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论文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 21世纪的建设者,需要一种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关键在教师。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 创新 培养 思维 关键 空间 时间
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将人类认识知识的过程简约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自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同时,学生在感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思考,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关键在教师。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学数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仅是一些基础知识?当然基础知识是我们小数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但是21世纪的建设者,在需要这些的同时,更需要一种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或许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不可能出现什么科学家,但是从小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也是新时代对小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我们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做些什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一些尝试。
一、 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创新的机遇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备课的重点就是设计好有效的问题,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友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聘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反之,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的思维。
如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先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意渗透转化思想,借以暗示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接着我用亲切、温和的语气对他们说:“今天这节课让大家都来当小老师,用我们所学过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看谁的方法最新颖、独特、有创造性”。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操作。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得出了多种推导方法。
其实,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只要我们教师去认真地分析教材,精心地设计问题,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绝大部分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掌握的,教师没有必要通过传授的方法将这些知识教给学生。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了到培养,更主要的是摆脱了长期依赖教师传授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得到充分的培养,从而渐渐形成了创新的能力。
二、 提供充分的时间,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
人类社会的创新发明,大凡不是某一个科学家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要进行不断的实践。所以,给学生创新的时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一节课40分钟也好,35分钟也罢,如果这些时间老师还是窃为已有,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话,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哪只是一句空话。如在一次复习课上,我出示了一道多解的应用题:某水泥厂去年生产水泥3240吨,今年头5个月的产量就等于去年全年的产量。照这样计算,这个水泥厂将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当大部分学生按常规思路列式后,老师启发、点拨是否有更简捷的算法。经过思考有很多同学都有了新的发现。
设想,如果将课例中的教学环节,改成教师展示,学生睁大眼睛看,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虽然从表面上看“节约”了时间,但是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除了被动的接受,不能有些什么?更不要说创造能力的培养了。
三、 给学生以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活动
创新需要时间,创新更需要空间。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创造性思维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维的流畅、求异也不是纯灵感的产物,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它需要一个长期培养训练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选择典型的题例,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用一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做一只深5厘米的长方体无盖纸盒,这个长方体的容积最大可能是多少?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纷纷在纸板上画起来,大部分学生得出了这样一个剪法。
30×10×5=1500(立方厘米)
对此,老师不置可否,不做评价。稍顷,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到黑板上画出了另外一种剪法。
35×10×5=1750(立方厘米)
剪法一属常规思路,从四个角中剪去了四个边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形,浪费了硬纸板,显然不可取;剪法二材料的利用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尽管剪法二在思维的深度和独创性上都较方法一进了一步,但还不是最佳剪法。我在表扬了剪法二的学生,并肯定其思维灵活性的同时,指出这还不是最好的方法。接着进行诱导:“在周长相等的前提下,是长方形的面积大,还是正方形的面积大?”“那么这道题,你还有别的剪法吗?”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创新的意识极大地调动了起来,终于有学生画出了如下的剪法。
20×20×5=2000(立方厘米)
这样的训练,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意识。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为了我们的社会,为了我们孩子的未来,给学生一点创新的时空吧。只要我们从每一堂课、每一个练习设计、甚至每一个提问扎扎实实地做起,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就不只是一句口号了。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育》2001年第5期
在我国的体育教育上从上个世纪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很多的优秀的体育教学人才的出现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跟很多的行业一样,都存在很多的不足,目前在体育教育专业中的学生,由于综合素质比较低,所以很难达到体育教育的目标,不能成为合格的体育教育人才,这也是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现状。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需要具备理论和技术多方面的能力,掌握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都是一个优秀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素质和条件。
二、体育教育专业理论教学的模式
策略指导。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讲,与普通的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体育专业的学生中,在神经系统的分布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特比是在灵活性及兴奋性上占据着比较高的比例,而在其他类型中占据的比重则比较低。体育专业的学生在了解自己专业的特点后,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能力,保证自己上升到高一个阶段,在此同时也不要放弃对文化课程的学习,要保证充分的劳逸结合,是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同时进步提高。开拓知识面。学生的知识面窄,统一造成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匮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专业知识课程的更新换代较慢,课程种类比较单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要做出积极的改进措施,要积极的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引导和互动,能够为学生指出正确的方法和理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到达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要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不要将教学的重点单纯的停在理论知识的教育阶段,也要提高对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并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在实践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非常有效果的。
三、加强体育教育专业理论教学的主要途径
(一)创新教育理念
根据目前我国在体育教育中的现状分析,改变目前在体育专业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目前不合理的课程结构,同时改变现在的教育理念。要从整体的课程出发,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按照大课程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工作与多媒体及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对学生的教学要注重在主要的知识点的讲解,保证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理解、掌握并在实际中熟练运用。
