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内部培训范文

企业内部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内部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内部培训

第1篇:企业内部培训范文

这个学员一提出这样观点,马上引起学员们议论。其中,有的学员反对这种观点,觉得企业内部培训师就应该无私奉献自己的技术和能力,与企业共同成长。

当我听到“教了徒弟,饿了师傅”这样观点表达时,如何进行解释这种状况呢?

首先,我肯定地赞同学员能够在企业内部培训会上提出这样的观点,因为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相当多的企业内部培训师都存在这样的忧虑。毕竟,在企业内部,作为师徒关系,一旦与经济利益挂钩,还是有利害冲突的。这位学员能够代表相当部分学员反映自己真实想法,说的是真话、老实话,值得肯定。尤其作为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很多技术是独门绝技,更是自己所在岗位的看家本领,就如武林中各个门派的看家武功,一旦外传或者被学,就意味着这个门派在武林中失去应有的地位。作为技术人员,这种担忧和顾虑是很正常的。

当然,我也很赞同能够学员提到,作为培训师,就应该无私奉献自己的技术、无私奉献自己的水平。不过,这种人毕竟是少数,而且能够长期坚持无私奉献的人更是深凤毛麟角。

其次,我就表达了一个观点,关于小人和君子。孔子曰:“君子予于义,小人予于利。”社会上经常有一种不太符合实际的观点,那就是喜欢把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小人,另外一种是君子。我觉得这并不太准确,也不符合实际。在这个社会上,君子是有的,小人也是有的,但完全是君子,完全是小人的,也毕竟是少数。而绝大多数人都是君子和小人的混合体。怎么理解呢?比如,我们有的时候,会表现出非常大度,这个时候体现的是君子风范。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变得面目狰狞,此时,我们变成了小人。也就是说,对于普通人而言,都是君子和小人的混合体。因此,以小人看待他人,那是有点偏颇了。

第三,对于培训师而言,应该有一种奉献精神。奉献什么呢?任何一种知识,任何一种技术,死守不放,意味着是停滞不前,意味着是原地踏步。我们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社会把自己淘汰,而是自己把自己淘汰。这种淘汰的原因就是一种态度,一种格局,一种做事风格。其实,任何知识,通过共享,通过交流,是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成长的。有一个哲人说过,两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两个人互相交换思想,每个人就能拥有两个思想。思想有倍增效用,让彼此共同成长。

何况,很多时候,技术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而解决问题方式的背后,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才是最为关键的。比如,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卖钢化玻璃的营销冠军在分享自己之所以能够成为营销冠军,原因就是拿着锤子在客户当面砸钢化玻璃。第二年,这位营销冠军还是成为营销冠军,大家对此很是不理解。因为大家都学着他的方法做推销。可是,第二年,大家并不知道,这位营销冠军是拿着锤子让客户自己去砸钢化玻璃。也许只是一种细微的变化,背后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一种超前的思维方式。这才是一个人之所以走在前列的根本原因。作为企业内部培训师,我们不仅要舍得送别人“鱼”,那就是教给别人技术,而且需要建立一种“渔”,那就是让自己和别人同时都能获得更多技术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的保持自己永远不会被社会淘汰。

第2篇:企业内部培训范文

企业培训师的主要职责是对企业员工的上岗、新技术深造、企业文化的传承等方面进行引导,并同时负责整个培训的统筹、协调、实施、跟进、评估等具体工作流程的设计和再造。

在我国,培训师是一个新兴行业,它为我国培训市场的规范化、企业培训效果的提升、培训理念的转变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培训业发展与欧美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目前仍没有成熟的培训师资格认定制度,专业化程度也有所欠缺。

本文主要关注的是企业内部培训师。企业内部培训师一般是兼职讲师,由企业中富有经验的、有良好的专业技能或管理技能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构成。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管理能力以及相关知识的传承,都有赖于内部培训师扮演传授者与沟通者的角色。

二、企业内部培训师的优势

(一)提高培训效益

企业和员工都希望能在培训方面有更大投入,现今很多企业都把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的某些项目外包。培训外包作为培训和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培训项目外包和充分利用内部培训资源相比,后者的效益可能更高。

从培训成本来说,培训所包含的直接成本中大部分是培训师的课酬支出,而内部培训师由企业内部开发和管理,来自企业内部员工,其培训费用一般远低于市场同类培训。

从培训效果来说,在业务知识和技能的适用性和针对性的把握上,内部培训师往往优于外部培训师。他们对企业文化、管理体制更为熟悉,能够针对企业特点量身定做培训方案。

(二)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

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员工具有相对应的素质和能力,还需要考虑未来企业的发展。因此,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来自企业内部的培训师往往是某个方面具有较好基础和经验的专业人才,通过培训企业内部学员,并与相对应的项目、人才建设相结合,将能快速而有效地推进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营造企业学习氛围,实现经验的积累和传承

