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范文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

第1篇: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范文

星期六上午,爸爸开车带我到麻大湖游玩。

我们顺着湖滨镇湾头村南面的湖心路向西走,慢慢的进入麻大湖深处,路两边是参天的杨树,秋风吹过,树上的叶子唰唰的落下来,落到公路左侧的湖心干渠里和公路上。从车窗往远处望去,是一片片望不到边的芦苇荡,芦苇已经枯黄,有的已经收割。在干渠里的小码头里有几艘小船,但没有游人游玩,更增加了秋天的萧瑟,芦苇荡深处,还有许多藕塘,莲藕也到了收获的季节,湖区农民正在踩藕。

爸爸驾车带我到了湖心公路最深处,湖心干渠里的水是黑的,水面上有一层绿色的浮萍,湖水发出一股令人作呕的臭味,这是工业污染造成的,也许这也是游人很少的原因吧。

第2篇: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江台;传统文化;问题要就

一、江台的历史文化起源

据《东台县志》记载:西溪即古临海县,相传为古县地,西汉以来就有此镇。作为东台的发祥地,西溪有着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享有“苏北周庄”的美誉。南唐N元元年即九三七年,于海陵县置泰州,设海陵监于东台场。清乾隆三十三年即一七六八年,东台从泰州分治后,泰州东北境九场四乡划为东台县,东台为县治所在地。因东台在海陵之东,而且地势较高,故得名“东台”。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古老的文化:以海春轩塔、宋代三宰相为代表的名贤文化;以泰山寺、碧霞宫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缫丝井、肝肠河为代表的“天仙配”民间文化;以通圣桥、八字桥为代表的“桥”文化……古塔、古寺、古桥、古井凝聚了东台上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二、江K东台的历史文化传统

(一)世界一绝,发绣缱绻

发绣,顾名思义,是以头发丝为原料,结合绘画与刺绣制作的艺术品。而享有“中国发绣城”美称的东台,其发绣技艺自然首屈一指。早在清康熙年间孔尚任的《西团游记》中载:东台附近的西团镇(古属东台场)晾网寺里藏有发绣观音佛像,被推为发绣珍品。东台发绣以其独特的工艺,以针,以发代丝,大胆借鉴苏绣、湘绣的技法,运用滚、施、套、乱的虚实针法,尤其是双面异色发绣的制作,开拓了发绣工艺的新纪元,把一个濒于绝迹的发绣工艺发扬光大,使之成为誉满海内外的发绣城。其产品秀丽典雅,号称“世界一绝”,多次荣获“全国工艺美术品”金奖、“江苏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全国优秀新产品设计”一等奖等称号。东台因发绣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东台发绣,世界闻名,实至名归。

(二)鱼汤下面,味溢四海

东台的美食真的很多,而让出门在外的我念念不忘的,唯有鱼汤面而已。据传,清乾隆年间,一位御膳厨师因触犯御膳房的条规,被逐出宫廷,流落到东台,以卖白汤饺子为生,味道可口竟顾客盈门。后被一家面馆聘用,做起白汤面,生意更是兴隆,只因这白汤面的制作手艺不凡。原来这位御膳厨师制作的白汤面方法独特,做工精细:他选用鲜活鲫鱼,把腮扒光,把鳞刮净,洗干净后放在清水里泡上几个小时,晾干后放到油锅里炸,直到鱼起酥后才捞起,配以鳝鱼骨、猪骨、猪油、姜葱、虾子、白酱油等。加之用手工做的刀面匀细,宽汤大面,再放上几片肴肉和脆鱼,更是锦上添花。当时盐业兴旺的东台贾商云集,台城二十多家茶馆酒店,也都仿制供应鱼汤面,每天早市都是人满为患。鱼汤面是以鲫鱼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而鲫鱼有温胃健脾的功能,常食之,大有养肾健体之效。民间常说:“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

