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承载空间,环境是人口自然再生产的物质基础,环境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公共消费品,环境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资源。”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往人们谈到环保时总是把它与促进经济发展对立起来,首先考虑的是牺牲环境利益,甚至环境安全来保证经济稳定和经济安全。据统计,环境污染使我国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6%左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5%左右。追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但会造成人类生存条件恶化,从长远上看也会极大地拖累经济发展。如果不能摆脱传统发展的方式和资源环境利用方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将会越来越严峻。所以说,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问题的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关系问题。只有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加快产业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发展新型生态工业。全力加快“工业强县”步伐,培植壮大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制造冶炼等传统支柱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认真落实国家鼓励进口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进口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集群的配套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为着力点,引导企业树立循环经济理念,积极培育生态企业。一是按照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工业园区。进入园区的企业不仅要达到土地、能源和污染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还要实现废物和工业副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基本形成企业和产业之间的生态工业网络,实现能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总量的最小化。二是大力实施典型带动战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东明石化、玉皇化工、方明制约等重点企业为依托,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推广生物治污技术。三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突出抓好电力、化工、建材、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完善再生资源价格和收费政策,推动企业大力开展以工业固体废物、废水、废气为重点的资源综合利用。2、加大“三农”投入,打造绿色生态农业。近年来,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逐步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促进农业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广良种良法、科学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等项目技术支持,大力发展优质、特色、高效、生态农业。
3、积极发展新型生态产业。立足自身资源开发和地域优势,加快发展旅游、现代物流、公共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内涵,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档次。一是突出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加大旅游设施建设和宣传推介力度,构建起“黄河古道,庄子故里”两大旅游品牌。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县为契机,依托交通干线、规模企业,引进新型流通业态,建成一批与先进制造业基地相配套的服务业基地。全面实施现代物流园区规划,加快保税仓库和铁路物流货场建设,启动了县物流调控中心建设。三是大力发展公共业。不断提升金融、保险、证券、法律、中介、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医疗保健、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物业管理、文化休闲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扶持发展现代信息和商务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狠抓环境保护,增创绿色环境新优势
1、突出抓好环保重点工程,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一是加快炼化行业脱硫工程,全面改善大气环境。目前县工业园区化工企业新建硫化氢回收制硫磺等项目均顺利投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二是加快COD减排工程建设,全面改善水环境。实现全县化工行业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提前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2、严格项目管理,控制源头污染。一是齐抓共管,规范项目审批。认真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复建设、科技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积极建立环保、经贸、发改、工商、国土、银监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二是加强监管,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重点抓好项目建设过程中治污配套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投产等重点环节的监管工作,实行“三同时”执行情况现场登记和“三同时”滞后督办制度,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治污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是强化措施,控制源头污染。对县域所有项目进行严格控制,达不到排放标准的,坚决予以关停。
【关键词】县域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财政政策 良性互动
县域经济是县级财源的载体。县域经济发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在当前外需萎缩、内需不振和我国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新形势下,研究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政策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选择广西十强县之一的A县进行调研,期望对其他县域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一、A县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政策良性互动的基本成效
1、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呈持续增长态势,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
分税制实施以来,A县的国民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2009年A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比上年增长35.4%,是1994年的10.5倍。与此相适应,A县的财政收入基本呈持续增长态势,1995―2009年A县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速15.87%。从近年情况看,2006―2007年财政收入增速均超过20%。2008―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政策性减收因素较多的情况下,A县财政收入总体呈现下滑局面。面对严峻的形势,A县财税部门及时调整策略和措施,从而确保了财政收入的增长。2009年财政收入执行数70680万元,是1994年的9.59倍,财政收入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2009年非税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25.1%,比2006年下降了大约27个百分点。
2、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工业,引领经济增长
A县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构筑了以汽车配件工业为核心、农副产品加工(制糖)、化工、建材和制药业齐头并进的五大支柱产业。以“工业强县”为发展战略,整合完善了第一、二、三工业区及基隆、建都综合开发区,新规划创建了新兴、穿山、河表、都龙、进德及洛满等工业园区。近年来,为加快工业集聚区的建设,培育和扶持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财政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大了财政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实行了地方财政扶持奖励政策,凡在A县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含50万元,不含购或租地费用)以上的新办工业企业,从投产之日起3年内,按企业纳税县财政所得(含增值税的25%,下同)部分给予企业法人代表奖励。三是加大了技改投入。此外,A县还调整了财政对企业扶持方式,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对取得著名商标、新产品荣誉等企业进行了奖励。财政的支持带来了工业经济的增长,2009年全县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1家,累计达到130家,亿元产值企业9家,累计达到25家,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增长19.8%。其中,全县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4.3亿元,增长21.7%,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3、着力保障民生,支持社会发展,推进社会和谐
A县财政支出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民生事业、重点事业的支持力度。2007―2009年A县一般预算支出平均增速22.83%,同期的农林水事务、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的平均增速分别是66.53%、17.48%、54.57%、16%、53.57%、178%,大部分都超过一般预算支出平均增速。其中,农业、教育、科技三项法定支出增长均超过了当年经常性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2009年全年共安排农林水事务、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支出共62445万元,占当年一般预算支出的67.28%。
4、按时落实扩大内需配套资金,确保项目建设按进度完成
为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财政局和各有关部门、单位应积极配合共同做好中央扩大内需资金的拨付与管理、工程施工与质量管理等各项工作。2008年截止至2009年9月10日,上级下达A县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16个,计划总投资13331.09万元,其中要求县级配套1714.28万元,现已经分三批落实到位,到位资金按规定全部拨付到项目实施主管部门或实施单位,同时项目工程也正在实施建设中。
