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范文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第1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小学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小学教育也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是孩子思想和意识成长的关键时期,课堂上的创新,教学上的创意,给孩子注入鲜活的教学理念,茁壮孩子的精神和魂灵。

一、 激励教育 回归生活实际

新课程改革提倡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增强学习热情。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是低人一等的,同样,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学习的天才。让知识回归生活,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想着把课堂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等联系起来,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活学活用,学生才学得更有趣,才感觉语文就在身边,语文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父母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理念的不同,小学时期孩子们的知识基础差距是非常大的,有些孩子见多识广,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设计者,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复习内容,在教学中,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激励教育,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让所讲的语文知识富有情感和节奏感同时努力地为学生提供主动求知的材料,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复习语文,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语文教学语言的情感不能随意而发,也绝不能矫揉造作,一定要依据语文教材的内容,才能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有效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心理上舒适、愉快。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达到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地位,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能力,就必须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要发挥导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对学生公平相待,在学习上更要循循善诱,用身边的小榜样鼓励他、激励他,而不要讽刺、挖苦。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矫正学生学习方向,点拨学习方法,启迪学习思维,化解学习矛盾,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发展。既爱“白天鹅”,也爱“丑小鸭”。教师应该主动和他亲近,或者组织学生和他交往,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可按学习课本的环节M行:①初读课文,重在评价正确度和流利度;②感悟课文的朗读,重在评价情感度,使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和文章的思想感情;③学完课文的朗读,重在评价诵记度,促进学生熟读成诵,丰富语言积累。通过这样的评价,让学生明白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评价要求。对学生的赞赏不要局限于简单的“你真棒”、“你真聪明”,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地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不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

三、创设情境激趣

认真抓好语文教师的备课和上课环节,切实发挥语文课堂教学在德育中的作用。语文教学对小学生德育的效果如何,关键就体现在语文教师的备课与上课这两个环节上,并且也通过这两个环节来实现。在教学中,经常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释疑,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好的提问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让学生在学习中存有疑问,在渴望答案中学习。在上课环节,教师需要根据教案,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特点和可接受程度,采取小学生所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法开展教学,最好是通过实践教学,设置一些德育场景,鼓励小学生参与,使小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水平,成功创设课堂情境,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把学生带入思维和兴奋中,为教学创设最佳的时机。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契合性,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实现过程。

四、大语文教育观尊重学生个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解释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思维。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初步感知某一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由教师或者由教师与学生的问答交谈,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这一学习方法的精神实质提炼出来,使学生能抓得住,享受审美乐趣。

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多种多样阅读的机会,调动和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情动人,教出情味。不论是教写人的还是记事的文章,抑或是教说明文或议论文,都应该引导学生领会、体验课文的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作者的憎爱之情,褒贬之义,要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使学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理解字词句篇的含义和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通过教师一次一次范读,让学生不断体会如何根据不同句子去把它们的语气与感情读出来,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学会有表情地朗读。在生活中自学,懂得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迁移,提高查询信息的能力及快速阅读的能力,朗读也好,背诵也好,让学生养成随时动笔的习惯,尤其课外阅读更是如此!这不仅有助于思考,而且有助于加深印象。

第2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范文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教师应该认识到,现今对于小学语文的教育已经从原有的应试化教育逐步过渡到了现下的人文教育。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对于教学观念应该做出转变,就以往只求学生学习成绩的要求中走出,逐渐转换到现下需要在人文情怀及知识总体掌握方面对学生的课堂语文教学实施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这就需要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在对于教育教学目标上,教师应该认识到,要从以往的应试目标转变到现在需要多对学生的基本文化知识掌握做到强化与深化,并使学生对于中华文明有更多的了解与认知。其次,在课堂具体教学环境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应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使学生参与到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最后,课堂教学应遵循新课标下的课堂特征,即开放性、和谐性和平等性。

