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陶渊明饮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论,神人以和。”强调了诗歌教学的重要性。在现代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古诗词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审美感受能力、陶冶他们美好的情操,让他们担负起继承和传播中国古典文化丰厚遗产的重任是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每个一线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学中,应该使用的方法如下:
一、教学时,首先要知人论诗
有些古代诗歌,如果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背景,将会有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品读。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背景。了解这些资料将有利于缩短学生与诗人之间的情感距离,填补由于语言表达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空白,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这些资料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上课交流。这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教授《观沧海》一诗时,可以让学生找有关曹操的资料。通过学生的搜集,不难发现曹诗有“慷慨悲壮”的风格以及曹操此次北征乌桓是在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之后,作者有着统一北方,进而统一全国的志向。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学生不难体会出诗中所体现出的曹操的博襟,自然也能读出曹诗的慷慨悲壮。
二、要拓展学习空间,让诗词走进生活走进心灵
教师要拓展诗词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关于诗词学习的课外活动,为他们提供在具体环境中开展言语实践的机会。1.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板报、墙报、学习园地、多媒体、校园文化节等推介名家、赏析名篇名句。2.定期开设诗词讲座,主要是专题学习的讲座,如“唐朝边塞诗与盛唐气象”“诗人笔下的梅、松、菊、竹”等,主讲者先是教师,然后培养学生成为主讲或主持,强调师生互动、自由活跃,突出自主、合作、对话、情感与理性结合、具体与抽象结合。3.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诗词朗诵欣赏和诗词表演等活动,使诗词从远古走进现实生活、走进心灵,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实现诗人、作品与读者的精神交汇。4.引导学生指物诵诗、感怀吟诗、即景背诗。生活需要诗情、诗意、诗韵。只有把诗词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口诗香,在生活中品诗,在品诗中生活,诗词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针对组诗,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整体阅读,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
整体阅读,主要是针对组诗而言,并不是要学生整体阅读作者的全部作品。需要整体阅读的组诗至少要做到主题一致,形式相同。例如屈原的《九歌》、杜甫的《秋兴八首》、苏轼的《荆门十首》之类。在高中教材当中,偶尔会碰到组诗,但是编者出于需要,只选其中的一首,学生很难从一首当中了解作者的全部意图。这里最典型的就是陶渊明的《饮酒诗二十首》。在讲授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这首诗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很容易把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田园生活美化、诗意化甚至道德化,仿佛陶渊明生活在仙境当中,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很少有人注意到陶渊明依然生活在“人境”,更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体会到陶渊明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因此我把陶渊明的《饮酒诗二十首并序》一起发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判断陶渊明生活的境况,结果学生们发现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事实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他实际上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所以在《饮酒诗二十首并序》中陶渊明提到了古代很多清贫的高士,诸如伯夷、叔齐、颜回等,借以自况。至于“饮酒”本身,有十一首诗没有提到。在《饮酒其五》中就没有关于“饮酒”的描写,我就此提出质疑的时候,学生才结合诗序发现,陶渊明的《饮酒》诗并不全是写“饮酒”的,只不过这些诗都是在酒后书写而已。
