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范文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

第1篇: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范文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新要求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管理从理念到体制的创新,是适应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动、社会管理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需要,说明我们党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了一个新飞跃。

一、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1.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这些既给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也使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新形势、新特点面前,我们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现阶段社会建设的客观规律,创新社会治理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和水平,并且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有力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必然选择。社会建设水平的高低、社会管理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和检验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应当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有些已不适应、不符合时展的需要,人民群众以及不同的社会群体对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而现阶段社会管理又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从源头上如何解决好一些地区和部门出现的管理分散、多头管而又不管、管不好、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位、不到位以及社会管理现有的资源和力量整合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中认真改进和完善。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是满足人民群众期待的重要举措。创新社会治理,是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一项重要举措。社会治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关乎服务民众、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维护民利、保障民安的重大责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越来越期待社会和谐、社区平安、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创新,就是要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让人民群众通过高效、有序的社会管理,感受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文明进步。

二、创新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

1.人民内部矛盾易发多发。一方面,矛盾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等领域,因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环境污染、非法集资、股市房市投资受损等引发的矛盾明显增多。另一方面,矛盾涉及各行业各阶层,既有农民、城镇居民、职工、离退休人员、个体工商业者、学生,也有军队退役人员、原民办教师、老村干部、老知青等特定人群。

2.从社会层面看,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变化是,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以“单位制”和城市街居、农村社队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党和政府主要通过单位、街居、社队联系群众、整合社会利益、调节社会矛盾。现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大部分已经剥离出去,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城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导致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居住结构等发生重大变化。

3.从思想文化层面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一方面,人们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失范,有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

4.从工作层面看,一些部门和地方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管理一手软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面对新情况,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已经难以完全适应。

三、如何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

首先,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基于对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科学认识,对传统社会管理方式实行重大变革,实现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按照《决定》要求,要坚持系统治理,使治理主体从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社会共同治理转变;要坚持依法治理,使治理方式从管控规制向法制保障转变;要坚持综合治理,使治理手段从单一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要坚持源头治理,使治理重心从事后处置向源头治理转变。

第2篇: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范文

一、发展慈善事业是创新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是慈善创造柔性调节方式改变富足者和困境者的生活状态,创新社会管理。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度制篇》中说: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实现贫富者和谐相处,仅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慈善组织动员有能力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移富济贫式地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教育和医疗条件,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以这种市场和政府无法取代的柔性调节方式,进一步均衡收入分配格局,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富人不藏富,穷人不仇富”,不失为当前创新社会治理的一种好方式。

二是慈善在促进企业更加景气和群众充分就业上创新社会管理。老子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同时,以投资社会、扩大人类自我价值实现可能性和推动经济长期增长为宗旨的新慈善事业正在兴起。通过参与慈善提高企业美誉度以及慈善的资本市场的运作解决企业发展、群众就业上慈善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实现“企业不倒闭,人人有事干”,这也不失为创新社会治理的好方式。

三是慈善在提升人的精神文明水平的过程中创新社管理。在实施慈善的过程,传递了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守望相助、出入相携传统美德,弘扬了“平等、互助、博爱、共享”的现代慈善精神,从而,改善着个人和群体的精神面貌、道德境界。这样“人心向善,人人行善”,社会和谐稳定就有了可能,这还是不失为创新社会治理的好方式。

二、当前发展慈善事业助力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和形式

一是从需求端入手,不断创新慈善服务形式。按照《慈善法》的要求,不断创新慈善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坚持重物质捐赠到精神支持、心理抚慰三者并重,坚持拯救性慈善和预防性慈善同举、传统与现代兼收、一次性捐赠与再生性捐赠并蓄,坚持登门捐赠、网络捐赠渠道不断承继革新,坚持消费式慈善、生意式慈善、捐时间、捐产权等慈善形式审慎拓展,以此满足不同人的慈善需求,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慈善活动。

二是探索发展慈善经济,推动慈善可持续发展。国际慈善机构认为,慈善有两种模型,一种是没有任何有形式回报的单向转让型捐赠;另一种是能够收到具体有形东西的双向交换型捐赠。一方面可探索创办慈善经济实体,在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后再用部分收益扩大慈善再生产和社会救济。另一方面,可探索创造适应不同捐赠者的个性产品,以优质的服务赢得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导权。第三方面可探索支持企业大胆尝试孵化慈善产品,通过产品的研发、生产促进慈善经济的发展。

