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高中英语教学的功能认知:语言学习与价值观教育
在探讨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明晰高中英语教学的功能认知。对许多教师而言,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基于学生初中所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包括语法知识、词汇量、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简言之,“提高英语水平”即高中英语教学功能。这种功能认知不仅具有当下普遍性,也是长期以来的观念范式。我们很少对这种功能认知进行学理性探讨,也甚少反思这种观念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深层影响。我们似乎并未认识到,功能认知问题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种根本性问题,既涉及英语教学的内容安排,也关乎教学方法的主动选择。
1.高中英语教学的多元功能:语言、文化与交际。毋庸置疑,“提高英语水平”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然而,我们似乎并未注意到,“英语水平”不仅指涉英语语言技能,而且关乎西方文化认知,更应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大胆地说,任何缺乏西方文化认知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英语水平”都是值得置疑的。然而,反思当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我们往往非常重视语言内容的学习记忆,而常常轻视西方文化的认知解析,忽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训练。我们常常淡忘,英语教学的终极目的应是培养学生开启认知西方的直接途径,掌握国际交流的实践技能。我们学习英语,是为了解并学习西方及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与先进技术,是为向世界呈现中国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简而言之,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为将来的跨文化交际打下坚实基础。
现代语言学研究充分证明,语言离不开语境,没有语境则没有意义。语境既指话语发生的具体语境,也指话语发生的文化与历史语境。缺乏具体的文化与历史语境,我们则无法认知话语的具体语境,也无法解读话语的真实意涵,包括字面语义与深层涵蕴。毋庸置疑,我们只有把英语语言重新放置于西方文化语境中,才能更有效帮助学生获得语言理解,从而真正掌握英语语言的交际运用。就此而言,西方文化认知是英语语言认知的必要,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必要。只有基于西方文化认知,英语语言内容才能有效转化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有鉴于此,我们教师应注意到,英语教学的语言关注应与文化关注紧密结合。只有正确认知高中英语教学的多元功能,明晰英语语言技能与西方文化认知之间的内在关系,我们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一言以蔽之,高中英语教学的多元功能由英语的语言本质决定: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2.高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西方文化认知与价值观教育。明晰西方文化认知重要性后,我们需要解决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西方文化。据观察,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常仅限于西方文化的知识介绍或现象描述,而并未真正进入西方文化的认知层面。这种现象常态,一方面源于认知层面的误读,一方面源于认知视角的局限。语言呈现文化,文化浸蕴价值观。西方文化不仅包含西方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内容与特征,而且蕴含西方的价值观体系。显然,西方文化的知识介绍或现象描述只触及西方文化的认知表层。西方文化的价值观认知,不仅是理解语言内涵的必要,也是解读西方文化的基础。据此可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认知绝非简单介绍西方文化,而应深入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层面,深入西方文化的灵魂层面。
无论是西方文化的表层认知,还是西方价值观的深层认知,认知视角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西方文化认知而言,跨文化视角是一种目前获得普遍认可的视角。把西方文化置于文化比较视角下解读,既在中西文化的横向比较中阐释,也在中西文化的纵向比较中审视。只有把认知对象置于更广阔的视角中观察,置于更多元的视角中追问,我们的认知才能更接近真实。具体到价值观认知,我们必须把西方价值观置于比较视角中,既需正确认识其中的普适性意义,亦需甄别其间的意识形态意涵,既应厘清其中的历史发展语境,也要揭示其间的时代变异与偏见。只有基于正确的价值观认知,我们学生才能获得正确的西方文化认知。也只有进入西方文化的价值观认知,才能真正开启学生的西方文化认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法,认清各种西方话语的意识形态目的与价值观偏见,避免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在跨文化比较视域中,通过价值观的历史语境还原,我们不仅能够更全面地认知“自由”、“民主”、“人权”等西方概念的真正意涵,能够更恰当地了解这些概念的历史意义,也才能更深刻地辨别与批判这些概念在当代西方话语中的内涵变异与意识形态偏见。在西方价值观认知的教学指导中,我们发现,十提出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地呈现其优越性:不仅继承中国文化及价值观的优秀精华,亦吸纳其他文化及价值观的普适性成分,是一种具有先进性的价值观体系。这个价值观体系,不仅包含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强调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亦规范个体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只要给予足够的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关注,必然认识到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命。只有揭示英语语言及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内涵,学生才能具有清晰的价值观认知,才不容易在英语语言学习及西方文化认知中迷失立场与方向,才能避免被当下一些西方话语所蛊惑而迷失。综上而言,高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我们英语教师必需把潜在的西方价值观影响转化为显性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尤其在选用教材之外的英语阅读材料时。
二、高中英语课文的主题拓展:文化比较与价值观认知
明晰高中英语教学的多元功能,厘清语言技能学习、西方文化认知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三者关系后,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该如何实现德育渗透及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此,本人进行了多种摸索,尝试了许多方法。在教学探索中,本人发现,课文主题不仅决定课文内容的解析视角与阅读方式,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内容接受与价值认知。为抛砖引玉,本文呈现相关主题的拓展案例,并关联价值观教育策略。
1.高中英语教学的视角转换:课文内容的主题归类。纵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的第1册到第11册,课文内容虽各有侧重,甚或有不同主题指向,但基本可归为四大类主题:伦理、人文、科技与环保。其中,7个单元关涉伦理主题,30个单元关涉人文主题,7个单元关涉科技主题,11个单元关涉环保主题(详见下表)。
虽然此四大类主题已含德育教育元素,已具德育渗透功能,但无法直接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我们突破语言学习的局限性,关注课文的西方文化,内容解读不仅可上升至文化比较层面,亦可通过主题拓展,转向核心价值观教育层面。在此教学实践中,文化比较成为了课文理解的路径,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了一个重要内容。同时,文化比较与核心价值观则成为理解相关课文的重要推进元素。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主题拓展呢?
