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爱国主义征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活动一:组织各年级观看爱国主义影片。
活动二:“祖国在我心中”。为了提高我校学生了解、使用地图的能力,自觉维护国家版图的尊严,要求每个班张贴标准的中国地图,老师上好一堂关于国家版图知识的主题班会教育课。
活动三:低年级国歌班班唱。本周利用音乐课和综合实践课时间各班统一唱国歌,以宏壮的歌声迎接国庆。
活动四:中年级书画赛。本周请美术老师举行看祖国变化书画赛,优秀作品在橱窗展览。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国内,对现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无疑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其实效性,发扬民族精神,让广大大学生加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1]。
1.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原因
1.1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当今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阶段,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长期目标,而大学生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就需要具备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谐社会不仅要讲究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还需要人们在相处过程中友爱待人,讲诚信,建立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矛盾也相继出现,爱国主义能够缓解社会中的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因为爱国主义能够将群众团结起来,划清人民内部的矛盾和外部的矛盾,避免过度内耗[2]。同时,爱国主义也是情感支持和行为动力,推动着和谐社会的发展。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只有具备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更好地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1.2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任何教育都应该服务于社会主义[3]。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要保持一颗热爱祖国的心。只有让培养出的人才对国家具备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才能促进他们为了国家建设而努力。因此,要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就需要培养他们爱国的情感,让他们利用所学到的科学技术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所以,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要求。
2.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探讨
1.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但是在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主要是近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而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就相对欠缺。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中就包含了爱国主义精神,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每个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以及各种经典著作都给现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就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在理论课外,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开设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开展讲座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历史、国情等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职责,树立中华民族的价值观。通过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渠道,能够让大学生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而增加认同感。
2.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学生会受到熏陶,因此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处处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怀。比如在学校的校园景观或者纪念馆中增加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各种宣传方式,如通过广播、校刊、横幅、展板等载体传播爱国主义精神,还可以在校园内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作品展等,让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融入到校园生活,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力。
3.提高大学生的法律和公德意识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要求大学生具备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同时也要求大学生做个有素质的爱国公民。爱国主义是一种理智的、积极的爱国情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行动中[4]。我们看到一些譬如游行示威、景区刻字、在国外旅游时插队等等这些行为都是由于没有形成基本的法律和公德意识,这些行为不仅体现了公民的个人素质,同时对国家的形象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需要加强法律和公德等这些常识教育,要让学生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提高广大大学生的素质,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整体形象。
4.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性
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说在口头上的,它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了解到中国的国情,磨练意识。高校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应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脱离空洞的爱国主义理论认识,深入了解社会和民情,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可以利用军事训练以及各种社会调研等形式进行教育,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历史,体会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增强民族荣誉感。
本学期团委根据开学初制订的工作计划和思路,通过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团委同志的共同努力,实现预期任务目标。现作如下总结。
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一、德育工作。
1、组织广大团(队)员学习《公民道德教育读本》,牢记公民道德20字,提高团(队)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组织全校学生学习《红色之旅》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制订《xxx中学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题的读书、征文等系列活动,向县读书活动组委会推荐优秀征文12篇。
