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发展战略范文

社会发展战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发展战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发展战略

第1篇:社会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设计管理战略;差异化战略;设计组合;设计知识管理系统

从我国现有的企业现状而言,设计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出隐形设计管理的半专业化特性。很多企业虽然花费了大量资金在设计上,但是“产品设计是由工程部门负责,视觉传达设计是由公共关系或市场开发部门负责,环境设计由基建部门负责,整个企业上下以一种随意性的混乱方式使用设计,缺乏协调的整体控制,使得设计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设计方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也急需建立和完善”。(夏翔,2010)要改变这一现状,亟需建立科学的企业设计管理系统。设计战略管理作为企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基石,它的起步尤其重要,因为它能为企业内部具体的设计项目管理、设计职能管理规划方向,从而带动我国设计业的转型。

一、 让设计战略分析服务于现代企业竞争的差异化战略

从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产品数量与种类日益多样化和丰富化,消费品市场发生了潜在的变化,即从群体消费阶段开始向产品区分阶段过渡。在群体消费阶段,价格是占主导的影响购买决定的因素,人们习惯于在货比三家的情况下根据价格差异来选择日常消费品,相比较而言同类产品之间的区分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在产品区分阶段,从产品自身到产品的包装、展示、附加服务等都成为引导消费者进行选择的重要因素。这样一来,如何通过产品的差异化来开发市场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针对消费品市场的变化,企业需要调整竞争战略以发挥自身的优势。根据迈克尔·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是企业追求竞争优势所采用的两种最基本战略。低成本战略靠成本优势来创造竞争优势,前提是要不断提高设计、生产与营销的效率,超过同行业的竞争对手,通过低价格吸引顾客或者同等价格下实现利润最大化。相比较而言,差异化战略则是在产品质量、功能与售后服务上为消费者提供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价值,从而更好地占领市场。从低成本战略向差异化战略的逐渐转化,成为市场对企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从企业战略高度将设计与差异化战略的实施结合起来,可以充分看到设计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将产生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Stanley F. Slater曾指出,差异化战略给企业创造利润要靠六个因素:“(1)延伸的售前与售后服务;(2)新的营销技巧;(3)与众不同的产品;(4)多样化的生产线;(5)企业品牌建设;(6)高质量产品”(Stanley F. Slater,1996)。这六个因素中,第二个因素与第五个因素是直接由设计决定的,因为只有通过产品设计师的创意设计活动,不同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新型产品才有可能出现,而企业品牌建设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VI设计。不仅如此,企业延伸的售前售后服务也要依赖于专门的展示设计、室内设计等具体设计活动,如苹果公司所能提供的体验服务就是靠优良的室内环境设计和展示设计来完成的。此外,其他因素如新的营销技巧也会因为设计的发展而得到改进,如近年来的交互设计对于改良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的交互体验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如何通过设计战略管理,实现设计对公司战略的影响力,是企业管理层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设计战略管理必须从观念上明确以设计为手段来落实差异化竞争战略。这种观念上的明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在中国解放鞋被冠以OSPOP(One Small Point Of Pride)之名热销欧洲市场、成为时装界新宠的案例中,设计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可以窥见一斑。沃特斯从设计出发,在保留外观基本形式的情况下改进解放鞋的鞋垫、包装以及宣传模式,并在欧洲注册商标,使得中国市场上滞销的解放鞋以高出二十倍不止的75欧的价格热销国际市场(江宏飞、周伟,2008)。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到,传统的只关注投入/产出之比的生产模式是无法适应现代经济市场的。Koskela和Ballard指出,传统的项目管理将生产视为一种转换,其转换模式的原则是单一的,只考虑从投入与产出的转换。该模式使得生产体系被分解为各个独立管理的细节任务,其弊端在于“针对消费者和终端使用者的材料与信息流以及价值生产无法真正得到考虑”,产品设计的发展受到限制,因为“产品设计需要各个环节相互依赖,要求执行者的共同行动,需要利用信息流推动设计从思路到实践的发展进程”(Glenn Ballard & Lauri Koskela,1998)。改变观念要从设计战略管理的高度出发,将设计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联性确立起来。

第2篇:社会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公共工程;社会评价;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2010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642)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一、公共工程社会评价的内涵

公共工程是指为了适应和推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文化、生活需要以及出于政治、国防等因素的考虑,由政府通过财政投资、发行国债或地方财政债券,利用外国政府赠款以及国家财政担保的国内外金融组织的贷款等方式独资或合资兴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典型的非排他性和外部效应。非排他性是公共工程的本质特性,表明工程建设是为某个区域或某类群体服务,不是针对某个单个的个体。而外部性则是说公共工程建设对项目所在区域资源、能源的消耗、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等的进步,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公共工程社会评价是与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同等重要的项目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系统调查和预测拟建项目的建设、运营产生的社会影响与社会效益,分析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环境对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通过分析项目涉及的各种社会因素,评价项目的社会可行性,提出项目与当地社会协调关系,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保持社会稳定的方案。因此,公共工程社会评价是分析拟建项目对当地社会(或全社会)的影响和当地社会条件对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评价项目的社会可行性。

二、公共工程社会评价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摒弃。

随着社会发展观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再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社会评价与经济评价、环境评价一样为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它与可持续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是以各种各样的发展项目为载体的,可持续发展是项目的目标之一。项目为人类社会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服务,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因此,以可持续发展为项目评价原则,开展公共工程社会评价,有利于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保证公共工程与所处社会环境相协调,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完善公共工程评价理论,对公共工程全面进行评价,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并提高公共工程决策的科学水平;有利于加强投资的宏观指导与调控;有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公共工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1、目标的多元性。社会是以人们共同物质生产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的总体,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因此,社会评价的范围要比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广阔,不仅包括经济因素,还几乎包括社会各个主要方面。公共工程社会评价出发点就是统筹考虑诸多方面,力求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2、指标具有宏观性和政策性。政策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的,公共工程必须符合相关政策的需要。必须把公共工程社会评价纳入到全社会的宏观轨迹中,以此来评价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