在学习《桃花源记》的基础上,简单了解其人,然后是阅读他的《五柳先生传》,萧统的《陶渊明传》,刘小川的《品中国文人》。还有,他的《与子俨等疏》《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诗歌。
在查阅同学们的读书笔记时,我发现了有全文抄写《五柳先生传》的,有摘抄《归去来兮辞》的,有诗歌抄录并赏析的:《归园田居》《饮酒》最多。还有,最可贵的是万馨蔚还提出了自己的读书疑惑:五柳先生传所写的人物就是陶渊明自己,为什么在开头的地方,不写写自己的家乡,却写道: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费解。我给他的批语是:读书贵有疑,再读,我们再研究。
看来,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局,我在欣喜中等待,等待和学生一起,“采菊东篱下”,“奇文共赏析”。
二、谈感受,了解大师
经过两周的阅读,我们开始了阅读交流课,学生们先是进行了十分钟的组内交流。由于准备的充分,大家都积极参与,抢着交流。
第一个上来交流的是吴然婷小组。侯国帅是主持人。先有吴然婷给大家讲陶渊明的诗歌《归园田居》其三。一向不显山不露水的她,居然很大方,先是朗读,然后讲解,都很清晰明白,底下很多同学都在认真地做笔记。
接着是王延鑫,他给我们带来了《归园田居》其一。在我的建议下,他带领着我们朗读了一遍,由于学生们大多数是第一次见这首诗,所以有些字词不认识,再读,之后就好了很多。
读后,我们又一起谈了谈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有的说喜欢: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因为让她想起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生活;有的同学说喜欢: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因为写出了陶渊明对自由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还有的说喜欢最后一句:“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因为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得到自由之后的欣喜之情。刘泽昕为大家带来的是大家熟悉的《饮酒》其五。最后是侯国帅,他带给我们的是一则故事和励志对联: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在掌声中,第一组的精彩展示结束。
下一组是于雯清小组。他们的汇报仍是《饮酒》其五,不过,又增加了作者介绍、字词理解和背诵展示。全组合力解决一首诗,我想这一首诗一定会长久的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第三小组是许伟小组。许伟补充交代了《桃花源记》的写作背景,亓锋楷介绍了陶渊明的成长历程,徐志杰补充了《饮酒》名句的赏析:“悠然见南山”中“见”好在哪里。(此处,由于匆忙,我忘了点拨)。他们组最出彩的是杨启航的《归园田居》其二。我借助投影仪,让大家看着原文,杨启航为大家朗读讲解。“相逢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写出了陶渊明耕种田园的单纯和快乐。
第四组准备的东西被别人讲完了,他们被迫弃权了。
第五组和第六组合作汇报,李禹辰是主持人。先有许寅秋和路浩君给大家背诵《归去来兮辞》,一听这个,同学们都显得格外诧异,他们的背诵虽有些个别错误,但全文背下,着实让我们大家钦佩不已。接下来是张冯轩翼给大家做《归去来兮辞》的赏析。
最后,我把大家的和我的认识汇总起来,做了一个小结。在齐声诵读《五柳先生传》之后,两节精彩的陶渊明的大师阅读交流课结束了。
三、写后记,对话大师
当天晚上,同学们就课上的交流,写了随笔。第二天,我阅读后,大为高兴。这一段时间的阅读,确实带给了同学们思想上的震撼。现摘录几个片段。
赵月涓这样写道:
我喜欢五柳先生,喜欢他安贫乐道,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好读书,不求甚解,重在从读书中得到精神的愉悦;他“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他率直放达的性格;他虽处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表现了高洁的人格。
我读完这篇文章,常常在想:五柳先生的这种境界,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的有几个,如果是我,我能做到吗?
路浩君这样写:
我本人以为陶渊明很有骨气,不像一些人为了点钱就为人点头哈腰,这种人连人都算不上。再说,如果为五斗米折腰,会有更多人来欺负他,也会把人当狗来看,这样的事,谁会做呢?
陶渊明还是个不和社会同流合污的人,他洁身自好,不求官,不求富,只为了快乐地过一生,只为过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生活。
《读诗・陶渊明》是新思想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该书将书法作品图片与诗文解读相结合,虽然以“创新”作为新思想的主旨所在,但实为借用古人的人生态度来反观时代问题,通篇洋溢着作者对“道”“仁”等先秦哲人理念的观照,并不惜笔墨过度诠释靖节先生诗句来抒发文化信仰和文化传承的自我胸臆,让人不得不产生质疑:作为古典诗词的经典代表,曾被钟嵘、萧统、王国维、叶嘉莹等古今大家一致推崇的陶潜作品如何就变成了今人调侃古人、感慨人生的工具?