(二)制定策略引导
制定策略引导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性格,制定不同的教学引导策略。在体育专业的学生与其他普通专业的学生相比,一定要保证学生可以有足够的营养摄入,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状况,这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基本条件及必备因素,所以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制定合适的强度训练。
(三)实行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工作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辅导对于目前的教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不但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在教学工作中更形象的进行教学工作。在体育专业的教学工作中,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体育教学而言,不但要保证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也要保证教学手段的改进,要做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同时也可以多多的鼓励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多从网络中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四、结语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研究教育批判教育实践多维综合
中国分类号:C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60(2003)02-0002-09
值新世纪之际,反思教育理论,洞见教育理论研究的明天,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每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都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思考着教育理论的未来形态及教育理论研究的走向。对世纪的中国教育理论研究会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它应该关注什么?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下文展示的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思考。
一、走向教育理论自身的批判
着眼于批判,于理论自身的反思与评判中增强理论研究的自我意识和活力。
(一)批判之必要
人们常说,中国正处于一种社会转型期。所谓转型,也就是从传统社会转变到现代社会。既然转型意味着对传统社会路向的偏离,那么在整个转型的过程中,就应该一刻也不放松对旧有传统的批判。社会转型的过程,也就是文化更新的过程,传统的文化心理、思维定势、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倘若得不到改造,转型的过程便永远不会完成,现代社会也永远不会到来。教育理论研究也是如此。如果不能以一种冷峻的目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正视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弊端,那么,教育理论自身就不能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自身也就少了一份更新的基础,少了重新建构的可能性。
从理论的一般发展逻辑上看,批判也是理论成长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比如,没有德国古典哲学自康德以来所倡导的批判精神,哲学本身的发展就会大受制约。这里说的批判精神,就是对过去各个范畴重新衡量和估价,也就是对那些未经追究的范畴进行考核,探讨这些范畴在什么限度内具有价值与效用。批判是不接受未经考察的前提的,它具有反对盲从、反对迷信、提倡独立思考的意义。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学者开启了批判精神的先河,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权威是宗教、自然观、社会还是国家制度,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这种批判精神给予理论研究以很大影响,催生着新理论的萌生。
教育理论研究少批判之风,少反思之风,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它既没有文学的唇枪舌剑,也没有哲学的究根追底;既没有科学的反求诸己,也没有文化学、社会学的自我批判。它常常是以一种波澜不惊、四平八稳的形态向前运行的。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点是根本性的,那就是教育自身往往倾向于构成一种保守、封闭的体系,作为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教育研究者,也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这种保守、封闭的罗网,而无开放的胸怀,也就少自身的深刻反思与探究,拒斥彻底的批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批判对理论的研究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一是监督,通过透视教育理论研究的运行情况,提示着理论研究依循原有预定的路向前进,使理论发挥其自身应有的功能;二是规范,及时捕捉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研究过程、研究方式甚至理论成果的表达形式规范化;三是引导,通过对理论研究的评析,辨识研究的未来发展前景及形态,使研究适时转型、变化;四是重构,“不破不立”,批判所担负的并不仅仅是解构的功能,而且也承担着重新去“结构”的角色,正是在批判之中,理论的新形态得以生成。教育理论研究中少了批判,多了“共鸣”;少了彼此间的对立,多了一团和气和自说自话,其后果是许多研究陷于低水平的重复,理论上一片沉寂,缺少新的生长点,同时研究缺少应有的规范。
(二)批判之含义
这里我们要认识到批判绝不仅限于否定、批评,它是与分析、评判、甄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批判既有反思的意味,也有建构的功用。理论在着眼于自身批判的同时,也正是于深刻的自我反思中寻求着建构的路径。就此而言,批判至少意味着下列几个方面:
批判意味着距离:对这样的距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第一,从批判的立场上来看,批判总意味着与批判对象的不一致,如果两者完全趋同了,也就没有了批判存留的必要与可能;第二,从批判所处的角度来看,批判总意味着中立与客观,站在一定的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被批判对象,角色的任意调整,都有可能使批判的立场颠倒或转换。正是由于这种距离,使得批判显得冷峻与不尽“人情”。就拿教育政策的批判来说,它几乎是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关注的领域,在这种批判中,教育研究者既要看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政策与教育理论研究之间存在的张力。这种张力既体现了研究者自身的独立性,也体现了教育理论研究的独到价值。换句话说,教育理论研究之所以对教育政策、决策有所助益,正是在于你首先是一个研究者,你的立场、观点、角度是与决策者不同的,你的价值也正体现在这儿。没有认识到这点,你的研究也就在决策者心目中失去了光彩。
批判意味着究本溯源:批判不是在表面上看问题,不是认同和首肯所呈现的种种结论,而是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做前提上的探寻与思索,分析其前提存在的合理性及依据的确当性。它常常表现出一种穷追不舍的态度与精神,有一种“吹尽黄沙”的执着。正是这种追本溯源,使得研究更具理性,认识日趋合理。
批判意味着重新衡量和估价:批判常是与对历史的反思、对既有事物的重新甄别和评判结合在一起的。它对那些既定的标准进行再审视,为事物的分析提供新的坐标与标尺;为历史的演进进行“盘点”,对历史作出重新的梳理与评定。正是这种重新衡量和估价,使得批判常常与重新的建构结合在一起。正所谓“不破不立”。
批判意味着独立:批判应该有一种不强人从己,也不强己从人的洒脱,它以“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为特征,不盲从,不轻信。以批判为己任的研究者,有时嬉笑怒骂,有时坦诚直言,表现得特立独行。正是这种独立,使得教育理论研究意识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注意到自身的运行与发展。
批判意味着质疑和否定:批判既然总是与分析、评判、批评等结盟,也就常表现出对既有结论和认识的质疑与否定。质询某一认识是否合理,重新审视某一结论是否正确,这些最终达成的往往是否定。好在正如霍葆奎教授所言的:“只有一种观点的学术,是窒息了的学术;没有争论的学术,是死亡了的学术。”正是这种质疑和否定,才使得理论繁荣,认识日益趋向于真理。
(三)批判之指向
教育理论研究的批判可以指向许多方面,大凡其中诸多事物,如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研究群体,都可以置于批判的视野中加以审视和打量。这里着重分析对研究前提、概念与命题的批判。之所以对这些内容进行批判,是由教育理论前提的不确定性、概念的歧义性和命题逻辑证明的非终极性等因素所决定的。
在教育学的每一具体理论中,都有其确定的理论前提,但每一前提不仅是解释某种理论的出发点,而且本身也是需要解释的。理论的层次是无限的,不存在确定不变的终极前提。任何理论前提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它总是依靠某一或某些条件而存在的,因而需要寻根究底的考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教育理论与其前提的关系有着两重性:一方面前提是理论本身的一部分,是理论各环节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前提又不完全在教育理论之中;因此,对教育理论前提的批判反思,不能完全在教育学自身内部进行,否则就变成了用教育学自身理论说明前提,即用此前提说明此前提,用此推论说明此推论的循环论证。而就教育学中存在的若干概念、术语来讲,无一没有歧义。因为概念总是从教育实际经验中得出的,在实践领域甚至是理论领域,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操作情景来界定概念,选择概念某一方面的含义。这种以多样性为前提所进行的选择,就造成了教育上的概念、术语的多样的可能性。①此外,以概念为基础的命题的逻辑说明,也不存在同一的、终极的层次。在每一命题的逻辑论证中,每一说明层次当中都含有一个自身尚待说明的问题。教育理论自身的这些特征,要求在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地向理论的根本点发问,在宏观的理论背景下对它进行哲学层次上的批判反思。
对教育理论中的理论前提、概念术语、命题所作的反思,是在四个依次展开的层面上展开的:一是对规范性的批判反思;二是对合规则性的批判反思;三是对真实性、可行性或者说合理性的批判反思;四是对有效性的批判反思。
第一种反思是考察、追究概念、术语、命题等“是什么”与“不是什么”,“在多大程度上是与不是”以及“针对什么或相对什么而言”等等,也就是要追究、考察规范和标准。