3、指标的长期性。公共工程的经济评价期一般为20年,其社会评价要考虑近期与远期的社会目标,对生态、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其时间跨度较大。如三峡工程,在考察项目对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国家发展的影响时,考察的时间跨度是几代人。

4、间接效益指标多。公共工程的大部分直接收益是非常低的,有的旨在满足社会非经济方面的需要,有的旨在为发展起引导和促进作用。而且公共工程所创造的间接效益要比直接效益更为显著。

5、指标量化难度大。公共工程社会评价涉及范围非常广阔,而且又多是非物质方面,相对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来说是很难将其彻底定量化的。

四、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公共工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公共工程社会评价的内涵,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共工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由四个因素集构成,分别为公共工程的社会可持续性、公共工程经济可持续性、公共工程的自然资源可持续性和公共工程的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第二个层次由四个因素集下的若干个具体的基层指标构成。

1、公共工程的社会可持续性。维护社会公平,不断提高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公共工程的社会可持续性主要从这一基本目标出发,加以评价。因此,公共工程的社会可持续性可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公共卫生环境和健康、继承当地历史和丰富当地文化几个方面指标来衡量。

2、公共工程的经济可持续性。公共工程经济评价中通常采用平均投资收益率、基准投资回收期、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或基准收益率等作为财务评价指标,采用社会折现率等作为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公共工程的经济可持续性则从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性、长期性考虑,加以评价。公共工程的经济可持续性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当地产业集群以形成规模经济、提高当地财政收入、提高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几个方面指标来衡量。

3、公共工程的自然资源可持续性。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公共工程最重要的物质来源。我国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相对于人口来说,大多数低于世界水平。如人均土地,我国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26%;人均水资源我国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矿产资源,除钨、稀土外,也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加之由于地区不平衡,开发利用情况差,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与浪费现象严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并节约资源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近期和长远目标。因此,公共工程的自然资源可持续性可通过减少对土地、水、森林、海洋、草地、矿产、能源等资源的消耗,促进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提高节能水平几个方面指标来衡量。

4、公共工程的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认为,生态环境也是资源。生态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生存、生产和消费的服务功能,而且能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艺术和道德等的需求,人类既离不开物质性资源,也离不开非物质性资源――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相容性,要求公共工程与生态环境相互适应,保持和增强生态环境对其的承载力,要求公共工程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公共工程的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可通过减少废气排放、降低水污染、有效处理废料、提高绿化地森林和野生物保护投入以及生态美化水平提高几个方面指标来衡量。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公共工程在国家建设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提高。众所周知,公共工程、特别是大型公共工程是扩大就业、刺激经济增长的常用手段。例如,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制定了4万亿财政投资计划,主要投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重建等。一方面大型公共工程建设具有刺激经济、扩大就业的美好预期;另一方面大型公共工程重复建设和规模过度将造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浪费。事实告诉我们,在我国大型公共工程的建设与运营维护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支出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等一系列不应支出的成本,并付出沉重代价。工程项目在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因此,公共工程、特别是大型公共工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必须从单一的经济评价,发展到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甚至将社会评价、生态环境评价、经济评价、管理评价和技术评价作为项目决策次序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朱东恺.项目可持续发展影响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

[2]花拥军,张志恒,雍少宏.项目评价中的生态资源经济价值研究[J].商业研究,2006.10.

第3篇:社会发展战略范文

摘要: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在发挥人力资源本身作用的同时,不断地再造与重塑社会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重要的是她能够也应该引领社会的先进文化、选择与传承优秀的人类文明,从而区别于其他生产要素而为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教师人力资源 均衡发展 战略资源 

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最早源于西方。纵观企业管理的全部历史,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总的趋势是管理的软化。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这一背景下兴起。中国改革开放后,对人力资源与社会发展的研究在理论上迅速与世界接轨,但在实践中还比较滞后。一个总的发展趋势便是更加注重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全面、科学的发展。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稀缺资源,而教师人力资源位列所有人力资源之首,为社会再造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后备力量,而超出诸如石油等其他资源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教师自身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将为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现实的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均衡与科学的发展。 

一、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意义 

人力资源强国思想将人力资源理论与强国思想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自身资源与能力开发谋求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在我国这样一个后发展的人口大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的在于解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将成为我国寻求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何把我们巨大的人口资源优势变成人力资源优势需要一个踏踏实实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得到真切的尊重,即实现“人本位”而不是“官本位”,这就需要政府作出痛苦的抉择,接受外部的批评,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由“官本位”转变为“人本位”。否则的话,目前大量的人才与资金外流的状况就不会改变。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不断增长,一些体育、影视等明星纷纷取得外国国籍,官员的家属与子弟的移民,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表明这些人并不看好中国的发展,怀疑它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人力资源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发展战略,对提升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是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怎样依靠人民、如何为了人民、如何由人民共享这些具体实施与操作层面的问题,必须有人来做详细的分解方案,扎扎实实地推进,否则只能流于形式和口号。而这些都是要由人来做,由有知识、有才能、有道德的人来担此重任。所以,要给予这些人位置、待遇与发展的平等机遇,要有一种环境和制度,以保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中国今天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名。人口巨大的中国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就是对世界的一个贡献,但是我们一直号称的和平崛起却使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出现与和平不协调的声音和行动。一方面,的多边化与国际化已经成为无法挽回的事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错失了很多机遇,这也说明我们在这方面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人才在泱泱大国没能有机会贡献自己的智慧,这是一种悲哀,其实我们有能力为人类和平发展提供创新模式。 

