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春酒教学反思范文

春酒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春酒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春酒教学反思

第1篇:春酒教学反思范文

一、 细心的观察

一个经验丰富又富有爱心的教师,他(她)每到教室总是会扫视学生,把爱的目光洒向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细心观察哪个学生的脸上写满快乐,哪个学生似乎心情不佳,哪个学生的身体似乎微恙,哪个学生似乎冷漠呆滞,他(她)会静静地观察,细细地琢磨,而不是忙着准备自己的教案,因为他(她)的心里装有学生,而不只是知识。

浙江省特级教师赵群筠老师上示范课《背影》,上课伊始,赵老师细心地观察到最后有一个同学是一个人坐的,她上课第一句话就说:“老师发现你很孤独,但没关系,只要你一举手,我就会穿越千山万水来到你的身边。”接下来整堂课中,这个坐在最后的学生特别积极,赵老师也没有忘记她的诺言,只要这个学生一举手,她就马上来到他身边,亲切地把话筒递给他,可想而知,这个学生对这堂语文课一定是永生难忘的。赵老师美丽的背影也一定会定格在他的脑海里。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有句名言:“课本知识如果不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那么,课本知识传授得越多,你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细心观察,这是给知识加温的开始,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二、 有效的激励

有效的激励是沟通师生情感和智慧的纽带,能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能够推进学生思维的深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为激励学生,喜欢给学生奖励一些东西:一朵小红花,一颗小星星,一个小笑脸,这无疑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的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另一方面,与课文内容毫无关系的实物奖励,有时反而冲淡了教师苦心经营的教学情境。

特级教师马老师在上《老王》一课时,提了一个问题:“老王说‘我不是要钱’,那他要的到底是什么?”一个男同学回答说:“他要的是作者杨绛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朋友来看。”马老师热情洋溢地说:“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男同学深邃的思想。”课的最后,马老师又拿出了杨绛的新作《我们仨》,并向学生推荐这部作品,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马老师说:“我把这本书送给老王的知音,就是那个有着深邃思想的男同学。”可以想象,全班同学是用何等羡慕的目光,看着这位得到最高奖励的男同学的,而这本书又将会对这个男同学产生怎样的影响!

赵群筠老师上《春酒》一课时,她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既简单又不简单的问题:“琦君家园何在?”学生马上七嘴八舌地说:“温州。”“杭州。”“台湾。”赵老师又笑眯眯地问:“还有别的答案吗?”“在琦君的心中。”一个女同学说。赵老师大声地说:“你真是独具慧眼,老师奖励你在黑板上写“家园”两个字,写得越大越好!”这个女同学就在大家羡慕的目光里走到讲台前,自豪地写了大大的“家园”两个字。当后来同样是这个女同学说出家园和春酒的联系时,赵老师说:“你今天的表现让我吃惊,我决定再给你一个奖励。大家猜猜奖什么?”这时候全班同学大声说“写‘春酒’两个字。”这时候这个女同学上台的脚甭提抬得有多高了,写起“春酒”来也特别潇洒有劲。让学生两次上黑板书写了这堂课的内容精髓,这样的奖励对于这位同学来说,是何等的荣光!

三、 精妙的点评

课堂上,精妙的点评,往往能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现实和最重要的力量,成为拉近师生距离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对学生的点评,语言要准确、中肯、实事求是,让学生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既有激励,又饱含期待,既有对学生回答的肯定,又能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更有对学生灵魂的感染。同时,点评的手段讲求贴切,要紧扣课堂主线,吻合教学情境。

《端午的鸭蛋》一文的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生活中大家见到的鸭蛋在形状上有什么区别?很多学生回答,有的鸭蛋椭圆,有的不太像椭圆;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鸭蛋有的胖,有的瘦。这一学生的语言表达很形象,很有感染力,说得真好。教师没有用“很好”来打发这位学生,而是抓住了这个“胖”字点评:“胖”通常用来形容人,特别是用于孩子时,有可爱之感,可见这枚鸭蛋在这位同学手上是活生生的,赋予了它生命。这一点评,不仅肯定了这位同学的语言能力,同时也在教其他同学如何赏析、运用。

