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政治小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有效创新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的政治教学还是以中考为导向的,这就使得很多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了政治学科应试能力的提高上,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学生独立思考和互动学习的空间,没能凸显出政治课程开放性、实践性、主体性的教学特征。而对学生情感素质、政治情感、爱国主义思想等方面的培养却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很多学生并没有内化成为自己的情感素质,进而影响了初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1.2学生的主体性不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高低,有时取决于学生个人的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但有时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引导措施也存在很大的关系。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很多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学习只能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个人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没有养成良好的政治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政治学习方法,所以有些学生看似学习很用功,但是学习效率非常低下,久而久之,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政治学习的自信心。
2.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对策
2.1贴近初中生的学龄特征,重视教学导入
初中政治实效性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深入贯彻和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尊重初中生的学龄特征和政治教学规律,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形式,多留给学生一些思考和反思的空间,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热情的保持。对此,初中政治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在课程导入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3]。例如,在初中政治“消费者的权益”的教学中,教师一开始可以先讲一个笑话:一名顾客在购物时对店员的服务态度不满,所以说“你们这里不是说顾客是上帝吗,怎么还这种服务态度?”店员白了顾客一眼说“顾客是上帝不假,但是我不是基督教徒”。这时顾客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呢?如此问题情境的创设非常符合初中生的学龄特征,可以有效集中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明确政治学习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善用情感教育手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初中生由于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很多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还需要情感上的引导,加上面临中考升学的压力,在政治学习的情绪和心态上容易出现波动。所以初中政治教师要想保证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需要积极利用情感教育手段,多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构建和谐化的师生关系,要用自己的爱心和包容心去关心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同步提高。例如,在初中政治“礼仪展风采”的教学中,初中政治教师要摆脱自己以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要同学生进行平等的相处,同学生“打成一片”,先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用个人的积极情感去化解学生内心的坚冰,然后再开展相关政治知识的深入讲解,这样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3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成绩千差万别,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却又不尽相同,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也大不相同,所以初中政治教师要想保证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摒弃传统标准化的教学路线,充分顾及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初中政治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以及个性化特征设置有层次的问题,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例如,在初中政治“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水平都不尽相同,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思想觉悟上肯定也会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充分激发出不同层次学生的政治求知欲和探究欲,让每个学生在初中政治课堂上都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获,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政治教学效率,强化初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3.结语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政治;教学改革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学生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自然也得到大幅度的改善,那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政治教学的重要性,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现状,促进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完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如何有效地促进初中政治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呢?
一、在激发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言道:“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这尔文小时候曾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因为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后来他成了著名的生物学家;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的起点是他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的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的去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妨可以创设情境教学;或者巧设疑问,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就要勤于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漫画,图片等通过电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可能带着愉快、高涨的情绪去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探求,要鼓励学生表现与众不同的创见,提倡个性化发展,对学生提出的不合理的问题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种教学民主的思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在这方面,自己要善动脑子,肯动脑子,舍得下功夫,做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心人,采用有效方法的手段,激发了学生兴趣,也激活了课堂教学,进而改变了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的状况,学生爱学了,课堂活跃了,师生融洽了,成绩提高了。