2、修订《xxx中学国旗升降制度》,规范国旗下讲话,根据德育工作实际,每月确定讲话主题,并印发《国旗下讲话主题》给各支部和中队,通过国旗下讲话,有效的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充分体现德育教育主阵地作用。
3、积极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实践活动,如“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向病危学生捐款献爱心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熏陶,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4、不定期组织团委教师检查学生仪表,规范学生仪表,端正学生心理。
5、各支部、中队充分利用《好人好事登记薄》,严肃对待,认真记录,在班级内通报表扬,让好人好事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发挥模范作用。同时,加大评优选模力度,树立典型,激励学生。
6、继续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团队干部素质,强化团员、队员意识。每月召开一次团队干部会议,督促检查各支部、中队德育工作,交流工作经验,汇报工作效果,落实“一月一主题”的德育工作任务。让学生管理学生,学生监督学生。
7、适时对班级的德育工作进行指导,及时指导部分班级召开主题班会、团员民主生活会。
8、做好年轻教师的推优入党工作。
二、宣传工作。
1、本学期团委开展的各项大型活动,十分注重对外宣传,撰写新闻稿件分别在安康市教育网和紫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发表,既是对团委的宣传,更增加的学校的知名度。
2、选拔责任心强的教师负责广播室工作,做好人员调配,规范“校园之声”广播室播音工作。
3、针对每月德育工作主题,办好每一期黑板报,并及时检查评比。同时,及时的宣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将“八荣八耻”放大到宣传橱窗内。
三、阵地活动。
本学期,通过精心组织,顺利开展了以下大型活动:
1、3月份“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倡议、动员,组织广大团(队)员清扫河道、帮助孤寡老人、张贴“学雷锋”宣传标语。
2、4月份开展“红色之旅”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全校学校学生阅读《红色之旅》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撰写读书征文。
3、4月份与体育组共同承办双安初级中学第四届春季田径运动会。
4、5月份召开新团员入团宣誓大会,通过严格的入团程序,吸纳120名优秀学生加入到共青团,壮大团的组织。
5、6月份组织广大师生向病危学生献爱心捐款,共计捐款千余元帮助病危学生。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研,撰写调研报告。
6、6月份成功组织与汉城中学举行篮球友谊赛,加强了两校的交流,增进了两校的友谊。同时组织文科组与理科组、教师连队与初三学生连队篮球友谊赛。
四、常规工作。
xx初级中学国旗升降制度》,规范国旗下讲话,规范发展新团员工作,对申请入团的学生进行严格考察,确定为积极份子后,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2、继续下发《团队)工作记录》,每月对各支部和中队工作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
3、团的经费管理、团员证注册、团内的评优选模等组织工作得到切实改进。
4、加强班务工作考核力度,及时向校委会反馈班务工作情况。
存在问题
1、德育工作效果不明显,没有深入人心。
2、学风不浓。
3、对团(队)员的教育管理力度不够,没有深入。
4、对团队工作的考核及团(队)员的考核没有形成系统量化。
工作设想
1、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严格监督、检查力度。
2、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措施,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团队干部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强化团员意识,加大对团(队)员的教育管理力度。
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时机。根据《xx市2018年清明节期间群众祭祀活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管办发[2018]x号)要求,xx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广大中小学生中继续开展好“清明祭英烈”活动。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1.积极宣传,高度重视。各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对于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各学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QQ平台、校讯通、微信群等形式大力宣传“清明祭英烈”的重要意义,要以清明节为契机,充分挖掘节日内涵、传统习俗、爱国主义情感,引导未成年人缅怀先辈、学会感恩,学习历史、传承文化,铭记责任、向往未来,立志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2.精心策划,认真落实。采取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组织开展活动。各中小学校要围绕“中国梦,我的梦”集中组织开展纪念革命先辈活动,开展“传承英烈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征文、演讲活动。网上组织学生登陆祭英烈---中国文明网,进入“网上祭英烈”专题页面(4月10日载止)进行留言,参加网上签名寄语;网下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组织学生到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活动,缅怀革命先烈、追忆革命历史;组织中小学生为革命先烈扫墓、敬献花圈;邀请老战士、老党员以报告会、故事会等形式,讲述革命传统。开展诵读中华经典、诗歌朗诵会、歌曲演唱会、主题班(团)队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各中小学要开展主题团队日活动,班班出一期“清明节”黑板报、手抄小报。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激发爱国情感。
3.严密组织,保证安全。各中小学校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师生活动安全。活动出行前要制定严密的活动计划和组织措施,明确责任,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安全预案,确保紧急时刻指挥有力,措施科学合理,通讯畅通。
4.及时总结,上传材料。各中小学校(小学以中心校为单位),在活动后要及时总结和留存活动音像资料,并于4月10日下午4:00前将开展此项活动文字信息及图片电子稿报至xx市教育局。
上报要求:文字信息新闻稿件形式word格式上报,同时精选5张各单位活动图片(2M以上JPG格式,图片命名为:**单位开展**活动)
报送邮箱:
1、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一:讲卫生、爱劳动
2、“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交通安全知识测试)
3、庆祝教师节活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
4、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主题班会)
5、“小手拉大手,文明向前走”主题教育活动之一:道德讲堂
6、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走进老年公寓、中秋经典诵读)
7、评比校园十大卫生标兵
8、“学法普法”先进(示范)学校创建工作
十月份:爱国主义教育月
1、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二:升好旗、唱好歌、做好操
2、开展“我们的节日•国庆”系列活动(读书征文、主题班会、歌咏比赛、书画比赛)
3、开展热爱学校教育(“我为学校添光彩”演讲、评选校园最美教室)
4、“小手拉大手,文明向前走”主题教育活动之二: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
5、观看爱国主义影片
6、大课间活动评比
7、家长学校活动(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共话文明座谈会)
十一月:诚信教育与安全教育月
1、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三:走好路、惜公物
2、珍爱生命教育(走进消防特勤中队、逃生演练)
3、“小手拉大手,文明向前走”主题教育活动之三:“文明安全行”活动——走进城南城管中队
4、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5、学习经验大家谈(手拉手助学帮困活动)
十二月:爱心教育与法制教育
1、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四:吃好饭、惜粮食
