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才培养模式范文

人才培养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才培养模式

第1篇:人才培养模式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产学结合

高职教育如何发展倍受社会各界关注,办好高职教育应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适应高职教育特点,跳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结合之路。

一、深入理解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要性

什么是产学合作教育?一般认为,所谓产学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它由学校、学生、社会三个要素构成,包括学校和社会两个课堂,核心是教育,主体是学生,其基本特征是学校的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早已被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成为当今国际职教界公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但非常重视这种模式。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的《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教育部于2002年10月、2003年12月、2004年2月召开了三次全国性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周济部长都到会讲了话,系统地阐述了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形成有别于学科型、工程型的技术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就应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进一步讲,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院校,其本身就是产学的结合体,没有行业的需求、不了解行业的需要、得不到行业的支撑和合作,将失去方向、失去活力、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所以,大力推行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有着特别重要意义。这既是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办出特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可靠保证;既是创建国家示范性院校的重要途径,也是我院发展的现实选择。具体讲,走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路,有利于制定更科学的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有利于专业发展和建设;有利于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有利于促进科研;有利于“双师型”和专兼职队伍形成;有利于利用校内和校外两种资源办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就业;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

二、当前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取得一定成效:大多数学校多数专业成立了由学校、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课程改革效果明显,初步形成了“双教”教学体系,部分专业实行了“双证制度”,建立了多处校外实验实训基地,与行业协会联系日益加强,“双师型”教师结构不断优化,等等。各高职院校正在朝着产学结合的方向发展,产学合作教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也应当看到,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高职教育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活动不够规范,课程改革不彻底,“双教”教学大纲还不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不够稳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层次不够高,教师结构还不能适应产学合作教育要求,在教学和学生培养上还没有跳出普通高校的模式,不少院校把产学结合仅仅作为解决原有模式下的学生生产实习的一个途径,没有真正把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来加以考虑。当然,这有其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应当归结为对产学合作教育研究不深入,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针对这些问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入研究高职教育理论,进一步树立产学合作教育的理念

目前,就高职院校整体而言,实事求是地讲,对产学如何结合问题还研究得很不够,认识也不一致,也就难说有牢固的产学合作教育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行为的指南,没有牢固的产学合作的教育理念,就跳不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走上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路。理念来源于对理论的深入学习与自觉认识。各院校从领导到普通教职工都应进一步学习高职教育理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主管教学的负责同志,要深入研究产学合作教育理论,把握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大力倡导产学合作教育,使办好高职教育就要办好产学合作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就要开展产学合作教育,成为大家的共识,用以指导整个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

(二)走出去,请进来,搞好产学结合

1.建设适应产学结合需要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应具有把握该专业领域内先进技术和专业技能,并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产学结合的“双师型”教师。目前“双师型”老师太少了。解决办法,一方面,专业教师应定期脱产到行业企业挂职,根据实际需要参加企业生产、服务、管理各项工作;另一方面,从企业聘请能工巧匠或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独立承担某些课程的教学(包括理论与实践),或以讲座形式讲授相关内容,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各系(院)要至少聘请一名来自企业的技术专家或行业知名人士担任名誉系主任,指导教学工作;聘请企业专家等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使专业课教师中来自生产实践一线的兼职教师与本校专业教师比例达到1:1。

2.建立以突出实践教学为重点的教学体系。完善“双教”教学大纲,突出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为重点,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3.实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相结合。实习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必不可缺少的环节。要加强学生实习指导。对学生来说,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进行综合应用,能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经过见习、实习,可以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为将来找到一个可以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学生可以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参与企业项目的研究设计工作,两者合二为一,使毕业论文写作和实习相结合,从而完成毕业论文。有些专业(如,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学生的毕业设计应放在企业里答辩,毕业设计是否合格由师傅说了算。这样,实习单位既获得了人力资源去完成一定的任务,又可根据实习生的表现从实习生里挑选员工,节省了培训成本,缩短了新人上岗的周期。

4.实行培养目标与岗位要求相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各专业在编制教学计划时,应紧紧围绕本院的总体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到企业进行充分的岗位调研和市场调研,按市场要求调整专业结构,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结合上岗及岗位技术要求,确定能力教育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建立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人才规格和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各系要为学生安排生产单位,学生与生产单位进行双向选择,使毕业生能掌握生产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践证明,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只有在生产实践中,在真实的、复杂的现场环境中,在与企业职工交流、学习过程中才能形成,也就是说,只有在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和教育环境下才能培养出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5.着力建设实践实训教学基地。从目前看,一些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学生的实训、实习条件不足,学生没有地方实习;一方面,相当一部分设备又空闲在那里,或利用率不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首先,要充分提高学校已有实验室的利用率,形成产学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一个对内以学生实践教学训练为主,对外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其次,要走出去。要充分利用企业、社会的设备、环境乃至师资等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与长期提供实习条件、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成为学校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仍是各高职院校今后一个时期主要的工作。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利用企业的生产车间、经营场地和设备,承接企业产品和零件的加工,培养学生具有真实环境下的实际才能,可有效地提高育人质量。第三,要请进来。要创造条件把企业引入学校,与之合办,建成校内实训基地,既有效利用了校内资源,又方便了育人。对多数高职院校来说,应把企业引入学校作为产学结合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6.要与产业界积极合作。与产业合作有多种方式,在校内也可以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通过向企业提供包括技术、培训、咨询、信息、管理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关注的是人才培养质量,而企业关心的是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要明确合作双方所承担的义务和职责,考虑到各方的权益,找到双方在利益范围内的平衡点,构建校企“双赢”的运行机制。双方通过产学合作,优化教学和生产过程,既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作为学校还要考虑在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中,尝试创办实体,力争做到办好一个专业,成立一个实体,育一批人才,推动区域产业发展。