2.高中英语课文的主题拓展:语言学习与文化比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的教学重点通常围绕语言点而进行。教学单元的组成结构中,“Warming Up”、“Pre-reading”与“Reading”三个部分作为一种语料学习,显然为凸显其后的“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等部分服务。然而,我们在关注语言点同时,其实可以关注课文内容的西方文化要素,使语言点与西方文化要素认知紧密结合,从而使英语语言学习转向西方文化认知。以必修二Unit 2 The Olympic Games为例,课文词汇主要关涉奥运会比赛项目,但我们亦可关注西方文化认知,包括“西方文明的古希腊文明源泉”、“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古希腊神话”等。而以选修七Unit 3 Under the sea为例,课文词汇与表达法主要关涉海洋,但我们亦可关注海洋理念的变化在西方社会发展及历史中的意义。
在教学中,从语言点转向西方文化的认知关注只是第一步,我们还需要使西方文化认知转向中西文化比较。换言之,我们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认知能力。只有这样,在学生未来的跨文化交际中,他们才能以本民族文化意识去认知西方文化的种种,而不易被某些别有企图的西方话语牵着鼻子走。以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第一单元“世界各地节日”为例,我们应以文化比较视角介绍中西方的节日文化,强调中西方文化的起源特征,如西方节日的宗教性,中国节日的农耕生产特性等。以选修六Unit 1 Art为例,在指导学生认知西方绘画史同时,教师应以文化比较视角指导学生认知中西方绘画的不同起源、主题与人文关注等特点。在西方文化认知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努力避免“西方文化为主导文化”类型的话语言说,而应强调“中西方文化只是具有不同类型特征的文化”。这是运用中西文化比较视角进行课文讲解时,我们教师应特别注意之处。
在英语课文的讲解中,从语言点学习到西方文化认知,从西方文化认知到文化比较意识培养。这种教学关注视角的转换,不仅为相关课文提供了一种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语境,而且将有助于学生对相关语言点的理解与实践运用。
3.高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文化比较与价值观认知。在教改探索中,从语言点中心转换到文化比较视角,我们只是实现了主题拓展的第一步。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突破课文内容的语言认知,才能开启课文内容的文化比较,也才能进入课文内容的西方价值观认知。
在文化比较视角下,英语课文的内容解读不仅可呈现中西文化的种种差异,更能凸显西方的各种价值观。例如,在讲解“Olympic Games”(U2/B2)时,我们老师应当指出,众多体育项目实则源起于古希腊军事训练科目,体现了西方一直信奉的“强者生存”价值观;在讲解“Women of achievement”(U1/B4)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圣女贞德”与“伊丽莎白・弗莱”是西方社会历史的极大偶然,因为传统西方一直“歧视女性”,女性几乎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在讲解“Art”(U1/B6)时,我们应提醒学生,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主题与人权意识的觉醒,但此时的人权概念绝非今日西方某大国的“人权”解读;当讲解“Under the sea”(U3/B7)时,我们不能不指出,海洋不仅仅在西方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起了至关重要的意义,实则也体现了西方一以贯之的“疆域拓展”情结。在中西文化比较视域下,这些课文不仅实现了主题延展,而且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西方价值观认知。
4.高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的教研实践中,我们发现,德育渗透的最佳时机是在文化比较及西方价值观认知环节。文化比较既引发跨文化视角下的西方文化认知,也引导学生以不同视角重新了解中国文化。同理,在介绍西方价值观时,亦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好时机。
在西方价值观的认知介绍时,只要把握得当,我们老师完全可以在英语课文的内容解读中进行德育渗透,既可引导学生认识西方价值观的核心概念,也可展现核心价值观的普世性意义。例如,在讲解“English around the world”(U2/B1)时,我们应提醒学生注意,英语普及现象的背后,实则源起于英国对各地的长期殖民与文化侵略,据此强调“富强”与“爱国”的重要性;在学习“Computers”(U3/B2)一课时,我们不仅应强调,近代以来西方一直崇尚的“高科技与话语权”关系,而且应提醒学生,要有真正的科技创新与发明,“诚信与敬业”是不可或缺的价值底线;在阅读“Theme parks”(U5/B4)一文时,我们不仅应强调环保的重要性,而且亦在人类文明史的视角说明,中华民族一直强调的“和谐”具有的伦理价值意义。
关键词:文化自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继先生于1997年在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会上就中国人如何保持文化认同问题提出了文化自觉概念以后,相关学者就这一问题,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展开相应的研究。其目的主要在于使大学生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我国民族文化的背景下,让大学生保持应有的文化判断能力,坚定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保持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文化认同。同时尊重西方文化,正确选择西方文化中值得学习的精华变成世界性的东西,植入我国文化之中,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得以创新并文化发扬光大。因此,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着走进大学校园的今天,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 西方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冲击
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一方面丰富了以学校氛围和传统为基础的校园文化,一方面也使生活在校园文化中的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受到强烈的冲击。
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主张通过个人努力奋斗来发展自我,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的权利。将个体的利益放在比集体利益更重要的位置。导致了大学校园中,出现了大学生缺乏集体观念,责任心不强,道德感削弱,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等消极思想。过分注重个性发展的倾向往往易于割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无视个人对社会依赖的一面,不顾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合力对个人的制约作用。【1】还有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全球经济地位的优势向我国传播许多与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发展相悖的文化。大学生由于受到的传统文化教育有限,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使得大学校园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传播霸权思想的有利土壤。再加上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显现的一些社会问题,使大学生容易对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怀疑,造成理想信念认同危机。
2 文化自觉与大学生文化认同
大学生从西方文化中所获得的价值观,与大学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观产生的差异与碰撞,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明确的大学生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容易出现错误的文化选择。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片面的以经济发展状况衡量文化的优劣,导致了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造成文化认同危机。
先生在《文化与文化自觉》书中说到,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认识自身文化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2]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与异文化平等对话,确保我国千百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化文化不被“西化”,必须用文化自觉意识去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激烈竞争的今天,我们不能在西方发达国家面前,再被“洋枪”、“洋炮”吓得腿软,而应该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呼吁世界各国建立符合全球共同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
要培养文化自觉意识,需要对民族文化有深刻地认识,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所生活的文化。同时,面对西方文化,我们也充分的尊重,从西方文化中选择有价值的东西,通过学习借鉴应用于解决我国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避免将民族文化“西化”,而是将西方文化中适合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优秀文化“中国化”。大学生作为国家知识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自身文化自觉意识,努力学习认识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担任着尤为重要的角色。
3 加强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实效性
(一) 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
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大学校园的封闭状态,使各种先进文化优秀思想不断地在大学校园中涌现,不容忽视的是其中也掺杂着一些极端的消极思想。要想使大学生在高校生活中避免受到不良文化的侵害,需要净化校园的文化空气。营造健康、和谐的大学文化氛围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因此,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文化自觉意识,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对文化自觉的认识,以更好地向大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同时应该在大学教育中,多做传统文化的宣传,使大学生正确分辨传统文化中需要客观认识的封建糟粕和积极向上的应该世代传承的优秀精华。避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片面否定。
(二)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的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认可。因此,在大学校园中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将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大学生对思想道德、理想信念走向生活,真正融入大学文化氛围之中。
(三)客观认识西方文化
大学生之所以容易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大学生对西方文化并不是真正了解。多数只是通过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表象来认识西方文化的合理性。同时,民族文化要发展,要通过文化转型适应世界文化的发展节奏,也需要向不同的文化学习,取其精华作为我国民族文化新鲜血液。因此,对西方文化我们也应该有相应的学习和客观的认识,实现与异文化和而不同。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5】
参考文献
【1】【5】,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2】邱素珍,文化自觉和个体认同――多元文化冲突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代青年研究[J],2009.