一、调侃式鉴赏,能否真正起到疏讲古诗词的作用
作为经过洗礼而流传至今的古典文学作品,思想与形式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其思想之深邃不可摆脱古汉语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具有语言韵律特点的诗歌,文言的表达更是进入其思想内涵的必然途径。从这个层面来说,新思想丛书对五四以来提倡白话文写作的文学革命宗旨持否定态度,认为五四仅仅是对晚清文风的批判,并非对封建礼教乃至更久以前文风的反思,这显然对五四以来思潮演变缺乏宏观的把握和认识。宗其名义为重新实现中华文化复兴来进行古代诗歌解读,实为宣扬道家、儒家思想中辩证、“仁”“义”等经世致用的生存理念。
我们说《大话西游》是《西游记》的戏仿,强调的是经典叙事文学作品被电影技术魔幻化处理、情节与角色性格被谐趣化对待,甚至是后现代式的颠覆与重写。所谓以佛法之名而上下求索、历经磨难百态的师徒三人,最后都在无厘头的情爱哲学和娱乐取经神圣感的哈哈镜中变为附属品。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无独有偶,《读诗・陶渊明》带着对古代文人精神调侃的情绪,以儒道哲学中“道”这一终极真理,在品读诗歌过程的同时装上了一面当代社会弱势群体心理状态的凸透镜。
全书出现“道”字多达140余次,遗憾的是却没有对“道”的内涵加以区别辨析,而是一“道”到底,真真把一个“道”字当作鉴赏陶诗的万能工具。例如,序言中强调“道统”认知的回归,基本属于对中国哲学中“道”的所有指向的涵盖,即点明全篇鉴赏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于对“道”的认识。在对《饮酒二十首・衰荣无定在》进行疏讲时,把本有天伦与人伦之分的“天道”与“人道”不加区分地对待,认为陶渊明的人文理想就在于天人合一。同时,文中“天道不亲”应为“天道无亲”此处为校对问题,其下句“常与善人”同出自《老子》,主要讲的是自然规律对于世间众生并无差别对待,但会青睐擅长遵循它的人。此处的“善”并非与“恶”相对,而是指善于假道,遵循规律的人。该书作者用来理解“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这两句本来讲的是规律既客观存在又存在交互变化,是作者看透世间运行规律,辩证对待世界的达观心态所在。
与此一脉相承的是对《饮酒二十首・积善云有报》的疏讲。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典故运用在本诗中,主要在凸显品德的传承与某种信仰的坚持。该书作者理解为“妥协才是人类最伟大的品质,它克制了欲望、控制了能力,使人类的精神获得了升华,这就是道德的力量”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对古文进行理解诠释,主要有注、疏和正义三种形式。其中“注”指对古书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则包括传、笺等。“疏”相对“注”而言,是对“注”做进一步的解释。“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疏”有时也可称为“正义”。例如,对老子《道德经》的各种评注、读记、注疏自先秦至元代恐怕已有近百种,更不用提当下对先秦诸子经典著作进行各种解读的出版物。
既然“疏”以“注”为基础,作为正式出版物至少应该有最基本的注出现在参考文献或者后记、索引等部分,本着对古文经典负责的态度让读者对诗文最基本的解释有所参照,但全书未找到一处参考的注解书目,实在令人遗憾。其名为疏讲,但实为以自我的方式在戏说古诗文的前世今生。
疏讲文字中除了强调道家哲学的世界观,还从另一个侧面隐含了作者对当下文化现象的感性体会,作为疏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色彩和关注问题的局限性。正如唐代孔颖达为《诗经》做注解时说:“关雎麟趾之话,是王者之风,文王之所教民也。” 《四库全书提要・诗集传》八卷有宋代朱熹的注解,“淑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太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实为“王者之风,后妃之德”这一有争议解释的出处。在《饮酒诗二十首・栖栖失群鸟》的解读中,作者的调侃时代意味凸显出来,除却第一段文字较忠实原作,余下部分成为借题发挥、倾泻思想洪水的洋洒文字。
该书作者以当代人认为搞茶艺、画室、读经是在振兴传统文化的文化现象为切入点,强调缺乏文化信仰才是文化传承的症结所在。以书画市场现状,强调文化产业和艺术市场在运行过程中对利益的过分追求,以及对文化信仰与职业操守的伤害,有意识做出反思却浅尝辄止,作为疏,离题太远,若作为专题讲座讲稿,却可以展开来谈生发出一个更加吸引人的主题。
