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选择有教育意义或有哲理的故事
很多人在小时候都听过许许多多的故事,常被故事中的内容所感动,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故事曾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启迪智慧,并阐释做人的道理。一个好的教育或哲理故事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些故事代替了空洞的直观的说教,为抽象的说理增添形象性,内容增加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不仅爱听,而且易激起他们的思想共鸣,滋润学生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灌输和说教,强调用教师的权威去引导学生,这是一种不能触动儿童心灵的肤浅的教育。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理论认为,故事是儿童的一种重要的精神食粮。故事对儿童的情感有交流作用,使儿童的情感投射到故事之中;故事情节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能激起儿童的想象力,适合于儿童的学习心理。所以,活教育理论竭力倡导“教育故事化”的教育原则。
许多优秀教师会用职业的眼光搜集故事,发现并挖掘故事深处的教育价值,总结提炼其中蕴含的教育真谛,在教育实践中贴切灵活地去运用,让故事来说话。如为了鼓励学生自律、自强,笔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美国青年,一天突然警觉到他经常失去朋友,形单影只。认真反思后,他发现是自己太争强好胜,所以始终跟别人处不好。临近新年的一天,他制订完年度计划,便坐下来列了一张清单,把自己个性上所表现出的一些缺点都列在上面,从最致命的大缺点,到不足挂齿的小毛病,全部依次序排列,并痛下决心要一一改掉。每当他彻底改掉一个毛病,就在单子上把那一条划去,直到全部删除完毕为止。最终,他入主白宫,成了美国第32任总统。他,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学生通过对故事的揣摩和理解,有了一定的思辩能力,故事所蕴涵的道理不言自喻。
故事具有无穷的魅力。当空洞乏味的说教不能激起孩子的兴趣时,当机械单调的灌输不能触动孩子的心灵时,不妨“让故事说话”。用故事调节气氛,让故事鼓舞士气,以故事促进思考,借故事减轻压力,放松心情,一个故事胜过千言万语,精彩的课堂需要故事。
抓住身边故事,让教育无处不在
只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在人们的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一些生动、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学生对于身边的人或事非常了解和熟悉,也倍感亲切,自然可信度高,容易让学生产生认同感,更具教育说服力。例如,放学后笔者看见某同学正主动关教室门窗,知道他平时关心班集体的种种事迹,马上赞扬:“你关心爱护班集体,好样的!”运动会上,一同学在赛跑中摔伤了,但他顽强地站起来继续跑,因为平时听同学说过他的一些勇敢的事迹,笔者不失时机夸奖:“你这么坚强勇敢,值得我们学习呀!”教师三言两语的赞赏,能勾起其他同学的无数回忆,因为每个同学都很清楚发生在这些学生身上的故事,教师看似无意的引导,无疑向其他同学传递了一种教育的信息,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了教育。
课外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如深入社区、家庭开展调查、走访活动,参观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状况,或者到贫困地方体验生活等,也能让学生从中深切感受生活的艰辛,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让“身边的故事”说话,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促进学生的上进心和主动性,也让学生更加珍惜生活,刻苦学习。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6-0052-02
【作者简介】黄正平,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3)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任,研究员,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一、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的内容要求
教育故事演讲是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重要环节。教育故事是班主任以故事形式叙述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亲身经历的印象深刻的教育案例,从而揭示内隐于这些故事背后的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理念、原则、方法和技巧。教育故事演讲主要考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与教育、与学生沟通和共同成长过程中的职业精神、教育理念、师德修养、班级管理、教育智慧、教育叙述与反思能力,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意识、能力、水平和素养。教育故事的内容一般包括班级管理、心理疏导、养成教育、特殊学生教育、师生关系、家庭教育、家校沟通等方面。教育故事的结构主要包括故事情节、反思、感悟、教育意义等要素。
优秀的班主任教育故事应该具有真实性,而不是虚构的;应该具有典型性,而不是流水账;应该具有情节性,可以是片断,但情节要相对完整;应该具有生动性,体现教育冲突,能打动人;应该具有启发性,对自己、他人都有教育意义。因此,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是班主任通过说故事的形式,讲述“我与学生”“我与班级”的教育事件以及由此产生的所感所悟的过程。
二、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的情况简析
在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过程中,我们听取了78位参赛选手的教育故事演讲,总体上讲,班主任老师们的表现很出色,都是各地层层选的班主任中的佼佼者。我们既为班主任老师的热情和激情所感动,也为他们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育智慧所折服。他们的演讲表情自然、语言流畅,结构完整、态度认真;他们的故事情理交融,生动感人。参赛选手的教育故事演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充分展现了职业学校班主任老师的风采、风貌和风格。班主任老师们都是用心、用情、用智去认真准备、积极参赛,充分体现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教育情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有真挚的情感
教育故事演讲的内容体现了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热爱,尤其是对一些特殊家庭的学生、问题行为的学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用爱心温暖学生,用信任理解学生,用宽容体谅学生”;他们“习惯了倾听学生的诉求,了解他们的心声,坚守着那一份责任”,给学生以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认识到“再顽皮的学生也有他最可爱的一面,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一份希望!”
