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张爱玲全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这些事或许是张爱玲和宋以朗的父母未曾想到的。宋淇、邝文美夫妇在生前对于与张爱玲的这段友谊着实低调,邝文美曾对张爱玲明确表示,不愿“挟你以自重”,而对于宋以朗来说,这段友谊是值得被纪念的。“在以前出版的张爱玲传记中,没有提到我父母和张爱玲的友谊的。在电视剧《她从海上来》中,我爸爸只出现了3秒钟”,宋以朗回忆说,“在第24集。但我不怪编剧王蕙玲,因为他们没有素材。”
宋以朗整理了300余封往来于他父母和张爱玲的书信―“事实是自从认识你以来,你的友情是我的生活的core(核心)。我绝对没有那样的妄想,以为还会结交到像你这样的朋友,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也再没有这样的人。”这是张爱玲写给邝文美的句子,书中多是这种脉脉温情的交流。读者在书中可以邂逅到一个更隐秘与日常的张爱玲,而不是做出苍凉手势的剪影。
《张爱玲私语录》一书共分为四部分,前两部分是邝文美与宋淇描写张爱玲的两篇文章,都曾发表在当时的媒体上。第四部分则是张爱玲与宋淇、邝文美夫妇的书信选录,宋以朗希望以此能纪念三人之间的友谊。最耗费宋以朗时间和精力的是第三部分,张爱玲语录―“我本来以为只需要2个月,结果差不多要了我的命。”
书中收录的张爱玲300余条语录,宋以朗花了将近18个月的时间寻找相关材料,来尝试解释这些语句。“张爱玲非常之复杂,很多事你不可以根据她信上写的东西去理解,你要非常之小心,而且有些句子毫无头绪”。以“人在幕后戏中戏,有口难言,无奇不有”一句为例,宋以朗写下的注释是“《有口难言》,宋淇署名‘林以亮’的剧本”,“《无奇不有》(今日世界,1953)则是邝文美署名‘方馨’的译作,原名是Anything Can Happen,作者为George and Helen Papashvily。‘人在幕后戏中戏’即指我的父母皆用笔名写作,仿佛躲在幕后操控。”张爱玲这则“语录”从字面看似不难明白,但读了这段注释才会弄懂这句话实有所指,才能领会张爱玲的机智、俏皮。
“这个工作可不可以给别人做呢?里面有很多事只有我才可以回答。因为说的是我家里的事。”但宋以朗认为,自己仍然算不上研究张爱玲文学的专家,“我只可以说是一个电脑的资料库,你问我这一句哪里来的?强记而已。”
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陈嘉 学 号:2003101222
院 (系): 中文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题 目: 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
指导教师: 刘文菊 副教授
2007年 3 月 27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1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不能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1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5年4月26日”或“2005-04-26”。
4、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注标准要参照《韩山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标准》(韩教字[2005]53号)执行
毕 业 论 文(设 计)开 题 报 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 》(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毕 业 论 文(设 计)开 题 报 告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2006年11月—2007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007年2月—2007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2007年3月—2007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2007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5.已查阅参考文献:
书籍: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3、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3联书店,2001年12月第1版。
4、宋家宏,《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5、李稚田,《第3类时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6、吴战垒,《电影欣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7、陈卫平,《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8、聂欣如,《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学术论文:
1、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5卷第4期第51页。
2、 李祥伟《“丑”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学术论坛, 2005年第6期第140页。
3、 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报,2004年第4期第38页。
4、张江元《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第26卷第4期,第54页。
5、屈雅红《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6卷第6期,第33页。
6、何文茜《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02期,第39页。
7、何蓓《犹在镜中 —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0卷第4期第40页。
8、申载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9卷第5期第12页。
9、吴晓,封玉屏《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浙江社会科学报, 2004年第1期第204页。
