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堂教学设计论文范文

课堂教学设计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教学设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堂教学设计论文

第1篇:课堂教学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建立一条新型高质量教学之路,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只有教学更加的高效才能符合教师的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之路。在高中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小学音乐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可以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的提高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水平。[1]

一、有效提高学生小学音乐学习兴趣

传统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对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提高学生的小学音乐学习兴趣,才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入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小学音乐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深入全面的了解,努力营造课堂中友好、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精神饱满的配合教师的讲课教学。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抽象化的小学音乐概念,教师要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些概念加以解释,保证学生可以有效的吸收深奥的小学音乐知识。[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小学音乐概念,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在课堂之间的互动交流,保证学生的疑问可以及时得到解答。课堂教学的幽默感养成十分重要,可以有效的拉近师生之间的确距离,有效的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学生无心理负担的轻装上阵,自然也能够学得更好![3]

二、小学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对于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引导,对于学生来说,课堂学习合理的场景教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走入小学启蒙的音乐世界,有效的感受到小学音乐学习的价值。教师在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好合理的小学音乐互动互动,引导学生可以对小学音乐互动进行自主思考。行之有效的课堂互动,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形成有效的小学音乐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互动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好学生的实际生活,尽可能的将生活中的常见音乐列入课堂小学音乐互动中去,并且要保证提出的小学音乐互动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只有具有深度与广度的小学音乐互动,才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小学音乐审美能力的养成。[3]课堂中好的小学音乐互动,不单单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小学音乐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更快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的小学音乐审美能力的快速形成,且能帮助学生解决实解生活中的互动处理。[4]新课标下小学音乐应用题的解题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把应用音乐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从细微处对音乐进行思考,学生在发现互动关键后,继而迅速解答老师提问,帮助学生形成解决此类音乐的解答思维。教师要设计相应的音乐交流互动,有效的发挥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质量。

三、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办法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上开展具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对于新课标下小学音乐的教学来说,必须要对学生的教学做到因人而异,才能够发挥出较好的教学成果。在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设计做到精练、准确,选择最易被学生接受的讲解方法,对音乐进行详细说明。[5]课堂音乐的精讲,实际上就是教师在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详细的深入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效的调动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思考,让学生的音乐思维得到有效的发挥。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的掌握好小学音乐概念的定理与应用,坚持学习过程中的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知识水平,展开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同时加大小学音乐练习的布置,帮助学生不断进步。[6]教师小学音乐练习的布置不能在量上取胜,必须要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布置和教学相关的小学音乐作业,对小学音乐作业的难度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合理布置。小学音乐练习的布置要尽可能的精练、适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认真对学生的课后练习题与复习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确定好适合课堂讲解使用的练习题,以及课外适用的练习题。[7]教师要对所有的题目进行改造,帮助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内容的归纳、总结,帮助他们形成思考、探索、思维发散等多种审美能力的养成。在小学音乐教师的精细设计教学环境下,教学过程更加重视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知识特点,对训练题努力做到深入浅出,以有效帮助学生对题目进行理解掌握,形成他们的新课标下小学音乐学习。

四、总结

综述可知,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非常重要,需要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努力用心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设计结果。教师在发现学生的差异之后,要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析,适度改变小学音乐题目的练习,让学生可以更加迅速有效的掌握小学音乐知识,并形成小学音乐审美能力,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尽可能的做到学以致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轻松的课堂知识消化,以形成更加新课标下小学音乐的小学音乐学习效果。

作者:王莉 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张敏.小学音乐教学中创造教学的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

[2]刘艳梅.在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腰鼓表演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

[3]林菲凡.浅析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J].时代教育.2016.

[4]刘伟阳.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6.

[5]季莉丽.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J].祖国.2016.

第2篇:课堂教学设计论文范文

本次课程学习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类型符号、工作原理以及特性曲线。教材选用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模拟电路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放大电路,而构成放大电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器件就是半导体三极管。本次课安排在半导体、PN结和二极管之后,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再对三极管的结构、电流放大关系和特性曲线进行学习,同时也为下节课学习三极管的各种放大电路打下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2.1情感目标

从三极管的应用出发,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及热情,学以致用。

2.2知识目标

理解晶体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掌握三极管的放大条件。掌握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电流分配关系及其特性曲线。

2.3能力目标

教学过程中体现由表及里、兼顾内因和外因、化繁为简等思想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实验、分析、总结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是三极管的结构、电流放大条件及其分配关系、特性曲线。教学难点是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规律。

4教具和方法

教具采用黑板、粉笔、多媒体幻灯片、多媒体视频以及三极管实物辅助教学情景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引导思考教学法、讲解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5教学过程设计

5.1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引出扩音设备,引发学生对新学习课程的兴趣。然后给学生介绍扩音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一个设问“什么样的器件能够实现这样的功能呢”,引出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半导体三极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同时也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此处加入关于三极管发明的一些知识。

