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范文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就业难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第1篇:大学生就业难论文范文

(一)高校扩招导致供过于求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相辅相成。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扩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更多的学生进入到高校学习。数据表明,1998-2009年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7.22%,远远超过同期GDP的增幅。由于高校扩招速度过快,从供需的角度而言,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用人岗位需求量远低于高校扩招后所输送的人才数量,这将会导致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相对不足,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产生。自2008年至今,国内外经济受金融风暴影响,一些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用工数量减少,加重了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状况,就业难题愈加突出。同时,由于扩招之后,大部分的高校将面临硬件设施不足,科研经费、教师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会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恶化,教师授课任务加重,授课质量得不到保证等,进而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教育体制弊端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严格地讲,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为更多的青年人尤其是农村青年提供了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不仅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还从整体上促进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培养方式继续沿用旧的培养模式,继续以高层次、研究型、理论型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工作还很欠缺,导致学生较难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另外,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采用的依旧是“一学定终身”的培养方式,学士、硕士、博士不出校门一气贯通,毫无社会实践经验。一旦找不到工作,不仅给社会压力,还会给学生本身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三)学生就业能力欠缺《人力资源蓝皮书: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4》指出,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的工作稳定性差。据调查,2013届大学毕业生34%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离职的人群中98%是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和“薪资福利偏低”。离职率反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主动离职率偏高会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职场发展。个人离职原因反映出大学毕业生的职场认识和适应性有待提高。大学生的职场成熟度和适应性欠缺,也反映了学生在校教育期间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当前用人单位主要注重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存在着职业目标不明、学习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低下、专业能力不足、品格养成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将会阻碍其求职就业。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之策

(一)国家政策层面1.改革经济发展模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是就业质量问题,提高经济生产效率将能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就业。研究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就业比重与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产业升级这三大效率变量的正向关联性表明,保证经济增长路径沿着效率提升的方向延伸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根本着力点。为此,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效率增长路径上来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如果经济增长的路径与大学生就业增长路径相互背离,那么其他的政策举措有可能是徒劳的。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当前政府部门已出台多项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许多还只是权宜之策,只能解决当前的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改革教育体制,降低高校招生规模,调整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高等继续教育和在职教育。3.资助特殊专业领域的人才高校招生、专业培养设置要依据经济市场要求来调整,但是不能忽视了特殊领域的人才培养。有的高校因为某些专业学生就业率低,而取缔该专业的招生。高校如此“治标不治本”的举措也是“无奈之举”,学生就业难不是就业能力差,而是专业的就业面太窄。因此,特殊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资助其成才就业,在市场不认可或市场需求量少的情形下,保持对研究领域的人才储备。

(二)高校层面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市场变化从供需角度来看,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供需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学扩招的结构不合理引起的。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我国高校应该更加理性地对待各专业的招生,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一致、进度一致,而应有差别地对待。在专业设置和各个专业的招生上应考虑市场需求情况。人才需求预测,主要还是市场统计,学校自身也有预测。此外,扩招还要理性看待专业冷热的问题,进行适当调整。2.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高校要加强就业工作的建设,加大就业硬件设施的投入,壮大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首先,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是高校就业工作的行动指南,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政策内容。其次,就业指导部门应将就业政策贯穿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深入、全面地了解本校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因地适宜地做出相应的就业指导策略,分门别类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平台。再次,还要及时研究改进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方式与内容,组织培训,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大学生就业。3.注重职业生涯教育高校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学工部门做出科学的评估,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使学生准确地定位自我,更好地规划求学和生活的方向,为将来走向职场或继续求学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学校应当设立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课程,由就业指导教师或者学生辅导员做好该方面的工作。如一年级,加强学生自我适应的引导;二年级,加强学生自我定位的思考;三年级,加强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四年级,加强学生求职技巧的指导。

(三)毕业生层面1.注重个人就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就业能力强的毕业生的就业过程更容易。在学习期间,应当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打好专业基础,培养科研学习能力。同时大学生应当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个人素养,如诚信、道德、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等,这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重要因素。2.提高毕业生职业适应力毕业生要明确自身定位,注意调整心态。一般来讲,刚入职的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所从事的岗位与自己的设想存在落差。因此,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自己当前的工作岗位做出正确定位。这不仅需要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还需要学习以恰当的心态来应对新环境的挑战。

(四)用人单位层面1.增强校企合作用人单位的需求其实就是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用人单位要与高校信息畅通,使双方能及时地做出反应,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适合企业的需求。企事业单位与学校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与学校长期合作,为毕业生创造实习平台和就业机会。2.承担培养企业精英的社会责任用人单位要承认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不能因为应届毕业生能力稍微欠缺就拒招。企事业单位要主动承担培养人才精英的社会责任,学校是理论基石,而企事业单位是实践的基地,人才的培养都是经过经验能力的日积月累方长成参天大树。企业在用人的时候不拘一格,方能为自身、为社会输送精英。

第2篇:大学生就业难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2001年以后,大学毕业生数量连续每年以30%左右的比例递增。毕业生人数由2001年的114万,到2009年的610万。随着毕业生数量的膨胀,待业人数也逐年增加,2001年只有34万人,而到2007年已经达到148.5万,接近150万的毕业生处于待就业状态。前一年累积下来的待业学生又加入到第二年的就业大军中,这给应届毕业生就业造成了更大的就业压力。

二、大学生就业难产生原因

(一)社会环境

我国中小企业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而且多数企业选人用人凭经验靠感觉,不科学。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制约了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求职者的就业。再者社会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了就业。社会、家庭对高校毕业生的高期望使得毕业生就业定位较高,有些毕业生宁愿选择不就业也不降低标准,自认为只有留在大城市、好单位才能证明并实现个人的能力和价值。