第二种反思是在确定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判定它们是否合乎逻辑等方面的规则。合乎规则的思维,是产生和形成正确命题、概念的条件之一。对于判定理论观念来说,合规则性是从形式上进行的判定,或者说只是形式上的要求。只有这些尚且不够,因为符合规则的思维也只是一种可能的思维,其真实性、可行性即合理性还需要从事实方面去追究。这就需要第三种反思──考察分析它在实践上真实程度如何,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真的这样;它是否可行,可行与不可行的条件和根据怎么样。由于“真实”就是能被实际从事的相应活动所实际地把握,“可行”就是能成为实际进行的活动,因此,真实性是可行性的前提,可行性是真实性的验证。
第四种对有效性的反思,就是考察、追究其“作用”、“影响”、“价值”或“意义”,分析其预期效果、潜在意义,质询如果这种思想观念成立且可行,意味着什么,会引起什么后果,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一般来说,对于教育学中的任何命题、概念等,都可以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反思。例如,对“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这一命题,就可以首先弄清什么是“经验”,什么是“学校情境”等;把“课程”归属于“经验”在逻辑上是否相悖;这种课程界说在实际中能否把握,运用它可否分析学校中的有关现象;它与教育学中其它相关概念关系如何;它在整个教育理论中居何地位,有何作用及意义等。
应该指出,在批判中既要反思旧的观念和做法,对研究传统进行梳理,同样也需要甄别新的认识和行为。新的并不见得是对的、好的,旧的也并不意味着就是落后的、不好的。任何一种新思想、新潮流,不论是好是坏,在尚未深入研究前,不少人就一窝蜂地赶时髦。推其学理上的原因,主要就是庸俗的进化观给中国思想界和教育界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受其支配的“新”与“旧”的观念,总是觉得“新的总比旧的好”,“越彻底越好”这样一来,谈论旧的就被视为保守,批评新的就被视为顽固。
二、走向丰富的教育实践
着眼于中国丰富的教育实践,于理论与实践的两相融合中寻求教育理论的生长点。
(一)理论需要借助于实践才能得到发展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是教育理论界一直论争不下的一个命题。理论与实践的对立是理论与实践关系中的题中应有之意,例如,理论的基本属性之一就是理性,而实践的基本属性之一就是感性。理性与感性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前者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而深入本质,后者则囿于现象世界,囿于直观世界。任何事物、任何实践活动都有其具体的表现形态或形式,它们与事物内在的本质并不是等同的,马克思也曾针对这一问题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但理论毕竟需要直面实践,在实践中体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理论归根结底是来于实践,又归根结底是要指导实践的。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理论是需要以实践为土壤的,正如迪尔登在《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中所讲的:“教育理论是一种独特努力的产物,这种努力是要去获得教育实践的理智而深沉的理解;这种理解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既有课程的,也有制度的;既有经验的,也有评价的。但是实践并不一定借助于理论来进行。赖尔在《心的概念》中指出,从历史的观点看,实践先于理论;即便是在今天,也有很多没有理论体系指导的理智的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教育理论的性质决定了实践视野的重要
教育学从根本上讲,是应用的学问。
理论有两种基本的指向,一是解释或预测,二是规定或建议人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与这两种指向相对应,可以将理论分成解释理论和实用(应用)理论。解释理论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实用理论则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也就是说,实用理论是关于如何进行改进的建议或规定,其主要功能在于指导实践。从教育理论的功能来看,教育理论主要在于指导教育实践,在于对教育实践提出处方或建议,因而主要归属为实用理论。当然这一结论并不排除教育理论中有解释理论的因素,但这些因素主要是从其他学科引进的,是给定的。比如说,在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理论中,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从生理学和心理学中引进的。教育学意义上的理论,则是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和建议人们怎么做。
(三)教育理论总体上是落后于教育实践的
表现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不能对教育实践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与说明。实践工作者大多是借助于自身的经验而不是理论来观照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形成自身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参照体系。迄今为止,教育理论工作者对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学校教育活动等缺乏基本的了解,更缺乏深入的探究与说明,以至于支配教师实践行为的不是理论,而是积习已久的教育上的惯。
第二,不能对教育实践的发展作出预测与评判。描述、解释、评判、预测,是任何一种理论对相应的实践行为应该发挥的四种作用,也是理论功能的有效体现方式。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状况来看,教育理论由于自身解释功能的降低以及对实践行为的“规避”,使得
自身无法对实践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对实践的评判也常常显得缺乏应有的针对性。
第三,用超乎教育现象的理想化认识来指导实践。由于这种理想是在摆脱对教育现实的真切感受的状态下提出的,因而指导意义有限。这样还会产生的一个副产品是,久而久之,实践界会对理论生厌,说不定哪天还会“揭竿而起”。教育学不是玄学,不是闭门造车的学问,这点是每个教育理论工作者都应该记取的。
第四,用简单化了的推论来认识、界定复杂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行为,在它的内部所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它的外部所形成的方方面面彼此羁绊的联系,是简单的眼光所无法打量与把握的。到目前为止,我们似乎对教育内部的复杂系统知之甚少,研究者大多是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推论和演绎在认识着教育,为实践工作者提供着这样或那样的学问。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隔绝已久的理论与实践的壁垒。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体现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话语方式,因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应该以“对话”作为沟通性前提方式。对话的目的是增进两个群体的相互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结成研究共同体,共同面对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形形问题。
(四)教育理论要敢于直面实践,形成多样化的理论形态
虽然有人指出:“什么样的理论能够向教育实践提供最多的帮助,这是一个真问题;而教育理论是否能够提供帮助,这只是个假问题。”但是,的确存在着一些对实践缺乏效用、缺乏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而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相对说来得当的选择,就是教育理论要敢于直面实践。
其一,把握实践问题,分析实践问题。实践是活生生地存在着的,它的生机活力和多样态的存在方式,使得它与抽象的理论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如果理论是停滞不前的,缺乏自我更新的机制与活力的,那么,
它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也就越来越无法适应实践的挑战与要求。理论的抽象与一般意义,不应成为远离实践的借口,只有在分析实践中存在的多种多样问题的过程中,理论才能“活化”,从静态的语言表述转化为动态的生成。
其二,转变研究方式,实施“田野作业”。时下教育理论研究有一种趋向,那就是尚清谈,尚书斋式研究。这种研究方式无疑有着一定的效用,能够在理论形态和思维深处澄清一些问题,但是,若大多数理论工作者均以此为业,以此为乐,终其一生都是在与书本打交道,那么,研究的结论要指向实践就有了一定的难度,解决实践问题就成了一句空话。“到现场去”,感受现场,体验课堂,体会学校的实际生活,通过定性的或定量的研究方法,汇总、提升实践形态中的各种资料,大概才不至于使理论工作者一味地陷于“无现场”的玄思状态。
其三,解构研究话语,形成新话语方式。许多理论工作者不愿深入课堂,深入学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他们看来,实践工作者不理解他们的理论,“层次”太低。这种想法如果换一个角度来分析,也许就会得出另外一个不同的结论:理论工作者尚没有找到一个与实践工作者对话的机制,他们是使用一种与实践工作者不同的话语方式在交流与活动着,从而在某些情况下,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沟通就成了“鸡同鸭讲”、自说自话的游戏。实际上,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在其职业生活中,由于成长经历以及生活环境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这两种文化的沟通与对话是教育自身发展所必需的途径。从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角度讲,以批判的姿态分析自身的观念、偏见、行为以及话语方式,是理论研究本身应有的使命与责任。
其四,与中小学教师合作,构成研究共同体。直面实践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如理论工作者将自身的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去,验证自身的理论;如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一道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共同合作去解决问题。无论何种方式,理论工作者都应以一种合作者而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指导者的角色出现,他应注意倾听中小学教师的意见与建议,与他们共同分析所面临的困境,寻找解决困境的方式与方法。这种研究共同体不仅给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提供着一些新的信息和经历,而且为他们提供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实践问题在得到解释、解决,理论问题在得到生成、提升。
卡尔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原理》中谈到:“显然,教育实践并不是能够按一种完全无思维的或机械的方式完成的机器人式的行为。相反,教育实践是一种有意识地作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活动常常只能根据缄默的、最多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阐述的思维图式来理解,实践者用这种思维图式来认识他们的经验。……从事教育实践总是必须先有一种理论图式,这种理论图式同时又是构成这种实践的要素和理解其他人的教育实践的手段。”实践的丰富多样性,同样需要理论的丰富多样。我们期待着这种理论多样性的到来!
