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价值观范文

大学生价值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价值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价值观

第1篇:大学生价值观范文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流呈健康向上的发展趋势。从个体上看,部分学生的思想处于过渡转型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独立的人生价值观念,在对待某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状态,其价值观念的变化主要呈现出主体性、矛盾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这四大特点。

1•主体性。大学生价值观变化呈现主体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中心、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社会活动中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以毕业班为例,许多学生择业的期望值可以说是居高不下,对于薪金方面的要求较高;对于择业地点的选择,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许多学生很注重所选职业的发展前景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尤其注重能否发挥自我能力,这说明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的是施展才干的舞台,希望凭借个人努力闯出一片新天地。

2•矛盾性。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大学生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血气方刚的他们常会感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面前却难过钱权名利关;他们在课堂接受了许多正面教育,但在社会上消极腐败现象的面前又感到无所适从。由上观之,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有这样的心态: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同在,认同与失落交错。

3•多样化。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多样性特点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升学与职业的选择上,二是出发点,即目的选择上。比如,大学生在设计自己的成才之路时是多角度、全方位的:或考研专攻学业,或考“托福”以向外谋求发展空间,或从政以争取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或经商以充实经济基础……然而他们在设计这些多种多样的计划时,有许多人是从个人利益和个人兴趣出发的。也有部分青年大学生愿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国为民奉献热血青春。在2001年征兵工作中,我校有200多人参加报名,经体检政审后6名学生光荣应征入伍参军。也有些学生舍弃大城市的繁华只身奔赴大西北。这些现象反映出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表现形式多样化。

4•不稳定性。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判断和选择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会因为听一场音乐会或与人吵一次架而做出“及时”的迅速的改变。价值观的不稳定性与其主体的心理状况不稳定也有极大关系,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确实还有许多亟待提高的地方,尤其是缺乏忧患意识,经受不起挫折的打击和困难的考验。

总之,大学生的价值观,有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积极因素,也有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消极反映。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首先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外部条件看,社会生活总过程决定着其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社会的生活条件,特别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精神生活,尤其是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意识形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社会对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影响归结起来主要有两大方面:

1•市场经济的影响。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有其自身共同的规律,如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在市场经济中,青年人有敢于竞争,讲究效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作贡献,特别富有活力的一面。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夸大了。货币是一切交换价值的化身,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往往把经济领域中的等价交换原则扩大到其他领域,进一步夸大了货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金钱升值和道德贬值。因此,在一些青年大学生眼中,只有钱才是最真实的最有用的东西,而思想道德则是抽象的,当不了饭吃。于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在部分青年大学生中大行其道。在部分青年大学生看来,“入世”只是意味着可以享受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方式;可以有更多机会远渡重洋,潇洒走一回;甚至有些学子埋头用功,练就一身过硬的学术本领只是为了在异域谋得一席生存发展的空间。这种种观念当然不能简单武断地称之为“错”,但毕竟缺少了些什么,起码可以说明一点,传统的伦理人文精神,在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气质中已弱化,在与现代市场经济意识的较量中已略占下风。

2•网络文化的冲击。如今的互联网被称为“青年网”,上网的大多是青年学生。丰富的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使愈来愈多的大学生趋之若鹜。但网络作为一种传媒,一种工具,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的一面。网络在传播信息中具有六大特点:传递跨时空性、传播跨文化性、信息自由化、监管跨国界性、网民离散性、交往隐蔽性。许多青年学生上网,常是与网友“老地方见”;或到形形的网站观看种种“新鲜玩意”,过足一把网络瘾。网络文化的无序,西方文化渗透与意识形态入侵便捷,使西方精神文化产品、价值观念触手可及,很多青年大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感染中,不由自主地受到了影响,这势必淡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并打破了他们受教育的价值体系,使他们的价值观重新分化组合,从而形成了矛盾、多样、不稳定等特点。从主观原因来看,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变化出现误区,是与青年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征、个人经历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大学生的价值观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同时又有很强的现实性。一方面,大学生们在这种特定的年龄阶段中,人格已相对独立,对未来常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价值目标和现实的物质利益联系起来,优先考虑个人利益,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倾向;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涉世不深,生活经验较少,对传统和现实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思想精华常被认为是过时的保守的,相反地,不少人则认为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价值观才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价值观。此外,由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缺陷,加之大学生个人经历等因素,导致众多大学生自身无法将社会规范及其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实践,使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总是保留着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让大学生感到这二者是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若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是容易被错误的价值观误导的。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导向作用,网络文化的冲击,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学校教育、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都有很大的影响。

三、应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价值观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并没有“一举奏效”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以及本人的实践经验,以下方法是较为有效而且具有普遍性的。

1•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方针,教育学生走“复合型”人才的成才路向。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既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又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用人单位选人用人往往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看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教育引导学生走全面发展的成才路向时,我们应特别强调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我们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针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不稳定性和选择的多样性,定期邀请一些取得突出成就的青年企业家或先进工作者到学校开讲座,向学生们介绍他们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方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转变教育观念。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一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同时,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要关心学生价值实现的过程,体现教师在学生成才过程中既传播知识,又教学生做人的教育作用。特别是应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高扬时代主旋律,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要引导大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去认识、理解、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动态的发展中寻找大学生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机结合点。大学生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大学校园之中,接触了解社会比较肤浅,因此,要通过实践的环节,为大学生架起一座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也为大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自己、重新审视个人的价值观提供机会,从而帮助引导大学生把感性的价值取向上升到法律和道德范畴的理性的价值取向,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目标取向的一致性。

第2篇:大学生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 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 就业行为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由于国外大学生一般都是边学边工作,大学生既是学生又是职业人,不同于国内大学生毕业后再就业的模式。因此,国外以woke values(国内译为职业价值观或就业价值观)来对已参加工作的人和大学生进行研究,并取得了系统的理论成果。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

1.1 国外关于就业价值观的多角度定义

(1)易里哲(Elizur,1984)从工作结果的角度对就业价值观进行定义,他认为就业价值观是个体认为某种工作结果的重要性程度。(2)罗斯(Ros,1999)从终极状态和信念的角度定义就业价值观为人们从某种职业中所能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入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3)斯瓦兹(Schwarz,1999)从工作目标和报酬的角度认为就业价值观是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是人们更一般的个体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

1.2 国外学者关于就业价值观结构维度的构建

(1)两分法。赫兹伯格(1951)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这种划分法历史悠久,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内外职业价值的界定受到不同领域的差异化影响,产生不同的界定结果。因此,两分法的全面性是值得商榷的。(2)三维度观点。塞普尔(Super,1957)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三类。随后,阿尔得夫(Alderfer,1972)对此种划分方法进行发展,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与社会价值三种,划分方式更加简单全面。(3)四维度划分法。这是就业价值观维度划分方法中最著名的一种,舍克斯(Surkis,1992)把就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和威望价值(power)。随后,罗尼(Rone,1994)从文化比较角度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个体—集体,物质—精神两个维度,并分为四类:个人中心,自我实现的人本主义职业价值;集体中心,社会的人本主义职业价值;个体中心,自尊的物质主义价值;集体中心,生理安全的物质主义职业价值,与舍克斯社会、内在、威望、外在的职业价值分类相对应。

1.3 国外关于就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1)研究方法。国外普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就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知名度较高的问卷有:明尼苏达(Minnesota)重要性问卷,高登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塞普尔编制的工作价值观量表。(2)就业价值观与就业行为的关系研究。国外对就业价值观与就业行为关系的系统研究较少,Ros等人从一般价值观、就业价值观、就业行为三个因素提出了一个就业价值观与就业行为关系的一般模型,Sagie等人从背景、相关变量、就业行为三大因素提出了一个就业价值观的效应模式。

国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国外的研究成果必然打上文化的烙印,国内学者在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研究中必须探索国外研究成果的本土化路径,适用于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与文化土壤。