关键词当幸福来敲门 西方价值观 西方文化
0 引言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中国和西方国家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价值观上有着极大的差异。要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价值观,观看英文电影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本文以美国好莱坞经典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为例,解析其中蕴含的西方价值观。
1 西方文明的源头及内涵
西方文明的源头可归纳为两希文化: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马修·阿诺德在一个世纪前就指出:“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我们的世界就在这两极之间运动。”( ronald n.strombeg《西方现代思想史》)他把希腊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如其实际地观看事物”,把希伯来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品行与服从”。西方文化强调以个人为主体,注重突显自己的个性。崇尚的是以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西方价值观的核心所在。其次,追求自由平等也是西方国家价值观的主流思想。在美国的《独立宣言》中就这样提到:“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另外,提倡勤劳工作,推崇个人奋斗。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实现“美国梦”。这一点是因为清教主义思想对美国价值观的深远影响,也是西方价值观的重要思想。300多年前,当英格兰移民乘坐着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寻找一块清教徒能居住的“净土”时,“美国梦”已开始悄然萌芽——美国给了全世界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为了摆脱欧洲封建专制的束缚,为了自由的生活,毅然来到一片未知的新大陆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园,开创自己的幸福天地,他们都坚信在这片土地上只要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里,机会均等,人人平等。
2 西方文化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
美国好莱坞经典大片《当幸福来敲门》改编自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的同名自传。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成功诠释了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耐劳的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影片中主人公的chris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乐观向上、坚韧不拔,永不放弃,这可以看做是几百年来美国的主流核心价值观—— 个人主义及对美国梦的追求的完美演绎。所谓的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美国是一个极度自由的国家,政府扮演的角色非常有限,这使得美国的社会流动性极大,任何人都有可能透过自己的努力迈向巅峰。在《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影片中,不仅从影片的主题思想,并且在很多小细节处都能窥视到具有美国文化特色的价值观。
2.1 追求自由、平等
影片中的chris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但他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里明确提出:“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整部影片向观众充分诠释了在美国这片充满自由的天地中,一个人不必依靠自己的出身、门第,而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巨大的勇气和卓尔不群的技能就可以获得成功。
2.2 个人主义
影片中chris事业不顺,生活极度潦倒,妻子因不忍贫困而离开,他和年幼的儿子流离失所,东奔西跑。chris一边卖骨密度扫描仪,一边做实习生,后来还必须去教堂排队,争取得到教堂救济的住房。但是他一直很乐观,并且教育儿子,不要灰心。功夫不负有心人,chris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脱颖而出,获得了股票经纪人的工作,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整部影片中,无处不体现着西方典型的个人主义思想。西方国家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和自由,独立的个人是社会的本源或基础,个人是社会的终极价值。他们推崇个性和独立,个人主义是褒义词。“按照美国学者萨姆瓦的解释,个人主义价值观包括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层面。其在文化上主要是强调个体独立性与创造性,强调个人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或宗教势力的限制。”
2.3 鼓励个人奋斗
影片中的chris一直在社会底层艰难地奋斗着,他始终没有放弃。这正体现了美国人乐观进取,独立自助,不依靠任何人,只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就定会有出头之日这一精神。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 “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美国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乐观、独立,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影片中的很多细节处处都能体现chris不抛弃不放弃,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全力奋斗的精神。比如,在打篮球时他对儿子的教导:“don't ever let somebody tell you you can't do something, not even me. you got a dream, you gotta protect it. if you want something, go to get it.”(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儿子克里斯·托夫在听了父亲的教导以后真的懂了,在他们被房东赶出家门的时候,他只拿走了那个生日礼物——篮球。对于克里斯·托夫来说,篮球是他的梦想,他要捍卫这个梦想,为这个梦想奋斗终生。西方国家历来宣扬并倡导自由、民主,任何人不论身份、地位如何卑微,只要通过勤奋努力地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成功。也说明了西方国家倡导公平竞争、人人平等。
3 结语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文化价值观。他们提倡追求自由平等,推崇个人主义,鼓励个人奋斗。该部好莱坞经典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作为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向我们生动展现了现今西方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不仅让我们对西方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也为我们展现了西方文化中优秀的价值观念,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好的引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兰·n·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m].刘北成,赵国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2]王锦瑭.美国社会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46.
只有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加强学校教育,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优化师生关系,加强和完善教育资源才能更好的培养中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不同区域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使得文化自觉的问题日益凸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强烈冲击的情况下,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认同产生困惑,在严重误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盲目追捧西方文化,这些外来文化给我国广大青少年带来精神“愉悦”的同时,也逐步消弱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消解了他们的民族身份,无法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种情况如果不加迅速改变必将阻碍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现在以“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出发点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展开,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因此,在中学阶段的德育部门及一线教师必须注重加强中华文化教育,推动中华文化的回归,切实提升广大中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一、文化自觉的缺失导致中学阶段的德育困境
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到了一个文化概念——“文化自觉”,这是著名社会学家先生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的文化理念。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先生在这里所谈到的文化并非所有文化,而是特征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具有时代性的以及具有主流价值的,能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
这种文化在当前最重要的具体表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推祟的公德、法制、秩序和社会责任感,是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和行为准则。我国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将这种文化熔铸到民族的血脉之中。所以,文化自觉的最终目的就是自觉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推崇的公德、法制、秩序,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然而,文化自觉的培养却在当前中学生德育培养过程中面临巨大冲击。具体表现在
