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心理健康 分析 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191-01
高考是许多人人生当中最关键的一步,高三则是高中阶段至关重要的一年。高三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比其它年级学生心理更敏感、脆弱,心理压力大,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这时更需要家长、老师及学校的关心与理解。这里笔者谈谈自己针对高三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几个案例:
案例1:理(12)班学生甲(女),在江南十校高三联考中,成绩上了联考预测的二本线,信心大增,但是在随后的几次周末小考中,成绩下滑,排名由班上前几名降至二十几名。此时,她心里感到沉重、压抑而不知所措,于是把大量的时间都投在学习上。别人玩时,她在学;别人学时,她加倍学;别人休息时,她还在学。但事与愿违,其成绩依旧徘徊不前。此时她再度陷入了困惑……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甲在连续几次考试失败后,得出的结论是自己所花的时间不够,所以要用尽可能多的时间来追赶前面的同学,但是成绩提高不明显,加上又看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所以产生了矛盾的心理。面对这样的学生,要指出其某些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信念,要帮助他们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从而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谈话的关键是与其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对症下药。
首先,指出甲(女)把失败归因为学习时间不够,这是积极的归因,有助于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指出其归因时的片面,没有做到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其次,引导她认识到导致考试失败的因素有多种,如:学习时间不够、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方法不当、考试状态不佳、心理素质差等方面,帮助她放弃只要多花时间成绩马上就会提高的不合理的观念。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欲速则不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成功。最后,根据其客观学习情况,肯定她的学习成绩,使其增强学习信心。
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信心很重要,拥有信心你就成功了一半;并劝解她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不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同时笔者还帮助她解决如何经营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
经过与甲谈话后,原先沮丧的脸上终于浮现出自信的笑容,一个人解开了心结就好像获得了新生,经过后一阶段的观察,该生的成绩渐渐提高,脸上很难看到以前焦虑的表情。
案例2:文(6)班学生乙(男),学习情况在班上中等,他所在的班级为文科实验班,在离高考前不到两个月的时候,他找到笔者,向笔者述说自己的情况:时间不多,还有好多书没有看,自己的成绩不理想,感觉前途一片渺茫;而平时自己给别人的印象都是笑呵呵的,实际上心里很苦闷,不知道如何向别人述说。
该生当前内心是非常焦虑的,面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自己又没有准备好,担心考试的结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又无法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帮助,心情郁闷无法排解。对于这位学生的心理疏导,关键在于改变其不正确的认知,重新审视高考的成败与未来之间的联系,要引导他认识到高考的真正意义,高考的成败不应与人生、事业的成败直接划等号。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同时还向其举了许多成功人士,在学校学习不一定优异,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事业有成的例子。通过讲道理、举例子,扩大该生的认识面,让其知道高考并不是走向成功的独木桥,尽自己最大努力来考,尽吾志,方无悔。笔者尽量使该生减轻心理压力,让他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学习,对待高考。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谈话,该生先前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
案例3:文(2)班学生丙(女),丙暗恋着班里一位很出色的男孩儿,几乎到了魂牵梦绕的程度。而此时她即将面临人生关键的转折点――高考。一方面她很想走出暗恋的误区,集中精力好好学习;另一方面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控制不住自己去想那个男孩儿,为此,她陷入极端的痛苦和迷恋之中。
这是一例典型的有关青春期感情困惑的案例。在这一时期,中学生的性意识由朦胧到迅猛觉醒,随着自身性生理的成熟,他们的性心理也逐渐发展变化,从而进入性的活跃期。这名高三女生目前就处在这个阶段的过渡期:开始感受到异性的吸引力,开始注意异性,并在众多的男女生共同交往中逐步由对群体异性的好感转向对个别异性的依恋。 更何况学生丙面对的是那样一个品学兼优,热情善良的出色男生。而青春期本身处于感情的幼稚和不成熟阶段,激情往往代替理智,也容易混淆友情和爱情的界限,因此常常会使青少年朋友们在痛苦的感情困惑中觉得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回避正常的异往不仅会影响学生健康的人格发展,也会影响中学生的成长;反之,如果尚不成熟的异性恋情,也会给当前的学习、生活乃至身心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于是,笔者开导这位高三女生:要志存高远,别忘了你还是一只征途上的雏鹰,不要在眼前这片风景上流连忘返;你要知道,你的双翼还要永不停歇地飞翔,等你飞到了山的那一边,面对着山明水秀,柳暗花明的绮丽美景,那时,你的心还会属于眼前的这片风景吗?
