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范文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组织机构网络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

第1篇:组织机构网络管理范文

关键词:组织机构代码 企业管理 应用

一、组织机构代码在CA中的应用

当前,电子商务日益成为人们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的热点。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是电子文件传送的安全性。如何在Internet上保证交易的公正性和安全性,保证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以及交易的不可抵赖性,成为推广电子商务活动中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1]。由于Internet本身的开放性,使得网上交易面临种种威胁,因此,需要交易行为需要有四大要求来保障:

身份的可认证性、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为满足这些需要,可通过组织机构代码与CA认证体系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电子商务的安全机制[2]。

CA即数字证书又称为数字凭证,是用电子手段来证实一个用户的身份和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数字证书是一种数字标识,可以说是网络上的安全护照。用户可以使用数字证书对发送的电子邮件进行加密和签名。

组织机构代码是由国家统一颁发的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始终不变的表明组织机构法定身份的惟一标识,是政府各职能部门实现信息交换的桥梁,具有权威性、惟一性和完整性等特点。目前全国各地的组织机构的基本信息数据库都已基本建立,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得到了社会认可,代码证书已在银行帐户及贷款卡、社会保险业务、税务登记、车辆入户、海关报关、统计普查等政府管理行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组织机构代码证的电子副本(IC卡)从技术上完全能够承载数字证书。可将代码证IC卡与数字证书合二为一,由代码证IC卡管理机构从PKI(公钥基础设施)系统中取得注册机构的资格,严格按照PKI有关政策,认真负责地承担证书申请者身份审核,对审核通过的,向CA中心申请数字证书,并将CA数字证书在安全环境下写入代码证IC芯片中的指定区域,同时分别将代码证IC卡和密钥信封,通过规定的安全方式送交到证书申请者手中。

国家各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是经国务院授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实施管理的我国惟一的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经过几年不断的投资和建设,全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国家、省(市)、地(县)三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组成的代码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从组织机构申请、审核、录入、赋码、打证、制卡到数据上传等一系列管理程序全部实现了网络管理。随着组织机构代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组织机构代码的赋码质量和数据质量都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CA认证必须是各行业各部门及公众共同信任的、认可的权威的、不参与交易的第三方网上身份认证机构,各级组织机构管理机构具有丰富的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经验,稳定的人员队伍,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条件,为进行CA认证和建立RA(注册机构)创造了很好的条件。CA将其所签发的数字证书与组织机构代码相结合针对数字证书持有者进行身份认证,可以提高网上身份认证的可信度和权威性[3]。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牵头开展基于代码业务基础上的CA认证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组织机构代码在银行业的应用

2009年,中国银监会和国家质检总局通力合作,联合建立银码信息共享系统,将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应用于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监管和客户风险管理业务。这一共享系统的建立有效提高了银行监管服务水平,为银行及时了解把握各类机构存在及变化情况,加强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配合,评估和识别企业授信风险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和技术支撑。

银码信息共享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客户风险统计数据的质量,有效解决了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提升了银行了解客户信息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了客户风险统计工作的效率和数据质量;代码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特点,有利于银行查遗补漏、整合金融监管等多方面信息资源,准确锁定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将代码作为法人机构的唯一标识,利用法定代表人、企业管理关系等代码信息,为银行准确评估和识别管理集团授信风险提供了指导,成为各金融机构整合信息的基础键值,整合和完善了银监会以及银行对企业集团授信风险的监管,总体上完善了集团客户管理,防范关联风险。另外银行业通过代码信息查询,能够及时了解客户的经营动态及战略调整情况,及时处理风险信号,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确保了信贷的安全。利用代码信息,还可提高银行业信息核查的效率,提升银行服务水平,拓宽银行的业务营销渠道,可以主动回避宏观调控中的风险客户,有效契合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三、组织机构代码在住房公积金缴存中的应用

2008年,建设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签发了《关于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使用组织机构代码的通知》。这进一步拓展了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范围,对建立住房公积金共享机制,构建公积金信息化管理手段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住房公积金主管单位提高对企业的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是住房公积金管理的一个新的起点。

《通知》同时规定,组织机构代码要作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企业的唯一标识码且必须登记在内,对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缺项或不能提供组织机构代码的单位,应要求其补充登记或办理代码登记手续。企业在办理公积金缴存登记时应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和企业必要的信息数据。

配合上述《通知》的执行,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同时下发了《关于积极配合建设部在全国应用组织机构代码进行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对与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的协作方式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要求各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配合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建设部在单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应用组织机构代码,是继中行、外管、税务、车管等部门在相关领域应用组织机构代码后,组织机构代码应用的又一新进展。这对促进组织机构代码应用领域向深层次发展、推动电子政务体系构建、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其它行业应用

税务信息系统是组织机构代码应用较早的系统。企业要经营,就需要先去税务部门办理相关税务登记手续,同时申请购买发票。组织机构代码中心和税务部门之间已建立了数据共享机制,通过组织机构代码的查询,可及时对企业缴税情况进行核查,实现对增值税发票的适时和有效管理,防止企业偷税漏税行为。

国家外汇管理局对有关单位建立组织机构代码相关档案,在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和进口付核销系统中要求必须登陆组织机构代码,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外汇国际收支业务的正常运行。

目前组织机构代码在车辆管理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如果要以企业名义购买机动车辆,也需要凭借组织机构代码证到公安部门登记注册。实际上,早在1997年,公安部已经结合组织机构代码对单位机动车辆进行管理,并用于公安部门车辆管理信息系统。

五、组织机构代码的深层应用亟待拓展

组织机构代码做为企业身份的唯一标识,其应用价值不可估量,但现阶段,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仍然还属于应用初级阶段,一是应用的宽度还需拓展,即加强组织机构代码在全行业和全社会的推广应用,使组织机构代码真正的“身份证”价值得以体现,尽快实现组织机构代码信息数据库的开放和共享,实现其共享应用价值;再就是要加强组织机构代码的深度应用拓展,目前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还只是做为企业的身份标识,但组织机构代码所承载的IC卡却可以成为类似于“二代身份证”的数据集存中心,通过拓展数据量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实现组织机构代码的多元化应用应该是下一阶段其应用价值开发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第2篇:组织机构网络管理范文