(二)高校教育制度

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大的改变,因此,由于大幅度扩招而造成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环境的资源紧缺,生源质量的下降以及管理的松散等都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必然的。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包括:为毕业生收集并招聘信息、组织校园招聘会、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等,可以有利于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及时收集就业信息,增加就业的机会。但由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造成待业,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压力。

(三)毕业生自身因素

高校扩招使得生源的质量受到影响,这些人将直接影响到其他相对素质较高的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造成部分毕业生没有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个人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因此,大学生们从各方面加强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为自己增加筹码。

职业本身与从业者素质是有内在联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与能力特点,并与社会某种职业相关联,个体在择业时应清楚地了解自身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与其它特性,以寻找到与其特性相一致的职业,达到人与职业间的合理匹配。而现在有很多毕业生由于在求职前对自身和职业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择业失败或从业后职业稳定性差。

三、相关对策

(一)政府要加强就业政策的研究与落实

如何进一步疏通和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是目前值得我们不断深入研究的问题。比如,从立法的角度促进和保障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高校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要进行适度硬性挂钩,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监督机制,整治虚假就业率问题。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随着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而产生的,由于时间不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成熟、完善。种种歧视现象实际上与市场经济及社会发展对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要求是相背离的,它扭曲了就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使本来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就业市场走向异化;大学毕业生在供需见面会上签约行为缺乏适当约束,毁约现象严重,届时不报到,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因而,进一步规范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创建一个开放、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是我国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要举措。

(二)高等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我国高校当前的专业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矛盾突出,有的专业供不应求,有的专业供过于求。究其原因,一方面为其提供智力、人才与科技支撑的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对于市场需求好的专业,所承担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课程设置相对落后,传统的理论灌输和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高等学校要积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新要求,根据岗位需求和能力需求,调整课程设置。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建立了一支专门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咨询、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就业指导队伍,但一般是针对毕业生进行的,且流于形式,仅仅传达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和法规、举办人才招聘会、提供就业信息,忽视了指导意义的内涵,在内容、形式和力量配备上都有待改善。我国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应当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应根据不同年级的任务和学生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大学生从观念、心理,到知识、技能上都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这样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终身受益。

(三)高校学生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高校学生要加强学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大学生要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培养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高校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转变“终身”就业的观念,认识到职业是可以变化的,就业就是一个动态过程。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各行各业,特别是企业单位,人员流动比较普遍,能力强的人往更好的企业跳槽,不能胜任的人会遭到辞退。所以,大学生的初次就业并不代表要从事一辈子,通过个人的学习、努力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再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位,甚至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转行或者进行创业。

很多毕业生难以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那么考虑继续深造考研是一条发展的光明大道。一方面,继续深造可以深化自己专业知识,提高自己学历水平,能在将来知识经济大潮中立得更稳。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深造的时间回避当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势,期待几年后整个就业市场回暖,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再者,国家为鼓励大学生考研也出台了一系列放宽与优惠的政策。

四、结语

解决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而绝非一方之力所能及,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才能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根本性问题得到有效地缓解和最后的解决。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地地事,它需要我们各方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就业进入正常的循环轨道。

参考文献

[1]张燕玲.生涯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2]喻沙.浅析大学生实习权益的保障[J].科教文汇,2008(10).

第3篇:大学生就业难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指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2-0120-02

一、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就业总量和结构

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革,使得市场吸纳的就业人数和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大学生的岗位需求不足;再加上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数量太少,未能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同样资本投入情况下,大企业所能吸纳的劳动力要少于中小企业,国有企业所能吸呐的劳动力也要少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对就业的贡献也更大……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却因发展问题还未真正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

(二)就业机制尚未成熟,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还未建立

“大学生就业机制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分制度已经转变成了以市场导向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机制。这种机制的变化把大量的毕业生推向了市场,但同时相关的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却未能跟上这种就业机制的变化。”这些都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瓶颈。大学生在就业时必然会将地区、城市、单位性质等列为他们参照的重要因素,这就导致了“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和“孔雀东南飞”现象的产生。

(三)部分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过高,存在人才浪费现象

部分用人单位或者没有根据岗位实际需求,对学历要求过高;或者要求应届大学生有一定时间的工作经验,给大学生求职设置不必要的障碍;还有部分用人单位存在性别、地域等方面的歧视。

(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与市场需求联系不紧密 有的高校因人设课,有的高校仅仅考虑学科发展的需要,忽视了市场对本专业的实际需求,学习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学生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知识,在就业时却无法发挥其专业优势;而有的高校则一味追求开设热门专业,导致专业趋同,虽然培养出了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但学生的质量却无法保证,导致就业情况不尽人意。

(五)高校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忽视对学生的日常教育

有些高校从事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不足,通常由学院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中心为数不多的老师负责,精力不够,专业水平不高,仅限于“就业服务”,致使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缺乏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就业时既没有做好充分的能力和思想准备,又没有很好的求职知识和经验,竞争力不强。

(六)部分大学生和家长在教育和就业观念上存在问题

我国传统文化“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在过去几十年,大学生被认为是天之骄子,是精英,只要上了大学就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阶层,捧上铁饭碗,很多家庭都希望通过孩子上大学改变命运。正是由于长时间形成的传统就业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和家长即使在就业形势严峻时还抱着过高的就业期望和一定的依赖心理。因此,有些大学生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缺乏认识,求学时没有主动提升能力,综合素质不高,难免在就业时四处碰壁。