内部培训师可以有效带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企业氛围,同时,通过内部培训师的总结、提炼,进而开发相应的课程,对员工进行培训,能够有效地将企业的能力和经验进行固化,且易于实现这种能力和经验的积累和传承。当企业员工尤其是骨干员工离职,或关键人物的晋升和调动发生时,内部培训师可以帮助企业员工有效原有团队缺失相应的能力、经验的问题。

三、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

(一)队伍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培训的方式和主题,应该有不同的侧重。张雄(2012)提出,成熟期的企业在管理上较为成熟,能够定期对各种人才队伍进行培训,同时也拥有内部培训师队伍的管理能力。万希(2010)提出,内部培训师队伍适宜在企业规模大、分支机构多、标准化要求高、行业特征明显的企业内部建设。

(二)制度与规划

在建设内部培训师队伍之前,为了使企业内部培训更加有效,要有一定的制度规范,明确培训师的权利与义务、培训师的授课管理、培训师的评优标准及绩效考核、培训师授课资格认证、培训师的晋升通道等。

而队伍建设的规划也是一个重要部分,需要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确定人才发展规划,进而确定内部培训师队伍的发展目标、策略和实施方案。主要包括:队伍建设的目标、内部培训师需求与供给分析、队伍建设的实施步骤、实施方案和评估措施。

(三)内部培训师的选拔

内部培训师的选拔应具备一定的标准。一般来说,内部培训师优先从有一定的从业年限,在某一领域具有深厚的专业积累,且业绩表现优秀的员工中选拔。此外候选人需要热心于培训师的职业,愿意承担内部培训师的责任并且具有作为内部培训师的潜质,包括演讲能力、课程开发的经验和能力等等。万希提出,应该选拔具有讲课热情、具备一定授课基础的员工来担任企业内部培训师,比如企业内部的各层管理干部和各种专业的骨干员工及科研人员。

内部培训师的选拔程序应有一定的规范性,主要包括选拔标准、采用个人自荐和单位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报名、进行合理的评估审核等步骤。

(四)内部培训师的培养

第3篇:企业内部培训范文

关键词:企业 员工 教育培训 措施

教育培训是人力资源战略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培训要以满足企业经营发展这个目标为中心。培训的内容必须真实、全面反映企业需要,它是为保证人力资源战略而产生的。培训活动不仅要着眼于当前所需知识和技术的传授,更要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1 企业开展内部培训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仅是产品、质量、服务、信誉的竞争,而且也是企业整体素质的竞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以人才为核心的竞争。

企业内部培训因为整合了内部资源,具有经济、快速、有效、针对性强的特点,为更多企业所重视。企业内部培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内部培训能促进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塑造特色企业文化。

②内部培训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③内部培训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积蓄后备力量,保持企业不断前进的生命力。

④内部培训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2 企业内部培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国有企业一般较为重视培训工作,在内部培训上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但培训成效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

①虽然有些企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培训对企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却缺乏长期、有效、系统的规划机制。很多企业制定了短期的教育培训计划,立足于短期效应,而且这种培训也仅限于岗位培训、应急培训,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作用不大。人力资源部门只负责制定培训规划和计划,对培训过程很少关注。

②内部培训缺乏创新,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培训教材模式陈旧。开展培训使用教材质量不高,缺乏先进性、指导性、前瞻性。培训仍以单向的课堂传授为主,教学形式单一,培训内容空泛,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空泛,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也不佳。

③现有的内部讲师缺少正规培训。内部讲师是从企业中选拔、挑选出来的,他们在各自负责的岗位上是业务精英、技术骨干,是有着丰富的相关实践经验的专家。但他们对于如何讲课、如何把自己的经验发掘出来并传授他人、如何把握控制课堂、如何掌握学员学习心理、如何提高培训效果等有关培训的专业技巧方面掌握的很少,所以虽然鼓足勇气走上讲台教学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

④培训绩效缺乏科学的评判标准,内部培训约束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中的培训评估流于表面形式,没有或者无法让业绩评价与培训效果真正挂钩。内训机构不论培训成效如何都能得到经费。不少培训还以盈利为目的,甚至出现了个别不培训、假培训,以及假借培训名义搞公款旅游的现象。

⑤长期的传统式培训让员工形成了抵触心理。多年来传统式的“填鸭”式培训,渐渐使员工形成了“培训是上级安排下来的政治任务”这样一种认识,使得学习培训成为一种浪费管理成本、不见成效的负担。

⑥工学矛盾突出成为制约员工参加培训的“瓶颈”问

题。企业员工的生产任务繁重,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去参加专门的教育培训已属不易,很难静下心来上课。