5、稳步推进财政改革,不断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A县积极推进了各项财政改革。一是进一步深化了部门预算改革,细化预算编制。二是积极推进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政府采购制度,依法强化了对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监督。四是继续推进了“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2009年A县颁发了《A县县本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暂行办法》,对县直部门和单位分期分批实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首批试点单位15个。五是积极开展了财政监督检查工作,2009年A县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六是切实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完善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实现了政府资产的有效监管。
二、A县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政策良性互动中面临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1、缺乏新的税源增长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
尽管近十多年来A县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速超过15%,但是2008和2009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只分别为11.11%和3.91%,财政收入增长缓慢,除了经济环境的因素外,缺乏新的税源增长点也是一个重要原因。A县工业园区建设虽然起步较早,但由于上级将县开发建设和引进的新兴工业园的企业列入了农垦管区企业,企业税收增量由企业所在征管地、自治区本级、自治区农垦局按30%、20%、50%的比例分享,因此,A县从新兴工业园区企业得到的收入还不到财政收入的10%,失去了财政收入增长的一个最重要的亮点。
2、对上级的依赖越来越强,财政运行风险大
尽管A县的经济发展较快,但其对上级的依赖却越来越强。2006―2009年A县上级补助收入占一般预算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8.58%、55.74%、58.58%、68.77%,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A县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中大约有2/3以上靠上级补助,一旦上级补助减少,县级财政运转会立即陷入困境。
A县对上级补助依赖强,主要是体制原因。2004年广西统一了对县的财政体制,但归县乡的固定收入也大多是税源分散、额度零星、稳定性差的小税种,征管难度大、征收成本高、增收潜力小,收入来源不稳定。而形成收入主要来源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四税,区域均参与了分享,这直接造成县一般预算收入的减少。2004年A县这四税合计为10524万元,改革后的2005年这四税合计8435万元,减少2089万元,减少大约20%。如果剔除四税的正常增长,减少更多。当然,区域集中的财力很多会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回到地方,但是经济发展越快的地方,获得的转移越少,损失越大,这极大地打击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A县没有一般性转移补助,上级补助中只有税收返还的部分可自主调节。但由于返还比例低,再加上返还按环比计算,地方获得的返还实际却很少。2005年该县税收返还补助总计4991万元,只比2004年增加95万元。也就是说,A县只能通过申请专项补助来增加财力,而专项的配套要求,又使当地左右为难。
3、财政供养人员太多,“吃饭财政”使资金回旋余地小
尽管A县的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呈持续增长态势,但是财政收入总量小,人均财力少,也属于“吃饭财政”。2007年A县工资福利支出26738万元,商品服务支出2290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3025万元,人员支出总计29763万元,占当年一般预算支出的51.5%,基本支出总计52668万元,占当年一般预算支出的91.14%。“吃饭财政”使财政的调控能力低下,应对风险实力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财政供养人数太多,并且还有持续上升的趋势。2008年A县财政供养人数为13448人,比2006年增加202人。
4、财政支出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显
近年来,培育财源和保障民生都是财政支出的重点,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加大。主要表现在:一是为改善投资环境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在高等级公路、港口、电力、供水、电信等方面资金需求很大;二是中央及上级政府统一部署的社会事业改革需要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三是各种维护稳定的支出需要不断提高等;四是扩大内需所需要的配套资金。截止至2009年9月10日,上级要求县级配套的扩大内需资金已达1714.28万元。2010年A县将继续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和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又要启动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级财政需承担20%的缴费补贴;同时,还需保证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实施的配套资金,因而资金缺口仍是困扰当地财政的首要问题。
5、政府债务重,财政风险大
截止2009年3月,A县政府显性债务总额35003万元,其中金融部门欠款23100万元(主要是 城司、园司向金融机构贷款),上级财政扣款1450万元(主要是红壤项目、卫生项目向世行贷款),其他部门欠款10453万元(主要是城建、“两基”建设、“两会一部”等欠款)。2009年应还城司、园司的金融机构贷款本息需2677万元,上级财政直接扣还世行贷款290万元,共2967万元,而全年在保工资、保运转之后,已无多余的财力在一般预算支出中安排政府性债务还款项目,仅能从基金收入中安排500万用于城司偿还贷款本息。据测算,假设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8%,按目前一般预算支出、上解支出分别为12%、10%计算财政支出,也要到2017年才能用财力结余来还清目前显性债务总额。
6、非税收入的管理还未完全到位
尽管A县一直在推进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但是非税收入的范围基本限于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土地收入等,对城区资产经营及特许权使用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矿产资源收入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接受的捐赠收入等还没有完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范围。并且,由于部分单位未纳入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管理,部分非税收入仍处于单位“自收自支、多收多用”的管理阶段。还有一些部门逃避财政监管的手段越来越隐蔽,加上财政部门受机构、人员等因素的制约,监督力度不够,代征单位仍然存在截留财政收入和违规使用票据的现象。此外,随着“收支脱钩”,一些部门和单位产生了等、靠财政资金的依赖思想,部分执收单位缺乏收费积极性,致使财政收入不能及时上缴国库和财政专户。
三、A县未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政策良性互动的思路
1、以主导产业作为财源建设重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县财政收入的增长必须建立在县域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所以县财政工作必须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这个主旋律。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弥补市场的缺陷,提供公共产品和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硬环境,所以县级财政应积极转变支持经济发展的思路,采取新的手段和措施实现财政与经济的良性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政策及资金手段,大力扶持主导产业园区的发展。同时,还应当坚决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浪费资源,突出园区建设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在一个市或县范围内,可以集中建设好一两处园区,此外,可以鼓励县、乡招商引资进园区,通过灵活多样的财政体制合理地分配园区的财政收人,调动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
2、完善地方财政体制,保护县培育财源的积极性
完善的财政体制应符合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基本原则。广西应致力于构建一个透明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转移支付体系,以调动各县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近几年,各县(市)为鼓励外商到本地投资,制定出台了很多财政奖励政策,但在一定时间内,各县(市)财政由于要按企业上交税金的一定比例通过支出奖励给企业,形成的财力较少。所以区里应制定区对县(市)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一定三年或几年不变的政策。同时,对各县培植壮大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和提高收入质量所作出的努力,都应给予奖励并以制度形式规范下来,以此保持县(市)域财源建设积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加强收入的征管,做到应收尽收
加强财政收入的征管,必须坚持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手抓。加强税收收入征管的着力点,涉及五个方面。一是强化管理,狠抓落实,提高征管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技能、文化素质,建立制度落实保障机制,促进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加快征管的信息化建设。三是排查税源,细化税源管理。四是在全社会进行经常性税法的普及、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成员的依法纳税的意识和责任。五是清理税收优惠政策,对优惠政策进行一次梳理,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已到期的要及时恢复征税。
政府非税收入虽然具有一次性和政策性的特点,来源具有不稳定性,但是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做到应收尽收,建议加快推进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的步伐,扩大覆盖面,加强管理,避免财政收入的流失。
4、控制财政供养人口,分阶段有重点地加大民生投入
在抓好县域财源建设的同时,要管好支出,特别要控制住财政供养人口的过快增长,要继续有效地精简机构,减少县乡财政供养人员。对一些职能弱化、重叠设置的县乡部门和机构要进行撤并,对一些从事经营性和竞争性行业的部门单位要使之尽快与县乡财政脱钩。还要利用各种途径和有效载体分流县乡在职机关干部职工,尽量减少财政供养人口,对超编人员县乡政府可采取按比例逐年消化的办法,坚决防止反弹。
近年来,教育、卫生、社保、三农、廉租房建设等民生支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不断地增加民生投入既符合公共财政方向,也是政府的政策性要求。但是面面兼顾的结果只能带来低效率,建议A县在满足硬性支出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财力和居民的迫切需求,做好中长期规划,采取逐个突破的办法。
5、整合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A县财政应立足于存量,整合现有的财政资金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可行办法。从调研情况看,越是政府投入的重点,重复投入的问题就越严重。近年来,特别在政府民生投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整合资金,就更显迫切。首先,应以项目为载体,将性质相同、资金用途相近的各级、各渠道的资金集合起来,捆帮使用,集中投入到重点建设项目上。其次,针对过去各个部门各自下达、各自管理,造成的项目分设、资金分散、管理重复的问题,应采取以主管部门为主,将其他同类性质的项目、资金整合起来,实行项目统一下达、资金统一分配、工程统一监管,并明确“部门管项目,财政管资金”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项目实施和全区整体工作的需要,达到资金的有效使用,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6、建立财政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债务风险