网络资料:
1、《恐怖情节心理分析》
2、《绽放在暗地里几个唯美的惊惶意象》
3、陈文珊《女性·月亮·鬼气——试论《聊斋志异》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院(系)审查意见
关键词:符号;服装;文化
0 前言
衣食住行的风俗文化中,服饰历来是涉及面最广,最能迅速与直观的反映社会时尚的部分之一。女性服饰从一个侧面,生动具体的反映了女性生活的景象,折射出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在中国服饰史上,中华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有着重要地位,它以中西交融、满汉交融为特色,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大跨度的历史变革,突显了时尚化、个性化和近代化的时代特征。民国才女张爱玲对衣服可谓是情有独钟
对于张爱玲而言,衣服恐怕永远不只是人体轮廓的烘云托月。在张爱玲众多的作品尤其是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经常会耽溺于服装的描写而流连忘返,她作品中人物的服饰是人物情绪的载体和话语,是人物心态最直接的表现。亦是民国时代东西文化交融的体现,本文试图用符号学的意义阐述张爱玲作品中服装所含的时代特质、文化意义、情感意义等。
1 符号学与服装
1.1 服装符号含义与性质
一切有意义的物质形式都是符号,根据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服装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服装符号的能指是指服装本身,它是一个中中介物,是可以传递某种意义的物质实体,服装符号的所指是指从服装中传达出的意义。
1.2 符号与服装的相融性
服装所体现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当我们置身于一个历史时代的时候,必然受到这个时代的绚丽多彩的服装样式,色彩,图案的影响,这些恰恰构成了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的符号系统,服装的意义来源于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服装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使人类将自己与其创造的环境融合到一起,人们对现实生活和整个世界的理解、体验、认同、超越,通过服装鲜明的表现出来。
2 张爱玲作品蕴含的符号特质
2.1 时代特质
麦克卢汉认为:服装作为从古到今的26种媒介之一,以最直观的方式传达着关于一个人的所处的时代,他所属的民族,以及他的性别、社会地位等。民国的建立使受到封建制度束缚和摧残的女性获得了身心的解放,其中,十分明显的表现便是女性在服饰上的改变这一时期,女性服饰的新颖、雅致、自然和清新的变化衬托出当时开朗、自信、活泼的新女性形象新的审美观念使女性服装逐渐去除繁琐、矫饰、复杂的装饰,特别是以后女性独立及解放运动的兴起,使传统妇女的参政意识、服饰形象、礼俗变革、职业选择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全新的变化。
(1)款式。《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刚出场时,她“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而后,一度掀起过女权运动,受“男女平等”的思想影响,上衣下裤正是当时女子的时兴装束。而二十多年后,她的女儿“换上了苹果绿乔琪纱旗袍,高领圈,荷叶边袖子,腰以下是半西式的百褶裙”高领圈和镶荷叶边的袖子都是当时的时尚。
20世纪30年代民国女装变了又变,经历了一次重要演变,即旗袍的盛行。张爱玲在《更衣记》把这种变化,描绘成是从“严冷方正”、向“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曲勾出’,《更衣记》不仅追溯了旗袍的演变,更赋予其时代变迁的脉动。
(2)色彩。对于服装来说,最先吸引人们视线的往往是色彩,色彩除了是一种具体可感的外在形象外,还具有一种“表情”的属性,从而形成一种“语言”。和谐的色彩搭配会带给人以“色”夺人的视觉冲击力。张爱玲小说中色彩作为重要的语言占据了很大的笔墨,《小团圆》中,那奶白色与黑紫色柔和地调配出雅致的调子,恰恰反映了民国期间女性服饰简洁的趋向。
2.2 精神符号
民族的延伸和变化蕴含在服装的流变过程中,服装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内容,传达着时代话语,反映着人们精神上的追求。20世纪20年代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旗袍的流行突出人体线条美,尤其是改良后的旗袍由直线跳跃到了曲线,这一变化显示了人们思想的更新与变化。
(1)色彩。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王娇蕊穿着一件拖地的长袍,是最鲜嫩的潮湿的绿,沾着什么就染绿了。众所周知绿色在大自然中最多,它多代表的勃勃生机,暗示出王娇蕊年轻旺盛的生命力。而在《金锁记》中长安那身玄色花绣鞋与白丝袜在日色昏黄的照耀下给人以了“必死无疑”的象征,因为玄色从它造成的精神状态上看,都包含着一种死亡的因素。而白色,往往无生命的、死亡气息东西联系在一起,用这样的服饰符号暗示出人物孤苦无助和对生活维望心情。
(2)材料。《十八春》里的翠芝穿着一件藏青印花稠旗袍,上面有大朵的绿牡丹,牡丹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富贵吉祥之意,着这样图案的衣服去会自己年轻时候心仪的对象,可见我翠芝微妙喜悦的情感色彩。
2.3 民族文化符号
图腾文化是中华服饰的基层文化。从早期的人面鱼纹到今天仍在流行的虎头鞋帽,五毒娃娃、虎面肚兜直兔子帽、蝴蝶结等款式中,依然能感受到图腾及冠礼的遗风。它不但将人的生存与整个身外世界联系起来,而且也带有宗教祈福色彩。例如《色戒》中王佳芝旗袍上的花纹多为唐草、腊梅、玫瑰、云纹、几何等图案,显出主人公素雅的追求。
3 结论
服饰是不需翻译的人类共通的艺术语言。张爱玲小说服饰描写成了她捕捉人物灵魂的独特角度,它显现出来的独特效果又成为张爱玲小说风格的一个重要成分。她小说中的服饰符号隐喻在虚与实、具象与抽象之间,可以说张爱玲小说中的服饰符号写此涉彼,写现在看未来,犹如钻石的反射一般,语言之同充满诗化的灵性和意义的张力。
参考文献:
[1] 张文勋,等.民族审美文化[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赵平,吕逸华.服装心理学概论[M].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
[3] 张爱玲.金锁记[J].杂志,1943,12(2).
