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件制作软件范文

课件制作软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件制作软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件制作软件

第1篇:课件制作软件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辅助教学 素质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以其表现形式的直观性、传达内容灵活性、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操作界面的友好性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各界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和使用。要想运用好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教学手段,其关键是要设计和制作出优良、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在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才能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优势。

一、多媒体课件开发软件的选择

现代教育技术呼唤掌握现代技术的高素质教师,有了计算机并不代表有了一切,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才是课件的设计者、实施者,合理地选择多媒体课件开发软件显得很重要。

选择多媒体课件开发软件应考虑以下几点:

1、功能齐全,效果丰富。多媒体开发软件应具有功能强大而齐全的多媒体制作能力、多媒体集成度高、多媒体特殊效果丰富的特点。

2、操作简单,易学易懂。选择的多媒体软件应比较容易上手,操作也简单。必须使一个完全不懂程序设计甚至“计算机文盲”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使用方法。

3、应用广泛,兼容性强。课件制作时要用到很多的素材,选择的软件必须能使用各种类型的媒体文件,能支持音响、话筒、实物展台、VCD等各种输入设备。

目前,Macromedia公司的Authorware是深受广大计算机用户和专业开发人员、教师欢迎的最流行的多媒体制作工具。Authorware的强大的、基于图标的开发环境使得无论是专业的多媒体程序员还是一般的计算机用户都能轻易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出美观实用的多媒体作品。

个人认为,对计算机知识、操作不是很熟教师来说,应该选择Office2003套件中的PowerPoint。PowerPoint是微软的Office系列组件之一,是幻灯片制作工具。由于它编辑多媒体的功能强大,很多教师将其作为课件制作的工具。PowerPoint最大的特点是简单易学,即使没有基础的教师在经过几个小时的培训后,就能做出一个不错的课件。

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在开始制作多媒体课件前,对课件的设计非常重要。不要一味地追求最新的“技术”和华丽的视觉效果,把课件搞得华而不实。因为,教育手段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它强调以自主方式的学生为中心,它不但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从这个新的教学模式出发,才能设计好课件,才能制作出优秀的课件。所以,课件的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课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课件设计时首先要考虑课件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是教学主体。课件设计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学生的接收能力。课件制作出来,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多媒体制作的教学内容来制作课件,按照教学的要求提出重点和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其次要考虑课件的实用价值,即在制作课件时,要考虑这堂课是否有使用课件的教学价值。如果说传统教学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就没有必要制作课件,只有针对教学上的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制作实用性强的课件,才能达到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真正发挥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2、 课件的辅、交互性

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其“辅”的地位不能改变,它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以不能将课件演示代替教师的讲课,不能将先进的教育手段变为新的“填鸭式”教学。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些好的手段也应保留应用在课件之中,如步骤分析、课堂问题的设计与提问、教师的示范、学生课堂练习与上台演示等。

这就要求课件有很强的交互性,不能让课件变成电影或纯粹的多媒体成果演示,学生变成观众。要注意课堂教学节奏,让学生的学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要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知识反馈。

3、 课件的可操作性

课件是为了辅助教学,而一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5分钟,如果课件制作得太复杂、繁琐就会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课件的调试和控制上。因此,制作课件时要注意课件的可操作性,和明确的教学目的。具体要考虑以下几点:

⑴运行快捷,课件可以拷贝到任一台计算机上运行。课件启动要迅速,不能让师生长时间等待。

⑵操作简单。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有含义明确的按钮和图标,以鼠标操作为主,尽量避免键盘操作,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和链接。

⑶运行稳定。尽量要避免死机现象,如果执行了误操作,可以很容易地退出或重新启动。

4、 课件的协调性 、美观性

课件是向学生展示,所以不能制作得太过于粗糙,各个部分要注意协调性,要求有一定美感,这样的课件可以说是制作得相当完美。这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对美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课件界面美观和谐,色彩搭配恰当,不能过于亮丽或过于暗淡。

⑵交互时引用的效果要切换得平缓、舒适,不要太仓促的感觉。

⑶动画要流畅,生动活泼,但不要制作得太复杂。

⑷音乐采用要恰当,要适合当前画面和演示过程,音乐效果不要过分强调,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三、加强后备资源的建设

各类课件素材、积件是课件制作的后备仓库,加强课件素材,积件等资源的建设是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关键之一。

课件制作要大量的素材,平时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收集各种素材,以备不时之需。积件是把教学内容的一个基本点制作为一个独立的小课件。这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从积件库调用自己所需的积件,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软件,快速完成一堂课的课件制作。

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交互性,界面友好性及信息反馈及时性,在教学过程中融图像、文字、声音、影像于一体,将教学过程转变为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过程。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学习,经常研究、制作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辅助教学一定能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Authorware课件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闫秀芹 跨世纪.2008,16(3).

