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教师专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审议是指通过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考察、讨论及权衡以作出一定选择的活动。课程审议作为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新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和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和解释,并最终作出恰当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课程审议是社会民主的产物,更是教育民主的特征之一,还是教师转业自主的重要表现。课程审议意味着参和教育过程的相关人员对课程及其实施具有决定权,尤其是教师对课程的实施进程拥有根本的决定权。
幼儿园课程审议以幼儿园发课程的实施及建设为目的,也就是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及相关情境进行深入考察、讨论和分析,以便对相关的内容、策略等作出选择。我国幼儿园课程不是国家课程,一般不采用行政手段强行统一。因此,幼儿园对课程有很大的决定权。当前,很多幼儿园正在进行园本课程的建设。这样,幼儿园课程审议就成了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之一,成了教师转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课程审议过程发生的幼儿园几乎是不存在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幼儿园课程审议的意识性、合理性尚待加强。
二、谁在审议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主体,在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文化中,在不同性质的幼儿园课程中,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说,教师、保育员、园长、家长、政府行政人员、专家、社区人员等都有可能参和幼儿园课程审议。其中,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主要形式。分析幼儿园课程审议的实践,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几种不同的情况。
从目的性、经常性的角度看,幼儿园课程审议有以下三种情况摘要:
(1)哑口实践摘要:教师之间极少交流,分配教学任务甚至相关科目后,各自完成任务,互不了解,互不关心,课程实施过程中当然也就不会有配合和整合。这种情况虽然是极少数,但的确存在。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同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幼儿园的人际氛围等因素有关。
(2)偶然为之摘要:教师之间有一些课程审议的现象,但出现频率很低,目的性不强,还没有意识到课程审议对课程实施及课程建设的功能。
(3)经常发生摘要:课程审议成为教师的一种经常性活动。教师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课程审议,以寻求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和策略。课程审议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师在课程审议过程中专业才智得到充分激发,思想也会碰撞出火花。
从参和者的角度看,幼儿园课程审议有以下四种情况。
(1)班内审议摘要:课程审议主要在班内教师进行。在很多幼儿园里,保育员也参和课程审议。
(2)班际审议摘要:课程审议不是局限在班级内,而是发生在幼儿园的不同层面。有时是年级组内的审议;有时是探究组、学科组或领域组内的审议;有时是综合性的,由园内众多人员参和审议。有些教师甚至有意识地让幼儿参和课程审议,幼儿对某些课程内容、活动形似、活动材料甚至活动规则具有发言劝和决定权。
下面是某园大(二)班的H老师和X老师及大(三)班的W老师之间的课程审议片段摘要:
教师H摘要:我的想法是既然出去一次,就尽可能让幼儿多看、多听,充分发挥调查的功能,不要局限在看“河流”上。
教师X摘要:我认为不是不能看别的,而是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看被污染的河流是计划中的主要内容,只用了6分钟,而看奶牛场却用了11分钟,看老年活动室也用了9分钟,看埋电缆用了15分钟,在路上随意走走看看也用了不少时间。是不是?
教师H摘要:我认为自己还是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虽然看“污染的河流”只用了6分钟,但达到了调查的目的。我设计的活动目标是“让幼儿感知河流被污染的状情况,并知道污染的主要原因”,我们清楚地盾到了河流被污染的状况,也闻到了气味,还看到了两个排污口,我想上目的已经达到。
教师W摘要:其实,你们可以沿着河走一走,也许还可以发现其他污染源。
教师X摘要:也可以从当地居民那里了解河流原来是怎样的,污染以后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
教师H摘要:当时人只注重让幼儿感知河流污染情况,没有考虑那么多,时间也到了10点25分。其实可以再深入一点的。我的目标是不是太死板了?
教师X摘要:是的。根据昨天的情况,你在那时返回是合理的,孩子又累又渴,应该终止活动,主要新问题是整个上午的时间布置不合理。
教师H摘要:我真的觉得应该充分利用每一次参观的机会,让幼儿多看一些东西。
教师W摘要:多看是不是要以完成教学目的为前提?外面的东西很多,随意让幼儿看是永远看不完的,我们是老师,我们和家长带幼儿出去是不是应该有点不一样?
教师H摘要:是的。
从上述课程审议片断中可见,教师的熟悉由不一致逐渐趋向一致。当然,教师的熟悉并不是任何时候趋向一致都是合理的,也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审议都能导致教师熟悉的一致,这里有一个标准的新问题。
(3)园际审议摘要:幼儿园之间不定期或定期就共同关心的新问题展开审议。不同幼儿园的教师组成旨在解决课程新问题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幼儿园之间通过课程审议可以优势互补。
(4)社区人员参和的审议摘要:课程审议的参和者不限于幼儿园的幼教工作者,社区人员也可以参和。其中包括社区专业指导人员(教研员、幼教探究人员等)、家长及其他社区人员。这些人员给幼儿园教师带来新的视角、新的知识、新的资源,也可能会给幼儿园教师带来新的挑战、新的困惑。社区人员和幼儿园之间观念的一致性水平决定了这种审议的成效。以下是社区人员参和课程审议的案例片段。
教师D摘要:幼儿用纸盒建成摩天大楼后,觉得纸盒的颜色不好看,有的小朋友提出在大楼上刷颜色。但大楼太高了,幼儿怎么也够不着,就着急了。我站在边上也急了,就对他们说摘要:可以把楼房放倒,这样就可以蹲着途。小朋友很快给楼房上了漂亮的颜色。
教师D摘要:我怎么就没有想到用这个办法呢?
社区参和者摘要:我觉得这样做并不是最好。
教师G摘要:是不是包办了?
社区参和者摘要:好象不符合你们正在实践的实习场的“逼真性”原则。
教师D摘要:什么是逼真性?
社区参和者摘要: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个楼房是建好后放倒再装饰的吗?实习场是摹仿生活的,和现实相似的。
教师G摘要:幼儿会不会把工作当成游戏?
社区参和者摘要:其实,真和假对幼儿来说,可以很快加以转换,幼儿一直在真理和想象中跳跃。实习强调真实是基于真实情境中新问题和挑战的真实性。在比身体更高的物体上刷颜色,幼儿以前没有碰到过,是现实的实习场给定的。它是一次挑战,一次教育机会,一次很好的锻炼。
教师的建议可能剥夺了这个机会摘要:
教师G摘要:好象是的。
教师D摘要:这样是不是也有平安新问题?小朋友站在高处刷颜色可能会觉得不平稳。
社区参和者摘要:他们不但觉得不平稳,还会觉得房子会移动,需要其他幼儿合作来按住房子。教师的功能就是平安保护。这样给房子刷颜色,幼儿能记住很长很长时间。
教师D摘要:是不是我们对实习场的原则把握得不够准?
