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会计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9013703
1.1 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与目标
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指的就是管理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主要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层,中层管理层以及基层管理者。企业的最高管理层需要了解企业的整体效益,会计报告是主要的参考依据。企业中层管理者注重整个企业的运营,会计报告为其提供企业运营的相关信息。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基层管理者提供所负责项目的详细、简单明了的会计报告。
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财务报告,管理会计报告,将这二者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内部管理会计报告和外部财务会计报告体系。通过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企业管理者优化资源配置,做出合理的决策信息,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总之,管理会计报告就是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的参考依据。
1.2 管理会计报告的功能与作用
管理会计报告根据企业以往的财务会计数据总结出具体的规划,为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决策分析依据,管理者根据决策分析为依据,对企业的整体预算进行规划,做出正确的决策指导企业的运营。管理会计报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流程,有利于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组织。管理会计报告对于企业财务、运营、管理等进行分析、规划和总结,管理者再进行正确的决策,对企业的运营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各个部门可以根据管理会计报告提供的预算业绩与实际业绩进行对比,是企业各个部门进行考核、评比的有效依据。总之,管理会计报告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中占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障了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企业管理目标的前瞻性,加强企业管理者决策的正确性,促进企业人性化管理方式的形成。
1.3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特征
现代企业管理报告体系必须具有实用性,不仅仅是以理论为依据,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报告方式,例如口头式、报表式、叙述式等;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不断变化,充分体现现代管理的特点;体现其服务性,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与经营状况;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重点体现对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时效性,能够体现出企业当下最及时和有效的信息。管理会计报告重点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最及时、有效的信息,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4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基本框架
根据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主要功能与职责,笔者将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为三个部分: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责任考评报告。预算报告主要是对企业的营业、资本、财务进行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主要包括投资决策报告、筹资决策报告、经营决策报告、控制分析报告,责任考评报告分为预算评价报告以及业绩评价报告。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企业管理会计总体报告。
2 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现状
管理会计报告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纵观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仅有少数先进企业成功运用现代管理会计报告,发挥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作用,但是总体上来看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发展还不成熟。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也不完善,使企业在应用的过程中缺乏理论的支持,不能将企业实际与理论基础相结合。许多企业管理者缺乏对管理会计的正确认识,不重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企业也缺少管理会计专业人才,我国也没有相关机构对管理会计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这些原因都是造成我国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完善的重要原因。
现如今我国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主要还是依附于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也是按照财务会计的培养方式。大多数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低,往往是将管理会计的职责和功能分配带财务会计的各个岗位中,缺少完整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企业关注的会计报告还是按照财务报告流程进行的,而不是站在企业经营战略目标高度去重视管理会计。
3 企业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原则与整体思路
现代管理会计报告应该是贯穿整个企业运行的始终,不能将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割裂开来,在构建企业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目标导向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目标导向原则指的是在构建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时要以满足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需求之一目标为重点,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管理会计报告信息。相关性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的信息必须有利于进行决策和控制企业的运营,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还要保证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帮助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发挥和运营进行预测。及时性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及时性和时效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报告的功能与作用。灵活性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与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不同,它的形式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的,可以根据企业具体的需要通过图表、文字、数字等表现形式进行报告。成本效益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所耗费的成本不能大于信息所产生的收益,这二者要保持适当的比例,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取最有效的信息和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根据以上分析,以现代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为出发点,在遵循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整体思路主要是以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为出发点,遵循体系构建的原则,具体设计出包括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以及责任考评报告在内的管理报告内容。
3.2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内容
3.2.1 预算报告
全面的预算报告主要包括营业预算报告,资本预算报告以及财务预算报告。
企业经营业务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以营业预算报告为依据,营业预算报告包含销售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和成本费用预算报告。销售预算报告对企业产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和时间范围内的销售额和销售总量进行预测报告,预测报告不仅需要考虑市场的行情,还需要考虑企业产品本身的数量和价格,充分考虑影响产品销售的因素,制定出合理的销售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主要指的是在预测期间内的企业产品的销售数量、期末存量以及生产数量的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是以销售预算报告为基础的,之后才能对产品期初和期末存量进行编制。生产预算的编制对时间要求精确,因此要注重生产预算的编制时间。成本费用预算报告对预测期内的成本费用进行规划报告,制定出目标成本费用水平。成本费用预算报告为企业的各个部门的成本费用控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有效的控制了企业各个部门的成本费用,提高企业对成本费用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资本预算报告分为投资预算报告与筹资预算报告,先进行投资预算报告,再进行筹资预算报告,资本预算报告是企业进行资本支出的依据,有利于扩大企业投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投资预算报告的编制内容主要有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预计,对固定资产处置的预计,对无形资产投资以及其他资产投资的预计,债券、股票、现金股利、基金、期权等投资的预计。筹资预算报告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筹集资金的数额和筹集方式进行预计和报告,为企业资金的良好运转提供理论参考。
财务预算报告主要包括现金收支预算报告,损益平衡预算报告,财务状况预算报告。现金收支预算报告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情况进行预算报告,如现金收入、支出、不足等情况。损益平衡预算报告就是对企业的经营利润进行预测,具体分析企业经营利润增长的原因,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财务状况预算报告主要是根据企业的资产预算、营业预算、财务预算等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资财务资产状况进行预算,将企业资产的规模与分布进行预算报告。财务预算报告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准确的掌握企业在预算期内的财务状况,根据预算制定准确的决策,保障企业决策的准确性。
3.2.2 决策控制报告