二、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位老师,因此,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教育对策的考量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为了最大程度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今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多半会使用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创设新的教学环境,例如使用音频视频等有声有画面的教学材料来作为课文的提前导读,这与以往由教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课文的不同之处在于,有趣的教学录像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出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出自我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我们知道,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普遍是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即整堂课程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而这种教学模式无疑会造成对于学生“填鸭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只是在课堂上一味的去听教师讲了哪些知识点,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教师是在教学过程中,无从知道的,但往往会从学生期末的成绩中体现出来,而现今对于这种模式的教学,已经做到了很大的改观,首先,教师已从课堂的主体转换成了教学的引导者,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前期课程准备,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作以引导,使得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学习能动性,对所学的新知识,作以自我的认知与学习,体现在具体教学实例上,可以以《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作为例子,在此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的录像观看,带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自己自行找出课文中描述西沙群岛富饶的语句,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到语言语句的表达,及新词语的认知与掌握。其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已经有很多老师采用了另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即开放性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前的备课,将要学课文中,具有讨论意义的问题列出,并于课堂基础教学后,让学生来一起讨论和思考这些问题,应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的答案,所以学生在讨论时,可以畅所欲言,这样无疑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看待问题的创新意识,并使学生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能从多角度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四、总结

第3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育;有效性

引言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大多没有创新的改革教学标准,课堂的主体仍然是教师本身,学生只需要被动接受教师准备好的备课方案和教学设计,缺乏良好的沟通。即使是小学生,心理年龄尚不成熟,他们依然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思考方式,只有在课堂上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观念,突破传统,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学习,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应积极提升自己,用新的教学策略和理念推动有效教学的施行,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多彩,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教学环境。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老师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不少老师因为受到以往观念的影响,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提升学生的成绩方面,所以在课堂上,把时间都用在了讲授知识上,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是照本宣科进行讲授,缺乏比较新颖和先进的教学方案,所以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完全不相符合的,久而久之,学生很难对语文产生兴趣。其次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见识短等因素影响,多数学生很难意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中总是出现精力不集中以及打瞌睡的问题,在课下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没有用认真的态度对待,部分学生还会选择抄别的同学的,还有的学生直接不做,所以使得他们所学的语文知识内容得不到很好的巩固,因此也为老师的教学工作开展造成了阻碍。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意义

首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能够很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的集中,对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理解效率的提高有着最直接的帮助。另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也就意味着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逻辑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开放、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从教学理念方面进行转变。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和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跟随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深度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鼓励教育等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与安排。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姓氏歌》一课的教学中,可以考虑到本文和学生姓名之间的联系,利用此特点,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回忆班级学生姓氏的基础上,用不同颜色的彩笔画出与班级学生相对应的姓氏,并使学生感受不同姓氏被涉及的次数的不同。之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有关姓氏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定要注重开放、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要利用好口语交际的机会。比如在以“我说你做”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就可以将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设计,增添课堂活力。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要灵活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语文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崔峦老师说过:“语文教学要实现从课文分析的教学到教学策略导向的华丽转身。”过去我们的语文课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重课文分析,轻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新课程改革把“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因此,课堂上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原则。课堂上要建立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自主、愉悦、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要求,让其处于最佳的投入状态,去达到这个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层次,选择合理适度的教学策略,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体验,做到因材施教。如《小蝌蚪找妈妈》,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我借助文本中的插图,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创设不同的情境,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形式,让孩子们扮演小蝌蚪进入角色,走进文本,从而去探究、感知小蝌蚪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我始终把“为学生发展”落到实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把语文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有意识地强化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发展。