第2篇:课件制作软件范文

关键词:微课制作;iSpring;VideoScribe;Storyline 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0-0208-02

1 概述

近年来,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力量的推动下出现了颠覆性变革,教育行业也是如此。一方面教育技术本身在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在不断加深,也要求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移动学习的方式已成为目前最佳的学习方式,可以满足各类学习者的需求。同时,人们对于学习本身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学习内容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学习的碎片化。这些改变造成了学习正在改变以往的模式,开始走出教室慢慢融入学习者的生活中。在这样的情形下,微课程(micro-course)也应运而生,微课程满足了学习者的对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是近年来学习的一种新方式并很快被大众所接受,发展速度极快。微课程的“微”指每次学习时间短,专注于解决某一个知识点。这样微课可以让学习者在很短时间内掌握某一项内容,而且多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微课作为一种最新出现的现代化教育方式,也受到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广泛关注。从最早著名的可汗学院,到现在几乎所有的国内门户网站都有自己的微课频道(如网易云课堂、新浪公开课、腾讯课堂等等)。在这样的趋势下,各类高校都开始推广微课的应用,很多老师也尝试自己开始制作微课。目前主流的微课视频制作方式可主要有三类 ,分别为拍摄剪辑方式、屏幕录制方式和软件制作混合制作方式。其中,前2种制作方式较为常见和简单,网上的各种介绍也较多,在这里就不再赘述,本文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的微课制作软件。

2几种常用的微课制作软件

2.1 iSpring Suite 8

iSpring是一款基于微软Power Point的交互式课程开发工具,目前最新的软件版本是 iSpring Suite 8,软件安装完成以后,以Power Point 第三方插件形式存在,可以直接在Power Point中的选项卡iSpring Suite 8菜单中的找到。

目前,大多数老师制作微课的方式是通过拍摄PPT来制作微课,而iSpring Suite可以方便的将现有的PPT文件直接生成为html5+flash格式,方便在互联网上传播使用。这种转换不会丢失任何原来PPT的内容和效果,并且可以在每页内直接录制配音,这样转换后的微课无需任何后期加工,可以直接在教学中使用。当然,如果想制作更精美的微课,iSpring Suite也可以胜任,软件可以在PPT内插入各种音视频,人物动画和web对象等等,这样转换后的微课程内容会极大地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一门完整的微课,练习和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微视频方式的课件,受限于视频本身特性,往往只能是同时给出问题和答案,缺少让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得最终的学习成果打了折扣,而iSpring Suite的测验功能提供了使用简单并且功能齐全的在线交互性测试工具,老师们不需要复杂的编程过程就可以轻松创建多种类型的测试题,其中包含老师常用的对错判断题(True/False)、不定项选择题(Multiple Choice)、填空题(Type In)、匹配题(Matching)、排序题(Sequence)等等。并且这样制作出的微课程不仅可以直接使用,并且可以上传至任何符合 SCORM1.2或者AICC 国际标准的课程网站中,当然也可轻松应用在本校的教学系统中去。此外,iSpring Suite 中的模拟和互动功能可以创建虚拟对话场景和电子书,尤其适合文科类微课程使用。

2.2 VideoScribe

VideoScribe是一款独特的白板视频创作软件,软件用一种手绘的方式来快速、 轻松地创建引人入胜的动画或者视频。通过的简单操作,就可以轻松地将多媒体对象添加到老师们的创意作品中,如手写文字、图画、照片、背景音乐、旁白等等,从而制作出一门创意十足的微课。

VideoScribe的软件界面非常简单,只有保存、插入图片、文字、表格、声音文件和配制录音几个按钮。使用者使用软件的时候,只要找到合适的素材,导入到软件的项目中去,设定好播放的时间和顺序,软件就能智能的模拟出人笔绘的过程和手写的笔画,制作出的微课效果和可汗学院的手绘风格的微课相媲美。非常适合用于数学类需要大量图形图表讲解的场合和艺术类型的微课。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VideoScribe是一款英文软件,并不支持直接输入中文文字,如果微课中需要出现中文文字,则需要使用Adobe Illustrator制作中文svg矢量格式的图片,再导入VideoScribe,可以正常的创建出手绘风格的中文效果。

2.3 Articulate Storyline 2

Articulate Storyline 2是Articulate公司的一款新的课件制作工具软件。和前2款介绍的软件相比,这款软件是一个独立的、大型化的 E-learning 多媒体互动课件开发工具,其设计理念和著名的 E-learning 开发工具如 Captivate, Lectora等软件相类似,但是Storyline 有其独特的设计、人性化的操作界面、丰富的素材库和简洁的设置方法而受到很多教育行业用户的欢迎。

Storyline 2与微软Office套件的操作界面类似,只要能够熟练使用office的教师,即使是初次接触使用Storyline 2,也不会感到完全陌生,通过图形化菜单,可以很轻松的插入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并对各种素材进行相应的编辑和处理。让教师可以摆脱对新软件的抗拒,全心投入微课的设计与创作中。

一个微课程交互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微课的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微课程的操作交互设计是微课开发的趋势和重心。原先课程中使用互动设计,通常利用Flash软件,但是需要一定的编程基础,要求教师掌握脚本语言(ActionScript),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因此目前互动类型的微课程并不常见。而和Flash相比,Storyline的最大优势就是其交互设计具有“非编程”的特点。只需要用鼠标点击,也能够做出很好的交互设计。