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程度不足,不同学科领域的配置不合理。馆藏资源作为图书馆的管理对象,也是图书馆提供借阅服务的根本。在信息时代,图书馆的馆藏形式不断丰富,出现了以电子文档与纸质资料形式为主,多种储存形式并存的现象。但是相比发达国家图书馆,我国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在类型以及馆藏总量上仍然较少,馆藏资源不足、馆藏资源的更新周期长、数字资源数据库建设不完善、信息数据资源的检索利用水平低,已经成为制约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此外,图书馆现有的馆藏资源,对于不同学科的配置不合理,缺乏一定的均衡,这对于实现图书馆全面化的发展十分不利,也是实现图书馆管理创新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2.1创新管理思路

思路的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源头,整个管理创新的环节都必须贯彻着思路上的创新。管理者必须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尤其是将图书管理工作和知识、网络、社会都综合在一起,要树立服务读者和用户的正确观念,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图书馆管理活动的目标。要健全图书馆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岗位分工明确、岗位经济责任制、资料规范化管理等。要把图书馆的机构设置、责任、目标、行为准则、工作流程等都纳入到制度管理的范畴,奖惩分明,使领导和管理人员都形成责任心良好的服务意识。

2.2创新管理方式

图书馆管理的好坏往往要通过对图书馆管理水平的评价来确定,传统的对图书馆管理的评价是对馆舍的面积、阅览室面积、管理设备现代化、藏书量等为指标的,这些图书馆管理的硬指标通常是由所在单位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和财力所决定的。对图书馆管理水平的评价不能单纯地看场所、设备和馆藏,主要应看图书馆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知识与信息的服务效果。对图书馆管理的评价应逐步转向以文献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读者服务的范围、功能和效果为指标,必须对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与管理模式加以变革和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思想要从物本主义转变为人本主义,以人为中心。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重心要从对馆舍设备,图书期刊资料的管理转向对读者和图书馆员的管理。图书馆管理要面向读者,走向读者,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图书馆员的职能将如同知识与信息丛林中的向导,知道读者所需的知识与信息在哪里,并领着读者走向哪里。馆员与读者之间的配合关系将更加融洽与协调。图书馆管理要改变传统的内部机构设置按文献加工管理流程设置的习惯做法,实行按服务功能设置,在原有的采编、典藏、流通内部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增设新的部门。

2.3创新管理服务

网络化的高度发展,也时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发生了根本性的革命,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的范围、对象、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管理和服务的范围因为互联网的连接而延伸到了社会,管理服务的对象不仅是馆藏的资料还包括计算机数据。管理服务的手段也更高效,从手工检索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管理的内容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文献、书籍外,还可以进行情报检索、情报调研、重点课题等多项服务。

2.4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图书馆管理迫切需要一大批职业道德品质好、情报信息意识强、专业技术业务过硬、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精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专门人才。图书馆员必须具有德才兼备的良好素质,熟练掌握文献管理和网络信息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是个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否则难以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文献服务。因此,必须大力培养图书馆管理创新型人才,在图书馆管理人才培养上创新。有计划地开展岗位培训,对馆员进行在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把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短期培训、学习考察、离职深造和学术交流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馆员的知识不断拓宽和更新,特别要注意学习和提高计算机管理和网络管理技术和技能,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邀请有关专家与学者对馆员进行图书馆管理知识的讲座,脱产学习与在职学习相结合,单位组织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既要重视人才的教育学习和提高,又要重视使用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提供人才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他们应有的待遇,提高他们的地位,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工作,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图书馆员已不再是单一的管理员,而是系统馆员、知识导航员、知识咨询员。只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担当起这一重任。

2.5创新组织机构创新管理

只有在一个积极进取的组织机构中才可能出现管理创新。我们应把图书馆办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具有主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组织,是一个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是个人的创造性能够持续受到激励的组织。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社会里,图书馆也要努力寻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道路,创造一个学习型组织是图书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关键。作为知识与信息资源的配置主体,作为社会与经济效益的追求者,作为要不断适应社会和经济环境变化的文化组织机构,图书馆组织机构必须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组织,图书馆要在原有基础上重新构建组织,促使组织变化,加快图书馆管理创新步伐。

3结语

第3篇:组织机构网络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息工作;效率;扁平化管理

前言

信息管理体制创新可以为实施精细高效注水、提高测试资料管理与应用水平提供切实保障。传统的管理组织是一种金字塔型结构的层级组织,它层次过多,传递信息的渠道单一而且漫长,对服务需求的反应迟缓;各职能部门间相互隔离,信息流动受边界的限制,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传递常常会扭曲、失真,管理的效率不高。此外,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复杂 ,冗员过多,无形中增加了工作总量,降低了工作效率。信息化建设工作要做好,就必须有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作保障,而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使管理方式扁平化来增加工作效率,正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为适应新形式、满足新要求、实现新目标,针对信息工作的管理特点,必须通过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实行信息工作扁平化管理,不断在管理上求突破,在创新中求发展。

一、软件推广方面的具体做法

第一,进行ERP项目推广工作。

ERP项目涉及各级领导、物资、资产、财务和信息管理人员,按照ERP项目上线动员会要求,下发ERP项目资产管理人员帐号,配合各级负责人员,及时了解基层单位、资产管理岗、财务、及物资管理岗(材料组)数据录入及系统使用情况,协调解决系统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进行《 地质建模软件 》推广工作。

和厂家及信息中心相关人员一起落实人员培训、设备调查以及软件安装方面的工作,针对有应用需求的计算机,其配置多数达不到软件使用要求的问题,编写上报设备升级需求表,该项目数据库目前已经上线投入使用。

第三,协助信息中心在某队进行数据传输平台改换工作。

目前该队前线站和后线已经实现EXCEL单机数据收集平台到.NET网络数据采集平台的转换。

第四,对小队数据GPS无线传输项目推广工作进行前期准备,开展GPS远程数据无线采集工作。

二、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

第一,完成新建队组织机构建设相关工作。

针对某矿新井投产速度加快,连续建新队的情况,我们努力把工作做在前面,为新建队提前申请A2帐号,落实新建队A2系统要件,与地质大队数据管理人员联系完善新队建队流程,为新队顺利投产做好平台准备,积极处理新建单位开始报产后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二,是配合矿新建队完成井、间、站、队信息移交工作。