二、兴趣活动与小论文比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这是由教师指导而学生独立进行的教学要素结合方式。它的特点是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足的缺陷。兴趣活动可以就一门课的内容来组织如“政治理论研究小组”、“思想政治课学习小组”等。也可以就某个专题的探讨组建兴趣活动小组,如“法律问题研究小组”、“人生问题研究小组”、“道德问题研究小组”、“学习方法研究小组”等。兴趣活动小组要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小论文比赛是就大家所关心的某个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的论文比赛。论文比赛要有计划、有安排,包括比赛次数、比赛比赛内容、比赛形式等都应纳入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师对学生的论文比赛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包括课题选择和设计的方法、资料收集的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的方法,论文撰写与修改的方法等方面都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兴趣活动和小论文比赛的作用:一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将所学的内容运用于实际生活;二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进同学间和师生间的团结和友谊。兴趣活动和论文比赛的组织简单易行,我想值得每一个政治教师积极组织和开展。
三、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实践,不断拓宽学习领域
为有效促进初中政治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师还要注意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政治理论知识都是社会实践的升华,是对社会实践的规范化、系统化反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知识认识和把握,还能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领域。例如,教师在教授九年级第六课行使政治权利中的建议权和监督权时,可以结合时事政治和社会中的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行使的权利和体会使用权利必要性的同时,加强对社会的认识,对自己职责的认识,从而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另外,经过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进入思想政治认识误区,认为对思想政治的学了考试之外,并没有了其它实际性的意义。那么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到学生这观点之后,为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必须有效地采取措施扭转学生这一错误的想法。而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效的运用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学习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政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伟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 《考试周刊》 2010.46
关键词:教学反思;创造思维;创造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39-01
一、在新课程下巧妙设疑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质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提出问题,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就承担着授业、解惑的责任了。要鼓励学生质疑,向教师提问题,要学要问,学问学问,有问才有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被动的思考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质疑和学生提问,不仅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会增强教学效果。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自身的认识情况,通过质疑来让学生思考问题,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恰恰是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所谓方法和学习需求,解决好这些问题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教育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讲课程序,引导学生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把握好教材的内容。同时教师教学要善于设疑,巧妙设疑,要联系学生实际,去启发唤醒,鼓励学生参与质疑,帮助学生分析,观察想象,还要抓住时机,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二、在新课程下进行联系实际,重视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第一源泉,新课程强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活动,这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可是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没有用,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授课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用结合的原则,向学生阐述思想政材内容有关的当前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引进党的方针政策;引进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材料、新观点,新问题;引进社会生活中的轶闻趣事,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用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像教育家赞可夫所说的,要把沸腾的生活“请进”课堂来,让“大社会”走进“小课堂”。
三、在新课程下激发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的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的去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妨可以创设情境教学;或者巧设疑问,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就要勤于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漫画,图片等通过电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可能带着愉快、高涨的情绪去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探求,要鼓励学生表现与众不同的创见,提倡个性化发展,对学生提出的不合理的问题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种教学民主的思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在这方面,自己要善动脑子,肯动脑子,舍得下功夫,做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心人,采用有效方法的手段,激发了学生兴趣,也激活了课堂教学,进而改变了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的状况,学生爱学了,课堂活跃了,师生融洽了,成绩提高了。可见,只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启发诱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使学生爱学习,学生的创造意识也会随之产生。