7.提高高职院校的变革和适应能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的影响下,高职院校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善于寻找战机,寻找攻坚的突破口,做企业想做但一时做不了的事情,做国家和社会急需要做的事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强化团队精神和学习意识,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把自身建成产学结合的学习型组织,以提高竞争能力,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高职院校只有提高变革和适应的能力,形成产学结合型组织,才能参与到竞争中,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要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的培养,重在训练,重在实践。要紧密联系生产实践第一线的实际,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要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并重,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多种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证,以制度的形式形成我院的“多证制”教育模式,实现从知识传授为主向企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的转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大部分学生毕业时不仅拿到学历证书,还拿到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需要说明的是,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指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证书,也指人事部门的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包括其他部委及一些知名企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要积极开展对外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面向企业、行业和社会需要,开展在岗职工的继续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走产学结合发展之路的要求。搞好短期职业培训,高职院校尚存在很大潜力。

(五)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形成长效机制

第2篇:人才培养模式范文

关键词:日语;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125-02

中国的国际交流和贸易日益频繁,日语专业应培养既精通日语又有相当广的知识的、社会急需的、复合型的高级日语人才。这一培养目标要求我们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变过去那种无法适应市场需要的单一日语专业和基础技能的人才培养方向,使新世纪日语专业的大学生在社会上能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目前关于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论点很多,但不外乎要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新时代对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包括我们的日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日语人才培养模式

1.日语教育(师范类)+ 跨文化教育。学生主要学习日语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教学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文学基础和教师职业素养,适合胜任日语教学和日语教学研究的教师。新时期日语教育的重点是跨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较为系统了解和掌握与语言学习、应用相关的日本文化背景知识,促进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使其对日本社会整体面貌有感性认识,在今后与日本人交往或共同学习、工作等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较容易做到主动、自然地进行得体的表达和成功的沟通。

2.基础日语+专门用途日语。我们哈尔滨师范大学以前招收的都是师范类的学生。2008年开始招收国际观光日语和实用日语等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学生利用两年的时间学好基础日语知识之后,从三年级开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修经贸日语、日文电脑、日语口译、商务日语函电、市场营销、科技日语、互动日语、日本商务礼仪、旅游日语、国际观光学、国际观光日语等课程。专门用途日语课程的设立体现了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双外语主辅修。实行双外语主辅修(日语专业+英语辅修、日语专业+韩语辅修),哈尔滨师范大学从1999年开始,招双外语主辅修的学生。一开始实行的是日语主修和英语辅修,从2006年开始实行日语主修和英语辅修或日语主修和韩语辅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选择英语或韩语,结果报名人数很多,而且录取分明显高于日语系其他专业的新生。四年中学生要同时学习日语和英语(韩语),毕业时日语水平等同于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水平,英语(韩语)水平等同于英语(韩语)专业本科二年级水平,要同时会做日语、英(韩)语翻译,掌握经贸日语知识,能在跨国公司、外经贸公司从事商务工作。这样培养的学生以汉语为母语,以日语为专业,又多少懂得英语或韩语及外经贸知识,这种人才将成为跨国公司、外贸公司最为抢手的人才。

4.英语+日语+汉语+韩语型。这是延边大学日语系的四语种培养模式。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跨国公司急需懂多语种的人才。但在国内乃至国外也很难找到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延边大学利用地域优势,为适应国际跨国公司对外语人才的需要,提出了以韩语为第一母语,以汉语为第二母语,以日语为专业,以英语为第二外语的四语种培养模式。实际上第一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非常乐观。但这个培养模式受到局限性,比较适合运用在延边地区或懂朝鲜语的学生。

5.(2+2)、(3+1)、(1+2+1)(3.5+0.5)等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日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当中(2+2)、(3+1)、(1+2+1)(3.5+0.5)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2+2)培养模式是日语专业的学生头两年在中国打下日语的坚实基础,后两年到日本大学学习国际关系、企业法务、日本文化、交际等社会需求的专业。(3+1)培养模式是日语专业的学生头三年在中国打下日语的坚实基础,后一年到日本大学学习相关专业。(1+2+1)培养模式是日语专业的学生头一年在中国打下日语的坚实基础,后两年到日本大学学习相关专业,最后一年回国学习,完成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解决就业问题。(3.5+0.5)培养模式是日语专业的学生头三年半在中国打下日语的坚实基础,后半年到日本大学学习相关专业,为在日本攻读硕士学位打下基础。这些都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改革。

6.“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的优势日渐突出。由此,加强跨系、跨学院合作,实现理工科专业与日语专业之间的复合、交融与渗透,从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目标应是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学有专长、以专业为主、专业与日语均是强项的复合型人才。

7.“日语+专业+素质”中的“素质”也很重要。我们在强调专业和日语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从基础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三个方面来有效的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质量的日语人才。

二、改革课程体系,鼓励跨系选修

中国加入WTO以来,由于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发生了巨变,以往的单一型人才结构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这就要求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必修课程设置应以强化学生日语专业技能、优化日本各方面专业知识的传输渠道为中心,以期从源头上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模块,锻炼外语人才的语言实践能力,在拥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能够个性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方面我们日语领域应从师资和现有办学水平条件出发,科学、适度、合理的拓宽日语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体系,以达到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的目的。贯穿文理,凸显素质。由于课程设置是学校日常教学活动进行的关键,为达到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的目的,在日语专业课程设计方面我们应循循善诱,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日语专业一般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在低年级的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应适度添加一些培养文化积淀、语言技能、翻译基础实践等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内容。而在专业的更新与拓宽要以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指导,以学校现实基础为起点;而在高年级的课程设置方面,我们除了要适度延展必修课的深度,难度外,还应拓展选修课的宽度,积极鼓励高年级的学生在认真学好必修课的同时,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跨系选修一定数量的其他课程,以达到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改革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我们常用的翻译法、听说法和情景教学法都强调老师的课堂传授,是以教师讲解词汇、语法、课文为主导,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句型和词汇进行模仿练习。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但忽视了对学生语言的交际性能力培养,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近几年,我们将传统的传授知识、语法教学改革为直接法、强化式教学,突出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努力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在课堂上进行语言实践,从而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

日语教学应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开展日语交际活动来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日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博采众长,灵活、综合性地运用各种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日语实践活动,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二是在教学中要强化小组协作和集体活动,使学生在交流、协作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愉快、和谐、生动。在教学中,应遵循教师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大学日语教材的情景语言点,时刻关注并注意保持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并及时进行正确引导。