(三)、有趣味的课堂情境,时刻激发学习兴趣

为学生增设文字相关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像文字情境,利用文字描述为学生创立可想象的情境,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又能增强学生对文字的语感。除了文字情境外,还可以设置音乐情境,利用音乐渲染气氛和烘托效果的感染力,为语文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学习不同的课文时,根据不同的情感基调选择音乐播放,能让学生在朗读时的感情更加丰富。设问情境也是良好选择,教师设置趣味性问题,吸引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并能做出相应解答,通过外部手段刺激学生的趣味感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在《海底世界》这一课的学习中,笔者先创立了设问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此类的问题多为“你见过大海吗?”“描述一下大海的模样”“你对海底世界好奇吗”。学生一般都有去过海底乐园的经历,也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展开设问,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帮助锻炼表达能力。在学生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对海底浅层世界有了一定知识共享后,可以为学生展示海底图片或者视频,与之相关的纪录片,学生可以了解到真实的海底世界与他们在海洋馆中所见的不同。在图片或者视频的选择上,尽量按照课文内容,先展示有关海底环境的内容,再展示海底动物不同的活动方式和五彩斑斓的植物,引入有关海洋的小故事进一步抓取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告别无效教学实现有效教学的最终决定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智慧。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积累经验,勤于反思,需要我们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真正走出课堂教学的种种误区,探索和创造有效课堂,让孩子们真正从课堂上学到知识。

参考文献

[1]刘光海.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是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6):194.

[2]裴健.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J].华夏教师,2019(06):23.

[3]尹桂莲.浅析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理论前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37-38.

第4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范文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基本文化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应存在较大差异。教材编写人员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低年级和高年级之间的语文教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年级间的学习重点和学习内容存在相应差别。我国各个省市和区域学习的语文教材版本各不相同,但是基本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几大方面,这些教学内容的设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让他们充分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目前,我国多地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对教育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开展微课

目前多媒体在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普及和推广,多媒体更直观、生动的展示方式,可以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仍十分有限,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反复说明,则很容易被形式花哨的多媒体素材吸引,忽略教育教学的实质内容,出现严重的本末倒置问题。因此,部分教师开始尝试微课教学,教师通过利用教学视频,完整地融合课标要求,对学生提出教学问题,让他们充分思考。微课的优点在于更具有针对性,对难点问题的解析更透彻,同时可以有效缩短教学时间,给学生更多思考机会。早在2010年,广东省的多所小学就已经开始了微课教学,这种模式收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很多家长表示孩子学习语文更主动,学习成绩有明显提升,许多教育杂志都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报道,并给出了一致好评。

(二)尊重学生,进行课堂翻转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教育人员不断创新的结果。传统语文课堂主要依赖教师讲解,导致很多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发生了一定的转化,学生更多地占据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高年级小学生,因为他们对教学重点更明确。翻转课堂与微课堂一样都是国家教育部管理中心重点推进的项目,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对教学内容形成独特理解,并在教师指导下找到正确答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在互相合作中形成更亲密的同学、师生关系。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后学习,在与学生讨论之后,让学生自发组织讨论会、话剧表演等课堂模式,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并对其中偏颇提出清晰的指正,很多家长表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将语文教学当成一种乐趣。

(三)创新形式,进行课堂游戏

课堂游戏的设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教学方法是基于小学生爱动、爱玩的天性设计的。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但是生拉硬套并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可能适得其反,利用课堂游戏模式,学生可以在玩耍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有效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但是进行课堂游戏要注意不能脱离主题,教师要围绕教学计划和课标要求进行有益的教学设计。如某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为了教会学生“b和p”的发音和拼写,教师设计了摆字母、做实验、贴花瓣等教学游戏,让每一个孩子都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充分了解这两个拼音字母之间的区别。也有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游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等融合在一起,吸引学生注意力。

三、结语

第5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一、学生的主体性要在教学活动中突出

新课标中颁布:进行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主体就是学生,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身份的则是教师,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在教师和学生相对平等的条件下展开。按照这样的规定,小学的语文教师有必要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主体这一特性有所突出,让学生们能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部分,作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人。

实际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允许教师过分的表现自我,让教学的方式过度翻新,而是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教学方法有所选择,教学活动在实施阶段,对教学的目标要有所明确,一些填鸭式以及传统式的教学思想要抛弃,要在引导学生方面下功夫,让学生们可以在引导的情况下,对教材的内容透彻掌握和了解。另外,教师有必要让教学的资源运用合理的措施对其扩充,让教学方式适当革新,以这样的方式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调动,让传统型的灌输式转变为现今的引导式。