完成了甲队三个计量间共31口井移交给乙队、调整乙队组织机构等工作;对“提捞井”这一新井别可能给A2系统带来的影响进行预估,联系信息中心和公司A2项目组,对预计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前进行处理,保证日报按时顺利上报。

第三,是完成提高数据库中数据准确性工作。

落实矿队领导提出的厂生产日报中小队油比液多等应用软件问题;协调解决小队提出的A2油水井子系统中修改油水井录入顺序等问题;为A2系统矿界面增加分队油井数据,以解决矿日报差值出错时,无法落实到队的问题。

三、设备管理及网络建设方面主要做法

一是认真进行每季度一次的自查整改。

在设备管理、网络管理、数据管理和防病毒软件安装等方面组织人员对某矿180台计算机进行了地毯式排查,检查并完善单机SYMANTEC安装情况、SMS及SUS客户端安装情况,落实第三方接入情况、宽带上网情况等。在自查整改过程中,更新计算机设备台帐、计算机设备变更台帐,完善打印机维护记录,建立网络设备管理、机房管理、网络安全、数据银行应用及病毒防治等相关制度。

二是迎接上级信息安全远程抽检。

主要有九项工作内容:落实了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完善了信息安全制度,与矿机关三个办负责人进行沟通,制定了矿门户网站信息管理维护实施办法和门户网站内容保障管理办法,联系厂级管理员,进行因特网权限、企业门户内容和各频道信息权限的清理工作等。工作内容形成材料上报信息中心,并通过了信息安全工作的远程实时检查。

三是解决矿区办公楼内办公房间调整带来的网络问题。

材料组搬迁至A队办公楼,为材料组解决搬家后的联网问题;化验室新联网络时,为其解决光电转换器单模多模匹配问题、设备无法利旧和网络光纤熔接问题;矿基建管理人员搬家新址无法上网问题。

四是解决矿网络枢纽供电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矿网络机房是全矿网络枢纽,大型UPS在矿区频繁断电的考验下,暴露出当UPS无法正常工作时,网络机房无法切换到市电以及无法真正自行放电的问题。在领导的支持下,调整了线路控制方式,对网络机房供电线路进行改造,消灭了网络间供电线路的安全隐患。

五是积极主动与厂沟通,解决矿区办公楼多处网络慢的问题。

组织南侧小队楼采油队的技术员和资料员进行网络阻塞问题测试工作,对网络问题进行排查,在信息中心的帮助下,更换了小队楼网络间的主交换机等设备,极大地提升了小队办公楼的网络上网速度,因网络时断时续小队需要到其他办公楼输入A2数据的问题得以解决;工艺队化验室网络时断时续的现象在更换了收发器等网络终端设备后,网络问题得到解决。

六是进行矿区数字化油田设计和实施工作。

对目前没有网络建设的基层小队点和中转站情况进行统计,包括起点、终点和光纤距离,完成厂矿两级拓扑图绘制工作;到厂参加远程控制项目推广培训,到各联合站注水站,对网络终端交换机进行远程控制相关配置。

第4篇:组织机构网络管理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速公路 网络化 管理

【论文摘要】该文通过对我国高速公路网络信息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从立法、健全组织机构、加大投入、利益统筹等角度,研究提出了加决推行高速公路网络化管理的意见和政策性建议。

0概况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截至20(叉〕年,通车里程已达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根据高速公路和公路运输的特点,网络化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增加和路网规模的逐步扩大,加快推行高速公路网络化管理,已显得尤为紧迫。

1网络化管理的近期目标

高速公路网络化管理是将现代工程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等综合技术有效地运用于高速公路养护、收费、监控、通讯、安全管理,是一项需付出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它的近期目标是:

(1)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手段,对高速公路的道路及其设施进行良好的维护,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2)在路网内,整个路网收费系统是一个整体,能适应不同运营公司及管理机构收费及管理的要求。车辆进出路网,仅收费一次,“一票(卡)到底”,把由于收费造成的时滞降到最低;并逐步实现路网内全自动不停车收费,辅之以人工或半自动收费的目标。

(3)通过信息收集和处理,将网络内各路段运营状况进行科学的调控,对事故等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并告知驾乘人员,同时提供多功能服务。

(4)国内路网系统的建设达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的目的。

(5)建立一支统一的高水平的高速公路管理队伍。对公路养护、收费、监控、通讯及路政安全管理系统具有进一步规划设计、开发升级和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的能力,同时逐步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各种社会综合服务体系,如:金融服务网络体系、财务计算体系、付费结算网络体系、维护救援体系等。

网络化系统的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通过这种先进的网络设施和高质量服务,不断满足社会和经济建设对交通的需求,进而建立养护、收费、通讯、监控、交通安全等服务一体化网络管理体系为基础的服务领域—出行信息服务系统(Travel Demand Management)、电子收费系统(EleetrioclPayment)、公共交通运营系统(Public Transportation Operation)、应急管理系统(EmergencyManagement)、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AdvaneedvehieleeontrolsSystem)、卫星定位系统(CPS)等集于一体的、共同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智能交通网络管理系统。

在发达国家,网络化管理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已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并成为高速公路管理发展方向。

2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2.1我国高速公路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l)各路技术标准、设施、设备极不统一。收费形式、制式不一,设备五花八门,互不兼容。

(2)已成和拟建的高速公路土建设施与联网化系统要求不相适应,不配磁,有的相邻段互无联系。

(3)各路收费标准不统一(因工程造价、收费期限等因素所至);车辆类型划分不统一,有的划分为4类,有的分为5类甚至6类,跨地区运行极为不便。

(4)高速公路分属于各省(市)、各地区管理单位,根据投资主体而分别自成独立的管理系统,财务结算系统不统一。

(5)各自收费系统的软件分别由不同的商家编制,各商家技术封锁,对于系统的任何改动、维护,均受制于原厂商,软件规划缺乏系统标准。

2.2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l)行政管理体制不顺

全国高速公路管理模式多样,各地自行其事,没有形成一个“集中、统一、高效、特管”的适合高速公路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条块分割,政出多门,职责交叉,互相推诱扯皮,行政不顺,效率低下的情况,不能适应高速公路网络化运行需要。

