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实践总结范文

德育实践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实践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德育实践总结

第1篇:德育实践总结范文

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有赖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多尝试、多练习能使知识基础不断地扩大和加深。学生的知识越多、越牢固,产生兴趣的可能性就越大,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深入,兴趣也就越来越浓。本学段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在“听、说、读、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课外活动。特将进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活动。

如举行了“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古诗背诵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培养学生流利讲普通话的能力。就形式来说,组织FLASH故事会,即边动画,边讲故事,把语言和具体形象结合起来,增强直观效果。(主要是以“环保”为话题);如开展“每日论坛”活动,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内容不限,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当众表达的能力。

二、写作能力训练活动。

举行了“作文比赛”“课外读文”“剪报、辑报、办报”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还帮助学生巩固课内学习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如69班手抄报《语文小报》开辟字谜、文章病院、古诗欣赏、格言警句、优秀作文、读书方法等栏目。帮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分析、欣赏能力。

三、语文讲座活动。

用讲座的形式介绍一些有关的语文知识。举行了“语法讲座”、“标点趣话”、“阅读欣赏”、“怎样写话题作文”等活动。内容通俗、浅显,注意了趣味性,尽可能结合学生实际举例。

四、语文游艺活动。

举行了“成语接龙、给歇后语找尾巴、抓错别字俘虏”等活动。通过游艺活动为学生提供思维活动的材料,在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提供学生说话的机会,在有效的谈话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五、存在的问题:

第2篇:德育实践总结范文

高职教育 《建筑构造与识图》教学 技能培养 实践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应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展开教学,教学中应突出专业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将教学重点放到岗位所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建筑工程的相关名词、术语,掌握房屋的基本组成及其构造、建筑施工图识读等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的能力,同时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为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在《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学习过程中收获成果,作为授课教师应紧密围绕建筑工程行业需求,采用适合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探索在《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中实现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目标,改革教学

明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目标,“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针对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施工企业从事施工员、资料员、预算员等工作,且企业要求学生要具备识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利用专业知识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针对于培养学生不同的职业岗位能力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相应的教学模块,例如:民用建筑构造模块培养的是学生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构造的认知及综合素质能力;建筑工程图的识读模块对应培养学生的建筑工程图识读与应用能力,使得学生在工作中能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

为提高《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应摒弃“填鸭式”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灌输为手段的传统教学方法,强调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程资料和建筑实物,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营造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和环境,举办建筑模型比赛,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实践检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法选择,能力培养

教学内容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方法的参考依据。《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具有内容涉及面广、文字多、图多、应用性强等特点,讲课过程中就需要将板书、多媒体、现场观看、学生实践相结合。知识要点进行板书,教学课件以教材内容体系为框架,插入工程实践中典型的影像资料,针对高职学生对实践环节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理论课程学习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以实践观看和操作来掌握理论知识。

高职学生基础较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教学内容讲解的先后顺序有着重要的关联,教学中按照房屋建筑基本构造组成房屋建筑工程图的形成、识图步骤及识图方法的顺序,由浅入深,依次安排教学,最后以一套完整的施工图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学生就很容易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于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对于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采用讲授式,即复习旧课提出问题、激发思维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对于完成能力目标的教学,采用实践探索式,即提出问题、布置任务实景观察、收集资料小组讨论资源共享展示点评。

三、行业交流,适应岗位

教学过程始终与行业紧密联系,拉近课堂与工程现场的距离。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工地学习,以了解施工企业需求,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工程一线真正需要和最接近实际的知识。

组织学生到建筑工地参观现场、参与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通过校内、校外的岗位综合实训,将专业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岗位能力的基本训练,毕业后具备了岗位工作能力,能够较快较好的融入工作中。

在授课过程中,先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然后让学生带着所学的知识到施工现场进行验证,并结合工程实践进行现场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了本校新校区在建房屋工程作为教学实例,如当讲解楼板时,课堂上介绍了楼板的类型、楼地层的防水等内容,然后把学生带到工地,让大家观察新建教学楼的楼板类型、防水的做法;讲授识图部分内容的时候,先给同学们看教学楼图纸,然后带领学生到现场观看,学生在现场观看的同时和施工人员交流学习。聘请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通过与行业专家进行交流,可更加深刻地领会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及学习的重点。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实例、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应加强“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并应掌握建筑行业的最新动态,能够通过授课、实训,使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这样才能在《建筑与识图》课程教学中,较好地实施对学生专业素养、职业技能的培养。

笔者在《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上所述教学观念的实践,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入,建筑行业的日新月异,还需要对《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不断地探索,培养出能适应建筑行业岗位需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张明军.建筑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成功(教育),2012,(12).

