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益广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珍爱生命,远离。
2、吸毒不仅是吸掉你的家产,而且是吸掉你的家庭,甚至生命。
3、,生命经不起这么摇。
4、远离,关爱未来。
5、一次吸毒,终生戒毒。
6、烟枪一支,未闻炮声震天,打得妻离子散;锡纸一张,不见火光冲天,烧得家徒四壁。
7、拒绝,向摇头。
8、禁毒工作方针:“四禁”并举,堵源截流、标本兼治
9、深入开展创建“无毒社区”工作
10、大力开展“不让进我家”活动
11、开展禁毒斗争、消除祸害
12、禁种、禁贩、禁吸、禁制“四禁”并举,打击、宣传、防治多管齐下
13、全党动手、全民动员,深入持久地开展禁毒斗争
14、根除危害、振奋民族精神
15、坚决查禁、维护社会治安
16、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17、禁毒利国、利民、利己,吸食害己害人
18、开展禁毒宣传,增强全民禁毒意识
关键词:公益;平面广告;主题;共鸣
一、公益广告的主要作用及分类
(一)公益广告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传播社会文明,弘扬道德风尚;二是企业通过它树立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巩固自己的品牌形象。
(二)公益广告从广告者来分,可分为三种:
1、的媒体直接制作的公益广告,如电视台、报纸、杂志等。的媒体大到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小到地方的报纸杂志,常此类广告,以弘扬道德风尚,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这也是媒体的责任和义务。
2、社会专门机构的公益广告,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分别过“保护文化遗产”、“儿童有受教育权利”、“不要歧视艾滋病人”、“保护珍稀动物”等公益广告。这类公益广告大多与者的职能有关。
3、企业单位制作的公益广告。企业单位通过公益广告来宣传自己的社会公益形象。
从广告载体来看,可分为媒体公益广告,如电视、报纸等和户外公益广告。
(三)从题材上分,可分为政治政策类,如建国50周年、科技兴国、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等;节日类,如“五一”、“教师节”、“植树节”等;社会文明类,如保护环境、节约用水、关心残疾人等;健康类,如反吸烟、全民健身等;社会焦点类,如下岗、打假、扫黄打非、反毒、希望工程等;历史文化类,如文物保护等。
二、公益广告的创作过程
(一)主题的来源
公益广告的创作要准确把握所表现主题的特点,深刻揭示事实的本质,让表现的主题一目了然。有时创作的灵感也许来自你翻阅的一幅资料图片,这种创作做起来就相对简单一些,因为这张图片已经触发到了你所要表达的主题。接下来的就是撰写一句或一段能概括主题的精辟语言。“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大部分灵感多来自于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
(二)撰写文案
广告文案拒绝平庸。文案写作也不是纯粹的文字工作,文案撰稿人不仅需要有严谨的思维、开阔的知识面、娴熟的写作技巧以及能驾驭各种文体和多种语言风格的能力,还需要丰富的创造力。广告文案的优劣完全取决于文案撰稿人专业素质的高低。文案虽然只是广告的一部分,但不了解与广告的协调性是很难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文案的,公益广告的作用也就无法达到。由于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我们除了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外,可以与文字功底较好的同事一起讨论,斟酌提炼。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制作
公益广告的制作与其他平面广告没有太大区别。制作过程中讲求图、文、字体、颜色的合理搭配,突出重点。公益广告可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表现,这主要根据表达的题材决定。制作精良的公益广告,能使人们把接受公益广告的过程当做欣赏一件艺术作品的过程;人们除了思想意识得到了熏陶之外,还是一个享受美的过程。艺术性越强,就越具有感染力,越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能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三、公益广告创作应注意的几点
(一)主题的准确性、严肃性、震憾性以及信息的完整表达
首先体现在标题上。公益广告的标题不仅应做到引人注目,而且应当做到震憾人心,如果受众对广告仅一笑了之,那么广告人应该大哭一场。
有一则关于高空抛物的公益广告标题是这样写道:“高空抛物,砸在地上一个坑,砸在头上……”严肃的描述,再加上省略号给人的联想和思索,看了这个标题的人无不心头一震。而我们常见的一些标题如同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过目即忘。曾看到过一则“环保”公益广告的标题是:先种一棵树在脑袋里。这真令人疑惑不解,也许策划者的本意是呼吁人们在脑袋里树立爱护树木的意识,但却忘了种树的本来意义。
公益广告的正文应是一个完整的信息表达,浏览国内诸多公益广告,许多是一句大大的标题完事,或是“请勿**”,或是“爱护**,人人有责”,或是一句空洞乏力的口号。公益广告是对一种长期习惯的改造,一句简单的劝告就可以改变一个人沉积多年的观念吗?可以改变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吗?在这方面,欧美、港台同行值得学习,在醒目的标题下配以精悍的正文,使整个文案丰满凸现。
(二)情感诉求为主,或温情感染,或恐怖警示
广告创意的诉求方式大致分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两种形式,公益广告多使用情感诉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能让思想观念依附在易被感知的情感之上,就会引起人们的共鸣。成功的公益广告往往直指心灵,使受众内心产生触动。