2、感恩教育(小手拉大手—亲子体验训练活动、感恩征文)
3、细节决定成败(主题班会)
4、开展“爱老师、爱同学、爱校园”活动(以“爱”为主题征文)
5、庆元旦文艺汇演
6、法制教育讲座(告别不文明行为、远离犯罪)
7、“小手拉大手,文明向前走”主题教育活动之四:“跳蚤市场”爱心义卖活动
一月:勤奋励志教育与自我评价
1、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五:讲诚信、惜名誉
2、励志教育(励志故事大家讲)
【关键词】:思想政治 中学历史 学生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05-01
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方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 中学历史是极富德育功能的。以下是我在教学中运用历史学科教材充实政治学科,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的一些认识与做法:
一、在历史课程中,具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可供挖掘
首先,杰出历史人物所留下的名言警句浩如烟海,蕴涵着人生的真谛。这些名言警句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的绝好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
其次,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大量历史名人,其道德行为多姿多彩,各具特色。有忧国忧民、以死殉国的;有求索攻坚、追求真理、不畏艰难的;有天下为公、舍身取义的;有忠于职守,敢于直谏的;有改革朝政,呕心沥血的等。这些优秀的素材及其所折射出的高尚情操,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最后,与政治知识有关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优秀文学作品对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具有重要作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塑造的道德形象可以强烈地震撼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有可能成为一个人终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源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运用历史学科教材充实政治学科,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1、根据历史学科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列宁说“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过去。”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不能靠空洞的说教,必须运用具体生动的材料来说明。而政治课本中这方面的材料非常有限。我在教学中选用了历史学科中的有关材料,通过对历史上无数先烈、英模感人事迹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另外,可以通过学习古今名人的名言警句使学生体味其中丰富的做人道理,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利用这些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伦理道德和优秀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以历史为典范,培养学生情感,树立民族气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不断成长壮大,今天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泱泱大国,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力量的凝聚、维系、鼓舞与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是政治课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在政治课教学中,我尽量地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自体会,使其心灵受到震憾,去逐步地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其豪迈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使学生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了记忆和理解。
3、结合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也是政治课的目标之一。在政治课教学中,我运用这些史料辅助政治课教学,向学生灌输明主法制知识,让学生懂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完善的法律作保证,那么才会有和平发展的繁荣局面。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我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举办历史名人大胆变法的事迹征文,组织中学生观看历史教育影视片,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教育意义;通过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与法制教育,强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感,升华其人生理想。
4、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强国之路,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只有不断改革,坚持开放的政策,国家才会迅速发展。相反,如果因循守旧、闭关锁国,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在学习这一政治知识时,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成就及其在世界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又充分联系历史上历朝历代统治者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对经济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改革发展的思想意识。
5、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良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社会就会停滞不前,我们的国家就难以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教学中,我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史料极其丰富,那些具有创新意识的史料运用到政治课上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2)要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决心,坚定学生创新信念,锻炼学生的创新意志有极大益处。(3)在政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发展。历史教材中这些多姿多彩的形象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渲染效应。
政治课堂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政治教师应抓住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针对学生实际,寓教于史,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不仅能激发中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对于中学生思想观念的升华,情感、意志的磨练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使其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普通高中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二、 具体安排:
1、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题目《勿忘国耻》,演讲结束由演讲者领誓。 待选誓词:(誓词提前发到各班)
①不忘国耻,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奋发图强;学好本领,报效国家!
②不忘九一八血雨腥风,弘扬先烈爱国之情,缅怀英烈报国之志,恪守革命遗志,奋发图强,自强不息,振兴中华!
