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设计类专业技术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4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课题【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成果论文。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分析其原由,探索性提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涵义,论述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作用与意义,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及个案研究等方法,围绕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育教学目标,重点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建作充分的论述。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J50-4
引言
1919年德国的包豪斯学校开创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先河,1998年我国教育部才正式定名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在高职院校中的艺术设计教育则更晚,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我国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缺乏科学的体系,普遍存在着办学思路、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等内涵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及企业的需求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做好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使专业教育适应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培养符合行业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目前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发展必须要研究的一系列课题。在“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W模式的构建就是首要的研究课题。
1.“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概述
美国比较政治学家比尔和哈德格雷夫认为“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将“模式”一词引入教学理论中,是想以此来说明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1]
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源地德国魏的国立包豪斯学院,到后来的新艺术运动,欧洲的设计艺术院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2]在我国上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以“工作室制”为基础开展了一些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的经验。一些学者在理论上亦有不少建树,如龙安梅提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其本质就是“师徒式”的教学,也就是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工作室为依托,以完全准就业的形式在工作室完成专业设计课程。[3]再如薛野提出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环境。[4]因此,我们认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目标,以工作室为平台,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将理论讲授与项目设计融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
2.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作用和意义
一是对于培养创意产业人才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类专业而言,实践技能是创意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与实际设计制作结合在一起的工学结合为主导的模式,通过工作室平台,对外承接设计项目、课题研究或技术开发,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不断积累经验,掌握技术技能。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促进职业能力的提升。二是“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实质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既是师徒关系,又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学生在工作室中熟悉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感受真实的企业氛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5]同时教师创造性教学思维和教学组织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重要作用。三是“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将课堂向企业、社会延伸,通过这个平台,还可进行项目的开发设计、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为企业或社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从而产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产、学、研、技术服务有机结合。
3.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建
3.1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目标分析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主要任务是培养创意产业人才,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是培养目标,具体来说是培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具有艺术项目的设计与制作技术,能适应艺术设计与工程行业企业岗位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核心点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技术技能强调的是实践操作,这需要符合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途径。所以要实现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要建立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外,更重要的是构建和实施适合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目标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因此,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成为构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主要依据和出发点。
3.2“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是由瑞士心里学家Piaget(1972)提出,在此基础上,Bruner(1983)和Vygotsky(1978)等学者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个体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认识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从而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指导和促进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促进自身认知结构发展。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观,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以自己的活动为基础的工作经验。可见,“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3.3“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指详细说明教学活动的逻辑步骤和完成特有的职能的操作过程,是为实际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可归纳为:学生进入“工作室”的水平测试、制定工作计划、工作任务下达、完成工作任务、考核与评价五个步骤。学生进入“工作室”的水平测试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水平,并以此作为制定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工作计划一般按照课程开展阶段的实际要求制定,该计划应有一定的可变动性,但整体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一致;工作任务下达主要是使学生了解任务的进度和要求,并为考核和评价提供依据;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主要作为任务顺利完成的管理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在考核与评价阶段,除了根据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进行评价外,“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还要建立一套健全的学生学习档案管理制度,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并作为考核的重要资料予以提交。
3.4辅助条件建设
1)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而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重视的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鉴于目前专业教师素质很难满足“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要求,因此,团队教学方式就成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主要教学方式,这类教学方式需要由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相关知识互补、技能互补的教师个体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支撑。专业教学团队的构建要把握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和双师素质团队的共性特征和具有符合人才培养水平标准维度与服务社会能力标准维度的二维性特征、持续发展的动态对接性特征、团队成员来源的二元性个性特征,并依据专业教学团队“素质模型”要求,在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来源组成、梯队结构、教师培养等方面打造一支具有决策力、执行力、创新力的管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兼备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2)学生组织
工作室的学生人数应根据艺术设计与工程中型规模行业企业岗位类型与数量参考确定。实行学生轮岗制的方式,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项目运作程序与提升不同岗位的能力与素质。
3)教学内容的选取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通常采用的是项目式教学,因此,设计项目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其特点在于针对性强、实践性强、教学互动强,而且设计项目涉及的专业面较广,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设计项目的来源主要有:行业企业的设计工程项目,工作室对外承接的设计工程项目,工作室建立的设计项目库。无论是那一种来源类型的设计项目,须具备一个完整的设计工作过程和方案设计和制作、施工的有机结合。设计项目的排序要遵循螺旋递进上升,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低端到高端的原则。