倡导希望工程、关爱弱势群体等爱心题材的公益广告多使用温情感染的手法,以温馨、温暖的画面和文字表达主题。2008年的抗震救灾、奥运会题材的公益广告都是使用温情诉求,从正面引导思想观念。
公益广告在“反对干什么”的主题中,通常采用恐惧诉求手法,向人们展示不良行为引起的恶性后果,进行规劝与批评。运用适度恐怖,效果立竿见影,使警示教化效果倍增。
第二届“责任中国”全国公益广告大赛金鼎奖作品《警惕含激素食品之男孩篇、女孩篇》,画面上小男孩长出胡子,小女孩隆起,反映出市场上含激素食品泛滥对少年儿童产生的严重危害——造成儿童性早熟等后果。画面中两个孩子哀怨、无奈的眼神仿佛在控诉激素食品的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众多无知的父母,起到了显著的恐怖效果。
(三)图形是画面创意的主体
图片往往占据着整个广告大部分甚至整个画面,一些出色的图片首先吸引人们的注意。公益广告的图片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至今有一则环保公益广告令我记忆犹新。画面整个背景是被黑色污染的水域,水底是一层厚厚的垃圾,一群鱼类背上绑着探照灯,嘴巴上戴着防毒面具,忧心忡忡地游过自己的家园。看了这幅戏剧化的画面,让人怎么也轻松不起来,得到的共鸣就是如果任污染继续,也许有一天该轮到人类戴着面具行走在大街上。
(四)强调后果,适度恐怖
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这可以说是一般人的真实心态。在公益广告词典中,没有“你们”只有“你”,直指诉求对象,才能一矢中的。
公益广告应一反过去的一味规劝、提醒和批评,强调其行为的责任与后果,如运用适度恐怖,效果将是立竿见影。再说高空抛物,传统的诉求是高空抛物影响环境卫生,败坏道德风尚,但我们忘记了这样的一个事实,规劝是软弱的,如果没有后果作支持。即使是在一个竖了十块“禁倒垃圾”牌子的地方,我们看到垃圾仍旧堆成小山,但是如果是一块“乱倒垃圾,罚款一百”的牌子,那么再无人敢轻易实验。
总之,公益广告要不断开掘优秀的创意,创意是公益广告的灵魂。所有的视觉元素都是为作品的主题服务的,公益广告传递的不仅仅是漂亮的画面,更是爱和责任的主题,要把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起来。公益广告在创意时,应避免直白说教或过于抽象含蓄,文字要朴实有分寸感,让公众看后真正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传播思想和观念的目的。
参考文献:
优秀的广告创意离不开巧妙含蓄的比喻更加离不开适当的夸张。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过的一个关于珍惜水资源的广告,广告中告诫我们,如果人类肆意破坏水资源的情况一直不改善,那么我们所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是自己的眼泪。然后一滴晶莹的泪水从美丽的眼睛中滴落出来,广告戛然而止却又触目惊心。这样的公益广告发人深思,使人茅塞顿开,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公益广告并不单单只是政府的行为,而是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的,如果可以呼吁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会为我国公益广告推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空。
二、现代公益广告的运行模式
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行业竞争促使传媒行业迅速的腾飞,被众多信息包围轰炸的人们已经处于视觉麻木的阶段。近几年来,公益广告设计的系列主题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规模,主题多层次的表现在提高传播力度的同时又以独具亲和力的表现,丰富了视觉表现力。
1.公益广告设计主题分类
①思想集中系列主题:任何的作品都存在其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这些主题就是正面反应的创作意念。从集中思想理念的系列主题中我们必须要鲜明的表达出招标主题的思想核心,在传递的过程中必须要非常集中明确,可以使观众在清晰感受主题的同时又能进行深刻的感悟。②多视角的独特表述:在中心主题思想已经明确化了之后,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较为新颖独特的视角来进行主题的切入,通过这些分支视角来创造独到见解的新式主题,充分扩展思想的同时又能从宏观的角度来进行社会价值分析。运用一些具有新意的,较为内涵的,绝妙的方式进行新创意挖掘,这些创新思维将作为创意设计中表现的主体理念和创造画面效果的基础定位。那些多视觉,多层次的诠释突出了主题的信息力度,让一些大众在同样文化理念的信息传递中更容易接受。
2.注入思想理念的公益广告案例分析
了解公益类广告设计的历史以及发展趋势,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展开探讨。广告在求实和创新上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指导方向,当然,我们为了秉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可以通过一些成功案例的分析,来解析本结论:作为公益类广告永恒的表现主体,儿童时常以一个倾诉者的视角被展开。本片中的主角是一个普通的,稚嫩的孩子,短片的开头就是这个孩子在不断的拉扯自己的头发,还亲手剪掉自己乌黑的头发,他的举动牵动了观众的心,让人不知不觉生出一种怜爱的感觉,影片进行到是一群人推开房间的门,其中有一个是光着头的男孩,原来她是剪掉头发是为了自己得癌症的哥哥,希望哥哥不会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一个稚嫩的孩子都能如此,那么我们这些大人呢?在这部公益广告中所注入的思想理念包括了对社会关爱的呼吁,作者将此主题深深的嵌入到了整个作品中去,唤起人们心中的真善美。
三、结束语
【关键词】公益广告;动画艺术
1公益广告与动画艺术结合的必然性