第3篇:德育实践总结范文

1、90年代初的献“五心”活动。衷心献给事业,诚心献给同事,爱心献给学生,放心献给家长,专心献给自己。历时三年多的时间,涌现出方淑玲、李世兰等典型和全国劳模关英霞。

2、90年代后期结合全市塑形工程对老师重点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涌现出十佳教师、十佳校长李秀华等典型。

3、20世纪初开始的“三树两做”活动。

4、20*年开始的“阳光师德三步曲”。(阳光师德感召我、阳光师德伴我行、阳光师德我引领三步)。

5、20*年强调师德建设新突破,开展“智慧好办法”的积累活动,效果不错。

6、20*年新时期师德内涵的研究:从智慧班主任入手,做了细致思考,确定爱的力量,做智慧型教师,培养创新精神,形成教育的个性风格,强调德技双馨。体现在爱的力量,智慧积累和教育个性风格三个板块;

3月24日在市师德建设年动员会上只展示了第一板块《师爱的力量》。

二、经过一系列活动,在年前年后的调研讨论中研究出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形成问题

1、独生子女教育问题。

2、社会环境影响使教育过程中师德引领不充分。金钱、虚荣心的诱惑,优秀典型树的少。

(二)教师方面

1、职业倦怠:表现在不紧张、不规范、自我约束力不强,不求上进。

2、教育界本身对师德的思考不足,教书匠的现象严重。(教师补课现象:只教书,没有育人)

三、综合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师德建设问题重点应该关注教师个体单位的发展,也就是每个人的发展。培养教师的专业个性,挖掘师爱的本能,丰厚师德底蕴。确立了*区教育局2009年工作重点:关注教师个体单位的发展,培养教师专业个性成长,挖掘师爱的本能,丰厚师德底蕴。

四、结合师德建设年方案,联系区实际情况制定并下发了《*区2009年师德建设暨“岗位明星”评比活动方案》文件。(解读此文件)其实,为了更好的落实师德建设工作,在准备之冬就下发了《*区教师师德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和《*区教师师德考核评价暂行标准》两个文件。3月18日进行了各校网站评比,网站中的教师风采,德育之窗等栏目为师德工作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各校网站与*区政府网、*区教育局网都进行了连接。

(一)确定此方案的三个优点。

1、主任、班主任(低段、高段)、科任四岗评选,使每位教师都参与。

2、要求各校结合学校全面管理来落实活动方案,使师德建设好操作,既有校级明星、又有区级明星。

3、四个岗更好的促进了教师专业个性的成长,形成教师教育上的个性风格。

(二)实施渠道:

1、通过考核手段、重点以学校考核评比为准。

2、通过全区评选机制,激励教师德技同进,树立典型。3、通过社会督评,加强行风政风建设,办人民满意学校。

第4篇:德育实践总结范文

一、研究课题的确定

确定研究方向、选择课题和定下具体的题目是我们在开始进行课题研究时首先碰到的问题。教学研究一般性的课题可以来源于个人的(教学)实践或兴趣,也可以产生于阅读研究资料和报告特别是教学研究报告的过程中。当然,有些研究问题是在阅读有关研究资料时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而萌发产生的(Sliger & Shoharmy,1997; Nunan,1992)。