现有的债务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影响了财政的安全运行。随着当地政府债务的增加,建立财政风险预警机制,是防范债务风险的有效途径。一是数据采集与风险数据库建立,数据主要是指当地当年GDP、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债务余额、债务新增额等,以及财政投资项目的资金申请、实际拨付和运用情况,特别是对超预算资金投资项目的跟踪情况。二是风险度量和风险判别,即构建风险指标体系,并根据综合风险指标得分对财政债务风险做初步判断。三是预警报告,即根据财政债务风险判断结果撰写风险预警报告。四是预警决策,即根据财政债务风险程度分类进行预警决策。五是信息反馈。当然,在目前建立财政风险预警机制还未成熟的条件下,采取一些措施防范债务风险是必要的。比如硬性要求地方政府债务显性化;分清责任,明确各阶段的化解任务;建立严格的项目债务责任制度;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编制债务预算;赋予地方人大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权利等等。
(注:本文系《广西财经学院2009年重大规划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DKYXM20103,课题负责人:董再平。)
【参考文献】
[1] 周泽炯:县级财政债务风险与预警机制研究―基于安徽省凤阳县的调查[J].经济体制改革,2009(5).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可持续发展,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日益增长并上升的现象。通常是以一国或地区的老年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比重、老少比、年龄中位数等综合指标使用来衡量该国或地区是否进入人口老龄化及老龄化的程度。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到2005年末,南明区户籍总人口518152人中,60岁及以上人口70864人,占全区总人口比例的13.68%,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南明区人口年龄结构已进人老年化社会。而2009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568262人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88365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15.55%。2005年到2009年,南明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1.87个百分点,每年平均以近0.5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1.老龄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
表 1 南明区2005--2009年老龄人口发展趋势
年份
人口总数
老年人总数
其 中
60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百分比(%)
60-69岁
70-79岁
80-89岁
90-99岁
100岁及以上
2005
518152
70864
41066
22983
6084
718
13
13.68
2006
539052
76811
43782
25921
6388
707
13
14.25
2007
553285
79363
43999
27645
6949
759
11
14.34
2008
555510
83127
45645
29025
7702
746
9
14.96
2009
568262
88365
46884
31785
8779
901
关键词: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传统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079-01
2007年,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具体而言: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可以说,这就是我们国家今后20年内努力实践科学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布局。为了实现这种战略布局,结合我国地方实际,我们需要实现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传统文化的全面协调协调可持续发展。
因为我们需要民主政治,不要专制政治。专制政治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虽形式各异却入神共愤。我们需要民主政治。这样的民主不是党同伐异的“假”民主、不是“无法无天”的“大”民主、不是空谈误国的“空”民主,而是权力不滥的真民主、国富民强的好民主。
我们需要市场经济,不要泡沫经济。市场经济应当是“秩序”和“效益”兼顾、公权和私意共存的经济。由于强调方向不同,市场经济有两个变种,一日自然,二日计划。前者重私意、谋效益,强调丛林法则、自由放任;后者重公权,行调控,强调政府干预、社会福利。过分强调自由放任与过分强调计划命令,都会破坏市场的长期性、稳定性,导致市场失灵、发展失度、社会失衡。一个运行良好、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应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在诚实守信、乐善济施中实现、合作双赢。
我们需要法治社会,不要人治社会。社会当然是由人治理的,但不是人随心所欲可以治理的。法治社会不是扼杀、忽视、贬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强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来预防惩治人的避害本能与主观恶性所可能导向的危害行为及其后果。法治也不是只讲法律不讲政治、只谈法治不看德治的“”法治。法治应当是法律与政治、道德、风俗、习惯有机统一,司法与立法、执法、学法积极互动的法治。法治社会应当是惩恶扬善、公平正义、国泰民安、“合情合理又合法”的和谐社会。
我们需要传统文化,不要速食文化。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经验的累积、文明的传承。速食文化则是割裂历史的文化,是夸夸其谈的无根文化,是盲目借鉴的效颦文化。传统文化一日中学,二日西学。中学传统又分两派,一是儒法并用、兼顾佛道的古典传统;二是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西学传统义分两派,一是希腊一罗马一基督教文明所绵延下来的欧美派,二是原教旨的经典派与苏联化的派。这两大传统四大流派都是对我国近现代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化因子,并将在未来的发展创新中纵横折冲、取长补短。因此,我们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对这些文化因子取精用弘,促进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为了不断促进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传统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文科学生至少应当通晓政治与宗教、经济与逻辑、社会与新闻、历史与哲学、法律与医学、文学与艺术这12门学问。这既是为了避免书生空谈误国,更是因为这12门学问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1)政治与宗教都是有关待人处世的学问。虽然,政治侧重现世,强调实务俗事,关注利益矛盾;宗教侧重来世,强调因果报应,关注爱与宽容。但是,爱恨相生,宽严相济;利益可投报,矛盾可相容;现世也有因果,来世终为现实。所以,政治是世俗的宗教,宗教是天堂的政治;
(2)经济与逻辑都是有关理性生存的学问。虽然,经济侧重物质,强调现实,关注市场;逻辑侧重精神,强调推理,关注规律。但是,物质精神两难分;不合理的现实将消亡,不现实的推理是虚妄;市场有规律,规律需实践。所以,经济是生存的逻辑,逻辑是理性的经济;
(3)社会与新闻都是有关社情民意的学问。虽然,社会侧重动态跟踪,强调统计分析,关注宏观分层;新闻侧重时事通讯,强调客观真实,关注个案报道。但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分层要客观真实,时事要宏观分析;统计要联系个案,报道要调查跟踪。所以,社会是流动的新闻,新闻是特写的社会;
(4)历史与哲学都是有关人类智慧的学问。虽然,历史侧重广闻博记,强调大音希声、刻画真实,关注形象素描;哲学侧重归纳概括,强调振聋发聩、普遍适用,关注抽象定义。但是,博观约取,繁简有度;厚积薄发,见微知著;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哲为鉴明事理。所以,历史是无声的哲学,哲学是智慧的历史;
(5)法律与医学都是有关身心健康的学问。虽然,医学侧重个人健康,强调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关注阴阳互补;法律侧重社会秩序,强调权利义务、罪刑相当,关注思想行为。但是,无个体,则妄谈社会,无社会,则难言个体;阴阳权务互利共生,症药罪罚相生相克;所以,医学是个人的法律,法律是社会的医生;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carries out the enterprise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accountant's importance, the feasibility to Heisey, the inevitable proof, tries hard to establish one to carry out the mentality which enterprise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accountant develops to realize the Heisey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y.
关键词:海西经济发展区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
key word: Heisey economical developing area enterprise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accountant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福建省教育厅2010年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海西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推广》的成果,课题号JA10260S.
一、海西经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6年,“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被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
国务院 “国发〔2009〕24号《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着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及“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为全局做出更大贡献”。
海西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同时涵盖浙江、广东、江西三省部分地区,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2008年,海西经济区内福建全省及浙江、广东、江西三省14个市的GDP规模在23000亿元以上。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能够推进福建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协作,逐步形成从环渤海湾到珠江三角洲整个沿海一线的完整发展布局。 有利于发挥福建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福建沿海港口、外向带动、对台合作、生态资源和对内联接等优势。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大型海港、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在海西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海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重要议题。鉴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能够发挥推动作用,因此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对经济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通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推广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20世纪6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进一步完善和成熟, 企业社会责任范围逐渐扩大,初步形成各种有操作意义的准则、守则。那种漠视劳动者、消费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做法受到经营人员和立法者的抛弃。企业责任报告的形式从原先纯粹的环境报告变成了可持续发展报告(包括社会、环境和经济),社会公众也对其内容提出更高要求。企业把企业责任的信息作为会计年报的组成部分对外。在这种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诞生已经成为必然,成为传统会计的补充和扩展。会计主体不再单纯是经济的下属系统,更是政治和社会的下属系统。对政府和企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结果进行整理、衡量、分析和披露。