当今,广告以其在商品宣传、企业形象塑造中的巨大作用备受青睐。传统的广告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广告开始尝试运用动画的艺术特点来实现。在动画为主的广告宣传中,动画公益广告一枝独秀,正在成为媒介的一颗新星,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这一板块的关注程度居高不下,也给了动画人相对广阔的平台。除了微电影形式之外,大多数的公益广告沿用二维动画的标准。近年来获奖的公益广告里,二维动画创作形式得到极大的肯定。论其原因是因为二维动画的优势与公益广告形成了优势互补,最大意图与最直观的表达了公益广告的核心价值,又充满艺术气息。公益广告中的动画特色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影响深远。它通过动画艺术魅力与广告的完美结合,给人心灵的震撼与社会正能量的传播,点亮了生活前进的方向。公益广告不同于商业广告,可以充分发挥创意空间,传播更多关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思考,同时通过广告这种方式向更广大的群体展现动画的最新成果,让更多的动画作品涌现出来,推动国产动画事业的前进。
2动画艺术与公益广告实现优势互补
二十一世纪,人们将精神文化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素质的重要指标。为了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许多优秀的公益广告进入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把社会公益通过广告的媒介优势,在全社会传播,引起人们的关注与了解。[1]动画艺术形式,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在多个行业中。以动画形式制作的广告局见不鲜,动画最大的特点是不拘泥于现实,可以满足各种创意与想法,在真实中无法完成的效果都可以通过动画来表现。而这点恰巧是广告创意与创新思维最容易擦出火花的地方,也成为最佳的实现途径。特别是二维动画形式,时而华丽非常,时而简约质朴,给人的感觉很真实,容易引起人类精神文明的共鸣。动画设计与广告设计分属不同专业,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公益广告中大量采用动画艺术表现,可以将创意思维全部释放,美化生活,同时,通过广告展示动画一代的最新杰作,可以鼓励更多的动画从业者开辟新的道路,为动画产业振兴做出贡献。
3动画运用在公益广告中的现状及分析
3.1传统公益广告的势衰
公益广告最初是由真人实拍,但是随着各种新颖的表现形式初出现,这种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多种层面的需要。主要原因有:第一,人物角色的局限性。真人实拍要求必须是鲜活的人物形象,因此在人物造型与性格选择上有很大的局限,不可能出现夸张的变化,这就导致拍摄广告的受众群体相当有限。第二,故事情节简单,甚至乏味。由于真人参与拍摄,故事的创作有特定的主题,真人实拍难有发挥空间,面对公益主题有限的情况下,容易让观众产生视觉麻木,广告效果大打折扣。第三,受众的覆盖面有限。真人实拍的广告非常真实,在中老年人群中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性,但是对中低年龄人群显然缺乏吸引力,因为过于写实的广告剧情对于人生阅历尚浅的中低年龄人群缺乏共鸣的依据。第四,制作成本让人望而却步。真人实拍需要牵涉人工、器材、场地等多个服务部门,加上公益广告本身不具有盈利的性质,从制作成本角度上看,限制了公益广告发展的速度。
3.2动画艺术运用到公益广告的探索
既然真人实拍的公益广告有诸多劣势,那么二维动画作为极具优势的表现形式自然成为公益广告的现实载体。[2]在动画艺术发展的初期,二维动画与广告的结合就已经开始。现在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时代的需要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二维动画的写实特点与公益广告的传播目的不谋而合,公益广告面向社会公众,传递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接受程度,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理解能力也是千差万变,这就需要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否则会使人们难以理解广告所要表达之意。缺乏了认同感,公益广告的传播目的就无从谈起。二维动画可以适应不同年龄阶段、文化水平的人们。另外,二维动画以简单的构图将公益广告内容直观的呈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实现二者价值最大化。
3.3二维动画与公益广告的巨大推动作用
第一,适度的夸张映衬出公益广告的价值。在现实基础上,二维动画对夸张的展现不同于其他动画表现形式。[3]可以把夸张运用到广告的文字、人物动作等方面,见与不见都可以在二维动画中实现,在这一特点能将公益广告中的观念引导做到隐形与显性传递,同时增添了趣味性,容易让人接受。第二,人物塑造将更加丰富。二维动画下的公益广告,主角可以使任何生物或者是没有生命的事物,这样创作出来的人物形象可以映射更多的社会群体,找寻自己的影子,让公益广告主角引发的行为自然传递到每个人的心中。第三,故事剧本不再僵化。公益广告本身就有局限性,剧本一定是围绕社会公益方面,即便如此,二维动画也可以在有限的维度内,通过天马行空的设计元素与创意,突破真人拍摄的诸多局限,将故事全面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第四,创作形式延展性强。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有很大的区别,没有3D技术的华丽外衣,更多时候是用质朴的设计传递,也正由此,现代人在眼花缭乱之际得以返璞归真,更容易让人感动。
参考文献
[1]王珺齐.晓芳动画需要“简化”—动画中简化的处理手法[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0).16-17.
[2]袁雪.电视动画片审美透视[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0.