5.2讲授新课

接着给学生演示一些常用的三极管实物,告诉他们正是这些小小的器件实现了电信号的放大,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课件给学生介绍三极管的封装,以及不同封装分别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根据认识事物由表及里的规律,认识了三极管的外形,下一步给学生介绍三极管的内部结构。结合多媒体课件介绍三极管的结构及其符号,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三极管三区、两结、三极的基本构成。提出问题“:三极管犹如两个反向串联的二极管,能否将两个普通的二极管串联起来组成三极管?”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对三极管内部具体结构的学习。将三极管的内部结构比喻为汉堡,通过与汉堡的类比加深学生的印象,并告诉学生三极管的这一结构特点正是它能够进行放大的内部条件。那么,具有这种结构特点的三极管就可以进行放大吗?实际上,三极管进行放大除了结构特点为其放大提供了内部条件外,还必须满足一定的外部条件。接着给学生介绍外部条件,正是认识事物需要同时兼顾内因和外因思想的体现。同时当学生对三极管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后,下一步学习三极管的工作原理。首先重点强调三极管放大“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这一外部条件,以及具体电路中如何保证这一条件实现,加深学生对这一条件的记忆。下面介绍这一节课的重点内容,三极管内部电流的分配和放大关系。为了避免枯燥的公式推导,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和掌握三极管内部电流分配关系,在讲台上演示实际的三极管放大电路,通过改变电位器阻值,测得一系列发射极、集电极和基极电流数据。启发学生观察测得的数据,得出三极管三个电流之间的关系。这样繁琐的推导过程被简单直观的实验所代替,体现认识事物由繁琐到简单的客观规律,而学生通过实验和自己观察总结出的结论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三极管内部电流的分配关系IE=IC+IB正是基尔霍夫定律的体现,而IC=βIB正是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的体现。通过设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引起学生的思考。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这一现象是由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规律决定的。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规律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直观地演示载流子运动的复杂过程。对照多媒体动画分发射、复合和收集三个阶段给学生介绍这一过程,同时与学生一起推导三极管运动过程中内部电流之间的关系,得出与实验完全吻合的结果。另外,可以再播放一段三极管内部载流子运动的视频,帮助学生回顾和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一难点内容。

5.3思考与讨论

设计两个思考题:(1)既然三极管具有两个PN结,可否用两个二极管相连以构成一只三极管?(2)放大电路输出端增加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加强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5.4小结

通过提问与学生一起总结本次课的内容,并通过板书加深印象。

6教学反思

(1)课堂中通过一段音乐引出扩音系统进而引出新课程三极管的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用实验的方法代替复杂的公式推导,用更直观的实验数据加强学生对三极管电流分配关系的记忆;(3)用直观动态的多媒体视频演示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过程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也活跃了课程气氛。(4)教学过程中体现了由表及里,兼顾内因和外因,化繁为简等思想,除了注重学生对所讲课程的学习,更注重学生认识事物能力的培养。

7结论

第3篇:课堂教学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 问题探究 小组讨论

主题背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要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展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通过学习获取历史基本知识的能力;通过阅读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推崇,因为它有利于提高高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其带来的许多有效效应已为教师所认同,在这样的背景下,问题探究和课堂小组讨论的有效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是《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本课选自人教版新编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三。

1.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对教师的依赖比较严重,尚未养成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习惯。

2.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社会经济现象是由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这一内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

情景描述:

1.提出问题

师:板书问题:1.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为什么这样说?你认为该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2.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说失败了?失败原因是什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讨论,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开始认真看书、归纳,前面的问题基本能顺利解决,但谈到如何评价时,有一位学生突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说是近代化的开端,就说明发挥了作用,为什么又说它失败了?”这个问题引起全班学生的争议,在备课时我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但看到学生兴致勃勃的样子,我临时做了调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我根据各组情况做适当的指导。

2.展开讨论

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很高,讨论非常激烈,有些学生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这在以往的课堂中是比较少见的。

3.展示结果

我让学生每个学习小组派代表发言,阐述本组的观点,学生展示的结果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他们不仅观点明确,而且非常全面,充分体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而且下课后还有学生在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反思与研究:

这个小小的插曲勾起我对历史教学现状的深刻反思。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讨论合作教学成为很受教师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因为它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灵活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因为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形式,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现象一:教师备课时对学生的情况准备不够充足

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注意更多的是考纲和教材的结合。然后想办法让学生读懂教材、掌握教材,并且能举一反三,根据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却忽视了课堂的主人――学生,教师的先入为主,造成对学生情况的掌握不足,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讨论题目并不符合学生情况,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所以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欠佳,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现象二:不相信学生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十分周到地设计好了课堂教学的内容,甚至包括过渡语,但是却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另外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很少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一些超过教学设计范围的问题,就会被教师“下课再做讨论”等借口搪塞过去,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不放心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

现象三:小组讨论流于形式

小组讨论相对来说是比较新的教学手段,还处于探索阶段,课堂中经常出现因为问题设计不当,学生参与不积极等因素使讨论流于形式的情况。或者从表面现象来看,讨论似乎非常“热烈”,但却没有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学生们只是漫无边际地乱谈一通,讨论并没有真正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也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现象四:讨论中存在“看客”现象