1.集体意识弱化,个人意识强化
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和今年来我们在这方面教育的忽视,中学生们的集体主义观念日益变得淡漠,而盛行西方文化中所张扬的个人主义强调“自我”,张扬“个性”。尽管“自我”不是不能强调,“个性”也不是不能张扬,但“自我”和“个性”并不能脱离“集体”而存在,没有“集体”也就没有所谓的“自我”和“个性”。
2.荣誉意识弱化,利益意识强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当前中学生中滋生出过分追求利益,而缺乏对荣誉的向往和追求、重索取轻奉献的价值取向。荣誉是指一定社会或集团对人们履行社会义务的道德行为的肯定和褒奖,是特定人从特定组织获得的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当前中学生们荣誉意识弱化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我国所宣传、表彰的先进模范或英雄持否定和无视的态度,而对西方个人奋斗式的所谓“成功人士”则存在极端崇拜心态。
上述困境造成的被动局面使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受到教育对象的心理抵制,不能被教育对象真心理解、接受和认同。
二、提高中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教育策略
1.文化自觉应有正确的引领方向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教育引导正确的文化方向——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支柱,是中华魂、民族根。
它植根于每个华夏子女的灵魂深处,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然而当代中学生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盲目崇拜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产生怀疑,很容易迷失方向,失去民族文化的主体性。甚至有的中学生认为今天再提起爱国主义教育已经不合时宜,都是空话甚至太落俗套。其实当前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时,急需开展一场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铸造民族魂、加强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
2.中学生文化自觉的形成依赖于师生关系的优化
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不但依靠教育或者媒体传播,而且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传承。因此,中学生的文化自觉还依赖于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发展的伴随者、教育的探索者,因此,师生关系不只是简单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还是一种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教师是主导者、引导者。
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能否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学生的朋友,倾听学生的心声,对学生的成长始终秉承期待和赞赏的态度,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包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是能否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火炬,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中华民族要实现民族的崛起必须以更积极的态度推进新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模式,尽快让祖国的未来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使他们认同我们的文化、继承我们的文化进而发展我们的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展迅速,尤其是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一些西方国家带来巨大压力,从近年来在西方世界普遍流行的“中国”、“中国崛起”等词汇便可见一斑。在经济等硬实力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对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却缺少相应的重视,面对这种情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步伐愈演愈烈,企图通过“和平演变”的温和手段来建立其“文化帝国主义”,妄图在全世界推行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实现其世界霸权。西方国家将文化渗透作为一本文由收集整理种强有力的、且阻力最小的手段与工具来实现其西化与分化的目的,这已经对我国主流的意识形态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
意识形态的界定。意识形态一词起源于法国,从最初直接讨论意识形态的先驱弗朗西斯·培根和托马斯·霍布斯到直接将其作为术语的创造者安东尼·德斯图·德·特拉西,意识形态一词一直是一个复杂并难以界定的概念。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制度安排中若要进行规则变动与制度变迁,完全可以由个人来完成,个人认为新的制度安排对自身有利便会接受,并且积极促成这种制度变迁。西方国家正是利用了意识形态刚性原则,通过宣扬其民主、自由、平等的普世价值,企图在我国社会制造各种矛盾,营造不公正的社会氛围,并且给人们一种只有改变现有制度才能获得真正民主、自由、平等的错觉。“成功的反意识形态就是要让人们相信现行的制度是不公正的,缺乏正义和公平。并且,要人们确信只有改变现行制度才会得到一个公正的体制”①。西方国家通过文化渗透使我国民众逐渐接受以西方价值观念来作为评判是非、善恶的道德标准与价值向度,致使我国社会发生意识形态的转轨与制度变迁,借此达到转变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与社会体制,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深层目的。
意识形态安全的含义与内容。“意识形态安全是指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态不受侵害,使其稳定存在和健康发展。”②意识形态安全主要包括社会指导思想、理论基础、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道德伦理等多个方面,对于国家安全来说至关重要,应给予高度重视。
西方文化渗透的主要方式与手段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将每一个国家都置于全球性空间之中,在全球化过程中,不仅是经济全球化,随之而来的信息全球化、传媒全球化,甚至在政治、文化领域的趋同趋势更加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西方国家更加热衷于文化渗透这一温和手段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侵略与迫害。“文化渗透在本质上是一个没有终结的过程,它只是不断地在形式上有所变化,在程度上有所加深,在范围上有所拓展”③。
鼓吹“普世价值”来实现其“西化”与“分化”的目的。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凭借其强势的话语霸权不断向社会主义国家鼓吹、兜售“普世价值”。西方国家所宣扬的普世价值带有明显的西方文化烙印,主要包括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公正、博爱等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着践行“普世价值”的幌子,堂而皇之地干涉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与外交,主张实现“普遍”意义上的真正民主,即多党执政与全民参与;抨击中国的民主制度,渲染社会不公,宣传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的旋风席卷了我国政治界、学术界以及民众社会等各个领域,营造出一种全世界共同进步、自由发展的氛围;而这种“普世价值”带有鲜明的西方意识形态倾向,以分化为手段,西化为目的,将中国纳入到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政治、文化体系中,企图以“润物细无声”的温和方式来改变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
以经济交往为载体进行隐性文化渗透。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总是结构性的相互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在经济发展领域的优势主导地位,借助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一系列契机加强与中国的经济交往与合作,以经济活动为载体来进行隐性的文化渗透。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发展中,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一方面将先进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模式输入到我国,通过技术合作、建立外资企业来实现双赢,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广阔市场;另一方面,力图将中国置于西方主导的世界市场之中,迫使中国按照“全球规范”进行经济活动,制定不公平的、不利于我国优势产业发展的贸易条例,打压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任何经济活动、科学技术都会暗含一定的价值观念与文化要素,西方国家利用中国对其发达技术的依赖来进行价值观念渗透,植入西方意识形态。
利用现代媒介手段进行文化渗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应用的广泛普及,大众传媒的影响日渐深远。西方国家以互联网为主要工具,同时广泛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介来宣传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此来动摇我国传统文化根基、冲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民众信仰缺失甚至产生信仰危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广播电台—“美国之音”,它是美国政府直接控制的对外广播机构,目前,“美国之音”用53种语言在世界各地进行广播,主要有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汉语、阿拉伯语
为主要播音语言,每周播音达1300多小时,在全世界估计有1.2亿听众之多④。从这些数字可以明显地看出美国对外进行文化传播与渗透的广度和深度。