二、新课标下的教师在教学小学语文时要对教学观念正确树立

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应试教育,在小学语文中最基本的教学观念就是,有效的培养学生,让学生们可以对语文知识充分掌握,从而在考试的过程中可以获得骄人的成绩。当下进行这样的教学观念,对现今的素质教育需求已经不能够满足了。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在人才方面的要求也直线上升,人们一方面要拥有较为卓越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在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素质方面也要具备完善性,这些是现今的人才必须要达成的。

新课标下,教学小学语文一方面要将母语教育的责任有所肩负,另一方面还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以及人格价值。那么针对现今的语文教学模式,需要对教学观念做出相应的调整:小学语文的教学要妥善创设,要让学生们可以对语文知识较好的掌握,同时要在知识掌握之后要让学生学会合理运用知识,以及要在综合素质方面开展细致的培养,将学生们培养成为具备优质应用能力、道德品质以及文化底蕴的人才。也就是,新课标的作用下,对小学的语文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会初级的中华文化,对此部分文化的积累,可以将一定程度上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并且,还需要将基本的团队精神、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有所树立。小学的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也是相对重要的基础型课程。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把载体定制为教材,教学知识的时候要和综合素质结合在一起来培养,将这样的教学观念有效树立,才可以将教学目标合理实现,素质教育还能够让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正确培育。

三、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正视

传统型的教学模式是过去的教师,将成绩优异的学生定制为优等生,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重点培养这类学生,可是成绩稍差的学生,就被评价为差等生,教师有时会对其失去信心,冷落的现象严重。新课标的形势下,为了能够更好的落实和贯彻素质教育,小学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对所有的小学生一视同仁,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有所正视,力求让学生的整体发展得到促进。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分层教学进行到底,一些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拥有天赋,那么就要将学习目标对其增加难度。

然而在学习语文方面非常吃力的小学生,教师要对基础型知识的教学严格关注,和实际的情况相结合,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兴趣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实施恰到好处的对策对其教学语文知识。教学小学语文的教师,会承担着较为重要的责任,教学小学语文时,较小程度的行为都会让学生效仿,以至于让学生的一生都会受到影响,那么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有所正视,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使其在基础知识有效获得的同时,还可以获取综合性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论述,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想要将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一定要将教学观念正确改革,用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好坏的观点要消除,并且教学小学语文时,有必要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设立相应的教学方式。要力求将新课标作为参照,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广平.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08)

第6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

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要求我们教师找到适合的、独特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提高学生的汉语使用水平

1.口语使用能力

普通话口语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自然也就成为学校的教学重点之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让少数民族同胞更好地了解汉语、使用汉语,与此同时加强他们与汉族之间的交流,促进彼此的发展和民族团结。

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普遍由于信息闭塞导致文化底子薄,教育观念也比较落后。而这些地区的很多学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一味注重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无形中将学生与实际生活隔离开来,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普通话的口语能力。这里所说的口语能力不仅包括学生听得懂说得出,还要包括他们的用词谈吐和文明礼貌的教育。因为大多数少数民族的语言都和汉语有巨大差异,少数民族学生在对于汉语口语能力的学习中一定会觉得很有难度。因而,在口语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汉语的基础知识学习。在小学低龄阶段,首先强调汉语拼音的学习,然后关注学生对汉语文字的认知和运用。最终要使学生做到发音准确,能读、会写、会用学过的汉字。

2.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

所谓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利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多种传达形式在一个界面上相互组合之后,形成文、声、图、像、影并茂,达到运用者和观众之间的交流,是一种人机交互的教学方式。

在上述论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学习汉语的困难比较大,以彝族地区为例,学生们并不是从小就接触和使用汉语的,换句话说,汉语对大多数彝族学生们来说相当于一门“外语”,学生们觉得汉语艰涩难懂也是自然的事。尤其是小学生,汉语的学习对他们而言更是难上加难。