三、走向多维度的综合
着眼于综合,于分析的基础上探寻综合这一教育理论发展的机制。
(一)综合是教育的总体特征
任何一个现象或事物,都有其不同的活动方式和特性,也正是由于这些千姿百态的活动方式和特性的存在,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除了具备一般的社会活动的特征之外,还有着自身的一些独到的表现样式,构成自身独特的特征。
其一,教育是一种多维度的活动。从时间维度来讲,它是在过去、现在、未来这样三个时间点上构建一个连续体,试图让过去在今天能够得以延续,让今天成为未来发展的基础,让未来有过去和今天的烙印;从空间维度来讲,它是在社区、国家、世界这样三个范围大小不一的空间上构建一座桥梁,试图让受教育者认识到自身的位置,认识到三者间的有机构成等;从个人成长发展来看,横向上涉及人生活空间、生存方式和生活形态的各个方面,纵向上与人的成长发展史和未来发展密切相关。
其二,教育是一种多种因素构成的结构性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涉及的因素众多,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环境等无不在其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它们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存在于教育活动中,而是常常构成这样或那样的结构性联系,呈现出这样或那样的联结方式。因而,单因素地看待问题,分析教育中的种种现象。常常会失却它的整体性,从而使得对其的分析处于一种“失真”的境地。
其三,教育是一种富有情境化、个性化色彩的活动。教育与其他活动方式的一个最大的区别,是教育自身的情境化。它几乎没有一个恒定的表现方式,在此时此地适用的行为,在彼时彼地就不见得适用;事先精心策划的行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并不见得能够“畅通无阻”。对这样一种活动的分析与研究,需要从具体的情境出发,着眼于特殊的场景,从整体上进行探讨。
其四,教育是一种动态发展、生成的活动。它在变化中逐渐生成,需要根据教育演进历程加以调整,是以事物间的不断转化为典型体现方式的,“这里不仅有形态的、结构的转化,而且有物质与精神间、不同主体间、实践阶段与水平间、人所在的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社会与个体间等多方面、多形态、多时态、多事态、多主体的多重多次转化。”
凡此种种,都显示出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对这样一个事物,不能沿着把局部要素从整体中孤立出来,研究其性质,再把它们“相加”,得出对整体的认识这样的道路前进。对复杂的事物,不能通过将其还原为简单事物的方法来认识,而是应该研究复杂事物本身,在整体的关联中认识教育。
(二)综合的种类
综合的种类多种多样,这里仅从实践与理论形态的典型体现样式──学科的角度加以粗略地介绍和分析。
1.实践样式的综合。
在当今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形形的教育教学模式与做法。对这些模式与做法,教育理论界长期的态度是或不理不睬,或冷嘲热讽,极少投入理论热情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探讨。这样一来,一些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行为,就处于一种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状态;没有了理论工作者的分析与探讨,这些行为常常显得表面与感性,不能很好地提升出来,成为一种“有根有据”的东西。大概也正是由于这种状况的存在,在教育界存在着这样一个怪诞的现象:一方面是实践中一些新样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较大的市场,深深影响着广大教师的实践行为;另一方面是这些样式没有理论舞台,甚至在理论工作者看来是一种不值得分析与探讨的行为。实践中的“热火朝天”与理论界的“隔岸观火”形成鲜明的对比。
的确,就实践本身来说,势必会出现一些新的表现样式,尤其在社会变革、教育转型的今天。但是,由于实践工作者自身的局限,这些样式难免会流于感性与直观,借助于感性的、缺少理论支撑的手段来传播。如果理论工作者能够与实践工作者结成研究共同体,两者以一种互补的姿态进行对话与交往,提升出来的经验与做法或许会更具说服力与实践意义。布鲁纳并不是一个实践工作者,但他对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理科教学中的发现学习进行的概括,使得发现学习摆脱了一般的现象层面,成为一个为世界范围教育工作者共享的行为样式;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前西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等无一不是如此。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几乎很少有纯粹的实践工作者行为为后人所采纳。
中国丰富的教育实践需要理论工作者的综合,实践工作者因视野所限不能去做的事情,恰恰给理论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形形的模式与做法,也需要综合评判。
2.学科间的综合。
我国的教育学大体走过了大教育学──分化的教育学──大教育学──分化的教育学这样一个历程,也就是从刚传人的大教育学形态,到20年代以后教育学一分为多;从1949年重新采用教育学形态,再到70年代末以后大教育学瓦解,成为众多不同的形态。时至今日,教育理论的分化已为既定事实,先前的教育理论已分化为课程论、教学论、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等几十门不同的学科。这正如日本《教育大事典》中有关“教育学”的条目所讲的:“现在有关教育学的研究已分得很细,所以进行笼统的教育学研究的学者已经很少。如果说到某人在进行教育学的研究,就必须问一问他是在研究教育学的哪个专业领域或哪个更加细小的分支。但……非常专门化了的研究恐怕也要犯视野狭小的毛病。为此,有必要对教育学的专业分化有个整体观,对诸多专业领域作综合治理。”教育理论的这种分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教育理论分化了,先前的一些整体性的研究内容被各个分支学科“蚕食”了,这是不是如同剥笋一样,剥到最后,教育学自身也不存在了呢?并非如此。任何一门科学,其发展既离不开分析,也离不开综合。分析在思维中把事物加以分解,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组成部分;综合则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结为一体。分析与综合是同一方法中不可分割的环节,两者是统一在一起的。对此。恩格斯曾有这样的论述:分析与综合“是必然地相互联系着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另一个捧到天上去,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注意它们的相互联系、它们的相互补充。”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并未能与分支学科的发展同步,未能及时汇综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进一步抽象,为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范畴与命题,或为已有的范畴与命题提供新的依据,这恐怕也是众多的教育学书籍“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根源所在。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对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而是反映出一些教育学研究者把教育学这门学科看得太简单了,他们从功利的目的出发剪贴教育学,不仅无益于教育学的建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为教育学掘墓。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综合是必要的,没有了综合,作为教育学基础学科的教育学就不存在,分支学科的发展各自提出自己的研究规范和概念体系,也就失去了分支学科间相互对话、吸取的根基,这些学科也就不成其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了。其次我们还应认识到,综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付出的辛劳甚至要较分析为多,因为它要求研究者在占有众多分支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提炼,抽象出共同性、普遍性的东西来。没有对分支学科的熟话以及分支学科间联系的洞察,综合就难以进行。
在这里,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综合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式,它要求教育理论工作者至少要具备这样一些本领:第一,对教育自身要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第二,注意从其他学科中吸取营养,不要漠视其他学科的成果;第三,要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做到学科领域间的融汇贯通。对学科间的汇总,非不能也,是难为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理论研究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领域,它比其他学科领域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更高。
在21世纪,可以预期,中国教育理论研究除了上述发展走向外,还会存在其他走向,如走向教育自身独有的领域,即教育理论研究不在教育的兜圈子,直指教育自身的问题;不停留在“抄”与“搬”的水平上,构建起自身的理论体系;不附庸于社会意识形态,走向理论的自立等。这里限于篇幅,恕不—一介绍。重新审视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总体状况,在正确把握发展走向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实践,相信会使中国教育理论日益成熟并走向真正的繁荣!