人力资源强国思想将人力资源理论与强国思想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自身资源与能力开发谋求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在我国这样一个后发展的人口大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的在于解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这是我国有别于传统资本主义国家强国之路的重要特征。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将成为我国寻求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对社会的独特作用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作用是通过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综合作用来体现的。最初象牙塔式的高等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舞台的核心位置,高等教育日益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更加开放的大学校园难免受到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日益行政化的高校管理很难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有学生,又有教师。“官本位”依然会是主流的追求,学术权威往往会屈从于行政的权威。法国的狄德罗曾说过:“除去真理和美德,我们还能为什么所感到?”——那是一个单纯而美好的年代,大学是神圣的,曾寄托了多少圣洁的理想与期待。今天,当人们开始抱怨大学的世俗

编辑整理本文。

化的同时,也说明我们教师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大学作为先进的组织,其运行机制与文化氛围应该成为所有其他组织效仿的对象,这就是大学的文化引领与文明的选择与传承功能的发挥。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特别是19世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以来,教学、科研与服务构成了高等教育的三大社会职能,并至今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高等教育三大职能随着社会变革的需求在不断调整其内涵与外延。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质性的合作形成良性的互动,这已经为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所证实。比如,美国的硅谷就是以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的教学(培训力量)、科研为依托形成了令世人瞩目的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一个增长点和加速器。而且,因此高校所形成和向社会传播的“文化生产力”氛围将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注入更深的底蕴。这些作用的充分发挥要依赖于教师人力资源的言传身教,教师对社会的贡献不单是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量化指标,而在于教师是如何把孩子们引领上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热爱生命、关心他人等拥有良好素质和身心健康的幸福人生。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缓慢进行这样一个状态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知识的传播、道德的示范、创造力与心智的开启,所有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要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前提条件是要让教师在学校得到尊重,让知识在学校得到尊重,学术的事情由学术的专家来决定,而不是屈从于行政权力,改变目前高等教育过度的行政化倾向。 

今天,我们慨叹社会发展了,很多人富了起来,有了大房子,有了车,一天忙忙碌碌,但是幸福感并没有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增长。如今我们面对的是:宽阔的大街上车辆的愈来愈多,我们呼吸的空气越来越污浊;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或逃逸或者更加令人发指的行为;毒奶粉与地沟油,加上各种激素、化肥的蔬菜水果,哪里还有安全的东西,人们无处藏身;道德的沦丧、学位的贬值……所有这些,有人把它归结为教育的失败,这是不公平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体制背景下,教育承担不了这么多的职能,仅靠教育解决这些问题,就像我们把官员的廉政寄托在官员自身的道德品质上一样是不靠谱的。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在发挥人力资源本身作用的同时,他们是在育人,教师身上的任何瑕疵都会作用于学生的身上,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工作呢?教师人力资源不断地再造与重塑社会人力资源从而塑造民族的未来。同时,教师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她能引领社会的先进文化、选择与传承优秀的人类文明,从而区别于其他生产要素而为社会和谐与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者简介:郑立新,副院长,副教授,从事教育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天翔.激励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 

[2] 吴彩星,杜学元.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及意义的再认识[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3). 

[3] 高书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意义[n].中国教育报,2010-03-13. 

第4篇:社会发展战略范文

记 者:范司长,国家发改委是负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职能部门,您又是这方面的专家。那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哪些重大意义呢?

范恒山: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各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体现在: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特别是居民收入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区域差距显著。二是落后地区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压力大,居民生活比较困难;一些特殊类型地区贫困问题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三是区域无序开发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如一些地区不顾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发展加工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由此带来的地区封锁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区域政策予以解决。从政府角度讲,使人民享受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实现共同富裕,是政府的责任。从群众角度讲,享受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别和贫富悬殊太大,既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进一步影响到推进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和维护稳定的动力。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国家层面看,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能否建立起惠及所有人口的高水平小康社会,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从地方层面看,关系到地方发展的水平和后劲,也关系到地方的繁荣与安定。概言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缩小两极差别,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

记 者:近些年来,我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范恒山:作为国家负责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部门之一,过去几年来,我们积极谋划,成功推动一系列关键事项纳入国家重要议事日程或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使地区经济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一是推动深化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要地位和基本内涵的认识,促使各个方面从全新的角度和前所未有的高度来看待区域战略,区域战略的谋划与实施被各级党委政府自觉地放到了各地经济工作的全局与核心位置。二是推动编制了众多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促使区域政策不断强化、细化和实化,区域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区域规划和文件成为引领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三是推动建立了一批承载先行先试使命的特殊功能区,促使一些关系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成功实现超前探索,顺势打造了一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极。四是推动区域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实现全面跃升,促进了区域合作直接进入经济活动的中心层面,区域合作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效率。五是推动出台了发展海洋经济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促使陆海统筹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海洋经济的地位和实践探索达到空前的高度。六是推动扶贫开发方式实现重大转变,促使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到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体系,扶贫开发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一体推进。七是推动形成流域综合治理的新模式,促使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治理与保护、流域治理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实现了解决当前难题与构建长远机制的有机统一,一些重点流域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应该说,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目前我国区域发展的目标指向都更加明确、战略格局都更加清晰、政策体系都更加完善、支持举措都更为务实,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发、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地区发展差距扩大势头得到遏制。二是区域经济增长极不断涌现,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版图正在形成。三是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扶持力度加大,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四是区域合作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区域开发开放水平大幅提升。五是各区域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区域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总之,近年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顺利实施,推动了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发展,中西部发展大大加速,东部地区转型升级加快,地区经济有力地支撑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记 者: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形势如何?