4)教学方式方法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教学双方以合作者的身份开展工作,采用讨论为主,在形式上采用统一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如在设计任务的解读、项目方案的制订、项目任务的评价、总结阶段,主要采用集中教学。在资料搜集与市场调研、项目任务的实施阶段,学生可根据分配任务分散完成。在项目结束时,学生应总结学习经验、教训以及改进的方法,并对教学成果进行汇报展示。一个设计项目完成后,由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对工作室的项目和成果进行点评分析,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在分析总结的过程中明确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为以后的教学指引方向。
5)教学环境
“工作室”的开发建设是构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基础。工作室的建设是一个科学、严格有序的工作过程,其设计与建设初期不仅要满足工作室内技术功能的要求和学生专业实践的要求,还应该按照构建一个小型化公司的建设标准和过程进行,同时考虑到教学、开发、经营等多方面的需要。除了必要的场地及设施设备外,还需要营造真实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学生进入工作室,就有进入企业工作的感觉,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
3.5“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指教学模式的评价尺度和评价方法。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上,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师是主导者,但是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运行中,最终设计项目的成果是行业企业和社会效益来评价的,所以评价还应加入同学、企业技术人员以及消费者等众多层面。评价内容上,对于教师应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所获得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对于学生应从除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外,职业道德考核也将作为考核的标准之一。同时还应注意从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动态化、全过程地跟踪。学院方充分利用校园数字信息化平台,开展评价和评学活动,开展教学督导、听课、巡视教学秩序等教学评价活动,定期对评价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作为教学评价的存档资料,对培养的目标、理念、方法、结果等行为细节进行对比和参照,为确立章制度奠定基础,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
结语
在当今职业教育“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指导下,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围绕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育教学目标,构建与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总之,对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适应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培养符合行业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艺术设计人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美]乔以斯威尔.教学模式[A].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62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龙安梅.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讨[J].文化与艺术,2007(8):208-212
[4]薛野.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的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82-83
论文摘要: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其重要性与必然性不言而喻。因此,应在校企合作重要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计算机行业、专业的特点,对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探讨。
论文关键词: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实施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计算机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目前由于难有大规模的计算机企业成批地提供真实职业环境的实训场所,学生普遍缺乏有针对性的实际练习,对工作环境陌生,不熟悉工作的具体环节。因此,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要及时吸收和借鉴行业内各种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接受先进的技术,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环境,必须针对计算机行业的特点、专业特点及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校企合作的最佳模式,这是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探讨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可行模式,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专业对口顶岗实训难由于计算机行业属高技术性行业,技术和硬件升级换代非常快,学校的教学、学生的能力等方面与企业实际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学生很难融入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更不能独立承担企业工作,只能作为生产观摩人员或从事一些极为简单的辅工作。
学生集中实训难计算机企业规模一般不大,企业人力、物力资源有限,而且专业技术性较强,要企业成批提供工学结合岗位不太现实。因此,学生过于分散,既不利于实训教学,又会加大管理成本。
计算机系统商业数据的保密性、安全性要求较高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商业数据安全很重要,相关设计行业对此多严加防范。像财务数据、客户资料、图纸文件甚至生产加工任务单等,任何一份文件或单据流失都有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时只能停留在点到为止的状态,难以进入真实业务操作的平台,这就使得实习实训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职业院校自身的问题职业院校的科研优势和技术优势还不够强,一方面,学校没有形成技术和人才优势,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的产品研发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弱,造成合作的不对等性,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兴趣。
适合计算机类专业的几种校企合作模式
由于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种种困难和问题,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其他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笔者认为,根据计算机行业和专业的特点,适合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订单式”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学校为主体,突出企业全程参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依托企业,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技术人员、经费、企业前沿信息等各方面资源,有效地打破传统实践教学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的局面。通过职业性与教学模块化的有机结合,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企业对岗位(群)知识结构的要求展开,实现职业院校技能教育、就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通过联合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学校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了解企业对学生技能及职业能力的要求,并将生产实践融入教学之中。但是,由于计算机行业的特殊性,某个企业需要大批量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计算机类专业“订单式培养”的难度较大,学校可以结合某些大型的计算机培训集团和行业协会,进行“点对面”的“订单式”培养。
“校企实体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学校与企业以股份制的形式合作办学。企业和学校订立章程,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职业院校注入股份,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分享办学效益。如学校与信息技术公司合作成立“软件学院”、“网络学院”等,形成共同体。由于企业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参与,与简单的合同合作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更为稳定,更为深入,合作形式、合作内容更加多样,更加全面。在解决贫困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问题上,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具有较大的优势,不仅合作企业可以与院校协商,与贫困生签订劳动合同的预备合同,由企业代学生缴纳学费,待学生毕业后可用其工资偿还,而且还可以开展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实现免费职业教育。但这种模式也存在问题,由于企业是市场主体,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宗旨与职业教育的公益性之间必然产生矛盾。虽然有矛盾,但在某个项目上开展合作还是可能的。
“引企入校”模式这种模式是由学校提供场地,将企业生产线或行业鉴定所等引入学校,学生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见习或顶岗实习。如引进企业笔记本电脑生产线,由教师和公司技术人员共同管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实训项目都在生产线上完成,学生可获得实际职业环境的操作机会,同时公司还可按月给学生发放工资。再如,可将公司技术研发部门以经营独立运作、技术双方合作的形式引进院校实训中心楼,让教师和学生参与项目开发及测试工作。又比如,可在校内引进信息技术工作室,将教室、实训室、工作室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按教学计划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教师、学生与入驻企业一起,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商业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等工作,形成“实训即创业”的特有培养模式。
“校办企业”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实行校内实训资源的优化重组,加大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引入市场机制,依托专业开办经济实体(如文印社、软件开发项目、电脑服务公司、信息技术工作室、艺术设计工作室等),形成“教学—实训—科研—生产经营—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使实体生产经营与教学、科研相结合,让教师和学生为企事业单位安装网络并进行日常的维护、网站设计制作等,生产经营的收益主要用于设备更新和创业基金。在这种模式下,校办企业为学生提供完全真实的实训环境,学校教师也是校办企业的技术员工。校办企业不仅成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术培训基地,而且成为社会服务的场所和学生职业素质的训导场所,使校办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发挥最大效能,同时也可保证校办企业的良好运营和健康发展。
一、目的和意义