(2)法规政策体系滞后,网络管理缺乏控制力度

我国高速公路至今无统一的法规和政策,更无从谈起网络化管理的法规,加之投资的多元化,利益机制不同,地方意识重,各自为政,无法可依,甚至一条国道主干线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即使在一些大、中城市附近,交通枢纽、高速公路里程较多、交通量大的区域,也没有用网络化管理去取代单一的“一路一管”模式。

(3)没有具权威性的组织机构

一些高速公路建成后,其养护、运营、监控、收费、交通安全等管理系统非常不完善。设备单一,技术落后,甚至部分高速公路的管理经费仍沿用普通公路管理的投人。投人不足也造成我国缺乏高素质的网络化管理专业人才和技术科研队伍。

(4)资金投入跟不上

一些高速公路建成后,其养护、运营、监控、收费、交通安全等管理系统非常不完善。设备单一,技术落后,甚至部分高速公路的管理经费仍沿用普通公路管理的投人。投人不足也造成我国缺乏高素质的网络化管理专业人才和技术科研队伍。

(5)跨区域国道主干线路网短期内难以形成

由于建设资金的来源不足和地方利益的矛盾,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收费公路)建设尚不能尽快联通,难以形成网络化管理的有机整体。

现行的各地各行其是的高速公路管理模式,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使高速公路的效益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为将到来的智能运输设置了众多的障碍,因此,我国必须尽快实施高速公路网络化管理,并制定统一的、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否则,随着新建高速公路日益增加,今后再来推进网络管理,其成本和代价一定是高昂的,难度倍增。

3对策和建议

3.1统一制定管理法规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立法是刻不容缓的大事。高速公路网络化管理,也必须用法律法规来进行保障,高速公路的重大管理行为,必须要有法可依,依法办理二谊有这样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在具体操作上,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便于网络化集中、统一、高效、特管的高速公路管理法规,使高速公路的管理者和使用者都能有法可依,依法办事,严格执法。

3.2建立全国性权威路网管理体系

从组织体制上予以保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权威路网管理体系,并实行分级管理。

3.2.1网络化管理体系的机构组成及各自职责

网络化管理体系应包括由国家中央高速公路信息监控管理中心、省级信息监控管理中心、各运营公司信息监控管理中心、收费站计算机局域网等系统组成。各部分职责和作用如下:

(l)中央信息监控管理中心

中央中心是全国网络化系统最高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行业管理职能。主要职能包括如下:

①负责网络化体系目标规划、发展计划,制定分期实施计划,确定每丫阶段目标实施具体方案。

②在技术标准、信息联网、管理体制等方面,制定国内各级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规范和制度。

③负责全国网络体系运行模式的设计和宏观引导,确定各级网络管理机构硬软件系统设计和管理机制。

④协调与国内金融机构的分工职责,规范其互联网技术标准、利益分配办法等。

⑤制定新建路段的网络化系统的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检查指导。

⑥协调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收费网络化设施的改造调整,使之适应网络系统的需要。

(2)地方信息监控管理分中心

地方分中心负责省级以下网络化建设管理,是路网环境下网络化系统的核心,具体实施网络化监控、管理、协调和进行路费清算系统的运作。分中心应具备各类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信设备及图象设备等齐全的实施。其主要职能为:

①收集各路段送来的收费、道路安全情况、维修检测点的主要数据;

②根据中央中心分省收费数据,进行清分处理,确定各路段的应收款额,并将清分结果送到各运营公司的收费中心;

③根据清分结果,定期向金融机构进行结算和划帐处理;

④根据中央信息中心的规章,负责通行卡的各项管理功能及用户资料管理;

⑤道路安全异常情况出现时,综合调动社会力量紧急处置;

⑥各类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有关信息及系统安全维护。

(3)运营公司信息监控管理中心

运营中心分别连接省级分中心和所管辖的各收费站局网,其主要职责是:

①接收所管路段各收费站、监控点的各类数据及图象,有关信息;

②数据处理和分类统计、分析和存储;

③接收上一级收费管理清算中心送来的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及存储;

④对收费站收据及收费管理清算中心收据进行内部的稽核、对帐、查询、统计及报表输出,以及对设备的管理维护。

(4)收费站监控点计算机局域网收费站局域网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全站收费数据的采集;负责对收费车道车流量、事故多发路段的闭路电视监视及病害路段维修检测数据收集;负责系统的维护和现场突发事件的处理。

3.2.2实行分级管理

(l)整个网络系统必须有一个现代化的独立的可靠的全国联网的传输系统所支持。

(2)整个网络系统必须是一个统一技术标准的系统,其系统功能、硬件、应用软件结构等必须是一致的。

(3)应满足各分中心和各运营公司对网络管理的需要。

(4)应满足整个收费系统有效可靠运行的需要,满足对收费金额的结算、清分及财务管理的需要。

(5)应满足对网络系统设备运行进行统一维护管理的需要。

3.2.3运行方式

采用“中央信息管理中心一地方信息管理分中心一各运营公司管理中心一收费站(点)局网”分级管理的组织体制,在该体制下,各分中心通过有线、无线、电缆、微波、电视监控等传输方式,将基层各收费站、维修检测站、各级中心数字处理系统、收费结算系统、监视摄像点联成网络,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十分发达的信息收集网络系统和信息系统。中央监控中心和各级分中心洛监控点的各类信息均可分别共享不同层次的数据、图象信息,并向各级管理层、决策层汇报,提供决策参考,对下发出相应的指令。

3.3经费投入上给予保证

经费投人上,一方面,国家应支持和引导各营运公司保证网络化资金投人,给予资金补贴和扶持,改造传统的管理方式,用科学技术、先进的设备、设施,及现代信息技术武装交通行业,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网络管理队伍,既可满足网络化管理的需要,也大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大量减少人员、减少收费站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国家和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应加大投人,把网络管理系统列人高速公路建设的必备项目,尽快完善国道主干线大通道建设,将地方区域高速公路路网连通,解决高速公路网“断头路”,从硬件上使主干线大通道联网。