范恒山:尽管近年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应该清醒地看到,今后一个时期区域发展面对的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区域发展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从现实看,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状态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区域发展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第一,区域间实质性的发展差距还没有缩小。虽然区域间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地区间一些关键方面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有些方面甚至在继续扩大。比如不同地区间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拥有的财富水平等重要指标差距还在拉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群众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我国还有面积广大的贫困地区,大量人口的收入水平仍处在国家扶贫标准线以下。第二,其他的区域性问题仍然严重。区域无序和不良竞争仍然存在,受责任、体制、比攀等正面或负面因素的驱动,以行政区为板块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此导致的地区封锁、市场分割和恶性竞争的状态仍然比较严重;资源枯竭型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地区转型困难,替代接续产业基础薄弱,劳动力素质不适应转型发展需要,社会管理方式和矛盾调处机制亟待改善;部分区域存在着过度开发问题,经济社会活动的过度集聚超出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带来了交通紧张、用地困难、人口过密、环境恶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商务运行成本过高等“区域病”或“城市病”;等等。第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很不完善。区域间一些基本利益关系还没有理顺,生态补偿等利益协调机制还不健全;区域发展的法制建设还比较滞后,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的实施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实质性的区域一体化进展缓慢,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仍困难重重。从发展态势看,伴随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国际方面,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在总体上给各地区提供了经济发展机遇和利益共享平台,但具体而言,欠发达地区在这一进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受制状态:不仅要被动接受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和地区主导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而且因技术等相对落后而在深度开放环境下受到利益的侵害。而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发展,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强化的特殊环境下,以中低端产品出口为主体的欠发达国家受到的损害不仅直接而且更大。若非采取相应举措,这种状况在总体上将对我国的发展特别是我国欠发达地区形成制约,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形成不利影响。国内方面,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由于现有基础的差别和运作规制的不平等,往往造成资源要素向发达地区的进一步集中和对欠发达地区利益的进一步剥夺;而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的压力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欠发达地区不能再走发达地区曾经粗放发展的老路,必须把加快发展和转型发展密切结合起来,这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加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带来巨大压力和尖锐挑战。

但是,也要看到解决区域发展的问题既有过去工作的良好基础,又有不少新优势、新条件和新机遇。一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这将有利于提升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能力,也将提升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能力,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区域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区域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增强,这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地区走出一条切合实际、各具特色、富有竞争力的发展道路。三是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区域间产业转移步伐继续加快,这将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加快赶超和跨越发展,也将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优化升级,继续发挥带动全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引擎作用。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资源和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建立、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更趋合理,这将有利于进一步理顺区域间基本利益关系,更好地体现拥有资源优势、作为重要生态屏障的中西部地区的利益价值,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提供重要支撑。

记 者:落实十的部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点要做哪些工作?

范恒山:十报告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很多论述,这些论述是我们党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的新概括,也是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作出的新部署。作为负责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部门,我们要全面理解十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十对区域发展工作的新要求,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努力把地区经济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5篇:社会发展战略范文

一、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当前,慈善公益事业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得到企业广泛认可和社会高度关注。2008年度,全国慈善捐赠总额1071亿元,其中企业捐款388亿元,占36.2%。可以说,企业已成为国内慈善事业主要捐赠主体,成为推进我国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但深究巨额捐赠背后的潜在动因,可以说突发因素影响“功不可没”。

美国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曾指出,企业参与社会的方法分为反应型企业社会责任和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如果以此反观我国企业慈善行为,我们不难看出许多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表现为突出的反应型,企业慈善捐赠亦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和非常态性,部分企业并未实现从纯粹响应号召型外向捐赠模式向企业发展战略内在慈善模式转变,未能将慈善公益视为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之一来进行规划与实施。

在突发灾难面前爆发的临时捐助热潮和纯粹为公益而公益的慈善行为固然重要,但如何实现慈善捐赠的规划性、可持续性及慈善公益与企业绩效的双赢更为重要。毕竟慈善公益是有成本的,脱离了企业绩效一味地谈公益投入,这样的慈善公益则是消耗性、非持续性的。长此以往,其所消耗的不仅是有限的慈善资源,同时也消减了企业慈善捐助热情,这对于慈善公益事业而言毫无裨益。

二、企业战略与公益慈善

(一)战略性慈善行为与公益慈善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竞争环境,而企业慈善行为则可以改善企业竞争环境。但并非企业所有的慈善行为都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只有当企业支出同时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时,企业慈善行为才能与股东利益一致,企业社会责任才能与经济目标兼容。在此情境下,企业慈善行为才能被视为战略性慈善行为。

企业战略慈善是企业改善竞争环境最具成本效益的一种方式,绝非单纯利他行为。它在关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商机进行了广角审视,促使企业为利益相关者承担更全面、深入和长期的责任。对于很多企业经营者来说,慈善公益不仅是一个越来越时髦的名词,它还具有一石二鸟的作用:一方面企业通过声势浩大的公益活动来塑造企业公民形象,彰显企业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慈善公益又为其进行品牌和企业文化推广提供更多创意和深化空间,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可以说,企业战略性慈善行为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公益的统一与共赢。