四、在新课程下进行兴趣活动与小论文比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这是由教师指导而学生独立进行的教学要素结合方式。它的特点是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足的缺陷。兴趣活动可以就一门课的内容来组织如“政治理论研究小组”、“思想政治课学习小组”等。也可以就某个专题的探讨组建兴趣活动小组,如“法律问题研究小组”、“人生问题研究小组”、“道德问题研究小组”、“学习方法研究小组”等。兴趣活动小组要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小论文比赛是就大家所关心的某个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的论文比赛。论文比赛要有计划、有安排,包括比赛次数、比赛比赛内容、比赛形式等都应纳入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师对学生的论文比赛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包括课题选择和设计的方法、资料收集的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的方法,论文撰写与修改的方法等方面都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一 高度重视并搞好活动课教学
初中各年级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用活动替代了以往的课后练习。这是一种新型的更为别致的练习,这是充分考虑了青少年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而做出的重大改革,为青少年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提高觉悟创造了实践机会和具体的前提条件。新教材对活动的安排是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耀眼亮点,得到了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充分肯定。为保证活动课的有效开展,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特意规定用总课时20%的时间开展活动或进行实践,可见对活动课的重视程度。活动作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于活动本身的特殊功能。有专家认为:活动是沟通青少年心理与社会的桥梁,是合成理与境遇的反应堆,是感悟人生与体验人生的场地,这是很有见地的。对青少年来说,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特殊心理变化历程,需要适当的形式,而活动恰恰为青少年锻造良好的心理品质提供了机会。青少年学生大可通过参与活动,探究、体验、感悟人生,获取终身有用的东西,养成良好的品德。作为思想政治教师,不但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而且要充分利用所在地的教育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举办展览、壁报等活动;并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
二 选择恰当的活动形式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活动形式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用形式。
1.开展研究性学习
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一般依次经过提出问题、制订计划、搜集材料、形成解释、验证结论、评价教学六个阶段的活动。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举办报告会
思想政治课的报告会,可以结合各科学习内容来举行,可分为:专题报告会、英模报告会、时事报告会、读书报告会等多种具体形式。报告人可以请校外的,也可以请校内的,可以请学校领导、老师,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报告。报告会后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者写听报告的感想,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3.写小论文
它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思想觉悟的有效形式。一般要求一事一议,论证时学生要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文章观点要鲜明,主题要有意义。可开展比赛,可由教师指导修改,也可开展小论文宣讲会,学生互学互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作能力。
4.组织学生参观访问
它是思想政治课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形式,根据学校所在地的条件来选择确定参观访问的对象,如红色教育基地、历史悠久的建筑物、文物馆、新农村建设等。要明确参观访问的目的要求,要守纪律、懂礼貌、注意安全,并做好记录。参观访问结束后,学生要布置学生整理参观访问的材料,也可以召开座谈会、报告会等,以巩固参观访问的成果。
5.组织社会调查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分析社会现象,教师要制订周密的调查计划,并要求学生收集社会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调查结束后要写调查报告,或对有关部门工作提出专题建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参与管理社会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6.参加社区服务
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时,教师要精心计划,一要学生力所能及;二要活动有教育意义,并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三要做好组织工作,确保学生安全。通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教育,为社区建设和发展服务。
三 遵循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的原则
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实践性原则
要切实让学生亲自去做、去活动、去实践,让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做中了解生活,认识、改造和完善自己。
2.自主性原则
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教师不得包办代替,要由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教师在活动中当参谋,给学生以启发、帮助和指导,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灵活性原则
一、在新的师生关系中自主学习
教师首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当前,学生可能比教师更早获得信息,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必须是“平等中的首席”,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倾听学生的声音。最后,教师还应不断学习教学理论和相关知识,拓宽知识结构,对学生思考问题的策略进行指导,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这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二、在情境体验中自主学习
1.用小品、漫画等表现形式激发兴趣。在课堂上偶尔采取小品的艺术形式,能让同学们在开怀大笑之中有所思、有所悟。如在分析自信、自卑、自负三者的区别时,可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编写台词,鼓励有表演能力的人来表演,分别扮演自信、自卑、自负三者不同的表情及言语,同时展开小组竞赛,及时给予评价。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讲解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时,可选用漫画“渴望”:其一,山岭田野,杂草丛生,一人心驰神往,渴望这里高楼林立;其二,林立的高楼取代了空旷的原野,此时人被挤向楼顶,他的心又飞向了广袤的原野。启发学生认识“如果以牺牲大片的土地等资源环境为代价,人类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必然会落空”的道理,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2.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教师创设一些形象、逼真的情景,以打动学生,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自觉磨砺意志》可以这样设计思路:选择播放震撼中外的航天英雄――杨利伟训练生活的片断,让学生认真观看,引导学生分析杨利伟成功的原因以及怎样磨砺坚强的意志,再结合课堂游戏(学生原地转几个圈后,再朝前走,这时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走法),让学生感悟杨利伟训练的艰难,同时领会到,没有坚强的意志,将一事无成。
3.角色体验。这是让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在表演中体验自己或角色的心理及行为,增进自我认识,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人格。例如,在学习“人生难免有挫折”时,可设计游戏活动“抢凳子”:找6位学生抢坐5个凳子。随着音乐响起开始转动,音乐结束,马上抢坐,结果必有一人被淘汰,淘汰者接受学生采访。接着减少一个凳子,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亲身体验挫折与失败,深刻理解了所学知识。又如在讲授“法律护我健康成长”时,可设计组织一场擂台赛:将全班学生四小组分成红、黄、蓝、绿四个方阵:红色――家庭保护队,黄色――学校保护队,蓝色――社会保护队,绿色――司法保护队。让各队学生阐述各种保护的重要性,并列举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加以证实。整个过程井井有条,学生的思维也异常活跃。
