换个角度,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来鼓励学生,并叮嘱他要“一抄、二读、三背”,下一节课再有意识地叫他站起来口头做一遍,并给予表扬,这样比简单的批评反而会收获神奇的效果。每次的单词听写,我都对成绩有进步的后进生给予及时表扬,让他们也享受一下成功的欢乐及喜悦。有些后进生的头脑反应得慢点,有时一个简单的问题讲几遍还不理解,老师要不厌其烦地再多讲几遍,有时可编成公式和顺口溜,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直到他们听懂为止。例如,be made of & be made from的区别,我用了这样的“怪”方法教我的后进生:of和from都有字母“o”,但前者“o”是在外,暗示“原材料可见”;后者“o”处中间,暗示“看不见原材料”,经过这样解释,他们竟能准确无误地记住两者的区别。他们毕竟是孩子,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总之,教师要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用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达到他们自己想学的目的。

五、奖励是成功的收获

第4篇:狡猾的爱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关爱帮助;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这些儿童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有未有的境遇。有的不适应,感到孤独无助,有的承受不了新的压力,诚惶诚恐,有的劳累过度,力不从心,等等。“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存在的“五缺”现象:“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

一、“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问题

(一)隔代沟通难,家庭管理出现“真空”。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不在身边,而爷爷奶奶们只是抱着让他们吃饱穿暖、不出事的态度来管教他们。所以,这些孩子在家里处处受着宠溺,爷爷奶奶也都由着他们的性子来。至于在校学习是否用心,作业是否完成,在外是否打架,因他们能力、精力和责任心等原因,根本管不了,这就造成了留守孩子在校有老师管,在家无人管的恶性循环,家庭教育成了真空地带,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如:上课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好贪玩……经常出现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的现象,这给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差、良好道德缺失,成绩普遍较差。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由祖父母等老人抚养,而大多数老年人没有文化知识,对孩子进行不了学习上的辅导,加之近年来教材的变化也让部分有文化的老年人辅导起来感到吃力,因而对于家庭辅导他们也是力不从心。这就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长期以来形成的学习吃力、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道德品行、自控能力养成习惯较差,由于缺乏监管或监管方法不当,部分“留守儿童”在学校反映出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厌学情绪日趋严重。严重者发展到经常旷课、逃学,对老师的教导无动于衷,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当然家庭教育绝不仅仅是一般认为的家庭课后辅导,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对孩子生活与做人常识的教育,同时,其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父母长期不与孩子在一起,就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种潜移默化的伤害和影响,甚至还会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

(三)心理健康失衡,导致性格孤僻。在坚强的外表下,他们有一颗脆弱的心,大多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喜静不喜闹,有的甚至还有点不合群。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呵护,渴望得到父母的教育,渴望自己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与父母交流,而老人们的教育方式,要么溺爱,要么无暇顾及。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遇到不当行为的表现得不到有效制止,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致使不少“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自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难于沟通。

二、“留守儿童”的转变教育

(一)在学校、班级成立组织,建立档案。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班级成立“独立儿童小组”,学校成立“独立儿童”委员会,要选用其中具有独立能力的孩子担当成员,从而扩大他们的影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从而保障自我锻炼。这样,既可增加心理倾述渠道,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觉,同时自己的组织便于随时请教,随时求助。这些孩子最缺的不是财物,而是情感,在教育活动中,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他们。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保障对他们生活上的必须求助,对心理上的及时疏导。老师要特别关注这一群体,要根据他们的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让他们体会到老师、集体的温暖。

(二)大爱无疆,播下“心”的种子

1、真情的爱,抚平受伤心灵。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陶行知教导我们:“教育是叫人化人,化人者也能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做留守儿童的良师益友,善于与他们沟通,给以生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对一名后进的留守学生,老师只要对他们点滴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就能让他体验成功和快乐。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在信任和理解中,学生才会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起天赋与个性。老师要用真情的爱,抚平他们受伤的心灵,让每个留守学生都能体味成功的愉悦。