3.4从利益上全国统筹,及时清算

第5篇:组织机构网络管理范文

摘 要 电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积极意义,它对于企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等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标准化管理予以高度重视,使企业管理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对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予以构建。本文就如何实现电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进行相关探究。

关键词 电力企业 标准化管理 措施

现代电力系统比较复杂,大电网、大电厂和机组等特点明显,要使其运行安全稳定,就必须对其实行标准的科学管理。然而在实施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未充分认识到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协调好标准体系和其它管理体系等,对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健康发展有不利的影响。

一、对组织机构和管理网络予以完善

企业对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就是组织机构和管理网络,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必须就标准化组织机构和管理网络予以完善,使其健全,让全员、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得以形成,使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企业必须就标准化管理的领导机构予以成立,依据企业的方针、目标,将相应的方针、政策等提出来,使标准化任务和指标得以确定,对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进行督促。标准化管理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对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予以全面负责,使标准和标准化体系结构间的接口得以协调好;与标准化管理工作有关的计划规划、经费、重大事项的组织等都应当由专职的标准化管理员负责;还要负责收集标准信息,审批组织标准等。各基层单位都应当就兼职标准化管理员予以设立,让他们负责修订职能标准和宣传标准化管理工作。加强对标准化管理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让他们得以在岗位上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确保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对与企业其它管理体系的关系予以准确认识

企业其它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是建立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的,需要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技术支持。电力企业依据相关规范标准,对企业内部相关管理体系予以建立的时候,就必须对其与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衔接予以充分考虑,让标准化管理体系将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纳入进来,构成其子体系。主体系和子体系,子体系与子体系之间都是互相制约和补充的,构成一个完整体系,要做好其协调和衔接工作。在标准化管理体系中应当具有同一版本的与单向标准和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有关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确保单向标准间的一致性,紧密结合标准化管理体系和其它管理体系,让运作得以有效进行,使生产、经营、服务以及管理的技术要求和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等要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做好企业的高效、统一管理。

三、使标准信息传递通道得以畅通无阻

对标准的贯彻实施就是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为了促进标准更好的实施,对各项工作予以指导和规范,就应当让每位工作人员对现行标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让信息的传递得以顺利进行。目前阶段,网络资源共享系统的高速运行为标准化管理信息的高效传递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在网络管理《标准体系表》内的专业标准得以实现之后,依据实际需求,对口专业人员可以随时对资料进行查阅下载,使大量的人力物力得以节约,有效确保标准信息通道的通畅。当新的标准下来之后,标准化管理人员要立即对其予以更新,便于实施者查询和使用,从而为管理标准信息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对标准化管理予以大力宣传,使相关标准得以落实到位

要想标准化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对标准管理予以大力宣传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员工开展培训。首先依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专业的标准化管理人员要对标准化工作思路予以及时更新,对标准化知识予以补充。将标准化培训计划制定出来,使其符合生产实际,再依据计划开展培训工作。标准化教育培训应当对培训方式予以合理创新,使其朝多样化方向发展,不应当限定在集中授课以及定期考核等模式内,分层次对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进行培训。借助标准化宣传培训,让每个员工对与自己所在岗位的相关标准有一定的掌握,从而促进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于标准宣传工作的落实,企业应当每年年初对标准宣传贯彻计划和标准培训计划等进行制定。为了使计划的顺利实施得以保障,在对相关规章制度予以完善的同时,应当对严格的保证措施予以制定。与此同时,企业要对“质量至上”的目标方针予以坚持,对《电力调度规程》、《变电所运行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予以严格执行,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实行自查并认真接受检查,对质量回访予以及时组织,使电站、电线的高效运行有所保障。

总之,标准化管理这项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较艰巨。技术的进步和标准的更新是相互联系的,两者相互促进,有利于促进科技发展。在电力企业中要依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将标准化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促进电网科技进步,创新技术,为企业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徐世宏,冯建宏.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小水电.2011(4).

[2]纪绍刚.浅析电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创新.管理观察.2012(32).

第6篇:组织机构网络管理范文

一、高校档案工作现状

高校档案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工作涉及面广、种类繁杂、保密性强、工作量大。在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建档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上下级文件传递比较困难。由于机构众多,造成文件量极大,而这些文件的传递主要靠人工,这就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和信息传递的不及时,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在组卷分类中,如果下级信息不能及时上传,很容易造成工作延误,这些都是具体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由于文件分散,使档案室工作更加困难。大量的文件中,档案管理工作者需先对其进行整理、分类、组卷等一系列工作,然后输入计算机,统一保存,以便于查询。在名目繁多的文件中,工作人员须投入大量的精力对其进行整理,工作压力可想而知。三是档案管理人员无法随时掌握下级部门的信息,这给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有些有较高价值的档案材料无法及时收集和归档,时间久了会造成遗漏与丢失,会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如果建立了学校档案网络化管理的平台,教职员工与档案管理员就可以随时互通信息,随时归档。

二、高校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必然性

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与掌握现代化技术的人,以及科学管理,构成了档案工作网络化的三个要素。要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其一,管理思想要现代化。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档案工作的特点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法;从档案载体上来看,电子时代之前,利用者利用的主要是传统的纸质档案和音像档案。在电子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并且应用于经济建设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形成了大量的电子文件。由于电子文件存储空间密集,传播速度快,使用方便快捷,近年来,电子文件的利用数量迅速增加。其二,管理机构要高效化。有效的管理来自有效的组织。组织机构是发挥管理功能,完成管理目标的工具。所谓高效化,是指在档案组织机构内人尽其力,财、物各尽其用。人员和财物的流通过程畅通,信息系统健全,传递及时、准确,档案工作才能发挥其更多的社会效应;其三,档案工作要标准化。标准化是对档案工作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也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前提,科学管理要求档案事业的建设和档案馆(室)的各项工作达到标准化。档案工作标准化是档案工作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实现科学管理,在各方面都必须标准化,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科学管理。