近年来,美国利用其在互联网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了文化渗透的主要平台与工具。通过互联网各种新闻、信息向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宣扬其自由、民主价值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文化产品(如电影、电视剧、书籍、广告等)的输出对社会主义国家公开的或者隐蔽的推销其政治制度、价值理念、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美国对全球电影、电视、录像业的控制甚至超过了它对飞机制造业的控制。”⑤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受其影响颇深,许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向度等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严重影响了民众的民族认同感。欧美大片充斥着各国的各大影院,并且受到了强烈的追捧,好莱坞、迪斯尼、梦工厂的各大影片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在给人们带来视听享受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将西方的价值理念、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渗透给国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消费主义等各种价值理念在广大民众之中传播开来,这种文化渗透影响到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注重对精英群体的文化渗透。精英群体作为社会中较有影响力的一部分群体,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目标。精英文化领域中的文化渗透,是指文化强势国家在国际间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学术讲座、国际会议、学术赞助、教育文化交流等途径,把自己的政治理论、意识形态输入到对象国,影响该国的知识分子,使这些国家的知识精英接受和传播西方的文化精神,改变对象国的知识传统,最终实现文化渗透和文化冲击的目的⑥。
精英群体较多存在于各个行业与领域中的管理与领导阶层,甚至在政府机关之中,因此,美国从很早就“重视”对这部分人进行文化渗透,以求实现其文化霸权、建立文化帝国主义的目的。这一点从东欧中就可见一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企图动摇其社会主义制度。东欧剧变虽然发生于各个国家内部的革命与瓦解,但大多数都是领导阶层内部的斗争,而这些反对继续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党派多数有西方国家的支持,受西方所谓自由主义、民主制度的影响,而这些群体正是社会中的精英阶层。
另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由一些理论体系、思想潮流来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知识分子群体,如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终结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进一步实现对各国精英群体的文化渗透,并借由精英群体自身的特质来将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理念渗透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现状
转型时期我国民众出现信仰危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轨时期,面对政治、经济等领域出现的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与关注,但对文化层面、意识形态领域等软实力方面仍缺乏重视。虽然我国确立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性地位,但仍有部分人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持质疑态度。自在我国确立为指导思想以来,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被奉为圭臬,成为人们坚定不移的信仰。但在改革开放之后,一部分人将进行魔化,使一部分人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迷茫甚至缺失。而且,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各种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充斥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甚至侵蚀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认同感,致使民众产生信仰危机。
社会思想意识多样性与冲突性。伴随西方文化渗透而来
的各种价值理念,如个人英雄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观念深入社会,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生活之中。然而西方社会所提倡的各种意识形态、价值理念与我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中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明显的冲突与对立,当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相碰撞;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相冲突;享乐主义与勤俭节约的美德相背离时,大众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迷茫与空虚,无所适从。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盲目崇洋,这将会对意识形态安全、甚至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为在这种情势下西方国家很容易趁虚而入,来达到其“西化”“分化”的目的。
广大民众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缺乏认知与重视。我国社会的主体是农民,其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于政治安全、国防安全可能较为熟识,但对于意识形态这一名词可能大多数农民都未曾听闻,因此,较易受到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的“宗教热”有卷土重来、愈演愈烈之势,而这些宗教多数都是外来宗教、甚至是一些异教与,西方国家较易利用这一途径来对农民群众进行思想教化,实现其对意识形态领域控制的目的。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从出生就受到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年青一代中有一部分人盲目崇洋、甚至全盘接受西方文化,认为只要是西方的就是先进的。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较深,向往西方世界的生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缺少应有的认同与归属感,对于意识形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缺少认知与重视。
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解决路径
以美国马首是瞻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渗透手段来实现其“和平演变”目的,以实现其世界霸权的“雄才伟略”。这对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关乎国家主权的安危、领土的完整。因此,面对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猛烈攻势,进行必要的还击,提出可行的“反渗透”策略与路径刻不容缓。
坚定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性地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的立党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与旗帜。要始终坚定不移的将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其成为民众的信仰对象。在坚定其指导地位的同时,要与时俱进,将与具体世情、国情、民情相结合,结合全球一体化的契机,吸收其他国家文化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有重要作用,是我国应对西方文化渗透、全球一体化的有利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之中既肯定了在社会建设发展中的指导性地位,同时提倡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有利于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人生观与世界观,促进社会民众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与认同,使其内化成为自身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可广泛利用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的传播作用,在社会中营造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入、内化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关键词:《推手》;家庭价值;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134-01
一、引言
作为一个美籍华人导演,李安对中西方文化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多年的美国生活经验使他充分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1990年,李安将以反映这种文化冲突为主线的电影《推手》推上荧屏,并获得了一致好评,一举拿下当年台湾电影金球奖的最佳导演这一殊荣。电影当中,生动的呈现出了一位中国老人在移居美国后,与同一屋檐下的美国儿媳由于中西方文化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生活上的矛盾冲突。毋庸置疑,这种生活上的冲突没有孰对孰错,矛盾的背后反映出的便是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别,而电影中着重刻画的则是众多文化冲突中的家庭价值观的差异。每个人出生后所进入的第一个团体便是家庭,因此,家庭价值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今后的生活,工作以及为人处世。因此,不同的家庭价值观必定会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和生活习惯等。在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村当中,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下,良好沟通,也成了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电影《推手》的剖析,简单阐述了中美不同的家庭价值观,以及差异的形成原因。