二、 大学生就业困难指导对策

(一)提升职业指导人员自身素质,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在大学生求学和就业过程中,职业指导人员如果能够提供直接、全面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将给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提供很大的帮助。而要做到这一点,提升职业指导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各高校应该大力拓展渠道,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让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都有机会参加职业指导的学习和培训,提升他们的工作水平。同时,尽量能够按生均比为学生配备职业指导人员,并制定一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让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加有效和规范。

(二)要与政府相关部门、其他职业指导机构以及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职业指导是一项内容很广的工作,庞杂而又细致。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很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如果仅仅限于高校足不出户,是不可能了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的。因此,作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必须与政府相关部门、其他职业指导机构以及用人单位保持密切的交流与联系,广泛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以便能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准的信息。

(三)要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到大学生求学的每一个阶段

如前所述,很多高校的职业指导仅限于就业服务,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校教育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过程,学生能力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教育。因此,必须把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到学生求学的每个环节,让他们一开始就对就业有明确的认知,能够在求学过程中认识自我,尽可能对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进行探索,形成明确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做好思想、心理能力方面的准备。只有这样,在就业的时候才会因为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增加成功求职的机会。

(四)因人而异进行深入指导

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有他们的共性,作为个体,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和个性,所以,隐藏在相似的就业困难表象背后的原因可能千差万别。例如,一个就业观念或者就业能力存在问题的学生,有可能主要是因为家庭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自己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面对这些情况,在进行职业指导时,要在“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深入分析学生的个人成长过程和家庭背景,全面考虑影响学生思想观念的各种因素,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大而化之的空话,提供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方法,这样才能为迷惘的指导对象提供最有用的帮助。

(五)将职业生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

开设职业生涯指导课、进行相关咨询等,都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直接方式。而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各种平台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兴趣,提升综合素质,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日积月累的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将职业生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途径紧密结合起来。如通过广泛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接触他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环境,将会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宝贵的经验。而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研究能力等,则可以通过参与一些相关的竞赛和活动得到锻炼和提高。

(六)促进职业指导人员专业化的同时,在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方面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

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学生职业指导的责任仅限于由专业的职业指导人员来承担。专业任课教师等其他教育人员的加入,也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充分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高校需要在学生就业问题上承担多大责任,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论,多方意见不尽相同。高校不可能对学生的就业问题负全责,但是,应该由高校承担的教育和培养责任,高校不可推卸。专业任课老师的加入,可以发挥他们较为熟悉这一领域各类资源的优势作用。因此,高校在职业生涯教育方面必须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形成合力,为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解决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注释]

杨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薛晓峰:《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莫海兵:《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13期。

张小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参考文献]

[1]李晓.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及对策研究[C].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胡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09,(7).

第4篇:大学生就业难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途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数量不断增加。随着数量的增加,人才质量成为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质量强校为高等学校在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高等学校的发展模式。必将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升质量,增强内涵,是发展的关键。学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学校的主体(学生)来体现。学生质量的提升,因素众多。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面对高等教育的转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现状,思考学生的未来。“人”历来是哲学家、思想家关注的焦点。更是关于人的学说,其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都是以现实的人为依托。马克思从人的角度出发,探求人的解放,最终实现“人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可以说是人本论,是人学,关于人的学说。人是学说的核心。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教育,是当今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育理应以人文精神为其深层内蕴,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以开发人的潜能为宗旨。以对人的深深的现实情怀和积极关切为积极价值目标。同时,衣俊卿在《日常生活批判与社会科学范式转换》一文中指出:“遗忘生活世界的科学理论范式的根本特征是在普遍的知识和原理中抽调生活世界的多样性和过程性,从而形成空泛的,大而化之的理论结论。目前,这种抽象化的毛病不仅在哲学研究中、而且在社会科学各领域中普遍存在。”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但是我们目前的教育,往往脱离教育主体的生存境遇,生存现实问题,缺乏“以人为本”精神,缺乏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开发人的潜能;缺乏关心人的生活,关心人的现实需求。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掌握教育的本质功能。这样才能确保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可能更好的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使教育更加深入的传播到人们的生活世界中,生存世界。高等教育不只是把学生引进来,更应该是让学生走出去。使学生在经过了大学教育培养后能够从容步入社会,适应社会,体现自身的价值,实现教育的目标。这是教育应有的责任,也应成为高等教育更加关注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毕业生数量亦是逐年上升。大学生就业的优势逐渐下降,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难已成为众多大学生面临的现实。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元的,不仅带有经济性,同时还带有社会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群体同时涌入就业市场,势必给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增加了就业的难度;社会市场需求与高等教育培养的错位。高校专业调整相对于社会发展呈现滞缓状态。高校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市场脱节,同时部分高校缺乏完善科学的就业机制;还有毕业生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择业期望值过高与用人单位需求的矛盾。很多大学生不具备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正确自我意识与自我定位。多数学生中存在精英化教育观念过强,对职位和薪水要求过高,对用人单位的职位过于挑剔,期望与现实之间存在明显落差。这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因素。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也相应的带来了相当一部分学生质量的下降。表现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下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短期内不会得到缓解,反而难度会加大。这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精神与现实的压力,由此产生了很多心理与社会问题。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加以化解,来提升就业质量。在化解大学生就业矛盾这一过程中,高等学校更是责任重大,更应积极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同时,大学生也应面对现实,适时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为将来的就业作充分的准备。