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进行系统研究,其研究主要体现在:

2.1 借鉴西方理论研究的特点,初步探索这些理论的本土化路径

(1)关于就业价值观的定义。国内学者关于就业价值观的定义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不同于国外其定义是针对在职人员和大学生两个群体。国内学者总是从一般和抽象的角度研究职业价值观的本质,以实证调查验证的操作性低。如于海波、张大均等(2001)提出就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需要对待就业、就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2)研究方法。国外学者一般先提观点,再实证研究。国内学者多采用国外的测量工具,本土研究稍显不足。如郑伦仁修订了塞普尔的量表对国内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了对比研究。

2.2 国内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细化研究内容丰富

2.2.1 划定特定人群的研究

(1)不同学历层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职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研究。俞宗火2004年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在职业选择时最关注自我实现因素,最不关注声望地位因素。宁帆2008年对高职专科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职专科生择业中不受在校期间的专业影像,他们普遍都愿意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不求专业对口,认可就业—创业的模式。(2)不同学科门类(文科生、理科生、工科生、医科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研究。赵刚对师范大学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安全感与贡献、声望与地位、自主与发展、成就感这四个维度,文科生较理科生要求高,但在经济收入上没有明显差异。(3)国家不同地域范围(中部、东部、西部)一定群体的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罗晓等人对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东部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更倾向经济效益好、难度大、富于挑战的职业,而西部大学生注重经济效益与自我实现并重。

2.2.2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国内学者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专业背景、家庭背景等因素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实证比较分析。高晶对男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表明,男大学生关注职业的经济收入,对职业社会地位的关注度低于对职业经济收入的关注度;女大学生对职业社会地位与稳定性表现出高程度关注,对职业经济收入关注不显著。

3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的评价与反思

3.1 概念与结果维度未能厘清

对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概念与结构维度没有进行相应的梳理,整体概念处于零散、片段化的状态。学者各自从不同的取向出发来界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概念与维度。由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基础理论不同,出发点不同,因而各个研究结论难以相互验证,稳定性无法提高。厘清与整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概念与结构维度,对于推进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2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较欠缺

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关研究。当前,对于择业满意度、自我效能感、人格特质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已初步出现。学者应更多关注大学生的内在心理特点与其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以通过相关研究的开展丰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角度。

3.3 大文化价值背景中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并非单独存在,它是存在于社会价值观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的体系之中的,我们对其进行研究时必须将它放置于社会文化、个人价值的大背景中来考量。因此,学者应加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大学生的价值观、社会整体价值观、家庭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提升研究的准确性。

3.4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应用研究仍需加强

当前,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理论探讨多,而将理论研究成果置于大学生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当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学者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价值观的干预性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 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2005.37(5):650-657.

[2] 罗晓等.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54-56.

[3] 邹蕾.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研究——以三所高校的毕业生为例[J].出国与就业,2009(9):20-23.

[4] Smola KW & Sutton CD.Generational Differences:Revisiting Generational Work Values For the New Millennium[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2(23):363-382.

第3篇:大学生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观 现状 培养策略

0前言

对于大学生价值观而言,其实际指的是大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进行评价,并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决定取舍而具有的一种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了社会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就业价值观、人际价值观、财富价值观等多项内容。然而,从我国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来看,部分学生存在悲观厌世型社会价值观、实用功利型财富价值观、自我封闭型人际价值观等,因此要对其进行系统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主导价值观。

1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从我国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来看,其在整体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势,绝大部分的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且保有积极向上和健康的心理;但是仍然有一部分W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之上:

一方面,大学生在思想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会开始急功近利的追求物质生活,对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也只是停留在思想层面之上,缺乏实际行动,过于重视金钱、地位、名利,将奢侈享乐的生活作为目标,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另一方面,在我国市场化趋势日渐深入的当下,高消费、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衍生品,大学生之间相互攀比,使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大学生当中得以蔓延。

2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策略

2.1利用网络媒介实现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还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网络媒介的重要价值。在信息时代当中,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必可或缺的一部分,借助网络媒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教育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例如,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每年一届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典礼,使得学生在感人的事迹当中升华自身的思想,将助人为乐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2.2实现多个教育主体间的联合

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不应该只依赖于高校,还应该实现多个教育主体之间的合作,从而形成稳定且强大的合力,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除了学校教育之外,一方面,要将家庭积极的引入到价值观培养环节当中,构建以父母为主导的教育和督导体系,而父母在生活中也要为大学生树立榜样形象;另一方面,当大学生进入到社会环境中的时候,则需要将社区引入到价值观教育体系当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慰问孤儿和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社会公益活动、“西部志愿者”等活动当中去,并在社区中建立大学生道德档案,定期将其表现反馈至学校。

2.3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还应该对高校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对教学内容予以丰富,这同时也是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必然要求。一方面,为了使得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在注重政治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加强道德行为教育,特别是要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建立以价值观为介质,从道德知识到道德行为之间的对应参照体系,延伸价值观践行的区域范围,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校和社会中实现对自我价值观的校正。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中应采取一对一辩论、小组讨论、两难情境模拟表演等方式,教学内容应突破教材的局限,多引入实际案例,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2.4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还应该重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核心,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策略。首先,要明确学校的自身定位,为校园文化及其发展前景指明方向,要求高校保证自身的立场;其次,还应重视校园和谐建设问题,使得大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增强对和谐中国的认同感;再次,高校之间也应实现品牌建设上的合作,在立足于自身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博采众长,共同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3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高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研究和建构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策略,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还存在急功近利和盲目消费等错误价值观念,可以采取利用网络媒介、实现多个教育主体间的联合、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以及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等培养策略,以此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能够对其予以践行。

参考文献

[1] 苏玉刚,邢欣欣,李铁.弘扬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策略刍议[J].求知导刊,2015(22):15.

第4篇:大学生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价值观;消费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0-0155-02

消费价值观是消费活动中的基本观点与态度,是个体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和消费过程等方面的总体认识与价值判断。消费价值观也是影响消费行为的核心要素之一,它决定着消费内容、方式及如何消费等重大问题。因而,具有不同类型价值观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方式及消费心理必然是截然不同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231.7929万人,大学生已成为了一个庞大又特殊的消费群体。作为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对树立社会的科学消费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的消费模式及发展趋势。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对其进行消费教育,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内容。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了以“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2份,男女比例约为1:1。

1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1.1 消费来源单一,消费领域广泛

身处校园的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经济上无法实现完全独立,因而,大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家庭供给仍是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来源于家庭供应的占67.9%,需要依靠做兼职补贴生活费用的占22.8%。随着社会的纵深发展,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消费的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包括基本生活费、学习消费、休息娱乐消费以及人际交往消费四大方面。数据显示,在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中,食物方面的支出仍然占据着绝对地位,占比达52.9%,恩格尔系数较高。除了传统的消费之外,社会上的时尚潮流之风也在影响着大学生。在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酒吧、KTV等新兴的娱乐方式正日渐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在耐用品消费中,电脑、手机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必备物品。大学生愈加追逐的是电子产品的品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大学生消费的攀比炫耀心理。在人际交往支出当中,大学生的恋爱消费也很高,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支出在200元至400元之间,有极少人高达600元以上。为了追求情感而投入物质,大学生经常难以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此外,同学之间的友情消费也占有不小的比例,各种形式的请客聚餐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大学生消费领域的广泛无疑对其单一的消费来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加重了家庭及个人的负担。

1.2 消费呈现多层次化,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大概由500元到2000元之间不等,其中,45.68%的学生的月均生活费在800元-1200元之间,34.57%的学生的月均生活费在500元-800元之间,1200元以上的高消费群体占比为14.2%,500元以下的低消费群体占比为5.55%。各个消费层次较为清晰,大体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高、低两个消费群体呈现出了消费的两极分化趋势。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大多依靠父母提供,每个学生的消费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大学生消费所呈现的两极分化现象源于不同家庭之间的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也极易导致校园的不和谐。