社区参和者摘要:建议对每一条原则举例说明,就举自班级的实例,这样有助于理解。
教师摘要:让我们再想想。
三、幼儿园课程审议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是课程审议的主体,教师的学识特征决定了课程审议的特征。教师的学识具有明显的实践性,是一种“实践性学识”,他既是依存于有限语境的经验性知识,也是异常丰富、生动、布满弹性的功能性知识,比之探究者的“理论性学识”,缺乏严密性和普适性。教师的”实践性学识”是特定的教师在特定的课堂以特定的教材、特定的儿童为对象形成的知识,是作为”案例知识”加以积累、传承的。教师的“实践性学识”具有个人性质,是基于每一个教师的个体经验和反思而形成的,这种经验的传承也是也接受者的实践经验的成熟作为基础的。
关键词:论文;调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021-02
幼儿教育改革的形势不断要求幼儿教师成为研究、反思型教师,2012年教育部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把“反思和发展”列入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幼儿教师要“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而撰写论文,作为衡量幼儿教师实践反思能力的一个指标,也愈发凸显其重要地位,在职称评审、评名师或各种奖励、晋升等,都需要幼儿教师在正规刊物上公开。
为调查了解幼儿教师撰写论文的现状,反思写论文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价值,笔者随机抽取了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十个镇(街道)30所幼儿园的243名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43份,回收243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39份,占总数98.4%。同时,对部分幼儿教师、园长进行访谈。
一、幼儿教师对论文的认识与态度
(一)幼儿教师科研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
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教师肯定开展科研、撰写论文的价值,92.8%认为撰写论文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帮助作用。幼儿教师近五年参与过课题研究的人占71.3%,在问及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时,61%表示是“真正想通过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想通过论文把自己的思想、经验表达出来”,表明大部分幼儿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实践能力正在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对研究者、反思者的职业定位愈发认同。
(二)写论文不是幼儿教师的“必需品”
尽管大部分幼儿教师肯定写论文的价值,但66.2%的教师不认同写论文是衡量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其他素质如师德、教学基本功、班级管理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素养被视为更加重要的指标。幼儿教师普遍认为撰写和会有压力,调查显示,仅有11%近五年在正式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对于现行职称评审、各种奖励及晋升都需要的体制,有69%的教师认为不合理,另有41%曾因槊挥蟹⒈砺畚亩影响到自己向更高层次发展。教师普遍认为写论文、不应成为他们工作的“必需品”和考评的重要指标,而应根据幼师的职业特点作出更为科学有效的评价和考核。
二、影响幼儿教师撰写和的主要因素
(一)工作繁琐,缺乏思考时间
大部分幼儿教师表示,写论文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需要静心思考与提炼,但幼儿园工作繁多,每天除了带班、教学外,还要备课、制作教玩具、布置环境、与家长沟通等,此外幼儿园还有各项检查、评比、评估和接待等,教师根本没有空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研究。工作的疲倦掩埋了幼儿教师提笔的动力,这在客观上极大地影响了幼儿教师写论文的积极性。
(二)幼儿教师自身科研基础薄弱
83.5%教师认为自身科研基础薄弱、理论水平不够也是影响写论文的主要因素。幼儿教师大多为中专、大专学历,少部分是本科,研究生则寥寥无几。其中42.6%没有学过系统的幼教科研方法,尤其是在选题上经常找不到方向,不知道如何入手查阅参考资料,写论文停留在类似写经验总结这一层次上,没有从理论上提升和从深度上挖掘。访谈中,幼儿教师直言很多时候写论文是“没经过研究,有感而发”。
(三)缺乏专业人士指导
缺乏专业人士指导和写作方面的培训,也致使写论文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幼儿教师普遍希望写论文能得到“导师”的指引,以确保论文的质量,但在现实中幼儿园往往没有配备这种“高学历、学术型”的专家,幼儿园也极少得到科研机构或高校方面的指导。幼儿园在这方面的培训也较少,调查对象里61%没有接受过论文写作方面的指导培训,59%认为自己文字组织能力弱,难以支撑起整篇论文的架构和内容。
(四)职业倦怠
此外就是,幼儿教师参加工作的时间长了,有一定的职业倦怠感,越来越不爱思考,加上幼儿园教科研氛围不够浓厚,久而久之导致总结、研究能力下降,这点老教师更为明显。对于年轻教师,则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强,没有良好的待遇保障和社会地位,幼儿教师流动性较大,也就难以静心研究和思考创作。
(五)外在硬性要求
调查显示,53%写论文是出于“评职称、评优评先或晋升等需要”和“幼儿园要求”,外在的硬性条件也是迫使幼儿教师写论文的主要因素。面对自己难以完成、而又不得不写的论文,有教师选择从网上或书本上摘抄,“拼凑而成”。
三、对幼儿教师写论文现状的反思
(一)准确定位写论文,发挥论文应有的价值
让幼儿教师写论文的初衷是美好的,能引导幼儿教师逐渐转型为“研究型教师”,让教师通过反思来改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把经验成果提升至理论层面。但是,若把写论文当成一种强制要求,论文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写作、思考需要自由、自主的空间与意愿,在强制环境下产生出来的文章和思想难免欠缺真实和深入。当下,写论文的范式也较为单调和固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教师特长优势的发挥。
论文,也就是教师表达教育思想、总结研究成果的形式,本身包含的内容就可以多元化,教育随笔、观察日记、经验总结、优秀教案等,都可以成为“论文”的一部分。这样,幼儿教师就可以结合自身的特长和优势进行选择,理论水平高的可以写论文,教育经验丰富的可以写总结随笔,教学能力突出的可以写优秀教案,做到幼儿教育成果百花齐放,真正发挥论文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二)调整幼儿教师考评的标准
论文已经成为当下考评幼儿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笔者利用百度引擎,搜索“幼儿园骨干教师评选条件”,在搜索到的103份幼儿园骨干教师评选办法、方案、活动通知中,包含各地省、市、区各级行政机构评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的条件,都把列为一条必达指标。此外,幼儿园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明确规定要求在正式刊物上。这让许多幼儿教师“望文兴叹”,有相当一部分专业实践能力较强、经验丰富、反思能力也较强但不善于写论文的幼儿教师,被拒之于“骨干”与“优秀”的培养行列之外。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倾向于静态的结果评价”,而忽视了“教师动态的、过程性的专业态度与能力”。[1]这样的评价体系是导致论文成为评价优秀幼儿教师的重要指标的根本原因。美国全国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NBPTS)制定的《3-8岁儿童教育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在这方面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它强调的是教师的动态反思及对实践的改进,而非一纸论文。这为我们重新建立科学、可信度高的幼儿教师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
(三)加强幼儿教师科研方法和写作方面的培训
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通过多学、多写、多练才能提高。访谈中,幼儿教师都希望能得到专家、教研人员的引领,高校、教科研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创设条件、搭建平台来加强对幼儿园的专业指导。幼儿园也可以在师资团队建设中加强这方面的培训。此外,还应该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促进幼儿教师自主阅读,采取多样化激励措施来提高教师总结反思、写作的积极性。针对幼儿教师查阅文献资料较为困难的状况,幼儿园可改善信息平台,购买相关数据库,为教师查阅资料提供便利。
关键词 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 重要他人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Impact of Significant Others on Preschool Teachers' Role Socialization
YANG Liu
(College of Educ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Abstract Preschool teacher role socialization is a lifelong dynamic process, the impact of significant others on the teacher's role socialization can not be ignored, its main impact are: institutional authority by peremptory norms guiding role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role socialization; management authority-oriented person - kindergarten leading role in the long role of teachers of young children socialization; supporting role of peer groups of preschool teachers role socialization; role in promoting the social role of preschool teachers as well as evaluating the role of parents of preschool teacher's role socialization.