《饮酒二十首・行止千万端》主要讲陶渊明认为身处政治混乱之中当隐居的想法,这一精神与孔子《论语・宪问》中所讲:“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有一致性。但遗憾的是该书作者并未一以贯之地坚持以儒、道哲学思想来品读陶渊明饮酒诗,而是在此单刀直入地讲起了艺术二元论,并认为“道二,仁与不仁而已”是在讲述艺术的标准一是向善、二是为恶,这显然在艺术样式日益多元,艺术批评标准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具有局限性。
二、图文相衬,图文关系处理应更尊重文体特点
在讨论文学经典名著出版这一话题时,经常会涉及插画、插图与文字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叙事性文学作品而言,本不是问题,在雕版印刷兴盛的明清,人们熟知的《忠义水浒全传》和《红楼梦》在木刻版画插图的映衬下,多了几分对时代风貌、人物生活情境的生动描绘,图画内容对应章回内容自然使章回小说成为更多市民阶层可阅读的通俗读物。在此问题上,史家自古有颇多肯定。南宋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在《通志略・图谱略》中曾特别强调十六类知识的古籍不可缺少图,即天文、地理、宫室、器用、车旗、衣裳、坛兆、都邑、城筑、田里、会计、法制、班爵、历史演变、名物、书。同时认为,造成魏晋以后的学术不及夏、商、周以及汉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图谱之学不传”[1]。史学家冯尔康认为:视觉史料解释历史具有许多优势。那么在古典叙事文学作品中的插图对研究当时的百姓生活、城市面貌、衣着服饰乃至伦理关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2]如此以来,《读诗》中插入大量书法作品,定有策划者之深刻意图。该书插入作品基本上属誊写原诗之作,因大部分为行草、多枯笔疾书,可与陶渊明本人洒脱又不失风骨的诗歌品位相映衬,尚且算不得图不对文,但有以读诗之名保存墨宝之嫌,从而印证了图文书中图的价值所在。
古人有“读画”一词,即所谓画中有诗,是鉴赏古画的一种说法,但诗不能看,只能读。《读诗・陶渊明》选用书法作品作为插图,而不是更多山水画对诗情意境的描绘,是在强化诵读诗歌的作用。陶渊明诗歌多五言,反复诵读方能体会出古诗的意蕴,若古典文学作品的出版不考虑文体特点,而仅仅从图书美观的角度出发插入大量插图,难免会舍本求末。
本书尽管有调侃古人,借古喻今之嫌,但在选图编图方面尚有可圈点之处。编辑在制作中原本在书中插入画作三幅,序言后的《陶渊明画像》宽衣博带、须髯飘逸,脚蹬谢公屐、右手执杖前行,一副逍遥洒脱的姿态,衣着装饰虽俭朴但神情并无舒展之意,由此可见画者心中的陶渊明还是有鲁迅所言的“金刚怒目”式存在的。以山峦、松柏做映衬,更是强调了古代文人的执着与信仰所在。其他两幅写意花鸟和写意人物,用笔致简,一幅在首一幅在尾本来具有提纲挈领作用,但可惜的是在编辑过程中被删除。中国文人对兰花特别喜爱,《易经》中记载:“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屈原在《离骚》中吟出“余既滋兰之九畹兮”,都用兰草来比喻高尚的君子,两千多年来,文人对兰花情有独钟。兰独具气清、色清、神清、韵清,是花中君子的象征。《尔雅》云:“菊, 治蔷也。” 治蔷,即今之秋菊。《礼记》曰:“季秋之月,菊有黄华。”《离骚》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九歌》曰:“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大凡抒写高洁的人格和孤芳自赏的情操,历代诗人莫不以屈氏为先导,借秋菊春花来比兴来托喻。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更是把古代的咏菊诗歌推向了另一个高峰。钟嵘在《诗品》中称陶潜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后世诗歌更是将陶渊明的精神与密切联系在一起。如,“渊明何处饮,三径冷香中”(王十朋《菊》);“爱花千古说渊明,肯把秋光不似春”(高翥《》);“可怜陶靖节,共此一倾杯”(党怀英《西湖晚菊》);“柴桑人去已千年”(元好问《野菊庄主闲公命作》) ;《饮酒二十首》开篇引文后的《兰菊双清图》可反映出对陶渊明其人的品评,亦能提升该书的文化品位,可惜的是此图后被删除甚是遗憾。
