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文化范文

区域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文化

第1篇:区域文化范文

关键词: 区域文化 河南传统筝派 山东传统筝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和传承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在一定意义上,黄河文明就是中华文明。河南、山东两省,沿黄河流向一字排开,在地域上同属于北方地区,在文化上同属于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黄河中下游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沿黄人民生生不息,传承着古老的中原文明。

特定地理、自然环境是形成不同地区文化传统、文化面貌的重要基础,它对中国筝乐的形成、流传、分布、发展有长期的或潜或显的影响,不同流派区域性特色的形成与地理、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也是我们对筝乐区域文化进行探讨的基本前提。

一、两地地理范围和自然环境的对比

音乐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从一开始的那天起就伴随着人类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其中,自然地理环境为音乐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人文地理环境为音乐提供了相应的精神基础。可以说,音乐的产生、发展、变化和地区差异的形成基础便是地理环境的客观存在和其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异。

1.中原文化的地理范围和自然环境

探讨中原文化,首先必须明确中原文化的地理范围。中原在历史上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中原指今天的河南省。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在狭义的中原范围外,还包括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的一部分区域,有些文献里还包括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一些地方。在古代,人们称呼中原大都是广义的。近代以来,“中原”则更强调河南省这一狭义定位。本文探讨地域文化,特指相对于其他区域的地域文化,因此,使用狭义的中原文化,即河南文化。

河南省处在黄河中游的下段和黄河下游的上段,全省东西距离约580km,南北距离约530km,总面积16.7万km2,约有80%的面积在黄河以南,是我国由东部平原向西部丘陵山区的过渡地区,也是我国由南部亚热带向北部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在交通上,自古以来就是联南接北、承西启动的地方。中原地区总的地形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和南部主要是丘陵山地,有太行、伏牛、桐柏、大别四大山脉;北部和东部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统称为豫东平原。气候属于湿润和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不均衡,年均降水量600—1200mm。黄河过境长700多km,对中原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最大。

2.齐鲁文化形成的地理范围和自然环境

准确地说,齐鲁文化产生的地理范围应该是周初分封在泰山南北的鲁国和齐国,鲁国的中心在曲阜(今属济宁),齐国的中心在临淄(今淄博)。因为齐鲁两国对于山东影响巨大,所以现在基本上都用齐鲁大地作为山东省的别称。山东省处在黄河下游地区,东部沿海且海岸线较长,全省东西最长距离约700km,南北最宽距离约420km,总面积15.7万km2,西部连接内陆,中部高突,泰山是全省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地形上,中部是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胶东半岛是起伏和缓的低山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比较集中。

“作为不同文化的空间载体,这个‘区域’首先有它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相适应的地域范围。”就目前而言,我国大致具有15个文化区①,那么其各自文化区又同时在其重叠地域内形成了相对应的民间音乐区。而齐鲁文化区与中原文化区则位于其中。作为齐鲁文化区的核心省份山东与中原文化区的中心省份河南的自然地理情况存在着一定差异,正如乔建中所讲:“地形地貌作为一种物质存在,制约并影响着作为意识形态的音乐艺术;而音乐当中由及其自认地表露出种种地区风貌及民俗特征。”对于河南与山东的地理因素的比较则是具有价值的。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河南地形地势较山东更为复杂,气候较山东更为干燥;这样的自然环境,自会影响到两地人们性格的形成,加之两地人们不同的生产方式和日常所处的劳作环境,都会对音乐产生影响。这样一些自然地理方面的差异正会造成音乐文化的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将造就不同的音乐风貌,作为不同的文化空间载体,豫鲁两区域具有各自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相适应的地域范围。比如说,如果我们将山东所独具的吕剧、五音戏、柳琴戏、鼓吹乐等具有齐鲁文化特质的音乐类型放到一起,就会发现他们所共同具有类似的旋法、音结构、音列、调式之类,这些种类的音乐是具有共同的山东文化音乐特质的。同样,河南的河南梆子、民间歌曲等也同样具有河南文化区的音乐特质。正是因为鲁豫两地不同的自然风貌作为基础,才产生了鲁豫两地各具特色的音乐形式。

正是由于特定的地理因素在长时间的历史塑造过程中,逐渐影响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而生产方式又产生了一定的音乐形式。在地理环境所造就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基础上,才会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形成不同的音乐特质。

二、两种区域文化的界定与对比

文化是在地里的缝隙中长出来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缝隙”,不同的“缝隙”中培养出来的文化,自然各呈其态,豫、鲁、秦等地,可以称为广义上的中原地区。两地的历史文化同属于华夏文化的正宗,中华民族勤劳、善良、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在当地人民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儒、道、释三教的长期影响,又造就了他们乐道重教、修养身心的优良品格。正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深厚的文化积淀,才使得他们几乎所有的文化创造都带有强烈的历史的厚重感。通过对文化的追溯,将对比出河南、山东两地筝乐艺术发展方面的区域传统和形态特征。

从根源上说,齐鲁文化包括的范围应该是大于儒家文化的,儒家文化是齐鲁文化的主体和核心。然而,两千年的正统文化地位,使得儒家文化与齐鲁文化已经基本上没有了差异,虽然以后的儒家文化有很多的分支和新的内容,但用儒家文化代表齐鲁文化是没有问题的。齐鲁文化的特征包括:人为本,仁义为核心,德政治国,孝道为先,和为贵,礼仪为规范,强调趋“中庸”,重视“三纲”“五常”,追求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的最高境界。儒家伦理以仁义为核心,推崇重义轻利、修己安人、仁民爱物、厚德载物,讲究忠恕之道。齐鲁文化同时还兼收了墨家、法家、道家等各派精神。受这种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山东人比较喜欢讲情义,本性仁厚,富有牺牲精神。在孔颜人格精神及孟子倡导的“大丈夫气概”的感召下,在儒家节俭伦理、实用理性和忠孝理念的下,山东人特别耐苦,特别勇敢,特别务实,具有忠实厚道、豪爽豁达、勤俭朴实、忠诚爱国等性格。在小说家的笔下总是刻画出如梁山李逵等“粗犷、豪爽、勇武、坦直”的“山东好汉”的形象。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为实现其政治理想,曾常年游走四方,在中原大地上传播儒家思想。之后,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主流文化为中原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河南人的思想中,理学大家加入了重视天理的成分,使得理学在儒家文化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深刻影响了宋朝以后的儒家思想,也渗透到了河南人的文化血液里。李庚香在其《中原文化精神》一书里,认为中原文化从总体上说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和正统性,中原文化具有和谐的理念,这方面体现在“天人合一”和“中庸”上②。

通过对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黄河流域存在着多种地域文化。其中,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两种地域文化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和发展完善,呈现出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同时,两种地域文化的本质特征相同,整体上都属于传统的儒家文化,但两种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齐鲁地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因此齐鲁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差异较小;中原地区在很长时期里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活动区域,因而中原地区与齐鲁地区相比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少。

地理自然环境给不同地域人民带来不同的生产、生活条件,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表现在语言、民俗、宗教、行为、性格等各方面。我国汉语分成七个方言③且差异较大;除世界三大宗教和道教外,各地人们的信仰(或者称为崇拜)也非常多;民俗更是五花八门,不胜枚举。行为和性格上,各地人们的差异非常鲜明。本文概括:河南人多勤劳朴实、中庸循礼,山东人多忠厚、豁达、直爽。