⑦目前中国现行的人才选拔标准仍以职称和学历为导向,重学历轻能力,导致很多唯学历至上,没有证书的内部培训便没有人愿意去参加。

3 做好企业员工内部培训的措施

企业的内部培训机制应立足于企业自有资源、引入市场化考核、加强协调与反馈,以闭环运行的方式,改进工作,提高内部培训质量。要跟上市场的需要和形势的变化,使企业、员工能够做到双赢。

3.1 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内部培训的重要性,创建学习型企业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而最高需要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按照自身的需求接受教育培训,是对自我发展需求的肯定和满足。

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同时也要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实现员工素质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匹配。这样将员工个人发展纳入企业发展的轨道,让员工在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同时,也能按照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实现个人的发展,获取个人成就。使广大企业员工从学校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从而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2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保证措施

要使培训工作计划有落实、有效果,就需要建立健全完善机制。

第一,建立培训经费供给机制。

第二,建立可操作的内部培训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把评估结果作为领导班子的政绩进行考核。

第三,完善竞争上岗机制,激发员工内在的学习动力。根据工作需要,有组织地开展竞争上岗活动。

第四,建立岗位练兵工作机制,使员工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方式,促进员工岗位技能的不断提高。

第五,完善约束激励机制,把培训与收入分配、职务晋升挂钩。建立人才库,把考试考核中的优秀人员纳入人才库,作为提拔任用的后备干部人选。

第六,建立调研反馈机制,定期对内部培训工作进行一次系统总结分析,为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

3.3 加强内部讲师的选拨和培养

内部讲师队伍是企业培训工作的核心,缺少内部讲师,培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企业需要建立一支素质卓越、结构合理、数量适宜、相对稳定的内部讲师队伍,在企业内部传授专业知识、开发训练教材、评估培训效果,指导业务工作、传承企业文化,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

为了解决目前企业面临的内部讲师队伍建设难题,我们应基于业务战略、企业特性,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内部讲师队伍进行选拔、培养、评估、激励的制度方案,这是解决根本的有效方式。

3.4 按需施教,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训

企业培训必须从实际出发,分析企业发展的具体任务和战略任务,分析不同类型参训员工的具体需求,根据企业的技术工艺、管理风格、形象要求和发展战略,精心开发和设计紧密切合岗位实际的培训课程,开展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等核心内容培训,大力提高员工公共服务、学习创新、沟通协调等能力,满足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胜任本职工作的需求。

3.5 正确认识现状,制定符合实际的教育培训实施规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开始进入有史以来重大转型时期,面临着改革、竞争、生存、发展的新环境和巨大的压力。知识创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现代化科学管理,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科技化的作业等等,对企业员工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构建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才体系,才能满足企业建设发展的要求。用动态的眼光思考企业的发展趋势,全盘策划、制定符合企业和职工实际需要的教育培训计划,把员工教育作为组织管理的先进形式贯穿于企业改革、生产、经营、发展的各个时期、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3.6 注重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学习载体

从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上进行创新,从培养员工学习业务知识兴趣入手,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手段,采取观摩、解疑、互动等学习方式,使受训者对培训产生浓厚兴趣,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讲座、远程培训等多种载体搭建职工交流的平台,妥善地解决培训成本和人员职数不足的矛盾,这样就可以大大加快员工获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速度。

3.7 鼓励学用结合,增强培训实效

要使培训真正产生效果,就要加强需求分析、计划、组织实施、后期评估四个流程的持续改善。要鼓励创新成果的汇报,定期举行培训成果展示,鼓励员工将培训中学习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让员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促进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切实提升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也保证了培训的质量。

4 结束语

总之,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有着基础性强、增值性高、辐射面广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要充分认识到培训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通过教育培训实现人力资源增值是现代企业的基本任务之一。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以人力资源开发和从业人员队伍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促进产业升级和满足员工接受各类教育培训需要为导向,把企业培训看作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立足今天,助力明天;百年基业,培训为本。

参考文献:

[1]陈幸伟,叶建波.浅谈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2010(01).

第4篇:企业内部培训范文

员工培训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决定企业明天的市场份额。如果企业要想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自己的优势,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管其是表现在整个企业的营销理念上,还是表现在产品设计、生产。需要企业拥有一支掌握知识、技术的高素质队伍,这支队伍的好坏就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

如果不把培训工作放到企业管理重要日程上来,在不为人知或不被重视的状态下,公司内的培训工作常常是很难见效的。下面就企业如何开展好员工培训工作提出几点见解:

一、领导重视是实施培训工作的重要支撑

企业领导首先要对培训的重要性有高度的认识,认认真真的开展培训工作,要做好长远规划,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更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许多企业深深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得到了重视培训工作所带来的益处。1.培训是一种投资,而且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投资。2.培训即管理。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通过对人的管理来实现对物的管理。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也就不难理解培训对管理的意义。