[4] 张爱玲.更衣记[M].张爱玲散文全集.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6:97.
[5] 杨源.中国服饰百年时尚[M].内蒙古:远方出版社,2003:141.
[6] 陈高华.徐吉军,中国服装通史[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
[7] 周淼,李宏,苏娜.现代材质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
[8] 张爱玲.传奇[M].上海:上海杂志社出版发行,1944.
[9] 张爱玲.封锁[M].上海:上海杂志社出版发行,1944.
2013年岁末,夏志清因心脏问题离世于纽约的疗养院,享年92岁。12月29日下午3时,夫人王洞给他喂了点吃的,夏志清疲弱地对她说:“我很累,我要走了。”没想到这是他临终前最后一句话,在睡梦中他安静告别。
夏志清的头衔是“文学评论家”,听上去小众,但他的名字上了次日的微博热搜词。
假如不是他,今天中国大陆的读者可能仍不知道张爱玲,钱钟书的《围城》不会家喻户晓,沈从文的名字也埋在故纸堆里。他使这些作家重见天光,他们也反过来成就了他的声名。
夏志清最著名的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1961年出版于美国,里面关于张爱玲的篇幅是鲁迅的两倍,《金锁记》被推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与之对应的是,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国大陆的所有文学史书、文学评论中,鲁迅是神,张爱玲的名字从未出现——她完全被历史活埋了。当时被历史活埋的作家还有:周作人、沈从文、钱钟书……因为夏志清的推崇,后来的大陆学者才开始重新审视意识形态重压下的文学史。
有评论称,《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能量,不亚于一次文学革命。也是从这本书以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才进入西方高等院校。
一场文学拓荒
1951年,耶鲁大学英文系优等生夏志清找到一份工作,解决了博士毕业后的生计问题。他加入《中国:地区导览》的编写团队,供朝鲜战场上的美国军官做参考之用。夏志清熟悉中国又精通多国语言,是主力作者,他负责的一个章节是《文学》,研读英美文学的他却在查找史料过程中发现“中国现代文学史竟没有一部像样的书”,“我当时觉得非常诧异”。第二年,夏志清有了新的研究计划,要撰写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这个计划获得了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的两年研究补助金。
夏志清出生在上海浦东,在他少年时那里还是乡下地方,家境并不好。夏志清努力读书,在大学时,他集中精力读的是莎士比亚等英文大家全集,“把伊丽莎白时代诸大家一网打尽”(宋淇语)。留美之后主攻的还是英美文学,他考取的耶鲁英文系博士是全美国要求最严的英文博士学位,至少需要通过法、德、拉丁3门语言的考试。夏志清之前,只有两位华人拿到过这个学位。
1961年3月,《中国现代小说史》出版。芝加哥大学中国文学教授David Roy认为此书是专论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本严肃英文著述,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教授王际真则赞扬40岁的夏志清英文造诣高过了所有留美的华籍教授,“简直可同罗素、狄金森两位大师媲美”。一书功成,夏志清已被推到大师位置。
藏起烦恼的老顽童
身负盛名,但夏志清却不是板着脸孔、言辞严谨的学究,他语速飞快,情绪表达极端,一张嘴就是爱憎分明。
他说鲁迅“有一点最不好,不喜欢自己的原配,但又不让她离开,又不跟她生孩子,这对女性很残忍”。而他自己是老才子做派,怜香惜玉,恋爱也谈得浪漫。除了学问和重要事实,夏志清玩笑开得百无禁忌,是纽约学者圈里的老顽童。最著名的玩笑话是在跟王洞的婚礼上,他对举办婚礼的酒店赞不绝口,兴奋之余,转过身来对朋友说:“下次结婚再到此地来。”
[关键词] 曹七巧;金钱;异化;形象
“异化”本是一个哲学术语,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异化”的概念首先出现在19世纪德国的一些思想巨人如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等的著作中。马克思指出,从上述三种异化,即人从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活活动、自己的类的本质异化出去.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从人那里的异化,也就是人同人相异化。产品不属于劳动者,因为它属于资本家,劳动给劳动者带来了痛苦,但却给别人带来了享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6页)人的异化,一般说来,就是人同自己本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人同人的异化表征的是私有制社会中的阶级分化状态,它表明人们之间的各种异化关系在不断的生产出来。二十世纪初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卡夫卡,写了《变形记》,描写了人与物之间的不正常关系,人异化为非人!可以说这是“异化”在文学中的成功运用。从此,“异化”不仅仅是哲学术语,也成了文学刻画人物的手段。?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只要人不承认自己是人,因而不能按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这种社会联系就以异化的形式出现。因为这种社会联系的主体,即人,是自身异化的产物。”《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1844年),(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24页)。
而张爱玲写于1943年的《金锁记》无疑是“异化”在中国文学中的成功运用。小说讲述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如何被金钱异化为非人的故事。七巧是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毁灭女儿的爱情。“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著名评论家傅雷曾严厉地批评过张爱玲的数部作品,却独独对《金锁记》的价值表示了十分的肯定,他称《金锁记》“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一、少女时代的七巧