之前提到,测试反馈是优秀网络课程不可或缺的部分。与iSpring Suite 8相类似,Storyline2也提供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测验题型供教师使用,同时还提供了题库功能,这样利用题库就能够实现随机出题的效果,避免出现学习者因为背题而出现评价偏差的情况。测验结束以后,系统会自动计算出测试结果,做出评价,方便学习者充分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

此外,Storyline 2还有一个特色是对移动学习的良好支持,最终成果可以直接成html5格式的作品,方便各类不同浏览器观看。官方也特别提供了IOS和Android的客户端APP Articulate Mobile Player,不仅可以获得最好的体验效果,还可以预先在wifi环境下离线课程,保存学习进度,真正使学习者体验到移动学习的便捷。

3 几种常见微课制作软件的比较

从制作难度上看,iSpring Suite的入门最为简单,可以直接将现成的ppt加上配音转化为微课使用,对于教师稍加培训,可以制作出带测试题和简单模拟类型的微课程,非常适合广大教师作为入门级别的微课制作软件。VideoScribe准备好素材,也可以很容易的制作出手绘风格的微课,但要是想进一步提升最终作品的创意性和效果,需要制作者具有一定的美术和艺术功底,对于非专业的教师可能是一项挑战。在这3款软件中,Storyline的入门难度是最大的,至少需要教师熟练掌握office系列软件才能够上手,后期如果想设计一些高级的交互效果可能还需要使用JS(JavaScript)脚本语言以及掌握视频的剪辑修改。但是Storyline的功能同时也是最强大的,其开放的设计可以让教师进行充分的发挥,制作出自己想要的微课。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Storyline被世界很多知名高校采用,开发属于自己的微课程。

从适用群体上来看,iSpring简单易用,容易上手,适合于普通教师使用掌握。VideoScribe由于涉及动画制作的内容,适合懂得相关专业的教师使用。Storyline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涉及多种内容的混合制作,适合于学校内的资源建设部门或者具有相关知识技能的教师合作开发制作。

从适用的课程类型来看,普通类型的小微课,或者以PPT为基础制作微课,iSpring就可以胜任。如果制作数学或艺术类需要大量图形动画演示的课程,或者希望制作出的课程有类似可汗学院那样的手绘效果,VideoScribe是一款合适的制作工具。如果有比较好的创意,想制作一门开放的、有很强互动性的微课,无疑Storyline 2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几款软件的比较表格如表1所示。

4 总结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微课程制作的方式正在不断地发展 ,有着向专业化、互动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教师也投入精力到微课制作中去。当然,微课程强调的是短小精悍和其实用性的内容,软件仅仅是微课制作的手段,关键是最后的成果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是一门好的微课。文中介绍的几款软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不足,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设计思路选择合适的软件来进行制作。

参考文献:

[1] 刘万辉.微课开发与制作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第3篇:课件制作软件范文

【关键词】软件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建设;系列微课

一、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系列化微课需求分析

当前,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微课作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资源迅猛崛起并迅速发展。但是,纵观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信息化情况是慕课多、资源多、质量参差不齐。当下在网络上可以获得大量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慕课,时长多在30分钟上下,且开发者多数为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程序员。这类视频,多为“课堂实录片段”形式,其特点是知识含量大,技术难度大,讲解枯燥,随意性强,缺乏设计,语言不规范,部分程序员的操作本身就不具规范性。这类课程应用中的特点是对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者和工作中的程序员有很大帮助。但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对于高职高专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大多数学生在第一次看视频时就被长时间枯燥的视频打击了继续学习的兴趣,能够长期坚持观看的寥寥无几。经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缺乏的是能够贯穿一门课程的系列化微课,以及能够支撑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套微课程及其配套资源。

二、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系列化微课设计与制作过程分析

1.基于项目的系列化微课的教学设计。在进行系列化微课开发之间,要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抽出核心课程,并明确课程的先后顺序,逻辑关系,明确将要开发系列微课的主干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微课资源往往是就知识点、技能点而单独讲解,缺乏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因而显得实用性不强。而基于项目的视频资源往往时间较长,已经超出了微课的范围,当然也超出了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学习最大时长。因此,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系列化微课设计过程中要取二者之长,避二者之短。首先明确要设计基于项目的系列化微课。即将企业真实项目根据教学所需将其改造为教学项目,再将项目分解为若干模块,模块分解为若干子任务,每一子任务对应一个或多个知识点与技能点,最终以一节微课的形式呈现。微课的前后顺序即项目本身的开发过程。同时,还要注意微课的独立应用性,即每一节微课即是对应项目中的一部分开发内容,同时单独观看此节微课,也可以独立地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点与技能点。2.基于项目的系列化微课的开发规范制定。在各课程开始制作微课之前,项目团队要首先制作微课样本,并配有明确的标准要求。具体包括制作中使用的主要软件、录制中所运用的参数、片头与片尾要求、时长、字幕运用幻灯片统一模板等。甚至是微课的整体结构要体现系列化、一致性。使得每一个开发团队都按统一思路进行系列微课的开发。同时,还要对项目进行管理,按照时间节点,进行量与质的验收。3.基于项目的系列化微课的开发。采用精细化视频制作技术进行系列化微课的制作。按以上原则进行微课设计并给出任务分解单及对于的微课单,然后按照要求开发每节微课教案,注重知识点与技能点的穿插,注重录屏软件、PPT、实拍视频的综合应用,避免枯燥乏味。为主讲教师撰写讲解稿,注重语言及操作习惯的规划性,精选形象好、气质佳、普通话标准、表达能力强的教师录制高品质微课资源,即利用电教馆设备及人力资源将录制、后期剪编各环节都进行精细化加工。使得每一节微课即能独立应用,又能与本门课贯通,最重要的是与本专业其它课程保持连贯。4.配套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为了使微课能够在应用中不孤立,要在开发微课时同时开发好配套的资源。即与微课配套应用的课件、实践教学资源、习题项目、任务工单等。5.平台应用。系列化微课开发完成之后,还需要统一的平台进行管理与应用。一方面可以整理成电子书,出版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工具平台。实践中运用蓝墨云班课平台。蓝墨云班课包括电脑版与手机版。电脑版是一款免费的教学助手软件,这款软件可以让教师轻松管理自己的班级、学生,并且还能批改作业。蓝墨云班课电脑版可以让老师的所有课程信息、学习要求、课件、微视频等学习资源都可以即时传递到学生的移动设备上,从而让学生的移动设备从此变成学习工具,不再只是社交、游戏。手机版是使用APP软件安装蓝墨云班课平台,教师使用平台信息、管理学生,学生使用平台进行学习、反馈等。对于教师来说,通常是电脑版与手机版同时使用,对于学生用户来说,通常只使用手机版就可以完成学习需要。

