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音乐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过去,我与其他一些老师一样,音乐课只是一味地在讲,根本没有留意到学生究竟明白了没有。后来反复在想,究竟谁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为了配合老师吗?经过课标的深入学习,我明白了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只能是主导作用。因此在音乐课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不仅具有音乐性、审美性,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调整教材内容以适合现代学生审美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力水平重组教材,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让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教师应该不断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发挥。学生一旦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再把知识点设计成小坡度、多台阶,让学生在知识的大树下,跳一跳就能摘到“知识的果实”,然后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级一级地登上去,在不知不觉中尝试到探究的乐趣、失败的苦恼,最终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积极打造精品课堂
在自己的音乐课教学中,经常不免出现随意、离散、低效的现象,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无论从掌握知识、技能技巧,还是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看,都需要达到课堂整体结构的最优化――经济而高效。也就是说,最关键的是打造高效课堂和精品课例。打造精品课堂也是每位教师一直以来潜心研究的课题,虽然着力点不同但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首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丰富音乐课堂。在唱歌教学中,我利用上网查寻,让学生了解词曲作者与歌曲的创作背景,并有机会欣赏一首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和风格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习歌曲的动力;或播放歌曲的MTV,让学生领略音乐与画面完美结合的魅力,更深层次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及感情。在欣赏教学中,我制作简单的课件将所要欣赏的歌曲与画面串联在一起,同学们即有了听觉的享受,又有了视觉的感受,有效地改变了以往欣赏课以单调、枯燥的听觉为主的教学方法,使每一堂音乐课都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三、大力提倡愉快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音乐教学;整合;实践;思考
一、传统式的小学音乐教学中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
1.很难打破时空的局限,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的构建与重现
一些教学曲目涉及的是异地异国,或者是历史久远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从语言上进行描述,很难把曲目涉及的一些细节给重现出来,因此学生没有视听的感受,对曲目也就没有丰满的感觉。
2.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手段重理论与技能训练,忽视了人文教育与思想教育,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多是“一架琴”“一块板”“一张嘴”“一台机”的“四个一”的教学模式,即课堂上使用一架风琴或者是一架钢琴,用一块黑板写写有关乐理知识,老师一张嘴进行领唱或者范唱,条件好的学校会配上一台录音机放一下范唱。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枯燥的模式,单纯性的技巧技能训练及枯燥的乐理知识产生厌倦。
3.传统的音乐课教学方式单一,很难融入多种教学方式,机械呆板
传统的音乐课中,因为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只能与老师之间进行互动,与同学之间进行互动,在课堂上进行互动。除此之外,很难采用其他方式进行互动式的教学或者是学习,因而使教学方式显得机械与呆板。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整合的实践
1.利用多媒体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小学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中心。外在客观的审美体验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学生人格与品质的提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音乐课中创造良好的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良好的情境犹如阳春的初绿,可以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世界中,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例如,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在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配以画面,打破时间的限制,回到古代的空间——皓月当空,微波粼粼的江面上泛一兰舟,文人骚客行吟船头……学生不禁沉浸在民族乐曲展示出的清远舒雅的意境中,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当中去,提高了教学效果。
2.利用多媒体展示作品背后的人文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音乐课除了承担审美教育的功能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教育的本质与最终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高尚情操与高贵品格的人。因此,小学音乐课一定要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并且也只有重视体现教育的这一功能,学生才会对音乐课有更大的兴趣。
例如,在《二泉映月》的教学设计中,我做了一个短片,简介了阿炳的一生——如何从一个浪荡公子成长为一个饱经沧桑、思想沉重的民间艺术家;创作《二泉映月》的社会历史背景。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学生却深深地理解了阿炳的情怀,明确了音乐具有传承思想、感怀人生思绪抱负的功能。学生在理解阿炳音乐的基础上,也知道了做人当持重,从艺需刻苦的道理。
3.利用信息整合技术,灵活构建音乐教学活动
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惫。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例如,在学习《动物狂欢》时,我会选择到网络教室上课,让学生用电脑自带的画板画出其想象的有关场景。通过想与画,学生发展了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心灵得以净化,情操得以陶冶。
再如,学习与器乐或声乐有关的内容时,我发现班级当中有很多学生在声乐或者是器乐方面很有天赋。于是我布置他们自己到网上寻找与要学习的内容有关的材料,拿到课堂上来展示。他们有的找到了演奏或者是歌唱的教程,有的找到了表演视频,有的找到了要学习的内容的背景材料……孩子们展示得有声有色,兴趣盎然。除了展示的学生积极外,他们还带动了其他孩子学习音乐的热情与兴趣。
三、对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整合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反思
1.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要很好地整合,要求老师的“外功”要扎实