2、平等的爱,担负起“师长”责任。教师对留守学生的爱应当是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无论所教的学生是优是劣,都应一视同仁,待之以爱千万不能随个人兴趣,利益来选择,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爱”。这就要对学生的角色定位,切实担负起“师长”的责任,善于走进每位儿童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孩子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教师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与交流,真正了解他们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缓解这些“留守儿童”学习吃力的现状,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应用参与教学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形成互动,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让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使他们逐渐改掉以前的厌学情绪,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3、真挚的爱,加大帮扶力度。师爱的职业收获是育人。越是有“问题的学生”,越需要老师真挚的爱。只有老师拿出真挚的爱,才能加大对留守学生帮扶的力度。要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首先对本班留守儿童进行摸底,以居住地集中为片进行登记,针对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建立相应的动态档案,本着需要的原则,进行分类指导,给予帮助。其次是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家访力度。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建立留守儿童家长与子女定期联系制度,要求家长每周要和子女电话联系至少一到两次,并经常进行书信交流。我还为每位留守儿童准备一份成长记录袋详细记载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学习及思想等情况。留守儿童一旦有困难,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转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4、无私的爱,搭起潜能平台。“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各具特色。教师注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潜能,为留守儿童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为他们搭起发挥他们潜能的平台。

对留守儿童真正做到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空间。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协作。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让我们大家共同携起手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无私的帮助,使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有健康、快乐、幸福的童年。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第5篇:狡猾的爱范文

【关键词】仁爱 基督教文化 佛教文化

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文化,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共时演化。社会学家贝拉(Robert Bellah) 将其定义为“将人与其生存的终极条件联系起来的一套象征形式”。可见宗教文化植根于人类的发展,以象征系统的方式与人类心灵互动,如基督教的受洗仪式和佛教的拜忏,都致力于对个体心性的关怀,从而培养信徒的精神气质。仁爱思想在基督教教义中被视为“九大精神果实”之首。基督教的仁爱思想促使基督徒把同情心从解除自身的痛苦出发,逐渐延伸到患病、有罪及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使信徒不要沉溺于对物质生活的贪婪追求,转而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救赎痛苦挣扎的灵魂。同样,佛教强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世尊以身饲虎充分说明佛教徒要获得真正的解脱,必须从发大悲心开始,不要执着于自身六根的欢愉和享乐而忽视甚至剥夺其它众生的生命与安乐。

博爱思想是基督教文化的核心,因此基督教文化又被称为“爱的文化”。在新约中,上帝的爱博大无私,不仅深爱以色列民族,而且面向一切人类。从基督教的角度,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可见在上帝造人之初,就融入了神爱,期望人可以和上帝不断地感应和沟通,从而激发人自身的善性灵光。这也预示着人如果忘却上帝的嘱托,让恶念贪欲主宰灵魂,那么就完全背离上帝,背弃了神爱。只有在忏悔原罪,荡涤一切罪孽之后,方可重新获得救赎,提升人性,得到重生。基督教的仁爱表现出对人性的终极关怀。虽然西方文化追求个性解放,人性可能出现道德的放纵和堕落。但在基督教神学文化的熏陶之下,信徒自然而然地收敛心性中的罪恶,虔诚膜拜上帝,全身心地感悟来自上帝的爱,并将这种爱转化为自身言行举止的最高标准,真正做到爱屋及乌。圣约翰告诉我们:那些说他爱上帝而不爱他的邻居的人都是一些说谎者。在此,对上帝的爱是一种对人和事物的反世俗的评估,即一种存在于天国中的心情,在天国里谦卑与温和将受到褒奖。仁爱是基督徒与上帝实现人神交流的思想平台,激发信徒时刻心存仁爱,与上帝保持同一灵魂调谐频率,自如交流和沟通。同时,也只有以仁爱之心,才能促成其它精神果实的硕果累累。无法想象,如果一个基督徒毫无博爱精神,他还可以有机会品尝到来自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平和的其余圣灵之果。

