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蒙古族舞蹈范文

蒙古族舞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蒙古族舞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蒙古族舞蹈

第1篇:蒙古族舞蹈范文

[中图分类号]:J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7--01

前言:近年来,随着世界性文化的互相渗透,人们的视野逐渐开阔,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民族文化及特征弱化的状况,基于此,带有关民族标签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在时代变革的潮流中,信息化产业的涌现令人们看到了太多同质事物,在这种情形之下,现代艺术领域肩负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让民族舞蹈保持其独有的艺术特征,令民族文化在世世代代的演进过程中发扬光大。

一、当代蒙古族舞蹈与藏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分析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蒙古舞蹈与藏族舞蹈作为我国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让各民族人民都认识到它的独特魅力。民族舞蹈除却其本身的舞蹈艺术特征以外,还体现着浓厚的地域性文化特点,因此,在蒙古族舞蹈与藏族舞蹈艺术的背后隐藏着的蒙古族与藏族文化值得我们去深度挖掘。在此之前,理清这两种舞蹈类型的本质及其艺术特征十分关键。

(一)浅析当代蒙古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1.蒙古族舞蹈类型概述

长久以来,蒙古族的生活疆域辽阔,且人口数量也较为稳定,生活富足。在我国很多区域都有蒙古族人居住,但不同地区的蒙古族舞蹈及生活习惯也略有差异。从大体上来看,蒙古族舞蹈这一舞蹈形式主要体现出人们丰收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在草原上骑马狂奔的畅快之意。

2.蒙古族舞蹈艺术特征

有这样一首古老的歌曲,其中的几句歌词,在现代近乎家喻户晓。“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窟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段文字形象地描述了游牧民族驰骋在大草原上,以蓝天为帐篷、绿野为毡毯的豪迈气概。蒙古族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人民生活在这种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养成了他们淳朴的个性[1]。长期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人和农耕民族的安土重迁、乐天知命的性格孑然相反,蒙古族的个性当中有强悍、桀骜不驯的特点,并且蒙古族的人民体魄十分强健[2]。因此,蒙古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在蒙古族人的生活特点中遍寻得到。其艺术特征具体可以归纳为:豪放、载歌载舞、舞姿舒展流畅等。其中,“安代”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舞蹈,以舞步雄健粗狂著称,含有顿足、跳等舞姿动作。另外,蒙古族舞蹈还多与伴奏乐器相结合,提、压手腕以及全身微颤等动作是蒙古族舞蹈的主要特征。

(二)浅析当代藏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1.藏族舞蹈类型概述

藏族舞蹈同样也是我国民族传统舞蹈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舞种之一,相对于蒙古族舞蹈而言,藏族舞蹈的艺术特征较为极端,因藏族舞蹈有两种风格:其一,舞蹈动作多以舒缓为主,造型多样化;其二,舞蹈动作与灵活的节奏相呼应,给人以一种急促之感。总体来看,当代藏族舞蹈这一艺术门类在其发展演进过程中仍旧保留藏传佛教歌舞中的元素,呈现一种神秘、浩大的舞蹈形象。

2.藏族舞蹈艺术特征

由于藏族的宗教文化发展较早,且宗教文化已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深深渗透于藏族人民的内心深处。从本质上来看,藏族的宗教文化与其舞蹈艺术也有着不可割裂的渊源。在藏族群落出现伊始,部落当中有存在原始的“宗教乐舞”,这种民族化的舞蹈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逐渐藏族部落舞蹈被演变成犀牛舞、狮子舞等带有生活气息的舞蹈,舞蹈中有很多模仿自然界中生物活动的姿势,而且,这些舞蹈带有明显的藏族文化特征[3]。现代藏族舞蹈的特征较之原始时期有所不同,毕竟经过了数年的传承以及现代文化的交融,但一部分藏族文化仍以舞蹈的形式留存至今,舞蹈中的宗教文化元素以及动物图腾类舞蹈仍旧是藏族舞蹈中的重要艺术特征。

总而言之,在极为特殊的带有地域文化性质的民族生活环境中,蒙古族人民与藏族族人民都养成了不同其他族群的生活习性。从其生存的地貌特征来看,蒙古族和藏族人民都拥有着广袤的土地,供其生活、狩猎和农耕。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生存,蒙古族及藏族舞蹈的艺术特征都带有一种豪迈之气与磅礴之感。

二、民族舞蹈艺术背后所折射出的民族文化底蕴

相对于传统的带有民族特色的生活化舞蹈,在经历了世代传承后的当代民族舞蹈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且当代民族舞蹈的结构被重新策划,往往是通过对民族舞蹈动作的编排和设计,再借由民族服装等元素来突显民族舞蹈的特色,让人们通过这些民族舞蹈元素的集中化设计,可以很直观的得出民族舞蹈的结论。通过对蒙古族舞蹈与藏族舞蹈类型及其艺术特征的详细分析,可以明显看到这两类舞种的差别,以及背后所呈现的蒙古族与藏族文化的内涵。尤其是在现场观摩舞者演绎民族舞蹈的时候,可以从内心去理解舞蹈人物所面临的处境,以及感受到带有地域特征的生活气息,这是与其他艺术门类有所不同的艺术特色。

第2篇:蒙古族舞蹈范文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 创作风格 艺术特点

蒙古民族的精神气质是蒙古族舞蹈艺术的灵魂,形体表演是感情的宣泄。健美豪放、动感洒脱的舞蹈动作表现了蒙古族男性的阳刚之气,而端庄典雅、舒展明快的舞蹈动作则展现了蒙古族女性的柔丽之美。舞蹈家们通过自己肩、胸、腰、臂、腕、手、腿、脚协调配合的动律,让肢体尽情舒展于无遮无拦的蓝天草原之间,为我们生动地展示着蒙古族的舞蹈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为世界舞台奉献出独特的草原之美。她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的健康气质。建国后蒙古族舞蹈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舞蹈风格从朴素的捕捉舞蹈形象到编创者个性的升华,各有特点。本文选取了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个蒙族舞蹈:《牧马舞》《奔腾》和《搏回蓝天》来分析蒙古族舞蹈的创作风格及形成原因。

一、从生活中激发灵感,捕捉朴素的舞蹈形象

舞蹈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舞蹈语汇和不同风格特点的“标准”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贾作光曾说到:“要学好一种舞蹈就必须掌握它的全部特点和标准,讲标准就要谈‘规范化’;而所谓讲‘规范化’就是将生活中产生、又在生活中经过无数民间艺术家长期发展形成的、能鲜明体现本民族生活和性格的舞蹈特点固定下来。”