2、9月17日在教学楼一楼中厅陈列图片展(美术社制作),利用图片和文字说明,让学生详细了解。
3、9月18日早晨将条幅置于一楼中厅,学生课间签字活动。条幅内容:知史勿忘国耻,铭志振兴中华。
4、9月18日早自习期间播放记纪录片。片长35分钟。
关键词:爱国情感教育;苏珊・朗格;艺术符号理论;少先队
少年儿童的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因此,少先队组织一直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然而,在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国家的霸权文化正冲击着少先队员的思想,这就使得我国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应对挑战,是少先队组织急需解决的问题。
苏珊・朗格在卡西尔“人是符号化的动物”的基础上,提出“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从而建构起艺术符号理论的大厦,成就了在艺术哲学和符号美学方面的巨大声誉,被称为“居于领导地位的哲学家”。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我国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运用艺术符号理论的基本观点,探究该理论于少先队员爱国情感教育的价值,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国情感。
一.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对少先队员爱国情感关注不够
在少先队爱国主义教育中,我们更偏重爱国主义思想观念和政治观念的形成以及爱国行为的训练,而较少从个体内在需求出发,探讨爱国情感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观察到:有的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很多学生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只关注“在国歌音乐结束时国旗是否升到了旗杆顶端”,有的甚至交头接耳,对升旗时的庄严肃穆置若罔闻,更不用说理解背后深层的“国家神圣”观念了。朱小蔓教授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本质上不是事实、认知或技艺的教育,而是价值态度的教育。人对价值态度的学习不同于认知的学习,它是人情感认同、主观情愿、自觉趋近的过程,它的达成和实现必定是人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外部的强加。因此,知识化、程式化、形式主义的教育方式必然难以奏效,甚至产生负面效应。”
(二)教育内容:对少先队员现实生活关照不够
我国现行的少先队章程要求,少先队员要爱祖国,爱人民,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于是,在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的实践中,有教育者就直接提出了“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要求。然而,皮亚杰早就指出:“形式运算阶段(13-14岁以后)以前的儿童对于他的家庭、他居住的地域、他的本族语言等很敏感,然而,对于他自己作为某一国人的身份,包括他的国籍以及他自己的国家作为一个集体的实体却极不敏感乃至无知。”因此,对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少先队员而言,并不能对“国家”“社会主义”等抽象的概念a生情感体验。所以,“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抽象要求本身就脱离了少先队员的现实生活,脱离了少先队员的感知水平,导致少先队员不能引发心灵共鸣,不能获得情感体验。
(三)教育方法:形式多样性不够
自《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以后,虽然从理论上看,少先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逐渐丰富多样,然而在现实的教育中,教育方法仍显不够。首先表现在: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并没有完全调动起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参与。即便是学校里,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的承担者也往往只是大队辅导员和中队辅导员。其次,少先队爱国主义教育往往以单向的语言符号灌输为主。例如,国旗下讲话、讲爱国故事、爱国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咏比赛等等,而影视、音乐、戏剧、美术等隐性教育的艺术符号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二、艺术符号理论的基本.观点与社会价值
近年来,艺术符号理论对教育的影响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兴趣。回顾苏珊・朗格艺术符号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挖掘其对于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一)“人”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
艺术符号理论的产生基于卡西尔的文化符号哲学。卡西尔在《人论》中明确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这使得我们对“人”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除了与动物拥有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之外,人还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介于两个系统之间。这使得人不是像动物一样直接迅速地对外界作出回应,而是被思想的缓慢复杂过程所打断和延缓。因此,人不是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想象的激情之中,生活在希望与恐惧、幻觉与醒悟、空想与梦境之中,这样的人性观使得我们将着眼点转移到人类的情感世界、文化世界上来。
(二)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
苏珊・朗格将符号分为“推论性符号”和“表象性符号”。前者以语言符号为典型,后者以艺术符号为典型。通过对比两种符号的特征,认为语言符号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和明确稳固的含义,这使得语言符号在“传达我们运动不息的心灵模式、内在经验的复杂与矛盾、我们情感、思想、印象、记忆以及稍纵即逝的幻觉的交互作用上的确失败了”。她同时说到,“不得不强调指出的一个事实是,凡是用语言难以完成的那些任务――呈现感情和情绪活动的本质和结构的任务――都可以由艺术品来完成”,进而得出自己的论点:“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她同时指出,艺术符号之所以可以用来表现人类的普遍情感,是因为艺术符号与人的生命是同构的,在整体性、节奏性、运动性以及生长性四个方面存在着逻辑上的类似。