企业在完成预算的前提下,需要落实制定的各项预算,这就需要发挥决策控制报告体系的作用。决策控制报告体系主要分为决策模块和控制模块,主要为企业管理者进行投资、经营等决策提供依据。决策控制报告体系主要包括筹资决策报告,投资决策报告,经营决策报告,控制分析报告。
筹资决策报告主要是依据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对外投资状况以及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情况,对企业筹资的方式、途径、数额、结构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筹资决策报告是企业管理者进行筹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投资决策报告是根据企业内部的资金情况,将适合企业投资的项目进行比较,制定出适合企业情况并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最大价值的的有利投资项目报告。企业根据投资决策报告可以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例如企业资金充足可以选择投资金融资产等外部投资方式。
经营决策报告分析企业不同的经营方案所带了的利益,企业根据经营决策报告制定出最优的经营决策。经营决策报告要重点体现企业不同经营方案的相关收入与成本的关系,这样才能清楚的体现出最优的经营方案,促进企业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控制分析报告中首先需要设定控制的标准,也就是耗费的限额,分析比较实际开支与控制标准,根据二者之间的差别进行分析,找出具有差异的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消除差异。控制分析报告为企业的开支耗费提供参考依据,只有企业全员参与配合,才恩呢该使开支得到合理的控制,达到控制的预期效果。
3.2.3 责任考评报告
责任考评报告指的是对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责任评价指的是按照不同的评价方式,将企业各个部门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对每个责任中心进行统一评价,形成企业的责任评价体系,有利于企业花费最小的成本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责任考评报告体系主要分为预算评价报告和业绩评价报告两部分。
预算评价报告根据不同的责任中心可以分为成本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收入中心预算评价报告,利润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投资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成本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是对成本费用的责任中心进行评价的报告,主要是评价成本费用的实际消耗与预算额之间的差异。收入中心的预算评价报告指的是对整个企业的收入中心的实际销售额与预算销售额进行分析,与整个企业的销售目标为参考,对整个企业的销售情况进行评价报告,有利于保障企业收入,不断增加企业的销售总额。企业的利润中心指的是以企业利润指标来评价各个责任中心的业绩,企业的利润中心预算评价报告不能忽视部分的可控制利润,要以各个部门的可控边际利润为评价指标。企业的投资中心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投资中心的管理者可以自主确定企业产品的相关决策,投资中心的评价主要包括投资贡献率与剩余利益率,在投资中心的预算评价报告中需要重点突出这两个方面。
业绩评价报告主要包括财务业绩评价报告,经营业绩评价报告,综合业绩评价报告。企业的财务业绩评价报告指的就是根据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出适合企业财务评价的标准,再对企业的整体财务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企业在选择财务业绩评价标准的时候要注重选择能够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标准。经营业绩评价报告根据企业的相关财务报表,计算出企业的经济增加值,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报告。综合业绩评价报告是对企业的整体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从整体上评价企业的业绩。综合业绩评价报告不能仅仅关注企业的财务业绩,应该对企业进行完整的评价,例如客户对企业服务的满意度调查,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
1.1 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与目标
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指的就是管理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主要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层,中层管理层以及基层管理者。企业的最高管理层需要了解企业的整体效益,会计报告是主要的参考依据。企业中层管理者注重整个企业的运营,会计报告为其提供企业运营的相关信息。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基层管理者提供所负责项目的详细、简单明了的会计报告。
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财务报告,管理会计报告,将这二者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内部管理会计报告和外部财务会计报告体系。通过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企业管理者优化资源配置,做出合理的决策信息,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总之,管理会计报告就是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的参考依据。
1.2 管理会计报告的功能与作用
管理会计报告根据企业以往的财务会计数据总结出具体的规划,为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决策分析依据,管理者根据决策分析为依据,对企业的整体预算进行规划,做出正确的决策指导企业的运营。管理会计报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流程,有利于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组织。管理会计报告对于企业财务、运营、管理等进行分析、规划和总结,管理者再进行正确的决策,对企业的运营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各个部门可以根据管理会计报告提供的预算业绩与实际业绩进行对比,是企业各个部门进行考核、评比的有效依据。总之,管理会计报告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中占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障了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企业管理目标的前瞻性,加强企业管理者决策的正确性,促进企业人性化管理方式的形成。
1.3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特征
现代企业管理报告体系必须具有实用性,不仅仅是以理论为依据,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报告方式,例如口头式、报表式、叙述式等;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不断变化,充分体现现代管理的特点;体现其服务性,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与经营状况;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重点体现对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时效性,能够体现出企业当下最及时和有效的信息。管理会计报告重点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最及时、有效的信息,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4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基本框架
根据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主要功能与职责,笔者将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为三个部分: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责任考评报告。预算报告主要是对企业的营业、资本、财务进行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主要包括投资决策报告、筹资决策报告、经营决策报告、控制分析报告,责任考评报告分为预算评价报告以及业绩评价报告。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企业管理会计总体报告。
2 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现状
管理会计报告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纵观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仅有少数先进企业成功运用现代管理会计报告,发挥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作用,但是总体上来看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发展还不成熟。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也不完善,使企业在应用的过程中缺乏理论的支持,不能将企业实际与理论基础相结合。许多企业管理者缺乏对管理会计的正确认识,不重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企业也缺少管理会计专业人才,我国也没有相关机构对管理会计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这些原因都是造成我国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完善的重要原因。
现如今我国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主要还是依附于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也是按照财务会计的培养方式。大多数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低,往往是将管理会计的职责和功能分配带财务会计的各个岗位中,缺少完整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企业关注的会计报告还是按照财务报告流程进行的,而不是站在企业经营战略目标高度去重视管理会计。
3 企业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原则与整体思路
现代管理会计报告应该是贯穿整个企业运行的始终,不能将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割裂开来,在构建企业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目标导向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目标导向原则指的是在构建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时要以满足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需求之一目标为重点,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管理会计报告信息。相关性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的信息必须有利于进行决策和控制企业的运营,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还要保证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帮助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发挥和运营进行预测。及时性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及时性和时效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报告的功能与作用。灵活性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与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不同,它的形式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的,可以根据企业具体的需要通过图表、文字、数字等表现形式进行报告。成本效益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所耗费的成本不能大于信息所产生的收益,这二者要保持适当的比例,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取最有效的信息和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根据以上分析,以现代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为出发点,在遵循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整体思路主要是以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为出发点,遵循体系构建的原则,具体设计出包括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以及责任考评报告在内的管理报告内容。