关键词:案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硕士;教学模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案例教学模式的开展
心理健康专业硕士教育近几年发展较快,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凭借师范教育的心理学类课程的班底,相继增设心理健康教育硕士专业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但由此产生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也日渐突显。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教学上往往不能突破长期习惯的传统惯例,仍然延续局限于教室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科中心教学模式。其实早在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曾经强调指出,教学内容上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为此各校心理健康教育硕士的培养上都做出了一些改革与尝试,特别是积极实施案例教学改革。国外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发展时间短,培养经验不足,以及案例教学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加上不同的人对其理解上的差异、教学管理改革滞后等所带来的负面制约作用,这些改革与探索的效果多半不甚理想。
二案例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适合性
案例教学是在模拟实践领域中实际问题情境,通过比较分析、讨论、交流互动和探索尝试等方法,学习者获得融合性知识,并提高实际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2]。最初并不是直接产生某一个学习理论,而是产生于教学实践。1880年,哈佛大学率先开发了案例分析法(CaseAnalysisMethod),后由哈弗商学院用于高级管理精英的培训。这是最早实际运用案例组织教学的例子。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有人将其运用在教师培养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上。所谓“案例”,就是对实际情境的一个描述,它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事件,包含内容、过程、性质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作为教学的“案例”,不同于教师的举例,它一般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复杂性、整体性等特征。教学中,案例的作用是能够对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建构主义认为,认识隐含在情境中,人的理解是对情境自我建构的结果。传统教学中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按照词语逻辑关系、理论意义、以一种良好的结构预先组织好的,这与真实的现实情境所隐含的知识完全不同。这也是为什么经常我们在学校中学会的知识却难以在现实中用来解决实际问题[3,4]。与其它教育硕士专业相比,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是最适合也最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模式的,其培养目标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系统的专业知识没有绝对要求。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实际工作本就经常性面对一些特殊情境,其整个教学活动并不绝对依从于课程的内容体系,而是要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随时调整并做出决策。
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实施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开展案例教学改革,既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也有着实际的客观需要[5]。但是经过一段实行之后,往往感到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难以认定;似乎教学改革的效果也没有象预想的那么突出,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对案例教学的理解。在案例教学的实际运用中,存在着简单化庸俗化的理解,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举例子,顶多就是多联系实际。其实案例体现的是实际职业情境,它是为整个人才培养服务的,而不是为个别教案服务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学要从案例出多发,以情境问题为锚点来组织知识教学,打破原有以概念或理论意义来组织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简单按照传统教材内容的顺序。在理论与实践这一维度之间,案例教学可以有多种程度、性质和类型。第二,案例教学中案例来源。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依据,又是教学的有效组织者。有人认为,案例教学开始于案例形成之后。这种观念指导下,往往会把案例绝对化,要先把案例编写好,甚至购买现成的案例。这种案例教学属于简缩版的案例教学,将案例视为教学的唯一指针,隔离了与实践的关系,最终重蹈传统教学的覆辙。案例教学的全部过程必须包括案例形成,具体案例形成过程又包括案例的识别、体验、描述、概括等。案例与案例库要开放地、动态地始终保持与实际情境的联系[6]。第三,案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论素质与教学实践能力。实施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理论素养,和精湛的教学实践能力。案例教学远不是一个教学方法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理论上思想观念的问题。它要求教师对案例教学有深刻的理解,能够抓住案例教学的精髓,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比对比分析、讨论交流、团体合作和尝试探索等。不存在单纯的案例教学的方法,它更应该称作一种教学模式。第四,学校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有关教学管理制度对案例教学的支持性,是否合理配套,也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与案例教学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很多,比如,已经形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教育硕士教育实习见习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业绩考核制度和学生课程考核的有关规定等。
如:今年刚开学,我们班来了一个新生,胖胖的,很帅气的一个男生。可过了两周,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发现了该男生玩自己的生殖器,我很惊讶,也很担心,这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一、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
第一步,我把他的家长请到了学校,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家庭情况一切正常。第二步,访查了他要好的几位同学,得知该生近段时间爱上网,会不会是在网上看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呢?
二、和学生谈心