以上对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就业难的成因进行了剖析,下面结合外语类学生的特点来思考与探索就业问题。论文参考。提高外语类学生就业率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1.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功底是提升就业的基本

对于语言类的学生,没有扎实、牢固的语言知识,掌握必备的语言技能是无法实现专业就业的。除了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外,还要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学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语言的持久性,不断提高语言的水准,不断探讨学习语言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提高与不断强化。论文参考。

2.建设优化语言环境,改变现行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就业尤为重要

学生的培养可以采用3+1的培养模式。与国外知名大学建立学生互派机制,使学生在国内学习三年,在国外学习一年。一年学习锻炼时间可以相对灵活。这样的模式可以为学生创建更好的语言学习交流的平台。更快的提高学生语言交流与应用的能力。不至于学习的语言与实际应用脱节。学习的语言过于理论化,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和功效弱化。加强语言学习的实践性来增大就业机会。

3.设立实习基地

根据不同语种特点,选择合适的实习地点。实习时间适当放长,尽可能多地增加实习时间。这有助于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增加就业能力与竞争力。实习基地可以选择各种语言相对应的国家或国内的外企边贸城市。

4.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经过实习锻炼后,可以尝试进行创业

特别是学习俄语的同学,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在边贸城市进行创业。创业在当前择业难的现实下,无疑创业是另一种择业的选择。然而,创业又带有一定的风险,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要谨慎。尝试从小做起,积累经验,慢慢来,一定会有所收获。

5.建立多渠道就业关系网

充分发动教师和已毕业学生关系网,为即将毕业的学生联系工作的机会,拓展就业的渠道,增加就业的机率。对于提供可靠有价值就业机会的教师和学生给予一定的资金鼓励,鼓励更多的人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关心毕业生,形成多渠道的就业关系网。

6.为毕业生提供畅通的就业信息平台

就业信息在大学生就业中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的时代,信息可以创造价值。就业信息是否畅通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就业信息的提供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应由院系来承担。论文参考。院系应采取多种措施获得信息并及时准确地将信息提供给学生,保证就业信息的顺畅。

7.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的语言知识外,还应鼓励学生学些其它相关知识,为就业增加更多的机会

语言专业的学生学好语言至关重要,但其它知识的学习更有利于以后的就业。例如: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学些财务管理、文秘、经贸、法律等知识,可以有相对广阔的就业空间。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普遍的现实,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我认为除了外部条件的协助外,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身能力,实现就业,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

[2]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的现代化.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

第5篇:大学生就业难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素质 拓展计划 大学生就业

论文摘要: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还比较严峻,就业压力普遍增大,已成为大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高校必须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这是高校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贯彻和落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问题做简要探讨。

一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与就业能力的内涵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2002年3月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推行的,基本内容是以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眼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以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与其他等六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该计划注重课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Ⅲ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

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对自身潜能的自信。国内常见的定义或描述有: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有的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基本就业能力与特殊能力。也有的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它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总的说来,就业能力是一种就业竞争能力、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二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核心问题是就业能力的不足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短期不平衡问题在就业领域的突出表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性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而从学生自身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就业能力的不足。而着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科学择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环节。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要高度重视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职业素养能力的提高,在求学期间提高心理素质,陶冶高尚的情操,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综合素质高、发展较全面的人才。

(二)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我国的教育体制虽然不断改革,但是仍未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大学生还无法实现理论上和现实上的全面发展,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可以逐步消除这一弊端。课堂知识的积累、课外活动的锻炼、社会生活的完善,有利于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另外,素质拓展计划可以在大学生的在校期间,利用不同的素质教育新途径,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职业设计导航,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对其毕业后的择业就业有很大帮助。因此,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三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促进个性全面发展

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至少包括两个方面:—是自主性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主体是学生,高校以大学生的自主设计确定素质拓展的内容和方式。自主性原则不但保证了学生在素质拓展计划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够保证学生的个性特征在素质拓展过程中得到尊重和张扬,学校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从而实现大学生自主性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择业过程主动性的发挥。二是独特性的全面发展。目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独特性素质的人才更受亲睐,但独特性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学生只有在不断的成长和发展中、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在社会实践锻炼中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性。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如演讲比赛、主题设计活动、各种文体活动都可以培养和展示大学生的独特性,尤其是设计活动,能够激励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聪明才智展现个人魅力。当然,学生的独特性因人而异,高校只有充分开展各种不同的活动,才有利于大学生在参加各种活动的实践中逐渐形成自身的独特性,为将来的就业积累资本。

(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多数用^单位要求求职者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据了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然而,我国高校教学偏重理论教育,轻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企业也不大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造成学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求职就业中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在高校教育中,除了鼓励学生自身加强实践能力的锻陈之外,高校就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本质属性就充分突显出它的实践性特点。通过组织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多方面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活动中由于有了大量锻炼表达自己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机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自身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

(三)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仓4业意识的高科技人才。而大学生就业时所需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方面的素质拓展训练进行提升。通过开展科普宣传和“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成立大学生科技小组,开展发明制作竞赛、学术论文竞赛等,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论坛、创业讲坛活动,邀请科技专家、创业精英、成功校友等方面的突出人才为大学生传授科技创新经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通过定期开展创业计划培训及创业计划大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提供就业实战锻炼的舞台。充分利用好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园等创业实践基地,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在素质拓展创新创业的活动中配备得力的指导教师,特别是要加强对创业受挫学生的心理引导,帮助其总结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不断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高校通过实施素质拓展计划,鼓励学生在学校范围内组织成立各种不同的社团,如文学社、艺术协会、心理协会等,并跨系跨专业定期开展不同的社团活动。通过成立社团、管理社团或参加不同的社团活动,既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沟通和交流的桥梁,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工作、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活动,如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可以尽早了解社会现状、认识现实社会、懂得人与社会的关系,锻炼其社会交往与社会活动能力,为日后能够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五)提高职业素养与能力