虽然我国会计界目前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尚未统一意见,但企业应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已是理论界公认的:
(1)经济效益的贡献。企业经济效益其实也是社会责任目标。效益目标是对企业效率和综合素质的最终检验,是实现企业其他各项社会目标的物质基础;
(2)对所在地区的贡献。企业所在地区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供水、电力和热力为企业提供服务,企业因而也应对本地区做出贡献.如为发展公共交通、医疗保健服务、市政建设、娱乐设施等方面提供的人、财、物的支持;对文化、教育、体育及公益活动的捐赠,;提供平等就业机会;按规定及时缴纳税款等等;
(3)提品和售后服务的贡献。包括向公众报告企业产品的使用效能、产品的耐用年数、产品的安全性和售后服务等信息等;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实现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时,必须掌握运用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企业发展,应该协调发展,更要求和谐发展。在海西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贡献的确有目共睹。但是,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将自身的经济利益放在了首位,忽略了在环境保护、劳工福利等方面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社会学和会计学统一的基础上,通过采用会计所特有的计量方法来衡量企业的经营活动,促使企业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很好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比传统会计更强调企业和社会的协调。它着眼于会计应该如何反映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如何从会计的角度引导企业去履行社会责任。而可持续发展观是在总结了国内外发展问题上的经济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强调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两者在不否认企业盈利行为的全体下强调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共同发展。
三、海西经济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推广之路
(一)要加强政府在引导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中的作用
政府要采取科学的干预模式引导企业推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推广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科学地监督、管理企业,推动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一点政府的作用毋庸置疑。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监督机制,强化对企业失信行为的惩戒机制,加大对企业失信行为的惩戒和对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奖励,实现对企业行为的规范,从“推”和“拉”两个方面刺激企业重视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升级,从而实现海西经济区主体上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和监督。政府应努力营造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到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运动中来。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到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运动中来,营造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使企业在一个积极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环境中感受到压力。政府还应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对企业守法行为的情况要充分了解,并做出定期评估。要改变单纯追求GDP而放纵权益行为的现状。表彰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对严重违反劳动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的企业提出批评或惩罚,从而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朝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上,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发挥社会团体(特别是民间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协会、企业工会的作用)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倡导、鼓励和创建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认真履行其优势和众人的道德风范。
政府还应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宣传和培训,提升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官员和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认识水平及对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主动帮助企业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使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发挥社会团体和司法部门的作用,帮助企业员工、消费者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支持和鼓励企业员工、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
协助改变企业投资者、管理者对其优势和众人及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认识上的偏差,提升经营理念,真正重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改善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加强政策、手段和方法的引导与使用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政府可以利用财政、税收、金融和产业等方面的政策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社会责任会计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给予表彰和鼓励,对无视社会责任的企业进行公开披露,使企业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必要条件。要利用网络、
|电视、报刊等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宣传。财政部门应筹集资金组织专家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会计制度及实施办法,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核算方面争取走到 全国先进行列。
(三)应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网络平台
XBRL主要是指提供企业决策者的经营管理信息。XBRL最初称为XFRL(XML based Financial Report Mark-up Language),即基于XML的会计报表标记语言,主要是设想为投资人士,交易方提供财务信息披露用的,XBRL的作用很广泛,企业的各种信息,特别是财务信息,都可以通过XBRL在计算机互联网上有效地进行处理。信息者一旦输入了信息,就无需再次输入,通过XBRL就可以很方便地转换成书面文字,PDF文件,HTML页面,或者其他相应的文件格式。因此,它的出现为社会公众、政府部门等迅速、准确、方便地获取其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数据信息,实现企业社会责任透明、公开提供了技术保障。
XBRL的优势是使信息的流动和交换更加顺畅,并使处理过程更加快速,可靠和廉价。而这一点恰恰为社会公众所关注。具体说XBRL有如下优势:
(1) 高效。可快速、精确地搜索信息。XBRL格式文件的所有数据都有相对应的标记,并且相关的信息互相连接。用户可快速搜索特定目标数据。而且可方便的将有关的信息导入其他系统以便进一步分析。
(2) 可靠。XBRL确立了不同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标准格式,提高了数据的共享程度。一般情况下,财务数据只需键入一次,降低了输入错误的风险。
因此,海西经济发展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制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XBRL技术研发计划,由政府出资开发全社会共享的XBRL技术,推广全社会进行使用,以加大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披露的透明度,使社会公众等能够及时对企业进行监督。
四、结语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并不是单纯的会计学理论,不能用传统会计的思维来理解。它具有边缘学科的特点,能够为海峡西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管理、控制和指导的作用,为海西(特别是福建)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提供新路径,应该为政府部门所重视;
(1)海西经济发展区地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推广,并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推广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关系到海西经济未来发展走向重要课题;
(2)通过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网络系统,强制推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数据定期向社会公众报告,以强化社会对企业的监督。因此,由海西地方政府出资研究、开发、建立和管理对全社会开放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网络系统,是推广的一条可行之路。在这个方面,海西经济发展区相关政府部门完全可以有所作为,走在时代前列。
参考文献:
【1】【美】阿奇.B.卡罗尔,安.K.巴克霍尔茨著,黄煜平等译。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拿6月。
【2】【美】O.C.弗雷尔,约翰.弗雷德里克,琳达.弗雷尔著,陈阳群译。商业伦理:伦理决策与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3】【美】小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著,重武译。看不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9月。
【关键词】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辩证关系
1.引言