三是领导干部、先富起来的人勇敢地公开带头捐赠,有利开展社会爱心大动员。《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要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各类慈善活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当前,由于顾虑,各级领导干部公开带头捐赠的不多,先富起来的人带头捐赠还没有完全形成气候。慈善组织在不断创造条件和机会上持续用力,让领导干部、先富起来的人勇敢地公开带头捐赠,助推“仇官、仇富”不良心态回归到民爱官、民尊富的良性轨道上来。

四是策划传播好慈善故事,促进社会风气良性互动。近年以来,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现象有所扭转。当前,践行好群众路线,从效果入手倒闭慈善宣传创新:充分利用网言网语,在内容、形式上策划好慈善故事,在传播媒体的选择上更加多元,注重受众“粘性”,扭转慈善新闻公文化的倾向,提高慈善故事的阅读率、点赞率。通过故事的策划,给一心一意进行慈善改革的机构和人士予以鼓励,以“看似不起眼”的普通慈善事件的正能量予以弘扬,从而激发群众参与慈善的愿望与热情,让参与慈善的人享受到做慈善的快乐,那么感动就会被传染、爱心就会被辐射放大。

第3篇: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 公共行政伦理 以人为本

1.社会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是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强化社会管理职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社会管理创新是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体制变革,也包括与此相联系的政府职能转变等制度与体制问题。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不仅是政府的职能,也是社会的需求。社会管理是政府与社会共同的任务,需要将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管理的实质说到底是权力与权利如何合理配置运作和博弈的过程。因此作为权力的实施者,公共行政人员的行政伦理对于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

2.创新社会管理的行政伦理诉求

行政伦理作为指导和影响行政行为的重要因素,在创新社会管理、改革社会体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所说,任何一套制度背后都有一套价值体系。维系一个社会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往往是人们内心的价值积淀。[1]

对于伦理价值的作用,库珀认为:“我们信仰什么和我们对这些信仰又有什么样的感觉,都影响了我们的性格形成;反过来,这些性格塑造了我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控制了人类行为,它是‘指导人类行为的准则或标准尺度’。”[2]由此可见,行政伦理对指导公职人员的行政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行政人员的伦理价值观影响甚至决定着管理的绩效和走向。

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将公民纳入社会管理的主体之中,社会管理创新主要在于鼓励和保障公民参与、形成多中心治理格局等,但就目前而言,居于主要地位的还是党和政府,公民参与的作用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公共行政伦理十分重要。过去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将社会协调发展放在了经济发展之后,这导致了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因而出现了诸如社会公平、公共安全、弱势群体、环境保护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与目前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责不清、角色定位存在误区、缺乏公民参与有关的。因此进行社会管理创新需要转变政府的理念,进行行政伦理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行政人员的行为从民意角度出发,以推己及人、兼济天下的政治情怀从事公共管理工作。

因此,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除了重视培育公民社会、强调公民参与、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形成多中心治理格局等变革之外,还必须注意到政府行政伦理对于政府行为的影响。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进行公共行政伦理建设。

3.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行政伦理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树立行政人员的重视公共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的行政伦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贯彻民主、责任、透明公开、公平正义的行政伦理理念,以便于更好的进行社会管理创新。

3.1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政府伦理的核心。“公民为本”又称“以公民为中心”,回答的是政府的一切管理活动“到底为了谁”的问题,涉及政府管理的终极目标和根本价值选择。[3]创新社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政府伦理要求坚持以公众满意为原则,突出公共行政过程中人的代表性、回应性和责任性的价值,扩大公民的参与程度。

3.2重视民主与公共利益的价值。社会管理创新是强调政府服务主动性和民众参与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在于强调公民的参与和民主价值,公共行政必须以与实现和保障广泛的公民参与为对应的伦理与责任的方式进行服务,实现公共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公民社会成长,形成多中心治理模式。

3.3树立公民权利本位的行政伦理观念。在公共行政中树立权利本位的理念,公民作为社会的主体,在涉及到一些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时,不能够只是作被管理者,公民有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对公共事务有发言权。为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必须首先充分尊重公民的知情权,知情权是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障了知情权才能够有安全感和参与的可能。这就要求公共行政部门人员必须树立公开透明、公民权利本位的行政伦理观念,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3.4树立造福于民的正确政绩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正确政绩观的集中体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为官一任理应造福一方。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要求政府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老百姓们办实事。权为民所用这几个字必须深深铭记于行政人员心中,这几个字也可以引发关于政府职能的着力点以及行政伦理的思考。