将该生叫到办公室很诚恳地和他谈心。他很害怕,也很羞涩,一直将头埋得很深,不敢看我。从他的表情上,我看出了他的自尊,看出了他强烈的道德意识,简单地询问后,我告诉他说:“要做一个健康的人就要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发育。网络像一把双刃剑,能帮人,也能伤人,关键是看你如何正确使用……”一席话,让该生认识到了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对身心健康发展的危害。
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与生物老师沟通,特意上一堂人体结构与性的生理课,让他明白这是人生长过程中正常的生理现象,没什么丢人的,不用有心理负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四、教给学生正确调整的方法
先调整生活方式,要求他在校加强体育锻炼、多参加课外活动;在家多做家务,多看一些有益的书籍;再调整学习方式,要求他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让他感觉每一天都过得充实,不空虚,这样,心态自然也就调整好了。身体健康了,学习成绩也就上去了。
五、老师也应正确对待
要懂得尊重学生,不随意传播,以免伤及学生自尊;不能因此而歧视该生,应在感情上多与学生沟通,多与该生谈心,在学习多鼓励和支持他,在生活上多帮助他,帮他树立自信心,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我的,老师是喜欢我的,老师是相信我的,我能做得很好。”给予学生希望,切忌一棒子打死。
过了两周,我发觉该生活泼多了,学习也认真多了。一些坏毛病也改了。再次找该生谈心,他开朗地笑了。从他的笑脸上我看到了他的进步,看到了他心理的健康。
成功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故事
姓名
杨立鑫
工作单位
柳河县安口镇中学
案例分析
事件一:该同学从升入初中以来对学习没有兴趣,对校规校纪不遵守。在刚升入七年级,学校屡次强调不准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该学生一次语文课上公然玩手机还发出了声音影响了语文老师的讲课,老师将其手机收到讲桌上,该学生直接站起来走到讲桌上拿起了自己的手机,在老师管教的过程中锁上了教室的门,并与老师动手将老师的手抓伤。
事件二:该同学一次和同学产生矛盾,两人大打出手,事后被政教处批评教育,再此过程中,该学生不仅不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将班级所有学生平时的一些没有被老师发现的小问题都揭发一遍,被班级学生知道后引起了公愤,导致在班级没有声望没有朋友。
事件三:该学生在一次假期中没有完成物理作业,开学第一天早上到校后在楼梯值日,突然跑回教室,拿起自己藏在书包里的手机给他的母亲打了一个电话,说自己没有完成作业不想念书了,之后并未请假,翻墙出了学校私自坐车回家。
事件四:七年级上学期该学生在校园附近的商店赊欠零食等共计金额一百余元,七年级下学期不仅没有还钱,还继续赊欠,家里并不知道该情况,一次因为家里给的零花钱少了还对其母亲大声呵斥,将母亲给拿的上学要交的伙食费扔在家里,扬言要辍学外出打工。
该学生还有很多问题行为,再此不一一列举。
解决方案
第一:每次该学生出现问题,都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第一时间赶到学校处理发生的问题。在与其母亲的交流中得知,该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导致该学生缺失父爱,而其母亲虽然在家,但是也忙于务农等没有时间对该学生进行家庭教育。该学生在小学时就经常辱骂老师甚至动手,对学习没有丝毫兴趣。经过交谈,该学生的母亲表示以后会尽量多抽出时间培养亲情,让他的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并表示要做一个母亲该有的责任,对孩子多加管束。
第二:我与该学生也多次交谈,经过几次交谈后该学生打开心扉,向我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他说自己对学习没有兴趣,所以不爱学习,课堂上还想要得到老师的关注所以违反纪律。对此 ,我告诉该学生,要向老师记住你关注你,可以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得到老师的夸奖,他说自己爱读课外书,我建议他到图书室多借一些课外书,他说自己爱劳动,我建议他多帮助其他同学、帮助班级做一些劳动,这样有助于化解他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获得友情。
关键字:外来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04-02
2008年9月,我开始担任一个由48名新生组成的一年级班主任,其中有11人是来自外省的民工子女。像所有带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一样,在孩子们未形成良好的学校行为规范之前,我经历了一段嘴巴不得消停的日子,几乎所有课间都在听“小报告”、调查分析、处理问题、解决矛盾中度过。渐渐地,孩子们的行为常规走上正轨了,“小报告”少了,矛盾冲突也少了。但同时,一个男孩却越发引人注意了――关于他的小报告未见减少,且每次都同出一辙,不是用拳头打人就是用脚踢人。我教给他的与同学相处之道不起任何作用。
他是外来民工子女,来自广西,现与父母同住。他平时话很少,眉头时常皱着,表情冷漠,性格孤僻。课间他基本不外出活动,就坐在位子上。当有同学经过,不小心碰落他的书本时,他一声不吭,出手就是给对方一拳;当有人不小心碰到他手肘或踩到他脚时,他依然一声不吭,但脚已经使劲地踢出去了。我每一次与他谈话时,他都气冲冲地争辩:“谁叫他(她)先碰(撞、踩等)我的!”每一次,我都耐心地引导他:对方不是故意的,同学间交往要大度,别斤斤计较,更何况对方已向你道歉了;我们要学会宽于待人,自己才会快乐。但每次听完我的劝导,他总是冷冷地回一句“知道了”,转身就走。最初,我当他的暴力冲动是由于性格内向、孤僻、自卑造成的。因此,我就经常找机会鼓励他,有时还特意安排活动开导他。
他的暴力冲动、蛮横无理不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为了能尽快解决他的问题,我多次找他父母了解情况。但其父母也一样认为他性格内向,不喜欢说话,平时他与父母都不愿意多交流。从与父母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他父母也经常针对他的这一特殊问题教导他,对他的各方面都挺关心的,可是依然没效果。我就提议其父母平时多与他聊天,周末多带他参加户外活动、集体活动。但是,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别人都已学会避着他了,他还是“本性不改”,真是一个铁打的人啊!虽然因为同学们的“小心”关于他的这类冲突事件少了一些,但是每当看到他那孤冷的身影,充满敌意的眼神,就感觉他好可怜,快乐的童年与他无关,我总忍不住想帮他。
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四年级的一次语文单元考试中有一道开放题,要求学生写写自己最想对某人说的话。他写道:“爸爸妈妈,你们从小就把我一个人丢在老家,你们不爱我,我恨你们!”读完这句话,我心头一震,马上去看姓名――是他!我心头又瞬间转亮,终于找到打开他心结的钥匙了。随即,我就约他妈妈来了解具体情况。
午饭后没多久,他妈妈来了。我带她到教室外私下问她,孩子是否小时候没跟他们一起生活。她沉默了一下,红着眼告诉我:孩子两岁时,因为经济拮据,他们就外出打工了,孩子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直到可以上小学了才接来一起生活。她还告诉我,因为这事,孩子一直有怨言,说父母不爱他,丢下他不管。了解这些事后,我心中更加肯定了,孩子的冷漠与敌意就是因为心中的这个阴影造成的。我马上安慰他:“别担心,我帮你们解开心结。”于是,我让她到教室后面的餐厅等我,自己走回教室,叫这位孩子出来。当我边走边搭上他肩膀,对他说:“妈妈有话要对你讲。”他满脸敌意,加快脚步,肩膀使劲一甩,挣脱了。我又马上搭回去,俯耳轻声对他说:“老师叫你妈妈来,不是要说你的坏话,是想帮你,这几年来,老师发现你总闷闷不乐的,心里也不开心,老师想让你快乐一点。”这时,他脚步缓慢了,肩膀也不甩了。
宽敞的食堂里,静悄悄的,就我们三人,我让他们母子紧挨着坐一起,我坐他们对面。我先开口:“XX,妈妈是爱你的,爸爸也是爱你的。小时候,他们丢下你外出打工,他们也是迫不得已。那时家里穷,买菜买衣服都没钱。他们为了你有更好的生活,才外出打工的。你还小,带上你就只能一人工作,爸爸妈妈才狠心把你留在老家的。离开你,他们也心疼,也不舍得呀,孩子。你看,后来他们工作稳定了,就把你接过来了。还有,为了让你过得更好,他们就只要生一个你,不再生第二个了。XX,爸爸妈妈是爱你的呀!”