Key words preschool teachers' role socialization; significant others; role
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是指幼儿教师在专业团体中,接受专业规范、教师文化及学校环境下的角色适应过程,是幼儿教师学习并获得专门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和表现专业精神的终生动态过程。①从个体层面看,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也是“教师角色扮演”的过程。幼儿教师在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幼儿教师家庭因素、幼儿教师个人的价值观等,其中“重要他人”对幼儿教师的影响不容忽视。②所谓“重要他人”是指幼儿教师对个人的“自我角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和群体,他们对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的发展有着“主导性影响因素”。③幼儿教师在为人师者的任教环境中,园长、同事、学生和学生家长都是幼儿教师较为长期的,互存利害关系的“重要他人”,他们的行为和期望都可能对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产生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或者阻碍作用。④按照性质划分,幼儿教师任教环境中的重要他人可分为三类:(1)权威导向者――园长、行政人员;(2)同辈团体――幼儿教师;(3)服务对象――学生和家长。本文试图分析,在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中,权威导向者、同辈团体和服务对象对其所产生的影响。
1 权威导向者对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权威导向者在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过程中,主要是透过“权威”这一特殊身份,用强制性和引领性的特点来促进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这样的权威导向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度权威导向者,是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由各级政府部门牵头,组织专家为学校和教师制定正式组织章程、行事规范的权利的团体,可称为制度权威导向者。另一类是指对幼儿园事务参与管理指导的,以行政代表的身份管理全园的如园长等称为管理权威导向者。
1.1 制度权威导向者对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的强制规范作用
制度权威导向者是指有着颁布正式组织章程、行事规范的权利,通过法律法规对幼儿教师角色进行强制性规范的重要他人,有着鲜明的特点是保证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强有力的制度力量。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是制度权威者对幼儿教师的强制角色规范,是定义者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来促使幼儿教师形成一种对教师角色“自我”的解释。制度权威导向者的规范化、制度化的角色要求迫使幼儿教师为了继续留在教师岗位,唯有遵循权威导向者这一重要他人为其塑造的角色形象和期待,表现专业角色。
1.2 管理权威导向者――园长对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的引领作用
在幼儿园中,最重要、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无疑是该组织的领导者――园长。园长的管理风格直接影响着教师角色社会化的进程,园长作为幼儿教师的领导者,是“一个幼儿园的灵魂”。园长对全园的一切事务起指挥督导作用,园长的领导方式与良好的学校气氛密切相关。园长作为幼儿教师的重要他人,是既具有权威管理性领导师生共同努力实现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性重要他人,也是满足幼儿教师个人需要的情谊性的重要他人。葛乐士(N. Gross)等人于1965年所发表的《全美校长职务的研究》(The National Principalship Study)表明校长以专业顾问的态度来引领教师教学,那么学校的教学效果较佳,会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促进教师专业顺利发展。⑤同样,园长对幼儿教师的管理权威在理想状态下应是一种“专业权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平台,尊重教师专业活动的权利,积极思考教师的“专业自”。
2 教师文化――同辈群体对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的支撑作用
幼儿教师要实现其角色社会化,在幼儿园环境中,与同事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交往也具有相当的影响作用。⑥陈金菊调查广州市区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表明,幼儿园各个变量都会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教师文化。⑦教师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同辈群体的规范又是形成教师文化的重要因素。所谓同辈群体又称“同伴群体”或“同辈团体”是指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兴趣及活动,处于相近年龄(或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人而组成的群体。同辈团体作为教师角色化的重要他人,是一种无形的、隐蔽的影响,对幼儿教师角色化是潜移默化的,蕴含于教师的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幼儿园同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也是其专业社会化必要条件,良好的教师文化和同辈团体互助合作对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具有支撑作用。特别是新教师的专业化,常常取决于教师同事之间的接受程度和认同程度。⑧
同辈群体对有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幼儿教师处于同事团体中,同辈团体对幼儿教师传递同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多数教师喜欢依据自己的方式来处理幼儿园班级事务,也能尊重其他老师的处理方式,老师之间互相尊重、分享、协商问题合作研究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形成一种比较好的教师文化氛围。合作协同的教师文化氛围对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是一种支撑作用。
教师同辈群体提供给幼儿教师入职后所需要学习的新角色和社会技能,并促使幼儿教师个体对教师同辈群体产生认同感,影响幼儿教师个体的言行,由于作为权威代表的专家和园长都是占据支配地位的规范性重要他人。
3 服务对象对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3.1 幼儿对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的推动作用
在教师角色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鲜少有人注意到关注幼儿对教师角色社会化的重要性。根据束从敏针对10名幼儿教师的深度访谈,调查幼儿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原因,结果表明对于老师的付出来说,孩子的爱是最大的安慰和补偿,也是她们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的重要原因。⑨在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的进程中,幼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幼儿教师在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中,对于教学中的成就感,是同时来源于自己和儿童的共同的成长和进步的。在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师幼互动质量与教师教育策略的提升,专业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有效的师幼互动能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促进教师角色社会化。尤其在贯彻《纲要》的今天,教师和幼儿在活动中真正互动起来,也更能显示一位教师的专业水准。幼儿与教师的角色社会化是在师幼互动的交互作用下相互影响的。
3.2 家长对幼儿教师的角色社会化的评价作用
教师是以教育教学工作这一特殊劳动来换取经济报酬的职业,幼儿教师在充当“受雇者”这一角色时,不得不要考虑到家长这一重要他人的角色期待。家长作为教育资源的享用者,对幼儿教师的角色期待不仅能够折射出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观点,更重要的是对幼儿教师自我角色评价有着重要作用。胡福贞在其研究中指出,幼儿教师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会频繁地进行外部参照比较,其中四种典型的参照物之一就是家长对自己的信任和认可作为评价自己工作的依据。⑩
据张帆对幼儿教师与家长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绝大部分的家长和教师都将对方视为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认识到彼此为同一个目标――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家长对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的直接、间接的影响能够对幼儿教师产生最为紧迫的心理压力,并潜在地改变幼儿教师的角色行为。家长通常对幼儿教师的品评无需太多的教育理论的支持,往往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经验与交流。孙瑞权在幼儿教师专业认同感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中,有教师在访谈中表达“我觉得家长的信任和尊重是我工作的最大的动力,至于幼儿教师地位低下也就不很重要了。家长更加体验到了我们的辛苦,当家长都对我的工作很满意时,我就觉得工作很值得了。”
注释
①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 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119-124.
② 彭云.重要他人: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J].当代教育科学,2012.11:34-36.
③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44.
④ 周艳.教育社会学与教师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12-118.
⑤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1-112.
⑥ 唐彬.重要他人研究述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9:23-25.
⑦ 陈金菊.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幼儿园环境因素之研究[D].广州大学硕士论文,2004:22.
⑧ 周艳.教育社会学与教师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00.
⑨ 束从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89.
⑩ 胡福贞.幼儿教师自我评价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8:180-183.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诸多障碍表明,缺乏专业责任心和专业认同感是其核心问题,帮助幼儿教师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有很多,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是一个新的探索。幼儿园可以通过倡导行动学习、加强实践反思,开展教育科研、促进理论思维,扩大教师增权、增强专业自主等方式,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来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成长。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央第一次将学前教育纳人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促使“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关注,迫使我们重新反思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这一关系幼儿园建设、管理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幼儿教师在个人的工作中,通过个人的努力和集体的培养,其教学品质(技能)和教育素养逐渐成熟的过程。”
在实践中,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没有引起学校和幼儿教师应有的重视,幼儿教师对自身专业的认同和对教师集体的认同程度都还不够高,这影响到他们专业成长的自觉性。美国学者、新罕布什尔州立大学家庭研究系副教授约翰·尼莫认为:“帮助幼儿教师保持他们不断发展的教学能力。一是要帮助教师建立一个自己是专业人士且得到尊重的感觉;二是在幼儿园的整体工作中,特别在做决定的过程中,新教师也有发言权;三是要通过建立一个专业的共同体让新教师对集体产生认同。‑ 2;建立幼儿教师专业共同体,是帮助幼儿教师回归专业自主,重拾专业自信,形成专业责任感从而实现专业成长的重要的组织保障。
1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诉求
根据Lilian C. Katz的观点,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一般要经历四个磨练性挑战即四个基本发展阶段:一是为本专业生涯生存而适应的阶段;二是具备了适应本专业能力的阶段;三是开始厌倦与儿童一起做同样事情的阶段;四是本专业的相对成熟阶段川。这种观点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观察报告是一致的,比如:Burden在综合其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个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框架,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经历三个基本发展阶段:阶段一是存活期,指从事教学的第一年;阶段二是调整期,指从事教学的第二至第四年;阶段三是成熟期,指从事教学五年及五年以上。大量研究也表明,关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每一阶段的变化并不具有普遍性,且全部阶段完成后也并不意味着教师专业成长的终结,它只是从一般意义上所作的共性的概括。现实中,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具有个性的、持续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外在的社会因素,通过教师自身内部不断完善、更新、探索与发展的良好动机而不断向前延续和拓展,并伴随教师整个的教育职业生涯。但实际上,持这种观念的幼儿教师并不多,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并没有真正考虑过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尤其是在专业成长方面的规划,他们更相信经验的积累和时间的磨练。达到成熟期以后的教师基本上少有新的目标,教学行为中也缺乏专业成长所需要的不断完善、更新与探索的精神。教师之间很少进行专业内的深度讨论,大家对专业的好奇心和兴趣会随着年龄和教学时间的增长而减弱。这样的后果是,一位专家教师的经验与智慧不能与年轻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传递,而是随着自己的退职而消失;年轻的教师则因为得不到有效的指导,一切都只能从头开始,自我完善与积累。这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相悖,是一种典型的专业认同缺乏的表现。