二、中美文化中不同的家庭价值观
(一)家庭观念:家庭本位VS个人本位
中国社会的重要特点是“家庭本位”,在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上,更加注重家庭,强调家庭利益及它的生存与发展,要求个人必须服从家庭。一个中国人一旦成年后,基本上就以家庭为中心来生活了。
西方社会的重要特点是“个人本位”,在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中更重视个人,强调个人的生存、个人的利益、个人的意志、个人的发展,主张个人的独立和自由,要求家庭服从个人。极少数西方人会为了家族利益而放弃个人目标,即使是家族势力强大,他们也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财富和价值。
(二)家庭结构:父子关系为主轴VS夫妻关系为主轴
中国的家庭结构以父子关系为主轴,重视父传子的制度,重视孝道,是一种主干家庭结构,呈现一种垂直型的关系,因而传递力强,持续力强,家庭规模相对较大,以至少三代同堂的主干家庭为主。又因为父子是同性,因此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两性的差别。中国家庭在两性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中国传统家庭允许有三妻四妾的出现,但是父亲的家长权威却是绝对的,唯一的,不容置疑的,这有利于保持家庭的相对稳定。就算是现代家庭,因为婚姻一方出轨而导致家庭破裂的情况也不多见,多数夫妻出于传统的家庭观念,在两性关系出现第三者时会选择保持家庭的完整。
西方传统文化认为,神先造婚姻,而后有家庭,因此,婚姻关系应该优先于父母、子女及其它家庭关系,西方的家庭也因此成为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的一种核心家庭结构。家庭规模相对较小,多以一代夫妻关系为主,并不像中国家庭那样具有很强的传递力和持续性。而且因为夫妻分别代表不同的性别,所以有必要强调两性的差异,性不但不被忽视,而且要被突出。西方婚姻带有强烈的排他性,不会包容他人,一旦出现第三者插足,婚姻常以中断关系夫妻结束。因此,西方家庭类型除常见的核心家庭之外还有单亲家庭、单身家庭、重组家庭、丁克家庭等。
(三)家庭的教育:父母本位的“理想教育”VS子女本位的“目标教育”
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强调的是命令与服从,而西方国家注重的是公平和自由,”中国人认为“养不教,父之过”,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对子女的教育是一种义务,是一种责任,因此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往往是一种典型的“理想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家长的意愿,带有强制性,目标往往是既定的,不可更改的,理想也往往定得过高,“胡爸虎妈”层出不穷。
与中国家长的“责任,义务”观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家长更多的是把教育看作孩子的“权利”,因此家庭教育比较能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比较实际,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孩子自己的个人意愿,是个性计划。孩子个人的爱好兴趣会随着他的成长而改变,家长也愿意根据这种改变修改孩子接受教育的目标。在这个过程里,大人只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三、结语
电影名《推手》一词来源于太极当中:“推手是体会上下相随,随屈就伸,沾连黏随不丢顶。”通过对这部电影的剖析,我们也能对中西文化冲突中的家庭价值观的差异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我们应该像太极拳的“推手”一样,,取长补短,平衡和谐,进而减少文化冲突,取得更好的沟通。
关键词:西方文化;生命价值观;教育启示
生命问题是人类终极关怀的大课题,生命展开之时也是死亡之旅的伊始。人类在这一最古老、最复杂的问题面前,从来没有停止过思想的脚步。西方文化源于希伯来文化和希腊理性精神,极具悲剧意识,历代西方哲人都对生死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西方宗教更是以生死问题为核心而构建。了解西方文化的特征,研究西方文化中的生命价值观内涵,对我国生命价值观教育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一、 西方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人性的主要表征和人类所独有的生存方式,也是生命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西方文化具有其独有的特征,在历史的河流中不断融合,孕育出独具西方特点的生命价值观。
(一) 科技理性
希伯来宗教文化和古希腊理性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这两大文化在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共同孕育了文艺复兴后的西方近现代文化,以科技理性和人文理性为主要特征。在西方文化中,自然科学与哲学思想始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天人相分”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成为西方文化的主要命题,造就了西方人敢于冒险和勇于拼搏的生命精神。中国人控制和征服死亡的方式主要是炼丹、研制长生不老之方,而西方人则主要通过医学等科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死亡、延长生命。
(二) 宗教性
西方文化一直与宗教有着不解之缘,基督教与天主教的思想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西方人基本的生存状态。西方传统的生死观重死轻生,认为人生就是背负原罪、同时按照宗教仪式进行赎罪的历程,人生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赎罪、等待末日的审判,以便死后能够进入天堂,所以追求来生、追求死后的超脱是其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们看来,所有的生和死都是由万能之神安排的,生命始于创世,历经罪恶和赎罪,最终通过死亡得到拯救,进入天国,永享快乐。这种观念作为一种许诺或空想,的确具有一定的虚幻色彩,但它也强调生命的神圣性和重要性,极力反对任何对生命的轻贱与自残,在训诫人类弃恶从善,乐善好施,以及规范社会和人的行为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 个人本位
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追求一种个人本位的人格理想,它充分肯定人作为有理智、有尊严的独立个体的地位及其存在的价值,追求一种个人本位的人格理想。个人本位强调个体是人类社会结合的基础,主张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的对等,认为个体必须以独立的身份和权利为社会群体服务。在西方人看来,生命就是一种权利,生命只有为自己的目的而活才有价值,死亡则是人生的一种凝聚力,意味着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西方人不把个人生死同他人和社会紧密联系,认为生和死都是个体的权利,人有权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生存或死亡方式。
二、 西方文化中的生命价值观内涵
西方人的生命价值观主要是从终极(即死亡)的角度来看待生命的,但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不同的内涵,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前进的过程。
(一) 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时期
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们就开始对生命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索生命的本源及其意义所在。米利都学派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是感性直观的自然物;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生命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和谐整体,灵魂因具有神性而获得不朽,可以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普罗塔哥拉认为人并非单纯的自然物,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社会性;亚里士多德从社会性和理性原则出发,把人定义为社会伦理动物,认为生命的本质就在于节制欲望和遵守德行;伊壁鸠鲁人在本质上是寻求自然本能快乐的动物,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满足肉体快乐和追求精神享受。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生命价值观认为人的生命是理性自主的,只有经过彻底的反省和感悟,才能实现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价值。更深层次说来,生命必须以行为之是非善恶为标准,只有以高尚的价值观作为反省的标准才能算是活得好、活得美,否则就活得毫无意义与价值。
(二) 中世纪时期
该时期基督教在西方取得统治地位,主张上帝对人的绝对统治力,以神性否定人性。基督教哲学认为,上帝创造了万物,灵魂和肉体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人与生俱来的“原罪”是人无法摆脱其肉体生命局限性的根源所在,人只有接近上帝,信仰上帝,通过在现世中永无休止的赎罪修行,方能完善己身,获得生命的意义。这就给这一时期的生命价值观烙印上了一层浓厚的神学色彩,认为人的现世生命在于奉献和牺牲,为他人和耶稣奉献自己的一切,只有消除个体生理的、自然的欲求,普爱众生,信仰耶稣,才能求得来世灵魂的解脱,进入生命的最后归宿――上帝的世界。这样,生命的自然欲求和精神需要就被一种外在于生命的神圣事物所决定,人离开自身的本质规定而成为上帝意志的表现,中世纪由此陷入“黑暗的时代”。
(三) 文艺复兴时期
这一时期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迷雾,以人性否定神行,肯定生命自身的价值,成为一个激活生命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生命价值观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生命的自然欲望和本能需要都应该得到满足,人人生而平等,要求把人性从神性的奴役中解脱出来,恢复生命固有的尊严,确立生命的价值。文艺复兴后,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现代西方哲学对生命问题也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叔本华认为,人的内在本质不是理性而是意志,而这一意志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生命的强烈欲求。首先,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归宿,是一个不可逃避的事实,但死亡并不能触及生命意志,人应当克服恐惧,坦然面对死亡。再次,欲望是人生痛苦和怕死的根源,彻底抛弃欲望,就能够真正做到“在死亡中生活”。然而,尼采以激情人生论扬弃了叔本华的悲剧人生论,他的生命观是现实主义的生命观。尼采认为,世界上没有另一个灵魂世界的存在,死亡就是生命的结束。其次,尼采第一次公开宣布“上帝死了”,他认为只有彻底打倒上帝,人类才能具有新的生命和人生,实现价值的重新回归。
三、 西方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启示