(三)千年古刹,泰山古寺

东台有座千年古刹,全称为“泰山护国禅寺”,被中国佛教协会列为江苏省重点庙宇。泰山寺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原址为东岳行宫,与海春轩塔比邻,占地八百亩。这里红砖碧瓦,庭院幽深,山门朝北大开。这里寺中有庙:关帝庙、华佗庙、神农庙、鲁班庙、轩辕庙巧布其中,故有“一寺五庙”之称。寺内地藏殿后有一土山,山上屹立的碧霞宫金碧辉煌,东西有钟鼓楼对峙,碧霞宫内供奉的是东岳泰山大帝的女儿,号称“泰山神女”的碧霞元君,“泰山寺”由此得名。

(四)西溪胜地,天仙发源

董永、七仙女的故事已经是千门万户耳熟能详了,而“天仙配”发源于哪儿却着实有过一场很激烈的争夺。就我们江苏省而言,就有四县市争取这一传说的首发地。东台人民不以为惧,满怀信心地认为:东台才是“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的发源地。早在清嘉庆年间编修的《东台县志》上就记载了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至今还有槐荫庄、辞郎河、桑家沟、房舍村、舍子头、凤凰池、缫丝井、金钗井、双鞋村、董永庙等五十多处遗迹,这些遗迹至今还保存完好。千百年来,董永与七仙女的美好传说在东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它反映了东台人民善良仁厚的淳朴民风。如今董永的故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享有“黄海明珠金东台”的美誉。勤劳朴实的东台儿女正满怀激情,立志要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再创辉煌。

三、实证调研心得体会

兜兜转转一个暑假过去了,这个暑假我没有跟随“旅游热”去外地某个风景名胜赶热闹,而是认认真真的走了很多属于老家东台的角角落落。本以为这个我待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已没什么可探索的了,怀着应付作业的心情我开始了我的“旅途”。

富安、安丰、时堰、三仓、港、唐洋……这些我只从中巴车的车牌告示上见过的地方,我一个又一个地走了个遍。随着我到过地方的增多,那种应付作业的心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寻宝的兴奋,因为我发现,我越是走过这一个个地方,就越是发现,老家东台,竟然是一座我怎么也探不到底的宝库:说起人物,有西溪走出的三宰相,有“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有爱国布衣诗人吴嘉纪,有人民爱戴的好知县魏源,有抗倭英雄葛天明……说起风土,有中华桑茧第一镇富安,有苏中沿海的“小香港”港,有黄海滨崛起的工业城头灶,有三昧寺、八字桥、捍海堰、串场河、鲍氏大楼……说起美食,有泥螺、竹蛏、鱼汤面、陈皮酒、文蛤、溱湖簖蟹、松花皮蛋、下灶贡豆……我从来都不知道,原来我成长的地方,有如此多让人心驰神往的风景。没有什么能比这种感觉更让人开心了,就好像一件我从自己已经穿过、洗过很多次的衣服口袋里莫名掏出了一笔钱,惊喜而不知所措。

一个暑假不算长,实在不够我把东台彻彻底底走下来。不过,这一个暑假听到见到的,已经足够支撑我完成这篇报告了。听到过这么一句话: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去一个别人待腻的地方。我曾经深以为然。但现在颇觉得自己有些“有眼不识金镶玉”,东台,还有太多值得我去认真探索。

最后用罗丹的话来结尾: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第3篇: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范文

一、打造特色,努力提高论坛对网友的吸引力

办论坛容易,办有人气的论坛难。一个没有人气的论坛是没有影响力的,也不可能有生命力,更谈不上进行网上舆论引导。因此,办好论坛,首先就必须向内使力,努力提高论坛自身的质量。

⒈突出地方特色,增强论坛的凝聚力。作为孝感网最主要的频道之一,我们把槐荫论坛定位为孝感的地方论坛。地方论坛的最大吸引力就来自地方特色,孝感人说孝感事,孝感人上孝感自己的论坛。对网友来说,地域上的归属感和人际上的乡情、亲情,是其他论坛所无法比的,这是地方论坛的最大优势,也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孝感因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而得名,槐树是董永和七仙女的媒人,论坛取名为“槐荫论坛”,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文化韵味,同时还给人丰富的想像,给人在槐荫树下谈天说地的意象,符合网络论坛的特色。论坛的主打板块为“槐荫树下”,设有槐荫城事、槐荫侃吧、槐荫文学、槐荫交友、槐荫风情、槐荫游子等9个栏目。浓浓的地方特色,使不少孝感籍网友把槐荫论坛作为上网的首选。