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整合,教师除了音乐专业基本功(这是内功)必须扎实之外,还必须对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熟练掌握并使用(这是外功)。如老师应该熟悉多媒体计算机的使用;会运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会比较熟练地使用Flash,3dmax等软件;除此之外,还应该会熟练地上网下载视频资料,并对视频的播放格式进行处理转换及剪接加工——因为有时我们只使用某个视频的特定片断。
2.不能把音乐课搞成花哨的展示课
部分小学音乐老师在整合过程中,过分注重信息技术的作用,多媒体展示的比重过多,搞成了花哨的展示课。尤其是一些公开课更容易犯这方面的错误。为了课堂热闹,过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渲染,忽略了学生的技能、乐理、审美、德育等方法训练与培养,本末倒置。
3.切忌用多媒体掩盖教师基本功的不足
教学实践中,确实发现部分老师本身基本功不扎实,于是利用多媒体代替范唱,代替范舞,代替钢琴伴奏等,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久而久之,学生会把教师看成“绣花枕头”,对其产生疏远感,课堂也会变得索然无味。老师哪方面的基本功暂时欠缺,应该在刻苦的练习中慢慢提高。这样学生才会基于教师的“德艺双馨”而亲师乐学。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小学音乐教案反思简短,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小学音乐教案反思简短范文1《外婆的澎湖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参第九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在80年代台湾泄气的校园民谣中,成为深受大家喜欢的歌曲之一,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是我充分感受到了课前深挖教材,巧妙构思,课前互动,灵活多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一是将节奏贯穿整个教学,用节奏为课前准备,从易到难,并学习新节奏,为歌曲中的难点节[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奏做铺垫;二是抓住歌曲的学习,让学生理清歌曲节奏,分段学习,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演唱要求来找出歌曲中的难点地方,仔细,逐个解决。
本课的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我首先通过欣赏澎湖湾的美景引入教学,让学生通过情境欣赏提高学生对歌曲学习的兴趣,通过初听,再听熟悉歌曲的旋律,学习第一段歌曲的时候,采用了按照节奏念歌词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读节奏,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去,学生学习的兴趣较为浓厚。在演唱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准确的,有感情的演唱完整首歌曲,整节课学生都能积极配合教师教学,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课堂教学气氛也较活跃,充满激情的演唱也感动着我,学生们在本课的学习中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虽然本堂课教学环节基本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还是有颇多不足的地方,在教学的过程中,语言还不够精炼丰富,语言过多难免有些累赘,与学生的互动还是欠佳。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是男生,G大调的歌曲音似乎高了一点,教学前没有及时意识到,应该可以再降一个调演唱。在演唱过程过,只注意到了节奏要把握,情感要把握,却没有把握住学生的歌唱气息,学生后来气息不够也没有及时给与纠正。
总之,本课教学环节较流畅,目标明确,但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注意,并加以改正,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上的“调味师”和“魔法师”给学生们带来教学上更大的快乐。
小学音乐教案反思简短范文2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实践与研究证明,小学音乐实施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自觉探索解决音乐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师自我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对教学《龟兔赛跑》这一案例进行反思,具体地分析探索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方面的反思与调整的过程与方法。
一注重音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反思。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不仅具有音乐性、审美性,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调整教材内容以适合现代学生审美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力水平重组教材,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让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在教学《龟兔赛跑》时,我安排了欣赏三段不同的音乐:第一段是兔子、小鸡和小猫;第二组是乌龟、鸭子和小羊;第三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旋律表现了哪一组小动物呢?第二步问为什么你会认为这是这组小动物呢?此时学生会根据他平时积累的经验告诉我们: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来很笨重,所以它的音乐听上去很强也很沉重,而乌龟呢,它爬得慢,但身体没有大象那么庞大,所以音乐听上去很平稳。而小兔子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乐听上去很轻松,也很活泼。第三步让学生聆听音乐模拟这一组动物走路的情景。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内化,体会音乐艺术的美感。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目标的反思。
由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是多样化的,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的音乐教育观,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显示发展水平。联系学生的客观实际,根据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的音乐审美、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目标,提高教学目标设置的合适度,增强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学目标的导向、调控、评价作用,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在设计《乌龟赛跑》这一课时定下了三个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小学音乐教案反思简短范文3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学生是发展的人"等现代学生观看待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来感染学生。在课堂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当中也交流心灵对音乐的感受;在课下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他们的思想,使学生喜欢和你亲近,也是在教学中采取因材施教的途径。但在课堂生的热情还缺乏激情,投入角色的程度还不够,这有碍与学生进一步的交流,这也是自己性格上的一大缺点,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课前准备充分,展示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这都得益于我校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在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中使自己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断提高,才能在最短时间内作出有时效性,实用性强的教学课件,展示给学生;在集体教研活动和校推门课、研究课中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在"四项精炼"、"三个反思"中形成了课前二次备课、课后反思的良好教学研究习惯。运用现代教学思想主动调整旧教材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教学目的;这次尝试,使学生获得了欣赏音乐的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了解了更丰富的世界艺术遗产,为其今后享受音乐打好基础。