在课堂讨论中有一部分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他们不愿意加入讨论行列,只在旁边充当“看客”,也有的学生已经总结出了自己意见和结论,但并不积极发言,而是“各自为政”。这热闹的课堂讨论的背后是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

提出建议:

基于以上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1.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在要仔细研究考纲,认真钻研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科学地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这样就能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事可干,真正体现出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一节课结束时,告诉学生下一节课的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在预习时单独思考,使他们在下节课的讨论内容更有针对性。

2.课堂上教师要及时引导,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认真观察和倾听,追踪学生讨论的进程,因为学生在讨论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出现某些史实上的错误,这时教师要及时介入,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走出误区。其次,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使各个小组的讨论始终紧扣主题。

3.教师要做好总结

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本节课的讨论情况及时总结,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恰当的评价。如对优等生要从严,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中肯地指明其不足的地方,使优等生学习有方向;对于后进生要从宽,及时地肯定他们的闪光点,以便使后进生学习有信心,这样就可以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够有成就感和方向感,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问题设计--独自探究―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的教学实践,使问题探究和学生合作讨论有机结合,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4篇:课堂教学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现代化教学;课堂教学设计

不可否认,现代化教学工程的实施,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的思维定势,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诸多有利的条件,使课堂教学设计充满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使其在课堂教学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松散性、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本文以现代化教学为背景,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用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思路对当前课堂教学设计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以崭新的视角对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最终给出了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希望对现代化教学工程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现代化教学条件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分析

可以说,将课堂教学设计应用于现代化教学的实践,目前还算是一种较新的尝试。笔者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对部分科目内容进行了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现对实践的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1现代化教学条件下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势

笔者将课堂教学设计技术应用于《机械原理设计》和《机械基础》科目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及其应用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效果是好的,是成功的。

1.1.1课堂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等现代教育思想。由于教学设计以“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服务”为宗旨,无论是教学信息的选用与组织,还是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都是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这种课堂教学设计指导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高度的自,能够主动参与,并且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进行学习和提高,这样,学生真正获得了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这种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这也恰恰符合建构主义课堂教学设计理论的要求。

1.1.2课堂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简单地说,课堂教学设计相当于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一个可执行的“处方”,它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备课活动,是一种更为系统的教学设计技术。课堂教学设计注重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有价值的所有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地分析,使教学能够整合各个学科内在的知识体系,并将这些学习资源提供给每一位学生,从而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纵向与横向学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了长久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大有益处。另外,由于课前充分的设计准备,即使在课堂上出现突发的事件,教师也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启动备用的教学策略,做到对教学计划的合理调整。因此,无论是在提高课堂知识传授效益方面,还是在增强学生能力生成效益方面,课堂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都不可小视。

1.1.3课堂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更加科学合理。我们大部分教师都习惯于讲课与考试测评的分离,认为只有课终的考试评价才是学生是否学好的依据,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甚至走进了“我教我的,你学你的,他考他的”的“教、学、考”相分离的误区,这与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相去甚远。而课堂教学设计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进行这种形成性评价的时机,以及如何进行评价,如何将评价的结果反馈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完善,从而使课堂教学思路更顺畅,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更融洽,也迎合了现代化教学对课堂“教、学、评”有机结合的要求。因此,课堂教学设计无论对教师进行教学、指导教学,还是对学生学习、建构知识都是非常有效的一项教育技术。

1.2现代化教学条件下课堂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化教学工程的实施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诸多有利的条件,使课堂教学设计技术更具优势,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由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仍处于起步尝试阶段,教师对这一教育技术的掌握并不很到位,在设计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所以笔者认为,认真地分析这些在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提高教学设计技术的应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2.1课堂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活动相脱节的问题。即课堂教学设计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教学活动没有按教学设计程序进行的现象,教学设计是一回事,教学活动又是另外一回事,两者是并行关系,而不是指导、反馈、执行相统一、相协调的关系。产生这一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教师对课堂设计过于理想化,片面地追求现代化教学的形式外显而忽略了教学的实际内容,对教学情况把握不准,没有客观地分析影响课堂教学设计的各种客观因素,比如对教学资源的开发、选择,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认知风格的分析,对教学任务的分析等等。另一方面,受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教学设计主要依赖的是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具体的内容,而不是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主要因素进行。所以即便是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但由于与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相左而出现课堂教学无法继续的尴尬,从而使教师放弃教学设计的指导,又回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这样,课堂教学设计的工作就变成了“吃力不讨好”的无用功。

1.2.2教师对在教学设计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自身角色认识不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次序。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摆脱不了传统教学的束缚,既想按照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进行,又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产生一种无从下手的无奈,致使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过程出现比较混乱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的认定,现代化教学的实施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要求教师从“台前”转到“幕后”,教师既要做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又要做教学设计的组织者、执行者,还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课堂中主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引导、指导的作用。认识了教师的作用,还要有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精神,不断的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在实践中增长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质量。