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基础和前提,合理的确定考核等次,科学地使用考核结果,对保证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可在激烈的改革浪潮中,提高竞争能力和忧患意识,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自觉地提高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局的服务三农质量和工作效益。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成绩也是对其进行奖惩、调薪、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续聘、低聘及解聘的依据。
二、组织领导
1.全局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由局考核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局职称办负责安排日常工作。
2.单位要成立由党政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组成的5~7人考核小组,考核小组中专业技术人员应占2/3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由专业技术人员选举产生,应尽可能代表级类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考核工作。
3.考核小组由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任组长,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
4.考核小组的职责:
(1)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的全面工作。
(2)对被考核人员逐个进行客观公正地评议,并按评分标准(见附表)量化打分。
(3)确定、公布被考核人员的考核打分结果及考核成绩。
(4)受理、调查并处理个人申诉及群众反映的情况和问题。
(5)认真总结,如实填写有关表格,并按时上报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的有关材料。
三、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为基本项和加分项两部分。
1.基本项考核包括:
(1)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的综合评估。
(2)工作数量及质量。
(3)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4)出勤情况及工作纪律。
2.加分项考核包括:工作、科研获奖及鉴定、获专业技术工作荣誉称号、、出版著作、党政及社会兼职、超工作量等内容。
考核内容中有关项的评分标准详见附表一、二。
四、步骤和方法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考核,采取定量考核和定性评议考核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的方法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安排部署。每年12月份由局职称办安排当年全局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时间及具体要求。
2.学习动员。单位在进行考核时,首先要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政策规定及文件,明确考核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统一思想,增强参与考核的自觉性。同时选举成立考核小组。
3.个人总结、填表和提供原始材料。每位专业技术人员要认真全面、实事求是地总结本年度工作情况,写出述职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指出不足。同时,认真填写《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提供本年度获奖、鉴定、论文、著作、专业技术荣誉称号等材料的原始证件,供考核小组核查。
4.个人述职。单位要组织召开专业技术人员述职会议,每位专业技术人员都要向本单位领导、考核小组进行述职。与会人员应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5.定量考核打分。考核小组要在述职评议的基础上,对每位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评分标准打分。
(1)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质量综合评估:由单位考核小组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方法打分,然后取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计算得出平均分。单位可自行设计表格进行打分。
(2)基本项、加分项中的定量考核打分:由单位考核小组全体成员按《基本项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表一)和《加分项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表二)自打分,然后取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计算得出平均分数。
(3)最终得分的计算:最终得分=综合评估平均得分+基本项得分+加分项得分。
6.综合评估,确定考核等次。单位考核小组根据定量、评估计分考核结果,将同一职务人员按得分多少排出名次,确定考核等次。
7.接受监督和复议。单位要将考核结果公示7天,接受群众监督。凡对考核结果有异议者,可以直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反映。考核小组要对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复议处理,及时修改,形成最终考核结果。
8.总结上报和公布考核结果。单位要对年度考核认真总结,按要求填写《考核结果统计表》及《年度考核审核备案花名册》,按时将总结报告、表格和相关材料上报局职称办。局职称办审核后的结果要向全体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通报。
经局审核后,对考核等次确定为优秀的人员要进行公示,时间为一周。
五、考核等次确定
1.等次和比例。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等次确定为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四等。其中,优秀人员不得超过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10%,良好人员不得超过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20%。按比例计算时,小数点后数字可四舍五入。对于同级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的单位,可进行年度累计比例。
考核等次除受比例限制外,同时要符合最终得分要求。优秀人员最终得分不小于90分,良好人员最终得分不小于80分(得分不符合最低要求者不能按比例确定优秀和良好),称职人员最终得分不小于60分,最终得分小于60分者为不称职人员。
2.下列单位优秀、良好比例可上浮5%。
(1)获国家部委有关司(局)、省直厅(局)及地(州、市)以上党委(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的单位,获得先进集体称号的当年,优秀、良好比例可上浮5%。
(2)经中央或省业务主管部门评定先进单位,先进单位当年,优秀、良好比例可上浮5%。
3.下列人员年度考核等次可直接确定为优秀或良好。
(1)获得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发明创造、科技进步、星火科技、优秀设计、农业丰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成果、社会科学、“五个一”工程个人,其获奖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优秀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优秀。
(2)对因专业技术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地(州、市)以上党委、政府授予的专业技术先进称号、省直部门授予的全省系统专业技术先进称号,其获先进称号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优秀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优秀。
(3)获得地厅级科技进步、农业技术推广、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奖项,以及获得县(市、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不含获得地、县级企、事业单位评选的上述奖项)的定额内人员,其获奖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良好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良好。
(4)获得县党委、政府授予的专业技术先进称号、地(州)直部门授予的全地(州、市)系统专业技术先进称号(不含获得地、县级企、事业单位授予的本单位先进称号),其获先进称号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良好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良好。
4.凡具有下列几种情况之一者,直接确定为不称职。
(1)受到党、政记过以上处分或刑事处罚者。
(2)出勤率低于50%(包括50%);旷工三天以上者(包括三天)。
(3)不能完成本人职务岗位职责中的工作任务,既无研究成果、论文著作、推广开发实绩,且工作效果和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者。
(4)不认真履行现职岗位职责,拒不接受组织上分配的任务,长期(三个月以上)没有实际承担和完成工作任务者或工作任务很轻,经多次动员仍然不愿意接受其他工作任务,私自另谋职业捞取外快,情节严重者。
(5)未按有关规定和程序任意迟到早退累计五次以上者。
(6)经工作督查或评估,工作质量不合格者。
(7)职业道德败坏、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影响恶劣者。
(8)工作极不负责,造成严重事故,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很坏者。
(9)因工作表现不好或不服从组织分配脱离工作岗位两个月;或因表现不好,长期(三个月以上)找不到接受单位者。
六、考核结果的使用:
1.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等次连续三年优秀的人员,允许提前两年(包括专业技术工作总年限和任低一级职务年限)申报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2.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等次达三次优秀或五次良好,可作为达到一项硬化评审条件。
3.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等次均在称职以上,并至少有一次优秀或二次良好,才允许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被评为省部级优秀专家、省部级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务院及我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和我省“333”科技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厅(局)、地(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或学科带头人(以正式文件为准)的人员,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可不受优秀、良好次数的限制。
4.年度考核等次为不称职者,解聘其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低聘或不聘专业技术职务至少一年以上。年度考核等次不称职,当年及低聘、不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不能计入其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所规定的任职年限(即任职年限延长二年)。并在低聘或不聘期间进行考察,若年度考核仍为不称职者,取消其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年度考核等次为不称职者,不能参加当年或两年一次的调薪,同时执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
七、其它事项
1.凡未进行年度考核或年度考核不符合规定的单位,下一年度不得进行新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2.无故不参加一次年度考核的人员,其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在所规定的担任低一级职务年限的基础上增加一年。
3.出国或在国内进修、学习、交流、访问等一年以上的人员,不参加本年度的专业技术考核,本人也不计入本单位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基数。编制在而人不在本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同样落实。
4.科研获奖或授予专业技术荣誉称号考核等次直接确定为优秀或良好的人员不计入本单位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基数。