小说中谈到少女时代的七巧很少,总共只有三次。第一次是从凤箫和小双的谈话中对她及家庭有个大致的了解。只知道她家是开麻油店的,而她又是“麻油店的活招牌,站惯了柜台,见多识广的。”第二次是在曹大年夫妇来上海看望她时,大年夫妇一离开,从前的事又回来了,她想起了卖肉的朝禄总是叫她曹大姑娘。第三次是通过七巧的回忆给我们还原了年轻时的她。“高高挽起了大镶大滚的蓝夏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上街买菜去。喜欢她的有肉店里的朝禄,她哥哥的结拜弟兄丁玉根,张少泉,还有沈裁缝的儿子。”这个时候的七巧在市井社会里的耳濡目染中形成了泼辣、粗野、俗气的性情。然而这些,对于一个正值花样年华的少女来说,是无伤大雅的,反而更显其蓬勃的生命的激情。就像每个正当好年纪的少女一样,对未来有着美好而朦胧的期待。她过着清苦而幸福的生活, 一个特别的眼神,一件华丽的旗袍,某个清晨的好生意……都是她幸福的理由。可以说,少女时代的七巧是一个正常的人。之所以说正常,从异化理论来看,少女时代的七巧没有违背人的类的本质,而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着的。可是兄嫂为了贪财却将她卖到了姜家,嫁给了一个没有爱而自己也不爱的病弱的男人,从此少女的天真、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也随之被扼杀了。
二、嫁入姜家后的七巧
姜家是个官宦大族,姜二少爷是残废,无法娶上做官人家的女儿,最后找来七巧做姨奶奶。又由于姜老太太为了让七巧死心塌地侍候得了骨痨的二少爷,一时心软,索性聘了来做正头奶奶。七巧是聪明的,老太太的行为和心理她摸得一清二楚,为了提升并巩固她在姜家的地位,主动使自己怀孕,希望母凭子贵。表面上看,她确实应该知足了,风光的姜家二少奶奶,有儿有女,但实质上她在姜家的地位怎么样呢?不要说姜家的人,就连服侍她的丫头小双都看不起她。在这个大户人家里,七巧的存在是那么惹人嫌,那么多余。丈夫只是一个仅有一口气的死人,孩子还小,妯娌们不想跟她交往,仆人们都背地里说她,七巧感到深切的自卑。连她的娘家人来看她,她竟然不敢告诉老太太,只敢悄悄地会她的哥哥和嫂嫂,这一幕也最能表现七巧在姜家的地位。她一掀帘子,一眼望哥哥嫂嫂以及他们为她带来的饭菜,便“止不住一阵心酸,倚着箱笼,把脸偎在那沙蓝棉套子上,纷纷落下泪来。”七巧在姜家的苦处,劈头盖脸就对刚入门的哥哥嫂嫂发泄出来。七巧在姜家所遭受的委屈与孤绝,无疑是导致七巧时常陷入不稳定的心理因素。可以看到,七巧麻油店姑娘的出身和姜家二奶奶名分的不和谐,使她成了这个大家族的话柄,并对她造成了强烈的刺激。正是因为这种格格不入,因为这种不和谐,七巧长久地陷入困境中欲拔不能,变得极端刻薄极端自私极端多疑极端阴暗。另外,对女性心理和生理需要的忽视愈发加剧了七巧心态的扭曲变形。七巧也曾追求过心目中的家。在她的潜意识里,家首先是需要一个男人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男人。这是女人的需要,也是简单的虚荣。但现实却非常残酷, 她被嫁给了残废的二少爷――一个一天到晚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连坐都坐不直的没有生命的肉体。对七巧来说,二少爷只是需要她照顾的病人,他不能给七巧关心、安慰和爱,甚至连正常的性要求都无法给予满足,根本不能叫做丈夫。而七巧是一个年轻的健康的,有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对充满了幻想和渴望,可是道德规定她只能规规矩矩地去照顾她的所谓的丈夫,“多少回了,为了要按捺她自己,她迸得全身的筋骨与牙根都酸楚了”。可以说,从七巧进入姜家开始,她的心态就已经不正常了,对无性、无爱的婚姻极度失望甚至是绝望,但却舍不得丢掉这黄金的枷――二少爷死后的那一份家产。在这样一个非常的环境中,没有爱情的七巧自然而然会动心于她当时唯一能够接触的三少爷季泽,季泽对爱情的的玩弄加剧了七巧的变态心理。她的嫂子的几句话概括了七巧嫁入姜家后的前后反差:“我们这位姑奶奶怎么换了个人?没出嫁的时候不过要强些,嘴头子上琐碎些,就连后来我们去瞧她,虽是比前暴躁些,也还有个分寸,不似如今疯疯傻傻, 说话有一句没一句,就没一点儿得人心的地方。”从要强到暴躁再到疯疯傻傻,七巧的变化的确很大。
三、守寡后的七巧
丈夫死后,七巧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家。分家意味着新生。她这一辈子,还不曾拥有过任何靠得住的东西,亲情、婚姻、爱情……,于她来讲都是奢望,她必须也是唯一能抓住的就是金钱了。因此,她虽然身子冷得打颤,从揉红的眼圈到烧热的颧骨却露出她对金钱的渴望。她锱铢必究,不惜得罪九老太爷,甚至不惜和季泽撕破脸皮。以至十几年后,季泽来找她时,她也还有一点的心动,但当知道季泽来是为了她用青春换来的钱时,七巧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从此便彻底地套上了黄金的枷锁,变成了地道的疯子。于是她以“疯子的审慎和机智”,拼命卫护着她的金钱。如果说当初她是被动地被金钱锁住了爱和,那么现在她则是主动为自己套上金钱的枷锁。因为这黄金的枷,她蛮横甚至变态的干涉儿子的生活, 还屡次刻意地破坏女儿的婚姻。本来是一个令人同情的的人却成了儿子女儿娘家人都痛恨的对象。
四、结论
金钱导致了七巧悲剧的发生,是金钱使七巧有了一个畸形的婚姻,畸形的婚姻才使得她的被扼止却又渴望得到满足;又是金钱毁灭了她的,最后她用杀死了她人性的武器――金钱,逐一杀死她儿女的人性,彻底沦为金钱的奴隶。正如青年评论家费勇所说:“七巧不是一个反面形象,也不是个正面形象,而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一种宿命的、身不由己的存在。”她的一生都在作绝望的挣扎,既同周围的险恶环境搏杀,又同自己的内心搏斗,最终仍逃不脱黄金的枷锁。可以说,曹七巧的悲剧是金钱对人性异化的一个典型。
参考文献:
[1]《心经》张爱玲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张看》张爱玲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尖沙咀乐道,不算宽的一条后街,错落分布了好几间澳门餐厅,门口张罗着热乎的葡式蛋挞,所以也有叫这里澳门街的,附近又包围着海港城和弥敦道,变成颇多观光客歇脚充饥的去处。
从街上仰头望去,红绿招牌再上是剥落的灰墙铝窗,典型的九龙唐楼。乐道8号的阁楼,萧红和端木蕻良1940年由重庆逃避战乱来港,就栖身此处。1942年萧红因肺病在香港医院去世,死后一半的骨灰埋在浅水湾,而另一半骨灰,则被端木蕻良买了一个花瓶,偷偷埋在西环半山的圣士提反女子中学里。殖民地时期,英国财阀在浅水湾建丽都花园,要刨墓奠基,几位香港文人为此奔走,后来去信取得身在北京的端木同意,把萧红墓迁往广州,重新安顿在广州银河公墓。那是1957年,香港文艺界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迁葬仪式,也激起大批香港作家的感怀之意,在此后的十多年中,写了无数有关萧红的文字。如今丽都花园犹在,几株曾经埋骨的大树也在,不复存在的岂止秀骨,世道早已变了几重天。