一、多模态评价资源分析
公益广告是时代文化的窗口,不仅体现了当代文化的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其体现了当时的价值观念、道德水平、行为规范、民俗风情和文化心态等。对动态公益广告进行多模态语篇分析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广告的语言特色,更好地把握广告人地意图,体会图文结合所表达的意义。这里我们以一则反映发达国家问题的英文动态公益广告为例进行分析。
(一)语言部分的评价性资源分析(1)Ihatewhenmyphonechargerwon’treachmybed.(2)Ihatewhenmyleatherseatsaren’theated.(3)WhenIgotothebathroomandIforgetmyphone.(4)WhenIleavemyclothesinthewashersolongtheystarttosmell.(5)Ihateitwhenmyhouseissobig,Ineedtwowirelessrouters.(6)Whenmymintgummakesmyicewatertastetoocold.(7)WhenIhavetowritemymaidacheck,butIforgetherlastname.(8)WhenIcan’twalkandtextatthesametime.(9)WhenIleavemychargerdownstairs.(10)IhateitwhenmyneighborsblocktheirWiFi.(11)IhatewhenItellthemnopicklesandtheystillgivemepickles.FirstWorldProblemsAreNotProblems.1.从态度子系统的情感、判断、鉴赏分析此动态公益广告长达2分钟,共有11人讲话。其中表达个人喜怒哀乐的情感词汇只有高强度情感词“hate”,共出现了5次,分别代表了5位说话者的强烈态度。相比“dislike”,说话者选用了突显消极态度的“hate”来表达他们对要求达不到满足时的感受。实际上,手机充电器在床头够不着,真皮座椅不够温暖,房子太大以至于需要两个无线路由器,邻居给WiFi设了密码,甚至是不想吃腌菜时别人非要给他加腌菜,这五件事并不足以让人感到憎恨厌恶。作者特意选取此词,是想要表现发达国家的人们面对这些小问题就厌恶甚至憎恨,那么面对落后地区资源短缺、医疗卫生差等各种问题就没有词汇来形容他们的感受了,从而给观众一种感觉:发达国家太小题大做。作者通过这些态度资源引导观众与作品中的评价发生互动,因为评价手段表达的不仅仅是叙述者的态度,更是作者与观众共同构建的价值观。在判断方面,语篇中只有第7、10、11句隐晦地体现了作者对人的评判。这三句话没有标记性的评价词汇,但从语义的角度看是属于通过概念意义激发的评价。作者分别暗指了美国人的冷漠,写信忘记对方的姓氏,邻里间相互设防,给无线网络加密,还有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都是说话者对被评价者行为的判断。在鉴赏方面,该语篇共有六次使用鉴赏系统,分别用“heated”“long”“smell”“big”“cold”“arenotproblems”对“皮椅”“堆放时间”“脏衣服”“房子”“冰水”以及“美国人的问题”进行对事或物的鉴赏。其中这些评价词汇在语篇中都表达了批评的反对态度。比如说皮椅太热,衣服放臭,房子太大,反衬出发达国家生活水平优越引发的问题。作者通过选用消极形容词对事物进行鉴别,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引导观众相信并且对此现象持同样的否定态度,最终达到观众与语篇中的评价发生互动。该公益广告中对物、事、人的评价是交叉进行的,这样就始终让作品与观众之间保持互动的关系。除了一些明显、直接的评价资源外,还有一些暗含的、由概念意义激发的评价。各个评价系统交相互动,各自所占比例平均,不仅有说话者态度的评价,对行为和事物的判断和鉴赏也占有一定比例,它们共同为该语篇的评价意义构建作出贡献。该动态公益广告语言部分态度系统的分布如表1所示,其中“+”表示正面态度;“-”表示负面态度;“t”表示通过概念意义激发评价的符号(ideationaltokens/invocations)[8]。2.从介入和分级子系统分析该篇公益广告采用了个人独白的方式进行,即无外部声音介入语篇,属于自言(intravocalise),该方式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和潜在的读者协商意义的方式。作者选用自我宣言告白的方式,旨在表明说话者直接介入,承担话语责任,同时也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深刻思考。语篇中有3处使用了分级的评价资源,其功能是通过加强(up-scaling)强度,进一步凸显语篇中的评价意义。“so”“so”“too”三个评价词汇的排列紧密,分别修饰“时间”“大”“冷”等鉴别意义,这些评价词汇的使用加强了评价意义,更有利于表达作者看法,调动读者情感,进而影响读者的观点。
(二)动态画面的评价性资源分析该动态公益广告的画面图像主要是黑人说话者,其他均属于背景。我们主要从接触、社会距离、视角等方面对广告画面进行分析,并结合上文所讨论的语言评价资源分析中的内容,探讨语篇的图文资源意义相乘的关系。当图像中的参与者的目光指向观众时,目光的矢量形成了一种想象的接触(contact),表达了向观众“索取”的意义;当目光不指向观众时,这种接触不存在,图像参与者成为被观看者的对象,表达“提供”意义[1]。在图1中,讲话者面对镜头注视着观众,他眼中表达出来的情感是直接的,索求式的,直接和观众建立眼神交流,传递给观众的是请求同情、唤起同感的信息,让观众体会到说话人的真诚。这种接触表达的图像行为是“索求”,旨在引发观众的怜悯与同情。在图2中,说话者在讲述她讨厌邻居把自家无线网设置密码时,处于正视观众的姿态,目光的矢量形成了一种想象的接触,表达了“索求”的意义,以此引起观众的共鸣,即观众身边的邻里也可能将无线网设了密码。接下来,说话者陈述完毕,将头扭向另一边,没有正视观众,此时说话者本身成为被观看的对象,画面表达的是“提供”意义,不是为了索求观众的反应,而是提供了说话者对此事的不悦态度。再从表情和手势动作看情感意义,图1中的小男孩在刚开始叙述时保持微笑,使观众心情放松,以倾听者姿态面对,然而随着广告推进,大多数的说话者态度严肃,给人凝重的感受,例如图2中的女性,伴随着严肃的表情,她的动作是单手叉腰,传递出她无奈和气愤的情感态度。