(二)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慈善

从全球企业界趋势来看,慈善公益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大趋势,而且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正日趋成熟和深化。企业战略性慈善行为日趋系统化与持续化,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的运作机制,并逐步向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迈进,着力实现企业绩效和慈善公益的长期共赢。

企业社会责任亦不再是单纯的营销层面解决方案,而是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追求企业绩效和社会公益的双赢。所谓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再仅仅是解决某类社会问题的追随者和响应者,而是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规划其慈善行为、以差异化方式锁定特定社会问题,使企业成为这些社会问题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如果说传统反应型企业社会责任提供的是企业对已有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那么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提供的则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预案,其更关注社会问题背后的成因,能够从战略上进行规划与布局,注重从根源上预防或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

当然,无论是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抑或是企业战略性慈善行为,都是企业战略慈善的应有之意,也是实现慈善公益持续长效发展的内在要求。正如蒙牛总裁牛根生所言:如果本着动机论,那么,不为收益做公益固然是一种高尚,但为了收益做公益同样也是一种善举;如果本着效能论,那么,公益背后无收益是一种有限公益(竭泽而渔),公益背后有收益是一种循环公益(渔养并重)。

三、探索推进我国战略慈善路径

(一)优化慈善公益发展的社会环境

慈善事业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和长期坚持的伟大事业。推进战略慈善不仅需要企业的配合与支持,还需要营造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建立健全慈善法制建设,制定专门的慈善法规、制度等,推进慈善事业有序发展;二是完善慈善财税制度和慈善激励机制,为企业战略慈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宣传和引导作用,使媒体在督促企业履行战略型社会责任的同时,大力宣传企业战略慈善行为,并引导公众更加理性地对待企业互利性慈善,加快企业慈善战略升级;四是强化公民现代慈善意识,为战略慈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建立慈善信息共享平台

当前,我们正处于全球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要进一步借鉴信息化发展成果武装和发展慈善,加快建立慈善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各类慈善组织、企业和个人在慈善信息和慈善资源上的共享机制,为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战略选择,整合利用各类社会慈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能。

第6篇:社会发展战略范文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支撑能力

1.大力推进交通建设。按照4D级机场标准,完成铜仁凤凰机场改扩建,开通铜仁至国内重要省会城市航班;启动建设石阡、思南、梵净山通用航空支线机场。建成长昆客运专线铜仁段,尽快开工建设铜仁至玉屏铁路、渝怀铁路二线铜仁段,加快推进遵义至铜仁至吉首铁路、昭通至黔江铁路铜仁段、都匀至凯里至黔江铁路、重庆经万盛至柳州铁路铜仁段等铁路的规划建设,到2015年,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00公里以上。到2020年,构建起铜仁至黔中经济区、珠三角、成渝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3小时陕速铁路经济圈,力争实现县县通铁路。

加快推进杭瑞高速铜仁段、铜大高速、思剑高速、松桃至铜仁高速、酉阳至沿河至德江高速、江口至石阡高速、德江至务川高速、印江至秀山高速、铜仁环城高速、铜仁至怀化高速等高速公路建设,到2015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0公里。到202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00公里以上,形成铜仁至怀化、凯里、黔江、吉首2小时高速公路圈,铜仁至贵阳、长沙、重庆4小时高速公路圈。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通村油路覆盖率达到100%。加快内河航运建设,乌江干流达到内河航道4级标准。

2.大力推进水利建设。以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为突破口,重点建设16座中型水库、16座小(一)型水库、6个骨干引水工程、2个骨干提水工程,到2015年,新增年供水量5.2亿立方米,新增水库库容2.65亿立方米。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铜东、乌中灌区续建配套和灌排泵站改造工程。推进小水窖、小塘坝、小堰闸、小泵站、小渠道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加强重点城镇防洪工程建设,完善防汛抗旱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统筹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加强岩溶地下水和地下暗河开发利用,建设一批应急水源工程,提高抗旱应急能力。到2020年,从根本上解决全市工程性缺水问题,全市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3.大力推进电力建设。紧紧围绕“两带两圈”产业布局,加快骨干输变电工程建设,建设500千伏铜仁与遵义互联电网,每个县域建设1座220千伏变电站,新建、扩建及增容110千伏变电站46座、35千伏变电站24座,到2015年,以500千伏为主、220千伏环网为骨架、110千伏网架为脉络的供电网络得到完善和巩固,彻底解决骨干网架薄弱的问题,城乡电网得到全面升级,实现全覆盖,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抗灾能力得到增强,基本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对电力供应的需求。到2020年,根据全市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地方电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4.大力推进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融合发展,提高电话、互联网普及率,加快城市光纤宽带接入,实现行政村基本通宽带,基本扫除自然村寨通讯盲区。加快完善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推进数字化城市和信息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施电子政务提升工程和“三农”信息服务工程。强化信息网络安全与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邮政普遍服务体系建设。政府信息化建设,政府上网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100%。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二、发展特色经济,增强发展能力