在我说这些话时,他妈妈已泣不成声,抱着孩子,眼泪不住地往下流。此刻,这个孩子也终于伸出手抱住了妈妈,哭了。看着这一幕,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了,只是自己也没控制住,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下午课后,几个学生正排着队改作业。一个学生有一题做错了,我问他是因为粗心还是因为不懂,他摇摇头表示不懂。这时,一个欢快的声音响起:“老师!这题我会,我教他!”我猛一抬头,看到的是上扬的眉头,上扬的嘴角,这是一张写满快乐的、自信的笑脸。是他!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主动帮助同学,第一次看到他活泼的笑,也是我见到过的印象最深刻的笑脸。就是他,他终于卸下了戴了三年多的冷漠面具。那一刻,我感到自己好幸福,感到当老师好幸福。
如今,他六年级了,这两年来,他再没打过同学,相反,还交到了几个很要好的朋友。相遇时,他总是带着丝腼腆的微笑主动向我问好。课后,也时常能看到他与同学一起玩耍的快乐的身影。
这就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个外来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案例。通过这个案例,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外来民工子女或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关爱,并且总结出了如何进行这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尊重对方,给对方安全的空间
良好的沟通要建立在双方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当谈论内容涉及到对方面子、隐私方面的问题时,不要选择有他人在场的场合,即使办公室也不适合,要给对方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这样,对方才可能会打开心扉,才会有真情表露,才会达到有效的沟通。在该案例中,午饭后空无一人的食堂就是个“安全”空间,不会有他人闯入,而办公室,随时都有人进出,缺乏安全性。
二、要让对方体会到自己是真心要帮助他
首先,自己的态度要诚恳,轻轻地指出对方哪个地方有待改善,直接告诉对方希望他拥有怎样美好的结果,让对方明白自己是真心的,将大大提高对方对意见的接受程度。如该案例中,我的“搭肩”、“俯身贴耳”及直接告诉对方我的目的,就让他明白了我的心意,态度发生了大转变。
三、建立和谐关系,耐心引导
有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学生一般在沟通交流能力方面相对弱一些,也许还有明显的抗拒、抵触心理。因此,在与他们沟通时一定要耐心,语气亲和,要建立和谐的沟通环境,不可居高临下,咄咄逼人。
四、坚持不懈,相信未来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当对一个学生的一次、两次教育失败后,不该气馁,应该坚持不懈,要相信未来,要相信铁打的心也有被感化的一天。如上述案例中,我的班主任工作手册上还清晰地记着,我约他们母子俩交心谈话的时间是2012年1月12日。从2008年9月到2012年1月,长达三年之久,我一直把“他”当成一个任务放在心头,终于,我找到了那把钥匙。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长期和孩子们打交道,深谙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在这个年龄由于生理,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生活阅历不足,常常做出一些看似不良的行为,如果我们教师缺乏足够的理解力,缺乏对孩子足够的期翼,莽然就给他贴标签,下定论,匆忙的就要“教育”“帮助”他,那么,往往错失孩子自我生长的良机。我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一直相信――信任,是滋养孩子心田的甘露。
在去年的上学期,因为是五年级了,我决定在网上帮孩子们买常常要用到的《成语辞典》。但我的事务太多,于是我就让班上比较熟悉网络的吴雨轩来给大家在网上定购。这个孩子平时热情,喜欢为集体做事,有一颗爱心,大家都很喜欢他,更信任他,把这件事交给他,真的再合适不过了!既锻练了孩子的能力,又培养和树立了他们从小就懂得关心集体的意识,一举两得,还让班级中的其他孩子懂得在一个集体中担当的重要意义,一举三得!我暗自开心。带高年级就是好,好多事都可以找小帮手了!嘿嘿…….
第二天,小伙子就忙开了――
“吴雨轩,我的50元,别弄丢了!”
“记上我的名字,我是黄帅哥!”
“几天到货呀?你定的哪家书店的呀?”
看着班上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看着吴雨轩胖胖的脸庞上满头大汗,我笑着离开了教室。
过了好几天,吴雨轩到办公室来找我。
“兰老师,不好了。爸爸说我之前定的那家书店卖的好多都是盗版书,里面都是错别字,还是换家买吧!”
“那成,你看着办吧!老师相信你的能力!”
“别家正版的要70元呢,您看?”
“那就每人再交20元吧,明天叫他们交给你,别弄掉了就行了。”我头也没抬。我特别喜欢这孩子,看着就让人放心。
过去的好几天,日子还是那样平常,和以前一样,孩子们都带好多课外书来看,吴雨轩也不例外,下课十分钟,低着个脑袋,看得眼睛眨也不眨。他的书厢,好厚的一沓书,慢慢看吧,小孩,书海宽着呢!
这天晚上八点过,我却接到他爸爸的短信――“兰老师,词典已到货。一共50本,每本50元,请您查收,会寄到学校的。”我一下子蒙了,小孩弄错了吗?多的钱到哪去了呢?我回了短信,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玻璃杯砸碎的声音,小孩大声的哭叫声……
怎么办,怎么给家长交代这多付的20元钱?如果不好好教育吴雨轩,他以后会不会还要撒谎?1000元哪!孩子,你的胆子可真不小呀!这一夜,我难以入眠。
作为班主任老师,最怕说谎的孩子,况切,这次,这个孩子平时是多么好的学生呀!
我反复回想,他怎么了,他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在我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遇到了无数个爱说谎的孩子,但吴雨轩是这么特殊,他的家教很严,人也很乖,这次,他到底怎么了呢?我还是信奉我的教育准责――相信孩子的可塑性,用智慧和宽容换来孩子的自我成长。
第二天.我告诉大家,兰老师真不该偷懒,吴雨轩毕竟只是个孩子,他把价钱弄错了,老师先把每人多付的20元退给大家,还是要谢谢雨轩为大家付出的时间,下次要细心点欧!我分明看到孩子低垂着头,眼里满是泪水…...
