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公关礼仪的论文范文

关于公关礼仪的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公关礼仪的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公关礼仪的论文

第1篇:关于公关礼仪的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 阐释了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的内容与特点,分别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文本规约、忠诚理论和语义及交际翻译策略的体现,提出了功能理论对文学翻译也具有一定适用度的观点。 

    1、引言 

    翻译研究中的功能途径起源于功能语言理论,受到弗斯(J.Firth)和韩礼德 (M. Halliday)等人的功能语言学和海姆斯 (D.Hymes)的交际能力论学说的影响。当前,从功能角度研究翻译,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类(张美芳2005)。前者指以英国学者为主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学角度入手,用较固定的框架研究语篇功能;后者则是以德国学者为主,从赖斯(K.Reiss)的文本类型学、弗米尔(H.Vermeer)的目的论和诺德(C.Nord)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入手,强调译文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及依据不同语篇功能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文学文本用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深邃的历史和浩瀚的社会现实,让读者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文学翻译则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则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国内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功能派适用于文学翻译。如陈刚和胡维佳(2004)从功能派角度比较了《红楼梦》中咏蟹诗的两译本;文军、高晓鹰(2003)运用功能理论来阐释了文学翻译批评理念;吴南松(2003)、王小凤(2004)分别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这些研究都表明功能翻译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吕凤仪、何庆机(2009)则从功能派指向性、目的论和功能文本类型学等角度指出功能理论不适合于文学翻译。本文尝试从文学翻译实例出发,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探讨其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 

    2、理论源流与特点 

    2.1 功能翻译理论内容与要点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指以“侧重功能或文本功能”的视角,研究翻译的各种理论(Nord,2001)。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弗美尔、赖斯和曼特瑞(J. Manttari)为代表,分别提出了目的论、文本功能类型学和翻译行为理论;第二阶段核心人物为诺德,提出了功能翻译类型学和忠诚原则。第二阶段中霍恩比(M. Hornby)、霍尼(H. Honig)、库斯摩尔(P. Kussmaul)和阿曼(M. Ammann)等也推动了该理论的发展。 

    2.2 文学翻译内容与主要特点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类型。各类型文学文本又具有其自身文体特征。在翻译时,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译文语言应该形象、生动、抒情,具有象征性和韵律感等,给人以启迪、陶冶和美感。意境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小说、散文、诗歌中。散文的意境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使人产生敬仰、喜爱、感动或憎恨、讨厌之情,从而突出意义,产生意境。诗歌的意境产生有多种因素----讲究节奏、韵脚,讲究用词、句式,要有形象。翻译诗歌时要反映出这些特点,要求译文高度真实,否则便难以传达原诗的新鲜和气势。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文学文本是“创造性作品”,属于表情型文本,作者或发送者地位显着,传递信息的形式特别,语言具有美学特点。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审美的特点,文本侧重形式,译文的目的在于表现其形式,可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Munday 2001)。 

    3、功能理论与文学翻译例析 

    3.1 文本类型学与文学翻译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是功能翻译基础理论之一。按其观点,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可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如上文所述,赖斯认为文学文本属表情型,应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散文《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早期作品。先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表现出了对时光消失的感叹和无奈,字里行间流露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忧伤情绪。本文选用张培基教授(译A)与张梦井教授(译B)的译文进行分析,试图说明文本规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例1. 标题:“匆匆” 

    译A:The Transient Days 

    译B: Days gone by 

    “transient” 内涵为“暂短的,转瞬即逝的” 而“go by” 为“逝去,过去” 。“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感到无奈,作标题使用,透出一股文学语言的美感。译A中“transient” 与文中主题意义相符,表达出对短暂的无奈;而译B 中的“go by”体现出的是“时间在逝去”,还有“追悔失去的美好日子”之意,并未体现出作者想表达的“短暂,快”。从译文对比看,由于对原文词义的把握差异,译B的措辞未能表现出表情型文本“审美”的语言特点,所表达的情感不如译A;从翻译方法看,也未能完全“仿效、忠实原作者”,语义产生了偏差。下文再举一例: 

    例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译A: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译B: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but the in my hands are becoming numbered. 