(二)有反思的心路
教育故事演讲中,班主任老师能够从教育故事的背后揭示出自己对教育行为的所思所想,能够从教育理论层面进行反思和提升。感悟到“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带领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过程”,“教育就是生命孵化生命,人格熏陶人格,品行影响品格,情感点燃情感。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三)有创新的行为
教育故事演讲中,体现出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做到对症下药,从而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体验到“只要我们用心去爱学生,用情去对待学生,我们一定会听到花儿尽情开放的声音”。
教育故事演讲对提高班主任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进一步做好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感到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案例再现】:(再现的是上课的简要梗概)
1、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吧,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朋友船》的故事。
2、教师结合挂图讲故事。
3、听完故事结合幼儿画册引导幼儿看故事。
4、再看挂图,引导幼儿讲故事。
5、当你的好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怎样做?
6、再听故事。
【案例点评】――共同找寻本节课中被“老师”淡化的课程资源
听课、评课是教师进行园本培训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借助教研室领导的理论支撑,对这节课试评如下:
1、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有效。
教研室老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进行教学评议的依据。概括的说:目标定位要准,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目标还要具有弹性,既要充分发挥幼儿的潜力,又要保证学习的基本要求,寻找确定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还需要再推敲。在目标的制定上,既要关注到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此外不能忽视教育活动的本质要求。
2、本节课对教材使用是否科学有效。
教研室老师:我们在使用教材的时候,可以用它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源于文本而高于文本。其次,教师要能够学会拓展教材的点,去挖掘《朋友船》中另类的教育价值。最后,在使用教材的时候,教师要能善于引导孩子学会技能、情感、方法等方面的迁移。本节课中教师还可以好好的去研读教材,寻找教育最巧妙的切合点。
3、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否真实有效。
教研室老师:教学过程是一个万变的空间,我们不能用固定不变的眼光去评判它。我们要感受到教学过程是真实的,而不是让你的设计留于形式。我们要在你的教学过程中看到一个教师对教材重难点的处理与把握。我们要在你的教学过程中采撷到孩子思维自由飞翔的高度与密度。我们也要在这里感受到课堂教学是师幼平等的舞台。是我们教师所要遵循的教育信条!
……
聆听了教研室老师精彩的点评,当我们再度审视本节课的教学时,我们不难发现第一次执教过程中的各项教育价值的缺失。为此我们进行了再备课再上课,努力追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反思实践】――追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施
通过这节课来放眼身边的课堂教学,发现幼儿课堂教学在“有效”这个字眼上有必要好好的去揣摩研究。
一、学会甄别――选择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
在幼儿园听了很多的课,感觉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上有很多的偏差:如:有的老师很喜欢选那些手工制作来渗入课堂教学。活动看似很热闹幼儿能参与积极,但并无发展价值;还有些活动内容太简单,对幼儿缺乏挑战;又如: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注重追求其新颖独特,而淡化了其教学价值的内涵;再如:单纯考虑幼儿感兴趣但没有教学价值。
以上存在的问题,都需要我们用“有效性”这把尺子去衡量。我们在正确把握整体教育目标的基础上,需要我们选择适合幼儿的,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的教学内容。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价值分析,思考其蕴涵有哪些教学的价值。
例:本节课教学结束后,我和上课老师进行了探讨,引导杨老师思考:这个故事究竟有哪些教育价值?然后结合这些我们感知到的教育价值,我们要学会甄别:哪些价值是可以在本次活动中挖掘利用的,哪些是可以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渗透的,以此确定活动的教学侧重点。
二、学会把握――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我们的目标必须是合理的,因为如果目标本身不合理,与儿童的发展是冲突的,那么这个活动再“精彩”也仍然不合理。本节课之后,我们结合幼儿实际,参照文本要求,重新修改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三、学会整合――选择有效的方法手段
我问你:一节看似热闹非凡的课,里面充斥着教师的各种非教学服务的“大杂烩”表演,您认为这节课适用吗?我的答案是否也!因为我觉得一节好课应该是真实的、自然的、简单无痕的。
教学方法、教具的选择都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其最终只能是服务于教学,而不能对幼儿的学习产生干扰。
四、学会真实――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
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切忌走形式。目前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例:中班李老师上语言课《春天》活动结尾时说:“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和春姑娘做游戏吧!” 活动结束后并没有兑现,等听课教师离开后孩子还是被滞留在了班上。
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活动并非少见,但这样的结束毫无意义,还可能会令孩子产生老师说话不算数的印象。其实,每个活动结束并非一定要用什么花哨的语言,但是,一定要注意自然熨贴,水到渠成;简明扼要,干净利落。
五、学会互动――形成有效的师幼和谐
例:我们能听到老师这样的表白:这个问题同学们去找你的好朋友一起讨论讨论。我们也能看到好多孩子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动不动。这样的环节对孩子的发展有用吗?有没有起到真实有效的师幼互动呢?答案毋庸置疑!如何形成真正的师幼互动呢?
