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信用管理范文

企业信用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信用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信用管理

第1篇:企业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企业信用管理  信用管理体系  信用管理部门  客户资信管理  内部授信  应收帐款  DSO

1企业信用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广义的信用管理是指企业为获得他人提供的信用或授予他^、信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狭义的信用管理是指对企业的授信活动和授信决策进行的科学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本文探讨的企业信用管理主要是狭义的企业信用管理,也是传统的企业信用管理。企业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学的—垂耍分支。从企业管理职能的角度来说,企业信用管理就是通过资信调查收集客户的各种信用信息与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判断,对客户的信用质量做出评价,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权衡,进行恰当的信用决策,并对产生的应收帐款进行管理。

2我国信用管理现状

2.1企业信用制度不健全。国内外关于信用方面的相关法律文献有很多。如:国际上的~w’ro的基本原则》、《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服务贸易总协定》等;国内的《合同法》、饭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我国硎法也对诈骗犯罪行为处以刑罚和规定。

22企业信用意识淡薄。一方面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问经营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使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水平低下,欺骗贸易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目标发生偏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信用管理。

2.3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企业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在风险控制和信用管理问题上职责划分不清,相当多的企业是由销售人员或其他部门人员兼做信用管理工作,其根源在于这些企业没有设立—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缺少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职能,没有专业人员从事信用管理工作。

2-4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信用管理包括资信调查、产品赊销、应收账款收付。在各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以上环节上还存在很大不足。资信调查的内容包括贸易对象的政治状况、资信情况、经营范围经营能力等。由于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不可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些信息,势必增加贸易的风险。信用管理的方法不当、技术落后,使企业产品赊销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赊销风险缺乏客的估计,造成我国多数企业面临严重的”债权’危,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3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迫切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尚不范的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信用已成为当前品过剩时期最稀缺的资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交易总是伴着风险的发生,经营风险和交易风险随时威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4我国企业IFII用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

    4.1树立正确的企业信用管理瑰念,企业领导必须对信用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的信用管理观念是企业力口强信用管理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在企业上下树立正确的信用管理观念,形成企业独特的信用文化,并将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员工。

    姐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并测i和落实权责对等的业务流程。目前国内大型内资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设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个别企业虽然采取了一些简单的信用控制措施一如对长期拖欠货款的客户不予发货、对销售人员的考核不仅要看合同金额更要看收到的款项等。但是这些措施基本上都是由销售管理部门实施的。企业在信用销售上缺乏有效的控制环节~,而传统的信用交易之所以存在信用风险的隐患,就是因为缺乏控制环节。

  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业务流程的控制环节应该由事前预防、过程管理和事后处列组成。事前预防包括搜集客户的信用信息和实时关注,对客户进行信用的评级,然后根据客户的价值和市场竞争环境,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过程控制要求企业将信用销售的审批权利和对应收帐款追讨责任归人到某一部门或者某一员工,有利于实现权责对等,风险到人;事后处理握岁寸应收账款进行动态的盛刹空,对逾期贝蜷歌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此外为了保证流程的落实,企>J立该设立完整的信用管理操作规范和业务说明,确保员工对了氰用制度的理解,把工作落到实处。信用管理部门是现代企业中一个举足轻重的职能部门。

    43提高企业信用管理人员素质。合格的信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强化企业信用管理的基础,企业应通过各种途径强化信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位能力a招聘、吸收符合信用管理工作岗位要求的合格人员到信用管理岗位操作培训,使其能胜任本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b.制定企业信用管理人员的后续教育制度,组织企业信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后续培jlllo

    4.4企业内部各部门角色定位。企业内部与信用管理有关的职能部门各自正确的角色认同有助于统一认识,加强内部协作。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经营规模及企伦目标等来i}i1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结构。

    对于信用管理部门,DSO(应收帐款变现天数)几乎是衡量其工作效果的最重要指标。DSO表示每_ o收帐款的平均收回时间。应收帐款变现天数袱当年年末应收帐款余韧当年总销售量)*365,即DSO=s AR/SALE)*365。对于销售部门而言销售量是衡量其业绩的主要指标,且销售量越高越好;对于财务部来说年末应收帐款越低表明其业绩越好;对于信用部门而言DSO是考核其业绩的指标,目越低越好,DSO要下降必须减少应收帐款、增加销售量。   

 

第2篇:企业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企业;信用管理政策;应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企业信用的管理,企业信用管理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内容,包括对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信用管理。企业信用管理不单单是事后核算管理,也包括事前、事中的控制管理,其目的是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促进企业的生产、销售,规范客户和供应商的管理,以方便企业做好市场定位,制定未来发展规范,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现实意义

1.对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意义

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对企业扩大市场、提升企业形象和优化企业客户都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对于市场的管理上,企业可以通过信用管理扩大市场,同时控制市场风险,让企业的获得更好的经济利益。在现阶段的买方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加强产品质量和运用价格优势的同时,也要提高产品的赊销能力,赊销就会产生风险,实施信用管理可以有效的规避这种风险。其次,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形象,形成市场影响力,如果没有较好的市场信誉,再好的商品也不会被人们所熟知,企业信用的培育并不是单方的行为,也要依靠供应商和客户的认可,企业形象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最后,企业信用管理对于企业优化客户有很大的帮助,企业的发展需要客户,但不是所有的客户都是需要企业维持的,对于那些恶意赊销的客户,企业就没必要再跟他们建立联系,企业信用管理可以帮助企业筛选出信用好的客户,从而优化客户结构。