三、在辩论中自主学习
初中生虽然年龄小,知识还不够丰富,但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时他们的知识、能力甚至超乎教师的意外。为了上好辩论课,课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确立辩论题,如:“父母是否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然后再确立正方和反方的同学,让同学们课后广泛收集有说服力的资料。上课时,先让正方、反方的同学集中一起发表言论,然后让他们各推出三位同学组成正、反两组上台辩论。辩论时,教师可先充当主持人,随后请其他同学做主持人。辩论切忌走过场,一定要像正规的辩论一样,要求学生认真对待。
四、在生活实践中自主学习
实践性是《思想品德》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做中思考,在做中体验,形成和发展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学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课后,可布置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为父母做一顿饭。如西红柿鸡蛋汤、炒芹菜、炒鸡块、炒土豆、煮米饭;菜要自己到市场去买,饭菜要自己做,请父母品尝、打分、评价。这样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尝试了自立,也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了体验。又如在学习“搭起创新的桥梁”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进行创新必须培养求异思维,打破思维定势”的认识,可以请学生自告奋勇地到讲台前尝试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比如用6根火柴搭出4个三角形等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体验、感悟到打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意义。这也正好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五、在撰写政治小论文中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笔者充分运用业已比较成熟的评价方式来为教学评价服务,而且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运用以下具体的评价方式,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与教师发展的目的。
一、学生学习政治新教材的成长记录——“学习成长档案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不断地导向、诊断、调整和强化中进行。运用“学习成长档案”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进步状况,针对学生参加课堂教学的表现、体验及取得的活动成果所进行的评价,是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水平和质量的检验,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如知识水平的提高、应用能力的增强等),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科素养的形成以及思想和情感的积极变化。为此,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和课堂上参与情况应在学期学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开学初期将“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评价表”印发给学生,每节课后随作业上交,教师仔细,认真分析,将此作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然后装入“学习成长档案袋”中妥善保管,并且要求学生把政治课学习中的有关资料保存在“学习成长档案袋”里。比如每次测验的试卷、作业、笔记、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课题小论文、政治手工作品、学习心得、小组活动发言记录及获奖证书等等。每个月要求学生进行自评和小组评定,然后教师、家长评定。到学期末进行一次汇总,作为学生自我评价的主要素材和依据并且开展一次学生“学习成长档案袋”的展览,评出优秀的“学习成长档案袋”。
通过建立“学习成长档案袋”,真实记录了每个学生参与政治课学习的成长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和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的批阅和评定,加强了师生教与学的沟通,从而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因材施教,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在这个特别的档案袋中,记录有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搜集资料,回答问题的情况,学生的自我评价等等。定期展示成长档案袋内容,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契机,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习惯。
“学生学习成长档案” 的评价,让学生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反思自己的学习表现。学生们认为日常学习活动比平时考试成绩更重要,因为这些评价活动,才是自己努力程度和学习质量的真实表现。教师也可以采用检查或者问题的形式,给他们提供一些机会评价自己的学习作品,也可以鼓励他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评价学习作品,阐明观点。所有这些措施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成效产生主人翁责任感,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学习成效的自豪感和对学习的献身精神。从激发学习动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当学生们采取的是掌握目标和内在标准时,他们就会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主人翁责任感。从元认知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在这个学习和评估过程中逐渐培养了学生们对自己的能力、学习表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等问题的洞察力。
二、主题探究活动的评价
思想品德课主题探究学习可在课堂内通过提问、质疑、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进行,也可放在课外通过查阅资料、考察、采访及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
第一,认为政治课是一门“圣学”,师出马恩列斯,事关思想立场。因此政治课必须极其严肃,教师有如教主,学生有如信徒。教主说一,信徒不能有二,不能越雷池一步。师道尊严自是不言而喻。第二,认为政治课是一门“玄学”,要上好,非多讲不可,否则一些术语原理学生断难理解,于是乎教师苦口佛心,唠唠叨叨,整节课口沫横飞,直听得学生无喘息之机。第三,认为政治课是一门“智学”。这种老师一上课几乎就是叫学生抄笔记,划课本,背条条,做练习。教师在整个课堂中发挥的作用变成主要就是督促学生勤读苦练。这些错误倾向由于有悖课堂教学所需的民主性、启发性、指导性,不能发挥或正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果必然窒息学生的创造性。
我们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教师的教对于学生的学来说,居于主导地位,但教学活动,归根结底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和觉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对社会政治常识的学习,去明确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认识和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去掌握和运用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正确分析和对待社会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果离开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一任务就难以实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发挥的应是指导作用,重在引导,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应以指导者的身份去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问题和知识的过程。