1.3 消费观念理性,储蓄观念淡薄

大学生是经历从校园过渡到社会的一个转型群体,他们所处的社会角色以及特殊的心理发展特征都会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观。在消费品的选择上,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在购买商品时,注重商品实用性的学生占51.8%,考虑当前是否有需要的学生占比为26.5%,这也表明我校学生基本具有较为理性的消费观念。因为消费能力有限,大部分的学生在消费时都是精打细算的,力求物美价廉。在消费地点及方式的选择上,大学生更加注重性价比,对购物地点不太在意,网购及小店淘货都是受大学生青睐的消费方式。以上种种现象表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整体呈理性趋势发展。

在此次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事先并无计划,事后进行消费记录的同学也较少,不做任何消费记录的同学占比高达38.9%。少部分同学的消费甚至出现透支情况,需要同学、家人的援助,在生活费的处理上缺少周全合理的规划安排。当生活费用有剩余时,30.1%的同学选择购买衣物等喜爱物品。可见,大学生的储蓄观念较为薄弱,有待加强。

2 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学生消费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曾有过不良消费的行为,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消费结构不合理,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失衡

大学生消费结构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看重物质享受与人际交往,轻视精神消费与学习消费。数据显示,有16.7%的大学生每月用于交际、娱乐方面的费用在200-300元之间,已经明显超出了大学生消费支出结构的正常比例。另一方面,大学生在购买图书、学习资料等方面的消费比例较低,有12.2%的同学在学习消费支出为100元以下,数额较小。注重物质生活的舒适富足,忽视精神文化消费的享受,这是当前大学生消费的一大误区,也将极大的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2 消费盲目冲动,缺乏计划性

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对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并且接受能力较强,同时,他们自控能力较差又极易冲动,这样的性格特点也同样表现在他们对消费的追求上。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消费并没有指定明确的计划,随意性很强。有些学生购买商品并不是出于个人需要,而是在广告宣传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而盲目的购买,这也是典型的盲目冲动型的消费。

2.3 攀比炫耀心理突出,从众趋同消费趋势明显

作为同一个集体中的成员,在群体模式的消费行为中,具有强烈好胜心和表现欲的大学生力争要引领校园消费的新潮流,自然会产生压倒对方力求独领的畸形心理,这种心理反应到消费上,就是相互攀比。有的学生甚至不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一味地追求名牌,讲究档次,并不考虑消费效用的大小,不仅造成了浪费,也荒废了学业。

在消费过程中,面对自己所不熟悉的新产品,部分大学生由于自信心不足导致放弃自身的想法,选择跟随大多数同学的看法,因而产生了从众消费行为。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大学生渴望归属感,害怕与群体的偏离,从而使得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会受到他人较大程度的影响。调查显示,86.4%的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容易受到周围同学、朋友之间的影响。从众消费行为是被动消费,在群体的压力下产生的从众消费行为,不可避免的加重了自身的经济负担,不利于树立健康的消费价值观。

3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有效途径

为了能促进大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提高他们科学的消费意识,学校、家庭及社会需要构成合力,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向他们传输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构建健康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3.1 充分发挥高校对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主导作用

(1)把科学的消费观念引入课堂,延伸课堂教育。

高校是大学生最直接的教育者,应当承担起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责任。将消费价值观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之内,开设相关的消费教育课程、专题,与大学课堂紧密结合,大力倡导健康消费,强调适度消费,反对各种不良的消费观念,帮助大学生学会理性消费,优化消费结构。高校可通过开设《消费经济学》、《消费心理学》、《理财学》等实用性课程,将消费观教育渗透到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大学生对科学消费的认识。此外,学校还可以适当拓展实践课堂,让学生在消费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消费行为的理解,推动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形成。

(2)重视校园文化平台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文化品味的重要体现。这种群体文化是以全体师生的共同理想和精神为支柱,以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为灵魂,展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理念。育人是高校的首要任务,科学消费观的建设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应当把培养大学良好的消费观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倡导良好的消费氛围,大力普及科学消费观,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理念,通过广泛的宣传,利用校园环境促进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观念。健康的消费观念得以形成,就会对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二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3.2 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消费观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大学生作为消费观教育中的主体,应当认识到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帮助自身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念。首先,应当增强理念观念,提高理财能力。为个人消费编制预算表,按期记录消费情况,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量入为出,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其次,要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生活方式对消费心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健康消费心理的形成。大学生应当不断地丰富业余生活,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培养兴趣爱好,避免盲目性的消费活动,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内心世界。最后,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参与勤工俭学。勤工俭学不仅是帮助贫困学生改善生活条件的一项措施,也能够帮助大学生体会到劳动赚钱的艰辛,珍惜所得,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

3.3 充分发挥家庭在消费观教育中的补充作用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也是基本的消费单位,父母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为家长,应当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健康消费的榜样。家长应当自觉摒弃不健康的消费行为,言传身教,引导子女科学合理的消费,培养他们建立勤俭朴素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父母是大学生经济来源的主要供给者,应当及时掌握子女的消费情况,对其消费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配合学校的教育指导。父母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有计划的限制子女的生活费用,引导其合理消费,避免铺张浪费,帮助其树立良好的消费习惯。

3.4 充分发挥社会在消费观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一方面,大众传媒应利用自身强大的号召力,加强对社会大众消费行为方式的引导。借助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介工具的传播优势,倡导健康、科学、理性的消费方式,宣传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优化社会的消费风气,治理高校周边的环境,抵制社会上不良的消费倾向,减少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珊.大学生消费观建设[J].商场现代化,2009,(8).

[2]张建辉.大学生科学消费观培养机制分析[J].价值工程,2011,(5).

[3]刘晓芸,高彩云.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刍议[J].商场现代化,2007,(33).

第5篇:大学生价值观范文

论文摘要: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女大学生必须提前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本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讨山西省高校女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倾向问题。

一、引言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对待职业的态度和信念,或是个体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它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

前人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做了很多研究,同时作了很详细的解释,但是针对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女大学生的研究比较少,那么针对高校女大学生面临的择业,到底什么因素在影响她们的选择?毕业生和非毕业生的择业观有什么不同?家庭收人对女大学生择业有什么影响?女大学生择业时更看重什么等等这些都成为本研究的出发点。

二、研究方法

1.被试的选取

研究对象为山西省高校女大学生,分别从山西大学、太原师范学院、中北大学随机抽取被试各loo名。毕业生(大四)150名,非毕业生即大一到大三150名,其中大一50名,大二50名,大三50名。学科类型分为文科和理科,文科包括教育系、英语系、历史系、中文系、理科包括数学系、物理系、计算机系、经济系、化学系,每个系的人数比例接近1:1,文科和理科人数接近1:1,毕业生和非毕业生人数比例也接近1:1。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是由辛增友编制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该间卷由六个因子50个题构成,因子及包括的题项见表1。

每个职业价值观题采用随机排列方式,采用liker5量表 法,从“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依次记分为5分、4分、3分、2分、1分,得分越高表明该种价值观取向越不明显,其中有三道题是测谎题。

在信度方面,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分半信度为0.90,问卷六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9-0.86之间,分半信度为0.68-0.87之间。

3.步骤和方法

总共发放300份问卷,收回300份,使用SPSS 13.0对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进行计算,同时对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以考察各因素导致的差异显著性。

三、研究结果

1.女大学生择业价值观重视程度

择业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研究中择业观由6个因子构成,为了更好的帮助女大学生在择业时理解这6个因子的作用,进行了此项研究:女大学生择业观。并借助于SPSS 13.0统计软件结果进行处理。见表2。

显示结果表明:当代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对因子重视程度排序为:自我发展取向、工作保障取向、家庭取向、社会关系取向、贡献及集体主义取向、尊重及声望取向。