(二)学生对音乐课充满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学生始终保持对音乐的热情和学习兴趣,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这首要得益于学生在音乐考察、研究活动中对学生较全面的评价和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闪光点及时、恰当的评价。尤其是课堂教学中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地评价,主要是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和学生的发言特点,有针对性、精心设计的评价,体现对音乐素养的提高,体现对学生个体发展的提高;这样的评价将使学生从中受益。
在对学生的关注还不够全面,这堂课上也丧失了不少教育学生的有利时机,这种时机转瞬即失,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育的智慧,才会更好的把握时机,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使更多的学生对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充满兴趣。
(三)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学生对音乐活动充满兴趣,这对其终生享受音乐很有益,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这有助于音乐素养的提高,如何使学生拥有一幅动听或自然的歌喉,让他们终生在使用音乐中感到快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体的发育期,声音变化将会很大,所以尤其要注意学生声音的训练;在与隋老师的交流中我感受到训练学生轻声演唱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为学校合唱队输送人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在声音训练中亲身体验到音乐的美,并逐步掌握用自然、甜美的声音表现美的能力。在声音的训练中还可以从感性到理性的引导学生掌握音乐术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本单元《十二生肖歌》为玩一玩的内容。其实玩一玩的教学模式在音乐课程中还处于摸索的过程,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会经历一些思想的撞击。比如是该以学唱歌为主还是应该以玩为主,如果以玩能不能获得知识,这样的游戏是不是没有提议性。怎么才能有的放失?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的操作中不难有一些问题。我亲历了有郑老师参与的“玩一玩”课堂,执教老师是熊瑛老师上的《旅游车》,课后听了郑老师的评课,感触颇深。其实熊老师的前面课堂还是比较活跃的,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可是在教的过程发现她的游离不定,到最后就发现,是歌也没有学会,孩子也没有玩好。看似重玩的环节,却时刻必须提醒执教又不能忽略教的过程,因为自己知道学生必须在你的课堂学有所获。其实在选择《十二生肖歌》为考核课之前我有些后怕,害怕组织教学不太好的我,一节课下来课堂乱七八糟,还好师傅给予了我不少鼓励。
我在二年级试教过一节,当时的教案以重唱环节为主,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再进行表演。但是那节课只上了20分钟,因为我发现自己完全拖不下来了,学生已经失去了完全的主动权,这样的音乐课失去了快乐的意义。后来在肖老师的帮助下,把语言进行了规范,环节上进行了处理,可是整体感觉仍然还是以教唱为主。其实我一直比较挣扎,到底应该怎样处理更适合玩一玩的课程模式。肖老师的引领课上完后,我结合了自己身上的不足。首先、语言上我没有办法赶上师傅,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课堂语言一直都不太精练,其次、组织教学上我无法应对及时改变的课堂。我大多时候是去备这份教案,而没有了本色的特点,致使我无法超越自己,总在所有的条条框框内进行。不敢想象我自己去上这一课,会呈现怎样的课堂。我又归纳了教案,抓住自己上课的一些特点,把整个教案的顺序进行了颠倒,把玩放在了前面,学放在了后面。通过表演、做游戏、师生互动和学生展示,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里学习了新知识。
一节课下来,我感受到学生们是快乐的!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显示出自己的重要性,参与了活动并且学会了学习。我得到了^领`导的表扬,却带来更多的深思。对于这样的教学模式,我想今后的过程中我要有更多的挑战与摸索,不只是“玩一玩”,怎样在课堂中体现现代教学的课程标准,针对低年段的学生,怎样应用随机的教学方法将是我无比宽广的探索过程。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给音乐课程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随着课改的推进、校园网络的不断完善,建立了一个进行拓展学习的基础平台,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资源,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科学、系统地呈现在师生面前。
1.扩充了课堂教学容量,优化了音乐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设计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形象化,需要师生选用更多的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图像、资料,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音乐教师课前准备许多有关资料,并制成相关课件,在学习歌曲之前,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上网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文字、音响),缩小学生文化背景的不同差异。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随时让“课堂连接到网站”,让需要的内容、图片,甚至是影像进入到学生的视线,呈现出艺术资源共享的教学氛围。音乐课堂的延伸、补充与扩大,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促进了教学效果的优化。
2.创设意境,突破教学难点,使音乐课堂变新。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形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再现中。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教学意境对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我在上《国歌》这一课时,通过听赏、高唱国歌,让学生感受国歌神圣、庄严的内涵,体会国歌巨大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热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利用录像这一教学媒体,剪辑播放了电影《国歌》、《开国大典》及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等片段,展现了激动人心、强大感召力的画面。学生听着国歌看有关画面,情不自禁的合着画面激动地高唱起国歌时,都不同程度地体会到国歌的巨大作用,被国歌神圣的内涵所感染、所震撼!由此可见,合理、恰当地创设意境,由静变动、由抽象变直观、由单一变多元不仅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引起师生感情上的共鸣,促进了崭新、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的建立和新课堂角色的转换。
