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论文范文

科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论文

第1篇:科学论文范文

科学课上,由于教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缺乏了解,导致探究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与年龄特点。同时,学生探究能力低,教师指导跟不上,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显得无从下手,不能深入实践,致使探究活动变成了走过场,失去了探究的真正意义。

二、课堂习惯未养成

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但在科学课堂上,尤其是探究活动中,学生常常是一进入实验室,注意力便被实验材料吸引,对于教师的导入环节等内容不屑一顾。活动中,学生倾听不认真,观察不细致,记录不详细,交流不用心。教师还要花大部分时间组织课堂纪律,从而导致课堂效率较低。

三、活动不能全员参与

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性格差异以及探究能力等方面的因素,真正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学生少。小组活动中,只有个别学生能够全程参与探究活动,成为小组探究活动的主力,其他学生则成了旁观者,甚至不闻不问,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

四、探究不深入

探究活动之初,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学生往往准备得不充分,缺乏有根据的猜想与假设,不能认真思考并制定研究方案,组员之间也缺乏沟通与交流,不能进行思维的碰撞。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只是机械地动手操作,却没有动脑思考,至于自己的探究目的是什么,观察到了哪些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根本说不清楚,只停留在探究的表面。我认为,导致学生在科学探究学习中低效的因素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受学生的主观因素影响。一直以来,尤其在农村,学生在主观意识里,科学是副科,学习好坏无关紧要,所以将学习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语数外三个学科上,导致各学科发展不均衡。第二,科学教材成为学生科学探究学习唯一的信息源,有些课本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单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第三,农村教师师资力量匮乏,缺少专职教师,大多数语、数、科由班主任一人担任,没有时间静下心来钻研教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指导缺乏策略,表现为多灌输验证,少启发探讨;多指责压抑,少宽容引导;多包办限制,少激励创新。

五、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教师必须把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作为首要任务,因此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热情。这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加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学习、去探究,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关注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重在过程。有效探究是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并有一定的收获。科学探究过程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探究目标和精细的小组分工,责任到人,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可做,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全程参与,适时引导,真正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保证合作探究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七、科学评价

科学的评价能够如实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对于课堂学习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口头和肢体语言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回答及课堂表现,教师要及时做出评价,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语,都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第二,有形的精神奖励。如通过评选“小发明家”“小科学家”“创新小能手”等活动,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第三,量化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如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等,将评价贯穿于科学教学的全过程,灵活运用,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八、结语

第2篇:科学论文范文

初中生物教材中适合开展家庭科学探究的活动有: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探究蚂蚁的通讯和酿制甜酒等。

1.1成立课题小组,确定子课题在学生自愿成组的前提下,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能力较弱的学生也积极参与活动。各小组成立后,选定组长,根据自己的选题,进行小组分工。

1.2指导学生制订研究方案

1.3甜酒酿造实践学生在自己家里完成下列酿造甜酒过程,家长亲自参与,亲子共同切磋。甜酒酿造有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自己上网查找,也可按甜酒曲使用说明书介绍的方法,或者自己设计其他合理的方法。甜酒酿造方法之一如下:①浸泡:将糯米洗净,浸泡8~16h,至可以用手碾粹即可。②蒸饭:将沥干的糯米放在布上蒸熟(约40min)。③淋饭:在冷却好的糯米上洒少许凉开水,弄散摊匀。④混合酒曲:待温度降至36~38℃不烫手心时,即可撒第一次红曲,翻动一次,撒第二次红曲,并拌和均匀,用曲量为米量的6%~7%。⑤装坛:按每100kg原料加净水160~170kg的比例,同拌曲后的米饭装入酒坛内搅匀后加盖,静置室内。⑥发酵:每隔2~3d用木棒搅拌,并把坛盖加盖麻布等,发酵20~25d。⑦澄清:让甜酒和酒糟分离。

1.4甜酒酿造探究学有余力和有兴趣的学生做进一步研究,如:探究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不同产地的甜酒曲、容器的密封性对酿造甜酒的影响,探究不同酿造材料(糯米、粳米、玉米、高粱、地瓜)酿造不同口味的甜酒等。教师指导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家长亲自参与,亲子共同研制。

1.5小组成员讨论分享酿造甜酒过程及其注意事项①教师指导学生按不同的方法进行酿制,要求酿制没有成功的学生要分析原因,并改正错误,重新酿制,直至成功。小组成员互相帮忙,酿造成功的学生指导酿造失败的学生重新进行酿造。②教师指导学生填写活动记录,提醒学生拍摄活动照片或录像。分层次活动:最基本层次是助手,在小组长或家长的指导下完成活动任务;中等的层次是主要参与者,按资料或家长传授的方法自主完成活动;最高层次是主导者,组员和家长作为学生的助手,不仅按资料介绍的方法完成活动,还进行创新性的探究活动。③教师和家长答疑解惑。

2预期效果与呈现方式

建立学生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档案袋,需要放入的材料有如下几类:展示过程与方法、展示成果、展示创造性、反思自身的变化与成长。具体材料如下。

2.1调查收集有关甜酒资料资料以日记和纸质材料的方式呈现。

2.2酿造出甜酒以甜酒实物、酿造过程照片、录像、日记和活动记录(甜酒酿造记录表)的方式呈现。

2.3课题活动答辩会展示课题活动的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形成文字材料,个人撰写活动体会,小组撰写活动报告或论文,对学生进行个人评价和活动小组评价。