1.提问的艺术。教师传达给孩子的问话需要有明确的中心。同样一层意思,问法不一样,幼儿的反应也不一
2.引导的有效。首先,教师心中要有教学目标,教学思路要清,对教学内容钻研要透,这样可以避免引导的随意性。其次,引导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与关注点上,引导幼儿回忆、提取与本次活动相关的经验,将学习活动一步步深入。最后,既要尊重幼儿的表现,又不能把幼儿的表现都视为金子,要有选择地加以引导和提升。
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影视教学方法能够改变这门学科的教学现状,因此本文笔者分析将影视方法应用于教育课程教学的作用,并谈谈这一方法在教育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前言
在教育学课程的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教育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较为枯燥、当前学科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因此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该门学科的教学效果。本文笔者分析了在教育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影视方法的作用,并提出一些应用该方法进行教学的策略。
2.将影视方法应用于教育学课程教学的作用
2.1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育课程教学,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不高,教师讲得十分辛苦却事倍功半,师生之间缺少必要交流,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教过,也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教育学知识和教学方法。
在教育学课程中采用影视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内容上。例如可以在教育学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电影作品《小孩不笨2》,通过观看电影可以让教育专业学生了解到当前青少年面临种种问题,如学校、家庭和同学关系问题等。影片开头情节诙谐幽默,可以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影片上,随着电影剧情推进,学生会随着情节发散思维,思考影片中包含的教育问题,便利教师导入教育学理论[1]。
2.2培养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
当前各种负面价值观如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显得尤为重要。要想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必须从教育着手,因此在教育学课堂中,必须通过影视作品让教育专业学生了解到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教育荣誉感和责任心,这样学生将来才能胜任教职工作。
例如,《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视作品中,就以讲述了一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克莱蒙·马修的故事,学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克莱蒙具的品质。在电影中,克莱蒙作为代课教师,要教导一群学困 学生,他通过别出心裁的教学理念,运用音乐教学法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和优点。
影片中,学困生们通过唱歌,了解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发现了自己的特长树立了自信心和人生方向。通过观看这部影片,可以让教育专业学生了解到,教师是一种高尚无私的工作,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在教学时不能盲目灌输,应该因材施教。
2.3拓展学生的见闻
在教育学课课堂上,通过影视方法能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的实验更开阔。例如在教育电影《美丽的大脚》,主角是一名从北京来到乡村支教的老师,影片的剧情主要围绕教师与学生的日常相处展开。在观看这部电影时,学生可以了解到当前我国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状况,通过巨大的城乡差距,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教职工作的重要性和教师的光荣使命。
3.在教育学课堂运用影视法进行教学的策略
3.1选择适当的影视作品进行教学
给学生播放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许多杰出的电影电视作品中都包含着浓郁的教育色彩,剧情通常都讲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励志故事,作品中具有正面形象意义的人物其人生经历和言行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启发和鼓励,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2]。因此,在选择影视作品时,应该选择具有情节有趣,许是典型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如《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作品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故事内容讲述的是一名叫兰彻的学生,在大学中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鼓励他的同学去做自己擅长和喜爱的事,不要受世俗眼光的束缚。最后剧中三位出身于困难家庭的主角都成为了成功人士。通过这部作品能够让学生明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并掌握学科技能,而不是考试升学。
3.2开展观观后感讨论
在教育学教学中,每次给学生播放完一部教育影片后,教师应该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观看影片的心得体会。在讨论之前,教师应该联系剧情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影片具有怎样的教育意义”、“主角的故事经历为教学提供了怎样的启示”等。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学生一些点拨,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派出几名代表,将大家讨论的结果总结起来进行发表演讲。此外,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个观点,让学生进行分组辩论。
