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探险的意义范文

探险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探险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探险的意义

第1篇:探险的意义范文

一、让问题开放,还原真实思维路径

明明是一种规定性内容,诸老师仍然不想放弃“让学生自我建构的尝试”,她认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一定是学生基于已有经验自主建构起来的。也只有自己建构起来的知识,哪怕不那么准确、不那么清晰,但一定是有温度,是烙上个人思维印记的,也是真正有意义的。于是,课始,我们便看到了诸老师极为开放的问题设计:“你能用简洁的方法准确地描述出树懒扮演者的位置吗?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正如诸老师所预期的那样,学生带着各自不同的经验上路,呈现出的思维结果也各有侧重。她没有回避任何一组学生的作品,甚至选择把它们原汁原味地呈现在黑板上,供大家观察思考。对于一个青年教师而言,这样选择是需要一定勇气的。面对这些并不“完美”的答案,诸老师选择了先求同后求异的两度比较:“仔细观察,这几个小组的表示方法有什么共同点?”这一问,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各不相同的结果中聚焦起来――貌似各不相同的答案都蕴含4和3这两个数!为什么都需要这两个数?这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缺一个数行吗?求同的过程让学生意识到,无论哪一种方法,都离不开列数和行数。到此,数对虽未出现,但已是呼之欲出了。两个反例的呈现,又一次让学生的思维聚焦:明明是同一个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数?思维由此开始向纵深切入,方向问题在这样的求异比较中得到了彰显。至此,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几大核心要素――列数、行数、顺序、方向等,都在学生观察、比较、交流、质疑不同作品的过程中得以一一建构。可以说,恰是开放的问题呈现,让学生沿着自己的经验与思维线索展开学习,而最终殊途同归。

二、让错误呈现,直面真实思维状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错误。如何面对错误,决定着一个教师的教学观与儿童观。在诸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发现,面对错误,她不仅不回避、不担忧,甚至有时候,她还试图给学生创造出错的机会。面对真实的“教室环境”,究竟该如何确定学生的位置?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出现了激烈的争执。有人认为应该从自己的视角来看,也有人认为应该从老师的视角观察。事实上,这本是一句话的事情,教师提前规定并作出说明,争论便不复存在。然而,诸老师选择让学生真实的思维暴露出来。事实证明,正因如此,学生才有机会更真实地提出自己的困惑,并发表各自的见解,相应的认识难点就在针对错误的碰撞与交流中得以突破与化解。

三、让资源丰富,拓展学生思维视野

第2篇:探险的意义范文

江苏省常熟市谢桥小学六(3)班  刘一成

指导老师:黄惠娟 215523

那一次“探险”,我终身难忘。

以前,我总爱在星期天做完作业后去哥哥家玩,因为他和我年纪相仿,所以特别合得来,但是我家和他家离得很远,所以我每次去他家都要花费一个半小时左右。到他家,玩了一会儿,便又匆匆回家。

偶然中,我发现了一条去他家的近道:那就是先走几十米公路,再进一片小竹林,过林以后上一座小泥丘,再下来再上一座桥,过桥后走一会儿就到他家了。从发现之日起,我一直走这条路去他家,自从有了这条秘密通道后,一趟路成就为我节省了大约1个小时的时间,我们两个便可以尽兴地玩。这不,前几天,我还从这儿走过一回呢!

那天,我做完作业,对奶奶说了一声去哥哥家玩,可来到竹林前,到底进不进去呢?我却犹豫了,因为我以前走这条路时看见了一只大蜘蛛,挺恐怖的,可我为了能和哥哥多玩一会儿,还是硬着头皮钻了进去,还随手拿来一根竹棒防身。

这儿的景色倒是美,春天,万物复苏,那竹子也焕发着生机,透出的竹叶也是如此,碧绿碧绿的,可此时的我只顾四周有没有危险,哪有闲情雅致来欣赏这春日美景啊,我急匆匆地冲出了这片小竹林,冲过了小泥土丘后,来到桥前,眼前的景象使我惊呆了:去年冬季那场百年难遇的大雪竟然把桥仅存的一半栏杆也给弄断了,现在的小桥就只有光秃秃的桥面,看上去很危险,但我告诉自己不能半途而废,我鼓励了一下自己,踏上了桥,但我的脚还是软得不能动,但我还是一发力,艰难地战战兢兢地趟了过去,我刚一踏过桥,便马上瘫坐在地上,我要好好放松放松紧张的神经。桥下的小鱼小虾们,不时探出小脑袋,张开着嘴,好像在取笑我没用呢!