图4的拍摄者采用了远镜头拍摄,给人一种距离感,直到说话者讲完话,镜头也只是稍稍拉近,依然看不清说话者的面部,这种拍摄距离属于社会距离。该公益广告中运用远距离拍摄的镜头并不多,以个人近距离的拍摄为主(如图5),即大多数画面只拍到说话者的上半身,观众能看清楚说话者的面部表情,这拉近了观众与说话者的距离,使观众深切体会说话者的感受。从语言评价资源的分析看来,说话者均采用自言,没有他声介入,也反映了说话者想近距离地给观众传达想法,语言加强了图像的评价意义。视角的转变能使观众实现从置身事外到参与其中的转变(如从图6到图7的视角变换)。画面先是拍动物在圈里觅食,然后转入拍一个小男孩,两个画面前后联系紧密,看到图6后观众会觉得不卫生甚至恶心,接着男孩说厌恶腌渍的菜,这就使观众联想起刚刚的画面,不由同情男孩,画面实现与观众的协商,触发观众的情感。图8是广告中少有的从仰视的角度拍摄出的画面,其目的不仅是为了把高低床上铺的孩子拍进来,更是将权势偏向了图像中的参与者,旨在突出画面中孩子的境况,引起观众的怜悯之情。除此之外,其他拍摄视角均为水平角度,正面的视角使观众感同身受,从态度方面实现了参与者与观众的平等互动,以此引发观众情绪,实现人际意义。
(三)公益广告多模态评价意义分析综上所述,运用评价理论对这则动态公益广告中的语言资源进行分析,探讨该广告创作者以及参与者的态度和观点,即对西方发达国家存在问题的反感与愤恨。参与者以自我表述的口吻陈述了现存问题,实则通过讽刺的方法指出西方国家冷漠、浪费、自私的现象,对比非洲贫困人群的苦难和生活不便,和引发观众的同情心,促使观众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实现公益广告的价值。此外,对该公益广告的其他非文字模态进行分析,总结出图像、视角也可以反映出情感和态度。该公益广告中的画面多以近距离为主,旨在突出画面中人物的真实情感,参与者与观众的接触多为直接、索求式的,以此激发观众怜悯之情,实现与参与者的感情共鸣。该公益广告的文字和其他模态资源共同促进人际意义的实现,达到与观众的协商沟通,体现出公益广告的功效与价值。
二、小结
1、要使全社会牢记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
2、春蚕到死丝方尽,儿女缘何不孝顺。
3、迎接老龄社会挑战,创建多元养老体制。
4、兴办老教育,满足老需求,陶冶老情操。
5、要努力让老人过一个幸福安宁保持尊严的晚!
6、倡树敬老新风,促进社会文明。
7、把温暖送给父母,让情爱陪伴老人。
8、孝敬老人,孝顺父母,引领社会风俗道德。
9、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十分严峻,应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10、老人要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保持德俱馨颐养天。
11、关心老人,关爱老人,关怀老人。
12、保障老人合法权益是一项重大国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3、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14、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15、弘扬尊老敬老美德,构建和谐社会氛围。
16、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17、对父母不孝,对他人就不可能诚实和厚道。
18、让一让,好榜样。摘自:短美文duanmeiwen.com
19、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
20、做好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促进社会稳定。
21、敬重老人,孝顺父母,是个人素养文明高尚社会公德的重要体现。
22、把温暖送给父母,让情爱陪伴老人。
23、干部要做敬老的表率,党员要当敬老的楷模,青要当敬老的先锋。
24、人间美德忠和孝,世间之交信和诚。
25、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唯美的网名
26、齐家美以孝,立世贵以和。
27、全社会都要关注支持老龄工作!
28、要努力探讨做好新时期老龄工作的新举措!
29、做人先敬老,人人都说好。
30、社区连着你我他,尊老敬老靠大家。
31、党政领导要做尊老敬老的模范!
32、密切代际关系,促进家庭和睦。
33、关爱老人,从我做起。
34、情系老人冷暖,真心济困解难。
35、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36、尊老敬老爱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37、你如何对待老人,你的孩子就将如何对待你。
38、邻里手拉手,助老献真情。
39、赡养老人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
40、家有老,胜万宝。
41、以人为本,善待老人。
42、关爱老人口,弘扬敬老新风。
43、老人的幸福是儿女的光荣。
44、五福呈祥,老人至上!
45、孝顺父母光荣,冷漠老人可耻,虐待老人犯罪。
46、弘扬孝道文化,共建和谐济宁。
47、尊老敬老仁之本,和谐社会孝当先。
48、齐家美以孝,立世贵以和。
49、品德高尚,孝贤为先;家庭和谐,关爱为基。
50、尊老人敬,助老风和,人间美好,社会文明。
51、赡养老人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
52、孝亲敬老是人类高尚品德的体现。
53、打造温馨和谐家庭,慰籍老人颐养天。
54、老人亦应关心国家大事,开阔视野,跟上新形势,做到有所学,有所乐有所为。
55、敬老人,促和谐,助老人,传文明。
56、父母尊贵,在于对儿女的关爱和无私。
57、尊老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敬老的社会是和谐的社会。
58、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让我们共同为老人营造温馨幸福的家园!