四、结束语

新世纪复合型日语人才的需要已迫在眉睫,要求我们改变教学理念,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日语人才首先是合格的日语人才,然后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做到:课程设置要复合型,培养目标要实用性,教学改革要创新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一条适应时代需求,为社会认可和欢迎的、符合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规律的路子。

参考文献:

[1]王秀文.日语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第3篇:人才培养模式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204-02

1 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点突出“创新”。创新教育就是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 和课外活动等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意识,这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 生界定和分析问题的素质、不断提出不同的独到见解的强烈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实践和探索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交往和沟通能力等。同时,几百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实践也表明,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往往有赖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良好的个性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因此,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学校应该尊重学生人格,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个性化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爱好、促进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创新人才模式涉及培养机制、课程设置、实验训练、课堂教学及考核制度等多个环节。

2 改革教育教学理念

只有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机制,才能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因此,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淡化专业,推行学分制,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几百年来世界高等教育 的实践表明,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往往有赖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有赖于高水平大学的特色教育。个性 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个性倾向性是指人表现出来的需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它决定着个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何种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决定着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意志特征、情感特征、理智特征。大学就是要强调个性教育,促进人才的个性发展,使他们成长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超越性的个体;同时培养他们强烈的创造动机、顽强的创造意志和健康的创造情感。促进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因材施教。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实践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创新能力形成的原理来看,实践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又是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还是检验人的创新活动成果的唯一标准。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系统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手段。实践教学主要包含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外实践、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等。

(3)突出创新能力,建立新的评价方法。针对大学生的智力和心理特点,创新能力评价应该包括: 创新思维、心理素质和知识能力三个层面。从宏观上讲,创新能力评价的关键点要放在一个精神、一种能力、一种机制和一个系统上,并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触类旁通能力方面进行培养和考核。通过制定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并根据标准实施规范化科学管理。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用人单位、教师、 学生共同参与的校外质量评价机制,形成社会和企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评价制度。

3 创新人才培养应处理好的问题

(1)个性化培养与批量化培养的关系。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完整人格,激发个性潜能,并最终推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应该充分体现个性化。但是,学校的培养方式总是面向学生群体的批量化培养,关注的是培 养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这就可能与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生错位,从而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在批量化的培养方式下实现个性化培养。学校就要为学生提供自主的选择权,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选择学科专业、专业方向、课程、研究项目、学习进程和任课教师等教学资源,自己决定成长 成才的方向。

(2)课程体系与知识能力的关系。

学生的知识能力主要源自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源自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需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兼顾学科专业的共性需求与社会实际需求,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个性发展,因此,改变人才培养的现状要从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做起。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理论教学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通常以阐述、推理、演绎、归纳的方法向学生传播知识,培养创新 思维和创新意识。实践教学通常以调查、实验、实训、实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它是 理论教学的巩固与升华。实践教学尤其是综合性、研究性实践环节,对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理论教学往往过于强调知识内容的系统性,教学体系被固化,教学活动注重知识传播,通过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强化“两个课堂”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从解决社会或企业实际问题人手,以提高综合训练的实践效果出发,做好综合设计(论文)工作的选题和过程管理。

(4)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高分低能“人才”说明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还有偏颇。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知识的掌握不等于能力的拥有。不管是科学研究创新还是实际应用创新,仅仅掌握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把握知识与能力的平衡。一是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教师要变“授”为“导”,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问解答,营造思考的教学氛围,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并将科学研究的方法引入课堂教学,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团队协作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实验体验、文献阅读、社会调查、讨论研究,提高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使学生授之予渔而得益终生。二是通过完善学习质量评价方法,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中,要重视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分配合理的权重。对于学习过程的评价,除了平时作业情况外,要将反映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信息。同时改革目标考核的形式,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采用笔试、口试、开卷考试、一页开卷考试等形式,或采用课程综合设计、课程论文的质量来评价,使学业成绩评价充分体现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并重,做到公正、全面、客观。

参考文献

[1]程光旭.突破人才培养方式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31-33.

第4篇:人才培养模式范文

其一,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陈旧。在许多高校以及专业的会计培养机构中,讲师都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对学员进行硬性的书面知识灌输,要求学员重点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忽视实际应用知识的普及和教授。讲师通过大量的知识水平测验,对学员的书面知识进行考核,以学员对书面知识的掌握能力来衡量其总体的知识水平,会计教育在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下失去了其实用性和专业性,学生的知识面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在实际的运用操作上,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讲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不能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得会计课堂的氛围枯燥乏味,影响学生的学习激情,学习效率不断降低。

其二,课本内容滞后。在会计课本的编写中,会计理论知识和相关概念方面内容占据了大部分,课本中所涉及的案例时隔久远,知识更新之后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单一的知识体系使得会计学习失去了实用性和实效性。众多会计证书的考试,考核内容也大多是书面的理论知识及概念,对书本知识的誊抄式考核使学员对知识的学习失去了灵活性和变通性,学生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偏离社会需求的轨道,会计专业课和行业证书无法体现出学科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其三,忽视职业素养和道德建设教育。受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仅停留专业知识技能上,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片面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灌输,每学期的成绩考核也是针对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道德建设被彻底的忽略。学生自身缺乏对专业素养及职业操守在会计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完全的达到用人单位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有的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由于其歪曲的价值观,不能够坚守自身的职业素养,导致其在工作中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的损失。

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完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根据岗位需求设计课程,培养专业对口型的社会性人才。会计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学科,课程设置时应当突出会计专业的技能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培养社会专业对口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把满足岗位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使得会计专业课程与社会的职业岗位相融合,实现深度的专业对接。在专业课程设计前,应当充分的做好市场调查,归纳总结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知识要求,课程设计要充分的体现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会计部的岗位需求。对于众多中小型企业的会计来说,会计是保证公司正常运转的最基本保障。人员相对来说比较精简,所以小型企业中会计工作的内容比较繁琐,工作涉及面比较广泛,会计需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及工作能力,所以中小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就相对较高。在目前中国中小型企业的会计需求量远远大于大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所以在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前应当做好充分的中小企业的市场调研,以此来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大趋势。