关键词: 勘察设计行业; 专业技术人员; 职业发展通道; 职业生涯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027-02
1职业发展通道建设的提出及作用
最近,笔者所在城市一家具有50多年历史的综合设计院,接连出现8名在该院任职高级工程师多年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有2人在该院担任副主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技术职务)辞职,跳槽到当地某新成立勘察设计公司并担任要职,4人任公司副总经理(1人为常务副总经理,1人兼任公司总工程师),4人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辞职的原因除了谋求个人更好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外,也与该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分不开,主要表现在:专业技术人员层次结构比例严重失调,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偏多,上升空间较小,人才队伍发展后劲不足;职业发展通道单一,长期从事相同岗位工作,缺乏横向的流动调配和交流,如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同一部门或同一岗位上担任同一职务长达十多年,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影响组织生产效率,造成骨干技术人员流失。如何解决既有利于实现勘察设计组织长远发展目标,又不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避免人才发展后劲不足和职业发展“一条路走到底”问题?笔者认为,建设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通道不失为一个可以尝试的办法。
职业发展通道是一种对前后相继的工作岗位和经验的客观描述,展现某一种职业中,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发展的一般路线或理想路线,它是建立在将职业角色放在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状态的基础上,为专业技术人员合理使用和拓展能力提供各种发展机会,包括确定某一职业进口和出口通道,职业的纵向流动通道、职业的横向流动通道等三个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通常以工程技术类、项目管理类通道为主,企业管理类、市场营销类通道为辅。
建设职业发展通道,一方面,有利于勘察设计组织明确自身发展战略,规划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变动和人事流动,使个人在此过程中得到应有的锻炼,具备担任更高职务或胜任其他岗位的广泛能力,使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为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另一方面,职业发展通道建设,强化了专业技术人员对自我职业价值观、需求、兴趣、目标和行为的认知程度,能使专业技术人员更加明确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组织对个人能力的要求,从而能够自主地发展和提升自身的某些潜能。同时,对勘察设计组织中,部分天生具有某一方面才干的专业技术人员,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体系建设能将其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根据个人的专长合理使用,为其提供更好的职业成长阶梯,促进其能力的发挥,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佳效益。
2职业发展通道建设的主要内容
(1)归并职种,建立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
职种是指组织内部的职业种类,一般来讲,工作性质、职责和知识、技能要求相同或类似的职位,可以打破组织部门界限,全部归为一类,形成一种职种,勘察设计组织的职种一般可以分为企业管理类、工程技术类、市场营销类、工勤辅助类等。以职种为基础,建立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就是将所有的职位纳入到不同的职种中,每个职种根据其对组织的重要程度和自身特点设定层次,这样,专业技术人员不管是否在职位层级中得到提拔,只要在本职种内不断提高自身的任职能力和工作业绩就能获得晋升,其报酬水平就会相应提升,个人价值就可以得到实现,同样可以实现职业发展。
(2)设计职层,划分职级
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其职业生源分为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离职阶段,职业成长周期一般为20年左右。因此,需要在一个职种内按照职层、职级来确定员工的职业发展阶段。一般来讲,每个职种可以划为3-5个职层,例如基础层、骨干层、中坚层、核心层。确定职层之后,按照勘察设计组织的发展战略和业务模式,根据每个职种的职业要求,划分职级,职级是依据同一职种的从业人员所需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职业素质、任职年限、履职责任和管理职责等因素,结合该职种员工职业生源周期特点进行划分。不同职种的职级有所差别,职级设置要同职级晋升可能需要的年限相匹配,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周期较长,晋升年限较短,可以设置较长的职级。确定了职级就解决了每个职种的任职者在对应的职层上所对应的职业发展通道有多长的问题。
(3)设置任职资格,确定晋升办法
在确定每个职种的职层和职级之后,必须确定相应的任职资格和晋升办法,这是职业发展通道建设的重点,目的在于使组织能够清晰表达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比照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现在大致处于职业发展的哪个阶段,与组织要求相比,还有哪些不足,自己下一步的目标在哪里。一般而言,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发生了较大的质的变化,其职业发展应提升一个职层,而只是有了小的量的变化,则可以提升一个职级。任职资格的设置具体应该包括学历、学习专业、工作经历、职称、工作业绩、注册执业资格等方面的内容,应做到容易判定和便于操作。每一个职层、职级的晋升应该做到适度适中,可以采取低职级全额晋升制和高职级差额晋升制办法。这样,既不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满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晋升需求,同时又做到有升有降,体现竞争激励。
(4)制定跨职种转换的管理办法
职业发展通道建设的目标是追求组织需求和个人能力的最佳结合,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需要或个人兴趣除了可以在每一个职种进行纵向发展外,还可以横向发展,既可在同一职种内不同职位之间进行轮岗,又可在不同职种之间进行转换,如专业技术人员由工程技术类职种向企业管理类职种转换发展。对跨职种转换的专业技术人员,鼓励在具有专业继承性和相似性的岗位之间进行选择和转换,在有相应岗位空缺又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可根据各职种职层任职资格及本人条件,经审核允许进入新的职业发展通道,从制度上避免专业技术人员“一条路走到底”。
3职业发展通道建设应注意的事项
(1)按照勘察设计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发展通道建设
勘察设计组织大多是是从原来的各类设计所、研究院改企建制发展而来,承担着国家或地方大中型基础项目勘察设计和科研攻关工作,其员工大部分是由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构成。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强,就业能力突出,对报酬的要求不再认为是生活的必须,更追求对工作价值的认同,工作地位的尊重,工作变换与流动的个人职业增值,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求愿望明显。勘察设计组织的生产设计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紧密联系,担负一定领导职位的技术人员既在从事管理工作,又要参与具体的专业技术工作,因此,在建立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的时候要注意工程技术类与企业管理类通道的转换对应关系,留够职业发展空间。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不仅可以向组织中的管理者方向发展,也可以向组织中的专家方向发展,组织中的专家应该获得跟管理者同样的报酬、权限、地位和尊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应该全面,除薪酬待遇与岗位价值要一致外,同时应该在出国考察、科研课题及经费申报、组织疗养、集体旅游、专家申报等方面对表现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倾斜激励。
(2)及时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性向和职业锚的分析工作
帮助专业技术人员清晰认识自己的职业性向,了解自身的职业锚倾向,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开发自己的能力和潜质,增强职业发展的成功性和职业满足感,也有利于组织更好地实现发展目标。否则,个人的职业发展容易走弯路,组织的职业发展目标也将受到影响。以笔者所在单位一位道路设计工程师为例,该技术人员因设计工作业绩表现优秀,被单位提拔为分管项目生产的副处长,主要职责为协调生产项目完成进度及与业主等建设单位的对外联系,不再从事具体的勘察设计工作。然而,对外沟通协调能力并非该技术人员强项,从事该项工作也并非其自愿和喜好,这样导致该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非常不顺,也影响到组织的生产项目完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组织没有分析该技术人员的职业性向和职业锚,组织认为对该技术人员进行职位提拔是对其工作表现和能力的认可,希望其朝领导管理工作方面发展,该技术人员自身缺乏职业性向和职业锚判断等方面知识,认为这是组织的安排必须服从。最后,经对该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性向和职业锚分析,对其职位重新进行了安排,调整为承担一定技术管理工作的副主任工程师,该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重回“正道”,最终成为行业内一名比较知名的勘察设计专家,设计项目屡获大奖,在个人职业发展取得成功的同时,也为组织迎得了荣誉。
(3)做好离职率分析评估工作,促进职业发展通道建设不断完善
离职率的高低反映了勘察设计组织内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满意程度和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的离职除正常的退休或组织裁员、辞退外,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单方面选择的离岗,如辞职、“跳槽”、调出等。根据笔者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经验,专业技术人员离职后,90%以上仍将从事原有的专业技术工作或者与勘察设计行业有关,转行的可能性不大,其去向大致有两个方面,一大部分是被挖或主动“跳槽”,前往民营或其他国有勘察设计单位担任高层或一定级别职位,这种职位原单位因机构级别、职数限制等原因而无法提供,还有一部分是“炒老板鱿鱼”,自愿辞职,利用在勘察行业积累的人脉及业务资源,创办勘察设计实体,在勘察设计行业单干。专业技术人员离职的原因并不主要是薪酬待遇问题,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组织成长程度太低(受制于体制或机制问题),一大部分作为核心业务骨干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处于“天花板”状态,如职称升到高级工程师后就难于继续发展,晋升空间受限,或者组织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过多、“藏龙卧虎”,论资排辈现象又严重,导致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感到“出人头地”无望,在“职位不晋升,职业不成功”和“出人头地”传统观念影响下,此类专业技术人员随时都有流失的可能。因此,在建设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过程中,还需要对组织离职率进行定期分析评估和追踪,促使职业发展通道不断进行完善,构建能够有效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体系,完善薪酬待遇、绩效考核、教育培训、公平晋升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更加迅速地回应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中出现的困惑和危机,为专业技术人员创造更多的能力提升与发展机会,增加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完美实现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伯瑛,祁光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企业管理咨询实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关键词】产品测绘 机械制图 开发 实施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0053-04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出发点应立足于实际生产中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机械制图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一门入门性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形成的制图识图能力、资料查阅能力、工具运用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职业素养,对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日后从事机电产品制造、装调、检修、管理等职业岗位的专业技术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和导向作用。