生命价值观教育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生命,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观。西方很早就开始了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而目前我国生命价值观教育形势十分严峻,了解并研究西方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启示,对我国生命价值观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 兼顾生死,达到生死之间的平衡
对生或死的任何一种偏执都是对人生的误读,要真正地体悟生命、坦然地面对死亡,就必须在生死之间建立互蕴互补的矛盾统一关系。生命与死亡只有通过对方才能获得各自的规定性,实现其价值和意义。死亡是组成生命的自然动力,如果抽离了生命的意义,死亡也便没有意义而言。西方文化中生命价值观关于死亡的一切思考,都反映出人类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因此,我们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应从生死相联的角度加以考察,不仅要重生、优生,更要重死,优死,从而真正实现向死而生,达到生死之间的相对平衡。亦即,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必须以对死亡的认识为前提,只有正确把握对死亡意义的理解,人才能相应地确立自己的人生态度,建立社会生活的行为原则和价值体系。
(二) 实现个体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
个体与社会是部分与整体、特殊与普遍的密切关系,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也是人的社会。西方文化中个体本位的思想片面地强调生死的个体性,与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强调生死的社会性都是不可取的,就相当于人为地割裂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极易造成生命价值的偏差。因此,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必须辨证地扬弃各自的片面性,既要大力弘扬东方人的生死智慧,追求生死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又要充分肯定西方人对生死个体性的提倡和推进,从而在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构建科学、合理的生命价值观,实现生命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
(三) 坚持生命价值观的科技理性和人文理性的统一
通过对西方文化中生命价值观的研究可知,生命价值观的科学理性重在关注人的实存主体、终极关怀、终极实在等形而下学层面,主张从生理学、心理学、人种学、医学尤其是临终护理等方面考察生死问题。而生命价值观的人文理性则强调人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知性探索、美感经验、人伦道德等形而上学层面,主张从社会学、宗教学、哲学、美学等方面考察生死问题。在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关注生命的物质存在实体,又要关注生命的精神需要,只有对生死的多重属性进行形下与形上的全面考察,坚持科技理性和人文理性的有机统一,才能使科技理性与人文理性共同促进科学生命价值观的建构。
[参考文献]
[1]陈四光,金艳,郭斯萍.西方死亡态度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6(1):65―68.
[2]冯沪祥,中西生死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3.
[3][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27.
关键词;日本电影 东西方文化《入殓师》
自日本电影《入殓师》上映后就备受大众好评,且获得很多奖项,由此可见该电影的影响力。这部电影对日本电影风格进行了继承与弘扬,叙事情感细腻,而且节奏也比较缓慢,最能打动观影人的是漫长的电影抒情内容。《入殓师》所关注的关键点一方面是对传统与民族文化的继承,另一方面是关注个人情感诉求,人和社会、家庭和社会的关系,这明显有别于以往的东方电影。《入殓师》主要传达的是集体化与个人主义的矛盾与冲突,其中集体化是日本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虽然在二战后改观比较明显,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家”文化的集体特性。在这部电影中,小林大悟的身份是单独个体,重点对个人情感上的传递进行追求。而且《入殓》还对罪文化、耻文化进行着传达。在西方电影创作方面,成长的主题相对来说比较常见,其实就是主人公自我认识、价值等环节的成长与蜕变,而该电影内部所彰显的亲情与自我情感则比较倾向于西方文化。《入殓师》最后是解读亲情,其核心依旧是弘扬日本“家”文化,同时也将电影创作者的矛盾心理显示出来。
一、《入殓师》重新解读家庭观念
(一)影片所蕴含的日本家庭观
人到中年的一个大提琴手小林大悟是《入殓师》电影的主人公,因为乐队的解散,小林大悟失去了工作,所以就和妻子居住在母亲遗留的房子中,同时阴差阳错地从事入殓师这一职业。该工作内容和尸体搬运有关,尽管有着非常可观的薪资收入,却遭到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唯一坚持的是小林大悟,故事情节随之升华,小林大悟戏剧性为父亲入殓,而且在入殓期间与因情人而出走的父亲达成单方面谅解。电影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念与家庭观念不同于日本传统社会观念,以往的日本社会与电影相对较为保守,且比较倾向于被社会同化,此为日本文化中的集体意识、父权意识以及家庭意识。然而,《入殓师》所传达出来的父亲抛弃家庭,母亲离世,从表面上看没有家庭价值与观念,然而,影片中的社长其实就是父亲的角色,他在小林大悟失业时为他提供工作,并扮演其工作导师的角色,严厉指导因首次接触尸体而恐惧的小林,举手投足间都彰显着同情与认真果敢。虽然小林缺乏父爱与母爱,但是观众同样可以从影片中感受到小林绝对服从的家庭信仰,因此社长在《入殓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关心小林的同时,又给予其入殓师的工作,暗喻父权社会下日本子承父业的观念。
(二)影片颠覆传统家庭观念
《入殓师》在解读家庭观念上并非传统单一的,也是在对与传统相违背的故事进行描述,而主人公故事就是对传统的反叛。比方说,小林大悟父亲与家庭观念相违背,所以遭到精神与物质方面的惩罚,沦落到孤老终生的下场,迫于压力,想念妻儿又没有回家的勇气。而小林的角色也极为反叛亲情,通过分析小林对家庭与亲情的态度发现,小林与传统日本人不同,他像一个失去猎枪与快马的牛仔,从城市辗转至农村,从事入殓师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开始谅解父亲。该影片的根本和西部电影中发现金矿最终获得人性救赎的情节相同,主人公主要传达人性化故事,且不被家庭所制约与束缚,主要彰显西方敢作敢为与特立独行的一种精神,与日本传统家文化集体精神相背离。
二、《入殓师》中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冲撞
(一)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概念
所谓耻感文化,其实就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收集与整理大量二手资料,将耻感文化当成日本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关键是基于有别于西方罪感文化所总结出来。而且耻感文化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关键内容,在对耻感心理感受充分发掘与升华后,确保其变成文化积淀的一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文化与国人行为,同时也对国家体制设计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是国家性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影片所传达的耻感文化
通过分析影片中主人公小林大悟社会活动范围与特点发现,小林大悟的角色是与西方文化相偏向的。事实上,人类的羞耻感来源于对集体归属感的不解与迷茫,此为日本社会主要特征,因此可将小林大悟罪恶感的来源推断出来,电影中很多情节对该点进行了详细描述。在小林大悟开始从事入殓师工作时就承受着社会认同压力,其原因是入殓师的工作不被社会所认同与接受,是缺乏集体归属感的一份工作,事实上这也是小林大悟内心世界的冲突与矛盾,其所产生的羞耻感导致小林被迫承受源于社会与家庭的指责,然而,在影片中观众还会看到一个具有西方特色的小林大悟。从根本上说,罪感文化最为核心的环节是劝人为善,此为以西方基督文化为基础的一种自我救赎文化,电影《入殓师》中,虽然小林遭受亲友的反对与指责,然而,最终小林坚持下来从事该项工作,小林认为自己是对的,并表示这是比较规范的一个职业,同时也是救赎与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份工作,对自我认识与自身职业认同感非常强烈。
(三)影片所传达的罪感文化
《入殓师》同样从社长视角解读了两种文化。九年前社长妻子去世,其入殓工作由社长承担,《入殓师》即刻向“吃”的话题转换。在社长的观念中,有些人既然为生存而谋生,为何不找一份压力小的工作,其实多数烦恼都是外界给予的。《入殓师》后期给出很多镜头,将小林大悟在工作期间手法越来越娴熟的特性彰显出来,体现出小林大悟对自我的认可与对工作的热爱。此外,还有一个镜头是入殓一个孩子,该镜头暗示非常明显,那就是孩子自杀的真实原因与活着的时候热衷于化女装等,这明显和现实社会有着格格不入的特征,然而,其共同点在于服从自己内心,虽然也会产生耻感,然而,均有其存在的道理与价值,是自我认同与价值方面的追求,在该过程中,主人公小林也发生着意识与观念的转变,慢慢与耻感的外部影响相脱离,坚信自己从事的职业并不丢脸,也不觉得羞耻,甚至重视内心世界救赎,基于罪恶的视角看待问题,而该罪感文化明显靠拢西方文化,该行为也很少在现实社会中出现,无法在社会中形成问题解决的一个常规方式。
到目前为止,在东西方文化差异根源问题上,相关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观点,很多学者表示此为东西方教育环境与家庭结构不同所导致。其中西方资产阶级的家庭重视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孩子在家庭反抗与斗争中慢慢成长。然而,相比于西方家庭自主、独立的家庭观念,东方家庭对其子女斗争意识有着非常明显的弱化作用,主要偏向于同化与服从,孩子在儿童时期就缺乏独立场所。而两者中的公私分明立场是东西方文化主要区别,还有一个就是父权社会的协同。所以,在《入师》中,我们能够看到一方面屈服罪感文化、另一方面存在耻感文化属性的主人公小林,可以将该文化差异转变隐晦传达出来是电影的高明之处,而小林大悟的成长道路其实就是文化认同的彻底转变。
三、《入殓师》解读父爱
(一)影片中传统父亲形象
上文中我们提到小林这个人物身上的西方文化特点,就个人的认同和情感诉求来说,他的确是一个敢爱敢恨、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人,但同时这个人物身上又有着强烈的日本文化印记。而故事情节也正是在这种日本文化的推动下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并悄悄地为人物的转变提供了内在的动力。仅从故事的主线来看,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但是人物成长中的内核其实是一个关乎亲情以及家庭的故事,故事的结尾小林彻底地理解了自己的父亲,真正地实现了家庭以及亲情的回归,而电影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故事设定获得了电影主体表达上的升华。
(二)影片基于西方文化剖析父亲形象