贾作光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讲究舞蹈的韵律和节奏,将情、舞、乐等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早在50年代《牧马舞》的创作中,他就意识到舞蹈动作要从生活中去提炼并积极从事着继承、借鉴传统的工作。《牧马舞》从牧民生活出发,他在内蒙古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从牧民骑马、训马、摔跤、挤奶、射箭等劳动生活中,观察、捕捉、提炼和创造了新的民族舞蹈语汇,提炼了牧民放马的典型形态,把握了舞蹈形象化的套马、拴马、骑马、飞驰等典型动作,表现了蒙古民族朴实粗犷、剽悍英武的精神气质,成功地塑造了性格豪迈、马术高超的牧民形象。

从《牧马舞》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贾作光创作舞蹈动作从生活中提炼,却并非单纯模仿,而是把具象动态美化、优化、韵律化,把舞蹈技巧紧密地和牧民性格凝结在一起。这一时期的舞蹈创作不论是观察还是模仿,都着力于强调舞蹈形象的“生活源泉”和“舞蹈本体”。

二、从时代中汲取精神,抒发浓郁的民族情感

20世纪80年代中叶,内蒙古草原乃至整个中国大地沉浸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之中,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地奔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正是基于这种时代特点,这一时期创作的舞蹈风格都极具强烈的民族情感,其中《奔腾》就是一部代表作。

《奔腾》由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创作并于1986年首演,一经演出,便以其生动的气韵、磅礴的气势、浓郁的民族风格引起强烈的震撼。《奔腾》的编导马跃正是重塑了民族舞蹈素材中最重要的语言风格,他不仅仅让舞蹈停留在马姿,马步,马舞的舞蹈形式中,更着力于刻画漫漫草地和茫茫大漠塑造的“马背民族”粗犷、豪放、强悍的性格特征,还有对待生活的热情与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以领舞、群舞的相互衬托,展现出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雄伟气势。其中更以“人”的“信马由缰”与“马”的“奔腾飞驰”交相挥映,迸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为观众展现了一幅蒙族人骑马奔腾朝气勃勃的画面,这种创新的表现手法使这个舞蹈更贴近民族情感。

《奔腾》这部作品代表了新时期整个中华民族昂扬奋发的生命状态。表演者激昂的神情,气势蓬勃的舞台气氛,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全都囊括其中,直到如今还是作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不断活跃在舞台上。这一创作不局限于舞蹈形态上,使整个舞蹈看来无形的民族力量大于舞蹈形式。这个舞蹈是对蒙古族舞蹈创作的重要突破,它不满足于一般意义的民族风格展现,而是通过体现蒙古民族须臾难离的马的“灵魂”搏击,揭示这个民族对生命的感悟。

三、从审美中创新思想,追求自我的个性升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虽然根植于民间肥沃的土壤中,但它们的风格特征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是时代的原因,也是编创者思想创新的原因,所以,在这一社会时期,民族民间舞蹈出现了符合当代社会情感、运用编舞技巧表达主题乃至情感的舞蹈作品。其中《搏回蓝天》可以称为一部代表作。

《搏回蓝天》是由万马尖措编导的蒙族独舞,舞者从一只鹰的角度刻画了被剥夺生存环境和自由意志与生命的悲哀,带有一定故事情节与主题,舞蹈中动作元素的设计,虽然大部分是课堂组合的变形,但不乏是一次大胆地尝试。它的诞生符合当代的审美取向,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运用方法非常生动,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像万马尖措一样,运用民族舞蹈语汇编创出具有当代审美倾向的舞蹈作品,是一种新风尚。这些舞蹈的编创者已远远不满足于单一模仿动物或象征祭祀性的舞蹈形态,需要创新,在保护好民族民间艺术原始魅力的基础上不断输入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艺术血液,从原生态、课堂训练中的舞蹈转变为符合时代精神的舞蹈艺术。这不仅需要编导在观念、意识和思维上的创新,更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但无论怎样,舞蹈最重要的是打动观众的内心,不管民族舞蹈艺术随着时间流逝如何发展,与观众的沟通、与心灵的对话是舞蹈艺术亘古不变的追求。

从《牧马舞》到《奔腾》到《搏回蓝天》,我们无法定论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孰好孰坏,就像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原生态艺术和舞台艺术的话题一样。对于今天的民间舞蹈创作而言,当代有许许多多作品从反映真实、纯朴、热情的社会生产到奔放、唯美的民族民间舞蹈,这为民间舞蹈带来了新的生命。从而使民族舞蹈具有了新的品格。时代在前进,民族舞蹈这种活跃的艺术形态就必然不会停滞,编创者在继承原有舞蹈风格特征的基础上,不断“拿来”与“创新”,既彰显民族舞蹈“母语”的文化特异性,又具有时代性。在各个不同时期向我们展示不同的风采,而每一种风采都是民族舞蹈文化发展长河中不可缺少、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第3篇:蒙古族舞蹈范文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 发展 思考

蒙古族舞蹈源于人们的生活,是从人们的生活中不断提炼而成的。在蒙古族舞蹈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创新,并结合蒙古族舞蹈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发展方案,进而推动蒙古族舞蹈的发展。蒙古族舞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传承发展下去。

一、蒙古族舞蹈的特点

(一)蒙古族舞蹈具有包容性

蒙古族舞蹈来源于群众,准确反映了群众的情感。蒙古族舞蹈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蒙古族舞蹈参与的人数非常多,参与者不受年龄、性别、职业的限制,只要是对蒙古族舞蹈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成为蒙古族舞蹈的一员。蒙古族舞蹈是一种全民活动,也是社会文化的体现。

(二)蒙古族舞蹈具有广泛性

蒙古族舞蹈的表现形式主要受当地文化、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舞蹈的形式和内容都大不相同。蒙古族舞蹈没有特定的活动地点,人们可以在任意地点跳蒙古族舞蹈。由此可以看出,蒙古族舞蹈的形式和地域都具有广泛性。

二、蒙古族舞蹈存在的必要性

(一)蒙古族舞蹈是人类文明的起源

舞蹈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蒙古族舞蹈。在古代,人们应舞蹈来展示自己的魅力。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主要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意。蒙古族舞蹈可以让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先进,蒙古族舞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蒙古族舞蹈具有独特的魅力,蒙古族舞蹈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二)蒙古族舞蹈是情感表达的最佳选择