2.4校内外科普宣传在班级内出黑板报,介绍甜酒的酿造工艺、酿造注意事项、营养价值和甜酒食用方法等。获奖班级和小组制作以甜酒酿造为主题的科普宣传展板,在学校展览大厅展出。

3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3.1可能出现的问题

3.1.1学生甜酒酿制失败甜酒酿制工艺虽然不是很复杂,但技术含量高,受酿制材料、酿制温度、酒曲活性、杂菌污染、酿制时间等多方面的影响,某一方面控制不好都会影响甜酒品质。八年级的学生容易激动,容易丢三落四,因此经常会酿制失败。

3.1.2家长不支持很多家长认为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会影响考试成绩,因此一般不支持学生参与科技实践等活动,有的家长会向自己子女高昂的积极性泼冷水,有的家长包办代替,有的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弄虚作假。

3.1.3活动虎头蛇尾因为本活动技术含量高,一两次失败就会打击部分学生的积极性,造成部分学生可能会草草结束,达不到应有的活动效果。

3.2解决预案

3.2.1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动小组成员的水平高低搭配,基础薄弱的学生采取分步模仿的方法进行指导,水平高的学生既指导水平低的学生,又进行探究性试验;教师答疑解惑、学生查阅资料与自学、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家长协助指导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甜酒酿造水平,同时指导学生应先少量试验,等成功后再多酿造一些。

3.2.2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通过年级家长会向家长说明本活动的科学价值:对学生学习水平、动手能力、语言表达与交流、团队协作与社交能力等方面起促进作用,提高家长对本活动的认识;向家长讲解在活动过程中如何发现和肯定自己孩子的闪光点,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3.2.3活动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向学生说明科学探究活动重在过程体验,失败的体验也是很好的人生经验,对待失败要越挫越勇,从失败到成功更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不能虎头蛇尾、草草收兵。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性、发现与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时的创意等,教师、家长和小组长都要及时发现、及时表扬和鼓励,激发和保持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4效果评价标准与方式

评价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关键所在,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推进和深化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往教师是评价者,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评价。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评价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应努力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提倡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鼓励并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发展学生在今后社会中所必备的合作、主动、创新等品质。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评价要点有活动表现、活动能力和活动结果。要求学生建立个人活动档案袋,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记录下来,将其作为总结性评价的依据。

4.1对学生个人的评价

笔者设计了“甜酒酿造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学习评价表”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评价形式有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和组员互评,最后由班级学术委员会或指导教师进行总评。

4.1.1学生自我评价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情况最为清楚,因此教师应根据科学探究活动的评价要素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自我评价。

4.1.2家长对自己孩子评价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在学生自己家里,家长是见证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因此指导家长对自己孩子进行评价,不仅能做到客观公正,还能纠正家长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错误做法,发现孩子的诸多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

4.1.3小组成员对学生的评价由组长主持组员互评活动,既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又可以使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并客观公正地给予肯定。

4.2对活动小组的评价

笔者设计了“甜酒酿造小组活动过程性评价表”对活动小组进行评价,评价形式有小组自评和小组互评,最后由班级学术委员会或指导教师进行总评。

4.2.1活动小组自我评价组长汇总组员的个人活动记录袋,对本组在活动设计、活动实施、成果交流等方面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

第3篇:科学论文范文

儿科学论文2600字(一):基于疫情下的TBL教学模式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网络媒体教育被广泛应用和推广,但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中网络教学的应用,尚处在以网络为载体的阶段,缺少教学平台和师生互动平台的使用。尤其在疫情影响的当下,单纯网络教学进行内容阐述,缺乏良好的教学管理和师生互动,很难让学习者产生继续学习的意愿,影响互动网络教学模式的发挥,因此建立互动式基于团队学习(teambasedlearning,TBL)网络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儿科学;TBL;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R-4;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0227-01

儿科学教学对临床儿科医学生能否顺利转换角色成为优秀的医生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提高儿科学教学水平,培养医学生的科学临床思维,是儿科学教育工作者一直探索的问题。儿科小患者病情变化快、不能表述病情、家属要求高,是医患纠纷的高发科室,很多医学生离开校园后面对临床时对儿科敬而远之,故在进入临床学习和临床工作前提高医学生对儿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至关重要。

1基于网络环境的团队学习教学方法模式概述

基于团队学习(teambasedlearning,TBL)由美国Oklahoma大学的LarryMichaelsen等(2002年)正式提出,是一种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是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通过发挥学习者团队协作来完成学习目的方法[1]。TBL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讨论、协作式的拓展性学习,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碰撞,让学生自主地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2]。德国的Brich教授在神经病学教学中也采用了TBL教学法,结果显示学生更乐于接受TBL教学法,同时学生认为TBL教学法提高了他们对神经病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团队意识[2]。等[3]将TBL教学法运用到麻醉学实习中,结果发现经过TBL教学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ing,LBL)教学。尽管TBL教学在国内近几年才逐渐开展,但是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2.在儿科教学中建立TBL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2.1构建网络多媒体课程体系

儿科学是综合性临床学科,需要学生掌握常见的发病机理、病症体征、诊断治疗等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内容复杂知识繁多,在网络教学资源创建之前,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确定。内容设计上包括学习计划、问题讨论、病例分析、学生自我考核和总结等几个关键的教学环节。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借助互联网将上述相关内容的声音、图片、文字、视频等传送到网络上,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体系。网络互动学习模式采用的主要网络技术包括直播、点播、PPT动态浏览、教学资源上传和下载,答疑,视频会议等。在网络互动当中教师对教学资源要进行合理的整合和设计,做好学生信息资源索的方式,以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网络互动式教学还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