四、 耐心的等待

在课堂上,耐心的等待是一种教育的胸怀。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怕的就是冷场,所以每当教室里静悄悄的时候,总是会不断地响起教师重复问题的声音,或者不断追问的声音,生怕课堂会沉闷下去,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中,就会不断地问“还有吗?”“还有别的想法吗?”问题提出后,不论学生回答快慢与否,教师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来回答,而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来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者再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时间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又不至于打断其思路。

《春酒》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语句“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从而来理解文中作者小时候的形象,有的学生读出了用蜜蜂来比喻是形似,有的学生说是跟蜜蜂一样飞来飞去很勤劳,应该说学生的回答都不太准确。这时候这位教师并没有着急,也没有对上述学生的回答马上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再作思考。在耐心的等待中,她从一个同学的眼里读出了否定,她马上请这位同学发言,并巧妙地引导:“没关系,不要对琦君这么客气”。学生在她的鼓励下,大胆地说出是“贪吃”。教师随即表扬:“你看,真实的就是好的。”这一表扬既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回答,也巧妙地指出了前几位同学理解的不足,而如果教师过早地评价学生,或者急着公布答案,显然不会取得如此的效果。耐心的等待,成就了学生的自我实现。

当然,有时候“等待”的结果,可能会失去一个预期的教学目标。如果没有这“等待”,这堂课可能会上得更完整。但哪种结果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更大呢?我想,我们追求的,始终应该是学生的成功,而非教师的精彩。课堂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只有我们眼中有学生,心里装着学生,才不会因为暂时的沉默而慌了手脚,不会情不自禁地让自己的声音固执地在教室里响起,不会为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而牺牲学生思考的时间。让我们的课堂多一些静静的等待,还学生一片“静”的时空;让我们的课堂张弛有致,动则激情四射,静则神思飞扬,在动静相生中,尽显无限魅力。

五、 创新的设计

许多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教学细节,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缺少应有的关注。其实,如果对于“惯常”细节能深入反思,换一个角度审视,就能在“惯常”中生出一些变化,改“平常”为“创新”,变“乏味”为“趣味”。这样,一定会消除许多遗憾,带走几丝平淡,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情趣。

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时,教师充分利用课前的五分钟,出示双黄鸭蛋的图片,请班里一位喜欢画画的同学,到黑板上画双黄蛋,画完之后,师生一起结合课文中评判鸭蛋的标准:“蠢”或“秀气”,对所画鸭蛋评论一番,学生们一个个都“掉进”鸭蛋里了。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一活动设计,仅仅是课前与学生交流、调动学生情绪而已,随着教学的行进,原来这一双黄蛋还是教师板书所在,双黄分别是“情”与“趣”,一枚小小的鸭蛋中蕴含了汪曾祺先生的“情”“趣”所在。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环节,却是教师的独具匠心,可谓“化大形于无痕”,让课堂情趣无限。

六、 机智的调控

尽管我们提倡精心预设教学细节,但不能不提的是: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应是珍视学生变化的学习需要,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良性互动中,往往会闪现许多有价值的教学细节,此时的教师,就应把执行预案看作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用心搜集、捕捉、筛选这些细节,把它作为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紧紧把握,因势利导,从而使课堂教学由“执行预案”走向师生互动生成。

钱梦龙教《故乡》一文时,学生提出一个“打横炮”式的问题: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这个问题跟理解课文毫无关系,而且也不可能讨论出什么结果来。但如果轻率否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势必会损害学生求知的积极性。钱老师表现出了高超的教学智慧,他说:“是啊,鱼怎么会有脚?”有学生说,娃娃鱼有脚。老师说:“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你们谁见过?”学生都说没有。老师继续问:“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这是我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钱老师及时捕捉生成的教学细节,顺其势而导之,避开正面回答,把学生旁逸斜出的思维,引到理解课文的总目标上来,化“废”为“宝”,加深了学生对少年闰土见多识广的认识。