3.激活教材,提高教学效率,使音乐课堂变活。处于视听世界,与现代媒体接触日益频繁的学生已不再满足于“黑板、粉笔、书本”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教育技术不具备形声性、再现性、灵活性和高效性等特点,已引不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不易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渐渐感到音乐课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既为难了教师,更为难了学生。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图文声像,一片生机,给音乐课注入了充分的兴趣和活力,改变了过去教师生硬传授、学生机械记忆的方式,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枯燥的音乐知识兴趣化。现代多媒体技术与音乐教学有实、有机、有效的整合,课堂中使用欢快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图像,生动形象的动画来传递知识素材,给音乐课注入了充分的兴趣和活力,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中学生感知活动的效率,激发、内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激活了教材内容,激活了音乐课堂,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获得了有效的认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音乐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从学生学习的对象转变为学习的工具,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体现了音乐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也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充分体验了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也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1.信息技术应用到音乐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也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自从将电教媒体引入音乐课后,因为录音、录像、投影、电视、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具有丰富表现力,它能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把许多看不到、摸不着的事物现象和场景再现,改变了以往只使用音乐教科书、乐谱、乐器、黑板、挂图等简单教具的教学枯燥状况。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有力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诱发他们去探求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学习。例如,我在教学欣赏课《春江花月夜》时,利用画面和声音的紧密结合,视听同步,形象生动,形成了有机的动态场景,把月色朦胧安静的夜晚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创设了安逸的情境,为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为发展求新思维提供了特殊有效的环境,而且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2.信息技术应用到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只重视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在学生中出现了“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多媒体计算机在音乐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改变这一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一改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通过双向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在网络化教室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每个学生可以共享音乐创作软件,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进行音乐创作,体验到成功乐趣时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这不仅使学生的才能和个性得以充分展示,而且使他们深刻地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差异,能及时调整教学,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参与音乐教学的热情。
3.信息技术应用到音乐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独特形式来表现艺术美的,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实现审美教育的关键,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速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了一个声情同步、形声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呈现方式以及演示、交互、自学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像美与创造美,充分发展他们的艺术创造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信息技术应用到音乐教学中,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个别化自主学习是网络环境下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而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的教学中,只强调了学生“学了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怎样去学”。教师普遍存在着无暇顾及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随着校园网络的进一步普及,计算机的交互性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学校利用校园网、多媒体电化教室、多功能电子网络,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来选择运用信息技术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例如,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制作课件,发到服务器终端共享,以实施对学生面广量大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习都能在交互中得到及时的反馈肯定,从而增强了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另外,对学习能力较弱一些的学生来讲,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自己选择的练习中获得成功,建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全体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邮箱、互连网来相互交流,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有效整合的思考