回到办公室,我发现我的桌厢里多了一张纸条,上面有方方正正的字体――老师,我错了,平时爸妈对我的管教很严,不怎么给零用钱,看着别的同学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我羡慕极了,您知道,我特别爱看书,可又没钱,于是,我才想到这个歪点子,谢谢您在全班同学中保护了我。
词典到学校的那天,我正好出去听课,回到学校,班上同学已人手一本了,大家正翻得起劲呢!我了解到――中午,吴雨轩早早到校,厚厚的词典,整整两箱,孩子一个人硬是从值班室搬到了四楼我们班,跑了好几回,汗水把他的校服都湿透了。
当吴雨轩来办公室把1000元交给我时,他似乎在等着我说什么,我仍然低头改本子,没看他一眼。
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自己,相信学生的优秀,如果每天和他在一起的老师都不愿意花时间来了解他,给他成长的空间,甚至再相信他了,那么这种有意或无意的否定就会伤及他们的自尊,甚至会给他们的心理埋下难以平复的障碍,有时甚至是终身的阴影。
我仍然没找他谈话,我在坚持着对他的信赖,学期结束的奖品我仍然请他在网上给大家买来好看的记念品,在最后的那天,他仍然作为“最爱集体奖”获得者在大家的羡慕眼光中接过了大红的奖状。
“不能让这件事成为他的思想负担,如果孩子能将这件事写出来,那么,他才真的释怀,才真的成长了。”我在自己的教育日志中这样写到。
在今年的给老师的一封信的习作中,不出我所料,吴雨轩在作文中写道“老师,谢谢您相信我不坏,是您带我走上了一条阳光大道,宽广的大道,两旁不仅有文学的树阴,让我的心灵沉,更有道德的太阳,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七月,是毕业班孩子“一去无回”的日子,可吴雨轩却约了好多孩子回母校好几回,他说舍不得这里,无论以后他走多远,这里永远是他起航的地方……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心理健康 课程整合 氟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 一、氟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简称FIAS)是美国教育家佛兰德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课堂行为分析技术。它包括三部分:一套描述课堂互动行为的编码系统,即量表(见表1);一套关于观察和记录编码的规定标准;一个用于显示数据,进行分析,实现研究目标的迁移矩阵。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分类表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观察和记录编码的规定标准:在课堂观察中,采用时间抽样的办法,一般每间隔3秒钟观察者就依照编码系统量表的分类记录下课堂过程相应的编码。一节45分钟的课大约有900个编码,这些编码反映了课堂中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而这些按事件按时间顺序连接成一个序列,又能呈现出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和风格。 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语言行为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为了帮助观察者准确判断师生语言行为的类别,该分析系统制定了以下观察原则:1、当不能确定某一种语言行为究竟属于哪一类时,选择远离“5”的类别,但不能选择类别“10”;2. 如果在3秒钟时间内出现多种语言行为时,把它们全部记录下来;3. 当教师叫某一位学生名字时,属于类别“4”;4. 当教师重复学生的正确回答时,属于类别“2”;5. 教师不是以嘲笑的态度和学生开玩笑,属于类别“2”,如果是讽刺、挖苦学生,属于类别“7”;6. 如果观察者不能确定某一种语言行为具体归属哪一类别时,就归属于“10”。
二、课例分析《学会沟通,让心靠近》
1. 主要教学过程描述
2. 数据统计与矩阵表格分析
表格中对角线上(左上到右下)的各个单元格叫做“稳态格”,表示某种行为出现的时间超过3 秒,即持续的做某事。如5―5 稳态格中的数字表示持续讲授,9―9 稳态格表示学生与教师的积极互动,10―10 稳态格则表示这段时间内课堂中进行的是一些无意义的语言或行为。
(1)师生的情感氛围。图中所示矩阵1―3行与1―3列相交的区域(浅灰色)为积极整合格,若在此区域内记录次数密集则表示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气氛融洽,是一种积极整合的表现。矩阵中7―8行与6―7列相交的区域(深灰色)为缺陷格,若在此区域内记录次数密集则表示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有隔阂,是课堂中应注意避免的现象。从矩阵中可以分析出,吴美玲老师的这节心理课落在积极整合格的记录81,而落在缺陷格的记录是3,积极整合格比例为8.55%,明显大于缺陷格比率0.31%,可见在多媒体环境下,这节心理健康课堂的师生情感氛围比较融洽。
(2)课堂结构。 弗兰德斯迁移矩阵分析公式、含义
在吴美玲老师的《沟通》这堂课上,教师语言比率为51%,学生语言比率为48.6%,可见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率,整堂课并非教师的“一言堂”,在体现了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沉寂比率为0.31%,但学生是在思考教师所给出的问题,也就是说,真正的沉寂比率为0,可见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利用率很高,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
(3)教师的倾向。《沟通》的课堂间接教学与直接教学的比值(1―4 列次数/5―7 列次数)为89.4%,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从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的比率(6―7 列次数/2―3 列次数)为10.5%来看,吴美玲老师对学生注重施加积极的影响,如鼓励、表扬、采纳等,避免批评、责骂等消极影响。
三、启示与结论
笔者通过上述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吴美玲老师执教的心理健康课,师生互动良好,课堂利用率和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教学效果好,且此结论是客观公正的。
对于大多数全科医生来说,当身为父母的人担心自己青少年的孩子有行为问题的时候,总会感到很棘手。全科医生所面临的困难是难以区分青少年的正常行为和心理问题。其实这种挑战不仅仅只有中国才有,世界各国的全科医生也面临同样的挑战[1]。2000年澳大利亚开展了一项《全国心理健康和幸福调查》,该调查显示,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流行率大约为19%[2]。
病史
一位姓刘的女学生,今年16岁,两年前她随父母一起从中国移民到澳大利亚。他们一家人工作非常勤奋,整天从早忙到晚,辛苦地经营一家食品店。父母对她的学业非常地关心,希望她今后能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直到3个月前,刘同学还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学生,在学校成绩拔尖,绝大多数课程都得到A的成绩。
不过,最近3个月以来,刘同学变得越来越具有“破坏性”,而且她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在家里,她经常跟妈妈争吵,变得非常粗暴无礼,这与她以往的性格相去甚远。上个星期学校校长给她爸爸打电话,询问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校长的电话让刘同学的父母非常担心,于是他们决定带刘同学来你的诊所看病。
你先跟刘同学的父母交谈了一下,得知这个孩子的一些表现。刘同学的睡眠情况不是很好,她经常很晚才睡觉,深夜里跟朋友煲电话粥,在网上跟朋友聊天,早上不愿意起床去学校。她父母说她穿衣服的风格跟以前都不一样了,而且经常跟学校的一群新朋友混在一起,而一般人都认为这些都是“坏孩子”。
你请刘同学的父母在候诊室里稍候,然后按照惯例,跟刘同学在诊室里单独地谈谈。你询问刘同学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她说自从移居到澳大利亚以后,就一直感到心情很不好。从中国的学校转到澳大利亚的学校,学校是陌生的、周围的人也是陌生的,这让她感到很发憷。在最初的那个阶段,她感到学校没有一个人理她。她说那是自己最困难的阶段,而且那个时候她脸上和后背长了不少“青春痘”,她认为自己很难看,对自己的看法越来越消极。她说自己不喝酒,也没有使用,饮食习惯也没有改变。不过她说最近半年自己的体质量减轻了3 kg。
健康检查
你给刘同学做心理状态检查。她看上去很安静、很内向。她坐在那里,眼睛看着下面,不断地搬弄自己的手指。她的情感是忧伤的。她不认为自己有任何妄想,也不认为自己有幻觉。她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定位还是比较清楚的。你给她做躯体健康检查,结果表明她是一个正常的健康女孩,只是在脸颊和背部有比较严重的囊肿性痤疮。生命体征也都正常,其他躯体检查也没有发现不正常的情况。她的体质量是57 kg。你一边检查,一边告诉她检查的结果都是正常的,你这种“实况评述”的做法是安慰她,让她放心地知道自己是正常的。
辅助检查
你给她安排了血液检查,结果证实全血计数检查、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检查、尿液检查都是正常的。
提 问
问题1:在给青少年做全面评估的过程中,你应该询问哪些关键的医学方面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问题2:你应该给刘同学做哪些鉴别诊断?