许多学子考上大学后,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成功感和优越感,自信心增强的同时也易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自我评价过高,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至于不清楚自己的未来走向,等到临毕业时才匆忙进行职业选择。据调查,大部分大学生不太关注自己的求学生涯规划和中长期职业发展计划,而是过分依赖已有的经验,缺乏与就业指导机构的沟通交流,对就业政策、就业环境、就业形势等缺乏及时而全面的了解。他们多按照培养方案与导师指导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以为只要获得文凭就意味着完成了就业准备,就能顺利就业,结果往往是措手不及,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被动就业。通过素质拓展计划,针对学生个人情况进行职业设计导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与目标,以实现准确定位,做好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决策,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参加本专业和非专业的技能培训,考取各类技能证书,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六)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考察应聘者的挫折承受能力。所谓挫折承受能力,就是指在失意、困难、失败等面前要有很强的抗挫折的耐力。当前的大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普遍具有心理脆弱、遇事敏感、抗挫折能力差等显著特点。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求职过程中,经常会遭受这样或那样的打击,特别是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极易陷入焦虑、迷茫和抑郁等心理状态,不仅逃避现实,甚至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个别人还走上了极端道路。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差,已经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加强承受挫折的训练显得极为重要和必不可少。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素质拓展计划,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心理教育资源,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心理学、自我调节、就业观等方面的培训和引导,使其正确评价自己,了解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克服自卑、浮躁、依赖、恐慌等心理,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在素质拓展的社会实践中,学生必定会经受失败、遭受挫折,但是往往只有在失败中才能更好地成长,学生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提高社会适应力,才能在将来为展示自己的才华踏出第一步。

参考文献

[1]李卓慧,郑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现状实测调研报告[J]中国成人教育,2010(2)

[2]杜德省,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实考量与培养策略[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第6篇:大学生就业难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大众化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特别是对贫困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关键。文章分析了新时期贫困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提出了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加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一项现实而紧迫的社会问题,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其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与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更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创新高校贫困生就业工作,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1.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即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

2.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要素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气质修养。其中,知识结构是基础。只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求职者才会显得“有内涵”。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已越来越成为“双向选择”成与败的关键。自信成就了不少人,自卑也使不少人痛失良机。

二、新时期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1.外在原因

(1)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由于近几年的高校扩招,高校规模在短短几年内成倍增长,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享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大学生不再是稀缺人才,毕业生的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大学生就业将会越来越难。2009年我国有611万大学毕业生,比2008年增加52万。此外,截止到2008年,尚有150万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他们将和应届毕业生一起寻找就业机会,这使得大学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2)高校与社会供需结构性矛盾加剧。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大学生就业受供求总量、制度架构、个人就业意愿和行为、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等众多因素影响,而结构性供需矛盾这一因素尤为突出,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目前,尽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待业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出现了大学生找工作难现象,但与之相对,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却招聘不到急需的人才,屡屡出现“有工作无人干、有岗位无人去”的怪现象。

2.内在原因

(1)择业观念陈旧落后。很多大学毕业生认为大学毕业了就一定要去事业单位、行政机关,认为只有这样才有依靠,对于所在工作城市的选择也是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大多数贫困生都有迫切改变家庭贫困落后状况的需求,所以贫困生在选择工作时,大多数学生认为要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即使在一个小地方有再好的发展前途也不去。还有的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必须要找个离家很近的工作单位,方便了家长对学生的帮助,也助长了学生的依赖心理,缺乏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缺乏自主创业的意识和精神。

(2)就业期望值过高。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来说,找到理想中的工作为最终目标。有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在校成绩优异,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有过勤工助学的工作经验,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更高的期望和憧憬,他们希望一毕业就一定要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单位,挑个容易做的事儿去干,还要工资高一点、待遇好一点,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导致许多自命不凡的大学生在其他学生已经纷纷就业的时候,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一部分毕业生好高骛远,理想与现实脱钩,过高地估计自己,没毕业之前总是认为自己干什么都行,但往往实际能力却不尽人意。

(3)资源相对匮乏。贫困生经济的贫困使他们承担了巨大的求学压力,本应该和其他学生一样享有同等发展的机会,但在大学,除了经济条件外,贫困生还在许多方面无法和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比如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同,贫困生基本上没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英语运用能力、电脑操作、手机使用、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技能在现实的求职过程中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但这些技能的缺失又将使他们失去一些与同龄人竞争就业的机会。

(4)就业心理压力大。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每个人的社会背景和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贫困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局限性导致综合素质低,从而在求职处于弱势,又缺乏各方面锻炼,兴趣面窄,也无特长。一部分贫困生经历了家庭贫苦的磨练,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在校期间表现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愿意到基层、到边远地方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而另一部分贫困生则由于家庭贫寒,使他们存在消极自卑心理,因为没有经济基础,没有广大的社会关系网,在学校也没有尚佳的表现,在强大的就业压力面前显得那么力不从心,不能正确的看待就业竞争。

三、新时期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1.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加强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政策的宣讲和就业形势的教育,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向贫困生们讲清当前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以及原因,让学生学会如何就业,掌握技巧;引导学生树立就业地区多元化的思想观念,教育贫困生正确为自己定位,不能够好高骛远,要摆脱就业一定要在大城市的思想,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能够发挥专业特长的工作岗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低工资及各类基层工作,引导并鼓励贫困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