三、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几年前,我校档案的管理方式还是手工作业,文件由各部门归档后,档案工作人员再对其进行整理加工,立卷编写目录等工作。机械的手工劳动与抄写,不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也很低,查档调卷的速度慢,无法及时迅捷地提供高质量的查阅服务。目前,学校档案室已配备了计算机、扫描仪、复印机、激光打印机、数码相机等现代化的管理设备,实现了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第7篇:组织机构网络管理范文

关键词:石油销售企业;管理;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石油销售企业所面临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改善传统企业管理方式,规避企业管理中所存在的不足与缺陷,通过高效的新型管理体制来实现企业在销售经营方面的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每个石油销售企业的难题。接下来笔者从以下各个维度来探究企业管理创新。

1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对于企业来讲,管理是一个关系到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词。特别是在当前时展与市场竞争日益积累的严峻形势下,管理创新已经成为实现企业保持生命力与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从理论层面来讲,管理是落实企业制度、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当前的市场发展形势、营销策略、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经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如果企业一味地固守之前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势必会造成企业经营发展与管理之间的矛盾,导致企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潮流,最终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可以说管理创新是增强企业软实力的必经之路。

2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2.1石油销售企业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石油销售企业当前所在的诸多管理问题和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密不可分。石油企业属于国有企业,该类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无法认清自身的定位和发展危机,固守传统的管理方法,从而导致石油销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暴露出种种发展危机。归纳起来讲,当前的石油销售企业中所存在的管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政府对企业的监管与经营者的管理思路无法有效的对接,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第二,开展公式化改造的石油销售企业,其内部的岗位人员配置不科学,法人治理不合理,导致企业的管理混乱。第三石油销售企业的组织机构尚未合理配置,无法开展高效管理。第四,引入股份制模式之后,石油销售企业并没有及时找准定位。诸如此类的问题尚有不少,笔者在这里归纳总结部分较为典型的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2.2石油销售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制约因素

第一,思想观念传统。当前形势下先进的发展管理理念已经被广大石油销售企业所认知,但仍然有不少石油销售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基层员工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得到及时的转变,从而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二,管理体制落后。由于长期的传统经济体制影响,石油销售企业中有不少单位依然沿用之前的管理体制,跟不上经济形势的发展。第三,员工素质偏低。员工素质是企业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目前在石油销售企业中不少经营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欠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梯队尚未组建。

3石油销售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与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态势中,提升管理水平、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的高效管理已经成为石油销售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迫在眉睫的任务。基于笔者多年从事石油销售企业管理研究的经验,同时参阅大量的专业管理书籍并结合大量的实际调研分析,笔者将推进石油销售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归纳为以下五方面,接下来笔者就针对这五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3.1组织机构的创新

一个运行稳健的企业离不开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配置。确切地讲,它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必要前提。组织机构指的是企业得以顺利运行的支撑架构。在进行组织架构设置时,我们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如企业规模、发展阶段、企业发展规划等因素,同时根据管理学的基本规律、市场经济体制,在政府的指导下来进行。不少石油销售企业中的组织架构依然依照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来设置,这种组织架构比较传统而且在当今经济发展形势下漏洞百出,严重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为此我们应当充分接轨当前时代与经济发展形势,来优化组织架构中的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通过机构重组、精简部门、灵活调岗等方式方法来进一步构建高效架构,使人尽其用、物尽其用,营造职责明确、管理高效组织架构形态,进一步提升石油销售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3.2创新终端网络

在石油销售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系统中,终端网络是基础更是成败的关键,因此石油销售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终端网络的管理创新。企业管理者通过终端网络管理现状的分析,明确当前终端网络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问题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全面做好网络建设,提升网络价值,来更好地落实企业的营销规划,切实提升石油销售企业的销售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

3.3创新物流配送

物流配送是石油销售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把控好这一环节不仅能够提升石油销售企业的销售效率,更能够压缩销物流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优势,按照缩短流程、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压缩成本的标准来构建最为合理的物流管理新体制,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3.4创新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要开展石油销售企业的管理创新,引入信息化技术是必要举措。要做到信息技术的创新,石油销售企业必须从两个层面来着手:第一,重视网络一体化,在企业内容实施一系列的管理系统改造,全面完善对石油销售企业各个销售管理环节的网络软硬件改造。打造机动、灵活的信息化技术系统。第二,为消费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建立客户档案,分析消费者需求,对消费者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有效地开发,进一步提高石油销售企业的销售水平。

3.5创新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它对于强化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最大化地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体制的影响,石油销售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都需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来规范和提升。具体来讲,在石油销售企业的文化创新工作中,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遵从企业管理的相关理念与规律,在政府的指导下,打造具有石油销售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通过定位符合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团队精神、归属意识与经营理念来不断提升员工的思想修养,激发团队潜能,实现企业的高效率运营。

4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因此在石油销售企业的经营发展中,我们一定要重视管理的与时俱进,通过对组织架构、管理手段、企业文化、终端网络、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来规避企业管理漏洞,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助力企业高效发展。上述文章中笔者将自身的经验融入其中与大家进行分享,希望带给广大业界同行以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褚江丽.当前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创新思路探究——以石油销售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7,(06):101-103.

[2]陈其锐.关于石油销售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存在问题及其策略探讨[J].化工管理,2016,(23):84.

[3]张冬梅.浅析中石油销售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的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81+85.

[4]周娟.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石油销售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18):32-33.