    译A中“wear away”表达了“消逝,衰退”之意,是一种形象化的翻译,吻合原文中的“渐渐”二字;而译B的“numbered”表示“时日无多”,用于此有点牵强,作者写此文时年仅二三十岁,用“时日无多”来形容似有不妥,也失去了原文“渐渐”一词的意味。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从文本规约考虑应注重其语言的感染力与艺术性,从词义上再现原作情感,体现出其“审美的”语言特点。 

    3.2 功能加忠诚与文学翻译 

    功能加忠诚理论的核心为“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及对翻译问题的分类”(张美芳2005)。“翻译纲要”指翻译委托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理想的翻译纲要含有译文的预期功能、读者、传播媒介、出版时间和地点等。原文分析为译者提供决定依据: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2)原文中的信息哪些与译文功能相关,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翻译问题主要为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方面的问题,处理时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析翻译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始终是考虑的焦点(诺德2001)。 

    3.3 翻译策略与文学翻译 

    纽马克(P. Newmark)是英国翻译界元老,其特别钟情于德国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提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也是根据语言的功能、文本的目的制定的翻译策略。语义翻译的目的在于解读原作者的思想过程,强调译文的信息型,交际翻译旨在解读原作者的意图,注重译文的效果性。在文学翻译中时常面临“直译/意译”、“归化/异化”这样的两难,从功能角度入手,考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则可避免生硬的“两分法”。 

    4、结语 

    综上所述,功能翻译理论不仅在应用翻译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也能够解释文学翻译中出现特定问题。不可否认,文学翻译具有复杂性,其翻译策略具有多重考虑,功能理论的规定性研究方法和分类有时难以全面而有力地解释复杂的文学翻译现象,但功能理论的出现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条途径,其对文学翻译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适用度。 

    参考文献: 

    [1]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何庆机.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翻译,2007(4):16-20. 

    [4]吕凤仪,何庆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适用性的学理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3):471-474. 

第2篇:关于公关礼仪的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档一体化管理理论;运用

中图分类号:TM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303-01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开始逐渐形成并提出文档一体化管理理论,而且在档案界也普遍认可了这一理论,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实际工作中很好的实施文档一体化管理理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各个领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档案管理和文书管理之间难以很好的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发展中形成的文书档案越来越多,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他领域的持续发展,限制着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文档一体化管理理论概述

(一)文档一体化

所谓的文档一体化指的主要是对文件和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全面控制以及统筹规划,其中主要包括统一规范管理制度、统一配备管理人员、统一规划组织机构、统一设计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文件指的是一种工具,是人们用于对当前的事物进行有效处理;档案指的是一种历史记录,主要是用于记录所发生过的实践活动,两者之间的区别体现在利用价值方面[1]。这样在职能方面必然就会缺乏必要的紧密和自然联系,由于在管理标准和规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样原先连贯性的运行过程就会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中进行分离管理。

(二)全程管理与控制

在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以及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都明确的指出了档案和文件两者之间的运动过程、转化关系以及属性联系,这也是实施文档一体化管理中的核心。在保管模式、前端控制以及全程管理中的核心主要是加强对档案本质属性和历史联系,实现管理职能的有效拓展,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增加了来源联系和历史联系[2]。

(三)技术依托和保障

在文档一体化管理中,技术依托和保障是重要的技术应用原则和技术观的体现,而且在目前文档管理的过程中,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都发挥出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很容易出现“技术至上”的错误观念。因此,正确的认识和应用技术是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更好的保护好文档的完整性和原始性。

(四)统一设计与规划

为了对文档一体化管理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规划,需要加强统一标准体系设计与规划理论的充分运用,这对提高其管理的协调性、科学性以及全面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样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文档一体化管理进行系统化的设计,避免其系统平台中出现空白或重叠的功能和异构现象,或者是由于职能划分不一造成主体机构出现业务断层或者是职责矛盾,经过全面的规划设计来自上而下的解决在文档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文档一体化管理理论在实践工作中的运用