问题3:如果你考虑给青少年使用抗抑郁药,必须要考虑到哪些关键问题?
问题4:在管理青少年心理疾病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哪些与家庭有关的关键问题?
问题解答
问题1的解答
在青少年中心理健康障碍的流行率很高,但是很多卫生专业人员经常不能识别出青少年的这些问题。全科医生给青少年看病的过程,实际上是发现他们心理-社会健康问题的绝好机会,全科医生可以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做出诊断,并可以给青少年提供早期干预的服务。
有一个非常有用的筛查工具,名称为HEADSS,全科医生可以用这个工具来采集青少年的心理-社会病史[3-4]。这个工具的名称是六个敏感的筛查方面的缩写。全科医生在使用这个工具之前,应该先与青少年建立起很融洽的关系[4]。
HEADSS青少年心理-社会筛查工具:
H 家庭情况(Home situation)
了解青少年的家庭情况是很重要的,可以让全科医生知道青少年病人和谁在一起生活,他们之间相处状态如何。
有证据表明,与家庭的关系不好和(或)无家可归的情况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
E 教育/就业/经济情况(Education/Employment/ Economic situation)
很有必要掌握青少年病人在学校的行为、他们的学习成绩以及他们的行为和成绩在近期的变化。
询问青少年病人在家里遇到的压力或者在学校和工作场所受欺负的情况,这可以让全科医生洞察到青少年可能遭遇到的社会紧张性刺激因素。
A 活动(Activities)
兴趣爱好和活动参与可以预防心理障碍的发展。
对女性青少年来说,询问饮食情况和身体锻炼情况是非常适合的。同时通过了解饮食和锻炼情况,也能了解青少年病人是否有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D /吸烟/酒精(Drugs/Smoking/Alcohol)
在了解青少年的行为危险性方面,掌握物质使用方面的详细信息,这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使用什么物质、使用的频率是什么、使用物质的社交场景是什么。
S 性活动(Sexuality)
某些性活动(如性失禁)可以是精神病学诊断的依据。此外,有必要提供性传播疾病的筛查服务和妊娠检查。
S 自杀危险/心理学症状(Suicide risk/Psychological symptoms)
在给青少年病人看病过程中,自杀危险评估是必须要做的内容。
问题2的解答
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障碍包括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滥用障碍、行为障碍。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国际研究的结果,指出10%~20%的儿童和青少年有一个或多个心理或行为问题[5]。因此,当你遇到刘同学这样近期有行为改变的青少年病人时,必须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正常青少年:青少年表现出暂时的偏离行为(比如常见的冒险行为和违法行为),这是正常的。我们知道大多数青少年并没有心理健康问题,不过“问题青少年”中有四分之一需要进行精神病学诊断,并需要进一步的干预治疗。
刘同学近来的行为改变,是家长和学校都能够观察得到的。她不愿意上学、课堂上举止不当、改变穿衣的风格、结交朋友上的变化,都是非常常见的青少年行为变化。不过,刘同学还有睡眠上的问题、心境低落的问题,而且自信心也有变化,那么就很有必要进行下列鉴别诊断。
抑郁:青少年的抑郁不总是表现为典型的抑郁症状,如心境低落、睡眠紊乱、缺乏、体质量降低、食欲下降。青少年的主诉更倾向于躯体化症状,或者行为上的改变。在刘同学的案例中,她在表现出很多常见抑郁症状的同时,也表现出一些行为的改变。全科医生应该注意到一个关键点,即她刚从中国移民到澳大利亚,让她面临着很多适应问题,包括对环境、学校、社交网络的适应,在诊断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病人的这个背景。刘同学近来面临的这些生活紧张性刺激,提示全科医生考虑到她出现心境障碍。
物质滥用:年轻人的物质滥用问题,不仅仅物质依赖问题,而更经常是让青少年面临短期内受到伤害的危险。在青少年中,狂饮酒精是非常常见的。在澳大利亚,大约10%的青少年使用安非他明。刘同学的躯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都没有发现物质滥用的证据,而且她也否认使用酒精和非法药物。如果发现青少年有物质使用的情况,那么全科医生一定要进一步了解使用物质的种类和方法,以便掌握滥用行为的危险程度。而且,最好进行尿液筛查。
进食障碍:青少年和成人的进食障碍诊断标准是相同的。按照特定的进食障碍诊断要求,病人的临床特征包括自我强迫地饥饿、使用泻药、过度锻炼、固执地追求苗条体形,以及各种与适应不良行为相关的躯体症状和体征。
适应身体形象的变化,这是青少年心理-社会发育过程中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2011年《澳大利亚年轻人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一的年轻人担心自己的身体形象。虽然刘同学对自己的外表形象有负面的想法,但她主要是关注自己脸上的“青春痘”。通过询问我们知道刘同学体质量减少了3 kg,不过她否认自己改变饮食习惯。需要注意的是,进食障碍往往与抑郁同时存在,因此很有必要继续观察刘同学的饮食习惯和体质量变化。