2.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社会意义

企业实施信用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单个的组织形成的,只有单个组织提高自身的发展,社会才会进步。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可以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良好的信用惩罚体系会促使企业按照规范办事,现在随着电子信息的发展,企业的行为可以被很好的记录下来,所以现在的企业更注重信用的培育,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会获得更多的投资,更广泛的客户源,对于失信的企业,将不能@得投资,这样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若所有的企业都有可靠的信用,那么就能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

二、我国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信用管理不论是对企业还是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实施企业信用管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意识不强

企业信用管理的实施还处在初级阶段,多数的企业没有认识到实施信用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企业的生产销售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赊销的行为,有些恶意的赊销会对企业产生巨大的损失,造成企业形成大量的坏账,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企业不愿意再实施信用管理,更愿意运用现款的结账方式。

2.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能力不足

多数的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信用管理体制,也没有成立信用管理的部门,在对于客户的评价分析上,仅仅是依靠销售部门及财务部门的销售情况和还款情况,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客户的情况,只是凭借简单的推断,缺少科学的依据。在企业销售商品的行为中,往往以资金收回为首位,对于较大款项的赊销,企业会因为怕承担风险而不愿意合作,这样就会错失扩大客户的机会,久而久之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促进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措施

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对于社会经济管理和市场转型有积极的意义,所以政府要给以一定的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三方的力量,并帮助企业更快更好的推进信用管理。首先要提高企业信用管理的意识,只有企业真正的认识到信用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才会重视信用管理,才能按照企业的情况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相关的部门对于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信用管理。其次,政府也要发挥服务政府的职能,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给企业信用建设提供坚强的后盾,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促进社会体系的建设,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信用好和失信的行为要有一定的奖励和惩罚,让企业认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最后,要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建立监督体系,推进企业信用的管理,企业在进行失信的行为时,往往会抱着侥幸的心理,对自身没有影响,所以社会组织要发挥监督的作用,对于失信的行为要及时的监督、指正、通报,以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贺首华. 关于大中型企业信用管理职能的建立思路――坏账风险控制与销售扩张[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07).

[2]马彦玲,闫晓燕,郭彦明,冯彦良.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在防范信用风险中的作用[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18).

第3篇:企业信用管理范文

[出口企业信用管理收汇风险

目前,国际贸易的货款支付普遍采用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以及赊销(O/A)等以商业信用为付款保证的支付方式。采用这些商业信用销售方式出口,对出口企业开拓新市场,提高销售额具有非常积极的功能。但和此同时,信用销售方式也给出口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信用风险,造成了许多坏账产生。据商务部对近千家出口企业调查统计,中国出口企业的平均坏账率约在5%以上,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0.25%~0.5%,有的企业甚至高达30%以上。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应收账款累计额约有1000亿美元,并且还会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据有关调查显示,因为销售新问题(即产品质量或违约)和收款新问题(即买方无力偿还或破产)而形成的海外欠款坏账比例仅占25%左右,大部分是由于出口企业信用管理不善所造成。出口企业一般没有专业机构和人员从事信用风险管理工作,通常前期(交易前)由业务员和经理根据经验进行决策和管理,中期〔交易中)无人管埋;后期(发生应收账款拖欠后)则由企业业务和财务部门负责追收。出口企业缺少专门的信用管理制度,内部信用管理机制不健全,是巨额海外欠款的主要原因。

出口企业要实施有效的信用管理,必须在出易的整个过程,也就是风险易于产生的六个业务环节摘要:接触客户、谈判、签约、发货、收款、逾期催缴中,实施全面、有效地信用管理模式,包括客户信息管理、客户信用分析、应收账款管理、账款催收管理,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防范风险的发生。策略如下摘要:

一、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

目前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缺少信用管理职能设置,没有专业人员从事信用管理工作。国际经验表明信用管理部门是现代企业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职能部门。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须由特定的部门才能完成。它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企业信用政策答应的范围内做好客户资信管理、客户信用分析、应收账款管理和拖欠账款管理四方面的工作,通过信用管理部门的工作,企业可以增加有效销售,加速资金周转率,改进客户关系,从而增加企业整体运作的稳定性和实效性。对于大型出口企业可设立专职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小型出口企业则考虑设置信用监理。一套科学的信用管理组织机构是企业信用管理目标得以实现,业务流程和方法得以顺利运行的基本保证。

二、采用全程信用管理模式

目前许多企业解决拖欠新问题主要是采取事后控制的方法,即在账款拖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催收。事实证实,这种方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拖欠的新问题而且往往会使呆账、坏账增加,甚至出现前清后欠的现象,使企业的包袱越来越重。科学的方法应当是对企业交易过程中的各个关键业务环节进行全面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客户信用风险,迅速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的目的,即采用全程信用管理模式。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正式签订合同之前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评估,即事前控制,对交易决策的审核,建立完善的客户授信管理体制即“事中控制”以及应收账款的专业化管理,即事后控制。