第二,实行校企合作,采用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学校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为企业的相关岗位针对性的培养人才。学校和企业共同致力于课程的开发,编写实践课程,根据专业岗位的需求组织教学活动。学校和企业为毕业生建造实习基地,将学生的实习实训与企业的运转相对接,使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最终为企业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技能型知识人才。在实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应当强调“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即根据行业的背景,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和企业的文化及对岗位人员的素质要求等内容,学校和企业之间通过协商探讨,共同制定出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对人才进行订单式培养。学校应当采取“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教学形式,即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会计理论知识的普及,扎实他们的基础,对学生的教学主要是在学校进行。同时,把企业实习作为辅助教学,学生在完成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后,在校企合作的企业里面进行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

第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多开设一些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模拟训练,掌握一定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培养其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学校可以通过企业讲师,向学生们讲述当下会计行业的基本行情及企业的运转流程,为学生介绍会计的相应职责及岗位的工作内容,让学生对会计工作有初步的了解,理解企业经营运转的内容及对会计管理人员的相关要求,这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校还可以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岗位实训,把小企业会计工作中的任务移交到学生的手中,让学生运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自主独立地完成。

第四,构建新的会计考核体系。以往单一的考核体系不能满足实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所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成为保障教学质量的必要举措。在会计考核评价体系中,应当将人才培养的特定要求融入进来,摒弃以往过度强调书面理论知识体系掌握的单一考核模式,将考核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操作水平上,辅之以课本理论知识。会计考核体系要能充分的反映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把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标准,结合以往的考核管理体系,构建新的考核价值评价体系,这将更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考核评价体系中采用学分制,基本课程考核的学分、专业证考核的学分及实训考核的学分,最终加上实训企业及单位给出的评分,综合起来构成学生最终的年度总学分。新的会计考核体系使学生更加明确其学习目标,制定新的学习方向,提升自身的综合专业素养,使自身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第五,改革教育方法,建立实践基地。会计是一门对专业知识水准要求很高的职业,其岗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较于其他服务型行业来说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很多中小型企业当中,会计岗位的设定只维持在一到两个之间,对于大型的企业来说,其对会计的需求量也是少之又少。针对这种情况,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建立会计实践基地,扩大学生的就业途径,为学生尽可能多的创造及征求工作岗位。首先学校要从量上解决问题,每年都有大批量的毕业求职学生,针对这种现象,学校争取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就业岗位。其次,学校要充分的发挥已经建设好的实践基地的作用,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协商,达成一致的共赢目标,派遣新生进入企业实践学习,在每年的毕业季,学院向企业输送大批的优秀毕业生,让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服务企业,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也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实现自我价值。再者,随着信息科技的发达,学校可以申请建立网上实践基地,经由上级部门批准后,学校通过虚拟的网络平台和相关的模拟学习的软件,对学生进行网上实践教学。在网上为毕业生设计一个会计服务中心,在网络上接管企业相关的项目任务,让学生进行记账及账目核算等。

第5篇:人才培养模式范文

关键词: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3-125 -02

近年来,很多高校已经发现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明显落后于就业岗位的专业技能发展需要,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因此以培养创新精神为主,以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核心的模块化人才培养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南京邮电大学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模块化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一些尝试, 初步建立了以现代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三大模块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体系,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现代课程体系

遵照夯实基础、弱化专业、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原则,在文、理、工三大类平台上打造重基础、宽口径、交叉复合的现代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通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以此作为依据,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方向,同时实行导师制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际运用能力,并让学生参与有建设性意义的学术活动,避免学生盲目跟风。南京邮电大学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注重通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全面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教学方式并驾齐驱,以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

二、实践环节体系

目前,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主要依靠实践教学得以实现,而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方式的重、难点正在于实践教学。因此,以此为出发点与着落点,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高校应设立大类、通识、学位专业课一体化课程体系。

(一)学生自主选课

凡符合课程预修要求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全校开设的本科课程。如果有两位教师同时开课的课程,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听课。根据学校培养方案,结合学生需求,开设工程、信息、经济、管理、语言、传媒等课程,约400个教学班。学生依据专业培养方案,自主选择课程学习,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为其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另外,我校教育模式秉承 “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开设全校通识课、门类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系列课程,学生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自由组合选课。自由组合的含义不仅仅是系列课程的自由组合,更是体现在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与自己匹配度更高的教师,从而充分赋予学生选择课程、教师、时间的三维立体式权利。

(二)强调互动性课堂和英文授课

学校以海外教育学院为引导者,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批量引进专业外籍教师;教材选择方面,采用国际上前沿的英文版教材;课堂呈现方面,淡化教师“讲授”角色,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体现课堂互动性的特点。在互动过程中,促进学生不断地建构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开拓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三)自主高效的管理和考核机制

自学生入学后,我校安排学生集中住宿,以便学生之间讨论学术,相互感染。考核机制方面,采取每学年每门课程考核2~3次的机制,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哪次考试,或参加2次取高分为学科成绩。各专业制定优秀毕业生名册,择优而取其为专业班主任,并每年举办各类讲座、座谈会,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交流其优秀经验。在硬件设施方面,我校本科生在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数量与研究生一样;在日常上课期间,可随时享有使用机房、实验室的权利。此外,学校制定学术激励政策,如奖学金制度制定、研究生保送制度、国外深造交流优惠政策等。

(四)强调课外实践增加学生创新能力

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学校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各类学术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等。为响应“国际化”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学校深入挖掘资源为学生提供海外实践、学术交流的机会,如学校每年定期派遣并资助部分优秀学生赴全球知名院校、企业深造交流。

目前,大多数工科背景类院校,推行导师制。以学校而言,导师制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学生个体而言,导师制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一般而言,大多数院校在第一、二学年较注重学生理科素质,强化其基础素养。第二学年末,学生根据各自志愿选择专业并双向制选择导师,即形成导师制。所谓的导师制即在第三、四学年以选择的导师研究方向为学术研究方向,进行个性化培养。互联网背景下,技术固然重要,但市场更不容小觑。因此,笔者建议修订工科类培养方案,开设市场营销课程,以培养全能人才,使学生成为通识市场运作知识、熟练通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在后期培养阶段,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即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其中,多通道、多规格特指为优秀本科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包括本硕连读、双专业、双学位。模块化指注重学科交叉,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学习,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