这时如果能在教学中加入多媒体,通过文字、声音的结合,形象生动的图片,以及声情并茂的影片,这样大量的信息不但不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反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立体地、全方位地了解汉文化,使学生能够在理解喜爱汉文化的基础上,再去学习汉语,显然事半功倍。如在学习《捞铁牛》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怀丙和尚利用浮力巧妙捞起铁牛的过程,让学生感同身受地体会我国古代的伟大智慧,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探索精神。

二、培养民族团结的思想

最新下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写道:“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实行的是平等的民族政策。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完成提高学生的汉语使用水平的任务,还要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相互理解,为民族团结作出贡献。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表现民族间美好感情的文章,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蕴含在文章中民族团结的内涵,并传达给学生。以课文《草原》为例,不仅描绘了蒙古大草原的瑰丽风光,而且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蒙古族与汉族之间亲密的关系。课文中种种描写,最后都凝结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诗句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思考文中蒙汉同胞的所见所感,让学生领会民族团结的情怀。

当然,还在不断完善的语文教材对少数民族文化还没有足够重视,教材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涉及并不够多,例如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直接描写少数民族生活的只有9篇,约占教材课文总数的1.76%。而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中,一至五年级有课文共370篇,以少数民族为主题的只有6篇,只占课文总数的1.62%。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体现了强势文化对相对弱势文化的尊重,也只有把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使双方文化共同发展,与此同时,更好地搞好汉语教学。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课本资源的开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一线教师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选择一些跟本民族文化相关的教学材料。

参考文献

[1]田永国,石建成,张命华.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学习策略实验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06).

第7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程改革 语文本真 教学思考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而忽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导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教学的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强迫下被动接受学习,这样的教学状态下教师是疲惫的,学生是无精打采的。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已经失去了培养人和促进人的发展的初衷。广大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主动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状态,还教育教学本来的面貌。

在传统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按大纲所列知识点进行机械、单一的教学,把语文课上成了各种各样的分析课,从词句分析到层段分析,从中心分析到写作特点分析,严重形式化;教师抱着教参上课,按各种资料辅导,学生的分数保住了,但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就是无法运用,造成要用的未学,学了的无用,使原来实践性很强的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活力。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必须改变这样的现象,这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普遍认识。下面我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拓展语文内涵,营造充满文学气息的教学环境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的人生与成长的重要基石。它不仅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修养的前提,而且要为塑造健全的人格服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充满文学气息的学习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成长。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拓展语文内涵,营造充满文学气息的教学环境上下工夫。我们应利用这一优势进行大胆的改革调整,减时增效,克服过去花时多,只重教本、效率低下的必修课堂教学。现在课时减少了,要完成不变或更重的教学任务,只有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工夫,只有变大干、苦干为巧干、乐干,才能达到目的。在必修课课堂教学中坚持通过教材从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夯实学生“双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学习方法,同时营造充实的语文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并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这些有效的改革让语文教育重新回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知识方面,而不单单只是作为一个应试教育的工具。

二、通过读、写让小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营造语文学习环境

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一定的写作能力。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方面,学生不仅需要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口语训练,更需要通过读写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因为即使把课文读得很熟、教得很透,对于全面提高读写能力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使课内外结合起来,通过课外阅读与写作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成果,而读写课则是保证课外读写的有效形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被课本知识所束缚,才能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要使读写课真正起作用,关键是学生阅读书籍资料的建设。现在几乎所有小学都已经配备了图书室,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抓住这样好的条件,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涉猎更多有用的书籍。让每个同学选择一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籍期刊暂借出来,实现资源共享,并建立系列的借、还、管制度,期刊如数退还,达到一个同学出一本书,就可享受数十本书的资源与信息的目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和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在读写课上本着由浅入深,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原则,教师既可向学生推介内容,又可对阅读方式方法进行指导,还可与学生一起探讨疑难。学生在读写课中采取自由阅读方式,精读、赏读、略读、选择读各取所好,遇到障碍既可查阅资料,又可质疑问难;既可独立思考,又可小组讨论交流,不定时间插诗文吟唱、手抄报编辑、心得记录、好词佳句摘录推介、读书方法交流、扩续编故事、自由作文、参加征文赛、写作投稿等形式,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学写,在写的实践中促读,使读写形成整体,促进语文学习,融合语文环境。