例如,在观看了影片《天下无贼》后,可以围绕“在提倡功利主义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否应该互相信任?”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辩论结束后,教师可以拓展教育学知识,结合当今社会师生之间的“信任危机”问题,谈谈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性。
3.3合理规划影视教学课时
虽然在教育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影视教学方法具有种种优势,如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吸收教育学知识,还能加强师生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原理,树立正确的教育理想等,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用放电影方式进行教学,而完全忽视教学原理讲解。
应该结合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科学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将影片教学和理论讲解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教育学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掌握教学知识。比如可以用20-30%的课堂时间来播放影片,用余下的时间来进行教育学知识讲解,这样才能将影视教学的效果最大程度发挥出来,让学生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采用影视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改变教育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教育学科的课堂氛围,让学科的教育方法富有多样性与丰富性。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运用具体影视作品可以更直观、生动地给学生讲解教育学问题,降低学生理解教育理论的难度,帮助学生培养教育学逻辑思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教育职业观和人生价值观。
针对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以道德教育、养成为重点,做了以下的探索: 收集。
(一)增强道德意识。
德育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外部影响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逐渐外显的复杂过程。因此,有效的德育必须建立在有意义的道德学习的基础上。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增强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产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欲望。具体做到:
(1)课前灌输,“寓理于事”。
大众传媒技术高度发达和普及使青少年获取的价值经验,在数量、复杂性、提取速度等方面都已经大大超出了教材为基础构筑的课程经验。鉴于此,学校德育必须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更加关注尊重和鼓励学习者作为主体的道德生活实践。
为此,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每次选取一个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看待事物、正确评价事物。比如,针对和老师顶撞的情况,我给他们讲了《咬掉母亲耳朵的贼》,希望他们能正面理解老师的批评;针对学生中的早恋现象,给他们讲了《夏天不摘秋天的果》,告诉他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必须完成的事情,要把握住现在最好的学习机会。在学习方面,通过《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等等,让学生们明白信心、决心、执著、自制在成功中的重要性。
课前五分钟时间虽短,但却具有形式灵活、涉及面广、针对性强、解决及时的特点。而且用故事形式表达,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有利于学生主动内化、自我领悟。许多同学把老师送给他们的名言专门抄录到一个本子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表达了他们完善自我的愿望。
(2)课堂渗透:“寓理于学”。
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重视它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教学情境,引入富有教育意义的政治、法律、道德、心理、自然、和社会的种种事件,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倾听、观察、分析和比较去充分感悟体验。
在讲授《文化创新的途径》时,我选取了《二十四孝图》中《扇枕温衾》《埋儿奉母》等有代表性的几个故事,让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明确了传统孝道中有精华和糟粕。然后引用了当代全国十佳孝贤张尚昀、马金莲等事例,让学生分析当代所倡导的 “孝道”与封建社会中所倡导的“孝道”有何异同。最后,让学生们联系实际,以《孝顺,我可以……》为题,畅所欲言,解决了新时代应如何发扬
(二)、训练道德行为。
许多学生,有自我完善的欲望,但不能将自我完善的意识转化为自我完善的行动,这就需要老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战胜自我、完善自我的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在更深的层次上抓德育。
比如,我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作业、考试抄袭严重。考风不正,学风难正。针对这个问题,我专门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呼唤诚信回归》,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讨论:考试到底可不可以抄?了解了学生的想法;然后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错误观点,我给他们念了《老外劝我们别作弊》的文章,一起分析考试的目的和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珍视自己的信誉。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对考试抄袭问题进行心理分析,针对这些心理制定有效的控制抄袭的办法,以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忠实自己,完善自我。经过这一系列过程,抄袭的现象虽然没有杜绝,但作弊现象明显地少了。更主要的是,抄袭的同学不再好意思在班里炫耀了。 收集。
(三)培养道德习惯。