3.5坚持公平正义的行政责任伦理。社会管理创新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更好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孔子说过:“政者,正也”。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要求行政领导者公正正义,“正己而正人”。坚持公平正义是公共部门应有的价值理念,也是行政人员必备的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行政人员要能够做到坚守正义、主持公道,以公道正直之心对待各方。

参考文献:

[1]丁元竹.“重新审视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载《绿叶》2011年第2期,第46-49页。

第4篇: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社会治理创新;公民素质;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0 ― 0086 ― 02

社会治理创新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社会创新,公民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最终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公民素质的提升速度不能适应经济和国家影响力日益增长的要求。在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对公民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时期,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在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探究提升公民素质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 社会治理创新是时展的要求

社会治理就是在共同价值原则的基础上,遵循达成一定共识的规章制度下,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政府、社会、个人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个基层关系,解决社会矛盾,防范社会风险的行为。社会治理创新就是“根据社会运行规律,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对传统的治理模式进行改造、变革,并建立起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以促进社会治理新目标的实现”〔1〕。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国家内部也出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大量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公民个体之间差距逐步明显,弱势群体和高危人群在社会中逐渐显露出来,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开来,多元化的思想也逐渐得到公民的认可,使得公民更加关注自身和社会的发展,也更加注重自身利益的维护。而且,媒体传播的多渠道、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和新闻的实效传播,使得公民更加关注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发展,而且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希望得到尊重,从而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马克思说过:“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2〕。因此,不断创新人民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社会管理提升为社会治理,充分反映出党对从思想上对社会服务理念发生重大转变,这就意味着中国治理模式也放生重大转变。这次全会对我国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设定了新目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全面社会改革的主题,要求加快推进社会领域的制度创新,形成科学有序的社会治理体系,让社会充满活力而又安定有序的发展。同时,要求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活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激情和活力,不断探索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的体制。新时期,党和政府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是适应时展的需要,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表现。

二、 社会治理创新与公民素质的关系

在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要求公民具备现代公民意识,这是社会治理能够顺利实现的基础。而且,公民是社会公共事务中最根本和最直接的践行者,公民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直接影响到社会治理的成效。因此,在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中,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渠道的同时,也要求公民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公民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公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社会治理水平。新时期,公民参与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表明公民意识的觉醒,而且公民参与意识的觉醒主要在于公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如果缺乏执行人民民主的社会环境和公民缺乏民主意识,那么再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公民也不会把它们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在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过程中,提高公民的素质、增强公民意识,才能引导公民自觉参与到社会治理创新中去,实现国家治理体现现代化。而且,不断提高社会治理创新水平,也能够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求政府更好的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然而,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治理创新要求“政府建立起一个能够与公民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模式”〔3〕,这样就要求公民要积极参加到社会治理中来,在实践中公民自身素质自然就会逐步提升。

三、社会创新视域下公民素质亟待提升

目前,在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虽然我国公民的治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公民意识逐渐觉醒,但是缺乏自主性,对自己的主体地位认识模糊,参与欲望不够强烈。而且,公民受机会主义思想腐蚀严重,只关心与自己切身相关的眼前利益,不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参与意识十分淡薄。受传统专制思想影响、社会公共领域缺失,一些基层公民习惯于被控制与统治,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切身利益问题缺乏批判和监督精神。基层公民自己主导公民治理难度大,参与决策和治理的能力亟待提高。而且,在社会治理中,许多公民喜欢搭便车,严重影响了社会治理的效果。我国广大基层地区,公民受教育水平总体较低,严重阻碍了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能力的培育。当前,我国的政治制度还不够完善,不能保证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渠道的畅通,而且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公民对社会治理的影响力不足。“社会组织发育是是否完善是检验人民群众的能力和社会公共领域发育是否完善的试金石”〔4〕。虽然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起步晚、缺乏制度保障,作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载体,不能承载起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重任。在社会治理视域下,无论是公民自身需要,还是现代政治社会发展的要求,都要求进一步提高公民自身素质。