三、两地筝乐曲风格对比

内在精神文化塑造和影响了人们的世界观,外在精神文化通过沿袭的传统、风俗、习惯等作用于人们的行为。两者共同影响本区域内音乐家的音乐创作。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④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创作主体会带来区域音乐风格上的差异。如传统筝曲《高山流水》,山东与河南两地的此曲属于同名异曲。山东《高山流水》以山东老八板筝曲为素材创作而成。乐曲由庄重的和弦开始,以双手交替演奏的繁响,描绘出高山耸立的巍峨气魄⑤。而河南《高山流水》为“板头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乐曲之一,此曲在河南南阳地区是艺人们初次相见时必弹曲目,他借用古代伯牙子期遇知音的历史故事,作为初次见面时把对方尊为知音的象征,还具有某种礼仪的含义⑥。两曲一粗犷,一质朴,尽显不同风格。

一种方言的声调特征对其地方音乐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很可能成为该地区音乐的地方风格特征。这种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从语言到唱腔旋律再到器乐语汇的过程,完成了从语言到音乐的升华。这种风格在一定程度上还必须依附于语言。下面将豫、鲁两地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在声调的调类上相同,但调值有明显的差异。详见下表1:

表1 豫、鲁方言片与普通话比较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山东方言多为升调;河南方言升、降调较多。在筝曲中则表现为:山东筝曲上滑音的使用较之下滑音多,滑奏速度快,音乐装饰成分少,粗犷、刚直、灵巧;河南筝曲中多用上、下滑音,装饰成分较多,正如河南人说话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多质朴、刚柔并济。

不同地区的语言,产生了不同的音律和音调。方言还赋予地方筝乐丰富的节奏,说话的抑扬顿挫影响了筝乐的高低长短,不同的语言习惯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演奏技巧。以大指的运用为例,在河南筝和山东筝的演奏中,大指的运用是极为常见的,尤其河南筝主要以大指为主,“密摇”是以腕部作为活动部位,带动整个大指关节连续快速“托劈”(指法顺序为先“托”后“劈”)。其特点为音头重、密度大、连贯性强。其中音头重与河南民歌的节奏控制和句首重音强调如出一辙。山东筝曲中的大指“摇”(或称“轮”),是以大指末端小关节作为活动部位,一般都为先“劈”后“托”(与河南筝的指序相反),其节奏型为××××或××××?摇××××,颗粒感极强。正如山东方言区的人将合口呼读为开口呼,主要符合语言中经济简便、发音容易的原则,与语言的生理特征有关,突出了山东人直爽的性格。

本文将文化放到“地域”这个场景中,探究不同区域内形成的多元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区域文化囊括了一个特定区域内历代传承下来的所有精神产物,具有传统性和地方性的品质。不同的区域文化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各异的日常习俗,造就了各地方言土语,熔铸了人们不同的性格和气质,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习性“选择”了不同风格特点的地方音乐。同为“北方传统筝派”的山东筝派和河南筝派,在音乐结构、旋律节奏、演奏技法方面都有密切关联,本文在两个筝派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下同中求异,以使两个筝派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使两个传统筝乐流派的继承落到实处并健康、有序地推向深入。

注释:

①乔建中.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72.

②李庚香.中原文化精神[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56.

③七个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

④乐记.

⑤李萌编.古筝曲谱.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13.

⑥李萌编.古筝曲谱.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19.

参考文献:

[1]乔建中.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2]李庚香.中原文化精神[M].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

[3]李萌编.古筝曲谱.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4]周青青.河南方言对河南筝曲风格的影响.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

[5]李勤德.中国区域文化·序[M].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

[6]王修智.齐鲁文化对山东的深远影响[J].理论研究,2008,(13):27-28.

第2篇:区域文化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发展

1文化与区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Tylor提出的,他认为文化是社会全体成员所能够共同接受的信仰、知识、习惯、道德等的复合体。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本文所要研究的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在特定区域经过很长时间所沉淀下来的人们某种性格和特质。所谓的区域文化是指某个特定区域的人群所拥有的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价值准则、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民族艺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它是由地区的特殊地理情况、人类生产水平以及长久的历史积淀所决定的。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就是区域文化观念,它是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人们普遍只重视技术、资本这样的有形要素,却忽视了对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分析和运用,这样的结果往往都事与愿违。

2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2.1传统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传统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以及数代人的共同选择所最终形成的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影响地域发展的深厚底蕴。它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激发出了各种活力,营造出了一个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因此,在我国广大疆土里的不同地域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地域经济总是藏着不同类型地域文化的深刻印记。如长江三角洲受到了吴越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为两翼的“长三角经济圈”。这是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经济完美契合的必然结果。又比如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以广东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这是岭南文化和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的产物。

2.2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德鲁克曾说过,今天的真正优势资源不是资本、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这句话其实并不难理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密不可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实力来说都是不容小觑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文化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影响体现在许多地方。一是作为经济发展之重要基石。自从后,我国政府就提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样的形象说辞。全国各地都在不断利用自身文化来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民俗文化、自然景观都能够为招商引资、经贸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如江西的庐山、井冈山,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丝娃娃、肠旺面,重庆的火锅以及广西的桂林山水和刘三姐文化等都成为当地旅游文化发展的自然人文资源。二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能够给产品带来知名度,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也越来越看重。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实力,不断打造和升华自己的企业文化,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3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动力。而创新是一个社会性和地域性的互动过程,它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底蕴。经济文化能够对创新的模式起到促进作用,并以此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当代社会,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创新,它能够将劳动和资本这些物质要素完美地整合在一起。

3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制约

3.1文化的交互性导致各地资源争夺,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化发展

如著名的江苏宜兴和浙江宁波“梁祝文化争夺战”充分显示了文化整合之间的混乱。一些省份为了艺术节的开展,大规模地修建场馆,花费高达几十个亿。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有序发展。

3.2落后经济背后往往是落后的文化

(1)我们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平衡的,东部与西部的差距明显。当然,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区域文化的差别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2)经济落后的地区的人总是有一种保守和不思进取的心态,总以为小富则安。究其根源就是他们保守的文化和不开放的思想观念所造成的。(3)儒家文化让人轻视经济的发展,现实生活中的吃喝玩乐的氛围比较浓厚,越是欠发达地区这种现象就越突出,这些是跟当地绿林好汉式侠文化分不开的。

4区域文化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联系

区域文化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时空上传承和兼容性以及本质上的地域性和同化力还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可塑性和创造性。正是因为区域文化具有这样的特征,才导致区域文化不仅具备当地的特色,而且还时刻在变化和发展,在不一样的时间和地点表现出不一样的特色。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城市一直以来都对各种文化是非常包容的,它原有的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做了很好的融合。自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前所未有。这种文化模式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得沿海地区能够很好地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不断地提高生产力,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形成于小农经济,它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主要表现为重农轻商、重义轻利、中庸和谐、安于现状、推崇道德,进取意识和冒险意识严重不足。儒家文化对于公有制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市场经济却起着抵制作用。这些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将会制约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人烟稀少,农业和畜牧业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商业意识相对淡薄。它的区域文化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自古就有的农耕和游牧文化;二是中原人所带来的中原文化;三是外来的宗教文化。这三种文化的交织导致西部地区的文化呈现多元性特性并且还带有宗教主义色彩。该地区的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有一定的抵触,并且很多人还在苦苦追求宗教。长三角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吴越文化成为了这个区域大家普遍认同的文化。吴越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进而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各种文化能够共同发展。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具有典型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它的开放性结构和强烈的自主创新精神是江浙地区各行业竞争力的源泉。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功的诞生。另外,吴越文化的开放性让各种技术和生产条件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和交流,各行业相对公开透明的对外合作,这为企业创新营造了一个很好地条件。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是中小企业能够不断地从自身出发不断地进行管理方式、技术、资本等各方面的创新,所以这也使得这些企业能够在迎接挑战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