1.事前控制。加强客户资信管理。指在正式进行签约之前对客户资信情况的审查。客户资信管理主要是搜集储存客户信息。因为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风险的主要来源。对客户信息的管理是了解客户资信状况和信用风险控制的基础,应通过专业咨询机构对海外客户进行全面、认真、仔细地调查,及时把握和了解其经营情况,资信及偿付能力,为扩大出口、平安收汇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所有往来客户逐一建立档案,设基本资料和往来资料两部分。基本资料反映客户的整体实力,包括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等,往来资料则反映和客户的交易记录及内部评价,包括和客户的交易时间、金额、付款情况等。对客户的档案管理应采用动态更新管理,及时载入新的信息,以防对老客户的信用掉以轻心。

2.事中控制。建立完善的客户授信管理体制。指信用管理部门在交易过程中对客户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的控制。通过客户信用分析进行信用评估,确定客户信用等级,授予不同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从而最有效地扩大销售,降低交易风险。信用分析是指企业对交易对象的资信状况及交易价值进行的判定。它是企业选择交易对象,确定交易方式和条件,进行客户管理的最重要依据,是信用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客户信用资料的档案,对其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按照其信用程度及资金情况划分等级。具体来讲,出口企业决定给予客户信用后,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区别不同的情况来确定信用额度和信用条件。应该做到不同资信等级客户享有不同的放账额度,选用不同的信用条件,适用不同的审查程序,有不同的监督管理重点。对资信好的客户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支付方式(如D/P远期、D/A、0/A),信用额度也可放大,而对资信差的客户可拒绝和其交易,或提供少量信用并定期核实;对风险高的国家或地区的客户,采用谨慎、严格控制的支付方式(如即期L/C),力争规避收汇风险。

出口企业在交易中实施信用政策时,还要做好债权保障工作。首先要做到合同条款明确清楚,贸易文件齐备,以免客户在以后就合同不明晰的条款对付款有争议。其次,将风险转移或加以保障。在签订以D/A或O/A为付款方式的出口合同时,出口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国际保理业务以及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等办法,来防范信用风险。

3.事后控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建立有效的账款催收机制。应收账款管理主要功能在于防范拖欠账款的发生。出口企业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以科学手段防范贸易风险,规范赊销管理,控制应收账款,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市场竞争力。实施应收账款账龄管理,严格监督客户的账款支付进度并通过账龄分析指导出口部和财务部的工作,加速营运资金周转;实施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重视货款到期日之前的监控工作,减少发生账款逾期的可能性,防患于未然。出口货物一经发出,就将应收账款列人信用管理档案,进行监控;按时和客户联系,督促客户及时付款;在付款期内对客户进行跟踪管理,一方面有利于和客户及时沟通,维护和客户的良好关系,另一方面能够及早排除可能导致货款拖欠的隐患,大大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假如出现逾期账款,早期要积极自行追讨。根据美国收账者协会统计,应收账款逾期的时间越长,追账的成功率就越低。当逾期时间为一个月时,追账成功率为93.80%,当逾期半年时成功率急降至57.80%,当逾期两年左右时,成功率只能达到13.50%。因此一旦出现欠款,应该马上追讨。出口企业应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对已经逾期的应收账款按其账龄长短和收回的难易程度逐一分类排队,针对不同的拖欠对象,采用相应的催收方法。必要时可以求助于专业的账务管理公司或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进行海外账款的追讨。

三、全面提高信用管理人员的素质

第4篇:企业信用管理范文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信用本身已经成为一种无形商品,并成为资本的载体,成为了一种可以快速赢得利润的工具。信用成为维持一切正常社会关系的纽带。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企业信用是指一个企业履行自身承诺的能力与意愿,其中包含了企业履行承诺的历史记录。本文里企业信用两层含义,一是企业是否有积极的履行承诺的意愿,从而使企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不间断的信用记录,主要体现在像银行申请贷款等金融领域,是否有意愿积极主动还本付息,以及是否有这个能力。二是企业是否具有保持良好信用水平的能力,对这个能力的好坏的判定,就是我们信用评级机构要去做的工作。企业有良好的履约意愿,积极维护它自身的良好信用,想要始终信守承诺。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使得企业虽想维持良好的信用,但企业的条件、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水平,那么这个风险怎么来发现,就应该由评级机构来揭示。

二、我国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信用法律制度不完善。

我国目前还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而那些与市场经济有着密切联系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特别是与企业信用有着密切联系的法律法规比较缺乏,一些与信用及公平交易方面的法律还没有出台。对于一些信息资源的收集、评估、开发及研究实质上没有法律依据。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抓紧信用方面的立法,让行政管部门有法可依,并且加大对失信企业的处罚力度。

2.企业本身信用意识薄弱。

市场主体较强的信用意识是发达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微观基础。良好的信用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在我国,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还不够、对信用管理这方面的知识认识的还不够,某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只注重眼前利益,不重视甚至认为企业信用管理不需要,导致企业信用的销售呆账、坏账严重,应收账款长时间不归还,导致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整体不乐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因为企业信用管理缺乏经验,很多关于企业信用的法律还没有完善起来,从而引发社会各界信用缺失,没有良好的信用基础,不是以坚持信用管理、重视企业信用这一理念来进行自我约束。

3.对企业的信用风险控制弱。

近年来由于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一些企业未来追求利益而对信用重视程度不够多。企业的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为了追求短期收益,商家实行低价出售等方法,只着眼于追求销售业绩,忽视了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甚至很多企业出现失信行为。