蒙古族舞蹈可以更好地传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意。在古代,蒙古族舞蹈和语言具有同等地位。蒙古族舞蹈可以激起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也可以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压力不断增大,蒙古族舞蹈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蒙古族舞蹈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联。

(三)蒙古族舞蹈是人们强健体魄、锻炼意志的最佳方式

随着蒙古族舞蹈的不断发展,蒙古族舞蹈的形式和作用逐渐多元化,蒙古族舞蹈不仅是表达情感的手段,更是强健体魄、锻炼意志的最佳方式。

三、蒙古族舞蹈发展对策

(一)合理选择舞蹈编排内容

蒙古族舞蹈创编者必须要结合群众的需求合理地选择舞蹈创编的内容。合理的蒙古族舞蹈形式和内容才更容易被群众所接受。如今,蒙古族舞蹈必须具有一定的娱乐性。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开心的时候才会手舞足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蒙古族舞蹈的娱乐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蒙古族舞蹈在形式和内容上必须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蒙古族舞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群众参与蒙古族舞蹈的积极性和热情。但是,现在很多蒙古族舞蹈创编人员在没有充分了解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就对蒙古族舞蹈形式和内容进行编排,导致蒙古族舞蹈的形式和内容和群众的实际需求相背离,群众无法在蒙古族舞蹈中感受到乐趣,群众也很难在蒙古族舞蹈中找到情感的共鸣,这样的蒙古族舞蹈就失去了创编的价值和意义。

合理的蒙古族舞蹈形式和内容也可以让参与者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情感。虽然蒙古族舞蹈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是,蒙古族舞蹈的参与者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情感表达的方式,蒙古族舞蹈参与者希望在蒙古族舞蹈中找到共鸣。我国蒙古族舞蹈参与者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舞蹈训练,蒙古族舞蹈创编人员一定要结合舞蹈参与者的实际情况编制舞蹈内容。蒙古族舞蹈一定要具有亲民性,如果蒙古族舞蹈和群众的实际想脱离,群众就无法在蒙古族舞蹈中享受到快乐。

(二)蒙古族舞蹈创编要和社会文化、企业文化相结合

我国社会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蒙古族舞蹈创编人员要把社会文化企业文化贯穿到蒙古族舞蹈中。

(三)创新蒙古族舞蹈形式

如今,蒙古族舞蹈已经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随着蒙古族舞蹈的不断发展,蒙古族舞蹈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多元化,蒙古族舞蹈已经成为人们释放压力、娱乐、交流的最佳方式。蒙古族舞蹈创编人员应该考虑到舞蹈参与人员的多元化,进一步推进蒙古族舞蹈创编的多元化。青少年也是蒙古族舞蹈的参与者。青少年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蒙古族舞蹈创编者在编排青年蒙古族舞蹈时一定要结合青少年的性格特点和实际需求,提高蒙古族舞蹈创编的合理性。舞蹈创编人员也可以把现代技术融入到蒙古族舞蹈创编中,增加蒙古族舞蹈的时代性。蒙古族舞蹈在创编的过程中也可以借鉴其他舞蹈的创编形式。

蒙古族舞蹈主要来源于生活,蒙古族舞蹈创编人员应该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不断积累蒙古族舞蹈创编的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研究分析,从这些素材中找到具有代表性的素材,合理地创编群众舞蹈的形式和内容。蒙古族舞蹈创编人员应该根据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合理选择舞蹈音乐,舒缓的音乐可以让人享受到舞蹈的魅力,欢快的音乐可以让人感受到蒙古族舞蹈的激情。蒙古族舞蹈创编者还要合理的制定舞蹈的运动时间,恰当的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可以更好地帮助参与者释放压力。

四、结语

合理的蒙古族舞蹈形式和内容也可以让参与者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情感。虽然蒙古族舞蹈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是,蒙古族舞蹈的参与者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情感表达的方式,蒙古族舞蹈参与者希望在蒙古族舞蹈中找到共鸣。如今,蒙古族舞蹈已经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参考文献:

[1]郭宇.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李辉.当代蒙古族调查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第4篇:蒙古族舞蹈范文

关键词:蒙古舞;风格;特征

蒙古是我国人口众多且文化特色浓郁的少数民族之一,蒙古舞更是蒙古族文化艺术思想和生活特征、场景的完美融合。通过对蒙古舞风格的把握,可以为人们欣赏蒙古舞的艺术美带来更加深刻的认知。认真了解蒙古舞蹈表演的风格,对于了解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了解蒙古族的群体性格特点和文化风俗意义

重大。

一、热情豪放的风格

蒙古族的热情好客是众所周知的,这一点在蒙古待人接物的各个细节都有很好的表现,不过其最突出的表现还是在舞蹈方

面。蒙古舞的豪放风格在“安代舞”中体现的最为强烈。在我国黑龙江地区、蒙古地区和辽宁地区普遍流行这种舞蹈,多个人一起表演,在技巧上并没有多大难度,游客的参与度非常高,是蒙古族民众用来招待游客的常见舞蹈形式,最能够体现蒙古族豪放热情的待人风俗。

二、优雅柔和的风格

蒙古族的舞蹈也并非全部都是热情豪放的风格,在一些特定的舞蹈中,更多地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柔和优雅的内涵。比如蒙古族中的“盅碗舞”,在鄂尔多斯等地区大为盛行。这种舞蹈讲究动作的随意性,能够比较轻松地根据场内的气氛来做调节,具有比较灵活的舞蹈动作和形式,因此也更容易充分地表现舞蹈者的舞蹈功底和才华,是一种在节奏上较为轻松、随意的舞蹈方式,在历史上曾经被作为祭祀和祝贺的主要舞蹈形式。

三、敏捷机智的风格

蒙古民族的生活环境,千百年来的生活习惯和习俗等都决定了这个民族的骁勇善战。而在身体反应、头脑反应方面的机智、敏捷和灵活可以说是这种民族特点的最佳体现。蒙古族的“牛头虎舞”,就是一种再现牛虎争斗场景的舞蹈,它讲究的是动作的迅速、敏捷,反应的快速,灵活,充分表现出了野兽争斗场景的激烈和生动。舞蹈者的表演越机智、敏锐,表现出来的舞蹈艺术感染力越强烈,是一种非常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舞蹈形式。