59、倡孝扬善,构建和谐。
60、以人为本,善待老人。
61、敬老情系你我他,邻里互助进万家。
62、做好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促进社会稳定。
63、孔孟风,运河情,孝文化,要传承。
64、没有老一辈,就没有新一代;世代传承,血脉相联。
65、弘扬敬老好风气,鞭笞弃老坏作风。
66、应对白潮,弘扬敬老新风。
67、家和万事兴,敬老树新风。
68、市民敬老人,社区满园春;村民敬老人,共建文明村;儿媳敬老人,喜报送娘门;家家敬老人,社会更温馨。
69、办好老事业,促进社会和谐。
70、老人安泰,国家昌盛。
71、父恩母爱千秋难忘,尊老敬老万代流芳。
72、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敬老美德。
73、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74、尊老敬老是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时代风尚。
75、争做敬老模范,共建美好家园。
76、加强基层老龄工作,共同创造和谐济宁。
77、孝敬父母,为"仁"之本,做人之本。
78、以人为本先敬老,子孙后代都说好。()
(一)校园公益广告发展的积极成果
当今大学校园公益广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在形式上多样化,而且在内容上深刻化。自第三届“申通德高杯”公益广告创意大赛走进校园,主办方在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上海电影学院等高校举行了以推动公益广告设计进程,呼吁广大莘莘学子积极参与为目的的专题讲座,讲座中同学们仍然积极发言,不断加深对公益广告的理解;长江大学东校区主办公益短片设计大赛,短片内容涉及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成果显著。
(二)校园公益广告发展限制因素
限制因素分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体现在展现形式与题材的选取两个方面。首先在展现形式上,校园公益广告不带有盈利性质,主要是老师要求,社团及部门制作,与广大普通学生联系较少,所以校园公益广告作品常常会带来一些生硬感,缺乏活力与创造性。然后在题材的选取上,校园公益广告的题材较为单一,往往是当前流行何种公益广告或提倡某种精神,就会出现大量题材雷同的公益广告,相对应的,其他题材的公益广告就会被抛之脑后。而外在因素一共有以下四个方面:大学生公益意识薄弱、受众参与度低、宣传渠道单一以及社会重视程度低。
1.大学生公益意识薄弱(大学志愿者服务影响小)
根据《关于大学生参与社会慈善公益的调查》显示,93.75%的大学生参与过,6.25%的大学生则没有参与过;关于参与的频率,3.47%的大学生每周关注慈善新闻,寻找机会参与公益活动,5.56%的大学生表示有明确的慈善目标,并会坚持参加,44,40%的大学生是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才会参加,15.97%的大学生是采取捐助的方式参与慈善。这表明当今大学生公益意识薄弱,对公益活动的热情度不高,很少有大学生长期坚持参与慈善,一般都是有重大事件发生,政府及社会积极倡导的情况下才会参与,参与形式也比较单一。
2.受众参与度低
当前校园公益广告的题材选择,制作,宣传等各个方面几乎都是由负责公益这一部分的部门及个人完成的,其他学生参与度较低。导致大学生对公益广告缺乏了解,甚至不知道公益广告的产生,以至于公益广告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没有起到校园公益广告对个人素质提升及改善社会风貌的作用。
3.宣传渠道单一
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源地美国,大学的校园不仅迈入了社会化运作,而且成为新闻教育的锻炼和实践基地,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能与社会很好的结合,宣传渠道多样化。但是在我国,校园媒体仍处于没开放状态,不仅缺乏资金的投入,并且缺乏足够的重视,整个运作模式处于探索阶段,没有足够的宣传渠道。
4.社会重视程度低
企业是以获得利益为最终目的,是一个逐利而为的组织。相对应商业广告的高利润而言,制作公益广告利润较少。因为中国许多企业都没有足够的公益意识,所以很少有企业将目光转移到公益广告的制作上,以至于公益广告缺乏资金的支持。同时普通民众的公益意识不高,政府对公益广告也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整个社会对公益广告的重视程度低。
二、提高校园公益广告发展前景的相关建议
1.对于广告制作人的建议
对于广告的设计,必须要做到全面撒网,又要达到精益求精、宁缺毋滥的效果。在形式上应该尽量新颖,有创意,增加趣味。因为校园公益广告的受众是大多数学生,而学生恰恰是一种具有偏爱追求创新独特心理的群体,所以只有形式新颖、有创意的校园公益广告才能吸引学生注意,进而接受其中所传输的思想与理念。就此而言,我们可以从迎合学生的喜好这一方面下手,根据学生想要的效果来改变广告的形式。在内容上尽可能多题材,多角度,全面准确的取材。在内容上,可以大致分为五种类型:节日类、健康类、校园文明类、政治政策类、人性关怀与励志类。节日类:如“五一”、“教师节”、、“植树节”等;健康类:如关爱艾滋病群体、戒烟日等;校园文明类:如文明用语、礼貌待人、遵纪守法等;政治政策类:如科学发展观、学习“十”精神等;人性关怀与励志类:如关怀残疾学生、激励贫困学生等。
2.对于学校的建议
学校应该把公益广告上升到“校园文化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高度来看,那样才能发现校园公益广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业,是值得学校耗费心力来为之付出的。首先学校应多进行公益活动。“公益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公益是一种道德和品格,公益是一种能量和动力,公益还是一种艺术和文化,在一定的物质条件的前提下,公益是和谐与动荡,崇高与低俗,进步与退步的分界线。”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公益教育,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其次学校应加强对校园公益广告的重视及监督力度。要想保证校园公益广告的播出效果,使它在学生的校园文化熏陶方面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就必须加强对校园公益广告的重视程度,同时提高监测和管理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校园公益广告步入健康繁荣发展的轨道。然后学校应对积极参与公益广告的大学生或团体组织给予一定奖励。为了呼吁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制作、宣传以及接受公益广告中来,学校应该设立一定的奖项。只有相互竞争,才会使学生们参与的热情高涨,从而使公益广告的效果达到最佳。最后学校应多投入资金于校园公益广告上。广告为了达到效果,必定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而且,公益广告并非像听起来那样毫无利益可图,它产生的价值是潜在的,对学生思想上产生的影响是日积月累的。