第7篇:社会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大学理念;学术自由;大学教育;民族精神;市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1-0113-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一方面办学规模迅速扩大,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对太学的需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人们对大学的期望值在不断地提高……于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最为重要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又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不仅出现了在近代和现代历史条件下完全不同的模式,而且这一关系对我国的总体发展也显得日益重要,也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重新认识并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青年学者孙冰红选取了“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这一重大课题来进行研究与探讨,显然是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大学是什么?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又是怎样?知识与社会、知识分子与社会、学历与社会以及大学、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又是如何?面对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大学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既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又可以不断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大学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政策选择,以期在政府与大学之间寻求良性的互动和尽可能的平衡?大学怎样成为高新产业的“孵化器”、社会发展的“服务站”,承载起将亿万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使命与担当?凡此等等,正是我国大学所面临并且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论》的作者,准确地抓住了这些重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深入研究,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搞清楚什么是大学,这是解决我国大学问题的基础。为此,作者首先探讨“大学理念”。这一章中,作者从“大学理念的内涵”、“大学精神”、“学术自由”几个主要观点谈起,进而讨论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在详细检讨了“英国模式”、“德国模式”和“美国模式”,并经过分析、对比之后,作者指出:“大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大学理念,大学理念具有很强的时代烙印。”基于这一发展变化的认识观,根据我国的大学既借鉴了西方的大学模式,又承载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从而形成了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一特点,作者提出了建构现代大学理念的几个原则:一是要消解大学理念普适主义追求的倾向,二是既要恪守大学象牙塔精神,又要有务实的入世求存策略,三是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四是塑造大学精神,必须从制度安排着手。我们以为,这些原则是科学合理的,是符合当前大学现实的。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大学的制度安排中,作者还明确提出,要将学术自由精神体现在制度层面,要强化大学的独立办学意识,要正确处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作者说:“在大学中,要少一些对个体过多的无关学术的限制约束和功利化的侵扰,多一些对思想的宽容和对学者独立人格的尊重,建立以质量为本而非以数量取胜、以长期的而非以频繁的短期的考核与评价体系。”这些观点,皆能切中当前大学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对症处方。

关系大学的“学术自由”问题,作者也予以了较多的讨论。西方大学的古老传统,是将自由作为大学的首要原则。但是,作者认为:一方面,“学术自由是大学的基本理念,是完成大学使命和保持大学活力的必要条件”,“没有学术自由,大学就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因此,大学必须“坚守学术自由”,“大学教育必须昭示和养护知识分子的精神”,只有这样,学术才能兴旺。另一方面,作为知识分子的个体,也应该认识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学术自由”,“学术自由不能超越公民权,学术自由并不意味着学者有超越普遍公民以外的任何特权。”大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说,为了学校的发展,也必然会对教师的选聘、晋升、授课等做出一些制度性的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如果大学和教师二者都追求自身意义上的绝对自由,那么势必会造成一定的矛盾。所以,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尽量处理好大学自身的利益和教师的学术自由之间的关系,尽量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通过立法、制度等手段来保障教师的各种权利,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大学教师也应该在考虑自身学术自由的同时考虑到学校整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把自己的学术自由规范在合乎法律、合乎道德的范围内。这些论述,对于大学管理者和广大教师,都有着认识和教育作用。

在搞清楚了“大学理念”的基础上,作者又进而探讨“大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的问题。这里着重讨论了三个问题:1.“追求科学和学术是大学的主要目标”:2.“大学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高地”;3.“大学教育引领时代精神的方向”。这三个问题,是对大学理念的进一步拓展。将“追求科学和学术”确定为大学的主要目标,这个定位是确切的。为了落实这个目标,作者还就大学的科研管理与学术管理,就科研队伍的建设与学术道德的建设、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大学科研核心能力的形成与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等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新时期的巨大变革,既孕育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又形成了新时期的时代精神。大学是传授知识的殿堂,历来被看作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散播地,具备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优越条件,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学教育责无旁贷的任务。在分析、论述了上述问题之后,作者又水到渠成地讨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具体途径”和“具体措施”。文章的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层层深入,引人入胜。

在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时代,如何处理好大学、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也是目前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仔细考察了我国的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大学管理权力模式的现状,进而指出这种外部权力模式的弊端是:“高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之间的责、权、利没有明确划分和规范,学校缺乏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应有和自我约束机制;管理权内容的不确定性,有悖于法治精神;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不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作者又认为:“在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中,单方面强调大学本位而否定政府本位,或单方面强调政府本位而否定大学本位都是不可取的。”这一观点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从现实的考察中得出的合乎情理与逻辑的结论。

为了搞清楚大学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作者分析了西方的教育市场化观点,探究了大学市场化的内涵以及大学教育与

市场化的“价值目标”。在分析论证过程中,能从利弊两方面来说明问题:一方面,大学教育市场化的行为促进了大学发展,另一方面,却也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是因为市场价值观念造成的行为扭曲”。其主要表现就是:容易导致人们将大学与其他社会机构、大学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简单的“买卖关系”,易于助长大学办学过程中的国立中央大学功利主义倾向,使大学行为染上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面对大学、政府、市场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复杂系统”,应当怎样来处理呢?作者提出的“理想的关系”是:“政府应该是有限的,市场应该是动态开放的,大学应该是独立自主的。也就是说,大学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但大学绝不是政府的附庸、下属机构,大学不能以改变自己的性质、品格和属性为代价换取政府的支持;大学应该根据教育规律顺应市场的规律,服务社会发展,但绝不是市场的奴仆。”这些观点和论述,能够抓住大学教育的本质,深得要领。对于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对我国大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方法的独特性,也是本书的一个鲜明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作者将教育学与社会学结合起来,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细读全书,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既运用了教育学的原理、理论与方法,又运用了社会学的原理、理论与方法;既从大学教育的视角分析社会发展的动因,又从社会学视角剖析社会发展的生成与变迁对大学教育的要求。二是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既尊重社会历史发展与大学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又强调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以及当前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中国社会变革的紧迫性。三是运用了宏观与微观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视角。本论著的宏观研究偏重于社会发展与变迁的分析,属于面的研究;微观偏重于大学教育的具体分析,属于点的研究。作者很重视点与面的结合,能够兼顾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这在某种程度上既结合了大学教育研究的特点,又结合了社会学研究的特点,构成了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第8篇:社会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生态平衡 经济社会发展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F1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17-01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我们认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保障改善民生与良好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笔者从多年从事环保工作经历中体会到,保持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生态平衡是一个整体,各生态部分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一)生态平衡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物质需求的平稳输出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状态。一般情况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需求,能使生态内部各部分之间,无论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是非生物环境之间,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生态能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有了这种生态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就能正常运行,否则后果严重。