另一幅是作为全书总结性篇章《拟挽歌辞三首其三》之后的《孤独老人》。画作本是书法家本人的抒怀之作,创作时间应在初秋,自古文人伤秋、悲秋之作不在少数,此画本是画家本人对晚年日常生活的一种情思寄托,置于陶渊明对生死观思考颇深的诗歌后面,必有编者的特殊用意。只是陶诗多有“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的 苍凉之感,又有“亲戚或余悲”“托体同山阿”的悲壮感叹。而画家却在闲适中流露出晚年生活清心寡欲,顺其自然的平实心态。画作插入此处略显牵强,后被编辑删除,应是考虑到有图不对文之嫌。由此可见,图文意思相左的现象在出版界出现司空见惯,此书能够考虑到诗歌的文体特点,选用风格相衬的书法作品作为插图,实属用心良苦,虽在删减上有些遗憾,却对经典解读鉴赏类图书如何处理插图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三、古诗词鉴赏图书出版源源不断,利弊何在
以文学经典之名,省去版权、版税等诸多出版环节,如永远不会枯竭的可印刷母版一般,古诗词作品及其鉴赏类图书出版成为国内图书出版的一道家常菜。近五年在大陆出版的以陶渊明作品评注、鉴赏、有声书、原作插图本等形式出版的主要古诗词鉴赏图书逾300种,宋以来刻书业的兴盛,尤其是宋刻元代递修本的出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来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图书印刷和出版的兴盛,才使得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从文化传承角度来讲,古诗词作品被多次印刷出版实在是一件幸事。但从出版质量和对古诗词本身的理解和鉴赏方面来说,是否存在对读者误导、诱导的可能,或者编者费尽心力,希望有全新的解读呈现给读者,却事与愿违?甚至现代图书出版依然存在脱讹不足、校对不严、标引不准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有效信息的传达?
我们评价古籍善本,一是要接近原作本身,二是要精勘精校精审,这是最基本的两个标准,其次才是精神思想层面的深度与广度。之于现代图书出版而言,尤其是对已流传千年的古诗词的鉴赏与出版,是否更应当以负责任的态度、贴近原著的忠实解读为基础,来生发对古典文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怀?中华书局出版的袁行霈的《陶渊明诗》评注,台北出版的叶嘉莹《好诗共欣赏: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家诗讲录》《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讲录》都是近年来涌现出的编辑制作精良的古诗词鉴赏类图书。此外,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牵头举办的全国首届陶渊明奖书法作品展也是以一种忠于诗歌审美情趣,旨在弘扬古诗词魅力的有益之举。
《读诗・陶渊明》在对原诗调侃式、个人化的解读中原本怀着对释道文化的崇敬,并想借此方式实现传统哲学思想的现代突围,由此引发我们对当下古诗词鉴赏类图书出版的思考,但这种通过品读来试图对古典诗歌注解进行二次创作的方式是否利于读者欣赏古典诗歌,并从中有所感悟与体会,恐怕只能交给我们的读者去判定。
注释
[1]梁红:《从郑樵〈图谱略〉透视其文献内涵及作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0。
作者:王彤宇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当时的大都城建康都是如此简陋,那么在浔阳郊区居住的陶渊明的生活环境也就显而易见了,不过,在这样的环境中依旧是充满自然化的,充分体现着农家生活的生机与乐趣,在这其中,陶渊明依旧怡然自乐。
陶渊明的居所是他个人的情感和灵魂的最佳依托和归宿陶渊明的居所以及周围的环境与他的个人形象是浑然一体的,是他个人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田园”对于陶渊明来说是他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吾庐”对于他自己来讲,是他个人的情感和灵魂的最佳依托和归宿,而且,通过他的诗中大量描写环境的方位词更是证明了陶渊明的“吾庐”是他看世界的参照起点和终点,更是他对自我和人生进行深入思考后自觉选择的象征性事物。陶渊明很热爱自己的家园,当他在外面碰得灰头土脸后回到这里,就像是鸟儿回到了旧林,池鱼回到了故源一样。他的心像这里的环境一样安静了,也安顿下来了。就像他的诗中所描述的:“启无他好?乐是幽居。(《答庞参军》其一)”、“斯晨斯夕,言息其庐。(《时运》其三)”、“众鸟欣有托,吴亦爱吾庐。(《读山海经》其一)”。可以明显地看出,这里是他人生朝思暮想的归宿,也是他的灵魂最惬意的居所。陶渊明的“吾庐”是他个人以及看世界的中心和原点正因为陶渊明的居所是他真正的人生意义和思想的体现,所以在他眼里所看的世界都是以他的“吾庐”为参照系和出发点的,并由此向周围东南西北各个方向辐射开来。