精神病:在青春期和成人早期,可以出现各种精神病。因此,全科医生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以便能够尽早地诊断和管理精神病。在当下,刘同学没有表现出严重语言杂乱无章的情况,也没有思维和行为的严重混乱。而且,她也否认有负性症状,如妄想和幻觉。
刘同学学习成绩下降、衣着变化、争辩行为,可能与精神病发作的前驱阶段的症状是相同的。精神病前驱阶段通常出现在精神病症状发作前一年。前驱阶段的症状往往是很不特异的,如注意力降低、社交回避、古怪行为、忽略个人卫生、学业失败。因为这些前驱行为很不特异,所以很难做出精神病的诊断。不过,全科医生在今后对刘同学的随诊过程中,要一直保持警惕。
问题3的解答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使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全科医生应该识别出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各种环境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是对轻度和中度心境障碍的青少年病人的一线管理措施。
对4~6次心理学治疗无效的病人以及严重抑郁的病人,可以考虑采用药物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管理计划的一部分,在用药的同时,必须严密监测任何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对副作用进行恰当的管理。自杀想法和自杀行为是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在开抗抑郁药处方之前,必须要对青少年病人及其家长/照顾者进行教育,告诉他们识别自杀想法和自杀行为的步骤[6]。
在澳大利亚,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最主要的抑郁治疗药物。对于青少年病人,一线药物是氟西汀(商品名为百忧解)。澳大利亚药物副作用顾问委员会提供的指南,是全科医生给青少年病人开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临床指南。该指南要求全科医生要采取适宜的副作用监测措施,并在整个药物治疗过程中,持续地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和一般疗效。药物管理的关键时间是开始用药或改变剂量的24 h内,以及用药的7~10 d内[7]。
如果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无效,或者病人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全科医生应该先寻求专家的建议,然后再决定改换其他的抗抑郁药。应该避免让青少年病人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TACs),因为这类药会在服药过量时导致心脏毒性反应,并可能导致死亡。此外,目前的文献表明,三环类抗抑郁药对青少年抑郁的疗效不可靠。
问题4的解答
保密问题:对使用全科医学服务的青少年来说,保守他们的秘密是非常重要的服务内容。很多青少年之所以不愿意寻求医生的治疗服务,是害怕医生泄漏他们的隐私。当你把刘同学的父母请出诊室,并与刘同学单独谈话的时候,你一定要向这位青少年病人清楚地说明你为她保守秘密的原则,并且要核实她是不是明白了你的保密承诺。全科医生必须按照承诺去做;只有在明确的例外情况下,并且同时也得到青少年病人容许的情况下,才能向其他人(包括最亲近的人)提供涉及病人的信息;这些例外情况是指青少年可能伤害自己或别人的情况[8]。鉴于抑郁病人中自我伤害的比例比较高,所以说明特定情况下向别人提供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保护青少年病人的安全。
在需要刘同学的父母参与的情况下,要使用一些技术来确保刘同学本人仍然有自己的授权能力。比如,你可以让刘同学选择怎样把信息告诉别人,是让全科医生去跟她父母讲,还是在全科医生在场的情况下她自己跟父母讲[3]。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因此,为提高我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对心理的学认识,特组织一次“心灵飞翔”系列活动
作为青春的代言人,大学生总洋溢着年轻的活力、充满着狂热的激情,对新奇刺激的大型活动必定会踊跃参与,全程投入。这类的活动必能让主办协会的知名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让赞助的商家达到想要的最佳宣传效果,从而大家都得以大丰收。
在这个宣传的黄金月,哪个组织率先策划出极具创意的活动,哪个组织就能在新生中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同样哪个公司能在这个月做最有效的宣传,哪个公司就能树立稳固的校园品牌,更有利地去巩固这一片大市场。本次活动的策划通过了分析讨论,极具权威性。况且本次活动是将会成为最具特色的心理宣传活动、拥有极高的品牌文化,也是本学年的重头戏,因此得到校团委、温州市瓯海区心理学会、温州广播电台、温州都市报等官方组织的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届时必将能让活动的参与者感到耳目一新,兴奋不已;让赞助商尽情享受投资少回报高的乐趣!
