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化学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农村的化学老师由于长时间的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所以很难有新的突破,把新课改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理解成小组讨论,虽然有的化学老师在课堂上做了试验推广,一些小组建设也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学生们所探讨的问题也是老师或者教材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比较少,或者可以说老师不太重视学生自己进行提问的环节.因为现在的物价在不断攀升,不同地区的教育经费也是不同的,所以就造成了城乡之间老师们的待遇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这也造成了很多的农村学校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积极性.还有就是农村会有老师缺乏的现象,所以有时候会出现一个老师兼多个课程和带多个班级的现象.
(二)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点就是经费比较缺乏.在“一费制”实施之后,农村学校的经费本来就比较的单一,这一变化更给办学带来了困难,不管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教师的福利问题,农村教师和城镇教师的差距都比较的大.因为仪器和药品的缺乏,所以化学课中的很多实验只是讲讲,不能进行实际的操作.现在的社会对于一些中学的评价只是关注学生的中考成绩,并不关心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更不关心他们的潜能有没有被充分的挖掘.这也主要是因为老师和学校都受升学率的压力,所以没有太多的心思去思考教育改革.
(三)教材方面的问题现在的教材和农村的生活脱离了.新的课程改革同时也有了新的教材,那些进行教材编写的专家大多数是一些来自城市的老师,所以他们并不了解农村的教学情况,所以很多的教材内容和农村生活并不贴切,有的还会把农村的一些素材改编成了城市的素材.虽然新课改提倡的是多样化的教材内容,但是在教材中还没有完全是给农村教育写的教材.现在农村的信息网络并不健全,老师和学生也没有条件上网查阅资料,这就制约了很多教学活动的开展.所以,农村的老师在改革的过程中并不是很顺利.
二、如何推动农村初中化学的新课改
(一)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面对现在老师对于教育改革和教育理念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农村的教师需要进行培训,可以参照老师们现在的教学水平,有针对性的对老师进行培训,真正的掌握好教学内容.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点就是课堂,老师们最想知道的就是如何把新课改更好地实施在课堂中.在对老师进行培训的时候,可以借助课堂来进行,在实际的临摹和实践中不断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改变学校管理机制,创造良好环境学校要适当的改变他们的管理模式,不断地加强宣传,在老师的评价上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制度,而不是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标准,真正走进化学课堂中去,在不断地模仿和实践中来提高化学课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和家长对于化学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认识,可以给老师打造一种好的教学环境.不断地宣传新课改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的作用,改变家长片面的思想,他们有的觉得化学课并不重要.在课堂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化学教学农村学生的素质和城市的学生是有所不同的,新课改的出现就是不断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有所发展,所以可以在化学课的上课过程中,以实际作为出发点,可以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到课堂中来.教师要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在课堂上给孩子足够的学习空间,而不是仅仅是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学生,要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总结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改教学方略
一、转变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改变学习方式,合作探究进课堂。
新课程理念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引导学生自主钻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合作学习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新课程的实施中更注重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取进步,在互动合作中获取知识应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要教会把学生置于集体之中,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学会合作学习。
2、科学探究活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激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参与设计。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节教学中,讲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性质时,先把盐酸滴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又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让学生去分析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后,学生通过猜想与假设,收集资料,设计实验,交流讨论等环节,最终得出了科学结论。这样就成功地把书上的演示实验转变成了探究性实验,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接受式向互动探究式的转变。
二、培养和强化兴趣,激发求知欲。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
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教师在给学生开始上化学课时,以实验首先展示化学的奥秘世界:(1)?把一张已用酚酞溶液写好“化学”晾干的挂在黑板上,再用装有3%的氢氨化钠的小喷雾器喷射在白纸上,立即呈现“化学”二字。(2)?水中生火(将一小粒白磷投入盛装沸水的烧杯中,用小气筒通入空气)。(3)?清水变牛奶,白酒变汽酒。等上述实验使学生情绪高涨,渴望知道其中奥秘,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这些奇特现象的奥秘,将在初中化学中一一学习。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三、贴近学生的生活,开发化学课程资源。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留给教师的空间很大,要求我们不仅能使用教材还要能驾驭教材、补充教材,开发一切可以开发的资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日常生活就可以成为化学学习资源;只有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设计成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从熟悉的周围事物中学习,理解知识,感受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我们的教学不能片面地停留在“是什么”、“为什么”上,还要更多地在“如何做”上下功夫,贴近学生的个体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改革化学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1.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同素异形体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2.高—年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氧化一一还原反应
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①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年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于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
由上可知高一年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知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时要适当补充。
(2)“量差”法的应用
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年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年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①反应原理;⑦反应装置;③收集方法;④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高、初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织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做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教学工作,教师应:
1.通览教材、大纲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卤素》时,可介绍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原理,讲授《硫一硫酸》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讲《物质结构》时,可介绍北约对南联盟轰炸时所使用的贫铀炸弹及其对人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或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应自高一始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