二、做好企业培训必须转变观念

“性格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要想做好员工培训工作,首先从企业管理者角度必须对企业培训的意义予以重新认识,重新定位培训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把企业培训看成是关系企业未来生死存亡的大事情。企业管理者要有人才的忧患意识,要明白今天的培训决定着明天的企业竞争力、信誉度和员工素质结构,培训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证。所以,要想做好培训工作,必须转变这种观念。认识到加强员工培训是企业的需要,对于一些管理机制的问题,则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措施得以有效克服。

三、拥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投入

培训教育与学历教育不同,它不仅仅是知识的更新,同时是企业文化的孕育与灌输,通过进一步提高员工已有知识技能,达到企业现阶段的要求。所以一方面要求培训教育的师资队伍的水平要高,要求任教培训的师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同时还应有一定的前瞻性。为了不与企业实际脱节,培训教师应根据需要不断访学、深造,不断身临现场了解项目的进展,发现、分析项目。另一方面,企业在培训过程中还应有针对性地对一些仿真系统进行建设,提高学员的实际应用技能,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在现有师资无法提供有效培训的时候,合理外聘教师或送学员外出进修。这一切都需要有财力、物质等教学资源的充分保障,才能做好培训工作。

四、做好培训规划

企业应该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实际发展的培训系统方案,含新员工的职前培训、企业文化教育、公司历史教育、职业道德培训、业务技能培训、在职培训、培训效果追踪与评估、培训档案建立等等,其别提到一点,培训必须遵从企业管理高层、管理中层、普通员工的顺序进行,如同大海航行靠舵手一样,掌舵人认清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带领大家一同齐心协力的朝同一个目标前进,不能因为资金、时间等原因影响企业的培训计划的实施,资金问题常常是培训的瓶颈,在一些企业中还存在“对闲人培训,忙人没时间培训,急需人员不培训”的现象。

五、采取形式灵活多样培训形式

培训方式、类型多种多样,有脱产、不脱产、半脱产;有短期、长期;有面授、函授、自修;有实地操作培训;还有因特网、电视等培训方式。企业培训,就其广义属性而言,实际上是一种企业员工根据企业的需要而进行的有侧重,有针对性的重新入校学习的一种继续教育。

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考核力度,提高整体素质

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企业鼓励学习,加大岗位培训和考核力度,对真正的人才和学有所长的专门人员实施有效的激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观念已有了极大转变,对个人进行智力投资,提高素质,体现价值,增强竞争能力作为个人行为这一观念被职工接受。对企业而言,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对稳定职工队伍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很重要的基础。同时对培训后人员应有一套考核、评价办法。这是培训工作的一个难点,也是今后企业培训工作的重点,必须逐步完善,这样才能保证质量,提高培训回报率。

七、优选施训单位、培训师

从事培训商务活动的单位及培训师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其中不乏借培训之名、搞商务投机赚钱的单位和个人,企业要善于辨别真假,根据培训内容选好施训单位、培训师。

第5篇:企业内部培训范文

关键词:完善 企业 内部控制 措施

随着内部控制的不断发展,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外延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就目前而言,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实施,从制度源头上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提供了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内部管理,使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有章可循。但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新形势下综观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却不容乐观,如何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内控制度制定的不足、企业管理者越权现象严重、企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低和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有限四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企业内控制度制定的不足

企业内控制度制度的不足,使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缺陷。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制约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对企业而言,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持冷漠的态度,忽略了企业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由于企业管理者在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甚至有些企业管理者片面地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经营的关键点进行控制,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使得企业内部控制无法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操作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二)企业管理者越权现象严重

在我国企业内部,由于企业内部职能划分不清,使得企业管理者越权现象严重。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传统体制的影响,使得我国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极其不利于现代企业的发展。很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对经济活动进行越权干预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具体表现在岗位设置及权限、审批程序等重要控制环节上,在涉及以上环节中越权行事,是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背离的。我国企业的发展壮大,受企业管理者越权现象的影响,不仅造成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实效,而且还容易导致舞弊行为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因此,企业管理者越权现象是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企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低

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也是当前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我国企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着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的现状。由于会计人员本身的会计理论知识有限,在进行具体的实务操作时,无法利用会计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虽然有些会计人员具备专业技术水平,但其道德素质较低,由于个人利于驱动,在办理会计相关业务时违纪违规现象严重,甚至直接参与贪污、挪用公款、盗窃资金等活动,极大地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使企业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四)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有限

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有限,也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就目前而言,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并未履行其应有的职能。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有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够。我国企业大多实行的是单一的厂长经理模式,这就导致内部审计不能监督上级,高层管理者是实质上的“自由人”。其次,对内部审计的职能理解存在偏差。有关人员,包括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在内,经常将内部审计的职能简单理解为会计监督,而且过分强调“查错纠弊”,忽视了“防错防弊”这一职能,未能发挥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再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部门力量薄弱,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这些都是阻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为进一步优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针对上述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可以从加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四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加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