2.2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互动策略

2.2.1课前

2.2.1.1分组:对每个班级学生,按学号进行分组,8~10人为1组,由组内成员选出1名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组内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确定后长期保持不变。

2.2.1.2个人测试:每堂课结束后进行个人课后测试,目的是让学生容易进入自主学习的氛围,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

2.2.1.3小组讨论:小组内成员可分工协作,互相讨论,小组内部意见分歧较大时,协调人(组长)要适当介入。各小组之间相互独立,当各小组将测试内容形成结果(临床病例分析)后,提交评判人(为儿科学教学教师)进行点评,指出各组存在问题。

2.1.2课中

运用“职教云”平合“腾讯课堂”直播,实时更新最新教学方式,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运用“问卷调查”、“弹幕”等互动方式时刻询问“难点”或表达“困惑”,腾讯课堂“答题卡”功能让学生线上答题,实时掌握学生达标情况。教师作为网上讨论的主持者,而学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参与作用,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思想交流问题解决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之间就儿科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并且在辩论过程中解决疑惑,提高能力。同时交流辩论,还可以让学生获得集体的认可,感受到存在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儿科热情。

2.1.3课后

创建QQ“儿科学答疑解惑互动群”和进行每月一次的“儿科学答疑解惑网络视频会议”。课后练习题作业,巩固知识点,统计高频错题,下次课前再次巩固和梳理。附件作业形式和收集“儿科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后再次调整教学方案。

2讨论和展望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从胎儿到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和预防保健的一门医学类科学。儿童身体结构特殊,抵抗力低,一旦患病起病急,进展快。此外,受成人临床特点的影响,儿科学的许多特点变得很抽象,形成贯穿始终的知识网络系统比较困难,从而很难把握知识并做到灵活应用[4]。单纯进行传统的临床教学,学生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TBL教学中,学生通过查阅相关参考资料自主学习,并相互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想法的能力,从而形成创新思维。TBL教学模式的创建,对儿科学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既能够有效的落实教学内容,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还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虽然TBL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但还存在一些实际的困难和问题。第一,要求学生良好的学习自觉性以及自学能力。第二、对学生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同时网络系统只能够进行客观题的处理和分析,不能有效评价和判断主观题。第三、互动式网络[5]教学受到网络环境和各种网络技术的限制。目前很多课程资源以视频和文件的形式存在于网盘,云盘,视频网站等多个免费网络资源上,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儿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病案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病案教学法是顺应教学改革的新型教学手段,其围绕典型的病例,从临床资料收集入手,教师指引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讨论、鉴别诊断,从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病案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对此,本文就病案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病案教学法儿科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231-02

前言

在21世纪培养全面、合格的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最重要的任务。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式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的提升。对此,在今后的儿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采取病案教学法,借助病案来引导学生分析、探索知识,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1.病案教学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在儿科学采取病案教学法的优势主要在于:(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病案教学法应用在儿科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不断的分析案例,学生的大脑时刻处于兴奋状态,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便于学生综合发展,在病案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另一方面教师还会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研讨,帮助学生更好的发现自身的不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3)病案教学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加上其本身具备的真实性,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儿科学知识。另外在病案教学模式下,教师不需要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而是与学生共同探究,学生在课堂上也不再是急于做笔记,是主动思考,这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病案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借助病案教学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病案教学方式提倡在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中进行。学生在病案讨论中,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同时学生有更加宽广的时间、空间进行知识探索,促进了学生充分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病案教学法还可以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主要是学生将学到的儿科学理论知识应用在临床实践的能力,对具体的临床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并做出科学的判断,临床思维能力是一个临床医生必备的能力。在儿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病案教学,让学生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病例进行探讨,并自主查找资料、文献,结合病例进行深入思考,实现了儿科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良好结合,深化了学生对疾病的认知,同时学生还可以在此过程中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

2.2借助病案教学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是病案教学法十分重要的一项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疾病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可以灵活的应用学到的知识进行问题处理,并在讨论中理清疾病临床症状,然后做出科学的分析、判断,给出正确的诊断。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极大提升。在病案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教师要根据病案提出关键问题,通过问题指引学生可以逐步思考、解决。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有效整理、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的对问题展开思考。

2.3借助病案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在传统的儿科学教学中,教师大多是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理论知识灌输,让学生记忆、背诵,而在临床实习环节,则是单纯的讲解实践操作方面内容,很少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导致学生的综合素养不高。病案教学法可以明显改善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大纲,精心挑选病例,然后结合病例设计具有探讨性的问题,进入课堂后教师将病案资料发给学生,包括主诉、既往病史、临床症状、检查结果、诊断、用药等,让学生根据病案来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学生在分析病案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手头资料,还需要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认真研读,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好的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案例结合起来,教师在学生案例分析结束后,为学生着重讲解重难点知识,强化学生理解。