在东西方宗教文化传统下,仁爱思想唤起人性固有的善,以善的光芒去洞察、杜绝行恶的心理倾向。鼓励信徒在治愈自身心灵的同时,将慈爱和友善自然而然、无怨无悔地散播到渴望理解,祈求宽恕的灵魂中去,使他们摆脱被遗忘被孤立的境地。在佛教徒眼中,慈爱悲心可以渡化一切众生,同生极乐国,同证菩提。基督徒则认为上帝可以慈爱地倾听他们的倾诉,体察他们的困扰,一切真诚忏悔的灵魂都在上帝那里都可以得到救赎,重获天父的爱与福音。仁爱思想启迪信徒体悟、挖掘并奉行个体的善念,让它在宗教文化的浸润下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使心灵的壁垒日渐强大,抵御种种邪念的侵袭。两种宗教文化在人际交往中,都倡导推人及己,无论是敌是友,都应该友善对待。《马太福音》说:“无论如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在西方强调个性,彰显个人主义的主流文化背景下,基督教仁爱思想起到了很好的平衡和制约。告诫人们在追求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的同时,不可我行我素,践踏他人的权益。在佛经中也有许多诸佛慈悲,愿力宏深,救拔苦海众生的典故。地藏菩萨曾发宏愿望:“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观音菩萨,又被称为观世音菩萨,因为他彻听人世间一切音声,“无刹不现身”,“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泛人舟”。《法华经》中将如来佛的慈悲描摹为“今此三界,皆为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佛教的因果观实质为仁爱思想的体现,众生平等,种善因得善果,反之亦然。净空老法师教导信众,因果通三世,丝毫不爽。如果今生因为一念不善,造作恶业。那么因果相续,后世就会受恶报现前之苦。佛教崇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耐人寻味的是,经现代神经科学证实。当一个人的心念是慈爱、乐观、祥和、感激、快乐时,人脑中负责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会产生作用,而另一套负向思考的神经系统则不但不会产生作用,还会被抑制住。进而影响到个体的行为模式,正意念可以激发良好的人际交往动机,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反之,当一个人心中充满了仇恨、悲伤、沮丧、恐惧、嫉妒等负性情绪时,负向思考的神经系统会被激发而产生作用,但与此同时,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却被完全抑制住了。自然无法理性地待人接物,导致人际交往恶化。

在佛教和基督教文化中,都极力推崇仁爱思想。虽然文化渊源迥异,但对人类心灵的塑造和心性涵养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两种宗教文化都注重激发信徒内在的善,并将其强化和延续,成为积淀在灵魂深处的正性情绪和心理动机,为善恶观及和谐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人类社会和人性要获得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宗教文化功不可没。佛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为东西方信徒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引导个体关注精神生活的质量,注重精神内涵的丰富,远离物欲的诱惑,不断激发善念和仁爱思想的火花,使个体灵魂得以纯化和升华,促成友善的人际交往。

参考文献:

[1] Robert Bellah, Religious Revolution[M],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0. P20

[2]Alan Carins, The Fruit of the Spirit[M],Greenville: Ambassador Emerald International. 2002. P7

[3] 宗教中的理性[M], 乔治桑塔亚纳(美)犹家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P165

第6篇:狡猾的爱范文

"要是我坚持体外,那么我的女朋友还会怀孕吗?"

"安全套怎么使?是不是一次套两个更保险?"

这是有关青春期性教育的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角度的几个问题,但它们有一点是相同的:提问者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10~19岁的青少年有十几亿,他们中的大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相关统计表明:全世界平均每年有440万少女堕胎,每年来到地球的新生命中的10%的母亲是少女。

琼・高夫曼博士是福特基金会的高级官员,也是国际生殖健康领域的专家,在一次研讨会上,她告诉记者,青春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阶段,从纽约到内罗毕到上海,青少年的与性道德规范都在发生着改变。

那么,不同国家的青少年所受到的性教育有什么不同?青少年的性态度又有什么区别?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不久前采访了多年从事青春期教育的几位中外专家和接受过"青春健康"教育的部分学生。