1.2.3部分学生对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排斥,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从属技能不能满足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使学生失去学的信心,并产生排斥心理。为此,我们尝试采取了一些措施:1.指导学生掌握如何自主获取信息的技能,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脑,接受多重刺激,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2.帮助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学习信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3.把当前的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交由教师或班集体共同讨论。4.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与研究的方法、过程与手段。5.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并参与同学间的竞争,使学生在成果的展示中获得成就感。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为逐步实施现代化教学奠定了基础。

另外,还存在课前教学准备活动不充分造成教学设计执行中断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放,现代教学手段的丰富,现代教学方法的千变万化,使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往往会有一些盲目性的选择。而教师在课前的准备确不充分,比如,没有对所选的媒体播放工具的功能进行熟悉,没有事先检查教具是否完备,没有对学生上课前的情绪状态进行了解,没有对学生的前期知识学习掌握的情况进行摸底等等,这会对教学活动的实施带来一定程度的阻力,甚至会使课程被迫中断。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分析、解决,为课堂教学设计在现代化教学的课堂上大展异彩而努力。

2.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教学设计的技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设计的理论,我们认为,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2.1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系统性原则

教学的各个要素与各个环节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对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资源进行整体协调、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科学安排,这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所决定的。系统性原则要求课堂教学设计,一是做到各个教学要素内部的有机结合,二是实现教学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融合。这样,教学活动程序运行的才能更加有序、更加稳定。

2.2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客观性原则

课堂教学设计包含了大量具有客观属性的因素,比如,真实的教材内容及相关的知识信息,教师的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的能力,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其从属技能的掌握,现有的教具、教学条件等等。因此,客观性原则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的特征之一,它要求做到对教学过程中的各因素进行客观性的评价,从而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客观性的教学资料,使教学设计的目的更具针对性,并在应用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2.3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建构性原则

“为建构良好的认识结构而教”是现代教学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启发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教师按照学生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与规律设计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习惯。

2.4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指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主体性的发挥与发展是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内在联系的。因此,教学没计要注意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状态,唤起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进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2.5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可行性原则

课堂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将这种设计应用于教学实践,因此,可行性是衡量课堂教学设计是否优化的又一个重要指标。可行性就是由教学设计将教学理论与具体的教学实践连接起来,真正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科学”的作用,使其一方面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际,另一方面又可以丰富和完善教育理论,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设计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2.6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开放性原则

一方面,课堂教学设计在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干扰性因素,课堂教学的设计不应过于程序化、模式化,而应留有教师现场发挥的余地,充分调动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也必须是开放性的。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有着极强的个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形成性目标决定了它的评价标准不可能是一个僵化的教条式的标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也是难以预测的;一个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也不可能涵盖众多的教与学的行为。因此,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可能用一个既定的标准来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行为,必须为评价者的评价留有余地。

第5篇:课堂教学设计论文范文

产品设计是人类为了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把头脑中的一些物体通过处理变成实际的物体的过程。实用性、价值性和美观性是产品设计的三大因素。创新是人们结合自身经验改变客观事物,形成新的事物的一个过程,认识性、实践性和全新性是创新能力的三个特征。

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1.充分认识产品设计课程。

以产品设计的有关内涵和产品设计中的创新能力为宗旨,教师可将课程设定为专业基础和专业设计两大课系。在专业基础课系中,以工业设计史等为艺术基础,以素描、色彩为表现基础,以二维、三维、多维形态为表达基础,以平面与立体为设计基础,从表现、表达到设计,可将产品设计基础课程划分为四大课程组群,即艺术基础、造型创意基础、形态表达基础和设计基础;根据产品设计所涉及领域的特点,教师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只能从二维到三维选几个侧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可主要包括设计心理学、小家电产品设计、陶瓷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整体把握课程内容。教学工作室经过时间的演变,优越性日益彰显,因此,在欧美教育强国中被广泛运用,我国一些院校也在逐步实行。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和诸多方面的限制,教学工作室步履维艰。然而,经过一系列的艰苦卓越的尝试,一些具有本地区和本学校特色的教学工作室已成星星燎原之势,教学工作室一般由教学团队组合而成,承担一定的课程组群教学任务,以完成某项教学研究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新模式,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的校外实践基地,形成学、研、产互动的良性循环系统;建立一套素质能力实践的模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特定的认识和实践,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通过阐述、制作和交流等步骤,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人为性地拓展,以便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能力得到提升。教学内容的创新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在教学中探索符合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学生知识的组成还不够系统,学习意识还较差,亦步亦趋地模仿操作,一旦教师停止指导,学生便会不知所措,这种现状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不断调动学生学习产品设计的热情和信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教师应摆脱对教学内容的限制,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常见的事物,然后实地参观一些设计单位,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产品设计与教育理念相融合。