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是,有相当多的幼儿教师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独立于教师日常不断进行的工作之外的一系列不相关的短期工作。比如,理论学习、论文撰写、教学观摩、听课笔记等。在这种状况下,教师们倾向于以这样的话语来考虑专业成长:“我如何凑够我的时间或笔记”,而不是“我需要什么来完善我的实践”。教师对幼儿园组织的有关教学活动只是作为一种任务来参加,缺乏主体性是其显著特征,这还将极大地限制教师主动学习的机会。但是,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教师是一个动态的专业领域,其知识基础在不断地扩展。我们的知识几乎在每一学科领域和学术分支都在扩展。同样,我们对幼儿的理解也在变化,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幼儿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如何变化的等。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被定义为一种活动或过程,这在理论上是合理的,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持续的和系统的过程。实践一再证明,“教师零敲碎打,小打小闹的专业发展策略起不到作用,仅仅基于当前最为时尚的教育热点的工作坊也起不到作用。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策略,即使专业发展在个体方面做得不错,组织力量也可能会影响或妨碍努力完善的成功。
研究者们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很多可供选择的模式,但实践表明这些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于每一个幼儿教师的发展,且每一种模式也有自己的局限。比如培训的主要局限是它只能提供很少的选择或个性化的机会;而参与发展的主要局限则是这种参与往往局限于少数的教师。所以,有研究认为,“专业发展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是:臻于完善的清晰和显著的愿景,并且与成功所必要的组织特点和特性的明确观点相结合。如果个体层面的变化得不到组织层面上的鼓励和支持,那么即使最有希望的革新也会失败(sparks,1996)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要求获得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支持,建立幼儿教师专业共同体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现实诉求。
2幼儿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构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英美等国为先导,西方国家教师教育范式开始发生转移,就其组织形式而言,新的范式更强调将教师专业成长置于各种专业共同体之中。正如托马斯(Thor.as)所指出的:“教师专业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将关注的重心从个人化的努力转向学习者的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教师通过参与合作性的实践来滋养自己的教学知识和实践智慧。马克斯·韦伯在《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中认为:“在个别场合内、平均状况下或者在纯粹模式里,如果而且只要社会行为取向的基础,是参与主观感受到的(感情的或传统的)共同属于一个整体的感觉,这时的社会关系,就应当称为‘共同体’。共同体绝非是简单地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它是团体在共同的理想之下,被成员高度认同,彼此亲近,共同分享和成长的组织群体。
随着共同体的概念被引人到教师教育领域,不少学者也对教师专业共同体概念进行了描述。国内学者在参照中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自行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分享性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团体。幼儿教师专业共同体就是以幼儿教师职业为基础,以教师自愿为前提,以“分享、合作、发展”为核心精神,以专业理想为纽带,以促进教师个体、教师整体以及幼儿园发展为目的,在互动协作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关系的连结。
在整个的教师群体中,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和专业认同感都不高,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也很低,比如,目前我国幼儿教师行业存在的“三低”现象,即门槛低、收人低和地位低。但这种现实不仅不能改变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而且会增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社会期望。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帮助其建立专业自主性和自信心,培养其专业责任意识,促进其专业自主发展,最为重要的支持系统,就是建构幼儿教师专业共同体。
2.1倡导行动学习,加强实践反思行动学习法是
一种以完成预定工作为目的,在同事支持下持续不断反思与学习的模式。在行动学习中,参与者通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思自己的相关行为,以达到相互学习和提高的目的。行动学习虽然是基于学习者个人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但却强调同事的支持,团队合作与对话。
幼儿教师要想获得专业自主成长的动力,必须首先具有实践反思和体验的意识和能力,行动学习法的主要旨趣就在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意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以及反思批判性知识,它们是教师专业发展中教育观念、能力和专业自学性的集中体现。英国教育家斯滕豪斯曾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三条途径包括:学习理论、研究他人经验、反思自已的实践,行动学习的理念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幼儿园开展行动学习的形式可以是学科小组,也可以是年龄班小组。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需要有具体的学习方案,内容涉及组织形式、主要目的、预期目标、学习内容、行动设计等方面。行动学习应纳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整体规划与设计之中,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高度的自主性。通过行动学习的开展,可以促进组织形成学习氛围和变革团队文化。幼儿教师在小组中与他人合作进行质疑、思考、行动、再质疑等活动,并将这种活动渗透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参与者做事的方式、方法。但学习不能停留在模仿阶段,即只知道他人是怎么做,还要善于反思与创造,要知道他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从而达到自我改变。行动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和一种反思性实践,在行动学习中,小组成员通过发现,解决预设的相关问题来完成学习。当小组的学习不能满足预设的期望时,幼儿园还可以请求当地高校和教育科研单位专业人士的支持。
2.2开展教育科研,促进理论思维具备科研意
识、知识与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教师即研究者”的观点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教师即研究者”理念是基于对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的思考而提出的,这不仅是理论研究领域重心的转移,而且在实践中对促进教师由被动的个人专业化转向积极的个人专业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的角色与其他层级的教师,尤其是大学教师有很大的不同,幼儿园课程与其他层级学校的课程也有很大的区别,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以及专业发展的重点都会有差异。就幼儿园教育科研来讲,幼儿教师应紧紧围绕课程的开发、设计来开展科研,针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探讨。所以,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应在“行动学习”中进行,表现为对实践的反思,对自我行为的反思,以及对理论思维的反思。
幼儿教师的科研必须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学的过程即研究的过程,研究的目的是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开放的环境,有利于幼儿教师开展有效的园本教研,开放可以促进幼儿园的互相交流与观摩,彼此提供经验。观摩和交流的目的不是模仿而是研究,不是看别人怎么做,而是看别人为什么这样做。园本教研需要团队的支持,需要专业共同体这一平台,让教师真正体会到教研活动本身是专业发展的需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反思和研究是通向‘解放’、实现教师专业自主的有效途径。”
2.3扩大“教师增权”,增强专业自主“教师增权”是用来指教师对他们的专业生活有更多控制权。Maeroff (1988 )提出,教师增权有三个前提条件:地位、知识和参与决策的机会。在国内,“教师增权”也被称为“教师赋权”或“教师授权”,指教师增进教学的专业权威与影响力之意。通常含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单纯从教师专业角度思考教师权力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主张教师应联合力量以提升专业地位,也就是扩增教师集体的权力,以参与学校的改革和重建。二是强调在教师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如教学视导人员、校长等)合作中,应形成相互沟通、理解、尊重、关怀、批判反省等态度,使教师获得更多接触与控制教育资源的机会,共同发挥教育专业影响力。所以,教师增权含有教师增加教育专业上的权威与影响力两个意义。
论文摘 要: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长期脱节,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职后教育三个阶段之间的良性关系是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保证,加快建立起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为在职幼儿教师创造学历提升和在职培训的机会,促使幼儿教师全面协调地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
加大对幼儿师资职前教育课程的改革力度,体现出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特征,不仅要拓展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还应增加教育见习和实习时间,为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幼儿、观摩教育活动,以及调查研究、改革实验、社会咨询、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等教育实践的机会。使课程既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又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改革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方式
1.以教师主动学习为基点的参与式培训
参与式培训方式不同于以往的听讲和观摩式培训,它要求培训者和学习者共同承担学习任务,共同承担责任,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更加强调培训者的学而不是教;它以小组研讨为主要形式,为每位培训者提供较多机会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它以每个参与者原有的经验价值为基础,并以这些经验为依托,引导他们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提高;更重要的是以实践为核心,培训者不仅要听教师说,更要看教师做;不仅要给教师讲道理,更要给教师支出可供选择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招”。
2.立足园本培训
幼儿教师的培训必须立足园本培训,变无效的在职培训为以幼儿教师为主体的有效培训。除正规在职教育外,幼儿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听专家讲座、参加培训班等都是专业成长必要的途径,但这些都是一种短期行为。有时候,一期培训要花费几天时间,容易造成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念理解得支离破碎,甚至偏离其原有的轨道。而有的地区在职培训缺乏成效,普遍的问题是目标模糊,采用单向灌输,理论与实践脱节,无视教师的主体作用,内容重复,缺乏新意和针对性,不能满足各层次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的个性化需求。
园本培训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已被实践证明的有效的幼儿教师在职培训方式。
3.合理利用现代化培训技术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对于幼儿教师专业培养,无论我们是立足园本培训或是采用什么样的培训方式,都必须引入现代化的培训技术。例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教师工作中广泛运用的微格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我国上海等地施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技术采用摄录系统全面记录受训者在某时间内教育行为的全部细节,然后由教育专家与受训者一起边看录像边分析成败得失,找出症结所在并讨论改进方案,而后再进行实录与再分析,直到符合行为标准为止。这一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技术有效地调动了受训者视觉、听觉与大脑的综合活动,具有直观、贴切、针对性强、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反馈及时等优点,对于教师教育行为、能力的提高相当有效,应当在师资培训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加快建立职前教育、入职教育、职后教育相互衔接的体系