第2篇:春酒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有效性提问 策略 实践

一、为什么要重视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工具性:巩固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效果

根据课程论的观点,促使课程形成的核心因素是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它要解决的是课程“应该教什么”和“为什么教这些”的问题。因此,语文课堂提问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教学行为和手段,必然要关注教学中“应该提问什么”以及“为什么提问这些”的问题。这也是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对它提出的本质要求。然而有的教师先叫学生站起来,再问问题,学生答不准就反复追问,既浪费了不少时间,又没有实际效果;有的教师提的问题,答案比较浅显,无须学生回答,没有一点启发性;更有的教师提问零乱无序,没有逻辑层次,纯属信口而问,缺乏设计;有的问题本身矛盾,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还有的提问的目的不明确,盲目性、随意性较大。

有鉴于此,教师在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在提问上多下工夫,想想改进提问的方法、提高提问质量等,并在课堂上提出有关针对教学目标的问题,那才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文本的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的教学计划,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情感性:激发学习之感,创建和谐的共鸣效果

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思维、调节课堂气氛的工具。提问提得好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心灵,达到师生和谐交流、情感共鸣的理想境界,从而为优化整个课堂教学的素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有些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提的问题的难度控制不当,不能关注所有的学生;有些则问题过于收敛,缺乏发散性,教师只接受所期待的答案,对于超出他认为是恰当范围之外的答案,会拒之门外;更过分的是提问对象的片面性,有的教师提问只盯住几个尖子生,不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这些做法使得学生对于语文课越来越没有兴趣。所以如果课堂提问要达到大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作用,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那么语文教师就必须注意和克服上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有效地课堂提问。

二、课堂有效性提问的一般原理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是为上好整堂课而设计的重要教学环节,它有其自身发展和操作的内部特定性。

(一)借题提问,贴近生活

所有的文化知识源于生活实践又高于生活实践,并最终用于指导生活实践。因此,选取现实生活中鲜活话题并加以修饰后应用到文本的有效性提问环节,这样便于学生的接受并发表看法。

(二)依文提问,紧扣主旨

提问作为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绝不是孤立存在的。为使提问具体生动、优美和谐,可将提问的方式、内容与所教课文的主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显现并指向教学目标。

(三)顺势提问,关注人文

课堂教学中要以人为本,让学生于情境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存在。特别是对新生事物观点的接受,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举一反三地展开提问与联想。让学生在提问环节中能通过思考增强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和深化。

(四)据情提问,力求创新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的相关情节、情调,让提问环节力求新颖、雅趣。在不同课堂教学中,变换提问的形式、方式、手段,使身在其中的学生感觉提问环节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三、课堂有效性提问策略

(一)精通教材,熟悉学情,精心设问

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首先要精通教材,熟悉学生学情,精心设计好要提问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新课的重点和难点,不但要让学生清楚该回答什么,而且要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回答,为什么有些回答是错误的。同时,各个问题之间还应紧密关联,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情境,使学生从问题的回答和讨论中,体会享受思考的乐趣,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如《心声》一文,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并依次讨论以下问题:①李京京为什么渴望有机会朗读这篇课文?②程老师为什么不同意李京京读课文?③从程老师身上你看到了哪些问题?④大家想过另外一个问题吗:课文为什么被命名为“心声”?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问题,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化,而且启发他们进行积极地思考,并能从程老师的待人不平等上引发学生对于师生关系的思考,加深拓展理解。又如在外校公开课听一老师讲授《挑山工》的时候,教师在文本的进入阶段,有别于其他老师循规蹈矩的教学程序,过于目的性的提问,而是首先提出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挑山工挑的是山吗?解决了一个概念问题;第二个问题:第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即挑山工走路的姿势究竟如何?解决了一个理解的难点;第三个问题:作者和挑山工一共遇见了几次?梳理了文章的结构;第四个问题:他画了一幅画,并说需要它,这里的“它”指的是什么?提出了解读文本不能不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位老师完全是以一种启发思考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然后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上述问题,表达了自己对文本的感受。

