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责任感范文

企业责任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责任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责任感

第1篇:企业责任感范文

大家好!

五月的微风情深意暖,五月的阳光金色流溢,我是来自***(工作单位的),***(姓名)。能参加这次演讲让我感到十分的荣幸。我演讲的题目是:你在为谁工作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酿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前段时间,我无意中看到一本书《你在为谁工作》,它的作者是陈凯元,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通过一些故事告诉我们到底是在为谁而工作,细细思来,颇有感悟。

这本书阐述了一些优秀的员工在工作中应具有的工作态度,以及自身的心态,那就是一个人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将自己的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任务视为一次机会,要从心理上认识到为别人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这样你就会体会到工作所带给你的乐趣,并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正确看待工作,是端正工作态度的前提。一个人如果有“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或者“我不得已才干这份工作”的想法,那他在工作时的外在表现绝不会激情四射。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轨迹,有的人成为公司里的核心员工,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平平庸庸;有些人牢骚满腹,总认为与众不同,而到头来仍一无所获……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改变我们呢?是“态度”!

那么,工作是什么?这本书中写到:“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表达自我的机会、个人使命感以及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是我们需要用生命去做的事。”这与工作仅仅是“为五斗米折腰”“为别人干活”的想法完全不同,揭示了工作的真正内涵,为点燃工作激情打下基础。

作为一名联通工作人员,更应该清楚自己到底是在为谁而工作,应该怎样做。人生何其短暂,短短人生路,咱们应该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将有限的时间转化为无限的生命价值。所以我说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第一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一个做事总是摇摆不定,变来变去的人,只会将自己长时间积累的职业经验和资源都舍弃了,无法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也就无法超越别人,最终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

说到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工作,咱们不得不说说工作态度和工作激情。记得阿里巴巴总裁马云曾说过一句话:“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持久的激情才是赚钱的”。这句话值得大家深思。你,是否一直保持着一种工作的激情?

我们在工作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它们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热情,或者说会改变我们的工作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是为了自己。我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工作,因为工作可以解决我们的生计,可以赚到养家糊口的薪水,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但工作的意义不仅仅如此,工作中的困难能锻炼我们的意志,工作中的任务能拓展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人格,与客户的交流能训练我们的品性。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在工作中体会到乐趣,我们要珍惜工作机会。从而达到体验人生的意义。

理论联系实际,明白了工作的意义和端正了工作态度,就要运用到工作中去。首先要珍惜工作机会,要对工作心怀感激,每一份工作都是一座宝藏,要努力去挖掘,尽职尽责的做好当前的工作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这其中也包括自己职位的提升以及财富的增加。其次要爱岗敬业对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忠诚感,要以主人翁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另外工作中办事要有效率决不拖沓,积极努力的完成自己本职工作,不要寻找任何借口;在工作中,和同事之间的相互协作寻求良好的凝聚力;发挥好团结合作精神。

第2篇:企业责任感范文

作为基层矿井的一名矿长,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要落实好谢董事长的“责任要求”具体应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要体现“忠诚”上。这里的“忠诚”有三层的含义,一是要忠诚于企业,二是要忠诚于企业领导班子的各项决策,三是要忠诚于企业当前的困境,做到困难面前不离不弃、困难时刻能够同甘共苦、共克难关。

二是要体现在“勇气”上。这里的勇气指的是作为。作为一个矿长,在困难面前如果表现得畏首畏尾,执行公司决策软弱无力,甚至是自己首先否定、放弃自己,那他又怎么能够带领导全矿职工克服困难,又怎么能够和公司同心同德,形成全司上下一般棋呢?但有勇气不是鼓励盲干,而是要在公司领导班子统一的经营框架内主动作为。

三是要体现在“尽职”上。要落实责任首先要明白自身的责任是什么。要在对照责任执行的同时,做到“五个主动”,即主动谋划、主动献计献策、主动查摆问题、主动改革完善、主动为企业(职工)分扰。

四是要体现在“勤奋”上。“业精于勤荒于嬉”古语有之,要落实好责任,使责任与待遇真正“匹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体现在对工作的“勤”上。从我矿长的角度上,我觉得必须做好“三个勤”,即一是勤跑,积极深入现场,全面掌握安全、生产信息,及时处理解决安全生产环节中的问题,保证安全生产任务的有效完成;二是勤算,把成本意识牢牢根植在心中;三是勤思,思考潜力、思考存在问题、思考对策和解决方案、思考方式方法。

五是要体现在“管理”上。责任的落实除了在思想上强化教育以外,更多的是在制度上也要有相应的保障,否则就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要问你在为谁工作?多数人的回答是:为了老板,为了薪水,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为了……

再问是我们需要工作,还是工作需要我们呢?二者是相互依存的。企业给了我们“饭碗”,给了我们施展的平台,我们才有了衣食来源;有了衣食的基础,我们应该感谢企业,以感恩之心珍惜工作、用心工作、善待工作。要知道每一份工作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必须以尽职尽责的精神去对待它、完成它、做好它。

企业荣则职工荣,企业损则职工损。目前,煤炭市场延续低迷态势,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职工不安定因素增多。面对困难和危机,信心比货币和黄金更为重要,作为企业“思想先行者”的党群政工人员,必须承担“引导者”的责任,传递“正能量”。

一是谈形势、交家底,转换情绪。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当“家”遇到困难,人心浮动时怎么办?我们必须认真回答职工质疑,全面分析企业困难原因,把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内部情况如实地告诉职工,因势利导,这样有助于消除职工盲目埋怨情绪。但同时,我们更要注重企业前景和优势的“正能量”宣传,消除职工盲目悲观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增强职工主人翁的责任感,与企业同舟共济。