萧红在香港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和萧红交好的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隔年来探望她,由几步之遥、矜贵的半岛酒店至此清寒之地,简直可以用惊恐来形容。小岛湿热的潮气也纠缠着她原本贫弱的身体,周鲸文后来在回忆文章里也写:“他们住一间200 左右的屋子,中间一个大床,有个书桌,东西放得横七竖八,还有一个取暖烧水的小火炉。萧红就躺在那张又老又破的床上。”却也是在这里,她写了生涯最重要的两部小说《呼兰河传》以及《马伯乐》。 可能是像作家小思先生说的,“她正以惊人的速度,完成她一生创作历程的重要段落,仿佛早已预知时日无多,要拼尽全力,发出最后又是最灿烂的光芒。”
如今8号的门牌都很难找到了,楼下的铺面成了许留山。萧红命舛:童年不好,命气也虚弱,伤筋动骨爱的几个男人待她更不好,连动乱的时事也没给她好脸色,31岁就在日军轰炸中的香港因肺病殁去,死前绝笔“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她大概不会想到,大半世纪之后,接连有人把她搬上舞台、荧幕、专栏,悼念、戏说、神话,或者揶揄。她必然也不会想到,会有一位南方的汤唯小姐,扎起羊角辫,在金色的光圈里笑靥如花,出演她的黄金时代。 “英雄树挺有君风”
斯人已逝,要还原一个故人总是难事,何况一个被期待戏说的女性。在同侪朋辈的回忆文字里,有说她爽朗的,有说孤僻的,也有指责性情过于自我的,但多数都会提及她有男儿的英气以及感性。许广平曾说:“萧红先生文章上表现相当英武,而实际多少还赋予女性的柔和,所以在处理一个问题时,也许感情胜过理性。”上海“八一三”之战时,日本的鹿地亘夫妇“周围全是监视的人们,没有一个中国的友人敢于和他们见面。这时候,唯一敢于探视的就是萧红和刘军两先生”。
她对精神导师鲁迅的仰视庶可映照出对自己的期待:“独立于天地之间,腰佩翻天印,手持打神鞭,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出入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聂绀弩总想为萧红作“女英雄传”未果,随手写了“流亡东北兵戈际,转徙西南炮火中;天下文章几儿女,一生争战贯初终”。
萧红活在“全民抗战”的年代,“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站立桥头,大家对 “女英雄”的期待完全处在家国想象中。女英雄是不大好女性化的,萧红在哈尔滨读中学,结交朋友,多少受当时沙俄和日本制衡中的殖民地洋派作风感染,审美也是欧式的,喜欢和朋友叙谈,喜欢唱歌跳舞,喜欢风格独特的衣着,去见鲁迅先生前,她还现买了布头替萧军赶制出一件哥萨克式的格子衬衫。
萧红不是丁玲,更不会去学骑马挎枪打仗,葛浩文在评传里说,萧红的态度是做一名无党无派的民主人士。她是波希米亚式的,看她的作品也能察觉,虽然名列左翼,对时局并不十分关心,谈得也不多,后期的《呼兰河传》才更贴合她本真。不吝惜词句“英雄树挺有君风”夸赞她的聂绀弩也看不顺眼了,“萧红,是我们的朋友,是朋友的爱侣,是一个最有希望的女作家,是《生死场》的作者,我们对她的尊敬是无限的。今天却看见她不过是一个女人,一个搽脂抹粉的,穿时兴的衣服的,烫什么式的头发的女人!我感到一种无名的悲哀”。柳无垢评价萧红居港的创作时说到,“失去她旧有的新鲜和反抗的朝气,有时,朋友们谈到她,会带着亲切的责备说,呵,她只关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文学史中的萧红
关键词:散文 意象 明月
意象一度作为诗的专用术语,但用于其他文体研究中,则可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意象具有复杂的内涵特质。考察中国诗论发现,“意象”的生成离不开物象:“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物象是客观物,是“意象”的基础。其次,生成于上的“意象”审美内涵随“意”而变,不同的诗性思维关照相同的物象,如明月。产生不同“意”的“象”,所谓“物象有限,意象无穷。”意象离不开作者的情感与意识加工。意象的分析需在文本语境中才能得其“意”。在散文创作中,意象的生成也离不开文本语境。在文本语境中分析意象的生成过程可以考察相同意象的不同诗性特征。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散文创作蔚为大观,白话文散文在艰难创新的同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第一次在千年禁锢中走出来呼吸新鲜空气的文学家带着他们各自“以生命的血书写”的作品纷纷走上文坛。文学的最高精神是诗性,散文也不例外。生命各迥异,境界有大小。石评梅、丽尼和苏青三位以血泪书的作家写出了具有不同诗性特征的“明月”。作为物象的“明月”在不同诗性思维的关照下、不同的文本语境中产生不同的审美内涵,形成具有特色的“明月”意象:“客观存在的月亮只有一个,诗中出现的月亮千变万化。”从“明月”意象中考察其不同的诗性特征,把握作者与时代的诗性精神。本文旨在通过具体分析三位作家笔下“明月”意象的诗性特征,考察其散文中体现的时代精神,恢复三轮被埋没的“明月”应有的光彩。
一.石评梅的“明月”
在浪漫思潮澎湃的“五四”时期里,人生往往比传奇更加有传奇性。具有民国四大才女之名的石评梅年仅韶华就结束了短暂、浪漫的传奇一生。“她的遭遇太驳杂,所以形成了她一种悲哀的人生观,因之她赞美死,她诅咒生。”人生经验在石评梅的散文中以“濡泪滴血的笔锋”呈现。
“黯淡的天幕下,没有明月也无星光,这宇宙像数千年的古墓”神秘性的悲剧色彩氛笼罩整篇《墓畔哀歌》。开篇,春日的朝霞和冬的残梦、残月和孤坟、枯颜与姣容、白头翁和红颜少年等物象在作者意识与情感加工下形成真实与虚幻交叠的物象群,为“明月”意象铺就了如梦如幻的大语境。《墓畔哀歌》是悼亡爱人与青春之作:“谁知道青春的残蕾已与你一同埋葬。”接下来,石评梅表达对往昔爱情的忠贞不渝,对人世艰辛的深切痛感:“我的心是深夜梦里寒光灼灼的残月”于是,明月在历经世事之后变成“残月”,但却不能舍弃爱情:“残月照着你的墓碑,湖水绕着你的坟,我爱,这是我的梦,也是你的梦。”可怜爱人已经死亡,青春已经破灭:“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作者的感情已经受创:“我的心是深夜梦里,寒光闪烁的残月。”“明月”是见证一切的第三只眼睛:“我们无语,心海的浪波也只有月儿能领会”“明月”物象中涌动着哀怨凄绝的伤感情绪,在浓厚诗意情绪与意识加工下的“明月”不再只是“唤起具体心理表象的文字符号,构成本文的基本素材”的语象或是“由具体名物构成的语象”的物象,而成为审美语境中的特殊“意象”。“明月”照见“两人梦想未来——梦碎——一人做梦不愿醒”的现实时间,通过“明月/残月”的生成方式转换时空,散文以“梦碎——两人梦想未来——一人做梦不愿醒”重新编码文本时间,从而突显出“明月”意象。石评梅笔下的“明月”意象体现古典诗歌的诗情,诉诸白话散文流畅、自然的笔调,显现的是一个新时代女性“充满病痛、伤害、血和死亡的女体影像。”