政治课是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到政治思想及品德教育的课程,它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教学方法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发挥政治课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就要认真改进政治课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
以往思想政治课教学总让学生有一种“干巴巴说教”的感觉。学生的这种“评价”确实指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弊端。为什么一门针对性这么强的课程却让学生认为是“说教”呢?原因就在于部分教师上课时仍沿袭那种“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这种照本宣科或漫无边际胡扯的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为了改变教师“说教”,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来说,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来说服自己。因此,每上完一单元之后,我就要求学生结合现时生活写篇小论文。在指导学生写小论文时,主要是抓“近、深”两字。所谓的“近”指注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分析自己身边的事物、问题,然后结合所学的知识撰写出较有新意的小论文。由于要求写的都是自己身边的事情,所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这样,既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所谓的,“深”则是指引导学生对所述问题的分析要有―定的深度。由于学生受主观因素的限制,往往对问题的分析容易泛泛而谈,缺乏一定的深度。因此,我就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仔细推敲,努力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既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使其积极思维,又能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能提高其写的技巧。
二、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促进中学生把各种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自身素质的中心环节和动力源泉。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农村劳动,到工厂参观访问,参加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和参与社会实践基地等建设,不断强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保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一方针得以认真贯彻执行。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亲子作业;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30-02
2011年刚修订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但是由于平时的考试,导致思想品德课在平时教学中还是过度关注学科知识点的掌握,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使得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1.教者情感教学的缺失。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教师面无表情,语言平淡,教法单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略了情感教学目标的教学。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课堂气氛沉闷,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情感教学观念落伍。由于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思想品德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实施“情感化”教学的必要性;而有些教师对情感教学存在着误解,认为情感教学与认知教学是对立的。同时,对学生缺乏教育者应有的理解、关心、引导,致使目前许多学生在情感发展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压抑和扭曲,并进而导致学生主体性发展扭曲和受阻。
3.学生生活体验的匮乏。学生们每天都是家庭与学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学习的内容也是从书本到书本,缺少必要的社会活动和思想教育活动,诸如劳动教育、爱心教育、尊师孝亲的感恩教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等等,从而导致缺少生活阅历,缺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缺少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能力,缺少丰富的人文素养。
为了解决这个尴尬的境地,思想品德课必须关注孩子的家庭生活,必须真正的落实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去。通过自己一个阶段的摸索,发现亲子作业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1.思想品德课实施亲子作业其实质就是思想品德学科作业改革。作业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在作业改革上,大家已经在争取各种作业形式使思想品德课的作业多样化,比如小论文、简单的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等,可是本人在实践中发现,由于网络的普及,许多学生对于这些作业都是抄袭应付,使得作业的效果大打折扣。再加上现在许多学生学习习惯本身就不好,作业的事真是让人头疼。而自从实施亲子作业后,收获令人意想不到,它不仅改变了学生的作业态度,而且学生乐与和家长一起完成作业,这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改变了作业态度。
2.实施亲子作业充分落实了新课标以学生扩展的生活为背景的要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比如在六年级学习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时,自己设计了一次亲子作业,学生列出家长的优点和缺点、家长列出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并针对对方写的缺点写出以后的打算并相互监督。这样在上课时的许多素材是真正来自生活,评价来自自己的父母,使得学生喜欢上课时讲述自己的家长对自己的评价,也对别人的家长评价十分感兴趣。在七年级学会与父母沟通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亲子作业,亲子角色互换过一个周末,结果体验完毕回来上新课时,课堂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教师自己一直在强调应该怎样和父母沟通,许多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思想,课堂生动活泼且有实际效果。
3.实施亲子作业为亲子交流和沟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缓和青春期孩子和父母关系的紧张程度,并在某些方面为家庭教育做相应的指导。从对家长作业的观察来看,许多家长的作业态度都给自己的孩子起到了榜样的作用,而且许多家长反应亲子作业这个形式非常好,为及时了解孩子的状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为许多家长反应,进入青春期后,许多孩子不愿意和家长多说,而亲子作业可以使孩子和家长通过书面的作业来交流。通过相互监督作业,使得家长和孩子渐渐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想问题,缓解了青春期孩子和父母的紧张关系,增进了亲子之间的了解。而且通过亲子作业可以及时发现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误区,比如在八年级布置给学生的“辩证看待家长”的小论文上,有一个学生写了自己的妈妈,其中有这么一句话“爷爷奶奶一批评我,我的妈妈就会很生气,因为她觉得我的孩子,我可以说,别人不能说”,在第二天布置家长:针对孩子的小论文反思自己,我特意在这个孩子的论文里标出了这句话。当天晚上这个家长就和我打电话交流,说老师,这下我知道,为什么您总是反映我们家的孩子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了,原来是自己做的不够好。
亲子作业的实施,为家校形成教育合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给自己的课堂带来了变化,许多家长也在支持家庭德育的做法中,收获了与孩子的友谊。很好的落实了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思想品德课散发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黄定华,段怡春,肖平新.情感转移的突变模式和情景教学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2]黄文孝.如何搞好思想政治课作业优化设计[J].学周刊,2012,(05).