3.对于宣传渠道的建议
宣传对于校园公益广告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宣传,才能充分利用校园公益广告来传播校园文化精神。第一,广告的地点应该更具有代表性。广告的地点也应当与广告的内容形式相呼应,这样才能使广告效果更加突出。若是在不合适的地点展示不相符的公益广告,只会是资源的浪费。校园公益广告资源本来就不是十分的充裕,所以应当尽量避免浪费。第二,广告的渠道应该更加多样化。学校应该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媒介来宣传公益广告。其媒介可分为:电子广告媒介、印刷广告媒介、交通广告媒介及其他。这样多样化的广告渠道可以使得校园公益广告更加全面的渗入在校园环境中,让学生们更深入了解公益的本质所在。
4.对于广告对象(学生)的建议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公益事业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尺,培育大学生的公益理念,对推动社会的公益实践,对青年美好人格的深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这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在2005中国大学生公益论坛贺信中所提出的。公益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人类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在公益事业方面必须要尽一己之力。通过校园公益广告,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更全面的公益理念,与此同时,可以增强我们的公益意识,让更多的人积极热情的参与到公益行列中来。
三、总结
虽然公益广告是一个“舶来品”,但我国的公益广告与西方公益广告关注社会问题,注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不同。我国的公益广告主要是为公益事业,公共利益服务的非商业性广告,并推广有利于社会人类社会进步价值观念的社会传播活动。随着公益广告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作为公益广告分支的纪实类公益广告也初具规模。所谓纪实类公益广告,即它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典型人物或者典型事件,来诠释、推广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的道德观念、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艺术形态。
二、纪实类公益广告的纪实手法
(1)内心剖白。内心剖白是纪实类公益广告的纪实手法之一。所谓内心剖白,即典型的人物形象将他们经历、所感所悟用他们自己的话语方式解读给受众。在纪实类公益广告中为了保证公益广告的真实性,编导们一般会运用同期声式的内心剖白,来展现人物的内心情感。纪实类公益广告的特性决定了它的真实性和情感性,而同期声式的内心独白,可以形成听觉空间,保证声音的完整性,营造真实感,合乎人们视听一体化的整体感知。例如,在《电梯爸爸》中,淡淡的背景音乐中配合中老人在说要给自己的老伴坐电梯时的决绝,展现了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再过几年就金婚了,买一个新轮椅,我就是她的腿,推着轮椅去她想去的地方。”王忠玉老人的内心剖白朴实无华,但是却感动了观众,震撼了他们的感情观。(2)细节情绪化。细节是纪实类电视节目常用的纪实手法之一,因此在纪实类公益广告中细节也被经常运用。所谓“细节情绪化”的含义是:最重要的变化,都发生在心里;而所有的情绪变化,都能反映在现实影像的细微之处。即编导通过一个细小的动作、行为,哪怕是一个眼神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运用一些小的细节,反映人物的真实想法,并为人物的内心剖白做有力的佐证。例如,济南福利院的孩子们那一期,编导特意选取了一个小朋友,并抓拍了一些他特写镜头,如他开心地笑着说,“今年过节我可以放鞭炮了,砰砰,”充分表现了他特别期盼着过年的心情。此时编导通过孩子的心声,充分表达了孩子对家的渴望,对亲情的追寻,调动观众对福利院的孩子们内心世界的关注。(3)交叉剪辑。交叉剪辑是纪实类公益广告的编导们常用的纪实手法之一,所谓交叉剪辑,即为了保证纪实类公益广告的纪实性,在剪辑的时候将对人物的采访和人物所叙述的典型事件进行交叉剪辑。这样不仅仅能丰富广告的内容,也可以增加整个广告的真实性,通过对他们所说事件的再现,保证了整个广告的真实性,更能增加心灵上的震撼。例如,《真诚•沟通》中《最牛武汉美术老师》和《电梯爸爸》等多条广告中都运用了交叉剪辑的方式,以《最牛武汉美术老师》为例,片中一条线索是对美术老师的采访,另一条线索是他平时上课时的状态以及孩子们的状态,两个线索在一动一静很好的阐释了主题。
三、纪实性公益广告功能
2013年春节以来,央视(全称“中央电视台”)在广告时段反复播出“全中国,让心回家”系列公益广告,4个短片,个个戳中泪点。受益于公益广告带来的正能量,4月15日,全国电视公益广告大赛暨公益广告论坛启动,首次面向全国征集优秀作品。5个中央级媒体成立公益广告制作中心,建立公益广告作品库,以此鼓励更多制作人投入到正能量的传递中。
小故事,大情怀
“他忘记了很多事情,但他从未忘记爱你。”这是公益广告《关爱老人・打包篇》的主题。
父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连自己儿子都视同陌路。儿子带他去饭馆吃饭,父亲直接抓起盘中剩下的两个饺子,放进口袋。“爸,你干嘛呀?”儿子不能理解。父亲却吃力地说:“这是留给我儿子的,他最爱吃饺子。”