在很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建立并提出了文档一体化管理的理论,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也在积极的运用和开展一体化管理。在近几年来,随着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为建立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技术支撑,但是由于受到社会各个方面因素的严重影响,如果想全面的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实践。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统一的管理机构

对于文件和档案来说,从产生的时候开始,所具有的行政色彩就比较强烈,因此在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方面,如果不能很好的完善在管理机制上存在问题的话,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两者之间仍然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节,文档的一体化管理只是一种形式,难以真正的实现。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最关键的就是有效结合档案管理和文件管理,将原先相脱离的两个环节相统一,相关行政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对文件和档案实施同步和统一管理,并在制度规范标准、人员管理、组织领导等各个方面都实现统一,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两者之间的统一[3]。

(二)加强文档一体化信息建设

对于目前的档案管理和文件管理来说,在两个不同的环节中,分别遵循不同的管理标准规范来实施管理,这样在文件移交过程中就会存在很多问题,限制着档案事业的长效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最关键的是需要管理部门制定并颁布相应的规范标准[4]。通过加强文档一体化信息建设,有助于提升文件管理的规范性,这样档案信息系统和公办信息系统中原先存在的不配套问题就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即使在档案管理和文件管理两个独立环节中也能够对其他环节负责,进而工作成本得到有效降低的同时,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也显著提升。

(三)加大对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宣传力度

在企业新的发展时期,为了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应用文档一体化管理理论,应该加大对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这一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效的形成和树立全民档案意识[5]。

结语:总的来说,在实践工作中加强实施文档一体化管理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首先需要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统一的管理机构,其次是需要加强文档一体化信息建设,最后是需要加大对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宣传力度,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落实文档一体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唐江玲,吕露.近五年来高校文档一体化研究综述[J].科技资讯,2012,02:245-246.

[2] 刘汉青,张伟.企业文档一体化的实践分析及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1,12:4-5.

[3] 姜丽莉,袁艳明.基于中科院ARP系统的文档一体化实践研究[J].兰台世界,2016,21:41-45.

第3篇:关于公关礼仪的论文范文

关键词: 《沟通技巧》 任务型教学法 过程考核

2008年,韶关学院外语学院根据教育教高〔2007〕1号文《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推进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的要求,在商务英语专业专科中开设了应用型、实践型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沟通技巧》,2009年该课程推广到所有本专科专业。在两年来的《沟通技巧》课程教学实践中,我对学生实行课程学习“3+2+1”过程考核形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沟通技巧》课程特点

“沟通是人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最大最迫切的需要所在,人们要想有所作为,学会沟通是基本条件。当今世界,新型人才最主要的特点在于是否具有沟通能力和沟通本领。有效的沟通已关系到人们社会心理、社会交往、经济合作效率、素质教育以及社会文明建设的大问题”。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外商务交流、人际沟通越来越密切,以商务文书和人际公关为主要形式的沟通方式反映出从业人员素质,也代表着企业甚至国家的形象。行文准确、规范、科学,举止文明、礼仪、诚信,是文化、商务交流和人际沟通的基本要求。《沟通技巧》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对于学生人生道德修养、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程以现代经济社会人际沟通的两种基本形式――商务文书和公关礼仪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商务文书的种类、格式、基本要素与写作;商务沟通中的个人礼仪、公关礼仪、职场礼仪及会务礼仪等。其前置课程包括英语口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后置课程包括商务函电、国际交流与涉外礼仪、跨文化交际、文秘与公关、毕业生就业指导等。该课程紧密围绕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人际沟通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修养,为将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

二、过程考核的理论依据

过程考核是基于学生课程学习的日常表现及其学习任务完成过程基础上,对学生课程学习作出总体评价的成绩考核方式。基于学习日常表现的教学评估手段(School-basedAssessment)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为英国中等教育委员会(Secondary Examinations Council)所采用,他们认为在某些方面,通过期末考试的方式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许并不容易和准确。澳大利亚的B. McGaw et al.在对西澳地区中学教学的一项研究报告中列举了这种评估手段的优点,认为它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教学计划的进展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实质性取样(A Substential Sample),因此它比考试命题的考试更加全面。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具有自主性、研究性、应用性的特点,因此对学生课程学习日常表现的评价考核,更能反映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理解和应用水平。