三、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系列化微课设计与制作应用效果分析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通过运用系列化微课,配合蓝墨云班课学习任务与资源的实训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由主动变被动,在观看微课视频、阅读电子书的过程当中,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最终达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系列化微课只是我们尝试的一种新的教学资源,但是真正的课堂教学还是需要配合具体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因此,各院校在运用系列化微课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对于课内外课时的合理调整。使得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向课外逐渐延展。

参考文献:

第4篇:课件制作软件范文

新锐企业奖

自2002年起,青铜器开始搜集客户需求,在研发产品推出前的6年时间内,一共调研了500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遍布各行各业。有技术员的地方就是青铜器调研的地方,就有青铜器的客户。

几乎不做任何定制;大部分客户不拜访,最多做远程演示;前期考察,不适合客户使用时主动放弃客户……看到上述信息,很难想象这是一家管理软件公司对客户的回应。一般管理软件企业定会尽量迎合和满足客户的需求,但这家名为青铜器的研发管理软件公司则反其道,个性地坚持其另类的原则。

青铜器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提出这些要求?“定制意味着成本高,部分软件公司就会想方设法在研发交付等环节上节约成本,很可能就不会派优秀的研发人员参与开发,所以这又必定会是一场双输交易。而只做远程演示是因为青铜器要求工程师要把软件做到容易看懂和使用,客户通过远程演示和视频就可了解青铜器软件的功能。”青铜器软件CEO朱学奎这样解释公司的特立独行。

而主动放弃客户,一方面是为了青铜器的声誉和品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客户。“试想若客户勉强采用我们的产品,但最终使用率过低,得不偿失,而我们也无法得到后续回报,这种交易就是双输。”朱学奎强调。

六年换来的经验

青铜器定位在企业价值链里的研发管理链条,而且定位的是研发管理中人与过程的管理,并非产品数据的管理PDM。不过,即便创立初期就对公司进行了定位,但青铜器并未马上开始研发软件推产品。他们选择了先调研。

软件企业都知道需求的重要性,但真正去调研和搜集企业需求的太少。青铜器CMO唐纯感慨道:“自2002年起,青铜器就开始搜集客户需求,在研发产品推出前的6年时间内,我们一共调研了500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遍布各行各业,有技术员的地方就是我们调研的地方,就有我们的客户。仅搜集客户需求一项的开支就高达1000多万元,而总共软件开发成本为3000万元。”

2009年,青铜器推出了首款研发管理软件。“四年间我们共出售了400多套产品,客户反馈的数据和使用情况都比较好,有250家左右的客户升级和扩容。”唐纯介绍,“我们的理想就是把中国的研发管理提高一个层次。”

小公司 大客户

清华大学、恒生电子、TCL、科大讯飞、京信通信、神州数码、浪潮……这一串名字都是青铜器的客户。有趣的是,像恒生电子、科大讯飞本身就是研发实力很强的软件企业,恒生的研发人员多达3000人,科大讯飞也有一支2000多人的研发团队,而青铜器的开发人员只有10个,他们为什么会甘于购买青铜器的软件?