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现代信息技术虽然有它特有的优势,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有一些弊端。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1.如果信息技术使用不当,音乐课收效就不大。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大多表现为直接兴趣,教师对信息技术手段如果操作不熟练,或者制作的课件过于繁琐,一个环节耗时过长,有些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同学就在下面坐不住了,精神涣散了,反而收效不大。
2.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时不利于学生想像力的培养。一切学习的本质是创造,我们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特别是没有歌词的音乐作品,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以教师的主观感受配上固定的画面,这样势必会限制学生的想像力,钳制新思想,局限新精神。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师 专业成长 环境创设 主体发挥
小学音乐教师专业成长是音乐教师在专业生活过程中,内在专业素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1]。小学音乐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程度与水平影响着教师目标、理想的实现。教师专业成长能够让教师体验到职业生活的乐趣与精神生活的充实,获得成就感与幸福感,发挥创造性。教师专业成长不仅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实践指导意义,而且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的成长。因此,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认为要从环境创设与主体发挥两个方面探析小学音乐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一、环境创设
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需要更完善的成长与发展环境。现今,小学音乐教师专业成长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被动性的环境,然而教师主动创设环境,并且将主观能动性作用于环境更为重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学校与家庭要给予教师更多成长的空间和可能性,因此从以下几个层面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也是这三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建立校本教研中心
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强有力相互作用的育人活动,而音乐教学的改进与提高必须依赖教研,学校必须建立一个校本教研中心来强化教研活动,使得教学的生机活力在教学研究与课堂活动中得到升华。
一个运作良好的校本教研中心必定是在所有教师主动积极参与下的产物。校本教研中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首先要引领学校教师具备参与教研活动的高涨热情和意识;其次要在中心设立很多具体执行部门,比如说后勤部门、宣传部门、联络部门、策划部门、评价部门、执行主席,等等,这样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就建立起来了;最后要赋予每一个部门以具体的职责,制定每个时间段的工作计划和任务指标,安排人员上岗到位,并且采取赏罚制度激励这一个组织的良好绩效。当然必须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校内外可调动资源、师资素养等建立这样一个个性化的组织,使得学校的校本科研中心成为教师们课堂外又一个活跃场所。
(二)改善在职教师培训环境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才需求量逐渐扩大,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师资培训是新课程实行的重要环节,而在职进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
如今,全国的在职教师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是真正能够经得起教育部门检测得以过关的机构却少之又少,最主要的是在职教师培训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备跟不上,在职教师通常是抱着完成学校硬性规定的任务心态,所以教师培训环境亟待完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培训目标人性化。
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最本质的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扩充人的价值[2]。基于当代教育人本位的理念,在职教师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教师培训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学历与教学能力的层面上。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的组织机构要契合小学音乐教师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素养,针对小学音乐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了解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制定可行的长远目标。只有社会要求和人本发展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培训内容多样化。
如今的在职培训一般都是对入职前师范生教育的补充和辅助,其实我们应该创新培训理念,将新的方法、理念、技能、技术的培训贯穿于培训的整个过程,小学音乐教师尤其要增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外语学习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这样的培训下,在职音乐教师能够在术业专攻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学科专业也会大幅度提高。基于人类全面发展的理念,在职教师培训的内容应该更加综合、丰富而多样。
3.培训模式多元化。
小学音乐教师在职培训要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综合性地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构建多元化培训模式。首先设立以高校为基地的培训模式,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以提高培训质量。开展老教师传、帮、带的模式,还有新教师研修并相互竞争式,建立长期培训与短期集训相结合、校本培训与社会培训一体化、一般学科知识培训和专题研究培训相互补充的方式,等等[3]。总之,要从培训主体、内容、方法、对象等角度开展各种模式的培训。
4.培训师资竞争上岗制。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影响着教师培训的实效。“培训的教师应该是大学教授或者是走在教学前沿的拥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而目前教师培训的多是在师范大学中培训,培训的教师有的只是刚刚毕业的讲师,缺乏对一线教师的了解,不能够从理论中提取和拓展教师真正希望学习的内容”。[4]所以制定相应的应聘制度,主要是采取竞争上岗制度更加有利于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加大教育政策和社会关注力度
一个教育制度或政策的出台虽说不能立即全面铺展并施行开来,但是政策对于一项工作的落实起着引领作用。类似小学音乐教师的不是主要科目的教师,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所以加大教育政策的关注力度,加大社会关注的力度是提高音乐教师知名度和自身素质的有效手段和途径。社会关注可以从社区教育部门培训开始,可以开展一系列社会教育或文体活动给予音乐教师一个策划、设计与实战艺术才华的舞台,使得更多的音乐教师在社会圈子中有一种职业自豪感和价值认同感。