笔者在2007至2010年带领英语教研组的部分老师开展了“档案袋评价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应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获得了梅州市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在开始确定课题时,笔者与自己的团队首先确定我们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阅读教学),接着我们认真讨论了在阅读教学中碰到的难题,并认真记录进课题研究电子档案。随后,我们翻阅了2001-2006年中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的核心期刊(如《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等),了解国内外阅读教学研究的现状(笔者经验:可以先翻看期刊目录,只对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详读)。笔者与大家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最终选取了阅读档案袋评价方面的研究。档案袋评价于1995年已经盛行于美国语言教育,主要运用于写作教学。2000年左右引入到中国教学领域,2005年在国内已经有了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也主要运用于写作教学。部分教育专家与老师已经把此种评价方式运用于阅读教学(包括语文与英语),并取得部分研究成果。但是档案袋评价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在山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是少之又少。因此笔者认为这是课题研究的绝佳切入口,并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所以确定了研究方向以及研究课题的具体题目——“档案袋评价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应研究”(立足于山区英语阅读教学的实况)。

二、数据收集几个要注意的问题

如果说问题的提出、研究题目的确定在课题研究开始时起了关键作用的话,数据的收集则是课题研究具体操作的过程,它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需要我们全面考虑、精心设计,以保证研究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强的说服力。在使用不同研究方法去收集数据时,我们对以下的几个问题都要处理好,它们是:受试的选取,自变量、因变量的确定,无关变量的控制,实验组和对比组的建立。

受试是研究的对象。在笔者主持的课题中,我们的研究对象是自己的学生(两个班级的学生,最好是平衡班)。变量指的是在课题研究中变化的事物,如:学生的英语能力会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他们的英语能力就是一个变量。变量中,一种称之为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另一种称为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自变量是受试接触的变量,也称为刺激变量或输入。因变量是随着一个或多个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或受影响的变量,也称为反映变量或输出变量。在笔者与团队研究的课题中,自变量是采用不同的阅读评价方式:实验班采用阅读档案袋评价方式,对照班采用传统的阅读考测的评价方式。因变量是实验班的受试能否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包括英语阅读兴趣、掌握科学的英语阅读技巧、阅读档案袋评价对学生反思与合作能力的影响、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等。无关变量是我们在实验中必须控制好的变量,目的是保证实验有效,方便我们观察实验中的两个变量(自变量以及因变量)。在此次课题研究中,我们必须控制好的无关变量是保证试验班以及对照班的学生阅读水平相当,采用相同的教学材料、教学方式等,唯一不同是阅读评价方式。只有在控制好无关变量的条件下,认真观察自变量以及因变量的关系,得出实验的因果关系,才能使实验具有一定意义。在此,笔者提醒各位老师:不管实验的结果是与开始的研究设定一致还是存在不同,只要遵循了实验的过程,努力处理好无关变量,详细记录自变量以及因变量的关系,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成功的研究。

三、研究的设定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条件来决定研究的设计。一般中学课题研究采用四种研究方式,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和实验法。观察法指研究者对教师或学习者在教与学中所采取的方法、策略和教与学的行为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是一种使用问卷或谈话的方式获取数据和信息来决定被调查者的知识或信息、意见、态度、爱好等问题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是研究人员深入了解、调查一个案例,从中较集中地研究教与学过程中某些行为、现象和有关联的各方面因素的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进行实验的目的是探讨变量间的关系。在实验中,研究者创造或改变一些条件,同时控制另一些条件,以引起探求现象的发生,达到研究一些变量关系的目的。

在此次课题研究中,笔者与团队成员主要采用实验法。对实验班以及对照班的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进行了(实验)前后测,取得相关数据:实验前,两个班英语阅读成绩的对比情况;实验后,两个班英语阅读成绩的对比情况。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得出此研究的量性分析结果。为了进一步补充说明实验的效果,笔者还配合使用了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以及学生座谈。问卷调查主要研究实验法无法得出的研究成果,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技巧的提高、反思与合作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所得的结果也转化成数据,通过SPSS(16.0)进行统计,对研究结果进行补充说明。同时,笔者还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座谈,对座谈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作为质性分析材料。结合量性分析结果(数据)与质性分析结果(座谈的笔录),笔者成功地完成了此次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保证了研究成果的信度以及效度。

四、实验结果的表述

第5篇:德育实践总结范文

(一)党政领导把学生工作放在党政工作的重要位置

由于思想认识到位,学院党政高度重视,始终把学生工作作为党政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多次在学院的重要会议和专题研究工作中,党政领导都要求全院教职工一定要打破“学生工作只是政工队伍的事”的思维,树立“凡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都要大力支持,都要积极参与”的思想,号召全院教职工齐心协力做好学生工作。为此,学院每学期都要专门召开学生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学生工作,探讨、安排和部署学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切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二)促进融合,凝聚人心,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