需加快建立职前教育、入职教育、职后教育相互衔接的发展性教育专业成长体系的步伐,着重对幼儿教师职前(下转第53页)(上接第52页)教育与继续教育课程的衔接进行认真研究。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脱节,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师范教育具有终结式学历教育特征,是一种职前预备育。与在职教育双轨并行、互不相通。此做法已经被证明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建议有关方面加快改进幼儿师资培训体系,组织有关人员对各级各类的幼儿教师职前培训课程与职后继续教育课程的衔接进行认真研究,使之一体化。即强调师范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师培训课程要与教师日后发展相联系。这样建立起职前教育、入职教育、职后教育相互衔接的发展性教师专业成长体系,为在职幼儿教师创造学历提升和在职培训等接受终生教育服务的机会,促进幼儿教师全面协调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论文摘 要 园本教研作为促进幼教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可以为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为教师自我发展搭建平台。本文阐述了园本教研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分析当前的园本教研存在哪些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验证、发现,不断吸收同化各种新信息,从而建构整合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能力的过程。①而园本教研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的桥梁,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力途径。所谓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为本位的,以教师群体性教学实践为基础的,由研究者和骨干教师引领的教研活动方式。②而教师个人的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构成了园本教研的三位一体的关系,也是开展园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三者缺一不可。园本教研作为促进幼教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为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为教师自我发展搭建平台。
1 园本教研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1.1 园本教研有利于幼儿教师个体教育观念形成和改进
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形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教师个体教育观念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教师在日常生活、教育实践与理论学习中,基于对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主观性认识而形成的对教育的个体性看法,这些看法直接影响教师对某个教育问题的判断,并影响其教育行为。③教师个体教育观念主要源于教师个人反思、教师间的互动及教育理论引导,而在园本教研中,教师恰恰可是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学习来改善和更新个体教育观念。园本教研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不断地建构和完善属于自己的理论、形成个体的教育观念、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过程。④
1.2 园本教研是有利于提升幼儿教师实践性智慧的
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善的教育价值追求,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深刻洞悉、深度思考、敏锐的感悟与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⑤园本教研能够促使园长和教师逐渐将教育实践理念化,并将学到的理论实践化。通过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建构,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实践性知识得以形成和巩固,教师的专业水平也随之提高。通过园本教研,教师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动经验,并丰富自己的行动策略,进而改善自己教育教学行为,最终将感性的、表面的经验内化为实践能力。所以说园本教研是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
1.3 园本教研有利于完善和更新幼儿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
园本教研作为一种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教研活动,在开展园本教研过程中,幼儿教师必须为开展研究作相应的知识准备。首先,幼儿教师需要经常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如学前教育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前沿研究信息,以及相应的搜集和检索资料的能力。其次,在教研专家引领下,教师学习适合自我的教育理论。再次,教师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出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理论,并主动更新自己的教育挂念和教学方法。在这种园本教研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得以更新,幼儿教师会不断拓展个人的内在理论,从而促进其专业成长。
1.4 园本教研有利于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在园本教研中,幼儿教师进行的教学反思体验包括: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师的个人反思或集体反思,在专业人员帮助下的教师进行的自我反省和教师对日常教学生活的反思。园本教研要求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对自己实践的教育行为进行多角度、批判性地考察,对自己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性和自己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优缺点进行深刻反思。教学反思不仅能够启发了幼儿教师对原有问题的新思考,还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的信念和认知,进而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因此,教学反思是开展园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帮助幼儿教师确立正确、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⑥
2 当前园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研究意识不够
教师的研究意识不够,对园本教研的意义和价值未引起高度重视,具体表现在教师在参与园本教研时存在观望、等待的现象,参与园本教研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轻视实践过程中的反思和剖析,忽视最基本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⑦这主要是由于很多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不足,导致他们对园本教研的意义、教育理念和方式等都认识不深刻,研究意识不够。而幼儿教师研究意识不够,又进一步导致他们参与园本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轻视教学反思体验等等。
2.2 园本教研活动形式化
在当前的园本教研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园本教研过程中,教师并未亲身参与到内容的选择、的的确定以及形式的设计等活动当中去,因此教师也难以开展相应的行动研究。很多幼儿园的园本教研的形式只仅限于专家讲座、对专业报刊杂志上的文章进行学习等等,而案例辩析、现场研讨等研讨方式较少见。而且园本教研的内容往往也是管理者选择的、自认为有价值的。而园本教研的目的更多是传达、讲解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或者教育方法进行等。因此,形式化园本教研活动是无法让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最终也就不利于其专业成长。
2.3 目的功利化
由于一些幼儿园管理者本身对园本教研缺乏本质和深刻的理解,导致他们在开展园本教研过程中过于追求功利化。不少幼儿园的管理者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是为了幼儿园的声誉、形象问题,并没有落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上。表现在:在一些幼儿园的园本教研中,求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基于行动的园本教研却被课题研究所取代;还有一些幼儿园在开展园本教研时,只关注少数优秀的幼儿园教师的能力,忽略了广大幼儿教师的现有水平,最终使得园本教研活动局限为优秀教师的教研活动,不能真正解决广大教师迫切想要解决的实践问题。
2.4 制度性保障缺乏
当前的园本教研普遍缺乏制度性保障,表现在园本教研普遍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一定的规范机制和管理机制。⑧由于园本教研缺乏制度性保障,教师的园本教研活动的时间、场所和经费等也常常得不到相应的支持,造成许多幼儿教师主动参与园本教研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往往把园本教研看做一种例行的“公事”,并没有真正以解决实践问题为中心而深入教研。因此,教研活动更多时候成为了一种经验的总结或交流,一种形式和任务,而并非是幼儿教师的自觉行动。
3 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视野下的园本教研
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视野下的园本教研,应该是以幼儿园为研究基地,以幼儿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师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包括日常的教学研究(说、看、评)、教学观摩后研讨、课例研究、教学后记、教育随笔等多种活动方式的研究。园本教研是推进幼教改革的“活水源头”,是促进幼教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园本教研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3.1 唤醒教师园本教研的自觉性,增强教师研究意识
倡导园本教研,关键是让幼儿教师高度重视园本教研的意义和价值,唤醒他们园本教研的自觉性,增强其研究意识。幼儿园的管理者要帮助幼儿教师由“要我研”的思想转变为“我要研”得思想,提高教师园本教研的自觉性;幼儿教师自身应该养成教研的习惯,增强研究的意识,使园本教研成为自觉性的研究活动。当园本教研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研究活动时,它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只有园本教研成为了教师的自觉性行动时,它才能真正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2 注重内容全面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开展多元化的园本教研活动
幼儿园在开展园本教研活动过程中,尽可能调动教师积极参与到选择园本教研的内容、确定教研目的以及设计教研形式中,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基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行动研究。一方面,确保园本教研活动内容应该具有全面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激发幼儿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形式,积极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日常的教学研究(说、看、评)、教学观摩后研讨、专题教研分析、课例研究、教学后记、教育随笔、教育叙事、案例分析等。以开展多元化的园本教研活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3.3 要建立和完善园本教研常规制度,落实园本教研
建立和完善园本教研常规制度,能够保证园本教研的有效开展。一方面,幼儿园要建立园本教研的常规管理制度,明确园本教研中各类参与者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园本教研开展所需遵循的一般模式和程序,使得园本教研逐渐成为一种幼儿园的常规活动,同时幼儿园应对园本教研的时间、地点、奖励与支持方式、以及教师与管理者应承担的角色和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⑨另一方面,幼儿园要建立一定的园本教研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自我反思和批判,自觉地参与园本教研活动。如 “常规备课和个性备课制度” “骨干专业引领制度”“教研组长任职制度”等。⑩幼儿园应建立和完善一套开放有效的园本教研常规制度作为保障,确保园本教研工作的制度化、日常化和规范化,调动起广大教师参与到园本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 周文华.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3).
② 朱家雄.纪录让教师的教学有意义[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16.
③ 张艳蕾,涂阳慧.园本教研: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生成的新平台[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2).
④⑩张艳蕾,涂阳慧.园本教研:教师个体教育跣念形成和发展的催化荆[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12).
⑤ 赵瑞情,范国睿.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导刊,2008(7).
⑥ 王晓戎.以园本教研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j].现代企业教育,2007(22).
⑦ 张婕,朱家雄.研究共同体的构建是园本教研的关键[j].幼儿教育,2005(9).