2.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仍然有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理想中的工作,这部分学生都能摆正心态,正确的给自己定位,并且始终认为只有德才兼备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比方说,面临毕业,可以选择考研究生、考取国家公务员、参加事业单位考试、考取双学位、还可以出国深造等等,同时也可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军报效祖国,到最需要大学生的基层、农村和西部去,当村官,还可以自主创业等等。只要改变就业观念,就业岗位就在眼前。

3.培养综合素质,提高求职竞争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除了观察大学生的在校表现外,也会看学生的综合素质,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大学生要成为既懂专业基础知识又通览各方面知识的复合人才。因此,贫困生在校期间要认真学习,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积极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培养自身综合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4.加强就业心理素质教育,破除心理障碍,提高就业竞争力

首先,根据贫困大学生的种种心态,结合他们的思想实际和接受能力,给予正确的引导,针对因就业方式改变、就业竞争激烈而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忧虑、恐惧等情绪,通过谈话等形式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动态,要帮助他们做好心理疏导,建立克服困难的勇气、提升抗挫折的能力。其次,教会学生如何对待压力,让他们明白压力并非来自外部环境,而是自己施加给自己的,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压力,以压力激励自己去积极进行就业选择,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管明清.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0,(28).

[2]马远.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

[3]高凡茜.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3)

[4]何海燕.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3).

[5]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迫切性[EB/OL].lunwenda.com.

第7篇:大学生就业难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就业难现象普遍。为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可以从转变教育理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构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教学质量等多方面入手,大力开展实践教学。

1.就业难与高校教育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当今高校毕业生不仅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且在工作岗位上也显示出诸多缺点,如专业技能不足,应用论知识能力欠缺,适应环境能力差等。这种状况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一是就业环境不乐观,一是高校在教育教学及就业引导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1就业环境不乐观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经济环境较不景气,导致众多企业开工率不足,新增就业岗位锐减,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减少,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出现了各种干扰大学生公平就业环境的现象,导致诸多社会问题从而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1.2高校教育教学和就业引导的问题

当前高校的教育教学仍然以学科型教学模式为主,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和社会实际需求脱轨,教学管理管理观念滞后,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多是研究型人才,而扩招之后的研究生数量供过于求,对于大部分本科毕业生而言,就业优势明显不足。本再者,本科的教学内容广而不专,毕业生多缺乏一技之长,很多学生对自身的兴趣和定位亦不明确,教师们无法对其因材施教,这就造成了学生基础能力薄弱,实践能力较差,又薪资定位高,就业难在所难免。

2.高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就业是民生之本,但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就业形势严峻的状态还会持续下去,而教育本身是为了促进就业,从高校来讲,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推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在办学和教学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指导和促进学生就业这个中心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促进、保障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同时,推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教育改革有助于构建新型教育模式,并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3.高校教育改革措施探讨

3.1转变教育理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教育教学能否与大学生就业紧密衔接,直接影响到普通高校毕业生能否正常就业。明确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调整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以就业需求引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促进就业工作水平,才能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普通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为“理论——实践——理论”,该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而实际的工作岗位需要毕业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那么高校教学时就应考虑完善这种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并重。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引入“创新式”和“启发式”教育,多给学生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习内容,考虑将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与实习单位挂钩,表现优秀的毕业生可直接留岗。高校毕业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拥有相对扎实的理论基础,创新思维较为活跃,只要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在就业过程中是很有优势的。

转贴于

3.2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构建

高等学校要成立教育教学委员会,积极开展社会需求调研,针对企业和市场需要,加强骨干专业建设,及时调整和淘汰饱和专业。加强实践教学,并在教学环节引入就业和创业理念,从而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应当以就业和和市场为导向,突出课程的复合性、实用性,明确各课程、教学环节的地位与内在联系。分层次设置课程,将课程设置为基础能力课、核心技能课和相关知识课,鼓励课外教育教育,加强实践教学,以利于学生了解社会需求。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保障教学质量

高校专业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培养影响重大,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很有必要。专业课的教学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课堂学习是在校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实践能力,是校方当前面临的难题之一。当前本科教学师资队伍呈年轻化态势,实践经验较为薄弱,校方应鼓励青年教师向一些资深优秀教师学习教学经验。根据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将青年教师派送到实训基地或研究院进修,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把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树立主动就业的意识,以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4.结语

自20世纪末我国高校不断扩招,但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就业难现象普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机构,有责任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可以从转变教育理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构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教学质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养,以帮助其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孙杰.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0,23(6):52-54.

[2]王辉,杨大方,吕小师.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创新人才专业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6):237.

[3]黄炳翔、刘红宇.基于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高校教学改革[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9):108-110.