在那个无以解忧的年代,石评梅以笔诉情,哀叹一代令女性身心俱痛的死亡体验。她的散文在悲叹个人境遇中具有喟叹对于追求至情至性的时代幻灭感的诗性品格。想要永生的青春和爱情,却沉沦在病痛和死亡的痛苦中。沉沦的命运轨迹绞杀了这个充满青春浪漫想象的时代,哀歌陪伴这“月夜”下孑立的孤影走向毁灭。
二.丽尼的“明月”
“三十年代散文创作的文体意识比前一时期大为加强。”“杂文、小品文和抒情性散文都各自有长足的发展。”相比较其他涉猎广泛的三十年代作家,丽尼专心创作散文。他在面向灵魂独语的散文思想和文体之美的散文创作活动中建树颇高。巴金说:“可能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但是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者不会忘记他在现代散文的发展上所做的贡献。”
自诩为“夜之子”的丽尼在《黄昏之献》《春夜之献》中为流浪的灵魂唱出一首首离别的诗:月亮照临的山道、流泉哀诉的声音、医院边的坟场等语象组合成一个生者与死者对话的奇幻世界,丽尼在梦中回忆道:“断裂的心弦,也许弹不出好的曲调来吧?正如在那一天的夜晚。”他调动了诗人的触觉、视觉、听觉聚合的感觉方式,塑造“如空虚的梦”的世界:在这里,只有梦魂与夜之子两个人在对话。月亮是“仓惶的神态”,风在喊叫死亡、星斗在唱挽歌。作者不断流动的意识与情感赋予了“月亮”物象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隐喻。丽尼对人生、对世界的超现实的理解,强烈的独立时空感生成了具有高度自足新的新意象。面对时代的变迁,怀忧的善良人只能在时空交错、梦境与现实交织中面对“月亮”长歌当哭:“梦一般的生活,露水的世呀”月夜是逃避现实的个人天地,正常的时空在这里无法再干涉“我”。这也正恰恰对比出在五四浪漫幻想破灭之后,新生活呈现出一种令作者无法容忍、企图逃避的残酷事实。丽尼是一个痛苦的“善良人”。面对当下与过去对比,梦与现实对比,他通过书写忧郁而美丽的散文来排解。真是“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夜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个人的情感在广阔、浩淼的时空背景中显得十分软弱,生命显示出更多的仓惶、无奈和神秘。灵魂的悲歌凝结成丽尼悲郁忧离的审美情感,只能对“明月”诉说心肠。
在个人独行的路上,无法解忧的丽尼在时空交错中为整个陷入政治分野的时代、陷入人生困境的人唱一首深情的挽歌。他用澎湃的感情、诗意的笔调面对“明月”书写了一个“野草”式的知识分子善良的灵魂。
三.苏青的“明月”
四十年代,战争割裂了整个中国,文坛也形成区域性的“孤岛”。苏青是四十年代年代上海“孤岛文学”中与张爱玲齐名一时的作家,“她比张爱玲更迟到一些, 有些被张爱玲带出来的意思。她不来则已, 一来便很惊人, 她是那么活生生的, 被掩埋这么多年几乎不可能。”审视苏青散文成就,应超过她已经取得的文学地位。
“茫无边际的黑海,轻漾着一轮大圆月。”《海上的月亮》横空飞来第一句就将读者的视野带入“月夜”、“海上”的时空坐标中。月夜能令人静穆地思考。苏青看到这一钩“故乡屋顶上常见的淡黄月”立刻记起青年美丽却身为弃妇终成疯婆子的母亲。这不仅是苏青一生的恐惧,也是人类对于生存压力的无可释放,而只能寄怀独自面对明月的喟叹中。这轮“淡黄月”引发受过高等教育的苏青对历史的回望。但是苏青的“月亮”在接下来的审美观察中产生了新变。“海上的月亮消失了”,“我”被盲肠炎的痛苦折磨得死去活来。“人还是要老、要病、要痛苦烦恼、要做噜哩噜苏事情的,以至于死,那捞什子月亮于他有什么用处呢?”苏青在月夜中体验到的不是战争纷纭、国家天下的痛苦,是一个基于安生立命需求上衍生出的个人痛苦经验。她怀疑明月的光明,怀疑希望:“海上的月亮是捉不到的,即使捉到了也没有用,结果还是一场失望。”“月亮”意象融入作者真诚的质疑与反思。这种全新的审美观促使“明月”意象完成了在本文中自足性的生成。这种全新的现代审美意识支撑了整篇文章的意象群的生成:从故乡的“淡黄月”、月下哭泣的女子、远离家乡的人到弱小可怜的孩子们。苏青的情感与意识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延伸中塑造“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多重意义空间乃至意象体系。”“月夜”意象成为沟通时空的桥梁,具有“人生代代无穷已,明月年年望相似”的哲理性思考。苏青不再限于情感的追忆,更多对人生际遇的现实思考。
整篇围绕“明月”的意象群组合勾画出一个清醒而痛苦,伟大而单纯的人的形象,这是四十年代孤岛上千万“人”的形象:直面人生“光明”的谎言而痛斥之的伟大勇气,支撑这一轮“海上的月亮”照耀整个“孤岛”。
三种“明月”意象的生成显现出三位作家不同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意识。石评梅在浪漫幻想中体验死亡,体现出对青春理想永恒的哀叹;丽尼在直视惨淡的现实人生,剖白自己内心的忧思和徘徊的体悟。苏青通过“明月”意象的穿越打通无限延伸的时空,表达出对于现实人生困境的独立思考。他们在面对自我灵魂和命运的书写中展开了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记忆。
我们看到,在现代散文文学史,除了享有盛名的散文大家之外,还有无数失落的作家与优秀的文本等待我们去发掘,散文文体的文学价值不可忽视。但对于散文的研究,多集中于名家、大家的作品,甚少有具体文本的深入分析。像石评梅、丽尼和苏青这样优秀的散文家备受冷落。我们应该认识到,散文同样具有高度的审美内涵与诗性特征,具有丰富的个人与时代精神,足以与小说、戏剧、诗歌相抗衡。本文希望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引起对散文文本研究的重视,拓展对现代散文的研究视野,以散文文本的研究方法挖掘更多失落的“明月”,照亮新的散文史。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7,(第2期).
[3]裴斐著.诗缘情辨.成都市: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4]卫建民编选.魂归陶然亭-石评梅.[M]北京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5]石评梅著;张军,琼熙编. 石评梅散文全集.[M]郑州市:中原农民出版社,1996.
[6]林幸谦.濡泪滴血的笔锋:论石评梅的女性病痛身体书写[J].文学评论,2010,(第5期).
[7]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巴金等著.忆丽尼.[M]北京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9]丽尼著.丽尼散文选集. [M]上海市: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10]王安忆.寻找苏青[J].上海文学,1995,(第9期).