5重塑区域经济文化,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

5.1充分发挥文化整合的作用,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资源整合和共享是各国实现共赢的选择。通过更加广泛的交流和切磋,将资源共有和市场共享落实到实处。通过文化的传播,增加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感、管理理念和科技认同感。此外,我们更要利用文化的认同感来降低成本和提高管理的效率,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当前应该做好以下几点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打破市场体制的阻碍,做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构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体系和规则;第二,要加强文化的宣传和建设,加深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打造一个文化和经济共建和共同发展的平台。比如,中国打造长三角经济圈目的就是整合各种各样的资源,带动长三角甚至是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总而言之,我们要加大整合文化资源,以文化认同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5.2以区域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经济

在文化整合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就要求我们把区域文化灵魂带入经济里面去。利用各区域的相对优势,设计出一个特色区域经济模型。再者,要根据区域文化的特点生产和创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打造出一个新的产业,建立一个别具一格的经济格局。

5.3文化建设要向产业化迈进

文化作为一项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宝贵战略资源,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建设这方面。文化产业是通过文化的宣传和运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以及产品的行业总称。文化为这些行业或者企业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推动了这些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全世界越来越强调经济竞争本质上就是文化竞争,如:美国的好莱坞文化渗透于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国每年都要上映十几部好莱坞的大片,这些大片除了给美国带来票房也就是带来了经济增长以外,美国的文化也随之被带入了各国,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点。这就充分说明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加强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将自己的优秀文化塑造成一个产业走出去。另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求文化成为一种经济,这对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毫无疑问,文化是我们普遍追求的东西,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应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依靠市场经济不断推进先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文化和经济的一体化健康发展。

作者:刘甘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庞敦之.论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6(8).

[2]李明波.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3]侯景新.论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J].生产力研究,2003(1).

第3篇:区域文化范文

关键词: 区域文化品牌;农村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320-02

0 引言

区域文化是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族文化,它不仅是农村群众文化的精髓,更是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一个有效载体,是农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打造区域文化品牌?笔者认为,首先要搞好农村集镇文化建设,从而加快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城市化进程。

1 现状

集镇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的。它是基层政权之地,经济体制之地,民族居住之地,风俗习惯之地,特色文化之地。集镇的建设不仅是盖房、修路、造桥、建厂……而是要全面发展。

1.1 集镇文化基础设施薄弱。要搞好集镇区域文化条件很多,但是最根本的一条是集镇文化设施建设,这是首要条件也是基本条件。就青铜峡市来说,虽然在20世纪九十年代各镇建设了一些文化设施,这些文化设施在一个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和效益。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有些文化设施的功能已过时,不适应目前开放型文化活动的需要。同时,受近年来文化市场各种规定的限制,活动项目、内容远远适应不了日益增强的群众求知求乐的需求。

1.2 区域乡土民族文化艺术挖掘滞后。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邵岗、峡口、瞿靖、叶盛镇一带区域乡土民族文化十分活跃,村村办夜校,经常开展打腰鼓、扭秧歌、唱新闻、演小戏、舞龙等活动。然而,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之间距离骤然拉近,城市文化如潮涌般地进入农村,农村文化生活一下子变得绚丽多彩,以地方方言和地方剧种为特色的乡土区域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区域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高强度的挤压。

1.3 文化工作中知识含量不足,还停留于小文化的范畴,对农村现阶段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的求富愿望缺乏介入的热情和能力,导致农村文化工作与农村中心工作脱节。由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因此,农民们农闲生活时最需要的是有一定观赏性或参与性的活动,在这一生产背景下,农村文化工作一直以来比较强调组织一些唱唱跳跳的文化活动,文化工作者主要任务就是在农闲时节推出一些娱乐性的活动。但随着农村和农业的发展,科技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再加上农民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使仍然局限于小文化工作范畴的农村文化工作模式越来越落后于形势的需要。

1.4 “老少文化”现象较为突出。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文化素质低下、老龄化等问题已成为目前阻碍农村文化工作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如我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先后转正的文化站干部24人,至今只有五人在岗位上,有的转正后提拔调走了,有的闹着干别的了,集镇文化队伍非常不稳定,人才严重缺乏。

2 农村集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农村集镇是区域经济的集散之处,连结城乡的纽带,构建和谐社会的基层桌面,它既接受附近大、中、小城市的现代气息,又保留农村原有的地方习惯。伴随着中国在世界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和世界的交流也不断增多,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我们跟外国的流通已经是很畅通无阻了,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意识逐渐向农村辐射和渗透。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民间传统得到重视,尤其是一些民俗;另一方面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生活方式被带到了当地,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两种文化意识云集农村集镇,相互作用,慢慢融合,形成了当前集镇特有的文化。现在集镇上的人们不再只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而是搭建起多结构,立体化的就业平台。这一变化,使过去农民没接触过的现代科学技术、电子机械、数码产品被直接掌握,各种高档家用电器进入平常的百姓家中,因此,他们渴望掌握知识,学习技术,懂得科学,了解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他们再也不是围着锅台,田畴、河边、山头转的纯农民了,而是时刻关心着世界风云,国家大事,经济利益,致富途径等一系列的相关事宜。因此,政府可以搭一个平台,做一个引路人,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让外面的文化走进来,只有这样相互交流、互相激发,才能使我们的农村集镇文化踏上很高的台阶。

3 对策

面对农村集镇发展趋势,如何从打造品牌入手,推动农村文化事业这是我们面临着的一个研究课题。

第4篇:区域文化范文

关键词:区域文化;文化动力;民营企业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BB127)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区域文化特征与民营企业文化动力源泉

收录日期:2017年1月18日

文化动力是指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文化动力观就是对这种推动作用的认识。企业文化动力中所包含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科学与技术文化、精神文化、传统与惯例文化、突破与范式文化、道德与责任文化等。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的文化动力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然而,其本身的动力来源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一、区域文化对区域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现代区域之间的竞争,是不同地域范围内区域间综合实力的角逐,既是其资源、能源、技术、项目等“硬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生态、科技、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其中文化是一个区域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在特定的区域里一点一滴形成的,是当地所特有的,是一个区域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区域品格的象征。看一个区域有没有吸引力,有没有竞争力,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制度经济学派认为,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被称为文化的东西,是影响制度创新和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因素。传统文化从风俗习惯到观念系统,从心理到意识,形成了对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的独特看法;传统文化所确认的行为规范、社会关系、思想观念在人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任何制度中都包含着文化内涵,制度的内涵从文化的角度就是以自身的存在包含、象征、实现着人的观念及其所体现的人内心感悟的生存世界和意义。传统文化所表现的习惯和风俗,在制度创新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为制度创新的新资源,把民间流行的风俗习惯演变为有效的制度;二是成为制度创新的“瓶颈”,即它们唯有改变方能建立新制度。一种制度只有与文化相容才能被接受和发展进而发挥作用。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优秀的区域文化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优秀的区域文化能够发挥创造能力,培育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他能决定创业企业经营的理念。许多具有潜在创业优势资源的创业者在优秀区域文化的激励下尝试经营活动和在此激励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形成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创新文化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得以形成和高效运转的环境,是现代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益的源泉。企业文化的形成一方面是企业内部成员在企业内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区域文化的结果。