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
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课外学生会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内容给学生各种知识予具体指导。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产生较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初中化学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初中学生在积累生活常识、自主学习化学以及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化学信息、掌握与运用科学知识到生活中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已经出现瓶颈,主要问题包括:
1.教师考评机制陈旧。在以往的教师工作评价中,主要是以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这对初中化学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师往往为了追求高分,从而更加注重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注重学生化学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也不能更好地将化学知识有效融会贯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即考试得分高,而实际动手能力差。
2.不注重实验教学。化学教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需要将实验教学放在重点,在“教学硬件四配套”工程的开展下,有些学校以课时紧为理由代替了以往缺乏实验药品与仪品的客观理由,将化学实验弱化,甚至都无法保障教师的演示实验,使实验室成为摆设,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约束学生思维。针对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提供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而不是使学生被动接受化学理论知识,教师以讲为主,处于支配状态,设计的问题简单,思维难度极低,问题的答案规范、严格、标准,使学生逐渐失去了思考权与话语权,对化学课程产生了思维懒性,制约了学生的个性思维与创造力。
4.把握不准教学内容与课时。化学教学的内容应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后确定重点,集中教授核心知识,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进行学科知识循序渐进的引导,在新课的教学中,要不断帮学生重温、消化、巩固之前所学的内容,而很多教师都把握不好这个“度”,教学内容广泛,缺乏重点,无视学生的阶段性认知,使教学内容加深,教学难度加大,新课进度快,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5.课中学习与课后练习的严重脱节。很多教师由于教学的节奏快密度大,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与训练便都留在了课后,而课后作业大多又是各地化学考试题,无法有针对性的对化学课程进行训练,不能及时真实的提高训练成果,无法巩固与提高课堂讲授的内容,学生极易产生抄、逃作业,对化学产生懒怠与厌烦心理。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的改进策略
为了更好地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活跃思维,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针对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1.教师考评机制改革。制定教师考评机制时,应当摒弃传统的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理念。考评机制应当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改革。教师应当转变思维,根据新教材对教学大纲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同时注重学生系统知识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2.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完成化学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积极探究问题的能力,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融合,有些化学物品比较危险,教师在保障学生使用化学物品的安全前提下,进行实验流程与实验目的的详细讲解,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笔记,归纳知识点,具体了解亲身感受化学现象,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如果学生的实验安排确有困难可以分批次分阶段的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对相关的实验进行操作,同时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在学习气体的溶解度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打开碳酸饮料或是啤酒瓶时为什么会出现溢出的情况,从而引入气体溶解度的问题;教师还可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水的净化方式,从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通过讲解为什么日常生活中重要文件需要用碳素笔进行书写,从而引入碳的性质等。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可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而且还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
3.帮助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点。初中化学的难点一般有化学用语与化学方程式等,这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如何帮助学生记忆突破这些难点与知识的分化点,是教师需要重点研究与思考的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采用小组讨论,教师将设置的问题通过学生的交流,指导各小组进行讨论,阐述讨论结果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解常见酸根和离子时,教师可归纳总结出完整的酸根及离子体系,常见酸根包括:SO42-(硫酸根)、CO32-(碳酸根)、MnO4-(高锰酸根)、PO43-(磷酸根)等,常见离子包括:Cl-(氯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等。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教师在归纳总结后,可用一些顺口的语句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如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将元素化合价编成口诀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与识别,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的化学知识进行巩固与强化,可达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把握教学进度。教师应结合各种教材,如将人教与湘教、上教、鲁教等多种版本进行资源整合,以重点内容的传授为主,辅以拓展性知识,把握好教学进度,结合学生的阶段性认知进行新知识的传授与以往知识的温习。
三、结束语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着的一个瓶颈就是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主要表现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对于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也抱着应付的心理,无法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学生无法进行充分思考,进而导致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较低,无法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并且也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不利于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1]。
(二)化学实验课较少
化学实验课较少也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亲手做实验才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过多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化学实验课较少,学生无法充分的开展实验[2]。其主要原因就是课时较为紧张,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将更多的时间用在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影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导致学生无法充分的将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的生活中。
(三)化学仪器设备缺乏