四、 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公民素质提升的路径选择

变革当代中国政府和公民的社会关系,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创新,“需要众多的行动主体积极互相合作、共同参与到公共事务的治理中去”〔5〕。然而,公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社会治理创新的顺利推进。不但公民自己要提高自己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而且社会也需要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共同提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能力和素质,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加强对公民的教育、完善社会治理制度、积极引导公民参与社会实践对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一)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加强对公民教育,提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每个公民从一出生开始,就会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在不同的环境中接受的教育不同,必然影响公民做出不同的选择。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每个接受不同教育内容的公民之间的差异会引起矛盾,甚至导致社会突发事件。特别是我国留学归国人员容易受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公民的教育,把公民意识始终贯彻到教育过程中,使公民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社会创新视域下不但要求公民积极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而且还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去,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从而,“使人民享有平等权利,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6〕。在教育过程中把权责意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完善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规范,提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保障水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会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体系的概念的提出,给公众参与社会治理赋予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和政治意义”〔7〕。目前,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缺乏制度保、缺少法律支持,参与的渠道不畅通、程序也不规范,公民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尊重,这些都不利于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能力的提高。社会创新治理视域下,加强对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对于完善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路径、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意义重大。而且,公民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缺乏对参与治理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不知道通过何种渠道参与治理,公民对政府信息缺失的认识渠道不足,现有的经济条件也限制了公民能力的提升。因此,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加强对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制度的规范,能够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保障,促进公民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提升公民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和素养。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提出,为公民法律素养的培育提供了契机。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使每一个公民能够参与经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与法律意识。在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要求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只有在法治实践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培养公民的法律素养。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切实保障公民有效行使选举权、管理权与监督权,从而使公民在政治实践中自觉树立法律至上,自觉提高自身法律素养。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公民只有行使自身的权利才能更好的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只有在参与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参 考 文 献〕

〔1〕刘雅静.社会治理创新理论蕴涵、实践困境与路径探寻〔J〕.理论学刊,2014,(10):42-4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73.

〔3〕赵瑜.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程中培育公民素质的路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02):48-49.

〔4〕史云贵,冉连.中国特色公民治理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运转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论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4,(01):49

-53.

〔5〕钱宁.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社会福利的新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2014,(09):73-77.

第5篇: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范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进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部署,全面安排我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切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创造良好环境、凝聚强大力量。

刚才,宣读了《关于成立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同志传达了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进大会精神,对我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关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张家堡街道负责同志分别作了表态发言;最后,广亭书记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握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新形势;理清思路,明确方法,健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新体系;抓住关键,积极实践,开创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新局面等三个方面作了重要讲话。会后,各街道、区级各部门要迅速传达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的重要部署上来,充分认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扎实做好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工作,确保我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下面,就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是在齐抓共管上下功夫。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涉及领域广、涵盖内容杂、牵涉单位多,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因此,全区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各街道、区级各部门要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相互支持、协作配合。首先,要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上下功夫,做到区、街、社区(村组)三级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其次,要在多方参与、合力推进上做文章,确保各项工作快推进、快落实,见实效、见长效。第三,要不断增强社会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科学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善机制、统筹推进,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在创新工作上出亮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一项崭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核心又是创新。因此,领导干部要努力掌握社会管理有关新理论、新知识,掌握科学分析社会形势的方式方法,把握社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找准社会管理创新与全区工作大局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围绕创新做文章,狠抓突破出亮点,确保各项工作形成新经验、取得新成效。市委召开了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进大会,会上印发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市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工作——十大工程实施意见》两个文件,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根据各自工作的实际,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全市打造“先人一步、高人一筹”的新亮点,在全省、全国开创“叫得响、推得开”的新经验。

三是在推动落实上见成效。各街道、区级各部门要把社会建设和管理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加强形势分析和政策制定,加强工作部署和任务落实,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保障发展、务实增效,全面推动社会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要严格落实领导责任,迅速细化分解任务,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细化到点、责任到人,扎实有效地推进工作落实;要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大力推进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载体和手段途径的落实,以全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来验证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效果。同时,要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社会管理创新有成果、工作成效有提升、人民群众得实惠。

借此机会,我再强调几项工作:

一是要全力抓好经济社会各项指标,确保实现“双过半”。现在距6月底只剩下短短的30多个工作日,各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任务,砸实责任,紧盯目标,狠抓落实,各项重点项目要加速赶超,各项经济社会指标要力争排名靠前,确保提前实现“双过半”。