作为我国青少年生殖健康领域的专家,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主任刘永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良好的青春期性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推迟发生性关系,安全套的倡导与提供也能保护那些已经活跃起来的青年人。特别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保健人员和咨询人员,是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所必不可少的。

凯瑟琳是美国适宜卫生技术组织驻湄公河地区的副主任,该组织自20世纪80年代初就与国家计生委开始了友好协作。目前这一组织正与中国计生协开始为期5年的"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作为美国适宜卫生技术组织驻湄公河地区的高级官员,凯瑟琳首先介绍了东南亚地区青少年的性教育情况。比如在泰国,政府鼓励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但普及程度还很不够。因为在泰国性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禁忌,很多人不愿意谈性,但是在最近10~15年间,年轻人对性的观念和态度越来越开放。这样在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时就需要提供一些"技能",告诉他们如果有的话,要保证"安全",避免一些不良后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龄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国家,青少年的首次比较早,一般不到15岁;在东南亚地区,孟加拉国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龄是12~13岁,柬埔赛为16岁,泰国为13岁;美国青少年平均第一次的年龄为16~17岁;在北欧一些国家青少年首次发生的年龄要比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青少年稍晚,大约在18岁左右。

我们渴望了解"性",作为"同伴性教育"的志愿者,中国人民大学李放同学的这句话也许最能代表中国青少年的心声。她告诉记者,我国针对大学生的生殖健康咨询与服务太需要完善了。然而即便在美国,应该为青少年提供什么样的生殖健康服务也是一个异常严峻的问题。美国驻华使馆科技参赞唐伟在青春健康项目启动会上表示,全世界都应该关注青少年生殖健康这一领域,因为它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第7篇:狡猾的爱范文

总是幻想在一个美丽的仙境,遇见了自己梦中的情人,她是那么的美丽多情,她是那么的关怀亲密。仿佛在遥远的天的另一边,自己真正的一半,永远在深情地等着你,永远在脉脉地望着你。然而,这一切又是那么的虚无缥缈,那么地飘忽不定,那么的可望不可即。抑或在梦中见到,醒时更是惆怅长叹。

感情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美丽花环,但也是上天惩罚我们的荆棘利剑。懂感情的人,永远在享受上天的恩赐,但也一直在品尝着由此带来的苦果。爱与恨永远交融,亲与疼永远相伴。

完美的爱永远是一种理想,爱的遗憾才是人生的常态。

朱孝廉,这个年青赶考的书生终于来到自己梦中的幸福世界——“画壁”世界,他也见到了自己的梦中情人————牡丹。他立刻被牡丹的美貌和气质彻底迷住了。然而,在这个“纯洁”的仙女世界,是绝不容许有男人闯入的。他遭到了追杀。牡丹为了救他,奋力把他推回到现实世界,而她自己却要为心爱的人煎受炼狱之苦。朱孝廉第二次进入画壁,是为了救牡丹,牡丹真的是自己的心上人,他又怎么能抛下她于不顾呢?为了能在画壁仙境长久呆下去,他终于答应和翠竹假成婚,准备和翠竹等姐妹一起想办法,奋力救出牡丹。芍药,一个温柔体贴,举止娴雅大方,感情丰富善解人意的领班仙子,她的职责就是协助姑姑维护仙界的法度和秩序。可她为他的情所感动,也暗恋着他,一直暗地帮着他,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和姑姑闹翻。历尽艰险,牡丹终于救出。可朱孝廉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芍药,而和他假婚的翠竹也对他动了真情。

本来非常平静的仙女们的生活,因为朱孝廉的到来,彻底打乱了仙境的“秩序”。爱情、友情受到考验;欲望、贪念,引发了一场仙界战争。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在面对三个对自己动了真情的女子面前,朱孝廉只有无奈地选择离开。

世上有两种男人,一种是愿意骗你一辈子的男人,一种是只愿意骗你一阵子的男人。朱孝廉到底属于哪一种呢?