第3篇:探险的意义范文

提及纤维,我们都并不陌生,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到日常生活中,大到工业商业范围,从这些范围之中我们都能有所接触。它使用天然纤维、人工纤维、化学纤维、有机合成纤维等等,通过编织、打结、缠绕、粘贴、拼贴、扎染、缝合等综合技法构成一种形态,例如编织品和装饰软雕塑等等,通称为现代纤维艺术。纤维艺术设计起源于西方的挂毯艺术,现代纤维艺术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初次出现,80年代以后在我国迅速成长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往实用的壁挂,挂毯的形式逐渐走向艺术化。

在人类历史的变迁过程中,纤维留下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大多数艺术家借用纤维这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媒介表达着自己对真善美的艺术追求,毕竟纤维是天然纯朴的,与今天冰冷的机械时代形成一个对比,进而在艺术上又有了一定的中和。当代纤维艺术结合生态环境,空间布置,应用当代的设计风格思想和审美观念的潮流,运用编织、打结、缠绕、扎染、印刷、喷绘、和染织等装饰手法,创作出具有当代风格的纤维艺术品。当然,当代艺术家在艺术手法上也有一定的突破和变化发展,在结构造型和外观特征方面,在传统的平面式壁挂作品上有了一定的突破和创新。他们对纤维材料进行平面和立体多方向的创作,利用各种制作手段制作出温馨舒适而且视觉上给人以美感的纤维艺术品。今天的纤维艺术,艺术家们一方面探讨研究纤维的历史及扬承和发展它的优势和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的发展和生存的表现;另一方面,寻求对纤维艺术本质固有的特性进行开拓和发展。对纤维材料进行艺术化,风格化和大众化的发展,我们更需要认真的去发现和寻找并探索其中的价值。

二、纤维材料的分类认识及特性表现。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许多多的材料尽显纷繁。时至今日,在纤维艺术材料中,线性材料一直是占有很大的比例。从材料的特性可以将线性纤维分为以下几种:

1.毛纤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和最多用的就属毛纤维了,毛纤维细腻柔软且弹性好,耐磨性和耐腐烂程度也很高。所以在纤维中还是以毛纤维做主要制作材料占有很大比重。

2.麻纤维:植物的纤维材料在纤维艺术中的应用也日趋增多,尤其是麻类纤维,最受人们的接受和采纳。麻纤维一般程度下,强度和韧度很高,拉力也很强,对外界物质的预防和阻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丝纤维:丝纤维具有光泽的美感,质地非常细腻柔软,只要是做工精湛的艺术丝织品都会给人以富贵华丽的感觉,从中获得一种无形的满足感优越感。

4.棉纤维:棉纤维有很高的强度,很好的柔软性能,其纺制成品有很高的捻度、拉力、弹性,并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特别是绝缘性特别好。在当代的纤维艺术作品中,棉线与其他纤维混合运用于作品的创作,充分体现出材料的各种美。

5.纸纤维:纸不仅被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也是现代纤维艺术家新的表现载体,借助它特殊的性能用于纤维艺术作品的表现中,会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同时,纸纤维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无论平面还是立体造型,纸纤维的制作过程都能让大家觉得纸的艺术实施性还是挺大的。

三、线性纤维艺术表现力

1.装饰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纤维在环境中出现的频率和所占用的空间逐步逐日的在扩大,而纤维艺术也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流行和被利用起来。它给空间环境和人们的身心都带来一种为美化环境的装饰盒愉悦身心的表现。它的装饰性与它的材料、色彩、大小,所占用的空间大小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它的造型、肌理等与整个环境的空间相互依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材料性

纤维材料是一种朴实无华,亲近和谐的材料,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线性材料的流线型强,表现给我们一种朴实和对一种自然生活的向往,在视觉上也给我们带来强烈的亲切感,给人以更强烈的心理感受。