论文摘 要: 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影响着幼儿未来的成长与发展。然而河北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作者在分析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几点对策,如进一步加强农村幼教管理、建立科学培训体系、增进教师合作交流、进行反思教学研究等。
河北省农村幼儿教育前些年发展比较滞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广泛推广,在河北省教委及各级地方主管部门的管理下,河北省农村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有了极大的改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我现分析如下。
一、河北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精神欠缺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的专业精神。目前河北省农村幼儿教师对幼儿教师职业缺乏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很多人认为幼儿教师只是尽职尽责地看好孩子,在孩子活动时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适当地学学拼音、算算数学就可以了。至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工作职责、自身的专业学习与发展很是轻视,对专业发展基本的理念欠缺。专业发展的目标方向不足,这就使他们在教育实践中没有教学自主意识和是非观念,不能和各种危害幼儿发展的错误要求、做法与制度抗争,而只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二)教育教学任务繁重
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工作量大,保教不分。据我调查,河北省农村幼儿教师工作时间较长,一般在八小时左右,有的甚至超过八小时,而且工作量很大。离县城越近的乡镇幼儿园,幼儿园之间竞争越激烈,幼儿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越高,教师的压力就越大。较偏远的乡镇幼儿园,幼儿教师压力相对较小,但幼儿教师的任务繁重,从早上7点多上班,一直到傍晚幼儿离园,教师们既要负责教育又要负责保育,保教系于一身。
(三)专业培训肤浅
教师培训制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河北省农村幼儿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较少,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只是听说有培训这件事,但一直没轮到自己头上。目前正在进行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职务晋升制度、岗位聘任制度等虽有机会让教师们参加培训,但大部分的农村幼儿教师认为目前的培训效果不到位,流于形式,专业培训肤浅。培训内容只注重理论学习,没有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针对性不强,造成农村幼儿教师保教实践与专业水平提高较慢。
二.河北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农村幼教管理
1.加大经济投入力度。河北省政府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农村的幼儿教育管理落到实处,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的经济支持、教育教学的投资力度。稳定幼儿教师的工作情绪,使农村幼儿教育的教育经费日趋平稳,分级落实、逐层把关,逐步改善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确保幼教经费都用于农村幼儿保教和农村幼儿园活动场所及游戏设施的建设中,保证各地农村的幼儿园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更多关注幼儿教师。各基层的主管教育部门要重视农村的幼儿教育工作,使其作为基础教育的正常管理。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的整体管理与调控,尽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关注农村的幼儿教师,尊重幼儿教师的身份资格,尽快提高幼儿教师的生活待遇,使他们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地教育幼儿健康成长。
(二)建立科学培训体系
1.培训资源共享。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河北省应在各县建立县级培训基地,以各县的幼儿教育教研员为学科总负责人,组织并开展幼儿教育理论与经验交流等各种形式的培训。囊括本县在内的各乡镇幼儿教师为主的组织单位,尽量使各校都能达到培训资源的共享,既节省人力,又节省物力及财力。教研员先对农村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资源缺失现象进行整体的调查统计,之后汇总归纳出各地的共性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进行引导性的培训,达到解决共性问题的目的。
2.培训形式多样。培训形式可以分为假期专修班、学期定期研讨、分片教研交流、岗位培训等。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的专业学校毕业的幼儿教师、教学骨干教师等学科带头人可以提前培训,之后以他们为培训先导,引领普通幼儿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活动。在分片教研会及学期定期研讨时以学科带头人为典范,探究教育教学新方法、幼儿教育新经验等。培训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不仅使教师在知识领域内获得补充,更重要的是使教师养成一种继续学习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形成兴趣,从而寻求自主发展。
(三)增进教师合作交流
1.开展教研活动。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就是开展教研活动。教研组是河北省农村幼儿教师备课、讨论教育教学问题、学习经验理论、交流教育教学思想的恰当场所,也是教师们合作学习、交流业务的主阵地,同时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近身环境。通过教师间的交流,教师可以明确自己的价值定位,找到自己业务及专业发展的参照系,了解到其他教师的所作所为,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活动设计等,从而启发并激励自己,找到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2.注重常规教学。教师可通过常规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讨论、准备教学比赛等随时随地进行交流研讨,交流与合作并不仅局限在校内教师之间,而且包含与别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有关教育教学信息的交流与探讨,教师开阔视野;通过教师间的竞赛交流,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较大的提高,从而缩小与骨干教师之间的差距。用群体的教学发展带动教师改进个体的不足、不断进步,逐步解决农村幼儿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四)进行反思教学研究
1.反思促理论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在交流合作中会不断进步,但要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发现自己发展中存在的困惑和障碍,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一位教育家曾指出: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作为一项典范职业,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深厚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它是一项融实践性和创造性为一体的职业。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同时,不断反思自己在实践中出现的失误与不足,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教学新理论、新经验、新方法,努力使自己的水平逐步提高,使自己逐步靠近教研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创新型教师等。
2.反思促教学专业。教学反思分为教前思、教中思、教后思。在实施幼儿教育之前,反思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及如何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可能在活动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及应急措施;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适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班级的某位幼儿是否会有不良反应;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怎样的作用;孩子们在活动环节中是否可以锻炼创造能力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反思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否平等;教学活动是否有效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幼儿活动的时间是否充足;此项活动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哪一教学细节最成功等。
大诗人屈原告诫我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想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是短暂而又漫长的,只要教师能深刻认识到幼儿教育在孩子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速度就会突飞猛进。希望幼儿教师能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努力学习,尽快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世滨.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困境与出路[J].中国农村教育,2007,Z1.
[2]冯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与方法的行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
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的出台让幼儿教师看到了崭新的未来,也意识到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紧迫性,探索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也就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热点领域。然而目前对广西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研究不多,尤其是老、少、边、山、穷的桂西北地区,这里是广西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广西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幼儿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桂西北地区的整体发展,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探索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也就显得相当重要。本研究立足桂西北地区,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论述,实地调查了解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促进桂西北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样本及取样
本研究采取质的研究中的“目的性随机抽样”,即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对研究现象进行随机抽样。样本来自桂西北地区的各县,研究者从中随机抽取20所幼儿园进行调查,包括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其中私立幼儿园包括城市的私立幼儿园和农村的私立幼儿园。