2.毕业女大学生和非毕业女大学生择业价值观比较

将大一到大三的女大学生均列为非毕业生,对毕业生和非毕业生择业观进行显著性检验,见表3。

由表可知:毕业生和非毕业生择业价值观在贡献集体主义取向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p=0.011(0.05 )

3.文科和理科女大学生择业价值观比较对文科和理科职业价值观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文科和理科女生职业价值观在贡献及集体主义取向上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在其他因子方面在0.05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来自农村和城市女大学生择业价值观比较分析择业价值观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对结果进行T检验,见表5。

由表5可知:来自农村和城市女大学生生职业价值观在贡献及集体主义取向、工作保障取向、自我发展取向方面上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5.贫困和非贫困女大学生择业价值观比较分析

在这里,贫困生指那些有贫困证明并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对结果进行T检验,见表6。

由表6可知:贫困和非贫困女大学生生职业价值观在工作保障取向和家庭取向方面上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四、讨论

1.关于女大学生择业时因子重视程度的排序

当代女大学生将自我发展取向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其次是工作保障最不重视的尊重及声望取向。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人,外资民营企业不断涌现,并且拥有先进的高科技设备,健全的管理体制等一些优于国企的方面导致了外企更可观的工作前景,因此女大学生选择用人单位时把“公司发展前景’,放在首位,也就是说在重视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将保障因素列为择业的最重要条件,由于“铁饭碗”被打破,职业的稳定性发生了动摇,用人制度、工资制度、住房制度、医疗保险和退休制度的改革,迫使人们选择职业时除了重视自身发展还得考虑“保障”因素。与此同时,她们对自己角色定位也相对较低,她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将自我定位在相对于男性的弱者地位,不敢或不想把自己就业期望定的太高,因此在她们择业时更注重的是“工作稳定性和保障性”。同时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依然把“家庭取向”放在很重要的地位,是择业时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2.关于毕业生和非毕业生择业价值观差异的讨论

由于现实环境巨大压力导致毕业生会参加各种招聘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多,知道在工作中“团队意识”和“诚信”很重要,自然会把“集体主义取向”放在首位,非毕业生还没真正意识到关于职业规划方面的问题,导致两者有差异。

3.文科和理科女生职业价值观差异的讨论

文科女生更倾向于感性的认识问题,她们更注重对集体的贡献,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而理科女生更倾向于理性的分析问题,她们更喜欢独立的完成任务。因而,文科和理科女生职业价值观在贡献及集体主义取向上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4.来自农村和城市女大学生生职业价值观的差异

就业环境对毕业生择业的影响作用是多方面的,来自农村与城市的女大学生,她们的家庭在经济收人和教育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教育普遍优于农村学生。城市孩子从小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使她们选择职业时更重视“自我发展取向”,同时由于城市女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多,承受了家庭的全部责任和期望,因此城市女大学生择业时也很重视“家庭取向”。因此,来自城市的女大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更重视自我发展取向、家庭取向。

第6篇:大学生价值观范文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概括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时代特征,深入分析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原因,为建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提出进一步加强价值观教育、就业指导工作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对策建议,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职业上的体现,它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也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等的总体看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择业方向和标准,并对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乃至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影响,原本艰难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固然有多种因素,但不可否认,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其中起着十分微妙的作用。因此,结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择业的教育,积极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1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时代特征

1.1从消极依赖型向积极进取型转换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很长一段时问一直采取“统包统分”的政策,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拥有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大学生无论在职业选择还是职业活动中,都带有某种依赖性,普遍缺乏竞争意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双向选择就业模式的确立,尤其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择业竞争意识逐渐增强。在面临就业问题时,已自觉地将就业和自己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职业成为个人实现自我的重要途径。当大学生进入职业准备阶段时,职业竞争所需要的文凭、证书、技能就进入他们关注的视野。和传统的“等”、“靠”、“要”依赖型职业价值观不同,这种新型的职业价值观容纳了更多积极主动的元素,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是一种积极进取的职业价值观。

1.2强调自我价值,重视自我发展,缺乏必要的社会价值

大学生择业的自我意识突出,市场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日益增强。在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中,昔日那种长期被压抑的个性特征开始显现出来,以实现自我价值和满足个人利益为标志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开始主导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行为。面对日益竞争和完善的就业市场,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努力在现有条件下谋求个人发展,择业时第一看发展前景,第二看施展才干的机会,第三看薪酬福利,而集体乃至国家、社会的利益与需要则是其次考虑的因素。因此,大学生择业时更多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忽视必要的社会价值。

1.3职业价值取向矛盾化、复杂化

由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处在自我主体与外在社会的客观性的矛盾冲突中,其职业选择倾向常常表现为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脱节,在求稳与求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交织中存在着很多困惑。比如在职业价值上,希望从事的职业既能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又能满足个人的切身利益。实际就业时,则更多地关注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在择业意识上,既想主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又缺乏竞争勇气,不愿承担风险;在岗位和待遇问题上,既渴望工作稳定,轻松自由,有着较高的经济收入,又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愿意接受基层的锻炼。总体上看,大学生面对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职业期望仍趋于“非风险化”。

1.4职业价值取向功利化和多样化

在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社会环境下,面对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不少大学生在择业时过分追求自我实现,明显表现出实用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特征。将择业的价值定位于金钱、地位等方面,一味向往环境好、待遇高、“有很好发展前途”的单位。很多毕业生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作为自己的选择意向,而选择去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不到总数的5。另有部分大学生仍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轻视基层技术工作,向往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去工作,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此外,随着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实现就业的方法多种多样,宽泛的就业渠道和多样化的就业途径,大学生就业有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崇尚个性,强调自我奋斗,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看好自主创业,还有的大学生选择灵活就业、弹性就业,大学生择业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2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成因分析

2.1社会与经济体制的变革是根本原因

社会转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大学生的成才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自主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等都在明显增强。但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对经济利益和功利性价值的最大追求,这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反映得尤为突出。比如,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原则和竞争性特点会容易使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利益,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日趋淡薄;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价值取向的偏差,出现“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思想,从而使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动机表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

2.2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是深层原因

社会文化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向多元化发展。一方面,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解放、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社会思潮促进了大学生务实进取的职业价值取向的形成;另一方面,西方文化思潮在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个性张扬的同时,其本身固有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也影响着他们,由于缺乏坚定的信念和深度的理性思考,在这种多元、多层面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性甚至矛盾性也就成为必然。

2.3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滞后是直接原因

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学校传统教育与社会发展要求存在着突出的矛盾。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重视择业技巧、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而对职业价值观的教育相对薄弱。部分大学生没有适时转变观念,仍固守着传统的“精英”岗位职业价值观,择业时报有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另外,家庭对职业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子女的职业价值观。一些父母思想保守、僵化,对子女期望过高,他们的价值取向、教育方式和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的选择。

2.4就业体制的不完善是潜在原因

我国二元社会的特征明显,两种劳动力市场之问存在着许多差别。比如,生活在大中城市不仅收入高,而且各种信息资源丰富,公共服务设施齐备,人们能便捷地享受现代社会文明的成果,生活质量高;相反,生活在小城镇和农村,不仅收入低,而且难以充分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这样,大学生首先选择在大中城市工作,“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幢房”,把“留大城市、去沿海、进特区”作为地区流向的首选。另外,国有非国有部门的差别,如薪酬、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以及我国特有的户籍和人事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3 建立科学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对策建议

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因素是多维度的,因而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教育环境,帮助大学生从思想和现实中解决就业问题。

3.1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

充分发挥高校“两课”的主阵地作用。高校“两课”涉及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素质及法律素质等主要思想内容,要进一步把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两课”教学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集体主义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及自立自强等精神,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自我与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高尚的人生理想,培养更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