在自己心爱的男人面前,已是仙界最高管理者的芍药,也只好作出艰难的选择。“我爱你,一直都爱你。可是,你不应该留在这里,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你的爱,我都感受到了,但我不能接受。我没用,我没有勇气跟你在一起。今生没有缘分,下辈子吧。我等你!”

……

我欣赏朱孝廉选择离开的勇气,钦佩芍药所作出的艰难的抉择。在感情纠葛面前,最好的结局莫过于选择离开。

朱孝廉回到了现实,他呆呆地站在画壁前。依然是那破旧的庙,依然是那寒冷的风,依然是那带给他那么多喜怒哀乐的墙,以及墙上那幅似曾相识恍如隔世飘飘渺渺的画。

我感叹朱孝廉的奇遇,也感叹人世的无常。庄周梦蝶,蝶梦庄周,无从考察,不必考察。然而,富贵荣辱,真如过路烟云,人生似梦,却是祖先留下的古训。

朱孝廉太幸运了,他终于在一个美丽的仙境中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他们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了好久好久!朱孝廉也太不幸了,美丽的神话永远只是神话,神话永远不会把现实变成神话,而现实永远不会把神话变成现实。留给他的,只有永远的痛。从此,他再也不会是那个从前的他了,他将永远生活在思念和回忆之中。即使他挥慧剑,也斩不断那带给他爱和痛的情丝了。他只有羡慕那些无忧的耕者,只有凝望那些无知的孩童了。

世间最苦是钟情。

第8篇:狡猾的爱范文

随着支教筹备工作的开展,现在已经确定了具体支教方案,为了有效进行教学和加强团队管理,通过对之前工作的总结和整合,以便更好地指导以后工作的开展,现制定此《支教方案细则策划书》。

二、 项目简介

1、 项目名称:“山的那边·青年志愿者爱心支教协会”第一届贵州山区爱心支教活动

2、 活动主题:情系山区,爱心奉献

3、 活动时间:初定于7月10至8月10日(待审)

4、 活动地点:贵州省纳雍县化作乡化作中学、倮都小学、新民小学

5、 主办单位:山的那边·青年志愿者爱心支教协会

6、 活动内容

(1) 开展励志、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常识、法律常识等讲座

(2) 组织活动,如歌唱、绘画、书法、体育等比赛,以及各种形式健康有益的活动

(3) 课程辅导,针对孩子们的薄弱环节加以辅导,如普通话、英语、数学等学生短板

(4) 定期家访,详情请看支教工作开展

三、 前期准备

1、 志愿者选拔、审核和培训

(1) 选拔:根据教学需要,对已报名志愿者进行面试选拔,对于内蒙古大学志愿者,我们采取直接面试方式,面试内容根据其选定的支教方向和科目,进行课程试讲、沟通能力、支教动机等各方面的考察,以选出最优秀的支教志愿者。对于内蒙古大学以外的志愿者,我们采取电话面试的方式,面试内容与以上相同。

(2) 审核:面试通过的志愿者即着手进行支教准备,包括与支教有关的书籍、资料及教学器材,列出教学大纲并开始备课,我们在出发前一个星期会进行支教准备的审核,审核未通过的,取消支教资格。

2、 募捐的募集、运送和分配

(1) 募集:募集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举行初、高中和大学毕业生图书、文具、体育器材募捐活动,其中在清镇一中的募捐活动正在进行,据那边校方称募集到的物资很多,待6月10号之前做好登记向大家公布,在中南民族大学以及内蒙古大学举行的毕业大学生图书、文具、体育器材募捐活动正在策划,分别由中南民族大学的王芳和内蒙古大学的罗开敏负责。活动的基本流程为写出策划,经团队负责人批准后向学校团委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组织开展。二是志愿者以及志愿者发动周围的人募捐,每个志愿者都尽量捐出一些对孩子们有用的图书、文具和体育器材,当然,若能捐献现金就更好了,如来自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院的赵召永捐出三个新篮球。三是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