要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就要尽可能将一时一地曾做过的有益的认识教育与行为训练,用“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其形成制度、法令,今后在某时某地也必须实行。学生照这些“法”规制度去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由于扩招,导致我校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差,甚至在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等方面也表现得是非不分、缺乏教养。有一次上课喊起立,下面的同学干什么的都有,足足四分钟仍没安静下来,气得老师大发雷霆。
这次起立事件后,我在所任课的班里进行了文明礼仪教育,并提出了起立的具体要求,希望男生能像绅士,女生能像淑女。经过近一个学期的训练,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上下课喊起立时,基本不用老师要求,学生自己就会相互提醒注意事项。
为使教育达到比较好的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师德建设,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 。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是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重要方面,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我们的言行,对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青少年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
2、全员参与,以尊重、理解和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
个体的道德长成需要一种支撑性的情感系统:依恋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尊感等。自尊是提高道德成长的起点,关爱和彼此感受到爱是道德发生的条件。作为教师必须以尊重、理解和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这学期,我校在高一年级开展了“手拉手”活动。每一位任课老师和所教班里的四名学生结成对子,关注学生各方面情况,把交流延伸到课堂之外。“手拉手”活动有助于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师生相互了解和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点对点的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老师的苦心,消除师生隔阂,从而使老师的教导更容易地被学生接受,增强德育效果。
3、教育必须持之以恒,不可操之过急。
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长成的。许多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养成了许多坏习惯。这些习惯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正,所以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宽容,做一个平时看得到别人点滴进步和成功的有心人,细心的去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给予真诚的表扬和肯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达到自信、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冰心老人告诉我们: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多年的教育教学,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不论什么样的教育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爱。教育是责任与爱的分享,传道先融情。只有让教育与爱牵手,才能谱写教育新的篇章!只有教师播洒爱心,才会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开出朵朵美丽的小花。一颗真心,就是一片爱的海洋,在这片爱的海洋里,我们才能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让每个孩子在爱海中起航……整理
《小小爱》,是两位媒体人作者郭小寒和盆景儿酝酿了两年多的时间,从心里生发出的小故事和小画,汇成的一本故事绘本。《小小爱》寄托了她们以及代表的这一80后群体对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心愿,以及对下一代孩子们幸福成长的祝福与期望。是一本与心灵深处沟通的亲子书。
这是一本适合全家一起读的睡前故事集。
《小小爱》有四十多篇单纯、温馨的故事,适合父母和孩子紧紧地依偎在床上,在熄灯之前一遍又一遍地轻声朗读了,最后让孩子安心入睡。同时也适合所有年龄的爸爸妈妈们,包含了许多温馨、治愈又略带感伤的故事。我们与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品味,一起讨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孩子互相学习,一起懂得,什么是爱,怎么懂爱,如果去爱。你会在书中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五彩斑斓,人的情感是如此的深刻伟大。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和孩子都够享受这本书所带给我们的富足的精神世界。
“水滴没有安全感,它渴望一片雪白柔软的云朵能收纳自己。可这是一只多么迷糊的水滴呀!它鼓足勇气朝着天空中湿气最重的地方奋力飞去。从此,天空中多了一朵乌云。”几句简单的话,却表达了人努力向上、超越自己的精神,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与郭小寒那充满了童心的文字相得益彰的,是盆景儿那天然质朴的手工拼贴画。
【关键词】俄语谚语 熟语 言语能力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39-02
俄罗斯的民间口头创作历史悠久,这与人们认知周围世界及自身在世界中地位的需求密切相关,微型口头创作体裁包括:顺口溜、熟语、谚语、儿童顺口溜、民间故事及谜语等。口头创作的典型特点:语言自然、表达手段丰富、音调悦耳,能够极大地发展和丰富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容易接受民间口头创作,尝试说话,与人交际,掌握人们关于审美、道德观念,了解民俗、行为及交际规范,通过谚语和熟语学习怎样才能成为容易交往的人。民间口头创作在发展学生言语的同时,给予他新生活、新环境及克服成长过程中困难的能力。
一、谚语与熟语的体裁特点
谚语是简洁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民间口头创作,也是民间格言,谚语是精炼的警句和箴言,大多以劝谕故事、寓言手法或生活俗语形式见诸于世,这是尽人皆知的民族智慧。熟语表达了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感悟和思想,富有教育意义和训诫内涵。谚语中常有重要结论或有益牢记与掌握的信息,反映了人们的思维能力,直接与人们的实践密切相连,也是民族智慧的集中,包含人们的喜怒哀乐及生活真理,是一本无人能裁决的独特律书。谚语的形式新颖独特,富有节奏,具有特殊的语音形式和句法结构,能够完善学生的言语技能,使其词汇更加准确、丰富、活泼,语法正确,能够完整、情绪饱满、循序渐进、内容丰富地表达谚语的意义。谚语还能培养人对词汇意义色彩的敏感性,区分和理解多义词的用法,促进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形象表达。