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促进融合、凝聚人心”工作,通过教职工座谈谈心交流会和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活动,增进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帮助全院师生了解学院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及文化内涵等,促进全院师生的真正融合,凝聚了广大师生的心。

首先,学院党政领导积极参与学生工作,每学期,学院党委书记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都要分别与各年级各班集中交流,以及通过个别谈心、交朋友等方式对学生的做人、学习及社会实践进行指导。其次,学院党政专门召集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召开专题茶话会,激励学生抓紧时间,勤奋学习,争取继续深造的机会,考研学生积极畅谈自己的感受,与到会教师交流考研的各项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再次,在每次全院教职工大会上,对专任教师,学院都强调要求他们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引导学生努力提高知识素养,不断提升道德品质。最后,学院行政人员对学生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大家用“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为各项学生工作提供热情的服务和优良的后勤支持,切实为广大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在整个学院切切实实感受到家的温馨,激发学生对学院的热爱,自觉参与和构建温馨、团结、友爱的学院氛围,以真正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

(三)从经费上给与充分保证,为学生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学院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从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上对学生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为学生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在硬件设施上,学院为学生工作提供了优越的办公条件,不仅有良好的办公条件,还设立了方便辅导员与学生谈心的学生谈话室、办公设备齐全的学生活动室、学生工作电脑、演讲台、周末活动舞台、音响设备等等,总共投入经费共计15万余元。

二、抓住重点,突出特色,狠抓学生的教育、培养和管理

(一)狠抓学风建设

首先,以狠抓英语学习为抓手,营造“赶、学、比、帮、超”的浓郁学习氛围。学院要求学生每天早晨7:20到教室上早自习,学习英语。每学期,学院都要组织英语四级模拟考试,对通过考试的同学张榜公布,对成绩优秀的同学表彰鼓励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以兴趣小组为依托开展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凡学院、年级、班级的大型活动鼓励用中英文主持,用中英双语宣传。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同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其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立足专业学习,营造学术氛围,激发科研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学院学生工作的着力点之一。学院鼓励并积极组织学生围绕自己所学专业进行各种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学术论文。

再次,全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学院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聘请外籍教师为学生教授专业课,还多次举办富布赖特专家讲座,并借全国心理学年会在学校召开之际,学院联合心理学院邀请了国内多名著名学者举行了系列学术报告,浓厚学术氛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和环境。

(二)狠抓学生行为规范

学院严格执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西南大学学生校园文明行为规范》等规定,并制定了详细的《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学生行为规范》和《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学生行为规范实施细则》。同时,学院制定有全面的考核制度,并将考核得分记入学生综合测评成绩以作为学年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严格的量化考核机制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约束和监督作用,增强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学习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狠抓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1、认真开展“X×2实践活动”。“X×2实践活动”是一项凡是学院学生都必须参加的旨在提高学生社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X表示若干活动形式,如:擦鞋、卖报、销售、服务、文秘、管理、编辑、教师等,2表示活动每年应在两次以上。X×2实践活动的持续开展,促使学生走进社会,认识自我,锻炼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劳动,珍惜大学的学习生活。

2、坚持“周末文化广场”活动。每个周末,学院要求学生以班级、兴趣小组等为单位在学院广场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如文娱晚会、演讲赛、辩论赛等。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展现个人和班级的风采,提高团队凝聚力。

第6篇:德育实践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预习;实践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29-01

本文就是作者将近两三年在布置预习题的实践中的体会进行的总结,希望能与正在致力于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同行们进行交流,同时也希望能藉此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各学校进一步规范了办学,课堂有效教学成为当前学校和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的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预习可在课堂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教师可能会在课堂上浪费较多的时间在一些本来可以不讲或简讲的问题上。那么如何使预习更有效呢?关键在于教师课前布置的预习题的有效性上。我们学校近几年一直在进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探索,每堂新课前都要布置预习题让学生先预习再上课,下面就将我这两三年在布置预习题的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预习题应提前一天布置给学生