二、主体发挥
小学音乐教师专业成长的主体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这两方面。
(一)理论素养层面
1.提高自身的专业成长自觉意识。
教师自我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具有主体价值,教师的主动参与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成长的自觉意识。小学音乐教师要提高自觉的音乐文化气质和情感气质意识、自觉的理论和实践意识、自觉的服务意识和音乐教育意识。[5]
2.扩充学科专业知识面,渗透多元文化知识。
新时代的小学音乐教师除了要精通音乐学科专业知识之外,更要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做全面发展的当代小学音乐教师。教师平常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同仁交流、名家讲座、参加论坛等来获取各学科的知识;通过跨学科、跨地域交流和学习获取多元文化知识。多元文化知识的相互渗透有利于开阔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素养、缩短教学时间,知识面的扩充可以正向作用于音乐学科专业知识,从而促进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3.获取教育科研理论知识,改进教学方法。
一线的小学音乐教师光有经验层面的实践操作远远不够,还必须有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方法,主要是通过教师自主学习、向专家学者请教,或通过在职培训等实现。科学的教育研究理论知识与方法可以促进小学音乐教师研究的规范化,促进教师教学实践的科学化,使得教师教学的实践在理论层面上得以抽象并升华。
(二)实践操作层面
1.自主学习与同伴互动相结合。
小学音乐教师的自主学习主要依靠主观能动性的驱使。自主学习包括主动上辅导班、参加自学考试、进行深造、研读专著等。只有充分自主学习,教师的专业智慧、潜能才能被充分挖掘,专业素质才能得到不断提高[6]。然而,在自主学习理论知识或者实践操作的同时,不能忽略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同伴互动主要体现在可以互相赛课、参观教学与实习、研讨会、定期汇报,等等。竞争与合作同时存在是最合理的催人奋进的学习。每个小学音乐教师都有自身的兴趣爱好、优点特长,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与方法,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合作、切磋比拼、经验分享可以促进小学音乐教师彼此的专业成长。
2.专业规划与专业进修相结合。
每一个教师在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就存在主观或者客观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教师专业成长而言即专业成长规划。首先要确立“以师为本”的教师专业成长目标,这个目标要遵循激励性、科学性和有序性的原则;其次就学校层面而言,必须划分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专业成长队伍,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制定发展目标。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了一个SWOT的自我成长规划分析法[7],此方法具有职业自我反思、检查个人能力、谋求职业发展等作用。我认为有关学校可以酌情改编此规划方法,引领学校音乐学课组做好自我专业成长规划的工作。除了专业规划要科学有序地进行之外,更重要的环节是教师进行专业进修,思想与行动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3.课堂教学与教学反思相结合。
教师是否获得专业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体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他们的成长与发展需要自身对已有的教学经验进行不断反思,即课堂教学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这样更能使教师获得专业上的成长。“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认知的对象,对教育教学行为和过程进行批判地、有意识地分析与再认知,从而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8]。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意识和动力的有效手段,可通过学生的作业与测试成绩反馈,也可以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反思和课后反思,再有是通过教学研讨会等教研活动反思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归根结底,小学音乐教师在自身专业成长上要及时记录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以资鼓励,而且要深刻反省课堂教学中的败笔之处,更要抓住课堂教学的精彩瞬间[9]。教学与反思相结合,积累经验,促进专业成长。
4.教研活动与专业引领相结合。
在以上实践环节中很多次提到增加科研理论知识、参与教研活动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作用,但仅此做法是不够的,教师专业成长或发展更需要专业引领。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但并不意味着它就局限于本校资源与力量之内,而是要依靠校内外专业引领力量的参与和指导[10]。专业引领其实是为校本教研活动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桥梁,当然专业引领要从制度建设开始探究,其次注意国际、区域间的专业引领交流与学习,聆听骨干教师公开课,听专家型教师的讲座和汇报,还要充分发挥特级教师这一特殊资源,因为他们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优秀的代表,也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领头羊”,他们对专业学科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科研创新精神;显著的教学风格和非凡的人格魅力[11]。因此,学校要鼓励这一特殊队伍,对教师专业发展梯队的组建和发展发挥引领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在专业引领下参加教研活动,更能提高教研质量,促进教学水平提升,促进专业成长。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重视的力度仍然不够,音乐师资队伍建设还不够完善。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教师们要利用有利的资源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定教育教学信念,用自己的专业智慧在理论、实践上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彩莲.高等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7.
[2]丁锦宏.教育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8.
[3]何数芳.新课程背景下的在职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林区教学,2007,(07):20-21.
[4]张海兰,王欢.新课改教师培训的反思与对策[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115-116.
[5]沈海波.谈音乐教师的四种自觉意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11):124-125.
[6]朱志权.东莞市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7]相佃国.中学化学教师如何进行专业成长规划[J].化学教学,2010,(10):6-8.
[8]朱志权.东莞市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9]陈吉利.课后反思--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J].物理通报,2010,(02):19-20.