加强企业内刊制度的建设,有利于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在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在企业文化上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内部控制实现“软控制”,可以达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评价体系方面,企业应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价,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控制的多种因素,以便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企业内部管理,进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二)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就目前而言,在很多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得到了贯彻实施,但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还是容易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因此,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势在必行。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要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培训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认识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第二,要加强对管理者的监督奖惩力度,不合适的经理要降级,有问题的要免职,建立起职责分明的内部治理结构。第三,确定经理人员进入经理市场的基本标准,逐步建立经理人员竞争市场,通过竞争不断产生高素质的经理人才。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内部控制机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对会计人才的培养,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在企业内部控制中,企业可以通过采取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的方法,强化会计审计人员的会计专业素质和技能,同时加强对会计内审人员道德教育的培训,使企业会计人员在进行内部控制管理中,意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能力,使企业的会计人员在思想上提高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自觉做到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其次,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尤其是对于会计专业技能较差的会计人员,要加大对这一部分人员的基础业务知识培训,通过培训,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也是晚上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要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切实得到执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对其进行恰当的监督,企业中最主要的监督评价方式就是内部审计。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当务之急是确立内部审计在监督、检查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的独立地位,并切实实现内部审计由事后监督职能向事前、事中监督职能的转变,使其监督具有日常性与全过程控制性,并将监督、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协助企业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当然,企业也可考虑引入外部监督力量(如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监督评价,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1]杨光.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问题的探讨[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

[2]李东艳.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的探讨[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

[3]雷孝妙.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现状及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

[4]张士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关问题探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

第6篇:企业内部培训范文

一、企业内部会计审计风险管理

(一)风险识别

在企业的会计审计风险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正确清晰认识企业内部会计风险。一般而言,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人员主要的审计工作重点是企业财务与运营情况的真实有效性,资源浪费程度风险,国家政策执行情况,企业固有资产流失现象。与此同时,在企业审计工作的具体进行过程中,应该做到这些方面,企业内部体系现状的实时更新,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新发现的风险情况,企业实际审计过程中情况分析,在做好的基础上再具体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自身企业的有效措施。这样便可以在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工作的进行中,发现遇到的情况并针对该情况做出合理的解决。

(二)企业内部合理管理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部门具有一定的协调管理功能,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和内部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的作用体现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站在专业的角度分析,能够客观的对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提出更好的建议,并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和整改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对企业内部的发展方向的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状态的分析,来促进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中,内部审计部门能够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和做好企业内部的协调发展工作。

(三)企业管理咨询工作

在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过程中,也需要做好会计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认识,来落实企业内部员工的具体工作。因此,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拥有特殊的咨询服务功能,能够对内部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整改,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风险方法。

二、企业内部审计会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不完善的内部审计体制

在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时,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审计评估制度来对内部管理工作以及管理效果进行评估。但是,由于我国不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将致使企业内部管理评估缺乏支持。在企业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人员往往通过企业自身制定的审计评估制度来进行评估,可能导致企业审计管理工作评估标准的不同。此外,在企业内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情况方面,有局限性,由于对自身企业内部情况没有完全掌握,致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难度增大和审计风险预算不准确,从而将会制约企业的发展空间。

(二)缺乏准确的审计目标

由于我国针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标准不统一,这导致了在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时,没有确定的审计对象和审计标准,更有甚者,没有深入了解审计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致使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对企业进行审计工作时,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核对企业账本工作,还要做好对企业内部情况的全面了解,否则就不能顺利完成企业审计工作,也不能使得企业顺利发展,更不能使企业适应全球化的经济变化过程,最终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因此,要想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做好企业内部情况了解必不可少。

(三)缺少对企业内部审计的了解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注重的是企业经营情况和收入效益,可能会存在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疏忽或者忽视,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能落实,不能有效执行,将会导致审计工作的停滞。在另外一个角度,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需要独立于企业的其他方面,但是由于企业错综复杂的部门和关系网络,导致一些企业非审计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干预,致使企业审计的独立性的缺失,不能准确的了解企业内部情况,就不能使审计部门发挥职能,不能做好企业审计管理工作。

(四)企业内部审计方式的落后

在我国,由于缺乏相对健全的标准,导致了企业的审计工作的落后,部分地区的审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快速发展的经济,应该做出大的改变。通过了解发现大多数的内部审计人员是在20世纪的统一培训下的会计人员,虽然具有正规学历,但是缺乏工作经验,并且从前的岗位培训只能够适应以前的社会经济形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瞬息万变,以前的审计人员不能够满足现代审计工作的需求,急需培养出一批新型的审计人员或者在原人员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培训,来适应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审计人员由于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进程,再加上缺少工作经验、缺乏基本的现代经济审计工作技能、不能熟练掌握会计报表等情况,最终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能高效进行,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