3.2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内容
3.2.1 预算报告
全面的预算报告主要包括营业预算报告,资本预算报告以及财务预算报告。
企业经营业务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以营业预算报告为依据,营业预算报告包含
销售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和成本费用预算报告。销售预算报告对企业产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和时间范围内的销售额和销售总量进行预测报告,预测报告不仅需要考虑市场的行情,还需要考虑企业产品本身的数量和价格,充分考虑影响产品销售的因素,制定出合理的销售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主要指的是在预测期间内的企业产品的销售数量、期末存量以及生产数量的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是以销售预算报告为基础的,之后才能对产品期初和期末存量进行编制。生产预算的编制对时间要求精确,因此要注重生产预算的编制时间。成本费用预算报告对预测期内的成本费用进行规划报告,制定出目标成本费用水平。成本费用预算报告为企业的各个部门的成本费用控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有效的控制了企业各个部门的成本费用,提高企业对成本费用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资本预算报告分为投资预算报告与筹资预算报告,先进行投资预算报告,再进行筹资预算报告,资本预算报告是企业进行资本支出的依据,有利于扩大企业投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投资预算报告的编制内容主要有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预计,对固定资产处置的预计,对无形资产投资以及其他资产投资的预计,债券、股票、现金股利、基金、期权等投资的预计。筹资预算报告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筹集资金的数额和筹集方式进行预计和报告,为企业资金的良好运转提供理论参考。
财务预算报告主要包括现金收支预算报告,损益平衡预算报告,财务状况预算报告。现金收支预算报告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情况进行预算报告,如现金收入、支出、不足等情况。损益平衡预算报告就是对企业的经营利润进行预测,具体分析企业经营利润增长的原因,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财务状况预算报告主要是根据企业的资产预算、营业预算、财务预算等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资财务资产状况进行预算,将企业资产的规模与分布进行预算报告。财务预算报告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准确的掌握企业在预算期内的财务状况,根据预算制定准确的决策,保障企业决策的准确性。
3.2.2 决策控制报告
企业在完成预算的前提下,需要落实制定的各项预算,这就需要发挥决策控制报告体系的作用。决策控制报告体系主要分为决策模块和控制模块,主要为企业管理者进行投资、经营等决策提供依据。决策控制报告体系主要包括筹资决策报告,投资决策报告,经营决策报告,控制分析报告。
筹资决策报告主要是依据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对外投资状况以及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情况,对企业筹资的方式、途径、数额、结构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筹资决策报告是企业管理者进行筹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投资决策报告是根据企业内部的资金情况,将适合企业投资的项目进行比较,制定出适合企业情况并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最大价值的的有利投资项目报告。企业根据投资决策报告可以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例如企业资金充足可以选择投资金融资产等外部投资方式。
经营决策报告分析企业不同的经营方案所带了的利益,企业根据经营决策报告制定出最优的经营决策。经营决策报告要重点体现企业不同经营方案的相关收入与成本的关系,这样才能清楚的体现出最优的经营方案,促进企业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控制分析报告中首先需要设定控制的标准,也就是耗费的限额,分析比较实际开支与控制标准,根据二者之间的差别进行分析,找出具有差异的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消除差异。控制分析报告为企业的开支耗费提供参考依据,只有企业全员参与配合,才恩呢该使开支得到合理的控制,达到控制的预期效果。
3.2.3 责任考评报告
责任考评报告指的是对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责任评价指的是按照不同的评价方式,将企业各个部门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对每个责任中心进行统一评价,形成企业的责任评价体系,有利于企业花费最小的成本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责任考评报告体系主要分为预算评价报告和业绩评价报告两部分。
预算评价报告根据不同的责任中心可以分为成本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收入中心预算评价报告,利润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投资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成本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是对成本费用的责任中心进行评价的报告,主要是评价成本费用的实际消耗与预算额之间的差异。收入中心的预算评价报告指的是对整个企业的收入中心的实际销售额与预算销售额进行分析,与整个企业的销售目标为参考,对整个企业的销售情况进行评价报告,有利于保障企业收入,不断增加企业的销售总额。企业的利润中心指的是以企业利润指标来评价各个责任中心的业绩,企业的利润中心预算评价报告不能忽视部分的可控制利润,要以各个部门的可控边际利润为评价指标。企业的投资中心拥有更多的自和决策权,投资中心的管理者可以自主确定企业产品的相关决策,投资中心的评价主要包括投资贡献率与剩余利益率,在投资中心的预算评价报告中需要重点突出这两个方面。
业绩评价报告主要包括财务业绩评价报告,经营业绩评价报告,综合业绩评价报告。企业的财务业绩评价报告指的就是根据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出适合企业财务评价的标准,再对企业的整体财务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企业在选择财务业绩评价标准的时候要注重选择能够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标准。经营业绩评价报告根据企业的相关财务报表,计算出企业的经济增加值,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报告。综合业绩评价报告是对企业的整体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从整体上评价企业的业绩。综合业绩评价报告不能仅仅关注企业的财务业绩,应该对企业进行完整的评价,例如客户对企业服务的满意度调查,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
在经济全球化大的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他们面临的同行业的竞争(全球性的竞争)更加激烈,单纯的财务报告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于是,基于管理会计基础上编制的财务报告应运而生,并且愈发的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管理会计报告不仅弥补了单纯的财务报告的缺点,而且添入了更多的信息以及研究数据,能够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接下来,笔者将从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以及管理会计在公路施工企业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二、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及其职能
管理会计是指通过对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做出决策、规划活动的信息处理系统。于是,它的定位便决定了它的职能: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作出正确决策。
(二)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
1.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一般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的使用人群。一般来说,报告的主体分为企业高层、企业中层以及企业基层。根据使用主体的不同,报告内容也有很大不同。对于企业高层来讲,他们主要是指挥协调整个企业的运作,需要掌握企业宏观的运营情况,因此针对企业高层的管理会计报告应提供企业所有部门的汇总信息以及详情附表。与企业高层不同的是,企业中层更加看重的是企业的营运控制,于是针对企业中层的管理会计报告应提供汇总性的、例行性的营运信息。基层管理者是企业实际运作的指挥人员,会计人员在制定管理会计报告时应是详略有当、通俗易懂的。
2.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明确目标是做事成功的立足点和起点,管理会计报告也不例外。只有明确了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才能更好地研究分析企业的经济数据,才能更准确的作出决策、提供企业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量、数据量不断增多,云时代已经到来。现代企业的长久发展需要更多地信息、更多地研究来保驾护航。然而,企业财务报告信息量小的局限性导致其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供更多信息的管理会计报告应运而生。不过,与其说是管理会计报告,不如说是基于管理会计基础上编制的财务报告更为准确。现阶段,管理会计报告与财务报告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助力企业的发展。管理会计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价值运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正确策略来优化资源使用结构,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三、管理会计在公路施工企业的作用及引发的思考