在初中教育体制方面,一般每个班级在30~40人之间,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学生实验,由于每个班级的人数较多,教师没有充分的化学仪器供每位学生做实验之用,一般在实验的过程中,由3~5人组成小组进行实验,而学生无法参与每一个实验步骤,进而导致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不全面,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由于化学学习中主要就是各种元素的学习以及掌握各个物质之间的反应,学生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学习起来比较吃力。针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应该将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引入到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将一些物质之间的反应过程采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对于这种比较直观、立体的知识会比较感兴趣,进而学习效果也会更好。例如,在进行“酸和碱的反应”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多媒体课件,将生活中常见的酸碱反应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并且运用动态的表达形式,将酸和碱的具体反应过程表现出来,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增设化学实验课
化学实验对学生学好化学非常重要,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化学实验课的课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溶解现象”、“常见的金属性质”、“物质的燃烧条件”等教学内容都需要通过实验进行教学,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只有通过亲手实验才能够将知识掌握得更加全面[3]。另外,增加实验课的优势在于,化学本是一门实验学科,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进行更深的理解,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够打下良好的化学基础,有助于学生更高阶段的学习。
(三)增加化学仪器设备
化学仪器设备是学习化学的硬件条件,如果化学仪器设备不充足,将会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全面地掌握化学知识,影响到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进一步增加化学仪器设备,通过与学校沟通,购买充分的化学仪器设备,进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每人都能进行化学实验,了解物质变化的规律,学生通过亲手实验,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也会逐渐的提高,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1重视教学方法的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方法,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方法又显得格外重要。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在新时期这种教学环境下,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重视教学方法的指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实,初中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学法,有一个认识和适应过程。有的学生说:“学化学跟学英语一样,枯燥无味。”把化学看成一门“死记硬背”的科目,这就暴露了学生中有一个学习方法的认识问题。因此,我们为师者不能一味向学生灌输死的知识,而是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交给学生学习化学的“钥匙”,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提高学习的兴趣。比如,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分析。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联系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多提几个为什么,让学生用眼看、动脑想、动口议。在实验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在每一个实验中,都从实验内容、实验装置、反应原理、结论和处理方法几个方面加以研究,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实验去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观察去掌握实际现象,去说明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学会用实验去鉴别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同时我们教师还应该合理指导学生会记忆,减轻学生压力。学化学要强调必要的记忆。学生初学化学时,元素符号、化台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接踵而来,所以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记忆。当然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也是必不可少。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意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勤于思考的习惯。习惯培养的优势可以伴随学生的一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潜心研究,合理总结教学方法,并指导学生合理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精心组织问题,提高提问艺术
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一个途径,精心组织问题,并合理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其实,问题是培养思维和扩展想象的钥匙,能够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激发其对知识的渴求,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组织课堂问题,让学生把自己所想到的问题都提出来,鼓励他们的大胆思考。例如:在讲授“物质燃烧的条件”的有关知识时,上课时,教师可以先往一个烧杯中倒入提前准好的开水,然后向烧杯里放入一小块白磷,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能看到哪些现象。接着把一小片铜片盖到烧杯口上,在铜片的两端同时分别放一小块红磷和白磷。经过一会儿后,放在铜片上的白磷开始自燃,而放在铜片上的红磷以及放在热水中的自磷都没有发生燃烧。这时教师可以接着提问,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并让学生们进行讨论找出答案。这样,除了可以激发学生们的问题意识,还能让学生的思维保持高度活跃的状态,实现不断的创新思考。这样就实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目的,同时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综上所述,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优质方法的合理指导;以及精心组织课堂问题,提高提问艺术,从根本上提高初中阶段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魏运梅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临淮中学
学生轻松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自然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如对于“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水的组成”以及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等知识,如果通过传统的挂图或模型,学生感受到的只是静态的组成,而对物质内部的结构以及各组成结构之间的运动规律,学生仍然没有形成直观的认识.而在教学中,结合这部分知识的特点,如果借助多媒体,可将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让学生借助宏观世界知识间的运动规律,形成正迁移,加快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水的组成”时,虽然有电解水的演示,学生也只能是知道水在电解时,分解成了氢气和氧气,但对于水在电解时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却无从知晓.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水的电解”课件,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神秘的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学生面对直观形象的画面,水在电流的作用下,一个水分子分成了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两个氢原子又重组成氢分子,两个氧原子重新组成氧分子,它们快乐地朝着自己新的目标前进(负极和正极),学生被这样的神奇景象吸引,于是对化学变化的本质形成了持久而深刻的认识.
二、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感性材料
初中学生,他们正处于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时期,相对于理性思维,他们更倾向于感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感性直观的材料,吸引学生,从而引导他们理解化学知识,认识化学问题.而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将以往那些不方便展现的材料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助推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学生熟知的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事实,说明水资源虽然在地球表面上广泛分布,但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再加上水土资源的流失、水污染等原因,人类可以直接饮用的淡水量少,目前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正面临淡水危机的现状.学生面对直观鲜活的图文资料,他们印象深刻,真正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人人有责.