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风险评估制度

在做好企业内部会计风险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做好企业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可以通过以下两部分来具体落实,一方面是加快建设企业内部会计风险评估体制,针对自身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科学的措施,来加强企业会计风险管理工作。在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分析时,要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面两方面去分析,找到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解决措施。第二个方面,加快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工作的进行。在对企业内部进行审计工作时加强全面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得出完善的措施,来加强企业审计工作的管理。此外,还可以通过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来解决工作中的紧急情况,避免紧急情况的发生,提高企业审计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在企?I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以增大审计工作范围和增强审计工作氛围为主要工作重点。在工作中要做到加快制度建设工作和落实企业人员市场工作能力,从而营造出好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员工能够增强对内部管理工作的控制。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来说,通过培训新的现代化审计人员和对老审计人员的培训,来加强审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要使得审计人员内心存在一种良好的审计工作观念,落实具体的工作,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使得企业有序的发展。

(三)加强企业对审计工作的认知

在企业内部运营管理进行过程中,管理人员往往只重视企业的利益方面,缺乏对管理工作的认识,也缺乏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很难保证具体工作的进行。在进行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要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的特性,通过合适的审计机构来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合理进行,来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工作。

第7篇:企业内部培训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实施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内部牵制、内部牵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六个阶段。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政府开始加大对内部控制的推动作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中多项涉及到内部控制的内容。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以及我国基本国情和企业的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管理经验,20082#5月22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2010年4月15日,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简称配套指引),标志羞“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方法科学、体系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下面就企业如何贯彻实施配套指引,发表一些见解。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1.强化对内控制度的宣传。企业应当以配套指引为契机,重视和加强内控宣传。宣传对象方面,既要注重向企业内控管理人员、内部审计和其他经营管理人员宣传,更要注重向企业管理层人员宣传,同时也要注重向广大职工群众宣传。宣传方式方面,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会议等媒体。宣传内容方面,既要注重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框架体系、重要内容和风险管控措施等内容的宣传,同时还要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内控典型案例,加强对企业的正确引导。通过立体、持续的内部控制宣传,在企业营造一种注重风险防范、强化责任意识、崇尚诚实守信的内控文化,为全面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2.不断深化内控培训工作。强化培训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有

效实施的关键环节。培训范围要做到全覆盖,从企业管理层到执行层,从企业领导到普通职工。都要接受内控培训。培训工作可以视培训对象的层次,分别由企业的内控管理人员、企业高层人员甚至企业主要领导授课。培训方案尽可能具体细致,并依培训对象不同而有所调整,对管理层的培训,要注重内控的理念、权利与责任等内容;对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注重业务操作技能;对广大职工的培训,要注重基本知识的普及。同时,将内控培训纳入企业新提拔干部、新聘员工的必修课程。

二、加强企业领导的重视,健全内控管理组织机构

1.企业领导对内控工作应予高度重视。企业领导层应真正担当起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责任,成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内控领导小组,加强对内控工作的指导。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亲自领导和组织内控规范实施工作,以身作则,带动企业上下全员参与到此项工作中。

2.成立专门机构或指定适当机构,负责内控制度的日常工作。有条件的企业应当成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比如,中石油成立内部控制部,中石化在企业改革与管理部设立了内控制度处,具体牵头组织内部控制相关工作。

三、结合实际,健全规章制度,形成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

企业应当统筹规划,缜密安排,根据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规定,结合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对现行内控制度和管理要求进行梳理优化,健全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

1.制定本企业的内控手册。企业可以成立由内控专门机构牵头、各专业部门参加的内控手册制定小组,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找出关键控制环节和风险点,结合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规定,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形成每项业务的控制流程。同时,按照“授权有度、风险受控、程序规范、操作透明”的原则,对企业相关业务权限进行合理划分,形成企业的权限指引。业务控制流程和权限指引构成企业的内控手册。

2.完善与内控手册相关的配套规章制度。对企业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与内控手册进行对照,与内控手册不一致的,要进行重新修订。需要补充制定的制度,则要重新起草、制定相关制度。

四、强化监督手段,完善内部监督评价与考核体系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和整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加以改进,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1.强化日常监督。日常监督是指企业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常规的、持续的监督检查。按照监督的主体,一般分为管理层(董事会、经理层)监督、单位(部门)监督、内部控制机构监督、内部审计监督等。从监督形式上,分为月度专门会议、季度业务流程穿行测试、半年自查和年度综合检查等。

2.适时开展专项监督。专项监督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专项监督的范围和频率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以及日常监督的有效性等予以确定。