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实践与研究证明,小学音乐实施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自觉探索解决音乐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师自我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对教学《龟兔赛跑》这一案例进行反思,具体地分析探索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方面的反思与调整的过程与方法。
1.注重音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反思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不仅具有音乐性、审美性,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调整教材内容以适合现代学生审美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力水平重组教材,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让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在教学《龟兔赛跑》时,我安排了欣赏三段不同的音乐:第一段是兔子、小鸡和小猫;第二组是乌龟、鸭子和小羊;第三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旋律表现了哪一组小动物呢?第二步问为什么你会认为这是这组小动物呢?此时学生会根据他平时积累的经验告诉我们: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来很笨重,所以它的音乐听上去很强也很沉重,而乌龟呢,它爬得慢,但身体没有大象那么庞大,所以音乐听上去很平稳。而小兔子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乐听上去很轻松,也很活泼。第三步让学生聆听音乐模拟这一组动物走路的情景。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内化,体会音乐艺术的美感。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的反思
上音乐课时,我觉得我只是一味地讲,根本没有留意学生究竟明白了没有。后来经过反思,我认为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使他们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此,教师必须考虑通过何种有效的途径使学生自己动脑想出答案。比如:音乐课本中要求创编歌词便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练习,它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将新的歌词套到歌曲里面。每当学生们唱起自己编创的歌词,也显得特别兴奋。因此在音乐课上,老师应该不断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发挥,让学生互动,而最终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
3.教学形式新颖化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有意注意及无意注意,可以采用多样化形式,在方式方法上,要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灵活多变,力求"生动""有趣"能促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到主动参与中来。打破传统单一的歌唱形式,多以听觉、动觉为切入口的训练。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年龄,精选录像片段,配唱MTV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还可以采取边唱边跳,自弹自唱等多种形式,在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树立音乐形象。特别是民歌教学中,让学生在表演唱中探索地方文化和音乐的关系。比如《森吉德马》由作曲家贺渌汀根据蒙古民歌创作的器乐作品,乐曲分两个不同部分,第一遍欣赏时,老师随着音乐起伏波动,示范一些蒙古舞中常用的基本动作,然后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即兴创编。在前一部分较为缓慢的旋律中,有的同学想象悠闲骑在马上,并做出饱览自然景色的动作;后一部分热烈欢快的节奏下,同学们表演出欢庆解放的场面。在两种不同速度和风格的旋律中,整个教学过程积极促进了学生想象和创作能力,也加深了同学们对乐曲表现的理解。
引言
在农村音乐课程这一环节,我们总会面对这样的问题,由于本身教育设施的缺乏,造成了教学资源的不足,缺乏硬件的辅导性和地区的落后性,让音乐教育止步不前,如何发挥其中的教学主旨,把握课堂实践环节的重心是我们在文中需要论述的重点内容。根据农村发展特色,建立高效课程将会是文章研究的重点。
一、农村小学音乐课堂面临的主要问题
1、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在农村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总会面临一些问题:如师资队伍建设不够成熟、教师人数较少、教师资质不够等,这成了阻碍农村音乐课堂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这几年来国家极力扶植乡村教育,但是对于较为偏远的地区,音乐专业的师资不是十分雄厚,甚至也有音乐老师带领多年级、多班学生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音乐课堂本身的发展,从而也导致了农村课堂实践的低效性和素质教育融入的匮乏。
2、 一些教育设施的缺乏
在小学音乐课堂实践中,需要的辅助教学用具很多,如多媒体设备、音乐乐器及一些其他硬件设施,但是现在的农村地区这方面较为落后,因此不能够达到标准要求,这也导致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不高和教学方式不能够与现代化音乐教育同步。很多学生课堂当中不能够学习到一些音乐拓展方面的知识,由此降低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及音乐表达能力。
3、 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高
在我们授课时候,需要面临的第三个问题便是学生在学习音乐方面的兴趣缺乏热情。因为对于农村音乐课堂来说,有许多外在的条件不能够高效性地满足学生;在课堂的组织上,音乐课程过于形式化,这也是造成音乐低效的原因。同时学生在面对音乐学习的态度上不够认真,很多都是抱有简单了解的态度去学习,因此真正培育的人才数量较少,音乐所带来的实际效应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提升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实践效率的策略
1、教师教学的精专化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音乐教学的精专化非常重要,这其中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科学化,自己本身的专业度如何。比如在一节课堂当中,如何把各个环节安排好,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到课程当中,这是老师需要做的第一步。因此教师教学的精专化是补足农村教学条件缺陷的一种办法,教师本身拓展知识与内涵,在整个教学过程里面懂得把握重点,不仅仅培养学生技能,更加锻炼他们的音乐素质与欣赏能力。这种精专的表现在于,懂得针对于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改变,创造出更适合学生的课堂模式,不断去学习音乐教育的专业点,从而弥补教学设施的不足。