三、开发、组建人才培养的实验和实训基地

首先,在校内组建誓言创新基地,重点打造集教学、科研、实践为一体的多功能实验室。为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具实战性,被社会企业认可,多功能实验室尤为注重仿真性,其实验项目、软件和数据来源于领先企业。同时注重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把实验室建成社会知名的培训基地,以期在将来为社会人员提供培训创造硬件设施上的准备。

其次,注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学校十分注重选派学生到知名企业实习和开展科研活动,建立校外实训体系。如学校在全国各地100 余家通信运营企业和通信、电子制造企业以及电视台、软件公司等单位建立了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与摩托罗拉、华为、中兴、江苏电信、江苏联通等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 为学生建立了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和企业实训的重要基地。学生在实习期间, 不仅直接了解了企业的文化、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 还直接参与解决企业运行和科技研发中遇到的问题, 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老师在带领学生实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针对企业情况进行调查,收集素材用于案例教学。校企之间的紧密联系还有助于企业通过实习生计划培养、选拔、招收合适的新成员, 创造了企业、学生和学校三赢的局面。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一方面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有利于学校向教学科研一体化、综合化转变;另一方面,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加速其由学生向企业员工角色转化的过程。

此外, 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学校还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国家级电子设计竞赛、 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大赛;大三阶段组织各系学生积极申报STITP创新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展示自我搭建平台,全面了解学科信息、巩固专业知识提供可靠保障,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举措。

四、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思考与建议

(一)继续推进通识教育

目前,我校实施“按院系招生”的体制,前期注重基础教育,夯实基础,后期着重学科交叉培养,深入专业教育。

(二)尊重学生个性选择

通过制定“专业准入准出标准”和建立“人才培养分流机制”,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专业以及后续发展路径机会。学生入校第一学年,并不立即选取专业,所有学生均以公共基础课为主,并挖掘其兴趣、特长所在。第二学年,学生以其特长为导向,选择文、理大方向。第三学年,学生以前两年知识为基础,考虑自身兴趣,选择专业,进一步分流进入一级学科方向。第四学年,学生进行第三次选择,推行导师制,每7名学生一组配专门的导师指导培养其从事学术科研研究。目前我校管理学院采用的是师生互选,以期更好的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使其培养更具针对性。

(三)实施多元培养

设计多元化课程体系,分类培养学术科研类、创业就业类、复合全能类人才。其中复合全能类人才通过设置一定门槛,选拔相应学生通过跨专业选课,以第一专业为主,选读第二专业,以双专业完成学士学位。目前,由于受专业限制,单专业背景学生很难胜任岗位需求,企业普遍比较青睐于这类学生,对其需求呈日益增长趋势。因此学校较为注重培养交叉符合类人才,并要求其在规定学时内完成第一专业学习,并完成另一个实践应用性专业学习方能授予学位、学历证书。

(四)增强计划弹性

以专业培养方案为基础,适当减少必修课程学分比例,提高选修课的学分,给予学生足够空间自主选择。

(五)优化学分设置

慎重设置必修和选修的权重指数,给学生自主性学习留有空间。

(六)鼓励学科交叉

鼓励各院系专业课程等资源共享,以满足本专业、本院系需求为前提,动员学生选修非本专业课程,交叉组建科研团队。我校培养特色和通信相关,因此对各学院专业培养计划都要求体现出通信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要特别强调综合利用研究型大学学科交叉优势,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不断的思维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现代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三大模块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四年有序衔接、不断探索、强化实践与落实,最终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适应专业建设、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实践型人才,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寻求最佳的培养人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海玲.高职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 153-155.

[2]陈智勇.学分制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M].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8).

[3]魏所康.培养模式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4]周泉兴.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6,(01) .

第6篇:人才培养模式范文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根据企业的人才需要,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同,也就是企业为学校下人才培养订单,确定人才培养教育目标,学校根据企业需要,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规格,根据企业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的知识及技能情况,并设置相关课程体系,选择教育内容和教学成果评估方式,以保障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用人需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最早突出的特点是将企业需要直接引入教育过程,用人单位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与学校一起进行人才培养,这样可以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之间的最有效对接。目前,在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中需要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不一致的情况。

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需要与企业签订用人协议,按照企业规定的岗位技能进行人才培养,这种人才培养是严格按照协议要求量身定做的,所培养的学生走上岗位后,可以很快熟悉岗位业务,可以有效地开展岗位工作,能以最快速度进入岗位角色,为企业发展创造价值。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供需矛盾问题,能够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但这种模式也不是没有问题的,目前,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高职院校认真考虑并解决,以发挥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大价值。

订单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数量确定是一个难点问题,虽然学校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需要按照企业人才需要量进行人才培养,但企业的人才需求量是不固定的,企业的人才需要量受经营状况的影响,如果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对人才的需求就会大大减少。因此可以说,企业人才需求量是很难确定的。这样,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数量就很难确定。第二,订单式人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量相对较弱,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典型的按需施教,人才是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做的,这种模式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需要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强,但如果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好,就很难有效适应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如果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强,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受到很大限制。

二、大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大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解决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而进行的创新选择,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相对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而言,所针对的市场范围更为广泛,大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在针对某一行业研究的基础上,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大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行业需求情况,研究整个行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状况,在人才培养中更加重视学生灵活适应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大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市场针对面较大,人才培养更具灵活性和效益性,是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大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过程如下:通过前一年半的实践,使学生能够学习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和市场营销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在后一年半的时间里,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根据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协议,对人才需求职业能力和技能方面进行分析预测,进行人才对口培养。学校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对学生进行分班教学,学校根据与相关企业签订的用人合同,对学生进行定向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产品专业知识。