区域文化在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同,从以下方面发挥作用:第一,区域文化影响企业文化个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是企业的个性。一个企业的文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地区人文特征、商业特征的缩影。区域文化观念对区域内企业文化的培育、形成、发展都有无形影响;第二,区域文化有利于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消费者的文化渊源决定着企业文化的认同;第三,区域文化有助于企业规避文化风险。企业文化风险的产生“源自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就内部来看,文化风险主要是针对来自不同文化员工的管理风险,即由于不同文化导致的管理风格的差异以及由于不同文化的管理人员之间和员工之间不能建立起协调关系而带来的管理失败的风险。化解企业文化风险,需要文化整合。区域文化能有效建立文化认同,有效缓解文化冲突,消除文化差异。

二、典型区域文化形成的企业文化特色

中国传统的区域文化按地理位置,主要有潮汕文化、徽商文化、晋商文化、湖湘文化、江浙文化等。在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文化,无一不打下当地区域文化的深深烙印。

(一)潮汕文化。潮汕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两个方面的精髓。一是精细。农业的精耕细作、手工业的精雕细刻、商贸的精心经营、饮食的精工制作、艺术的精益求精,无一不与精细有关。在地少人多、孤身下南洋的窘迫下,激发了潮汕人敢闯敢拼的同时,他们还学会了善于谋略、精打细算、精明细致地经营事业,精而不奸,使他们在异国他乡的商业竞争中站稳脚跟、成熟事业;二是乐群。潮汕人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他们乐观、团结、能与人为善,既能团结内部族群,又善于与异族打交道。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族群,与其他族群互为影响、碰撞、交汇、融合而发展成的民系。潮汕文化通过移民、商业传播以扩散出去,同时又受到华侨文化的影响,焕发出独特的侨乡色彩。在2016年的“宝万之争”中,据报道,宝能集团得到了来自潮汕商会的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支持。

(二)徽商文化。徽商发端于东晋,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以经营盐、典当、茶木为主,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曾雄踞中国商界达三百年之久,拥有“无徽不成镇”的盛名。徽商文化精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贾而好儒的文化追求。其“晓诗书、通大义、好贤礼士、雅好艺事”的儒商形象,体现了徽商对高文化素质的一种追求,在此追求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方能在商道中运筹帷幄,立于不败之地;二是以义取利的诚信品格。徽商在经营活动中,坚守“财自道生,利缘义取”的信条,以儒术饰贾事,遵行“宁奉法而折阅,不饰智以求赢”。徽商“以义取利”的诚信品格,守信用、重承诺,正是当今社会最为可贵的品质;三是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徽商的创业历程可形象的称之为“徽骆驼”精神,“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充分地体现了徽商的这种驼商创业文化;四是回报社会的感恩情怀。徽商在致富之后,不忘回报社会,积极捐资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建义仓、修水利、筑道路、兴学校等。

(三)晋商文化。晋商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明清时期,他们是当时国内势力最大的商帮,在国际贸易中也是实力雄厚的商业集团。他们经营的品种之繁多、商业资本之雄厚、活动区域之广大、在商业界的影响之深远,与犹太商人、威尼斯商人并称为世界三大商人。中国传统商人主要在儒家思想文化影响下从事商业活动,可称作儒商,而晋商则是儒商现象的典型形态。晋商文化及其精神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差,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及客观地理环境的影响,造就了晋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二是集群发展的抱团意识。晋商的集群发展是以利缘、地缘、神缘、亲缘、业缘为纽带而形成的抱团意识;三是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晋商在创业过程中,勇于开拓,不怕风险,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他们曾经摆脱地域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弃农经商、背井离乡、走出故里、闯关东、下江南、越戈壁、甚至到国外发展;四是竞合相间的兼容策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眼光敏锐,审时度势;积极主动,适机而上;协调关系,增强友谊;既能与人宽容共处、和平共事,又能让利经营、薄利取信。

(四)江浙文化。作为工业化时代一个社会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特别适应市场化、工业化变革的精神素质,江浙文化实质是一种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基础的自主创新精神。在江浙人的性格中张扬着创新、开拓、不墨守成规的精神或文化因子。正是这些文化因子使浙江、江苏成为制度、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江浙文化核心内容有:一是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勇于创业、善于创业、不断创业及创新创业则是江浙商人的共同本质特征。@种勇于创业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都无所畏,这种善于创业的能力,也源于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硬是在别人不愿做、不敢做、做不到的事业中取得成功;二是勤于思考、灵活应变的竞争意识,强烈的经营谋利动机和敏锐的市场意识,调动了江浙创业者大脑中的每一个神经,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开动脑筋、勇于探索、挖空心思地捕捉商机,绞尽脑汁地寻找市场空当,乘势而上,乘虚而入;三是学习模仿,小中见大的务实精神;四是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冒险精神。

(五)湖湘文化。湖湘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来源于两种文化的融合:南下的中原文化,在文化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湖南成为以儒学文化为正统的省区,被学者称为“潇湘洙泗”、“荆蛮邹鲁”;唐宋以前的本土文化,包括荆楚文化。这两个渊源分别影响着湖湘文化的两个层面。在思想学术层面,中原的儒学是湖湘文化的来源。从社会心理层面,如湖湘的民风民俗、心理特征等,则主要源于本土文化传统。湖湘文化的精髓主要有:一是心忧天下的精神,具有责任意识。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到变法图强的谭嗣同、中的湖湘志士,以及时期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潇湘大地上一代又一代伟人先贤心忧天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救国图强为理想的伟大精神凝聚成了湖湘文化的核心精髓;二是兼收并蓄的精神,具有开放意识。从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率先打破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思想禁锢,创立了具有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思想光辉的哲学体系,到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主张而成为近代中国对外开放思想的首创者,再到率先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中国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三是敢为人先的精神,具有创新意识。湖湘文化中蕴藏着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独立创新精神;四是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是传统儒学的一种“入世哲学”,目的就是要改变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理想中的社会秩序。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

三、识别民营企业文化构建的动力源泉

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千变万化,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也存在差异,企业的发展历程也完全不相同,企业成员的背景各异,由于复杂的经历、学识、能力等个性因素与市场竞争、社会责任观等共性因素的综合结果,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企业发展的文化有着相似的动力来源,识别这些文化动力来源,有助于企业培育与强化软实力。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民营企业管理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百花齐放,如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政”,即民本思想或人本主义,其主要内容包括:和、中庸、仁、富民、德治,教化、正己、礼、正名、义利、信、尚贤等。道家《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既有“治国”,又有“用兵”;既有宏观调控,又有微观权术,是被称为“君王南面之术”的重要著作。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管理原则,善下的用人思想。老子说:“知人者智”。意思是说:认识人才,发现人才,才称得上有智慧。如何使用人才呢?老子形象地比喻:“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句话的意思是:江海之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所集聚的缘故,是因为它处于低下的好地位。老子把江海比作领导者,把许多河流比作众多的人才,领导者对待人才应该谦下。法家的以法治国的行政管理思想、富国以农的经济管理思想、用人唯贤的人事管理思想。兵家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较之以计而索其情”的索情――信息管理,“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的五事与系统管理文化。孙子曰:“将者,国之辅也”,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德”,谓之曰领导者的才能素质。其他的流派,谓之曰诸子百家,各有所长。