二、市场分析
1,温州市瓯海区心理学会是温州权威的心理学会之一,在温州甚至全国都享有盛誉,其广泛的社会覆盖面,以及深远的意义,必将带动石市乃至全国的心理宣传活动。
2,温州广播电台是我市最大的电台之一,是向全国范围播放的节目,24小时全天候播音,收视率在温州电视台名列前茅,且具有广泛的收视群体,因此,对于心理宣传有重要意义。
3,温州医学院是浙江省重点院校之一,在浙江省具有相当知名度,定会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4,温州医学院的学生来源于各地,但和普通公民又不同,其一举一动定会引起人民的注意。
5,学校消费地域集中,针对性强,更适合行业的巩固与发展,让及周边产品深入学生群体当中。(处可写攒助商的名称及产品)
6,可次活动可通过电台及广播向全市播报,学生的投稿可在温州都市报发表,以此增大活动的宣传力度及扩大攒助商产品的知名度。
三、活动介绍
1.活动总目的:
大学生来源于社会,但又不同于一般社会公民,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比一般公民更多、更复杂,社会对他们的法律素质要求更高、更严格。这期特殊节目旨在增强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意识,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大学生真正做到知己、知彼,运用心理知识抵抗不良因素。也可以通过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将心理知识的宣传落到实处。
通过这次节目可以有效的减少大学生不必要的心理问题,使心理观念深入每一名大学生的心里,并通过此次节目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活动时间:4月11日~4月28日
3,活动性质:一次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公益活动
4,参加对象:全体温学生(其它高校亦可参与)及相关教师
5,宣传方式:海报(包括商家的兼顾广告),广播,传单,温州都市报等
6,现场布置:待定
7,活动内容:如下
系列活动一:心之序
1,活动性质:帮助广大同学更好地认识自我
2,活动内容:现场心理咨询
3,地点:四号楼广场
4,时间:4月11日~4月12日
5,内容:组织心理专家做现场咨询
6,参加对象:全体温学生(其它高校亦可参与)及相关教师
7,宣传方式:海报(包括商家的兼顾广告),广播,传单等
8,现场布置:待定
活动前期
4月11日:①在学校橱窗及宿舍区张贴有关心理知识的展示②在学校显眼位置张挂条幅(可由学校或商家提供)③通知各班班长及心理委员,让他们通知本班同学于4月12日到现场参加活动
④通知一位老师(本校或外聘)于明天作一次讲座及现场咨询
⑤对现场进行初步布置
⑥对全体学生作一次心理调查
⑦邀请广播台,电台,报社人员
活动期间(4月12日下午1:30)
Ⅰ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嘉宾入座
Ⅱ老师作讲座
Ⅲ主持人宣布现场人员对老师进行提问(即现场咨询)
Ⅳ由主持人带领升华主题,由学校,电台,广播台向全社会发起倡议,关注大学生心理建设
Ⅴ欢送领导及相关人员
(以上过程中广播台,电台,报社人员随时进行现场采访及报道)
活动后期
Ⅰ,对场地进行整理
Ⅱ,写通迅稿,将通迅稿上传社团联网:作一次民意调查,听取群众对此次活动
的反应及意见(学生的通讯稿及感想也可投稿至温州都市报进行发表)
Ⅲ,总结此次活动的优点及不足,将此次活动的相关材料作整理并贮存
一,与会人员:各院学生,辅导员,院领导,心理方面专家(电视台安排),主持人
二,物资预算:待定
三,细节问题
⒈会场秩序及气氛(及时通知领掌人员,调动会场气氛)
2.人员到场(及时通知各班长作好这方面工作)
3.物品道具(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确保及时供应及归还)
4,开场前要及时迎接领导及相关人员(如记者等)
5,结束时要及时欢送领导及相关人员(如记者等)
八,责任落实表
主要责任人
负责的相关内容
负责活动总策划及人员调配
负责活动期间的各和打印工作及活动前后的资料整理,会议记录
负责现场的道具,话筒,音乐的控制
负责现场的秩序维护及工作人员联系及领掌
负责请老师及讲座现场的布置
负责活动前的宣传工作(包括张贴有关心理的传单,发放传单,张贴横幅等)
此次活动学校的重要文件和通知,做到消息上网,活动上网,文字材料上网,努力打造此次活动的网上世界
负责与外商的联系及拉攒助,联系广播台,电台,报社人员
负责此次活动的财务管理
系列活动二:心之语
1,活动性质:在全校营造良好的关爱心理健康的氛围。
2,活动内容:情系红丝带——寄托心情,播种爱心树
3,活动主题:成长的路上,总有许多的关爱和心动。让我们的心灵多一份宽容,多一种感动,让我们对生命充满信心,抛掉苦恼,释放悲伤,寄托心情,放飞希望!
4,地点:四号楼广场及学校旁空地
5,时间:4月20日
6,内容:制作一棵留言树,将形如树叶的纸片发给同学,让同学写出内心的烦恼和快乐,同时也可以解答他人的苦恼,贴到树上,并将它种下(也可对他命名)
7,参加对象:每班各3个代表及相关指导老师
8,宣传方式:海报(包括商家的兼顾广告),广播,传单等
活动前期
4月18日:①在学校橱窗及宿舍区张贴有关心理知识及栽种方面的展示
②在学校显眼位置张挂条幅(可由学校或商家提供)
③通知各班班长及心理委员,让他们派3个代表参加活动
④通知二位懂栽种的老师于后天到现场作指导
⑤准备好足够的树苗(来源可由商家提供)
⑥准备好足够的卡片、红丝带、铲
⑦准备好足够的饮用水(植树过程中可能有同学或老师会口渴)
⑧邀请广播台,电台,报社人员
活动期间(4月20日下午1:30)
Ⅰ,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介绍相关人员(如指导老师,广播台,电台,报社人员等)
Ⅱ,每个班领取一棵树苗,一张卡片,一根红丝带
Ⅲ,每个人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卡片上,并用红丝带系在树苗上
Ⅳ,指导老师对如何植树作讲解
Ⅴ,将树苗移到学校旁空地(Ⅰ~~Ⅳ在四号楼广场完成)
Ⅵ,学生各自植树
Ⅶ,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Ⅷ,欢送相关人员
(以上过程中广播台,电台,报社人员随时进行现场采访及报道)
活动后期
Ⅰ,对场地进行整理
Ⅱ,写通迅稿,将通迅稿上传社团联网:作一次民意调查,听取群众对此次活动的反应及意见(学生的通讯稿及感想也可投稿至温州都市报进行发表)
Ⅲ,总结此次活动的优点及不足,将此次活动的相关材料作整理并贮存
一,与会人员:学生代表,指导老师,院领导,主持人,辅导员
二,物资预算:待定
三,细节问题
⒈会场秩序及气氛
2.人员到场(及时通知各班长作好这方面工作)
3.物品道具(如树苗,卡片,红丝带,水等)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确保及时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