在朱学奎眼中,中国的研发管理市场就像30年前中国的ERP市场,虽混乱但大有市场潜力。市场上需要的是更懂中国企业研发管理的公司,不过目前还没几家中国软件企业专注于此。

朱学奎认为:“80%的客户会选择青铜器,因为市场上还没有第二家在做研发管理软件。不过,另外20%的客户会货比三家,会把青铜器与其他项目管理软件进行对比,但这些项目管理软件很多都是做工程管理的,并非专业做研发管理。”

第5篇:课件制作软件范文

关键词:职业能力模型;核心能力;岗位特定能力

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政府推动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刺激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有了很大发展;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又为高职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然而,我们可以在短短几年内建设起大量被称为高职学校的校舍,却无法在短期内形成真正的高职教育。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教材更新速度也严重滞后于软件技术发展,师资素质又得不到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这种传统教育模式无法真正适应软件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一方面是大批企业找不到急需的技能型、实用型、国际化、规范化的软件职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培养出的软件人才由于不能适应企业需求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如何凸显特色已经成为高职发展的重大课题;如何开发一套既适合高职生学习特点,又能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的教材,是高职课程建设面临的另一个重大课题。

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建立能综合反映高职发展多种需求的课程体系,必须进一步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此,不能仅仅满足于对“高职到底培养什么类型人才”的论述,而是要从具体的岗位与知识分析入手。高职专业的定位要通过理清其所对应的工作岗位来解决,而其课程特点应该通过特有的知识框架来阐明。也就是说,高职课程与学术性大学的课程相比,其特色不应仅仅体现在理论知识少一些,技能训练多一些,而是要紧紧围绕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目标重构其知识、技能、素质的课程体系。

2 软件工程师能力素质模型

2.1 软件工程师能力素质模型

职业人的能力分为三层:岗位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核心能力。每个具体的职业、工种、岗位和工作都会对应一些岗位特定能力。岗位特定能力从总量上是最多的,但是适应范围又是最窄的,对每个行业来说,又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通用能力,从数量上看,它比特定能力少得多,但他们的适应范围要宽些,涵盖整个行业活动领域。而整体上,存在着每个人都需要的,从事任何职业或工作都离不开的能力,这就是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往往是人们职业生涯中更重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对人的影响和意义更深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岗位特定能力,其实是浮出海面的冰山一角,而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则是海面下的冰山主体,它们是每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甚至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它们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对人的终身发展和成就影响极其深远,目前核心能力包括: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运用。

2.2 软件工程师岗位特定能力分解

根据软件工程从业人员的岗位不同,从JAVA软件工程师和.NET软件工程师两个方面,提取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能力描述。

(1)JAVA软件工程师

(2).NET软件工程师

222222222

2.3 行业通用能力分解

2.4 核心能力分解

222222222

3 软件工程师课程内涵

根据软件工程师能力模型影射出职业课程中的四个组件:实训教程、软件素养、职业素质、流行技术。

根据软件工程师能力形成规律,我们分S1、S2、S3三个阶段逐步实施。通过S1阶段的训练,学生具备了利用面向过程思想、面向对象思想分析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C/S软件体系的程序开发方法。通过S2、S3阶段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利用B/S软件体系结构进行软件开发、设计的能力;掌握大型企业级应用问题的分析、设计方法。

3.1 实训教程

“实训教程”以项目为主线,分为Learning案例、Training案例、Mentoring案例三种。项目案例均为企业真实项目,由经验丰富的软件工程师编写而成,在实施环节由实训工程师带领学生完成。

“实训教程”重点提高学生的职业特定能力,通过项目实训,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相结合,不但提高了软件开发技术水平,还能够具备大型项目的开发经验与行业知识,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

3.2 软件素养

软件素养要求对软件行业知识的认识有足够的深度与广度。它是软件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软件行业通用能力,软件素养组件与大学的计算机相关课程共同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

“软件素养”主要包括实用操作系统知识,各种软件开发团队模型的理解与认识,项目开发流程与规范,项目文档编写,软件开发中各种工具的配置与管理,设计模式的原理与实现等。

3.3 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在软件开发中包括责任心、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积极主动的心态、扎实的工作作风、科学的工作方式及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等。

3.4 流行技术

IT业正在以传统行业七倍的速度快速发展,软硬件技术在以摩尔定律的速度更新,即使学生在大学中学习的是最新软件版本与技术,毕业之后,版本也已经更新,“流行技术”正是为解决此问题而提出的,目的是让学生与IT信息同步,把自我知识与最新知识做到无缝衔接。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邓泽民.职业教育教材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邓泽民.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第6篇:课件制作软件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软件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软件专业的发展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因此,针对这一新兴领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的软件企业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为国外企业进行软件加工;另一个方面是软件企业内部进行软件的加工。这两方面虽然有着许多的不同,但是其性质是相似的,这就充分说明两者对专业人员的要求也大同小异。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软件外包产业相对来说还是一个较为成熟的产业,所以企业之间进行较量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软件专业人才。依照我国向国际进军的表现,我国现在最主要的软件专业人才就是高职院校毕业的软件专业的学生,这也是未来这一领域发展的重要的主力军。所以,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机会吸引和任用大量的高职院校的软件专业的学生,也会使社会中的激烈竞争大为下降。高职院校的软件专业的学生在这一行业中有着两个他人不能比的优势:一个是学生拥有十分专业的技能知识,在这一行业中能够在分工细化和产业标准化的情况下发挥着作用;另一个是学校对其进行专门的知识技能培训,严格按照企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即使这一现实为大多数人所熟知,但是要把它们进行配合以及协调发展仍然不可速求,需要慢慢地发展。这样我们就不难看出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些问题:第一,企业分工的细化不够,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使得一些学生难以招架;第二,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仍待解决;第三,学校教育偏理论性,学生的实际应用以及使用的体验较少,缺乏实践性。上述提出的这些问题是我们面临的实际,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吸取先进的、优秀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加的优化软件产业的校企合作的模式。