第5篇:区域文化范文

一、“美”的环境建设:让硬件赋上文化色彩

1. 大门寓意美。我们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把校门设计为“十册书卷”外形图案。书卷代表着学校所拥有的书卷之气、浩然之气,又象征着莆田“文献名邦、海滨邹鲁”所具有的“世味无所嗜,唯嗜读书”的学风。“十册书卷”寓意“十全十美”,蕴含“把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完美”的理念,同时也含有“为学为师,求实求新”校训的内涵。

2. 围墙主题美。新校区900多米长的“墙壁文化”,巧妙地将共性文化有机融入区域特色的文化之中,成为独树一帜的校园个性文化。一是“梦”文化主题。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以“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为主题的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为了“梦”文化主题活动丰富深入地开展,我校又开展了九鲤湖祈梦文化活动,先后举办“梦游九鲤”摄影作品展、《九鲤湖百梦》美术作品展、“九鲤飞瀑”美景图片展等。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历史,还在欣赏美景过程中培养审美观。二是“戏”文化主题。我校作为莆田市“莆仙戏曲进校园”16所试点校之一,努力把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引进校园,形成校园文化特色的一个有力抓手。学校先后举办“莆仙戏知识手抄报比赛”“莆仙戏脸谱绘画比赛”及莆仙戏名剧图片展览。同时将莆仙戏表演元素融入“国学经典文化”和“廉洁文化”之中,通过莆仙小戏的表演形式,让经典文化、廉洁文化重现风采,再展魅力。

3. 绿化诗意美。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关情。”新校区占地面积约55亩,留下宽阔的绿化空间。我们聘请城市园林规划专家进行绿化规划设计,在校园四个角落分别种植莆田四大名果树木,并配有古诗名句,使现实的实物与古代的文化相得益彰。校园东南区种植荔枝树,树下荔枝红的石头,雕刻1962年郭沫若先生来莆时题写“荔城无处不荔枝”的赞句;东北区种植枇杷树,树下枇杷黄的石头,雕刻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田舍》中的诗句“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西北区种植龙眼树,树下金黄色的圆石,雕刻着明朝诗人宋钰赞美龙眼的诗句:“外衮黄金色,中怀白玉肤。臂破皆走盘,颗颗夜光珠。”西南区种植文旦柚树,树下文旦柚形状的石头,雕刻着唐代诗人张彤咏柚的诗句:“树树笼烟疑带水,山山照日似悬金。”这些规划设计,使花木草石拓展了原有的意义,“种下一种树木,收获一种品格”。

二、“善”的制度建设:让规章化为文化执行

1. 适时完善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平时学校管理过程中,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据“规范”说话,按照“制度”办事,已成为我们工作的信条。我校通过教代会完善《华二小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方案(试行)》《华二小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华二小首轮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等考核细则,并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坚持民主管理,量化考核。

2. 改变常规做法。一是关注弱势学生群体。改变过去只强调思想素质和学习成绩评选优秀学生的做法,一切为了学生,懂得欣赏、尊重学生,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采取“特殊政策”予以照顾,使他们真正地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和期望。二是关注教师主人翁地位。在制度建设方面,改变过去“学校负责制定,教师遵照实施”的老模式,而是征求教师意见,让教师参与修改,并在实施中逐步完善,努力做到内容人文,过程参与,结果公开。

3. 关注人文管理。在长期学校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校长平时在关注教师婚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的同时,更应对家庭困难、因病住院的师生予以更多的关怀,及时给予慰问或捐助。通过制度加人文的管理,将硬性制度管理可能带来的弊端――化解,使制度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推进器和加油站,以精神的提升和价值的引领来管理师生,达到“无为而治”。

三、“新”的课程建设:让教学传递文化精神

1. 构建“新”的校本德育体系。2013年2月,苏树林省长生动诠释了莆商的“精”“勤”“俭”“孝”品格,莆商的这些品格特点,就是莆田精神,甚至是福建精神的凝结和集中体现。目前,学校有机地把“莆田精神”融进“一训三风”,构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莆田精神”为主的校本德育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学校把礼仪教育改编成“莆田民间童谣”,谱成“文明礼仪之歌”,开展“精”“勤”“俭”“孝”的感恩教育、养成教育,让学校德育工作在继承莆仙区域文化传统基础上得到创新。

2. 开发“新”的校本课程体系。我校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依托“莆仙戏曲进校园”试点学校的优势,在市教育局组织编写《莆仙戏剧本曲谱选编》的基础上,我校又整理编写一套比较简单适合小学生演唱的校本教材。去年初,我们以“廉洁文化进校园”宣传教育为契机,聘请民间老艺人和组织教师创作并编排了三个新的剧目,它们分别是莆仙方言说唱《八项规定说作风》,三句半《廉政建设正党风》以及莆仙小戏《新春草闯堂・罢宴》选段。这三个新剧目的成功创作和编排,不只是数量的增加,更反映出我校莆仙戏曲校本教材编写更具多样化、趣味性和时代感。

3. 开展“新”的主题实践活动。

(1)建设书香校园。一是学校在图书室专门开设了教师阅览室,向教师推荐了莆仙籍古今文化名人的书籍。如南宋史学家郑樵历史巨著《通志》,北宋名臣蔡襄著作《荔枝谱》《茶录》,现代儿童文学家郭风作品《叶笛》等。每年向教师赠阅《湄洲日报》等报纸杂志,让教师了解莆田时事政治,风土人情,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二是开展中华古诗文、莆仙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要求教师将阅读纳入课程计划,使活动具有实用性、长效性。

(2)开展实践活动。一是“讲”。学校在不同时期举行不同主题的演讲、诵读、讲故事等比赛。二是“看”。组织师生参观莆田文化古迹,如古谯楼、广化寺、妈祖阁等,不仅让师生领略家乡古建筑之美,还接受莆仙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三是“演”。“六一”节期间,学校多次成功举办了“校园文化艺术节”“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等。其中“十音八乐”演奏兴趣小组和莆仙小戏《新春草闯堂・罢宴》选段等剧目,分别参加省、市、区级比赛或文艺汇演,得到社会各界和师生的好评。

第6篇:区域文化范文

关键词:地理环境 地域文化 性格关系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098-02

台州地处特殊的地理环境,台州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背山面海。形成山海雄奇的特殊景观,北有天台山,西南是雁荡山,西部山峦绵延,其中有括苍、大盘两山,横贯西西北部。东面是与天际相连的东海,波澜壮阔、一望无垠。这样的山海景观,是台州市的独有特色。

1 支持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文化个性决定于环境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其历史生命都是由这个民族所处特殊之环境、所遇特殊之问题、所用特殊之努力、所得特殊之成绩,而成一种特殊之机构。造成各地文化精神的不同,究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影响了民族的生活方式热然后涉及到文化精神。如,浙江台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孕育出华夏文明苑囿中一种具有相对独立体系的文化――天台山文化、生活在海边的台州人在与大海的搏击中,形成了歌唱渔海、反映渔海的渔海文化和“千年台州府,满街文化人”的美称。正因为台州的山川地理特点,决定了台州人的性格特征。台州是一个山海兼得的地方,台州人的性格是刚柔相济,既有山的硬气,更有海的豪气和江南人的灵气,其中还交织着些许‘狡黠’。并有极强的包容性,讲究人与人之间的诚信。鲁迅先生曾对台州文化特征的高度概括为“台州式的硬气”,这就是台州所特有的文化。