第8篇:企业内部培训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

收录日期:2012年2月22日

引言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逐步发展和壮大,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企业的一种自律机制,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必不可少,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将内部约束机制建立健全,还可以促进企业将规章制度全面贯彻落实,维护国家的财经法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履行综合经济监督的职能部门,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内部审计的作用,应当以审计职责为基点,主动进行对接。

一、企业实施内部审计的目的

企业实施内部审计的基本目标和责任为: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作为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责为:审查企业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审查和评价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审查企业资产有效利用情况和保护情况、审查企业相关部门业务经营与预期计划中既定目标的完成情况、审查企业遵守政策、法律、条例、计划和程序的情况,并对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管理者的责任合同完成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从而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履行责任。

二、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管理意识偏差,内审权威性和独立性受限制。在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重揽活轻核算的弊端,管理意识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事后核算的问题,致使企业内部核算定位不准确,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受到严重的限制。企业内部审计同外部审计有很大不同,部门人员都来自企业内部,切身利益同企业息息相关,该部门本身那也是企业整体中的组成部分。按照企业相关规定,内部审计在企业高层领导直接指导下开展工作,是企业中的职能部门,其人员组成、工作地位、职务升迁等均应由企业领导决定,同企业其他部门处于平行的地位,致使企业内部审计在工作、组织和经济等方面都不能实现独立,其权威性也得不到保障。

2、审计组织体系不完善。近年来,随着建筑施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项目不断增多,经营业务不断拓展,审计人员的配置和审计工作量严重不适应,人员相对较少,时间急迫,任务繁多,在这种情况下,“重任务,轻质量”的思想应运而生。因此,在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审计行为不规范、审计程序简化、审计工作底稿不够完善、不能反映出工作中的问题、不能收集充分的审计证据等情况普遍存在,从而降低了审计质量,加大了审计风险。

3、内部审计人员配置不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审计人员都是从企业内部选取的,内部审计部门又受本企业的直接领导,同外部审计有着很大的区别,从而致使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与任务相比,严重不足,并且内审人员岗位流动性强,波动性大。另外,内审人员多是从企业财务部门或其他职能部门改行而来的,其专业性比较单一,缺乏基本的审计技巧和专业知识,不能充分掌握现代的审计技术手段,导致审计可操作性不强。

4、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手段相对落后。目前,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多为手工查账为主,只是凭借审计人员的个人经验和职业判断,对各个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随机抽样,很少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和运用统计抽样,审计方法和技术相对落后,审计工作风险大小无法进行量化,并且企业对内部在职审计人员培训不够,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跟不上建筑施工企业业务发展的需求,从而制约着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

三、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可采取的措施

1、确保企业内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为确保企业内部审计无论在组织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都拥有独立性,企业必须拥有专门的独立的审计机构,其工作人员必须由审计专职人员来承担,也就是说,企业审计人员不能负责或参加企业其他职能部门的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这也是审计工作可以实现客观公正的最关键前提。与此同时,为了维护和保持企业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企业高层领导首先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大力支持审计人员的相关工作,并同他们一起广泛宣传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地位。其次,企业领导干部要带头主动接受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实现“要我审”到“我要审”的转变。再者,需要企业审计人员踏实刻苦的工作、及时进行有效的内部审计、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出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通过这些努力最终可以实现改进企业工作方向、改善企业管理,从而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建立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模式。为了适应建筑施工企业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由于我国建立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相对较晚,多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种模式:一是由监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二是由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三是由总经理领导的组织模式;四是由主管财务的副经理领导的组织模式;五是由总经济师领导的组织模式。将这几种模式进行充分的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董事会领导模式领导层比较少,权利最大,地位超脱,基本不会受到其他领导或部门的干预,审计部门的相对独立性最强。因此,我国现代施工企业应该选择该模型。

3、建立内部审计考核培训体系,提高内审人员综合素质。建筑施工市场生产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内部审计考核培训体系,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建立考核培训体系时,应当由企业上级审计机构对下级机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考核与培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从而增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从事企业内部审计的人员不仅要熟识财务会计知识,还应当了解其他部门的职责和技能,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完成审计工作。另外,对建筑施工企业基层内审人员应当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加强对国家政策、方针、法律的学习;加强业务培训,不断丰富经验更新知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为本企业服务的观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建设成为一支政策知识高、业务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熟悉国家财经法规和制度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队伍,提高内审的工作质量。

4、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当突出重点。当今,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任务繁重,涉及面广,审计人员相对不足,矛盾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不应当将审计人员平均使用,应当突出审计工作的重点,把握住审计工作的主要方面,应当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重大的、共同性的、具有倾向性的问题作为审计工作的主要方面和重点内容。同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工作中应当处理好同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尊重被审计部门或个人的相关意见,但是一定要坚守审计工作的原则,做到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将审计事项的协调工作要如实上报,从而共同形成为企业、为上级领导负责的融洽的工作局面。

四、结束语

企业内部审计是一种客观独立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企业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的合法性、适当性及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从而促使企业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具备时代特征。这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任务,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努力,才能实现内部审计的逐步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源泉.浅谈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J].商场现代化,2009.12.