1 从培养实用人才目的出发调整课程结构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软件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不是大量的高层次人员,而是大量的中低层次人员,这些人员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软件知识,要拥有最基本的软件操作能力,多数企业对这些人员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并不高,是一些基本的实用技术。当前,众多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是使用传统的模式和方法,这样直接造成企业和学生达到的水平的要求不相符,这要使得学生的就业面临着许多的困难。虽然较之于国内,国外的软件人才培养经验丰富,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模仿或者说抄袭,因为我们国家和国外的现实情况并不一定相符合,我们需要自己的努力探寻。软件专业人才是是应用性十分强的一种人才,每个企业有着自己不同的发展,因而也就有着自己不同的需求,这就直接导致人才培养的共性目标与企业需求的个性目标产生冲突,这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重要方面。

2 依据课程结构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校企合作成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但是这就又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与什么样的企业进行合作呢?软件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软件开发商,另一类是应用软件开发商,这两个类型的企业各有所长。软件开发商技能为软件上的开发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同时也为应用软件开发商通过专门的培训提供一些实用性价值较高的员工;而应用软件开发商是一般高职院校软件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目标,同时为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制定一个标准,提高其自身的水平。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培训公司,这些培训公司有利有弊,其利处是拥有大量的实用案例,教师有很多的经验,有一些企业的支持;其弊处是这样的培训大都重视技能,而较多的忽视基础知识,并且这样的培训会是个性的发展,只一味的为了就业的需求。所以,这些培训公司都把未来的市场着眼于高职院校,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拥有较高水平的基础知识,而且有稳定的、大量的生源。

3 建立实训基地以适应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我国的高职院校的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是极其符合我国的发展水平的,所以,我国高职院校要建立十分完善的教育设施,要有相当齐全的软件实训基地。而且软件实训基地要有自己独立的发展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从而更好的促进软件行业的发展以及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

⑴基地建设与管理委员会。使基地有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以及管理制度。基地建设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要充分的发挥管理委员会的职责,使基地建设的更加完善和健全。⑵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建立实训中心,使得基地更好的、更顺利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实训中心直接对专业人才进行培训,既要保证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要使学生拥有一定的技能。⑶专业培训组。专业培训是与学生发展紧密联系的,专业培训的教师既要有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又要结合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参考文献]

第7篇:课件制作软件范文

关键词: 软件技术 工作过程 项目承载 课程体系改革

近年来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主要围绕“基于工作过程、通过项目承载”的中心展开。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中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使其更接近真实的企业工作过程。但是现有的课程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不小的问题。

1.现有课程体系与存在的问题

1.1现有课程体系

现阶段所使用的课程体系已经经过多次修正,是比较成熟的一套课程体系。本课程体系主要根据岗位需求建立,针对程序员初、中、高三个层次划分学习阶段。每个阶段包括两到三门核心课程。每门课程都以项目承载,将项目的各个部分分解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如下的课程体系:第一阶段,初级程序员,核心课程:C语言、计算机基础;第二阶段,中级程序员,核心课程: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第三阶段,高级程序员,核心课程:Jsp程序设计、html网站开发;第四阶段:高级程序员,核心课程:SSH框架、oracle数据库设计。这样的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验证,在每门课程当中通过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每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接触真实的项目,积累一定的项目经验。但是在实施过程当中也遇到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工作过程的引入中尤其突出。

1.2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有课程体系工作过程和课程实施过程具备较大差别。以现有课程体系中第三阶段为例,该阶段主要学习网站开发方面的内容,其中课程有:html网页设计和Jsp程序设计。在网站开发的过程当中,真实的工作过程是:数据库设计,确定网站数据结构,这里主要使用到数据库这门课程的知识;之后设计网页,制作页面,主要使用到html网页设计的内容;最后确定网站逻辑,完成后台程序,主要使用到Jsp程序设计的内容,同时也会使用到一定的数据库。由此可见,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一个阶段当中的几门课程的使用情况有先后顺序,并且还会交叉出现。按照现有的课程体系,几门课程独立进行,相互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缺少相应的联系。

几门课程同时进行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数据库课程作为支撑,找一个独立项目承载十分困难,只有将其包含在其他课程的项目当中才能引入真实项目,更不用说体现工作过程。其次,一个阶段当中的几门课程同时进行造成有的课程必须等待其他课程深入一定程度才能开展,例如其中Jsp程序设计的项目当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到html的内容,必须等html网页设计的教学活动进行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开始Jsp网站建设,否则跳过前台设计不仅不符合工作过程,学生也难以理解。最后,几门课程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如果一门课程一个项目,很容易造成学习上的重复,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2.对课程体系的改革探讨

2.1课程体系改革

为了更贴近工作过程,将项目贯穿到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地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将课程体系更改为针对不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软件技术专业现阶段主要的工作有:C/S窗口应用程序开发、B/S网站建设;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还可以扩展出:移动设备应用程序开发、移动设备游戏开发等工作。针对每一个工作过程配置相应的课程。形成如下的课程体系:C/S窗口应用程序开发,核心课程:Java程序设计;B/S网站建设:核心课程:Html网页设计、Jsp程序设计、设计数据库;软件工程规范化工作,核心课程:SSH框架、oracle数据库设计、软件工程。这样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变化上对以前的课程体系改变并不是很大,要实现设想中真正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还需要在教学模式上加以改革。