结合产品设计的现在性和未来性,产品设计的创新能力是综合各个领域上,设计出形式新颖和结构完备,更能体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新产品,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归宿,这种过程需要学生在融会贯通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上才能实现,产品设计专业涵盖多个领域。因此,有关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多举并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但要大批量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难免力不从心,当然,一些天资颖慧的学生除外。结合教学现状,一些教师实施教学时,往往忽视学生的客观基础;或者让学生天马行空地想象,产品的实用性被极大地忽视;或者对创新能力的要求过于严格,造成很多学生对于创新望而却步,创新能力的教与学之间的矛盾被严重激化,人为性地把创新要求和学生的知识体系隔开;把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性也隔开,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是饮鸩止渴,极大地违背了用教学的客观规律来引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感悟产品设计的客观规律,把高等教育的普遍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效融合,逐步探寻出一条“传授———启发———引导”的课堂教学新途径,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锦上添花。产品设计的创新过程需要的是高级思维和客观实践的融合,鉴于产品设计的独特性,我们只能结合学生的客观情况,逐步诱导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创新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教师除了善于引导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外,把产品设计的一些新理念逐步渗透,以便不断完善产品设计的创新和教育理念的相辅相成。

3.产品设计要与客观实践相融合。

结合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践都是为了学生创新能力,宗旨是综合理解产品的各个要素整体把握创新能力,因此,在日常实践中要注重综合实践和具体实践。结合产品的功能而开设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需要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一种设计为模板,结合不同消费群体对不同功能的需求,来不断地反思,利用不同的功能设计不同的样式,以产品的不同功能来适合不同的消费人群,从而引导学生对这种设计模板部分或者全部的思考,进而实现部分或者全部的创新,这种方法比强调样式重要得多,这种方法不仅促进了技术的发展,产品更具有人文性,对于未来的产品设计也是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产品设计中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这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作者认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以纳入日常实践中。结合一些欧美设计强国成功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设计师更注重“以人为本”,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引领着世界范围内设计的潮流,这种人本思想也间接地推动了新鲜事物的诞生,这对于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很值得我们教师的思考。另外,我们也可以列举一些不成功的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去完善,同样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实现。在产品设计课程中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的场景,有利于拓展视野和愉悦身心,当学生临近毕业时,在企业实践中,通过接触一些成功的产品设计,给学生提供适合的工作岗位和实践项目,让他们尽快掌握设计方法和有关流程,通过实践与就业相结合,培养学生产品设计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产品设计要注重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勇于推陈出新,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探索教学,让学生在产品设计中有清晰的思路,让学生学会设计,学会创造,注重师生之间角色的互换,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围绕共同的目标,共同思考、共同进步,让学生在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形成独特的产品设计风格。

5.产品设计和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相结合。

在产品设计的教学改革,要注重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使学生从亦步亦趋中上升到创新设计,将创新纳入到相应的评价标准中。为此,教学评价模式需要积极改变,让学生自己确定产品设计的理念。教师通过积极评价,让学生丢弃一味的模仿,给学生营造充分的表达和自由的空间和时间,积极鼓励一些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让这些优秀的作品参加一些设计大赛,通过专家的指导,让学生明确产品设计的理念和流程,让创新的产品设计层出不穷。学生学习能力差主要是

三、结语

第6篇:课堂教学设计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势学;目标设计

语文,我们母语教育的支柱学科。其教学现状不理想的状态却让人无法释怀,究其根源,语文课堂教学大而空问题不容忽视。调查发现,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目标仍常常被忽略。在很多课堂上,有些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过于分散,更有甚者,有些语文教师的课堂根本没有目标可言,天马行空,任其发挥。由于失去了教学目标的约束,一部分教师的公开课上得自由而散漫,在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背后彰显出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既与部分教师错误的思想观念有关,更与部分教师对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误解有关。因此,笔者缀文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语文教学瓶颈的基点在于夯实目标教学。

我们仔细研读新课标,不难发现,夯实目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本来就是新课改的应有之意。因此共同探讨如何夯实目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亟须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参与。

一、旧话重拾,理性认识和看待目标教学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提出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以来,目标教学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所谓目标教学,是指确立教学目标后围绕目标实施教学并根据目标评价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过程。目标教学的称谓是我国为强调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故而称之。

具体而言,目标教学具有五个特征:一是以单元作为控制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将教材按照其内在的知识结构分为若干相对完整、独立的单元,在整体设计和分节授课的基础上,把单元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单元达标作为控制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步子,在实现单元目标后,再进行下一单元的教学。二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三是以异步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的教学只有尽可能适合每个学生的特征与需要,才有可能使不同的学生学会同样的教学内容,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为此,必须把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结合起来。四是以可控变量作为优化教学过程的着力点。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因素有些容易改变,有些则较难改变。教师要通过操作和调控那些较易改变的教学因素优化课堂教学。五是以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高效运行的保证。目标教学借助教学评价建立的自我反馈矫正系统,为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提供了监督保障机制。