三、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第8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力课堂

虽说语文属于一门基础的学科,但是其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长时间的影响,那种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很难改善,但是在素质教育形势下,应彻底突破以教师为主导,不管任何课程都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模式。显然会使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氛围沉闷呆板,而我们所面对的则是一群天真活泼、生性好动的小学生,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丝毫的吸引力,自然无法换来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与高效的学习行为。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活力课堂,营造愉悦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激起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学生只有积极地参与其中,课堂才能富有活力,才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才能让小学语文教学富有活力,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爱上语文探究呢?

一、将提问艺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对于任何事情,只有持有一颗好奇心便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才能引领着你去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曾经有人说过,思维世界是随着好奇心的不断摆脱产生的,也就是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无穷的好奇心,在这股力量的驱使下学生才会主动积极的去学习语文知识,才能够将语文课堂教学的气氛带动起来,不然的话学生会始终处于消极被动之中,无法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这样的教学就会如同一潭死水,自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培养。一个巧妙的问题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兴趣点,引起学生对认知对象的关注,以激起学生更为积极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实现学生由“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从苦学到乐学的转变,通过小学语文课堂能够让学生自己释放潜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个性的自由舞台,成为学生自主的学堂。如在学习山水类课文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山水的风光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眼前之美景。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文本的阅读,让学生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来描写这优美秀丽的山水的,进而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阅读,同时更能让学生将自己的语言与文本语言进行对比,在对比与分析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与理解能力。

二、引入影视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采用全新的开放式教学,将语文教学空间不断扩张,从而实现开放式教学目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广的学习空间。而现代化的影视资源是将生活以艺术形式展现出来,以另外一种形式将各种文学作用表现出来,这在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同时影视资源又具有很强的真实感、画面感与立体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关注力。影视资源还能将抽象枯燥的语文知识寓于生动直观而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入情入境,尤其是对于一些远离学生生活年代的历史题材的文章,更能真实地再现历史,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画卷,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选取最切合文本,符合学生语言特点与认知规律的影视剧片断,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如在学习《西门豹》《女娲补天》《神笔马良》《开天地》等课文时,我们就可以截取影视剧片断,这样不仅可以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水平与语言驾驭水平。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添教学亮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所呈现出来的现象则是教师在讲台上单方面的讲解,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使得课程气氛枯燥无味。而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将单一的信息传递方式与枯燥的氛围进行改变,并将单一的文字材料利用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信息技术展示出来,把原本无形的知识变得直观生动,这样更能为学生打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带给学生以安全感与愉悦感,这样学生才能学得积极、学得快乐。如在学习有关于鸟的课文时,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往往难以深刻地理解作者文中所写的翠鸟颜色之鲜艳、动作之快,并不能体会到语言的精练与巧妙。为此我们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图文处理功能来为学生创设生动而直观的教学情境,将静止的文字转换成真实的画面,动态而直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能够将学生带入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教学情境之中,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用眼睛来观察到翠鸟颜色之鲜艳、动作之疾快,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这样的教学充斥着现代化的气息与快乐的气息,教学更加活泼轻松,学生参与动机更强,更能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其中,走进文本,展开直接对话。这样的教学才是快乐而有效的。

四、开展角色扮演,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要在重视学生基础教材知识讲解的同时,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及人文素质的提升。传统的教学只是突出了学科的工具性,并没有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展示出来,而现代语文教学要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面体现,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角色表演来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对语言素材进行再加工,在特定的场景中进入特定的角色,从语言、动作、表情、心理等方面来深刻领会人特的性格特点,感受情感的真挚。通过这样的语言输出与输入,经过学生的不断思考与内化,学生所得到的就不再是枯燥孤立的语言知识点,而是能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能够灵活地运用于交流与交际之中,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写作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剧本的创作与表演,让学生在自由的创作与真实的表演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可以直接截取文章对话片断,让学生来进行角色表演;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来对文本进行再加工,如扩写情节、填补空白、续写结尾等,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创作与表演,这样更能为学生提供更自由而宽广的学习空间,更能展现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展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活力和乐趣的学习环境,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质量不断下滑。所以,实际教育教学时教师应充分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的优质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活跃的氛围中学会学习,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马霞.浅析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的方法[J].语数外学习,2013(4).