(一)我国公路施工企业的现状1.行业竞争压力大,利润减少近年来,国家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建设,成为重中之重。看中公路施工项目利润丰厚的特点,公路施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由于市场份额有限,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少企业为了能够中标,往往采用降低标价、垫付部分资金的方式,排挤竞争对手,这样不当竞争不仅降低了企业利润,而且增大了企业资金压力,给企业运营带来严重风险。2.拖欠工程款现象严重在我国,无论是政府项目还是民间项目,拖欠工程款现象都普遍存在。由于企业之前还垫付了部分资金,使得企业的资金压力不断增大,资金积累困难,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壮大。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施工建筑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特点。虽然他们工作在第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他们没有受到规范的系统的教育、缺乏理论学习,因此,管理水平有待提高。4.成本管理水平低、观念淡薄(1)公路施工建设的特点,决定了其对施工成本的控制缺乏事前和事中的控制。(2)有些公路施工企业重视进度而忽视成本管理;还有的企业虽然对成本管理制定相应的制度,但视同摆设,毫无作用。一句话,施工管理者还是未有足够的意识来认清成本管理的重要性。(3)市场对成本管理的高要求与部分企业低管理水平相矛盾,进一步制约企业的发展。5.管理会计师人员不足在现阶段,我国企业对管理会计这一行业重视不足,导致学习管理会计的人员较少,职业化的管理会计师人员严重不足。另外,公路施工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使得管理会计在公路施工企业中未能发挥足够的优势。
(二)管理会计在公路施工企业的作用现阶段,一系列基础实施建设的广泛展开,使得公路施工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要学会充分发挥管理会计报告的优势来指导企业经营,防止因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众所周知,管理会计主要是靠成本控制来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为了实现成本控制,管理会计必须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数据进行仔细研究分析,让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争取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了企业的相关部门在事前充分做好各项活动的准备工作,让财务部门做好资金的审核工作、调配好充足的运转资金。
(三)管理会计在公路施工企业中引发的思考管理会计虽然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但是公路施工企业存在的固有弊端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为此,公路施工企业应当积极改变,以解决这些弊端。在经过笔者的深思熟虑之后,想好以下对策,望企业采纳:1.管理会计报告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是很大的,而且工作繁琐,需交由专职人员来进行操作,如果不设专职人员、任意委派,则会导致抵触情绪的产生,使得管理报告产生不实信息。此外,专职人员不应集中办公,要分散在各个部门,这样才能熟练掌握企业的实际情况,写出符合现状的管理会计报告,助力企业的发展。2.人力资源被公认为是公路施工企业当中最丰富的资源。公路施工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大多数管理人员由基层做起,他们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足够、系统的理论学习,素质不高,这就会使其对管理会计报告的理解产生或多或少的偏差。为此,企业应从全局考虑,积极组织培训,让他们认识到管理会计报告的重要性并掌握编制方法。此外,还应定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采取惩罚措施。3.管理会计报告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能够让它像普通的报告那样流于形式,这样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为此,企业应建立奖励制度,鼓励全员参与,指出报告中的不足,群策群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四、总结
2016年12月14日?政部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1号(征求意见稿)――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指引对企业内部管理会计报告做了明确指引;国家卫计委《2015年卫生计生财务工作要点》中要求: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数据质量,加强数据分析和结果利用,做好决策支持服务。公立医院改革对公立医院内部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医院财务会计报告已经很难满足内部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构建医疗机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则越来越迫切。
一、医疗机构管理会计报告的职能和特点
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评价等五个方面。管理会计报告主要为单位内部管理和决策提供所需要的相关性信息,包括用于生产经营决策的作业成本信息、变动成本信息、机会成本信息等,用于投资决策的现金流量信息,用于控制的预算信息,用于考核控制结果的业绩评价信息等。这些信息构成了企业内部管理报告的核心内容。医疗机构管理会计报告的职能也可概括为五方面,即管理决策、经营预测、成本控制、绩效评价和战略规划等。医院管理会计报告包括以下特点:
(一)提供相对及时和灵活的相关性信息
2014年10月的全球医院管理会计原则将“提供相关性信息”作为管理会计四大原则之一,即“帮助组织筹划和收集制定战略和执行战术所需要的各类信息”。与财务会计报告相比,医院管理会计报告属于内部报告,主要是为医院内部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有用的资料和信息;时效上相对及时,形式上相对灵活,项目设置和展现方式上可以不受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严格约束,可根据内部管理需要进行编制和调整。
(二)服务于医院内部管理和决策
医院财务会计报告的目的是服务于政府管理和决策,是服务与医院外部相关者决策的信息。医院管理会计则是服务于医院内部管理和决策的信息,侧重点在于针对医院内部运营管理各个方面进行实时反馈和分析,以便向医院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关战略规划、成本控制或科室运营方面的信息资料,从而为管理和决策服务。
(三)面向医院经营管理的未来
医院财务报告主要是反映过去的历史信息,管理会计报告不仅要反映、分析过去,而且要利用历史资料来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考评医院的一切运营活动。医院管理会计报告面向未来的作用时效是摆在第一位的,而分析过去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未来和控制现在。
(四)兼顾医院不同层面、不同主体的管理和决策需要
医院财务会计报告旨在反映医院整体的财务状况,医院管理会计报告则要以医院内部各层级责任单位为会计主体,如医院层、职能部门层、临床科室层等等,应根据不同层次的使用者进行针对性不同的、详略不同的设计。面向院领导层的管理会计报告属于战略层或决策层管理会计报告,需要关注医院整体的运行情况,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指出存在的运行问题和需要改进的管理环节,作为决策依据;面向职能部门层的管理会计报告属于经营层管理会计报告,需要关注不同职能部门对不同管理环节或管理对象的关注情况,如面向医务部门的管理会计报告需要着重医疗运行情况、医生工作效率、医疗质量反馈等等信息;而面向临床科室层的管理会计报告属于业务层管理会计报告,需将具体科室的业务运行情况、医生护士工作情况以及科室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向给予明确的说明。
二、医疗机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与内容
本文按照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和分析维度搭建医疗机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主要从财务效率、资产效率、患者分析和科室运营四个维度。
(一)财务效率报告体系
财务效率报告体系反映医疗机构各层级(全院、各类科室和具体临床科室)的财务效率和效益情况。虽然公立医院属于非盈利组织,以“公益性”为目标,但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持合理的抗财务风险能力以及良好的偿债能力都要求公立医院在保障医疗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财务效率和效益。财务效率报告体系应基于财务会计报表和科室成本核算报表的基础信息和数据,基础指标应包括:医疗业务收入、医疗业务成本、边际贡献、总资产、总负债等等,分析指标应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例、成本率、边际贡献率等等。
(二)资源效率报告体系
资源效率报告反应各类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情况,也反映医疗资源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广义的资源应该涵盖人员、场地和设备等等内容。在医疗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提高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是医疗机构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医疗机构的资源效率报告体系应该分别从人力资源效率、房屋资源效率、医疗设备资源效率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报告。人力资源效率分析指标应包括:人均医疗业务收入、人均结余、人均检查人次、每医生负担出院人次、每医生手术量、每医生门诊量、每护士负担床日等等;房屋资源效率分析指标应包括:单位面积结余、每床边际贡献、人均占用房屋面积、医疗用房占比等等;医疗设备资源效率分析指标应包括:医疗设备投资回报率、每万元设备检查人次、每万元设备检查收入等等。
(三)患者分析报告体系
患者分析报告从患者角度反映患者费用情况、患者来源和患者付费类型结构等等,卫生主管部门和未来医疗改革都对降低病人费用做出明确要求,这就要求医院层和科室层时刻监控患者费用水平和药品比例、卫生材料比例等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患者来源(本市、外市或本省、外省等)是判断学科或医生专家个人影响力的重要依据。患者付费类型(自费、医保、公费医疗等)结构的分析有助于医院针对不同付费类型患者进行不同的费用管理和控制方法。
(四)科室运营报告体系
科室运营报告体系反应科室的运行效率、收治疾病的难易程度等情况,为临床科室的业务管理和分析提供实时的准确的数据反馈,科室运营报告分析指标??包括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周转天数、三四级手术比例、CMI值、收治病种结构等等。
三、医疗机构管理会计报告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财务和非财务信息
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不同,管理会计报告由于其职能和应用范围的不同,其传递的信息不仅包括财务信息也应包括非财务信息,从而实现更全面的管理视角,才能提出更深入的管理决策建议。医院管理会计报告应该包括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CMI值、手术分级等等非财务指标和信息。同时管理会计报告还应包括内部和外部信息,尤其是同行平均水平、最佳水平,以及竞争对手信息,从而为内部管理提供标杆,为决策提供判断依据。
(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与事后反馈相结合
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属于事后反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管理会计报告的职能要求其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相结合。医疗机构管理会计报告通过战略规划报告、全面预算报告等部分为单位提供了定量和定性的事前预测,并通过实时的、动态的专项资产或业务分析报告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改正从而达到事中动态管理和控制;最后通过总体的运营情况分析为医院整体或个别科室提供事后反馈和评价。
(三)与信息系统相结合
管理会计报告的数据应基于大量的医院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和医疗运行数据,为了保证管理会计报告的及时准确,这就要求管理会计报告与医院HIS系统、成本核算系统紧密衔接,要求医院的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信息系统的支撑是提高管理会计报告效率和效果的重要保障。有条件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应逐步形成财务业务一体化,建成医院资源规划系统(HRP),并通过管理会计报表和报告经HRP产生的大量财务和非财务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分析,从而形成各层管理主体决策的支持信息。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内部报告体系;构建策略