4.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

由于我国企业对信用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加上其他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得很多企业中缺乏信用管理人员,这是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无法做好的直接原因。信用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到销售和财务管理的综合性工作,不但要求信用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信用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法律、统计、营销、公关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还必须拥有出色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目前企业在招聘信用管理人员时,没有较高的门槛,基本上是采用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员来对企业进行信用管理,这样导致信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急剧下降。

5.征信数据开放问题尚未解决。

导致我国企业信用状况糟糕的一个原因就是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不能共享,社会信用信息不透明。创建良好的企业信用环境的前提就是开放相关的信用资料。我国企业的信用信息还没有完全公布,政府部门对信用信息实现了垄断,他们自身收集到的信息,并没有公开给社会,也没有自己开发出一个完整的信息网。

6.信用管理方法、技术落后。

信用管理上使用的方法无法匹配企业现状、管理技术相对国外落后,使企业产品赊销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对赊销风险缺乏客观的估计,造成我国多数企业面临严重的“债权”危机,企业应收账款一直很高。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销售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上,暂时并没有掌握更先进的企业信用管理方法及技术。缺乏对客户存在信用风险的评估,决策是又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片面决定,缺乏科学的合理的依据,没有对客户进行一定的额度限制,在应收账款上没有专业有效的办法。而这些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引起企业应收账款一直过高,占用有效资金,坏账的比率也逐年增多。

三、加强我国信用管理的对策

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信用管理体系。

结合国外做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建设应该是由政府建立征信数据库。政府要改善这个问题,就要颁发一些政策,强制其进行专业的培训以及合理的服务。并且成立资格认证机构,对信用中介加以考核,然后特授予经营的权利。在缺少信用中介的地方,加快建立的脚步,积极开展工作,确保信用服务无死角。大力扶持企业信用管理的工作,共同发展企业信用管理,建立信用信息数据库,确保收集到的信用信息能够平等的开放,并且在资费上能够合理。

2.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信用意识。

提高对企业信用的认知,加强对企业信用管理这方面的培训,企业的工作人员和领导者对信用管理的认知程度,决定了这个企业信用管理的好坏与否,我们应该加强对企业全体员工的信用管理教育。强化企业员工的信用意识,培养他们信用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的经营理念。企业需要通过制度使所有员工意识到信用管理非常重要。树立良好的信用管理意识,把信用管理做好,更能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良好的信用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志,应当把信用应用到整个企业运行中,实现信用交易。3.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收回制度。当和客户签订合同时,就应该明确还款日期,对于那些已到期但还未兑现的客户,除了提前提醒客户履行合约之外,还应当建立违约金制度。还可以将账款收回的时间长短与员工的绩效挂钩,增加奖金制度。企业应当定期清查公司这一段时间发生的所有呆账坏账。将所有坏账做一个报告,总结出坏账来源、发生原因。其次可以通过企业内部来对此报告追究责任,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还可以将这些损失按程度不同分类,进行诉讼,并根据律师提出的意见进行委托。

4.规范企业的内部信用管理机制。

完善的信用管理需要企业设立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由其来建立一套科学的企业信用管理机制。在交易之前对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调查并作出合理的风险评估,包括客户信息的搜集和资信调查、客户信用分析管理和客户资信评级管理,并且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进行分类。企业必须建立与客户间直接的信用关系,实行严格的内部授信制度,即业务预算与报告制度、客户信用申请制度、信用限额审核制度,做好事中控制。企业仍需要从应收账款总量控制、建立账龄监控制度、对客户的业务量进行统计和货款回收管理控制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事后控制。企业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必须在原有的业务管理体系中,增加信用风险管理职能,健全信用管理职能部门,减少坏账发生,防范信用风险。建立企业风险转移机制,能够在签约时保障或转嫁信用风险。

5.建立企业信用公示制度。

要想提高企业信用,首先要建立政府公开制度和企业信用公共信息平台,征集并对外开放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政府各部门在管理过程中收集的企业信用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后存入信息库并向社会开放。政府各部门应通过建立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方式公开企业信用信息。由于对信用的评价主要是建立在企业和个人信用历史记录基础上。政府应该尽快明确信用信息的开放,可以通过有法律依据的渠道将收集的信息全部开放出来,以此来增加企业信用资料的透明。

6.引进推广国际上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

第5篇:企业信用管理范文

首先,宣传引路加力度,着手提升企业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

凡事人为先,要构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必须要解决企业经营者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树立的问题。这是构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基石。诚信不是一般意义上对人们道德良心的呼唤,而是成本、效率、信用等市场经济规则在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上的客观反映。要通过加大诚信规范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经营者充分认识信用是珍贵的资源,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未来的竞争是品牌和信誉的竞争,而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产品总有生命周期的,信誉的感召力才是无限的,企业的长久不衰必须是以诚信经营为基础。江苏苏青集团自小到大,走的是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构建和不断完善,用的是创新的诚信意识,实现对用户讲诚信、对社会讲诚信、对自己讲诚信。