3.广泛性

线性纤维的艺术表现不再是单一的实用美,它在最初的实用美拓展到现在的一种装饰美,雕塑美装置美。由最初的编织手法到现在的塑造、粘贴、勾花等手法,可以由多种形式,多种内容,衬托出更多种的表现手法。

四、艺术创作中对线性纤维艺术的影响。

首先,材料是一切物品制作和加工的必需品,有的原材料本来就是一种物品,我们可以直接拿它直接来用,然而材料本身固有的那种特性美,让很多人研究和探索发现其中更多的美,也许我们可以将这种美称之为人工的艺术美。材料之间的物理性能表现出不同的美感,比如纺织纱给我带来一种温馨柔和感,金属给我们带来冰冷陌生感等等,我们在做任何作品首先选用材料,其次是对材料研究进行下一步的表现方法,整个过程都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线性材料较为朴实,它有着自然的气息,同时也赋予着很强的生命力,与之相反的则为冷冰冰的工业制成品。然而,线性材料它的表现形式不同,其展现出的艺术效果也会大相径庭。线性纤维材料它有人造纤维柔和光亮的美,它有动物纤维自然朴实的美,原材料则具有它本身特定的一种内涵美。

其次,任何材料都有它的视觉美感,而线性纤维也不例外,同样具有肌理的美感。不同的肌理效果则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和视觉冲击力。正式有了这种肌理的美感,让它在原本材料美的基础上更加的神奇和美妙,给一个原本没有空间的材料诠释出一个新的空间。肌理美感是一种视觉感受,因为它的曲直变化和稀疏密集的变化,会给人们带来柔和与烦躁的感受。细腻温和粗糙懒散的肌理又是另外一种美的显现,所以每一种肌理的背后都有人们对它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作用。同时肌理又有一种质量感和一种体量感。肌理的表现的方式和形式不同从而效果也不同。水平和垂直的重叠交错都会给肌理制造一种体量的漂浮和轻重感。所以,相同的材料的肌理经过不同手法的表层肌理处理,也会形成截然不同的肌理美感。尤其是线性纤维艺术,一定要把握好材质的肌理应用和表现手法,使单纯的材料美,经过艺术的手法,将它上升到体现一个不一样的肌理美感的作品。

再次,色彩让我们的世界有了生命和活力。德拉克洛瓦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利用色彩来创造美”。线性纤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色彩,它是自然地,没有任何修饰的体现固有的一种色彩美,是通过纤维自身固有的色彩和经过艺术手法得到的色彩与周围环境的色彩进行综合的表现。从而给我们展现出色彩营造的一种空间美。色彩在线性纤维艺术中,经过经纬线条交织和对整体空间美感的把握形成平面和立体的形态而去表现。

第4篇:探险的意义范文

作者:王安忆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匿名》的问世,让不少评论者重提“先锋”一词。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兴起了一股“先锋小说”热潮,这是一次小说的叙事革命,先锋小说家们将小说的重点由“写什么”转向了“怎么写”。而事实上,当时中国文坛这种先锋小说的叙事革命,仍然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任何叙事手法的运用,目的都是讲好故事。而王安忆此部长篇,则将“讲”故事转变为“议论”故事,小说洋洋35万字,上下两部,内容庞杂,文字繁复,篇幅堪称巨制,但细读文本便会发现故事其实并不复杂,情节亦较为单纯,作家的大量笔墨,主要用在了由故事而生发的“议论”之上。

以小说显在的主题之一――“生存与进化”及其表达为例,可以明确见其写作特征。在文明社会中,人作为“社会人”的部分功能会得到凸显,而一旦到了蛮荒的环境,这些功能就会有所退化,甚或被完全遮蔽掉,而另一些“生命”功能则会得到激发。小说主人公“失踪者”年过花甲,受雇于人,生活中严谨务实、循规蹈矩,是一个颇具典型性的、被现代都市文明完全规训了的人。然而在被绑匪抛弃山坳之后,常规生存环境的破坏与既有生活经验的失效,加之记忆的混乱与身份的丧失,他不得不重新“进化”。在这一艰难的“进化”过程中,他身上一些隐匿的本能与蛮力被充分诱导与激发出来,从而辗转于原始蛮荒与乡镇混乱中得以生存。这种“生存”的本能及其巨大的影响力,还明显体现在其他人物身上。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大都是有身体缺陷之人,麻和尚得过麻疹,哑子是个哑巴,二点患有智障,鹏飞先天弱视,这些人因身体残疾,与失忆的主人公一样,成为被现实社会抛置的“匿名者”,但他们却都拥有超于常人的禀赋,掌握着自己独特的生存法则,建构了一个个我们无法用常识识别的小世界。正如王安忆所言,“造化的大世界里,隐匿无数小世界”,这些隐匿的小世界,因不能纳入常识,而具备了切入大世界的独特角度。王安忆恰是通过对这些颟顸人物的生命书写,试图传达出自己对纷纭复杂的主客观世界的独特判断和独到解读,对文明史的重新建构和形象阐释。