任务型教学法理论(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认为任务指的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交际性任务是一项课堂活动,它要求学生用目的语进行理解、操练、使用或交际(Nunan,1999),是与真实世界有某种意义联系的一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意义是主要的,并把任务的完成放在首位,同时根据任务的结果来评价任务完成的质量(Skehan,1996)。过程考核正是让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与课程有关的学习任务,从而达到将书本知识同运用实践结合起来,在运用实践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老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对他们的课程学习效果作出评价。

合肥学院从2006年开始进行了过程考核改革探索,研究者发现过程考核“使学生可以更全面、更系统地复习功课,深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乃至可以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和认识所学的知识”。这种考核“加重了学习过程的考查力度,从而真正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以往的死记硬背为现在的注重学习过程,不再是以往的为学而考,简单地应付期末等一系列考试,从而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

三、《沟通技巧》课程“3+2+1”过程考核模式实施

根据《沟通技巧》课程的特点及其标准,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征求意见过程考核意见反馈三个步骤。在过程考核中采取了“3+2+1”形式,即完成三项研究性学习实践任务,组织好两项课堂活动,搞好一次期末考核。

1.学生对于课程教学的期望及其分析

在课程教学的第一节课,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课程的特点、课程标准和将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对他们的要求,并要求学生当堂以书面的形式提出对于本课程教学的希望、建议。学生的希望和建议大致可分成如下十个类别。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一方面对于将书本理论知识同现实实践相结合的希望比较强烈,另一方面对直观的知识来源期望较多,如课堂演示、影视资料、知识介绍,对老师上课的生动性期望值较高,而参与课堂互动的意愿却不高,对于传统的“平时+考试”的考核模式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

2.“3+2+1”过程考核实施

《沟通技巧》课程是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是一门应用型、实践型课程,还具有通识教育课的特性。为了鼓励学生进行课程实践,本课程考核采取“小组课题研究成果PPT展示+课程论文+100人次沟通笔记+作业+课堂讨论+期末考试”的形式,即“3+2+1”考核模式,重在考查学生对沟通技巧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3”即三项研究性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小组课题研究、课程小论文、课外100人次的人际沟通笔记;“2”即两项课堂表现评价:课堂作业和课堂讨论互动;“1”即一次期末测试考核。“3+2+1”即学生平时考核,成绩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权重为60%,期末测试成绩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权重为40%。对于平时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经班级各个小组的评议还给予免考的资格。这种考核办法改变了以往平时占30%,考试占70%,以考试成绩为主的传统考核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主要介绍小组课题研究和100人次沟通笔记的实施情况。

小组课题研究要求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就几个与本课程相关的课题展开合作性学习,以集体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和学习讨论,形成的课题成果在学期末以多媒体形式展示,由各课题小组组长和老师共同担任评委,评出各小组的得分,小组长再根据小组得分给每一位小组成员打分,此项成绩占平时成绩的10%。这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学习任务完成过程,既考察了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又考察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学期末的展示中,全班师生惊奇地发现,学生的多媒体制作精美,课题资料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学生现场演示生动风趣,意蕴深远,较好地表现了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根据各课题成果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点评,起到画龙点睛、启发思维、引导方向的作用。不少学生还根据课题的研究成果,成功申报校级学生科研课题,并在学术杂志上发表了成果论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课外100人次的人际沟通笔记,就是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利用课外时间积极主动去同别人交流沟通,记录至少100人次的沟通情况,分析每一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成功经验,提出下一次人际沟通中的改进措施,也可以记录人际沟通中存在的困惑。老师每两周批阅学生的沟通笔记一次,点评学生的沟通记录,提出建议和意见,对于学生反映较多较集中的困惑或问题,利用上课时间全体同学参与共同讨论。老师根据学生沟通笔记的完成情况给予适当评分,此项成绩占平时成绩的50%。学生借鉴某通信公司的广告语将此项任务称为“沟通100”。一开始学生认为这种笔记没有什么意义,积极性不高;但是由于老师逐一审阅他们的笔记,并给予点评、评分,学生们逐渐主动同别人交流沟通并注意观察和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用心去体会和思考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在每一次的沟通中获得一点一滴的进步。从笔记中分析,学生沟通的对象主要包括同学同事、父母亲戚、商家摊贩、朋友恋人、老师、网友等,反映了学生人际交往对象的有限性特点;沟通的内容主要包括感情、同学关系、思想困惑、生理问题、工作烦恼、学习问题、经济困难、人际礼仪、风俗习惯等,有的学生还详细记录了同美国网友关于学校教育、家庭关系、男女情感的英语聊天情况,学生觉得深受启发,连阅读笔记的老师也十分感慨,这些沟通内容反映了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广泛性特点;沟通的方式包括当面交流、电话、书信、电子邮件、QQ聊天、手机短信、QQ空间或博客留言等,反映了学生人际沟通途径的多样化特点。