在企业经营者树立诚信意识的同时,不可忽视的增强企业经营者“信用立厂”的自律意识。提升经营者的自律意识,一方面在企业内部着重于解决市场、管理技术、资金和竞争等方面存在的信誉问题,确立“信用立厂”的自律意识。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工商职能及私个协会等的中介组织作用,来帮助企业推进自律意识的建立。前几年浙江柯桥市场假货充数,几乎被搞垮。有一例可充分证明:江阴康源印染有限公司由于建立信用管理制度,企业以“信用立厂”为本,使“康源”品牌誉满全球。就在此时,柯桥市场冒用“康源”品牌销售奥迪呢的竟有7个摊位。为保护诚信,打击失信,江阴工商局火速出击会同柯桥工商部门经连续七天七夜的调查取证,一举摧毁7个制假、售假窝点。从这一事件中得到成功的一面:诚信企业的合法权益有了切实的保护,教训的一面同样使柯桥市场变失信转诚信,他们吸取教训,着力于诚信教育,事后成立了专业性的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制立行规,驱逐制假、售假者,出现一家在“搞鬼”,其他一呼百应会同行业协会、工商部门一起打击。发挥了行业自管作用,树立了自律意识。由此可见,通过行业自律加强会员自我监督,对企业失信很有约束力。从此,使这个市场既营造了“诚信为本,以法经商”的良好氛围,又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经营者自律意识。因此,应该说提高企业诚信自律意识也是一条解决企业诚信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次,锤炼“链条”拓广度,着重建立全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是“链条”,链条紧密相扣既能拓展诚信广度,更能建立全社会信用体系。这是构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途径。企业的信用制度构建除靠企业的自我约束外,还必须完善法规建设,对企业的失信行为进行法制约束,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推动企业信用制度构建、管理。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推动企业信用制度构建、管理。立法部门要加快立法步伐,在对现有法律进行修订、完善、补充有关信用规定的同时,应从失信的表现形式等实际出发,加快对企业信用监管的立法,诸如《信用法》、《公平交易法》、《信用中介机构管理条例》、《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等。构建关于信用交易体系的基本法律法规,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办法,努力营造“守信获益,失信失利”的法律环境。同时由政府牵头,会同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联合建立信用数据库,实行网上企业信用数据,增强企业信用透明度,对那些不讲信用的企业和经营者要上“黑名单”,而对那些信用好的企业要上“光荣榜”,让全社会共同监督企业信用建设,形成“失信可耻,诚信光荣”的良好氛围。

然后,强化自身挖深度,着力抓实抓好企业信用建设与管理。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信用约束的重点是企业。企业在信用建设管理中的立足点要强化自身挖深度,在内部建设管理寻找切入点,查找聚焦点,挖掘根本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构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同时,使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要从硬件上下力气。企业经营者要确立品牌战略,创出自己独特的品牌产品,用品牌产品去打开市场、赢得用户。在创品牌时,要有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的超前理念。切莫搞侥幸心理来傍一时的名牌效应,获得短暂的利益。江阴长泾素有“内衣之乡”之美名,大小内衣企业不少于100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借牌生财,什么花花公子、华伦天奴等等都是有傍名牌、借名牌的存在,或者通过各种途径在香港等地注册花花公子服饰有限公司等等,其商标图案并非花花公子,而企业名称用花花公子出现,给消费者一种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让消费者误认为是“花花公子”。但还也有大部分企业创自己的名牌。象旺旺制衣有限公司,坚持打自己的“旺旺一族”品牌,从产品的质量抓起,从自己的信誉抓实,赢得了市场,近两年来“旺旺一族”童装走红国内,客户纷纷抢先付预付款再订货,年年实现零库存,无一分应收款,利润空间大。两者对比,前者所谓的“球”一不当心真的会“擦扁球”,后者却是高枕无忧“挣大钱”。由此可见,硬件――独创自己的品牌是企业信用管理的前提。

第6篇:企业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 企业 信用管理 现状 对策

一、前言

现代企业管理中信用管理占据的相对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促进企业经营生产活动获得最大化的价值,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降低经济损失的情况。目前,我国企业实际发展中没有全面的信用管理体制,无法充分发挥信用管理工作的能力,较为普遍存在信用缺失的情况,对构建市场经济秩序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对企业快速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制约。因此,掌握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进行应对,对加快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

(一)没有足够的管理观念,信用管理滞后

企业常常出现突然增加坏账数目、无法收回应收账款等情况,对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企业负责人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内部信用工作进行管理,仅是从根源上将结算的方式改变,结算方式以现金交易为主,使应收贷款收回获得的保险系数得到提高。企业领导这样做的虽然减少了应收账款,同时也造成企业有着较小的市场份额,对企业快速发展有着较大的约束。另一方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是提高销售额、交易数量,没有采取措施控制销售风险,对于客户实际的信用度没有全面调查,造成逐渐增加坏账、应收账款,企业有着较大的销售额,则有着较多的亏损资金。

(二)偏差设置信用管理职能,无法发挥效果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基本上都是通过财务部门、销售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由于财务部门与管理部门在市场反应、利益、职能、管理目标等方面有着差别,无法将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等能力全面承担。企业实际管理工作中,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在管理时发生管理真空、效率低下、相互扯皮、分工不清等情况。大部分业务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承担客户服务、催帐收账、质量确认、运输发货、组织货源、谈判签约、报价还价、联络客户等方面的工作。企业无法清晰的设置信用管理知识,导致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的活动中没有较高的经营效率,经营工作中出现较大的风险。

(三)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无法制约管理工作

因为企业在实际发展中通常会最大化的追求销售利润,均是在主观控制与决策的基础下进行信用管理,信用管理工作中没有构建合理的制度,信用决策缺少有效的系统,在应收账款、客户授信、客户资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中没有构建制度,造成没有正确的授信加大逾期账款、坏账、应收账款失控等情况。另外,企业没有制定客户的授信制度则导致逐渐缩小市场规模与交易,超过自身的权利授信则造成无法履行合约,且由于没有正当管理出现违约的情况,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风险明显增加。