2.2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的课程体系当中,各门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主要是采用同时进行或分学期先后进行的模式,这并不符合工作过程的特征。可以考虑将一个工作过程中的几门相关课程相融合,打破课程与课程的边界,将以前的几门课程同时融入到一个工作过程、一个项目当中。以B/S网站建设当中的三门相关课程为例,将html网页设计、Jsp程序设计、sqlserver数据库设计三门课程进行融合,根据工作过程当中几门课程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教学,灵活交叉,例如将一个网站项目分解为:数据库创建、数据库表建立、添加数据、页面设计、用户登录模块(数据库查询)、用户注册模块(数据库添、删、改)等模块。某个阶段当中需要哪门课程的知识,就讲解并使用哪门课程的知识。

这样的教学模式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在传统教学中,一名老师担任同一门课多个班级的教学,几个老师之间无法进行交叉教学。只要将原有的方式改为一名老师担任一个班级多门课程教学模式,实际上在一个工作过程当中同一个班、每个老师最多教学三门相关课程,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在这种模式下,老师可以在任课班级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真正实现“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承载”的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桂生,张哲.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20).

第8篇:课件制作软件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优势已越来越明显,其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已经不可低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1、对课程体系的掌握要求

1.1对本门课程有完整系统的认识

多媒体教学是在教师对所任课程充分熟悉的基础上利用教学辅助工具对教学所做的进一步优化,只有对课程有完整系统的认识并充分熟悉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优化。

1.2应用型课程要能够熟练操作

有些课程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际操作的演示,所以教师只写教案或进行理论讲述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写教案或做课件,还要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进行熟练操作,并结合工作当中的典型例子,让学生充分掌握课程内容。

1.3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

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以一种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所以教师的任务不但是要传授知识,还要研究如何更好的传授知识,以便符合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律,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够针对他们利用多媒体设计出更好的例子和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

要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首先要了解多媒课件制作的工具。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工具,是指采集、编辑及处理音频、视频、静图及动画等多媒体教学信息素材的一系列应用软件,可分为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制作软件和多媒体素材编辑合成软件两大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这些常用制作软件,并且恰当地选择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软件,往往能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操作文本输人与处理软件的技能

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文本是表达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实现文本输人与处理的软件有很多,最为流行的是Word和PowerPoint,两者都能根据课件设计的需要制作出字形优美、任意字号的教学文本素材,并且生成的文件格式也能被大部分多媒体集成软件所支持。PowerPoint算不上课件制作系统,只能说是一个演示稿编辑软件。但简单易上手的特点使广大一线教师非常钟爱。

2.2操作静图素材采集与制作软件的技能

多媒体课件要美观、形象必须有图片搭配,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常用的图像制作和处理工具。课件制作中常用的图形处理软件有AutoCAD,AdobeIllustrator及Core1DRAW等,Core1DRAW较为流行。图像采集和制作软件常用的有Photostudio和Photoshop等。Photostudio是最新流行的图像采集与制作软件,它采用简洁的中文界面,可以直接从数字相机、扫描仪等输人设备获得图形,支持BMP,TIF,PCD,PCX,TCG和JPG等文件格式,而且操作简单。总之掌握必备的图像处理工具对课件认可程度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2.3操作音频素材采集与制作软件的技能

音频即声音。多媒体CAI课件中所用的音频主要包括课件的背景音乐、课文范读及音效三部分。采集与制作的声音文件可在Windows系统的“录音机”中进行,也可以应用CreativeWaveStudio,SoundSystem,GoldWave及SoundForge等音频处理软件。音频的正确使用可以避免课件静态的单调效果,使课件的信息容量得到扩充。

2.4操作视频素材采集与制作软件的技能

视频是CAI课件中的活动画面,大部分都是教学内容的真实场景再现,常用软件主要有Premiere和PersonalAVIEditoroPremiere制作动态视频效果好,且功能强大,但操作较复杂,教师需经过专门学习才能熟练运用;PersonalAVIEditor则适合一般教师制作简单的动态视频素材,不仅操作简单,且有多种图像、文字和声音的特效,将这些特效灵活搭配,即可轻松获得教学动态视频素材。视频的全理应用可以还原真实场景,使演示更加真切有说服力。

2.5操作动画素材采集与制作软件的技能

在教学内容中,有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和现象,仅凭学生的想像难以留下直观的认识,这时可借助CAI课件的动画将其表现得生动形象。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动画的常用软件主要有3DMAX及Authorware,Flash等。

3、制作课件过程的要求

3.1总体规划设计

3.1.1精选分析教材。并不是所有的教材都要制成课件,也并不是任何内容都适合制作课件。课件主要选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展开的教材内容,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根据教学需要和课件制作软件的特点,认真细致地分析教材内容,划分成若干知识块,找出知识块之间的联系,并对此重新整合,以利于课件制作。