二是严管理、强教育,迎难而上。企业越是困难,越要严肃认真地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这是克难的关键。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特别是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动作”执行,强化制度约束,对于违章、隐患必须严格“零容忍”。当然,严格不能一味就是罚款。罚必须适度,关键在教育、沟通,力求做到严中有情,一方面是加强日常培训工作,教育职工按章作业、教育职工客观地看待困难;另一方面党群人员要积极参与安全共管,做到职工工作不到位受到处分必访,通过亲情帮教引导职工尽职尽责,以实际行动攻坚克难。

第3篇:企业责任感范文

关键词:增强;归属感;责任感;认识

一、员工归属感和责任感的含义与意义

员工的归属感是指企业员工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在思想上,心里上,感情上对企业产生了认同感、公平感、安全感,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这些感觉最终内化为员工的归属感。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旦形成后,将会使员工产生内心自我约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调动员工自身的内驱动力而形成自我激励,最终产生投桃报李的效应。

能否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增强责任感,是赢得员工忠诚,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根本所在。从表层看归属感体现为一种满意度,满意度高的员工会对工作保持积极的态度,工作中高度投入,主动性和责任感强,工作效率高;相反工作满意度低的员工则会对工作持消极的态度,逃避或推卸责任,不愿承担更多的工作。因此,企业需要员工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高度责任感、较强的忠诚和团队精神,这样的员工就往往是具有较强的归属感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有利于企业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近年来,长庆油田采油四厂高度重视人文关怀,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员工生活和工作环境,增加员工福利待遇,薪酬向基层和艰苦岗位倾斜,逐步提升劳务工的薪酬待遇,目的是关心员工、留住员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二、影响员工归属感的因素

影响员工归属感的因素可以概括为如下一些:

1、有效沟通影响归属感。有效沟通性的文化氛围不仅能够控制和激励员工的行为,实现信息的共享,而且能够使员工体会到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对企业产生深深的依恋感和认同感,加深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2、公平影响归属感。企业要建立公平性的文化,必须将公平观念融入企业的价值观,把对公平的追求体现在对价值的追求上面,为员工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工作氛围。公平性越强,满意度越高,归属感也就越容易形成。

3、推行人本关爱影响归属感。企业通过慰问、集体活动等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其受到价值观的潜移默化,而且可以满足他们相互交往和融入的心理要求,强化其群体安全感、价值感和自我存在感,使得员工对组织的依赖感、认同感大大增强,从而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因此,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精心设计、组织各种文化仪式活动,对于培养员工的归属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良好的企业形象影响归属感。企业应该把员工的理想、信念、利益、价值、需求与企业的整体目标进行整合,产生共同的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念,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一种和谐、共享、信任的文化氛围,实现员工自身价值,增强对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进一步深化员工的归属感。

三、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该企业高度重视提升员工归属感和责任感对推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强对提升员工归属感的调研,积极探索其实现的有效途径,卓有成效的开展了一些工作,进一步激发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有力推进了企业健康发展、和谐发展。

1、建立公平科学的薪酬体系。一个让员工有强烈归属感的企业,必定有着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在收入上让每个员工都满意是一项比较艰难的事情,这里的关键是这个体系必须是相对公平公正的。该企业坚持“业绩薪酬向关键岗位、一线艰苦岗位倾斜”的原则,根据单位工作性质、艰苦程度、工作环境、贡献大小等因素,经过反复讨论研究,修订了《薪酬与业绩指标挂钩考核实施细则》,对相关指标权重、考核内容进行调整。同时积极引导、鼓励基层单位结合不同作业环境和性质,做好业绩薪酬的再分配工作,大力鼓励、奖励在岗时间长、贡献大的员工。通过积极探索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依靠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增强员工归属感。高度重视员工收入和福利,通过公平科学的薪酬体系,在最大努力的提高员工收入的同时,大力开展扶贫帮困,为员工排忧解难。通过实施“五项救助”、“三项承诺”,每年开展在岗困难员工、遗属、住院员工慰问活动,发放慰问金,为困难员工家庭申请困难救助金,组织“员工同心互助金”捐款等活动,把有限的力量发挥最大的效果,将人本关爱落实到每一个需要的员工,提高了员工的幸福指数。

第4篇:企业责任感范文

这样的报道实在令人心寒,看到听到那些孩子的惨状,所有人的心都会疼得抽搐起来!婴幼儿啊,想想这是怎样的一个群体,稚嫩、脆弱,是小树刚刚抽出的嫩芽,是清晨花心里的露水,被那些丧失天良的人硬生生一把火烧过去,就算不立刻毁灭,所造成的伤害也足以令他们受到无法抹去的痛楚。

请看警方调查的那两个及更多畜生的情况——

犯罪嫌疑人耿某,男,48岁,汉族,河北省正定县南楼乡人。2004年5月,耿某投资建立了一家挤奶厅,并与他人合伙建了一个奶牛养殖小区,从养殖小区收购牛奶,向三鹿集团供货,并签署了相关协议。耿某经营的这个挤奶厅采取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妻子、女儿均参与其中,另外在本村雇佣了两名临时工。他的弟弟主要负责驾驶自家的三吨重槽罐车向三鹿集团送货。该养殖小区共养殖奶牛307头。

据警方侦查,2007年底,耿某向三鹿集团销售的牛奶屡次因检验不合格被拒收,整车的牛奶不得不倒掉,造成经济损失。耿某后得知向牛奶中掺加某种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可增加蛋白质检测指标,以蒙混过关。经过多方打听,耿某前往行唐县,在一家经营化工原料的门店里购买了一编织袋共20公斤三聚氰胺,按比例勾兑后从槽罐车的顶部掺入销往三鹿集团的牛奶中。此后,这家化工原料门店的店主还曾经两次上门,向耿某推销过三聚氰胺。耿某兄弟每天生产、销售这种掺加三聚氰胺的牛奶约3吨。

耿某接受警方讯问时供认,他本人清楚“三鹿集团要的是纯的鲜牛奶,不能掺任何东西,而且这些牛奶就是要加工给人吃的,化工原料不是人吃的东西”。当被警方问及是否知道这种行为的后果时,耿某说:“没问过,也没想过,只知道对人体无益”,其动机就是能通过三鹿的检验,顺利地把牛奶卖出去。耿某同时承认,他本人和家人从不食用这种掺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

据介绍,已经收押在案的19名犯罪嫌疑人除了被批捕的耿某兄弟,其他人均初步向警方供认了犯罪事实。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取证。

我在百度知道搜索了“三聚氰胺”这个词,很多专业术语看不明白,但清楚地看到,这是一种化学原料,用于生产地板、涂料之类的建材,含有毒性,单单这两条,就足以让我们对把它们加入食用奶粉的人更加地深恶痛绝!