第9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范文

一、审美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当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美感。虽然说他们就像是固有的细胞一直存在着,但是即便是存在着还是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去发现他们的美。所以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运用美学原理教育学生发现美、观察美、创造美的能力,才能够更好地看待世界、创造这个世界。而且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小学教育不在单纯的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小学教育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通过有效地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品德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知识和审美的意识看待这个世界,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人身观和世界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这一方面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仅是小学教学大纲中的任务,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任务。这必然会成为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之一,所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在教育中必然有美的存在,只有这样的教学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学内容会涉及到很多种版本的文体、会涉及到很多样的艺术形象、比如一些比较优美的句子,比如说一些比较有意境的佳话等,都是值得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但是因为小学生的语文基础太差、生活阅历太低,对于这些比较优美的句子、文章等理解的还不够深入。所以说,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创新教学模式,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文字的阅读中感受生活中的美,形成鉴赏美的能力。

在进行教材讲解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意境。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创立一定的情景模式。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在《白杨》一文中,“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句话不仅仅只是说出了白杨的特点和白杨的美感,而且也表达出了他们父亲的内心想法。在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将其主人公内心的那种对生活不畏惧、不退缩的坚韧所表现出来,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动力的那种阳光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懂得生活的美感,生活是积极向上的,是美不胜收的,是希望所环绕的。

三、将小学语文教育和生活结合在一起

任何一种形式的教育都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对于语文来说更是如此。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语文。

例如,在人教版语文教材《夕照》一文当中,就很好地表现出了生活中的场景。“太阳被裹上橘黄色,没有了刺眼的光芒,稳稳地站在那排 的树梢上,没有丝毫衰老的样子。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 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房顶顿时化作一汪晶莹的湖水,每一片瓦都跳跃着红润的光,变得波光粼粼一般了。很明显,这雀跃着的“波纹”是夕阳得意的杰作。那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它踩碎的吗?啊,它和我们一样调皮!”难道说这样的文字不美吗?要我说,简直美极了,美不胜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反复进行阅读,试着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作者眼中所描述的夕阳,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可以让学生就着夕阳这一话题,自己回家创作。当学生们亲眼目睹夕阳的时候,一定会被它的温柔、妩媚所征服,这就是生活中的美,这就是语文教育中所呈现出来的美。

还可以充分地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审美情趣。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当中所应用的现代教育手段,它能够以其强大的信息量,丰富的信息内容,直观有效的信息展现方式,深深的受到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喜爱。所以说,在小学审美教育教学当中,一定要结合关于自然界美好的文章,从而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到相关的歌曲和图片,制作相对应的flash,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文章所描述出来的景色和事物、能够真正的理解文章所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对自然产生一定的赞美之情。

就春夏秋冬的景色,制作出一组四季的美景图,从而更好地体会语文的美感,生活的美感。

四、将古诗词和语文教育结合在一起

在小学教材中有很多古诗词的内容。将古诗词的内容和审美观念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效地提升学校的审美教育。

例如,《望庐山瀑布》一诗中“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这样简短的这句话就呈现给我们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这难道不是小学教育中所呈现出来的美感吗?这首诗歌使用夸张又自然的手法,新奇又真实的理念,从而掀起了整片诗歌的热浪,使得整个形象变得丰富多彩。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还有很多优美的诗歌,教师可以将其拿出来,然后分享给学生,这样做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诗歌的好感,从而更好地感受到文章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一定要将审美教育和文章结合在一起,和自然结合在一起,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和古代的诗词歌赋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让学生体会生活的美,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