第5篇:探险的意义范文

电视访谈节目的社会价值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与各界人士攀谈交流,通过具有丰富内涵的交流在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和特色的同时,也烘托出了访谈人物的魅力和风采。在这些访谈的人物中,既有普普通通的中国公民,也有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但无论他们的背景、身份、人生经历有多么不同,他们的事迹和行为都曾经感动过万千的观众。电视访谈节目往往都是以展示人物的人格精神为重点,通过一个又一个真实而且鲜活又立体的事例,解读着人与人之间应该具有的朴实情感;诠释着一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该担当的责任与使命,从而带给公众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让观众看后感慨不已。阳光卫视的《杨澜访谈录》是一档名牌访谈节目,节目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方面的热门话题,与世界各地的知名人士进行广泛探讨,并且畅谈个人的成长经历,折射出特有的历史瞬间和社会背景。电视访谈节目中畅谈的话题不仅仅围绕着时事或专业,更以人物的经历、感受和智慧为中心,抽丝剥茧地讲述人物的人生故事,以得失成败、人生百味体现人物的智慧和情感,让观众通过节目去感受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物,拉近彼此的距离,在精神与内心深处与这些人物互相沟通。目前,这些访谈节目已覆盖我们的千家万户,节目内容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尤其是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青睐,影响力在一步一步加深,同时社会群体的凝聚力也在一步一步加强,正是这些访谈人物,在他们面对历史的某一个瞬间用他们的高尚的灵魂和勇敢的担当对我们的当下产生了积极和进步的社会影响。

电视访谈节目的人文价值

第6篇:探险的意义范文

闲谈”并非人们一般认为的“闲聊”、“乱谈”。按词典的解释,其含义是“没有一定中心地谈无关紧要的话。” “闲谈”,区别于正式的谈话,讲话,没有很强的严肃性和明确的中心主题。它的优势在于“闲”,而“闲”的技巧又在于“自然、适时、恰当、巧妙”。下面结合笔者以前多年做班主任的工作实践,谈谈与学生“闲谈”的一些看法。

一、自然地卷入“闲谈”现场,融洽“闲谈”的气氛,创设“闲谈”情景

当学生闲谈热烈的时候,教师切忌以特殊身份出现,随便插嘴,打断他们的话。不然,老师没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学生谈话的意图,师生思想感情交流不畅,就容易破坏和终止“闲谈”场面。久而久之,学生不信任你,心里话不往外掏,加大了师生间的“鸿沟”。当学生发现教师来了,闲谈突然冷场时,老师应主动询问是否可以参加他们的闲谈。或者说说笑话来缓和僵局,让学生恢复闲谈。另外,教师还应回顾自己近来一段时间工作情况,找一找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在教师面前“冷场”,借机交流沟通,消除误解。

二、适时地发掘“闲谈”的话题,引深“闲谈”内容

适时,就是根据学生当时的谈话内容、心理因素和闲谈气氛,选择得体的话题,再借“话”说“话”,把闲谈推向更深的层次。

98年世界杯足球锦标赛期间,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谈论的几乎都是马拉多纳、贝利??有一次,我介入了他们热烈的闲谈中,我问他们是从哪里了解最新战况的?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是看《足球报》,看电视新闻,实况转播,听广播电台。其中有二、三位同学说是通过internet了解的,还一口气说出了几个有关的中文网站,难怪同学们都公认他们的消息最及时、最详情,说法最有见解、最有权威。当我向他们推荐一个有名的网站时,他们兴奋之余流露一脸的无奈:英语不好,无法畅游其间,要我提供东方快车之类的翻译软件。趁机,我把话题引向知识与能力,前途与未来等问题上,鼓励同学们认真学好英语等基础课程,培养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以便更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为祖国建设服务。这次闲谈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的影响,不亚于一堂德育辅导课。