台州的文化发展,已经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了,经过三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台州文化和很多其他地区一样,有着相似之处,都经历过一段辉煌灿烂,也走过一段曲折坎坷。台州的地方官员和老百姓以及文人志士们深受儒家“大一统”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影响,加上传统的“忠孝节义”、“三纲五常”观念的深入人心,是政治思想带有强烈的特色。台州民间的民主解放、见义勇为、反对外族侵略的意识十分强烈,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台州人所独有的“硬气精神”。这样的“硬气精神”也慢慢表现在政治领域和政治观念里面,形成台州政治发展的一个独有特色。

2 辩证地看待地理环境决定论型

地理环境决定论从人类生命存在到现代文明的意识一直伴随着我们,早在古希腊时期,地理环境决定社会现象的思想就已萌生。在中世纪,阿拉伯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伊本.哈尔顿也力图证明地理环境对社会生活的作用。虽然地理环境决定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限制但是也认为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无法解释在同一地理环境下人们形成的不同的文化性格。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地理环境不好,矿石、石油、煤等十分缺乏,但日本的经济却十分发达,在此正是不好的地理环境短缺的资源、能源使处在这种环境下的日本人不得不开动脑筋、解放思想,想方设法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这就是他们的思维更为发达、敏锐,从而使这发达的思维作用于经济发展,使自己有限的资源、能源得以充分利用,使他人的资源、能源更好的为已所用。这就是“反向决定”。反之中国的地大物博导致清朝的人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思想愚昧,因此导致落后挨打的百年之辱。

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着重大的作用,并且将与静态地理环境同时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动态地理环境与静态地理环境相反,它使人类和人类社会从点到线、由线成面,它使人类文明得以进步、融合。 所以,对中国来说,动态地理环境将不容忽视,尤其是今天的中国,经济需要发展,而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又不太景气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更好的动态地理环境,需要它传播思想,传播统一的思想,使思想统一。

再加上受台州自然人文景观的影响文人志士们崇尚山水、淡泊名利、经世致用、专心著作,自成一派,关注人性解放,体恤民间疾苦,向往高尚的品德和本膝盖的纯洁。台州的志士仁人比如屈晃、孙绰、智者、寒山、谢深甫、戴复古、赵师渊、陈仁玉等等诸多的人物都留下了千古流芳、震撼人世的传奇故事和鸿篇巨制,受到外界的一致好评和赞扬。但是,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台州文化发展的政治原因还有一个。台州作为封建统治下的一个地处沿海地区的小地方,在明清时期的时候受着官僚地主、土豪劣绅和倭寇海盗这“三座大山”的竞相压迫,人民的生活受到很大的敲榨盘剥尤其是元末开始,天灾人祸一起降临,台州人民承受着倭寇海患的同时也经历着台风、干旱的灾害,民不聊生岁无宁日。这严重影响着台州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就是受这一负面原因的影响,台州经济文化的发展进入了滞后衰退的景象。

3 完全否定地理环境决定论型

有人认为历史的创造者不是地理环境而是人,是发现并居住在这里的人。这一理论的错误之处就在于过分的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决定性作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社会发展外因论。

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争议由来已久,这一理论似乎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争议。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一个国家的气候、领土、土壤等因素,对于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民族性格、道德面貌、等方面都起决定的影响。在他的思维里深深地认为人类是受多种事物支配的,比如气候、法律、宗教、施政的准则、先例、风俗、习惯,结果就在这里形成一种一般的精神。接着批判声也随之而来,批判者认为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探讨法律制度与气候、土壤等地理环境时主要也就适用在法律起源上,而他却把其结论扩展到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等的发展上,这就不正确地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

有些学者认为文化个性决定于环境的想法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文化的最初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文化本质上是“人化”,人和文化是相伴而生的。人之所以成为人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从一定程度上说是环境逼着人去进化,所以文化成为文化自然与环境密不可分。在文化分异的原始阶段,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这么说一种文化是否优越,就要看它能否与环境。当然环境不是文化产生的唯一原因但一定是最重要的原因。离开自然环境,人无以为人,文化无以为文化。

同时也有学者但是自然环境的作用不能夸大,文化的产生虽然离不开自然环境,但不能完全依赖自然环境,人的产生是人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文化的产生也离不开人的创造性。尤其是文化形成以后,它对自然环境的主动性就日益显示出来,那么更多的文化现象则需要用人与自然环境在实践基础上的互动去解释。

根据的观点,观念文化是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范畴,它是由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并最终由生产力决定的。自从人类社会发端以来,文化的演化始终与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和同步性。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必然要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物质生活方式、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还必然要打上一定的阶级、等级关系的烙印。因此,在考察文化个性的过程中,必须将其置于具体的历史的大背景中进行梳理与解析。可见,“地理环境决定论”归根到底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要考虑的似乎并非是孰对孰错,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是这些理论对我们探讨问题有什么积极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历史背景下的中国崛起之路,不可能会是军事扩张更不可能是政治革命,只能是参与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来获得崛起的环境和条件。市场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可谓举足轻重,但在发展中却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所以对生存文化的探究显得更有意义。事实证明好好研究国外的生存文化并适当借鉴是一个比较科学的办法。生存文化是受地理环境所影响的,一个民族从一开始就是生活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下,在环境的改造下慢慢适应环境逐渐积累产生文化。所以地理环境决定论对生存文化的研究也就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曙光.钱穆的世界文化个性思想评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6).

[2] 王作成.布罗代尔“地理环境决定论”辨析[J].思想战线,2003(6).

[3] 白新欢.地理环境决定论新论[J].天府新论,2003(2).

[4] 韦汉军,韦汉烨.生存文化哲学[J].广西社会科学,2004(11).

[5] 夏明文.土地与经济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6] 乔健,李沛良.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区域文化范文

[关键词]沈阳经济区;文化发展;探析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10—0093—04

一、沈阳经济区文化大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发展是要依赖于其强大的文化感召力。我们从整个辽宁省来看,沈阳经济区无论在人口数量上还是地区生产总值等方面,均占全省五分之三以上,沈阳经济区可以说是辽宁乃至东北地区最大的和发展程度最高的经济核心区域,同时这里也是辽宁省文化资源蕴藏极其丰富的地区,可以说沈阳经济区蕴藏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目前,沈阳经济区正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和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发展契机,抢抓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对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的推动作用,实现并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截至2011年底,沈阳经济区区域内共有艺术馆122个,公共图书馆128个,博物馆61个,档案馆152个。区域内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6%,有线电视用户810.9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56.1万户,区域内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区域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4%。从文化产业组成的三个层次规模看,2011年,沈阳经济区区域内以网络、休闲娱乐和其他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服务为主的层,实现了增加值61.2亿元;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的相关层,实现了增加值97.88亿元。通过以上数据资料,我们可以得知,沈阳经济区域内文化发展在整个经济区的发展进程中所占比重在逐年上升,沈阳经济区域内拥有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其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二、当前沈阳经济区文化大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沈阳经济区文化发展过程中思想观念滞后

辽宁省沈阳经济区是我国进入计划经济最早、退出计划经济最晚、执行计划经济体制最彻底的地区之一,沈阳经济区域内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滞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思想观念滞后表现的尤为突出。