耿氏兄弟——对于自己家的奶牛,你们恐怕都舍不得让它们沾上一点点这样有毒的物质,怎么忍心对全国那么多婴幼儿将食用的奶粉兑入罪恶的毒源?!

说到底,无非一个“利”字,蒙蔽了他们最起码的良知。这个世界越来越残酷,一些商人为了竞争和牟利,不惜使出各种解数,这其中,也包括违法犯罪、造假投毒,几年前的大头婴事件也是因为奶粉中毒,可能有人要问——怎么每次都是孩子遭殃?其实,这只是因为孩子的免疫力、抗毒力太差,那么我们生活当中,又有多少隐形的,正在侵蚀着我们的身体?!想想真是不寒而栗了。孩子们是用自己的生命来警示我们,提醒我们!

有时,真的很向往父辈们所讲述的、他们童年的生活——那时,至少在树上摘个果子,衣襟上擦擦就可以放心啃下去,多么惬意。而现在,这也是一种妄想——农药药得死虫子,它们在我们体内漫漫淤积,到了一定程度,也足以毒死人!

第5篇:企业责任感范文

关键词:企业责任;消费者;购买意向;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7-0015-02

企业的社会责任感(CSR)是现代经济理论的重要概念,它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历来受到重视和争论,企业应当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承担责任与企业收益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减少企业承担责任带来的成本和提升公众对企业的社会认可度,从而带来积极的收益都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研究的重点。

一、社会企业责任感知的主要理论框架

企业社会责任感概念从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被学者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主导地位的确立,要求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由此真正意义上诞生了企业责任理论。

1.企业责任的基本概念。企业责任的概念目前普遍采用的是,1953年由美国学者鲍文在其著作《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明确的:商人应当按照社会对企业的期望目标和价值要求,决定企业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社会行为,进行什么样商业活动,完成哪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事件。企业责任不仅是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不触犯相关的法律,而且要及时回报社会,自愿履行社会义务,主动解决企业力所能及范围内的社会问题。在经过系统的发展后,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被概括为经济责任、道德责任、法制责任和慈善责任,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的对环境的责任、对顾客的责任、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等。

2.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责任不仅与企业的出资人有关,而且直接关系到以消费者为代表的社会方方面面,企业的行为最直接的影响首先是消费者,其次是与企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的供应商、客户等,以及企业的雇员等,不仅这些自然人或是法人(集体)受到企业行为的影响,而且这些自然人或法人的选择同样在影响企业能否更好地存在。例如在出现某些企业不负责任的社会行为事件后,企业的社会责任及上下关联方都会受到影响。企业责任能否有效履行都会引起相关利益方的广泛关注,作为企业责任的最直接关系方消费者,将企业是否认真履行了社会责任当成了选择企业产品主要标准,甚至是特定情况下的唯一标准。

3.公众对企业责任的感知。认知和情感因素是消费者对企业责任的最好注解,企业责任是否履行到位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信任度不高的企业通常处在被消费者抛弃或被其他企业取代的行列。如果企业能够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将无形中促使消费者选择该企业的产品,使企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拥有良好道德形象的企业、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企业,甚至使消费者对企业的感兴趣程度超越了对企业产品的关注度。可以说,在企业产品没有本质上差异的情况下,企业的形象越好,企业责任履行得越到位,该企业的产品往往越能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相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不到位,甚至出现没有履行必要责任的负面情况时,往往是该企业的产品也被消费者否认,甚至最终决定了消费者的产品选择。

二、企业责任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的主要因素

1.对消费者道德因素的影响。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过渡,使消费者在用金钱投票时,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也使企业认识到了要维护消费者道德情感,从道德上让消费者对企业产生认同的重要性。例如,当消费者认为某一个企业就是好企业,某一个企业在社会事务中扮演了重要的道德角色,那么某个企业的产品就一定是好的。当前,某些医疗机构在我国派驻国外援建的医疗队中担当主要角色,在希望工程或援助贫困地区的活动中不断加大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这样企业的形象就会不断得到正向的积累,当消费者需要对同类产品进行衡量时,就会认为社会责任履行到位的企业一定是服务最好、产品质量最高的企业。相反,那些在环境污染事件、动物保护方面频频遭到曝光的企业,往往被认为是道德上有问题的企业。因此,消费者在选择企业产品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避开这类有社会问题和麻烦不断的企业。

2.对消费者认知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对企业责任的反映是一种内心的评价,是消费者从自身心理上对企业行为的一种认知,企业的任何社会行为,都会引起消费者的认知与评价。这种评价取决于消费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社会的主流观点,从更高层上说,还涉及地域文化、意识形态、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

3.对消费者信任因素的影响。企业信誉不仅是企业的生命保障,更对消费者有着强大的引导作用。当企业凭借着自己的信誉向社会做出一个庄严的承诺,并且较好地履行了承诺时,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知往往在消费者心中得到极大的提升,消费者也会倾向于与这样的企业产生关联。相反,那些做出了社会承诺却没有很好履行相关义务的企业,往往成为消费者抛弃该企业的主要原因,因为消费者会觉得这是一家不值得信任、没有信誉保障的企业。