3.过程考核效果与评价

过程考核是建立在考察学生完成一系列与课程有关的任务的表现、成效基础上的评价和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把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让学生通过参与研究性、任务性、实践性学习,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实践;通过过程考核,老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收集反馈信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达到较为全面科学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根据课程结束时所作的调查和网上评议,2008级全部120位专科学生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为88.7分,2009全部285位本专科学生的评价为86.3分。应当说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效果较为满意。

参考文献:

[1]纪薇,苏本江.关于创新大学生人际沟通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51.

[2]Secondary Examinations Council Course Work Assessment in GCSE,Working Paper 2[M].London :SEC,1985:2.

[3]McGaw B.et al. Assessment in the Upper Secondary School in Western Australia[M].Perth:Ministry of Education,1984.

[4]]David Nunan.第二语言教与学(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4-25.

[5]Skehan,P.A Framewor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sk―basedinstruction[J].Applied Linguistics,1996,(17):38,62.

第4篇:关于公关礼仪的论文范文

【关键词】财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需要,是遵循教育内、外部发展规律,适应大众教育阶段以及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理性选择。自2007年以来,西安财经学院结合西部地方财经院校的实际,探索并提出了“明确一个目标、创新两个体系、联动三个课堂、突出四个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综合实践,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一、明确一个目标:应用型创新人才

明确、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学校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及发展潜力,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逐渐明晰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西安财经学院2007年组织召开了“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强实验实训教学,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2008年组织召开了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2010年召开了“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应用型创新人才”。2011年《西安财经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创新两个体系

1、理论教学体系

学校按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特征,2009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创新了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更新整合了课程教学内容。第一,构建了“四个平台、五个模块”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四个平台包括公共课平台、学科共同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五个模块包括公共必修课模块、任意选修课模块、学科共同课模块、专业必修课模块和专业选修课模块。第二,加强基础教育,打通大类平台课,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2009年起在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数学类四个大类的14个专业,实施了大类培养教学改革。第三,各专业加大应用性课程的建设力度,着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第四,依据财经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设置系列课程强化学生的数理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了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目的。基础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技能,主要内容包括:公共课实践、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爱心服务;专业实践旨在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内容包括:学科共同课实验(实训)、专业课实验(实训)、课程论文(设计)、学年论文(设计)。综合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内容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技竞赛、社会调查、第二课堂等。各专业修订培养方案时,充分体现实践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学分。目前,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文科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以引导实践教学环节的高质量开展。对超过18课时的实验实训课均独立设课;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每学年设置两周的实践教学周。针对财经类人才培养特点,突出实训教学在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实训课程教学、管理和投入,编制实践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规范了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的考核办法,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

三、联动三个课堂

1、第一课堂(课堂教学)

学校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实施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融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学校要求课程所属系(教研室)定期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研讨,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的以案例式、呈现式、发现式、讨论式和创造式的开放教学方式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学校每年开展课堂教学观摩、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实验室(实训中心)评估、优秀教案和优秀多媒体课件评比等活动。