自2010年以来,我们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针对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群,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结合机电产品测绘、机床设备改造、机械产品开发等产学合作项目,以真实的产品测绘任务为载体,以测绘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测绘项目发包的工作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基于机电产品测绘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在培养学生制图、识图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和熟悉典型的机电产品及其结构原理,掌握各种拆装、测绘工具以及各种技术资料的使用方法,形成安全文明、科学规范、团结协作、耐心细致等良好的职业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科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对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一、机电产品测绘的一般过程
生产企业的机电产品测绘,一般包括机械拆卸、零部件测绘、工作图绘制、装配图绘制以及工程图样档案管理等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
产品解体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各种拆装工具,将产品解体为一系列的零件或部件,从而熟悉产品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装配要求,并对零件进行归类和清洗,为开展产品测绘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产品解体过程中,应对拆下的零部件进行编号和标记,绘制产品或部件的装配示意图,并做好有关技术要求标注。在零部件测绘阶段,主要包括零件测量、草图绘制与标注、零件工作图绘制、部装图绘制、总装图绘制等工作任务,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熟练使用各种测绘工具、设计手册以及计算机绘图软件等工具或资料。在产品测绘的最后阶段,需要按照总装图、部装图、零件图的顺序,对产品的图纸或CAD文件进行编号建档,形成产品的技术文件档案。
二、课程开发理念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方案
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应尽可能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相一致,学习过程应围绕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展开,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所谓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工作程序,它既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依据,也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归宿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任务,就是将企业工作任务中具有教学价值的典型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处理,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知识、技能系统的建构过程,将其设计成具体的学习情境,并以教学项目的形式呈现。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机电产品的制造、装调、检修、管理等岗位技术工作,而机械零部件的测绘,则是机电产品制造、装调、检修等岗位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设备检修、仿制等工作中,一般都包括产品解体、零部件测绘、工作图绘制、装配图绘制以及工程图样档案管理等工作过程。因此,以机电产品的测绘工作过程为依据,开发和设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案,可以创设一个与机电产品制造、装调、检修等岗位工作相吻合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实现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生产环境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以真实测绘任务为载体重构课程内容
一般说来,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必须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二是这些内容如何结构化。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机电产品制造、装调、检修、管理等岗位技术工作要求他们能够熟练绘制和识读机械零件图、产品装配图、设备安装图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图等各种工程图样,能够综合运用制图识图、工程材料、公差配合、安装工艺、检修工艺、计算机绘图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的组织,应立足于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群,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以典型产品的测绘工作过程为依据,将完成产品测绘所需的制图理论、公差配合、工程材料、技术测量以及计算机绘图等相关的知识有机整合和序化,并以工作过程为参照,实现将各种离散的、跳跃的知识结构化,通过多个项目的反复实践,逐步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学生自己的有用知识。
(三)以行动导向理论为依据组织课程教学
所谓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产生和维持行动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职业活动过程,注重合作学习,注重学业评价的多元开放,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咨询者,因而较好地适应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要求。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应以工作任务为驱动,通过创设有效的产品测绘工作情境,组织学生按照小组学习的形式,自主完成咨询、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组织策划、检查指导的作用,通过有效的过程监控,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工作任务,自主构建专业知识,逐步形成职业能力,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实施学业评价
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的目标和任务,是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和诊断,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进而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增强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为其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基础。因此,机械制图课程学业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应以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体,以终结性评价为补充,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方法、情感、态度等非专业因素,自主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建立基于学习过程(工作过程)的、多元开放的学业评价考核体系。
三、课程开发方案
(一)学习载体选择
对于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而言,学习载体的选择不仅要满足课程教学以及课程间衔接的需要,更要解决好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接触真实的生产任务,逐步熟悉实际生产的组织形式、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熟悉与岗位工作相关的技术手段,为其将来从事岗位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我们结合机电产品测绘、机床设备改造、机械产品开发等产学合作项目,选择微耕机、普通车床、甘蔗剥叶机等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机电产品作为课程教学的学习载体,设计轴套类、轮齿类、叉架类、箱体类以及装配体等测绘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对这些真实产品的拆装和测绘,既可达成培养制图、识图能力的课程教学目标,又可认识各种机电产品及其典型零部件,熟悉各种机电产品的结构原理和装配关系,对其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日后从事相关职业岗位的专业技术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目标设计
1.在知识目标的设计上,淡化知识的理论体系,突出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以工作过程为依据,结合具体的产品测绘任务,将投影法、基本体、组合体、截交线、相贯线、表达方法等理论性强、难以理解的知识模块进行分解和重组,分别融入到轴、套筒、顶尖、拨叉、齿轮、箱体等真实零件的测绘任务中,引导学生结合形象直观的实物零件,分析表达方案,绘制零件草图,标注零件尺寸和相关的技术要求,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零件工作图和产品或部件装配图,解决产品测绘工作中的各种专业技术问题,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自主构建专业知识体系,逐步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2.在能力目标的设计上,强化基础技能训练,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以工作过程为依据,结合具体的产品测绘任务,要求学生完成机械拆装、零部件测量、草图绘制、零件工作图绘制、产品(部件)装配图绘制、工程图样档案管理等全部测绘工作任务,将测量、草绘、手工绘图、计算机绘图以及技术资料查阅、工程图样标注、拆装及测绘工具使用等多种能力有机融合,并结合轴、套、顶尖、拨叉、齿轮、箱体等具体的零件测绘任务,强化基本体、组合体、表达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等基础技能训练,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3.在素质目标的设计上,突破传统的概念说教,重视良好职业习惯的形成。结合具体的产品测绘任务,以企业的实际生产要求为依据,要求学生编制测绘工作进度计划表并严格按进度计划执行,自觉接受同学、老师和企业技术负责人的监督检查。以国家标准和企业的技术要求为依据,要求学生规范作业,按质按量地完成各个阶段的测绘工作任务,按时提交各种图纸资料和技术文件,逐步培养和形成科学规范、耐心细致、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等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三)训练项目设计
根据机电产品测绘的工作过程,结合课程的教学要求,设计机械拆装、工作图抄画、机械零部件测绘和图纸档案管理4大教学训练项目和相应的工作任务(见表1),将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模块融入到各个工作任务中,组织开展基于真实产品测绘的项目化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知识构建与能力训练、专业素质训练与职业素养提升的有机结合。
四、课程教学实施