3.2加强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受到政府政策措施的制约影响,因此必须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发挥政府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节和刺激功能。例如,加快有关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的改革,减轻不合理的制度约束,按照就业市场化的要求,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合理流动;对自愿到国家急需岗位工作的大学生给以相应的政策鼓励;进一步完善对自主创业大学生扶持的优惠政策以引导鼓励其积极创业。

3.3切实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应坚持服务学生的宗旨,构建符合新形势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专门为学生就业服务。

一是完善全程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就业指导课应纳入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针对各年级大学生的特点,分层次、有系统地在大学各个阶段进行学习和讲授。低年级着重理论知识、就业理念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年级着重政策的宣传讲解与心理指导、择业技能指导以及就业信息的收集、、毕业生信息的上传等实践指导。

二是拓宽就业指导的范围,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可以通过聘请成功人士、政府官员、校友、知名经理等作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顾问,通过他们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社会职业的特点,明确努力的方向,提高就业自信心。学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积极开展职业培训,主要是通过举办“人才讲座”、“法律讲座”、“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创业计划”等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职业技能、职业素质教育,使大学生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

三是开发社会资源,构建开放式的就业指导新体系。通过整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建立起政府、企业和校园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例如,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研究过程,增强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加见习或顶岗实习,这不仅是磨练专业技能的平台,更是了解企业文化、团队精神以及学习为人处事、培育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这种体验、参与、交往、对话等互动性和社会性的形式,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进一步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是做好毕业生推介及调研工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主动推介毕业生,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拓宽就业渠道。同时,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加强社会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工作。通过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了解就业市场的基本行情,并将其所反馈的信息,作为学校专业设置、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人才质量和社会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7篇:大学生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 职业价值观 定义 结构 特点

职业价值观又称为工作价值观或择业观,在西方被称为“work values”,很少被称为“occupational values”。外国学者一般把“work values”既用来指参加工作的人员的职业价值观,又用来指在校学生的择业观。西方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而我国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目前职业价值观已经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我根据CNKI收录的中文期刊,从1980年到2010年以职业价值观为题目的论文有360余篇。多数以各种类型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如高师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农林院校大学生、女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国防生、研究生、医学院学生等。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维度的构建;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大学生、不同年代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区别。

一、关于职业价值观定义的研究

我国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职业价值观的操作性定义。其中楼静波(199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关于职业选择、职业生活的意义、职业等级等问题的价值的评判,主要表现为: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选择原则、职业活动报酬的期望等问题上,其定义强调了职业价值观对职业选择的倾向性和指导性。宁维卫(1991)从价值标准角度,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衡量社会各种职业优势、意义、重要性的内在尺度。黄希庭(1994)从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需要的关系角度,认为职业价值观反映的是人们的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凌文辁(1999)等认为职业价值观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廖泉文(200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人生道路、职业定向与选择、职业工作态度方面的根本性的观念,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从业问题上,或者以职业为谋生经济来源、发挥才能、为社会作贡献这三项因素上不同比重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态度。余华等(200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的提供充分的理由。喻永红(2003)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动力作用的成套信息系统,它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金盛华、李雪(2005)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其定义简单明了。而总结比较全面和操作性强,并且被引用较多的职业价值观的定义是于海波、张大均等(200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它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不但决定了人们的择业倾向,而且决定了人们的工作态度;它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变化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它属于个性倾向范畴。

综观看来,我国学者从更加一般和抽象的角度来概括职业价值观的内涵,难以进行实验验证。

二、关于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

对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是职业价值观问题的重点。我国学者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时普遍使用的是修订的Super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和Holland的职业兴趣量表。Super将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分为15个维度:利他主义、美感、创造力、智力激发、成就感、独立性、声誉、管理权力、经济报酬、安全感、工作环境、监督关系、与同事的关系、生活方式、变异性。

赵喜顺(1984)首先把职业价值观分为四类:兴趣爱好型、社会利益型、声望舒适型和经济型。宁维卫(1991)抽取了五个价值观因素:进取心、生活方式、工作安定性、声望和经济价值。凌文辁(1999)通过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包括三个因素发展、声望和保健因素。阴国恩(2000)对663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概括出职业价值观的内容充分发挥能力、收入、创造性、地位和名声、稳定性和将来的保障、自主、成为领导者、同他人合作、冒险、帮助他人等十个方面。于海波(2001)探讨了高师生的职业价值观结构,包括愉悦、自我提高、人际关系、家族、贡献、威望、物质和环境八个因素,其中家族和贡献两个因素显得比较有中国特色。王垒、马洪波等(2003)对北京四所大学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结构进行研究,认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四因子的结构模型,分别是经济报酬与工作环境、个人成长与发展、组织文化与管理方式、社会地位与企业发展四个维度。金盛华、李雪(2005)借鉴台湾的吴铁雄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维度分成目的性和工具性职业价值观。目的性职业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内隐的动机性标准;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外显的条件性标准。前者包括家庭维护、追求地位、成就实现和社会促进,后者分为轻松稳定、兴趣性格、规范道德、薪酬声望、职业前景和福利待遇六个方面。

纵观国内学者对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研究发现:(1)尽管研究者从不同的深度对职业价值观进行了划分,少的是两三个维度,多的则有十几个维度,但他们都倾向于将职业价值观归纳为三个大的维度:外在的、内在的和共存的或社会的;(2)国内的研究大都是翻译和修订国外的量表,在研究过程中再进行信效度检验,并用因素分析的方法了解研究对象的职业价值观结构。也有研究者是采用自编的量表,但大都以国外的理论为基础,而且量表都局限于某一类研究对象,缺乏广度。

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研究

国内学者在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时,大都结合各自的研究需要和研究角度针对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大学生作了许多比较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

俞宗火等(2004)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当代硕士研究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及特征。结果发现:(1)当代硕士研究生职业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保健、人际交往、声望地位和自我实现四个因素;(2)在职业价值观的各因素中,当代的硕士研究生最看重自我实现因素,最看淡声望地位因素;(3)文、理科研究生对职业价值观各因素的重要性的评价无显著差异;(4)男性研究生比女性研究生更看重声望地位与自我实现两个因素。

重庆大学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研究课题组(1997)对182名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注重职业对生活的意义;职业动机的内在性与外在性统一;注重职业的社会环境条件及其职业理想选择的现代性与传统性并重。

施章清、牟丽霞(2008)通过对浙江省某重点师范大学学生的抽样调查,得出“变异性”、“舒适”、“安全感”是高师大学生的首选,而“智力刺激”、“自我实现”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等级最低。

吴彩星(2010)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当代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对因子重视程度排序为:自我发展取向、工作保障取向、家庭取向、社会关系取向、贡献及集体主义取向、尊重及声望取向。

王金梅等(2010)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实证调查,概括了农业大学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农业大学生把收入、实现个人抱负、稳定性作为选择职业的最重要的指标,而专业是否对口、能否发挥专长、社会需要等因素并不被看重。

姚显志等(2009)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中央民族大学预科生和本科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民族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多元化,职业理想趋于实际;认知更加理性,但期望仍不够合理;自我意识与家庭依赖相互交织。

(二)不同时代的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

凌文辁、方俐洛等(1999)用自编的《Holland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90年代的大学生更注重实利,在看重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将“保健”因素列为择业的最重要的因素。另一突出变化,就是80年代人们对工作单位的选择往往看重工作单位级别、地位、知名度、规模大小及是否容易成名成家等,而到90年代末期这些都被列入最不重要的位置。

吴谅谅等(2001)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1年的大学生比1996年的大学生更注重经济收入与福利条件,而对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匹配程度要求则降低了。