第8篇:组织机构网络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息系统 网络安全 评价指标

根据国家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要求,结合多年的网络管理经验,从以下五个指标对信息系统网络安全进行评价:

1.实体与环境安全

实体与环境指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网管人员工作的场所,这个场所内外的环境条件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和网管人员的要求。对于各种灾害、故障要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万一发生灾害或故障,应能采取应急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检查:

(1)机房周围环境

机房是否建在电力、水源充足、自然环境清洁、通讯、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2)机房周围100m内有无危险建筑

危险建筑:指易燃、易爆、有害气体等存在的场所,如加油站、煤气站、煤气管道等。

(3)有无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指对系统运行的外围环境、操作环境实施监控(视)的设施,及时发现异常,可根据使用目的不同配备以下监视设备,如红外线传感器、监视摄像机等设备。

(4)有无防火、防水措施

防火:指机房内安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有适用于计算机机房的灭火器材,如卤代烷1211和1301自动消防系统或灭火器。

防水:指机房内无渗水、漏水现象,如机房上层有用水设施需加防水层,有暖气装置的机房沿机房地面周围应设排水沟,应注意对暖气管道定期检查和维修。是否装有漏水传感器。

(5)机房有无环境测控设施(温度、湿度和洁净度),如温湿度传感器

温度控制:指机房有空调设备,机房温度保持在18—24摄氏度。

湿度控制:指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

洁净度控制:机房和设备应保持清洁、卫生,进出机房换鞋,机房门窗具有封闭性能。

(6)有无防雷措施(具有防雷装置,接地良好)

计算机机房是否符合GB 15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中的防雷措施。

在雷电频繁区域,是否装设有浪涌电压吸收装置。

(7)有无备用电源和自备发电机

(8)是否使用UPS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即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以逆变器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恒压频的不间断电源。主要用于给单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系统或其它电力电子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应。

(9)是否有防静电措施(采用防静电地板,设备接地良好)

当采用地板下布线方式时,可铺设防静电活动地板。

当采用架空布线方式时,应采用静电耗散材料作为铺垫材料。

通信设备的静电地板、终端操作台地线应分别接到总地线母体汇流排上定期(如一周)对防静电设施进行维护和检验。

(10)是否保证持续供电

设备是否采用双路市电供电,提供冗余备份,并配有实时告警监控设备。是否与空调、照明用电分开,专线供电。

(11)是否有防盗措施

中心有人值班,出入口安装防盗安全门,窗户安装金属防护装置,机房装有无线电遥控防盗联网设施。

2.组织管理与安全制度

(1)有无专门的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和专职的信息安全人员

信息安全组织机构的成立与信息安全人员的任命必须有有关单位的正式文件。

(2)有无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是否有健全的规章制度,而且规章制度上墙;是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无违章操作的情况。

(3)是否有信息安全人员的配备,调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4)设备与数据管理制度是否完备

设备实行包干管理负责制,每台设备都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包括说明书及有关附件);在使用设备前,应掌握操作规程,阅读有关手册,经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相关操作;禁止在计算上运行与业务无关的程序,未经批准,不得变更操作系统和网络设置,不得任意加装设备。

(5)是否有登记建档制度

登记建档是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的前提,一些技术资料对网络安全工作很重要,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相关文档:

策略文档(如,法规文件、指示)、系统文档(如,系统用指南、系统管理员手册、系统设计和需求文档、采购文档)、及安全相关的文档(如以前的审计报告、风险评估报告、系统测试结果、系统安全计划、安全策略)都可提供系统使用的或计划的安全控制方面的信息。任务影响分析或资产重要性评估可提供有关系统和数据重要性及敏感性的信息。

设计资料,如网络拓扑结构图,综合布线结构图等。

安装资料,包括安装竣工及验收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设备升级维修记录等。

(6)是否有紧急事故处理预案

为减少计算机系统故障的影响,尽快恢复系统,应制定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恢复规程以及自然灾害时的措施,制成手册,以备参考。

(7)是否有完整的信息安全培训计划和培训制度

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是为了使所有人员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常识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要坚持经常的、多样化的安全教育工作,广播、图片、标语、报告培训班都是可以采用的宣传教育方式。

(8)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是否明确,能否胜任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应对网络管理人员严格分工,使其职责分明,要对网络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及考核,对关键岗位人员,应该持有相应的认证。

3.安全技术措施

(1)是否有灾难恢复的技术对策

是否为网络中断和灾难做好准备,以及如何快速反应将中断和损失降至最小。灾难恢复措施包括灾难预防制度、灾难演习制度及灾难恢复制度。

(2)是否有系统安全审计功能

安全审计功能主要是监控来自网络内部和外部的用户活动,侦察系统中存在现有和潜在的威胁,对与安全有关的活动的相关信息进行识别,记录,存储和分析,安全审计系统往往对突发事件进行报警和响应。

(3)是否有系统操作日志

系统操作日志:指每天开、关机,设备运行状况等文字记录。

(4)是否有服务器备份措施

服务器数据备份是预防灾难的必要手段。随着对网络应用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和网络数据量的日益增加,企业对数据备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许多数据密集型的网络,重要数据往往存储在多个网络节点上,除了对中心服务器备份之外,还需要对其他服务器或工作站进行备份,有的甚至要对整个网络进行数据备份,即全网备份。网络备份需要专业备份软件,Backup Exec就是其中的一种,是为中小企业提供的基于Windows平台的网络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

(5)是否有防黑客入侵设施

防黑客入侵设施主要是设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等设施。

防火墙是为了监测并过滤所有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的信息交换,保护着内部网络敏感的数据不被偷窃和破坏,并记录内外通讯的有关状态信息日志。防火墙有三种类型,包括过滤防火墙、型防火墙和状态监测型防火墙。

入侵监测系统处于防火墙之后对网络活动进行实时检测。许多情况下,由于可以记录和禁止网络活动,所以入侵监测系统是防火墙的延续。它们可以和防火墙和路由器配合工作。它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6)是否有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

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备有病毒预防及消除的软、硬件产品,并能定期的升级。设置客户端级防护、邮件服务器级防护和应用服务器级防护。

4.网络与通信安全

(1)放置通信设施的场所是否设有醒目标志

从安全防范的角度考虑,安装有关通信设备的地方不应加标志。配线架或MODEM柜应加锁,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2)重要通信线路及通信控制装置是否均有备份

重要的通信线双重化以及线路故障时采用DDN通信线或电话线ISDN等后备功能;从计算中心连出的重要通信线路应采用不同路径备份方式。

(3)是否采取加密措施

数据加密技术是保护传输数据免受外部窃听的最好办法,其可以将数据变只有授权接收者才能还原并阅读的编码。其过程就是取得原始信息并用发送者和接收者都知道的一种特殊信息来制作编码信息形成密文。