三.艺术符号理论对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的启示
(一)注重培养少先队员爱国情感
多年实践中,我们比较注重爱国认知的提升和行为的规范,这与强调人的理性特征是分不开的。基于人是理性存在,使我们在进行少先队员爱国主义教育时,把着眼点放在了思维与意识的活动之上。我们把儿童看做差异不大的理性产物,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容易把目光集中于逻辑语言、概念语言以及科学语言的运用上,注重对少先队员爱国知识的灌输。而卡西尔提出的“应该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为我们加深对人的认识打开了新的视野。符号的本质使我们认识到,人不仅仅直接面对客体,对客体作出直接的反应。对人来说,不仅通过符号认识世界,同时也在能动地创造着符号,在此过程中,人“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应付事物本身”。正因如此,人的情感和体验才会格外重要。
因此,在少先队员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在教育理念上明确爱国认知和爱国情感的差别,注重爱国情感的培养,强调个体的亲临感受和体验,激发儿童心灵的共鸣,以此获得少先队员情感上的认同。
(二)注重激发少先队员自身的符号系统
在卡西尔看来,符号和信号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信号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符号则是人类意义世界的一部分。苏珊・朗格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区分,认为信号与其代表的物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符号则包含了多层的意思。一个符号并不只是作为物理世界的一种实在而存在,而是代表了一定的意义,人在符号活动过程中融入了自身对于外界的理解。因此,在人的情感活动中,就引起人的情感刺激物来说,它是客观的;而就情感的内涵和形式而言,它是个体自我的一种心理体验,只有当外界的刺激物被自我感知时,才能形成自我的心理状态,才对个体有意义。因此,我们必需重视个体自身的符号系统。
综上,在进行少先队员爱国情感培养的过程中,要落脚于少先队员实实在在的生活,与少先队员所的时代、生活环境、年龄特征、文化背景等相结合,研究属于少先队员的情感符号系统,深入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有针对性地“动之以情”。
(三)注重发挥艺术符号的价值和作用
一、活动目的
在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之际,为了让全体师生客观地了解祖国发展历史,以比较直观的形式体会到六十年来我们国家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导学生那个用自己的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心去体会,见证祖国发展变化的人与物,感受祖国强盛的每一步成果,进一步培养全体学生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特制定庆祝活动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开展__中心小学“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主题宣教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__年2月——20__年10月
三、活动内容
1.考察寻访找变化
以少先队为主题活动载体,通过交流、参观等活动深入社会各层面,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发现自己家庭、社区、家乡在建国六十年中的变化和发展。
(1)学校以晨会、班队等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系统形势教育,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探究、实践,帮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政策,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
(2)学校少先队组织积极组织少先队员以主题班会、班级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和学校宣传栏等形式开展“庆祝建国60周年”各种主题宣教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切的体会和感悟。
(3)开展__中心小学庆祝建国60周年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爱国主义读书征文比赛活动。通过读书,引导学生和爸爸妈妈比童年,帮助学生用心发现身边的变化,感受身边的幸福,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快乐;或通过参加相关社会实践活动,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与感触,畅谈自己是如何把个人的成长融入时展之中的;如何以参加这次读书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勤奋学习,敢于创新,创造美好未来。
2.多种形式抒情感
在进行深入寻访、了解的基础上,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主题,开展丰富多采的系列活动,交流考察成果,抒发内心情感。号召广大学生通过忆过去、比今朝,感受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和赞美祖国的秀美山川、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和先进人物的风采,记录和反映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表达对祖国、对家乡的真挚情感,进一步激发全体师生的爱国情感。
具体活动包括:
(1)__中心小学庆祝建国60周年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爱国主义读书征文与演讲比赛活动(2-5月份-教导处和大队部);
(2)“我与祖国心连心” 全镇小学生书画展评活动(3月份-教导处);
(3)为庆祝建国60周年全县“六一”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开展训练和镇级选拔赛活动(3月份--5月份-体育组);
(4)迎国庆“感受家乡变化”师生教育摄影评比与展示活动(3月份--5月份-校长室)
(5)为县迎国庆教师现场美文诵读开展镇级选拔赛活动(5月份-教导处);
(6)庆祝建国60周年暨迎“六一”全镇小学生歌咏比赛(6月份-大队部);
(7)“我爱党的教育事业”师德演讲比赛(6月份-校长室);
(8)庆国庆教育叙事评比与展示活动(6-9月份-教导处);
(9)喜迎祖国六十华诞,学生手抄报展(9月份-大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