喻永红(2003)通过对全国7个省13所高校的1055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揭示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动机、职业选择的自主性、职业评价和择业信心的特点。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动机主要以经济收入和符合自己的特长为主导,呈现明显的双元化特征。职业选择的自主性水平越来越高,他们更多地希望凭借自身力量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自己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当家作主。在职业评价方面,农民被大学生排在了最应受重视人士的首位。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和看待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对找到一个满意工作较有信心。

孟续铎(2006)使用自编问卷对2006年北京地区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职业价值观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看重的职业价值观呈现8因子的结构模型,即工作软环境与个人发展成就、社会声望与地位、工作硬环境与职业安全、工作内在价值、成长机会与贡献、福利与保障、自由与经济报酬。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依然有新的变化。首先,经济方面的重要程度下降了,包括对收入、保险等的要求都不再是大学生最重视的职业价值观因素。其次,“人际关系”脱颖而出,成为大学生就业时最重视的因素。最后,成就感、行业发展前景、个人发展前途等“稳中有升”,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因素“宝刀不老”。

殷雷(2009)利用《职业价值标准序列表》,并按照性别、工作与未工作、文科与理科三个维度对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比较关注职业的“收入和福利条件”、“发挥个人才能的可能性”、“个人素质适应性”、“稳定性”和“人际关系氛围”等。他们普遍不重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

张库存(2009)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总结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四个特点:职业价值观念自我化,趋向现实和具体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复杂化和矛盾性;职业目标的短期化和功利化,实现价值的途径、手段的多样化。张库存的分析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变革年代中的职业价值观特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适用。[4]

(三)不同区域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研究

龚惠香(1999)的《不同地域大学生职业意识比较》研究认为,特区学生对“有职有权”和“晋升机会多”的选择率远远超出其他地区学生的选择。

罗晓等(2006)通过调查认为东西部大学生普遍重个人价值和功利价值,轻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在择业目标上,东部学生侧重选择“外资或合资企业”、“公务员”,西部侧重“科研教学工作”;在择业准备上,东部学生更强调提高人际交往技巧,西部学生更强调获得更高学历和文凭。

张库存(2009)分析了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动机、职业理想三个方面对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在职业评价方面,东部大学生看重职业的社会地位,而西部大学生看重职业的经济收入。东、西部大学生均看重专业性较强的职业,而技术性、半技术性职业选择靠后。东、西部大学生均认为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的职业是声望较低的职业。在职业选择动机方面,我国东、西部大学生,职业选择动机有着显著的相似性,几乎不存在差异。在职业理想方面,东、西部大学生均把外资或合资企业作为首选的理想职业。东、西部大学生均表现出了很强的自主创业欲望。东部大学生青睐公务员工作,西部大学生青睐科研教学工作。

四、总结与讨论

通过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统计,发现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学者大都根据各自的研究角度,采用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定义,缺乏一个统一的操作性定义,使得研究的标准不一,结论差异很大,验证困难。

(二)对职业价值观的结构仍存争议,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

(三)研究群体的范围狭窄。以大学生作为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对象数量庞大。高师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女大学生、军校生、研究生、医学院学生等都是研究对象,而对于高职专科生及多科类对比研究甚少,对于不同家庭状况、不同生源地、不同经济区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缺乏研究,对于贫困大学生等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职业价值观状况也缺乏研究。

参考文献:

[1]楼静波.当代青年的职业价值观[J].青年研究,1990,(1).

[2]宁维卫.中国城市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3]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J].心理学报,1999,(3).

[4]郑伦仁,窦继平.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定量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5]龚惠香,等.从两次问卷调查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演变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3).

[6]余华,黄希庭.大学生与内地企业员工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0,(6).

[7]阴国恩,戴斌荣,金东贤.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4).

[8]张存库.九十年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J].青年探索,2000,(1).

[9]张存库.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2).

[10]吴谅谅,李宝仙.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3).

[11]于海波,张进辅.从职业价值观中分析当代大学生需要的特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

[12]喻永红,李志.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3,(12).

[13]王垒,马洪波.北京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结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

[14]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2005,(5).

[15]费毓芳,余新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

第8篇:大学生价值观范文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对自身价值的定位.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加剧.探索评价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集相关调查数据对巢湖学院在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实证分析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如何做好本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作一些对策性的分析。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人们对各种人生需要的重视程度的反映。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其价值观已经趋于成熟,同时,选择职业、走人社会对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个大的转折点,因此,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研究当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次调查旨在对巢湖学院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希望通过了解在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现状,为针对性地开展我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实现顺利就业、成功就业作一些对策上的研究‘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问卷共设置四个模块的二十个问题,调查中随机抽取了巢湖学院312名在校大学生,涵盖学院所有专业。其中,男生136人,女生176人;理工类100人,人文类%人,管理类%人,艺体类20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12份,回收问卷312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06份。调查问卷由笔者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内容主要就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价值观念、职业方向与理想等问题进行如实选择。问卷回收后,采用pc-EDIT软件进行数据录人,通过Stata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2.1.1择业观呈现多元化趋势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求稳怕变、重视“铁饭碗”的传统就业观念遭到冲击。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及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我校大学生的择业动机也呈多元化趋势。在我们对“选择职业时,您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的调查中,15.69%选择“和自己专业吻合”,29.08%选择“职业的收人高”,选择“企业文化及工作氛围好”占29.74%,另外36.93%选择“企业发展潜力大”,选择“自我价值的实现”为49.02%。可见,学生在择业时考虑的因素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同样,如表一1所示,学生对择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也具有多元性。

通过以上两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我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多样化趋势: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职业价值观,追求或展示自己兴趣、特长的职业价值观,追求收人与财富的职业价值观,“稳定压倒一切”的职业价值观,追求自由、独立的职业价值观等。

2.1.2职业“发展”意识增强

通过对学生职业目标的调查,近60%的学生希望成为领导者、管理者或者是获得独立自主的工作皿表一,由此可见我院大学生已经能用发展的理性思维来对待自己的职业前景,他们更加注重工作的独立自主性,重视个人管理才能的提升。

此外,从图一1中可以看出调查中有43%的学生会视情况更换第一个工作单位,大部分学生已经不再局限于寻找一份固定的工作,而是倾向于向外界寻求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这种选择反映出大学生已经具备从发展的视角理性对待职业选择。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既反映了市场机制下人才的“职业流动性”增强,同时也体现了大学生对实现自我价值和职业预期的不懈追求。

2.1.3自主意识的增强

在对“职业价值的认识”和“择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这两个问题进行调查时,超过一半的被调查学生强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在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超过80%的学生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寻找工作,在问及毕业后的择业意向时,有37.2%的大学生选择了“自己创业”。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求职主动性、自主择业和创业的意识在明显增强,依靠社会网络(家人、亲友、政府、学.校)支持就业的传统观念开始淡化。

2.1.4职业理想有前瞻性,突破“铁饭碗”思维

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学生普遍感到就业压力大,工作不好找,有的甚至刚毕业就失业,然而这种局面并没有束缚大学生寻求赋有挑战性职业的理想。在问及“您想进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时,有40%的学生有意向去外企或民营企业工作,希望进国家机关的仅占20%。可见,出生于90年前后的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拼搏意思,勇于创新,敢于直面挑战,希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创造机遇,实现自我价值,“铁饭碗”对这代大学生并没有太强的吸引力。调查中263名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或“企业发展潜力大”,这一数字也证明了学生更希望选择有升值潜力职业的愿望。

大学生择业时不仅仅注重个人的发展,更加强调机会的均等性和竞争的公平性,看重职业的发展空间。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职业的不稳定性也在增加,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也促使大学生择业心理有了相应的改变,职业理想有前瞻性,注重未来的价值实现。