2.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工具主要包括研究者自编问卷、开放式访谈提纲。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幼儿教师基本情况、幼儿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教师外出培训、园本教研、专家到园指导教学、师徒制培训、教学反思和自学情况。访谈主要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幼儿园教师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园外培训和园内学习的具体情况。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等,选择桂西北地区20所幼儿园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部分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了解桂西北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以便研究者做出更贴近现实的描述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桂西北地区幼儿教师的调查发现,教师园外培训的机会少,侧重幼教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法的培训,以集中培训为主,主要为传统的培训方式,培训效果较明显;教师园内学习主要是园本教研、师徒结对、反思、自学等,缺少专家引领,学习效果比不上园外培训。
1.桂西北地区幼儿教师园外培训现状
(1)园外培训机会较少。调查中,68.2%的幼儿教师反映接受园外培训的机会较少。从与幼儿教师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外出培训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没有时间,缺乏培训经费,缺少培训途径。有位教师说:“没有时间外出培训,要上课,园中只有电视、电脑来给他们自学。”还有的说:“外出培训少,主要是经济条件不允许经常接受培训。”还有的说:“我们县都没有开设培训班,只有我一个人能外出培训,通过园长到宜州职业中专培训回去才有机会把学到的再传授给其他老师。”还有的教师说到:“外出培训的机会比较少,因为时间的关系,只能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到专业的学院去听老师讲课,跟一些专业老师交流学习,学到了很多东西,给我们很大的帮助,解决了很多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渴望培训与学习,即使是短暂的交流学习也能从中感受到巨大的收获,只是由于时间、经费等关系而难有机会。
(2)园外培训形式以集中培训为主。在调查幼儿教师外出培训的形式中,参加过脱产进修的教师为0,参加过半脱产进修的占4.8%,参加函授培训的占45.2%,参加短期集中培训的占38.0%,另外12%的幼儿教师没有参加任何园外培训。这说明了桂西北地区幼儿教师外出培训以集中培训为主,没有教师参加过脱产培训,这跟大多数幼儿教师都是临时聘任的有关,一旦脱产进修就意味着失去了工作。
(3)园外培训方式以传统方式为主。从外出培训的方式来看,66.5%的桂西北幼儿教师参加的是讲授式的培训,23.1%的教师参加了案例分析式的培训,10.3%的教师参加了参观观摩式的培训,很少有教师参加课题研讨式或参与式培训。可见,桂西北地区幼儿教师的培训主要还是传统式的培训方法。实际上参观观摩式比较直观形象,教师在观摩他人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吸取别人的优势和长处,为自己以后的活动设计和教学组织提供借鉴;案例分析式比较贴近幼儿教师的实际教学实践,比较受教师欢迎,而参与式培训可以让教师在参与式的氛围中亲身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困惑,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如果教师能得到这几种方式的培训,收获将更大。
(4)园外培训内容侧重幼儿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法。调查显示,43.1%的幼儿教师参加过幼儿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35.7%的幼儿教师参加过教学法培训,22.4%的幼儿教师参加过教师教育技能培训,极个别教师选择了其他培训。可见,桂西北地区幼儿教师的培训内容侧重幼儿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法培训,其他方面培训相对较少。
(5)园外培训效果较明显。调查中发现,幼儿教师对专业发展的愿望很强烈,也意识到培训学习对专业发展的帮助很大。虽然培训机会较少,但是每次参加培训他们都很珍惜,总能认真对待,收获也很多。访谈中有教师说:“经常参加市里的培训,效果不错,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在园内很少有时间去钻研,偶尔会请比较有能力的教师来传授经验。”“2006年以前经常外出培训,由教育局老师带队组织去市里两所优秀幼儿园观摩学习,又听专家作《 新课程改革的形势 》和《 幼儿园适应性发展 》报告,2009年参加阳光工程的学习培训,在职业中专,由专业教师讲课,这些培训让我们能与同行之间交流,更多地了解幼儿园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受益匪浅。”
2.桂西北地区幼儿教师园内学习现状
(1)以园本教研、师徒结对、自学为主。对于“园本教研”这个专业名词,63.1%的幼儿教师完全不了解,21.0%的幼儿教师了解一点,只有不到20%的幼儿教师说了解。访谈中也可以发现,农村幼儿教师对园本教研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对园本教研的理念没有认识清楚,没有认识到园本教研是立足于自己幼儿园实际的研究,也没有认识到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因而也谈不上具备开展高效园本教研的能力。不过教师还是参加了一些园本教研活动。由调查得知,70.1%的幼儿教师针对日常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进行了研讨,39.8%的幼儿教师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32.2%的幼儿教师学习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幼儿园工作规程 》以及阅读了学前教育学术论文,还有6.5%的教师在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可见桂西北地区幼儿教师参加园本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对日常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调查中也发现,园本教研的基本方式有三种: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幼儿教师已经认识到反思对自己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性,36.8%的幼儿教师会写教育反思笔记,16.7%的教师期末写教学总结,少数教师是写小论文、观察记录或幼儿成长档案。幼儿教师同伴互助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听课、评课和专题研讨形式,听课评课活动大多停留在对某次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行为的评价上,没能追溯到教师内隐的教学理念,难以引起教师教育观念上的根本改变;专题研讨也只停留于一些浅层次的信息交流,而不能进行深层次的专业性探讨,难以上升到专业理论的高度。另外,少数幼儿教师接受过幼教专家到园的讲座或教学指导。
调查发现,接受过师徒结对制培训的教师占34.7%。可见,只有少数教师接受过师徒结对制培训。其主要形式是跟班学习,这也许与幼儿教育实践性强有关。调查显示,桂西北地区幼儿教师比较认可师徒结对制的培养。
调查中的幼儿教师经常自学本领域相关专业知识的占18.7%,有时自学的占28.5%,偶尔自学的占37.3%,从不自学的占15.5%,偶尔和从不自学专业知识的总计占了52.8%,可见,幼儿教师自学意识不强。在问及自学方式时,大部分教师选择了“向同事请教”,还有部分教师选择了“查阅教育理论书”和 “上网查找资料”。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幼儿教师拥有的教学资料也就是一套教学指导用书或者教学光碟,少数幼儿园订阅了幼儿教育方面的杂志,例如《 幼儿教育 》《 学前教育 》等,幼儿教师自己几乎没有订阅。访谈中发现部分幼儿教师家里有电脑,知道如何使用电脑查阅幼儿教育信息,网络给这部分幼儿教师提供了自学的平台。
(2)效果比不上园外培训。调查发现,桂西北地区幼儿教师渴望园外培训,总体感觉园内学习的效果不及园外培训。
对于园本教研来说,多数教师只有模糊的概念,无意中进行的园本教研也只是对日常教学活动产生的问题进行一般性的研讨,缺乏深入探讨和专业上的指导。自我反思还没有正规化、系统化,不够深入;同伴互助的形式单一,效果一般;专家引领次数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幼儿教师学习的欲望。
师徒结对中的跟班学习相对来说得到大多数教师的认可,因为学习的内容实践性强,有针对性,也具备及时性和时效性。但是,相对于外出培训来说,就缺少专业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不及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中培训效果好。有位园长说:“师资不足,没有外出培训的机会,在幼儿园内,我教他们接待幼儿要做什么,怎样上好每一节课,还有跟我和幼儿一起做幼儿操等几个方面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可以看出,这所幼儿园园长亲自传授年轻教师教学经验,这种学习效果取决于园长的专业水平,但是就了解到的情况,大多数私立幼儿园园长并不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自身的专业水平也需要提高。
从自学的情况来看也并不乐观,幼儿教师自学意识不强,自学效果一般。
四、讨论与建议
1.建立幼儿教师在职培训的保障机制
教师培训制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桂西北地区幼儿教师的外出培训机会少,且仅有的培训机会多是参加私立培训机构的技能技巧培训或者函授学习,但这些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效果一般,造成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较慢。不过目前的国家政策已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曙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学前教育阶段做出了详细的部署,其中就提出了“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目前,幼儿教师的培训已经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师资培训计划,桂西北地区已经申请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教育基地,建立了桂西北学前教育教师素质训练中心,也已经开办了国培计划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班。说明政府已经对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从当前发展的情况看,桂西北地区已经开始从观念和行动上重视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让幼儿教师有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的时间和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幼儿教师在职培训的经费来源,希望能制定各项培训制度,建立完善的在职培训保障机制。
2.提高幼儿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教师既是专业发展的对象又是专业发展的主人。没有教师内在的自我提高学习,任何外在培训都收效甚微。只有教师具有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才会自觉地采取各种促进自我发展的手段和措施,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价值、获得专业满足感,从生存型教师向发展型教师转变。所以,幼儿教师要充分地挖掘、利用各种有助于自我专业发展的资源,敢于承认自己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经常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主动请园内优秀教师指导自己的教学,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的经验与体会,经常进行教学反思,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学能力,到其他幼儿园参观与学习,积极参加国际、国内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主动申请外出学习与培训等。另外,幼儿园管理者也应该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在全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掀起一股竞争浪潮,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需要外力的支持与帮助,更需要教师主体本身的觉醒和坚持。采用教育叙事的质性研究方式,从幼儿教师个人生活史的度展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历程,探析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因素。对教育的热爱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关健,教师的专业生活和教育实践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拙和源泉。