三、恰当地讲究闲谈的格调,保持闲谈的健康性和教育性

第7篇:探险的意义范文

精湛的演唱技巧和完美艺术表现高度统一

精湛的演唱技巧与完美的艺术表现在声乐表演中是相辅相成、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方面。没有良好的演唱技巧,艺术表现就无从谈起。反之,脱离了艺术表现,纯粹的演唱技巧就成了杂耍,失去了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声乐表演艺术的技术性要求特别高,演唱技巧的高超与否直接影响着声乐艺术表现上的完善。戏谚有云:“无技不惊人”是指表演如果没有精湛过人的技巧功力,便不能给观众以审美的惊奇感。

意大利著名声乐教育家托西说:“一个虚弱的声音会导致在艺术表现上的不扎实”。古今中外,凡是声乐表演艺术上取得许多辉煌成就的艺术大师,无一不具有高超独到的演唱技巧。被誉为声乐史上最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他登峰造极的声乐技巧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他是唯一一位能把男低音的宽宏,男中音的厚重及男高音的嘹亮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做到无痕迹的男高音。他演唱的幅度极为宽广,从抒情优美的(爱的甘醇)中的内莫里诺到戏剧性的《阿依达)中的拉达梅斯都演唱得得心应手。

尽管演唱技巧对于音乐表演艺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只是声乐艺术的表现手段,如果仅仅重视演唱技巧而忽略恰当的情感体验和准确的艺术表现,就会成为炫耀技巧的歌唱机器。所谓“无情不动人”,指在表演时如果缺乏真情实感,即使有高超的声乐技巧,也不能打动观众。正如李斯特所说:“有些歌唱者虽然掌握了高超的演唱技巧,但是他们的演唱技巧只是无灵魂的空壳,炫耀技巧实际上成为他们声乐表演的主要目的,他们的演唱虽然也能以其技巧的高超与华丽而炫人耳目,博得一时的掌声与喝彩,但终究会因为缺乏艺术表现与内在生命而令人感到乏味,这样的歌唱家其实不过是一些声乐匠人而已。”

巴赫说:“完美的表演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是由能力构成的,就是通过演唱或演奏使人的耳朵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真实内容和真挚情感。”我们前面提到的卡鲁索在声乐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当然不仅仅表现在他非凡的演唱技巧,更多表现在他把高超的演唱技巧运用在对作品深刻的理解上,正如亨利·普莱桑茨所说:“他深刻的音乐感,有着那波里人天赋的音乐表现力,因此他的演唱不仅是声乐上激动人心,更具有崇高情感。”这是一种“得之心而用之口”的境界,到达这种境界,声乐表演的技术因素才真正实现了自身的价值。钢琴家赵晓生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认为当音乐表演达到一定境界时,就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指的就是表演技巧与音乐表现所达到的最完美的结合。

忠实原作精神与发挥独创个性的统一

任何一部声乐作品的诞生都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并规范在一定的风格范畴内的。要充分了解每首作品的历史背景和风格范畴,力求真实准确地传达和再现作品的内容与情感,这是声乐表演艺术的基础和首要准则。

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主张把忠实地再现作曲家意图放在首位,理智、严谨而精确,他要求演奏者奏出的每一个音都必须严格按照乐谱规定的速度、力度标记、一丝不苟,恰到好处。然而他对原作的忠实并不是机械的复制,而是在努力再现作曲家的意图和作品本身的精神。托斯卡尼尼的传记作者提到:“托斯卡尼尼的伟大便在于他能极其忠实地把原作的意境传给听众——甚至比原作者还要深刻。”这说明仅仅具有对于原作基本形态忠实的再现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发挥极具个性的独创精神。

因此,声乐艺术表演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创造性地发掘出蕴涵在乐谱符号背后的音乐作品的灵魂,并将其体现在具体的音响之中。这项任务实质上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声乐艺术家决不等同于复制音响的机器,他们不仅仅传达着作曲家的心声,而且是进行着艺术的再创造,使自己演唱的作品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罗丹认为:“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美就是性格与表现”。“性格”指的就是鲜明独特的有高度真实性的艺术形象。拉赫玛尼诺夫也曾提倡:“演奏家要获得成功必须有鲜明的个性”。