二是要加大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全面提升形象。作为世园会门户和行政中心所在地,我区的城市管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考验。大家要全面做好环境卫生整治、服务业提升等工作,特别要在渣土车整治、市容保洁、扬尘污染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决不能出现任何影响形象的事。

三是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当前,个别村安置项目虽然举行了开工仪式,但工程建设进度缓慢甚至出现了停滞现象。对此,各街道、区级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安置回迁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对已开工的项目,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群众按时回迁;对未开工的项目,要集中力量解决拆迁中的遗留问题,加快手续办理,确保项目早日开工。

第6篇: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范文

党和国家提出了要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并明确了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法治保障”要求。那么,社会管理创新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首要方面是理念的更新,另一个是方式方法上的转变。当前社会管理的方式存在一个显著的矛盾性发展,即管理设备与技术越来越先进,然而管理手段却依然像过去那样粗放与粗暴,暴力执法经常被人们所诟病。究其原因是,虽然社会管理设备的性能是提高了,但我们在社会管理理念上却没有与时俱进,作相应的调整与转变。如,我们早就提出了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但是有些管理者和执法者缺乏严格依法办事的精神,把法律当作管理老百姓的工具,某法律对自己的管理工作有利则要依法执行,如果对己不利则放置一边。他们仍然没有从最为根本的观念上进行转变,对社会管理法治理念存在诸多误区。中央已提出要用法治思维武装领导干部和管理者的头脑,要用法治方法化解社会矛盾,但由于法治理念未及时更新,尚未来得及对社会管理法治的支撑要素做出相应的调整。而社会管理法治理念的及时更新,则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动力与引导,促成社会管理创新内外部动力的一种及时回应,这种回应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稳步推进。

二、法治理念更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

前已述及,我国现阶段社会管理创新需要理念的更新及社会管理方法与方式的转变。理念的更新是首要的,这是因为理念更新是行动创新的先导,人们的思想和眼光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一个没有法治思维的领导干部,很难想象他在解决所遭遇的社会管理问题时会想到用法律解决问题;人们具有不同的法治理念,就会对社会管理中的问题与做法有不同的认识,就会形成不同的法治实践效果。在目前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推进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法治理念,以全新的思维与眼光来体察社会,认识自己,以避免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发生重大偏差,把社会管理创新引向歧途。实现民主和善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为此,我们必须要严格依法办事,依照法律和制度管理社会;而这需要一种全新的社会管理法治理念的指引。哈耶克指出,“法治的意思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①换句话说,政府必须要法律的框架内活动,其社会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必须由法律授予,在社会管理过程既不能越权、也不能滥用权力、更不能怠行职责;要形成“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以及权力的行使由人民进行监督的意识与氛围。如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还固守原来的理念,如“权大于法”、“把法律作为管理和控制社会的国家”、“不严格依法办事”等,将会把社会管理创新引向歧途,无法达到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

三、法治理念更新是规范和保障社会管理权力的需要

社会管理政策的决定者和执行者均具有一定的权力,因而存在着社会管理权力侵害相对人权利的可能性,这已被现实中大量实例所证明。因此需要对社会管理权力进行必要的规制,其实规制也是一种保障。为达到规范和保障社会管理权力的目的,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社会管理人员进行法治理念教育,用正确的法治理念能够武装其头脑,使社会管理者树立依法行使权力和注重保障相对人权利等正确的社会管理的法治观,远离与排斥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滥用权力、侵害相对人权益的行为。二是将正确的法治理念具化于具体的社会管理制度和机制中,使社会管理的各项制度与决策能够体现现代法治观的要求,能真正保障公民权利。对社会管理相对人而言,具备正确的法治理念也非常重要。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要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这当然要求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活动时依法而为和自我克制,也需要相对人对法治理念的接受与理解,才能在权益被侵害时具有依法维权的意识,能采用合法方式维权,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四、市民社会的良性成长需要全新的法治理念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由政府统一安排和管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是日新月异,社会结构日益多元,人们的诉求更加多样,利益格局日趋复杂。传统的“全能型政府”、由政府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和创新是呼之欲出。于是,国家权力逐渐从一些领域退出,逐步构建起职能范围适度、组织规模适中的政府,在管理中是提供引导、指导与服务。