(二)生态平衡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人类的繁衍生息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平衡。同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生态平衡。

一是生态平衡为人类生存提供可持续生存的自然资源。人类上万年的可持续发展,正是依赖于生态平衡为人类不断输出必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与物质需求;如果人类一开始就破坏了生态平衡,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因为人类可能已经消亡了。

二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保持了生态平衡,保证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常情况下,生态平衡最明显表现就是生态系统中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状态使生态平衡过程中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

三是保持好生态平衡,就是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过度地向生态系统索取,就会人为地破坏生态平衡,而这种破坏造成的影响是长期的,再让生态系统重新回到和原来相当的生态平衡状态,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甚至有的会造成不可逆转。正因为如此,我国把保持生态平衡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施,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

生态平衡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

(一)生态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环境基础

大自然是人类的栖息地,生态平衡自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利用生态平衡的资源生产各种商品与劳务,从而满足人类社会自身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种种需求。可以说,生态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发展环境。如果人类为经济社会发展执意破坏生态平衡所造成的后患不仅仅是经济社会不能发展,甚至招致毁灭性损失。

(二)生态平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人类幸福指数

生态平衡创造了空气新鲜、水源清洁、土地肥沃的人类生存环境,使得人类在地球繁衍生息数万年。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了,人们更加向往日丽风清、山川秀美的生态平衡环境。在这里休闲、娱乐,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怡然自得,身心愉悦,精神生活丰富,提升幸福指数。这是生态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高层次境界和美好环境,实现了我们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是辨证统一关系

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互相协调、互相促进。

(一)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务院在2000年12月21日印发了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要求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力度保护生态平衡。这是因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尤其要防止土地资源被破坏。比如,现在全国各地发展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都是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保护生态平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幸福指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能力实现“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新鲜”。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全国投巨资植树造林,目的在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形成造福于人类的绿色力量。我国还颁布多部相关环境保护法,如1984年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1987年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还有土地荒漠化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这些都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生态平衡的举措,从而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达到辨证统一。

【参考文献】

第9篇:社会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 社工机构 现状 发展策略

2013年5月,我有幸作为商丘师范学院的学生代表去参加由郑州大学与郑州轻工业学院联合发起筹办的河南省第二届社会工作文化节,此次文化节在郑州大学隆重开幕。通过参观学习,我了解到了目前我省各高校社工专业的发展现状,也通过参观金水区彩虹社工机构开阔了视野,了解到社工机构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感触颇多。

为了清楚地阐释论文写作的背景,在这里首先对郑州市金水区彩虹社工机构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郑州市金水区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于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五日,是郑州市金水区民政局扶持的、民间组织管理局注册批准的郑州市金水区民间非营利组织,并且该机构还依托郑州市轻工业学院的高校资源来发展。通过对彩虹社工机构的参观以及与机构工作人员的沟通,我发现目前河南省内社会工作机构现有的一些共性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问题解决的策略。

1 制度主体的依赖性

目前郑州市金水区的几个社工机构的运作模式大体分为如下两类:一、通过项目招标和政府购买岗位的形式来扩大和维持机构员工的规模,政府给每个岗位社工的资金每年约为5万元,这其中包括了社工一年的培训学习费用,工资等。这样算下来,平均每个岗位社工的月基本工资为2000元。二、就要从项目社工说起了,何为项目社工?即机构内的一种社工岗位,他们不是单纯地依赖于政府的注资来发展,维持机构的正常运作,而是通过向企业、社会慈善机构及热心公益事业且有能力做慈善的人士进行宣传,使他们为机构注资,赞助来促进项目的完成。

但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原因,现阶段我们河南省的社会工作机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非常依赖政府的,它表现在:

1.1 资金方面

社工机构的资金来源,主体还是政府。这虽然是目前不得不这样做的,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开发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才不会阻碍机构的发展。笔者认为,社工机构的发展可以走向市场化,不过,这也是当我国的社工行业已被广泛接受,并且也已发展到较高水平之后,但我觉得,这将会是一种社工机构发展的较理想化的模式。这种模式大概是这样的:机构可以依托一定的基础项目开办社工服务,这样就可以将基础项目的营利用于员工的薪酬、福利等以及社工服务自身的发展,当社工服务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普遍认可后也可能通过购买机构服务来为机构创收。这样一来,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机构也逐渐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以后的发展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束缚性强。同时,要强调的是,无论在哪种模式下,在何种发展阶段,社工机构及社工本人都应该坚持最基本的社工价值观和原则,不应以营利为目的,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在这样的前提下,部分的盈余用于机构的正常运作将会是毋庸置疑的了。不过,如何将营利之心和公益之心达到一种平衡可能会是对机构领导者的一种挑战吧!