(2) 运送:清镇一中的物资已经联系好车队直接免费送到学校,如果贵阳还有募捐到其他物资可以和清镇一中的物资一起运送过去。其他地方的募捐物资尽量通过邮寄的方式邮寄到化作乡政府,由化作乡政府签收。若是少量能自带的话可以自带过去,但必须保证物资的登记、统计和运输安全,运送者坚决不能中饱私囊,挪用募捐物资。

(3) 分配:募捐基本结束后对募捐物资加以统计,根据物资的数量、种类等具体情况拟出分配方案。

3、 学校、乡政府以及“山的那边”责任及要解决的问题。

总要求:化作中学、倮都小学、新民小学各设一个教学点,志愿者就地在每个教学点住宿,由乡政府解决志愿者伙食问题。

第9篇:狡猾的爱范文

关键词: 教育; 学生; 心灵;

引言:

要从班级这架钢琴的琴键上弹出和谐悦耳的旋律,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这个演奏者的指导思想正确,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做好班级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这是管好班级的有效途径更是爱护学生的最佳方式。

班主任的精力毕竟有限,要教好,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讲究方法。如果事无巨细,面面倶到,事必亲躬,必然精力不足,以致“剪不断,理还乱”。只有砸碎传统枷锁,放开手脚,做好教和导,当好“参谋”,让他们做班级的主人,管理起来才能得心应手,顺理成章。

一、严爱,教育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一)我每接一个班时,首先向学生提出求,也就是“四自”,即:自觉、自信、自立、自制,具体地讲:自觉,就是让学生有自主意识,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任务和责任;自信,就是让学生自己树立信心,充分肯定自己,自信而不自负,有竞争意识;自立,让学生自己独立,凡是依靠自己不信赖别人;自制,让学生自己强制自己,约束自已,管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贯彻实施,严格检查,发现学生行为中有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更正。树立“四自”榜样,用榜样的作用带动全体学生。如我们班的张文瑞同学,父亲是体弱多病,劳动能力很差,母亲身体残疾,只能给孩子做口饭。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从小便自立能力很强,凡是自己能做的从不信赖别人,自己的生活起居,家中的大事小情都是自己亲自处理。生活十分简朴,从不乱花零钱,知道勤俭节约,上进心很强。于是我便在班会上多次表扬他,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这样那些平时娇里娇气,自立能力差,凡事信赖家长,花钱阔绰,铺张浪费不能管理的约束自己的学生在这面镜子面前,不用批评教育,自然而然便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重点培养班级干部,明确工作责任和目标,教给他们工作方法,并对他们从严要求,因为他们的工作作风关系着整个班风班貌。于是我要求他们要在“四自”基础上刻苦学习,培养特长,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乐于为同学服务,时时处处为集体,为他人着想,要求同学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诚实守信,起好模范带头作用。我们班的学习委员性格比较内向,上课不爱发言,不能主动帮助学习差的学生,针对此种状况,我便向他讲清他的工作责任及他的学习为人态度对整个班级的学风影响。在我的帮助下,他逐步改变了自己,上课做到了勤学好问,乐于质疑,并能主动要求和成绩较差的同学一桌,在他的带动下,班级形成了积极思考,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三)制定班级工作目标,实行负责人岗位责任制和组长轮流值周制度,各班级干部各负其责,各谋其政,谁管的那项工作出了毛病我找谁负责。各组长轮流值周,他要结合学校要求,向全班学生宣布本周工作要点,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并要组织落实和检查,周末向全班学生汇报工作,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和事,以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和帮助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就这样,干部、同学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谁也不居人后,都努力为班级增光添彩,班级便形成了良好的上进风气。

一个良好集体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表现差和后转入的学生在这样一个团结上进的集体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也迅速改变着自己。如:我班的贺伟同学是从别的学校转到我班的,刚开始,他纪律散漫,上课乱说话,经常打闹,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很快转变了,在一次班会上他曾说:“我上课说话,一开始同学们都用厌恶的眼光看我,叫我不好意思。下课了同学都研究问题,我说闲话也没人理我,时间长了,我也觉得没意思便不再乱来了。”可见,好的集体是完全可以教育融化人的。