五、政府职能转变及法治政府的建立需要更新法治理念

我国传统的治理模式是以行政机关为主体,采用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一方面政府大包大揽,包打天下,另一方面政府应负责的公共职能却长期履行不到位;一方面政府承担一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社会事务,另一方面应该由政府履行的一些社会管理职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说明倚重行政手段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是弊端丛生。经济市场化、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市民社会的生成与发展等社会结构的变化促使政府要转变职能,要求变革传统的“一元化”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打破政府发号施令、群众被动接受的单向管理方式;我们要顺应社会结构发生的新变化重新为政府定位,形成多元多维、社会协同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形成公民人人参与管理,服从管理,并从中受益的格局。这需要全新的法治理念,建立法治政府,政府需依法治理,不能越权、不能滥权、更不能怠行职责。公民需要依法参与管理活动,依法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最终,在社会管理中充分体现民主,使社会管理成为政府与公民之间双向的互动的活动,政府与公民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六、结语

第7篇: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社会管理 创新 探索思考

2011年2月19日,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这标志着我国从“十二五”起进入了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时期。自从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以来,我们国家在社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

1.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繁重任务和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1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发生变化,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社会管理组织不适应。原有单位管理功能弱化,新的社区管理功能不完善,社会成员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低,社会管理缺乏组织依托。

(2)社会管理职能不适应。大部分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管理职能相继剥离并让渡给社会,而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建立,社会问题自上而下的解决遇到了“断裂层”。

(3)社会管理体制不适应。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转变,既是社会管理单元从工作场所向居住场所的转变,也是社会管理网络从工作场所到居住场所的转移,为适应社会流动加快趋势,必须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1.2随着社会结构剧烈变动,不同群体的管理难度显著增加,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阶层结构变动带来社会整合难。社会分层体系1走向复杂化、多样化,不同的社会主体力量内部出现了具有相对独立利益的不同阶层,具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利益诉求和服务需求。

(2)城乡结构的变动带来社会管理难。城市化快速推进,带来了城市人口的高集中度和高流动性。

(3)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社会服务难。“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大量出现,搞好就业服务面临新课题。

1.3随着利益格局调整重塑,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多,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利益的多元主体不断引发社会矛盾,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关系,在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中出现了新的利益分歧和利益冲突,这是社会管理的新课题。

(2)利益的变化曲线深刻影响社会心态,当前社会利益格局调整更多的是结构性调整,既有你多我少的问题,也有你增我减的问题,过去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是“既患寡又患不均”。

(3)利益的差距拉大容易隐藏社会风险,在利益格局重塑的过程中,“铁饭碗”破了,社会失落感增强;“泥饭碗”多了,社会平衡感打破;“大锅饭”少了,社会归属感减弱,一些人甚至心理失衡、道德失范、情绪失常,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实践活动,必须全面把握、统筹推进

我们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坚持继承与创新统一,促进服务与管理融合,建立健全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2.1强化社会管理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不断在健全服务体系中丰富社会管理内涵,在完善服务模式中提高社会管理效能,在突出服务重点中破解社会管理难题。

(2)坚持社会协同、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基层群众的协同参与和自治互律作用。

(3)坚持统筹兼顾、依法管理。既统筹各方利益诉求、兼顾各方群众关切,又依法回应社会诉求、保障社会权益。

2.2夯实社会管理基础

(1)加强组织建设夯实组织基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政权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建设和自治组织建设。

(2)优化社区服务夯实社区基础。坚持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使社区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沿、构建和谐社会的阵地。

(3)提高工作水平夯实工作基础。改革街道社区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综合管理服务格局。

2.3创新社会管理体系

(1)构建法治化的制度体系。坚持科学立法,推进严格执法,保障公正司法。

(2)创新人本化的保障体系。坚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重点,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创新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实现政府尽责服务、社会志愿服务、市场提供服务相衔接。

2.4健全社会管理机制

(1)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创新社情民意表达方式,拓展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2)健全情绪疏导机制。认真研究社会心态,积极回应人们关切;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及时疏导网络民意。

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推进社会管理最薄弱的环节着力

3.1围绕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着力“治安”

公共安全是社会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涉及领域越来越广,影响因素越来越多,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责任制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3.2围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着力“治差”

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人口管理的重点是流动人口管理,必须充分考虑大量流动人口的服务需求,积极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好服务环境差、服务功能差、服务水平差和服务效率差等方面的问题。

3.3围绕民生权益保障管理着力“治难”