注释:
①[美]爱因斯坦著,许基民译。在谈到概念的确定时,爱因斯坦曾指出:“一切概念;甚至那些最接近经验的概念,从逻辑观点来看,完全和因果性概念一样,都是一些自由选择的约定。”爱因斯坦文集[M].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②人类学提出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有助于加强我们对研究传统的认识。所谓大传统,指的是上层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大体相当于“五四”时期所说的贵族文化,这多半是经由思想家或宗教家反省深思所产生的精英文化,英文为refinedculture。与此相对应的所谓小传统,则是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大体相当于“五四”时期所说的平民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也可称之为高文化与低文化(hingandlowculture),接近于我们所说的雅文化和俗文化,或者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这两种传统运行轨迹不同,表现样式不同,实际的内涵也有着不小的差距。一般说来,大传统常常是以小传统为媒介传播到民间的,因此,它就不可能完全保留其本来面目,而是经过了民间的筛选和转述。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取舍,也有引申、修订、加工甚至再创造。反思大传统,甄别小传统,探讨大小传统如何转化、运作、相互关联,也应成为批判的主要内容。
③具体内容可参见:郑金洲.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之交中国教育理论的反思[N].上海:教育发展研究,1999(10)。
参考文献
[1][德]霍埃著,兰金仁译,批评的循环[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英]迪尔登著,唐莹等译,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瞿葆奎主编,瞿葆奎、沈剑平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沈剑平,论教育理论的结构,瞿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5][英]迪尔登著,唐莹等译,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翟葆奎主编,瞿葆奎、沈剑平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英]卡尔著,郭元祥等译,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原理,瞿葆奎主编,瞿葆奎、沈剑平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7]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都十分重视护士的护理伦理素质,这是构建护理职业道德的基础。在护理实践中,涌现出了很多护理伦理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的优秀护士。就整体而言,护士伦理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还比较突出。我国许多护理院校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陆续开设护理伦理学课程,部分护理人员在校期间的接触只是散见于其他课程,也有部分护理人员通过自学考试、电大等方式对护理伦理学有了初步了解。有关调查结果显示,42.92%的护士对护理伦理学知识基本了解,47.74%的护士对护理伦理学知识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有接近20%的护士对护理伦理学知识不了解[1]。此外,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部分护士自身不思进取,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被动医嘱执行,轻主动整体护理;重治疗效果数据,轻护患交流沟通;重常规护理操作,轻知识结构更新。同时,医院缺乏为临床护士提供护理伦理学再教育的机制,未建立护理伦理评价体系来指导护理实践。这些原因,是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护理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阻碍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现阶段,相关院校重视、加强护理伦理学教育,是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保证,也是当前我国护生接受伦理学教育的主要途径。
2.目前高职高专护理伦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理念的偏差
有一种观念认为,护士只要掌握了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就能很好地为患者服务。这种重学科,轻伦理的教学理念导致长期以来的护理教育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存在失衡,即片面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更是如此。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高度重视护生对医学基础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教学,对护患伦理认知、护理法规认知、职业道德修养等人文素质培养不够重视,缺乏科学明确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对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开课时间、教学时数、实践教学等方面欠科学考虑。此外,在教学设计上,不注重护生护理伦理学知识体系与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衔接关系。比如有的院校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护理伦理课程,此时护理专业课程尚未开设,学生对临床护理中护理伦理行为的选择缺乏感性及理性认识,不利于学生伦理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护理伦理课程结束后,学生临床实习期间,对学生护理伦理素质培养没有具体要求,实纲中缺乏护理伦理道德评价体系,不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将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及规范与护理实践结合起来。
2.2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对课程的定位
护理伦理学是护理学和伦理学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学科,要求教师要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由于高职高专学校的迅速发展,目前护理伦理学师资力量和水平相对滞后。有研究表明,目前担任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教师,人文学科背景的占51.4%,专业背景的占28.6%[2]。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囿于自身专业特点及相关知识缺陷,对护理伦理学在护生培养中的定位、教学内容取舍、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见解。有的教师把护理伦理学定位为思想品德课,从道德层面上剖析课程,对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规范体系、伦理道德等知识讲授透彻,但由于缺乏护理学知识背景及临床护理实践的体验,对临床工作中如器官移植、人工生殖、死亡关怀等伦理问题的判断、推理、决策训练的能力欠缺,强化了护理伦理学的说教色彩,淡化了护理工作中蕴含的伦理关系[2]。有的教师将课程定位为专业课,授课时能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将护理伦理教育与护理专业教育相互渗透,帮助学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选择正确的伦理行为,但对护理实践中伦理问题的本质分析不够明晰和透彻。护理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护理伦理素质的培养意识淡漠,加上缺乏一定的伦理学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护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护理学中伦理问题的分析。这些“专业偏向”,都不利于护生护理伦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不能有效指导护士处理在护理实践中遇到的伦理问题。
2.3高职高专护生的综合素质影响
高职高专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未发育成熟,且大多为独生子女,入学成绩较差。社会转型期的种种因素,诸如一些不文明现象、医患间彼此的不信任、家庭教育偏差等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使护生综合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有些护生甚至出现人生价值取向偏移[3],导致职业思想不稳定。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使命感、责任感;重个人享乐,轻服务意识;重个人利益,轻奉献精神;重自我凸现,轻团结协作。加上社会经验的缺乏,法律意识的淡漠,在面对临床中各种复杂的伦理问题时会感到较大的压力。
3.加强护理伦理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3.1完善护理伦理学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学科渗透
卫生部颁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加快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对新型护理人才的护理伦理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校必须让护生在学生时期全面系统地接受护理伦理学教育,培养良好的伦理素质。在护士的培养方案设计上,科学安排护理伦理学的开设时间,保证教学学时,并将伦理课程纳入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渗透的作用,把护理伦理学知识与护理专业知识深度融合[4],使学生在学习中达到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目标的协调发展。有关调查资料显示:98%以上的护理专科毕业生认为临床课程学习时期和临床实习时期是他们巩固专业思想、建立职业信念的最重要时期[5];重视实习阶段的护理伦理素质培养,把护理伦理素质要求纳入实纲,有目的地指导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将护理伦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对护生的伦理素质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3.2优化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
第一课堂的主要任务是让护生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培养职业情感,在掌握伦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敏锐的伦理意识和判断,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的能力,从而让护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组建知识结构全面的教学团队是进行优质课堂教学的前提,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护理伦理学教师由于专业背景的不同,对课程的定位及对教学重点把握不一致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取舍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通过集体备课,知识互补,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及手段运用上,既考虑知识性,也考虑趣味性,通过案例教学、情景再现、讲座、评议等多元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思考,主动运用护理伦理学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及规范,去解决在现代医学技术运用中出现的与道德冲突方面的问题,提高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在教学效果评价上,将结业考试成绩、教学过程参与度、案例分析、论文的质量等,从认知、情感、表达、价值观多方面考量,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3.3加强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