记得当初在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时,他们是将预习题当堂布置给学生,并且专门安排一堂“预习课”用于完成预习课,我们也曾经模仿过,但是在现在的教育形式下实际课时减少了很多,这样做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我粗略估算了一下,物理教材课时和上级规定的初中物理学科课时数,一堂新课配一堂巩固练习课已经很紧张了,绝对不可能再有时间安排在课堂上预习。提前一天布置预习题既可以弥补新课前的作业空缺,又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预习,可谓一举两得。

二、预习题的量不宜过多

初中物理每节新课的内容本来就不多,预习题只要能起到预习重点内容的目的就行,所以也不宜过多。当然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业多了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会为了完成任务写上就行而不是认真去预习,预习效果会大打折扣。我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只布置六条预习题,每条预习题少的只有几个字多的也就二三十字,只要能起到引导预习任务就行。为什么布置六条预习题呢?因为我们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了六个合作学习小组,一个小组内学习能力好中差的都有,六个问题正好可以随机分配给一个小组来展示回答,这也是我们学校自主合作学习的一部分。而且我的预习题是让学生自己抄写在作业本上的,字多了抄写困难,这样既节约了成本便于操作,又便于学生保存。

三、预习题的问题设置要有层次性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解决问题的层次也不同。预习题的问题既要考虑一些基础差的学生通过书本能直接找到问题答案,让这部分学生也体会到成就感,也要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思维得到锻炼,提一些有价值的思考题。比如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动能我出了一条预习题“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具有能量?运动的物体有能量吗?为什么?请结合日常生活事例说明。”其中“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具有能量?运动的物体有能量吗?”这两个问题即使不理解也能从书上找到现成的答案,是给所有学生做的,而“为什么?请结合日常生活事例说明。”

这两个问题是在理解前面概念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的回答,如果能回答出来说明学生经过了思考理解了,满足了对优秀学生思维的培养。

四、要让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掌握大部分的知识点

其实初中物理的大部分知识点对于中等以上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讲,通过看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们需要引导,这就要发挥预习题的作用了。预习题的问题要涵盖一节新课的大部分知识点,要让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掌握基本知识点,不懂的问题再通过课堂上小组内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还有各小组问的展示交流再解决掉一部分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还有老师的点拨指导。现在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预习题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而且预习题是经过老师精心设计的,有较好的学习导向作用。

五、物理实验如何布置预习题

物理实验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常识小实验,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就可以做的实验,比如第十二章第四节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中有一个弯折铁丝小实验,根据它布置了一条预习题“找一根铁丝反复弯折,摸弯折处有何感觉,说明这个现象的原理?”学生可以回家做,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回答,这样的预习题比较容易出。还有一类实验必须要动用到学校实验室的器材才能做的实验,比如研究燃料热值的实验的过程和结论,以前这类实验的预习我们是放在课堂上边做实验边完成的。现在课堂上时间不允许,要求所有预习题在课前完成。

通过阅读课本实验的叙述,再完成布置的预习题,这样就是不做实验也对实验的过程基本了解了,而且通过课堂上展示回答问题后再做实验,绝对事半功倍。对实验结论的预习可设计成对结论的猜想,比如对这个实验结论的预习“你猜想以上实验的现象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在没做实验时就问“实验现象是什么”好像不太合适,而如果改成猜想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预习思考先做个假设,再通过课堂实验去验证,也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这比以前学生思维直接跟着实验走,把物理实验当走形式的教法,对学生的思维锻炼要好很多。

六、预习效果如何检测

第7篇:德育实践总结范文

科室是构成医院的一个细胞,也是维护医院稳定发展大局的基础,医院的整体和谐取决于医院内部每一个科室的和谐,我们为创建和谐科室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我们已经看到,创建和谐社会正在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和人们的共同愿望,可见和谐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而我院从企业分离后正面临经营艰难、机制变革、人才匮乏等困境,在生存发展的紧要关头,构建一个和谐向上、稳定发展的局面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工作和谐。工作中最多的问题出在医患关系上,因为患者的自主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而医院相应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与患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积极融洽的医患关系?