“开荒南野际。(《归园田居》其一)”、“袭我春服,薄言东郊。(《时运》其一)”、“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寒云没西山(《岁暮和张常侍》)”、“东园之树。(《停云》)”、“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杂诗》其二)”、“蔼蔼堂前林。(《和郭主簿》其一)”、“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幽兰生前庭。(《饮酒》十七)”、“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拟古》其一)”、“青松在东园。(《饮酒》其八)”、“始雷发东隅。(《拟古》其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轩裳逝东崖(《杂诗》其十)、“昔欲居南村。(《移居》其一)”、“去岁家南里。(《与殷晋安别》)”、“种豆南山下。(《归园田居》其三)”……从其中简单的方位词的运用,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视角是从自己的屋子、田园、前堂为中心,到农田再到村庄以及更远的世界。所以说,他的“吾庐”是他个人看世界的中心和原点,也是他个人世界的中心和原点。
我们都不难看出统治阶级的意识可以影响在大背景下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方向,统治阶级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人民也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六朝士族们的庄园,就能够看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反映了当时的庄园经济的面貌。在当时,山川,山林,河湖并不是纯粹的属于自然,而是私人占有的,在《宋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山林川泽,皆为豪强所专,小民薪采渔钓,皆责税直。”这些豪绅士族们占有着广阔的自然,目的多是为了游玩、欣赏和娱乐。但是这样的一种庄园,感觉似乎是把自然给圈养在自己的庄园里,丝毫没有自然赋予人们的应有的怡情雅致,对于士族们来说恐怕这只是一种游戏场所而已,很难得到一种心灵的归宿感。但是仍然能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相对和谐。因为他们并没有破坏自然或者是企图征服自然。那么相比之下,已经沦为下层民众的陶渊明,他的“吾庐”以及其周边的一切的一切,则更像是实实在在的“家园”。在这个家园里,有地,有田,有林,虽然有竹篱笆围起来,给人感觉也是圈养了自然。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上面的分析中发现竹篱并不是与自然的一种阻隔,而是增添了一种曲折、一种美。他的家就在自然之中,他对自然开放,自然也对他开放。目遇成趣,目遇自然而成家。自然就是他的家园的一部分,不需要占有,而是天然如此。反而比世家大族们圈起来的庄园更加宽广。所以,他才没有单纯的描写自然,而是把自然与自己的生活、与自己的精神世界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写出一首又一首惬意而舒适的田园诗。根源就在于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而当时他的自然观正是普遍被大众所接受的自然观,即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和自然是和谐的。如果人们侵占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那么人们就一定不会满足自给自足,而是会向大自然索取更多的物质资源和财富,那么,自然经济占主导也就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共处的。
2.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吴书))
3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8.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0.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12.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1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1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1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