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教师的言行举止、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对护生职业道德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6]。全体教师都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在学生管理及日常生活中树立服务意识,热爱学生,尊重学生,通过自身的模范行动去感染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的角色榜样。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专业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具有渊博的人文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水准,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护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帮助护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强化法律意识
一、用知识分类论与教学论分析人教版课标教科书中的习作安排
(一)写作内容(陈述性知识)
1、要求表达的的认识有所拓展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记实文,除了传统题材外,增加了现代元素与文化元素,如记事要求写民俗,写参加艺术活动,写对生命的感受等;想象文,拓展了看图作文如漫画作文和图片报道作文,增加了对未来的想象,如“未来的我,未来的家乡,未来的发明”等。应用文除了读后感、书信以外,增加了导游词、活动总结、还要求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
2、要求表达的情感更加丰富
随着写作素材的拓展,情感的表达更加丰富,对大自然的审美情感,既有对乡村生活、田园风光的情感,又有对世界遗产的情感;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情感,既有对现实生活,又有对未来生活,既有科学生活,又有艺术生活的审美情感;对以人为写作对象来说,既有对己的反思、又有对别人的敬佩,还有对生命的热爱的情感。
(二)写作技能(程序性知识)
1、简化写作程序性知识
根据新课标的“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写作技能有所简化,突出最基本的写作技能,比如,“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怎样写具体”“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等。
2、以“我的发现”和“交流平台”为载体
第二学段以是“我的发现”为载体,引导学生发现遣词造句的规律,比如三下册的发现拟人句的特点,四上册发现“仔细观察与写具体;第三学段是以“交流平台”为载体,交流对课文的表达方式的学习体会,比如五上册的“学习说明的基本方法”,六上册的“学习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的描写”等。
3、以小练笔训练子规则
写作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需要训练。教材安排小练笔训练程序性知识中的子规则。比如,四上册《颐和园》,“我要学《颐和园》的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在“按一定的顺序写”中,主要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有如,四下册《金鱼游到了纸上》“我好象看到了围观的议论的情境,我想把它写下来”,主要学习对话描写中的“群体的议论”;再如,五上册《落花生》,“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在借物喻理和借物喻人中,主要学习借物喻理。
(三)写作策略性知识
写作策略性知识,主要是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构思策略和修改策略。
1、构思策略
比如,三上册第二单元《写熟悉的人》,要求“先想一想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这是初步学习布局谋篇;又如,四上册第一单元《写游览过的地方》,要求“写之前要想想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大体按怎样的顺序写”,“想想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这是学习选材;再如,三上册第八单元不限内容习作,也要求“动笔前,先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诉别人什么”,“最想告诉别人什么”,是立意选材的训练。后面这个例也提醒我们,即使是大家眼里的不限内容和范围特别自由的习作,也有构思的要求。
2、修改策略
从三上册第八单元开始,多数习作要求写完后修改,如,“把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写完后,同学间互相修改”。
二、用知识分类论与教学论指导习作教学
(一)写作内容
写作内容属陈述性知识。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写作陈述性知识的综合表征形式图式是在两个以上事例的基础上改进的,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写作内容必须要引导学生接触大量的实例。
1、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与学生的作文关系最密切的图式种类,有自然范畴图式,事件图式,人物角色图式和场景图式。这几种图式的实例皆来自社会生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可以很好地积累写作素材。
2、教好课文和口语交际
课标教材,由于是按专题编排,课文内容、口语交际话题和习作内容范围,有着很大的一致性。教好课文和口语交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习作内容的图式。比如五上册第二单元的专题是“月是故乡明”,属爱国思乡专题,课文《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表现的都是浓浓的乡情;口语交际是“策划一次活动——浓浓的乡情”;习作是“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好课文和口语交际,可以积累对家乡的感性认识,升华对家乡的感情,有利写好本次习作。
3、课外阅读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一是直接来自生活,二是间接来自阅读,扩大阅读面,可以丰富学生写作内容的认知图式,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要把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比如学习了五上册第一单元有关怎样读书的课文,可以介绍名人如何读书的文章给学生,也可以介绍同龄人怎么读书的文章给学生,引导学生扩大阅读。
4、知识补差
有的习作,到写作前,学生仍缺乏相关写作内容的认知图式,应及时弥补。比如,四上册要求写导游词,写作前,如果学生对世界遗产了解不多,课前可引导阅读有关著名世界遗产的图文;又比如,六上册要求写如何保护自己,课前可印发有关如何保护自己的常识,如遇到坏人如何保护自己,遇到火灾如何保护自己,一个人在家如何保护自己等,还要印发有关小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实例。再如,五下册《看图作文·守门员》,学生有机会接触足球的并不多,多数缺乏感性认识,应通过观看足球比赛录像,阅读文字材料等,使学生对足球竞赛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再来指导本次的看图作文。
(二)程序性知识
写作程序性知识涉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方面,应把指导重点放在遣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运用技能上。
1、在“我的发现”“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掌握写作陈述性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程序性知识的前身是陈述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习的的程序性知识就是它的陈述性形式,它是可以言传的,是在书本中发现的知识。在“我的发现”“交流平台”所安排的程序性知识就是它的陈述性形式,比如三上册的“我的发现”中“认识拟人句”,要引导学生掌握拟人句的特征,然后通过练习,掌握写拟人句的技能;又如五上册“交流平台”中的“基本的说明方法”,要引导学生认识举例说明、列数字说明、作比较说明、打比方说明等方法,并在练习中掌握说明的技能。
2、通过小练笔,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小练笔能有效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除。因此,除了教材安排的小练笔外,对“我的发现”“交流平台”的写作知识,也要适当补充小练笔。比如,五上册《回顾拓展》“交流平台”安排的是“人物描写:外貌、动作与语言”,在学生回顾欣赏了课文的有关语段后,应有侧重地让学生练一练。
3、根据习作要求适当补充程序性知识
多数习作之前,教材没有安排小练笔,可根据习作要求,适当增加小练笔。比如五上册第二单元《二十年后回故乡》要求“回忆一下课文中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并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习作之前,可以随文安排小练笔,学习通过抒情或议论来表达思想感情。对每次习作要补充的程序性知识,最好两个学段统筹安排,比如,写人的习作共有几次,怎么把“用事件来表现人”“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外貌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安排进去。
4、程序性知识的课堂指导指导
首先是要做好课前准备。一是要设计好教学目标,确定该次习作重点训练的程序性知识;二是选择体现程序性知识的例文若干篇。比如,五下册《一件令你感动的事》,根据所在单元“交流平台”所安排的知识——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把直接抒发感情定为本次习作重点掌握的知识,同时学习在事情的叙述或环境的描写中表达思想感情。并确定好直接抒发感动例文《我的感动》,在心理活动或对话中抒发感动的例文《关爱》,在环境描写中抒发感动的例文《暴风雨的日子》。
其次是课堂指导:第一,突出训练重点。每次习作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性进行训练。通常是一次习作突出训练一到两个子技能,尽量避免面面俱到,按照明确题意——感知概念——学习例文——形成概念——练习写作”的顺序进行。比如,《我的感动》的习作,首先就是明确题意,要写的是“令我感动的事”,接下来就是感性认识什么是感动,我们为什么会被感动?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再接下来就是怎么表现自己的感动,如怎么在对话描写或心理描写中表达自己的感动,怎么通过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感动,在后来就是草稿、交流、定稿。
(三)策略性知识
写作策略性知识是有关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和修改文章的方法与规则,它不是一般意义的作文方法,而是选择与使用作文方法的方式与技巧。比如,直接抒感、叙事中表达情感、在环境描写中表达情感等写作方法都属于怎么表达思想感情这一程序性知识,但怎样根据不同语境灵活运用上述知识,是策略性知识。
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必须以学习构成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概念和规则为出发点,以灵活运用有关概念和规则为落脚点。在进行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规则个条件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例文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有关规则。