总之,教师要把提问设计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要摒弃课堂提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课堂提问必须要有针对性,循序渐进,符合教学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面向全体,难易适度,科学提问

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的对象要有所选择,避免让少数优秀学生或愿意表现的学生独占课堂回答问题的时间,而应该有选择的准备好问题,根据问题的难度深度,分梯度地要求学生作答,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成为课堂的主体,有效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怎样向学生提出问题,对课堂提问的成败至关重要。问之得当,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智能。问得不当,则往往启而不发,最后还是变成教师自问自答。如小说《孔乙己》的教学中,笔者对此设置以下问题:

①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义。

(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2)孔乙己的地位;(3)孔乙己的结局。

②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孔乙己形象。

(1)填写下列句子,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个被人们讥讽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个使人快活但又_______的人。

③深入探因:学生合作探究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深刻理解孔乙己形象。

上述问题由浅入深,问题①问题②的难度适合语文水平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一部分学生通过课文摘录和思考,对此发表了自己合理的看法,而问题③则有一定深度,主要针对语文水平中上的学生思考,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思考总结,对文本有更加深入的掌握和理解。所以合理地课堂问题设置,有效性地提问既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又能帮助学生消化课文,进行严格的思维训练,强化对于文意地理解和升华。

(三)多方思考,注重创新,开放发问

开放发问,主要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当问题的条件不完备或不明确,蕴涵多种可能时,要求学生自行推断。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去寻找答案,而答案也不必要求标准性和唯一性,通过开放发问,能解放与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自由地驰骋于思维的无限世界中,成为一个真正具备智慧之美的课堂。

如笔者在听名师讲授《春酒》一文时,我就问到 “ 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中的比喻恰当不恰当,学生经过思考,得出“因为蜜蜂采蜜和春酒的甜味相似,因为形体小更见我的可爱”的结论,更加地突出了春酒的香甜。又如在教学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中,我在拓展延伸环节提出“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的问题,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表述自己的感受,让我感到欣喜的是有个组员代表说:“首先要肯定作者宋濂在求学时这种尊师的态度。其次,我们要摒弃封建社会盲目尊师的迂腐的态度,特别是‘不敢出一言以复’,这种做法就是不妥当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站在与老师平等的立场上沟通交流。”这样有深度的回答,是这堂课上最精彩的地方。而这个问题就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更“深”,想得更“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课堂和语文教学目的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又如在教学七年级《观舞记》中迁移拓展环节,我对此做了如下提问设计:同学们,欣赏了这精美的描写,我们不由的在钦佩卡拉玛姐妹舞技的同时,也深深钦佩冰心的语言。所以,学会用一些精致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去描绘生活美,应该也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一个要求。仿照作者的语言特色,来扩写下面一段文字,“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谷香绕湖飞。”要求要用一些精致的形容词,恰当的修辞加以扩写,使之成为一段优美的文字。这个教学环节是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有了感悟再来动笔写,真正让知识成为自己思考的结晶。 这样既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向纵向、横向发展,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只有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巧妙地运用以上几种有效性提问的方法,才能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达到高效。所以教师在课前,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相关教学内容,在熟悉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面对全体学生,精心设置一系列难易适度的、富有启发性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时机,灵活多变地引导学生多方思考或回答,并注重创新和开放发问,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解放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教与学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语文课变得轻松但是又充满智慧和理性的思考。

美的课堂不但是对学生的召唤与吸引,更应该是一种解放与激发,是学生自由地驰骋于思维的无限世界里,而课堂的有效性提问正是创造美的课堂的关键要素。只要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总结和反思,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多又智慧又美丽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陆璟. 探究性学习.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专题研究,2002.