关键词 海明威 象征主义 虚无
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著名小说家之一,其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通常被世人称为“冰山风格”,其勇敢地摒弃了美国19世纪那种流行的冗繁无比的文风,开创了轻松简约的现代感鲜明的英语文学新文体。欧内斯特・海明威这种小说语言艺术风格对后世作家产生了非常大的积极影响,对海明威小说语言艺术风格的形成及特色表现进行研究和解读对于正确理解其作品创作的精髓和深刻的主题内涵有着非常大的积极意义。
一、小说的创作背景及内容
在海明威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他的很多作品至今仍极具权威。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1933)是美国现代作家厄纳斯特 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一部力作。许多年来被西方评论家一致认为是海明威最有影响的小说之一,多次选入各种小说集。和海明威大多作品中充满了死亡和暴力的斗牛场和战场不同,故事发生西班牙的某个洁净明亮的咖啡馆。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午夜咖啡馆里只剩下一位喝酒的老人,两位侍者一边议论老人一边等打烊。急着回家的年轻侍者突然给老人下了逐客令;年长侍者回家路上停在酒吧前喝了杯咖啡,想着这又是个不眠之夜,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二、作品表现手法
海明威的作品是一种自觉的艺术,他的创作在人物、环境描写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画面感。他曾说过:“创作的目的全在于向读者传达一切:每一种感觉、视觉、感情、地点和情绪。”其实,只要把他的短篇小说集中仔细地阅读一遍就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着重点:首先诉诸于读者的感官,让读者看到听到感受到他所写的东西并产生强烈的印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扑朔迷离,富于戏剧性。海明威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
1. 对话短小精悍
使用精炼的对话,使之成为有力的表达手段,这是海明威小说文体的一大特色。《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战后人们由于缺乏信仰,心灵空虚,寂寞的心情。老者每天到酒馆喝酒,以此来麻痹自己,排解心中的空虚和寂寞。年轻的侍者并未感觉到危机,只想着早点回家陪自己的妻子,他认为自己很年轻,并不需要担心以后。年长的侍者,对人生有所感悟,他能明白老者的孤独和寂寞,对人富有同情心,他每天都在酒馆都等到很晚,只为像老人这样的人有个自己的心灵住所。
2. 巧妙使用象征手法
作品中的三个人实际上代表了老中青三代人。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年轻的侍者做事冲动,没有同情心,而年长的侍者能体会老人的寂寞心情,参透了人生的寂寞和空虚。在某种意义上和老人是一样的,他也喜欢在酒馆里呆到很晚。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空无之人:他没有青春,没有同伴,没有前途,没有希望。他把小酒馆当成避难所,躲避那个杂乱、黑暗又毫无意义的世界。他每晚在此喝得酩酊大醉,以忘却孤独和虚无感。
3. 重复手法的运用
海明威小说中的重复,是一种修辞手段,它已渗入文本成为结构之元素,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作者的世界观念,是其以“现代叙事艺术”影响欧美当代文学风格,推动世界文学进步的重要一环。《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那段著名的关于“nada”的重复使用,其效果令人赞叹。老者富有,但生活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他自杀未遂,只能每晚独自一人在咖啡馆里靠酗酒排遣心中空虚;年轻侍者自信却很自私,只想着能早点下班回家和妻子亲热 ;中年侍者对人生深有所悟,因而富有同情心,深知青春、爱情、激情转瞬即逝,随之而来的是绝望和虚无。
三、小说中的两个象征
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它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1.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在该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指的是两个侍者工作的那个小餐馆。在老侍者的眼里,那个小餐馆是一个干净、安静、明亮的地方,老人可以在那里享受它的明亮,享受它给人带来的安全感和温暖。从这层意义上讲,这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不仅在于它本身的干净明亮,还在于它能够给予老人和老侍者的内心和灵魂深处一干净和光明的地方。他们虽已年老,孤独,而且深感绝望,但是这里的干净和明亮却给了他们尊严。这个干净而明亮的地方变成了逃离黑暗,逃离琐事,逃离现实的避风港,避难所。同时他也让老人找到了自己的尊严。
2. 老者与侍者
老者富有却深感空虚,自杀未遂后,他的现实和未来满是失望和沮丧,因此,他寻求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逃避虚无,以获得片刻的安宁。年轻侍者的性格莽撞,他明知老者耳聋,故意对其宣泄自己不满的情绪,他恨不得老者在前一周自杀身亡,他可以早点回家和妻子亲热。中年侍者能体会老者的孤独和寂寞,他理解老者,对老者充满同情和关爱。他深知老者的今天可能就是自己的明天,所以要自信勇敢地面对未来。
结论: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一个可以有希望的地方。有了希望,人们就有了生活的动力。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强调人类生活中光明的意义。当整个世界变得无序,变得令人绝望时,人们更需要光明和整洁去重建体面富于尊严的生活。海明威通过小说告诉我们,希望才是生活的动力,我们可以依赖希望去战胜心灵的危机。
参考文献:
[1] 海明威.陈良廷等译.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上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431.