在声乐艺术表演中,只有具有独特艺术形象并富有演唱者个人独特魅力的表演才称得上是艺术表演,而那种只拘泥于乐谱,呆板无个性的音乐表演只会破坏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前苏联音乐学家季莫欣在评述当代两位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和萨瑟兰扮演多尼采蒂的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女主人公的不同表演时指出:“卡拉斯倾心于崇高的激情,使露琪亚这一角色的解释有气魄和激昂的表现,女主人公完全不是一个纤弱无力的人物,她不屈从于命运,而和命运作斗争。萨瑟兰创造的形象则比较抒情,比较温柔……”(引自《外国音乐参考资料》)正是由于歌唱家的独具特色的表演使得同一部作品和同一个角色获得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展现了音乐表演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当然,我们要认识到追求声乐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也是有条件的,要以忠于原作,正确传达和再现作曲家的意图为基本原则,这一点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否则就不可能把握声乐艺术的真谛。因此,那种完全不顾作曲家意愿,为求自我表现而随意篡改作品的音乐表演是不可取的。声乐艺术表演的理想境界应该是再现与创意的完全融合,历史风貌与时代风格的高度统一,这正如美国钢琴家兼音乐评论家约瑟夫·巴诺威茨所指出的那样:“成功的演奏必定是演奏者的个性与作曲家的个性融为一体,而不是任何一方受到压抑。两者的个性之间永远需要一种微妙的平衡……往往恰到好处的平衡显灵般地出现之时,正是演奏艺术达到顶峰之际。”这正是对忠于原作精神和充分发挥独创精神相统一的最好体现。

转贴于

时代性与民族性是声乐艺术表现的重要因素

任何一首声乐作品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必然会留下历史的烙印。因为音乐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时代、社会和民族中,这个时期的社会变革、审美需要、艺术思潮必然会对音乐家创作风格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规定和制约着作曲家的创造风格,并赋予音乐作品以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具体内容。

各个历史时期大都具有一定的主导艺术风格,而同一历史阶段不同音乐家的作品在音乐风格上具有某种共性,这就是音乐的时代风格。优秀的声乐表演艺术家都努力客观地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去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并力求把这种风格真实完美地加以再现。

音乐作品除了所具有的时代风格外,还有音乐的民族风格。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本民族独特的音乐风格特征。这是由本民族长期以来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风俗传统等决定的。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说:“从写作的风格来认出一个意大利人、一个法国人、一个美国人和一个西班牙人,就像从他面yL的轮廓、他的发音和他的举止行为来认出他的国籍一样容易。”

一般来说,每一个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总是要根植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受到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民族传统的洗礼和熏陶,受到本民族欣赏习惯的影响,而使其音乐风格具有本民族特色。这种民族特色是一定民族的音乐艺术的重要标志。如格里格的挪威风格、斯美塔那的捷克风格、李斯特的匈牙利风格、西贝柳斯的芬兰风格等。出色的声乐艺术家之所以能把握不同作品的音乐风格和神韵,领悟音乐深层的精神,就在于不是从表面皮毛去模仿这种风格的表演形式上的处理,而是尽可能的了解作品创作时的时代环境、文化传统、审美意识及创作者的人生经历等相关内容,以便真切地体验与表现作品的精神内涵,使作品更加具有音乐表现力。

总而言之,在把握以上几点的同时,还要注意,声乐艺术表现力的丰富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表演者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要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如果表演者对生活和艺术没有相应深刻的感受和见解,就不可能真正领会创作者在其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我们知道,艺术都有相通之处,比如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绘画中的“色彩”一词经常作为音乐用语;而音乐术语“节奏”也往往作为绘画用语出现在绘画理论的文章中,这并不单纯是一种文学性的描述或比喻,而是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感受中形成的一种感性经验。广博的文化修养对于声乐艺术表演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代著名指挥家阿巴多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说:“我认为了解音乐、绘画和文学的各个方面是很重要的。举例来说,要真正理解马勒的作品就必须阅读德国与奥地利文学。你必须了解卡夫卡和克莱斯的作品、席勒的诗、克列米特和科柯施卡的艺术,德国艺术和文学中的幻想因素在德国音乐中也起作用。”这段话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不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土壤,就很难把握其内在精神。