总结

第4篇:科学论文范文

学生都喜欢养蚕,其主动性自然会被调动起来。同时,我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布置作业,如统计蚕宝宝的孵化率、成活率、蜕变周期以及整理实验材料等。对于这些作业,学生通过近一学期的合作顺利完成。回头再看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惊喜地发现自己学会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到的,在体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他们还亲身体验到合作的意义。在整个过程中,我也参与到其中和学生一起学习,做学生的合伙人,给学生提供各种帮助。整个过程中我这个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合作伙伴,作为其中一组的成员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探究,一起解决问题。这样,气氛就会十分融洽,大大增多了师生间交流的机会。这种开放性的教学也给学生提供了可以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在活动中,学生觉得教师和自己是平等的,大家一起观察一起发现,学生保持了很高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具体的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积极创设愉悦的情境,给学生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使学生大胆地进行探索活动。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来看,小学生的感性思维要远远强于他们的理性思维。因此,使他们在感官上获得愉悦,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例如,在教学《花、果实和种子》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从网上下载了很多直观的照片,把这些照片进行整理和加工后做成幻灯片,然后将其展示给学生。另外,我还在现实生活中就地取材,找到花、果实和种子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观察,对花、果实和种子进行解剖。在这样的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生不但会很快记住所学知识,而且可以锻炼在生活中发现知识的能力,提高观察能力。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

第5篇:科学论文范文

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一些科学知识、科学道理,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等具体的知识,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大胆地进行探究、积极探索,形成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地球引力》一课教学时,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创造性、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学习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我先把事先准备好的精美课件向学生展示地球上存在的各种美丽的事物,包括高山、流水、动物的奔跑、植物的生长等,先使学生产生一种美的感受,感受自然之美。之后,给学生展示这些物体随着踢球旋转的过程,提出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地球另一面的这些事物会不会随着地球的旋转而掉下来呢?”从学生当时的课堂反应来看,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可想而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小学科学教学的实验

科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更多地是通过各种实验来达到对自然的认识,从而获取真理。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成为广大教师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是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直接展示,如燃烧实验等。但是,有些实验却不能很好的展示出来。如在讲授《食物链》一课时,教师就不能把自然界发生的这种现象直接搬到课堂上来展示,而传统的教学手段采用的是静态的图片展示的形式,不能生动地展示这一知识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课件,首先向学生展示一片绿油油的麦苗,害虫正在肆无忌惮地侵蚀麦苗,而害虫却不知一只青蛙正在准备向它们发起攻击,在不远处有一条青蛇吐着红芯,很快将向青蛙发起攻击。突然,一只雄鹰从天空俯冲下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蛇扑去。通过这样再现自然现象、真实的自然情境,使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到各种食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了对食物链的认知。

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来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实现学生情感上的升华,更好的贯彻和落实科教学目标。本人在讲授《地震》一课时,通过一些关于地震的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地震来临时所造成的惊人的破坏:房屋大量倒塌、道路严重变形错位、数目被强震连根拔起等震撼的场面,使学生心灵上受到强烈的震撼。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的引导,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产生地震的原因是什么?此时通过多媒体展示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造成了地球内部的岩层压力不断增大而承受不住的的时候,便发生了地震。了解完地震产生的原因之后,展示2008年我国发生的汶川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同时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展示在大灾大难面前,全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四、结语

第6篇:科学论文范文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有效地降低了这些科学活动操作难度,减少了科学实验对材料的消耗;另一方面,也能够消除时间、空间和地域对科学实验的影响,使得学生借助于信息技术就能完成对事物的观察、数据的记录,对启发小学生的心智有积极影响。例如,在讲授《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课时,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植物生长变化周期也比较长,如果仅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观察、记录不现实,而信息技术则能将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浓缩为短短几分钟,保证了学生参与并感悟自然生长变化的过程。

二、拓展了小学科学教学的内容

因此,通过信息技术来拓展科学教学的内容十分必要,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感受网络科技所带来的便利,通过对网络信息的学习不仅能够扩充小学科学教学的课堂容量,也能丰富小学生的日常见识,从而对一些未知科学现象充满好奇;其次,信息技术也有利于科学教学的与时俱进,信息技术使科学教学变成一个动态过程,将一些最新鲜、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使科学教学变成一个充满了乐趣的知识阵地。

三、促使小学科学教学更加“有声有色”

信息技术以精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等技术优势,使小学科学教学变得异彩纷呈,成为一场调动小学生各项感官的教学盛宴,以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感染力,使教学更加“有声有色”,学生的学习也更加“有滋有味”。例如,教师在为小学生介绍叶子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通过包含各种叶子的动态视频和优美的背景音乐进行导入,让小学生感受各种形态的叶子之美的同时,能在那种舒适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这对于提高科学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有助于小学生搜集科学“证据”

第7篇:科学论文范文

各种科学实验都充满了惊奇和兴趣,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实验带来的惊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呈现形式将实验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运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来巧妙地安排实验,争取做到标新立异,给学生更多的惊奇和意外,有效地触动学生探索的心弦,推动着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科学知识中的奥秘,从而为学生创设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更加喜爱上科学实验,更加喜爱上科学知识,也更加喜爱上传授科学知识的课堂。同时,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实验过程中,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方式。例如,在学习科学知识“气体的热胀冷缩”时,我首先给学生演示一个被压扁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能够鼓起来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勾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其中包含的奥秘,在这种充满好奇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发挥其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充分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富有科学知识的小实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动力和欲望。

二、充分利用科技的历史来创设故事情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不断发展创造

科学知识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得到的,它需要科学家不断地努力和探索,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决心,为此,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很多科学家的英雄事迹,有很多科学家为了探索科学知识发生的感人故事。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些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在科学教学课堂中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些感人故事中得到启示和启发,从而更加产生较强的学习欲望和探索动力。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在他们这个阶段正是对故事感兴趣的时期,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这个心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的内容,为学生准备一些动人的、有趣的历史故事或是一些科学人物的探索故事,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科学家的照片或是一些实验的情境,增加学生的印象和感想,从而使学生追随着科学家的脚步去体验科学探索和创造。例如,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述达尔文热爱大自然,喜欢去郊外游玩,去观看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捕捉一些小昆虫,和小松鼠一起玩耍的故事,运用故事的情节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探索《生物进化》的知识。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十分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料,有很多都能够触动学生的心弦,激励着学生不断地探索和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操,鼓舞学生产生勇敢的斗志,让学生勇于发现和探索。教师运用这些事迹的再现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三、重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不断探究新知的学习情境