1、阅读教学中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渗透
新课标十分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在教科书中,学习表达方式的提示与要求随处可见,比如,五下册《草原》“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表达上的特点”,五下册《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一些词句,突出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三篇短文中找一找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这是有关遣词造句的策略性知识;五下册“朗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再和同学交流”,六上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练习?你觉得这么写有什么好处”,这是有关布局谋篇的策略性知识。要根据教材特点和编者意图,渗透习作策略性知识的教学。
2、习作指导课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教学
首先是课前的备课,一是确定每次习作所要学习的写作策略性知识是什么,以此作为该次习作教学的目标;二是围绕写作策略性知识,广泛搜集,精心审计相应的例文;三是准备好有关教具。比如,六上册第八单元习作《记一次艺术感受》,艺术感受的表达,是本次要学习的程序性知识,围绕艺术表达的学习这一目标,精选例文时要考虑到艺术的主要方面和学生可介绍程度,因此,《我喜欢的一首歌》《我喜欢的一幅画》《看画展》《我学吹笛子》,作为例文。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方法 材料 语言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作文教学也不例外,所以作文教学也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
1 要求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
1.1 文章的题目应先声夺人。“题目”乃一文之眼,精彩与否将直接影响阅卷人的第一印象。创新、别致、扣题是其本质要求。题目的拟定可采用诗句套改法、歌词搬借法、俗语挪用法、名言裁剪法……以此来增强题目的力度。
1.2 文章的开头应具吸引力。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头”乃一文之脸。精彩与否将直接影响阅卷人初定的文章分数档次,万万忽视不得。因此,作文的开头,一定要精心构思,力争展示自己的风采,写出亮点来,使阅卷者眼前一亮,爱不释手。通过对之的简要批驳顺其自然地得出中心论点。如此,会使阅卷人对本文所持观点先入为主、深信不疑,即便稍稍偏一点也会被掩盖过去。
1.3 中腹要有精彩。材料既要丰富也要抢眼。材料丰富是检验文章优劣的重要依据,可以表现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表现丰厚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积淀。没有好的材料是产生不出好文章的,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无人涉足的新奇材料。唯其新,才能引人入胜;唯其小,才能小中见大,巧中见新。一是平时注意报刊上的最新报道、最新成果或新奇事件;二是临时筛选,即把通过联想来的材料加以比较分析,找出最切题意、最合时代精神、最能反映事物本质规律,而且自己最熟悉别人可能想不到的材料。一般地说,材料陈旧乏味不利于甚至会削弱主题的表达;而新颖妥帖的材料令人耳目一新,使主题不同凡响。
语言的亮点要抢眼。那么,修辞则是作文的魔水。《一千个零比不上一个1》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一千个零比不上一个1;一千次承诺比不上一次付出:一千句话比不上一次实践。零,看起来大腹便便,再加上“一千个”,更给人一种貌似强大的感觉,实则它依然代表着空无,代表着虚伪;1,看起来虽然骨瘦如柴,但它代表着真实,代表着存在。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在这些情况下,动动手却更有君子之风……这段文字虽是议论,但由于排比、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手法的运用,取得了形象生动、气势磅礴的表达效果,很有感染力。
1.4 收尾应避免虎头蛇尾、结尾要画龙点睛。收尾要做到有利于揭示文章的主题,有利于文章的结构,要做到词虽尽而意无穷,就像欣赏一首绝妙的乐章,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耳畔回荡、缭绕。结尾收得好。能给读者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启发读者深入地思考问题。结尾常见的毛病:画蛇添足――添上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公式化――空喊口号。
好的结尾有后发制人之威力。文章结尾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章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结尾给人以圆满充实的感觉。这就好比吃香甜可口的花生,吃最后一颗时也是好的,就会给人留下余香满口、回味无穷的感觉:反之,本来香甜满口,可最后那颗偏偏是坏的,就令人大倒胃口。
古人说:结尾如撞钟。这个钟撞得响亮,就能澄清是非,振奋精神,使阅卷人似听如来佛法幡然大悟。那么,学生作文的结尾。不管是百川归一,还是琴音绕梁;不论是凯旋礼炮,还是点石成金,要做到水到渠成,深化主题。
2 要求教师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对于教师,在作文中主要是批改。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废除以往的套话、废话,运用富有朝气、具有亲和力、带有创造性的语言。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2.1 摒弃抽象的、程式化的套话废话。在点评作文时,抽象的、程式化的套话、废话并不能起到震聋发聩的作用。这种评语,学生一看就扫兴,潜意识中那种对作文的反感就更加强烈。怎么办?那就写几句鼓励学生上进、指导学生生活的评语,哪怕这些话语与作文关系不紧密,但这些评语对写不出优秀作文的学生既是鼓励,又是指导。
2.2 写上具有交流、探讨意味的语言。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不应把学生看成小字辈,从而忽视学生思想,居高临下,惟我独尊;而应把学生摆在与自己平行的位置上,把学生当成朋友,重视他们的思想,与他们交流、探讨。
我认为,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意向、兴趣、爱好等,教师应该在评语中给予回应;不应把学生作文的这些内容仅仅看成是为文造情,而应视为学生通过作文的形式寻求理解、抚慰、交流、引导。对学生救助的信号予以回应,不仅对学生抒写真情实感是一种肯定与提倡,而且能给作文教学造成一种温暖的人文情怀,从而使作文成为学生的一种真实的写作,成为正处于觉醒之中的自我意识与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成为人性的证明。
2.3 保留对作文形式、技巧方面问题的批评。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点,给予肯定和表扬是必需的,同样,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予以指正和批评也是必需的――避其短才能扬其长。况且作文不同于平常说话、拉家常。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虽说文无定法,但语言毕竟得符合规范,思维也得符合逻辑。文章东一榔头,西一棒锤,所言不得要领;甲乙丙丁,平均用笔,所写没有重点;不加选择、使用方言俚语,生造词语,所说不合规范……诸如此类的问题,评语中必须指明,但又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给予希望、鼓励。
“相信下一次作文你能把事情一件一件说清楚。”
“如果你能把××长话短说,效果将倍增。”
“你的文章很漂亮,如果字也漂亮,定能锦上添花。”……
尽管我们委婉地指出了学生文中的不足,但学生看了不仅不会烦心,反而很舒心,他从内心里接受了我的意见,下次会用更大的热情、更多的精力作文,会尽量避免类似的不足。
2.4 使用语言优美、形式多样的评语。对那些形式到内容都很优美的作文,评语要尽力精美。诗词、格言、歇后语、寓言故事、精妙的比喻都可用来品评学生作文,以增添作文评语的活泼性、新颖性,这是对学生作文讲究形式美、创新美的一种示范。一种潜移默化的“为人师表”。
一、讨论,活跃气氛
以往的语文教学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或学生读老师听,形式呆板枯燥乏味,而且要求学生持久集中精神,可中小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往往较差,所以,以往的语文教学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多数学生也不喜欢语文。我认为新课改后的语文教学,除了合理调剂听说读写,更要在语文教学中穿插讨论。它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竭力思索,畅所欲言,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美猴王》一课。在教学之前,我针对同学们熟悉的孙悟空这个形象提出了一个问题:孙悟空是个怎样的形象?让学生们讨论,集思广益,学生便唧唧喳喳地讨论开了。“孙悟空是个聪明机警的猴王,他总能识破妖怪们的诡计……”“孙悟空是个勇敢的猴王,他曾三打白骨精……”“孙悟空调皮贪玩,他敢大闹天庭……”整个教室异常活跃,学习热情特别高涨,他们主动进入了语文学习的语言思维锻炼中,在充分的讨论中,学生们已经很全面的理解了美猴王这个形象,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讨论,激活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要想使学生有所思,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要善于以问题引路。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运用讨论这一方法,让学生主动质疑,共同讨论。重视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如在教学魏志远的《小男孩》一文中,一个学生说:“这个小男孩真可怜。”我便用这句话引路,问同学们:这个小男孩可怜吗?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可怜?然后我让他们再读课文,四人一组来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起,看书有了目的,也看得更认真了,看完后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他妈妈太狠心了。离婚了孩子本来就可怜,还说拿不了钱就不能回家。”有的说:“他妈妈太严厉了,才九岁就要自己坐车。”有的说:“他爸爸躲着他,不关心他,拿不到钱晚上露宿街头。”……讨论使学生思维更活跃了,很快让学生理解了家庭离异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我还更进一步让学生讨论:小男孩该怎么办?学生们更是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有的说去找警察,有的说去找居委会干部,有的说去请律师帮助……通过讨论,学生们明白了应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帮助这个小男孩要回生活费,使他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这样同学们就很全面地把握了小说的主题,还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三、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问学生答,可学生不可能人人都有机会回答,甚至于有的学生一个学期都没有两、三次机会在课堂中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讨论,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充分表达,无疑是练习口语、锻炼胆量的好机会。一个班六七十人,每个同学的胆量、表达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老师提问他,他一站起来就涨红着脸,有的同学心里知道答案可说话声音却很小,大家根本听不见。这样既拖延了大家的时间又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这几年,我经常在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他们三五个人一组,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也不会有恐惧心理。经过一两个月的学习,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便有了很明显的进步,说话声音响了,普通话说得更准确了,说话也更有条理了。