在我国全面推进经济建设和经济全球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企业的竞争压力逐步增大,而面临的企业发展问题更是不容忽视。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促进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有效地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基于管理会计的企业内部报告体系,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内部经营活动的指导提供有效依据。
1基于管理会计的企业内部报告体系的研究意义
企业内部报告体系的构建需要以管理会计为主要依据,从而确保企业的战略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够顺利实现。构建企业内部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重要意义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基于管理会计来构建内部报告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会计报告系统进行改革和完善,改变原有的单纯依靠外部报告的模式,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信息资源,减少内外部不可控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第二,企业内部报告是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组成,以管理会计作为指导构建企业的内部报告体系有效地满足了企业内部系统完善和发展的要求,从而使内部控制系统更为健全,也更好地满足了企业对各项管理会计信息的需要。第三,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就必须要对企业的目前发展状况进行准确的预知和决策,如果单纯地依靠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来对企业的运营、投资和财务发展进行预测的话,不能够满足实际企业发展的需要,也会影响到企业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基于管理会计的内部报告体系的建立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高效运转。第四,管理会计内部报告对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供了动力支持。第五,管理会计内部报告在构建之后能够为企业运营和发展提供保障,全面提高各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基于管理会计的企业内部报告体系的构建
2.1构建管理会计内部报告体系遵循的准则
为了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会计内部报告体系构建需要和企业的整体运行流程密切相连,因此,为了确保企业管理的有效性,促进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在构建管理会计内部报告体系时必须遵循几个准则:第一,管理会计内部报告体系的构建必须要有极强的目标性,也就是要满足管理会计的发展目标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在内部管理和决策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确保构建好的内部报告能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第二,管理会计内部报告体系所体现出的信息和内容必须要和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做出的决策和控制手段相关联,这样才能够促使管理人员形成准确的评判,进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完善的管理会计内部报告体系需要具有预测价值,预测企业运营情况,确保预测的科学性。与此同时,管理会计内部报告体系还要能够给予管理者准确的反馈,帮助他们对过去的决策进行修正和调整。第三,企业管理会计内部报告反映和提供的信息必须要及时准确,保障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和传播,使管理层的决策能够满足当下企业发展需要,避免信息延迟或者实效性差导致的报告效用降低和企业管理失效情况的发生。第四,企业内部报告在编制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灵活性准则,一方面,编制的时间要灵活,即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的运营情况和发展状况来确定管理会计内部报告时采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编制方式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内部报告的编制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不需要有形式上的约束和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文字、数字以及表格等组合使用或者是选用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只要生成的报告能够为经营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能够对经济现象的本质进行有效反应,无论是选取哪种编织方式都是可行的。
2.2企业管理会计内部报告体系的内容
完善的管理会计内部报告体系必须要包含预算、决策以及责任考评报告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对此展开细致的阐述。
2.2.1预算报告
以管理会计为基础的内部报告体系中,预算报告是基础内容,并为内部报告系统的构建提供良好的依据和保障。预算报告则包括营业预算、财务预算以及资本预算报告三方面的内容。营业预算报告在编制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企业不同运营环节的实际状况,准确分析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结合企业的发展规划和销售计划,就企业产品在一定区域和一定时间段内的销售情况进行预测,这样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营业预算报告,为内部报告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资本预算报告的编制必须包含对企业投资和筹资两个方面的预算内容,前者能够确保资本支出的合理性,保障企业规模和整体实力的壮大和更为长远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的获得。后者则能够预算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短期和长期筹资情况,确保企业发展的稳定性;财务预算报告反映的信息能够使企业经营者对现金收支状况、损益平衡情况以及财务运转三个方面有一个良好的预测和预期,以便更准确地掌握企业财务发展中的问题。
2.2.2决策报告
在对企业运营的改革方面进行良好的预算后,就需要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将各个环节的预算落到实处,也就是要生成决策报告,因此决策报告必须包含投资、筹资以及运营这几个方面的决策的内容,确保企业的决策控制能够为企业的战略管理和发展提供保障。投资决策报告需要将内部投资项目的决策作为重点内容,对不同的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和比对,计算不同项目的投入和产出比,从而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投资项目;筹资决策报告需要将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作为核心目标,依据企业运营发展、资本结构调整、对外投资需求来确定企业适宜采用的筹资方法,并对筹资的数目、筹资结构以及筹资方式进行决定;经营控制决策报告要结合企业一段时期内采用不同运营方法获得的业务发展情况和损益状况来对不同的运营方案进行评估,并根据不同的运营方案制定相适应的控制措施。
2.2.3责任考评报告
企业内部的责任考评报告是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环节,必须要对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所承担的责任与权利进行清楚的划分,并以此为考评依据对各个职能部门的业绩进行评定,并形成完整的报告。在企业内部,根据不同的分工需要和运营需要可以将企业划分成四个不同的责任中心,每一个责任中心承担不同的责任,即投资、收入、成本、利润。每一个责任中心又都是一个完整的主体,需要将权利、责任统一起来,通过形成内部报告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反馈,将运用恰当的方式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作为办事标准,将践行企业的战略目标要求为原则,形成一个全面准确的责任考评报告,从而为管理会计内部报告体系服务,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准确的评价。
3结论
基于管理会计的企业内部报告体系构建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确保企业运营稳定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的经营者必须要提高对管理会计内部报告体系构建的重视程度,认识到该体系能够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科学决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严格遵循内部报告体系构建的准则,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完善管理会计内部报告内容,促进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辉方.基于管理会计的企业内部报告体系构建研究[J].企业管理研究,2013,41(3):78-80.
[2]郭晓瑞,王慧芳.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内部报告体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21(34):23-25.
其实我知道要想熟悉和掌握公司财务会计的基本操作流程和财务核算过程是不易的。我主要采用了“多看、多问、多学、多悟”四多的方式,基本了解了整体情况和财务会计概况。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这次实习我去了河北沧州骅源会计事务所,因为是新去的,所以其实还要做很多杂事,比如打扫卫生什么的。
整个实践过程分为五周进行,
实习期间,我主要是了解公司正在使用的财务软件的使用和会计处理的流程,并做一些简单的会计凭证。公司采用从编制记账凭证到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结帐都是通过财务软件完成。我认真学习了公司会计流程,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细致地了解了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掌握了财务软件的操作。实习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除了做好被安排的各项工作后,我也会和出纳学学知识。别人一提起出纳就想到是跑银行的。其实跑银行只是出纳的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和出纳聊天的时候得知原来跑银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熟知每项业务要怎么和银行打交道以外还要有吃苦的精神。想想寒冷的冬天或者是酷暑,谁不想呆在办公室舒舒服服的,可出纳就要每隔一两天就往银行跑,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而且,出纳的业务比较繁琐,还要保管现金、支票和收据等等,所以需要非常细心,对于比较粗心的我来说,这也是非常有必要学习的。
刚开始去实习的时候,我的心情充满了激动、兴奋、期盼、喜悦。我相信,只要我认真学习,好好把握,做好每一件事,实习肯定会有成绩。但后来很多东西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好它很不容易。通过实践我深有感触,实习期虽然很短,却使我懂得了很多。不仅是进行了一次良好的校外实习,还学会了在工作中如何与人相处,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对会计这门专业也有了实际操作和了解,为我以后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一个企业而言,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企业经营好比一湖清水,管理规范好比千里长堤。水从堤转,才能因而得福,如果大堤本身千疮百孔,水就会破堤而出为祸一方。军中无法,等于自败,企业无规,等于自乱。经过三月多月实习下来,使我受益良多,