第8篇:大学生就业难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正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新的就业价值观尚未真正确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呈现出积极和消极并存的双重特征。我国高校应把关注大学生的经济需求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需求、帮助大学生树立就业使命意识和自求意识、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作为开展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具有双重影响,但在总体上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上普遍重现“双重性”特质。面对这些,教育者需要用冷静的态度,认真研究形势状况,给学生以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尽快从困惑中解脱,重建科学的就业价值观。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双重性”分析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对就业目的和意义比较稳定的看法和态度,是大学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综观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其主流是健康的,是朝着积极、进取的方向发展的,但也呈现出消极的特点。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积极特征

1.就业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日益明显当今高校实行“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使得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自主意识明显增强。调查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毕业生在离校前两三个月才逐渐关心毕业去向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大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才考虑就业去向问题。而近几年,大学生对就业问题已比较敏感,有的在毕业前一年就开始运作,部分人在大学入学后即开始关心就业问题,了解就业政策、规定,关注各专业的需求状况和各类职业的基本情况,积极准备参加“双向选择”就业会。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深入改革,大学生就业适应“双向选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2.职业风险意识、流动意识不断提高随着就业、人事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铁饭碗”意识逐渐淡化,大学生以往的终身职业观念已经改变,职业风险意识已被普遍接受。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大学生在进行利益权衡时,较多地考虑到目前的、现时的利益。从整体上看,当前大学生仍然希望专业对口,热门专业的学生对自己将来在市场上的竞争充满信心,希望将来就业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而非热门专业的学生对将来就业与所学的专业对口要求则低一些。但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只要将来从事的职业经济收入高、对个人发展有利,即使专业不对口也可以接受,可以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生存的职业,经过自己努力,寻求机会,然后再逐步过渡到位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3.就业取向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自主创业意识增强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社会利益结构的重组,不同利益关系的出现给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学校也加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教育,促进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明显增强。2003年以来,在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下,高校学生涌现出的创业激情和不少毕业生毅然走上自主创业之路,成为大学生价值取向和择业的新动向。据统计,2005年全国自主创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大约有26万人,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7.65%,比2004年增加了55.2%。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的消极特征

1.就业期望值过高,社会价值观淡化

当前的大学生与过去相比,就业社会价值观有所淡化,存在着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的问题。他们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多以自我为中心,就业目标从“关注社会”转向“关注个人”。大学生就业的自我意识突出,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就业期望值也往往脱离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和兴趣。据统计,当前有43.9%的毕业生表示,如果有单位“条件好、待遇高”,他们愿意违反已签订的就业协议;33.1%的毕业生表示用人单位适合,他们可以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_2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原来的社会价值转向经济价值,把追求物质利益放在首位,人生价值发生倾斜,就业理想趋向务实化。

2.职业奉献意识弱化

现在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已不再是计划经济下的一元化社会贡献型,而是走向自我实现型。很多毕业生明显把风险与索取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来,与社会的需求有时反差太大。调查显示,大学生毕业后去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农村的比例逐渐减小,在“求职方向”上,选择国家机关、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及个体、教育部门、军队的比例分别是29%、20%、32%、4%、8%、4%,选择前三种部门的比例占81%,选择后三种部门的仅占16%。有的单位急需高层次人才,而毕业生们往往是不得已而求之;有的单位却人才积压,大材小用,致使人才资源配置失当。相当数量的毕业生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真正愿意到基层、教育、科技、军队就业的人较少。可以说,大学生的就业标准已从“内在精神型”转变为“外在功利型”,大学生就业的功利色彩凸显。

3.诚信意识明显缺乏

当前,大学生人才竞争市场中,人们感到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诚信。由于高校就业体制改革后,大学生成了就业市场的利益主体,就业、签约、违约、毁约都与学生自身的利益紧密联系,致使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更多的是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不考虑用人单位的利益和学校的声誉。多数大学毕业生会在毕业之前尽可能地充实自己的竞争实力,但也出现了少数大学毕业生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的现象,造成了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诚信认可度不高。如有的大学生在应聘材料中无原则地抬高自己,有的大学生随意修改成绩、编造更多获奖荣誉,等等。笔者调查发现,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就业违约率达5%一8%。由此说明了部分大学生因诚信意识缺乏导致就业价值观偏失方向。

4.女大学生就业自设障碍

近年来,“女性就业难”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来自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查表明,女性求职者的人均岗位要多于男性,女性就业压力总体小于男性。实际上女性就业并不比男性难,但是她们人为设置了障碍,自己给自己贴上了“难”的标签。很多女性求职者不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同时又缺乏就业目标,导致准备不足。女性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岗位一般不外乎环境好、规模大、收入高、稳定等,但这些想法带有明显的理想化倾向。一份针对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10所高校近千名女毕业生进行的“女大学生就业调查”显示,在面对“职业和婚育”关系问题上,有三成女生害怕激烈的竞争,表示如有条件想做全职太太,最多的答案是“找工作太难”。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一)关注大学生的经济需求

任何一项投资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教育投资

也不例外,如果毕业生离开学校之日即是失业的开始,必然会严重挫伤人们投资教育的积极性,毁灭人们通过教育获得地位升迁、经济改变的设想。在就业价值观教育实践中,要教育毕业生合理地追逐能够满足经济需求的职业,特别是急需通过就业获取的收入来还贷的那部分大学生,他们的底线不是能够就业,而是尽快弥补教育投资成本。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们要适当提高新就业大学生待遇,防止新一轮“脑体倒挂”。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强,加工、制造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体力劳动者的收入有明显的提高,而大多数脑力劳动者和新就业的大学生的平均收入仍旧维持在五年前的水平。有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体力劳动者中的木工、瓦工的日工资标准已经达到了140元至160元,按月工资计算能达到4200元至4800元,普通体力劳动者日工资是80元,餐饮业等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月工资基本达到1200元。相比之下,一个新就业的大学本科生的月工资在1500元左右,即使是有多年工龄的,其工资也不过2000元左右,劳动力的短缺导致了“脑体倒挂”。

造成新一轮“脑体倒挂”有两个原因:一是农民工短缺。农民工是支撑中国工业化发展和促进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逐步形成了农民工短缺的现象。二是高校不断推出“舒适职业”的专业。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只片面追求就业率,一味地增设各种热门专业或学生就业后相对拥有轻松工作环境的专业,而很少有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进行长远规划的责任。当大量学生一心钻进舒适专业后,一些依靠体力劳动的岗位就产生了空缺,所以“脑体倒挂”的现象就出现了。

