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住房改建论文范文

住房改建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住房改建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住房改建论文

第1篇:住房改建论文范文

2、将句子黏贴进论文修改助手的第一个编辑框内。

3、点击右边的”修改“按钮。

4、这时候就会生成四个修改后句子。

5、选中一个你认为合理的句子,复制到WORD中替换自己原来的句子。

第2篇:住房改建论文范文

关键字: 既有建筑;改造;国外

引言

城市的老化和衰退是一种自然的经济规律和历史现象,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既有建筑的改造活动从欧洲奴隶制社会时期就已经存在,延续至今,不论是技术方面还是改造标准方面均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与完善。本文概述了西方国家既有建筑改造活动发展的历程,重点介绍了当代西方国家既有居住建筑改造的先进技术与政策法规等,希望能对我国的既有建筑改造活动起到指导作用。

根据西方建筑的发展史,本文将西方既有建筑改造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分为欧洲古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和现代三个时期加以论述。

1 欧洲古代(~1640)

据现有的史料掌握情况,西方既有建筑改造的雏形始于欧洲奴隶社会时期。较早的改造活动是以建筑功能与类型不断推敲、加以完善为目的展开的。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致使建筑创作领域不断扩大,进而公共建筑类型增多。会堂、剧场、市场、浴堂、旅馆等一些功能性建筑在这一时期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形制,如剧场、浴堂等(如图1)。

而中世纪的既有建筑改造活动大多围绕宗教运动的更迭展开,改造的建筑类型比较单一,多集中于教堂、清真寺等。由于建造工期较长,建筑的改造活动存在着周期长、技法不一的特点。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绝对君权时期出现了欧洲古代旧建筑改造实践活动的亮点,集中体现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体量、功能改造,对立面改造也上升到了美学层次,譬如阿尔伯蒂设计的安农齐阿教堂立面改造(1470-1477年)(如图2)。这一时期的建筑改造技术普遍应用当时的现有技术和成熟技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1]。

2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640~191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同时,也加快了建筑技术的变革,产生了新技术和新材料;同时催生了近代城市化,带来新功能,进而出现新建筑。对既有居住建筑的改造活动始于19世纪初的巴黎改造。1811年,巴黎着手改建丢勒里宫北侧的李沃利大街,沿街是一色的房屋,连阁楼一共五层,底层是商店,前面有连绵的券廊,形成人行道。这条大街在19世纪中叶改造完成后成为商业街道的范本[2]。

在这一时期,出现并提供了改造既有建筑的新手段:钢铁,玻璃、钢筋混凝土和相应的结构科学。技术进步与设施革新对既有建筑的再利用实践活动起到了根本的推动作用,有一些经典的改造技法得到普及,进而演化成为新的建筑形制,如玻璃廊的产生(如图3)。

3 现代(1919~今)

一战到二战期间,西方国家处于动乱的时期,两战期间虽然出现了屈指可数的旧建筑改造再利用实践项目,但是在长期战乱与经济萧条的影响下却难以为继。旧建筑的改造在这一时期显得无章法可循、支离破碎。

战争结束后,受到战争破坏的国家纷纷开始了战后重建活动。

战后的德国,以再造的方式保留传统。在那些已经进行重建的城市里,古老而传统的面貌残留下来的痕迹,往往是小心翼翼地被保护了下来。许多遗迹甚至被完全摧毁的纪念物,被精心照原样恢复,像科隆的圣马丁附近沿河住宅。可以说,这些真实作品的等比例模型自然不会真正取代原作,却使得重建工作更容易些,并在城市景观中重现它们的存在。

在这一时期,既有建筑的改造仍然大多局限于对特殊历史文化价值的珍宝式建筑遗产的艺术化再利用,改造的类型局限性大,功能置换的自由度不高,改造仍然不是大量的、能够应对社会需求变化的再设计与再建造活动。

1970年后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与影响,使开发商认识到新建建筑耗费巨大的能源,能源危机又迅速提高其成本,进而转求更为廉价的建筑方式――既有建筑的改造再利用。

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对旧建筑的改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既有建筑特别是普通老建筑的性能与功能改造,另一方面是延续一个时期对历史性建筑的持续更新与改造再利用。

比如,美国19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改造更新发展继续同城市复兴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旧金山渔人码头的戏剧性再生为例:从罐头厂到商业中心(如图4)。

4 当代

新世纪以来,西方各国延续着上世纪的节奏,大有“将改造进行到底”之势。普遍从节能、绿色、生态等角度出发,掀起了新一轮既有建筑改造热潮。

德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用以推动旧房改造,如Kfw基金,对建筑改造工程提供资金上的优惠,使改造工程可以更好地执行。,以实现提高建筑舒适度、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的三大目标。

具体行动上,德国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住宅改造,旧房改造的内容很多,包括:增加建筑外保温措施(住宅墙体增加保温材料),更换高效门窗(防止热量从门窗散失),替换高能耗的采暖措施(提高热能利用率),通过这些维护更新方法,德国的旧房改造取得了很高的成效。从政府公布的数字来看,德国旧房改造后,居民住宅每平米CO₂减少的排放量达到40公斤/年。