社会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就是民生和权益的保障问题。社会管理加强了,民生工作就会事半功倍;民生权益保障了,社会管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当前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民生问题。

参考文献:

第8篇: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公共责任;法治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5-0148-07

程关松(1965-),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江西南昌 330077)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府选择性社会管理创新权的行政法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1BFX095)和江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责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llFXl4)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方式。社会管理创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新保障公民权利的社会体制和机制;二是培育和谐社会基础条件的公共责任。在公民权利与公共责任之间,社会管理创新领域尚处于各种经验和知识的竞争阶段。本文讨论的公共责任(shared responsibility),它建立在个体责任基础之上,属于形成性而不是构成性的责任范畴。公共责任既可以以个体权利的方式进行分配,也可以以个体责任的方式进行分配。它既刻画了公共责任的公民权利和个体责任来源,也勾勒了公共责任的形成轨迹。

一、功能主义路数与规范主义路数视阈的公共责任

关于如何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我们可以归纳出两种不同的路数:

一种是功能主义的路数,继续延着“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径进行反复试验,在反复试验中提炼出社会管理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再将其法治化。支持这一路数的依据,是我国悠久的实践论传统和改革开放以来反复试验的成功经验。这一路数在改革开放初期,受到国家鼓励且成就显著。但在依法治国方略业已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之后,这一路数将加剧“良性违法”悖论。同时,实践也证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反复试验创新之路的边际效应已显示出来。因此,在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筹划上,继续选择这一路数的可能性受到限制。但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这一路数会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微观领域保留下来。

另一种是规范主义的路数,即“改革顶层设计”的路数,它将成为我国未来社会管理创新的合法性基础。我国社会管理创新路数的转变,是改革开放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的社会管理创新将更多采取先立法、再创新的方式。“摸着石头过河”的路数,将逐步被“改革顶层设计”的路数所替代,它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将受到限制。

功能主义路数以权力下放为核心,它一方面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也加速了集体责任的瓦解、公共责任的缺失。申言之,功能主义路数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的同时,并没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公共责任体系。功能主义路数取向于公共责任的自我克减或自我繁殖,使公共责任处于变居不定的流动性之中,而其法治化缺乏成熟的先决条件,加剧了个体权利与公共责任之间的矛盾,在社会建设领域留下了结构性紧张。规范主义路数取向于个人权利与个人责任、个人责任与公共责任、公共责任与国家责任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关系只有在规范成熟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因此,规范主义路数的关键是公共责任的法治化。它坚持社会管理创新在设定、添加或克减公共责任时,必须满足正当性与合法性的要求,规则缓和只是严格约束条件下的例外。

二、社会重构模式与社会治理模式论域的公共责任

我国的社会管理创新存在两种模式,都是在功能主义路数中展开的。

第9篇: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创新社会管理;开放式社区;社区管理

就社区管理工作指出:“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于开放式社区而言,其管理工作始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原因在于开放式社区建成时间较早、基础设施落后,使得社区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直接影响居住于此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寻求提高开放式社区管理的有效措施不仅暗暗契合了讲话精神,更是在实际行动上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开放式社区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定位

“错位”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是社区管理工作的重要主体,前者为基层政府派出机构,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并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而后者则是根据社区居民意愿成立的自律机构。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社区管理工作“去行政化”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但是对于开放式社区而言,在管理上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在此方面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定位“错位”,具体表现为街道办事处将社区居委会视作是下属机构,诸多行政性质的工作由后者来完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下放给社区居委会的管理权限却并未彻底落实,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1]。尤其是社区居委会属于自治机构,无论是隶属关系还是行政归属上均需要保持其独立性,才能够真正体现出社区居民自治的真实意愿,此种定位势必会对开放式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带来损害。

(二)资金匮乏

由于社区管理工作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是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而提出的新议题,因而在具体运作上尚处于摸索阶段。开放式社区管理工作时至今日尚未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而其所需要的发展资金严重依赖于财政拨款。随着社区服务内容的多样化,社区警务室、社区帮扶中心等相继建立,但是与其运行有关的经费却并未下拨至开放式社区,使得其管理工作内容更多,下拨资金却并未明显增长[2]。即便是已经得到了财政拨款,在使用上仍然无法绕过街道办事处这一环,无论是工作人员薪金支出还是报销费用均需要以申请表的形式提请前者审批,最终形成经费申领困难的局面,所以在创新社区服务内容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开放式社区管理工作需要更新的内容更加多样,资金的匮乏势必会导致后者的发展步履维艰。