知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任何一个新问题的探索和应用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得出的。为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中,我们教师要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与旧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学生设置一些有趣的悬念,从而帮助学生创设一种探索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过学习经验迁移和对比能够在新的学习情境中探索到新的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在旧知识的不断运用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运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新知识的探索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物体的导电性时,我们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些运用电能才能工作的物体,然后利用最常见的小灯泡来让学生设计和验证一些物体的导电性能如何。这样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自己动手操作,通过灯泡的亮与不亮或者是亮暗的程度来判断物体的导电性能如何,这样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提高了自己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

四、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运用游戏创设融洽轻松的学习氛围

第8篇:科学论文范文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资源是土地利用的对象,具有地域性、差异性、不可再生性、供给的稀缺性、用途的不可替代性等特征。在当前安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部分农村土地利用的不科学现状对土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最典型的莫过于水土流失。有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初,安徽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近年来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600万公顷,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肥力下降,造成河流淤积,河床抬高,洪水威胁严重。另外,全省范围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亦逐年增加,土地、森林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锐减;各地每年亦有大量良田被城镇化所占用,土地利用结构失调。要达到全省土地科学利用的目标,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发展,固然离不开相关法律的约束和相关制度、政策的管理,而土地生态伦理道德规范的引导,更是必不可少。土地利用必须受到土地伦理规范的制约,土地生态伦理是土地科学利用的前提。当前在安徽加强土地生态伦理体系建设、规范土地利用行为、实现对全省有限土地的科学利用、促进资源、生态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

众所周知,土地科学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土地利用领域中的具体实施,是协调人类当代和后代之间在经济、社会与环境方面的需求,是维持和提高土地资源质量的方式和途径。它要求相关主体在利用土地时既要满足本身的生产生活需求,同时也要为后代提供最基本的、可供依赖的物质资源。联合国粮农组织曾颁布《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大纲》,指出土地科学利用的内涵为:“保护和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力、降低土地生成风险、保护自然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退化、经济上的可行性、社会的可接受性。”这五大方面,既是安徽土地科学利用的着力点,也是安徽土地生态伦理体系建设的关照点。土地科学利用与土地生态伦理密切关连。土地利用过程中,无处不涉及到生态伦理问题。土地生态伦理以人地关系和谐为核心,注重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尊重土地系统的内在价值,尤为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平等观,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他人及自然的利益为代价;强调要依赖人类善的情感,尊重土地、尊重自然,保护人地生态系统。土地生态伦理在自然观上主张生态整体论和生态有机论,在价值观上主张把人看成自然界的一部分,它具有内在的控制功能,可以约束和规范人们在土地利用实践中的一些不道德行为。同时,鉴于法律需要伦理以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土地生态伦理也可为土地生态环境立法和司法提供基础和条件,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另外,土地生态伦理与土地科学利用在目标层面上亦显一致。它们皆是为了实现人类与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和谐发展、协同共生。一定意义上可以这么认为:土地生态伦理与土地科学利用两者相互补充,辩证统一。土地生态伦理为土地科学利用提供道德基础和理论指导,土地科学利用是土地生态伦理实现的表征和重要目标。

二、当前安徽农村土地生态伦理缺失的主要表现

土地生态伦理旨在保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发展,而在安徽各地农村的土地利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土地生态伦理缺失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片面理解人与自然关系。

土地生态伦理要求可持续地利用土地资源,从道德层面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它将人类和土地看成是平等的主体,人类不能时时、处处以征服者自居;要求人们在不违反土地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让所有生物都享有健康的生存环境,保证土地及其生物自由生长及繁衍的权利。当前,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全省少数地方政府、企业和村民由于受“人类中心论”的影响,一切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错误地认为自身享有凌驾于自然之上、可以掌控自然的特权。他们甚至认为,局部、少量的土地生态破坏根本不可能对自身的生存环境构成威胁,完全没有生态危机的紧迫感,更谈不上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具有发自内心的自觉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结果导致了土地资源被过度消费、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

(二)资源消费观上的误区。

全球土地资源极为有限,其利用只有遵循土地生态伦理,合乎一定的伦理规范,才能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给予土地资源以一定的道德关怀,赋予它一定的道德地位,科学合理地利用安徽农村现有的土地资源。土地生态伦理建设,就是要在尊重土地资源限度的前提下,从伦理道德的层面对待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毫无疑问,土地是人类和其他生命的共同家园,如果人类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不顾或忽视土地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撑作用,随意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就可能会对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物界产生严重和广泛的破坏性影响。时下,人们热衷于追求经济绩效,表现在土地资源的消费上,极力追求土地利润的最大化。“不惜掠夺式地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同时又把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不加处理即向大气、河海和地面任意排放倾倒,把环境看做可以无限收购废物、污物的天然‘垃圾箱’,这是一种为追求局部利益牺牲整体利益、追求短期效益无视长远效益、追求经济效益放弃社会效益的不道德行为。”这种对环境和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索取,必然会导致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生态伦理教育缺失。