3.1.2选择制作软件。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制作软件,才能加快课件的制作进程,节省人力物力,有利于课件的主体制作。知识传授型课件应选择PowerPoint或Authorware制作,自学辅导型和复习检测型应选择Authorware制作。

3.1.3构思设计流程。像程序设计需要设计流程一样,根据制作要求,确定好教材内容的制作顺序和展示顺序。制作时一定要注意程序模块之间的转换,如幻灯片的链接,页面的跳转,程序的退出等。

3.1.4编写多媒体教案。根据以上三步,结合传统备课的形式与要求,编写出多媒体教案。

3.2素材采集加工

3.2.1文本的准备。多媒体课件要展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知识,教学资料,课堂检测等,这些素材主要从键盘输人,如教学目标展示,背景资料等。应用前一定要保证其正确无误。

3.2.2图片的准备,课件经常会用到背景图案、按钮等,这些图片可以来源于制作软件本身,也可以用Windows的画图工具或软件Photoshop自制。而绝大部分图片是为教材内容服务的,可以直接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取自教材或其他直观教具,如插图等。

3.2.3动画的

准备。动画有很强的表现力,可以大大丰富和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用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AnimatorStudio,Cool3D,3DMax都可以设计动画。

3.2.4声音的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声音素材主要包括背景音乐和讲解。背景音乐主要来自于一些声音文件,它可以烘托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讲解要靠自己录制。CreativeWaveStudio、SoundSystem、GoldWave及SoundForge等音频处理软件都可以派上用场。

要用选定的多媒体制作软件进行编辑,制作出满意的多媒体课件,在教材选用得当,素材准备充分后,接下来便是课件主体部分的精心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要有非常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因此,制作课件时,要设计出新颖便捷的交互界面,或者播放按钮,必要时还要有操作提示和防错功能,以增强课件的可控性和可移植性。

3.4组织播放调试

经过主体编辑制作,课件基本成型。为了增强课件的实用性和通用性,需要在打包之前,对课件进行全面的组织播放和反复调试。比如:点击按钮是否放在同一位置;页面导航和超链是否简洁明了;课件演示时间是否适当

4、多媒体课件在课堂应用中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尽管多媒体技术正逐步走进课堂,进而将课堂教学引到全新的境界,许多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实践存在一些误区,如何避免这些误区已成为多媒体教学的亚待解决的问题。

4.1根据讲课实际需要制作和应用多媒体课件

在多媒体教学初步开展的学校,普遍有这样的现象:为了一节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精制”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被束之高阁了。

我们应该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普及的原因除了硬件数量不足外,最重要的因素是相关课件的医乏以及制作的困难。那这样的话可以另辟蹊径吗?首先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课件,可用比较流行的、功能强大的Authorware,Director等多媒体制作软件,辅以专门的图形图像、音频及动画软件制作完成。而一般的课件不妨试试易学易用的PowerPoint。二是可以给课件“减肥”。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每一堂课突破一两个难点足矣,不必面面俱到。三是采取“拿来主义”,对原有的课件。可利用抓图、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组合加工,使制作过程更轻松。虽然当前多媒体教学还受多种条件的制约,但倘若能将现有硬件设备和课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还是大有潜力的。

4.2避免单纯的课件演示,加强多媒体授课的交互性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师中,常有一些人为图方便,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的课件便是“流水课”,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演变成了“电脑十教师”为中心,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

第9篇:课件制作软件范文

    一、信息容量越来越大

    早期的地理CAI课件在媒体选择上一般都比较单一,仅为一些文字和图片,有人称其为“电子幻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真正的地理CAI课件,与传统的地理幻灯片没有本质区别。这种课件的信息容量很小。近年来,地理CAI课件所使用的媒体越来越多,如: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等,信息容量越来越大。多种媒体的应用,使地理CAI课件能够给学生带来大量信息,能够让学生看到许多地理课堂和生活中难以看到的地理现象和景观,可以清楚地了解那些速度很快或极慢的地理变化过程。现在很多地理CAI课件还与Internet建立链接,使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意调用网络资源,极大地扩展了地理课件信息容量。地理课件信息容量的扩展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加直观;使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有趣,更有选择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网络课件迅速发展

    随着校园网的建立和完善以及Internet的逐步普及,使网络教学成为可能。网络课件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悄悄发展起来的。地理网络课件的广泛使用,将使地理多媒体教学从多媒体教室走向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课件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学生可以通过键盘和鼠标随意获取网络相关资源,自由参加提问和讨论。学生也不再是简单的听和看,而是更多的参与,并且学生的学习将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随着地理新教材的使用以及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等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的新课题。地理CAI课件的开发也要适应这种新的要求。以往的课件多是课堂演示性课件,操作课件的主体是教师。而网络课件的操作主体将逐步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也就是学生来控制鼠标和键盘,主动的从课件中获取地理信息。网络课件往往与英特网上的相关地理资源网站建立链接,其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包含的信息量庞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时间自由地选择信息,并可以利用网络课件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学科小论文,参与网络讨论交流等等。

    网络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对硬件设备和开发人员的素质都有较高要求,因此网络课件现在只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试用。同时网络课件又有其显而易见的优越性,它的发展将会很快。如2002年9月底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中,网络课件的比重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大,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网络课件,并得到了评委和专家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