(4)系统运行状态有无安全审计跟踪措施

安全审计是模拟社会检察机构在计算机系统中监视、记录和控制用户活动的一种机制。它是影响系统安全的访问和访问企图留下线索,以便事后分析和追查,其目标是检测和判定对系统的恶意攻击和误操作,对用户的非法活动起到威慑作用,为系统提供进一步的安全可靠性。

(5)网络与信息系统是否加有访问控制措施

访问控制措施:指能根据工作性质和级别高低,划分系统用户的访问权限。对用户进行分组管理,并且应该是针对安全性问题而考虑的分组。

5.软件与信息安全

(1)操作系统及数据库是否有访问控制措施

把整个系统的用户根据需要分为不同级别;不同级别的用户享有对系统的文件、数据、网络、进程等资源的权限,并进行记费管理;还可根据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安全策略,将超级用户的权限细化(可分为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用户管理员等)。

(2)应用软件是否有防破坏措施

对应用程序安全的考虑可以遵循如下的方向:对通用应用,如消息传递、文件保护、软硬件交付等,制定通用技术要求;对于特定的复杂应用,可分解为通用应用,同时考虑互操作性问题。一般来讲,应用程序的安全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身份标识与鉴别、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数据可用性、配置管理等。

(3)对数据库及系统状态有无监控设施

可以使用系统安全检测工具来定期扫描系统,查看系统是否存在各种各样的漏洞。

(4)是否有用户身份识别措施

身份认证与数字签名策略,身份认证是证明某人或某物身份的过程,当用户之间建立连接时,为了防止非法连接或被欺骗,就可实施身份确认,以确保只有合法身份的用户才能与之建立连接。

(5)系统用户信息是否采用备份

第9篇:组织机构网络管理范文

关键词:校园网;组建;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1-0000-01

The Building of Vocational School Campus Network

Zhang Qingsong

(Hunan Qidong Vocational School,Hengyang421600,China)

Abstract: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to start discussion,focused on how to build the campus network,how to apply the campus network,how to manage the campus network,and several other issues.

Keywords:Campus network;Formation;Information;Management

近年来,很多中职学校都组建了自己的校园网,并通过专线与Internet连通。校园网的建设,是构建现代化教育环境所必需,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形成现代教育办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组建校园网的工作并不简单,需要对网络设备、专业技术及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校园信息化工程。构建校园网,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技术方案的设计

校园网的设计应尽量采用比较成熟的技术,在网络通信、资源配置、系统服务和网络管理上有良好的分层设计,使网络结构清晰,便于使用、管理和维护。校园网的技术方案设计可分以下3步进行:

(一)确定网络体系及拓扑结构

根据学校投入的资金及现有的设备和其它资源情况,确定能满足实际应用需要、有利于发展扩充、性价比较高的网络方案。考虑到校园网上多媒体业务应用多,对网络带宽的需求较高,而且网上连接的节点也较多,因此主干网络应采用高速局域网技术。目前的高速局域网主要有ATM、FDDI和Fast Ethernet。虽然ATM和FDDI性能比较优越,但技术上实现都较为复杂,且价格较为昂贵。Fast Ethernet是在传统的10Mbps Ethernet网络技术上发展起来的,速率可达到100Mbps,而且目前主流产品大部分能实现10Mbps和100Mbps速率的自适应,价格也比较低廉。因此,我们推荐采用100Mbps快速以太网技术。如学校计算机台数较多,网络拓扑结构可采用星型连接。当然,若计算机台数较少,距离较远的话,则以总线型连接为宜。

(二)设备的选择与布线系统的设计

校园网的硬件设备主要有以下四类:一是网络服务器;二是网络工作站;三是网卡;四是连接线。选取网络设备,首先要符合相关标准及网络协议的支持,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扩充性和可管理性;而且要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购置设备可因地制宜,在此不再赘述。网络布线系统设计应根据网络技术选型来进行,首先,布线系统设计应遵从国际(ISO/CEI11801)标准。同时,布线系统要立足开放性原则,在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设计上必须考虑全局,整体规划,并与学校现有楼宇改造布线特点相结合。新建的系统既要满足目前的需求,又要具备可扩展、可升级的能力,必须考虑将来的发展,在系统关键的设备配置中留有适当的余量,符合当前和长远的信息传输要求。

(三)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

网络操作系统(Net Operation System)的选择关系到网络的应用、安全和管理。目前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Unix、Linux、Netware、Windows 2000 Server等,其中,Windows 2000是Microsoft公司耗费巨资开发的一个产品,其服务器版有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和Window 2000 Datacenter Server等三个版本。它们是由Windows 98和Windows NT4.0的优良功能融合而成,它们拥有全面的Internet应用软件服务、增强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及强大的端对端管理等性能。实际组网时你可选择一个或几个适合于校园网内各子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以适合各类应用、安全控制和管理。

二、信息资源的建设

校园网是学校展示自我的窗口,也是一条与外界信息互通的高速公路。校园网是信息资源的集中地和中转站,为满足教育教学、教改教研和学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必须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组织、管理和开发,建立教育、教学、管理等各类信息资源库。很多中职学校教师反映,专业课的教学,教辅资料短缺是一大瓶颈,这一现状可通过专业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加以改变,多搜集各专业教学相关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实多媒体教学信息库。通过网络实时传输相关教学信息,为课堂教学提供最有效的辅助手段,教师备课、学生自学都会事半功倍。校园网要直接为学校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服务,各级各类管理信息资源库要不断充实,不断更新。同时,通过与职成教育网、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网等各级各类网站的互通,在建设内部信息资源的同时,积极扩充对外服务的数据库建设。

三、校园网的管理与维护

校园网的管理和维护要把网络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构建网络的同时,各种管理措施必须到位。学校要成立网络管理的各级组织机构,负责网络信息管理制度的制定,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网络应用的技术培训及校园网的发展规划。各职能处室和教研组都要配备网络信息管理员,负责本室或本组信息的和管理。学校网站管理员要采取过硬的网络安全措施,为服务器设置好防火墙,安装好杀毒软件,要定期对系统进行病毒扫描和安全漏洞扫描,使网络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学校要注重对人员的培训工作,包括网络管理人员和普通用户的培训,这对于网络的规范使用,网络的管理维护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