1,是要有坚定的信念。不管到那家公司,一开始都不会立刻给工作我们实习生做,一般都是先让我们看,时间短的要几天,时间长的要几周,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会觉得很无聊,没事可做,便产生离开的想法,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轻易放弃只会让自己后悔。
2、要认真了解公司的整体情况和工作制度。只有这样,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根据专业教程的要求,为提高同学们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2011年4月1日至2011年5月28日由专业负责人周荣华老师指导我们在学院财会模拟实验室进行了专业综合技能实践。此次实践是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一种检验,是对本专业学生前期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实践锻炼,是对我们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两年来对专业知识学习成果的考察。
一、实训目的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和安排,我们在指导教师周荣华老师的带领下,4月1日到5月28日,在校内模拟实验室进行了专业综合实训。对本专业前期知识学习的一次综合实践锻炼。目的是为了检验前期知识综合技能的学习情况,是对我们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两年来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对高职高专的学生的一次生动的实践锻炼,分析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欠缺,并加以弥补,在实训的基础上去强化理论知识。深刻解析学习的存在问题和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实训让我们更加深刻,生动、具体的进行一次专业知识实践的学习。
二、实训内容
(一):期初建账及余额的录入
会计是对一个会计主体在一段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的反应,监督、预策、决策等。首先我们得从建账开始,建账就是要根据公司有可能发生的经济内容做一个初步的规划,除了企业必须有的科目之外,还应该从实际的经济业务中来开设相应的会计科目。因为会计科目是反应企业经济业务记录核算的基础,根据企业的起初账务情况,建好总账和明细账,然后就是期初余额的录入,如实地将企业前期余额反映在所建的总账和明细账上。
(二):填制会计凭证,并对凭证进行审核
在设置好会计科目和建好总账明细账的情况下,就是要按照时间顺序对公司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依据原始凭证进行填制记账凭证,在填制记账凭证的时候要认真审核原始凭证是否符合要求,依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真实地填制记账凭证。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们用的是双金额式的记账凭证,有时候不小心就会将金额的方向填错,在记账凭证上还要如实的记录原始凭证的张数,在记账凭证的背面还要粘贴好原始凭证,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内容,做好记账凭证以后交给主管也就是我们的指导老师周荣华老师签字审核,之后就可以登记总账和明细账了。
(三):会计帐簿的登记与结帐
记账凭证通过审核签字后就可以进行登记账簿工作,登记总账就是把已经签字了的记账凭证做为依据,逐笔将经济业务记录在总帐和明细账中,以便期末对经济业务的汇总核算,如实的反映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在会计期末时依据总账和明细账进行成本的核算和利润的分配,登记总帐和明细账一定要细心,不能出现金额的错误,或者方向的错误,因为记录错误的总帐和明细账是不能如实的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会导致期末科目汇总时的数据不真实,试算不平衡等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不能结帐,而且在反查账务的时候工作复杂力度加大了。给会计工作的时间上造成了推移,不能及时的反映经济情况,所以,早登记总帐和明细账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把握好谨慎性原则,才能如实的不记账凭证完整的登记入账。
(四):会计报表的填制
记账完后要做的就是填制会计报表,由于XX年的新会计准则的变动和修改,我们在填制会计报表时必须依据新的准则中的要求去填制,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真正的改变,很多以前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很好运用,也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很高的强化,接受了的新知识,强化了我们在会计报表的填制上应该注意的细节。
三、实训总结与感受
通过此次实习,让我们温故而知新,起到了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公司发生材料采购业务的时候,发生的运费有些需要提税的,而有些则不需要提税,在运输费用计如原材料成本是如果是一种原材料,该怎样记?而多种原材料的情况下又该怎样记?这些是我们原来都不知道的,通过此次的实际训练,让我更加明晰的知道该怎样计算原材料的入库成本,企业为了生产经营的持续性,就会生产产品出售,在生产产品时首先就要领用原材料,做为会计,就要根据为了生产各种产品的领料单计算出材料的出库成本,当然方法是有很多种的,在次我主要说说对加权平均法来计算单位成本的感受。在过去的一年的时间里,我们财务会计学得不是很好,所以当我们在这次接触到这些成本业务的核算时总是无从下手,找不到头绪,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碰到需要计算材料的出库成本时,就不知道该怎样去计算,过去曾听说过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这种方法现在也不用)等等多种计算单位成本的方法,但是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实际操作过,本次实际训练时面临这些问题时才真正的感到自己的好多缺点。在周老师的详细讲解下才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情,让我及时的弥补了这一知识空缺,受益非浅!
四、综合实践的建议
为规范化会计工作,我国新订立了会计制度,对一定会计科目作了相应调整,即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等。并以XX年01月0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随着这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与完善,对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也更高了。
【关键词】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信息化; 大型交通建筑企业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3-0123-03
一、引言
“管理会计”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提出,用以指代企业内部会计体系。迄今,基于机会成本的理念和信息科学的手段,管理会计已将传统会计与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完美融合,用以指导企业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活动。信息化是支撑管理会计功能发挥和价值实现的最有效工具和途径(财政部会计司,2015)。管理会计信息化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会计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处理,为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的行为和过程(熊磊,2015)。
当今市场瞬息万变,充斥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信息,并采用科学方法及时作出决策。因此引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辅助决策是十分必要的,对于项目众多、建设条件复杂、管理环节和流程纷繁、不确定因素充斥的大型交通建筑企业来说,尤其如此。
跨行业、跨地域、多层级的大型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但在快速发展和扩张过程中财务管理弱化的问题不断显现,严重制约了其健康发展,财务管理变革和创新的呼声此起彼伏,财政部顺势提出2014年为管理会计年(李闻一、刘东进,2015)。本文以某大型国有交通建筑企业集团(以下简称A集团)为例,探讨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相关问题。
二、A集团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现状
(一)概述
早在2011年,A集团财务部就组织开展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讨论与设计等工作。截至2014年底,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测试版)已开发完毕并上线试运行。该体系体现了管理层对海内外市场及专业市场会计信息的需求,其重点工作是按照管理会计有关内部报告体系建设要求,满足组织适应性建设的需要。
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体系设计的宗旨是:将各事业部视为利润中心,对各利润中心所辖业务的经营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对公司的利润贡献率等重要财务信息进行反映和报告,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以海外事业部等8个事业部为编制主体,归集收入、成本和费用等财务信息,以生成事业部的管理会计报告。此外,按照集团现有业务特点,该报告体系将全部业务分为港口、铁路、公路、房屋建筑等15大类。同时,考虑到A集团是一家业务范围遍及世界的大型跨国企业,将上述15大类业务进一步细分为境内业务和境外业务两个部分。
(二)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目标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目前A集团下属子公司的业务不仅广泛分布在境内外各地,而且跨越多个业务板块和行业,基于此,为了能从各事业部、区域、行业的视角反映各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A集团将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目标定位为:顺应集团打造“适应性组织”的创新改革战略要求,满足各事业部、区域总部管理责任体系的建设需要,合理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行业动态,建立相应报表体系并编制相关管理会计报告。
(三)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原理
按照A集团建立“适应性组织”的相关要求,目前A集团既有按地域划分的海外事业部及各区域总部,也有按业务类型划分的其他事业部(海外事业部除外)。由于海外事业部、各区域总部与其他事业部之间的管控存在交叉,管理会计报告体系采用了业务类型和地域相结合的业务单元布局。
业务单元是能够提供一项或某类具有共同特征的产品或服务的集合,包括:(1)地域,将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所在地分成境外部分和境内部分,再将境外部分细分到国家,境内部分细分到地级市;(2)业务类型,按照事业部划分为港航疏浚、路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海洋重工、房地产及其他五个业务类型,然后根据核算客体是否为投资项目,再在每个业务类型下分为投资和非投资两类。
(四)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框架
按照A集团的组织管理架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分别从业务单元、行业的维度出发,以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为基础,对各级单位报表中所涉及的财务指标进行分解和归集,形成反映各事业部与区域总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各行业经营成果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包括事业部管理会计报告、区域总部管理会计报告、行业管理会计报告三部分。
(五)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编制原则