干部管理班级,各负其责,不等不靠不信赖,班级有骨架、有网络,形成比着干,赛着拼的局面。同学们自己管理自己,思想上进步大,学习努力,遵守纪律,争做好人好事。有缺点,有错误也能自己克服,形成了积极进取的局面。经过二三个月的时间我便可以放手,半年后我就可以退居二线,主要责任便是当好参谋,进行指导,解决一些特殊问题。所以我带的班不觉得是负担,反倒觉得轻松、有趣,有一种幸福感。

二、友爱,既做良师又做益友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以我们想要开启学生的心扉,就要试着融入他们的世界,“欢乐着他们的欢乐,痛苦这他们的痛苦”。只有放下教师的架子,做学生的朋友,才能更好的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引导教育他们,使他们成为思想成熟、道德完善、情操高尚、成绩优异、生活多彩的一代新人。

与学生做朋友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消除戒备心理,让他们把你当成朋友,这样才能用你的友情换取他们的真诚。为了走进他们的天地,我女儿便成了我的老师。她们喜欢的话题我多多了解,她们喜欢的歌星影星我也上网查看资料,她们的消费理念流行语言我也一一狂补……用我女儿的话说这叫情感投资。就这样我和他们平等相待,友善相处,一起聊天时我用最新的信息资料引起他们的注意,用最快的速度融入他们当中(用女儿的话说是打入敌人内部),凡事多从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分析利弊,让他们觉得你是他们其中的一员,这样便会对你敞开心扉。我班有名女同学,学习成绩下降,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讲,看见我脸就会红,并常常欲言又止。我发现后,便找她谈心,先是聊一些她喜欢的话题,后来他终于憋不住对我说了真话,原来有名男同学曾几次写条,向她表示爱慕,她怀疑自己是不是行为过分引起男同学误会,不知怎样办才好。听后,我先是肯定她的行为不过分,是因为她很优秀,有优点所以才会被男同学喜欢,同时要正确对待这件事,男同学的这种想法也很正常。就这样,我们像朋友似的谈了好久,并鼓励她自己去处理这件事情,在我的帮助下,她很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与那名男同学建立起了正常的友谊。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性征时期,思维非常活跃,善于幻想,喜欢争辩,愿意寻找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海阔天空,吵得面红耳赤,争得不可开交,我时常在这个时候加入他们的行列。开始学生感到不大自然,谈话有些拘束。但当他们发现我的加入并没有妨碍他们,反而会增加谈论的话题时,很快便把我当做他们中的一员了。我们便谈古论今,说天上,讲地上,有时也会争的面红耳赤,有时会为他们开辟一个新的话题,有时不失时机地点拨几句,这样,不但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加深师生感情,缩短师生距离,而且还可以及时发现他们的思想动态,制止不良苗头。例如,有一次在同学们的谈话中发现手机中调侃类型的短信已不知不觉已传染给这帮喜欢新潮,世界观尚未形成、善于模仿的中学生了,于是我便以“这样说话好不好?”为题,同他们展开了讨论,刚开始,气氛还很热烈,可是讨论来讨论去当谈到自己被别人这样恶搞时的心情时,同学们纷纷表示很不舒服、心情很难过甚至很气愤。有的学生说因为和朋友这样说话曾引起过误会。班上的邹云正日不好意思地说:“在班级和同学这样说话说惯了,回家和爸爸聊天不小心说走嘴了,差一点没挨揍”。讨论的结果是,用调侃的语气和人交流不但不能展示自己的幽默,反倒影响正常的沟通,容易产生误解,被认为不尊重他人,带来很多害处。这件事不仅教育了学生,更提醒了我们老师,道理不能由我们一个人讲,只要我们与学生做朋友,让他们敞开心扉,我们适时点拨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会事半功倍。

三、慈爱,转化挽救成绩不好的学生

真正的教育是对生命的尊重,而且是对每个生命的尊重。受到赏识是每个人所期望的,“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有人说尊重和赏识是所有生命走向成功的起点,所以我们要善于爱每一位学生,品学兼优的学生固然可爱,但在爱好学生的同时,千万别忽视了容易被遗忘的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更需要关心,因为“不可爱的孩子,才是你最需要爱的孩子。”