4.对消费者忠诚度的影响。培育一个长久忠诚的消费者,不但需要企业有过硬的产品,切实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还需要企业长期保持良好正面的社会形象,愿意积极从事社会事业,能够从社会事务的处理中,不断改善企业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达到带动消费者共同参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活动的目的。例如,当前在汽车销售行业较为流行的车友会活动,就是号召同款车型的消费者共同参与一些企业组织的公益活动,使消费者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对该企业产生足够的忠诚度,愿意免费为该企业进行宣传,形成强大的社会正相关效应,实现企业服务的增值,使企业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带动了企业的自身发展。

三、基于企业责任建立符合消费者购买意向的营销策略

1.建立有效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产品营销策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链条中应当时刻贯穿着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推动利益相关方在企业的活动中得到良性的互动,以此换取消费者对企业的支持信任。例如,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加入了促进社会慈善事业开展的行为,每销售一件产品就为贫困儿童捐助一分钱等案例已经屡见不鲜,还有像百事公司开展的母亲水窖工程,持续为西部地区饮水工程注入资金活动千余万元。中国远洋集团募捐资金成为中远慈善基金会、腾讯公司基于网络平台开展环境保护活动,这些都成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典型案例。当这种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成为企业的营销文化,融入企业的日常活动中时,企业的社会关注度、美誉度都会得到良性循环,促进企业得到消费者的广泛支持,进而全面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

2.企业的广告策略积极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广告宣传是最直观、最便捷的影响消费者的手段,在企业的广告策略中充分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地加入公益性内容,可以有效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认可,正面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例如,眼科医院开展的关注残疾儿童行动,每年免费治愈??例残疾儿童眼病的案例;手机销售商组织的关爱自然、记录山川美景的摄影展活动;汽车销售企业组织的万里探访山区贫困儿童活动等。这些企业在开展社会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充分展现了产品的优良性能,使消费者在关注企业的公益行为时,对企业的产品有了充分的了解,建立了积极的正相关因素,增加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和认可度。

3.根据消费者期望来调整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消费者对企业的社会形象是有需求的,消费者基于自己的主观判断认为企业应当在社会事务中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而且希望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能够达到消费者的期望值。我国乳制品企业有着庞大的市场群体,消费者要求乳制品企业首先承担的责任就是公开乳制品基本信息,包括乳制品来源、产品质量标准,产品生产流程等基础数据,以此做到让所有消费者放心。因此,乳制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焦点应当集中在怎样制定适应消费需求的信息公开制度,如何随时接受社会的监督检验,以及有计划地开展消费者生产体验活动,从而满足消费者对企业的社会责任需求。从增加消费者购买意愿角度讲,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应当是有重点,能满足消费者期望,符合消费者心理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四、结论

企业通过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可以积极地宣传产品,建立企业在消费者中的积极形象,最终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从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角度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当充分考虑对消费者的影响,包括对消费者的道德影响、认知影响、信任影响和忠诚度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根据以上几个因素,选择适合企业的营销策略,在完成好企业社会义务的同时,能够在企业宣传上、企业经营活动上和企业行为决策上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最终实现提升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认可、获得消费者支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祖成.企业社会责任相对水平与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关系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9).

[2] 章喜为.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J].商业文化,2016,(3).

第6篇:企业责任感范文

中图分类号:C936;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7-0076-04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Employees Perceive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Voice Behavior

YAN Aimin1, SHAN Liang1, XU Ting2

(1. School of Busines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2. School of Business,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

Abstract:The occurring mechanism of voice behavior is analyzed from the point of employees perception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240employees. The research findings show that employees perception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voice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trust acts as the mediator in this process. Organizational ethical climate plays an act as a moderator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trust and voice behavior. The ethical climate with more caring and rules can enhanc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on voice behavior. The ethical climate of high tool type can weaken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on voice behavior.

Key word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rganizational trust; voice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ethical climate

1引言

建言行为是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员工对组织发展的建议可以促使组织及时发现问题,同时也是组织创造力的源泉,因而建言行为被视为组织保持外部竞争力和实现持续发展的促进因素[1]。研究发现,员工对组织特征的感知是激发员工建言行为的重要前因变量,然而现有研究仅验证了组织特征对建言行为的影响,而针对组织对待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好坏是否对员工的建言动机或行为产生影响的研究很少。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概念被提出以来,其对员工态度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Arevalo和Aravind将其定义为通过分配企业资源来促进社会福利,并以此作为加强关键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方式,既包含了对员工的责任,也表现为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2]。CSR能够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对员工态度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主要聚焦两个问题:第一,员工感知的CSR如何影?员工的建言行为?大量研究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CSR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然而建言行为作为组织公民行为的子维度,尚未有研究从CSR角度来探讨对建言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其次,组织信任作为组织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它对员工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从组织信任角度能够更好地解释CSR与建言行为的作用机制。第二,依据个体―环境互动理论,组织气氛能够影响员工的行为方向[3]。组织道德气氛(Organization Ethical Climate,OEC)作为员工对拥有道德内容的组织实践和程序的一般感知[4],本文将深入分析OEC是否能调节CSR―组织信任―建言行为的作用过程。目前学术界关于OEC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具型、关爱型、规则型三种类型,并得到实证研究的验证,本文将聚焦这三种类型的道德气氛。