[3]吴效锋主编. 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 沈阳出版社,2003.

第3篇:春酒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国培;成长;提高;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学习方式。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1月15日,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0)――吉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的学习,在近40多天的培训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不仅每天登陆平台观看专家讲座、学习欣赏其他学员的作业,还坚持撰写作业及培训感言,而且参与在线探讨交流。通过自主研修、专家答疑、论坛交流等方式,与素未谋面的同行们、甚至是教育专家们自由的交流,使我对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国培研修中体验到了收获与成功,感受到自己在不断成长。

1八个模块的自主研修刺激我更新观念、加强学习

在参加国培学习之前我以为教育技术不算什么,因为在我们学校里电脑操作上我可以说算是一个“高手”了,简单的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网络资源的收集与整理、视频材料的录制与上传等我都可以独立完成,可是当我真正接触到教育技术、参与每个模块的学习后,才知道,我的这些根本不算什么。在聆听专家们的视频讲座、观看优秀课例后才知道――教育技术,不是单纯的的电脑技术,而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是教育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物化手段。从最基本的黑板、粉笔、文字教材、教具、投影仪、幻灯机、电视机、有线与无线扩音系统、视频展示台到多媒体计算机;CAW闭路电视教学网络系统、计算机双向传输交互网络系统等都是教育技术的硬件组成部分。教育技术又是经过精心选择和合理组织的学习教材,这些学习教材应当满足社会和学生个人学习的需要,还必须符合认知规律,适合于学生的学习。这是教育技术的软件组成部分。另外教育技术还是设计、实施和评价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法。有了以上认识,使我感受到了自己教育观念必须快速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必须尽快提升,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日益发展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2班级论坛的研讨氛围教会我敏锐思考、学以致用

这次培训,我在深深地被专家教授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许多精辟见解所折服的同时,更被班级学员们参加培训的热情所感染,在我们的班级论坛中,每天都有几十人在线一起交流、研讨,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学员们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各抒己见,高招频出。专家们更是不厌其烦地为我们答疑解惑。这样的互动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所带来的进步是任何催化剂都无法做到的。这种互动会促进我们敏锐的思考,这种互动会激起思维的火花,会起到星火燎原的作用――一个个教学中的困惑会在这里迎刃而解;一个个技术操作中的难点会在这里得到点拨;一个个教学中的闪光点会在这里得到认可和升华;所以我要说,没有互动,就不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也不能拓宽我的视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专业技能。因为交流,我充实了自己;因为互动,我获得了进步。我一定会把自己的感悟应用于实践,让自己今后的课堂也能绽放出奇光异彩。

3实践操作的无穷魅力吸引我潜心研究、不断创新

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提升,更主要的是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各种实践训练,让我们进一步掌握了PPT课件制作方法、电子文稿的批阅、电子表格的制作、授导型教学设计、探究型教学设计等实际的操作技能,在这些实际操作训练过程中,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魅力,促使我不断研究,不断创新,我的设计作品在一次次修改完善后,更加实用,例如我设计的《春酒》一课的课件,原来只有几幅简单的画面和文字的展示,后来我又逐渐加入了动态的图片和歌曲等,每幅灯片之间加入了巧妙地超链接,作品的整体性、艺术性方面也有所加强。

4辅导教师的细心辅导鼓励我大胆尝试、展示特长

第4篇:春酒教学反思范文

刚参加完两次优质课的评比活动,心头有颇多感受。两堂课(《风筝》《伟大的悲剧》)经过多次的磨课,不断地改稿。但每次试教,遇到不同的学生,依然有太多预设不到的“意外”。而要“化险为夷”,其中必不可少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智慧追问”。受此启发,结合两次优质课评比的亲身体验和平时的教学实践,我开展了“初中语文有效课堂之智慧追问”的研究活动,将“追问”进行到底。