谚语短小精悍,词汇言简意赅,人们说谚语是:“Старая пословица не в бровь, а прямо в глаз.”(古老的谚语一针见血。),“Пословица правду всем говорит.”(谚语向人们阐述真理。)А.П.叶甫盖尼耶娃(Евгеньева)在《俄语词典》中指出:“谚语是简洁而形象的格言,它涵盖了各种生活现象,具有普遍教育意义。”在教学中,无论是出于教育目的,还是发展言语能力,谚语都被广泛应用,学生很少运用谚语,高年级有明显减少的趋势。无论谚语多么短小,也是完整的文学作品,不仅以其准确的观察令人愉悦,且表达手法灵活、耐人寻味、便于记忆。谚语又以固定的文学形式与众不同,很少有韵脚,有时非常别致奇特,多次重复。如“Кот скребет на свой хребет.”(使人心烦意乱)谚语具有审美功能、形象性、多义性和转义性,节奏感强,句法上是一个句子,是对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具有教育和辨证思维特点。
熟语表达人的形象情感特征,该特征又是多维的,在言语情境中总是被具体化和个性化。依据谚语的结论在民间言语中“На всякого Егорку есть поговорка.”(所有的言谈举止都能用熟语说明),熟语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首先,熟语塑造了人的鲜明外部形象,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正面例子,如“Красна, как маков цвет.”(像栗色红那样美丽),“Кругла, бела, как мытая репка.”(又圆又白像洗净的芜菁),“Сидит, словно павушка плывет”(像孔雀开屏似的坐着)。反面例子,如“Ухмыляется, что кобыла, на овес, глядя.”(嘲笑骒马总看燕麦想吃),“Оборотист, как корова на льду.”(机灵的像母牛在冰上走)。而熟语不仅指人的外在特征,而且形象地指其内心世界。如“Ходит именинником”(像受关注的人物走路),“Козлом прыгает”(蹦蹦跳跳像公山羊)。他“Сердце петухом запело”(高兴地像公鸡那样唱)。指人体验巨大的恐惧、痛苦或愤怒时,熟语用这类形象的表达方式,“Волосы на себе рвет.”(脑袋上的头发竖起来了),“На стенку лезет.”(想上墙)等。熟语形象地喻指人的品质及性格特点。指开朗的人“Душа нараспашку”(开诚布公),隐晦和阴险的人“На лице медок, а на сердце ледок.”(阳奉阴违),指人心软“Мягок, как воск.”(心肠软的像蜡),如果人的心肠硬,“Не душа, а только ручка от ковша”(不是心,而是舀子把手。),指聪明人“В голове ума палата.”(脑子里有智慧宫),愚蠢人“В голове реденько засеяно.”(脑子太简单),指固执己见的人“Ты ему слово, а он тебе десять.”(你说一句,他说十句。),指不稳定的人“Семь пятниц на неделе”(朝令夕改)等。熟语还形象地说明人的各种行为,如“Уехал верхом на палочке”(徒步走),“Едет, как горшки везет.”(走的非常慢),“Сваха ходит собачьей тропой.”(偷偷地走)。
熟语还给予人的各种行为、行动情感评价。如“Не в бровь, а прямо в глаз.”(一针见血),“Переливать из пустого в порожнее”(说的都是空话),“Метил в ворону, а попал в корову.”(瞄着乌鸦射母牛,喻指不熟练。),“Читает книгу, а видит фигу.”(搞不明白)。在熟语中看到了不同阶层人的社会特点,指富人“У него денег куры не клюют.”(他的钱多得很。),指富农“Мужик богатый, что бык рогатый.”(庄稼人富有,就像带角的公牛无法说服。)。指破坏者―领导层:“Выбуют из сапог в лапти.”(从靴子掉到草鞋的境地,喻指衰落。)。农民的贫穷生活在熟语中得到了真实形象的见证,“Гол, как осиновый кол”(一贫如洗),“Ни забора, ни подворотенки”(贫无立锥之地),“В семи дворах один топор”(一无所有)等是熟语的文学表达形式。语言方面,熟语属于不可分割的固定短语。一些熟语也是成语,如“Сыр бор разгорелся”(因何惹出),“Попасть пальцем в небо”(答非所问),“Кота в мешке покупать”(不看货就买),“Делать спустя рукава”(做事马马虎虎)。应强调,并非所有固定短语或成语都是熟语,仅以隐喻形象构成的短语,并具有上述文学审美功能的才是熟语。
二、谚语与熟语的区别
在区分谚语和熟语时,须注重:第一,谚语与熟语有别于其他民间创作是其必备的共同点;第二,是共同点,但不是必备的特点;第三,不同点。二者的必备共同点为:简洁性,固定性,与言语的联系性和广泛应用性。人们说:谚语有别于熟语的是其节奏性。实际上多数谚语有节奏感,但有的却没有,如“Голь на выдумки хитра.”(他点子多。),“Хрен редьки не слаще”(一丘之貉)。而熟语是有节奏的,“Ни рыба, ни мясо, но кафтан ни ряса”(不三不四),“И нашим и вашим”(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一种意见认为,谚语有两个句子成分,而熟语则只有一个不可分割的句子成分。的确,许多谚语有两个成分,但不是所有谚语都如此,如“Береги платье снову, а честь смолоду.”(衣服从新珍惜,名誉从小爱惜。),该谚语有两个成分,而“Яйца курицу не учат”(子女不能教训父母)只有一个成分。谚语有别于熟语的最明显特征,谚语的内容是概括的,具有教育意义。一些学者认为谚语的句法结构与熟语不同,谚语是完整的句子,而熟语只是句子的一部分。谚语是短小的劝谕故事、判断、评论和教诲,这些特点在与熟语比较中确定了谚语的特性,熟语没有概括意义和教育性,熟语不概括事物,不训诫人,而将直率的言语变得委婉,熟语不教诲他人,也不指出某事,但约定俗成地明确暗示的事物。熟语与谚语紧密相关,和谚语一样,熟语属于民间口头创作的微型体裁,多数熟语比谚语更短,同谚语类似的是,熟语在适当的场景在鲜活的口语中运用,熟语在内容、形式及所完成的言语功能上都严格区别于谚语,谚语对各种生活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如“Правда светлее солнца”(真理比太阳明亮),“Каково сеется, таково и веетс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Ученьесвет, а неученьетьма.”(学则明,不学则暗。)。谚语表达了民族智慧,其结论具有约定俗成规律的效力,如“На пословицы ни суда нет, ни расправы.”(谚语中没有法庭,没有裁决。),“От пословицы не уйдешь.”(谁都离不开谚语。)。
三、谚语与熟语在发展学生言语中的意义