三、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认识信用管理,构建企业信用文化

企业信用管理主要是指采用信用管理政策制定的方式,将企业内部的相关业务活动有效的进行协调与指导,全面评估以及整理客户的相关信息,做好监督回收应收账款、债权保障、授予信用额度等方面的工作,给及时收回应收账款提供保障。所以,企业应该加强认识信用管理工作,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应该综合考虑企业实际的利益,在企业实际发展中构建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采用构建企业信用文化的方式,将宣传教育工作全面开展,确保员工在企业的发展中有着共同的目标,使有效销售得到增加,降低坏账损失的情况,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最大化的利润。

(二)构建全过程信用管理,降低企业信用风险

(1)事前控制措施。企业应该事先做好构建客户资信管理制度的工作,加强与客户间的信用管理,客户资信管理制度的建立对评估客户信用信息的风险以及调查客户信用信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构建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风险评估与收集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包含经常性检查与监督客户群;评级管理客户资信;分析管理客户信用;管理与构建客户资信档案;搜集客户信用信息等方面内容。

(2)事中控制的措施。企业与客户之间构建的信用关系应该属于直接类型的,采用直接管理的方式进行实时,将传统需要销售人员进行“间接管理”的现状有效改善。所以,企业的内部授信制度应该严格的制定,具体包含控制销售风险、审核信用限额、信用政策等制度的构建。

(3)事后控制措施。构建监控应收账款的相关制度,具体包含债权管理、贷款回收管理、监控账龄、管理销售分类、控制应收账款总量等方面制度的构建工作。

(三)构建合理的信用管理机构,确定权限与职责

企业信用管理具有较强综合性、较强技术性、较强专业性等基本特征,需要通过特殊的组织、特殊的部门将工作全面完成。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得知,企业有着合理的信用管理组织机构,能够全面实现信用管理的基本目标,同时还能够给顺利运行业务流程提供保障。因此,我国企业在实际的发展中应该综合考虑企业目标、经营规模、内外环境等方面的情况,确保构建的组织结构能够符合自身的发展。另外,构建的信用管理部门应该属于董事会或者总经理直接带领,使其能够集中执行法务、供应、销售、财务会计等相关部门的信用管理工作,从根本上将财务目标、销售目标全面协调,确保企业能够在内部结构构成风险制约制度,避免管理人力、管理部门出现盲目决策,造成信用风险。

四、结束语

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得良好的发展与生存,采取措施加强信用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能够构建健全的信用环境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实际的发展中,应该做好信用管理工作,通过针对性的对策构建信用管理健全的制度,降低发生信用风险的情况,使企业获得较快的发展,促进企业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

参考文献:

[1]黄芳.浅谈企业信用管理的完善[J].才智,2010,7(12):958-959.

[2]李颖.浅谈我国企业信用管理[J].安徽科技,2010,4(05):172-173.

第7篇:企业信用管理范文

信用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良好信誉的创建以及良好形象的树立。本文首先全面分析了企业信用管理的基本问题,探讨了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信用管理;信用缺失;信用风险;对策

一、企业信用管理的几个前提性问题

(一)定义

企业信用指一个企业法人授予另一个企业法人的信用,其本质是卖方企业对买方企业的货币借贷。它包括生产制造企业在信用管理中,对企业法人性质的客户进行的赊销,即产品信用销售。一般的,企业信用管理被认为是现代企业各项管理的核心环节。合理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信用水平,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策。可以说,企业信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目前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主要手段有:1、建立商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2、根据企业的客户战略来设计企业的信用政策。3、应收账款管理等等。

(二)意义

企业信用是企业管理之本,直接关乎企业的存亡和发展。良好的企业信用,是企业良好形象的来源,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巨大核心竞争力。企业信用的基本要素有企业建立与发展的基本情况、产品质量的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市场占有率的多寡、企业财务状况和历史信用记录等诸多层面。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或担保,最初要考虑的就是企业的信誉水平并且是决定贷款与否及数额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在其他经济往来中,良好的企业信用管理也能帮助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长远的发展机会。

二、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确立和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必须正视,我们的市场经济尚处于不完善阶段,信用意识薄弱,信用观念扭曲,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特别是企业信用管理机制发展滞后。

(一)对信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正如上文所述,企业信用管理能够有效约束企业因授信不当或客户履约意愿和能力突变而违约的现象发生,从外部机制上构建对失信企业的约束力量,挤压甚至涤除不良信用记录企业的生存空间,达到净化市场环境,构筑规范市场秩序的目的。遗憾的是,当下多数企业未能充分理解信用管理的极端价值,以追逐利润为根本目标,过于看中短期利益,缺乏长远眼光,普遍缺乏信用管理理念,重销售轻收款并非个案存在,导致信用管理长期缺位,企业信用管理的统一体系也难见端倪。

(二)信用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企业以追求销售利益最大化的大背景下,对客户的授信并非建立在科学合理的信用管理制度之上,多出自企业管理层随意主观的个人行为,缺乏有效的信用决策系统,国际上通行的客户资信统一管理制度、客户授信制度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先进制度没有得到借鉴和吸收,由此,大大增加了应收账款失控、坏账和逾期账款发生的盖然性。更危险的是,因不敢授信及大地压缩了市场交易的发生和市场规模的范围,越权授信又引发合约的难以履行等现象层出不穷,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断加大,暴发信用危机也只是时间问题。拒不完全统计,囿于信用管理制度的先天不足,目前国内企业平均账款拖欠天数超过90天,而美国企业平均账款回收期(DSO)仅为38天,这种看似时间长短的差别,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三)信用管理职能设置偏差