(三)公众参与积极性不足

公众参与(PublicEngagemen)是指社会组织、人民群众、企事业单位、个人在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为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社区管理工作前行的主流趋势[3]。然而,对于开放式社区管理而言,公众参与积极性不足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突出性问题。一方面开放式社区并没有明确的建筑结构与周边设施相隔离,具有“非闭合性”特征,所以难以在空间上界定居民是否属于该社区。另一方面既往社区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工作方式并未考虑社区居民、社会公众的主观感受,使得二者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沟通,社区居民或社会公众普遍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表示不满意,对其一言一行或者是社区管理工作存在着较大的抵触性,调动公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目的自然无法实现。

(四)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开放式社区建成时间较早,从事社区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而步入21世纪后社区管理工作无论是专业性还是服务性均需要与时俱进,以此来满足时展需求。此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社区管理从业人员显然已经无法胜任社区管理工作需要。另外,虽然当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连年提高,但是绝大多数开放式社区工作人员的指派依然由上级职能部门统一安排,并未采取公开招募的形式,造成具有专业知识、高学历的人员难以被纳入到社区管理队伍建设工作中,最终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局面。

二、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提升开放式社区管理水平的举措

(一)明确定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逐渐成为了社区管理的主体,社区办事处负责行政工作、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及物业公司负责社区管理工作的定位越发清晰。所以要想提升开放式社区管理水平,就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该定位思想,将行政管理与社区管理相剥离,在实现去行政化色彩的同时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程度。具体内容如下:社区办事处除了必须的行政工作外不得干预社区管理工作,而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承担社区管理的主体角色,公开选聘并监督物业公司提供的物业服务,在明确各自分工基础上强化社区管理与服务能力。

(二)完善财政保障机制

开放式社区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人员配置均处于明显的滞后位置,所以在大力兴建基础设施、构建管理队伍时需要更多的资金扶持,所以在资金划拨方面就需要充分结合其发展需求,根据本年度开展的社区管理服务项目及内容予以转向划拨,并积极完善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会员关于开放式社区划拨资金审查制度,对下拨给开放式小区主体的资金整个使用过程、所有环节进行监督审核,强化监督管理以力争做到专款专用[4]。此外,开放式社区应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例如商业空间、儿童活动场所、运动场地等来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提高商家关注度,通过合作经营的方式来拓宽资金渠道,在财政拨款之外寻求其他能够为自身“输血”的资金渠道,以满足社区管理所需,力争实现用最低的管理成本来收获最佳的管理效率,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感的目的。

(三)推动公众参与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公众参与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满足社区内居民需求,所以促使公众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为时展的必然趋势。针对开放式社区公众参与积极性低的困境,应着重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做好公众参与的宣传工作。在开放式社区内各个醒目位置张贴与公众参与相关的报道、海报、宣传画等,促使社区内居民无时无刻不处于公众参与的宣传氛围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于公众脑海之中确立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尤其是应着重向公众强调,参与社区管理属于其拥有的合法权利,在民主自治下畅谈社区管理对于推动民主社会前行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将与居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项目及时对外公布,引导公众对整个项目进程予以监督并积极献言献策,同样有助于提高其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

(四)完善社区工作人员准入与培训机制

步入二十一世纪互联网时代后社区管理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紧密结合,将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整合在一起的“智慧型社区”势必会成为未来社区的新形态[5]。而越来越多高新技术的应用必然对社区工作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放式社区管理工作中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招募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加入到管理队伍之中势在必行。此外,针对已有社区工作者开展职业技能再教育培训工作,将最新管理经验和理念、现代技术应用技巧等内容传递给后者,以考核的形式淘汰跟不上时展需求的人员,同样有助于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传军,白旭阳.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的流动人口管理———以北京市X区为例[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15-120.

[2]曲玲玲.社会治理体制创新视阈下社区建设实践模式选择———基于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路径与机制角度[J].经营管理者,2015,(36):354-355.

[3]夏延芳,陈必真.创新社会管理视角下破产企业社区重建研究———基于成都市某三家国有企业单位社区的考察[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58-63.

[4]张天竞.群众工作视野下的社区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以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虹储居民区为例[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