因此,我们必须从哲学、文学、绘画、摄影等各类不同的文化艺术形态中获取养分,陶冶情操,培养对美的鉴赏力,激发对美的渴望和追求,并且把对各种艺术、文化现象的感受与理解融会贯通,才可能在表演中体现出音乐的实质,使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和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音乐美学》王次炤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音乐美纵横谈》程民生等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3]《音乐美学基础》张前、王次炤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4]《世界著名歌唱家》亨利·普莱桑茨著文联出版公司

第8篇:探险的意义范文

1、昙花一现,浮游一生,芳华只在一霎那间绽放,握住了便是一生一世,它只为一人而开。

2、爱一个人,短,不过昙花一现,长,不过地老天荒。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每一次的邂逅每一次的邂逅都是值得一个人一生去珍惜,如果注定是昙花一现,那就请记住那个美妙的瞬间。

3、昙花一现,蜉蝣朝生暮死,都有过去美的一刻。人的一生,相对万物的永恒来说,也不过是短短的一瞬。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探险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存现句 差异 认知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产物,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很多学者发现中国学生在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方面不同程度上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很多错误都集中在句法结构上。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只有比较才能得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本文所讨论的存现句不仅是汉语的常用句型之一,而且是英语的一种重要句型。本文试图从分析英汉存现句的异同引出其在外语习得和教学方面的作用。

二、英汉存现句的定义

存现句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是由概念主语和主要动词来构成。

1.英语存现句

语言学中存现句的定义最早是Jespersen给出的。存现句被描述成句子结构的一种特殊形式,用来表达人、物和概念等的存在。存现句的动词表示一种存在现象或将要存在的景象,在语法结构上由there和be动词的某种形式构成。其结构为:there + V +名词短语+地点短语(+时间短语)。

例(1)There is no one in the classroom.

这里的there虽然处于句首,但是没有任何意义,只作为形式主语,而真正的主语是紧跟在动词之后的名词或名词词组,之后往往跟有地点状语(locative adverbial),有时还带有时间状语(temporal adverbial)。

英语中还有一种句型也被称为存现句,是由名词短语+ have/have got 构成的句式,其主语不是虚词,这种句式不在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之内。

例(2)I have got a lot of books.

2.汉语的存现句

汉语的存现句的定义和基本结构与英语有明显的不同。汉语存现句没有明确的定义,通常表示某一特定的地方存在着某人、某物,包括单纯的存在,以某种状态存在或是以某种运动方式存在。在汉语中,存现动词位于存现主语之前,典型的句式为“处所+存在方式+存在主体”。

例(3)屋里坐着很多人。

三、英汉存现句的差异

英汉存现句的对比研究也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英汉的存现句进行了对比研究。本文基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的存现句进行分析,发现英汉存现句有许多相似和不同的地方。从语义功能上看,英汉存现句都表示某物体持续存在于某个空间或时间,都强调物体的客观存在,不受说话人的主观意愿控制。

例(4)There are few books on this table.

例(5)屋里有张床。

此外,英语中的存现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包含“be”的结构,另一种是包含诸如appear, exist等动词的句子。Quirk (1985) 曾经说过,存现句中的其他动词“必须具有抽象意义”,确切地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静态动词,如lie、live、remain等;第二种,动态动词,如arrive、come、pass等;第三种,表示开端起始动词,如begin、happen、appear等。

聂文龙(1989)首次对汉语的存现句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把存现句分为静态存现句和动态存现句两类。虽然英语和汉语的学者对各类动词的称谓有所同,但是在英汉存现句中都存在着静态和动态两种存现句的类型。另外,英汉存现句中动词都是不及物动词,表明其存在的状态。以上所给的各个例子都能清楚地说明这一点。国内著名的语言学家许余龙(1992)指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比语言学对语言间的共同点的研究,正是为了找出他们其间的不同之处。虽然英汉存现句有许多相同点,但是英语和汉语毕竟属于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所以他们之间必然存在很多的差异。