(一)以任务发包的方式组织实施课程教学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真实产品的测绘工作任务,以项目发包的形式,按照任务发包、计划编制、机械拆装、零部件测绘、交货验收等产品测绘的工作步骤,组织开展项目化教学,如图 3所示。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做、学、教一体化,知识、能力与素养并重,通过完整的真实工业产品测绘训练,有效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顺利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1.测绘任务发包。每6~8名学生组成一个测绘小组,承接产品的部分测绘任务,与教师或企业代表签订测绘工作合同,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交货日期,自觉遵守执行,并接受教师和企业的检查监督。
2.编制测绘计划书。各测绘小组根据承担的测绘工作任务,分析了解产品的结构原理和测绘成果要求,讨论测绘工作方案,进行小组人员分工,了解测绘工作所需的工量器具及学习资料,结合课程教学计划,编制测绘工作进度计划,形成产品测绘计划书,经教师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审批后执行。
3.机械拆卸与装配。根据测绘工作任务,对产品进行拆卸解体,熟悉产品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装配要求等信息,在拆卸过程中做好检查和记录,并对各零部件进行标记和编号,绘制产品或部件的装配示意图。
4.典型零部件测绘。根据小组承接的测绘任务,对拆下的零件进行测量,绘制零件草图。根据测绘精度要求,查阅有关设计手册,标注零件的尺寸、尺寸偏差、几何公差和表面结构等技术要求,使用AutoCAD、CAXA电子图版等企业要求的CAD软件,绘制零件工作图、部件装配图和产品总装图,最后对产品的测绘图纸及CAD文件进行归档整理,建立工程图样档案,并打印出图,装订成册。
5.交货验收。将产品图纸、CAD文件档案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材料,提交企业验收,验收合格的,完成测绘任务,验收不合格的,重新整改后再接受企业验收。
(二)以学习过程为依据组织学业考核评价
在测绘工作过程中,学生的测绘方案、机械拆装、零件测量、草图绘制与标注、CAD工程图绘制等各个工作环节,均要经过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等评价环节,实现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任何一个工作环节不合格,均须返工重做,从而建立起基于学习过程的开放式多元学业评价体系(如图3所示)。
在学业考核工作中,为每位学生建立学业档案,从测绘方案制定、测绘方案实施、方案实施效果以及拓展训练、课外作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评价结果适时更新,学生可随时通过学业评价管理系统了解各自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效,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内在需求,主动学习,自我构建,学业评价的诊断、引导和激励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构建开放式、网络化的课程教学平台
结合课程教学需要,建设机械制图课程网站,提供Pro/E三维电子模型、AutoCAD上机练习系统、自主学习测评系统、学业评价管理系统以及学习指南、视频动画、工程图库、试题库、多媒体课件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及时更新。学生可通过校园网登录学习,下载资料,提交作业,查询个人学业变化情况,教师和企业人员可上传文件、批改作业、答疑辅导,制图测绘、机械拆装、CAD/CAM等实训室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免费开放并提供技术指导,从而建立起开放式、网络化的课程教学平台,打破课程教学的时空界限,有效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校内教学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的良性互动机制,有效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结合真实的机电产品测绘任务,组织开展基于产品测绘工作过程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显著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 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6)
[2]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J].职教论坛,2004(2)
[3]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职业技术,2008(11)
[4]姜大庆.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关键词: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
我国《国家公务员法》第3章第14条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本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各职位类别的适用范围由国家另行规定。”
一、职位分级分类的基本理论
1.职位分级分类的涵义和特征
职位分级分类又被称为职务分类、职位分级,英文是Positional Classification,概念源于工商企业的职务分析(job analysis),与管理学理论的工作评价制(job classification)意思相近。它是一种以职位为主要依据的分类方法,此种分类方法是将部门中的职位按照工作种类和业务性质横向划分为职门、职组和职系;再将各职系中的职位按照所含的职权范围、责任程度、工作繁简难易程度、职位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及经验水平纵向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进而给予每一个职级和职位以准确的定义和标准的描述,制定“职级规范”(或称“职位说明书"),以之为实施管理的依据。
2.职位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职位分类结构体系。我国职位分类结构由职门、职组、职系、职等、职级、职位组成。根据《公务员法》,我国公务员横向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三大类。但就相配套的细分尚未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根据原方案,划分为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2个职门,33个职组 ,138个职系。
(2)职位分类评价体系。职位评价体系是职位分类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建立职位分类纵向结构的依据。原职位分类方案在职位评价体系的确立上,充分体现了“以事为中心,兼顾人的因素”的原则。
(3)职位分类的适用范围。由于《公务员法》颁布后,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出台,故此,这里援引原分类的使用范围。大致如下:①政务类公务员及国务院各部门副部长级职位,不实行职位分类;②中央机关中,国防部、公安部、安全部、外交部、司法部劳改局和劳教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等实行品位分类。其他各部、委、厅、局、办、署、行,一般实行职位分类;③在实行职位分类的部门中,低层次的办事员职位及工作不易量化的机关党委、纪检、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等有关职位实行品位分类;④某些特殊地区和特殊职位经有关部门批准实行品位分类。
二、我国公务员的级别
1.级别的确定
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对公务员进行分级,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特色。它既借鉴了国外职位分类和品味分类的经验,也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我国《公务员法》第19条规定:“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其中,职务与工作实绩属于职位因素,德才表现与资历属于品味因素。公务员晋升职务可以带来级别晋升,但公务员不晋升职务,也可以根据有关规定晋升级别。
2.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级别就是公务员一定职务层次所对应的级别。《公务员法》第19条规定,“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这就规定了公务员既有职务,又有级别,且职务与级别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职务高级别就高;反之,职务低级别就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把公务员的级别分15级,并分别与公务员的12个职务等次相对应。具体体现为:
(1)国务院总理 一级
(2)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 二至三级
(3)部级正职、省级正职 三至四级
(4)部级副职、省级副职 四至五级
(5)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 五至七级
(6)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 六至八级
(7)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 七至十级
(8)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 八至十一级
(9)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 九至十二级
(10)利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 九至十三级
(11)科员 九至十四级
(12)办事员 十至十五级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的公务员的级别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级别的设置过少,职务对应的级别段过于狭窄,职务与级别的联系过于紧密,“以职定级”难以发挥各自的功能。职务晋升应当侧重“给官”级别晋升应当侧重“给钱”。由职务决定级别,级别决定待遇,那么只有“给官”才能“给钱”这样就混淆了职务与级别的功能。而合理区分职务与级别的功能,是级别设置的基本出发点。在职务晋升之外,试图确立一条级别晋升的职业发展渠道,是级别设置的基本目的。
三、我国公务员的职位类别
1.综合管理类
综合管理类职位主要是指机关履行规划、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监督等综合管理以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责的职位。这类职位是我国公务员职位的主体,目前我国的公务员队伍主要是采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的相关办法管理
2.专业技术类
专业技术类是指在机关中职责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履行专业技术职责,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技术手段保障的职位。专业技术类职位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只对专业技术本身负责的纯技术性,二是低替代性,三是技术权威性。
3.行政执法类
行政执法类是指在工商、税务、质检、环保等履行社会管理与市场监管职能的行政执法部门中设置的公务员职位类别。它主要分布在这些机关的基层部门中,即在这些部门中直接履行行政监管、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稽查等现场执法职责的职位。
四、我国公务员的职务序列
职务序列包括职务的层次和职务的级别。根据《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职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不同的职位类别,由于不同的职位类别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因此,需要设置不同的公务员职务序列与之相适应。
1.领导职务序列
以公务员是否承担领导职责为标准,将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是指在机关中,具有决策、指挥、组织、监督等职能的职务。根据《公务员法》第16条的规定,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2.非领导职务序列
非领导职务是指在厅局级以下的各级机关中设置的,不具有决策、指挥职能的职务。非领导职务是实职,不是虚职,但不具有领导职责。
设置非领导职务的目的是,减少领导职数,领导职数少容易形成集中意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稳定行政机关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公务员法》对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非领导职务没有列举,由国家另行规定。
参考文献:
【1】徐银华.公务员法原理[M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2】王术信.国外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简介[J].党政干部论坛.200l(1)