德国既有建筑具体的改造技术如下[3]:

(1)德国冬季多以燃油取暖为主。未进行节能改造的住宅,其燃油量在20升/以上。路德维希港的一栋示范建筑,主体为砖墙的住宅,外墙贴上20厘米厚的聚苯乙烯板做外保温,屋顶则采用29厘米的聚苯板保温,还采用了其他一些措施。改造的结果,在提高室内舒适度的情况下,采暖燃油降到3升/

(2)外窗采用了三层玻璃密封窗,采用Low-e玻璃,内充惰性气体,外设卷帘或窗板。

(3)将石蜡制成成分散的极小颗粒掺入保温材料中,抹于外墙内侧,利用石蜡相变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特性,起调节和保温的作用。

(4)外保温与装饰一体装配化。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来说,尽量采取施工速度快,没有湿作业、对住户影响小的技术。在聚苯乙烯保温层外贴面砖,在工厂预制成块体,到现场用锚固件固定在外墙上,修补好预留的、错开接缝后,外保温与外饰面即可一次完成。该种技术可用于我国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英国的既有建筑量巨大,1970年以后的新建建筑仅占全部建筑的20.9%,住房基本已经饱和。英国政府每五年修订一次房屋节能标准,不断调整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并依次展开节能改造活动。如表1列出了英国住历年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限值,可看出英国对围护结构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

以下是英国既有建筑改造的一些做法[4]:

对于旧墙加强保温来说,往墙内空气间层中填入高效保温材料,是最廉价、最迅速的解决方法。施工时不至干扰住户,缺点是热桥问题不能解决,有时在间层内还有结露的可能性。

基本上不动旧窗,只在窗户上加透明层,利用中间的空气层保温。该种做法是利用原有窗框,或镶在特制的轻质框内,再用螺丝拧上、铁钩构筑或用磁铁吸住。

结语

国外的既有建筑改造活动开始的较早,尤其是近三十年来发达国家在新型建筑保温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建筑节能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筑设计施工、新型建筑节能产品的认证和管理以及建筑使用中的节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但改善了环境,提高了建筑的舒适度,而且节省了宝贵的能源,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结构性和功能性衰退将日益成为我国旧城改造的关键。既有建筑的综合改造不是推倒重建,这既不经济也不现实,而是立足于现有条件,新建与改造并重。故借鉴国外较先进的技术、建筑节能产品以及建筑节能法规等,创造出适宜的既有建筑改造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郑宁.关于建筑改造之中西对比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4.

[2] 陈志华. 外国建筑史(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卢求,卓定疆. 德国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和技术措施[J].北京房地产,2006(4),103-105.

第3篇:住房改建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 大学城 刑事犯罪 管理

广州大学城规划范围约43.3平方公里,可容纳学生18-20万人,总人口达35-40万人(包括村镇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估计总投资规模将达到200-300亿元。首期建设的小谷围岛约17.9平方公里,其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广东工业大学,约2400亩,其中建筑面积最大的广州大学,约1800亩。广州大学城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领先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和广州的文化胜地,广州大学城可以极大地推动广州市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2004年9月第一批约4.5万名大学生已先行进入大学城,2005年9月后在校学生人数为10万,2007年大学城全部建成后总规划人口预计将达到35万人,相当于一座中小城市。有4个城中村,分别为北亭、南亭、贝岗、穗石。

广州大学城校区分布在珠江两岸,面积为34.4平方公里。首批进驻地为小谷围岛,岛内面积18平方公里。按照张德江书记的要求,广州大学城建设领导小组迅速确定了首批进驻大学城的十所高校名单并对校园用地进行了划分,大学城的用地分为三类,分别包括:组团一:01-中山大学,0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组团二:03-广州中医药大学;04-广东药学院,05-华南理工大学;组团三:06-广东工业大学;07-广州美术学院;组团四:08-广州大学;组团五:09-星海音乐学院,10-华南师范大学。

2009年以来,番禺区检察院共办理涉大学城刑事犯罪案件83件101人。其中,2009年22件30人,2010年25件28人,2011年28件35人,2012年仅前两个月就有8件8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70%。经分析发现,大学城区域刑事犯罪案件凸显出大学城管理四大漏洞:

一、全开放式管理导致外来人口侵财案件多发

以上案件中大学生作案的仅有4件6人,外来人口作案比例高达95%。而盗窃、诈骗、抢劫等侵财性犯罪占了多数,共有63件81人,超过案件总数的75%,其中盗窃案更是占了侵财性犯罪的将近90%。此类案件犯罪嫌疑人多选择商业中心、美食广场、饭堂、教室、图书馆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区域,共28起,占全部案件的33%。如在黄某、李某盗窃案中,二人去到大学城商业中心、饭堂、美食广场等地,趁现场人多及学生排队买饭或观看表演之机,盗去学生手提电话多达16台。