(二)呵护毕业生求职逆境中的负面心理,关注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需求

可以说,家庭经济和社会地位较高的和就读于名校、强势专业的学生就业十分灵活,基本可以实现自己较高的就业期望值。而家庭经济和社会地位不高、社会资本欠缺的毕业生将会陷入悲观、被动、消极、痛苦的就业状态。不少大学生因没有实现自我价值而失去舞动生命的勇气,极端的还有因找不到工作走向犯罪或生命不归路。虽然现今的就业压力比较大,但并不意味着大学生供大于求,而是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到山区去、到落后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到生产第一线去。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将目光放远,要以变化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人生。大学生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做长期的考虑,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从长远目标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外企、大公司固然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但是也要看到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将是中国的民营经济和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最快的时候。大学生应该适应环境的需求,尽力发挥自己的价值。

(三)树立大学生的就业使命意识和自救意识大学生的就业使命意识,是指大学生在面临我国的就业模式转型过程中劳动力市场上所出现的各种坑蒙拐骗、转型滞后、管理混乱等不规范和不合理的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的人为就业困难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不是无所作为的,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自救意识强调大学生要认清目前的就业形势与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自我价值。扭转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关键,其实就掌握在毕业生自己的手中。因此,就业价值观教育一方面要引导毕业生树立就业使命意识、自主创业意识以及就业自立感、自豪感,改变传统的坐等分配、高地位、高工资的就业价值观念,树立注重自身长远发展、个人特性发展的就业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清自己在市场化就业和国际化竞争就业形势下自身的优势,诸如年龄、精力、知识、信息、观念等,培养自身的各种能力,通过创业就业、中小企业就业、西部艰苦地区就业、国际企业就业和政府部门就业等不同就业方式,改变当前被动就业局面。

(四)抓住贫困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环节

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扶贫工程”的重要内容,贫困大学毕业生是大学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由于社会关系壁垒、地域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等因素,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变得更不平坦。各级就业工作职能部门应该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充分认识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创新思路,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就业障碍,成功就业。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千方百计地全方位、系统周全地帮助贫困毕业生实现就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第9篇:大学生就业难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间的联系也愈加密切,随之相关的竞争也越来越强,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也越来越多。现在我国的大学生数量不断攀升,对其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也提上了日程。开展就业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认清社会现状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掌握就业技巧,使其更快的适应就业。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为我国我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但是,现阶段,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一些相关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对大学生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成功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更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并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成为当代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对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三观的正确养成,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和道德,引导其走向正确的道路,帮助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开展;其次,现代大部分人的心理素质低,抑郁、自杀等情况时有发生。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强大的心理素质,减少内心阴暗面的形成,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正确并积极的面对就业中出新的困难并进行解决,养成坚韧不拔的耐力和性格;然后,帮助大学生提高的环境适应能力,使之快速的适应社会社会发展状况,找到自己的社会定位,全面发挥自身优势,使自己再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具有创新精神,适应外界的环境的急剧变化。最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假的东西越来愈多,并且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就业也是一样,就目前来看,虚假的就业信息不断增多,大学生社会生活经验欠缺,容易受到蛊惑和蒙骗,加强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防患意识,避免上当受骗,有利于保证大学生的安全就业。

(二)促进高校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高校通过在就业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这样一是可以进一步丰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及载体等,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育人范围,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与能力。

(三)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以国家的就业优先战略为指导,在大学生就业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可以推动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间的无缝对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面和满意度,保持国家的总体就业局势稳定;二是可以为国家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思想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大学生就业问题造成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压力,消除可能因此带来的社会综合治理隐患;三是可以在学校与社会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深化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顺利从学校迈向社会,快速转变角色投入职业生涯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二、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

面对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形势,大学生就业面临空前的压力,不仅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紧迫感,而且引发了比以往更多的心理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这就要求各高校切实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当前,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思想状况低迷、工作选择趋向功利性以及心态不稳定性等思想问题。这些问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也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的新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研究较少

经在中国知网跨库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目前有关研究大学生就业的文献有11590条,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献有8272条,而研究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献仅有38篇。而且,通过对这38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对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的研究过于集中。这些研究,虽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但难以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针对性不强

首先,普遍采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或常规思路开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方法、途径等方面与大学生就业的实际结合不紧或契合度不高,针对性不强;其次,开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过于集中,主要是在毕业前进行短时间的集中教育,甚至是在已经签定完就业协议后进行,实施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不够合理。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不单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还需要教务、宣传、后勤、教学多部门联动,我们应根据大学生就业需要的实际整合多方力量、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建立联合工作机制。

三、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

为适应大学生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应针对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优化传统方法,创新工作思路,改革工作方式,确立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大学生就业的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全面促进学生就业的良好局面。

(一)教育内容模块化

在就业指导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就业形势教育、我认知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诚信教育、择业心理教育、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教育。我们应将上述内容进行模块化建设,形成课程或讲座专题,突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二)教育对象分类化

教育对象的不同决定了我们开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定的层次、时间花费的多少与精力投入的多寡,我们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的多变性、差异性,着眼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区别对待。一是区分是热门专业学生还是常规专业学生;二是区分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三是区分是传统专业学生还是新专业学生。

四、结束语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认为,要使大学生顺利就业,真正成为为国家、为民族作贡献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高度重视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解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界中的就业问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

[2]董平.金融危机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势分析及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