土地生态伦理问题涉及全社会。土地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经济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和生态方面。安徽各地农村在土地利用中,要从道德伦理层面尊重土地的“权利”,促进人地协同发展。因此,对各地村民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土地生态伦理意识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当前安徽许多农村,村民的土地生态伦理道德意识非常缺乏,普遍缺少对土地资源的道德关怀,如为追求高产高利,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的现象比比皆是。土地使用的代际公平更是少有人问津,人们始终短视地认为只要保证自身土地的够用即可,至于后人是否有土地等资源可用则与己无关。这种过多关注自身利益而极少关注自然与后代利益的行为,注定要使人类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这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生态伦理教育的严重缺失。

(四)缺乏对科技作用的辩证思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突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既可增长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也可使自然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减少,使人类承受土地生态伦理的严肃拷问。长期以来,全省部分地方政府、企业单位、农民组织和个体,很少能够用生态伦理的观念,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错位使用科技手段,不仅破坏了自身的生存环境,也影响了区域内的整体利益,甚至可能给本地和周边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毁灭性打击。

(五)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规范当前全省部分农村在土地利用中出现的一些不道德行为,实现土地科学利用和环境生态的和谐发展,仅靠土地伦理道德,有时还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土地伦理道德,往往只能通过个体的道德自律来实现,它需要足够的内化时间。而要让人们快速自觉地遵循生态伦理原则,有效遏止土地利用中的诸多破坏环境生态的行为,还需要法律手段的弥补。遗憾的是,时下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和细致,对于违背土地生态伦理原则、超出土地道德协调范围的种种行为,还难以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凭,而缺少法律层面的监督和约束,则很难达到有效惩处的目的。

(六)部门履职不到位。

土地是全社会的共同资源,为全民共享。农村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应遵循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坚持经济、生态与社会的统一发展,实现生态安全、环境友好、村民生活富裕。然而,当前全省少数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未能切实承担起落实土地生态伦理建设的道德责任,只是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对局部区域内土地利用中造成环境破坏的事件充耳不闻,甚至是以环境的高污染和环境质量的严重恶化作为盲目开发的代价,把眼前的经济利益与长远的生态平衡利益完全割裂开来,在土地利用中选择了一些根本不符合当地生态发展的路径,丧失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有的仅是为了改善小部分人的福利,不顾群体利益,出现许多缺乏伦理的土地利用行为。也由于疏于监督,致使一些与土地整治相关的企业,纯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考虑自己与土地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关系,更谈不上在追求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实现自身利益的基本价值准则。

三、加强安徽农村土地生态伦理建设的几点思考

土地生态伦理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为了在土地生态伦理视阈下实现对全省有限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丰富教育内容,拓宽宣传手段

土地生态伦理是建立在一定道德价值观念上人类利用土地资源的行为规则,核心为善待土地、尊重土地、节俭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人与土地的矛盾中,人为主体。因此只有丰富全民的环境生态知识,完善其生态伦理品格,才有可能实现人与土地的协调发展。调研发现,我省民众尤其是农村居民的生态意识较为薄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针对此现状,强化土地生态伦理的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全民的的环境知识水平和土地伦理道德素养。教育内容上,要注重从价值观上予以引导,让全省各地村民懂得人类并无凌驾于自然的特权;其他生命形式也与人类一样,具有使用自然资源的权利,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应受到尊重;人类和其他生命形式之间、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应公平分享自然生态资源。只有培养全民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道德感与责任感,树立土地生态伦理观念,形成正确的土地生态道德观,使他们切实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相互协调的重要性,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具有基本的物质条件。教育方式上,要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乃至终生教育的不同层面设计土地生态伦理教育内容,要兼顾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不同环节,土地生态伦理教育应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在人地关系日趋紧张的当下,“解决土地危机的途径之一在于发展土地伦理教育。通过教育,把土地伦理整合到每个人的修养和社会价值中去,明确他们对待土地的态度和手段,增强伦理责任意识,端正利用土地的态度,处理好经济行为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土地生态伦理作为一种规定土地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理论形态,并不会自动转化为人们的观念和意识。除了实施教育以外,也离不开宣传的力量。要通过宣传,强化人们的土地生态伦理意识,转变人们的土地利用行为模式。要把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与土地科学利用及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当前宣传工作的重点。宣传方式上,首先,既要注重各种媒体对土地生态伦理的普及性宣传以唤起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又要采用黑板报、标语、电视公益广告、手机信息等多种形式以形成科学利用本地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光荣的社会风尚。尤其要注重表彰那些在土地利用中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的组织或个人。其次,政府有关部门应利用各种环境保护纪念日,开展诸如“争创绿色社区”、“绿色社会”等的绿色行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强化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形成“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文明新风。同时,还要拓宽宣传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加强人们的土地生态道德意识,如通过创作和欣赏各种有关土地生态伦理和环境保护的故事、音乐、卡通、漫画、小说、影视作品以及其他各种科普形式,在人们心中树立起科学利用土地、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道德情操,形成关爱生命、善待生物的道德诉求,自觉摒弃那些在土地利用中的不道德行为,以保持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利用。