三、双专科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以就业为导向就进行的人才培养的创新选择,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招生时期就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设置不同的培训专业,比如,设置针织品市场营销,汽车市场营销,保险市场营销等,通过专业设置,有效整合市场营销与专业知识的的学习,经过三年学习与培训,使学生能够既具有较强的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同时又具备相应专业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成长成为复合型市场营销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针对性较强,所培养的很多人才在毕业后都能够有效就业,同时人才培养的综合素养较高,培养的人才的市场适应能力较强,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是很值得推广的。

四、结语

第7篇:人才培养模式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发展形态

1.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产学研结合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录用就业”,它通常有两种培养方式:一是校外企业顶岗实习,一是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实训[1]。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由校企双方依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用工需要,通过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学校保证按照企业需求培养所需人才,企业保证录用合格毕业生到企业工作。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合作互利的关系。

1.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追溯到20世纪的英国,在我国已经持续了100多年。它以职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2]。它是职业教育的一种理论和实践探索,它更加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相互促进和渗透,更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和完善,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实质上是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政府给予企业、职业院校和学生以适当的政策扶持或资助,从而减轻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和学习条件,并从中获得合理的受益,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技能培训,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学生为高职院校交付部分学费,从企业实习岗位中获取劳动收益,并在岗位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实现个人价值。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发展特点

2.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化,大体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人才培养宗旨的社会化。二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社会化。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不仅侧重于专业技能人才社会适应度和职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还受制于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三是人才培养方式的社会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学校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还要为学生传授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对口的企业提供适应的岗位和技能培训。学生在企业和学校两种迥然不同的环境里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结合,逐渐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

2.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主体化:首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职业技能型人才,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水平为目标,为社会输送符合社会需要、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它注重学生专业水平、职业技能的塑造和提高。其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高职院校受教育主体的专业职业化、技术化,使得高职院校教育主体的企业化、社会化,也使得教育形式趋于专业化、多样化。此外,学生、职业院校、企业与政府四位一体。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依据社会需求和企业需要培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专业化人才,因此,现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学生与职业院校、职业院校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寻求较佳的结合方式,促进人才的培养。2.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巩固。无论是“工学结合”还是“校企合作”亦或“现代学徒制”,都注重将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相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在校外企业提高职业技能,有机地将学生所学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并反过来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同步提高和完善。为学生及时调整角色转变、适应校期间的角色适应以及职业能力的增长和提高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适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之审视

3.1“订单式”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依据特定企业需求,定向培养学生,定点就业,实行校企联合招生,是真正的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但这种培养是小范围的、有条件的,学生在校期间是单一的学生身份。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学校依据社会需要、企业需求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融合,有的放矢,突出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里不断转换自身的角色,并在转换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专业理论储备,逐渐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

3.2“现代学徒制”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而“现代学徒制”则是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基础,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为支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学者认为,“现代学徒制”是破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难题的良药,它能够解决企业内顶岗实习难以保证质量、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对接困难、学生学习积极性有限等问题[3]。就目前“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情况来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现代学徒制”是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建设性尝试,也是职业院校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是单一、孤立的存在形态,各种发展形态之间是相通的。因此,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依据自身地域、区域、专业的需求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多形态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俞力 单位:昆山登云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欢,郭沙,彭振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构建,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J],2004(11).

第8篇:人才培养模式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培养模式;1+2+X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1-0148-02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中国独立学院开始建立,这是中国实行高等教育创新下的必然产物,多数依靠母体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以及民营运作的机制优势得以迅速兴起,成为当之无愧的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支生力军,为推进中国的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独立学院是面向普通大众教学的主要载体,实现了由最初的精英教育向普及化教育的转变,可以这样说,独立学院不但在招生规模上大于高等本科院校,且在人才培养类型方面进行了有机的补充。因此,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及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是独立学院今后的生存及发展能否顺利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多数独立学院都是凭借母校的教育资源而建立的,所以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与母体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在针对专业的设置方面,与母体院校相同,完全依赖于母体,这对独立学院自身的学科形成及专业特点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会对学生的就业带来较大的压力。因此,本文主要对如何搭建适应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阐述。

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的生源主要是二批本科录取线以下、专科录取线以上的学生,通常称为第三批本科生,或“三本”生,且独立学院一般多是凭借母校的教育师资力量建立起来的,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多与母体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相同,专业设置方面和母体高校大同小异,更有些独立学院完全依赖于母体高校。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母体高校招收的学生多是第一批本科生或者是第二批本科生,而独立学院招收的学生是第三批本科生,不可否认的“三本”生的学习基础与“一本”、“二本”相比较存在不小的差距。从他们高考的入学成绩也能反映出高中阶段学习的基本情况,偏科、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效率较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因此,完全按照一本、二本学生的授课内容进行授课会使一部分学生感觉学习起来吃力,甚至慢慢出现厌学现象。其次,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设置完全依靠母体高校,这直接导致了专科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的出现。比如,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网站开发专业课都是在大二下半年学习,而网站开发中所用到的编程语言也都放在同一学期,这导致了一些知识点的滞后现象,出现老师授课过程中学生听不明白或者根本听不懂的问题;第三,在当前的才人培养方案中多以理论知识为主,缺少教学实践及实习环节,这直接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欠缺,不能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毕业后对工作会出现不会做的现象,导致就业困难。第四,师资力量匮乏。独立学院主要依赖母体高校,利用母体的师资进行教学的运转。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近些年来独立学院的招生持续扩大,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高校师资队伍的发展还远没有跟上学生增加的步伐,这是制约当前高校发展的一个瓶颈。单纯依靠母体学校的教师资源已无法满足独立学院办学的需要。尽管选择一些外聘教师补充到教学当中,但外聘教师的选择往往哪门课程没有老师就临时招聘,很多外聘教师只单纯地完成课堂上的教学,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教学效果也就无法保障。

二、构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1+2+X”