二、研读新课标,厘清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

1.整合“三个维度”,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标尺。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三个方面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新课标强调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设置过程中就应力求做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一是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作出安排,做好引导;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2.协调“三个关系”,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特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师要正确地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首先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内隐性与外显性。由语文学科性质所决定,语文教学目标具有鲜明的内隐性和外显性。当然,教学目标的内隐与外显都是相对的,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不能为了使教学目标便于交流、测量与观测,而过分强调行为化目标的价值,也不能为了强调情感体验等内隐目标的重要,而排斥行为目标的价值。其次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收敛性与开放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越是低层次的教学目标越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达成;越是高层次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和情感发展目标,达成周期越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要具体、明确,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有些目标允许在较长的时间内达成。再次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预期性与非预期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处理好预期性目标与非预期性目标的关系,不失时机地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任何教育机遇。

三、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设置课堂教学目标

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理念为我们准确把握和设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提供了新思路。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完成与编者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充分考虑与学生的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师必须首先考虑到作者、编者的意图和语文教学的总导向性,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尤其是课时目标,它应该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链节,所有的课时目标之和就等于整个语文教学的总目标的完成。所以每一个课时目标必须像指南针一样坚定不移地指向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就要做到:

1.教师应多角度全方位理解教材,确立教学的侧重点。教师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这一点,对确定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师首先要仔细钻研教材,在多方收集教材反复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做到透彻理解课文,才能获得对课文的深层次感受。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通过多次阅读课文,教师体会到晏子和楚王的对话部分应是本文最精彩,也是最容易激发学生思维共鸣之处。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很自然就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晏子和楚王的精彩的对话,来体会晏子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唤起自身的体验。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显然就是通过体会对话语句中的重点词语来把握人物思想感情,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做到了这些,引导学生学语习文的目的也就很容易达到。

2.善于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从学生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认识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和发展点,将学生的昨天、今天、明天综合在一起,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不同个体对文本的解读是不同的,教师不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跟文本对话,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新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善于从学生学的角度,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这一方面去确定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我们的课时目标考虑较多的是教参,是考试的内容,是课文的内容,对教学对象考虑得少,对教学的导向性考虑得少,对教学方式考虑得少。过分的依赖教参限制了老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求知欲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思维的张力,活跃教学气氛,促进教学活动朝着高效快速的方向发展。

第7篇:课堂教学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 问题 情境 几何画板 实验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73-02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数学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广大教师不断更新理念、勇于探索,积极投身教改的洪流。但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理解还不够透彻,存在着热衷于操作层面上的外在形式的改革,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现象。我们看到在许多“新课改公开课”、“研讨课”,通常采用的比较多是合作教学、问题教学以及探究教学等形式,一些教师也不管合适不合适,一概分组讨论、交流,刻意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导致“讨论与交流”流于形式。这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学生真正从讨论与交流中获得的知识很少。然而并不意味着“讨论与交流”在一堂课中是多余的,科学的学习必须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我们要以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澄清所生的疑虑,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正式的科学知识。本文通过两个简短案例的分析,就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与交流”的问题设计提出一些看法。

1 教学案例及对比分析

教学案例一: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设置了如下的交流内容:

分析

问题1的第(1)个问题是对一个基本事实的确认,要么就是常量,要么就是变量,没有可讨论的问题,也没有可交流的内容。

问题1的第(2)个问题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答案太明显,没有任何思维层次,没有任何争议,不用讨论,学生都会有相同的答案。

问题1的第(3)个问题、问题2及问题3“函数关系”问的有点奇怪。这时急于讨论与交流“函数关系”,乃“无水之源,无本之木”。问题提出的时机没把握好,学生还没有储备足够的与问题相关的知识。

问题2与问题3的不具体、不明确,可能会让学生不知所云,使讨论与交流开展不起来。

教学案例二:借助几何画板画出函数的图象,并观察、、A对函数图象的影响。讨论:

1、y=sinx的图象通过怎样的变换能够得到y=5sinx的图象?

2、y=sinx的图象通过怎样的变换能够得到y=sin(x-)的图象?

3、y=sin3x的图象可以由y=sinx的图象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

4、y=5sin(3x-)的图象可以由y=sinx的图象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

5、y=sinx的图象通过怎样的变换能够得到y=sin(x+)的图象?

分析

从这几个问题来看,问题非常明确,有针对性,有层次性,贴近学生认知水平。

问题1、问题2和问题3把参数、、A对函数y=Asin(x+)图象的影响的问题进行了分解。通过对问题1、问题2和问题3分别讨论各个参数对函数y=Asin(x+)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研究问题的方法及方向;使学生获得了关于三个参数分别对y=Asin(x+)的图象的影响经验,为进一步讨论和交流问题4打下了基础。从交流情况来看,学生对前三个问题的讨论意见比较容易统一,但是三个参数对函y=sin(x+)的图象的综合影响(即问题4)中的平移量则存在不同的意见。这些不同的意见使讨论得以进一步延续下去。通过这个争议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去寻找为什么和别人的结论有不同的好奇心。

2 有效“讨论与交流”的问题设计

1.问题的目的性:问题的设计应紧紧围绕教学任务规定的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服务进行,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出发,力求问题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适应性。

2.问题的争议性:争议性问题可以在学生认知冲突点或学生学习新知过程中易混易错点设计。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会持有不同的观点,观点不同就会有争议,有争议就会产生讨论,有讨论才会引发交流。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讨论与交流必然与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联系在一起。