当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总体上由销售部和财务部承担。但由于管理目标、职能设定、利益分配和市场反应上的差异,两个部门承担起企业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的职能可谓是捉襟见肘。反映在具体实践上,两部门因分工模糊、职责不清引发的扯皮推诿现象不计其数。更有甚者,交易过程中尚有不少企业的业务部门或业务人员,集联系客户、报价还价、谈判签约、组织货源、运输发货、质量确认、催账收账、客户服务于一身,业务部门基本上大包大揽,承担了所有流程的工作。应该说,源于信用管理职能设置不清而导致的管理真空或混乱,是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低下的罪魁祸首。目前,信用销售早已成为世界各大企业发展的主流,但我国超过半数的公司连信用部门都还没见踪影。

(四)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企业信用管理看似轻而易举,事实上它是高度专业化、规范化的工作,这也对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理解掌握信用管理信息、财务管理、法律、统计、营销、公关等各种知识技能,也要对企业各个环节的具体运作有个到位的了解。然而,在主客观原因的作用下,目前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人员严重缺乏,专业性的人才尤为紧缺,即便是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难以符合上述对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今后510年内,我国大多数企业将会陆续建立起信用管理机制并组建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那么专业的信用管理人才缺口将会扩大,据预测我国将至少需要50万信用管理经理,200万信用管理人员,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技术要求将更加迫切。

三、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完善对策和措施

(一)提高对信用管理的认识程度

要看到,政府在经济社会信用管理方面的主导性地位。政府在引导企业进行信用管理的过程中,要因时因地制宜,加大对企业信用管理的指导。加快设置专门的企业信用等级评估机构,建章立制,推进相关立法的开展,对企业的信用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估。通过政府行为,约束企业信用作为,并且以创新性管理为企业信用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当然,在构建企业信用管理机制的工程中,更多地发挥企业的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因为企业是信用管理的参加主体和直接受益者,只有它们认识到了信用管理的价值,一切工作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此外,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忽视员工信用理念的树立,促动企业的信用文化的有序开展。在政府、企业和员工的三方互动中去实现良好企业形象。

(二)合理设置企业信用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发达国家企业大多设有专门的、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他们是企业信用的管理者和执行者。如前文所述,我国企业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势在必行,聘用专门人才具体操办信用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主要着眼于实际情况,不要搞一窝蜂一刀切,充分借鉴西方先进企业信用管理的经验,建立明确的、合理的、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部门。还要做好信用管理各部门的协调事宜,处理好各方关系,明确分工、划定职权,为信用管理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工作氛围。如此,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企业发生风险事故时,各部门推脱责任、敷衍了事的现象,也有助于企业找到事故的根源和发展脉络,查找事故原因和责任人,并为后续的改善提供有益的思路。

(三)重视培养专业的企业信用管理人才。

人才从来都是企业发展的保证和动力,高素质的信用管理人才也不例外,他们在更战略的层面保障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知道,企业信用管理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引进发掘难度可想而知。实践中,企业主要从以下两个渠道获得信用管理人才:一是招聘途径,引进这方面的人才;二是自我培养。受制于该类型人才的供给不足,企业完全可以从内部出发,选择有潜力的员工或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或培训,挖掘在信用管理方面的能力。通过引进和培养专业的信用管理人才,能够为企业的信用管理提供保证,同时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整体水平。

企业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企业信用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会极大地促进在全社会建立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两者的良性互动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海林.企业信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3(6)

[2]刘莹.浅议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完善对策和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3(5)

第8篇:企业信用管理范文

一、国内中小企业信用现状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个别中小企业的一些欺诈行为和由此引发的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避银行债务、恶意偷税欠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信用形象,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一项对中小企业信用环境的调查显示,认为信用环境“一般”的占47%,认为“差”的占35%,只有18%的企业认为信用环境“好”,反映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欠缺现象严重,因此,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是现实的需要,是实践提出来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自1999年以来,我国信用体系进入初步建设阶段。为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缓解融资难、贷款难问题,国家经贸委组织地方进行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试点工作,并于1999年6月下发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截至2000年底,全国已有13个省建立了省级信用担保机构, 30个省(市、区)组建了203个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在300个支行组建了银行贷款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并开始逐步实现省级区域内系统联网。工商管理部门结合工商年检工作,开始探索企业信用管理制度。2001年,国家经贸委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健全会计制度,严格质量管理。同时,要求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制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相关执业规范制度,创造有利于中介机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中介机构在提升中小企业信用中的作用,制定企业和中介机构信用评价体系,开展对企业和中介机构的信用评价,实施信用工程,在现有信用体系上,探索建立部门间联合的信用信息征集。这些标志着我国以中小企业为重点、包括个人信用体系等在内的社会化信用体系建设已开始启动。目前,深圳、上海、北京中关村地区已经有了初步的信用服务体系,并涌现出温州、富阳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城市,但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总结和不断完善。