2研究假设

21企业社会责任和员工建言行为

社会交换理论是研究CSR问题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该理论认为当个体得到组织提供的支持、帮助时,基于互惠的义务会对组织做出回报[5]。而作为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当员工感受到组织带来的支持与帮助时,员工相应地会通过做出角色外的贡献来寻求与组织之间的平衡互惠关系。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一方面当企业更好满足员工需要时,员工会认为有义务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另一方面当员工感受到组织对社会是高度负责的,更可能产生回报组织的强烈动机。有关CSR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众多,如颜爱民等认为企业履行外部社会责任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影响[6]。刘远等认为员工感知的CSR通过情感承诺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正向作用[7]。而建言行为是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当员工感知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带来的好处,与组织之间形成心理契约和互惠原则,作为回报,员工就会对组织建言献策[8]。基于以上论述,提出假设:

H1:员工感知的CSR对建言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22组织信任的中介作用

信任是一个有效的组织管理工具,可以加强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促进组织的有效运转。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员工感受到组织对其信任、关心、支持,会认为有义务为组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表现出更多的角色外行为,如建言行为。Hansen等认为组织信任正向调节员工感知的CSR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9],组织信任倾向性在员工感知的CSR对OEC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10]。当员工感知到他们的组织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会增加对组织的信任程度。员工信任组织就愿为组织的发展冒险,即使会给自己带来人际关系上的风险,甚至招致报复。建言行为作为一种“挑战性”的组织行为,员工一般不愿提出自己看法和意见,但若员工与组织之间彼此信任,两者处在一个良性的互动环境下,解除员工为组织建言献策的后顾之忧,其产生建言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实证结果发现员工对组织内信任能促进建言行为的发生[11]。基于以上论述,提出以下假设:

H2:组织信任在员工感知的CSR与建言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23组织道德气氛的调节作用

工具型道德气氛以自利为基础,公司牺牲员工利益而获得自我利益会成为常态。工具型道德气氛处于高水平时,员工会把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不会去关心他人或组织的利益。在这种氛围下会使员工对组织丧失信心,员工不会主动为组织发展建言献策。因此,当工具型道德气氛处在高水平时,会减弱组织信任对建言行为的积极影响。

在关爱型道德气氛下,员工会首先关注他人与组织利益,并且会感知到组织的道德人文关怀。受中国传统中庸思想影响,人们会根据环境的具体情景发表比较合适的看法[12]。当关爱型道德气氛处在高水平时,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体谅和关怀,彼此之间愿意沟通与交流,这使得他们增进了情感,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13]。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员工更愿意为组织建言献策。因此,当关爱型道德气氛处在高水平时,会强化组织信任与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

当规则型道德气氛处在高水平时,员工会在规章制度下工作,组织在进行决策时会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员工,这会使员工降低对组织的不确定性感知,有助于增强员工对组织的信任,进而提高员工建言献策的内在动机。因此,当规则型道德气氛处在高水平时,会强化组织信任与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基于以上论述,提出以下假设:

H3:工具型道德气氛在组织信任和建言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即工具型道德气氛越强,组织信任对建言行为的影响越弱;

H4:关爱型道德气氛在组织信任和建言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即关爱型道德气氛越强,组织信任对建言行为的影响越强;

H5:规则型道德气氛在组织信任和建言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即规则型道德气氛越强,组织信任对建言行为的影响越强。

3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240份,回收率为68%。剔除答案雷同和答项缺省过多的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28份。其中,男性占513%,女性占487%;30岁以下占136%,31~40岁占478%,41~50岁占298%,51岁以上占88%;初中以下占44%,高中和中专占11%,大专占281%,本科占509%,研究生及以上占57%。

32变量测量

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选择被广泛使用的成熟量表对变量进行测量。英文量表由精通英语的人力资源博士采用翻译―回译的方法获得。所有量表均采用Likert五点法进行评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

员工感知的CSR采用何显富开发的量表[14]。量表共包含20个条目。组织信任采用Robinson开发的组织信任量表[15],共包含7个条目。建言行为采用Maynes和Podaskoff开发的量表[16],共包含10个条目。组织道德气氛采用张四龙等开发的量表[17],共包括10个条目,工具型3个题项,关爱型5个题项,规则型2个题项。

4研究结果

41信效度分析

本文采用SPSS190分析各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得出CSR、组织信任、建言行为、OEC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01、0812、0836、0801,均大于07,其中工具型道德气氛为0701、关爱型道德气氛为0712、规则型道德气氛为0620,虽然规则型道德气氛小于07但是大于06可接受。表明本研究所用量表均具有可靠的信度。

本研究中的所有变量都通过一份问卷来收集数据,每份问卷是由同一个体填写,可能会产生同源方差。为了检验研究数据是否存在共同方法偏差,本文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结果显示,所有变量都载荷不到同一个因子,有11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第一个主成分的方差解释率为29693%。因此,本文不存在或者存在较低的共同方法偏差。

42验证性因子分析

为了判断各变量的结构效度与区分效度,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表1)。由表1可知四因子模型(x2/df=2406;CFI=0918;RMSEA=0064)显著优于其他因子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43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CSR与组织信任、建言行为、OEC均显著相关,组织信任、建言行为、OEC两两显著相关。

44组织信任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表3所示,模型4显示CSR对建言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β=0710,p

45组织道德气氛的调节效应检验

根据表4的模型1所示,工具型道德气氛对组织信任和建言行为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β=-0220,p

模型2显示,关爱型道德气氛对两者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β=0128,p

模型3显示,规则型道德气氛对两者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β=0238,p

5结论

51结论及理论价值

本文探究了员工感知的CSR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并验证了组织信任的中介作用以及OEC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员工感知的CSR对员工建言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信任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OEC对组织信任与建言行为的影响起调节作用。本文以中国企业为样本验证了员工感知的CSR对建言行为影响的研究假设,弥补了目前关于两者之间作用机制研究的缺失,是对建言行为研究视角的扩展,也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情境下CSR与员工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其次,组织信任集中体现了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交换结果,当组织对员工