各二级学院(教学部)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特点,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如: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推行“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信息学院倡导“教学互动,重在实践”,文法学院开展“模拟教学”,《高等数学》课实行“分类分层教学”,《大学英语》课推行“听说领先,综合训练”等,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教学方法。

2、第二课堂(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学校以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和学术讲座为载体,推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近三年来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大学英语竞赛、高等数学竞赛等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达8000余人次;邀请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作高水平的学术讲座600余场,参加学生10万余人次;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历届陕西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举办了5届“博学杯”西安财经学院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010年学校成立了西安财经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学校现有人文类、体育艺术类、科技类、理论学习类、社会实践公益类学生社团组织共56个,参加人数达8000余人;创办了《区域财经论坛》、《管理论丛》、《经济新视野》、《蓝风铃文学报》等10余种学生刊物;定期举办书画大赛、英语演讲赛、辩论赛、摄影作品比赛、“校园之星”风采大赛等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3、第三课堂(社会实践)

多年来,学校利用寒暑假及节假日组织社会实践团,分赴全省各地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环境保护、支教扫盲、法制宣传、社区援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了制度化、规模化、社会化、品牌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特色格局。近三年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人数达1.5万余人次,广大学生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和科技文化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使学生开阔了视野眼界,锤炼了思想品质,提高了实践能力,增强了创新精神,积累了社会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四、突出四个能力

1、知识应用能力

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在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中,突出实习的专业对口性;制定和完善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组织方法,突出实训教学在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以改革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逐步建立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2、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实施“2+2”大类培养教学改革,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学校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个人特长、兴趣和未来就业取向,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在专业大类内采取分流培养,提高学生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在人、财、物上支持学生参加参与各类社团活动、科技竞赛活动及教师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深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的实践性活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3、数理分析能力

学校按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尤其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加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运筹学》等相关课程的开设力度。通过强化量化分析课程教学,提高学生依据数据和模型进行经济管理、经济分析的能力。另外引导与鼓励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开展量化分析教学方法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5篇:关于公关礼仪的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广大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日渐增加。高校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真研究,切实采取措施,促进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深化。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迈向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毕业生就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面对这个大跨度、超常规发展的新阶段带来的就业新问题,高校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真研究,采取切实的措施,促进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深化。这进而要求我们既要保留既有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积极成分,更要致力于构建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一、构建“专业、就业、创业、成才”四位一体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就业指导内容必须以市场需求导向为准则,并将素质教育思想贯彻到其各个工作环节,只有这样,就业指导才不流于形式,不拘于就事论事,发挥其应有的深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功能。正确处理专业、就业、创业、成才四者的关系,实现互动,全面、深入、持久地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一)就业指导与引导成才互动。成才教育应是就业指导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具体的职业选择,成才教育易流于形式,犹如空中楼阁。就业指导最现实的目标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顺利、及时、理想就业。将指导就业与引导成才结合起来,不仅能让学生主动接受就业指导,更利于学生基于成才这一长远考虑来树立科学的择业观,选择职业,实现就业。目前,困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毕业生择业期望值偏高。许多毕业生选择岗位专拣大城市、大机关、福利待遇好的单位,而不顾是否专业对口、学以致用。从思想根源上分析,这主要是急功近利的思想所致。在就业指导中加强成才教育,是引导毕业生立足成才,面向未来,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及时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实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随着就业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未来人们职业流动性将越来越大,择业灵活性也会越来越大。年轻人正处于锻炼自我、造就自我的黄金时期,引导他们“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是就业指导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二)就业指导与专业教育互动。大学生择业观是在内外环境综合影响作用下经过多次反复逐步形成的。高校就业指导应该遵循个体择业观形成的规律,全方位进行,特别是要抓住占大学生时间最多影响最深的专业教育这一渠道。计划包分配体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种政府行为,个体没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一般是通过专业教育等途径不自觉地进行的。市场选择体制下.“供需见面,自主择业”,毕业生有自主择业的权利,也担负着被用人单位选择的风险,毕业生的择业观和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个体能否顺利就业。我们应该自觉地引导全校教职员工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来,特别是自觉地号召和引导专业课教师参与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通过采用科学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带动专业学习和训练,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专业教育为主动学习和探讨。我们要将就业指导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互动,发挥就业指导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和激励等作用,促进学生主动、自觉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为未来就业、创业、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互动。当今世界以知识资源占有、配置、生产、分配和使用为主要因素的知识经济已初见雏形,知识经济时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普遍较高。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为其今后创业打下基础,不仅是完善就业指导科学体系内容,提升就业指导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需求。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教育思想,即“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能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创造,将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分水岭。在就业指导中突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引导毕业生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引导毕业生从等待工作机会到寻求工作机会,再到创造工作机会,逐步实现毕业生从就业走向创业之路,既是毕业生就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