2.2存在问题

2.2.1职业认知不明晰,缺乏系统而长远的职业规划

在择业认知上,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导致对择业缺乏正确的认知,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脱离社会实际,导致择业时的矛盾心理等。主体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往往以他对职业的认知和经验为前提,也就是说,学生对职业的认知也就是对价值客体—职业的性质和特征的认知。一般可以包括学生选择所学专业的原因、对所学专业今后从事何种职业的了解程度和对所学专业对口职业的从业资格的了解程度等相关的问题。调查中有50.33%的学生偶尔会关注一下本专业的就业前景,6.21%的学生从来不关注这一问题。表一3反映的是学生对可能从事职业发展趋势,行业背景的了解情况,数据很清楚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缺乏系统长远的职业规划。

2.2.2缺乏“专业”兴趣,能力认识狭隘

在我们所调查的306个样本中,在“你对所学专业兴趣如何”这一问题上,仅有9.15%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特别感兴趣,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占65.03%。这一组数据明了地告诉我们,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并不看好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这可能也是很多大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太关注的一个原因。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合理规划,这不能不算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本次调查也暴露出大学生过分看重社交能力和应用性技能,却忽视专业能力积累的问题(见图一2,图一3)。当今社会是一个注重能力的社会,能力不仅包括社交能力和应用性技能,专业技能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专业能力在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过分地强调“社交能力”而不重视专业能力的具备,这种狭隘的能力发展观,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合理的职业理想的一个障碍。

2.2.3职业价值取向功利化,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得到广泛的认同

职业评价标准的务实性,在价值追求上,个人化特征非常明显:重视个人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在职业追求上,受利益驱动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远大的职业理想,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断更新,但功利色彩凸显许多大学生希望在职业实践活动中,达到自我物质利益、权利地位、成才愿望等需求的满足,具有较强的利己性和功利化色彩。

职业价值取向功利化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少大学生在择业时明显表现出实用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特征。调查中,大学生在回答“您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问题时,89名大学生选择了“收人高”,在5个备选因素中位列第三。在回收的306份有效问卷中,有193名大学生表示今后就业的首选地点是“经济发达地区”,占总数的63.7% ; 90人选择在“本地就业(29.4% ) ";只有23人有去“西部地区(7.52% )”就业的意向。这反映出大学生怕吃苦,奉献意识欠缺,对大都市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极度向往,过分追求物质层面的东西,在职业价值取向上有着强烈的求利、求名、贪图安逸、不愿去基层和艰苦地区等不良心理。

2.2.4期望值往往偏高,择业观念不够理性化

自我价值意识的增强同时,一些大学生求职择业时过分高估自己,表现为要求工作地点在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单位的层次要高、工作待遇要好,·就业取向停滞于高端人才市场,职业期望值过高。调查中50%的大学生理想的月收人为3000元以上,4.58%和45.52%的学生把理想的月收人定位在1000-1500元和2000-3000元。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中部地区,对月收人的这种定位有明显偏高的倾向。63.7%大学生首选在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外企就业,这种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就包含了一些不够理性的成分。

2.3不同层次的差异性

2.3.1性别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针对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怕竞争,怕担就业风险的畏难心理,与女生相比,男生对自己的要求要更高一些。通过对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就业取向上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如对就业地区的考虑、就业单位性质的要求、理想收人数额的确定、自主创业的比例、就业方式的选择等都有区别(见表—4)。

2.3.2专业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专业对就业价值观影响的表现有以下几点:

首先,文、理科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及兴趣存在显著差异。调查发现与文科学生相比理工类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较低,40%的理工类学生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而只有15.2%的人文类学生、22.3%管理类学生、10%的艺体类学生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

其次,理工类和艺体类学生对收人的要求要明显高于人文和管理类学生。共有67.5%的理工艺体类学生和38.2%的人文管理类学生将理想月收人定位在3000元以上,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9.1%的理工艺体类学生和55.9%的人文管理类学生将理想月收人定位在2000-3000元。

第三,管理类学生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担忧程度高于其他三类专业。39.3%的管理类学生认为未来的就业前景不太乐观。

最后,专业对就业价值观的影响还体现在对职业目标和工作单位性质的选择上。34%的理工类学生职业目标是成为“领导者或管理者”,38%的人文类学生和41%的管理类学生把“获得独立自主的工作”作为职业目标,55%的艺体类学生将职业目标界定为“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此外,理工类和管理类学生更倾向于在外企工作,而人文类学生希望进国家机关的较多,艺体类学生对工作单位的性质要求较平均,没有特别集中的区域。

2.3.3家庭背景的影响

父母的工作单位和职业对毕业生择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孩子对职业世界的了解首先源于自己的父母,父母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也会不知不觉将与自己职业有关的信息灌输给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父母职业状况不同的毕业生,职业价值观自然会有所不同。

人学前长期居住地对职业价值观会有一定的影响,毕业生家庭出身和性别对择业的影响是显著的。本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城市的学生中有69.2%的人希望工作在大城市,61.1%的农村学生做出了跟城市生源同样的选择,将大城市作为理想的就业地区,是城乡两个社区学生的共同愿意。但在“本地就业”和到“西部地区”就业的选择上却体现了明显的地域差异:11.2%的城市学生和6%的农村学生有去“西部地区就业的意向”;23.5%的城市学生和31.9%的农村学生选择留在“本地就业”。另外,21.3%的城市学生和26.9%的农村学生希望成为“领导或者管理者”,41.6%的城市学生和30.6%的农村学生将“获得独立自主的工作”作为职业目标。从数据上看,农村学生似乎比城市学生更希望通过工作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农村学生在职业目标的定位上比城市学生要更加的务实。究其原因,可能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艰苦和生活环境的落后,有借助体面工作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家庭收人的高低对毕业生择业也有影响,家庭收人比较高的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多考虑工作能否“赢得成就感,发挥自己的才能”及“自我价值的实现”;50%的农村学生认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实现自己的理想”是自己的职业价值。家庭经济条件对学生就业选择产生影响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在此就不赘述。

3就业指导中的对策

本次调查使我们对巢湖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有着许多积极的表现,如择业的自主意识增强,有积极进取的择业意识和趋于成熟理性的择业行为,部分大学生有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意识等。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消极因素的存在,如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有较保守、消极的思想观念,功利主义倾向和个人本位意识强烈等,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普遍还处于形成过程之中,当前由于受市场的影响,高校过于看重大学生的就业率,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往往受市场“指挥棒”的影响,过分注重对大学生择业技巧、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的指导,而轻视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如何从本源上帮助学生进行理性的自我定位和职业设计,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成功就业,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一个鱼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3.1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加强职业价值取向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定位。在进行职业价值取向教育中,要坚持正确的职业待遇观、职业苦乐观和职业地位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追求,既要物质待遇更要享有精神待遇。当然,在职业价值取向教育中还必须注意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倡导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同时也应肯定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把劳动和个人利益联系起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来看,劳动的价值应该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指向集体的、长远的共同利益;认识到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别,却有成功与失败之分,只有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才可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3.2培养大学生的择业信心竟争意识和创业意识

研究表明,我院大学生的择业信心并不是很强。一方面有社会学校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当前,由于有的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规范,还存在不少招聘中的不公平现象,使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择业缺乏应有的预见能力,择业信心降低。作为地方型院校,我们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对社会不大了解,对自己能力缺乏正确的评价,也出现了信心不足的情况,因而学校要着力提高办学声誉,打造特色品牌,要组织学生与用人单位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学生的择业信心,使学生在校期间以饱满的热情投人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在择业教育中尤其要关注女大学生的择业信心教育,一方面教育女大学生正确了解当前的社会现实,敢于面对现状,另一方面又要教育她们摆正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敢于去竞争,形成主动择业、积极进取的择业意识,认清社会需要,把握市场信息,把择业和从业的过程看成是一个进取、创业、开拓的过程,是一个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掌握自己命运、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3.3突出职业能力教育