表现出更多的责任,员工对组织的信任感就会上升,此时会做出利于组织发展的行为回报组织,并且认为回报行为会得到组织良好的绩效评价,就会打消疑虑,为组织建言献策。

此外,在考虑不同类型的OEC下,组织信任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程度会发生变化。当员工感知到组织有一个相对安全、讲规则的环境时,对组织信任的员工会表现出更多的建言行为。反之,当组织成员之间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彼此缺乏信任基础,此时发表意见是非常“危险”的,员工会选择沉默。这证明CSR对员工态度与行为的影响在不同的道德环境下确实有所不同,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研究。

52实践意义

基于上述研究与理论剖析,得到如下管理启示:第一,CSR对组织绩效的提升有重要作用,组织应予以高度重视。第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促进员工产生建言行为的重要方式,企业应着力营造负责任的氛围。一方面须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职能部门的桥梁作用,加强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的履行,提升员工对组织的情感依赖,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建言献策的环境。另一方面应让员工相信自己的组织对社会是高度负责的,员工才能为组织建言献策。第三,企业要营造良好的道德气氛,不仅让员工感受到组织讲规则、重视员工利益发展,同时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道德人文关怀,构建安全的建言氛围。

第7篇:企业责任感范文

[关键词]中层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138-01

一个企业里看责任能否落实,措施是否到位、突出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还是要看干部。而中层干部作为高层决策的执行者,和基层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其位置在消防管理方面非常重要。

1 中层干部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1 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中层干部上有领导,下有员工,在一个单位处于上与下,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点上,既要在上级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又要指导本部门员工开展工作,可以说既是战斗员又指挥员。一项工作的推进,既靠领导班子的正确决策,也需要中层干部狠抓落实。

1.2 处于执行层的位置。一个单位领导班子作出的决策,关键是要通过中层干部去推动、去落实、去实践。尤其是一项正确决策的实施,最终能否产生预期的效果,与我们广大中层干部的如何执行、臬实施有着很大的关系。

1.3 处于中坚力量的位置。中层干部整体上能力水平都比较强,综合素质都比较高,是一个单位的业务骨干、中坚力量,代表着一个单位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对外形象。

1.4 处于参谋助手的位置。中层干部不仅仅要做到上情下达,更要研究分析基层工作和职工队伍的各种情况,为领导出谋划策。为高层的决策提供充分的第一手材料。

2 中层干部履行消防管理责任的现状

现在,企业中大部分中层干部都没有完全认识到自己在消防管理方面的责任,主要体现在:

2.1 自恃身份,不参加消防培训。就拿本人单位来讲,每次组织消防培训中层干部参加人数寥寥无几, 2014年11月6日组织的消防培训统计数据来看,参加职工人数150人次,中层干部仅有10人参加,正职仅有四人。

2.2 在履行管理责任时,易犯经验主义错误。本人在日常履行监督监管职责时,部分中层干部对于查出的火灾危险源不以为意,经常的一句话就是“这么多年都没事,肯定不会有事”,或者是“出了事我负责”。

2.3 消防意识淡薄不能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本人在日常履行监督监管职责时,部分中层干部对于发现自己单位的火灾危险源认为是“找事”,并且对于火灾危险源整改不彻底,应付了事,更有甚者,要求其在重点部位开展演练,竟然拿封建迷信思想说在重点部位演练晦气。

3 应履行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我个人认为中层干部在企业的消防管理方面应当担负起以下三个方面的责任:

3.1 公民责任:首先在国家层面上来讲,中层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的一员,每个公民都是社会消防安全责任制的主体,必须认真遵守消防法规,履行法律赋予的消防安全职责,因此中层干部首先应当履行以下消防安全责任:

3.1.1 学习和掌握预防火灾科学知识,严格遵守消防法规,积极主动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3.1.2 自愿保护消防设施,不损坏、不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占用防火间距。不堵塞消防通道。

3.1.3 不携带火种进人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晶场所,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1.4 火灾发生后应立即报告火警;私有通信工具应无偿为火灾报警提供便利;不谎报火警。

3.1.5 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3.2 管理责任:企业内部中层干部是高层决策的执行者,和基层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看消防责任能否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到位、消防方面突出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还是要看中层干部,因此在公司消防安全管理机构中承担着消防安全管理人的角色,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3.2.1 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2.2 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3.2.3 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3.2.4 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3.2.5 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3.2.6 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

3.2.7 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3.2.8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2.9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未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单位,前款规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

3.3 主体责任:中层干部主持各个不同范围的工作,肩负不同的领导责任,因此在企业内部中层干部就是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负责人,《消防法》第十六条规定“单位的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因此中层干部在各自管辖范围内有消防主体责任,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3.3.1 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

3.3.2 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3.3.3 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3.3.4 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3.3.5 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3.3.6 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

3.3.7 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4 相应对策

中层干部因其地位的重要性,因此中层干部对消防安全管理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规范性,因此,企业应督促中层干部履行自己的责任。

4.1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要坚决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结合本单位自身特点,制订更加细致、有针对性的管理规章,以制度约束中层干部。

4.2 通过层层签订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中层干部消防安全责任,把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的肩上,通过考核以督促中层干部履行自己在消防管方面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张梅:《关于加强企业中层干部作用发挥之我见》《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6月下旬刊.