为将社长角色重点突出出来,影片同样刻意注重描写小林与社长两人的情感。通过观众角度剖析,小林亲生父亲和社长两者对比非常鲜明,而且在比较中彰显传承与延续,特别是在小林大悟目睹去世后的父亲与父亲遗物时,小林惊呆了,他感慨;“这就是人生吗?”很明显,在此时,观众能够明白亲情中主人公小林大悟所表现出的一种情感执拗,尤其是在小林大悟居无定所期间,他宁愿在外流浪,也不会选择来父亲这边,小林在意识到该点时,同样读懂了父亲的感受,在此时,这位满是缺点又有些陌生的父亲形象得到人生救赎。日本文化奉行父亲庇护和子女风险的对等性,然而在小林大悟目睹父亲临死前依旧握着童年石头时,小林大悟第一次流泪了。事实上,父亲一直都没有忘记小林,此时彻底在小林心中填满了原有的父亲形象,他最后变成一个得到儿子理解与认同的合格父亲。这不仅彰显着《入殓师》中对死亡与生命的解读,在重建亲子关系方面并非重新获取或者分配权利,关键是传递东方文化中固有的温情,所以,《入殓师》所传达的文化和日本传统文化存在一定差异性。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价值观教育;德育;西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20-02
外国文学在高校文科文学专业课程中,显得尤为“另类”,它可谓唯一一门与学生文化根基具有相当跨度的学科。无论其包蕴的历史的纵深、文学的繁杂、美学的诡异,还是思潮的奇崛、宗教的厚重、哲学的纠结,无不遵循着内在的文化逻辑,呈现的是迥异的文化境遇下的审美样本。鉴于此,它就不仅承载着一般文学类课程的功能,还面临着跨文化传播的诸多难题,例如,必须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并传递异质文化的文化品格、精神诉求、审美范式、文学表现,等等。而这需要的就不单是知识认知,更包括对价值观的驾驭。也正是在这个视域下,本论文讨论的命题被凸显出来,然而目前学界对该论题尚不够关注。[1]
一、概念辨析:何谓“价值观教育”
在研究展开前,首先有必要澄清,什么是价值观教育?传统上,价值观常被化约为“思想品德观念”或“道德观念”。因而价值观教育也就被推理为教育教学领域通常所说的“德育”。然而推究起来,二者却迥然有别。价值观(values)是“个体对事物及意义评价的观念系统,即推动和指引人们采取决定和行动的价值指向和标准。在心理学中,价值或价值观是比‘态度’(attitude)、‘信念’(belief)更宽泛的概念,通常指人生观的核心内容,为人生提供理想、信念和价值导向。”[2]而德育是“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质的教育。”[3]“我国教育界一般都认为,学校德育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4]可见,价值观教育比德育更着眼于形而上的精神层面,它远非以实用目的和制度规范为圭臬,而致力于更宽泛意义上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的引领。价值观教育侧重的是如何对世间万物和潜在影响自我行为的因素做出评价,德育关注的则是从社会伦理层面规范和协调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虽然一个人的价值观与他的道德观念必然会有交集,但本文认为,价值观教育更关注“精神自我”,德育更偏重“社会自我”。[5]
不得不说,外国文学[6]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比一般文学类课程更需要价值观教育的充分施展。这主要是因为,西方文学自源头之一古希腊以来,就开始高度关注人本,以探求人生价值、丈量人在世界的位置而为文学目的之一,及至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奠定西方文化第二根基后,西方文学更是被引向深邃的精神层面,广泛探寻人的生存意义,以灵性生命和精神呼吸划定人存在的维度。尽管沿着这条脉络,文学的发展不乏畸变,但无可否认的是,对生命和世界的意义与价值的终极关怀,始终回荡在西方文学的心府,无论时代怎样更迭,文学形式怎样流变,价值观探究始终是西方文学的灵魂。
当然,西方文学所热衷思辨的价值观,绝非超验的抽象概念,而是灌注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价值观教育本质上乃是关于文化认同的教育……在这里,文化认同是指个体与社会在生活中参与性地、体验性地继承与发展某种或某些特定文化的过程。”[7]高校外国文学教学通过文本层面的意义解读和文化层面的观念传导,而使学生近距离体验了异质文化。因此,对于价值观教育来说,外国文学课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更在于提供了文化接触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文化的差异在对照中彰显,不同的价值观也在交锋中碰撞。外国文学课的一项重要功能正是引领学生辨别、体验、吸纳异质文化的价值观之精粹,将人类思想的宝贵积淀传承下去,同时也丰富、延展、调整我们自己的价值观。
二、回溯生成体系:价值观教育的前提与方法
明晰了“价值观教育”的概念后,就抵达了问题的根本:究竟哪些才是需要我们积极认同的西方价值观之精华?我们该怎样理解和把握外国文学作品中浮现的林林总总的价值观?本文认为,西方文学具有特定的生成体系,必须将其置入所由来的文化语境,才能理解和评价它所承载的价值观念。这首先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前提。
当然,进入他者的文化语境并非易事,且不提我们主体的修养学识怎样,单就我们的阅读对象而言,同样的语义单元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下,意义完全有可能大相径庭。而且当代文学批评家布鲁姆早就指出,一切阅读都是误读。[8]这似乎使跨文化的阅读更面临尴尬的处境。但布鲁姆并非意在终结阅读活动,而只是指出阅读和写作必定是创造性的,诗(文学)的意义总是在有意无意地背离前辈中产生。我们认为,对外国文学的阅读接受也是如此,我们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期待与原作者的绝对契合,同时,倘若我们能够深入探察西方文学的源头和承继嬗变,厘清各个时期文学的基本精神,捕捉诸多观念生成的因缘际会,并以文本本身为根基,那么认识和理解西方文学所蕴藏的价值观念是完全可能的。
众所周知,西方文学历经数千年演进,其内在的观念意识、价值准则等等也在屡屡进行着确立、突破、回归、重建等各种尝试。但总有一些文明的酵素沉积下来,酿造了西方文化传统最基本的精神理念,比如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终极关怀等等。这些观念虽然在不同的历史话语中一再地被质疑、检验,甚至弥散不见,但它们的身影又屡屡重现,从未寂寞。即便在后现代思潮泛滥之际,本质主义的一切乃至意义、价值、真理本身都遭受了抛弃和解构,一个有意味的事实却是,那些被质疑和消解的观念、精神本身,却并没有真地死掉。[9]所以,本文认为,上述这些价值观念尽管有着芜杂的内涵和波折的接受史,却基本可以视为西方文化中最具生命力、最值得继承的精髓。而即使那些卷起千重硝烟、甚至饱受诟病的极端颠覆传统的价值观念,我们认为,也应当看到它们所独具的意义,那就是,它们抒写了高度的批判意识,而这种意识在本质上与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人本主义、理性主义其实具有文化上的同源性,没有对理性、个人、人本、自由精神的高度推崇,是绝不会诞生这种批判意识的。
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牵绊,我们在外国文学尤其是欧美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往往又面临着对上述价值观的审读困境。例如,西方文学作品中的“自由”精神是对人性和个体性的极度维护还是对人的社会性的颠覆、僭越?怎样评价那些被极端化的个人主义英雄?个体的反叛在多大程度上是正义的?宗教之爱与人本关怀是否具有不可挣脱的悖谬?悲观主义与颓废主义、非道德化等等,是富于意义的反思和批判,还是精神的逃避和沦陷?我们认为,这些富于争议且反复回荡于西方文学的问题,无不与价值判断相关,每一重尖锐的思辨,无不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必须将这些观念、概念、问题放到西方文化系统内仔细辨析,才能理解它们的真实指向。
譬如,如果从道德说教的逻辑看,则无论爱玛・包法利或是安娜・卡列尼娜都不足为训,她们无疑拆卸了传统道德的篱栅,成了可怕的纵火者。然而倘若能从爱玛的迷梦透视出她对庸碌环境的极度抗拒,从她“堕落而不以为堕落”的义正词严倾听出作者深深的反讽和叹息,则她才既不会被简单地冠以骂名,也不至于被奉为冲破藩篱的勇士。没有对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全面反思、没有对西方女性地位的历史性审视、没有对西方文学叙事方式之幽微的关注,则这个人物必定要惨遭道德之刀的屠宰,而且注定要丧失其伪浪漫主义反叛的悲剧内涵。同样,于连(司汤达《红与黑》)、阿乐哥(普希金《茨冈》)、布兰德(易卜生《布兰德》)们也都在演绎着极端的个人主义反叛,同时也在试探着自由的限度,经历着“浮士德难题”的磨砺。那么如何看待这种个人主义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群体性,讲究集体利益为先,重视德性修养,“从文化上讲,个人主义的思想基础在中国也极不发展。”[10]而且,“个人”首先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有其尊严和权利的个体,而是相对于整个等级制而言的渺小存在物,[11]如此看来我们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个人主义”,就缺少古希腊以来就受到推崇的价值维度――“个人主义”代表着高度的人本关怀和对制度与积习的积极反思,而并非等同于自私自利主义。
我们略以数例为证是想表明,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价值观的考量不能一概本土化,要评价某个观念,不能止步于词语标签,而要追问概念背后的观念体系。
三、结语:主体价值观的重建
外国文学教学实践证明,对他文化的评介、传播难免要面临价值观的冲突碰撞。往往,即使我们很仔细地追溯了某些价值观的来路,也未必能认同那些观念本身。我们认为,既然价值观教育关乎文化认同,那么多元文化接触中出现的抵牾、排斥、质疑实属正常。文化认同不是简单的照单全收,而是要辨析不同文化观念的精微,只有从各自内在的文化逻辑出发,才能洞观异文化价值观的真髓。倘能如此,也就达到了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那就是,通过主体的判断而包容、吸收异质文化的思想精华,从而丰富、调整、重建主体的价值观。
注释:
[1]在中国知网以“外国文学教学”和“价值观”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结果为0,以二者为主题词检索,结果只有4篇,且均不同于本论文论题的范围。
[2]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48-149.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97.
[4]赵玉英,张典兵.德育原理[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4.
[5]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人类的自我概念包括“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本文借用了这一观点。
[6]从外国文学教学的实际状况看,一般院校该课程主要限于西方文学,故本文所讨论的外国文学教学也做此限定,文中不再逐一说明。
[7]杨柳新.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4):109.
[8]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M].徐文博,译.三联书店,1989:65.
[9]解构主义等后学遭受质疑不必赘言,另有文章给出实例,“时至21世纪,当20世纪的多元民主在政治思想、文化和文学领域濒临无政府的极端化时,被暂时遮掩的传统主流思想又有所抬头。其中一种表现就是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学中逐渐出现了一批宣扬和回归权威的作品。”它们都表明了“目前美国文学中权威、秩序、上帝和传统等价值观再现的动态。”刘意青《略谈文学和文学批评的道德承载问题》,《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