三、运用多媒体,模拟难以操作的实验
在化学教学中,有些错误的操作,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后果,教师在教学中,都会给学生特别强调,以免学生误操作.但是传统的方法,教师只能通过讲解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对于这些错误操作所造成的后果,学生往往印象浅显,不能形成深刻的认识.例如,怎样稀释浓硫酸;用排水法收集完O2后,撤去器材的顺序;CO还原CuO的实验中,先加热还是先通CO,反应结束后,是先停CO后撤灯,还是先撤灯后停CO;等等.这些实验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来演示,能够使教学过程直观、生动、形象,对于因为操作失误所造成的后果,学生印象深刻.
四、运用多媒体,激活学生创新意识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化学课堂变得更加开放,也更加灵活,学生面对的知识不再局限于有限的课本,他们接触的知识面也更加宽广,思维也更加开阔,教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燃烧与灭火”时,我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泡沫灭火器、粉尘灭火器、CO2灭火器的原理,然后让学生自主创新,搞小发明,小创造,设计一个灭火装置.大家兴味盎然,相互出谋划策,兴趣高涨.在活动中,有的学生用空矿泉水瓶代替钢瓶,煞有介事地制成了“袖珍灭火器”,在成果展示的时候,灭火效果明显.这样,增强了学生内心的成功体验,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更丰富了化学教学的形式,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结语
化学第一章学习不久,我就让学生回家做家庭实验“神奇的鸡蛋”,然后课上请学生口述实验现象,很成功,特别是和白醋反应后的脱壳鸡蛋透明可见蛋黄,富有弹性如乒乓球.课外家庭小实验的确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几年,每年我都会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参与的学生逐年增多,小组的活动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有些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小实验室,可以去化学仪器、药品专卖店或淘宝网店补充实验需要的物品,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无限的,他们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矿泉水瓶代替化学实验中的好多仪器,如,水槽、试管、烧杯、集气瓶、漏斗等,把大的矿泉水瓶从下半部剪开即是水槽,把小的矿泉水瓶剪开,下半部分即可作烧杯,上半部分可作漏斗,想往矿泉水瓶上安一个支管,利用塑料的热塑性,把一根玻璃管的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往矿泉水瓶上一插即可,非常方便.我还创造条件将实验室对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开放,由学生在实验室中自行设计,操作实验.这样,通过课外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和家庭小实验,不仅让学生巩固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也对学生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训练和培养,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创新实验教学手段
“21世纪的课堂应该是多媒体技术的课堂”,为此,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要充分体现实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可以充分运用电脑、录像、投影等手段突出现象、增强动感、扩大实验效果.对于一些条件欠缺的学校,也应不拘泥于设备,大胆创新.例如,新教材淡化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界限,把大量的实验分散在“活动与探究”和“观察与思考”之中.由于教学资源和化学实验资源等条件所限,化学实验教学目前主要还是以演示为主,而我国九年级义务教育现行的大多数是大班制教学模式,有很多学校没有配备实物投影仪,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若按以往的演示实验方法,要想使每个学生都看清楚整个实验过程是很难的。
一、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直观情境教学
以前的教学就是老师实施通过在课堂上说,把重点写在黑板上的方式来教学,并不能把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特点表现出来。这种方式很难让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所以我们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利用多媒体把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结合的方式,将化学中抽象的概念和难以理解的东西通过情境教学来体现出来,这样会激发学生的热情,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中“铁的冶炼”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能只靠说和书本上的内容来描述,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施学生展现铁的冶炼原理和工业冶铁原理。让他们能够直观地看到本节课的内容,也让他们深入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为下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留有化学的影子,如医学、林业、农业、工业等。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ogerD•Kornberg也曾说:“对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从化学角度来理解。”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要积累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素材,然后把生活中的这些素材引入到课堂中来,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进一步地来了解化学,让他们去理解、去掌握化学知识,这样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也能提高老师上课的效率。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例如,在学习“酸和碱”这一单元的内容时,由于本单元涉及较多的典型物质以及表示化学性质的方程式,对于刚开始学习化学的学生难度较大,因此,我们可以将一些涉及酸碱盐的生活理论知识引入教学中,让学生从亲身体验来开始理解并掌握酸碱盐的知识。如在教授“常见的酸”这一内容时,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并且用途很广的酸,如可以食用的酸食醋,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盐酸,可以做饮料的柠檬酸、碳酸等等。这样,让学生先了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酸”及其应用,再进一步让学生理解酸的性质,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我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出来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看法和建议。希然能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陆向华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