首先,沈阳经济区区域内缺少文化产业意识。“文化”一词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人们要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视角来定义文化的概念。然而,直到目前为止学界仍没有在全世界范围内就“文化”的定义问题达成共识。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文化”一词也逐渐的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的一个名词,文化产业也已成为重要产业形态,但在沈阳经济区域内一些地区和部门往往囿于传统文化功能观念,关注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的时间多于对文化的产业属性认识,这就不免会导致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思想观念滞后,因而我们就会领会到发展沈阳经济区区域内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其次,沈阳经济区区域内缺少文化市场意识。在沈阳经济区区域内进行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这个关键的环节,但由于受到国内传统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沈阳经济区区域内各地的文化产业缺少市场意识,经济区内的文化发展还不能按市场需求的变化求创新,自身也没有按市场经济规律谋发展的意识。这就出现了“有文化的人不懂得经营,懂得经营的人不懂得文化”的现象,问题的产生导致了文化生产与公众文化需求的脱节。在沈阳经济区区域内人们往往是对文化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缺乏理性的认识,不重视通过文化市场化的策略去满足公众文化的真正需求,所以,从沈阳经济区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在质量、风格、种类等方面常常与作为消费者的大众文化需求不匹配。

第三,沈阳经济区区域内有文化理论创新意识人员不足。沈阳经济区要在自身工业发展的基础上走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就必须在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培育和造就一支高素质、掌握现代知识技能的研究人员,他们不仅要有苦干实干的精神,而且要有高科技、高学识、高技能的素质,更要具备无私奉献、恪尽职守等优秀品德,同时也要展示出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先进生产力代表的风采。但是,沈阳经济区区域内与文化相关的专门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较少,研究人员多受传统文化意识影响,自身的思想观念不够开放,理论创新意识薄弱,自身并没有具备多元化的创新理念,特别是在面对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他们除警惕自身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侵蚀,更要对发达国家的优秀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去其糟泊取其精华,取其长补其短,做到文化理论创新意识的中国化。

第8篇:区域文化范文

一、“齐鲁文化”与域内“区域次文化集”

长期以来,“齐鲁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等同于“儒家文化”或者“孔孟文化”,这种概括是不正确的。从发源上来说,齐鲁文化有“齐文化”和“鲁文化”两个发源,自从西周在现在的山东省境内设立了“齐国”和“鲁国”以来,逐渐在两诸侯国的辖域内形成了民风重经济、尚武功、好胜尚气、追求实利、标新立异、见异思迁,对工商活动的热衷的“齐文化”和性情温厚、淳朴、安逸、自足,民风重道德、尚礼仪,安贫乐道,清心寡欲,安土重迁,墨守成规的“鲁文化”,虽然在以后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两种文化有了非常多的交融,但在本文的研究中,区分这两种文化是有必要的,具体区分形式上,本文对这两种文化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内核进行研究,进而研究其内部的“次文化”,从而进一步分析两种文化特质的异质性。在历史上,以齐文化和鲁文化为发源,山东大地上陆续形成了多种“区域次文化”或者叫“地域文化”,其中主要有“有天人合一和帝王文化色彩浓厚”的泰山文化;“开拓创新、坚忍不挠”的黄河文化;有创建“仁义、礼制”思想的孔孟文化;有孕育了早期商业文明的运河文化;有“仰慕忠义、秉性刚烈”的水浒文化;有“忠诚、奉献”的沂蒙文化。这些“区域次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发展,但都或多或少包含了春秋战国时期“齐文化”和“鲁文化”的特征,并且和狭义的“齐文化”和“鲁文化”一起构成了广义的“齐鲁文化”,亦即本文研究的“齐鲁文化”是包含在山东大地上形成的各种地域文化的统称。

综合看来,区分“齐文化”起源和“鲁文化”起源是必要的,然而对于齐、鲁文化以后形成的各种“区域次文化”,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也同样重要。为此,本文提出“区域次文化集”的概念:“区域次文化集”是同区域内的具有相同或相似起源、一种或多种相同特质、文化的传播者和受众都具有较大的交集不同区域次文化的集合。属于同种“区域次文化集”的不同区域次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点:第一,隶属于同一区域内;第二,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起源;第三,形成于相同或相近时期;第四,具有相似的文化特征;第五,同一区域次文化可以隶属于多个“区域次文化集”。分析“齐鲁文化”下衍生的多个地区文化,可以将他们划分为以下四个“区域次文化集”,“泰山孔孟区域次文化集”、“黄河沂蒙区域次文化集”、“海洋运河区域次文化集”和“水浒墨子区域次文化集”。其中,“泰山孔孟文化区域集”主要包括“泰山文化”和“孔孟文化”;“黄河沂蒙区域次文化集”主要包括“黄河文化”和“沂蒙文化”;“海洋运河区域次文化集”主要包括“海洋文化”和“运河文化”。“水浒墨子区域次文化集”主要包括“水浒文化”和在战国时期一度风行后来影响仍在的“墨家思想”。总结每个文化集中的区域次文化的共同点,并从经济绩效上分析他们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必要的。上述各种“区域次文化集”的分类与概括有助于了解整个“齐鲁文化”的特征,这些区域次文化的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现在的“齐鲁文化”,也形成了山东人的“价值观念”,对山东的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虽然上述每个“区域次文化集”都在山东省域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但是,由于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支持与推崇,“泰山文化”和“孔孟文化”还是占据了“齐鲁文化”的主体地位,其他的各种区域次文化也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上述对各种“区域次文化集”的分析,再加上对各“区域次文化集”的地位的区分,可以概括出“齐鲁文化”的主要特质:强烈的政治意识,忠君、重仕、重农、轻商,较强的等级观念;崇尚传统、缺乏破坏性的创造精神。具有法古尊先的保守态度,敢于反抗的水浒精神始终没有占据齐鲁文化的主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提倡吃苦耐劳,具有自强不息的传统人文精神;崇尚气节,重义轻利。

二、“齐鲁文化”特质的经济绩效分析

针对“齐鲁文化”的区域文化特质,本文将在下文中结合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尤其是超长期经济增长理论,从劳动力供给、资本积累与运作、人力资本的开发等角度对“齐鲁文化”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影响展开分析。

(一)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分析一个地区的有效劳动投入可以直接分解为以下几个因素:人口数量、劳动参与率(该地区人口中参与劳动的人口比例)、劳动时间、劳动效率(包括客观的劳动能力和主观的努力程度)。这些因素都受到文化的显著影响。具体从“齐鲁文化”来看,“齐鲁文化”中整体观念、家庭观念非常浓厚,“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观念深受山东民众的欢迎。而“齐鲁文化”中所固有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精神,使山东人的劳动参与率较高,自愿延长劳动时间的意愿较强,地域文化的熏陶使得该地区人民多勤劳能干,由于封建社会劳动力投入多以体力劳动为主,因而山东地区的单位劳动力具有较高的劳动效率,对于同等的人口规模,有效劳动力供给相对较高。此外,“齐鲁文化”中还有着比较浓厚的“重农轻商”的色彩,而我国封建社会整体上是一个农业社会,这种区域文化特质也使得农业社会时期的山东经济在除去有较大自然灾害的年份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对资本积累以及运作效率的分析克鲁格曼说:“马克斯韦伯的著名论点就是用‘新教教义’解释西北欧的经济增长;可能高储蓄率和崇尚教育的儒家思想就是亚洲经济成功的共同主题。”以泰山文化和孔孟文化为主体的齐鲁文化对于山东经济发展在资本积累上的影响也体现在高储蓄率上,勤俭节约使得自古以来山东人都有着较高的储蓄率,历史上由于封建统治者的盘剥,对于底层民众来说,个人和家庭财产的剩余相对较少,勤俭节约导致的高储蓄率无从体现。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以年末城乡居民的存款余额与人均纯收入的比例来看,也一直在全国各省中处于前列,其中,“勤俭节约”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有一定作用的。韦伯说:“一旦限制消费与谋利行为的解放结合起来,不可避免的实际结果显然是:强迫节省的禁欲导致了资本的积累。在财富消费方面的限制,自然能够通过生产性资本投资使财富增加。”然而,较高的资本积累并不等于较高的资本利用效率,“运河海洋区域次文化集”所蕴含的重视商业活动的文化特质并没有成为山东文化的主流思想,重农轻商的思想还是一直占据着山东文化的主体,而保守传统、老实本分、不敢冒险的精神也使得即使那些从事商业活动的山东人不会有太高的负债率,资本运作的效率比较低,没有较好地利用社会中的闲散资本,有一定储蓄的人没有投入到商业活动中去,而需要大额资本进行社会生产的生产者缺乏良好的融资渠道,并且有一定的舆论压力,使得山东省商业的发展饱受掣肘。当然以上分析更多的是针对封建农业社会的分析,现代社会融资渠道有了很大的改善,并且,上述分析更多的是针对受“鲁文化”影响的山东地区的分析,对于深受“民风重经济、尚武功,好胜尚气,追求实利”的齐文化影响的胶东半岛地区,情况还是相对较好的。