这一感动了无数观众的公益广告,被网友称之为“催泪弹”。它让一些习惯给广告静音的中国观众一看再看,并在各大视频网站和微博上迅速传播。土豆、优酷、56等视频网站的点击量很快便超过了10万。
这一题材来自父子之间的真实故事。
接到央视的拍摄邀请后,某知名广告公司业务总监唐睿和同事马上开会热议。在谈到“孝”这个传统主题时,同事杨先生情不自禁地说起了自己的父亲。杨先生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经常看着儿子漠然地问“你是谁”,甚至会因为儿子的“陌生”而拒之门外。但是,一次聚会中,父亲却把几个饺子放进了口袋,理由是,回家给儿子吃。
听完这个故事,与会者被深深打动,甚至有人低泣。大家当场决定,把这个父子故事拍下来,让更多人分享。一般的公益广告因为预算有限,拍摄时难免会有许多凑合。然而,拍摄《关爱老人》系列,唐睿却用这枚“催泪弹”,以友情价请到了广告界大腕导演和拍摄团队。
日后,看了这则广告,唐睿的许多朋友都带着爸妈去医院做了体检。一些父母在外地的同事,专门给父母打电话说“我爱你们”,“他们怕现在不说,以后就没机会了。”
春节回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亲情信仰。“春节回家”系列公益广告,是中央电视台专门为春节打造的作品。
2013年春节晚会,央视首次插播2条公益短片,随后的7天假期中,“全中国,让心回家”系列公益广告登上荧屏。
汪正年,33岁,一位在广东打工的农民工,从广州回贵州老家,五天四夜,骑行1350公里,恶劣天气、崎岖山路,所有的困难在他眼中都不算什么。亲手为一年未见的女儿穿上新衣的那一刻,一家人吃团圆饭的那一刻,一路奔波,一年辛苦,值了。
尼日利亚卡诺市到中国牡丹江海林,要历经8次换乘,历时35小时,回家一趟千辛万苦。但对于工程师刘春生说,再难,也要回家过年。
出发的那天,刘春生先坐十几个小时的大巴到尼日利亚机场,然后再到埃塞俄比亚转机,那里才有到中国的航班。飞机跋涉7小时终于在香港降落,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北京。在北京匆匆吃了一碗泡面后,刘春生终于坐上了回家的车。虽然还有数小时的车程,但他知道自己离家越来越近了。
次日中午时分,终于推开家门,刘春生忍不住鼻尖发酸。飞机、汽车、火车,两天一夜的时间,跨过几大洲,终于到家了。
“能喝到家乡的饺子汤,再怎么折腾也值得了。”他说。
春节期间,这些简单又充满温情的回家故事,吸引了近8亿观众收看。有人说,2012年是央视的公益广告年,这一年,央视推出了130多个公益广告,播出20万次,播出时段总价值超过20亿元。
小人物,大感动
小人物,大感动,是央视公益广告的密钥。
央视副总编兼广告中心主任程宏的说法是“用接地气、具有普遍感召力并直抵人心的创意感动观众”。
这些公益广告的制作人并不都是业界“大腕”。其中大获好评的《爱的表达式》出自浙江大学毕业生张德元之手。
《爱的表达式》是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面向社会征集创意、经过包装制作后首条播出的公益广告。创作初衷,缘于张德元的一个自问。看了《功夫熊猫》、《花木兰》之后,张德元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到骄傲,又有了一种冲动,他问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将外国文化中的元素用于自己的创作?”
2008年,父亲去世5周年,一直有着“家”之情结的张德元将目光锁定在英文单词FAMILYA上。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特质,很多人对FAMILY这个英文单词做这样的理解――father and mother I loveyou,而张德元希望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挖掘这个外来词的中国内涵,于是就有了作品中将字母幻化成大树、拐杖、雨伞等形象。没想到的是,这部短片一举夺得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形象宣传片奖。
除了荧屏,中国公益广告的覆盖面在不断扩大。
2012年底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级报纸每月固定拿出6个以上整版刊登公益广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以主持人对话的形式,累计传送公益广告7000分钟;而卡通动漫、彩信、FLASH等制作的公益广告,则通过中国移动、中国网络电视台等新媒体,分享给了上亿网民和手机用户。
随着企业参与公益事业热情的提高,企业赞助公益广告也渐成趋势。2013年1月21日,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强调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益广告,可选择信誉度高、公众形象好的企业冠名襄赞,推动公益广告宣传常态化。
“公益之路就像马拉松长跑,公益贵在理想,难在坚持,重在行动。”拥有40个公益大使身份的影星李冰冰说。她计划出演或导演一个关于中小学生安全主题的公益广告。
传播正能量
在电视广告中,公益广告收到的正反馈最多。
2012年,央视启动首届公益广告全球征集活动。不过月余,已经收到来自中、韩、日、荷、法等国近3000余件作品。央视计划把精心打磨的广告精品送到戛纳、克里奥、纽约三大国际广告节,角逐国际最高广告荣誉。
追溯中国公益广告的历史,早在1986年,一则“别挤了,别挤了,为什么乘车总是这样难”的公益短片在央视首播,中国公益广告开始诞生。2007年,当各种广告大战如火如荼时,一则名为《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脱颖而出,红遍大江南北。“妈妈,洗脚!”短片中小男孩清脆稚嫩的嗓音以及浓浓的孝心,成为民众多年忘却不了的记忆。
如今,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以及公交车、户外广告牌、地铁电视上,公益广告随处可见。
地铁中,一则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小象长牙”受到很多网友热捧。据统计,北京新开通的三条地铁线,公益广告占到了八成。
相对于过去口号式的生硬标语,公益广告罢黜了说教,以情动人,直指人心。对于遏制插队加塞、铺张浪费、滥杀野生动物等有悖文明的现象,公益广告中的正能量是一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