3.问题的确定性:给学生讨论的问题用词应准确、规范,含义明确,指向具体,忌用词深奥,摸棱两可。如果提出的问题表述过于抽象广泛,指向不具体,就会让学生不知所云,打击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使课堂陷入沉默。因此,用于讨论与交流的问题只有以具体、明确的方式提出,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

4.问题的适度性:设计讨论与交流的问题就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于或低于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讨论与交流,只有最接近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使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调用原有知识、阐述并交流自己的观点,从而在讨论与交流中获取新知,提高能力。

5.问题的层次性: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必须先分析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这种差异,通过设立多层次的问题,使每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不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的设计没有层次性就会出现一两个强势学生讨论得津津有味,弱势学生默默无语,思想开小差或破坏课堂纪律的现象。

6.问题的针对性:通过讨论与交流,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加深理解概念、明确数学规律成立条件的目的。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了解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讨论与交流的问题,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讨论与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探讨,实现信息交换,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以求得解决问题和深化认识的一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讨论与交流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课前、可以课中、可以课后,只要保证讨论的问题达到了上面所提到的要求,讨论与交流的有效性就能得到保证。虽然讨论与交流并非可以滥用,但是只要掌握了它实施的条件、原则、方法和时机,就一定可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8篇:课堂教学设计论文范文

经过一年的“理论实践理论”教学经验探索,撰写了探究式教学理论、五环节教学设计理论、多元教学效果测评在实践中应用案例,形成了具有较好实效的应用理论。在历时一月的应用推广中我课题组的理论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课题组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提升了业务素质和研究技能,学生在新型教学模式下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解题能力、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五环节教学设计多元教学效果测评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从简单地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中脱离出来,既要重视传授知识的结果,也要重视传授知识的过程和传授知识的方法。众所周知,教学设计决定了教学的效果,教学的设计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对于三维目标的研究是数学教学者的迫切需要和高中的数学教学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积极建构与新课程教学实践相适应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操作体系,为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提供支持,在新课程理念向教学实践转化过程中,使新课程教学目标得以落实,从而推动教学效益和质量得以提升,这是一项相当浩大的工程。本课题组承担这项浩大工程中关于三维目标之一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在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2第2章教学设计的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设计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重视学生课堂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也受到更多的重视,有了很多成果。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各个国家对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理论研究都在不断推进,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研究的却相对较少,基本上都是将教育学中教学设计理论加上数学的例子组合而成,忽视了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特别是针对性地开展某一知识模块内容的教学设计研究还很少。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学会主动地发现数学问题,确定并分析数学问题、合作意识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意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过程的效率和重视方法的选择,还亟待进一步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第一阶段采用文献研究法奠定理论基础、提升理论素养)。

(2)行动研究法(第二阶段采用行动研究法预诊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施问 题解决设想方案、检测问题解决效果、分析存在原因、提出改进设想)。

(3)抽样调查法(第二阶段教学效果检测过程采用抽样调查法,确保对象具有代表性、结果具有有效性)。

(4)经验总结法 (第三阶段采用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研究经验形成研究结论)。

2、研究的意义

(1)将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到具体的知识章节中,实现数学教学由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

(2) 通过教学设计研究,寻求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形成可操作性较高的教学设计理论。

(3)通过对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第2章第2节3个小节6个课时教学内容做教学设计研究给广大数学教师以教学设计上的参考。

(4)为研究其他教学内容的课题组提供借鉴素材,推动整个新课改教材的教学设计研究。

(5)通过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思考、研究,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研究过程

1、明确课题组成员,制定分工方案,课题组成员根据分工方案认真研读理论书籍、相关论文材料,做好读书笔记,奠定课题研究理论基础(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

我校承接课题后,积极组织我校数学教学一线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并于当月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制定了课题组成员分工方案。明确了以下分工:

安尊朝:主持课题组全面工作,督促和协调各成员间的工作安排,负责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交流会;负责《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研究》论文的撰写;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和工作报告。

黎祥权、罗实强:重点研究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设计、实施上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负责《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实施上的优点和不足》论文的撰写。

谭益强、叶正悠、赵丽娟:重点对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设计和实施上进行问卷调查和课外交流,掌握目标达成度,并负责理论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安飞、徐亚明、陈庆芬:负责《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设计的撰写及整理;负责课堂教学中典型案例(成功与失败案例)的收集与整理及课题成果汇编。

刘来兵:负责各次会议的记录、摄像、图片收集、资料收集,协助完成结提报告和论文。

介于对课题研究需要理论支撑,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成员研读下列书籍、理论材料:

《课堂教学论》、《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高中数学新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数学教学研究与案例》、《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等。

2、课题组成员共同拟定课题实施方案,组织对课题组成员课堂教学进行调研,收集旧教案,认真编写新教案并对编写的新教案共同研究、修改,进行课堂实施并对课堂实施效果及时进行学生抽样调查,分析信息反馈(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