四、粗犷不羁的风格

粗犷不羁,这是游牧民族特有的风格。长期在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族,在与大自然抗争,与牲畜做伴和与其他部落进行争斗的过程中,粗犷不羁的性情得以凸显。在蒙古舞蹈中,以蒙古摔跤最能够体现这种粗犷的风格。在蒙古摔跤舞蹈中,一个人饰演两个角色,用木偶的形式将摔跤舞表现出来,通过夸张的动作可以获得非常生动的表演效果,非常灵活地彰显了蒙古族那种粗犷豪放的舞蹈风情。这种粗犷之中有着浓烈的情感和热情,并不是粗野和无礼,非常能够体现草原生活的热烈昂扬,让人观之印象深刻。

五、愉快乐观的风格

蒙古民众在与大自然抗争、与艰苦生活环境抗争的过程中很容易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这也历练了他们无所畏惧、乐观向上的民族性情。在蒙古族的筷子舞等舞蹈动作中,舞蹈者一边唱歌一边用筷子敲打身体各个部位,从而营造出一种非常明快、乐观、活泼的舞蹈气氛,让每一个参观舞蹈的人都能跟随着舞蹈和音乐的节奏享受那种欢快淋漓的感觉。这种愉快乐观的风格很容易感染大家,让人们见识到草原民族在面对生活的时候有比我们想象中更好的精神状态。

蒙古舞是一种风格迥异而特色鲜明的舞蹈形式,其中根据舞蹈要表现的内容不同、舞蹈创立的背景不同、舞蹈表演的场合不同,其具体的风格也会有所不同。对蒙古舞的欣赏和认知要建立在充分了解舞蹈背景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这才能确保对蒙古舞的正确认知。

第5篇:蒙古族舞蹈范文

摘要:舞蹈创作者根据个人经历、生活环境、、时代要求等多种因素编创出体现民族自我的舞蹈,让每个舞种裂变出许多异彩纷呈的剧目,具象地绽放在舞台上。本文将通过分析不同时期蒙古族舞蹈的创作风格,来探讨风格的变化及形成原因。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创作风格艺术特点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受草原文化的影响,舞蹈风格彪悍矫健。传统的舞蹈有: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盅碗舞等。这些舞蹈节奏欢快、舞步轻捷,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的健康气质。建国后蒙古族舞蹈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舞蹈风格从朴素的捕捉舞蹈形象到编创者个性的升华,各有特点。本文选取了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个蒙族舞蹈:《牧马舞》《奔腾》和《搏回蓝天》来分析蒙古族舞蹈的创作风格及形成原因。

一、从生活中激发灵感,捕捉朴素的舞蹈形象

舞蹈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舞蹈语汇和不同风格特点的“标准”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贾作光曾说到:“要学好一种舞蹈就必须掌握它的全部特点和标准,讲标准就要谈‘规范化’;而所谓讲‘规范化’就是将生活中产生、又在生活中经过无数民间艺术家长期发展形成的、能鲜明体现本民族生活和性格的舞蹈特点固定下来。”

贾作光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讲究舞蹈的韵律和节奏,将情、舞、乐等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早在50年代《牧马舞》的创作中,他就意识到舞蹈动作要从生活中去提炼并积极从事着继承、借鉴传统的工作。《牧马舞》从牧民生活出发,他在内蒙古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从牧民骑马、训马、摔跤、挤奶、射箭等劳动生活中,观察、捕捉、提炼和创造了新的民族舞蹈语汇,提炼了牧民放马的典型形态,把握了舞蹈形象化的套马、拴马、骑马、飞驰等典型动作,表现了蒙古民族朴实粗犷、剽悍英武的精神气质,成功地塑造了性格豪迈、马术高超的牧民形象。

从《牧马舞》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贾作光创作舞蹈动作从生活中提炼,却并非单纯模仿,而是把具象动态美化、优化、韵律化,把舞蹈技巧紧密地和牧民性格凝结在一起。这一时期的舞蹈创作不论是观察还是模仿,都着力于强调舞蹈形象的“生活源泉”和“舞蹈本体”。

二、从时代中汲取精神,抒发浓郁的民族情感

20世纪80年代中叶,内蒙古草原乃至整个中国大地沉浸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之中,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地奔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正是基于这种时代特点,这一时期创作的舞蹈风格都极具强烈的民族情感,其中《奔腾》就是一部代表作。

《奔腾》由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创作并于1986年首演,一经演出,便以其生动的气韵、磅礴的气势、浓郁的民族风格引起强烈的震撼。《奔腾》的编导马跃正是重塑了民族舞蹈素材中最重要的语言风格,他不仅仅让舞蹈停留在马姿,马步,马舞的舞蹈形式中,更着力于刻画漫漫草地和茫茫大漠塑造的“马背民族”粗犷、豪放、强悍的性格特征,还有对待生活的热情与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以领舞、群舞的相互衬托,展现出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雄伟气势。其中更以“人”的“信马由缰”与“马”的“奔腾飞驰”交相挥映,迸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为观众展现了一幅蒙族人骑马奔腾朝气勃勃的画面,这种创新的表现手法使这个舞蹈更贴近民族情感。

《奔腾》这部作品代表了新时期整个中华民族昂扬奋发的生命状态。表演者激昂的神情,气势蓬勃的舞台气氛,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全都囊括其中,直到如今还是作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不断活跃在舞台上。这一创作不局限于舞蹈形态上,使整个舞蹈看来无形的民族力量大于舞蹈形式。这个舞蹈是对蒙古族舞蹈创作的重要突破,它不满足于一般意义的民族风格展现,而是通过体现蒙古民族须臾难离的马的"灵魂"搏击,揭示这个民族对生命的感悟。

三、从审美中创新思想,追求自我的个性升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虽然根植于民间肥沃的土壤中,但它们的风格特征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是时代的原因,也是编创者思想创新的原因,所以,在这一社会时期,民族民间舞蹈出现了符合当代社会情感、运用编舞技巧表达主题乃至情感的舞蹈作品。其中《搏回蓝天》可以称为一部代表作。