1.逐级合并汇总原则。按照组织结构,以财务会计报表为依据,以单户财务报表为基础,按业务单元、行业逐级合并汇总。
2.数据的可复核性原则。各单位按业务单元、行业编制的管理会计报告,不仅要保证表内各项数据计算准确,而且业务单元、行业的管理会计报告数据应与财务会计报告数据保持一致。
3.业务单元的非唯一性原则。各单位在编制管理会计报告的过程中,可根据编报规则对本单位的业务类型、地域、行业进行多项选择。
4.报表分配的合理性原则。各单位财务报表要分配至相应的业务单元、行业。能够直接明确归属对象的归集到对应的业务单元、行业;不能直接明确归属对象的,要按照相应规则进行分配,并要确保依据充分,分配合理。
5.抵销的完整性原则。各单位管理会计报告要清晰、完整反映所有应抵销的交易和事项,并遵照相应的抵销规则编制抵销分录,如实反映各业务单元及行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六)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编制方法
管理会计合并报表以财务会计合并报表为基础,按照以下方法编制:
1.确定报表数据涉及的主要业务单元及行业。报表编制单位应根据经济业务实质和编报规则,选择相应的业务单元、行业将数据进行分解。业务类型、地域、行业应为主要业务类型、地域、行业,不影响报表中业务单元的拆分。各单位填制单户报表,并检查和调整单户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遗漏。
2.核对关联交易、关联往来以及内部股权投资。各单位将财务会计合并报表的关联交易、关联往来以及内部股权投资事项等分解成业务单元与行业的内部关联交易、关联往来以及内部股权投资报表,并再次进行核对,保证业务单元、行业、数据一致。
3.编制抵销分录。各单位以财务会计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为基础,分析编制各业务单元、行业管理会计报告抵销分录。
4.分配资产负债项目、收益类项目、现金流量项目。各单位将资产负债类、损益类以及现金流量类项目按照确定的分配原则在相关的业务单元、行业进行分配。
5.合并生成各业务单元、行业管理会计合并报表。各单位编制完成抵销分录后,各级合并报表单位完成相关报表合并工作,形成各事业部、区域总部、行业的管理会计合并报表。
三、A集团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心有失偏颇
目前,A集团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心放在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而不是涵盖管理会计各项功能的大数据挖掘、搜集、处理和复合利用(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来,其名称为“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系统”,而不是“A集团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事实上,管理会计报告只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最终结果和辅助决策的依据,只涵盖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的一小部分内容,而信息、数据的获取和运用才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
(二)管理会计报告的来源和类型存在缺失
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的基础数据主要从现有财务会计报表转换和合并而来,这明显违背了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管理会计数据与财务会计数据主要有两大区别:第一,管理会计数据应基于机会成本而非财务成本;第二,管理会计系统不仅考虑了历史和现时数据,更主要的是将未来预测数据纳入决策范围。因此,采用A集团现行的管理会计报告架构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报表,其结果与财务会计报表并无本质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其推行管理会计报告的做法与其说是为了满足管理决策的需要,还不如说是为了满足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强制需要,这也是许多大型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通病。
A集团现有的管理会计报表主要局限于最终报表(以损益表为主),而采购管理、研发管理、销售管理、施工管理等过程管理报表则严重缺失,可以想象在现行偏重结果导向的架构下,即便能得到最终管理数据,也无法弄清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
忽视预算管理也是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存在的严重弊端。作为大型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强化内部控制、保障项目运作效益的必要手段。显然,缺乏预算管理体系和相应的预算编制功能,是A集团目前管理会计体系中一大明显短板。
A集团规定管理会计报告的编报周期为季度、半年和一年,这更是与传统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时限无异。管理会计报告的直接用途是为决策提供依据,其最大的要求就是及时性,显然,按照目前的编制周期要求,“为管理者提供实时决策依据”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缺乏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人员基础和组织保障
从A集团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人员现状来看,从基层单位到公司总部,几乎所有的管理会计报表编制工作都由财务会计人员兼任。相当一部分财务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会计专业训练,传统的“做账”意识根深蒂固,很难真正胜任管理会计工作。另外,公司虽然多次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各下属单位填报并上交管理会计报表,但并没有制定有效的组织保障措施和问责机制,导致下属单位执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推诿、逃避的问题十分普遍。从2015年4月8日公司总部统计的情况来看,在13家下属单位中,完成管理会计报表上报程度最高的为93%,最低的为0,平均为52.54%;在全部应上报的867项报表中,属于强制上报的比例高达60%以上。
(四)成本管理功能弱化
A集团现行的管理会计报告系统中没有设置专门的成本管理模块。A集团的主营业务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其成本尤其是人员、材料消耗及固定资产折旧这三大块成本因素占到销售收入的80%以上,其盈利水平对成本因素相当敏感,显然在管理会计系统中没有成本管理功能是说不过去的。
另外,在现有的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系统中,没有考虑到风险性成本及机会成本因素,同时也尚未采用作业成本归集制度,这会导致企业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对企业管理决策带来不利影响。
(五)编制主体边界不清晰
对于大型施工企业而言,由于项目复杂、施工周期长、业务边界交叉重合等原因,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以业务为边界,而不是以行政组织为边界,这样有利于反映业务活动的真实状况,厘清业务失败的根源,并进行恰当的激励。而目前A集团恰恰采用的是以行政组织(事业部等利润中心)为主体的管理会计报表编制制度,导致编制主体不清晰,在体制上无法克服业务重报、漏报等现象的发生,也无法真实揭示业务活动的内在规律,从而无法很好地满足“分析数据为管理决策所用”的要求。
(六)未引入绩效考评体系
绩效考评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基于上述的分析可知,在无法真正厘清业务活动的归属从而无法合理地评判业务主体活动绩效的情况下,不可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绩效考评体系。
(七)忽视投资决策及风险管理机制
作为一家大型跨国企业,投资也是A集团的一项重要业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现有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没有涵盖投资决策机制的内容,令其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大打折扣;另外,有关风险决策的模块(如盈亏平衡分析、经营杠杆分析、敏感性分析等)也未考虑其中,加大了企业的业务风险(尤其是跨国业务风险)。
四、A集团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对策
(一)建立全方位的、完整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让有用的信息留下来”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最终目标。为此,应在集团现有财务共享中心的基础上,着力打造集团层面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基础数据共享板块,在基础层面上保持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数据的一致性,在具体运用上再分叉开发出新型的管理会计模块(如作业成本分析、预算管理、绩效考核、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专用模块),以满足管理会计及决策的多种功能需求。
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上,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施ERP等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ERP、OA等系统无缝连接,实现管理会计数据的实时挖掘、搜集和处理。同时,结合A集团业务点多面广的特点,加大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力度,推进涵盖全集团的“财务云”系统建设(李闻一、刘东进,2015),实现管理会计数据的精准、快速传递和处理。
在管理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开发上,应强调采用标准的XBRL形式本体统一架构,将系统的运用从报告层深入到账簿层,以增强数据的兼容性和可交流性,实现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转。
(二)明晰编制主体
打破固化的组织界限,确立以业务(项目)而不是以行政主体(机构)为编制边界的原则,以业务(项目)为对象,编制业务(项目)层面的有关管理会计报表,再按业务动因和可追溯的业务要素归集到集团或集团下属相关组织,并据此实施科学的绩效考核。
(三)建立完善规范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
建立完善而规范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在集团层面做好管理会计顶层制度设计,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相关的管理会计顶层制度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成本管理制度、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全面绩效管理制度、集团投资管理制度。要改变传统的事后管理,结合管理会计信息和工具,将管理活动打造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完善的全方位、全时空综合管理体系。
(四)强化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人员基础和组织保障
通过加大培训力度,从集团现有财务人员中培养选拔一批优秀人员,充当专职管理会计业务人员,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考虑从社会上招聘一批专职的管理会计人员。同时,对集团管理和业务人员灌输管理会计的理念,使管理会计不仅充当一种财务管理工具,更内化为管理者和业务人员骨子里的一种自觉意识。集团上下应形成一种尊重数据、遵守规则、崇尚科学、敬畏制度的管理文化氛围,使管理者和业务人员意识到推行管理会计制度的重要性,此举也可大大减少集团推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阻力。
从集团总部到各独立核算单位,建立专门的管理会计和管理会计信息化部门,具体负责管理会计及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建立问责制度,对执行管理会计信息化不力的个人和部门领导绩效实行一票否决。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以信息化为支撑提升管理效率:《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之五[J].国际商务财会,2015(5):71-73.