(二)提高认识水平,引领适度消费

安徽农村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必须坚持与自然生态融洽共存的原则。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错误判断和态度,提高其土地生态道德认识水平。上文已言,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通过环境伦理教育,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保护好土地资源、科学利用土地,关乎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认识到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真正将自然视为人类的朋友,形成自觉的土地伦理道德责任感。当前,尤其要创造条件,利用各种渠道和不同方式,唤起全省各地村民的土地生态道德良心。因为土地生态道德良心是行为主体在土地利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伦理及道德层面的正确认识,它对土地利用主体的道德行为能起到较好的调节和监督作用。调研发现,目前在安徽的局部地方,过度的消费模式已消耗掉大量土地资源,不仅加剧了环境的恶化,也不同程度地引发了生态危机。因此,“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使现代人免受污染的危害,为了给子孙后代保存有限的资源,我们应立即行动起来,在全社会倡导适度消费的道德观,以反对那种追求高消费、过度耗费的神话;应在全社会提倡节约之风”。人与自然天然生成的关系和土地的不可再生性特征,决定了人类必须建立一种道德约束,科学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只有使人类自身的活动保持在土地及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发展、和谐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要使适度消费的道德观落到实处,还需树立科学的人口意识,优化人口结构。土地生态危机与人口问题密切关联。毫无疑问,人口过多将会给人类带来资源、环境及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不仅会加剧代内的不公平,也很难实现代际公平的愿景。目前安徽部分农村的人口增长速度已超越了区域内土地和环境的承载度,如不注重区域内的人口增长及其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不远的将来,必然会形成新的人地矛盾,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破坏,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很难达成目标。

(三)增加科技含量,加强区域合作

技术创新是解决安徽面临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全省土地资源科学利用的重要途径。土地生态伦理能激发人们保护土地与环境的责任意识,培养人们尊重规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行为方式,也能催生人们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来优化本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创新精神,并鼓励人们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换言之,土地生态伦理就是要求包括政府管理者、企业领导者、科研工作者、村民等在内的人们具备不断探索创新的主体意识,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当前,政府要积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围绕土地科学利用和生态科技,走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要组织力量重点攻关,抓好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并引导科研人员在涉农、涉地等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上,切实负起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人类未来的伦理责任。鉴于全省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已超过环境承载力的现状,要积极寻求利用新的科技手段,治理已经遭受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新的科技知识改变单一的种植结构和模式,维护土壤肥料结构。也可以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为目标,率先建成一批具有本省特色的科学利用土地的示范点,然后逐步推广运用。同时鼓励农民积极运用技术创新成果,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鉴于土地生态伦理属于广义的社会公德范畴,是全人类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对全人类共同的约束性和评判价值标准的统一性,所以区域的合作也是实现土地生态的必要条件。只有精诚团结、密切配合、全心合作,主动、积极参与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与土地利用、生态伦理、生态科技及环境保护等相关的会议、讲座等各种活动,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组织的技术协作,注重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引进、消化、创新,方能实现全省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也才能真正建成合理的土地生态伦理规范。

(四)加强法制建设,发挥舆论效用

安徽农村土地利用中,土地生态伦理固然不可或缺,但也需要相应的法律作为支撑。相对而言,土地伦理道德规范侧重在“防患于未然”,而对那些在土地利用中已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严重违法行为,则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严加制裁。“法律规范与伦理规范是维持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两种手段。法制作为一种外在约束,而伦理道德则是一种内在约束。任何法律都需要某种伦理理由,以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来保证它的有效实施。”土地生态伦理正是相关法律的基础和条件,法律制度的实施需要相应的生态伦理作为其伦理论证和思想基础。当前,要把加强安徽省土地科学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放在重要方面。首先,加大农村的环境立法力度。建议省政府有关部门结合本区域土地利用实际,制订或完善相应的地方性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及时掌握域内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预防或减轻由于土地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的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或破坏。将一些土地生态环境道德规则转化为农村环保的法律规范,通过法律的强制力,增强村民及其他人群的土地环保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其次,加强对土地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严格公正执法。在安徽土地生态伦理建设进程中,要运用法律的手段加大对破坏环境生态的惩戒力度。虽然近年来全省出台了诸多地方性法规,一定程度上规范和制约了土地利用行为,但各地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执行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等现象,且违法成本也有不断降低的趋势。有关执法部门要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依据,对那些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土地利用事件,不论牵涉到什么单位或个人,都应及时查处、严厉制裁,使当事者望法生畏,也警告他人引以为鉴。此外,也要注意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要通过社会舆论,对高尚的土地生态道德行为和良好的道德现象予以赞扬、歌颂,树立榜样作用。而对于各种反土地生态伦理的不道德行为和恶劣的不道德现象,加以谴责、鞭挞,使行为主体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放弃原有行为。社会各界也要加大对农村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的监督力度,不仅要对有关执法部门的行为进行监督,也要对村民和其他群体在土地利用中的非环保行为进行监督,从而保证有关法律法规在全省各地农村得以有效实施,形成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五)注重理论研究,构建评价机制

面对目前安徽一些农村较为恶化的土地生态系统,仅仅通过宣传教育来唤醒人们的土地伦理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在土地利用实践中开展相关的土地生态伦理理论研究,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当下土地生态伦理的研究较为薄弱,一些重要的概念、范畴和行为规则尚处于探索阶段,加上相关法律和管理制度的缺位,可以说,加强土地生态伦理的理论研究已成为当前推行安徽省土地科学利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应尽快加强对土地生态伦理的理论研究,建立土地生态伦理理论体系,健全一套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不仅如此,还要构建科学公正的生态伦理评价机制。生态伦理评价机制通过对主体行为的善恶评价,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当前,面对全省各地表现出来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至上和道德沦丧而引发的诸多土地生态伦理问题,把土地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及社会价值一并纳入土地利用的行为评价体系,构建合理的生态伦理评价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六)坚持齐抓并进,共同承担责任