《搏回蓝天》是由万马尖措编导的蒙族独舞,舞者从一只鹰的角度刻画了被剥夺生存环境和自由意志与生命的悲哀,带有一定故事情节与主题,舞蹈中动作元素的设计,虽然大部分是课堂组合的变形,但不乏是一次大胆地尝试。它的诞生符合当代的审美取向,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运用方法非常生动,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像万马尖措一样,运用民族舞蹈语汇编创出具有当代审美倾向的舞蹈作品,是一种新风尚。这些舞蹈的编创者已远远不满足于单一模仿动物或象征祭祀性的舞蹈形态,需要创新,在保护好民族民间艺术原始魅力的基础上不断输入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艺术血液,从原生态、课堂训练中的舞蹈转变为符合时代精神的舞蹈艺术。这不仅需要编导在观念、意识和思维上的创新,更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但无论怎样,舞蹈最重要的是打动观众的内心,不管民族舞蹈艺术随着时间流逝如何发展,与观众的沟通、与心灵的对话是舞蹈艺术亘古不变的追求。

从《牧马舞》到《奔腾》到《搏回蓝天》,我们无法定论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孰好孰坏,就像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原生态艺术和舞台艺术的话题一样。对于今天的民间舞蹈创作而言,当代有许许多多作品从反映真实、纯朴、热情的社会生产到奔放、唯美的民族民间舞蹈,这为民间舞蹈带来了新的生命。从而使民族舞蹈具有了新的品格。时代在前进,民族舞蹈这种活跃的艺术形态就必然不会停滞,编创者在继承原有舞蹈风格特征的基础上,不断“拿来”与“创新”,既彰显民族舞蹈“母语”的文化特异性,又具有时代性。在各个不同时期向我们展示不同的风采,而每一种风采都是民族舞蹈文化发展长河中不可缺少、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贾作光著.《贾作光舞蹈艺术文集自序》.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第6篇:蒙古族舞蹈范文

蒙古族舞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育的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蒙古族传统舞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文化性、艺术性和教育性三者的有机结合,是民族文化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交叉而产生的结果,是符合蒙古族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和方式。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逐渐从个别心理咨询走向了团体预防教育。把蒙古族舞蹈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教师利用学生擅长的民族舞蹈,通过积极引导,打开心扉,表达情感,释放压力,最后达到身心和谐。它不仅保证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得到继承和发展,而且能顺利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灵成长。

蒙古族舞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中应用的可行性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及其心理价值。蒙古族是一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在蒙古族的生活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强身健体、安抚心灵的作用。因此,蒙古族舞蹈作为蒙古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不仅具有健身功能,也具有心理审美价值。这为蒙古族舞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现实依据。蒙古族舞蹈的类型众多,但是在民间广泛流行的、蒙古族群众最熟悉的舞蹈是自娱性舞蹈,比如安代舞、萨吾尔登、毕何利格、筷子舞等。民间自娱性舞蹈是民间自发的,包含了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属于个人情绪的抒发,一种是与他人感情的交流。自娱性舞蹈都是以个人的喜怒哀乐为出发点,如果没有个人情感的生发,便没有舞蹈。自娱性舞蹈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舞蹈最初的语言方式也是因交流所产生。[1]无论是个人感情的抒发还是人与人情感的交流,均具有调节生理、发泄情绪和改善社会交往的心理功能。表现性艺术治疗理论也认为舞蹈艺术活动本身即具有治疗功能。所谓的治疗是指减轻或消除已经表现在外的不正常行为。学生中有心理困扰和心理行为偏差的表现,通过舞蹈治疗,使得困扰和问题减轻,行为得以矫正,这就达到了治疗的目的。在蒙古族舞蹈心理治疗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感知和体验蒙古族舞蹈作品与动作,不仅在感知觉上得到享受,还产生生理上的,树立良好的自信心,缓和情绪冲突,改善社会交往,增强自我认知能力,从而达到身心和谐。蒙古族中小学生的性格大多数表现为非常腼腆、自卑,在社会交往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不善于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因此,当今占主导地位的谈话式心理咨询与训练方式不适合蒙古族学生群体。可是蒙古族能歌善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运用他们所熟悉和喜爱的民族舞蹈,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解决情绪、心理和社会交往等问题。蒙古舞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舞蹈治疗理论中得到理论支持。舞动治疗始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美国舞动治疗协会将之定义为“通过运用舞蹈动作促进个体情绪、身体、认知和社会整合的心理疗法”。舞动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协助舞动治疗者将内心的感受、体验、情绪等释放出来,感受到自己对个人存在的控制能力。美国舞蹈家、现代舞的创始人伊莎多拉•邓肯倡导一种不受局限的、回归自然的“心灵之舞”。她反对违反人体自然的舞蹈形式,反对程序化和技巧化的风格,摒弃芭蕾舞鞋的束缚,而强调舞蹈语汇的自发性、率真性和个人化的表情,并且着重个人对身体的体验与心理感情的自然流露。[2]这进一步从科学理论角度阐释了蒙古舞蹈在蒙古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

蒙古族舞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步骤、策略及注意事项

第7篇:蒙古族舞蹈范文

关键词:顶碗舞;技巧;蒙古族

蒙古族的顶碗舞技巧就有一定的难度,要求舞者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能够达到熟练自然的境界。同时顶碗舞的技巧与蒙古族的足球文化相融合,女性顶碗舞舒展端庄,男性顶碗舞粗犷淳朴,表达了蒙古族浩瀚深沉、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

一、蒙古族顶碗舞技巧的发展

(一)舞台调度具有越来越高的充分性

最初的蒙古族顶碗舞的表演空间主要是蒙古包或祭祀场所,受到表演空间的限制,顶碗舞以上身动作为主,包括腰部、手腕、手臂和肩膀的动作。随着其表演空间的发展,其表演空间从民间走向舞台,舞蹈编导开始对舞台表演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体现了更加充分的舞台调度,这也对顶碗舞的技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女子独舞《盅碗舞》(莫德格玛表演)的出场动作包括挑压腕、耸肩、软肩、揉肩、摆臂、横拖步等,具有舒展大气、娴雅轻柔的特点。之后使用了快捷平稳的圆场,以及跪地弓步的俯身造型,表现出了加灵活和丰富的舞台调度。在该舞蹈中,对舞蹈者的顶碗功底的要求较高,要求舞者能够头顶碗完成流畅的碎抖肩动作,而且抖肩的频率较快,并能够顶碗平脚旋转绕场一周。这对舞者的舞蹈技巧有着极高的要求,在舞蹈的过程中,舞者要对路线、幅度和速度进行恰当地控制和把握,还要控制自身的高低起伏,以掌握合适的重心。在该舞蹈中舞者具有良好的控制力,在舞蹈的结尾转身抛落头顶的碗并将其接住,体现了充分的舞台调度,达到了良好的表演效果[1]。