3、课题组成员对实施的课题进行经验总结(找出成功之处、不足之处的案例)并认真分析、研究形成结论(文本)(2013年6月至2013年8月)。

4、课题组成员撰写结题报告,对研究的课题申请结题(上交记录、图片、教案、论文等),课题完成(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

六、研究结论

1.本项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

(1)探究性教学是增加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空间,通过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2)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对于优化教师教学设计结构、促进知识结构生成、引导学生认识知识本质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从课题研究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五个课堂教学环节:① 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学习目标;② 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③ 组织变式训练;④ 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⑤ 根据教学目标,及时反馈调节。

(3)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结果做回归分析对于提高数据分析质量,深度发掘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准、找全问题成因有者重要作用。课题组在实施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努力探索、亲身实践、积极反思,确定了回归分析在检测教学效果方面的重要性。

2.本项研究所取得的应用成果

(1)课题组采用行动研究法诊断传统教学法存在的不足,提出运用探究式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自觉的、开放的、探究式教学活动从而落实教学目标的改进设想、运用开展实地授课方式验证设想优劣、提出改进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操作完善设想。通过在实践中反思理论上提出改进设想回到实践中检验,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在探究中学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和对数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探究中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

(2) 课题组在实施设计过程中严格落实五环节教学设计方法,有侧重地开展重要环节的教学活动,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针对性实施教学计划,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上分析看出,学生在课题组精心设计的五环节教学设计引导下,较大幅度提高了学习兴趣、较大幅度增强了对新知识的认知和构建能力、较大程度提升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4)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较大幅度提升,集体备课效率大大提高,对落实数学新课程教学目标有了比较明确的思路,能够较好地通过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比较切实地将教师的课堂角色转换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上来。

(5)我课题组经过实践、反思设计的《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之探究性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表》采用多指标检测课堂教学效果较为客观、真实地检测了课堂教学效果。

八、致谢

感谢贵州省、铜仁市相关领导对我课题组的信任、指导和支持!

感谢思南县教育局教研室相关领导、工作人员同志对我课题组研究工作的亲切指导!

第9篇:课堂教学设计论文范文

语文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学科知识,将吸纳进来的有关教学设计的新知识内化为自己通过反思不断加以改进、整合的系统的方法,这样就能够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设计。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语文学科角度看,语文教学设计要严格遵循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

为构建更具魅力的语文教学课堂设计,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

新课程教学改革,关注从生命生成的角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设计。语文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教师课前作出周密的预设。课堂教学预设是整体教学活动的设计环节。我们必须认识到,预设和生成二者相辅相成,各有其客观依据和重要意义,它们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精心预设,遇到什么就讲什么,语文课堂就成了杂货铺。如教学《鸿门宴》,遇到历史就讲历史,遇到地理就讲地理,遇到左司马就讲左司马,遇到望其气就讲望气之学……不重视课堂教学设计,把语文课上的像历史课,又像地理课,也像古代文化常识课,就是不像语文课。这是一堂语文课的失败案例。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正确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教学的有效生成不能缺少必要的预设。那种以为新课程以学生为主,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没有必要设置框框限制学生,教学设计越简单越好,甚至不用备课,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是错误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预设,科学、艺术的预设使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互动共生,教师要真正吃透教学目标,深入解读文本,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情景,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二、文本基础与探究能力

语文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让学生养成探究意识,逐步提高探究能力。这是时代社会赋予当代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成为增强探究兴趣、学习探究方法和培养探究能力的过程。文本基础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凭借,也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源泉。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尊重文本教材,只是把文本视同话题作文的材料,文本只起到了引出话题的作用,话题一旦引出,整个教学活动设计就抛开文本。如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不从这篇文艺随笔的文体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去探究、解读作者是如何阐发对维纳斯的感悟和认识,不让学生去体悟文艺随笔和议论文的不同之处,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审美思想和表达方式,而是抛开课文,只是抓住“美”这个话题,组织学生探讨“什么是美,什么样的人才是美”,这就不是语文课而成了美学课。

语文教学首先应当引导学生对文本感受、品读、体悟和热爱。学生只有认真阅读文本,才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的启迪,受到情感的陶冶,享受审美的乐趣,才有利于形成探究能力,有利于提高语文素养。

三、工具手段和人文思想

语文是一门非常需要技能经验的学科。语文课程的学习需要研究和探讨语言本身,不仅要理解它表达了什么,还要研究它是怎样表达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表达。而另一方面,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思想教育,主要是凭借课文进行的,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位作者的语言表达中,获得人文滋养、审美熏陶。如果离开或忽略了语文课的工具手段性,所谓的人文思想教育也就无从落实。

工具手段性和人文思想性,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和整合关系。一方面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追求纯粹的知识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人文思想也很重要,但单纯追求人文而忽略了知识,就缺失了语文课程的本质。所以,只有知识与人文的统一,才能揭示课文知识背后更为深厚的人文意蕴。准确找到语文工具手段性和人文思想性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二者的统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在教学设计中,立足于文本,有意识地渗透人文思想,就能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