2、 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音乐教学重点
在音乐的课堂里面,我们不能够将音乐的重点仅放在教学上,同时也要注重其中的兴趣培养。如带领学生做好音乐欣赏课,把一些国内外经典音乐播放给学生听,适当采取情景教育法培养学生情操等等。运用这些教学实践方法,让学生逐渐的爱上音乐课程,我们在教学里面需要把握的重点有三个方面:第一,学生是否真正的能够接受课程内容,随着他们的接受程度要懂得适当的改变与完善。第二,基于教材基础上再去寻找其他的辅助学习资料,培养学生情操,让他们逐步的产生乐趣与了解音乐的热情。第三,教师要懂得一对一式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不仅要顾忌全班同学的兴趣培养,同时也要针对某一个同学进行教导与培养。以班级整体音乐学习兴趣作为总目标,如在一节课程里面,教师可以单独选择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欣赏一些音乐家的著作,如国内外经典乐曲,从中让学生说一下自己对于曲子的感受和理解,如《蓝色多瑙河》《月光曲》《致爱丽斯》等等。巧用情景法则去让学自己感悟,音乐的教学方法不是一个固有的模式,而是在于不断的开发与运用,兴趣的培养也是如此,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音乐的艺术美是培养其热情与兴趣的关键。
3、 不断丰富课堂实践内容
小学音乐所面临的最大困境问题就是课堂内容与知识的局限性,孩子们在音乐课堂里面可以享受的地方很少。因此,丰富课堂实践内容是提升其教学效率的又一重要因素,陶行知指出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所以对待音乐课堂的态度不可以太保守化,这也是农村教育所存在的根本问题。我们要经常懂得去丰富课堂的内容,如在一节音乐课当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去欣赏音乐剧,从中选取一个片段组织大家表演。或者去讲解一些从古至今的音乐文化,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从生活当中寻找音乐的例子,如古典名曲、儿歌等等。丰富课堂实践内容是教师根据教材拟定内容的基础上去丰富课堂资源,让学生们能够欣赏其中,一方面增加他们的艺术鉴赏力,一方面强化音乐技能,是一种双重培养的模式。
4、懂得在教学过程中反思
摘要:音乐是艺术,而音乐的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在把握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上,本文从把握学生心理特征,对课堂纪律进行调控;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方法强化听觉;恰当运用情境教学;让乐器和舞蹈走进课堂。
关键词:把握心理;强化视觉;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208-01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的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本文从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小学音乐的反思性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心理出发,通过对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多角度、多形式进行科学反思。从成功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成功?”“成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教学的设计与过程有什么特色?”“如何锦上添花富有创意?”等等,从中总结规律,提炼经验、指导实践。从失败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是育思想还是教育理念的问题,是目标欠妥还是内容的失当、是教学设计有误还是方法手段出错等等,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才能使课后的反思性、教学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那么,音乐教学应该从那些方面进行反思,反思后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1.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才能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坐过火车,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兴致了,纷纷举手回答。于是我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响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像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同桌俩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像是在说话;有的和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2.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方法强化听觉
在音乐课中,学生们对于唱谱从来不感兴趣,反而感觉到乏味。刚开始我对这情况并没有摸着头脑,还以为是他们偷懒。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却发现,其实很多同学对简谱并没有了解,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但学生没有对该曲目起到兴趣,也把课堂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也白白浪费掉。对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并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
3.恰当的运用情境教学
3.1 情境导入教学。一首好歌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通过教师有声有色的语言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字字句句产生联想,唤起学生对音乐美的向往,进入闻其声,似见其物,似见其景,似见其情物我一体的境界,使学生的情感通过创造,表现歌曲的高尚意境而得到升华,在教学《海》时,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海的样子,然后,用语言描述出来,教师出示挂图,,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音乐所描绘的宁静宽广的意境中,感受歌曲对大海的赞美之情。
3.2 情境过程教学 。在歌曲教学中,有的艺术形象是学生所没有接触过或无法体验的,为了使学生能较正确的、完美地表现所唱歌曲的艺术形象,只能通过图画再现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在教《草原就是我的家》时,我搜集所有关于内蒙古乡土人情的图片挂满音乐教室,给学生创设生动鲜活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歌曲,音乐响起教师挥起小马鞭,学生个个情绪高涨,手舞足蹈,任思绪跨越时空飞向内蒙古大草原。情不自禁地随教师挥起小马鞭。学生深刻感受到歌曲的思想内容,牢牢把握住了歌曲的艺术形象,把自己融合在歌曲意境中。
4.让乐器和舞蹈走进课堂
在音乐课中我发现,每逢课上接触到乐器或者舞蹈,学生们都十分感兴趣,但却是老跟不上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