(二)舞者的性别变化丰富了表演技巧

受到各种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传统的蒙古族顶碗舞主要有男性来表演。例如1944年民间舞蹈家老布桑贡嘎创作的《杜尔柏特顶碗舞》,在相关的文献记载中该舞蹈本身是由男子来表演的,这是由于该舞蹈来源于佛教的顶灯祭祀活动,而顶灯祭祀仪式需要男子来完成。但是随着顶碗舞的舞台化,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舞蹈作品。最早的蒙古族女性顶碗舞是莫德格玛的《盅碗舞》,此后女性开始成为蒙古顶碗舞的主要表演者,男女共舞的舞蹈作品也越来越多。表演者性别的变化也丰富了蒙古顶碗舞的技巧。与男性表演的顶碗舞相比,蒙古女性在表演顶碗舞时能够表现出能够表现出、稳健抒情、端庄大气的表演风格,从而体现了蒙古女性的大度、坚韧、善良和勤劳。顶碗舞中碗这个道具能够使女性舞者的颈部保持直立,从而展现女性优美的身姿和体态,展现稳重大气、端庄高贵的舞蹈形象。2007年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的作品《草原酒歌》就是由一群男演员和一个女演员共同完成的,这也标志着蒙古族顶碗舞的表演者的性别不再受到限制,可以根据编导的想法和表演的需要来选择舞蹈者的性别和数量,这也给了蒙古族顶碗舞编导更多的技巧设计空间[2]。

(三)舞蹈观赏性提高了表演的技巧难度

蒙古族顶碗舞本身对舞者的,身体控制能力就有着较高的要求,而随着观众对舞蹈观赏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蒙古顶碗舞的表演技巧难度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越来越大的动作幅度和动作空间。在顶碗的过程中将碗静止地放在头顶上,属于一般技巧。而在垂直升降的过程中放碗则可以视为技巧难度的加大,例如一边做下蹲起立动作一边放碗,一边做碎步流动一边放碗等。而在旋转的过程中放碗则具有更高的难度,要求舞者在保障全平转的完整性的同时,使向心力、离心力达到平衡状态,这也表现出蒙古族顶碗的动作幅度和动作空间都在不断加大,具有了更高的观赏性和更强的舞台表现力。

2、技巧更为丰富,搭配动作多元化。在蒙古族顶碗舞中,除了顶碗这一基本动作之外,还可以搭配躯干、手臂、肩部的各种动作,包括甩手、弹拨手、绕腕、软手、硬碗、碎肩、耸肩、绕肩等。同时也可以搭配脚下的跪转、平转、碎步流动的动作。总体而言,蒙古族顶碗舞的搭配动作越来越多,进一步推动蒙古族顶碗舞的技巧发展。例如女子独舞《乳飘香》有两个搭配动作,第一个是舞者下胸腰,并在胸口处放碗,脚下进行碎步横移,手臂向旁和向上做软手动作。该技巧要求舞者要对腰肌、背部和胸部具有较好的控制力,才能完成下胸腰横移的动作。第二个是舞者在太阳穴处放碗,并进行快速的原地旋转,充分利用了向心力来对碗进行控制,也达到了良好的舞台效果[3]。

二、对当前蒙古顶碗舞技巧发展的反思

各种文化因素都对蒙古族顶碗舞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蒙古顶碗舞也产生了一些变化,在保留民族舞蹈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创新。但是在蒙古顶碗舞技巧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值得业内人员进行反思。

首先,在顶碗舞中随意的加入其它舞种的技术技巧。求新求异固然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是如果一味在技术上求新求变,就会逐渐改变观众的欣赏习惯,甚至对非专业的舞蹈爱好者造成错误的示范。其次,过于追求技巧而造成顶碗舞的杂技化,对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人们都有着约定俗成的审美界定,尽管杂技和舞蹈都存在着边缘模糊的交叉地带,但这并不意味着舞蹈和杂技可以混同,否则将会弱化顶碗舞中的抒情性。特别是一些编舞者不了解蒙古民族的文化内涵,对舞蹈者的身体语言规律也不够尊重,反而削弱了蒙古族顶碗舞的审美意趣。第三,技巧的训练逐渐向着低幼化的方向发展,少儿舞蹈过于成人化。且不论长时间的顶碗是否会对儿童的颈椎的身体部位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舞蹈技巧普及的低龄化本身就不符合少儿舞蹈的编导要求。

三、结语

蒙古族顶碗舞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蒙古族舞蹈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在技巧发展的领域,蒙古族顶碗舞可谓欣欣向荣,职业化的技术发展又对民间艺术起到了积极的提升作用。在技术层面,蒙古族顶碗舞的编导应该加强创新、积极尝试,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推动蒙古族顶碗舞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悦.浅谈蒙古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通俗歌曲.2015(11).

第8篇:蒙古族舞蹈范文

【关键词】舞蹈 剧目教学 训练型 表现性 创新意识

近几年来,在艺术院校的教学链条中,舞蹈“剧目课”是一个备受热议的话题。舞蹈“剧目课”令人关注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剧目教学是舞蹈学科建设中的一门新开课程;二是因为其曾是多年来舞蹈传统教学体系“木桶”的一块“短板”。

在传统舞蹈教育中,突出了对教学对象形体的塑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把舞蹈技能的训练作为衡量优劣与否的唯一标准,从而忽略了舞蹈是表现性艺术这一基本属性,造成学生舞蹈的技术技巧提高了,主观能动性和表现意识没有了;舞蹈的动作学习和模仿能力提高了,综合艺术修为和个性创造能力低下等状况。“学生们往往不懂得花费巨大劳动换来的动作含义,也不知道怎么运用它……”[1]究其原因,就是在舞蹈人才培养的观念上,过多地强调了舞蹈技艺性的一面,对舞蹈是情感表达的艺术这一特点缺乏必要的认知。

著名舞蹈家﹑教育家贾作光认为,舞蹈教育多年形成的体制下,最令人遗憾的是舞台表演上的缺失。他曾呼吁要在舞蹈教育中重视“如何培养学生把肢体技能化为表达感情的艺术语言”。那么,如何尽快完成舞蹈教学“从训练性教学体系向表演性教学体系的转变”?舞蹈剧目课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如何呢?