(三)对于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的分析教育,或称人力资本形成,关系到劳动力的智力素质,它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但是,实行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对该区域个体价值观的形成、群体价值观念的形成以致区域文化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不同。“齐鲁文化”历来重视教育,孔子是我国私立教育的开创者,号称“弟子三千,贤者七十”,而孟母择邻的故事也体现出山东地区自古以来对教育的重视。但是,由于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齐鲁子弟从小就被灌输的是忠君报国、重仕轻商的理念,虽然在历史上齐鲁大地出现了很多的能臣良相,但优秀的商人十分少见,更没有形成一个“鲁商”群体,就是现当代时期,山东学生毕业后选择到政府机关工作的学生比例在全国比较来看也是相当高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齐鲁文化里对教育的重视是重视“德育”,而对于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十分匮乏的,墨子曾经非常重视科学研究,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小孔成像”的古代学者,但是墨家思想在汉代就基本失传了,对后世影响比较有限。

第9篇:区域文化范文

【关键词】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产业类型 河南

把握地域文化资源与区域文化产业的相互关系

文化资源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的一般性资源。而地域文化资源除具有文化资源的共性以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即唯一性、不可复制性、不可转移性和不可再生性。由于地域文化资源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在一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它所拥有的地域文化资源是独有的。

关于文化产业的概念,200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指出:文化产业就是为人们在文化、娱乐方面提品及相关服务并与之有联系的一系列活动的集合。这个概念包含了文化产业的两个属性,即文化内涵和产业功能。文化产业不仅具有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数量多、品种多、新兴服务项目不断涌现等诸多特点,而且还具有跨区域性、创造性等特点。我们在发展区域文化产业过程中,结合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深入分析文化产业类型特点,选择合理的文化产业类型是很有必要的。

选择合理的文化产业类型,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相互关系。特有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基础性和核心性的作用。文化产业是文化资源进入市场领域实现产业效益的有效载体,它能使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体现出来,为人们带来精神文化的享受。

就河南省而言,选择适当的文化产业类型对发展区域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业布局至关重要。区域文化产业是最具地域性、原创性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区域文化产业不仅具有巨大的潜力且前景广阔。河南拥有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的优势条件,第一,地域文化资源积淀深厚,时间跨度长;第二,地域文化资源有广阔的分布空间,且类型多样、丰富多彩;第三,拥有大量的自然人文景观;第四,基础文化设施的陆续建成和使用为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运作平台。河南的文化产业要取得跨越式发展,就应立足于发展区域文化产业,让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选择合理的文化产业类型,确定河南不同区域的文化产业功能定位应该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打造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个好的文化产业项目的产生,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是很有必要的。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地上文物全国第二,地下文物全国第一。既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又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可谓门类齐全。但就目前来讲,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一部分被闲置,一部分则在开发过程中水平较低且重复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在文化资源整合方面下功夫,资源开发缺乏合力,从而导致资源优势不能转变为产业优势。文化资源大省不一定就是文化产业强省,要想拥有文化产业优势,就必须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文化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的创意是无限的。要把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变为文化产业的宝藏,整合文化资源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河南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我们工作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扎扎实实地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还必须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形成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文化品牌所包含的独特性资源以及相关知识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竞争能力,这些资源和知识又难以模仿和替代。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利器。有了核心竞争力,才能为文化产业项目进入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文化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注重对文化产业品牌的培育是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市场,就是竞争力,就是效益。有言云:三流企业靠产品,二流企业靠服务,一流企业靠品牌。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把品牌效应作为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地域文化优势,明确发展重点,大力发挥品牌带动作用。因此我们在选择文化产业类型时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该产业类型项目要尽可能地吸收、融汇当地已拥有的文化产业品牌效应;第二,要最大化地为文化产业品牌的培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打造核心竞争力,使文化产业的实力从整体上得以提升。

创建高附加值和高新文化产业

在21世纪,知识和信息化正在迅速普及并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必然会对文化产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文化产业类型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信息化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同地域文化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区域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占领制高点,从而推动高新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新文化产业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在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的过程中,凭借高新科学技术,通过运用和开发知识产权,最终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文化产品的产业。由于高新文化产业具备高知识性、智能化、高附加值、强融合性、高渗透性和辐射性等特征,因此它不仅能创造财富而且具有巨大的产业带动能力和就业潜力,代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高新科技是激发文化资源的引爆器,一旦将文化资源同高新科技结合起来,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节目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案例,它的成功既是现代传媒技术与戏曲资源的成功对接,更是在理念上对文化产业的不断创新。

针对河南新兴文化产业比重低、较为薄弱的问题,应优先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文化领域,改造传统的文化产业,推动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从“深”字上下工夫,即从文化产业内容上求突破;另一方面要从“新”字上下工夫,即充分利用高新科技,加快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推动产业升级,不断拓展新的发展领域。所以,我们在选择产业类型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关联度强、资源竞争优势强、附加值大、增加值率高、行业增长速度快的高新文化产业作为重点来发展。要实现上述要求关键在于通过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来推动文化产业走上以科技为先导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树立区域文化产业一体化思想

在选择文化产业类型时,要通盘考虑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科学分析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使文化产业布局最大限度地趋向合理。在制定好河南文化产业格局的基础上,再选择具体的文化产业类型,使所选择的产业类型同文化产业格局相互协调一致。

规模化是文化产业做大的前提,集约化是文化产业做强的关键。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通过培养文化产业集群以实现规模效应的扩大化。文化产业集群就是众多文化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积聚而成的产业组织。其可以使文化产业类型的布局、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可以增强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近年来,河南省也培育出了一批文化产业集团,但从整体上讲,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产业集群数量不多。建立一批有影响、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科学规划文化产业集聚区,使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配置和创新是实现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创建文化产业集聚区,选择什么样的文化产业类型是关键。文化产业包括的范围很广泛,但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并非所有文化资源都可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从河南来讲,要创建文化产业集聚区,一定要从河南的具体情况出发来规划产业结构。对于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明显、基础良好而且发展所需条件比较容易达到的产业类型,应率先支持并使其快速成长。例如可以选择将文化旅游业、现场演出业、传媒产业、传统工艺品、会展业、艺术产业等产业类型作为优先支持与发展的产业大力开发。这样河南就能形成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和强大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