[3]杜红芹,程琳,胡俊丽.国外家庭作业目的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10,(02).
[4]张翠萍.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浅谈思想品德课的评价方式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6).
一、设计搜集资料型作业,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后让学生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等渠道广泛涉猎,将有关资料搜集,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学习了《党的基本路线》一节后,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分组通过访问老人,查阅本地图书馆等搜集改革开放30年来,本地人民生活变迁的资料,然后在全班进行各组资料的集中、交流,这样学生在很愉快的情况下理解了党的基本路线带给人们的好处,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必要性和长期性,也培养了动手搜集资料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设计时事型作业
要求学生每天抽一点时间看一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与同学交谈时事,或者要求学生从报纸上剪一至两篇新闻贴到专门的本子上并要求学生对时事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做这种作业能使学生养成关心时事、关心国事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3.15当天我提前讲授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一节课,3.15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晚中央台播出了3.15晚会,我布置学生一项作业:晚上收看3.15晚会。第二天把看到的内容要在课堂上全班进行讨论,第二天上课时,学生一下子知道了地沟油、瘦肉精、烂皮鞋做酸奶等事件,一下子切实感受到了经营者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危险后果。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敢于同假冒伪劣商品作斗争的勇气,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三、设计小论文型作业,展现探究思维过程
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在学科探究中的经验,体验和发现过程,通过写小论文的形式是一种好方法。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就是学生运用思想品德课上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在教学之后可布置学生写小论文,比如“环境与地球”、“我的角色,我的责任”、“弘扬民族精神,从我做起”等。
四、设计阅读型作业
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提供了较多的“相关链接”等阅读材料。另外,与教材相配套的练习册上也有较多的小故事、寓言、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等阅读材料,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在课堂阅读的基础上,布置学生课后延伸阅读,进一步获取信息,相互交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开阔知识面和培养自学能力,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比如,笔者在教完《珍爱我们的生命》以后,让学生阅读《生命的加减法》一文,从而进一步理解把握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五、口头表达型作业
到了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记忆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多加训练。教师应教学生学会善于总结规律,学会巧记,比如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法律的基本特征等。
六、书面型作业
课本上练习题的回答、填空、绘制图表等,这是传统教学中常用的作业形式,在新课程教学中,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作业形式。如,在《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教学中,教材习题“看看我的独特印记”,让学生写上自己的签名,按上自己的指纹,描绘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等。课堂上,这些作业内容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七、习惯养成型作业
此类作业主要针对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和基本学习能力的获得。在操作中关注学生的内在养成性的潜移默化,并通过家长、社会的评价向学校反馈,既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又沟通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如在《做情绪的主人》教学结束后,笔者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是:每天早晨起床后,唱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或听一段轻松欢快的音乐;每天放学前,回想一件当天在学校最令自己高兴的事,回家向家人叙述。以此来达到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
八、解题实效型作业
现代教育模式下,学生总是要面临考试,升学的种种压力,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学习成绩往往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解题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老师,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无谓的题海战术往往让学生陷入了繁重的作业中。笔者认真研究历年的中考试题,结合自己多年的任教经验,将题型适当分类,比如意义类、认识类、言行分析类、活动类、做法类、原因类等,并形成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对学生的家庭作业大胆取舍、精心挑选,通过典型的试题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期待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