1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8.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盛开,据传赏菊及饮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
关键词:韩诗;阮籍;嵇康;陶渊明
韩(1159―1224),字仲止,号涧泉,江西上饶人。方回曾说:“上饶南渡以来,寓公曾茶山得吕紫薇诗法,传至嘉定中赵章泉、韩涧泉,正脉不绝。”。对于韩来说,魏晋易代、晋宋易代的历史似乎在自己的时代上演着,他希望借助具有相似历史背景的先贤的生活方式立命于这龙蛇皆变的黑暗现实。韩漉现存诗歌有2592首。,本文就其诗中常出现的魏晋历史人物意象进行分析。
一、阮籍、嵇康
阮籍(210一263),字嗣宗,魏晋文学家。《晋书・阮籍传》中记载:“籍容貌壤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他所生活的魏晋易代之际,政治十分黑暗,“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嵇康(224―263),字叔夜,谯郡钰(今安徽省淮北市)人,魏晋时期文学家,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表现了自己隐居不仕的思想。
韩沆诗中常提及嵇康和阮籍这两位诗人,在眼里阮籍和嵇康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是真操守的表现。如《约元立致道游龙井各以事辞》:
平生荒野处,谓可开笑口。筇杖兰桨外,忍复叹藜糗。春深西湖山,已落众人后。寻幽欲吟搜,载酒拼醉呕。今晨思一行,约友意复否。融融月穿楼,澹澹风动牖。放浪嵇阮流,不应独古有。
一次龙井之游却恰逢好友都因有事未能行,不过他并不懊恼,因为历史上阮籍、嵇康那豪放通脱的姿态,徜徉自然中的豪情给以了自己精神上的支持,这里漉是对阮籍、嵇康心胸性情上的自觉学习。
再如《五思》:
我思灵井幽,山围路高远。青山四面合,风声自回返。时携一樽酒,坐石至昏晚。岚光发深窦,翠色明绝嵫。荒寒集鹇鹧,渊澄见鲼鳃。年来事寸禄,扪心愧嵇阮。
在魏晋易代之际,阮籍、嵇康采取的是不合作的态度,因此正在宦途中的诗人面对自己所敬仰的二位名士不免生出愧意。韩漉自己同样身处混乱的现实中,以其真实心境应该隐居山林以保高洁情怀,可是韩有他自己现实的无奈:“独恨海潮边,恋禄赡儿女。”(《庆元己未二月戊子寄皖山隐翁史虎囊》)“岂不念放山,斗升聊自营。”(《阴雨》)
二、陶渊明
韩诗中对陶渊明的思想、诗歌有较频繁的涉及,甚至陶所爱的都成为其写作对象,可以说渊明是漉诗中重要的象征性符号。陶渊明曾写下了二十首《饮酒诗》,诗中对世道、人生进行思索,对渊明所思考的结果持肯定态度,如《读渊明饮酒诗》:
山水幽绝处,吾亦难为情。此道世莫讲,肯计身后名。徇名与逃名,俱若可怜生。百年能几何,大半宠辱惊。醒醉一昭彻,本来孰亏成。
诗中认为人生短促,应借酒享受人生才正确。不仅在观念上认同,在行动上也践行着渊明的隐居之举,如《馀干黄师求北窗诗》:
陶令一北窗,今古自无对。折腰岂为米,归采本非退。平生羲皇心,肯与时向背。当年五柳传,谁云闭关辈。子能知其然,此意要常在。渊明不吾欺,是中诚可爱。
陶渊明在《与子俨疏》中写道:“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龚斌注:“渊明北窗下自谓羲皇上人……体现出晋人任真自得的审美情趣。”韩沆十分珍视这份性情,自己也在几次出仕后归于涧上隐居著书。对于陶渊明的退隐,韩漉除了认为是其性情使然,还有更深刻的认知,这种认知因为自身的现实时代背景而更有感触,有诗为证:《读归去来词》:
彭泽非缘懒折腰,便如莲社也萧条。经邱寻壑归来事,醉眼兴亡日月飘。
关于渊明归隐原因,《归去来兮辞》的序中陶渊明有所交代:“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寻程氏妹丧于武昌……自免去职。”《晋书・陶潜传》记载:“均都督邮至县,吏日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韩认为陶渊明的归隐固然有性情使然、妹丧的事实,更深层次的是“醉眼兴亡日月飘”。陶渊明生活朝代的时代充满了黑暗、战乱,整个晋朝是一部完全的篡弑史,最后东晋的刘裕晋,建立“宋”。“处在这样的时代中,怎样才能保持住自己内心之中的一份平安,这是这位诗人所终生努力的……”韩漉所处的南宋又何尝不让他难以适从,于是他在陶渊明的身上和诗文中也同样体会到了隐居醉眼看兴亡的心情。