第8篇:企业责任感范文

【关键词】低碳教学 数控技能 责任感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16-03

在数控技能低碳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提高数控技能低碳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试图就数控技能低碳教学中的责任感及其培养,谈些粗浅的见解。

一 责任感的作用

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利己,又要利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自己的利益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高中阶段是学生从青少年走向成人的阶段,其个性发展呈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高中阶段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树立,不仅能促进他们以乐观、积极和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学习、生活和发展,也对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使他们能够成为遵守社会公德、严守法纪的合格公民。具体到职业学校学生,其中大部分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精神不饱满;敏感而自卑;自以为是却不自信;表面自主内心却缺乏独立能力,仅有雄心和抱负,却显得懒惰。造成这些原因的其中一条就是因为责任感的缺失,因此对他们在这方面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数控技能低碳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着指向、激励、强化多方面的作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下面以在教学中首次试点的2010级数控班(总人数50人)为例,通过表1、表2加以说明:

二 责任感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所有这一切只有建立在责任感这一基础之上才能真正有效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数控技能低碳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数控技能低碳学习既是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把学生的自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责任感的驱动下“成人、成才”。

1.通过企业岗位需求,激发正确的自我责任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也就是说,一切教育教学手段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而学生的自我责任心是内部因素启动的关键和核心力量。一个人如果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欲望,才会挖掘出内在的自我潜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所以我们在数控技能低碳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基本需求出发,让学生明白:企业生产是靠人实施的,人的低碳职业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过程能否顺利进行、生产的产品获取的经济利益是否最大化,因而企业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低碳员工队伍,每个人只有拥有良好的低碳职业能力,才能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才有可能获得满意的经济收入。通过企业岗位需求,让学生懂得生存之道,进而激发学生正确的自我责任感。

企业岗位要求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关键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我们在数控技能低碳教学中需要以真实的企业生产情境把他们体现出来,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正确的自我责任感,才能唤醒学生对数控技能低碳学习的渴望与热爱。因此,在数控技能低碳教学中需要让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零距离对接,即引进企业典型产品作为工作任务,引进企业人员参与生产教学管理,在学校实训工场进行教学,若条件允许可直接到企业进行实训教学。

第一,通过企业产品质量要求,激发提高职业技能的责任感。企业对员工职业技能的要求是通过对员工生产的产品质量要求反映出来的,对职业技能的肯定程度最终表现在劳动报酬上。在数控技能低碳教学中通过产品质量要求与企业要求的零距离对接,让学生知道自己现阶段必须具备哪些技能,同时让学生明白具备企业需要的职业技能是其就业的前提、产品质量的保证是其在企业的立足之本、追求产品质量的完美是其自身的义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职业技能对自身将来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提高职业技能的责任感,学生低

第二,通过企业制度要求,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的责任感。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是通过企业制度反映出来的,企业制度作为强制性的章程,它规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并通过对应的奖惩措施体现出来。在数控技能低碳教学管理制度中应充分反映企业制度要求,通过真实的工作情境,让学生知道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不仅劳动技术一流,而且需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遵章守纪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人能否就业的前提,遵守企业制度是一名合格员工的基本条件,从而激发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的责任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数控技能低碳教学中对学生劳动责任包括安全规范;刀具、工具、量具的放置合理;正确使用量具;设备保养;关机后机床停放位置合理;卫生状况;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严重违反操作规程者等方面进行考核,对学生劳动秩序包括遵守上班时间,因故迟到和早退时,必须事先请假;工作中不离岗、不串岗,外出时应请示老师;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杂物;上班时,不得说和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在实训车间内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工作;上班应着装整洁,不能穿拖鞋、裙子、高跟鞋,奇装异服,同时不准在车间内吃任何食品;工作不能消极、不认真、工作态度恶劣,不能影响他人工作情绪或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等方面进行考核。

第三,通过企业“优胜劣汰”,激发提升关键能力的责任感。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益最大化,它需要员工的知识技能、应变力、决断力、适应力以及协调能力等关键能力在工作中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企业对员工关键能力的要求是通过优胜劣汰反映出来的。在数控技能低碳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企业关键能力要求,让学生知道企业需要员工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否则将会被淘汰,从而激发学生养成提升关键能力的责任感,使学生在生产学习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关键能力,确保自己将来在职业生涯中“保值”、“升值”,不被淘汰。如在数控技能低碳教学中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核,见表4。

2.通过真实的社会要求,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具体说就是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简言之,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就数控技能低碳教学而言,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控技能低碳学习的意义,唤醒学生对数控技能低碳学习的渴望与热爱,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一,创建实训工场低碳文化,建立低碳的社会责任感。实训工场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需的物质条件,属于“物”的因素,但实训工场里除了“物”的因素外,还存在着实训工场文化,所谓实训工场文化是指所有实训工场的成员在长期的共同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并为大家所共同遵守和享有的各种文化形态。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总是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其特有的作用。实训工场文化对学生的潜在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生活态度、价值观念、行为习惯、道德情操等方面。健康的实训工场文化,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熏陶。在数控技能低碳教学中为了达到实训工场低碳的教育性,实训工场的环境布置除了体现企业文化、学校文化外,还应体现低碳文化,如:(1)低碳作品展示:将一些学生优秀的低碳作品陈列于实训工场。(2)公布栏:将每天各小组工作情况(机床损坏、刀具损耗、耗材、耗电量)进行公布。(3)荣誉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评出质量标兵、低碳环保标兵和文明生产标兵,明白地公告于此榜。(4)生产生活点滴:将生产生活中的一些低碳技巧张贴于实训工场。通过实训工场低碳环境文化氛围的感染,培养学生的低碳理念,建立低碳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实施低碳教学,形成低碳生产的社会责任感。数控技能低碳教学过程是整个实训课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完成工作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环境知识、意识、态度、技能注入数控技能教学中,要让学生考虑应如何改革工艺、提高原料转化率、节能降耗、减少排污、综合利用等,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低碳生产的社会责任感。如在数控技能低碳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1)开展小组竞赛,发展学生的低碳创新思维。在实训工厂我们给每台数控机床装上电表,这样每组学生在完成每个项目后耗电量就一目了然,学生为了实现产品加工过程开机时间短,用电量少的目的,他们从接受工作任务起就开始认真研究工件的加工工艺和加工程序,制定出既能保证加工质量又能实现“低碳”目标的最合理的加工工艺和加工程序,另外学生在机床操作过程中也不敢拖拉,而是以自身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进行机床操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加工任务。所以,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向学生灌输节能意识,且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节能的社会责任感。(2)不断挖潜,提升学生的低碳意识。我们对学生从初期开始进行数控技能训练时就把整个实习过程所需要的材料都发给学生,等到整个实习结束后对各组耗材进行比较,从而使各个小组在完成每个项目时对耗材都要精打细算,培养了学生“低耗”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采取低碳职业能力评价,提升低碳生产的社会责任感。在数控技能低碳教学中,低碳的职业能力评价是激励师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机制,是提升学生低碳生产的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保证。正确实施低碳职业能力评价能使学生明白机械制造业为社会制造产品的同时,也在消耗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料、废气等污染源,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低碳生产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生产过程中能自觉采取符合环保要求的节能、降耗、少污染的低碳机械制造模式,并以此为支点引导学生的“低碳责任感”。一般来说,数控技能低碳评价分大体为三大块:第一块为质量分,占总分的70%左右;第二块为低碳环保分,占总分的20%左右;第三块为文明生产分,占总分的10%左右。另外,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根据学生初期练习、中期练习、后期练习的学习情况定期评出质量标兵、低碳环保标兵和文明生产标兵,从而进一步促进各小组在这些方面的学习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低碳生产的社会责任感。