四、讨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人类生活已经到了群居不能孤独生存的境地,语言的作用,更表现得不可一时或缺。不论你在什么环境中,你总不能避免跟人们交往,那么你就不能不依靠语言这个交往的媒介。一个人的说话能力影响着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具有良好的口才,无论是和人交往,还是应付事物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有助于学生提高表达能力。良好的口才能让同学们在交往中充满信心,从而促进学生交往能力的形成。
五、讨论,让师生互动起来
美国教育学家卢布姆说:“目标是预定的教学成果”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能自己解决问题。教,就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说,教学目标就是教师所预期的学生达到的某种程度和变化。它是教学大纲要求在教学中的具体化,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是素质教育中学生应达到的水平标准。而目标教学,就是将教学目标贯串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语文课的目标教学,就是语文教师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文的实际内容,制订出严密的教学目标并付诸教学实践以期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学。
与其他课程的目标教学一样,语文课的目标教学必须解决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学实践中各阶段应做到:
课前要做好目标展示与自达。这是调动师生双边积极性以期共同为达标而努力的重要一环。所谓目标展示,就是课前对学生布置预习内容时,把所需掌握的有关内容和要求,如文章的作者、出处、时代背景、生字新词、语法修辞等,告诉学生,以便学生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所谓自达即学生按所定目标进行预习,通过自学课文,查阅工具书和借助已有的旧知识,解决识记、理解和一般运用这几个低层次的目标。目标展示与自达,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兴趣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理解的能力,是一种极好的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在对学生的问卷中发现,学生对教师的上课表示满意,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检测等都不错,但在关键性的高考中,语文成绩并不理想,特别是阅读分析题的失分情况更加严重,这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学生的独立理解能力差。因此,语文课目标教学的第一步,首先应解决学生自学兴趣和自达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学,自己发现问题,并加以识记、理解,进而运用。只有这样,预习才算是达到了预期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就为教师在导读讲授中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重点、难点和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的研讨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换句话说,目标展示后学生能够自达,那么,目标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成功的,反之,就是失败的。
课间是协同实现目标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劣,取决于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目标明确。就语文课而言,所教授的内容必须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双基怎样,特色如何等等,教师都必须心中有数。只有这样,在实施目标教学时才能讲有依据,授有章程,循序渐进,得心应手,经过师生的双边努力,教学目标才有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实现。诚然,课堂教学还必须教法得当,设疑、点拨、诱发、拓展都要恰到好处,在注意纵横联系,前后贯通。如“咽”字,在课文中就有多种读音和多种意义:(1)yān,如把握命运的咽喉;(2)yàn,如狼吞虎咽;(3)yè,如哽咽悲伤。只有这样纵横联系,紧靠课文前后贯通,学生才能得到综合性的提高。也只有这样散发性与综合性的反复练习,目标教学才能得以实现。否则,要提高语文成绩,那只能是一句空话。此外,课堂教学不管是授课还是板书,语言都应精炼、准确,富于条理性和启发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上面所举到的“咽”字,若归纳则为:用作名词谈yān;用作动词读yàn;形容哭泣读yè。这样的概括,学生定能心领神会了。又如教授古代文化常识的农历的干支纪年法与公历换算时,更应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如已知1968年是农历戊申年,以此推算,1898年和1993年是农历什么年?象这样的题,除了要求学生必须熟记十天干、十二地支外,还必须教会学生,在已知年份的基础上,年份增加的,天干地支纪年换算向右推;年份减少的,向左推。这样,1898年向左推70年,而实际上六十甲子轮回转,所以只须向左推10年即可,则得出1898年为农历戊戌年。而1993年,是在1968年的基础上向右推25年,实际上天干向右5位,地支只须向右1位,则得癸酉年。经过这样画龙点睛的概括性总结解释,再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一练,“换算”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得活记得牢,趣味无穷,以后不管遇到怎样的变换,学生都可以毫不费劲地解决问题了。
课后是目标教学的补救和延伸。课堂教学的结果,如果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基本掌握了所授的知识,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并顺利地通过了达标测试,那么可以说,目标教学算是成功了。但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学生的领悟程度必然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要对那些领悟较差的“后进生”进行填漏补缺,对他们进行个别的或集体的辅导帮助,使他们顺利地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对于那些尚有余力的“尖子生”,则应指导他们在达标的基础上拓宽加深,以课内学到的知识或规律向课外扩展延伸,去研究解决课外的实际问题。在这方面,我深感我们的语文教师实在做得还不够。不少教师注意了差生的辅导,却忽视了尖子生的再提高,或反之。因此,要想使语文成绩获得大面积的丰收,课后的补救和延伸实在不可或缺。差生辅导好了,我们丰收的面积就扩宽了;尖子生辅导好了,我们的“单产”则更可观。只有这样,语文课的目标教学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语文课才更加显得阿娜多姿,妙趣横生。
在语文课堂里,教师过多地关注自身的讲解,而忽视学生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地使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没能将探究式教学同课堂知识把控结合起来,这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阻碍作用。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由于自身问题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相对迟缓,而教师又只顾及自己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学习进度的关注,这样就使学生产生自卑情绪,甚至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机械的记忆方式是无法完成创新突破的,这也不利于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让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回到现实当中
教育源自于生活,教育和生活是无法分开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出,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所以,特殊教育语文教学要在新理念的引导下让教学活动回到现实中,进而提高特殊群体的语文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及水平。语言文字是用来传递思想的,特别是中国的语言,最注重神韵,如果不存在形象的感受,不存在文字的领会,学生何以真正感受一个作品,又何以书写出好的作品呢?在特殊教育群体里,大多学生存这样那样的缺陷,很多学生只能透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中的一种方式体会外界事物,所以,生活是特殊群体学生学习的基础,是课堂教育的延续,而过去灌输式、讲解式的教学方式根本不利于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一定要做到以人为本,必须要将语文教学植入到学生的生活里,进一步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且把教学目的以及要求作为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生活里学习,在学习里生活,进而获取富有动力的知识。
三、综合特殊教育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语文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执行个性化、分层次教学。个性化教学是教师通过对学生所具备的不同性格、爱好、素质以及优势等方面进行综合式考量,对学生采取的个性化的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回答问题,有的学生喜欢默默学习,那么,在教学时,教师就要针对学生优势的科目加强训练并给予更高的标准,而对于思维固定模式的学生要进行低强度的练习,设定适合学生语文思维提升的方式。四、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加大生活实践
(一)仔细观察生活、认知生活
特殊教育语文教材里有的语文描写相对符合一些学生的实际,可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并没有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通常会忽略或者了解甚少。所以,教师要在平时加强生活积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如此。学生才可以透过观察去感受生活,体会到生活里的现象及规律,累积素材,为学习打好基础。
(二)激励特殊教育学生自主创新学习
学生的自主创新是指学生以自我思想以及自我表述为核心,发挥本身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出自身观点。教师要适时指引并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透过其他方式对语文知识进行掌握和了解,以实现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三)结合实际生活提升生活感悟
教材里有些语句的描述和特殊教育学生的实际经历非常相像,教师在讲授这些课程时,要有意识地通过不同教学方式打造出场景,将课文里表述的客观景象以及现象立体地表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有置身其中的感觉,结合生活里的经验进行感受,提高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学生通过对美丽画面的感受,可以想象课文所传达出的情景,在朗读的过程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充满活力的世界。教师一定要将语文教学和生活接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课文的意思,这也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四)课堂教学中,组建学生进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