自从渊明独爱菊后,菊便成了花中之隐士,而对于菊的喜爱更是直接受到陶渊明影响,如《秋怀》:
小雨不肯晴,烟中犹霖霖。出门泥未干,枯柳弄微绿。皇皇欲何之,君子贵谨独。屋上幸有山,屋边亦种木。西风绕东篱,秋来更多菊。采撷升中堂,悠然兴自足。断弦尚何问,鸾胶有谁续。居今实思古,孜孜慕前躅。
重阳节的习俗简介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来相赠佩带的。
传承至今,重阳节已经演变成为了一个活动丰富、情趣盎然的佳节,各地人们通过登高、赏菊、喝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活动来欢度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
重阳节的起源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山东重阳节的习俗山东民间重阳节的习俗活动是吃花糕。花糕以面蒸做,双层中夹以枣栗之类果品,单层枣栗插于面上,有的还插上彩色小纸旗,谓“花糕旗”,有的上安两只面塑的羊,取重阳之象,谓“重阳花糕”。花糕既是节日食品,又是节日赠品,济南以东地区,重阳要给出嫁的女儿送花糕,胶东地区叫送糕;济南以北地区不仅送糕,而且还送秋冬应用的衣物;济南以西地区,尤其是邻近河北省的一些县市,重阳节要请女儿回娘家吃花糕,故有“女儿节”、“女节”之称。
重阳节是比较古老的一个节日了,所以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比较古老的习俗习惯。那么,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重阳节喝酒的风俗是怎么来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喝酒的风俗是怎么来的重阳佳节,我国有饮酒的传统习俗。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重阳节很早就有喝酒的习俗,但其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起于上古,由杜康创造,另一说是起于汉初,源自宫廷。但不论何种说法,将和酒紧密联系,并赋予文化内涵、影响深远的是晋代陶渊明。陶渊明一生酷爱和酒,他在《九日闲居》诗序中写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魏晋之后唐代也盛行饮酒。权德舆《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诗云:“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历代文人雅士喜好酒,这一方面和酒的健身功益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士大夫对人文风格的大力推崇有着紧密联系。
当然茱萸和并不是完全分开的,茱萸也可以吃,也可以插。如《梦梁录》云:“今世之以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为延寿客,姑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而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诗:“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可见除了饮酒之外还有簪的习俗,而茱萸除了可以插在头上之外还可以吃,也可以佩带于臂或用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等。这种习俗后来发展成各种变俗,如重阳节在门窗上挂枝叶或贴剪纸,或者把彩缯剪成茱萸、形状来相赠佩带等。
重阳节的起源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重阳节饮食文化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酒,吃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 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 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饮菊酒
,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瓣。汉代就已有了酒。魏时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