二、研究的必要性

1.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要求文本的解读应呈开放的姿态,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追问是有效的催化剂。平等、深入的对话使教学更具有效性,师生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会激活思想的火花。

然而真实课堂上,追问的实际操作,却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陶行知先生云:“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根据以往课堂的经验总结,教师在课堂追问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追问时机,不善捕捉;追问数量,不懂控制;追问质量,浅显琐碎;追问语言,简单贫乏;追问指向,模糊不清。

2.追问“显智”

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后续动作”,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后的“下一个”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学习永远是追问的,然而追问难以预设。所以,从实质上来说,追问其实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这也充分说明为什么追问会是教师教学机智的直观表现,它需要教师是个智慧的人。只有在“智慧的追问”中,教师和学生才能在交流中碰撞出激活思想的火花。

“智慧追问”能暴露学生真实的思维进程,便于教师把握教学,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更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培养学生喜思善辩的理性思维,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何时进行追问、追问什么才是有效的呢?

三、研究的过程

1.把握良机,适时追问

追问,是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作“即时”的点拨和有效的控制,让追问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这“即时”就是我们所要把握的时机、要掌握的“火候”。

(1)追问于混沌状态。不确定性和无序性,是思维混沌状态的重要特点,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说的也许正是这种现象。而学生的思维一旦出现了混沌状态,其实也就出现了一个值得我们去把握的“良机”,一个需要教师适时追问、点拨的时机。这个时候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恰当的追问,或许就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追问于临界状态。追问追求的是一种“激活效应”,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处于由活跃到受阻、似懂非懂时实施追问,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在临界点上产生顿悟、发生质的飞跃。

(3)追问于僵持状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是一帆风顺、畅通无阻的,总会有暂时停滞、相持不下的时候,特别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时,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个时机加以追问,或许就能突破“僵持”的“瓶颈”。

2.智慧追问的有效策略

(1)“引”――由浅入深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若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对一些较难较深、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适当进行“深题浅问”的处理。这种连续提问,意在化难为易。

例如《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由学生语言中的“外表”一词,引发长达11次的追问。通过追问父亲衣服的颜色,引导学生梳理出父亲“奔丧”的背景;追问衣服布料引出“家境惨淡”;最后在理解了父亲承受两种巨大压力的基础上,通过高度对比,追问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这一主旨。可谓化难为易,由浅入深。

(2)“接”――顺理成章

课堂教学中,前后内容的衔接与转换,两者之间需要必要的过渡,如果直接跳到下一个知识点,势必给学生带来认知障碍。知识衔接点的问题设计,彰显着教师的教育智慧。

《伟大的悲剧》对于初一新生来说篇幅较长,采用一课时进行优质课评比,无疑给参赛者出了一个大难题。文本必须要解读,而且还得让学生读明白,时间只有40分钟。“太难了”是我当时最大的感慨。

要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绝妙切入点,并由此串起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谈何容易。赛后有评课教师向我推荐了一个优秀的教学点:文章的最后一段“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是文章的主旨句,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大部分学生在预习之后,依然无法理解这句话的确切含义。假如整堂课始终围绕这一主旨句展开教学,通过追问“一个人指谁”“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厄运”“如何理解搏斗”“如何理解心灵高尚”“为何作者上升到一切时代”,以追问串联起课文内容,课堂效果应该很不错。

这个思路是在赛后才想到的,虽然并未实施,但由一个主问题的生发,通过不断追问,衔接起整篇文章,达到解决学生疑难的效果,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3)“挑”――一石激浪

朱熹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选择学生学习过程中看似寻常处、无疑处设置问题,揭开学生认识上的“疑点”“盲点”等,激起思维的波澜,促使学生醒悟、警觉,实现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