如何制定适合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教育界教育专家学者探讨的焦点。对目前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概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借助母体实行克隆,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课程设置等完全依托母体照搬应用;二是进行局部改良模式,基本上还是以沿袭母体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结构及要求,只在局部进行稍微的变化,比如,在课程设置方面与母体有些不同,在教学手段上变化下方法等;三是降格培养,不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及研究就盲目将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降低,按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完全把独立院校变成了职业院校,把独立学院作为本部变相收取高价学生的一种手段或途径。无论三种模式中的任何一种模式,都没有正视独立学院的自身具有的特殊性,都没有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予真正的定位。另外,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自身的研究给出了想法。比如,温州大学助理研究员郑庆柱认为:独立学院要突出办学特色,保证教学质量,就应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结合,充分利用发挥优势资源,对专业设置进行优化,改变或者调整传统培养计划,课程结构有机整合,改变教学模式,探寻使学生协调发展的管理机制,开辟一条“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的发展道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在众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因此需要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适合的创新,前提首先需要对独立学院培养目标进行准备定位。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独立学院的建立是为了填补普通本科高校及高职院校两种办学类型之间应用型本科层次的空白,独立学院应该在这种空缺中制定自己的培养目标,给予人才培养模式一个恰当的定位,只有这有,独立学院才能在高职高专院校及本科高校间找到自己的突破口,这种突破口也恰恰是独立学院的立足之本。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较,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更应注重实践及动手能力;与高职院校相比较,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基础知识应该更牢固,学习能力更强,适应性更广。在这样的定位下,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当以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市场为方向,以通识教育为起点,以专业分流培养模式与弹性实践教学相互结合,继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放眼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以能力培养为己任,确定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育方针,将学到的知识用到解决实现遇到的问题中去。这也就是说依据国内不同行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由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1+2+X”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每个学年每个学期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而对课程的简介、授课内容进行确定。真正做到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构建“1+2+X”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1+2+X ”的人才培养模式,“1”为学生在入学第一年要把公共基础课程全部修完,“2”为第二学年及第三学年把专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全部修完,“X”是指实践教学,此实践教学是弹性的,也就是说在最后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将课堂授课知识与社会实训进行有机结合,不但要进行仿真模拟及实际应用相互结合,又要手、脑并用,将课程教学与取得技能资格证书结合,使学生在四年学习当中至少获得一个职业技能资格证,真正做到学生毕业以后能够持证上岗,提升学生就业成功率。

三、“1+2+X”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独立学院的生存及发展之根本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要以学生为根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人才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力争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技能优势明显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独立学院“1+2+X”的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现的关键是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及高标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首先,打造高水平的能够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师资队伍。例如杏林学院认为建立起专兼职相互结合的师资队伍,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质量。兼职老师可以由企业中具有理论及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级技工担任;另一方面,在教职工的工资待遇方面要给予绝对保障,且要经常选出一些教师到实训基地进行挂职锻炼,在现场实践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

其次,积极创新学生成长成才的理念及工作方法。因为独立学院中学生的基础知识高低不齐、学生动手能力欠缺等实际情况,这就要求对学生工作要有新思路,对学生工作要改变方法,多进行激励及加以引导,利用各方面的力量进行综合管理。针对学生基础学习能力进行加强,强化自我管理意识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多以灵活方式进行,加强学生学生、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引导。

最后,建立完善学生培养规格的教学保障及监控体系。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赖以生存的根本,是能够被社会认可的关键因素,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例如南通学院在认真研究探索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控体系。根据本科生教学要求作为参考依据,结合南通学院的实际情况及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合理进行内容安排,加强实训环节,强化技能培训。二是要因材施教。由于南通学院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所以,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增加课时,强化训练,以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及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其与本科教育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线,其最终目的是实现“1+2+X”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魏训鹏.独立学院办学主体的权力博弈[J].中国高教研究,2012,(3).

[2] 吴国锋,李梅.“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发展研究,2009,(2).

第9篇:人才培养模式范文

[关键词]双元双创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实践

[作者简介]谢建平(1964- ),男,江苏宜兴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蒋雍君(1966- ),女,江苏宜兴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工艺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陶瓷艺术设计。(江苏 宜兴 214206)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43-02

一、“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精髓

“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受教育者在企业里学习相应职业的实践性技能培养从业能力,同时要在公立职业学校接受公共文化课和职业专业理论教育。“双元制”中的“一元”指的是职业学校,另“一元”指的是企业。“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合作的校企双方任务和分工是相当明确的。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精髓是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在企业的氛围中成长,真正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的任务由学校“元”+企业“元”组成的双元共同完成;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就具有“学生”和“企业准员工”的“双重”身份;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与真实的生产环境完全一致,使学生一上岗就能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双元制”是德国享誉世界的职业教育模式,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如何有效借鉴这种模式并且努力探索适合本土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依托陶瓷产业园基地,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认真研究与吸取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的精髓,结合省级示范建设,逐步形成了“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寻求企业“元”和学校“元”如何共同参与培养人才的解决方案,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这是学院对“校企融合、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探索。“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一种培养模式,抓住岗位需求,学生创业才有方向,培养方向才有目标,工学结合才有基础,能工巧匠才有资源。“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某一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双元”(学院元和企业元)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工学交替组织教学,特别注重针对岗位要求全程进行精雕细琢,最终使学生(学徒)不仅能较出色地胜任岗位(群),且知识层次、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均获得全面提升。“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我院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按照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岗位需求与培养过程、技能培养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充分挖掘办学过程中实行的“半工半读”培养技能人才的历史积淀,总结多年来实行订单式、顶岗实习、“项目+工作室+工地(陶坊、工场)”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在全院各专业推行“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工作室、校内导师”为一元,“学徒、陶坊(工地、工作地)、校外导师”为第二元,双元结合培养“双创”人才,着重强化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肩负着繁荣中国陶瓷艺术、推动产业发展、培养和造就陶瓷艺术与设计人才的重任,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创新传统艺术,该专业实施“卓越技师”培养计划,实行“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进入学院后既是学生又是大师的徒弟,具备双重身份,整个教学过程实行双导师全程指导,培养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的人才,目标是在传承传统紫砂陶技艺中走向创新,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材料工程技术专业(陶瓷工艺方向)在与企业多年成功合作的基础上,扩大校企合作领域,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一二三课堂相结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学生课程作品与企业产品相结合、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创业相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引入企业实际项目或模拟实际项目,吸引合作企业建立校中厂,实施“双元双创”形成“项目+工作室+工场”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设计创意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