二、学生警惕性不够、防范意识差

从犯罪对象看,有49件案件犯罪目标为学生,占48%。主要表现在:(1)学生警惕性不够,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随手放。特别是在宿舍、科室、球场等地,常出现趴在教室睡觉时桌面财物遗失、打球时放在篮球架下的钱包被盗等情况。(2)学生往往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防范意识差,极易受骗。多数涉嫌诈骗的犯罪分子就采取勤工俭学、求助等手段,骗取大学生信任。例如,刘某、谢某诈骗案中,二人就是以假扮“香港城市大学大学生”,并假称信用卡无法使用须借用银行卡进行汇款的方法,骗走多位学生的银行卡及密码后,取走卡内的人民币现金。

三、小旅店、出租屋密集缺乏有效监管

在大学城周边有四个保留村,村内各种小旅店、出租屋众多,其价格低廉,成为大学生租住首选。(1)无证经营现象突出。旅店多是由家庭住房改建,均无《卫生许可证》、《特种行业许可证》、《消防意见书》、《工商营业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等旅店经营必备证件,只在当地村委会办理“出租屋证”就开始经营。(2)出租屋缺乏监管,居住人员庞杂、管理混乱。如周某则在其暂时租住的北亭村北亭大街82号出租屋收藏制式枪支被公安机关查获。(3)治安、卫生、消防隐患突出。旅店、出租屋住客入住无需登记,来去自由,且缺乏监控、防盗等安全设施,大多未配备消防栓和灭火器,“消防通道”堆满了杂物,形同虚设。2009年以来,发生在此类小旅店、出租屋的刑事案件共有5起,其中1起为案,3起为盗窃案,1起为非法持有枪支案。如在谭某案中,谭某与被害人均是大学生,入住旅馆时没有进行任何的身份登记。而3起盗窃案均是发生大学城村民出租屋内,犯罪嫌疑人直接撬开门锁实施盗窃,盗走大量单反相机、相机镜头、手提电脑等贵重物品。

四、学校接驳区域及公共区域成为治安管理盲区

(1)内外管理部门工作衔接不够。从管理的主体来看,保卫处只能管校园内发生的事,相关综合部门则管理校外发生的事,两家相互联系沟通较少,高校内外未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2)监管内容及力度不足。学校保安多数安排在校内宿舍楼、教学楼附近,随着与人员密集地点距离的增大,保安巡逻力度不断减少,因此学校之间的交接地带或者中心湖等公共地带就成为了大学城管理的盲点,校外治安岗亭形同虚设,给大学城带来极大治安隐患。

五、照明设施不够且缺乏必要监控设施

(1)从夜间照明情况看,广州大学城里高校与高校之间有很多小树林、小山岗和正在兴建的工地,夜间行人稀少,照明设施不到位,有些地方路灯间距较大,且缺乏必要监控措施。紧邻珠江的外环路虽然有路灯,但灯光不足以投射到宽阔的珠江岸边绿化带,成为犯罪分子作案首选之地。如刘某案就发生在大学城中环西路与西五路交界处的绿化带,刘某强行将被害人郭某拖入草地上,使用暴力手段强行与郭某发生了性关系,案发过程长达近一小时,却无人发觉。而在何某、袁某、宋某三人抢劫案中,三人在贝岗市场附近的山岗多次对过路学生实施抢劫。(2)从监控设备情况看,虽然每个公交站点、每个大学的门口和一些路口都安装了监控,整个外环和中环的沿街道路缺乏必要监控设置,监控设备覆盖率较低。以上83件案件仅有5件案件有视听资料作为证据提供,比例仅为6%。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有:广州大学城人员庞杂,人员出入无任何监管措施,学校与学校之间没有围墙,外来人员进出自如。加之大学城与长洲岛、瀛洲、小洲村紧密相连,村民上万人,村里有许多价钱低廉的出租屋,吸引了许多外来暂住人口,加上大量建设施工当中的工地工人、生意的小贩、拉客的摩的司机等,成为影响校园治安的不稳定因素。对此,检察机关建议:

1.健全综治工作机制,明确治安管理各部门职责。一是建立大学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吸纳大学城的管理治安的综合部门、执法部门的派驻机构,加强对各高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具体指导,并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大学城内突出的治安稳定问题,为改善大学城治安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明确好各部门的职责,健全常态化问责机制,细化各部门职责区域、工作范围,提升治安监管合力。

2.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预警网。(1)在人防上,主要采取校内由高校保卫处的保安负责、校外由公安民警带领治安协警、治安巡防队的巡逻的防范模式,配齐对讲机,各方协作配合,共同对校园周边治安进行综合治理。(2)在物防上,校内由物业管理公司统一建设、管理,校外由政府在大学城建设中规划设置消防、交通、治安岗亭等公共安全设施,由大学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综合管理。(3)在技防上,在各校区的重点区域、人群集中聚集场所都设置治安监控点,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照明设施以及监控设备,并对各高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的电子视频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形成覆盖大学城区、反应敏捷、快速高效的24小时技防网络。

3.加强大学城区域学生、外来人员教育管理力度。针对校学生和外来人员、村民两个重点人群,加强法制宣传和管理教育。(1)严格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禁止学生夜间在外逗留甚至夜不归宿,鼓励学生远离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2)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警觉性以及防护意识。(3)是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教育,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档案,完善用工制度,加强管理约束,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工作和法律法规方面的学习培训。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