关键词:“独身论” 自我放逐 情感心路历程
对于石评梅(1902-1928)的英年早逝,早些年总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一则是因为她太过年轻,二则还是因为过于年轻,石评梅开笔在上世纪20年代初的近代报刊,至1928年她患病长逝,还不到六七年时间。20多岁的时候已经写了几十篇散文作品,并且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世纪20年代最优秀的――与张爱玲、萧红、庐隐一道,并称为中国现代四大才女之一,诞生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现代女性作家群。庐隐、石评梅即是这一群体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她们同当时的众多男性作家一样独立,却更直接也更自觉地以女性代言人的角色登上了中国文坛,由此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命运多舛的探索之路展现在世人面前。当没有人可以企及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我想,大概每一个人也都会想,石评梅年仅26岁,这么年轻的生命,她为什么要用那样决绝的手法拒绝、终止属于自己的感情?别惩罚自己不行吗?在自己的脑海中这些问号从没被拉直过,成为了一个个难解之谜。
她生在山西平定县的一个山城里,家境中等,母亲是续弦,自幼学名石汝璧,乳名心珠,字评梅,因倾慕梅的品格,这里看得出受传统文化影响之大。曾一直以为石评梅是在飞蛾扑火,故作清高,其实高石之恋实则是有她自己的标准底线:什么是对方能给的,什么是她所能接受的,不符合标准的东西,宁缺毋滥。问题是在她面临高君宇的如此真挚炽热的情感之时,她的标准对他而言不啻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最后双双殒命的悲情结局无疑是令人扼腕叹息。此时“独身论”成了一把双刃剑,坚守的同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既伤了对方,更是累及了无辜的自己。这样的结果是大家不愿看到的,可又确确实实是发生过了的事实。那么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当我们提出这个疑问的时候,我们有必要翻开历史那一页,我们要回到石评梅生活的上个世纪20年代,那个社会场景以及石评梅情感生活当中出现过的两个男人。
在这里就要对她的“独身论”形成的背景来简要分析一下:
一、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及家庭环境的熏陶
在男权社会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现实生活中,女人的一丁点举动都能被斥责为越轨和罪孽,一丁点反抗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血的代价。1919年,自小聪慧的她17岁从山西太原女师毕业,就远离家乡外出到北平求学。其父担心她的安全,托付她与他的学生吴天放(当时已在北京大学读书)一同搭伴乘坐火车到北平,以求有个照应。初到北平,远离家乡和亲人,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思乡心切之情与日俱增,石评梅倍感孤苦无助,吴的照料,让二八少女、情窦初开的她有了温暖欣慰之感。对于此般温柔,根本没抵抗力,更何况吴天放是谈吐优雅机智、相貌英俊潇洒之人,石评梅对这样一个人付出真心,心生依恋,也是情之所至,在所难免。但在1922年初,石评梅在吴天放寄宿的公寓巧遇其正牌妻子和孩子,当事三方六只眼对面,石评梅这才觉得“情何以堪”。按照庐隐记述,吴的妻子应该同石评梅有过信件交涉,希望石评梅念及她的遭遇和孩子的未来,同吴天放断绝来往。如今看来她的过失在于涉世未深,遇人不淑。
以清白女儿之身,遭遇这样一番“教导”,石评梅觉得很怆然,无论吴天放夫妻的婚姻质量怎样,毕竟有意无意间插足了别人家庭。石评梅则将自己放逐,拒绝打开心门。但对于旧式妇女的遭遇,她基本上是同情,在小说《弃妇》中,她就曾发出感慨:“自由恋爱的招牌底,有多少可怜的怨女弃妇践踏着!”石评梅同吴断绝了来往,可她的心,却由此受到重创,瞬间陡然地沉默悲凉下去,她无法恢复自己的情绪,她觉得自己所有的少女的真情,都交付给那个人了,即便他无法承受,她也无力照旧收回,覆水难收已是定局,试想让一个用情、用心至极的女子在受到情感欺骗后情何以堪?以致高君宇对她的爱,她不敢贸然接受。更何况,高君宇早在14岁就已经订婚,他贡献的真诚,石评梅怎么肯收,又怎么能收?
二、个人性格因素导致心态的“累”根植于自己天性,从而造成悲剧情结
至情至性之人,即是性情中人。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是从一而终,在此环境下的女性,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石评梅也难走出其窠臼。惧怕世俗流言,身体对意志的反抗,她在社会上的特殊角色,用今天的话来说当时的她是个 “公众人物”,有她自己的“粉丝”,凡事太在意别人对她的评价,自己反倒活在了他人的阴影中。当一个人承担着自己不能承担的东西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从庐隐的叙写中,我们得知这其中固然有自私的考虑。“我现在的生活,是需要热闹呵!他的为人也不坏,我虽不需要他作我的终身伴侣,但我却需要他点缀我的生命呢!其实呢,他精神方面也已得了相当的报酬。况且他还有妻子,就算多了我这么个异性朋友,与他生活只有好,没有什么不道德……”这一段解释中,最刺眼的,恰恰是“他还有妻子”这件事。紧追不舍多时,石评梅生重病,高君宇悉心照料,她未尝没有爱上高君宇,可这其中最大的障碍,不是事先宣誓的独身主义使得高石不能结合,而是高君宇已婚的事实,不能不促成石评梅独身的决心。正所谓“神龛不曾打扫干净,如何能希冀神的降临”?
所受教育及成长生活的环境,她成为觉悟的缪斯,而非行动的“娜拉出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在当今社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可在当时的那个时代,除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外,自由恋爱那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在来北平之前,她只是个驯良的少女,可经过第一次恋爱的重创,石评梅在愤恨中,激活了她少女的自尊和自傲,从而断然改变了原有的处世态度。从此,石评梅抱定独身主义,游戏人间,再遭遇男性的情感进攻之时,放浪形骸自是难免。烟酒诗歌,湖光山色,她用热闹的生活来冲淡内心的苦闷,用辛辣的刺激麻木自我的灵魂。她像是《红楼梦》里尤三姐,那情形,不是男人玩了她,倒是她玩了男人,其实不羁的外表下,包裹的是一颗忧伤滴血的心。她注定走不出竖在二人之间无形的厚厚高墙。
三、其他归因理论影响元素
用庐隐文本里的话说就是“他还不是我理想中的人物”。哪里不理想(石评梅在爱情上貌似有点过于看重外貌抑或是其为革命事业四处奔波,居无定所)?她仿佛觉得,这爱情像是报恩换来的,而且因为受过伤,她对于爱情,已经有点害怕,她害怕爱情凶猛的来势,她害怕失去理智,这爱情有些鲁莽,有些强迫,可它终究是那么有力量。高君宇在这时候介入到石评梅的情感生活中。一个热情似火,一个心如死灰。美丽的错误,往往不是来得太早,就是来得太迟,如果高君宇早两年遇到评梅,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可现在,巨大的过去之影,横在两人中间,如鬼似魅,高君宇自不在意,可石评梅却久久不能释怀。女子的自尊,使得她保持住了一个冰冷的表象。接下来这场情感马拉松最终没能敌过时间的较量,因病加上石评梅的断然拒绝对其的强烈精神刺激,高君宇先撒手人寰,为此石评梅自责于已,认为是她自己害了他,为此,她背上了负疚的十字架。接下来就这么哭了不到三年,最后竟得脑膜炎死去,这一年,她不过26岁。石评梅死后,被好友安葬在陶然亭。因爱而独身的石评梅,自此,终于走完了她痛苦却又精彩的短暂人生之路,皈依到她的爱人身旁,弹奏出了一曲独特的哀伤情感旋律。这悲情倒是一种成全,它总教人怎样变得成熟与坚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