近几年,假慈善捐赠、食品安全事件、水污染事件等涉及公众安全的事件频频出现,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漠视商业道德,导致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层出不穷,引起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普遍关注。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最基本组织,其和谐发展成为整个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因素。从要求企业诚信经营、尊重员工、保护环境,到反血汗工厂运动的兴起和SA8000的推行,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已与全社会乃至全球的福利联系在一起。照顾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已成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必然要求。
因此,探究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辩证关系,有利于把企业发展同社会进步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企业与社会和谐互助的局面。
2.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著作“The Philo-
sophy of Management”中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他把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1]。1979年学者卡罗尔(Carroll)对CSR做了更全面的定义:“企业对社会所承担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责任总和。”他把企业社会责任感分为四个方面:(1)在提供社会所需要产品和服务方面能得利(经济责任);(2)遵纪守法;(3)遵循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准则;(4)对企业运作与其中的社区福利做出积极贡献(慈善责任)[2]。后来,阿奇·卡罗尔也用金字塔式图对这四个方面做了进一步解释。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西方工业化程度不断加快,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企业社会责任受到了欧美各国政府的重视,并得到了重要国际组织的认可。世界银行、欧盟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理事会(WBCSD)等都给企业社会责任下了定义,其中世界银行把企业社会责任(CSR)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欧盟则把社会责任定义为“公司在资源的基础上把社会和环境关切整合到它们的经营运作以及它们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WBCSD将CSR定义为:企业承诺持续遵守道德规范,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且改善员工及其家庭、当地整体社区、社会的生活品质。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于2002年发表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要求从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来考察业的业绩,并且各个方面都给出了涵盖的内容框架和评估指标。
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政企分开的现代化企业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环境污染、劳资冲突等一系列社会矛盾开始凸显,企业社会责任引起了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国内学者也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探讨,得出诸多的定义:卢代富(2001)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的义务[3]。王红一(2002)指出,公司的社会责任,意味着重新定义公司的目标,除了利润最大化外,还要加入一些社会价值。也就是,公司的经营者应当将他们有关公司目标的看法扩及公司的决定对于其他成员所导致的影响,如雇员、社会和环境等。换言之,公司被期望带着社会良心活动[4]。常凯(2003)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责任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其中,雇员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内容[5]。刘俊海在《公司的社会责任》一书中认为,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满足股东的利益需求为存在目的,而应最大限度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社会利益,包括雇员、客户、债权人、环境及当地社区的利益等内容,既包括自然人的人权,也包括自然人之外的法人和非法人的权利和利益[6]。
综合来说,企业的社会责任超越了以往只对股东负责,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范畴,强调包括员工、顾客、社区、政府等一切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除了对股东负责和创造财富之外,为保护企业品牌和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所应承担的一系列责任。
3.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一词是由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主席布伦特兰夫人首先提出的,她说:“满足当代的需要,但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我们生活的地球环境,不能做过度的开发,否则,未来的子孙可以利用的空间或资源就没有或很少了,这就严重损害了他们的生存能力。我们不能损害后代的利益,换取眼前的发展。也就是同志所说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因此,我们要立足今天、放眼未来,一定要做平衡长期和短期的需求的决定。作为一个企业,同样要把长期和短期的平衡运用到商业决策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企业长盛不衰。
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地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并将逐步更好地掌握自然界的规律,从而在对自然开发利用时可以避免和减轻对环境的破坏,并化害为利为人类造福。为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把环境可持续发展放在人类生存、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
(一)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在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首脑签署和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与会各国一致承诺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各国长期共同的发展战略,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当代人的发展以不影响子孙后代的发展为前提。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的最终目标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以下要点:其一,所谓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也包括保持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其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三,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其四,人类必须学会自己控制自己。从这几个要点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
(二)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科学事实告诉我们,环境创造了人类,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导致了人与人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生态系统到社会生态系统的理性协调。但是,人类的各种活动,特别是生产活动,如采矿业、耕作业、养收殖业、森林采伐、工业以及动力技术等等,打破了环境与人类的协调关系,导致了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同时,人类也遭到了环境的严重处罚,如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的消失,印度河流域和我国西北的沙漠化以及许多古城的消失、河流干涸等。因此,协调人和环境的关系,是当代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各类资源,保持生物资源的永续性,控制环境污染,恢复生态平衡,控制人类自身的发展,使人与自然重新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三)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众所周知,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赖于环境,依靠环境提供物质资料,没有环境就没有物质资料。没有物质资料,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先决条件。同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没有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永续利用的物质资料。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不长久的,是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的。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保护好环境,努力提高资源的再生和永续利用能力,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丰富的物质基础。
(四)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果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这一目标的核心问题就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有实现了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奠定了永续利用的物质基础,才能确保经济、政治、文化等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总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每个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搞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丰富的物质资源。