我们班的王佳楠同学,受家庭影响情绪十分消极,凡事不要求上进,还对别的学生挖苦讽刺,所以老师不喜欢他,学生们也不爱和他交往。失去了友情与关爱,他就破罐子破摔,整日蛮横傲慢,漫不经心,假装潇洒,时不时抛出一两句“假积极”“真臭美”等酸溜溜的话。对这样的学生用严厉的话语批评他不仅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增强他的逆反心理,必须用慈母般的关爱来感化他、激励他。于是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和学生闲聊时(他也在场)对他渗透做人要树立正确的观点,待人要真诚,为人要积极上进,遇事要往好的积极的方面看待。并且注意观察他,发现他的优点就当着大家的面表扬他,帮助他树立威信。同时做好班干部工作,让他们与他多接近,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此时我再找他个别谈心,互相交流,对他的态度、行为分析利弊,帮助他改正缺点。就这样,在我的感化、帮助下水到渠成他渐渐走出了自己孤寂冷辟的心理误区,性格开朗了,思想也上进了,与同学们也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

我们班的倪杨同学,外婆多病,为给外婆看病家中卖掉了所有的家当,生活十分困难,因此,他的心理压力很大很自悲,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老师们说他笨,他自己也确信自己笨,每次回答问题都战战兢兢声音如同蚊鸣,曾几次产生过退学的念头。

我首先在生活上想尽办法帮助他,减轻了他的家庭负担,并号召同学们多帮助他。他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和老师的关怀,很感动。但学习上进步还不太大,他一直认为自己笨,不是念书的料。我便多次找他谈心,用慈母般的耐心给他讲人的大脑不一定差很多,就是笨经过努力也会成功,给他讲爱因斯坦读书时数学也不好,后来成了物理学家;牛顿小时候教师还认为他笨,可他经过不断努力,终于成了物理学家。在课堂上我鼓励他发言,答对了就表扬他,终于帮助他建立起了信心,成绩有很大提高。

四、巧爱,用激励性语言启发学生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帮助和支持,每学期学校都要定时召开家长座谈会。这次会议往往被老师当成告状会,被家长当成挨批会,被学生当成是灾难来临前的平静。而我一直认为家长会是给学生信心给家长希望的会议,更是做好孩子与家长之间亲子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于是每次在家长会上我都会要求学生真心实意的给父母写封信,让他们由衷地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也会在这封信后附上我对孩子的评价和赞美,客观地对孩子和家长提出希望和要求。

我班的苏朋宇学习十分努力,成绩也很优异,但她总怕一时失误,保持不住,同学们会瞧不起她,父母会责怪她,心理压力很大,对这样的学生我便及时鼓励,写了这样一段评语:“你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如若能立长志,坚定信心必成大器”。给家长写了这样一段话“孩子很优秀,但缺少自信和韧劲,希望家长能帮助和扶持她,多鼓励多支持多表扬,帮她树立信心,给她战胜困难特别是战胜自己的勇气!”最后我还把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你东西南北风”的诗写给了他们,愿她从古人那里得到激励。这个学生对这段话记得很深,并告诉我,她能背下来,并常用此来激励自己。

评语对学困生来说不仅要和谐,更要自然,只有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达到预期目的,我班的尹春鹏同学劳动中积极肯干,但一提学习就头疼。我给他写了这样一段评语:“你很热爱劳动,如能在学习上发扬这种精神定会是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俗话讲勤能补拙,更何况你不笨,只要你能像对待体力劳动那样对待学习,定能走出低谷,与同学们一起前进”。果真他真的一步一步走出低谷不断进步。

五、结语

教育是一种温暖的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全部奥秘”。只要我们善于施爱,用爱心去关心他们,用爱心去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逐渐脱落思想的“尘垢”,成为一块块名副其实的美玉。

参考文献

[1]默耕:《经典教学方法荟萃》,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