首先我们从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入手:病人来到医院,最基本的要求是大夫能看好病,护士能扎好针,所以狠抓业务查房、苦练输液技术等基本功训练就成为我们的头等任务。为此,主任护士长以身作则,除了完成繁杂的行政管理工作,还有医院定期举办的下乡、义诊等公益活动外,不管多忙多累,主任始终坚持每天亲自查房,节假日也从不例外;带领大家严格按照查房标准,有针对性的分析疑难病例,认真讨论治疗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查房督促大家工作再累不能忘记业务学习,工作再忙也要把科里每一位病人的情况装在心里。

我们的护理队伍在护士长带领下,勤勉敬业,对辛苦琐碎的护理工作充满了难能可贵的热情和激情:每次输液,大家都要仔仔细细的查看血管,确保一针见血,尽量不让病人多受一点罪,护士王香领积极进取,今年4月份代表我院参加市卫生局护理技能大赛并获得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每次健康宣教,特别是对待年龄大的耳背老人,我们总要坐在床旁拉着老人的手温言细语,使老人家们感受到一种亲切的关爱;并且这种关爱是实实在在的,就象儿女对待自己的父母。曾经有一位80多岁的老师傅,护士马艳芬巡视病房时发现他大汗淋漓的躺在床上,痛苦不语,经询问得知,老人的家人不在身边,解不出大便又不好意思对护士说,小马听后二话没说,帮助老人用手一点一点的抠出大便,解决了老人的难言之苦,使老人感动异常。

二是思想和谐。虽然科里的同志们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迥异的教育背景,个人的目标、价值观、个性和工作态度更是千差万别,但是大家能够努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做好医院科室的宣传营销工作,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感情基础——那就是热爱自己的医院、热爱自己的科室。比如席晓华大夫,在自己业余的朋友交往过程中,始终不忘宣传医院和科室,最终说服朋友来院治疗,结果我院的服务和医疗效果令朋友十分满意,一传十,十传百,相继有好几位朋友的朋友来到我院。还有护士郑秀花,竟然把自己热爱医院的感情“传染”给了全家,特别是她家老爷子,自从在我院治疗一段时期后,俨然成了医院的义务宣传员,逢人就说市中心医院好。2010年,科里的病床使用率最高达到80%,收到病人的感谢信、字画共计  件。这些现象充分印证了一句古老格言:人心齐,泰山移,更说明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注重沟通。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病人或家属对医务人员产生误解源于医患间医疗信息的不对称,因此我们科室始终把与病人的充分沟通作为治疗环节的重要内容。为此,科里不仅对医患、护患沟通的内容和方式做出了具体规定,而且主任还经常把她所掌握的心理技巧无一保留的与大家分享,科里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和沟通效果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赵满荣大夫,她不仅擅长沟通,最重要的是她肯于去用心沟通,甚至做到上门回访病人,让病人和家属非常感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在病人中的口碑格外的好。用一位病人的话说就是:以前在别的医院住院,从来都是病人追着大夫说病情,好不容易逢到主任医师查房,病人的话还没说完主任就走了。可在这儿,大夫们每天早上一来,第一件事就是到病床前看望病人;主任每次查房都要和每位病人亲切交谈,我们大家都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

在以满足患者需求为第一、注重沟通的科室氛围影响下,干部病房的医务人员都十分讲究沟通的技巧和方式。让护士赵玉霞记忆最深的是一位糖尿病患者武桂林老人,虽然因为病情严重,医护人员已回天无力,但是始终默默陪伴在老人身边;老人辞世后,赵玉霞认真的替老人擦洗身体、更换衣服,她的平和细致一方面让心情沉痛的家属得到了最大的安慰,另一方面也给予大家很多启示——原来沟通有时候并不需要语言的表达……

许多干部病房的病人出院后对科里热情关爱的气氛和医护人员的认真敬业交口称赞,主动把这种感受讲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最多的一人曾影响5名同事前来我院就医。面对病人如此赞誉,我们医护人员更多的是报以欣慰的微笑,因为我们的真心付出得到了病人的理解和认可,这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奖励和赞赏;同时对病人提出的意见,我们热切关注,想方设法改善不足,争取病人的满意和谅解。