一、前言
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主体因素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并赋予教师在一定条件下自塑专业人生的可能。本文采用典型质性个案研究方法,从幼儿教师个人生活史的角度进人,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倾听教师的声音,通过教育叙事方式展现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探析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因素。
二、研究过程
(一)研宪对象
本文采用目的性强度抽样方式,即抽取具有较高信息密度和强度的个案,目的是了解在这样一个具有密集、丰富信息的案例中,所研究的问题会呈现什么状况。Glcwz)研究者按照自己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有意识地在周围找寻专业成长历程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高雅(化名),女,33岁,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在一所高校附属幼儿园工作十年,期间进修专科、本科,后考取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二)研宪方法
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教育叙事、深度访谈和成果分析等方式获取资料。叙事法是以讲述故事的方式描述人们的目的、思想、行动和生活方式,通过所叙述的故事来探究经验、行为的意义及其蕴涵的思想和哲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进行了多次深度访谈,每次访谈在经得受访者同意的情况下做了录音,研究对象向研究者提供了自己的基本情况、研究成果、工作记录及教育随笔等第一手资料。本文叙事部分为研究对象自述,以访谈录音文稿和研究对象的工作记录、教育随笔为基础,经研究者整理后按时间流程以第一人称方式讲述,评析部分为研究者的反思和分析。
(三)叙事
1.阴差阳错,考人幼师
我生长在一个教师家庭,父母忙于自己的教育事业,对孩子要求很严厉,粗放式管理,那个年代的父母大都这样。小时候很少和父母亲近,性格孤独又倔草,还有些逆反。巧岁初中毕业时,我最要好的女同学的理想是做一名幼儿教师,我就陪着她参加了幼师的面试,去面试的人很多,那个年代中专挺火的,不像现在。面试要求唱歌、跳舞、期诵、讲故亨等,我不太精通,也没做什么准备就去了。我初中时的学习成绩不错但也不总是名列前茅,我不清楚自己的理想,没有什么想法。很快面试结果出来了,我们学校整个初三年级参加面试的三十多个女孩子只有我一人通过,在笔试中我又考了全市第二名。当父亲知道这一消息时,他非常反对,认为幼师是会被人轻视的职业;而母亲则认为女孩子作幼师有个稳定工作就可以了。那时的我完全陶醉在突如其来的成功的喜悦中,付即将到来的人生变化没有任何理性的思考。我不会想到不久之后我就为自己的选择后悔,就这样阴差阳错地走进了幼儿师范学校的大门,我那位温柔、美丽的好朋友最终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
幼师的学习紧张又忙碌,对于缺乏艺术基础的我来说,学习上没有任何优势,虽然文化课基础好,但幼师学校对文化课要求不高。刚开学没几天,我就开始苦恼,怀疑自己的选择,尤其是第一次钢琴课后,看到其他同学枉松愉快地完成了作业,而我却茫然不知所措,我当时就后悔了,想到了退学。在一个周末,我跟着同学去高中听了一天课,我想看看现在退学上高中是否能跟上。可是现实很残酷,才刚刚开学一个月,我就已经听不懂英语(幼师不学英语),读不懂古文,更不要说数学了。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硬着头皮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唱歌跳舞讲故事、绘画弹琴说儿歌了。万事开头难,我暗下决心,只要努力,没有做不好的事情。一年级时我的技能技巧只能勉强及格,二年级时钢琴和舞蹈已经在班级名列前茅,到三年级时,不管是技能技巧还是文化基础课我都已经比较优秀了。那时候经常在晚上熄灯后翻窗进入琴房,摸黑练指法,在水房洗衣服的时候把脚搭在水池边上练舞蹈基本功。
2.毕业分配,成为幼儿教师
18岁那年,我毕业分配到一所高校附属幼儿园工作,成为一名年轻的幼儿教师,我充满工作热情,非常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一开始担任大班教师,我经常带领孩子们爬山、郊游、放风筝,其他的一些老教师会善意地提醒我,幼儿园的老师只要把孩子看好,把课上好就可以了。而那时的我却不以为然,我喜欢带领孩子们疯玩。那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并不丰富,但在家长会上我用自己的理解阐述着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在幼儿园教学中,凭着娴熟的技能技巧和认真的教学态度,在幼儿园的教学观摩和一些竞赛活动中,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成为一名骨干教师。
3.脱颖而出,走上管理岗位
由于教学工作出色,很快我被任命为园长助理,负责幼儿园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是幼儿园工作的重头戏,那时我的理论水平很差,我经常把园里订的《学前教育研究》作为业务学习的资料,可那上面刊登的文章我都不太看得懂。幼儿园那时正准备中请一级园,我天天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的工作,可我发现仅有努力是不够的,我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之前没有任何教学资料的积累,自己又太年轻,没有教学管理经验,刚一接手就面临一个大的挑战,我感到迷茫、想退缩、对自己没信心,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还好,园长和老师们非常信任我,我感受到了来自于所在团体成员的鼓励和支持,我产生了一种能面对这个挑战和困难的力量。我想,既然把这个重要的工作交给我、又这么信任我,我不应该让大家失望。我鼓起勇气,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着手建立健全教学档案,抓好常规教学管理,认真批阅教师的教案和教学笔记,发现教师教学中的闪光点,用热情诚恳的语言鼓励教师不断提高,同时对我自己也是一个学习与提高的过程。“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幼儿园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脸收,评审组专家对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4.不断进取,成为硕士研究生
随着宝宝的降生,我对自己从事的幼教工作有了深层次的、理性的认识与思考,更深刻地了解并意识到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感受到教育对于儿童成长的重大意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真诚地爱护儿童,走进儿童,研究并发现儿童,引导和启发儿童,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恰当的教育方法、手段,引发儿童的兴趣,促进儿童的发展。我的兴趣转向了教育研究,作为幼儿园的课题负责人参与教育部的一项子课题研究,还获得了一等奖,和大师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也发表了一些小文章,我品尝到了教育研究的乐趣,一发不可收拾,我又想给自己一次机会,挑战自我,去实现自已的梦想:考研。当时我想如果我努力了,拼搏了,就算失败也虽败扰荣;如果放弃,不敢参与,从此我将会与自己的人生理想失之交臂,被刘缠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随波逐流、焦虑不安。我鼓足勇气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年因为英语没过国家线失败了,但我已经看见了希望,分数就在边缘线上,大哭一场,擦干眼泪,重新再来,我终于成功了,成为了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我心怀感恩,感激我的家人、老师、朋友、同事,是他们鼓励、支持和帮助我,我才坚持下来;我也肯定自己,不服输,乐观地面对自己的人生理想,做好了自己该做的和想做的事情。我很爱这样的生活,我会努力向前走,继续成长。
(四)评析
个体的发展是一个生命力不断涌动、消长,与外界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人生不断建构、不断推陈出新,显现出无比丰富并斑斓变幻的过程。这一过程呈现出的规律性,用直线或圆形等简单线条是无法表示其全部复杂性的。当然,从一个个案去探讨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似乎难以令人信服,然而研究者希望这一个案的呈现能引发研究者、被研究者以及读者对于自身专业成长的反思,毕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影响因素是一个值得人们去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1.对教育工作的热爱
纵观高雅的成长历程,从“阴差阳错”进入幼教这一职业领域,对于幼儿教育没有什么认识,还曾经后悔,想要放弃,到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爱上幼儿教师这个职业,但还仅限于“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喜欢带着孩子们疯玩”,觉得这个工作很“好玩”;从骨干教师、管理者到一名教育研究者,逐渐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和专业方向。高雅认为,尤其是在成为母亲后,对教育的理解发生了质的变化,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深地热爱教育,喜欢教育工作。只有当一个人用心热爱这个职业,他才会全身心投人其中,只有建立在对教育的热爱之上,专业成长的动力才会源源不断地从幼儿教师心底萌发并涌出。
2.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当人的发展水平达到具有较清晰的自我意识和达到自我控制的水平时,人才能有目的地、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从高雅的求学、工作、进修、读研等历程可以看出,她做事认真、坚持、有韧劲,遇到困难不服输,不甘于因循守旧,不断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追求更高的目标。一方面,她能不断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而非消极地期待客观条件成熟。比如高雅积极地进修专科、本科,在观摩教学和日常工作中表现突出,善于抓住各种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她又能勾勒自己未来的专业前景,从一名幼师生成为骨干教师、教育管理者、研究者,不断设计自己的发展规划,实施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具有自主意识的人在对未来的追求中,包括着鲜明的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追求,并根据自己的专业追求决定自己的行为策略,一步一步地为实现自己的专业理想、人格、才能和价值目标而奋斗,这种自觉的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是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重要的、高度的体现。她把教师专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意识地连接起来,未来的专业发展目标支配着今日的专业发展行为,已有的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也影响着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和程度。从幼师生到专科生到本科生到硕士生,她有意识、理智地筹划未来,实施自己的专业发展计一划,这种独立的自主意识和良好的自主发展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3.教育实践的磨炼和体验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发展,教育实践为其专业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高雅从一名惜惜懂懂的幼师生成为一名骨干教师,再成长为一名教育研究者;从最初觉得幼儿园教师这个工作很好玩,到逐渐体会到幼儿园教师的责任,到产生自豪感,到越来越觉得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随便什么人都能干的事情;从一开始连《学前教育研究》里的文章都不太看得懂到承担教育研究课题,成为一名教育研究者。这些说明了教育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沃土和基础,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直接与现实力量。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逐步获得了自我发展和提升的经验和体验。一方面,需要外部环境给教师提供一种健康、和谐的专业学习和发展环境,使他们有时间、有空间、有机会去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另一方面,教师要拥有自我发展的愿望、需要以及教育追求和实践,教师自己要多读书、多思考,通过在实际的教学实践经验中寻找作为教师的意义,通过内心的感受和外在的信息来评定自己的专业价值,从而获得良好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