【3】卫涛.公务员制度备览[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2000
【4】贡世康.行政专题理论研究――公务员法原理[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编程能力;教学改革;计算机
作者简介:侯春明(1979-),男,白族,湖南吉首人,吉首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吉首 41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首大学校级教改课题“计算机课程群教学中技能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63-02
高校信息类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课程体系中,程序设计类的课程占有相当的比重。常见的专业课有“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网络程序设计”等。由于信息类专业的应用领域非常强调技术实现,普通高校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据统计,普通二本高校信息类毕业生,除了小部分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外,绝大部分都在毕业后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虽然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编程能力的要求和应用领域各有不同,比如电子信息工程和物联网工程更侧重对硬件的控制和嵌入式方向,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等专业更侧重系统软件开发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但是从整体上看,这些信息类专业都对学生的编程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达到相应的培养目标,相关课程群应该在课程实训环节进行改进,以求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2]
一、计算机课程群实训课的特点与不足
计算机课程群的实训课程是连接理论课程与编程能力的桥梁,程序设计类课程群对编程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动手编程能力的状态,面临诸多困难。
1.课时不足
随着高校课程体系的全面改进,为了宽口径的培养学生,以便学生将来能有更广阔的就业领域,信息类的各个专业被加入了越来越多的课程,程序设计类课程也面临着课时紧缩的问题。一方面要保证理论课的讲授与教学,另一方面要保证学生动手编程能力的提高。这样理论课程的时间显得非常紧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把该语言中的各种各样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还要保证他们能有足够的课时在实训课环节完成相关的实训内容,为此在时间和教学上就要合理安排。
2.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类专业发展速度迅猛,很多技术在过去的几年快速的诞生和崛起。传统的程序设计类课程主要是侧重对基本语法的掌握和中小规模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比如运用一些经典的算法解决某些数学问题,并编程实现。这样的培养模式的结果是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无法满足社会上IT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3.师资力量不足
高校教师的教学负担很重,除了要完成各种教学和科研任务外,还要负责学生管理工作。从全局来看,高校的信息类专业是新兴专业,很多高校的该专业教师以中青年为主,部分教师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深造,比如攻读博士、博士后、做访问学者、参与各种学术交流等。因此,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的实训课中,很多时候都是一个教师辅导数十人学生。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制约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全面提高的重要因素。
二、计算机课程群实训课的教学改革建议
1.针对不同专业进行有重点的课程设计
为了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编程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训教学环节。[3]虽然信息类的不同专业都会开设各种程序设计课程,但是不同的专业侧重点明显不同,比如电子信息、电子科技、物联网等专业,从专业培养目标上看更接近对硬件的控制。在实训课的综合训练项目以及相应的课程设计的培养环节上,可以考虑做单片机、嵌入式系统中的项目。将编程能力训练放到具体的硬件控制项目中,既符合相关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又能帮助学生有效的将程序设计课程与硬件类课程群进行融合,既提高了编程能力,又提高了综合的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比如C语言程序设计,如果只是反复的训练经典的算法和习题,编程能力的提高还是有限。但是如果学生完成一个软硬件相结合的系统设计,对C语言在单片机控制或嵌入式中的应用开发能力就会快速增强。当然,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网络工程这样的专业,其专业培养目标更偏向于上层应用,也可以选择相关的实用性的软件开发项目(如数据库系统等)来训练学生的动手编程能力。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生一方面加深了对相应专业课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编程能力。
2.充分调动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
在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不能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调动不同学生群体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比如现在很多高校都将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学位证挂钩,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才能顺利获得学位证。针对这一学生群体,应该将针对等级考试的训练合理的放入到实训环节,同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多做等级考试的习题,并在上机实训的过程中多做题库中的题。一方面可以提升编程能力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高通过等级考试的概率。
最近几年,高校程序设计比赛以及其他的一些设计类比赛越来越受到高校和学生的重视。对于有志于参加全校、全省、全国甚至世界级比赛的学生,在实训环节中可以积极引导他们进行相关的训练。比如参加ACM程序设计大赛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在实训环节中,在完成正常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多练习ACM题库中的习题,由浅入深,步步推进。而立志参加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学生,也可以主动去编写一些嵌入式环境中的程序。使学生群体在提高自身编程水平的同时,也能更加接近相应大赛的要求,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还有一些学生,立志于从事应用系统的开发,比如网站系统设计、数据库系统设计、电子商务系统、智能手机应用系统、物联网应用系统等。该学生群体对学习的实用性比较看重,更愿意在毕业前就找到专业领域的一个主攻方向,孜孜不倦地钻研该方向,往实用的方向发展。结合这些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应该在相关的实训训练和课程设计中鼓励他们多动手写程序,进而力争做出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应用系统。在提升了编程能力的同时,也能更多的为社会作出贡献。
3.加强对编程能力的考核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知识的考察,计算机类课程群也不例外。一门专业课学习完成后,最常见的考核方式就是闭卷考试。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检查学生对该课程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但是对编程类的课程群来说,闭卷考试很难全面考核学生的编程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书本知识掌握良好但上机编程能力较差的学生。为了促使学生参与编程能力训练,应该加强对编程能力的考核。比如组织上机考试,将考试成绩纳入到整体的考核成绩中;也可以鼓励学生提交应用软件系统。但是上机考试在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普通考试,一个班级只要2个监考教师即可,但为了避免学生作弊,计算机上机考试需要大量的教师参与监考。另外,如果是固定的几个习题,在机房的环境中不便于监考,而如果是从海量题库中随机抽题,又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因为有的学生可能抽到较为容易的题目,而有的学生则可能抽到较困难的题目。但是从发展趋势上看,为了提高信息类专业学生的编程能力,加强对编程能力的考核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4.在校企合作中加强编程能力的培养
信息类专业学生的一个主要就业领域是IT企业,如何培养适应现代IT企业的合格毕业生,一直是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外部社会和技术变化越来越快,高校中的很多课程和教学变化往往不能及时和外部接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广泛开展校企合作,选择一些专业对口的大企业,以实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去企业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高校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基本编程能力的培养,而各类IT公司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实际研发能力。高校应该尽量和IT企业开展合作,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研发中,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全面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但是实现起来也有诸多困难,比如:高校的课程安排紧凑,学生要挤出较长的时间参与企业的软件研发,时间上比较困难;有的高校位于经济不发达地区,高校所在城市很难找到能提供相应机会的企业;低年级学生没有技术实力参与到企业的研发中,而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大四学生,又面临找工作的就业压力,到处参加面试也会给相关的实训和实习工作造成影响。
三、在提高学生编程能力上的一些实践
作为二本高校的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作了一些有益的教学改革尝试,初步取得了一些效果。作为班主任,在自己管理的班级中对学生进行分类,钻研应用技术的学生,鼓励他们组成兴趣小组(比如嵌入开发小组、电子设计小组、信息安全技术小组、数据库应用技术小组等),在实际项目的研发中提高编程能力。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成长为国内一些IT企业的技术骨干,而将来选择从事IT领域非研发方向(如管理、市场、技术支持类工作岗位)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学好基础知识,扩宽知识面,同时积极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其他的一些技术类证书考试。为他们收集大量的考试资料,调动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多通过相应考试。对于立志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学生,则鼓励他们更多的将精力放到比赛的训练和准备上来,并指导部分学生获得了较好的竞赛成绩。
四、结论
针对高等院校尤其是二本高校计算机课程群的实训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特别是针对程序设计能力不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群的实训环节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并总结了为提升学生编程能力所积累的一些工作经验,以期为广大的工作在教学岗位的计算机教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建凯.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改探索[J].长沙大学学报,2009,(5):112-113.