四是关系和谐。俗话说,心平气顺好办事。相当一部分人到单位来上班,可以不图高工资,可以不图高福利待遇,但是科室小集体的宽松气氛、融洽关系却是每个人心情愉快的催化剂。干部病房老中青三代人共处,年龄的差异带来了观念的差异,但是密切配合、紧密合作的集体观念正在不断加强,科内尊敬老同志,关心新同志的良好风气也在逐步形成。在这个过程中,齐主任作为一位业务纯熟的老主任,不仅主动配合新主任积极开展工作,而且充分发挥老同志传、帮、带的作用,在科里树立了一个作风正、业务精的好榜样。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看来,科里的同志朝夕相处,大家不仅是工作上的亲密搭档,更是分享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好朋友,所以理应做到互相关心、相互信任理解。因此史主任在安排下乡任务时,从不“放过”自己,虽然她承担着远比别人多的行政管理任务和经营压力,经常为此加班加点,放弃休息;护士长阑尾炎术后,大家劝她多休息休息,可她还是牵挂大家,牵挂病人,没几天就上班了;还有宋巧大夫,正处在怀孕的准备期,而且晕车严重,可知道同事参加120急救培训有困难时主动提出替换……

还有的一些感人的事迹就不一一阐述了,总而言之,我们会再接再厉,把医务工作做的更加出色。

推荐同主题文章相关于:关于怎样构建和谐科室的工作总结

第8篇:德育实践总结范文

一、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初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首先要求学校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国内外任何一所特色学校,都有一种自己的理念支配办学。学校自己的教育理念从哪里来?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和灵魂,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提出并阐释学校的核心理念,从而形成学校共同体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

2.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要明确特色和特长的关系。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个性,有个性才能有特色,但特色不是偏科,也不只是特长。特长是指特有的专长,主要指专有技术的特长,而特色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而且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概念。

3.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最终要呈现一种整体独特的文化风格。特色的形成不是单一的过程,而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涉及学校方方面面的文化。学校文化既可以成为学校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培育学校特色的氛围与环境。学校整体独特的文化风格的形成,应该是学校特色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比如校本课程《写字》,它不是简单的写字方法和写字技能的训练,它更是一种“立字立人”的教育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教育文化的集中体现;再比如校本课程《诗歌原创》,把最能焕发纯洁童心与人性光辉的“诗歌”,引入课堂并形成课程,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编诗报、成立诗社、组织赛诗会,让学生读诗、写诗、研究诗,全校形成了一种如诗歌一样美好的文化氛围。这种真正贴近儿童心灵并为儿童终身成长奠基的课程,应该是最理想而又最富生机、最具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中,要强化几点意识

1.强化“课程”意识,把校本课程开发引向深入。课程是学校的核心要素,所有的教育改革最后都要落实在课程上。什么是课程?广义上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就为课程,通常来说,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总称为课程。

这里说的“课程意识”有三方面意思:一是课程是连续的、按一定的计划实施的、系统性的工程,它涉及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方面面,某一项课外活动、某一节课、某一次教育行为可能做得很有成效,但不能称其为课程;二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课程”不仅是个名词,更要把它当成一个动词看待,即任何课程开发方案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实施活动才能体现或实现,校本教材不等于校本课程,任何教材只有落实在课堂、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才有意义;三是课程是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具有生成性,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2.强化“校本”意识,把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校本”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强调从学校实际出发,强调尊重学校差异、给学校一个自己发展的空间。如果校本课程开发离开了学校具体的教育情境,脱离本校实际闭门造车或东施效颦,只为了应付形式、做表面文章,只能是劳民伤财,没有什么意义可言。只有立足校本,根据本校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发出的校本课程,才能落到实处。

比如前几年很多学校都进行《古诗词诵读》的开发,但因为不是每所学校都能真正从“校本”出发,所以有些学校只能中途搁浅。学校只有自己的实施理念,有校本化的延伸和拓展,校本课程才会有生命力,课程实施才会有明显的成效。