实践证明:数控技能低碳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也就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兴趣、调节情感、磨炼意志、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与学习习惯。使同学们完成工作任务更认真,实训课堂思维更活跃,讨论发言更踊跃。所以,培养责任感与学生的数控技能低碳学习之间互为因果,强烈的责任感能促进数控技能低碳学习,而有效的数控技能低碳学习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第9篇:企业责任感范文

关键词:全球多元化;社会责任感;教育路径

广西新世纪2011年教改课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18日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现状

社会责任感是指人,作为存在于社会当中的人,对于自己、他人、集体、国家和整个社会的一种责任意识。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殴打自己父母亲、大学生自杀、大学生重伤女友等等醒目的新闻标题经常出现在报刊杂志网络头版头条,近年来大学生刑事案件不断上升,大学生群体的整体行为和素质也常被人诟病。2010年复旦大学登山队游黄山违规登山导致一名年轻消防员不幸坠亡的事件,造成不良印象,大学生被认为是一群不珍惜自身和他人性命的社会宠儿,部分大学生没有感恩之心,不但不孝敬父母老人,还贪图享乐,成了啃老族,不图回报社会,自私自利,怨天尤人,宗宗表现显示出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形象不容乐观。从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现状来看,高校本身作为一个责任感教育的主体没有发挥有效作用,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社会责任感教育理念落后,缺少切实有效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方式和方法,部分高职院校甚至忽略了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因此,本文借鉴国外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角色扮演,探讨我国高校贯彻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可行性路径。

二、全球多元化的背景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改革开放社会快速发展的结果,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跟不上步伐。二是快速与国外对接使得我国价值观被全球多元的价值观所冲击,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外国五彩纷呈的文化娱乐消费的同时,他们的精神追求和责任意识也随着发生改变,而处于价值观塑造阶段的大学生,责任感意识很容易受到影响。全球化是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全球化给各国思想道德教育带来艰巨的挑战,道德教育面临传统价值观缺失、多元价值观选择可能性的新型学生。国际上高等教育很早就注意到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因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98年在巴黎举行高等教育世界大会并起草了21世纪全球高等教育宣言,2009年联合国巴黎高等教育会议重申了该宣言,强调社会责任感应该成为高等教育体系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Vasilescu,R. et.al.2010)。高等教育学者Vasilescu认为今天大学的功能不仅仅是培养各种专业人士以使他们获得与社会相关的学位,而更应该帮助学生寻找方向和培养关注整个社会利益的意识(Vasilescu,R.et.al. 2010),足见各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植入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三、西方国家大学社会责任感教育创新

1、大学以身作则承担社会责任使学生认同大学价值观。面对多元价值选择,如何做到尊重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随着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种更加广泛的欧盟身份被建构起来,而建构的文化基础就是普世的价值观,如自由、平等、民主、尊重等。因此,在欧盟,企业社会责任被提高到重要的位置,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达到和谐共生,众多企业就必须共同来遵从和保卫普世价值。大学作为一个企业来经营,在西方是普遍的状态,因此大学也尊崇企业的一些经营原则和承担企业责任。学者Vasilescu注意到,大学自身承担社会责任的姿态,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Felt指出当前尽管各国存在历史、社会和政治的不同,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存在着一些共同特点,如政府逐渐退出对大学的资助,大学越来越倾向于企业化运营,大学人员配置越来越灵活自由,大学的财政来源多样化,大学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挂钩等趋势,所有这些变化使得大学需要新的质量评价体系。因此,大学的自制程度、学术自由程度和大学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成为争论的焦点 (Vasilescu,R.et.al.2010)。欧盟学者认为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像企业组织一样,应致力于承担社会责任感,如减免残障人士学费、参加公益活动、支持本地城市社会发展、支持传承传统文化等行为有利于塑造大学的企业形象的同时,也会争取到本校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另外,大学作为一种科研机构,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研究文明道德和如何践行社会责任感的课题或课程,举行关于社会责任感的讨论、演讲和论坛,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大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大学作为一种文化前沿阵地,能更好地引领社会思潮。欧盟各国大学强调构建大学的企业责任感和普世价值观,以尽可能地融入到欧盟大家庭,甚至吸引世界各国的学生。他们强调开放、民主、平等、自由。在责任感教育理念中,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任学生在多元价值环境下的自我选择,使学生形成自己的选择。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认为,要教育学生公道这样的理念,学校自身应该使学生得到公正的待遇,使学生有权利和机会促进学校的体系更加公正,一个民主的学校,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发展授以政治化的理念,确保教育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也应当可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自主性道德的个体。可以说,西方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其开放、民主、平等、自由的普世价值是息息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