俄罗斯民族创造的谚语与熟语是俄语中不可估量的宝贵财富,在学校里学习它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热爱母语,提高言语文化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更加深入地研究文学,用民族智慧丰富儿童的视野,这是一再强调在文学课和俄语课上注重谚语与熟语的学习的原因。谚语和熟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及体现在口头创作中的意义,学生越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概括,越能够准确评价任何言语中的意义表达关系,也包括自身的言语表达。从理论和情感教育来说,一堂课学生掌握7―9条谚语,在40分钟之内理解并记住,教师应适时把握学生学习的细节,把谚语与熟语作为教学材料,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在严格规定的教学条件下才能实现,这是由其文学体裁特点和学生接受文学作品的特点决定的,应运用各种方法系统分析和研究谚语与熟语的意义,保证发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发展和丰富言语表达能力。
阅读课上常用的学习谚语与熟语的主要方法,是传统与创新方式相结合,学习谚语与熟语的意义,即以概括比喻的方式感悟其所包含的意义,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阅读经验基础上使其具体化。这样学生学会接受谚语与熟语这种微型口头创作体裁,教师藉此发展学生个性化的道德品质,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崇高的情感特性,给予他们感受认知母语的快乐,谚语与熟语是首选,它们具备形式上的生动形象与精神上的审美。在言语中运用谚语与熟语,学生将学会清晰、富有感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语调上美化言语,发展创造性运用词汇及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探索
1.幼儿园环境创设要遵循的前提原则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注重适宜性,即要适宜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能力等,只有适宜幼儿成长和发展的环境,才能起到对幼儿的教育作用。例如,我园曾经有一个班,试着创设了民间游戏环境,在教室内布置一些游戏图片,教师先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图片,让幼儿们根据各自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这一环境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是这种游戏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验证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要使创设的情境适宜幼儿,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创设环境前,教师要充分了解本班学情,目的是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二是在创设环境中,教师能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表现,明确孩子是否需要帮助;三是在创设环境后,教师要精心策划,与幼儿一起参与游戏环境,教学相长,同学同乐。
2.幼儿园环境创设要重视三维空间环境
幼儿上课的教室是最主要的学习活动环境,要重视这里的室内外空间,科学布置,合力创设,要展现丰富多彩的知识信息,有利于幼儿知识的拓展。在幼儿园常规生活中,作为幼儿教师应根据所教内容和所创设的环境,恰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接受熏陶、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具体做法举例如下:第一,充分利用地面、墙面,在地面、墙面上展示与教学相匹配的内容,使学生在所处的环境中能有所收获。第二,在空间的布置中,悬挂一些有教育性的物品。悬挂物可选照片、图画,以及幼儿自己的图画、手工作品等,这对孩子既有教育性,也能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3.幼儿是环境的主人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对于环境布置,往往是教师依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想象,为幼儿精心打造,常常难以受到幼儿的欢迎。一位学者曾说过:经过幼儿自己动脑筋想象和自己动手劳动而设计的环境,印象更深,不容易忘记,也更加珍惜。如果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布置环境,难免会脱离儿童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放手去引导幼儿学会自己布置、创设环境,培养他们的动脑、动手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在创设过程中,孩子们观察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体验参与的快乐。幼儿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体会到了“我能行”、“我是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表现出“我的环境我创造”、“我的环境我喜欢”,真正体会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从小培养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
4.幼儿环境源于幼儿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种环境,而真正适合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是从生活中探索和提炼出来的,这样的环境具有教育性。幼儿的身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想让环境适应幼儿的发展,这就需要教育者创设随着幼儿的成长而发展的环境。因此,我们要把环境的创设定位在“伴随幼儿一起成长的充实生活”,即幼儿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到创设教育环境的过程中,“在教育中生活,在生活中教育”,因为真正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源于生活。
5.幼儿动态环境的创设