实现舞蹈教育从训练型人才培养向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转身。除了增加舞蹈艺术实践演出外,舞蹈剧目课是目前舞蹈教学体系中最行之有效的平台。但是,舞蹈剧目课如何定位,各地艺术高校的认识却不尽相同。有的学校把其称为“教学剧目课”;有的则称之为“实践剧目课”;有的成为了名不副实的“排练课”,呈现出教学指向性不强、对课程的属性模糊等状况。部分剧目课的教学仍然还停留在以“学跳”为主的层面上,与我们所期望的“剧目课”渐行渐远。

被冠以“实践剧目课”之名的剧目课(另设有实践课),实际上混淆了教学和实践二者的区别,剧目课有“被利用”“被演出”之嫌,实际上被“偷换概念”成了排练演出的同义词。所以,流于这样一种形式化和功利性的所谓“剧目课”,其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一、舞蹈剧目教学的基本属性与原则

舞蹈剧目这一概念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通常所称的舞蹈剧目的创作和表演;另一类是特指属于“学院派”的舞蹈教学剧目。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剧”是对舞蹈作品而言,而后者的“剧”则应该是有所选择、有着明确教学“目”的范本。

内蒙古是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在舞蹈剧目课设立之初,围绕学院“彰显特色﹑强化优势﹑多元互动﹑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在学科建设上确立了蒙古族舞为主干和特色教学的地位,以此推动舞蹈学科的整体发展。依据这一发展思路,把舞蹈剧目课定位在“蒙古族舞教学剧目”上,成为蒙古族舞教学体系中第二个富有特色的专业教学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蒙古族舞剧目教学逐步从注重课堂和教材本身的整理﹑挖掘,到开始探索向舞台和艺术市场的转化进程。在蒙古族舞剧目的构成上,强调了教材的系统性、代表性、完整性和训练性四个方面。

二、舞蹈剧目课教材的特色与实践

蒙古族舞教学剧目这一定位,是因为蒙古族舞在全国的汉、藏、蒙、维、朝等民族民间舞中具有代表性,在学科上已经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唯一性;而且在蒙古族舞的创作与表演上,一大批蒙古族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舞蹈作品。通过对这些优秀的蒙古族舞蹈作品的学演,能够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蒙古族舞蹈文化的精神内涵,了解蒙古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同时,也为蒙古族舞的继承、创新,以及创作与表演研究搭建一个有形的平台。

内蒙古舞蹈的大学高端教育(本科、硕研)已有10年,设置专业有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教育和国际标准舞几个学科方向。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蒙古族舞剧目教学在整体设计和教材上分成了几个层次,以求做到有的放矢。

三、“教学相长”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

当下,培养能编、善导、懂理论、善表演的人才观,已成为舞蹈高等教育的共识。舞蹈剧目教学不仅是人才培养的手段,更是舞蹈综合素质教育的生动体现。机械模仿是艺术的天敌。剧目教学要从模仿和再现入手,还要从模仿中跳出来。科林伍德指出:“表现某些情感的身体动作,只要它们处于我们的控制之下,并且在我们意识到控制它们时,把它们设想为表现这些情感的方式,那它们就是语言。”[2]剧目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掌握和学会几个作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身体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蒙古舞剧目教学依托其丰富的舞蹈资源,已逐步实现了由学跳作品(扒带子),到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再到主动学创、学演的转变。这种转变关注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学会正确运用身体语言。蒙古族舞剧目课不同于其他基训课和民间舞课的单一的或元素教学,其从舞蹈语言的动作、舞句、舞段的层级,开始进入了一个完整作品的学习阶段。其是一个舞蹈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舞蹈表现性艺术的宿命和终极目的。而且,对舞蹈作品的学习,学生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的热情和积极性,只要稍加引导就会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二是从剧目的“学演”着眼,向“学创”的方向提升教学的涵量,提高教师的文化自觉,不断增强自我创作和创新的意识,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剧目教学在人才培养上的独特优势。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创作出的《传说》《静静的马笼套》《恩赐》《鄂温克乌纳吉》,以及为不同舞蹈赛事量身定制的《王昭君》《上善若水》《骑兵的记忆》《蕙质兰心》《那仁额吉》《家园》等舞蹈作品。这些舞蹈虽然有的还不成熟,却极具个性色彩和探索精神,反映出教师的创作积极性和热情。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出,教师已经开始把教学、创作和表演更好地融为一体,舞台意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为蒙古族舞剧目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参考文献:

第9篇:蒙古族舞蹈范文

关键词:民间舞蹈;地域文化;风格特点

舞蹈,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沿续至此。舞蹈是以人的肢体来作为抒发感情的艺术形态,具有动态性和综合性。舞蹈的发展和传承与地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而舞蹈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更是孕育了不同的舞蹈表现形式,创造了形态各异的舞蹈文化色彩。在我国,拥有着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更代表着我们的民间舞蹈在不同的民族中拥有着形态各异的舞蹈文化。各个民族的民间舞蹈都有它的历史文化,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始终保持着其特有的生活习俗和地域色彩。舞蹈的表现性特点,使其鲜明的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色彩,从这一角度来看,舞蹈的发展史,更印证了各民族的地域文化发展。

1 中国民间舞蹈“五种地域文化类型”的划分

中国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使其形成了一个以多民族共有的大家庭,各民族更是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舞蹈。分析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类型,我们根据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罗雄岩所著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一书中,运用“动态切入发”来对中国民间舞蹈的动态形象特征和文化特点划分成为五种地域文化类型,其划分是:农耕文化型、草原文化型、海洋文化型、农牧文化型以及绿洲文化型。

(1)农耕文化型:由农民在长期的农耕、农业劳作中所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具有安详、优美的动律。因地域文化的影响,有粟作文化、稻作文化和原始遗存三种,舞蹈表现形式多样,一般道具舞居多。如汉族、壮族、苗族等,舞蹈多用于祈求农业丰收等。(2)草原文化型:人们多居住在草原之中,以从事狩猎、游牧和畜牧业为主,舞蹈风格粗狂豪放,多以小型为主,双人自愈性舞蹈居多,手臂开阔有力,肩部和腰部动作较为丰富。如蒙族、哈萨克、鄂伦春等,舞蹈充满了浓厚的草原气息。(3)海洋文化型:是人类与海洋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的一种文化习俗。由于临近大海,主要从事鱼盐业,但也从事农耕。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居多,他们多信奉民间海神——“妈祖”。舞蹈形式多与农耕文化型形同,但更多的是渲染了海洋的色彩,崇尚“人海和谐”。如高山族、黎族等。(4)农牧文化型:我们可以说这一文化类型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种类型的一种产物。具有“一顺边”的美,这主要是由于地理原因所产生的一种独特地美。舞蹈形式多样,主要以藏族、羌族和纳西族舞蹈尤为典型。(5)绿洲型舞蹈:这里的人们多居住在沙漠边缘绿洲上的一些村落,由于在古代这里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所以这里的文化色彩多的是具有古西域的文化色彩舞蹈的表演形式居多,表演性较强,技艺性较高,塑造了古西域乐舞文化的高超技艺。例如我们今天的维吾尔、乌兹别克以及塔吉克民族等。