例如教授《春酒》一课,在赏析“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一句时,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学生已能理解选段文字对人物刻画的作用。似乎顺理成章,已经完成解读任务,但教师仍不满足于此。在学生无疑之处“蜜蜂似的”挑起“事端”,寻找学生认识上的“盲点”,打破平衡。一句“把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比喻成蜜蜂似的。蜜蜂好看吗?”人为制造认知冲突,引发思维的波澜,实现认知转化。

(4)“拨”――自悟自醒

语文学习离不开“悟”。记得特级教师王耀君曾如此说:“‘语文’应该叫‘悟文’。”可见,只有学生真正理解、领悟,才是成功。平时的教学中,面对一个典型错误的出现,教师往往沉不住气,急于“一棍子打死”,这样势必掩盖问题出现的根源,也就做不到“对症下药”。但若延迟判断,把“球”再踢给学生,采取追问导引的方法,把学生的错误钓出来,摆在桌面上,在学生心悦诚服后,必定会有一番醒悟、一番长进。

在教授《羚羊木雕》一课时,我设置了“评价文中人物特点”这一环节。其中有两处,学生对人物的评价用词不确切。一处是关于“我”的:“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说:‘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一个学生评价如下:“从‘我’见万芳喜欢羚羊就送给她的行为中,看出‘我’很大方。”显然此处用“大方”一词来形容,还有些偏颇。于是我追问道:“假如是老师我喜欢这只羚羊,你觉得文中的‘我’会送吗?”另一个学生早已按捺不住,举手示意:“我觉得应该是‘重情义’,因为‘我’把万芳当做最要好的朋友,只要她喜欢的东西,‘我’都能给她。”“看来‘我’把友情看得最重,送东西是为了证明这点。”我用眼神示意了第一位回答问题的学生,他微笑地点点头。另一处关于“万芳妈妈”:“看我待会儿揍她!”同样,学生单一地评价为“很凶”。我以“真的很凶吗”追问,学生联系了其他语言,明白了用“严格”评价更确切。

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评价某个人物”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在措辞上把握不好分寸。特别是初一学生或者是阅读能力差的孩子,犯错的几率更高。如何教学才能立竿见影呢?把学生的错误钓出来,摆在桌面上,让学生自悟自醒。实践证明以上的追问方式很有效。

(5)“挖”――画龙点睛

探究是画龙,追问是点睛。有很多问题我们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利用合情推理得到了猜想,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感性的高度,若没有“为什么”的追问引渡,学生只能在知识海洋的岸边徘徊,并容易产生误解,犯下想当然的错误。若在此时探本溯源,适时追问,就可能把学生由感知推向理性,在说理中练就自己的理性精神,使得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产生共振,奏出美妙的乐章。

《风筝》一文的教学中,当解读完“痴迷于风筝的小兄弟”和“我粗暴地弄坏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偷做的风筝”两句后,我追问:“‘我’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展开了积极的思维活动。很快答案有了:“文中写到‘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我顺势追问:“你能理解哥哥的行为吗?”“不能。因为小孩子玩儿是天经地义的事,哥哥居然这样对待弟弟,太无情了。”追问:“哥哥真的是无情吗?”此时插入一段背景介绍:鲁迅十六岁时,父亲忧愤成疾,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的鲁迅依然无法挽救父亲的生命,家道中落,作为长子的他只能站出来保护家人。于是,鲁迅用自己接受的封建教育思想继续教育弟弟,希望弟弟早日有所作为。学生因此得出结论:“误解和冲突中包藏着浓浓的手足亲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深“挖”,如同加入“味精”,容易诱发学生“食欲”般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发学生“品味式”的思考或讨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机智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智慧追问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只有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使追问的教学机智从有痕到无痕,从偶然性转为常态性。

参考资料:

1.许华锋《把握追问时机构建有效课堂》,《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8期。

2.袁春华《让有效提问牵引高效课堂》,《考试周刊》2009年第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