[2] 熊磊. 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策略[J].会计之友,2015(8):7-9.
[3] 李闻一,刘东进. 大土木行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与案例研讨:中交二航局财务共享中心服务的实践[J]. 财会月刊,2015(4):16-25.
关键词:内部控制 管理会计应用 融合
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五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从内部控制与会计的关系看,在内部控制五类目标中,前三类目标属于合规性目标,与财务会计联系更紧密;后两类则属于效益性目标,与管理会计关系更密切。内部控制的思想最早产生于古希腊的金库管理制度,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在企业规模化和资本大众化的推动下日益完善。到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股份公司规模日益扩大,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逐步形成了一些规划、组织、调节、制约和监督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法,内部控制系统的效益性目标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的关系也日趋密切。
一、内部控制是保证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科学应用的前提条件
内部控制不仅与财务会计有着内在的血缘关系,与管理会计同样具有内在的血缘的关系。事实上,早期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合二为一的。成本管理会计的雏形最初产生于十八世纪末美国独立战争后的经济兴起时期,为了获取准确的产品成本的信息作为销售定价的依据,制造业中出现了对材料、服务价格进行核实、审计的做法。“十九世纪的成本会计已经复杂到能够有助于企业进行包括部门成本摊配在内的管理”,并帮助企业做出技术选择的决策,成本管理会计不仅服务于产品定价,还服务于成本控制。在这一时期,运用成本管理会计进行成本预测、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的收集、加工中的牵制程序以及所生成数据的审核方法已经成熟。从技术角度看,本量利分析、作业成本管理、投资可行性分析、战略地图、滚动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等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并没有太多的难以掌握之处,但要使这些方法真正嵌入管理决策与控制之中并对决策与控制提供良好的支持,可行的内部控制机制是不可或缺的。
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两者具有目标的高度融合性。管理会计的目标是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则是内部控制两项重要的效益性目标。从已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和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对应起来看,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对照关系。例如,无论是《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还是《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都将战略管理和预算管理作为单独的指引。2010年的18个《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是紧密围绕企业战略制定、执行而设计的权责分配和管控体系,并对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战略和预算管理中的运用起着指导性作用。其他方面的内控指引,如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等都与企业经营中的决策与管理控制、实现企业战略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内控指引也是管理会计信息有效运用的基础。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同时还要求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必须给予披露。企业在购买内部控制审计服务过程中,往往也要求出具内控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对基于效益性的内部控制措施的适用性发表建议性意见。《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则要求基于五个目标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面评价,这为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的应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保障企业战略的实现提供了合理保证。
二、内部控制贯穿管理会计全要素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列举了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中所包括的四要素: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无论哪一个要素,都与内部控制密不可分。
(一)应用环境
应用环境由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构成。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与管理会计建设和实施相关的价值创造模式、组织架构、管控模式、资源保障、信息系统等因素;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内外经济、市场、法律、行业等因素。应用环境一方面要求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在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权责分配方面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要求管理会计应用要适应宏观政策、外部经济环境、企业规模、经营特点以及集团层面、企业层面和业务层面控制的特点。例如,管理会计在投融资管理中提供的资金管理报告必须满足《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对资金筹集、使用和营运的要求。
(二)管理会计活动
管理会计活动是企业利用管理会计信息,运用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在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方面服务于本企业管理需要的相关活动。企业规模不同、管控模式以及控制权在各层级的划分不同,战略决策、经营决策和业务决策之间的划分也不相同,从而使管理会计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活动在企业间存在着显著差别。例如,大型企业200万元资金的运用属于经营决策甚至业务决策,而小型企业则可能属于战略决策,管理会计应按决策类型采用适当的决策支持方法、信息传递与报告方式。
(三)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时所采用的战略地图、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平衡计分卡等模型、技术和流程。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每一活动中管理工具与方法的选择必须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的科学确定、战略路径的正确制定以及母公司管控分公司、子公司的方式和公司内部各层级控制权的分配。例如,运用预算管理这一管理会计工具构建责任中心时,企业内部责任中心的设立以及每一责任中心业绩指标和控制指标的下达必须与企业内部各单位控制权的配置相适应,业绩指标必须是战略目标的具体化,控制指标必须是风险管控责任的具体体现。
(四)信息与报告
从组织层次看,内部控制分为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管理会计的信息与报告系统应该根据企I特定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对权责分派、信息沟通与反馈的要求建立集团范围内的信息与报告系统,分别提供集团治理层、企业治理层、企业业务层所需的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经营层管理会计报告和业务层管理会计报告。从管控过程看,内部控制分为战略决策过程的内部控制和经营过程的内部控制,尽管公司采取什么样的战略不属于内部控制的职能范围,但为保证决策科学性所设立的流程则必须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预算管理既是管理会计的工具,又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管理会计信息与报告系统提供的管理规划报告、管理决策报告、管理控制报告、管理评价报告必须落实内部控制对决策过程和经营过程的控制要求。与财务会计报告一样,管理会计报告流程包括报告的编制、审批、报送、使用、评价等环节,在目前没有统一的管理会计报告内部控制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比照《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对报告编制、报送、分析与利用的要求建立管理会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保证所提供的管理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三、实现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的高度融合
(一)在内部控制的优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经过标准化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以及近几年来的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在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三大合规性目标实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这两个效益性目标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将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法嵌入内部控制运营系统。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完善过程中,需要在效益性目标的引领下,结合控制环境和目标提升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评估风险产生的领域以及可能导致的目标偏离程度,将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纳入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与反馈、监督体系。例如,为服务于企业全局性、长远性谋划,管理会计必须应用战略地图工具定性和定量描述战略目标,通过价值链分析定位客户价值、确定业务改善路径和内部营运流程优化主题、在挖掘资源潜力基础上围绕战略目标和路径的要求进行资源配置、绘制战略地图,通过组织机构的完善和分级控制来保障战略地图在企业各层级、各部门得到不折不扣的运用,从而使战略落地。
2.将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运用纳入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通过近几年的内部控制评价实践,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已从最初的满足监管要求逐渐转化为满足企业内部控制持续优化的自我要求。但是,目前也存在注重基于合规性目标评价、对基于效益性目标评价不足的状况。在今后的企业内部控制年度自我评价中,应加大基于效益性目标的评价力度,将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应用纳入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查找管理会计在本企业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通过缺陷分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通过内控审计的增值服务获取完善建议。要求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中关注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中存在的缺陷,通过管理建议书的方式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善建议。
(二)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应用需充分考虑内部控制这一应用环境
运用何种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单一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或组合使用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不仅取决于技术要求,还必须充分体现内部控制系统所提供的条件和约束。例如,管理会计报告的频率和方式要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信息与沟通方式相对接,严格按照控制权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间的划分制定管理会计报告的使用权限。Z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部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通知[S].财会[2016]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