3.强化“文化”意识,把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特色发展整合起来。文化与教育息息相关。抛开文化,无法理解教育;抛开教育,文化也无法存在与发展。学校的发展实质就是文化的进化现象。“一流学校靠文化,二流学校靠管理”,学校的发展和竞争力只有在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才能有优势。而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最应该具有文化特色的因素,只有建设出其影响力来,才能使学校形成一种文化的力量,实现其发展目标。美国教育家伯尔凯指出:“一个办得有特色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著称,这个文化要有一个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将教师和学生纳入导致成功的教育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意识是一种大的发展观,我们必须把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放在促进学校文化形成与学校特色发展上。只有在追求特色课程的建设中,以特色课程促进特色学校的构建、促进特色文化的构建,才能不负我们肩负的文化传承的使命。

三、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出三点建议

1.主题引领,实现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发展的整合。可根据区域及学校具体情况,确立“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主题,使各校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这一指导思想,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科学、有序向前发展。

2.课题牵动,实现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科研的整合。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在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实施过程中,必然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把问题转化为课题进行研究,并通过课题研讨会等形式,使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科研有机结合、使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才能真正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使课程开发工作落到实处。

3.评估促进,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检查、评价与指导的整合。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通过评估,不仅可以发现和解决学校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总结学校好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同时带动了其他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现资源共享。

第9篇:德育实践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城空间 综合英语微课设计

一、高校综合英语网络教学现状院

1.没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虽然基于在全国大学英语课程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遍推广,教育部启动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新世纪网络课程”,“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举措大大促进了数字校园,网络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与现有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但绝大多数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记录和回放。

尽管教师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往往只重形式,轻内容,还停留在老师说,学生听,语言教学,而不是能力培养。此外,由于教学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自主学习能力差,大部分的学生,对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力缺乏,不会就网络教学内容的安排自己的学习,不知道什么时候学,学什么,如何学习,直接导致学习效率低和学习差。。

2. 教师对学生网络学习监督不到位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进行完全自主性的学习,网络测试的时间、进度也由学生自己掌控。教师往往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不需要监管,因此,只在开学或期末时登陆网络教学平台,收集单元测试成绩,平时则对学生的网络学习进度及情况不闻不问。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样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上网学习的情况缺少必要的检查与管理,对学习成效没有评估,学生学习看不到效果,缺乏学习动力,最后导致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态度日趋漠然,直到反感、抵触。

二、基于世界大学城的综合英语微课设计

1.背景介绍

世界大学城是一个虚拟的城市,是Web2.0,使用SNS,博客,RSS,WIKI,等为核心,基于六度分离理论,XML,Ajax等理论和技术设计,互动的网络远程教育的核心,远程学习的聚集,一个视频共享,视频广播,社会各界朋友,电子互动教室,在线学习,在线考试,即时通讯,博客,播客,博客和其他功能的虚拟和真实的大学社区平台。同时,它是高质量的数字资源建设为载体,作为课程的主要形式,辅以物质资源共享库。世界大学城网络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服务、覆盖各类学校、以个人空间为基础的实名制、开放的网络学习互动交流平台。它既是教师的教学窗口,又是学生的学习天地。

这种世界大学城的空间平台给微课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任课教师可以在网络课堂上传微课程及其配套资源,学生可以下载或在线学习微课程。同时,借助网络课堂,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可以通过网络课堂栏目下的作业系统进行在线练习和在线测试,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情况进行监测,并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2.微课教学模式设计

(1) 课前自主学习。为了支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教学,课前,根据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各单元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任务,使用思维导图,对教学内容完整的微类地图,然后分别记录到相应的几个片段教学视频微类地图的每个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他们的新知识。例如,在写作任务的情况。课前老师,完成了两个三视频写记录,这些视频到空中课堂,学生可以下载或在线观看。同时,为了配合视频资源,我们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的视频内容,和自我测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的网络课堂栏目,相互讨论学习内容,交流学习的经验与启示。当然也可以把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实时交互,完成自己对写作的知识建构。

(2)课上合作学习。因此,微课程教学,我们鼓励学生提前学习视频材料,为了实现个性化教学与自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在某些情况下,获得的知识,通过与外部交流和内部协商实现。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热烈的讨论,教师不再是单一的信息传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引领者与指导者,完成了从单向到双向的信息输出的意义建构的转变,课堂气氛的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