针对我院学生对职业能力认知上的偏差,加强职业能力教育,引导大学生培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非常重要。职业能力教育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延伸,它是人们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包括内在的工作技能和外在的精神面貌,对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职业能力强在职业选择中就占有优势,个人就更加充满自信。在对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中,要注意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和渗透,一方面要使专业课程与职业知识相结合,在巩固书本知识的同时,结合专业背景资料,进行相关的职业特点、从业要求等方面的教育,并通过行业调查、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途径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了解行情。另一方面要融人时代要求,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培养他们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高超的动手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职业能力教育,帮助大学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充分展示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

3.4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比较模糊,很多同学进行职业选择是以当前社会流行的职业观念和评判标准代替自己做选择,以外在的社会地位、经济收人等作为职业选择的依据,而不从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出发,致使生涯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学校应把素质教育与职业观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选择职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人生选择,生涯规划和选择的基础就是了解自己。要培养学生选择和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能力,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规划未来。

3.5坚持分类指导教育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性别、专业、家庭状况等变量上存在差异,要求学校调整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要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等学生分类指导。尤其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竞争意识的教育,要让女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建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发现、发挥自身优势,学会有效的“整合”自己的优势,以健康的、积极的、主动的心态适应社会。要关注“双困生”,坚持个性化就业指导。

4教育教学中的建议

4.1加强学风建设,树立人才培养全面素质观

从调查中发现,我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专业认知度低,除了一些客观影响因素外,学风建设也是个问题。系部应在新生人学教育和平时的教学管理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强化学风建设。由于学生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4.2专业设里与课程结构的调整

目前,我校的有些专业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给毕业生就业的确造成障碍,一些课程的结构没有针对社会变化加重拓展知识面和加重实习环节,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与社会所需脱节,尤其是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造成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与市场的需求脱节。这也是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就业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学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机制应保持对市场中的人才需求的灵敏反应和积极应答,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第9篇:大学生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功利价值观;正面引导;教育意义;教育内容;基本途径

功利价值观是人们对功利价值的内容、性质、结构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而考察主体功利的价值表现。大学生功利价值观是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个子系统的地位并不相同,有些处于主导地位,有些处于从属地位。处于主导地位的功利价值观子系统代表着大学生功利价值观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其倾向,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子系统。大学生功利价值观是反映大学生基本的、长期稳定的功利价值关系及功利价值追求,是在大学生人生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指导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功利价值观念。也是大学生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支撑着大学生长期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方式与行为方式。

1 大学生功利价值观正面引导教育的意义

对大学生功利价值观,不能放任不管,否则其消极和不良的功利价值观就会滋生蔓延,甚至把大学生引入歧途。“学生的思想就像一池不断上涨的水,要积极正确的疏导才会流向正确的方向而不是肆意横流。”[1]从积极正面的方向上,引导教育大学生,使其产生强大的观念力量,把功利价值导向良好方向,导向正面方向,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正面引导教育能有效平衡学生情绪。“大学生在校园几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衡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2]大学生功利价值观如果被导向负面,学生首先表现出来的是不良的情绪,常会愤世嫉俗、怨天尤人、郁郁寡欢,神经也极为敏感,常顾虑旁人在想什么,总觉得旁人都在想有关他的事情,而且都是不好的事情。对人会变得冷酷无情,往往把人性恶的价值观念固化。只有从正面的角度去引导大学生功利价值观的发展,才能有效平衡学生情绪,让学生远离愤世嫉俗、怨天尤人、郁郁寡欢的情绪阴影。

第二,正面引导教育能有效调整学生心理。负面导向的功利价值观,能让大学生心理不断远离积极、乐观、豁达、开朗而倾向于消极、悲观、狐疑、阴暗,大学生长期处于不良心理世界中,心理压力会日渐增加,最后变得一厥不振。功利价值观趋于正面,能有效打开学生的心理世界,让学生豁达、开朗、积极、乐观起来,并形成良好的心理能量。

第三,正面引导教育能有效端正学生思想行为。大学生出现极端思想行为,往往与其功利价值观有关,功利价值观如同学生思想行为前进的方向标,功利价值观如果是负面的,大学生思想行与之相应的是极端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如小大作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学生会过度夸大自己的问题或所受的不公,也会错估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偏概全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学生会将个别负面事件视为全面失败;乱贴标签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学生不去探究问题症结,就对自己贴上负面标签,这些标签却变成了自我应验的预言,如学生做事失败,就认定自己“愚蠢”,立刻贴上“愚蠢”的标签。学生思想行为极端,正确的思路会受到影响,很难有好的出路。

第四,正面引导教育能有效完善学生品质。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欲则刚”,这种“无求”“无欲”,是正面的欲望需要,大学生功利价值观如果趋于正面,欲望也就趋于正面,也远离了负面私欲,怀里没有需要掖藏的东西,处理问题自然会比较公正无私,善良无私的品质自然充盈胸怀,所以才说“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欲则刚”。

第五,正面引导教育能有效转变成败格局。功利价值观正面引导教育对转变大学生成败格局上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它是大学生失败局面的止损点和转向点,另一方面它是大学生成功局面的增强点。正面功利价值观,可以让学生在失败时不绝望,并转变自己的观念和思考方式,进而改变行为方式,并把失败局面转向成功,而正面的功利价值观在情绪心理、思想行为、道德品质上都会产生强大的心理力量和行为力量,这股力量是大学生不断取得成功的推进力量。

因此,大学生功利价值观正面引导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大学生功利价值观正面引导教育也是当前价值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面对经济全球化及文化多样化之挑战,功利价值教育工作,要转变观念,探索大学生功利价值观教育内容,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新途径,推动大学生功利价值观的良性发展。

2 大学生功利价值观正面引导教育的内容

功利价值观指功效利益和功名利禄观,具体指个人在金钱、消费、名利、地位等生活方面上的价值观念。功利价值观是人们从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而考察主体功利的价值表现,从总体上分为物质生活功利价值观和精神生活功利价值观。功利价值的圆点是人的需求欲望,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为标准。功利价值观可以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社会承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方面展开。

第一,生理需求上的功利价值观。生理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若满足不了,就会有生命危险,因而是人最底层的需要,它是推动人行动的强大动力。生理需求包括对食物、水、空气、穿着、、住宅等等的需要。大学生对食物、水、空气、穿着等方面获取上存在的功利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理行为。大学生如果持的是负面功利价值观,他就不会正确对待生理需求,而堕入享乐主义深渊,反之则会正确对待生理需求,正确享受生活。

第二,安全需求上的功利价值观。大学生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安全等需要是伴随着其功利价值观发生发展的。大学生除了感受器官、效应器官在寻求安全感之外,其智能器官也在寻求安全感,对其自身的安全要素,会有相应的功利价值判断。所谓天令其狂必令其亡,极端或负面的功利价值判断会让大学生步入危险境地。

第三,社交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上的功利价值观。社交需要也叫爱的需要,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团体爱护和理解,是对亲情、友情、爱情的需要。社交需要与个人性格、经历、习惯等有关系,社交需要上的功利价值判断更细微和丰富。爱的需要上的功利价值判断趋于正面,就是正当的社交需要,如果趋于负面,就会变成一种占有,或变成裸的利益关系。

第四,社会承认需求(尊重需求)上的功利价值观。尊重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种。获得社会承认时,大学生会很有信心和成就感。社会承认需求分为内部肯定需求和外部肯定需求。大学生的行为处事都希望获得内外的肯定,获得内部肯定时,充满信心,获得外部肯定时,充满成就感。社会承认上的功利价值判断趋于正面,就是正确的肯定,如果趋于负面,就会变成奉承或是自欺欺人的功利价值判断。

第五,自我实现需求上的功利价值观。自我实现需要是指为实现个人理想抱负而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以达到某一目标,进入某种成功境界。马斯洛认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会因人而异,但是充分发挥自己潜能,努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这一点却是相同的。大学生自我实现需求上的功利价值观如果是负面的,就会表现出较强的个人主义,反之则会正确对待自我实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