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作用

第一,加强中小企业商业信用管理,有助于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融资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中小企业信用缺失首先表现在商业信用中,突出反映为企业拖欠货款的数额越来越大。由于企业不讲信用,使正常的信用观念遭破坏,企业间赊销、预付难以进行,逾期的应收账款发生率越来越高。据了解,在欧美地区企业获得信用中商业信用占90%,是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我国的情况正相反,信用交易方式仅占所有交易的20%左右,现金交易达到80%。落后的信用方式使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削弱。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萎缩,其后果是整个商业社会的无效运作甚至商业体系的崩溃。

第二,有助于构建科学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防范机制。长期以来,账款拖欠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顽症。这些年来,企业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采取了许多办法,然而企业应收账款仍居高不下,前清后欠的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究其根源在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缺少一套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第9篇:企业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用管理 外包

一、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

(一)对信用管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信用管理不受重视,其根本原因在于衡量信用管理的办法有问题。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并不知道如何衡量信用管理对企业的贡献,不是将其视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有价值工具,而是认为信用管理限制了交易,影响了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从而把信用管理看成是成本中心而不是利润中心。

(二)追求销售额的增长,忽略信用管理

很多企业把销售额置于首位,一味追求销售额的增加,而把信用管理看成是不利于销售额增加的因素,其结果是不重视信用管理,乃至否定信用管理的重要性。交易中一味迁就客户需要,不注意信用风险的控制。这种做法对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是一种短视行为。

(三)企业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一些企业是销售人员或其他部门的员工兼职做信用管理工作,这种情况比较普遍。这些非专职的信用管理人员往往无法就信用管理所需资源向企业主管提出方案并进行说明。

(四)大多数从事信用管理的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许多企业的主管对信用管理工作有一些片面的理解,认为信用管理工作只是收账,只要能说会道,无需更多的专业知识。所以,往往会将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员配备到信用管理工作岗位,从而致使信用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

二、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外包的可行性

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试行企业信用管理服务外包是现阶段的可行之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诞生了一大批信用服务专业机构,专门为社会各界提供信用管理服务。然而,由于信用服务市场竞争激烈,这些信用服务专业机构的业务量往往呈吃不饱状态,难以做大做强。但与此同时,广大中小企业虽然觉得信用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可限于人手和业务规模,暂时也没有必要专门设立信用管理

部门或岗位。因此,广大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完全可以外包给信用服务专业机构。这样,既可节省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等成本,又可缓解信用服务专业机构业务萧条的状况,从而实现“双赢”。

二、信用管理服务的内容

(一)信用决策服务

信用决策服务包括:(1)为中小企业提供客户的标准信用报告,并由资深信用评估专家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及企业的市场策略,提出关于该客户具体的信用额度及信用期限的指导性建议。(2)根据客户的综合信息,并运用先进的模型分析方法,为中小企业评定该客户具体的信用风险等级。(3)根据客户的经营管理状况、财务状况及宏观环境经济情况,为中小企业提供该客户全面的分析报告。(4)借助最先进的企业信用管理应用软件,为中小企业建立完整的客户管理档案。(5)定期为中小企业重新审核所有客户的信用风险等级,并做出信用额度、期限及交易方式的调整。

(二)应收账款管理服务

应收账款管理服务包括:(1)自发票开具之日起,通过电话、邮件、传真、催款函、登门拜访等方式为中小企业联系客户,以督促客户按期付款。(2)以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应收账款追讨,从而为中小企业解决拖欠已久的呆账和坏账。(3)及早发现中小企业在应收账款方面同客户存在的潜在争议,并协助中小企业防止或尽早解决与客户的争议。(4)向中小企业

定期提供有关的应收账款分析报告,使中小企业对客户的应收账款分带隋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5)与中小企业一起制定应收账款管理的制度及流程,且严格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三)其他服务

其他服务包括:

(1)为中小企业提供客户信用风险跟踪服务,定期更新客户信用资料,特别是当客户要求扩大交易额度、要求改变交易方式或订单出现异常状况时,及时为中小企业更新客户信用资料。

(2)为中小企业拟制总体信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总体信用额度、信用标准、信用期限、现金折扣和收账政策等五个方面。(3)为中小企业培训内部“信用管理员”。内部“信用管理员”一是担任中小企业与外包提供商之间的联络员,二是负责向企业内全体员工灌输“全员信用管理”的理念。(4)为中小企业进行客户筛选,对风险较高的客户,采取协商提前解约、财产保全、法律诉讼等措施。(5)依法审查和完善信用交易合同,并根据中小企业当事人的授权,进行资信调查和核实等工作。(6)中小企业委托的其他服务事项。

服务外包目前已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我国中小企业推行了信用管理服务外包后,将会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

三、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模式

基于现代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信用销售和企业信用管理,起源于1830年的英国和1837年的美国,其标志是征信公司及相关的调查服务业的出现。当时的信用管理是指对企业赊销进行科学管理的技术,目的是提高企业赊销的成功率和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成功率,包括客户的档案管理、客户授信、应收账款管理和商账追收四大基本功能,可称之为狭义的信用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目前看来其模式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是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应收账款的“滞后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交易过程中,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各行其是,没有人真正对应收账款负责,造成应收账款管理上巨大的真空。

第二种是民营企业创造的由销售部门承担收账职责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改变了应收账款无人管理的状况,但实际上却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管理风险。应收款非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在高报酬的销售激励机制带动下,突击销售容易形成更为严重的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