动态环境能很好地引发幼儿的活动欲望,不断变化的环境会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好奇心正是鼓励幼儿积极学习的因素之一。动态环境的创设正是满足了好奇心的需要,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幼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幼儿的情况等因素,适时变化,鼓励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参与。教师要正确引导,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及时总结,讲过程、谈收获、说想象。幼儿的发展和成长是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的,环境的创设在幼儿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纲要》中关于幼儿环境的要求,其核心精神就是要为幼儿创设健康成长的环境。为了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要调动社会各界来创设良好的园内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二、幼儿园环境利用的实践
关于幼儿园环境的利用,目前也有一些有代表性的做法值得借鉴。例如在瑞吉欧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的做法所遵循的理念是:幼儿园所有的空间对幼儿的教育皆有用处;环境要随着幼儿的需要而变化,让幼儿和环境亲切“对话”。又如在蒙氏教育中,其核心理念是:创设有准备的环境以及家的感觉,幼儿环境的利用要达到教育性、主体性、艺术性目标。
1.幼儿园教育和自然环境的联系与利用
我们知道,幼儿园教育充分利用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自然环境是大自然的恩赐,用好自然环境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具有社会教育意义。例如冬至到了,幼儿教师可结合这个节气的风土人情,和学生包饺子,给学生讲冬至的故事。再如,春暖花开的时节,幼儿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春意盎然的景象,还可以讲述春天里的故事,使幼儿更深刻地体会春天的含义及特点。
2.幼儿园课程和创设环境的联系与利用
幼儿教师在对环境创设时,要特别重视墙饰与课程的联系。墙饰可以把课程内容直观地展现出来,既是课程的延伸,也使幼儿自身的体验更直观、更丰富,从而巩固课程所学。例如:我园曾举办的主题活动——“惊奇一线”,其目的是让孩子们从自身感受中体会“线”的作用。活动步骤如下:首先,教师指导幼儿在中国地图上把学生去过的城市先找出来作上标记,让学生感受“线”路的分布;其次,教师引导全体学生统计曾经使用过的“线”;再次,学生先小组之间分享,接着推举代表在全班交流在各地见过的不同的“线”,教师帮助学生制作关于“线”的统计表,进而引导学生在相应的地图上标示。这种展示交流,给学生以真实的体验和直观的视觉,使幼儿在创设的环境中交流,从而获得新知;将幼儿的原有经历与课程有机联系,与课程形成一个整体,二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3.艺术审美教育和幼儿学习的联系与利用
在教学实践中,艺术价值、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是同时存在的,艺术审美教育与各领域教育是相融合的。其实,艺术审美教育和幼儿学习紧密联系,是幼儿学习过程与环境创设过程的有机融合。像上文提到的墙饰环境对幼儿知识的吸收、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还能激发幼儿的审美、艺术、设计等兴趣。在艺术中帮助幼儿获得知识、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不失为幼儿教育的一个好方法。
关键词:禁忌;禁忌主题;家庭教育
禁忌是属于风俗习惯中的一类观念,生活中我们更熟悉的是民间禁忌。民间禁忌是个比较大的概念,涉及的领域很多,可以按民族、地域、社会分工等等分成若干禁忌的方方面面,因为需要禁忌的事情太多了。而在家庭教育中,也隐含了很多禁忌。下面就通过民间故事中的禁忌主题来揭示其中蕴涵的家庭教育价值。
一、禁忌主题的内涵
《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在弗氏界说的基础上,把禁忌的对象划分为“事物”和“事情”两方面:一方面指在宗教或生活习俗中所禁止的,不能接触、不能谈及的某些事物;另一方面指大家同意不提及、不做的某种事情。禁忌故事中往往有一个设禁者,就是提供及禁忌消息的角色,通过设禁、违禁及惩罚三个恒定不变的环节来完整叙述禁忌故事。禁忌主题有很多种,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禁忌,但是在民间故事中叙述最多的禁忌类型是天鹅处女型故事、“密室”型故事以及“偷窥”型故事。
在文学上来说,表述禁忌基本都是不能做什么,否则会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叙事时在设置禁忌的时候就是在给故事设置悬念,听众和读者在期待一种禁忌的结果。在禁忌故事的情境中,所禁忌的都被认为是合理的行动。这正是禁忌之所以为禁忌的关键所在,也是禁忌独具的文化魅力。若所叙事的故事是有碍于人们身心健康的行为,自然会有规章制度来对其进行制止,而完全不必运用禁忌来对人们进行心理的恐吓。
二、禁忌主题体现的家庭教育价值
从历史发展上来看,越是生产力低下,伴随着宗教观念而来的禁忌就越多。而现今,由于生产及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认识及征服自然的能力普遍大大提高,很多年轻人对有些传承下来的禁忌不以为然,采取轻视或不相信的态度,青年人显然是不如年长者那样专心恪守禁忌的,其实禁忌对危害人身的事具有警示、回避作用。古今禁忌的目的都是为了避免灾难,严格遵守禁忌,可以给人带来保护的作用,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禁忌主题的意义就是反对人们思想和行为上的自由化。
禁忌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没有脱离日常生活而独立存在。民间既然选择一些事物作为禁忌物,肯定是暗合了认知的分类体系,这才使得禁忌习俗得以沿袭下来。由于禁忌主题与佛教的因果观念很贴合,所以禁忌常被作为伦理教化之用,来制止一些胡作非为的行为,劝导人民弃恶扬善。
1.语言禁忌
中国人是非常讲究尊重当地的习俗的,也就是所谓的“入乡随俗”,不仅要尊重当地的饮食习俗,还有语言禁忌,语言禁忌是极具个性的,每个民族、每个家族、每个家庭及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独特的忌讳语言,而这种禁忌的具体操作就是在人们交往的场合及时回避这些凶语恶词,了解有何禁忌,不能随意犯了别人的忌讳,不然就会产生误会或闹出笑话,这也是父母教育子女所必需的。
2.孩子的禁忌
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不能独立的生活,需要家长的照顾和引导,而孩子是需要加强管教的,他们会经常犯些同样的错误,因为家长给孩子讲述禁忌的时候,通常会用故事上的小孩因为做了“坏事”就会受到惩罚来禁止自己的孩子犯错误、做“坏事”。
3.父母的禁忌
在家庭教育中,也有很多事是父母要禁忌的。父母都希望给孩子铺一条平坦的路,但这是不现实的。当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不要觉得孩子受了委屈,千方百计地去心疼他或急着帮他解决困难,应该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要不断提高孩子自身的能力。同样孩子都是缺乏经验的,遇到挫折是难免的事。作为家长,不该去嘲笑或过多去责怪孩子,而是要注意培养孩子坚韧的品质,并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从挫折的事情中去吸取经验,以后自己去学会总结,培养越挫越勇的精神。
参考文献:
[1]万建中.中国民间散文叙事文学的主题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