1.2 机构运作过程

机构开展活动的范围,项目,形式等等有很多还是要服从政府的安排的,独立自主性不强。这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机构的发展,并且进入了恶性循环:政府主导机构发展——机构更加依赖政府的恶性循环了。

1.3 机构开办主导力量

机构对政府的依赖性还体现在我国目前社工机构基本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推动开办的,是因为政府意识到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急需社工人员的介入来缓和社会矛盾,所以社工才应运而生,机构才得以开展。而这一点又刚好和国外的社工机构发展历程恰恰相反。对于这种情况无可厚非,因为毕竟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走适合自己国情的社工发展道路即可。

解决对策:虽然民办社工服务机构是一种非营利组织,但是,并非所有的机构服务都应该是免费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机构可以适当收取费用,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营;同时,机构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和居民的需要,自主研发服务项目来吸引基金会,福利彩票和公益金向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购买服务。

2 人才流失严重

通过和社工机构工作人员的沟通,我了解到社工机构目前人才流失的现状还是比较严重的,很多本科或研究生期间学习社工专业的学生进入社工机构工作没多长时间后,有很多人都会“跳槽”,考公务员,进企业或是考研继续深造等,只是把这儿当做一个跳板而已。归其原因,大致分为如下两类:第一,工资低。我国由于社会工作发展起步晚,目前除了包括深圳在内的个别地区实行了社工试点薪资指导标准外,大部分地区还未制定统一的社工薪资晋升标准,导致许多社工的薪资处于偏低水平状态。[1]第二,行业社会认可度不高。

解决对策:(1)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待遇、福利等,用待遇来留住人才。(2)用职业发展前景来留住人才,例如:考公务员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社工等。(3)坚持院校教育与实践培养并重。社会工作者教育不仅要系统传授学校教育的单一主导模式,积极为受教育者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社会工作教育机构与政府、社会组织要结成合作伙伴,加强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明确社会工作教育机构的育人职责和社会组织的雇主角色和服务习惯标志,建立与用人机构深层次供需对接模式,形成平等互利的模式。[2](4)积极探索志愿者服务的有效联动,实现“社工带义工”的联动模式,带动更多的人在服务社会及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促进更广泛的社会和谐。[3]

3 社会认可度低

社会认可度低对社会工作在我国较快地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在5月12日上午的活动中,我观察到,当一些社工机构在公园做公益宣传活动发宣传页时,有特别多的人都不知道社工是什么,具体是做什么的,甚至有的人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个行业。我想,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是无从谈起应用的。当然,这种情况也是由于目前我国社工发展现状所决定的,当前我国社工的发展水平还较低,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在初始阶段,我们首先要做的应该是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来尽可能大范围地使广大民众开始了解这个专业,接纳这个专业,随后,才能谈到如何开展各种活动来帮助他人的阶段。这就需要社会各阶层加大对社工这个行业的宣传力度。

解决对策:(1)通过各种媒体行业,例如电视、新闻、报纸、新媒体媒介等等来加强对社工行业的正能量报道和宣传,使更多的人知道并逐步了解,接纳这个行业。(2)一方面,社工机构本身通过自我宣传,通过开展各种有效的活动使人们真正体会到社工服务给他们所带来的好处,进而进行口碑宣传。系统宣传机构的工作理念、方法和作用,特别是要宣传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目的和意义,提高民众对机构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另一方面,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要通过举办社工文化节,社工论坛等活动,展示社会工作丰富的职业内涵和机构的社会价值,提高机构的社会声望,加大宣传,还有利于动员公众广泛参与,使他们成为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义工,缓解机构普遍存在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

4 项目社工外来化以及聘请专业的社工行政人员

“术业有专攻“机构里的社工可能在助人的专业方法上比较成功,但在策划活动,写项目申请书方面的能力并不是那么地突出。这就对项目的申请和机构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说机构可以从外部发掘有才能的项目社工为我所用。同样,聘请优秀的社工行政人员也是这个道理:可能他在别的方面能力并不突出,但在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很强,这对组织的发展也是有利的,只要能做到“人尽其用”即可。这样的话,就可以发挥每个人不同的优势为机构的整体发展增砖添瓦。

解决对策:为了充分调动和利用资源,我认为可以聘请在管理方面比较有经验的社工行政人员来弥补这一缺点,聘请优秀的项目社工为机构尽可能多地拉来项目活动的资金,聘请职业经理人可以高效、有序地管理机构的日常运作。从长远来看,社工机构在我国的理想发展模式应是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多种主体共同承担责任的混合型社会福利模式。

5 目前中部地区社工机构的发展忽视地方特色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社工机构引入并发展的比较早,而中西部地区(这里以河南省为例),社工机构开办的历史也就是两到三年,机构规模小,开展活动不够专业等等都是中西部地区社工机构发展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而且就城市和农村发展而言,现在河南省的社工机构基本都分布在城市,农村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但就河南省的状况来谈,河南省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很大,所以如果在河南省开办社工机构的话,应以农村为主体,这样社工服务的覆盖面会更广,民众的实际受益率会大大增加。这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和社会的矛盾,刚好符合了当前我国政府主导开办社工机构的初衷。

解决对策:为了解决社工机构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必须是在农村多开办一些社工机构并开展针对性的活动为农民提供服务,但是,这就需要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了,因为本来社工人才就容易流失,现在机构如果开办在农村的话,估计会有人忍受不了农村艰苦的条件而“跳槽”不干,但如果国家给予支持的话,情况会好很多。

6 结语

通过此次的交流学习活动,我收获很大,对社会工作这个专业也有了更进一步地学习和深刻的理解,并且通过参观一线社工机构,与机构工作人员的交流再加上自己的思考、总结,提出了自己的一些针对目前河南省社工机构发展的共性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虽然目前我国的社工发展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但我坚信,通过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将社工事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平台,现阶段所遇到的问题在今后也会慢慢解决。我今后也会秉持社工人的价值理念和工作原则,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专业技巧,开阔自己的视野,争取通过更高的平台来推进我国社工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红梅,伍幼林.《国内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现状及能力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