1 高职机械工程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我国于1995年在《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型职业大学工作通知》{教职【1995】15号}中第一项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直到如今,“双师型”教师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但《通知》中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是这样要求的:“有一支专职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队伍,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具有一定专业实践能力,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的“双师型”教师。笔者以为:高职机械工种类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应从两个方面理解:
1.1 从教师队伍的整体来看
1.1.1 专兼型的:有专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
1.1.2 校企型的:有本校专职的教师,又有来自企业和社会的工程技术人员。
1.1.3 理论与实践型:有侧重于理论教学的教师,有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教师。
1.2 从教师本人来看
1.2.1 双师型应具备资格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获得高校系列职称(一般是讲师以上的职称)。同时获得本专业(或者本专业相近的)上岗证、技师证、工种等级证。如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师应获得机械类专业的技师证和高级钳工、高级铣工、高级磨工、高级数控工类的证书等。
1.2.2 双师型应具备的素质是:具有讲师资格的教师,同时又具有半年或者一年以上在机械装备制造的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
1.2.3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是:一是具有副高级以上的职称的,同时又获得本专业非教师系列高级技术职称(如高本文由收集整理级工程师)。并且在实践中又有很强的技术应用及开发能力、有丰富的工程(职业)技术经验,并有解决技术难题、开发高技术含量产品,组织大型工程技术项目的实施成果的教师。
2 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
当前,高职院校机械工程类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人数比例不高,培养力度不强、人员素质不齐、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制约着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影响“双师型”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2.1 相关的“双师型”法规不完善,继续教育保障制度不全。由于,国家还没有出台较完整有关“双师型”认定的相关文件、各高职院校在认定“双师型”教师过程中,都是参照高教厅标准认定方法,不仅是在具体入选条件上,并且在程序上,资格划分互不统一、没有国家、省、市、院校四级教育制度,没有形成师资队伍培训与建设的长效机制,校企培训基地和教师科研中心、高职院校实践教育场所建设不足,专职教师实训培训和锻炼的机会太少。
2.2 教师职务评定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影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发展。教师职务评定中、强调了教材的编写、科研论文的质量和刊物的级别(中文核心最佳)。这些要求无意相引导教师追求将自己在理论性较强中文核心期刊上。从而忽略了教师实际应用的研究和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
同样,担任课堂教学的教师与在实训中心担任指导教师在职务评定中的待遇也不一样,以机械工程类专业为例。担任课堂教学的助教,只需通过学校的评定即可晋升“讲师”,而在实训中心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必须通过具有一定难度的国家统一考试才能晋升为“实验师”“技师”“高级技师”。
2.3 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大大减少到企业进行调研和实训的时间。作为高职机械工程类专业的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应到企业的相应岗位实训或者到企业、社会去调研,这样做才能不断地接触到企业的新产品、新设备,学到新知识、新工艺,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充电”。但是由于近几年招生规模的扩大,我院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在校生数量增加两倍,而教师增加不多,所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幅度增加。由于精力所限,原来深入企业调研、实训的惯常做法,现在却很难坚持下去,虽然我校的机械工程类专业都力争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训,但是笔者认为还是满足不了全面提升教师实践能力,达到“双师型”教师的实训要求。
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3.1 相关部门应尽早制定“双师型”标准,
转贴于
各校应保障“双师型”教师的教育制度。作为“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骨干力量,它的质量是影响培养人才的“瓶颈”,所以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尽早出台“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和条件;另外还要制定师资队伍培训与建设的长效机制,并制定出相关的制度、措施等。我院在本世纪初就制定《从社会和企业引进专家,专业带动人的规定》,并制定校内教师到企业培训的相关文件。
3.2 对现有教师(指高职专职教师),要把“双师型”教师的个人追求转变成以组织形式按照“双师型教师队伍”总体建设需要进行管理。另外,还应避免“双证型”、“双职称”等类型“双师型”教师的对口问题。不要出现学非所教,学非所用的问题。我院机械工程类专业从07年开始先后选派多名教师到大连地区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半年或者一年的培训,到企业第一线拓展专业知识领域,完善知识结构。如数控技术专业所选派两名教师到大连机床集团,大连柴油机厂培训,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选派一名教师到大连奥托技术公司培训。
3.3 加大引进企业优秀人才,充实“本文由收集整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应努力借鉴职业教育较好的国家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大从企业和社会聘请兼职教师的工作力度,并且创造条件,让这些从企业和社会聘进校的兼职教师成为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我院机械工程类专业近几年从营口、沈阳引进教授、教授级高工教授,从大连的大中型企业引进高级工程师三人,充实到模具制造与设计、数控技术专业、机械制造与设计等专业,有的还担任本专业学科带头人。
3.4 高职院校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训基地的投资,把实训基地力争建设实训教师的讲课及办公的地方,办成学生既能听课又能动手实习的场所。这样使实训指导教师不再依赖传统的办公室备课,只能在传统的理论教室上课的局面,使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实训基地既备课又讲课,又指导学生实习。而学生在实训基地中一边进行实训,一边听理论知识,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院“现代装备制造实训中心”的普遍加工机床的指导教师,一边实训中心指导学生实训,一边在机床旁边给学生讲解相关的金属材料、公差与配合等理论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CAD软件 趣味三维模型 机械制图
一、《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
《机械制图》是高职、中职院校机械专业与模具制造专业以及数控加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n。《机械制图》是工程技术的一种语言,对于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来说,学好这门课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讲授《机械制图》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但是,这门课比较抽象,枯燥无味,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一门课程。而这门课的关键是三视图投影原理,如果这个投影法没学会,后面就没法入门了。所以,讲好讲透三视图的原理与相关的知识点,是极其关键的。
二、中职学生的现状及本人的优势
随着招生政策的改革,中职学生的招生是免试入学了,但却导致中职生源的素质参差不齐,生源以差等生居多。初中毕业生的去向大致如下:中考成绩A级的,都上高中去了,B级的也有大部分读普通高中,只有极少数的B级生来读中职,而C级以及C以下的基本上来读中职学校。这就决定了中职生的空间抽象思维也是比较弱的。
笔者是大学毕业后在企业从事锻压机床与模具设计十多年的高级工程师,后来转到中职学校从教。笔者的优势就是见多识广,专业积淀比较深厚,也知道企业真正需要的中职生的专业技能。
针对中职生源以上的特点,而《机械制图》又比较枯燥,需要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如何因材施教呢?笔者进行了教研与实践。
三、CAD软件引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优势
CAD是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缩写,意思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在CAD软件可以把三维模型按各个视角来观察视图,并直接生成二维图,能轻松地实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投影关系。针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和缺乏学习主动性等缺点,我们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将传统教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来增加学生的求知兴趣是相当有效果的。
四、趣味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讲授法,按章节固定顺序一点点挤牙膏样的讲授不同,它生动活泼,有趣。一个案例有时横跨数个章节,一个有趣而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容易理解,学生很有自信心就会主动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所以,在选用了CAD软件辅助教学的下一步,就是选用什么样的三维模型来教学了。
五、具体的教学实践与效果
人,总是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要寓教于乐,从快乐中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中职生绝大多数是集中在15~18岁的年龄段,思维还不太成熟,特别是抽象性空间思维比较弱,但对于形象性的思维,对于身边熟悉的事物,就能触类旁通地进行理解。那么笔者就研究尝试运用AutoCAD软件,并在软件中用大家都熟悉的人物建立三维模型,来教学三视图原理。如图所示,展示出人物三维模型的各种视图的投影关系。
在课堂上笔者用CAD软件实时演示各种视的投影关系时,又在原人物的三维模型加上眼镜,让学生实时感受到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等各种视图的对应变化。我又为模型加了头饰,加上腰带等等,让学生观察各个视图又是如何变化的。学生因为这是生活中能感知到的熟悉的人物,所以能很好地理解,学习得轻松,一节课下来,都能掌握三视图的原理了。
在引导学生学习好了三视图的投影关系后,笔者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作机械零件的三视图的练习时,学生已经能很容易理解正确的投影关系了。上几届运用传统教学法,学生很久才能理解,并且有的学生丧失了学习信心,与此相比,现在有了相当大的进步。如图。
六、结论
通过这次的教改研究与实践,本人执教的班级,《机械制图》这门课学习效果大大胜于以前的传统教学法,学期末考试的成绩全部及格,成绩优秀的跟以前相比,达到历史最高的水平。学生提前熟悉了CAD的软件,为以后学习CAD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所以,基于CAD软件并配以生活中熟悉的人物模型的教学方法,这门课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玉笄.《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改研究[J].水利科技,2006(1):60-61.
[2]强光辉.《机械制图与CAD》教学的思考[J].现代教育教研,2009(02).
[3]赵晓燕,刘志刚.基于SolidWorks的《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改革[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1(3):74-75.
[4]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