1.思维方式不同,导致认知心理模式不同

汉民族受传统的哲学思想影响,强调整体性,所以中国人对事物的空间认知心理是“先整体后部分”,进而导致汉语的表达方式体现在句法上是按照“由先到后,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对事物进行描述的,所以汉语存现句中的典型句式是“处所+存在方式+存在主体(处所词语+动词+名词性词组)”。

例(6)桌上摆着一盆花。

例(6)中人们进入屋中首先注意到的肯定是桌子,因为桌子是凸显物,容易引起注意从而成为感知活动的起点,随着离桌子越来越近,会注意到桌上有盆花。

而英语国家的人多重理性,重分析,重形式,所以他们的事物空间认知过程是“先部分后整体”,这也影响到他们的语言表达。英语国家的人们表达事物时常按照“由小到大,由远及近”顺序特点,因此他们的存现句动词常出现在主体前,其典型句式为“there + V + NP + (其他)”。

例(7)There is a bottle of wine on the table.

由此可见,中国人受传统的哲学思想影响,提倡整体大于部分,而英语国家的人们正好相反,他们往往将个体置于整体认识之前,这种思维的差异也造成了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

2.英汉存现句的顺序象似性不同

认知语言学中的顺序象似性指的是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概念时间顺序与语言描述的线性顺序相对应。存在是事物的第一要义,事物首先必须存在,才有其他可能,这也是英汉存现句句型的客观基础,同时也体现了时间顺序原则。

例(8)公路上跑着很多车。

例(9)By the side of this street are some pubs.

例(8)中我们发现,一个人如果走在路上,首先他会知道自己走在公路上,接着会感觉公路上有东西,最后发现是很多的车。例(9)则不如(8)那样直接,人们如果只听句子的前半部分会不知所说何处,知道听完整个句子才能明白在哪里。所以英语的存现句在表达与理解上远不如汉语的直接。汉语从“已知”到“未知”的描述完全符合人的心理感知过程,而英语则因为其句法框架的束缚,将虚义的there放在句首,而把句子的重点放在句末,因此英语存现句的象似性程度不及汉语。

3.英语存现句中,动词和地点状语不能省略,汉语中可以省略

英语存现句中,动词表明存在的状态,因此动词在任何英语存现句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在汉语存现句中,动词、状语和名词短语三部分没有必要同时出现。名词或名词短语必须存在,但是其他两部分可以省略。

例(10)There are many students in the library.

这个句子是个英语存现句,我们不能省略任何一部分,否则会造成句子的不完整。汉语则有所不同。

例(11)天上繁星点点。

这个句子中状语和动词都被省略了,但句意还是完整的。

4.英汉存现句中处所词的用法不同

英汉存现句在处所词的使用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汉语存现句中处所词是句子的主语,而英语中处所词是句子的地点状语。

例(12)There are apple trees in the garden.

在这个例句中“apple trees”是句子的真正主语,而“in the garden”是存现句的地点状语,且必须和介词一起使用,否则不使用相应的介词在英语语法上是不成立的句子。

例(13)There is a boy in front of the gate. (√)

例(14)There is a boy the gate. (X)

汉语中存现句的处所词大多不用加介词。

例(15)阳台上挂着衣服。

例(16)厨房里有米。

四、结语

通过对比,我们从认知和思维模式的角度对英汉语中的存现句型有了初步的认识。本文所作的比较只是初步的、探索性的。若想对于英汉语中的存现句有更深刻的认识,还需进行更加详细的系统性的对比。从本文所讨论的几点差异,我们可以看出英汉存现句型的不同是由于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模式所决定的。了解这些差异,对于帮助中国学生习得外语以及外语教师的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吕叔湘曾经说过:“……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们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在每一个具体问题——词形,词义,语法范畴,句子结构上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做比较,让他们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

参考文献:

[1]Quirk. R,Greenbaum S,Leech G.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New York: Longman Inc,1985.

[2]陈庭珍.汉语中处所词做主语的存在句[J]. 中国语文,1957(8).

[3]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语教育出版社,2002(1).

[4]聂文龙.存在和存在句的分类[J].中国语文,1989(2).

[5]佟和龙.继续教育研究[J],2003(6).

[6]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7]张东方,李梦予.英汉句法对比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8]章振邦.新编英语语[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