二、环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居于基础地位,它为其它一切发展提供永续不断地物质保障。但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除社会问题外,主要是环境本身的问题。对于环境问题,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1986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了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全世界每年有2100万公顷耕地由于荒漠化而减产或弃耕;地球上已有2.5万个植物种类和1000多种蔬菜面临灭绝的危险;20世纪内地球森林覆盖率已减少了九成;不仅是淡水资源,而且已有7%的海洋正在遭受污染;有18亿人因饮水污染而患病,每年有2.5万人因饮用受到污染的水而死亡;有2.8亿人正在走向环境难民的行列;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到20世纪末,将有14个国家不能养活自己。这组数字公布之后,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也引起了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政府的重视。十多年来,我国和一些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是,全球性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控制。全球性环境问题依然存在,有些还在进一步恶化。当前,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方面,这些问题已严重地影响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已成为当前人类环境的首要问题,也是制约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现在世界上出现的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这些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原因虽然形形、错综复杂,但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由于人类不适当的活动,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口迅猛增长,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以巨大的压力和冲击。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最近400年内,全球人口增长了将近9倍。有人预测,按这种增长速度,到21世纪三四十年代,全球人口将达到]oo亿。如果人口再继续按此速度发展下去,整个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超过了它的人口承载力,就会导致灾难。由此可见,控制世界人口数量,已成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在我国更是当务之急。
(二)自然资源减少。一是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土地资源在不断减少。据联合国环境署估计,全世界每年损失的土地约600万公顷。其原因主要是:人类对土地的使用不当而使土地贫脊化,甚至不能耕种;水蚀、水涝和沙漠化造成的土地损失;土壤盐碱化、化学污染及城市建筑、交通、工业占用等。据报道,全世界每年有300多万公顷土地毁于水土流失,冲走的泥沙达250亿吨;我国水土流失已达到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另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全球已经沙漠化和将要受到其影响的土地共达2800多万平方公里;我国沙漠化的速度是每年21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半香港的面积。二是森林植被面积减少。世界森林资源从历史上的76亿公顷下降到现在的20余亿公顷。据测算,到2020年时,世界森林面积只有18亿公顷。同时,草场退化也十分严重。我国北方草原退化面积有8700万公顷,每年约以120万公顷的速度扩展。三是能源消耗量大,特别是非再生能源消耗量大。据20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统计资料表明,世界一次能源消耗量达115ll.4Mtce,我国能源年消耗量达98703万吨标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四是工业、农业用水量大和城市生活用水量不断增长,给本来就不充足的淡水资源带来了新的危机。据联合国统计,1940年全世界总用水量约为0.82亿立方米,到1970年猛涨到2.6亿立方米,1975年达到3亿立方米,到2000年已增加到6亿立方米。这些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确保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环境污染。一般认为,环境污染是人类生活和从事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活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人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或状态发生了改变,使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一是大气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颗粒物质、硫氧化物、碳氢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人大气,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受到破坏,酸雨危害频繁。二是水体污染。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特别是人类活动向水体排放大量未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各种废弃物,造成水质恶化。据资料介绍,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为4(X)任一5000亿立方米,造成5一6亿立方米的水体污染,加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地球上的大多数河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渔业、农业及交通运输业都有相当严重的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三是土壤污染。包括工业与城市废水、农药与化肥、大气污染沉淀物、生物及固体废物对土壤的污染。我国仅工业废水、工业废气污染的耕地面积就达670万公顷,说明土壤污染问题是极为严重的。土壤污染已给人类生产、生活及植物的生长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此外,还有垃圾污染,噪声污染和审美污染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
(四)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物多样性也就是地球所有生物的千姿百态及其复杂联系,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地球的历史上,动植物曾达到40亿种,但现在只剩下巧0万种,在过去的两亿多年中,自然界每27年就有一种植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每个世纪有9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这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被称为自然灭绝。但是,随着人类活动对生物影响的加速,物种灭绝的速度也在加快。现在,由于环境污染和人为破坏等原因,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大量的基因在消失。有人估计,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灭绝的哺乳动物有280种、鸟类350种、植物20000种,而且全世界还有2500种植物、1000种和亚种脊椎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有关专家指出,在我国32800余种植物中,有4500种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有的已经濒临灭绝;在我国104500种动物中,有巧一20%受到灭绝的威胁,就连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列为“四害”之一的麻雀,在我国许多地方也不见踪影了;在国际公认的640个濒危野生物种中,我国占了156个。如果人类不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注重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就会被破坏,许多物种在没有被认识之前就消失了,这将留下千古遗憾,其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气候变暖、酸雨、臭氧耗竭三大全球环境问题,使人类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就我国而言,大气污染、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人口增长等环境问题,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走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促进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正如前面所述,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要继续生存与发展下去,就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及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走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尤为重要。因此,要全民行动,针对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思想认识,更新环境保护观念。认识是更新观念的前提,是行动的先导。要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必须提高全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更新环境保护观念,为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要克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树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要克服单纯统治自然、利用自然、向自然索取、向环境排放的错误观念和作法,树立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治理环境、回报自然等善待环境的观念。此外,还要树立正确的人口增长观和保护环境的法律观、道德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观等观念。
(二)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环境管理。我国目前已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各种单行法规相配套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并建立了一套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管理制度和标准。这些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在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特别是加人WTO后,许多法律制度已经滞后。因此,必须对原有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及标准进行修订和补充完善,制定出新的与国际接轨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与标准,建立起有利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教育干部和公民严格遵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要加大对破坏环境和资源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到违法必究。概言之,就是要靠法律、靠制度、靠科学的决策和严格管理保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体现着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指高等职业教育按照自身发展规律,通过教育教学,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地方经济和高职教育自身的长久、稳定和持续发展。;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首要的特征是教育发展的长久持续性,就是要合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着眼于教育的米来发展,促进良性发展,实现教育连续发展。;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还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教育的公平性。一方面,指高职教育在不同的地区之间通过均衡教育资源,满足各区域适龄年轻人的受教育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指在每一个高职院校内部,各专业设置、教学资源的分配等基本做到均衡,契合社会的需要。二是高职教育整体性优化发展。;高职教育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师资力量、教学效果等要协调共进。
二、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是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相匹配的。原因在于:
一是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国内经济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从世界角度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分工与合作不断深化。这就意味着我国人力资源的建设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而我国现实却是人力资源短缺,尤其是高端技能人才的短板现象严重。早在2004年,上海市人事局公布了《2003年上海人才资源状况报告》,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提出,我国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不足。经过十几年高职教育的快速和有效发展,据《中国质量报》报道,2013年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可以说,培养以高技能人才为核心骨干的自主技术工人队伍、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
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力争一到2020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
二是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不足。一方面,职院校活力不强,表现在政府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政府经费投入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滞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在当前我国生源紧缩的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因为招生困难面临停止办学的局面。
2.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促进国家工业化、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也是给更多适龄青年提供高等教育学习机会的重要途径。职教育的大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推动作用,也为大众化阶段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12年全国共有1 288所高职专科院校具有高考招生资格,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占全国其他各类毕业生人数的45%;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仅仅在数量上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贡献,而且从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提升方面也为大众化起到促进作用。2003年、2004年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55%和61%。据《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2011届高职专毕业生就业率为89.6%,比2010届上升了1.5个百分点。上述数据说明,无论从教学质量还是从办学规模上,我国高职教育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
3.是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其高等是基础教育、中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键链接点,满足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其职业性的特点,可以使学生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使更多的学生走上更高层次的就业岗位,满足了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2012年我国高职在校生人数已达1000万,毕业生人数276万。尤其是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大量设置在地级或县级城市的高职院校布局给他们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麦可思调查, 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23%是在本市入学,83%在本省入学,解决了由于经济等方面因素远离本土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职院校不但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圆了大学梦,又能够在自己的家门口读书,而且上得起。
三、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加强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但规模的扩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没有统一步调,质量不高是目前制约我国高等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症结。主要表现于大量参与办学招生的高职院校没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落后,教育教学方式与手段不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办学成本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不高,社会对高职教育不满意,等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6年,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等部颁布《关于实施国家不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以指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改革、提高质量。2011年,教育部先后《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2012年,党的十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提升的历史新阶段。目前,国家已经启动了不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目的就是通过不范建设,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办特色高职,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质量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从经济学的角度,当高职教育不能有效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时,它的生命力就受到威胁,也意味着高职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因此,职教育质量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原因在于,对于国家和政府而言,正是因为高职教育的质量问题,使得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的人才供需矛盾无法解决或者缓解;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因为高职教育质量问题,使得学生无法在校期间受到合适的职业教育服务,无法在就业、择业中找到与其成才预期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对于社会用人企业而言,技术工人不足,一技难求的矛盾无法解决。为提高质量职教育应做好以下工作:
(1)明确定位,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要坚持自己的职业性特色,明确符合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高职教育中,就要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主线,合理设计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大实习实训的权重,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职教育也不能简单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2)服务社会,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社会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职能,也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从高职院校的区域特点来看,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分布在各地级市或省会城市,这种布局结构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职院校的生命力来自其专、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与当地企、人才需求的匹配度,如果二者呈正相关关系,那么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较好,当地经济也呈增长趋势。因此,职院校要与当地企业、行业建立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了解企业对人才、技术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开展校企合作,利用企业技术能手、生产线等资源,开展学生的实习实训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职院校要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为企、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智力支持,提高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3)重视就业工作,加强学生就业教育。一方面,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择业观和就业观,端正就业态度,强化从基层做起,从基础做起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和企业建立密切联系,选派优秀学生到企业实习或者顶岗锻炼,为学生搭起与米来工作联系的平台;也可以通过为企业定向培养的单式教学的方式,与企业签协议,为这部分学生解决毕业去向的问题。
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体现
一、江苏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典型案例
截至2016年底,江苏省共建设18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其中苏锡常地区10个,且均已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领导小组的验收;苏中地区4个,苏北地区2个,均为在建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1.以结构转型为引领的吴江建设模式
加快农业经济与结构转型。围绕生产园区化、产业集群化、功能多样化、科技普及化、服务社会化、装备现代化,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不断提升农业发展的规模化、效益化水平,充分挖掘农业增效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潜力,加快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努力走出符合墙实际、彰显吴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加快工业经济与结构转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生态化,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产业链重心从制造环节为主向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两端延伸转变,加快构建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并进、结构布局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能源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服务业经济与结构转型。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在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均衡发展,打造“高增值、强带动、宽辐射、广就业”的服务经济体系。