二、构建三阶段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第一阶段,即学生就读一二年级时期,称之为专业指导阶段,通过专业指导,加强学生职业规划的能力。这期间主要针对新生入校,对所学专业不清楚的实际情况,结合本专业的就业情况、专业技能要求、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前景等情况,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从而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职业发展计划,明确需要进行的培训和任务,使学生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能力。"

第二阶段,即三年级时期,称之为就业培训阶段,主要是进行就业技巧培训。这期间,结合就业市场对学生的就业技能需求,开展基本应用文写作、外语口语强化、面试技巧、公关礼仪等基本能力的系统培训,让看似简单的事情落到实处,了解求职面试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升学生求职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就业知识及考研、留学、参军、公务员考试等特殊就业方式的培训与指导。通过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技巧及信息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明晰个人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进一步明确求职方向。第三个阶段,即大学四年级时期,称之为就业指导阶段。主要是进行就业政策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关于“走向社会”的指导,通过对学生进行以上内容的指导和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就业,正确面对“双向选择”,尽早进入求职状态,适应环境,适应社会,树立自己的信心和责任感。

三个阶段构成一个体系,采取以开设就业指导课为主,就业讲座为辅,以及把就业指导与法律基础、思想品德修养和形势政策教育等“两课”课程相结合,与专业课相结合等形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和指导。

三、构建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

对于专职就业指导队伍建设,要有发展的眼光和长远的打算,从战略高度进行思考,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队伍总体上应当包括三大部分力量。

(一)核心的就业指导力量。从目前高校实际来看,现任的政治课教师和学生思想工作干部是最佳人选。政治课教师对有关就业指导的理论、相关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理论功底扎实;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有一定的理论政策水平,对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及对有关劳动就业的法规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对学生择业心理、思想动态比较熟悉。

(二)辅助的就业指导力量。各院系的专业教师大多能够比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更深入的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市场。同时,他们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给出一些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所不能够作出的就业指导教育。因此,应当充分发挥该力量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三)校外的就业指导力量。许多企业的工作人员从聘方的角度出发,往往能够对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实际有效的就业案例教育。因此,可聘请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人事部经理和人事管理部门、人才交流中心的干部为客座教师或顾问,建立一支校外就业指导队伍。

四、构建更高更广的就业指导服务平台

(一)建立网上就业指导服务系统。在学校就业网设置“就业指导”栏目,按照新闻动态、专家论坛、求职技巧、面试笔试、推荐材料、职场感悟、劳资顾问、政策法规等八个板块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开通网上“留言板”,由学校就业专职教师及时解答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通过网上就业指导,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最新信息,最快获得问题答案,具有方便、快捷、全面等特点。

(二)开展毕业生就业自我评价和定位活动。从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看,首要的问题是毕业生自己难以作出客观、真实的自我评价和定位,搞不清楚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单位、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因而在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时心中无数、犹豫不定,有时会由此导致与一个很理想的单位擦肩而过。学校应针对毕业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对毕业生开展就业咨询和职业测试活动。同时,开展职业兴趣测试、综合能力测试、气质性格测试,为学生提供其人格特征、行为风格、社会能力、职业定向等方面的素质综合评定报告,丰富毕业生的自荐材料,增强竞争能力,使毕业生就业获得最佳的“人职匹配”。"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