⒉让网友唱主角,增强论坛的亲和力。论坛是个网上交流的平台,要让网友对论坛感兴趣,就要让网友唱主角。在槐荫论坛,大到论坛版规的制定、栏目的设置,小到管理员对某一帖子的处理,网友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他们的意见一定会得到管理员的尊重。对论坛中的讨论性话题,我们的管理原则是保持中立。只要网友的发言不违反版规,就不予干预。网友还可根据自己为论坛作出的贡献,申请自己想要的奖章,如“新人进步奖”“积极灌水奖”“论坛爱心奖”等。贡献较大的,还可申请成为VIP会员。

⒊营造和谐氛围,增强论坛的感染力。网络论坛的最大特点是参与性好,一个议题提出后,所有网友都可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讨论。为营造论坛和谐的氛围,我们明确规定,网友在发言中不准进行人身攻击,不准脏话骂人,如若违反,轻则警告,重则禁言。同时,对质量较高的发言,版主通过加分、加威望等手段给予肯定和鼓励。对新加入的网友给予特别关注和照顾,对他们的提问给予热情解答,并鼓励他们参与讨论。论坛还设了点歌台,网友可以用自己的积分为他人点歌,滚动播放,增添坛内的友好气氛。

⒋用好新闻资源,增强论坛的吸引力。孝感网是《孝感日报》主办的新闻网站,新闻资源丰富是网站的重要优势。我们每天及时把《孝感日报》和《孝感晚报》上的新闻搬到论坛上,供网友浏览和讨论,既扩大了新闻的影响力,又丰富了论坛内容。一些记者还把最新采写的新闻发在论坛上,使网友比报纸读者更早看到新闻。一些网友把发生在身边的新闻发在论坛上,不同的网友相互补充,形成独特的、丰富的网上新闻流。现在,槐荫论坛已成为孝感新闻信息最快、最丰富的地方。

⒌坚持循序渐进,增强论坛的内生力。不少论坛在一开始就有一个较大的框架,设置很多栏目,结果每个栏目的发帖很少,难以聚集人气。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在栏目设置上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先设置几个主要栏目,在人气聚集后再根据需要增添新栏目,这样每个栏目在开设时就有一定人气,比较容易发展。如论坛最初开办的栏目“槐荫侃吧”,是网友侃大山的地方,后来侃吧的内容越来越多,我们根据网友提出的“把与孝感本地有关的帖子分出来单独开栏目”的意见,增加了“槐荫城事”栏目。后来,“槐荫城事”继续发展,我们又把各县市的内容独立出来,开设了县市版。这样一步一步推进,目前槐荫论坛已发展到近40个栏目。

二、巧借外力,不断扩大论坛的社会影响力

相对于传统媒体,互联网是个新生事物。人们接受新生事物都有一个过程。要扩大网络论坛的影响力,除增强论坛自身的吸引力外,还必须巧借外力。我们的做法是:

⒈领导推动。当地领导对论坛的态度构成论坛生存环境的重要方面。槐荫论坛从创办之始,就得到了孝感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市委书记黄关春、市长梁惠玲、市委副书记李亚隆等领导把槐荫论坛作为了解社会舆情、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经常上论坛看帖,并多次在有关会议上要求市直部门高度重视槐荫论坛的作用,对论坛上反映出的问题,着力加以解决。他们还把有的帖子打印下来,做出批示。在他们的重视下,市直不少部门都安排专人上槐荫论坛,搜集与本部门有关的信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栾春海把槐荫论坛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来抓,不仅自己经常上论坛,还要求部内其他同志都上论坛,积极发帖顶帖,开展舆论引导。组织建立了网评员队伍,全市共聘请网评员230名;进行优秀网评员表彰,把网评员在槐荫论坛的发帖情况作为重要的表彰依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邱启明2005年在槐荫论坛注册以来,已发帖34000多帖,平均每天发帖40多帖,是论坛中发帖最多的网友之一。由他首发的《如何优化孝感的发展环境》一帖,回帖量超过9400帖,点击量超过18万人次。领导重视槐荫论坛并身体力行支持槐荫论坛,是槐荫论坛能够快速发展的最强大动力。