2.以健康中国为主题的扬州建设模式
提高人民幸福程度,建设健康中国扬州样板。一是着力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机制。坚持以创业促进就业,实施全民创业工程。二是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完善具有区域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质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实现同类型社会人群基本保障同等待遇。三是大力发展健康事业,建设健康幸福之城。加快构建“医疗卫生、体育健身、饮食安全”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与促进体系。加快建设“颐养之城”,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产业。不断提高医疗健康服务水平,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促进转型升级,为健康扬州建设夯实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扬州智造”、“扬州精造”、“扬州新造”,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制造强市,基本建成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生产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促进服务业产业联动、集聚提升、空间优化,推动生产业规模化、生活业精细化、文化旅游产业国际化,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进一步聚集生物健康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健康保健产业。
发展循环低碳经济,为健康扬州建设破解资源约束。一是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对重点行业进行生态化调整,形成企业循环式生产、行业循环式链接、产业循环式组合的大循环体系。二是实施能源节约战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以提高综合能效为核心,以提高终端用能效率为重点,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三是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加快生产模式由高排放向低排放的转变,突出沿江、沿运河等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对开发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加快构建企业间和产业间的循环产业链,促进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再制造产业化。
倡导生态文明先行,为健康扬州建设打造最美环境。一是优化市域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差别化财政、产业、土地、环境等政策,推动优化开发区域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发展。二是强化生态环境整治,着力改善环境质量。实施“天蓝”工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水净”工程,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地绿”工程,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三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大力建设绿色扬州。深入开展绿色扬州建设,持续推进“绿杨城郭新扬州”行动计划;积极构建沿江、河、湖防护林体系,推进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打造绿色生态屏障。四是引导绿色生活方式,培育特色生态文化。充分挖掘扬州地域文化中的生态特色,结合扬州城市主题文化,在城市建设中时刻体现历史人文特色,弘扬崇尚自然与保护生态的优秀传统。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健康扬州建设提升科技支撑。一方面,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新型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同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医改,为健康中国提供示范。开展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混合支付方式,探索开展“按诊断分组付费”(DRGs)的支付方式,将医务人员的绩效收入与诊疗的效果和费用的控制直接挂钩。实行“全科医师特岗计划”以全面推行分级诊疗。
3.以协同推进为突破的盐城建设模式
突出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根据盐城的生态特征和资源禀赋,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彰显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岸线、滩涂、生态、盐田、土地等资源禀赋,把改善资源和环境作为助推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自然资源的可再生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积极探索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路径。
加快结构调整,坚持转型发展。把握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特征,坚持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区域优势产业,加快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强化科技支撑,努力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型企业,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显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把创新驱动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和活力。加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科技示范,积极推动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重视民生幸福,统筹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相融合,推进大市区、沿海县(市)和内陆县共同发展,推动港口、港城、临港经济区“三港联动”,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动全员参与,争取全面发展。强化政策导向、加大公共投入、加强行政监管,并充分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等各方面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集中力量,瞄准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加快实施重点项目,着力解决制约盐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探索并推广有益经验,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江苏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主要特点与矛盾问题
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方面进行了积极研究与探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也存在一些矛盾与问题。
1.主要特点
创新观念,综合协调,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各实验区结合地方特色,以原有的优势产业为依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相比其他区域有明显优势,社会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高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基本扭转了过去经济建设中“先破坏,后修复;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探索了资源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了实验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平均寿命、教育水平、人均GDP显著提高,人类发展指数和居民幸福指数高于其他地区。
科技驱动,集成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实验区充分发挥科技的引导作用,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积极支持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技术的示范、集成、整合,支撑实验区建设。二是注重加强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以理论指导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三是创造良好的引进人才的政策环境,为实验区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硬件和软件支撑。四是着力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污水处理及再生回用、大气污染控制等工程,实验区内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资源与环境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强化领导,突出特色,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制定科学、完整的可持续发展规划,通过规划任务和项目的实施引导建设。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针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非持续因素,依托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基础,充分考虑当地资源和环境支撑条件,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实验区建设模式。同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考评体系,可以指导发展规划的提升和优化。
公众参与,社会推动,健全全社会联动机制。在全社会广泛普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社会团体和公众积极参与。健全新闻媒体监督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取得预期成效。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立了“政府主导、专家指导、社会兴办、公众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协同推进实验区发展。政府部门在实验区建设过程中发挥关键的引领和组织作用,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实验区在国家、省两个层面建立由不同学科、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地方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各实验区积极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创造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渠道。
2.存在问题
地域分布及发展不均衡。从江苏省层面上看,实验区总量偏少,且地域分布不均衡,实验区发展建设还欠缺统筹布局和统一规划,这是实验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自江苏省开展实验区创建以来,截至目前共建成国家级16个,面积、人口仅占全省的12%,总量仍旧偏少,分布仍不均衡。苏南、苏中地区因地理区位条件优越信息密集,资金充裕,引进技术方便快捷等优势,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显著,设立的实验区数量一直较多。苏北地区数量少,而这些地区实际上更需要通过建立实验区,寻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