第9篇:企业内部培训范文

熟话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也就意味着企业所定制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主要是由人来建立而又作用与人的。所以说,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影响着该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执行效果的好坏。如果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拥有饱满激昂的工作态度和心理、以及较高的会计自己能,则对企业内部的控制程序会有更多的了解、能够有效避免错误判断的几率,从而有效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发挥最大的作用。虽然我国加大了对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尽最大的努力使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素质在短时间不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仍有部分企业对会计工作只停留在“做账”与“报税”上、更有甚者使用尚未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工作人员担任会计控制的职责。由此导致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的现象。会计对企业的运行有着良好的监督管理作用,会计制度被视为企业管理人员日常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会计制度是根据管理人员的主管意识去执行的,若是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营私舞弊”等不良现状则有可能出现在管理人员的身上。“持证上岗”已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要求。

二、提高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策略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古语有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企业得到稳健有序的发展,就要规范会计意识,强调会计制度。在制定相应的会计制度时不能独立乖张,要以国家所制定的基本条例为前提,对会计职位进行明确的划分,具有不相容性、分离性的岗位的任免者要独立存在,明确各自的职责与岗位说明,从而奠定一个良好的会计背景。例如,授权批准和业务经办具有分离性、业务经办又和会计记录互斥分离、会计记录与=和财产保管不能是一人担任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会计的作业效率,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进而促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趋于完善。

2.及时更新与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事物是在变化中发展,对于企业而言,规章制度也是随着企业一起变化发展的。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科学技术大革新的潮流环境中,上文所说到的经营环境时刻有可能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企业的会计工作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尽量与国际接轨,时时刻刻都保持着最新的姿态,会计人员要持有“更新感”调整以及完善现阶段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于企业而言,重视本企业的内部审计审核工作是完善与更新会计内部体系的最好体现。这能够很好的监督本企业目前所经营的所有业务范围是否都按照了国家、企业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去执行,清晰的反映出本企业的账务信息、体现企业的经营状态等。针对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普遍现状:制度全但执行有欠缺。在梳理内部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大制度的培训、落实力度,采用在落实中修改、完善企业现行财务管理制度,利用滚动预算、深度财务分析等手段来揭示公司各项目标达成情况,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建议,将每月的财务分析报告真正做成一份数字真实、准确、全面反映经营问题及具备相应管理建议、改进措施,对管理决策有帮助的报告。具体措施:

(1)对子公司、控股公司、海外门市、国内门市,实行财务模拟化集团管控;往来资金采用内部模拟市场化管理。

(2)改革、提升现管理报表模式,严格明确各级报表报送时间、报送内容要求、并纳入各员工的绩效管理体系中,将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加大量化指标比例,以提高管理报表报送质量,最终达到实现对经营过程财务信息反馈有效性的动态管理。

(3)预算实行滚动预算,按月、按季、按年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结合分析市场动态、公司发展目标,严格按审批权限对预算指标进行修正,以实现预算作为提高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手段的作用。

3.强化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基础知识,提高会计素质

有效落实基层会计工作人员、中高层会计管理者者的会计工作,并且开展培训活动提高他们基本的基础知识、也是提高会计人员会计素质的有效保障。会计岗位轮换制能够保证每一个会计人员都能够熟悉完整个会计的流程,提高会计人员的技能操作水平,进而使他们的会计思想得到上升。当然引进适宜的人才竞争机制,让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存在“优胜劣汰”的忧患意识,既能够促使工作人员注意提升自我,又能使企业选拔出优秀的会计型人才,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会计水平。也可以采取奖励的方式来提供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是他们提高自我的会计素质,最终实现企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笔者根据所属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方面主要实行了以下管理措施:实行财务中心月例会管理制度,门店实行季例会管理制度。对财务人员的管理、使用上坚持上岗前要培训,签订科长培训责任制,由科长对所属科室每年选择1-2名有培养能力的人员进行帮、领、带,以师带徒。建立会计内部培训制度,除国家统一组织的年度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外,和人力资源中心共同协作,由公司财务总监、财务部经理及其他协作部门共同组成会计培训小组,形成对新员工、基层财务人员的会计知识、内控制度、职务法律知识的不定期培训制度。财务人员的用人原则采用”内培外引”、“岗位五年轮岗制”、“未位考核淘汰制”。岗位工资倾向于一线员工(结合考虑所在公司或门市的规模),特别是长期驻外财务人员,在提高一线员工的稳定性同时,加大对子公司、控股公司、合作、合资、直销等外部机构的内控落实力度,减少驻外机构的潜在资产流失的隐患。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