土地生态伦理具有认识功能、调节功能、导向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全省各级政府的正确倡导。各级政府应肩负起土地生态伦理实施的主要责任。近年来,安徽省出台《安徽省土地管理条例》等纲领性文件,对全省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一定意义上也为全省的土地生态伦理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各级政府要切实把节约土地资源、科学利用土地与环境生态保护列为自身重要职责,时刻抓住不放,确保抓出成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建立并执行绿色GDP生态核算体系,将生态成本计入经济增长指标,并将其作为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奖励的重要依据。对那些由于不称职、不作为、乱作为而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生态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者,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同时也要赋予环境保护和国土管理等部门的职权,并使之形成合力。土地开发利用等相关企业也要遵守一定的土地伦理道德规范。当前,政府有关部门要注意加强对于这些企业家的土地科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引导,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他们争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领头雁”,鼓励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始终坚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效益的统一。对于那些能够把社会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切实把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企业权利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的企业,要给予政策优惠和奖励,使企业自觉地运用土地生态伦理规范来约束自身行为。全省农村的土地利用及生态伦理建设,除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之外,还需要民间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的加入。当前,应充分发挥这支民间力量的重要作用。各地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励民间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在农村土地利用中对环境生态保护的参与监督效用;并寻求机缘、积极创造条件,使其与政府的相关组织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全省的土地科学利用、环境生态的持续良好保护。

四、结语

第9篇:科学论文范文

(一)试验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的试验对象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八品小学四年级的29名学生。学生的年龄在9岁到16岁,其中10到12岁的人数比较多,16岁的有一名学生,年龄的差距比较大,适龄入学的儿童比例占69%。学生的民族主要是汉族、苗族和壮族,其中少数民族占51.7%。学生的性别情况是女生有8名,其余21名都是男生。

(二)学科内容

本次试验选择的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新生命》,主要的内容包括:对新生命的感悟,认识植物各部分的结构,认识花的结构,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单性花和双性花。

二、策略

(一)细化小组协作设计

在小组协作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不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地细化小组协作设计,发挥小组中每一位成员的作用。比如在教学“花的结构”时,教师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先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来查找油菜花的结构特点,然后进行实物解剖验证,让学生观察自己解剖的结果和网上查找的是否一致。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任务,每五名学生为一组,让各个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在分组的时候,依据学生的性别、口语表达及PAD操作能力等因素进行差异组合,并由各个小组自主推选一名学生为小组长。接着进行协作的细化分工,每名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进行角色选择,本次研究中根据实际情况把角色设定为了计时员、记录员、汇报员、资料搜集员、资料整理员和监督员,工作内容较少的学生可以承担多个角色,最后由组长填写分工表。分工细致、具体,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这就给评价提供了依据。

(二)完善探究任务设计

如果任务布置得空泛,学生无法理解要做什么,这样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盲目地进行;二是无法全部完成任务;三是不做任务。所以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细化、饱满。任务要贴近生活并且细化。在布置任务时,教师要考虑到当地的一些特产和少数民族文化,贴近生活,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把一个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每一个小组发放一张任务表格,任务表中的每一条信息和资源均要注明信息的贡献者,鼓励学生多做贡献,增加学生成就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任务的完成总结方式并不是单一的,学生可以用画画或者是文字的形式,利用PAD,甚至可以用拍照和电子展示的形式呈现任务成果。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异而受到限制,从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和汇报任务。

(三)多样化评价方式

试验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访谈,我发现:评价指标学生难以认可;评价的指标太过笼统,没有针对性;评价的过程中师生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所以,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不应只是教师点评,更要把学生放在主人翁的位置,让学生做评价的主导。而在本次的试验中,我主要用了三种评价方式:个人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得到更多的表现和锻炼机会,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都有所提高。1.个人评价制作一张类似Webquest中的评价量表,根据任务的内容从多个方面进行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客观地评价自己,不仅让学生对自已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还让他们养成了客观对待自己的习惯。本次研究中根据实际情况评价表主要从参与讨论、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搜集资料的丰富准确、信息陈述、表格填写、绘画展示、提出见解和分享展示几个方面进行评价。2.组内评价本次试验中采取了三个方面的评价:参与讨论、贡献信息、倾听思考。在协作设计的时候,设置了一名监督员,组内的评价主要由监督员组织开展,同时组内的其他成员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同意之后由监督员进行打分评价。3.组间评价组间评价主要由教师来完成,根据每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三、试验结果

在此次试验中,对学生的科学态度进行了前后测(注:学生科学态度的测试量表采用台湾师范大学龙麟如论文《国小学生对科学的态度与相关变项关系之研究》中设计的科学态度问卷,在定稿前,根据广南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做了细微的调整)。科学态度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科学生涯、科学探究、科学学习和科学价值。科学生涯:学生在今后的生活、择业等方面对科学的态度。科学探究:学生对科学学习中动手和自主探究活动的态度。科学学习: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方式方法的态度。科学价值:学生对科学能创造出的价值的态度。运用PAD的科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试验,通过采用上述三种策略,从学生的科学态度来看,发生了一些变化。科学态度的前后测对比,相对来说变化大的是科学价值(前后两次测试的均值差为:1.172),其次是科学学习增加了0.421,其他两项均值的变化都不大,但总体来说学生科学态度后测的分数比前测增加,学生对科学的态度变得更好。这就说明在此次的试验中所采用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起了一定的作用。此外,我还对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在独立样本t检验的数据中科学学习和科学价值的sig<0.05,说明在科学学习和科学价值两个维度,学生的前后测试显示具有显著差异,而科学学习和科学生涯则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其中,科学学习维度中包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提高。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