2 以藏、蒙两大民族的地域文化作为特例研究

2.1 历史悠久的藏族民间舞蹈

藏族,一个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古老民族,早在公元7世纪就建立了吐蕃政权,有着发达的农耕和畜牧文化。犹豫藏族地区是佛教的密集地区,所以人们对于宗教的意识尤为强烈,而藏族舞蹈不仅受到宗教的影响,更是带有了浓厚的高原色彩。藏族人民大部分生活在高原之上,高原上山路崎岖,这使得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呈现出松胯、弓腰、曲背等特征。它和高原地区的劳动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人民在上山劳作的路途中,由于山路的原因使得劳动人民的身体自然地呈现出曲背、弓腰等特征。这一特征相应的也体现出了藏族劳动人民为减轻体力劳动负担的一种自我调节,具有强烈的艺术创造性。而藏族舞蹈的另一特点就是“一顺边”,即舞蹈以腰部为主动,手和脚呈现一顺边的舞蹈动律,膝关节有着绵延不断的屈伸,这使得藏族舞蹈形成了“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基本动律。从而舞蹈给人们一种沉稳飘逸的感觉。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一体态特征不仅创造出了美的感觉,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藏族文化。中国,在历史上有着黑暗的封建社会制度,有着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奴对农奴主的依附关系,直到1959年民主改革运动时被废除。藏族舞蹈的发展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成果,是劳动人民的舞蹈。在黑暗的封建制度之下,人们的心理自然的折射出一种奴隶的本性。而舞蹈是劳动人民的一种自我娱乐的一种手段,由于在长期的农奴制度影响下,久而久之舞蹈的体态特征得以体现,封建历史的演变,也使得藏族体态松垮、弓腰、曲背这一特征的呈现。藏族,宗教意识尤为强烈,普片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影响下,宗教观念深入到劳动人民的生活与精神之中。在中国古代舞蹈中,舞蹈是为了适应巫术和原始宗教的仪式,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宗教可以用来服务与舞蹈。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宗教对藏族舞蹈的影响也是尤为重要。藏族的舞蹈种类多样,如卓、谐(弦子)、果谐和堆谐、噶尔与囊玛、热巴与藏戏。不同的舞蹈形式所呈现的表演性也各不相同。像噶尔就是带有宗教性的舞蹈,而最具典型的就属“羌姆”。“羌姆”,藏语本意为法舞,俗称跳神。是一种头戴面具的宗教祭祀舞蹈,带有神秘的色彩,而藏族舞蹈中的“颤、开、顺、左、绕”这些特点在“羌姆”中得以清晰的呈现。宗教性的舞蹈服务于宗教活动,舞蹈也成为宗教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藏族历史悠久,有着上千年的宗教文化,藏族宗教性的舞蹈不仅带有神秘的色彩,更让我们看到了藏族人民的侧面生活。

2.2 博大深邃的草原文化

蒙古族,兴起于中国北方草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于公元1206年建立蒙古汗国。蒙古族地处广阔的草原,使得蒙古族民间舞蹈豪放大气,成为我国多民族中的一支独秀。草原文化是由在大草原上过着游牧、狩猎、以及林业经济生活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整体,而蒙古族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了草原文化。“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敕勒歌》描述的是游牧民族驰骋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以天为帐,以地为毯的豪迈气概。正是这样的广阔,使得蒙古族人民心胸开阔、坦荡,感情质朴、豪放。而草原文化的影响,使得蒙古族舞蹈逐渐形成了粗狂、热烈、奔放、刚劲又不失沉稳、舒展、开阔、温柔的个性特点。由于蒙古族生活在广阔的大草原上,所以以前的蒙古族是一个离不开马的民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在人们的心里,马是他们忠实的朋友,无论是战场、狩猎、游牧,马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在蒙古族舞蹈中,马的形象尤为突出。在舞蹈中,表现马以及与马有关的动作尤为众多,这也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条件下所创造出的艺术形式。例如我们常见到的“马步、摇篮步、钟摆步、”等步法,相应的有“勒马手、打马扬鞭”等手位。这个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的民族,鲜明的呈现出了大草原所带给他们的艺术魅力。而相对于广阔的大草原上,人们居住的毡房中则呈现出狭小的空间。蒙古族人们恰巧又是热情奔放的民族,在喜庆的节日、婚礼的欢宴时,人们情绪高涨,歌声不足以表达人们喜庆的心情,故而蒙族特色的“筷子舞、盅碗舞”由此而生。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舞蹈形式多为盘坐、蹲、跪而舞,以腰为轴通过手臂持筷和盅碗敲打肩部、跨部等以及用手持一对酒盅在手中击打,或是碗顶在头部舞蹈身体。这一特色的舞蹈形式在蒙古族人们的生活习俗当中呈现的淋漓精致。

蒙古族也是一个崇尚宗教的民族,在他们心中也有属于自己的图腾,比如鹰、狼等。图腾也成为了他们舞蹈中的一部分,当然蒙古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就属蒙族的“安代舞”。安代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以库伦地区最为兴盛。安代舞源于萨满跳神,这和蒙古族信奉萨满教有着直接的联系。人们通过跳神来驱除自身的病魔,而这一舞蹈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而跳安代舞的人数最少十几人,最多可达上百人,这就使得舞蹈的场地是宽敞的平地,草原生活恰恰成为了安代赖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安代舞也成为了蒙古族文化的一朵奇葩,并且在2006年5月成功的被列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3 总结

地域文化牵引着众多文化产物,民间舞蹈的发展与传承,受到各民族地域文化的影响,创造出了一朵朵的舞蹈奇葩,成为了我们各民族当中的一枝独秀。我们也相信,随着地域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各民族的民间舞蹈也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参考文献:

[1] 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间舞蹈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2]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 李利利.蒙古民族舞蹈的风格和特点[C].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