(二)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路径

1.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我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在原来“工作室+陶坊”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结合宜兴陶都的陶瓷行业发展,围绕“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与创新,结合传统紫砂工艺特点,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传承与创新创业能力的紫砂艺术人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形成后备人才库。

2.“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特点。为了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加强对传统技艺人才的培养,依托地域优势,聘请工艺美术大师参与教学过程,传承和发展传统紫砂工艺。2010年,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开始试行“卓越技师”人才培养计划,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传承与创新宜兴紫砂文化艺术建设后备人才库,学生毕业5年内达到工艺师水平。学生入学后,学生与导师实行双向选择,确定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指导教师,确定大师工作室。第一年完成岗位平台课程的学习,并进行一些基本技能训练。第二年进行岗位核心课程的学习,在大师工作室中强化传统技能训练,并将前沿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紫砂文化相结合,提高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完成陶瓷成型工中级技能考证。第三年到陶坊进行顶岗实习,学生设计制作的紫砂作品能够为企业所用,被市场接受,达到陶瓷成型高级工水平,毕业时取得工艺美术员资格。在“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团队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大师组成。学生在企业累计实习和实践的时间不少于1年,因此,其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双元”,即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大师)全程参与培养过程,学生同时具有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二是“双创”,学校按行业标准培养紫砂艺术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3.“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点。(1)师资。聘任校内专业能力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校外工艺美术大师共同承担“卓越技师”的教学工作。采用全程双导师授课,企业大师介入,双管齐下。实行双导师制教学,是指为学生在所有专业课中,设立校内教师(理论课为主)和校外大师(实践课为主)两类导师,使其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同时得到加强。双导师制教学适合操作性强的传统紫砂工艺教学。双导师制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能较好地弥补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在教学中,双导师制教学主要考虑的问题有导师队伍构建、导师上课时间、地点和方式、理论课程导师和实践课程导师的教学内容分工与配合、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等。(2)学生。学生来源为统招高职学生。2010级学院对所有艺术类专业学生,依据双向选择的原则统一遴选。遴选的条件是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天赋,对专业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从2010级艺术类录取新生中通过报名、组织专业考试(素描、泥塑),通过面试,从中选拔15名优秀学生组成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紫砂卓越技师班。2011级开始正常招生,招生计划中单列“卓越技师”班。学生具有“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3)学习场所。校内学习场所主要有学生工作室(专业教室)和教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学校配备较好的教学条件,学生工作室为理实一体化的专业教室,教师工作室由教师工作室与大师工作室组成。校外的学习场所主要是校企合作的陶坊(陶瓷企业),三年内学生累计在陶坊时间不少于1年。(4)教学管理:单独编班,实行学分制管理,实施弹性学制,采取灵活的学籍管理机制,允许学生提前或推迟毕业。对于在陶坊学习阶段的管理,由学校和陶坊按要求进行联合管理,加强学生在陶坊的学习管理和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4.“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教学形式。卓越技师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班制教学,分小组实施,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特点,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采用基于问题的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训练。(1)以赛促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学生思维活跃、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特点,积极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参展、竞赛意识,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通过比赛,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其创新意识、综合素质都得到增强。(2)接轨市场,学生作品成为市场产品。在双导师的教学过程中,用陶坊真实的项目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创作作品成为陶瓷企业产品,使学生的设计作品与陶坊产品开发同步。学生一边接项目一边学习,直接进入项目的实际操作。特别是学生利用寒暑假参与陶坊的生产或在陶坊进行创作,学生的创作作品被企业接受或在市场上得到认可,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兴趣,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5.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需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宜兴方圆紫砂陶艺有限公司、宜兴精陶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岗位调研,聘请企业专家,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参与下,将陶瓷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项目导向的专业课程开发,使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就业目标更加明确。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开发流程:根据对陶瓷行业整体化的职业分析,得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职业能力。以行业标准为参考,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将职业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归纳出相应的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岗位,再分析出岗位的职业能力。通过分析本专业中陶瓷造型设计制作、陶瓷装饰设计制作等4个专门化小方向,针对4个专门化小方向分别完成课程体系搭建,进一步推进课程标准及项目式课程方案制订等工作,使学生在项目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获取陶艺技能,主动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岗位针对性和技能应用性的要求,逐步加强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课程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课程的设置,形成源自陶瓷生产一线、符合陶瓷艺术教育规律的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三、“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一)校企合作的创新

在“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学院与行业企业建立合作伙伴体系。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形成,必须突破传统的学校导向,构建校企紧密合作、效益良好的制度保障体系。地方政府与行业协会要高度重视校企互惠互动机制的建立,应出台相应的文件,促进各专业与企业的“联姻”,目前,我院有进行传统紫砂传承的卓越技师班,有打造电缆卓越高端技工的“远东班”“享通班”,有培养高端设计师的“许建春大师班”等,这有效保障了“双元双创”人才培养的实施。

(二)课程体系创新

按照专业岗位(群)开发课程,重构基于工作体系的课程体系,课程开设与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具体表现在市场需求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标准编制、学习项目设计和学习包开发等环节,开发项目化课程,围绕企业市场的需求实施教学。使毕业生的能力更贴近企业与市场的需求,让他们在更短的时间内融入企业与市场,进行就业与创业。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

“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职业资格操作技能带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将企业的资源引入教学,实行课堂讲授、技术指导、学术讲座、论文报告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强化案例示范教学或研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围绕校企工作室建设校中厂、厂中校,促进创业与教学互动、创新与就业互动,以创新与创业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四)学生就业创新

“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学生就业创业优质平台。建立基于校园网的创新创业网络教育与服务平台,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平台;校企共建、企业资助、派遣高级创业技术培训师讲课,在专业课程中遴选创新教育课程,加大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学生不用担心学非所用,不会为寻找不到实习单位而困惑,也不会因毕业后无工作经验而被用人单位拒绝,“双元双创”为学生铺平了就业创业之路,为学生未来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正湖.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双元互动”探析――以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周晓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杜远阳.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